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生就像一场戏范文

人生就像一场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生就像一场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人生就像一场戏范文

关键词:认知风格;场独立;场依存;学习策略训练

一、 引言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外语教学的研究重心从教学环节中的“教”转移到学习环节中的“学”,从研究“师者”转向“学者”。因此语言学习者主体因素比如年龄、性别、性格、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相关特征随即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兴趣。

认知风格( Cognitive styles )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场独立(field independent)和场依存(field-dependent)是其中重要的一组认知方式。关于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风格对外语学习策略的影响,国外学者(Hansen)汉森和斯坦斯菲尔德(Stansfield)都做了比较详尽的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场独立学习者偏好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而场依存学习者则侧重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的使用。相对来说,中国学者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还不多,特别是针对高职高专学习者的研究就更少。因此,本文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英语专业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研究为主的定量分析法研究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对高职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做些有益的工作。

二、理论背景

(一) 场独立与场依存

认知风格, 又称认知方式,是指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的持久的并具有个性化的, 识别、处理、存储、提取信息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体偏好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 也是一种在认知、情感和心理方面的特征,同时也可以用来解读学习个体获取 知识、与环境交际并作出反应的一种方式。认知风格美国心理学家Witkin把认知风格划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种风格。

所谓“场”,指的是:学习个体周围的环境。场独立型风格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主要凭借内部感知线索来加工信息,倾向于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很少受外部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喜欢发现式学习。场独立型的人具备较好的从场景中分辨具体信息的能力,能较好地处理具体信息与整体信息的关系,他们擅长进行复杂的推理性学习活动,倾向于以分析的方式看待事物。而场依存型风格的人则主要依靠外部提供的有关信息,以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场依存型的人擅长通过社会交往,文化移情的方式集体学习,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倾向于以整体式的方式看待事物。

(二)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被多数研究者认知为指导学习有效性的方式。具体来说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于帮助理解、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为(O’Malley & Chamot,1990)。Oxford(2003)把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

直接策略(direct strategies)是指能够直接指导学习者理解、学习和记忆学习内容的行为方式。记忆策略(memory strategies):包括建立联系网络、运用形和声音、认真复习、运用动作。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包括练习、接受和传送信息、分析和推理、为输入输出信息建立规则。补偿策略(compensation strategies):包括猜测、克服说写中语言知识的不足。

间接策略(indirect strategies)是指间接帮助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的方式。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包括建立学习重点、安排和计划学习、评价学习)。 情感策略(affective strategies):包括降低焦虑程度、鼓励自己、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 社交策略(social strategies):包括询问问题、和别人合作、同情别人。

二、 研究对象、工具与方法

(一)研究调查对象

笔者于2012年4月从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中抽取300名进行调查。其中二年级学生100人,三年级200人,年龄跨度是19至21岁,平均年龄为20.8岁,他们均有8年或8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基本了解自己的英语学习行为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是认知方式测试和学习者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认知方式测试是采用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erman A.Witkin)设定的“镶嵌图形测验”(Embedded Figures Test),简称为EFT,目的是测验学生的认知风格,为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有力的依据。“镶嵌图形测验”由一组简单图形和包含着这些简单图形的复杂图形组成。这些复杂图形中,简单图形的全部线条与复杂图形的其他组成部分融为一体。受试的任务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镶嵌在复杂图形中的简单图形。

学习者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将采用Oxford(1990)设计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简称为SIFLL。目的是了解我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技巧的现状。该问卷由笔者改编并翻译成中文后,是一个50个题项组成的自陈式量表,每个题项都设莱克特5个等级,从完成不符合自身情况到完全符合自身情况。量表由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6个分量表组成。该调查要求受试根据自身学习的真实情况客观地选择与自己相对应的学习策略。

(三)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都自于测试,两份调查问卷均在上课期间完成,回答率是95%。在测试正式开始之前,测试者对本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操作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说明。“镶嵌图形测验”满分为120分。得分在80分以上者(含80分)归类为场独立习型组,有 161人。得分在40至80分之间者归类为中间型组,有70人。得分在40分以下者归类为场依存型组,有54 人。

表1认知风格测试评分标准

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的评分标准为:平均分在4.5~5.0 之间表明学习者总是使用某一类策略,平均值在3.5~4.4 之间表明学习者通常使用某一类策略,平均值在2.5~3.4 之间表明学习者有时使用某一策略,平均值在1.5~2.4 之间表明学习者一般不使用某一策略。平均值在1.0~1.4 之间表明学习者从来不使用某一策略。所有收集的数据将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来进行统计分析。

表2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评分标准

(一)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特征差异

从表3可以看到:场独立型的有效人数最多(161),均值最高(98.38);其次是中间型:有效人数为70,均值为97.38;最后是场依存性:有效人数为54,均值为5.80。这说明,在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中,大多数是场独立型,场依存型的学生人数较少。这一结果可以通过以下原因来解释:第一,在中国的英语教育背景下,中国学生相信英语成绩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自身努力的结果,跟外部环境和他人的作用没有太大联系,这正好与场独立型的独立特征是相吻合的。第二,即使是有些学生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喜欢通过社会交际来提高英语,但是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第三,中国的英语教育向来注重考试结果,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交际能力培养,而考试要考察的正是学习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独立应试的能力。

表3学习者认知风格偏好统计表

(二)学习策略使用的差异

表4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285名受试当中0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学习策略,有160人(56%)有时使用学习策略;仅有29(10%)人经常使用学习策略,有90人(32%)很少使用学习策略,6人(2%)从不使用学习策略。这一结果表明:高职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很少一部分人经常使用学习策略,大多数学习者偶尔使用或者很少使用学习策略。这是因为大部分高职学习者没有掌握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他们缺乏学习策略方面的训练,故而不知道有哪些策略,怎么使用这些策略。

表4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统计表

(三) 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选择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5 可以看出,三类认知方式对各种学习策略的选择均有影响。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学习者偏向于选择一些直接学习策略例如:认知策略(r=0.332,P

表5学习者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相关性统计表

**. 相关系数达到了0.01显著性水平 ** P < 0.01

*. 相关系数达到了0.05显著性水平 * P < 0.05

五、 对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的启示

认知风格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习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认知风格差异,这种差异并不受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性别特征、年龄状态和情感态度的影响。认知风格是因人而异的,不存在一种认知风格优于另一种认知风格的说法。每种认知风格都有各自的利弊。作为语言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学习者各自的认知风格,帮助他们发挥各自的风格优势,克服弊端,使得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多样化,以利于不同类型学习任务的完成。

(一)教师要了解学生认识风格差异

作为教师,因材施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而了解学生则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表性别特征、性别差异的层面上,教师还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向。教师可以借助有关认知风格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与课后访谈等多方面的途径全方位地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配合对学生智力水平、成就动机和情感态度的了解,掌握好学生的特点,认真做好记录,以备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 根据不同认知风格采取有效学习策略指导

当教师了解并把握好学生的认知风格之后,就应该根据具体的风格倾向及时、准确、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1、对场独立型学生的策略指导

场独立型学生独立性较强,喜欢独自探究和自主学习,不爱与他人互相讨论。他们喜欢自己尝试新的工作,学习中能通过由成绩相互竞争,自我设定目标来自我增强、自我勉励以激发学习的动力。因此,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与时间,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但是,场独立型学生通常来说比较固执,不善于与人沟通,对于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与疑惑,他们不会主动与他人交流。教师平时应多多观察,适时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解决其遇到的问题,以提高学习效率。

2、对中间型学生的策略指导

对于中间型学生,教师要多加引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既具有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又擅长于从外部交际环境中学习知识的优势。教师既要引导这类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和安排来进行有效学习,又要创设一些能够帮助学生与人交流的学习环境,从而全面提高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中间型学生学习风格特点不太明显,他们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学习方式,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盲目的心理。因此,教师也要注重观察与交流,适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3、对场依存型学生的策略指导

场依存型学生性格外向,喜欢与同学共同达成目标、希望得到教师的引导和肯定,对任务的完成及课程的学习,需要作详细的解释,喜欢以故事方式说明概念,强调同学或教师口头的称赞、外在的增强、借别人显示工作的价值和提示目标来激发学习动力。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开展些合作学习,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自己。

然而,场依存型学生比较冲动、不擅长于从全局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容易犯错误。这时,教师应适当容忍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地开口说英语,不要过多地注重语言的规则性。

[参考文献]

[1]陈光伟.英语词汇习得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1).

[2]崔雅萍.图式理论在L2阅读理解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2002(5).

[3]李明远.图式理论与外语词汇习得[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4]马玉梅 基于图式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第2篇:人生就像一场戏范文

莫生气,莫生气,

人生就像一场戏。

我若气死谁如意?

况且伤神又费力!

如果人人都生气,

到头人人都不好。

莫生气,莫生气,

第3篇:人生就像一场戏范文

“三唱三叹儿时曲,一曲离别又重逢。”有人可记得,儿时和几个孩童在戏台下嬉笑,那些在台上咿咿呀呀的戏子可是谁?

今日想起那不知是谁作词的“解语花”,道是“陈旧的弄堂走过场,沉重的荣耀一肩扛。”难免有几分悲伤,连安意如都说,是观音,观世间疾苦,那戏子,算什么!厚重的脂粉下,受尽折磨的面孔,有谁曾记得。“层出迭险只身去,一段深渊一重谜。”笑旧时戏子,当年戏装已泛黄,那我们呢?何尝不是戏子走过场。

人生就像一场戏,与其说我是在为别人感慨,倒不如相信我是在嘲讽自己。人生却如一场戏!还记得有多少名言警句被代代相颂,又有多少被标明了作者。人们观音不观心,戏子在台上唱自己的故事,观众在台下看角色的遭遇。

每天从心的大门出去,演的不知是谁,只晓得,戏子就是要好好的演。咿咿呀呀唱出了什么,不过是别人的故事。“凭谁问,解语花,开哪里?”

你知道你是什么角色么?总说笑语化彷徨,怕心思流落人情长,这个巨大的舞台,大部分人都只能走过场,如此轻易,又可以留下多深的足迹呢,我笑你戏子,失了当年模样;我笑你戏子叹春风。我,笑你戏子,不知虚伪何时了,陈旧的弄堂早失了当年模样,我不笑你当笑谁!

可记得曾有过约定,却被时光打磨得没了棱角,约定呢,早已同坚石化作砂。儿时花香早淡忘,又谈何当年旧伙伴,同是戏子我笑谁,莫回望,你我同是流水难相助。

第4篇:人生就像一场戏范文

让人生更辉煌灿烂——————读《爱丽丝梦游奇境》有感

人生就如一场戏,与其生活的没有意思,不如让你的人生辉煌灿烂,让你的人生更夸张,更丰富多彩。

最近,我读了《爱丽丝梦游奇境》这本书,它有很多奇特之处,这本书里,作者加入了很多夸张,搞笑的部分。而恰恰就是这种夸张,才让人们都感觉到它的奇妙,才让人感觉到它的不一样,很独特。这本书就将爱丽斯进入梦境所发生的事情,她进入梦境,就像进入神奇的生活中一般,在梦境里,兔子穿衣服、自己的眼泪变成一条河、自己有时候变得像巨人一样大,有时候像蚂蚁一样小。我觉得这些事情才能吸引读者,如果我们小学生写作文,也可以在文章里面加入夸张的写法,才更有意思,才能吸引读者。

通过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人生有时候辉煌灿烂会让你感到快乐,在这同时,你一定往自己的梦想出发,才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第5篇:人生就像一场戏范文

我只停留在没有记忆的记忆

脑海中有一个身影

在雨中站立

有种感觉始终不离不弃

张开双臂

拥抱宽广的大地

就算太多事情被我遗忘

没有记忆也可以勇敢的活下去

记忆在生活中变得美丽

但是我已经没有这种美丽

因为失去太多

泪水冲淡了记忆

笑容没有往日得瑰丽

人生就像一场戏

再难也要演下去

因为我们有值得回忆的舞台剧

我知道

我不能再站在没有记忆的记忆里

我开始寻找丢失美丽

最终我找到了你

陪我站在风雨里

第6篇:人生就像一场戏范文

———尚.保罗

人生如戏。《莫生气》中言“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不管它是话剧还是歌舞剧,它都如此短暂;不管它的情节与过程是否辉煌、精彩,它都有一个终究的帷幕。的确应该好好地珍惜,珍惜每一个镜头,每一件小事,珍惜每一个主人公,每一位友人,因为他们可能在一霎那间远你而去……

人生如水。人生的童年还是一杯清水,它还天真烂漫,未来无可预知;人生的青年已有火一般的红、金一般的黄,它象征着朝气与活力;人生的中年已有各式各样的色彩,因为那都代表了五彩缤纷的过去;人生的老年,由于各色的混合,出现了老气横秋的灰、褐、黑,一切都将要过去,无法再留恋,再后悔……

人生如茶。是自己动手沏的那种,前期的奋斗正如沏茶的过程,辛苦一点也算不了什么,毕竟劳动也是一种快乐;等到年过半百,静下心来品尝这杯苦丁茶时,才真正了解到了辛酸苦辣,但已无力再挽回,因为这只能一次……

第7篇:人生就像一场戏范文

比如牌类游戏“金三顺”,游戏不是现实,游戏里的物品也不能变成现实。在“金三顺”这个游戏中,人们在没有赌注时常常“孤独一掷”,输赢都无所谓,游戏吗,假的,用来陶冶情操的。最终可能胜利可能失败。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到了破产时,一点资本也没有时,有几位人士在拼搏?在孤独一掷?

人在玩游戏时,毫无眷顾,因为这些都是虚构的,可它就是照应人生,和人生相对比。人们每一次玩游戏时,谁在仔细品味游戏里的人生呢?

否定此观点的人们,我劝你们好好玩玩“金三顺”这个游戏,仔细品味品味。到了你无资本的时候,你究竟会不会孤独一掷。

“《NBA2012》,”这个游戏又产生了一个新观念——游戏可能决定你的人生。

《NBA2012》是一个篮球游戏,点击率极高,对它的评价也很高。假设,一个人玩 《NBA2012》,发现篮球的乐趣,从此酷爱篮球,最终,他的身影出现在奥运会颁奖仪式上。打篮球成为他的经济来源,同时他也感受到人生没有遗憾了。

这是一个游戏赋予他的。

游戏还能使人们的开发思维,智力得到锻炼。

如:《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象棋》……

所以说玩游戏其实也并不是坏的,只要你能正确的认识游戏,合理安排时间,你不会吃亏。但是,像那些暴力游戏,能不玩尽量不玩,这类游戏极有可能让你误入歧途,坚决拒绝。

第8篇:人生就像一场戏范文

我怀着极度兴奋的心情,跑到了同学家。“真是太幸运了,真是太幸运了。”我一边跑,一边嚷着,飞奔进她家。“快走,快走,我等不及了,我们快点走吧。”我拉起她的手,朝戏台飞奔过去。

“看戏去了,看戏去了。”我一蹦一跳地跳到了戏台。我们俩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我一边看着台上表演,一边大口大口地吃东西。就在我吃得正兴奋时,她不知怎么了,随口脱出一句话:“人生如戏。”

原本正吃得正香的我,听了她的一句话,也不知怎么的,突然停了下来。对啊,人生就像一场戏。但人生唯一和戏不同的就是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现场直播。我们必须要把握好自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现在想想,我的人生戏已经演出了十几个年华,但却还没有能令自己满意的一出戏。这难道不是很不应该的吗?风风雨雨地度过了十几个春秋,人生戏台上上演了一幕幕不一样的戏。过去留在戏台上的演错的戏已成了定局,已经无法再改变了。那现在的我,又该如何向未来的人生戏台展示我的演出呢?

第9篇:人生就像一场戏范文

一年长不长?左手的时针转了几万个圈,回头一看,只有一颗星星划过天空的一角,时间线上只有渺小的一点。右手的日历本撕下一张,又是崭新的一天,随时可以伸手触及转眼也可以忘记。

在冬天,要学会遗忘。

冬天,变得十分复杂,那些暖昧的暖昧的过往,和重复的重复的未来。一切的一切都展现在面前。

一切都变得很迷茫。

迷茫。如同身处在茂密的森林,有高大的树木而且不时会迷路。这时,有人拉着手就会感觉不一样。

冬天的人生就像一场戏。向左走向右走,都只不过是情节的峰回路转罢了。现实与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冬天的人生如梦如幻,和现实迥异。冬天的角落却也蒸腾着感动至深的故事。

17岁的冬天,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忧伤还是快乐,虽然双肩还年轻稚嫩不能扛起整个天空,但已试着去学会承担和分享。

回首17岁的冬天,一切,不悔。在时光隧道的17岁的冬天已成了永恒。那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跨过冬天的门槛,18岁的冬天就在眼前。18岁的我们,也许更能理解幸福的涵义。更能理解前途的重要。

18岁的冬天,我们学会等待。等待一切可等待的,等待自己的成长,等待属于自己的幸福的到来。也许千年后,等待成为永远。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