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

我爱文学的手抄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爱文学的手抄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素质;培养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初中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使他们面临很多的心理问题或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极为必要。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很多,语文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组成部分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有着心理健康教育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更应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作为重要任务,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语文是将古今鲜活的事例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分清善恶美丑,以古今贤能为榜样,在对作品的学习中感悟借鉴。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认识,正确评价,更好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挫折;保持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状态;对学习投入极大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更有效地创造价值。

二、利用语文教材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情感和健全的意志品质。健康情绪情感与良好性格的培养。性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养成良好的性格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良好的性格对健康的人际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鸿门宴》中一代枭雄项羽,灭秦势如破竹,但终因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功败垂成;《赤壁之战》中猜忌多疑的曹操,正是被人抓住了性格弱点,落得大军被烧的结局;《孙膑与庞涓》中满腹才学但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庞涓,最终成为反面教材。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心胸宽广,不与人计较,廉颇也能知错改正,负荆请罪,两人成就历史佳话。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要有意识将性格情绪对人的影响指出恚让学生懂得健康情绪情感与良好性格对人生的影响。健全的意志品质培养。在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时,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有业、敬业、乐业之必要,认识到敬业乐业是人类合理的生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心”与“兴趣”。读《傅雷家书》,要让学生细细体会一个父亲的关心体贴,对挫折要有正确的认知和对挫折的耐受力及挫折的排解力,面对挫折要学会坚强。在学习《过零丁洋》等诗文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指在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助于自我完善、心理保健及促进社会协调。教师要多设置主题活动,设置研讨交流环节。课内小组交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置问题。如“刘邦在鸿门宴中为什么能死里逃生”(《鸿门宴》),“时传祥精神在当代是否还有意义”(《寻找时传祥》),“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穆公退兵的”(《烛之武退秦师》)。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学会认识自己、欣赏别人,展示自己。在研讨交流中感悟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会虚心倾听,学会反思,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对不同于己见者不讽刺、不挖苦,要让学生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求证。课外实践活动。利用周六日和寒暑假,为学生布置社会实践作业。有独立学习完成的,也有小组集体完成的。如学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爱这土地》等课文,以“爱祖国”或“爱家乡”为主题布置手抄报作业,让学生感受祖国和家乡的变化;又如“我爱老照片”主题手抄报,让学生在搜集老照片时感受成长的快乐,感恩父母和家人;布置“寻找那些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物品”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时代的变迁。课内外主题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研讨交流中对自我有了正确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增强了学习的乐趣。

四、通过作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光镜”。有些成绩平平的学生有时写出一些有真情实感,令人爱不释手的好作文,而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作文却写得很一般,很平淡,很让人失望。因为在低成绩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挫折、失败和痛苦比较多,这对他们的成长来说似乎是“坏事”,然而对写作来讲却不能说极其有利。学生积郁在心里的喜怒哀乐以及强烈的爱憎,一旦找到喷发的突破口,往往可以写出很多叫老师兴奋不己、拍案叫绝的优秀作文。所以,语文教师要仔细地寻找表达他们感情的突破口,热情鼓励并指出努力的方向。

2.通过精心选择文质兼美的课外阅读文章,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他们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但教给他们读书方法,还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阅读感受,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培养良好的自我教育习惯。

五、通过初中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第2篇: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

一、把握活动教学的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初中语文活动教学中,活动的设计并不是随意而盲目的,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与设计原则,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之中,并从中获得知识,得到技能训练,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注意活动教学的语文性、目的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把握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语文素养,强化其语文技能,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实现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语文学习活动时,教师应把握活动的目的,注意活动的开展方式,以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实现活动目标。

如开展“我爱文学”的学习活动,其教学目标主要如下: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畅游文学宝库,体会文学的魅力;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③提高学生的文学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活动方式与要求:①在一星期之内阅读两本书,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另外一本则让学生自主选择;②分组开展文学创作,形式不限。如小课本剧、小散文、诗歌等;③围绕“我爱文学”的主题进行交流讨论;④根据“我爱文学”的活动主题编写文学手抄报。在这一活动中,需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实践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第二,注意活动教学的趣味性、多样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设计丰富的活动内容与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如在学习《端午日》后,教师可设计摹写活动:文中捉鸭子的场面虽然是略写,但也独具特色,请你们运用虚实相生法,以“兵士们将30只绿头长颈的大雄鸭放进河里”为开头,试着写段场面描写。要求:①描绘水中军民捉鸭子的动作、岸上观众的情况;②对描绘的这些场面你有何联想?(150字左右)当同学们基本完成后,语文教师可请几位同学交流所写片段,亦或收集当地某个节日的重要习俗,下次课集体交流。此外,还有如成语接龙、基础知识竞赛、读书会、参观访问、模拟表演等,这些都是常见的语文活动形式,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三,注意活动教学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在初中语文活动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指导者。因此,在设计语文学习活动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活动的灵活性与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不管是活动内容的选择还是活动过程的开展,均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开展“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会”。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创造精神。

二、把握活动开展的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初中语文活动教学中,教师既要遵循教学原则,也要注意活动开展的措施与策略,以实现活动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一,把握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是主要阵地,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设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课前几分钟,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序号依次自由讲话或表演,不限定内容和形式,既可以是演讲、背诵诗歌或名言警句,也可以讲成语故事或分角色表演等;既可以是个体展示,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本次未上台的学生,则等待下次机会。这样,为每一位学生都创造了自我展示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敢于展现自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讨论环节,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话题,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或焦点,展开交流和讨论。

如在教学《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可设计“体验反思,报答母亲”的讨论环节:①当我们面对母亲日益疲惫的心灵、日益憔悴的身影时,你可曾知道,在我们的身边,有些人正在远离母亲、虐待母亲。对此,你可曾想过如何对待自己的母亲?②我们校园中正在开展以“孝敬父母,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活动,然而有些同学仍不以为然,对此谈谈你的意见或建议。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结合课文的写作手法来模仿写作,以巩固知识。

第3篇: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 创新

要让儿童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恒于创新这种创新必将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所以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如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小朋友,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请你给大家读一读行吗?”“XX同学,大家都很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大家知道你能行!”这样就能常常激发创新的兴趣。教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句“你真棒!”“你的说法有新意”“你真聪明”……把这-声声赞扬送入儿童的耳际,流入幼童的心田,给他们以亲切感。学生就更愿意护自己的奇思妙想说给老师、同学听,创设美好情境的同时如果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创新意识就孕育在了这种心境之中。

二、课外延伸,培养创新思维

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仍困扰着语文教学工作者,使教学效率不高,语文教学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语文课堂教学,这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途径;第二个层面是其他各科教学及各种课外活动;第三个层面是家庭和社会。语文学习并不等同于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教学是第一渠道,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的各种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切实抓好课外这块阵地,通过各种活动去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从而形成各种技能技巧。

1.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如社会背景、人物介绍、历史典故、及其他各种有关的知识等。如学习《一个降落伞包》,学生搜集了总理、将军、等知识,同时还要搜集飞机飞行时的有关知识等,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同时培养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为学生提供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办专栏:“小小作家”园地,“手抄报”展评;提供表达与表演活动的机会“诗歌朗诵赛”、“我爱中华”讲演,“最佳小编辑”擂合赛;“课文成画”(把课文的内容转化成美丽的图画或逼真的示意图)展览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四年级学生就表演了课本剧《山沟的孩子》、《刻舟求剑》、《东郭先生和狼》等故事。在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师就让学生画出各种水果,并写上自己为什么喜爱这些水果……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点拨引导,培养创新精神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主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既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又能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钻研主体教育的理论,把握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更要求教师在“善导”上狠下功夫。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根据课上情况适时引导、点拨、提问,引导学生品味文字背后的意味,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如按修订板《新大纲》的要求: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做到不指读、不出声、一边读一边想……为了有效地达到目标,就要运用点拨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去思考,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然后再让他们把学到的、想到的,悟到的说出来。一堂课中可以几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如“尝试法”,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后说出,通过读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你认为课文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样引导收到良好效果。在上《称象》一课时,教师提出这样的尝试问题:“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办法呢?”让学生在赞叹古代的曹冲聪明之外。还有信心向曹冲挑战。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创新的热情,有个学生说:“曹冲用的石头,比较麻烦,岸边不是有泥土吗?取土方便。”还有位学生说:“我不用泥土,也不用石头,就用人,因为人听指挥,说上就上,叫下就下。”再如教学《白杨》一课,第16节里写到孩子们的三个“只知道”,留下了他们“不知道”的“空白”。教师设计这段教学时独辟蹊径,挖掘课文的这段“空白”,让学生逆向思维,充分想象两个孩子所不知道的内容: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当年是怎样去新疆工作的。不知道新疆的环境是多么艰苦!也不知道爸爸。妈妈在那里克服了多少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落下这样和那样的病。更不知道爸爸、妈妈这次把他们接去的真正目的……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想象了无数个“不知道”,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过程中发展和提高思维能力,逐渐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积极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第4篇: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

一、寓环保教育于教材感悟中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中的篇章无论是内容还是插图都非常的美,既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讴歌,这样的篇章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如诗如画的大自然,通过气氛的渲染、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的心灵获得美的体验,进而激发出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海底世界》描绘了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它将我们的视线转向蓝色的大海深处。《鸟的天堂》讲述的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中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它们相互交替,俨然有序。白鹤、麻鹤早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构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鸟的世界”,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这些篇章犹如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文辞,使人陶醉,令人遐想。仿佛让人目睹着海底的奇异,吮吸着榕树的清香,聆听着百鸟的争鸣,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心旷神怡。教学这些课文,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读中感悟,不断加深内心体验,身临其境,陶醉在课文描写的自然境地中,并由此插上想象的翅膀,获得惬意的审美享受。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家园的殷实和美妙,并深切地感悟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植物和动物,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二、寓环保教育于教学拓展中

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促进其环境意识的增强。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精于渗透,另一方面还应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环保小活动,以此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爷爷和小树》后,我让学生在家和父母同种一盆花。学完《哪座房子最漂亮》后,让学生说说我们美丽的新校园应该怎样爱护,并让学生办了以“我爱我的校园”为主题的手抄报。在学生们了解了《云雀的心愿》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写自己的心愿。使学生在运用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学习环保知识,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三、寓环保教育于词汇积累中

把环保教育贯穿渗透到词汇积累教学中,这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语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进而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等问题。比如,在收集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猴子、鹿、蛇、狐狸、熊等有关动物的词汇活动中,看到熊猫这一词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熊猫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我国特别重视其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世界各国对老虎、大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也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样的不断学习和灌输,潜移默化中唤醒了学生环保的意识,孩子们便会真心地希望那些生活在笼子里的动物放回自己的家园,自由自在地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呀!

四.寓环保教育于作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不但注重于方法、技巧的训练,还应重视思想、环保的教育。在教学中,我经常播放有关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风光的视频,以此激起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提高环保的意识。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写环保方面的小练笔,加强对环保内涵的理解。我多次在班里开展了以环保为题的作文竞赛,像《争做环保小卫士》、《还我绿色》等,在平时学生的日记训练中,我也要求学生注重环保,多写有关环保方面的小故事、小事例,点点滴滴,倾注环保。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环境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写作技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绿色环保的意识。

五、寓环保教育于危机意识中

环境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可充分利用儿童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热爱自然,当自然遭到破坏时,他们天性中的表现出的抗争心理,能促进儿童把自己的认识付诸于行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抓住这一契机,激发他们的危机感,往往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由于人为的破坏、土地减少了,葱郁的森林消失了,水土大量流失,致使浑黄的河水像脱僵的野马,吞噬了村庄,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最终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生动鲜明的事例让儿童产生危机感,这时教师加以适时的引导,激发其环保的意识,继而投身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

六、寓环保教育于绿色行动中

环保教育不是闭塞的教育,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为媒介,促使学生领悟知识、形成绿色观念的一个过程。而绿色观念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使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进而形成环保意识。比如:1.在全校掀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活动,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2.加强学生对家乡的环境状况的整体认识。组织学生到县水泥厂参观,了解污水排放物的处理过程,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3.让学生真正关心和参与到环保问题解决上来。走上街头,向街道市民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担当起环保卫士的重任。

第5篇: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

班级管理很难找到什么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要想实现我们的班级发展目标,更多地需要一些创新性的措施和做法。它们虽然看似细微,但实际上具体而实效,如果我们能长期坚持,必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表情监督员

天天和学生打交道的班主任往往更容易情绪激动,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说出过激的语言或做出过火的行为,有可能扩大事态,酿成恶性事件。

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作为当事人,深陷当时的情绪环境中,很难及时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和行为的后果。所以,要想使教师及时有效地把握自己的情绪,最好得有一个外在因素的干预。

我精心挑选了两个位于前排的聪明灵活而礼貌大方的孩子,担任一特殊的职务——“表情监督员”。我叮嘱她们:在课堂或集会中,看到老师情绪激动时,就赶紧偷偷地摇手示意;如果老师没有发现,就站起来,假装询问问题,及时用语言、眼色或手势等提醒老师注意。

在这两名“表情监督员”的帮助下,我开始注意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室里始终洋溢着我对学生的关爱和轻松的笑容。

2、“四联单”评语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班主任们逐渐注重评语的鼓励性和过程性,评语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根本上说,这种变化更多地表现为人称和口气的变换,并没有真正触及本质。

首先,现在的评语仍然只是班主任的“一言堂”,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没有发言权;其次,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除教师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对其成长也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同学和家庭的影响,而这些在评语中没有体现。

我们知道,评语无论其语言多么富有鼓动性,它都需要激起学生自身的反思和共鸣,才能真正转化成促进学生努力上进的动力。所以,最好的评语应是在教师、家长、同学等综合性评价基础上的学生自主性评语。我开始大胆推行“四联单”式评语。

同学的真心老师的评价与希望孩子,我想对你说(家长的话)自我反思与总结

3、弹性惩戒单

学年初,我和学生们共同制定班级管理细则,详细规定了各种违纪行为和落后表现应该受到的惩罚。和其他班级管理细则不同,这些违纪行为所对应的惩罚措施并不只有一条,而是有相对并列的多条。

如果学生违纪,他可以从相应的惩戒措施中进行选择,并认真执行。例如,某学生上晚自习时和同桌吵闹,扰乱课堂纪律。值日班长根据班规,很快就会开出“惩戒通知单”。

4、惩戒通知单

(××××年××月××日)

××同学:今晚自习上课时,你和××大声吵闹,不仅耽误了自己学习,而且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班主任 )你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我们的班规第20条,为使你进一步认识自己的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从以下几条惩戒方式中选择一条,并在班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下认真接受惩戒。

(1)说明情况,向大家公开道歉,争取同学们原谅。

(2)写一份呼吁同学们认真读书学习的倡议书,张贴宣传。

(3)完成一份违纪心理剖析,并在班级中宣读。

(4)为同学们唱首歌,活跃一下班级气氛。

(5)到操场锻炼,跑步5圈,强化认识。

5、班务活动竞标制

班务活动,无论是以前低效率的“大锅饭”,还是目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承包制,都是在班主任“强行”指定安排的情况下,由学生小组或个人被动完成的。

时间长了会逐渐产生机械应付、拖沓等现象,使班级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明显削弱,同时也不能实现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目的。

受工程投标的启发,我想到了“班务活动竞标制”,把班级日常工作中的组织权、管理权全部以竞争投标的形式,承包给个人或小团队,由他们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安排、实施完成。

班主任领导“班务委员会”负责验收评价,并在团队小组和个人综合考核中予以奖励性加分。例如,班级要迎接学校黑板报评比检查,我或常务班长,就把任务的主要内容传达给班级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特别是把奖励措施讲清楚。

然后,各团队小组或学生,就可以自己联络同学,组成投标小组,写出完成任务的具体计划和预期目标,班主任和班委会认真考虑各“投标书”的可行性后,最后作出选择,向全体学生公布。“中标”小组立即开始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提供无条件的帮助和支持。

6、每日宣誓

其实,宣誓是许多学校都有的活动,但一般只有在举行重大活动时才进行。我们却把它纳入了班级的日常管理规范中。

曾看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科学家把许多犯人关到军营中,让他们每天都抄写信,信的内容就是向父母表示自己要怎样怎样改过自新。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这些原本行为放荡顽劣的犯人大变模样——竟真的逐渐模仿着信中的要求来生活了。

每天早饭后,学生们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誓。这时,所有学生高举右拳,整齐站好,跟着轮流值日的主持人高声宣誓。

班级誓言

我是××学子,

要有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

我是××学子,

要有健康的体魄和高雅的气度;

我是××学子,

要懂得感恩和诚信;

我是××学子,

要做到文明和勤奋!

我是××班的一员,

我爱同学,我爱班级,

我爱运动,我爱学习,

我爱节俭,我爱刻苦,

同学是缘,相聚是福,

我的一言一行要给班级增添美丽!

我爱老师的表扬,

也爱优异的成绩;

我要成为父母、老师的骄傲,

我要让大家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要让大家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7、阅读法转化后进生

我在一个学困生身上进行的“阅读法转化后进生”的尝试获得巨大成功后,就开始在数学教学中大力推行。我不再机械地为他们补知识,而是根据每个后进生的性格、爱好、习惯、基础等各方面情况,从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和思考习惯入手。

首先给他们提供和推荐符合各自特点的书目,鼓动和要求他们充分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来读书。

对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我就让他们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寓言故事》、《智慧与人生》等书籍;对数学兴趣差的学生,我则让他们读《趣味数学》、《数学演义》、《生活中的数学》等通俗易懂的数学人文读本……在我的课堂上,那些实在听不懂的内容,他们可以不听,实在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凡是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思考习惯的书,他们都可以阅读。

开始时,这种看似与数学课堂不着边的方法遭到了嘲笑。但是两三个月后,情况就有了变化。大量的阅读,不仅明显地改变了这些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而且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理解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接下来,我着手引领他们写数学笔记,编数学故事,试着把课本上的数学题改编成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听过的或者做过的实际小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感受数学的美丽和神奇。

逐渐地,原本对后进生来说非常恐怖的数学题,开始变得充满情趣和吸引力。那些被许多老师认为没有数学细胞的孩子,数学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些甚至进入上游。

8、给家长写感谢信

加强家校沟通,写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我们的信大都是向家长陈述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成绩或是对家长提出要求和建议。

近几年,我试着改变信的内容,感谢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达我对孩子们的信任与期待,这些特殊的“感谢信”使我赢得了家长热情的支持和帮助。

第一封感谢信是这样的:

尊敬的大哥大嫂:

你们好。让此信带去我对你们的衷心感谢,感谢你们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支持,特别感谢你们为我们输送了一个努力上进的学生!

××同学自进入我班后,无论在学习、纪律,还是团结同学、尊师敬长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他基本改掉了上课坐不住、好玩小东西的毛病,注意力集中了,爱回答问题了。有时,竟能发表一些大家都想不到的见解。

他对集体和同学特别热心,在上周的献爱心捐款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今天的数学考试,他又一次超过了自己以往的最高分。看到他明显的进步,我特别欣慰。

虽然,他的基础不够好,但他并不气馁。他说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说要用自己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我相信在将来他一定会让我们惊喜。

我对他充满了信心,渴望看到他更大的进步。我为你们有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而高兴,再次感谢你们给学校输送了一个好学生!

9、建立自己的“储备库”

我通过搜集、摘抄、剪贴,逐渐积累了六七十万字的教育笔记,整理成了四个“储备库”,即德育故事库、学生案例库、活动素材库和管理方法库。

(一)德育故事库

只要用心积累,或经典或朴实的德育故事,或幽默或诙谐的笑话短语等等,比比皆是;班主任也可以让学生广泛搜集,然后加工整理成具有班级特色的校本教材。当然最美的还是让“自己”走进故事,用爱心和智慧唤醒学生心中固有的真善美。

(二)学生案例库

一是从报纸刊物中摘录他人的一些教育事件,特别是事件处理所引发的反思和讨论;二是深入学生,善于观察,善于交流,细心记录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实,并加以梳理、剖析,研究和提炼班级管理的方法。

陶行知的“四块糖”、任小艾的“让谈恋爱的学生给对方找缺点”、李希贵的“在校园里悬挂调皮学生的装裱书画”等等育人案例,无不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和智慧的启迪。李镇西老师说,善于用文学的耳朵,倾听花开的声音。

优秀教师往往都特别重视学生管理典型案例的积累、总结、反思、升华。班主任要养成写班级日记的好习惯,随时记录生活中那些给人启迪、思考的精彩瞬间,珍藏那些让你感动、感悟的精彩片段。

(三)活动素材库

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佳手段,让学生参与一项活动远比几次泛泛说教更有效果。许多活动,我们不一定想得到,别人的做法会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班主任之友》、《中小学德育》等许多刊物中都有很多介绍班级活动的文章。

今年的感恩节,我就是根据“活动素材库”,融合了好几个班主任的经验,做了一盘精美的“大餐”,使学生深受震撼,引得家长一片赞誉。我们在节前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并要求每位孩子精心为父母设计一张“感恩”手抄报。

感恩节当天,孩子们围绕“感恩”,为到校的父母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为巩固和深化活动成效,节后我每周末都设计亲情作业,让孩子走近父母,体验父母的辛劳;接着,我又组织孩子们到社区拣拾白色垃圾、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将“感恩”迁移到社会,将“感恩”深入到心灵。

(四)管理方法库

比如,后进生转化,是许多班主任面临的难题,而我把“管理方法库”中的方法进一步完善后,摸索出了“后进生来当课代表”、“中帮差,一起走”、“优点强化”等一系列有效的方法。

我的“管理方法库”中,还收录了企业管理经典案例,诸如英特尔的“一对一面谈”、通用电器的“手写便条”、沃尔玛的“周六例会”、海尔的“日日清”。

第6篇: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语文 活动 实践性 趣味性

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是基于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性学习特别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更注重学生学习创造性与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它的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创造潜力、探究意识和求知欲在综合实践性学习过程中更容易被激发。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综合实践性学习在七、八年级以“语文实践活动”和“专题”学习两种方式呈现,在九年级语文教材中,则是在每单元之后,从本单元课文中提取有联系的语文要素,编写五、六条综合实践性学习与探究题。这种设计既有阶段性的差别,又有利于在交叉、沟通、比较、渗透中进行综合实践性学习和跨领域学习,使读写听说训练在初中阶段得到螺旋式上升。这样,既扩大了学习容量,又增添了整体综合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扎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综合实践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做过不少尝试和探索,本人认为多种活动的开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不避浅陋,就教于方家。

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刚开始接触综合实践性活动时,要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保证活动内容的可供选择性。在专题的选择时可以由学生自我选择研究专题,以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让学生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的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变固定的空间为弹性的空间,可以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活动结果的表现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调查报告、实物说明、诗歌、小品表演、画配诗等。活动的结论要具有多样性,既可以得出统一认识,也可以保留多种意见。

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课型。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综合实践性学习的前提。学生在课内学习到东西到实际生活中马上能用,获得了锻炼的机会,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设计的专题与活动许多都是与学习相关。与生活相关,与自己身边相联,与热点相联。然后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资料,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

七年级的语文上册第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设计的是《我爱文学》,在这次综合实践性学习中,教师提供了许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参与小组活动。有的在班级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有的把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作品展示给大家欣赏;有的将本班同学的优秀诗文编成手抄报。每个人都参与到一两个小组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风采。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同学对综合实践性学习有了初步了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充分扩展“活动”的内涵

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包括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如“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还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如综合实践性学习的一些目标中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如《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中要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增强时代责任感,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又如《长城》专题活动中要培养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长城文明,体会长城作为“中国龙”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联系也是“综合”的一个重要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有“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它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科学、人文、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各个领域。在《长城》专题活动中,长城的位置,所经过路线就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地理知识。在这一活动中,语文、地理和历史的学习融为一体,相互作用,形成合力,为学生融会贯通提供了契机,为学生作更深的探索提供了前提。在《网上阅读与交流》《叶》《鸟》《荷》等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生物和地理知识进行讨论和探究。当然,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渗透学习时,也要对本次活动的目标有清楚认识,活动的重点要突出,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冲淡主题。

三、学生在活动中合作与交流,策划、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显得特别重要。从学生个人的发展,从社会的进步角度必须高扬合作精神,尤其在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中,始终要灌输尊重别人的思想。综合实践性学习的形式往往是专题式、小组合作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至关重要。而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恰恰有利于对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常常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之一。学生们为了完成一个有趣的语文活动,或是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常常需要在一起进行研究与实践,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过程中,将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分组,要在活动中确认自己的位置,由学生活动的“主宰者、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教师决不越俎代庖,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在每次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和学生一起商讨活动中的分工合作,对活动大致进行分组。例如:在《荷》专题中指导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分成写荷的古诗词搜集组,写荷的散文搜集组,查找荷的知识组。对于大型的综合实践性学习活动,准备要充分,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不急于分组,首先是收集资料,达到一定信息量后,再指导分组,在这种专题式,小组式的学习过程中,既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四、不仅要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还要重视活动向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和扩展

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要求学生亲自参加到语文实践中,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同时会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发现自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把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对社会文化、人文精神、社会发展等若干问题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具备最基本的语文素养。

设计语文综合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准确地定位目标,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活动是能够实现的。还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了活动向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和扩展,必须带有一定探索性,研究性。

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有别于以前的语文课外活动,过去的语文课外活动有的可以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的借鉴,有的可以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所用,有的可以采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比如过去提倡开展参观访问,现在可以结合某一个语文的专题研究性学习,有目的地参观,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但是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绝不等同于语文课外活动。怎样正确地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性学习,不仅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探索新路,还要求我们不断充实自己。首先要勤于读书,丰厚文化根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做好教师工作,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肯于负责;二是有本钱。前者是态度问题,后者足实力问题。在确认并努力实践“一生独爱栽桃李,愿作春蚕吐尽丝”之后,就得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力”。要学生“综合实践性学习”,教师必须先“综合实践性学习”,全面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其次是勇于实践,修炼业务技能,提高活动中的引导能力。要不断接受新的教学信息,不能闭门造车,应该长期订阅两份专业刊物,因为品位较高的专业理论刊物,就好似是良师益友,处于学科研究的前沿,教学实践的第一线,负载了多方面的教学信息,会为我们在综合实践性学习中有效引导注入活力。

第7篇: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

如何打破窠臼,从作业入手,有效促进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呢?笔者认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作业设计,还语文作业以新的活力,使其焕发独特的魅力,从而提升作业布置和完成的有效性。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拓展作业设计内容,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

(一)让作业和就业联姻

在就业教育日益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重视的今天,作为为学生进入职场打好基础的学科,语文作业的“表情”可不仅仅以其“语文”而存在,也可以“变脸”为与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实际应用环节相关联的某一应用场景。例如中职语文新教材“口语交际”的“拜访”一章的作业,融入了预约客户、接近客户、晤谈交流、告别客户等专业实用场景后,对经贸类学生来说,更具实战和挑战性,也更能激起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此外,像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创业实体“巧取店名”等,教师在布置这一类作业前适当创设情境,做好指导,对于职校生来说他们是乐于去做的,这样的“应用语文”实为个人职业能力和语文素养双赢的好凭借。

(二)让作业和生活拥抱

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树立大语文观,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作业设计具体内容可以包括“解决学习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等。例如:利用节假日开展“店名大聚会”活动,那些五花八门、新潮另类的店名,让学生学会品味其语言精华,体察其精妙创意;或者“大家来找茬”——找出店名或招贴广告中的错字、别字等语言不规范现象,这样的融入生活、富有生趣的语文作业就会深受学生欢迎。此外让学生春节期间摘抄春联对比赏析;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实训内容,鼓励学生根据某设备的操作流程,写作说明文……这些和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作业丰富了语文的内容,比分析解答式作业效果更好。

(三)让作业和流行同行

随着我校语文组省课改课题《流行文化元素与中职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整合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也围绕流行文化元素做足了文章,如布置“我最熟悉的流行语”调查活动作业,让学生分析自己对流行语的理解,明白网络和生活语言环境与正规语言环境的不同。学生们明白了规范语言的重要性后,“孩纸”“hold”“躺着中枪”等不规范的用语便不再出现在正式的读写当中了。当然,流行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语文作业设计也要追随形势,不断改进和变化,做到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优化。

(四)让作业和“精神”交友

在社会和用人单位日渐注重中职毕业生职业素养的今天,中职语文教学也确实更应注重“人文性”,重视道德精神的作用。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课堂进行精神道德渗入的同时,作业设计也要有意识地渗透人文教育。例如的《我的母亲》一文中,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可教完该文后,当笔者问及谁知道父母的生日时,却只有1/3的学生点头。笔者当天的作业便是:请“回家拥抱父母并说‘我爱您’”,让学生在爱的付出和体验中获得生命的教育,在朴实的行动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和提升。再如,在父亲节、母亲节时,笔者会让学生自己原创祝福短信,以表达对父母的深情。

二、创新作业设计形式,让学生在挑战中提升

(一)注重作业的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能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在保证教学目标内容完成的情况下,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定会唤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他们会愉悦地主动完成。如在小的细节上,笔者可以用多媒体辅助,可配乐读背;可设置与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有关的作业;可激发想象的作业;也可让他们分角色参与表演等。“说”、“画”、“听”、“唱”、“演”……诸般“武艺”均可登上作业的舞台,相信学生总能找到自己擅长的一“般”。

(二)区分作业的层次性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设置相应的作业,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作业布置的数量、难度、完成时间上有梯度。

如学完刘白羽的《长江三峡》,笔者布置了如下作业:①摘录文中你认为三峡风光壮美的句子,积累写作素材。②根据课文描写瞿塘峡的段落创作一幅三峡的山水画。③如果你在江中的小船上,面对汹涌的江水,两岸的高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④任选一处景观,写一则介绍三峡风光的解说词。⑤思考:现在由于三峡工程的建成,其经济价值不言而喻,但遗憾的是文中很多美丽的景观不复存在。对此,同学们,你们怎么想?(自主选择二到三题)。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作业有了弹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体现作业的实践性

中职语文课程要求指出,应“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因此,作业设计要与实践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操作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真实感受,并逐渐转化为能力。

比如:中职语文新教材选取的课文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雷雨》等比较完整地呈现了口语交际行为过程,这就不妨让学生对这些经典篇章进行改编,排练课本剧,从而既可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又能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再比如,在《走进家乡》的语文综合实践课上,笔者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从“综合简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名人”等四方面去收集相关资料,他们或去图书馆查阅信息、或上网搜索、或实地调查访问……可谓各展其能,亮点纷呈,然后做成资料卡片,在课上以小组名义参加“我的家乡”风情介绍会,并最终设计出一份份精美的手抄报。这个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施展才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的意识,并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除此之外,学生在《我的亲人们》、《成语交流会》等其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也不同程度地积累了语文知识,提高了综合素养。

(四)呈现作业的多样化

作为省职教学会课题《网络信息技术在提高中职生阅读写作素养中应用的研究》的核心成员,笔者在布置语文作业上也试着借助学生喜爱的网络平台,改变作业的呈现方式,促使学生想做、乐做作业。比如学习诗词单元,笔者布置预习作业,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学生可以将自己收集的信息摘抄在作业本上,也可以通过QQ发给笔者,或者直接将信息转载在QQ空间。笔者还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去文学网站阅读电子书籍,告诉他们读完后可以写“阅读推荐”发至笔者的邮箱。学生阅读兴趣很浓,量多的竟达上百本。也有的学生在家时经常用智能手机下载网络作品进行阅读。当然笔者引导他们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进行阅读,以提高鉴赏能力。

笔者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课题组举办的写作竞赛活动,如“我身边的好老师”“我的梦·中国梦”等征文比赛,笔者告诉学生作文可以直接写在作业本上,也可以写在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日志中,本来对着白纸要搜肠刮肚一番的学生,一到网络上却“对屏如有神”,并且不乏精品之作。

作业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转变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

(一)评价主体多元

在作业评价中,不再是“老师一人说了算”,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都成为作业评价的主体。一般的文本作业,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间的互相评价,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有了主动权,调动了积极性,参与作业的热情和兴趣自然更高。同时笔者又引入家长和社会的评价机制,促进了作业的有效实施和质量的提升。

(二)评价内容多元

笔者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内容包括评价学生作业的态度、作业的兴趣、作业的成果等方面。作业态度的评价注重激励每一位学生发挥他们的最佳水平,使他们的努力得到承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设计过程中,笔者不但注重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同时也注重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保持兴趣。例如,对优秀作业以“成果展示”的形式予以肯定和激励等。

(三)评价方式多元

笔者注意运用激励性、建议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作业以鼓励表扬为主,同时对作业的不足之处进行恰当的引导,使其愉快地接受并不断改进。例如作业优秀的学生可获得教师发的奖状和小礼物;对于作业拖拉或态度不佳的学生,适当给予补充和改进的机会;对于进步者同样给予肯定和奖励,让所有学生都处于一种对作业高度关注的情绪之中。

总之,笔者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中,尽量走出传统模式,让学生从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中获得信心和乐趣,帮助学生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在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中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邰启扬,金盛华.语文教育新思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朱宝娜.谈谈作业形式的优化[J].江西教育,2001,(10).

[3]刘松明.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分层作业设计[J].现代阅读,2012,(01).

第8篇:我爱文学的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金华;名人;图书馆;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一、实施背景

金华市历史文化名人遴选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在市委市政府、市文广新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汇集了各方力量,最终形成了《金华历史文化名人普查报告》这一详细可靠的调研成果。在此基础上,为扩大名人元素宣传的影响力,金华市少儿图书馆自2013年起启动了“忆故乡名人・传千古风范――金华历史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心设计、制作数十套《金华历史文化名人》展板,走进校园展示艾青、黄宾虹等在金华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力的22位名人,在山区学校塔石小学、箬阳小学,民工子弟利民学校、百年名校艾青小学等20多所校园建立“校园文化长廊”,赠送名人展板(每套22幅),共400多幅,传承“生于斯、长于斯”的前辈先贤的优良风范。同时,与“书香校园”建设齐头并进,通过找准“闪光点”,打造“新亮点”,建立“校园文化长廊”;馆校联袂,丰富活动内涵,共谱“书香校园”新篇章;以阅读课、书法课、写作课等手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未来发展保驾护航,“书写未来”;全面深化,“大讲堂+丛书”,播撒“乡土文化”基因等一系列务实而又富有新意的措施,提升活动内涵,推动活动全面深化……

活动期间,共计服务读者近6万人次,图书流通6万余册次,帮助学校更替图书4200余册,总投入约16万余元。活动也带来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有关活动报道获浙江图书馆、浙江文化信息网、金华市政府门户网站、婺城区教育网等多家单位、媒体转载。

二、基本做法与主要成效

(一)找准“闪光点”,打造“新亮点”,建立“校园文化长廊”

历史文化名人是城市金名片,金华市少儿图书馆紧盯名人文化这一资源“闪光点”,让资源动态化,造出“新亮点”。在以往建立图书流通站,开展阅读推广等活动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再行增添新元素、注入新活力。

考虑到有关“历史文化名人”的介绍往往出现在书籍当中,倘若要起到更大的宣传效果,还须寻求一个“曝光率”更高、便于长期宣传的展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几经修订,将第一层次包括“诗坛泰斗”艾青、“画之大者”黄宾虹、“时代歌手”施光南在内等22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先贤的生平事迹予以展现,制作了10套共220幅《金华历史文化名人》画像展板,有针对性地选择了10所学校进行金华历史文化名人重点宣传展示,赠送名人展板,帮助安装上墙,建立起富有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长廊。行走其间,全校师生便随时可以了解名人们的丰功伟绩,以之为榜样,立志成为栋梁之才。

(二)馆校联袂,丰富活动内涵,共谱“书香校园”新篇章

金华市少儿图书馆将“历史文化名人进校园”活动与图书流通站之一雅畈小学的第六届书香节活动相结合,馆校联袂,共同助力“书香节”远航,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举行了金华历史文化名人手抄报比赛,开展了充满地方文化韵味的文艺表演。如:表演金华唐代著名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舞蹈,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合唱、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朗诵……活动引领学生走近一位位金华历史文化名人,在名人的熏陶中,达到更加了解家乡,更加热爱家乡,产生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未来发展保驾护航,“书写未来”

1、“阅读课”打开知识大门

为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滋养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在集中宣传展示金华历史文化名人的同时,还为大山里的孩子们送去了数千套书籍、文具。莘畈小学是我市山区学校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少儿图书馆较早设立的“图书流通站”之一。多年来,工作人员定期前往流动图书,推荐一本本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好书,从未间断。当该校教务处主任向同学们提问: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学习!”“读书!”――所有同学异口同声。简单而有力的回答,是全校六个年级共65位孩子共同的心声!为满足孩子们的读书渴求,金华市少儿图书馆邀请到市区优秀语文教师志愿者前来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读后感》作文课,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的阅读素养。期间,金华市少儿图书馆还开展了“今天你读书了吗?”少儿读书征文活动,结集成《山村娃娃爱读书》作品集。

2、“书法课”写就美好未来

“字是门头书是屋。”字是人的门面,小时候练得一笔好字,会使人受益终生。小学教育《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另外,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提高文化素养。作为名人进校园的子活动,金华市少儿图书馆周国良馆长作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金华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将自己多年来的书法工作经验与感悟与塔石小学师生一起交流、分享。奇妙的方法、生动的言语、形象的比喻,一堂书法课下来,大家对汉字的结构更加了解,掌握了方法以后,面对平时让人畏惧的笔画、偏旁,无论是硬笔、软笔,书写起来都顿时变得得心应手了。

3、“写作课”描绘精彩世界

金华市少儿图书馆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2014年5月还特别邀请到著名当代儿童文学家、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汤汤老师,来到艾青小学讲《作文就像烹饪》写作辅导课,以烹饪来比喻写作,生动地道出了写好作文所不可或缺的其中三昧:即一要调动全身感官仔细观察,把景物写得细腻,写出独特感受;二要学会设置悬念,不按顺序讲故事,善于“卖关子”;三要学会细致入微地描写一件事。新颖的写作方法,生动的比喻形象,活跃的交流氛围,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流连忘返。

(四)全面深化,“大讲堂+丛书”,播撒“乡土文化”基因

南宋理学名宗、教育大家朱熹《训学斋规》有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金华市少儿图书馆作为我市首批“优秀创新团队”婺文化研究会的常设秘书处,负责我市地方文化挖掘整理工作,肩负宣传婺文化内涵,打造婺文化品牌,助推文化强市建设等重要使命。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出发,面向读者服务,金华市少儿图书馆还具有保存优秀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由此,作为“金华历史文化名人进校园”活动的深层次补充,拓宽眼界,金华市少儿图书馆借鉴“朱子读书法”,以“婺文化大讲堂”、“婺文化课题丛书出版”等形式为依托,同步推广、传承、弘扬名人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使其“深入人心”,让活动意义更加深入、全面。

1、“口到”:婺文化大讲堂定期开讲,联合力量扩大宣传

2013年共举办婺文化大讲堂8场。金华市少儿图书馆作为承办单位,邀请了浙师大葛永海教授讲授“漫谈金华的文化精神”,裘樟清教授讲授“八婺书画文化的历史和现状”,陈国灿教授讲授“宋代婺学的特点与历史价值”,宣炳善副教授讲授“金华斗牛的历史与民间文化传统的变异”,龚剑锋硕导讲授“朱熹与婺学先贤”、“金华历代书院的兴盛”,王嘉良教授讲授“婺文化视阈下的金华现代作家群”,金职院助理研究员林胜华讲授“婺州饮食文化”等。目前,婺文化大讲堂总计开办28场。28场婺文化讲稿还将编撰成《婺文化大讲堂文集・第一辑》,纳入《婺文化丛书》系列,单列出版。

为扩大婺文化大讲堂品牌影响力,金华市少儿图书馆通过三种途径来扩大听众面。一是根据每场讲座的主题,大致框定听众群体,提前到一些高校、老年大学、学会等进行联系宣传;二是并与公共图书馆联合,对一些比较爱看书的读者进行讲座短信群发;三是借助媒体,今年的婺文化大讲堂,我们通过金华日报每期讲座预告、向婺文化爱好者与图书馆读者短信平台群发,真正做到了面向社会大众的讲座,有的听众甚至是专门从外地赶来听讲,一传十,十传百,只要坚持下去,相信婺文化大讲堂的听众队伍会越来越庞大,婺文化品牌通过口口相传,定能深入人心。

2、“眼到”:婺文化课题征集立项,编辑出版婺文化丛书

研究会每年与金华市社科联、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下文,向社会广泛征集,开展婺文化市级课题申报立项工作,为婺文化研究、爱好者提供课题补助,编辑出版高质量的《婺文化系列丛书》。2013年11月份,第七批《婺文化丛书》课题申报立项工作顺利完成,共收到课题申报18项,经金华市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会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10项课题获准立项,分别是《金华文史记忆》、《横店的历史印象》、《金华道情小品曲艺选》、《婺学纵横》、《婺州的老村老房》、《金碧先剪纸集》、《八婺说茶》、《丽州古韵》、《文化芝堰》、《义乌兵的别有风怀》。

这10项课题均由研究会提供的书号与经费补助,其中4项全额补助,6项部分补助。至此婺文化研究会六年来共课题立项82项,编辑出版丛书72部。第七批婺文化丛书也将随后完成出版工作。

3、“心到”:有课听,有书读,最终让历史文化迈进心里

讲课有教授,出书有专家,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金华市少儿图书馆在高端知识分子与普通读者群体之间建立了一座沟通桥梁,形成了“你讲课我来听,你出书我来读”的良好社会氛围。

目前来看,无论是婺文化大讲堂,还是婺文化丛书,最大的受益者均是学生群体。其中,大讲堂听众中学生人数占比90%以上,婺文化丛书自出版以来亦有诸多大学生、研究生特来借阅。现依托婺文化平台,至少可实现以下两方面的效果增益。一为突破活动范围:学生群体即便走出校园,仍有良好的机会去接触金华地方历史文化,感受金华名人的风采;二为拓宽活动对象:名人进校园活动面向小学生展开宣传教育的同时,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也都能占一席之地。

长期来看,婺文化讲座、丛书、展览等形式,不仅能够成为扩散“金华历史文化名人进校园”活动影响力的必要补充,最终所能达到的效果和目的是让金华历史文化迈进每个人的心里,为社会各方面发展带来正能量,促进金华文化强市、浙中崛起。

三、经验启示

(一)以当地名人为题材,为多所学校建立校园文化长廊,在我市尚属首创。追忆先贤,传承文明,向广大青少年展示八婺大地上涌现的历代杰出名人代表,能够让未成年人进一步拉近与故乡名人的距离,更近距离地感受到前辈的优良风范。

(二)发掘历史文化名人这一创意闪光点,在以往建立图书流通站,开展阅读推广等活动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再行增添新元素、注入新活力,宣传金华文化名人光辉事迹与崇高的爱国精神,弘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激发孩子们奋发有为,积极向上,达到了乡土教育、爱国教育、名人教育相融合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