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班生活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家用电器的正确的操作方法。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实物讲解家电的作用。
难点:各种家电的用处不一样,幼儿会混乱。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让幼儿说说家中有哪些家用电器。
2、老师分别利用家用电器,如:电视,向幼儿介绍使用方法,放光碟,让幼儿说说看到什么,知道电视的作用。电风吹的使用方法又不一样,介绍它的方法和其他的有什么不同,每种电器的作用都不一样。举例说几个,让幼儿明白其中的操作方法。
3、教育幼儿要正确使用家用电器,自己不能随便乱动。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知道遇到危险不惊慌,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化解危险。
活动准备:
配套磁带,挂图,《幼儿画册》(第一册第10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
1.提问:裁缝是做什么的?
2.出示挂图:认识小裁缝,提出问题:你见过小裁缝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裁缝的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2.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为什么大家说小裁缝是个勇敢的人?
三、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1.再次欣赏故事。
2.提问:小裁缝为什么想出去闯闯?
他和巨人比试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巨人为什么害怕地逃走了?
谁又来了?小裁缝又是怎么做的?
3.讨论:这样对付野猪有什么好处?
四、引导幼儿看图书阅读故事,感受小裁缝的聪明和勇敢。
教师带领幼儿边翻阅《幼儿画册》边讲述故事。
五、迁移经验,乐意做一个勇敢的小朋友。
1.如果你是小裁缝,你会怎么做?
2.你有没有遇到既要你动脑筋,有需要勇敢才能做的事情?
活动反思:
对于镜头一中存在的问题是与幼儿的前期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裁缝在幼儿的生活中不是经常能接触到的,所以显得有些陌生。镜头二中的我的提问不够明确、目的性不强。一节有质量的课,幼儿的前期经验与教师的提问有很大的关系。
(1)充分前期经验,以便教学活动有效的开展。
本次语言活动的主人公是小裁缝,在导入活动中孩子们的回答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原以为孩子们能知道裁缝师做什么的,但与本次活动的开展也没有那么的重要,我提这个问题的用意是在裁缝的强项是做衣服,他一下子打死了七只苍蝇觉得非常的了解,很得意,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既然出现了问题,我也没有过分解释、讲解,就采用了《幼儿画册》上的图片。最后我只能口头为幼儿讲解,这样的讲解并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小裁缝。在活动开始前,我觉得应该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适当的给予幼儿前期经验或者不给幼儿这样的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活动。
(2)自主阅读需要目的性,以便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中班组教研工作以园务工作计划、幼儿园业务计划为依据,围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服务宗旨,在不断地学习和教育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各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及保教质量等,努力实现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提高全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拟定此计划:
二、工作重点:
1、本期我组教师将在继续深入学习《纲要》的基础上,努力将《纲要》有关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各环节;组织本组的教师狠抓一日活动环节和常规教育工作,做好中班幼儿的入园工作。
2、继续开展集体备课工作,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熟悉教材后进行集体讨论,使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3、抓好班级常规,规范一日活动,加强对班级常规教师常规的检查工作。各班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班级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活动,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一日常规作为教师经常性的工作,杜绝各种安全隐患行为的发生,做到耐心细致,常抓不懈,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园风。
4、游戏活动,资源共享。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每位教师准备好选取游戏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认真备好详细的游戏教案,并分享资源。
三、方法措施
1、本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时间为每周三下午进行。每周一次碰头会,每月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教研要结合《纲要》精神,着力于某个问题、某个领域、某个方面进行讨论。开展小型课题,在课题活动开展中组织讨论课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改进教学教育方法。
2、本期我组集体备课的重点存在于“积极开发、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社会化个性的发展”,指导幼儿开展生动的游戏,增进幼儿间的相互交往与合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教师之间进行互听课活动,在听课中相互了解他人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与教育行为,同时也了解幼儿的学习常规、学习习惯、发展情况等。听课后要及时反馈,共同探讨,学习他人的优点,以便指导自己更好地展开工作。
4、积极参加上级各相关部门和园内组织的各项教学研讨活动、学习参观活动,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
四、本期我组每月开展的主要工作
九月:
1、制定教研组计划和各班班务计划;
2、学习中班早操;
3、召开新学期家长会;
4、庆祝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主题活动。
十月:
1、园内赛教活动;
2、重阳节主题教育。
十一月:
1、组织开展冬季幼儿运动会;
2、幼儿园游戏开发设计;
十二月:
1、园本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并形成文字。
2、“庆元旦”活动筹备。
元月:
通过研究方案的讨论与学习、组织教师赴外地参观学习、简报学习、教科研知识讲座以及小班年段科技教育观摩等一系列活动,使教师们对科技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科技教育的一些基础观念有所了解,同时教学理念有所改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观念上,能逐渐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幼儿被动模仿为主动发现,让幼儿用自己的各种感观去感知客观事物和现象,发现问题。如在最近的上次的科技观摩活动中,通过认真的听课、评课活动,有了一些新的教育观的产生。比如说,认为在观察活动中,不应对幼儿有太多了框定,而是应该让他们自由、开放地进行观察,这样他们的兴趣会更浓厚与持久,观察也会细致深入,语言也更完整流畅;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观念的碰撞,有时新旧观念的碰撞,有时是新的教学观念
产生时所必然面临的分歧和困惑。如以新的观念实施教学时,碰到一些具体的例子该怎么做(例“蜗牛有没有脖子”)。
2.环境设置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科技特色。自然角种植区比较丰富,并注重幼儿的参与性,而不仅仅是摆设。如早上让小朋友一起给植物浇浇水,跟小朋友一起探讨有关种植的问题(王利平)。
逐渐开始重视科学过程的记录。如中四班的种子成长记录,中一班的记录“磁铁的好朋友”(蒋芳英)等。
3.学科内容的选择与教案的设计上面也体现了科技教育的倾向。很多老师在选择内容时都比较重视科技内容的渗透。本周小班有一个音乐活动设计“小乐队”,让幼儿用筷子在各种不种材质的物体上敲敲打打,感受不同的音色。中班的“各种品牌的汽车”教育。在教具的使用上,更多的选择了一些标本,实物(这个学期里科学室发现室的一些教具
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借助放大镜等手段,以供科学的观察。
另外,教师开始注重自身的积累与学习,平常有很多教师在翻阅一些关于科技教育的资料,寻找好的教材;积极参加科研的意识也大大增强。使幼儿对事物的探索兴趣,以及语言描述能力都有所提高。对我园的教育声誉也有比较大的提升作用。
二、存在问题和疑惑。
1.科学区的问题。由于没有系统的计划与设计,使得科学区的材料投放与活动组织缺乏系统性。也缺乏投放材料与幼儿年龄的相关性,显得较为盲目。
2.由于没有明确的规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科技教育环境的继续创设。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块内容。
首先要营造和谐、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是幼儿进行科技探索的前提,幼儿在和谐、宽松的环境氛围里,在心理上有安全,能使他们集中精力去尝试探索。因此,我们提倡为幼儿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环境和教育氛围。如:在活动中经常给予幼儿“你试试看”、“你能行”等语言鼓励;以于追根究底的幼儿表示极大的耐心,认真解答幼儿
的提问;在操作活动中,有的幼儿由于想探索或是好奇“弄坏”材料,教师反而给予支持和鼓励,使幼儿产生自信、主动、积极的情绪。
物质环境包括:
(大环境的改造)
?墙面布置。体现墙面布置的科技性。“问题树”。“今日气象”。尽量少一些纯装饰性的墙面。
?科学角。内容安排、材料投放、如何与主题教学相结合?(黄燕虹)
?信息交流板。可以是某一个教育主题下的一些活动开展情况的展现。
?走廊空间。“家乡的变化”。
2.一日生活中的科技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问题谈话。“叮当门开了”,“小问号时间”。
?看科技知识碟片(下学期能够每周定下一至二个时间段放一些与科技相关的碟片)。
?随机科技教育(散步时看看云,户外游戏时感受夏天、观察植物等)。
3.学科渗透方法形成规章。
规定每一个年段每一门学科在一个月内至少应有几个科技渗透的内容。
?大班语言每月至少两个活动是关于科技教育的内容或者有内容的渗透(可从教育内容上,教育组织形式上,能力培养上去体现)。中班语言每月一次。小班语言不作要求。
?大班计算也是每月三个活动体现了渗透。中、小班每月二个。
?大班美术每月三个。中班二个,小班一个。
?大班音乐每月二个。中、小班每月一个。
?大班、中班、小班体育每月一个。
(在实施中遇到问题可以进行调整。)
4.每一个教研组在一个学期内要进行一次科技渗透研讨活动,教研组研讨活动可结合科技主题进行。每学期一次科技观摩汇报活动。
5.在科技教育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可以搞一些较大型的活动。比如说,科技成果汇报周。
6.做好教师科技教育的后备工作。(买一个碟机、阅览室、资料提供等等。)
7.有关科技教育的家长工作全面铺开。
8.继续进行科技教育的理论学习。制作标本。善于收集。
9.在专家指导下制订好评价方案。
《渗透于各学科领域的幼儿科技启蒙教育研究》孙水芹
《记录在科学区活动中的作用研究》蒋芳英
《幼儿情绪调控教育研究》杨招娣
《通过音乐艺术领域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探索研究》黄芳
幼儿期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这一点在近年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因此,英语学习出现了低龄化趋势,一些幼儿园和社会团体纷纷举办英语学习班,对幼儿英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00二年开始,我园也开展了英语教学活动。最初,我们完全依赖于课本,将幼儿置于完全被动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不敢开口、不愿开口的幼儿占大多数,能开口的幼儿也只有在英语课上才有机会表现。而且幼儿教师们普遍感到英语教学活动设计难,组织更难。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好英语活动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化,学会学习远比学会知识重要,教育内容正在从知识—能力、技能—价值观、态度的排序向着价值观、态度—能力、技能—知识的排序转变。作为人生启蒙阶段的幼儿教育要为人一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幼儿乐于学习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把幼儿教学的目标制定为:
(1)、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和大胆交流的学习动机。
(2)、培养幼儿听、说英语的能力。通过参与英语活动有效地习得粗浅的英语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省教育厅为我们提供的《幼儿学英语》教材,很符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活动性、参与性和实用性。它所选用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它所包含的内容从认识幼儿自身出发到认识他人、认识周围的事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教材把学习内容按一定规则划分成相互联系的若干单元,这样更能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反复巩固的过程也更有助于幼儿总结、探索、发现等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活动的设计:
在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在情景与环境中让幼儿自然地习得英语,不仅使幼儿感受并体验到活动的快乐,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学习day、night这两个单词时,教师扮演大公鸡报晓,幼儿扮演的“小动物们”被唤醒了,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大家玩起了摸人的游戏。这时,大伙儿发现了还在睡懒觉的小pig,“大公鸡”连忙叫醒它:“pig、pig,Thisisday,getup,please!”,“Day?”“Yes,Thisisday!”,此时,适时出示白天挂图,教词语day,并引导幼儿运用“day”或“Thisisday”句式邀请pig做游戏。在这次活动中,有95%以上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且准确地掌握了这个单词。像这样,在“情景”中引导幼儿理解英语的意义,把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轻松自主地学习和运用英语提供了条件。
又如在学习服装单词时,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起了时装表演游戏,所有的人都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所感染。我们做着夸张、有趣地动作,大声朗读着服装单词。有98%以上的幼儿在课上表现的非常积极、主动,并准确的掌握了这些词语或短句。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把枯燥的单词、短句配上生动、形象、夸张、有趣的动作,把静态的英语转化成他们能理解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表情语言等动态语言,设计成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验与参与,在活动中自然地习得了英语。
在MyHometown单元中,一个生动形象的手偶Jack被引入进来。Jack要去它的家乡看老朋友,一路上,教小朋友认识了不少东西:roadriverorchard。幼儿每次看到Jack都兴高采烈地,他们可以从Jack那学到不少知识,还主动地发散思维“Jack路上还会遇到什么呢?”、“Jack的家乡在哪里?”……。象这样设计一个情景,引出一个单元,指导幼儿从学习—联想到主动联想—自主学习,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幼儿总结、探索、想象、发现等能力的发展。在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思路非常清晰,教学活动轻松、活泼,活动效果非常好,这也证明了我们的教学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课后,我们还把对话、短句编入歌曲、儿歌中,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用这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发现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让他们在活动和游戏中学习短句和对话,在对话和短句中学习单词,在单词中掌握正确发音,再配以歌曲、儿歌等复习形式,能促进幼儿对英语的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01-01
第一部分:说课
一、说幼儿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兴趣是幼儿美术学习最好的老师”。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感到的是一种享受,一种满足,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但我们发现,幼儿在涂画一段时间后,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越来越低,虽然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潜质,但对于不同年龄及每个幼儿的需要和发展状况,他们的表现就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对于有效地调动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尝试运用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和采取开展不同的美术活动形式,把美术活动放入幼儿自主体验活动中,做到画和玩相结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使幼儿通过自身体验,对美术活动的态度、兴趣和绘画水平等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说教材
土陶是人类最古老的用改变自然原料形状的方法加工制成的器具,陶器的出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世界各文明发祥地,都曾产生过陶器文化。地处大西北的新疆至今仍烧制土陶。考古发现,远在新石器时代,新疆地区就已出现了土彩陶器,在南北疆、东疆多处出土的古陶器丰富而瑰丽。 喀什土陶历史悠久,甚至可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了汉晋时已经发展到彩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新疆的维吾尔族人家中土陶制作的各种生活器皿十分盛行。土陶器物有小到手掌把玩的鸟哨,大到半人高的储物缸;有上了釉色的彩陶和直接烧制的素陶。土陶廉价,在新疆民间很普及,曾是家家必备的生活器具,目前在东疆和南疆地区,还有制作土陶作坊与出售土陶的店铺。我们幼儿园在课题《本土文化背景下幼儿园美术园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实施下,我特别选择了欣赏土陶作品、设计土陶图案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土陶作品的古朴美,并在认识土陶的图案的基础上再大胆创作不同的图案,线条,花纹分割装饰土陶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说教法
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依据具体的形象来培养 幼儿 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是靠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幼儿美术教育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主要培养他们的悟性和兴趣。而幼儿思维具有形象直观特点,所以 幼儿园 美术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直观、生动、形象的情境创设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是十分重要的。如以下几种情境设计是非常有效的: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情境,联系实际生活,展示真实情境,联系幼儿实际,展示故事情境,还有有效性的问题与引导这些都是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手段。
四、说学法
针对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我觉得可以给予一个新的定位――“趣字当头”。也就是说一个活动要显现出一个“趣”字,要让孩子感觉有趣,他们就会投入到你组织的活动中,他们就会始终沉静在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中。
第二部分: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欣赏维吾尔族土陶作品的基础上,感受陶罐的图案与美观;2、逐步理解陶罐的装饰步骤。学会用各种图案、线条、花纹分割、装饰陶罐;3、鼓励幼儿设计不同形状、款式的陶罐,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逐步理解陶罐的装饰步骤
三、活动难点:能大胆设计不同的形状的陶罐,同时能运用各种图案、线条、花纹分割来装饰陶罐
四、活动准备:
1、课件:土陶图片;2、绘画纸,白板笔,各种瓶子
五、开始部分
1、欣赏维吾尔族陶罐的的外形,讨论其用途。
这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这些陶罐好看么?它们那里好看?
2、介绍维吾尔族土陶的历史:已有六千年的历史了 ,是每家的必备品
六、进行部分
1、变魔术游戏,引导幼儿认识装饰陶罐的步骤和方法
今天老师要来做魔术师了,这是我的魔术棒,看看我会变出什么?
“我变,我变,我变变!”出示图一:“我变出了什么?”(陶罐)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陶罐?”
第二次变魔术(出示图二):“又变出了什么?这个陶罐和第一个有什么不一样?”(被划分成若干块了)
请幼儿来变第三次魔术,出示图三:“这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不一样?”(每一块都装饰过了)引导幼儿观察陶罐的装饰方法。
引导幼儿理解这三幅图就是装饰陶罐的三个步骤:先画出陶罐的外形,再分割成若干块,最后在分割好的块里进行线条、花纹装饰。
再请幼儿变魔术:“这个陶罐和前面一个有什么不同?”(陶罐的形状不一样,装饰图案也不一样)“原来小朋友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陶罐形状。”
2、介绍绘画材料:
一组用彩纸绘画陶罐并装饰
一组用画好的陶罐模型进行装饰
一组用瓶子进行装饰
3、幼儿绘画教师观察指导。
小朋友们也来做魔术师,用你们手中的魔术笔,变出各种不同的美丽陶罐来,好吗?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分割花瓶。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线条和花纹进行装饰。
七、结束部分:讲评、结束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幼儿,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幼儿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每次的教育活动,
我都会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能据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反馈信息;能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以新的课程观指导实践;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不曾有什么辉煌的成绩,但总是尽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
工作中,我认真学习《规程》、《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二期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规程》和《纲要》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创设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每个孩子获得发展。
本学期我加入了托班教育的行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反复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并向其他几位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又参加了赵赫老师的托班教育的研讨班的学习,努力走进2—3岁孩子的生活、学习中。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开汽车,我就利用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已有的秋游经验,为孩子设计了开汽车的教学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自由选择“加好”喜欢的“汽油”,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汽油”在马路上留下的不同痕迹,还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孩子的注意被吸引,能主动地积极投入,得到了组内老师的肯定。
作为家教指导员,我和其他老师一起仔细作好家访摸底工作,而后一起筹划、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家教指导活动。在0—3岁社区婴幼儿家教活动县级展示中,我和施佩琳老师一起设计组织了13—18月孩子的竹竿操活动,还和其他老师进行了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指导行为的现场教研,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
今年,我和徐金叶、施云豪两位老师结成师徒带教关系。为了使两位老师更快地成长,使我们共同进步,在平时我们密切配合,相互观摩,切磋教育教学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徐老师的课件制作能力较强,我们就一起探讨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施老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特征能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我就向她请教有关托班教育上的困惑。一起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帮助他们的课题顺利开展。
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一个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中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在保教工作方面与大班、小班幼儿的区别;同时也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与保育员、其他教师及家长的合作、协调工作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以前我比较注重于对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理论的学习,常常忽略了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关注。这次实习第一次完整地观察了幼儿的一日生活,发现其实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要会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计划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日常生活的突发事件都成为教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
在实习初期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不可以帮小朋友处理生活中的琐事,如果有小朋友遇到什么不会的,做不了的,只可以耐心引导他们去完成。如果帮他们做了,后果就是他们永远都不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觉得其实幼儿教师的心中应该有一把尺,就是教师坚守的原则,这些原则的出发点和终点都应是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很努力的去完成我的工作,认真写好教案,教具都一一准备好;虚心接受赵老师给我提出的问题,将好的意见吸收过来,重新修改、制定。教学活动中,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在活动中发扬孩子们的长处,让孩子自由的去说他们想说的,给每一位孩子一种畅所欲言的环境,但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当我写好一份教案,认真地在脑海模拟几次上课的流程和情景后,我以为那节课可以上的很好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上课时间的把握,各个步骤的衔接,幼儿情绪的调动,课堂秩序的维持等不确定的因素,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比我想象中更高的要求。而这些也是我以后要注意和提高的。
我把在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在这一个多学期的时间里,我的观念,我的心态,我的能力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从中也领悟到作为一名新老师,一定要戒骄戒躁,要时刻以一种学习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注重经验的积累,注重观察有经验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并借鉴她们好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必经的过程,如果自己的态度谦虚,观察仔细,吸收得当,那么,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得到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活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278-01
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这样一句话,而这句话的精髓就在一个"活"字,也正是这个"活"字,让我在困惑和感悟中逐渐成长。
1.走进孩子,让游戏"活"起来
1.1 本学期我们通过"一物多玩"、"一物活玩"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活动器械教育价值。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物"和"玩"及"活"上。"物"就是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必备材料,让材料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活动积极性。我们选择了比较常见的轮胎来进行"一物多玩",幼儿通过与"轮胎"此材料充分进行互动,想出多种不同灵活的玩法。在"一物多玩"、"一物活玩"中,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还充分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大胆在野趣、挑战这两方面进行尝试,玩轮胎时,我们用轮胎进行纵跳、跨跳、单双腿跳等这些动作虽然极具挑战性,但孩子们玩得非常带劲、非常尽兴,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就可以找出快乐、开心、刺激的答案。"一物多玩"活动的基本模式是:"热身运动---介绍材料---探索玩法---灵活尝试---放松活动"。
1.2 在活动开展初期,虽然轮胎此材料给孩子还不很新鲜、很好奇的,但是我在传统玩法和创新玩法中寻找"同中求异"的思维玩法,让轮胎游戏真正发挥原生态的"活"效应,让孩子灵活玩,最具原生态的游戏方式都可以抓住了孩子们玩的兴趣点,可想孩子们的创造性、自主性及运动技能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敢于尝试,乐于合作的情感态度得到有效的发展。
2.走进孩子,让教学"活"起来
2.1 失败中体会教学"活"的道理。刚从事教学工作时,每每组织一次教学活动我都会按计划备好教案,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但只考虑到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指导幼儿完成教学技能的学习。却没有设想到:如果孩子们不喜欢我设计的教学方案该怎么办呢?记得在一次音乐欣赏活动《花儿恰恰恰》中,我让幼儿欣赏完音乐后说出哪一段是花儿在跳舞?哪一段是柳树在跳舞?可孩子们的回答令我目瞪口呆,一时间我乱了方寸,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一个劲的让孩子们在傻傻的听音乐,在重复了好几遍后,我便用简单的言语直接把答案告诉了孩子。在公开活动前我已经进行了试教,效果还是不错的,为什么会在自己班级中教学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故呢?究竟自己是缺乏教学经验呢?还是教育机智不够呢?当时,如果我不是死搬教条的按教案进行教学,而是在孩子出现状况时,用适时的语言和动作去引导他们,或是换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话,也许效果会迥然不同。或者是在活动前,认真考虑到本班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思考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想想解决的方法等,这样就不会在活动中方寸大乱。经过此次失败之后,我逐渐认识到在教学中不能死背教案,而是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提升自己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实施灵活的教育。
2.2 细节中体味教学"活"的真谛。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时不难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在组织幼儿早锻炼、跑步、做操或自由活动时,不少孩子出了汗,有的还流着鼻涕,但我们一般只会随口一下就引导和教育一下就过去了,反而在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认识手帕"时,则会利用儿歌、图画、猜谜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将手帕的用途向幼儿作详尽的介绍,并讲解、示范擦汗、擦鼻涕的正确方法。殊不知,如在发现孩子用不正确的方法擦汗、擦鼻涕时,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那么留给孩子的印象一定是很深的,也就容易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有时我们之所以会错过日常活动中这些大好的教育时机,是因为我们往往比较重视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教育,而忽视偶然事件中的随机教育。
3.走进生活,让教育"活"起来
3.1 生活处处有教育。如果说走进孩子,让我们体味了教学的"活"。那么,走进生活,注意抓住偶发的教育时机,予以适时地引导,就能大大促进幼儿各个能力的发展,让我们的教育也能"活"起来。如,当孩子发现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时,我就给他们讲解彩虹出现的原因和其它自然气象的知识,并在班级里组织"小小气象预报员";的评比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了解天气变化知识,同时促进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游玩时,小朋友们突然发现地上的一个毛毛虫,我就引导孩子们一起探索毛毛虫演变成长的经历,并和孩子们一起生成了健康活动《毛毛虫的食谱》、音乐活动《毛毛虫的故事》等活动。
3.2 教育处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有教育,是让我们抓住每一个教育孩子的契机,把握好教育机遇。同样,教育的过程和成效也处处体现了生活这个活生生的大课堂。数学活动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孩子们从现实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这样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数的构建,只有让孩子在参与社会生活后,才能得真正地学好数学。记得在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6、7》时,我先让孩子一对一地进行PK,用已有的生活知识举出可用数字6和7表示的物体。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子调动起来了,都抢着回答:"6棵树、6朵花、7个苹果、7本书……"甚至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