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解质分析仪范文

电解质分析仪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解质分析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电解质分析仪范文

定量分析相互关系精密度

1前言

氧化铝的浓度是铝电解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参数。电解工艺实践表明,电解质中氧化铝浓度的变化对槽况的稳定性和电解槽的电流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电解质中氧化铝含量的多少对电解槽智能模糊控制非常重要(1)。最佳的氧化铝浓度,可以保持稳定生产和较高的电流效率。电解生产保持的氧化铝浓度要低于当时条件下的饱和浓度,这样可以防止在条件改变时产生氧化铝沉淀,但如保持的氧化铝浓度过低,又可能发生阳极效应(2),所以保持氧化铝浓度在最佳范围内,对提高电流效率,降低槽电压大有益处,故电解质中氧化铝浓度的测定就尤为重要。对电解质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国内一般都采取化学分析法,但化学分析方法繁琐,分析速度较慢,分析时间太长,满足不了电解生产的需要。所以我室采用ARL-9900 X-射线分析仪,通过反复试验、研究、探讨,避免了化学分析方法的缺点,该方法测定快速、准确,其稳定性和精密度均能满足铝电解生产的需要

2理论根据

氧化铝的浓度不能直接测定得知,可通过测定氧或铝的浓度换算得知,只要知道氧或铝的含量,即能得知氧化铝的浓度。

3测定的基本原理

3.1由于ARL-9900 X-射线分析仪直接测定电解质中的氧,其干扰因素多,如:电解质中水分的影响,测量光路中空气的影响,电解质中SiO2、Fe2O3等氧化物的影响等等,需要从测定铝入手。

3.2测定电解质中的铝为氧化铝和氟化铝中铝的总和,通过氟得知氟化铝的含量,然后换算出氟化铝中铝的含量。从总铝中减去氟化铝中的铝,之差即为氧化铝中的铝。

4仪器设备和样品

4.1主要仪器设备

ARL-9900 X-射线分析仪、振动研磨机和压样机、制冷水循环器、电热干燥箱、PVC环等材料

4.2仪器测量条件及工作参数

测定电解质中Al2O3的含量,主要是测定电解质中AlF3、NaF、CaF2、MgF2、KF的含量,所以它的仪器测量条件及工作参数跟测定Al、F、Na、Ca、Mg、K的测量条件和工作参数一致。X-射线管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为30KV,80mA。

4.3分析用标准样品

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标样购置,根据我们的电解质构成,购置了与我厂的电解质构成基本一致的广西平果铝自己焙烧的电解质标样,他们的标样构成,其各元素含量呈阶梯分布,其标样经国家权威单位进行分析定值,我们就以此作为标准结果,通过测量电解质中各物质的含量,换算出氧化铝的含量。

4.4工作曲线的绘制

根据仪器绘制工作曲线的要求,逐一对应输入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在分析程序中,同时输入氧化铝含量的换算公式。分析制备好的各标样样片,将仪器测得的X-射线强度与所对应的物质百分含量作图,绘制工作曲线。F总的测定范围为49.0%∽54.0%,Al总的测定范围为10.0%∽18.0%,NaF的测定范围为34.0%∽54.0%,CaF2的测定范围为3.00%∽15.0%,MgF2的测定范围为0.20%∽8.00%,KF的测定范围为0.50%∽2.00%。测得各物质的含量的同时,氧化铝的含量同时计算出来。

4.5 ARL-9900 X-射线光谱仪短期精度和长期稳定性试验

4.5.1 ARL-9900 X-射线光谱仪短期精度的试验。短期稳定性试验用小于1小时的时间测定。开始测试时,仪器至少在工作条件下连续运行4小时以上。整个测试的过程中,X光管的电流为80mA、电压为40KV。选择ARL参考样,对测角仪,计数时间40秒,连续测定21次,测试结果:每一种元素实际的RSD(%)都小于理论的RSD(%),说明ARL-9900 X-射线光谱仪的短期精度比较好。

4.5.2 ARL-9900 X-射线光谱仪长期稳定性的测试。与短期精度的实验条件相同,测试时间8-12小时,每小时测9次,取平均值,共9组数值。其测试结果:每一种元素实际的RSD(%)都小于理论的RSD(%),说明 ARL-9900 X-射线光谱仪的长期稳定比较好。长期稳定性好,就意味着仪器的综合性能好,样品的重复性好。

4.6样品的准确度测试

按照仪器的工作要求,分析大量的电解质样品,与化学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部分对比数据如下:

5结论

在分析速度方面,X-射线光谱分析法远远快于化学分析法。X-射线光谱分析法分析一个样品5分钟出结果。如果样品多,平均3分钟就能出结果。化学方法烘干样品、烘坩埚、冷却、称样、烧样等一系列过程,等到出结果,至少要几个小时之后。

从准确度方面说,X-射线光谱分析法,在排除仪器的系统误差外,可以保证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化学分析法在分析样品时,由于人为、试剂、分析设备等偶然因素多,分析数据的稳定性、再现性就不如X-射线光谱分析法。

该方法是在快速测定电解质CaF2,MgF2,NaF,KF的含量及BR时,快速换算出电解质中Al2O3的含量的。

由于电解槽中Al2O3等原材料的加入,用该法的定性分析,可以随时监控到电解质成份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2篇:电解质分析仪范文

【关键词】换流变分接头控制 控制方式 分接头不一致

1分接头的重要性

对于运行的整流器来说,假如换流变压器的变比固定不变,即在没有分接头的状态下,当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发生偏移或是运行人员改变直流输送功率以后,由于电流调节器的作用,整流器α角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当α角过大时,整流器所消耗的无功和直流电压中谐波分量将显著增大;而当α角太小时,又将缩小可控制的范围。因此,可以在换流变压器上加装的分接头来协助电流调节器控制α角,使它接近于正常值15°,通常α角在12.5°-17.5°之间。

2 换流变压器分接头控制

换流变压器分接头控制(TCC)是直流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其作用是通过对换流变压器分接头的控制使阀侧空载直流电压Udi0 保持在其参考值附近,以保证直流系统能工作在要求的工况下。此外,分接头控制还用于确保Udi0 低于其最大限值以及保持换流变压器不同相分接头之间的同步。

正常工况下,整流侧与逆变侧都采用维持换流变压器阀侧空载直流电压Udio 恒定方式对换流变压器分接头进行控制。

换流变分接头控制按以下方案调整逆变侧及整流侧换流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

(1)手动模式:1.对单相换流变分接头的移动或对所有换流变分接头的同步移动;2.最大换流变阀侧空载直流电压Udi0 的限制。

(2)自动模式:1.空载控制;2.整流侧的分接头用来维持换流变阀侧的正常触发角(α)恒定;3.逆变侧的分接头用于维持换流变阀侧的空载直流电压(Udi0)恒定;4.最大换流变阀侧空载直流电压Udi0 的限制;5.自动分接头同步

正常工况下分接头位于自动模式,可以实现自动分接头同步功能,如果分接头位置不一致,在并联换流变之间存在电压差,降低换流变压器的运行效率,所以对并联换流变分接头的调整必须保持一致且同步进行。为防止两分接开关位置的不同,有一个自动同步功能使两个分接头自动再同步。再同步功能仅在自动控制时有效。这个功能将进行一次分接头同步调整,并且如果不成功将发一个报警并禁止任何进一步的自动控制。当某一相换流变分接头档位与其它两相档位相差3档时,则产生零序电流,换流变零序电流保护动作造成单极闭锁。为防止该异常在伊敏换流站引起严重后果,特将伊敏站自调试期间发生的换流变分接头不一致情况进行统计,并提出改进措施加以整改。

3 伊敏换流站分接头动作不一致统计

自伊敏换流站9月初调试至今,在正常运行期间共发生7次分接头动作不一致告警,详见下表1:

4 伊敏换流站分接头不一致分析

分接头动作不一致告警由TCC内自动同步功能实现,动作分接头期间当“动作中”信号消失后如判断三相分接头不在同一档位则向未到位的分接头发出同步命令,如其在10秒内未完成同步则发出不一致告警。考虑到每台换流变机械响应命令时间的差异,设置了不一致判定时间的概念,该时间表示了第一台换流变分接头开始动作到最后一台换流变分接头开始动作之间的时间差。在所有的常规直流工程中,该时间为2秒。在整个响应期间涉及到了分接头档位上送信号回路、逻辑回路、动作回路三个部分,任一部分异常将导致分接头发生动作不一致结果。

4.1 二次回路异常

在7次分接头不一致告警中,几乎遍布极1、极2所有换流变上,如表2示:

在多台换流变发生不一致现象,仅在9月14日的不一致经检查确认为接线松动导致。伊敏站处于内蒙东部,属大陆型气候,四季、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冬季严寒期间可能再次发生因导线或端子排冷缩导致的线缆松动现象。

4.2 逻辑回路异常

分接头同步逻辑采用了南瑞公司的MACH2系统,由PCP主机及I/O板卡完成命令的下达,整个回路配置了成熟的自检测功能,且设计与其它常规直流工程一致,软件上并未分析出明显疏漏。同时除9月14日的接线松动外,其余不同步发生后,在执行远方手动分接头单相操作时均能够正确操作分接头升降,基本可排除由逻辑回路导致的异常。

4.3 分接头档位信号异常

分接头档位信号是由MR送出的电阻信号,经由MR提供的数字变送器将电阻信号变成4位2进制代码送达MACH2系统的逻辑回路。变送器需要独立供电,实际安装中将送入换流变冷却器控制系统的AC220V电源接入变送器,如变送器失电,远送2进制数据将在2~3秒内逐渐变化为0000,对应远端档位信号为26档。该AC220V电源来自于站用电400V系统中,供电并不稳定,曾经发生过一天内400V供电电压在5分钟之内波动超过15%的情况,导致变送器数秒内远送档位信号变化,使逻辑回路下达真实分接头同步命令,在分接头档位实际同步的情况下将一台换流变分接头调整成不同步的情况。

因此我们分析以上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原因不明的分接头不一致现象也可能由站用电短时波动导致,正是分接头信号变送器无法正常工作导致逻辑回路做出错误判断。

5 改进措施

(1)由于冬季可能发生因线缆和端子排冷缩导致的线路松动情况,因此需要运检人员在工作前熟悉分接头动作回路,同时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端子紧固工作,减少因线路松动导致的异常发生。

(2)档位变送器异常的改进措施。

由上文分析,该档位变送器存在供电不稳、电阻需要微调的问题。针对前者,建议将变送器供电电源由AC220V更改为DC220V,由于直流系统有蓄电池稳压,可靠性比交流电高很多,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针对后者,原始位置传送器是电阻式位置传送器,电阻式位置传送器是电阻矩阵转换成BCD码后上传,并且需要一个工作电源,该工作电源是冷却控制柜内交流380V电源转化为直流220V电源供应,交流380V电源是站用变压器转换而来的,由于受到站用变压器电压波动的影响,造成了电阻式位置传送器信号影响,而出现波动;建议取消电阻矩阵转换BCD码方式,采取二极管矩阵方式直接接到端子排上送到后台,取消转换BCD码这一过程工作电源。

参考文献

[1]赵畹君.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07).

作者简介

1.阎乃臣(1985-),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压直流输电的运行维护工作。

2.赵强(1985-),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压直流输电的运行维护工作。

作者单位

第3篇:电解质分析仪范文

关键词:焊接空洞;焊接温度-时间曲线、焊料;焊接气氛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半导体器件和组件在工程、商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雷达、遥控遥测、航空航天等的大量应用对其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因芯片焊接不良造成的失效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这种失效往往是致命的,不可逆的。

我公司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为功率器件,功率器件单位体积内的功耗很大,由此带来的芯片热失效和热退化现象突出,有资料表明,器件的工作温度每升高10℃,其失效率增加1倍。因此了解并分析掌握器件的热特性,不仅可以指导功率器件封装设计,同时对提高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外研究人员曾对芯片焊接层在功率循环载荷下的变化及其与热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7000个循环后, 出现40%~50%的空洞面积,导致器件热阻增加1/2。同时对空洞与热阻进行研究, 热阻随着随机小空洞的体积线性增大, 随着连续大空洞的体积指数级关系增大。本文将分析空洞对瞬态管的影响及其产生机理,分析结论对芯片焊接工艺提出改善建议。

1 芯片焊接中的空洞

我们使用我公司研制生产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主要用于电路中的过压保护)进行研究,芯片表面进行化学镀镍,镍层厚度在1μm~1.5μm,焊层为PbSnAg焊料,用低温成型炉在氢气的保护下(温度为320℃~350℃)实现芯片和底座、组件的焊接,焊料在液态下与组件和芯片镀金层之间充分浸润,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从而在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

由于芯片焊接工艺受多种工艺因素影响,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形成空洞,芯片焊接空洞率可以通过X射线照相检验出来,图1是用X射线检测空洞的结果,检测结果显示空洞率(空洞面积与芯片面积之比)为20%以上。

图1 X射线检测图

2 器件的散热机理

功率器件封装后,在筛选过程中芯片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芯片焊接层散热到底座和组件,然后再传递给封装外壳,此时一部分直接释放到空气中,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与器件相连的散热器带走。器件内部各种材料之间通过传导方式传热,以我公司生产的金属封装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为例说明,器件在工作时,芯片是整个封装体的唯一热源,而芯片产生的热量必须通过铅锡焊接层向外传递给电极片(铜片),再向内引线组件和管座传递,最后通过管壳释放到空气中,这是器件热量传递的主要途径。芯片产生的热量是否能及时的传递出去,将直接影响功率器件的可靠性,换言之焊层是否能将芯片产生的热量及时大量的带走,将直接影响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因此焊层的质量对整个功率器件的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空洞形成机理分析

芯片焊接工艺中的焊层空洞严重影响着器件的可靠性能, 会导致接触电阻过大和散热性能差, 降低器件的可靠性, 如焊层的老化、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和分层, 最终导致芯片破裂。焊层空洞使封装体热阻增大, 也会引起器件电学参数的漂移,如导通电阻增大和阈值电压漂移, 同时造成器件安全工作区严重缩小。芯片焊接工艺常在焊层产生空洞缺陷, 以我公司生产的金属封装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为例说明其主要形成机理有:(1)我们使用的焊料为铅锡焊料, 铅锡焊料中一般含有一些挥发性的物质(主要为有机物)。高温下焊料熔化应尽可能地挥发使焊料均匀成型, 但工艺的实际温度曲线和焊接工艺速度等必须与焊料的性能吻合, 这样才能保证焊层中的空洞较小, 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气泡在有机物挥发后仍存在焊料中直至焊料冷却成型。(2) 组件或底座上存在氧化物或有挥发性的物质, 也会使焊层形成气泡而产生空洞,尤其是铜材料,很容易被氧化而在焊层产生空洞, 这主要是由于氧化物的存在降低了焊料在铜片中的浸润能力造成的。在工艺过程中要通入足够量的N2、H2混合气体,保护铜片和焊料不被氧化。

4 焊接改善建议

根据对芯片焊接层可靠性的分析,并结合空洞形成机理, 对我公司生产的金属封装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芯片焊接工艺提出如下改善建议:(1)在芯片贴上焊料前, 焊料的分布必须均匀平整且与芯片的形状一致, 而且焊料面积一般为芯片面积的1.2倍(理论数据)。控制焊料分布的平整程度能严格控制空洞率。芯片边缘位置的焊层受热应力较大,应该使焊料面积稍大于芯片面积, 让更大体积的焊料来分担热应力, 从而减小单位体积的热应力, 提高因材料热失配导致的疲劳失效。(2) 工艺过程中要适当选取被挤出焊料的量,使焊层的厚度在温度、热阻、热应力和整体封装厚度之间得到优化与平衡。

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芯片焊接中的空洞,从理论的角度上分析功率器件封装中的芯片焊接焊层对器件可靠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功率器件在工作过程中是散热机理,分析结果显示,空洞的存在阻碍了功率器件散热,从而影响了器件的可靠性;另外从工艺的角度分析空洞的形成机理,它将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工作:(1)在装架时必须使焊料均匀分布且平整;(2)论证焊料和芯片的面积比例;(3)对正在使用的焊料、焊接温度曲线、焊接过程气氛控制等一切可能引起空洞产生的因素,都将严格控制,尽可能的减少空洞率,从而提高功率器件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BREEMS L J, DIJKMANS E C, HUIJSING H. A quadrature data dependent DEM algorithm to improve imagerejection of a Complex modulator [ C]// Proc of ISSCC. San Francisco,CA, USA, 2001: 48 49.

第4篇:电解质分析仪范文

关键词:高一政治;多彩的消费;知识点;分析与讲解

“多彩的消费”作为《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的内容,即是对第一单元的一个出发点也是一个归宿点。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中心――消费,两条线索――消费的基本认识和怎样消费来组织教学的。各种消费观和怎样消费是本课的重点,其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综合探究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消费观点,充分认知和了解艰苦奋斗精神,深化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就这个知识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作为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可支配收入”的分析与讲解

在讲到影响消费的因素时涉及“居民收入”,而“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收入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就其外延理解,可支配收入,有三个理解维度,即:国家、地区和居民个体;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来分析,可支配收入又可分为“国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从宏观核算来说,国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净收入+经常性转移净收入(其中,生产要素收入=劳动者报酬收入+各项财产性收入;经常性转移收入=补贴收入+赠予收入+无偿移转收入);从微观统计角度来说,国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高一政治“多彩的消费”教材内容中的可支配收入不是从国家和地区的维度来理解、分析的,而是以居民个体的角度来分析的,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其范畴指的是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在此需要关注的是居民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则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可支配收入在道理上是一样的。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将这些内容进行渗透、讲解,同时将工资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放在一起进行区别、分析,拓展学生学习的范畴,强化学生对经济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二、“恩格尔系数”的分析与讲解

恩格尔系数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结合统计材料对销售结构变化总结得出的规律,即: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延伸、拓展其范畴,将这个规律以一个国家来分析:一个国家越穷,那么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越大,反之,国家越富,购买食物支出的比例就会越小。加强学生对经济知识的运用。笔者在这个基础上,灵活变化恩格尔系数,分析、总结其系数指标的时代性与条件性,即: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与总支出金额是成正比的;同样其他条件相同的状况下,恩格尔系数高与低分别代表着国家的富裕和穷困。在分析、观察、统计恩格尔系数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时间越长恩格尔系数就越明显、越准确,其年份中恩格尔系数的波动也属于正常现象;第二,在进行国际分析时,需要注意的是其可比口径,如:在中国,其住房、医疗、交通等有着补贴的现象,所以,在进行比较分析时,应适当地进行调整;第三,趋区域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不同,其恩格尔的系数也就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中应提醒学生注意恩格尔系数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误差。

三、“做理智的消费者”的分析与讲解

就这部分知识,高一政治教材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清楚几方面的关系,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关系;个人行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消费与创造、享受与积累的关系。笔者在教学中也是着重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讲解的。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地进行消费,借以处理好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消费,不要盲目从众,以个人实际需求出发,尽量避免情绪影响消费,保持冷静,实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双赢。同时,笔者认为在讲解此内容时还应渗透一定的绿色消费观念,保护环境,诸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购物、物品多次使用、废品循环再生使用等等,让学生深入明白个人行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这基础之上,有意识地渗透艰苦奋斗精神,让学生深刻了解到艰苦奋斗不仅仅是过去时代所需要的,更是我们今天不变的精神追求,诸如:强化学生自主分析、总结消费与创造、享受与积累等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过身边的实际生活来约束自我的行为,力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作为政治教师应明确让学生了解到政治知识的实用性。对于一些政治知识点,教师不能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延伸、拓展知识范畴,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观念。

参考文献:

第5篇:电解质分析仪范文

【关键词】有源接点;直流系统混接;交直流系统混接

1 直流系统概述

直流电源系统是一种以蓄电池为正常充电器负荷和备用电源的供电系统,在失去充电器后,靠蓄电池放电带载,确保负荷短时间(时间长短视电池容量和负荷大小而定)的稳定运行。某核电站直流系统作为控制、操作和动力电源,分为220V、110V、48V三种电压等级。

直流系统的作用包括: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或故障时,为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断路器的操作回路等提供控制电源;作为事故照明电源,要求在正常电源故障甚至厂用电事故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可靠的照明电源;在厂用电事故的情况下为直流油泵提供动力电源以保证汽轮发电机在事故情况下安全停机;为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的逆变装置提供电源,以保证在交流电源故障的情况下负荷可靠、不间断供电;为专用仪表控制系统和柴油机启动系统提供可靠电源;为其他重要设备提供可靠电源。

由此可见,直流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核电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BOP低压盘柜有源节点改造

2.1 改造原因

根据技改前川开电气竣工图(见图1),现场PX联合泵房和YA除盐水厂房的380V交流配电盘内低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采用110V直流控制,DCS 远控端通过两对无源干节点实现对断路器的开/关控制。然而实际上DCS系统所提供的远控信号并非无源干节点而是48V直流有源节点,这将造成低压配电盘内的110V直流系统和DCS 机柜内的48V直流系统混接,将对远控信号两侧直流系统造成损坏。

2.1.1 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系统混接的危害

如果混接的两个电源都是直流整流电源,以110V 直流系统混接LCA直流系统为例,如图2所示,那么LCA直流系统的低压元器件,包括低压断路器、熔断器、逆止二极管、电容、测量表计等可能承受不了过高的电压而击穿。110V 直流系统的蓄电池可能过放电,LCA系统蓄电池可能过充电甚至损毁,后果严重。

另外如果混接的两个直流电源是两个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端,那么这两个变压器都可能被烧毁。

2.1.2 现行的技改方案

如图3所示,在需要DCS远控信号的低压断路器抽屉内增设两个48V直流中间继电器,利用DCS输出的48V直流有源信号来驱动中间继电器,再将中间继电器的输出节点串联到抽屉内的110V直流控制回路中,来实现DCS远端对断路器的分/合闸控制。

由于两个直流系统间通过两个中间继电器关联,不仅起到了电气隔离,而且实现了DCS远端对断路器的分合闸控制,避免了不同电压等级直流系统混接的风险。

3 交直流系统混接的危害

3.1 交直流系统混接的可能性

在电力系统中交直流回路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交直流系统混接是核电站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这种异常不但影响到直流系统本身,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引发信号回路及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带来严重后果。

以低压配电柜、继电保护保护屏为例,在柜内的端子排上,不仅有为保护设备提供跳合闸电源以及保护信号电源的直流电路,也有为柜内照明和其他交流负载提供电源的交流电路。直流系统跟交流系统的任何一条支路一旦发生事故,都有可能造成设备停电的严重后果,更有甚者,照成电站的大面积停电。

常见的一些交直流系统混接情况,例如:在现场试验工作中,为了模拟外部回路的动作情况,经常需要短接某些回路,已达到试验效果。一旦试验人员对设备不熟悉,或安全措施做得不到位,误将交流带电端子与直流带电端子连在一起,就将发生典型的交直流混接的事故果。还有由于操作回路二次线插件内受潮,绝缘降低导致爬电后打弧,引起交直流电混接等等。

3.2 交直流系统混接的危害

若发生交直流混接势必会造成直流接地,如果接地发生在直流正极则会有造成保护误动的可能,如果接地发生在直流负极则会有造成保护拒动的可能。

以交流电源接入直流正极为例(见图4),当处于交流正部分的时候,直流母线电压最高的时候高于正常电压537V,将严重超出正常直流电压,当绝缘下降时,击穿设备,发生直流放电;当处于交流负部分的时候,直流母线电压又低于正常电压,最低的时候低于-110V,这样可能直接导致保护设备误动作。

4 结束语

交流电源接入直流系统的危害极大,且其故障排查比直流系统正、负极接地更难查排。为确保直流系统的可靠供电,就要杜绝发生不同直流系统混接或交直流混接的故障。根据国家能源局下发的2014年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要求:新建或改造的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绝缘检测装置,应具备交流窜直流故障的测记和报警功能。原有的直流电源系统绝缘检测装置,应逐步进行改造,使其具备交流窜直流故障的测记和报警功能。但目前国内多数电厂直流系统尚未进行绝缘监测装置改造。为保证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以下建议:

(1)在顶替在项目安装调试阶段,要保证设计图纸正确,确保安装阶段接线正确,杜绝因设计错误或接线错误而引起交流接入直流系统的故障。

(2)通过技术改造或设备换型等方式,增加直流系统绝缘检测仪交流电源窜入直流系统的测记、报警和选线功能。

(3)要求在二次设备回路上工作时,必须使用生效的规程和图纸,严格对照图纸工作,没有图纸严禁工作。在开始工作前,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做好各项安全措施。检修人员在进行短接线前,首先进行直流与交流的测量,这样就可以有效杜绝混接。对于运行环境恶劣的设备要做好日常维护工作,预防设备的受潮绝缘老化放电。

【参考文献】

[1]刘囡.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危害和处理[J].科技信息,2009(1):334.

[2]陆榛,任晓辉.厂站交直流互串跳闸分析及防范措施[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8(5):28-30.

[3]孙全虹,程肖峰.交直流混接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7):215-216.

第6篇:电解质分析仪范文

关键词:旗舰企业;合作节点;博弈;关系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137-02

1 引言

组织间市场的研究跨越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领域,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跨学科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一般而言,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节点处于中心位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旗舰企业,而其他节点则处于次位置,但是对于焦点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些一般节点也掌握了其他的重要资源。由此可见,焦点企业与一般节点形成战略同盟对网络的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但是,基于合作的双方是相互独立的理性“经济人”,他们在决策时往往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因此本文将采用博弈论方法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般而言,旗舰企业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具有很强的协调和整合吸收能力,其辐射遍及整个组织。由于其在网络结构殊的位置从而决定了不同一般的企业,其核心技术可替代性差,市场来源选择余地相对小,因此对部分一般节点有很强的依赖性。由于这类节点数量少,一旦关系破裂,焦点企业将面临很大的转换成本,必然会显著影响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所以说,这类企业应该得到旗舰企业乃至整个网络的重点关注。

2 文献回顾

组织理论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关注的焦点,基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学术的拓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以及实业界专长于利用新的研究范式解决已有的问题。管理学与经济学主要的交集就是产业组织理论。而产业组织理论是将微观经济学和企业联系的桥梁。如以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例,它在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采用博弈论、信息激励等新的分析工具,使得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一次大的突破,伴随着非合作博弈论、动态学和不对称信息被应用于产业组织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中,使之大大超越了“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的经验描述模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博弈论的引入,使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产业经济学也为博弈论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可以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博弈论和产业经济学是相得益彰的。今天,博弈理论已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标准分析工具和统一的方法论(张维迎,1998)。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式从单向静态转变为双向的动态的分析范式,不仅厂商行为由市场结构内生地决定,而且市场结构是过去厂商行为积累的结果,对多人、多期、动态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的一般工具主要采用了非合作博弈以及有限理性等方法。

合作竞争首次由Nalebuff和Brandenburger提出,并用博弈论来描述包含竞争与合作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合作理论就是通过利他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将自利整和为共同实现的目标,竞争使自利成为一场争输赢的斗争。

3 旗舰企业与节点制造商的合作博弈

由于网络中旗舰企业的重要性以及节点制造商的不可替代性,彼此依存度很大,因此它们的交易不仅仅是一次,而可能是连续多次的,因此重复的动态博弈比一次性的简单博弈更符合实际情况。在重复博弈中,节点制造商需要高质量产品来向旗舰企业表明自己的合作意向,从而争取更多的生产订单;同时旗舰企业则需要相应地给予节点制造商未来收益的预期激励其优质地完成设备制造任务。这种激励手段是双方合作的驱动力,能有效地约束失信行为。因此能够改变博弈主体的利益结构,进而改变其博弈策略,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博弈局面。

旗舰企业与节点制造商的博弈是动态的,我们假设节点制造商先行动,旗舰企业根据节点制造商的行动采取相应的对策。同非合作博弈一样,节点制造商的战略有高成本和低成本,而旗舰企业可以针对节点制造商的高成本战略选择是否继续合作和低成本战略选择惩罚或不惩罚。如果惩罚,则可以有“触发策略”和“针锋相对策略”两种策略,触发策略是一旦一方违约,另一方将永远不再信任,从此中断合作关系。而针锋相对策略更为理性,在一方违约后,另一方会选择在未来连续一段时间内惩罚对方,如果犯规者在此期间守信,则将得到原谅,若不守信,惩罚期将重新开始。对于旗舰企业和节点制造商来说,触发策略并不是现实交易的近似描述,应该属于不可置信的,这是由于如果一方真的选择违约,这种战略对实施惩罚的一方来说也是代价高昂的,很容易导致两败俱伤;而针锋相对策略融善良性、严厉性和宽容性于一体,既给予对方一定程度的惩罚,但又不致使对方失去合作的信心,合作得以继续进行下去,因此更符合它们的现实情况。

旗舰企业与节点制造商间的合作博弈如前所述,节点制造商是先行动方,旗舰企业视节点制造商的行为而行动,本文将对节点制造商守信和不守信两种情况下的双方博弈进行探讨。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假设双方总共进行T阶段博弈,并在在第3T阶段采取合作战略。因此,下文只讨论第一二阶段的战略博弈情况。

情况1:节点制造商守信

节点制造商守信需要投入高成本尽可能地高质量完成产品生产,而旗舰企业则可选择将来是否继续与其合作。如果旗舰企业选择合作,那么制造商将会得到更多的订单。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假设后期每次合作博弈节点制造商都收入π1,旗舰企业收入π2,贴现率为r(0

节点:π′1s=π1H+π1H/(1+r)+…+π1H/(1+r)T-1=π1H∑t=1a=0[1/(1+r)]a

旗舰:π′2s=π2H+π2H/(1+r)+…+π2H/(1+r)T-1=π2H∑t=1a=0[1/(1+r)]b

另外,如果旗舰企业选择不合作,那么制造商只能获得第一阶段的收益,旗舰企业则由于制造商的变更而需要付出一定的转换成本,那么双方的收益如下:

节点:π″1s=π1H

旗舰:π″2s=π2H+π2H/(1+r)+…+π2H/(1+r)T-1-c=π2H∑t=1a=0[1/(1+r)]b-C

其中,π1H=q×(p-cH),π2H=v-p-θcH。

情况2:节点制造商不守信

如果节点制造商不守信,即为了获得短期利润利用其信息优势减少成本投入,从而降低设备质量。由于二者之间依存度比较高,因此一方做出违约行为后,另一方以“针锋相对策略”回应。那么,节点制造商的违约只能导致旗舰企业在未来连续t(t

节点:π′1w=π1L+π1H(1+i)/(1+r)+…+π1H(1+i)t/(1+r)t+…+π1H/(1+r)t+1+…+π1H/(1+r)T-1=π1L+π1H[(1+i)/(1+r)]m+π1H[1/(1+r)]n

旗舰:π′2w=π2L+π2H/(1+r)+…+π2H/(1+r)T-1=π2L+π2H[1/(1+r)]n

其中,π1L=q×(p-cL),π2L=v-p-θcL。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节点制造商违约,旗舰企业可能选择不惩罚,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切实际,故本文对这种情况不进行讨论。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将合作博弈中各种情况下的博弈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得π′1s>π″1s,π′1s>π′1w;π′2s>π″2s,π′2s>π′2w。由此可见,(高成本,合作)战略是重复博弈模型的均衡解,节点制造商与旗舰企业的收益分别为(π′1s,π′2s),整体利益为π′1s+π′2s。另外,将此结果与非合作博弈情况下的博弈结果相比,得π′1s>π1L和π′2s>π2L,且π′1s+π′2s>π1L+π2L。这个结论表明在重复博弈中,任何违约行为都会造成双方的利益受损。博弈重复的次数越多,双方建立起战略联盟的积极性就越大,合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由于信誉的净收益随博弈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双方博弈的结果就由(违约,违约)改为(合作,合作),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4 结论与启示

虽然旗舰企业与合作节点双方之间具有强依存关系,但是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又使得各自为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违约。本文分别建立了合作博弈模型和非合作博弈模型,并对比分析两个模型的结果,证实了(合作,合作)是旗舰企业与节点制造商的最优策略,在合作的基础上每一方及整体都获得了最大收益。由此可见,在双方之间建立利益制衡机制就是形成一个互惠的协作关系,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出发,加强合作。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双方之间构建良好信用体系,制定合理利益分配机制,进行连续的、反复交易。信用体系是双方良好合作的基础,合理利益分配机制是激励双方高质量完成工作、自觉遵守的有效方式,连续反复交易能够减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博弈双方的关系,使之更容易合作。

参考文献

[1]卡尔顿,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中译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于立,王询.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4]N alebuff Barry,B randenburger A dam.CO2opet it ion[M ].Cambridge,MA: Harvard Business P ress,1996.

第7篇:电解质分析仪范文

【关键词】蒙西医结合;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23―0003―02

过敏性紫癜(HSP)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少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环境变化和食入异种蛋白性食物等是明显诱因。现代医学对过敏性紫癜多采用抗组胺,抑制免疫,保护毛细血管,避免接触过敏源及对症治疗。药物多选择维生素C、钙剂、芦丁、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副作用大且存在停药后易复发等弊端。蒙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有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停药后不复发等优势。现对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血液科治疗的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每例病人进行定期门诊检查和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

1.2 诊断标准 采用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

1.2.1 临床表现 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呼吸道感染,食物及药物等过敏引起,少数患者可因蚊虫叮咬及寄生虫等引起。

发病较急,一般为四肢出血点呈散在或密集分布,重者可周身弥漫性分布,可伴有荨麻疹、血疱、水疱及皮肤溃疡。腹型紫癜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甚至呕血、便血。关节型表现为游走性大关节疼痛,血管神经性水肿,肾型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病情迁延不愈可发展为色素性紫癜样皮炎,腹型紫癜可出现肠梗阻、肠套叠及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紫癜性肾炎可发展为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衰竭。

1.2.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肝肾功能,腹部彩超,血管脆性试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免疫学检查,过敏原筛查,凝血五项等检查。

1.2.3 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小球肾炎,急腹症,IgA肾病,关节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依从性好,能配合治疗和复查者。

1.4 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拒绝服用蒙药,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未按规定服药,中途停止服药退出者。

2 治疗方法

2.1 蒙医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等清血热、止血、调理体素为原则辨证论治,分为早、午、晚三个时段给药,早空腹一般为调理胃火,助消化、通便等药物,如斯日西,清瘟十二味丸,嘎日西,阿拉坦阿如-5,中午一般为清血热、止血药物,以止血-8味散Ⅱ为主,晚一般为祛粘、清热、止痛等以巴特日-7Ⅱ为主。一般1周为1疗程,疗效判定一般为口服蒙药8周后进行评价,治疗期间避免可能致敏的食物、药物及粉尘,治疗8周,随访6个月。

2.2 西医辅助治疗应用抗组胺,抑制免疫,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及对症治疗的方法。予维生素C 2g、钙片2g、泮托拉唑或奥美拉唑保护胃肠道粘膜;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mg/kg・d,3~5天后腹痛缓解则减量,每5―7天减5mg,并逐渐减停;有感染症状者予抗生素正规治疗;病程中出现呕吐、腹痛及便血者,给予山莨菪碱5―10mg肌注、止血等对症治疗,病情加重时或在观察3天后无效者可加用其他药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5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HSP的疗效标准。

3.2 治疗结果 经过上述治疗,20例腹型紫癜患者中治愈12例,治愈率为60%,显效7例,占35%,有效1例,占0.5%,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20例中9例累及肾脏,其肾脏累及占45%,观察6个月时间复发2例,复发率为1%。

4 讨论

蒙医学古籍中并无确切的名词与过敏性紫癜相对应。近年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趋势逐渐上升,多见于儿童,随着蒙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瘢的临床经验的积累,蒙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蒙医学认为该病属“血症”范畴。由热性因素及黏虫引起体内三根失调,血热旺盛,侵入血脉,并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的器官引起该病。蒙医学命名为《紫斑血症》。

蒙医药有两千年的医学底蕴,有系统的理论及实践基础。如寒热论、五行学说、三根学说、脏腑论及整体论等。按时令及根据体质不同进行辨证施治。过敏性紫癜属热性病,其根本为血热,因此以凉血为主,腹型紫癜是由疾病累及胃肠道引起,因此依据调理胃火,清血热,祛粘,止痛等原则给予阿拉坦5味丸,阿木日-6,木香6,巴特日7,止血8味散等辨证治疗。

第8篇:电解质分析仪范文

关键词 飞行流量的管理;机场;航路管制区;流量限制节点;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 V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92-0153-01

通常意义上的飞行流量的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航运的情况给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对为相关的策略的制定提供一些可靠的信息和可行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空中的飞行量,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资源的配置,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

1 关行流量管理的基本内涵

飞行流量管理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充分保证航空飞行的流量符合相关的标准,还可以更好地利用空域资源。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也就是将涉及空域资源与结构以及空域容量的所有资料进行有效的汇总和分类,采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所得到的信息将飞行流量进行科学的分配与管理,逐渐优化飞行的流量。飞行流量的管理从产生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更新的过程,该管理系统在构建的过程中,逐渐排除了各种受干扰的因素,向着完善的程度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运输领域的多元化趋向越来越集中化,但是现有的管理系统明显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尤其是对信息采集与管理放方面,如果没有处理好信息问题就有可能影响到飞行流量的管理质量。采用节点式控制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飞行流量的管理效率,关键就在于当对实际管理中的某一个比较稳定的项目实施监控的时候,可以将此作为管理的基础,例如最常见的就是将机航路管制区作为飞行限制流量的节点,根据相关的信息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模式。对飞行流量的管理数据进行整理的过程也就是进行着资源重新组合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基本上是相对固定的,所以以这些数据为基准来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与模型就可以将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和系统化。

2 如何有效建立飞行流量管理的基本模型

飞行流量管理的模式的确立对航空飞行的管理非常有效。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航班管理的具体情况是有所不同的,其流量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要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具体操作的时候,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对这一时间点的飞行流量进行科学的监控,防止更多的航班进入此节点之中,有序指挥航班在空中进行等待,另外还包括对飞机航线的更改,适当调整着陆的速度等,同时还负责对地面拥堵等待的管理等。具体的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在进行考察的时候,可以选取一个16小时的模拟实验,从其中的小时中挑选出最容易出现拥堵的时间段,进而设置出机场的节点集合参数和航路管制的节点参数,从而能够计算出在这一时间点上的机场的总容量是多少,同时可以确定出在这一区域内容量的最大值是多少。通常来讲,航班延误有一定的时间段和空间限制,以15分钟为计算单位,可以计算出最大的拥堵量是多少个15分钟,将计算的结果作为建立模式的基础。

在建立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变量,对这些变量进行科学的分析是对飞行流量实施限制节点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分析对节点限制的过程中,航班一直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它对管理系统建构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随着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研究角度的不同也会对效果起着不同的作用。从机场的角度来分析,假设一架航班可以在一个15分钟时间段之内完成起飞或者着陆的事宜,那么该航班就不会对飞行流量造成一定的阻碍,限制的数量不会因此而改变。从航路的角度来看,假设在某一固定的区域之内,每一条航线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每一种类型的航班飞行的速度也是保持不变的,但是时间段不同,那么即使是同一区域,时间不一样,飞行的流量也会有所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假设某一航班在飞行的时候占用了某一条航路,需要在预计的时间内到达某一区域,那么航班的飞行速度将会决定其是否可以在该区域内停留一定的时间。在对飞行流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选择参考系的方式来科学衡量航路干扰的时间,选取的参数主要包括时间、距离、速度等,要对每一航班所需要的特定时间参数进行细化和量化,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对干扰区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与整理工作,借助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及时准确获得航班离开干扰区的具体情况,为各项调整措施做好准备工作。对这些数据及时分析得出的数据就是管制区域之内的具体状态,这些数据具有固定性和系统性,通过对其的分析可以建立起有效的飞行管理程序与机制,提高航空运行管理的科学性。

对这些变量的记录与控制可以及时了解航班飞行的动态,当任意航班飞过监管区域的时候,控制中心都可以便捷地获得航班的相关飞行信息,包括延误的时间等,如果飞机是正点到达机场,则显示的时间信息为零。在未曾进行飞行流量管理的时候,航班在机场的起飞降落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当需要对航班的飞行量进行计算的时候,只要对其选定的参数进行科学的评判就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也就是说,航班在某个时间段到达某以区域的速度和路程是已经得出的数据,根据其他的因素可以判断出飞行的具体状况和最终到达机场的时间。如果飞机总体的飞行时间也是确定的,那么航班在某个区域之内的节点会对其的飞行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参数的分析可以发现,航班延误所带来的损失与延误的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带来的损失就越大。在这样的基础上,将时间作为航路调整的参照标准,可以达到控制飞行流量的目的,也能起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关于管理系统容量的限制是指如果在机场某一具体的时间段之内的航班出现延误的情况,将参数设置为1,确保其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起降工作,那么采用这种条件的限制最终会影响到整个机场内的限制容量,当这种影响增大到一定限度的时候,限制容量就会变成机场的实际容量。在航路的设计方面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

3 总结

综上所述,以机场、航路管制区作为飞行流量限制节点的流量管理分析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之上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符合飞行流量的管理理念,并可以取得不错的管理效果。这种方式存在的主要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预先给航班设定一个到达的时间长度,这样可以避免与下一趟航班实际飞行时间与到达时间的误差,还可以自由操控飞行流量,避免航线的拥堵状况发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计算的精准程度,节省了很多的时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了统一。

参考文献

[1]杨红雨.基行流量管理的机场与航空管制区飞行流量限制节点的控制与分析[J].微计算机信息,2009,16.

[2]韩松臣.对行流量管理的有效措施与控制模式探析[J].现代信息技术,2010,35.

[3]王玉婷.新型组合预测模型在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应用[J].社会科学空间,2005,11.

第9篇:电解质分析仪范文

【关键词】 电解质

关键词: 电解质;离子选择电极;电化学

0 引言

为了克服离子选择电极(ISE)法的微量电位信号极易受环境温度变化及电子噪声的干扰问题,该仪器采用了参考电极,把参考电极与其测定电极装在同一测量室内,保持其相同的物理环境,使干扰源对所有电极的影响相同.以内参液作为参考电极的测量对象,测得一个参考电极电位值,再测样品的电极电位值,二者相抵就消除了所叠加的干扰信号.

ISE法是通过测量已知浓度标准液而得出一条电极电位置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即校准曲线,然后再测量未知样品电极电位,通过校准曲线计算出未知样品的实际离子浓度值.因此校准过程的质量控制的好坏就决定了测量的准确性,以Beckman EL-ISE5型电解质分析仪的校准曲线为例来说明.ADC值是电极电位的模拟电位转换的数字电位量的表现形式.这个ADC值是消除了干扰后的ADC值.现介绍以下几个参数来说明如何控制准确性及电极性能的分析判断和处理.

1 实验材料

1.1 Electrode slopes

表明电极斜率,以分析判断各电极性能.如果电极斜率Na

1.2 R(Range test)

表明所测标准液的ADC值的范围,是机内设计的保证准确度的一个量.

1.3 B(Back-to-back test)

表示同一标准液重复性的参数.校准时可重复用4次,以检测重复性.如果超出机内所定范围,即认为精度不够.

1.4 S(Span value test)

两个标准点所测的ADC值之差的最小范围.这是一个表示电极灵敏度的量.  1.5 Ref avg

这是一个控制量过程中稳定性的一个量.它是表示每次参考电极测量内参液的ADC的差值的范围.

如果以上参数不符合要求,故障也就发生了.除了电路及机械故障外,了解分析以上几个参数的意义,故障就不难解决.

2 讨论

一般来说,在校准时R,S,B(K,Na,Cl,CO 2 ,Ca)同时出现错误,或在测量样品时出现ADC too high or low,说明系统内有漏液或堵漏,使测量结果严重超出机内设制范围.如果单独出现某几项目R错误而无B,S错误,即灵敏度及重复性错误,说明系统内无漏、无堵现象,一般说来都是试剂使用时间过长,或装反了试剂.若单独再现S错误,往往是电极需要保养,如Cl电极需要打磨表面,Na,K电极需要去蛋白,CO2 电极需要更换膜等.若B的错误出现,用内参液多冲洗系统几次,B的错误就可消除.

有时校准已完成,但测样品时却经常不出某项结果.常指(Na,K,Cl,CO2 ,Ca)Ref Derft High or Low.实际上是参考电极测量的内参液的ADC值不稳所致,即超出参考漂移值范围,原因主要是稀释液与内参液的1∶20比例有所不稳.或有少许纤维蛋白凝块所致.流动室微堵现象等,需要仔细检查样品探针是否压紧,稀释样品注射器头是否漏液,样品注射器中是否有气泡,电磁阀是否关闭正常,或阀内的管道是否压扁和老化等.

有时仪器时好时坏,常出现EE POT ZERO,ERRATIC ADC,这也就是所说的非法接地故障,这在电解质分析仪中经常遇到.这主要是干扰通过有盐类结晶或漏液的管道外表面串入流动室,叠加到测量的电极电位上,使测量结果不稳定.由于其特点使参比电极不能去掉此类干扰.这时清洁系统内所有管道,并保持废液管不与液面接触,可避免此类现象.总之电解质分析仪都是比较娇贵的仪器,因此系统了解仪器特点及检测流程、或有关知识,即时准确分析判断,排除仪器故障,使仪器保质保量完成日常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