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物传记推荐范文

人物传记推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物传记推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物传记推荐

第1篇:人物传记推荐范文

一、对于1961年到本通知下达之日期间精减退职的1957年年底以前参加工作并发给了一次性退职补助金的职工,凡是现在全部或者大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年老体弱,或者长期患病影响劳动较大,而家庭生活无依靠的,由当地民政部门按月发给本人原标准工资40%发给救济费(以下简称救济费)。

二、凡是已经按月享受本人原标准工资30%救济费的退职老弱残职工,从本通知下达后的下一个月起,一律改为按本人原标准工资40%发给救济费。

三、退职老弱残职工所领取的救济费,除了作为本人生活费(稍高于当地一般居民)以外,所余部分,应当作为家庭收入;其家庭生活仍有困难的,再按照社会救济标准给予救济。

四、凡享受救济费的退职老弱残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凭医疗单位的收费凭证由民政部门补助三分之二,本人负担三分之一。

五、退职的老弱残职工,享受救济以后,他们原来所领的一次性退职补助金,一般地可以不再扣还;但对那些退职不久而所领取的退职补助金数额较大的,可以酌情扣还。

六、退职老弱残职工申请救济费时,必须持有原精简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证明(证明内容为参加工作时间、退职时间 、原标准工资数额),原单位撤销的,由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证明,经县、市以上民政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救济证,按月给以救济。

七、对于从1961年到本通知下达之日期间精减退职的1957年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中,凡是不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身体条件而生活困难的,由民政部门给以社会救济,应使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一般居民;职工本人的疾病医疗费用,如果本人负担确有困难的,民政部门可给予适当救济。

八、上述各项费用,均从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费项目中开支。

第2篇:人物传记推荐范文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质量;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269-01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整体优化语文教学起着重要作用。而课外阅读指导是课外阅读推行的关键环节,指导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家长。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教师、家长对学生阅读知道的现状虽大有改观但不容乐观,能充分进行阅读指导的家长更是为数不多,且多数家长受自身水平及职业的影响,辅导的质量并不明显。因此,如何加强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关键

学生喜欢阅读情节性、知识性、趣味性比较强的内容,而对于教师、家长推荐的书,他们虽认为是有益的,但对期中的内容却缺乏兴趣。从理性上,他们希望老师、家长选择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的书籍。因此,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各年龄段课外阅读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师生通信”和同学之间找小伙伴的形式。学生和教师“通信”是一种既有趣又有用的的活动,同学们每读完了一本书,就可以写信告诉老师,老师随后可以在回信中设法鼓励,祝贺孩子们的进步,并一起和孩子们思考所阅读的书;找小伙伴是指每个星期采用固定的时间,同学们都要找到自己的伙伴,并互相探讨他们所阅读的故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语言的素材和交际的能力。

二、推动课外阅读走向现实

在这个“文本”和“超文本”交织的阅读时代,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尤其的重要。我们要倡导“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引导学生选择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比如依据学生的年龄段及认知水平可以选择:(1)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故事。这类读物可以帮助同学们学习英雄人物的高贵品质,了解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2)富于教育意义的神话传说、寓言和童话故事等,这类读物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故事性强,学生易于接受,如《安徒生童话集》《一千零一夜》等;(3)描绘祖国历史风貌和锦绣河山的读物。这类读物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对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实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上下五千年》等;(4)科幻小说和浅显的科普读物。这类读物介绍了有趣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如《人类探险史的故事》、《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等。

因为孩子是学书面语言的起始阶段,所以我们在选择课外阅读作品的时候,还应该选择富于优美的语言的课外读物。我们首推选辞优美的作品,让孩子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可以感受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语言,从而生积累优美语言奠定基础。

三、提高课外阅读质量是关键

设计具体教学情境,能为课外阅读提供好的平台。围绕课外阅读的目标设计具体的任务情境,有利于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如学完《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这两课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伊索寓言》一书;学完《乌鸦喝水》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少儿百科全书》等。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开始对人物传记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围绕人物传记专题设计一个较为具体的任务: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重点摘抄,要显现出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这个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你对他的评价怎么样?等,通过对人物了解的汇报与交流,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对人物的理解。另外,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语言活动设计带动阅读,比如开展“小小故事会”、“读书交流会”、“主题演讲”等活动,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活跃全体学生,从而带动集中阅读。

课外阅读活动中根据学生阅读实际进行集体或个别指导。从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来看,读到不懂的字词句跳过去的现象较多,自己去查字典或寻求帮助的人较少。着重看情节,一些与情节关系不大的描写就跳过去不看的人较多,从头到尾仔细看并对细节理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看完后思考自己的收货,做读书笔记的人简直寥寥无几。还有一部分学生非常喜欢课外读物,但语言水平及素材的积累并没有多大的提高,甚至沉溺在课外读物中,影响正常的学习,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学生出现的共同问题进行集体指导,对个人问题、个别问题要进行随机指导,做到集体与个体、随机与集中相结合,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第3篇:人物传记推荐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社会经验的欠缺,要想了解社会与自然的规律,获得课外知识与技能就必须要培养课外阅读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中心环节,有利于小学生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以及锻炼思维。本文通过教研组多名教师探讨与教学反思后,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经验。

一、小学课外阅读能力培养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探究与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学阶段是人们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顺应时展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职责,我们应该在小学时期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能力。首先课外阅读可以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思维训练的广阔空间,还可以为孩子们未来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其次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小学生奠定文学欣赏的能力和文化内涵;再次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开拓视野;最后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塑造积极健康的性格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当前小学课外自主阅读现状与问题

(一)在书目的选择上比较随意、盲目

就笔者所见,现今书店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大体包括中外古典名著、童话故事、人物传记、武打小说、传奇、猎艳等。读物上的良莠不齐,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无疑是一个难题。如果选择了一些“没有营养”的小说,就根本起不到学习的目的,甚至会造成学生沉入虚拟幻想无法自拔的现象,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课外读物。

(二)欠缺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很多孩子都表示自己很喜欢课外阅读,那么为什么课外阅读没有给他们带来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呢?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大多数孩子只是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阅读,或是走马观花地看。像这样没有深层次的探究,不仅学习不到书中的知识,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三、小学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思考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在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老师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上,老师起着关键作用。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不高,逻辑思维简单,喜欢模仿,所以教师应该做出表率作用,以身作则。首先要对课外阅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讲解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从而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我们的探究中发现,如果教师运用榜样的力量,为学生介绍英雄事迹、历史人物以及有趣的故事和优美的句子,会使得学生对课外读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

针对上述所提出的课外阅读书目选择上的随意与盲目问题,经过我们的讨论与探究,一致认为可以向学生们推荐一些适合的课外读物。例如:

1.经典的童话故事。小学生大都具有好奇心,渴望刺激、冒险,喜爱机智、勇敢,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海底两万里》、《小鲤鱼历险记》等。这些经典的儿童童话里的人物大都是正义的、有学识的、机智勇敢的,有利于孩子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把握。而浅显生动的故事情节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中外古典名著。古典名著的阅读,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还能为写作学习打好基础,完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会结合人教版教材上,将语文书上选用过的名著推荐给大家以外,还会根据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推荐一些适合的书目。例如,如果孩子们偏爱文言文,就推荐《三字经》,如果偏爱人物传记,就可以推荐《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对于喜爱小故事的同学,就推荐《爱的教育》等等。

3.科普类读物。除了以上的书籍外,科普类的读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科学的热爱,养成严谨的态度,更加具有兴趣性。因此,科普类读物也是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传授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教师应该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根据学生的自身喜好,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孩子学会阅读。例如,在一次阅读过程里:教师应在阅读之前,提出本次读书的目的与要求。在读书时进行指导,可以教授孩子们圈画批注的方法,让孩子们养成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读后,可以进行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阅读中运用的阅读方法,讲解各种方法的好处。像这样依靠老师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可以让孩子们学会精读法、略读法、摘抄评价法、默读法等,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学会了阅读,也就是提高了课外阅读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的高低标准归根结底就是阅读习惯的好坏。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化阅读效率。在经过我们多次实验发现:限时阅读可以提高小学生阅读速度,睡前阅读都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这些都是很好的阅读习惯,但是笔者最推荐的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中,可以誊写喜欢的好词好句,或是抒发自己的观点看法。这种阅读方法可以提高大家的文学素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

(五)注重环境,创建浓郁的读书氛围

同时,我们应该注重环境,创立一个浓郁的读书氛围,可以在小学生读书的时候放一些轻音乐,帮助急躁的孩子平静下来。或是开展“讲讲我最爱的一本书”等活动,促进学生们交流等。

四、结语

由此可见,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才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训练能力。才能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成才之路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第4篇:人物传记推荐范文

很多历史学科任课教师抱怨历史与我们太远,中学历史难教!我认为那些天天喊难的教师没有真正将历史领悟透彻,没有用发现的眼光来研究历史的教学。虽然我们要承认历史是对过往的片段式的记录,是对过去时间的回顾与重温,中学的历史时间跨度确实很大,但这并不表明历史不在我们身边,并不表明历史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的兴起,每一座城市都开始注重对其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因此,我们教师何不因地取材,借助所在地现有的古迹、文物、历史人物开展案例教学,这样既减少了教师组织案例教学的难度,也可以放开学生的脚步,到生活中,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去学习历史,培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例如在讲授“”一节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走访社区的老、老革命,听听他们亲历过的,听听他们对那段民族抗争史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抗战的感性认识和进一步了解、研究抗战史的浓厚兴趣,在引发学生了解研究这段历史的兴趣之后,老师再顺势和学生一起分析的宏观背景,继而到整个中国抗战的背景和历史。这样由身边的微观而具体的史实案例入手,学生就会觉得教科书上的历史其实和我们自身密切相关,这样也就能产生并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二、以历史体裁的课外书为依托开展案例教学

历史是一门人文内涵极高的学科,它的内容之丰富,跨度之长久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历史时不能只依赖教科书,要广泛的阅读史料,广泛的积累历史知识,从而为历史教学做好积淀,方便学生更好地领悟知识点,更好地将历史教学内容串联成体。我们历史教师要承担起为学生推荐课外书的任务,让学生学会学历史,学会用时代的眼光看待历史。课外书中有丰厚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史实,这些拓展性的知识是大多数学生所感兴趣的,而且这些故事比教科书中的故事更具备完整性和趣味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加学生以感性的眼光来洞视历史的沧桑与变化。比如在讲解“明代中央集权制”一节时,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风靡一时的历史书籍《明朝那些事》,让学生提前通过看这本书来了解明朝的政治机构,政治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推进教学的进度,还可以在教学中一针见血地抓住重点,让学生轻松理解明朝集权的来龙去脉。

三、以人物传记为底本熟悉案例教学法

第5篇:人物传记推荐范文

关键词:分析阅读;架构;诠释;评读;文本类型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83-0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指导意见,描述更多的是素养培养目标,其具体读法指导却显得模糊。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课标设定的目标,教师需要探寻可操作的且有效的阅读方法,以避免阅读教学无序、低效。在把理解作为目标的阅读教学中,强化分析阅读的意识,训练分析阅读的方法规则,可以锻造提升高中生的阅读品质。可以说,分析阅读法是高中阅读教学有效化的突破口。

一、分析阅读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考试研究的价值

1.分析阅读说法的理论依据。美国艾德勒与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堪称阅读史上的经典之作。此作把阅读分成四个不断深化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要求的阅读能力逐层提升,阅读成果也逐级丰厚。其中处于第三层级的分析阅读,以对文本的加深理解为目标,要求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架构性的解读、细节诠释性的解读、沟通式的评读。此三者彼此虽不能完全剥离独立,但总体是序列式推进理解的过程,是阅读阶段划分也是方法、规则的总结。这是一种优质成熟的阅读方式,它使得阅读收获更为系统化和全面化。

2.以高考语文能力等级的设置可见分析阅读法对阅读教学、考试研究的意义。高考语文能力考测,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在逐级递深的六种能力中,识记、分析、理解综合,检测的是分析阅读中的构架性、阐释性阅读阶段的能力要求,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对应的是评读阶段的能力要求。由此可见,以分析阅读为切入点进行阅读教学与考试指导能切中肯綮。

3.从学生学情可见分析阅读的教学意义。阅读作为一种教学内容,课堂阅读量太少,所教授的阅读方法没有课外实践巩固与迁移,难以形成阅读习惯。而自发状态下,学生在课外更多进行的是获得资讯式和休闲娱乐式的阅读。分析阅读的目的是使理解更全面、更系统,它使得阅读在思维、方法、见识上不断提升,这是一种有强度的心智活动,有难度有挑战,对于能力与精神的成长意义非凡。对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目的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自觉把分析阅读训练延伸到课外,才能真正使学生熟练读法。

二、分析阅读法三阶段阅读规则的基本运用

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文本阅读分为论述类、实用类与文学类三大类,写作训练又以说理性文章为主。就是说,教师通过课文阅读教学、课外推荐阅读、考试读写等途径,对学生阅读进行监测、指导的主要是论述说理类、实用类与文学类这三类文体。分析阅读法三阶段的一般规则普遍适用于这些文本类型。

1.分析阅读法三阶段的具体阅读规则。(1)架构性解读阶段需要完成文本组织构架的整体认识的阅读任务。分析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归纳各部分的中心,思考清晰各重要部分的顺序与关系,梳理形成结构思路提纲,获得文本主要内容与形式的整体感。(2)阐释性的阅读阶段是以构架分析的结果为基础,以对重难、复杂的内容细节的探究为主要内容,比如破解关键概念、重要句子、作者主旨的理解,突破各层面内容旨意的疑难处,力求进入文本深层内涵理解阶段。(3)沟通式的评读是以前两阶段中形成的对文本系统、深度理解为基础,把作者当成自己的对话对象,做臧否“交流”。这种“交流”需要规避偏见、逞强的态度,把自己的观点升华为真正的知识,有礼节、有理据,对作者提供的知识、表达的观点以及表达的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有这样的谦逊与智慧,才算最终圆满的分析阅读。

2.以阅读考测的考点及题型设置,加深对分析阅读三阶段规则具体环节的理解。在高考试卷中的考点设置上,属于检测分析阅读中架构解读、诠释性解读阶段理解成果的考点有:论述类文本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文学类文本中“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实用类文本中“对传记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筛选文中相关信息能力”,“文中词、句理解”。属于评读阶段要完成理解的考点有:文学类文本中“欣赏作品形象、艺术魅力的能力”,文学类文本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实用类文本中“探讨与传主有关的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等等。在高考试卷的考题设置上,论述类第1、2题注重考查理解能力,第2题中的部分内容与第3题整体,注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在传记文的考题设置上,客观题的五个选项都是对文意的分析或概括,考查考生对文章局部段落内容的理解;而前两道主观表述题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整合、结构把握中心概括、文体特征表现手法。这些阅读考点设置、题型设计体现的能力要求,正是分析阅读目标最直观的表现。

三、根据各类型文本的独特性,弹性运用分析阅读方法

1.论述说理类文本阅读分析规则。论说类文本以知识的传播,原理、观点呈现为要旨,其行文是由观点到理由再到结构的逻辑推理演变过程,表达清晰、条理分明。优秀的论述类文本几乎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可以做独立解读。分析构架阶段,泛读法能抓住突显文本旨意的观点句、论据句,以及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诸如起始、结论以及过渡句,这些功能意义明显的内容,能快速帮助阅读者形成基本观点、脉络层次的认识。诠释阶段的阅读方式,借用高考卷中的论述类文本考测方式会使理解更加深入:试题以选择项的对误判断为形式,阅读时需要用精读策略,用筛选、整合信息的手段,对局部细节处的重要与疑难点进行二次阅读。这种考测方式要求阅读者准确把握主旨、信息,以及各部分内部关系,这里就包含了论说类文本阅读的诠释解读的要求与方法。至于文本读评阶段,论述性文本评说的是文本展示事理的合理性、提供论据的准确性、推演逻辑的严密性等。这种评说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分析规则。作为叙事纪实性的文学样式,人物传记类文本构架的是传主的基本事实、品格、相关评论,要诠释的是传主“事”、“品”的疑难细节,要评说的是传主的成就、影响。高考卷的人物传记阅读考察常见题型及经常设考的角度有: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作者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疑难点,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等等。这些考点设置也正是对分析阅读各阶段对应的成果考测。

3.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分析规则。分析性阅读方法最适用的应该是表达明确与理性的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追求艺术的含蓄美,但也有其可分解的构成要素以及可遵循的行文逻辑,可以依据这两者变通进行分析阅读。高中教材与考试阅读关涉的文学类文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四种。以小说故事类为例,其构成要素是情节、环境、人物形象,依从这三要素,以情节过程为构架依据,串联起环境场景、任务形象等特点,然后深入阅读中,诠释这几个要素的相关细节以及言外意蕴。其他文学样式的文本,比如:戏剧,抓对话与冲突要素;诗歌抓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要素;散文抓形象、情思、表达技巧等要素,借此串联起文本的各组成部分,并对局部疑难细腻处的丰富意旨进行精读。

但也需要注意,文学属于艺术范畴,阅读以感受、体验为主要方法,以欣赏、分享为目的,因而在架构与诠释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其阅读个性。其一,在局部与整体关系上,与论说类文本各部分之间相对的独立不同,文学类文本各要素局部与叙事抒情的整体场景关联密切,阅读时要把全局构架与细节诠释结合起来,才能深切理解作者的经验。其二,与论说性文本阅读时需要理性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有一个充满作者独特个性的想象世界,阅读者要有想象以及个人的情绪情感的“热情”介入,才能与作者的经验产生共享、共鸣。从高考阅读相关考点设置洞察文学类文本读评内容,“欣赏作品形象和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等考点,导向的是作品的鉴赏、评价。评读中,还有一个规律可以帮助阅读者审辨自己的阅读品位:能满足大多数人潜意识需要的作品,肯定比只满足某些人潜意识需要的作品更伟大。深入的体验、细腻准确的理解、合乎艺术作品特点的评价,只有这样的分析阅读历练才能不断地提升阅读者的理解水准。

综上所述,在阅读的四个层递层次中,分析阅读是对阅读质的点化、提升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结合阅读教学与考测实践,以高中生阅读教学常接触的文本为例,阐述了分析阅读训练各阶段的各规则的内容和方法,力求借此突破阅读教学困难,形成可运用于实践的有操作价值的阅读方法指导。虽然学生现时课外阅读的文本不止这些类型,未来大学深造需要的专业领域的阅读更是品类繁多,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领域三大类文本及其下的各分支,本有相互共性的部分,弹性使用构架、诠释、评论的分析阅读三阶段相关规则技巧,依据阅读材料特点做不同形态的阅读,使得这些本是理想的标准能产生普适的指导价值,帮助高中生提升阅读品质,成为一名优秀的阅读者,一个有能力的学习者,为学生进入更高学习要求层次而需要的“主题式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人物传记推荐范文

培养学生捕捉阅读信息、加工阅读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课外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28-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根本,更是人发展的需要。加强课外阅读也是时展的需求。学生课外阅读正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课外阅读能力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四组关于动物描写一组的课文时,鼓励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找,还有哪些有名的作家写身边的小动物,是怎样写的?你有什么收获?特别推荐沈石溪的动物系列小说,师生共读一本书。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具体做法是这样的:1.故事会,比一比谁课外故事讲得好。2.我知道,看谁课外书读得多。初步了解学生读过什么书,读了多少书,3.推荐一本好书,你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喜欢?说说你的理由。全班再进行交流,不仅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成就感,更吸引其他学生也有读书的兴趣。4.我喜欢的词语,最感动的句子,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是感动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在班上进行朗读展示;同时,鼓励学生用读书积累的词语来说话,或模仿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句式练习等等,这些做法都深受孩子们喜欢,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课外阅读也不再是流于形式,而是做到读一本书,至少有一得的收获。同时还抓住媒体契机,进行兴趣转移。利用学生喜欢电视的特点,关注电视节目,由此引导他们读一些高雅的、健康的文学性书籍。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华成语故事》等等已经拍摄成为电视剧,利用此契机,渲染电视情节引导学生畅快的阅读原著,享受阅读原著的尽兴,促进学生阅读名著。

一、关注阅读内涵,注重方法指导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根据作者、根据文章主人公、根据体裁、根据单元训练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引进大量的补充教材,让优美的文章滋润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人格。

(一)配合教材,推荐读物,迁移阅读。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了解作品原貌,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宽视野,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推荐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迁移阅读。课堂相机介绍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阅读量,加深对这位作者的认识。推荐与文本相同题材和相同写作方法的文章,迁移阅读。做到课内得法,受益课外。

(二)制定课内外“读书卡”,训练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阅读综合素养

(三)授之于渔,指导读书方法。1.精读。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欢的读物,要细读,反复读,甚至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速读。为培养快速学生抓捕信息,逐渐训练学生使用“提纲契领的标题读法”浏览篇幅较长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于词句为单位的整体阅读的“扫读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直入主题的“提问法”,讨论交流式的把握文章重点。3.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童话故事,重在抓住情节;阅读人物传记,关键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阅读诗词,紧扣关键词领悟意境;阅读说明文,明确事物特点等等。教师结合教材特点,不仅引导方法,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四)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确定学生课外读物,教师定期批阅,给予评价。老师给学生推荐读物,并且给予精心的批阅,一方面监督促进阅读效果,一方面形成良好阅读方法养成自主阅读习惯,并在正面评价中激发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展示美文片段,加强积累巩固。利用早读课时机,展示学生课外的美文片断积累,包括文段、文句、诗词、格言警句、名人轶事等等。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一方面加强课内外阅读的积累,为习作积累素材,内化习作语言。

二、开展读书活动,强化阅读效果

学生的阅读行为需要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同,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我也开展一些有趣的读书竞赛活动,激发阅读信心和热情,同时也检查阅读效果。

(一)班级读书会。每周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既可确定读书主题,也可广泛自由交流。内容分别为:推荐读物、推荐美文、谈读书收获、说读书方法、介绍新书信息等等。

(二)评定读书笔记。评选最佳“读书卡”,选举“优秀小读者”,给予鼓励和奖励,完善和落实课外阅读的全面评估。

第7篇:人物传记推荐范文

我爱上民国要追溯到几个星期前的一场讲座上,大概是冥冥中安排的吧,那些溢满爱国芬芳的文字使一向挑剔的我一眼便喜欢上了。奇巧,关于“民国奶奶”齐邦媛的自传《巨流河》品书会在温州图书馆召开了,抱着听一听的态度,欣然赶赴聆听,倒也听出了几番滋味来。

想要读懂她的书,就得读懂她的心。民国,几多爱国之士,几多心酸萧瑟。记忆中尤为深刻的便是齐邦媛奶奶的中学时代,猛烈的炮火弥漫在人们的心上,宿舍中作呕的臭虫便也不算什么。我不禁疑惑了,她的中学生活是什么,是什么给了他们希望,在战乱的民国中用十足的倔强独立西南一隅,安静读书。

我试图从网络上了解民国,了解他们,无奈平时强大的网络功能也在此时失了灵,除了对民国介绍的只言片语,再无其他。但这便足够了,读书,追求的乃是探索文字的过程,除了用眼看、用头脑想,更重要的则是心灵的交流。

于是,便有了先前的场景。手捧书,耳边回荡着文学爱好者们独特的见解,回荡着张伯苓校长“中国不亡,有我!”的坚定的声音。品书会上的一字字一句句都感染着、打动着人心。齐邦媛奶奶的中学时代想必是艰苦而美好的,夜夜袭来的炮弹虽令人发指,然以心灵成长为重的老师仍鼓舞着这些与我一般大的孩子。回忆起,记忆应是甜的。

几日后,迫切地想去采访齐邦媛奶奶,却也意识到并不实际。然我依旧想去认识民国学生们的中学时代。那么,采访谁呢?近乎百年,当时读书的人少,如今还在世上的便更少。自家爷爷已年近八十,算起来跟齐邦媛奶奶的岁数也相差不多。从爷爷口中得知,他的学生时代亦是紧张而快乐的,虽身穿补丁衣裤,一日三餐全为地瓜咸菜,且学校与家之间路途遥远,但读书的日子总是十分充实的。我似乎能隔着遥远的几千里路看见爷爷回忆时的笑容。我不想多蜕我们现在的幸福,心里却是明明白白的。

我乐于品书,尤其像这类的自传体散文,因为人物的一颦一笑在心中都是分明的。精读一本书,往往便是精读了一个时代。

(指导老师 郑大转)

何以攻玉

第8篇:人物传记推荐范文

本书介绍了有着“物理学的第一女士”美称的女科学家吴健雄的传奇人生。她用科学实验证明了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宇称不守恒”理论,是诸多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推崇的传奇式人物。吴健雄与居里夫人和穆特日,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三大女科学家。

全书共有14章:1.浏河的童年,介绍吴健雄的家乡江苏浏河镇以及对她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父亲吴仲裔,正是因为父母提倡男女平等,使她从小就能与其兄弟一样读书识字,度过了愉快的童年;2.少年健雄成为的得意门生,介绍11岁的吴健雄离开浏河镇后,开始进一步的求知和成长的少年岁月,在上海的中国公学求学期间遇到了先生,得到先生的赏识,并成为先生得意门生的经历;3.前途的抉择,介绍吴健雄在国立中央大学求学,从数学转到物理,并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抛开杂念、专心钻研,最后在叔叔的资助下,开始了在美国的漫漫求学路;4.柏克莱冉冉升起的新星,介绍24岁的吴建雄在柏克莱大学求学,收获真挚友谊,得到恩师认可的经历。她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刻苦的精神,使她在原子核裂变上取得重要科研成果。也因此吴健雄成为了柏克莱在科学上一颗新星。5.青春与爱情,主要讲述了在国立中心大学与的师生之情,以及到柏克莱大学后遇到袁家骝,通过深入交往,最终和袁家骝走入婚姻的故事;6.东行漫记,介绍吴健雄因柏克莱大学没法提供教学岗位,不得不离开柏克莱大学,开始了在史密斯学院新的旅程,尽管孤独,但在这里她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儿子,过着简单的生活;7.从核分裂到曼哈顿计划,介绍1939年在塞格瑞指导下的吴健雄,进行了铀原子核分裂产物的研究,鉴于吴健雄在核物理研究上已有重要成就以及奥本海默的特别赏识,她成为了参与曼哈顿计划唯一的女科学家;8.β衰变实验的世界权威,主要介绍吴健雄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重新开始她的实验研究。她通过准确的实验,对β衰变深入细致地研究,奠定了她在这一领域的重要地位;9.对称性革命,主要介绍吴健雄进行各种仔细的查证,用一个巧妙的实验验证了“宇称不守恒”,从此“宇称不守恒”才真正被承认为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科学原理的过程;10.地下两千英尺的实验,介绍为了证实轻子数在弱作用中守恒律的有效性,吴健雄等在深达两千英尺的纯盐矿中安置了测量双β衰变仪器,证明了轻子数守恒到10-3以上;11.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主要介绍吴健雄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长的过程以及在任期间对妇女权利问题关注;12.对中国的爱,介绍吴健雄一直保持着中国女性的端庄、沉静、朴实、勤奋的风度和品质,关心中国的繁荣昌盛、关心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年轻一代的科学家出国深造到处奔走;13.物理学研究的第一夫人女士,主要介绍吴健雄因在实验物理上的卓越成就,使她获得了物理科学界的很多大奖与殊荣,被国际物理学界誉为“物理科学第一女士”;14.科学家吴健雄。

本书作者以大量珍贵的照片及翔实的资料,向读者再现了这位传奇女科学家不平凡的经历。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类图书,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和教师,特别推荐从事实验物理科学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同时也适合对物理科学感兴趣的本科生。

第9篇:人物传记推荐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36-02

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民族精神,闪耀着先人的思想智慧。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净化心灵,丰富精神世界,全面提升素养。笔者从经典阅读环境的创设、经典阅读内容的选择、丰富多彩的经典阅读形式三方面,谈谈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开展经典阅读的一些做法。

一、让经典阅读环境鲜活起来

加强学校、社区、家庭的结合,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提供丰富的经典阅读材料、创设经典阅读的机会和浓浓的阅读氛围,让经典阅读环境鲜活起来。

学校是保证经典阅读质量的关键部分,除了保证学生经典阅读的时间外,还要加强经典学科的建设,把经典阅读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加强和完善图书室建设,充分利用宣传板报、标语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创设浓厚的经典阅读氛围。如:可用经典诗文、诗画、名言佳句装点橱窗、走廊、教室墙壁等;开辟经典诵读展示园,展示学生经典阅读的活动成果,如经典诗词推荐、书画展、读后感、手抄报等;楼道里、教室里还可建立起个性化的图书角,或设置流动图书站,开辟阅读园地,配置舒适的休闲桌椅、雅致的绿色盆栽、富有诗意的字画等,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环境。

家庭教育方面,可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为孩子准备书房、书架,布置家庭读书角,精心选择购置适合学生特点和他们感兴趣的数量充足、种类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孩子自由地阅读喜欢的书籍。

另外,也应高度重视社区的阅读环境建设。可争取社区的支持,开放社区图书馆,进行书香交流活动等,奠定经典阅读的基础。

拓宽经典阅读活动空间,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立体的阅读空间,让孩子处处与经典相随,处处感受经典的魅力。

二、让经典阅读内容鲜活起来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经典阅读内容的选择关系到阅读是否有收获,是否有好的效果。内容的选择绝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这就需要我们对阅读内容精心选择,让经典阅读内容鲜活起来。教师应在顾及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个性的基础上,把握住经典的实质,致力于学生思维、智力、人格的发展。

(一)内容的选择应是经典的读物

经典是那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经久不衰、内容广泛,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普遍接受的,现今仍关心的,各个知识领域中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万世之作。但是,由于商品经济下快餐文化和多渠道传播途径的影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对书籍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辨别,明显存在着远离经典的现象。他们把更多的阅读兴趣放在了诸如漫画、武打小说、歌星资料、卡通、星座读物等语言欠规范、内容欠思想的低级趣味读物或网络阅读上。因此,我们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读物。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精心为学生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学校组织骨干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通过对以往资料的考证,精心编排了具有特色的经典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二)内容的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

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教师推荐的书籍也不同。如:一般向低年级学生推荐一些拼音读物、儿歌和童话故事;到了中年级可向学生推荐人物的传记故事、历史故事、科幻作品等;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对于文本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美文鉴赏能力,可向他们推荐一些文学类作品,让他们适时阅读一些名著、通俗科学读物等,丰富文化底蕴。

(三)内容的选择照顾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个性特点

教师不能随意指定,硬性摊派,强求统一,而应尊重学生个性,做好经典读物的推荐和指导,既要有必读内容,又要有选读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自己喜爱的经典阅读内容。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去享受经典带来的快乐。如:有些学生喜欢天文,有些则喜欢地理,有些学生喜欢历史传说故事或人物传记,有些则喜欢充满想象的科幻神奇读物,有些学生喜欢婉约的诗词散文小说,等等。

三、让经典阅读形式鲜活起来

鲜活的经典阅读形式是提高经典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决定着是否有益于帮助学生对经典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是否有益于使孩子的阅读由被动变为主动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使经典阅读能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经典阅读的形式,适时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经典阅读活动,使经典阅读因形式而鲜活起来。

(一)开设经典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经典阅读方法

为了避免学生阅读时的盲目随意性,帮助学生掌握经典阅读的常用方法,我们定期开展经典阅读指导课,主要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查阅参考资料、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经典阅读习惯。

(二)开展静心阅读活动

我们利用每周固定的读书课或班会课时间,开展“静心阅读”活动。每到静读时间,校园一切都静了下来,所有老师停下了手中忙碌的工作,拿起了书本,孩子们收拾起喧闹的心境,捧起了准备好的经典书籍,全校上下都沉浸在倾心阅读的美好氛围中,经典浸润了每个人的心田。

(三)举行经典关文阅读擂台赛

如经典美文诵读竞赛,这是经典诵读活动的重头戏。老师可根据诵读文本风格的不同,编排不同的诵读方式,组织学生将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结合起来,创设了故事引读、表演诵读、情境吟诵、配乐吟唱、游戏诵读等诵读情境。还可以是经典美文诗句接龙,或是知识问答、辩论赛、对诗竞赛等。通过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经典阅读热情,让学生充分感受经典阅读的魅力与乐趣。

(四)举行经典图书交易会

这是定期组织的一种以书换书或是低价买卖书的活动形式,这不仅使学生手中的闲散图书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搭建好书大家读的平台,淘书、换书更是给孩子们的阅读生活带来许多小惊喜,让他们阅读的兴致更浓厚。

(五)开展鲜活的评优评先活动

如:经典诵读小博士、小学士、书香家庭的评比,学校根据学生的经典阅读情况,为学生提供舞台。为鼓励学生,学校给予表现优秀者表彰奖励。

另外,可以借助一年一度的全国读书活动,办好读书节;进行诵读成果的读书卡、读书笔记展示;开展系列读书征文、演讲、讲故事、片断欣赏、朗诵等读书活动;开展亲子诵读活动;开设红领巾广播站经典诵读专题;成立经典诵读社团,举办社团活动,让学生改写经典、活用经典、欣赏经典、创作经典;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美文主题会等等。让经典阅读形式鲜活起来,点亮学生的经典阅读生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