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

教师学转促剖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学转促剖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学转促剖析

第1篇: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

一、 基本情况

(一)先进做法

1、整体工作作风比较扎实。学校切实加强学校自身作风建设。广大教师围绕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服务群众,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2、办学行为规范有序。坚持校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设立服务电话、征求意见箱,开通电子邮箱,广纳民意;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无乱办班、乱补课现象,切实注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教师师德师风比较严谨。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从未发生体罚学生的现象。同时,严格自律,做到了不以教谋私,不接受和索要学生及家长钱物,不接受学生家长宴请,不违规推销教辅材料,不搞有偿家教。

(二)创新经验

1、学校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学校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无乱发滥补、乱开滥支和超标准公务接待、报销条据的现象;严格落实食堂财务管理规定,无虚报、挤占学生生活费的现象;学生资助资金管理规范,有效使用,无挤占、挪用、截留、缓发学生资助资金的现象。

2、教育收费合理合规。各学校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现象。学校严格执行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范围、标准,无强制学生就餐、购校服、买保险、订学生奶、买饮用水等现象。严格执行教辅材料使用管理规定,落实一科一辅要求和遵循学校推荐、学生自愿原则,从未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

3、安全保障有力。认真落实上级关于中小学学生安全管理的规定,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学校安全档案建设规范齐全。

(三)标志性成果

2019年11月17日《山东教育报》刊登《安丘市贾戈中学惠民服务搭建家校连心桥》文章,介绍贾戈中学教育惠民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职工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对待学校工作缺乏大局意识,要求不高,眼光不长远,“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看似兢兢业业,实际上事倍功半;有的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事,办法不多,方法简单,办事效率不高,甚至于对工作中出现的与学校制度不符的现象,因抹不开情面,要么网开一面,要么视而不见,不能严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

2、教师中还存在少数不符合师德规范的现象。一是还存在极少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不够耐心细致,出现超量布置作业、对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让其站着上课、罚抄作业及批评学生言语过度等现象,有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二是少数教师对自身要求不严,存在坐着讲课、不用普通话讲课、靠在学生课桌上讲课、上课接打手机等现象。

3、部分教师业务能力还存在不足。一是对待家长缺乏耐心,讲解教育政策不透彻,容易让家长产生误解。二是教育教学方法陈旧,不善于运用素质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不会用现代教育媒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三是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少数教师厚待优等生、兼顾中间生,而对于学困生,由于没有有效的转却不求其学知,但求其不闯祸,没有履行好教师的责任。

4、学校考勤制度。部分教师不能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考勤制度,利用上班时间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三、下步打算

为切实推进“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工作建设,践行学校“服务提升、群众满意”的承诺,决心从以下方面切实进行整改:

1、加强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要求严格执行“服务提升、群众满意”要求,召开党员会、干部座谈会和教职工大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挖思想根源,剖析问题本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2、制定考评机制,实行干部考核。针对少数学校领导干部思想滑坡,进取意识不强,工作能动力差的问题,办事处将制订针对学校主职干部的考评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同时,为全校教师统一制定形象牌,将教师的工作置于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

3、健全常规制度,强化学校管理。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校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制度要做到因校制宜,以人为本,据实长效,便于操作,彻底消除有违师德的现象,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上树立广大教师的良好口碑,进而维护教育的良好形象。

第2篇: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工学结合;教改

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数学等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提出了工学结合背景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改设想,以供参考和借鉴。

1教学内容

管理学基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是指根据现实生活中管理实践的变化,由浅入深,从接触—认识—了解—应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管理工作主题模块,替代那种以教材章节为单位的授课模式。根据管理实践,本文将管理基础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两大模块三大领域。两大模块(认知篇和实务篇)中认知篇指认识管理及其演变历程,实务篇主要围绕管理的四大职能而展开。三大领域有自我管理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和工作管理能力等三大能力训练提升。每个模块综合由与该主题相关的各项任务组成。

2教学实施

工学结合背景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实施过程更多的要结合实际,以达到学以致用,最终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1)了解熟悉阶段,引导学生围绕管理学相关知识点通过分析案例、观看视频或分享见闻等方式方法,激发大家对管理学知识的兴趣爱好,导出管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部分。例如,在时间管理这一模块主题中,可以通过观看动漫视频《死神的账单》等用年青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大家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和不可逆转性,利用管理好自己的时间。(2)能力提升阶段,学生根据能力训练实际需要随机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场景模拟、案例分析或主题辩论等方式进行任务实操,教师则需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对该组在任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3)实训应用阶段,可以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如管理精英挑战大赛,管理精英案例分析大赛等,力求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实操动手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

管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精讲)方法外,本文着重介绍情景模拟、案例分析、项目驱动等三种教学方法。

3.1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创设一定的工作环境和过程,让角色扮演者在模拟的情景中完成工作任务,表现才能,从而理解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方法。管理学基础课程情景模拟的教学操作分以下四个步骤:(1)情景设计(编剧),即以管理学知识和技能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或合理设计场景、情节和角色。例如,在沟通管理中,作为一个某饮料的销售员,在人来人往的熙攘街头,您将如何进行有效推销等。(2)情景模拟(演出),即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明晰在情景模拟过程中需要哪些知识,注意哪些事项等,同时对活动步骤进行安排,明确各自要扮演的角色。(3)情景控制(导演),即对任务进行表演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解释和说明,有效引导同学们的情景模拟,以免出现大的偏差。(4)总结评价(反映),即各模拟演练小组对自己和他人的模拟进行分析评价、好与不足的方面有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项?分享心得体会。任课老师最后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以具体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对正、反面典型事例的剖析,让学生体验、分析、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案例教学法要注意:(1)一定要结合管理学的知识点来选取案例,特别是离我们相距(时间和空间)较近的案例,同学们会更加有话可说。(2)案例分析要以学生为主,任课老师为辅。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引导积极讨论,欢迎不断质疑,鼓励双向交流,允许针锋相对。(3)教师不做裁判,不对学生的发言判断对错。而是因人而异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独立思考,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案例,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

3.3项目驱动教学法

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很好地检验所学知识在真实生活工作中的创新和运用,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过程中,要求同学们随机分组撰写商业策划书,成立公司组织,到学校举办的模拟市场中去经营,二十天真刀真枪的实操后,看哪家公司经营状况最佳。

4考核方式

第3篇: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

1、学校将出台相关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措施,确定学校教师发展目标和校本培训的重点。出台相关的评估细则和奖励政策。

2、实施校本培训教研组长负责制,每位骨干教师与1—2名青年教师或弱势教师结对帮教,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学科组长的先锋带头作用。

3、扎实开展教研中心推行的新的四个一活动,即每学期每学科每单元每个年级至少要完成高质量的教案、说课稿、评课稿、公开课各一份(级部主任牵头,学科组长具体组织实施)。

4、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研讨、外出学习、经验交流、集体备课等形式,适时地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

5、突出各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和“四课”(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三方面的联动式普及化培训。

6、每月至少举行一次理论讲座、教学案例剖析、课堂观摩活动。

7、每位教师每学期要执讲一次剖析课(公开课)。校委会有关领导干部要深入教师工作中去听评课,同时,学校建立干部与师生交流制度,交流次数每位领导干部每学期不少于15次,要求做好谈话记录。

8、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本年度按照“学习反思——交流研讨——改进创新”的思路实施,其方式有三,一是自我反省,举行教师教学反思交流会。二是座谈交流,以年级或学科为单位,每月一次。三是开展专题性的剖析和研讨活动。

9、教师要充分利用周六学习日,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方法的改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以及学法的指导等内容的反思,研讨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交流读书心得,确保理论学习时间,每位教师每周不少于一课时。

10、完善“三考一评制度。教研中心对此做了如下调整:一是改原来的每学期评估一次为每学年评估一次,上学期完成模拟讲课的评估,下学期完成限时备课、限时命题的评估,删除说课的内容,学年末教研中心进行抽测,二是模拟讲课由教研中心组织评委现场考核,不再进行录像评比;三是备课、讲评、命题的内容为本年级、本学科教材内容,教材教法业务理论知识考试内容为全程教材,且偏重课改年级的新教材知识。

二、探究、摸索、创新课堂教学,营造课改下的“生命课堂”

1、广大教师在工作实践中要以落实常规为前提。认真开展好备课活动,突出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原则,利用周六备课日创造性地实施集体备课,分析新旧教材的异同点,充分挖掘新教材的内涵,吃透吃准课程标准,并对教材进行情境化、生活化、问题化和结构化处理,注重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实现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对接,实行超周备课,全面落实教学常规;积极探索“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抓好“导入——引导自学——组织讨论——精讲解惑——练习应用”这一模式的创造性运用。

2、迎接好教研中心每学年进行一次的优质课的评选和每两学年进行一次的教学能手评选工作,今后威海市优质课和教学能手的参评必须在乳山市优质课和乳山市教学能手中产生。

3、八、九年级教龄在5年以上且上学年度从事本学科、本年级教学的教师,本学年度,可使用上学年度的教案,但必须修改使用,且教案数与上课要相符;六七年级任课教师及八、九年级其余教师必须备详案。备课教案背面要在每节课后认真书写教后记。

4、科学合理地设置作业。作业要体现“质、量、阅、讲、练、集”六字方针:“质”,就是质量要高,要有针对性,要突出差异性,要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发展,“量”,就是数量要适宜,按相关学科各年级每天学生作业时间做好科学的分配。“阅”,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进行批阅,批阅的方式要全批和抽批(不得少于所任教学生的1/3)相结合,但不可不批。“讲”,就是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要进行讲评。“练”,就是对面上错误多的问题要进行形成性练习。“集”,就是教师要建立学生作业错题集。本学年度,作业备课仍然继续进行,但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率。

5、严格按教学进度教学。依据教研中心搭配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进度不超前或推迟一个周,尤其是初四,绝不可提前结束课程。

6、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营造生命课堂,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培养创造性的学生。一是课堂教学中提倡推广启发点拨式、讨论合作式、导学式、发现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教学中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变单向灌输为多向交流。二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自学意识”、“方法意识”、“过程意识”、“实践意识”等。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会学习。三是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探究性、创新性的例题、练习题、作业题、测试题,有效地启迪学生思维。本学年,文科教学教师必须要精讲,突出学法指导,要做到60%—70%以上的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科学拟定单元测试题,认真剖析测试结果,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努力做到单元清,要积极开展好学科活动课,对教材中的活动课内容要一个不漏地安排好课时,认真地备课,精心地设计活动方案。史、地、政、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科间的渗透,这四科的教师要制定翔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协同备课,互相提供素材,要围绕一个素材尽量地挖掘出各科的知识点。理科也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渗秀。要加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和研究,要分配好讲练的比例。尤其是要把理化生的技能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7、每位教师均要做到听课数量足,每周至少一节,做到经常化;听课课型要全,听课同学科、相近学科的量要多。评课要有针对性,间评、总评要科学,反馈意见要及时,被听课教师教案背面要留有详细记录。本学年,我们要在怎样听评课上下功夫、深研讨,力求在听评课上创出特色型的新路子。

8、创造性地开展“学生成长档案袋”的研究与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反思和发展方面的作用。

9、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建立作息时间,作业量课程表审查制度,坚决杜绝随意延长学生学习时间,超量布置作业等违背教学规律的错误做法。

10、突出骨干教师培养,领导及教师听评课、集体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上课与备课相一致等方面的过程管理,要一抓到底,决不松懈。每月15号左右进行一次常规督查工作,平日进行抽查工作,结果及时反馈给广大教师并列入个人业务考核之中。

11、基层领导干部要深入教学一线听评课,坚持每周听评课,努力提高听评课质量,及时向教师反馈合理化建议。

三、进一步以课改为突破口,以科研拉动教学改革

1、建章立制,加强领导

2、确定目标,深入研究

根据市教研中心的工作指示精神,确定本学年我们要完成实验目标。

3、加强科研,带动课改

⑴完善学校科研机构,明细分工,明确职能和职责,科学合理、极富成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⑵理清总体工作思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地落实工作:本学年学校科研工作分四大板块同步进行,同时,加强过程指导和管理,争取多面开花结果。四大板块的具体内容是:

①课题立项研究。学校要立项重点课题,教科室制定出翔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教科室还要组织好各年级、各学科组的镇级课题立项研究工作。争取市成果推广会或科研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②校本课程开发。由教科室制定出翔实的开发计划和开发方案并组织实施,搞活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总体思路:a、学校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开发内容。b、通过竞聘,选择出特长合格的教师。c、学生根据自身爱好选择教师。d、教师选定学生,每位教师所选学生不得多于30人且不得少于20人。e、教师完善备课提纲,教科室负责验收,合格方可实施。f、学校统一规划活动场地,教师组织活动,教科室负责过程督导。g、学期末成果展示及评估,教科室对材料进行归类整理。

③激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学校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指导、鼓励广大教师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资料、片段和经验积累,积极撰写实践经验性论文,勇于向《威海教育》、《山东教育》、《人民教育》等教育刊物投稿。

④加大力度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争取被评为市综合实践优胜学校。

四、进一步做好学校德育常规工作,创出德育新特色

1、在改进中完善优化学校德育工作。

2、搞好德育主题、专题活动,搞好德育教育科研工作。

3、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全面提升学校德育条件、德育过程和德育效果,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市德育工作现场会的召开。

五、继续做好另外几个常规性工作

1、做好语文、外语基本能力及理化生实验技能的测评工作。尝试分层测试,不断完善音、体、美、信息技术的技能抽测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2、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教师的职级达标活动。

3、进一步做好促优转差工作。要求广大教师要及时依据所任教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好自己的学困生档案。

4、加大防辍力度,力求杜绝学生辍学,做好辍学边缘上的学生思想工作。

六、继续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提高应用水平。

进一步拓宽思路,解放思想,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在年内顺利通过威海市“电教示范校”的复查工作。重视校园网络和专用教室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力争在市教研中心的检查中达标。

向师生开放校园网、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强化管理,充分发挥“乳山教育城域网”等教学资源、教学设施的作用,使其服务于教师,应用于教学。

七、考试安排及评估

1、考试时间及命题

按教研中心的有关规定执行。

2、考试科目

按教研中心的有关规定执行。

3、教学质量评估

按教研中心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后勤工作

①加强对后勤人员艰苦创业、勤俭办学、过紧日子的教育。教育学校设施管理人员充分挖潜,管好用好设备,提高使用效益。

②抓好治安综合治理,确定重点治理方案。继续实施校务、政务公开制度。

③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健全灶团管理制度。使师生伙食有较大改善,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

④搞好校园经济和勤工俭学,为办学提供更大的财力支持,不断提高教师福利。

⑤进一步加强学校设施、财物的管理。层层把关,分兵把口责任到人,立下“责任状”,定期进行勘察,不定期进行检查,做好记录,有计划地进行维修。确保学校安全置于第一要位。

⑥搞好学校绿化、美化工作,优化学校学习、生活环境。

八、教育投入

①整修供暖设施,投资5000元。

②新建微机教室1个,预计投资8000元。

③学校小商店改造计划投资8800元

④购置10台微机,投资35000元

⑤仪器订购投资5000元

⑥购置图书投资2000元

⑦购置数码相机需8000元

第4篇: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

按照区委统一部署,从今天开始,全区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由案例剖析阶段转入整改落实阶段。也是最后一个关键的阶段。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对第三阶段学习教育活动进行总结,对第四阶段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全胜同志宣读了《教育局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方案》,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根据教育局党委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我讲三点意见。

一、第三阶段创新务实,成效明显。

案例剖析阶段是学习教育活动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对于更好地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我们紧紧围绕“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沿海强区、打造滨海新城”这个主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深刻剖析案例,广泛献计献策,为下一阶段的集中整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第三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夯实理论基础,注重学习的针对性。进入第三阶段以来,我局继续把学习科学理论、掌握思想武器贯穿始终。大家更加注重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案例剖析,强化对制约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明确推进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发表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局党委及时作出决定,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纳入科学发展观学习内容,作为案例剖析的强大思想武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思想上的方向标、工作上的加速器,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肩负起“建设经济强区,打造滨海新城”的重任。

(二)密切联系实际,体现剖析的代表性。搞好案例剖析,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体验,也是推进“建设经济强区,打造滨海新城”的重要措施。我们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实践科学发展贯穿始终,作为衡量和检验案例剖析的唯一标准,各科室和各学校紧密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确定课题项目,认真开展了案例剖析。一是突出了民本民生方面的问题。坚持以民为本,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紧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完善富民、惠民、利民的各项举措。教育科严格实施“三级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使教育教学更具人性化,减轻了学生负担;监察室整合基层人力资源,形成合力,解决问题,真正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两免一补”切实解决了家庭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二是突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于推动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方位、多角度选取典型案例项目,深入开展剖析。加强教师城乡交流、强弱交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三是突出了转变工作职能方面的问题。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特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计财科通过资产调查,使各单位完善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及保管制度,明确了保管责任;电教站制定了“*”期间教育装备的目标,使我区的教育装备再上新台阶;后勤办公室创建节约型机关,提升了教育的良好形象;人事科通过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与幸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广泛深入群众,突出献策的深刻性。我局充分利用丰南教育信息网的优势,以“局长信箱”为载体,以征求意见和建议为渠道,积极向局机关、基层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征求他们对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共收到意见和建议238份,其中涉及加快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45份,涉及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98份,涉及职业教育的15份,涉及高中发展的15份,涉及教师幸福指数的32份,涉及规范办学行为的33份。另外,局机关副股级以上干部撰写案例剖析材料23份。我局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分别将案例剖析材料、机关及基层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类梳理和归纳,并装订成册,分发到各位领导手中,为领导谋划和部署工作获取了第一手的翔实材料,也为学教活动的下一阶段落实整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局还重点围绕“实施‘三名’工程,助推教育发展”、“实施星级评估,提升教育内涵”两大主题,召开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领导代表,教师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征求了他们对我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显著效果。

总之,通过我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学习教育活动第三阶段工作扎实推进,收效明显。通过开展案例剖析,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升华,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开始进入实质性、见成效的纵深发展阶段。一是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特别是在案例剖析阶段,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找差距、查根源,转观念、提境界,大家形成了广泛共识,思想更解放了,视野更开阔了,忧患意识更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统一了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有效解决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为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是加快科学发展的举措进一步完善。我局各科室结合案例剖析,针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一套相对完整的具体目标、发展路径和实施措施,更加自觉地推进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三是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进一步解决。我们坚持把学习理论、解决问题贯穿始终,着力消除改革发展中的思想障碍、体制障碍,着力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四是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开展案例剖析,不仅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增强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而且进一步消除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提高了勇担责任想干事、开拓创新会干事、团结协作干成事、提高效率快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各个方面、各项工作都着眼更高定位,确立更高标准,追求更大进步,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肯定第三阶段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学教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部门出现麻痹松懈思想,精力不够集中,工作标准有所降低。二是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在“调查”上下了一定气力,但在“研究”上做得文章不够。三是案例剖析缺乏深度,有的联系实际不够紧密,与本地本单位工作“两张皮”;有的分析问题不够深刻,存在大而化之、以偏概全等现象;有的建议措施缺乏针对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在破解实际问题、推进科学发展上思路不宽、创新举措不多。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应当看到,学教活动即将进入第四阶段,大量艰巨、细致、繁重的整改落实任务还在后面,对照检查、案例剖析阶段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思路、对策、建议、措施还需要在第四阶段乃至今后的实践中加以破解、认真落实。因此,各学校、各科室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努力把下步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

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

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学习教育活动整改落实阶段从今天开始到8月18日结束。整改落实阶段是体现整个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的关键环节。各学校各部门要按照第四阶段《工作方案》的部署,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务必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高度重视。整改落实阶段是全区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整个学教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做好这个阶段的工作,对于确保整个学教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通过前三阶段工作,广大党员干部查摆了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仅仅是整个过程的一半,解决问题才是整个过程的全部。衡量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群众是否满意,归根到底在整改,归根到底看整改。如果整改措施没有落实,各项工作没有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整个学教活动不仅会前功尽弃,甚至会增加以后解决问题、推进科学发展的难度。为此,各学校各科室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整改落实阶段的重要性,认真按照局党委的部署要求,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各个环节工作,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搞好整改,确保整个学习教育活动达到预期目的。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广大党员干部要注意防止三种思想倾向:一是认为学教活动前三个阶段已经投入了很大精力,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可以喘口气的思想;二是认为工作抓得不错了,群众对自己评价也可以了,没什么可改的思想;三是认为有些问题已经在前三个阶段解决了,剩下的问题解决难度较大,可以往后放放的思想。对这些思想倾向,我们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严加防范,及时消除。要注意加强引导,一鼓作气,一如既往,毫不松懈,再接再厉,扎扎实实地把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抓紧抓好,以整改阶段的高标准保证全市学教活动的高质量。

(二)把握工作原则,明确整改方向。整改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程序严,必须坚持大处着眼、把握原则、明确方向,确保整改出成果、落实见效果。一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精神贯穿整改落实全过程。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现了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宽阔眼界、科学的理论勇气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对推动各项工作都具有战略指导意义。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认真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紧密联系我局实际,紧密联系“建设经济强区,打造滨海新城”的生动实践,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只要能把它与自己的具体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能够做到以人为本,能够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把自己的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同时,能够做到统筹兼顾,也就是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二要把解放思想贯穿整改落实全过程。我们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实际上就是推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的过程。在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在解放思想上还有很大差距。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惯性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封闭保守、因循守旧等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中解放出来,从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态中解放出来,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惰性思想中解放出来,从按部就班、推着走的行为方式中解放出来,从漠视百姓、高人一等的官本位思想中解放出来,从作风漂浮、急功近利的不良作风中解放出来。坚持依据科学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按照群众的意愿解放思想,针对发展中的难题解放思想,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解放思想,在比较借鉴中解放思想,以此推进学教活动扎实开展和各项整改措施落实。三要把解决实际问题贯穿整改落实全过程。衡量整改落实阶段是否取得实效,关键是看存在问题是否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前几个阶段的学教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问题,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认真关注的问题。要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坚持把解决问题贯彻始终,根据对照检查和案例剖析阶段发现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条一条地抓落实,一项一项地求成效,真正把问题改彻底、改到位。我们要集中破解一批难题,办好一批实事,努力造福于民、造福社会,让老百姓通过学教活动真正得到实惠。

(三)突出整改重点,制定整改方案。整改重点明确,措施切实可行,是搞好整改的前提和保证。每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对照检查和案例剖析中检查出来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整改的重点。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对照“六查六看”,抓好整改落实;普通干部要对照“三查一看”,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要把思想上的整改作为行动上整改的前提来抓,每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从思想上进行一次认真的梳理,进一步在一些影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提高思想认识,以思想上的整改带动行动上的整改。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重点、责任和时限,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既考虑必要性,又考虑可行性,切忌华而不实、脱离实际。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从薄弱环节入手,提出阶段性整改措施,力争取得突破。制定整改方案要注意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便于落实推广的原则。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发展的规划、目标、政策、措施、机制,对这些规划、措施等,要汇编成册。二是不回避矛盾的原则。在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时,要根据对照检查的结果和群众反映的意见,逐条进行认真梳理,不回避、不掩饰、不推脱。三是积极稳妥的原则。既要有近期目标,又要有中长远安排。分清哪些问题是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哪些是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哪些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哪些是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分门别类地对这些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形成整改措施或整改方案。

(四)落实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要在认真疏理的基础上,切实从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改起,从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具体问题改起,做好计划,分清轻重缓急,务求整改工作落实到位。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整改,对具备条件的,要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要列出时间表,限期整改;对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说清楚,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要通过扎实抓好整改,让广大群众进一步感受到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感受到在解决影响科学发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的新进展,感受到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带来的新进步。要着眼于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系统性与可操作性之间的关系,认真研究制定推动科学发展制度化、长效化的保证措施,努力把学教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好,形成更多能够体现科学发展的规范性制度。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改落实阶段取得实效

整改落实阶段任务繁重,具体细致,综合性强。我们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整个学教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一要强化领导责任。教育活动越是到收尾阶段,越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学校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要一如既往地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既要带头制定个人的改进措施,又要抓好班子的整改方案和党员干部改进措施的制定,组织本班子并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进行整改。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雷厉风行的过硬作风,认真做好最后一个阶段的工作。要实行整改工作责任制,确定各项整改任务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明确时间质量要求,把整改阶段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强化督导检查。局学教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调查研究,搞好政策指导,特别是对整改落实阶段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超前谋划研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各督导组要牢记职责,靠前指导,严格把关,及时督导检查,积极帮助各单位把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抓实抓好。对联系实际不紧、问题找得不准、整改思路不清晰、整改目标不明确、整改措施不具体、整改落实不到位的,要及时指出,督促修改完善;达不到要求的,要退回修改或重新制定。第四阶段结束后,局党委将对各学校各科室学教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凡未完成规定动作、未达到规定要求、整改工作不到位的,都要进行补课。

三要强化整改监督。要把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贯穿整改始终。整改落实阶段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公开、透明的原则,主动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由群众评价。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随时了解和掌握整改工作的有关情况。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的制定落实情况以及长效机制的制定情况都要及时向群众公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第5篇: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

关键词:PLC课程 电气控制电路 仿真软件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以PLC为主体的新型电气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除了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外,还能够在生产的第一线从事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PLC课程实践性很强,是强电与弱点的结合,是电气控制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同时也是一门难度较大的专业课。

一、以实验为教学引导,复习巩固电工基本知识

每学期开始,老师首先不会讲解大体纲目、讲解PLC基本知识,而是利用两周的时间,按照下列框图的内容,安排了大量具有针对性的实训课,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众所周知,电工基本常识中包括了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工具的使用、常用导线的连接等,其中电工仪表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是万用表的使用。突破传统教学方法,打破先理论再实践的顺序,以实训课为教学切入点,通过连接日光灯管电路这个实验,使学生们在自己动手完成的实验过程中,逐步掌握了电路的原理、各种工具的使用、导线的连接,以及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方法。

电气控制电路是复习内容的重中之重,这部分内容与PLC控制电路联系紧密,也是学好PLC这门课程的基础。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分成若干组,以比赛的形式,看哪组首先完成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自锁控制电路、顺序控制电路、正反转控制电路以及星―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电路的连接,加强了实验课的趣味性。针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在连接正反转电路主电路时,很多同学没有注意到主电路换相问题,以致电动机没有反转,为使学生们解决这一问题,亲自操作、耐心讲解电动机反正转的原理,剖析操作步骤,使学生们加深了对电路的理解和记忆,也为PLC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循序渐进,逐步拓展学习内容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介绍基本指令时会根据教材编写的顺序,先讲解指令的名称、功能和使用说明,然后举例说明具体的用法。这种照本宣科的授课形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习新而不知旧、温故而不知新”,学了后面的内容而忘了前面的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现结出“先应用后指令”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电气控制电路的学习和开学两周的强化复习,他们对各种电动机控制电路尤为了解,可以从各种电路着手,引导学生由继电器控制转变为PLC控制,由电路图改为梯形图,从而引申出指令表。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为例,先是复习继电器控制电路,然后指导学生按照PLC的外部接线和端口电路分配的要求,自己设计出控制电路的接线图,按照端口的分配,将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按钮和交流接触器分别用输入和输出端口替换,再根据点动控制电路的逻辑关系,设计出梯形图,最后写出指令表。此时,教师再给学生介绍指令的名称、功能和使用说明,便可以事半功倍。

通过这种学习,学生们可以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再是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模仿写出程序,再由教师引导出新的知识点,学生的理解力得到了加强,对知识的记忆也得到加深,与此同时,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充分调动。

三、利用仿真软件,增加程序的直观性

PLC课程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点很多,逻辑性很强,很多控制过程只能凭想象去分析,而没有直观的了解,学生要想学好PLC,除了要懂得强电与弱电的关系,还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抽象思维。因为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至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很多学生被置于了PLC课程的门外。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增加课程的直观性。我在讲解各指令的使用时,充分利用了仿真软件。

在PLC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个知识点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地方,即在一个自锁控制程序中,停止按钮使用常开触点或者常闭触点,所对应的程序也有所不同。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们对两者的区别认识不够直观,理解不透彻,遇到类似的问题是,不能举一反三,还是会出现错误。于是,可利用仿真软件来给学生们演示这个过程,让学生们看清楚外部按钮与程序的区别。程序一,是停止按钮使用常闭触点的自锁程序;程序二,是停止按钮使用常开触点的自锁程序。两个程序比较一下,同学们会发现在自锁控制程序中,不管外部接线中停止按钮使用的常开还是常闭触点,在梯形图中的停止触点都必须是闭合的,这样当启动按钮接通时,线圈才能通电。通过两个程序的比较,告诉学生们在工业控制中,具有“停止”和“过载保护”等关系到安全生产的信号外部接线一般都是采用常闭触点,方便查找故障。这里是一个图片

仿真软件的使用,将PLC的程序由抽象变得直观,学生的理解也由模糊变的清晰,学生们提高了学习PLC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成为主动探索,很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编写小程序,在仿真软件中验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编程水平,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教学的过程对于老师来说同样也是学习的过程,每当学期结束,老师们都会进行思考,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思考如何在下一个学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一定能为中职教育事业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伟林.电气控制与PLC综合应用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6篇: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

关键词:渠化工程;课程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8505

渠化工程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主干专业课程。渠化工程课程包含了航运枢纽的规划、布置及设计等基本内容,涵盖了结合现代水利建设的特点,体现工程建设在社会、环境、管理等系统中应该考虑的若干问题。

结合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的特点,以培养从事内河船闸、内河码头及沿海开发工程为特色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出发点开展渠化工程课程设置,

对于江苏省普通高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尤其重要。江苏省境内具有四通八达的内河航道网,截止2014年年底,省内共有内河航道总里程24 342公里,占全国航道总里程的1/5,江苏省境内设有通航船闸110座,属于交通部门管理的有47座,其余均由水利部T管理,且近些年一批新建及扩建的船闸陆续开工,可见在江苏省境内船闸的设计、维护修理及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科课程教学是教学研究型高校的立校之本,是教学工作的根基,是主要环节。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新增专业,在渠化工程本科教学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如何结合区域特点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让渠化工程的教学工作更接地气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少学者针对港口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问题进行了思考及探索[1-5],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借鉴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文章结合江苏的区域特点,就扬州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渠化工程的教学工作展开了一系列有益思考及探索。

一、渠化工程课程的特点及重要性

渠化工程课程的理论教学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渠化工程》

开展教学工作,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渠化工程规划、渠化枢纽、船闸

总体设计、

船闸的输水系统、船闸水工建筑物、闸阀门及启闭设备共六部分。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多,涉及其他课程较多,如:材料力学、土力学、水力学、结构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和水工钢结构等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安排,该课程的教学安排在大三的春季学期,理论教学课时为32学时,课程设计周时为1.5周。

渠化工程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科专业的学位课程,包含了航运枢纽在规划、布置、设计等基本内容,重点突出船闸的总体设计、输水系统及水工建筑物设计计算三部分。渠化工程教学大纲的制定理应根据学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宏观定位,以面向江苏省,服务江苏省,辐射东南地区为根本,以培养具备从事水运工程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结合江苏省船闸的建设特点,围绕江苏省境内水运工程的特色展开,为江苏省的内河水运建设培养人才、储备人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国家关于船闸工程设计及建设的政策和法规,

较系统地掌握渠化工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及船闸设计的基本方法,熟练运用AutoCAD绘图软件进行船闸图纸的绘制。

二、渠化工程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渠化工程课程内容具有专业性、宽泛性、实践性强、枯燥性及问题庞杂性等特点,结合学校渠化工程理论教学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紧贴工程实际

渠化工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船闸的初步设计方法。教学工作也主要围绕教材和国家规范标准展开。渠化工程课程的重点是船闸的总体设计、船闸的输水系统及船闸的水工建筑物三部分内容,每部分均有国家规范与之对应,如:第四章船闸总体设计对应JTJ305-2001《船闸总体设计规范》,第五章船闸的输水系统对应JTJ306-2001《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第六章船闸的水工建筑物对应JTJ307-2001《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船闸的种类繁多,构造复杂,各自的工作特点不同,其设计和施工要求区别也较大,对于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明晰阐述,让学生能够掌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比较空洞,往往就计算表达式讲字符的物理含义,而对计算式运用情况的分析高度概括,虽然有易于学生形成初步记忆,但做到真正灵活运用则较为困难。这主要受到两方面的约束:一是,受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无法详细结合实际船闸工程案例详细阐述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受限,且课程内容信息量不充分;二是,受教师工程经验的影响,任课教师自身对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较少,尤其对于青年教师,

工程实践经验更为匮乏,面对教学任务只能就理论而理论,就方法论方法,无法进行工程实践拓展,更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

在任课教师讲授船闸输水系统类型选择时,往往根据JTJ306-2001《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中输水系统类型的判别系数m进行确定,当判别系数m大于3.5时选择集中输水系统;当判别系数m小于2.5时选择分散输水系统;当判别系数m位于2.5~3.5之间时既可采用集中输水系统也可采用分散输水系统,对此,是不是两种输水系统均可采用,是否需要其他的参考因素。根据以往的教学情况,教师往往并不会展开,只是泛泛而谈,未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清晰阐述。学生在遇此情况时,往往依据设计的难易选择集中输水系统。此类情况在渠化工程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这些问题的解决均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

渠化工程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着眼于教材书本,主要以知识的灌输为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颇为单一,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阻碍了学生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课堂教学过程缺乏探索性、交互性、实践性、启发性和自主性。学生对任课教师PPT课件依赖程度高,学习兴趣不浓厚,主观能动性发挥较差。课堂教学采用讲授模式也直接导致课堂缺乏互动空间,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了阻碍作用,也不符合培养创新型工科类人才的定位,因此,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值得重点思考的问题。

(三)学生对课程的认知问题

渠化工程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中是必修课程,学生对于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认识和定位比较肤浅,即学习如何设计港口水工建筑物及海岸工程,而为何要学习渠化工程,为何要学习船闸的设计,这样的疑问在大一至大四的部分学生脑海中一直存在。若学生对课程缺乏正确的认知,那么将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渠化工程课程有抵触情绪,从而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降低,学习被动。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扬州大学新增本科专业,专业实力较其他水利类专业较薄弱,在大二上学期出现了不少学生转专业的情况,严重打击了未转专业学生对该专业原有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既然实力不强,为何还开设这样的专业,对学生有何益处?”等消极错误思想,这些因素也导致了在后续课程学习上情绪低落,对专业的认可度低,直接导致对该专业课程的认知出现偏差。

(四)课程考核问题

当前渠化工程理论课程考核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最终考核成绩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考试成绩占最终评定成绩的70%,还有30%源于平时课程作业及课堂出勤等。采用这样的评判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出勤率,但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考试试卷的难度不高,主要以过关性考试为主,考试内容呆板,试题缺乏灵活性,多局限于教材中基本理论,且受标准化考试方式的影响较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证明及应用题等主观试题较少,外加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问题,导致学生通过课件PPT的学习就可以通过考试,甚至取得较高分数,这样的考核机制会让学生产生临时抱佛脚的投机思想。这也使得记忆力成为了学生能否通过考试的关键因素。@样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的结果必将严重削弱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渠化工程理论课程体系的掌握,更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和对专业的热情。

三、渠化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让学生明确认知到渠化工程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内在萌生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学习主体的意识,基于此从四个方面给出了渠化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

(一)提高工程实践经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任课教师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工程实际素材,否则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纸上谈兵,就事论事,面对学生的疑问,也只能从设计规范的角度进行阐述,阐述的原因可能与实际工程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提高渠化工程的教学质量,需要任课教师加强自身的工程实践,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渠化工程的授课内容与工程实际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例如:教师在讲授船闸总体设计时,船闸的总体尺寸设计均按照JTJ305-2001《船闸总体设计规范》进行确定,那么在实际工程中,相同水力条件时,船闸的总体尺寸是否固定,当学生有此疑问时,教师可结合泗阳船闸工程实际案例进行阐述,泗阳船闸共有三线船闸,一、二、三线船闸中心线平行,各船闸承受的设计水头相同,但每线船闸的总体尺寸均有所差异,如:泗阳一线船闸总体尺寸为:230 m×20 m×5 m,泗阳二线船闸总体尺寸为:230 m×20 m×5 m,泗阳三线船闸总体尺寸为:260 m×23 m×5 m,对此是什么原因导致设计条件相同而每座船闸的总体尺寸却不相同呢?教师对此工程实际案例进行剖析,可让学生在掌握船闸总体尺寸设计计算方法的同时又明白了实际工程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目前,渠化工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

任课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直观演示法进行授课。

渠化工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课,课程不同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涉及内容较多,知识面广。渠化工程课程内容综合运用了水文、地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及相应的数理知识,这也要求任课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站在较高的知识层面上融会贯通地把握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吃透教材内容,才能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更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将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如:任课教师在讲授引航道口门区时,先给出口门区的定义即引航道静水和河流动水交界的水域,因较大的流速梯度,该区域通常存在斜向水流,有时还会出现泡漩等恶劣流态。由于该情况的出现,需对引航道口门区水面最大流速给予了限制,一般情况下,任课教师对口门区的讲授到此结束,学生对此的印象就是需要给予流速限制即可。当学生遇到实际工程中口门区的流速超过限制时,可采取哪些措施,学生不知所措。为此,任课教师在讲授此部分内容时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三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引航道口门区的流态进行数值模拟,给出相应的流线及流速分布,让学生依据模拟结果和口门区流速限制条件给出合理评判,若不满足,可采取哪些方法给予解决,最后任课教师可采用导流墩改善船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的方法给予阐述。采用问题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但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更高,任课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真正做到科研反哺教学。

任课教师还可采用网络辅助课程教学,在网络辅助课程系统中教学大纲和作业,督促学生课后学习。任课教师科学、合理地选择并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这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点,并综合考虑渠化工程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优化组合。任课教师需进一步完善渠化工程课程体系结构和各个教学环节,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建立多层次、多模式、高效、开放的渠化工程教学体系。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反促课程理论教学

渠化工程教学内容安排期间,合理地穿插实践教学环节,因材施教,重点抓两头,兼顾中间。对于大三的学生,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可将渠化工程课程设计分为若干子单元,再将子单元穿插到对应的渠化工程理论教学内容中,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船闸子单元的初步设计,从理论知识的理解到将知识应用于船闸子单元的设计,让学生不断提高对船闸的认知水平和设计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若学生遇到问题便会自主地去寻求答案和解决办法,否则船闸的初步设计无法开展下去。这样的举措有利于

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明白理论知识如何运用于工程实践。

在渠化工程授课期间,将现场教学穿插到理论教学环节中,在讲授完船闸的水工建筑物后,可带学生参观扬州市境内的船闸水工建筑物,如:扬州市境内的芒稻船闸、宝应船闸及施桥船闸等,通过现场教学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现场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任课教师可借助渠化工程的教学模型,如:渠化枢纽布置的教学模型、各类船闸的教学模型,以及船闸过闸、输水系统演示等基础实验,让学生动手拆装、分解船闸结构,在拆装过程中明白船闸的组成和每部分的结构特点。

利用校院两级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提升计划,将先进的实验仪器,如“PIV”、“ADV”等运用于渠化工程的实践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反促渠化工程的理论教学,提升教学效果。通过院级努力,主动联系江苏省境内设计院、施工单位及船闸管理单位,构建校企合作关系,形成固定的实习基地,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证。通过聘请实习基地的具有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避免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任课教师可依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同时转变课程考核等同于考试的观念,将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纳入考核体系中,让课程考核过程化、经常化,

从而督促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掌握渠化工程的理论知识。在渠化工程考核中,任课教师可采用期末考试、分析报告、平r作业、小论文、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结合进行考核。如:在渠化工程理论课程全部讲授完后,任课教师可将班级同学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船闸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提炼撰写小论文并制作PPT汇报,同时任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到知网、万方等电子文献数据库及图书馆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任课教师对分组的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给出相应的考核成绩。在这样的考核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知识的组织概括能力均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通过在渠化工程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遏制学生“考前背一背,过关松一松”的不良学习风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提高自身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在当前科研为主导的前提下,任课教师必须付出更多,才能将教学和科研做到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四、结语

到2021年,江苏省要完成京杭运河江苏段升级扩容,苏北段完成船闸扩容建设、湖西航道建成通航,实现全线2000吨级船舶通达,苏南段完成三级航道整治工作,江苏省航道事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水运工程建设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关键在于本科教学质量,为此,根据学校的区域定位,分析总结了渠化工程的重要性及该课程的特点,指出了当前渠化工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围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课程学习兴趣,从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措施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期为渠化工程理论课程的教学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曹周红,韩时琳,肖政,等.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6):96-97.

[2]程永舟,江诗群. 航道整治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 高教论坛,2009(12):41-42,72.

[3]赵志舟. 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结构改革的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5):85-89.

[4]赵志舟,许锡宾,王多垠. 港航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134-135.

[5]陈杰,黄文卫,蒋昌波,等.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5):46-47,80.

第7篇: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

关键词:两个主体;现实意义;价值;策略;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1-0021-05

两个“主体”衔接的现实意义

在新课改已经步入“深水区”的背景下,重新厘定两个“主体”的衔接及现实意义,对于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并非毫无助益。毕竟,在乱花迷眼般的教学模式“浪潮”冲击下,有些教师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成果,进行了不拘一格、标新立异的改革尝试。有人甚至刻意漠视自身的课堂引领作用,将课堂的驾驭权交给学生,还美其名曰为了突出、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是师生共同拥有的。没有教师得体、得当、得力的引导,也就不会有学生有效、有趣、有力的学习。创建富有朝气、秩序井然的现代课堂,需要师生双方的智能参与和情感付出。而孤傲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只能让看起来喧嚣热闹的课堂滑向浮泛松散的境地。只有清楚认知、积极实施两个“主体”间的有效衔接,才能建构富有启迪意味的课堂,并让置身其间的师生尽情享受有道德、有情趣的课堂生活。

教学各有路径,但这两种路径并不非平行并列,而应该交错承接,归为一体。作为教的“主体”,教师要借助自身的智能优势,引导学生富有情趣地自主学习,以挖掘潜能,激活思维,培养他们的求知热情。作为学的“主体”,学生不光要知道学什么,怎样才能学好,还应该从教师的举手投足间感悟机智,涵养风度,化育品质。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在促成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乃至珠联璧合中,教给学生更富意趣、更有价值的东西。

漠视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不管是突出教,还是强调学,都会让教与学的“一体”活动遭遇被“分割”的尴尬,甚至使得课堂重新回到教师耽于提问、学生苦于作答的窘境,让学生的求知主动性受到压抑。认真思辨两个“主体”间的有效衔接,才能达成由侧重知识到注重培养学习力、由关注分数到瞩目培养发展力等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彻底转变,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态,精心雕琢教育行为。达成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教师才能进一步解放教育思想,明确教化职责,变革教学方式,完善教导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修养和人文情怀,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渐次引领下,明确学习目标,养成学问品质,感受生命关怀,享受成长快意,进而达成师生的真心互动和倾情相拥,促成和谐课堂的顺利构建,让课堂展示育人、济世价值。

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阵地,也是教师展现才情的舞台。教师的课堂作用不能只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透过学养人格的呈示,给学生良好的潜移默化,让他们见贤思齐。要有意识地完成课堂身份的转变,变教材的讲解者为课程的开发者,变考试的追随者为生命的建构者,变“授知”为“育人”,变冷漠要求为真情激励,以便在提高驾驭教材能力、提升教育素养、优化教学手段的同时,将个人掌控的“教室”变为学生主宰的“学堂”,将知识充斥的“课堂”变为思想驰骋的“沙龙”,让学生善于求知,勤于探究,乐于思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人,他们希望获得学习上的自主、自由和人格上的尊重、独立,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中心任务,就是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张扬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过上轻松自在、情趣盎然、有价值、有尊严的课堂生活。要能够超越知识的层面思考教学,跨越绩效的层次体察教育,在平等对话中和学生真诚交流,在心灵悦纳中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在智能训练中激励学生勇于创新,促使平常的课堂荡漾生命的柔情。要关注学生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从有利于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流程,还要通过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不可单纯地提要求,孤傲地做“裁决”。只有实现了两个“主体”的相互激励、相与激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索,才能有效实现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进而让师生共同享受知识、情感、快乐相伴共生的课堂教学。

教师主体存在的价值

新课程强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不是要削弱教师的课堂导向作用,而是希望借助两个主体的有效沟通,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达成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让教师的存在更具意义,引领行为更加有力,主导价值得到更充分体现,教师才能准确把握课堂使命,厘清教学职责,并且凭借优雅的教学行动,给细弱的生命以真诚的呵护,依据学生的智能水平,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借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激起课堂里的思维碰撞。

“教”不是单向作为,它必须以“学”为依附,并在“促学”的同时,实现“教”与“学”的相得益彰。要想“教”得好,教师的课堂存在必须是真实的,而不可呈虚拟化倾向。教师不能因为崇尚理解的多元而对学生的纷繁解读不置一词,以致将自身的存在沦为“人在此,意在彼”的物质符号。一旦有“在位缺席”的情况出现,不光难以促成学生主动、生动、灵动的学习,更会让教师在习惯性的自我弱化中漠视教学职责,遗弃育人使命。

教与学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师生之间可以也应该在课堂里实现能量的相济和情感的共生,达成教学的双赢。教师的课堂任务是借助对个体心灵的审视,点燃学生的成长热情,激扬他们的批判思维,让他们受到知识的熏陶,收获思想的发展。有了对学生心性的体察、承领与化育,才能有“教”的得体与有效,才会有两个主体间的志趣相投、情感契合。教师不能将自己定位在维持纪律的层面上,甚至当起课堂里的“督察”,不可只知道对学生提出限制和约束,甚至在不如意时,作“河东狮吼”状。如果教师将个人的存在异变为课堂里的主宰,在教学中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以致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思考权,那么,学生的主体存在就将趋于虚拟,课堂的民主化进程也会流于虚妄。

教师的课堂存在应该表现为心灵在场,人格育人。面对学生时,要舍得放下“权威”,乐于丢弃“架子”,努力俯下身子,辨析学生的建构能力,制定恰当目标,洞察学生的心理愿景,给予真情滋润,以促成学生对知识的尽情悦纳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要积极关注个体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努力行使课堂自,充分发挥教学能动性,突出思维灵动性,彰显思想独立性,而不能做教参的宣读者,以致对文本进行机械诠释、呆板图解时,却忘了生命的存在,甚至将温暖的主体呈现变为生硬的提问,把温馨的生活揭示化为知识的陈列,让教学缺少趣味,使课堂丧失美感。要做好成长策划,完善教学流程,达成情感协调,真正做到讲授得当,指导得法,措施得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辨,自在成长。

学生的主体活动永远离不开教师的课堂引领,教师的课堂光辉永远不该被暗淡。即使有意要将课堂话语权“自我剥夺”,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我们也要尽力避免矫枉过正的情形出现。曲解教育理念,淡漠教学职责,就有可能将课堂里的教育人变成讲台上的旁观者,甚至当起课堂上的“甩手掌柜”,以致在学生出现学习困惑时不予理会,在学生需要引导时置之不理。只有充分认知课堂身份,着意突出引导作用,才能在教与学的相和、相促、相长中,聪颖头脑,温润情感,激励精神。否则,不管是孤傲地“给力”,还是盲目地“减力”,都会因为未能恰如其分地“着力”,导致课堂教学的“无力”。

教师的价值几何,取决于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和建构。教师不光要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感知文本,梳理情感,还要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实现教材、生活和生命的多角度审视和多层面衔接。要将单向的知识传授变成多维的技能培养、情感沟通和价值观培育,以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德化课堂。要有对教材的理性剖析,能将自身升格为课堂里不可替代的“情感符号”,让学生在轻松阅读教师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文化信息时,将情智活动演绎为课堂里越发绚美的“文化意符”。

课堂的存在不光要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应该激励生命的成长,至少,能促成对生命走向何处的思考。而对知识的膜拜虚化了我们对生命的关爱,对教学的偏见淡薄了我们对教育的情感。只有纠正理念偏颇,厘清课堂责任,丰富课堂内涵,才能促使课堂真正成为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观共生共长的“生命场”。在担当“教”的主体责任时,教师不能耽于授知,狭于训练,疲于应考。在学生遇到障碍时,不能简单地告知结果,重演被虚拟、异化、颠倒了的“问答式”教学。要时刻褒有对生命的尊重之心与悲悯之情,做到善于启智,乐于怡情,长于蕙心,做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和促进者,做情感的体察者、承领者和悦纳者,做课堂成长共同体的设计者、实践者和创造者。要洞悉学生的心理需求,感受学生的情绪变化,相信学生的本性善良,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能在放飞心情、温暖性灵时,激励学生发挥能动性。要将师生的知识交流、情感交融衍生为教育资源,实施仁爱之心统领下的因材施教,而不能拔苗助长,更不可喜优厌差,让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再遭落寞,再受伤害。

学生并非一成不变,课堂教学不该模式化,教师更不可因循守旧,僵化思维。要激发想象力,培养意志力,赋予学生持久的成长力。要惯于回顾,乐于审视,长于分析,敢于批判,培养自身的发展力。要准确理解自身价值,不可弱化引导作用,更不能在该引导时却选择了退后,在需要指导时却选择了避让,在理应恰切评价时却选择了浮夸,导致课堂引领成为“隔空视察”,教师的课堂存在沦为摆设。要有向传统教育习俗挑战的勇气,能和学生平等对话,以实现将书读透、将课上好、将人教活的教育宗旨,而不应该局限于对教学方法的改良和教学手段的雕琢。

要想让学生成长更真实,更有力,就不能将教育异化为对功利的追逐,将教学简化为对分数的渴求,致使学生在应对考试中产生恐惧,在“唯文本是瞻”中滋生奴性。要有颠覆应试课堂的勇气,有建构“生本教育”的能力,将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课堂不仅是容纳知识和丰富智慧的时空结合体,还是检验教师教育道德和教学志趣的风向标,成为熔铸教师生命品质和人格魅力的幸福地。要当好经师,学会授业,更要做好人师,懂得怡情,能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看待并善待细弱,肯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成长并享受精彩。要防止将教育人的身份异化为培养应试技能的“拙劣”教练,异变为只重成绩分数、不管性灵舒展的“冷面”杀手。要时时显仁者爱心,处处展智者柔情,能真诚关注每一颗心灵的期冀,给有血有肉的生命以有情有意的温润,让学生享受课堂里的温暖,感悟生活中的温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教师课堂价值的高低不在于自我标榜,也并非固定不移。要努力学习,勤于反思,在学习和思辨中不断丰厚学养,催生智慧,养情怀,实现人道关怀。要在精教和善教中,催成学生的会学和乐学,让学生享受课堂尊严,收获个性发展。要借助驾轻就熟、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的课堂指导,将教育的存在变成课堂里的耀眼旗帜,将有形的生命关怀化为无形的教育丰碑,让课堂上时刻有灵韵飞动,让学生心里始终有神采飞扬。

以学生为主体的策略

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由差异造成的差距也就在所难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有学习自,收获主动求知的快乐,奠定终身发展的情智基础,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

然而,有些教师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却又满足于课堂上的表面喧闹,虽然学生忙忙碌碌,却不能收获与劳动相匹配的学习成果。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堂,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成长,让不同的个体在学习时都能有所得,在思考时都会有所悟。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确立有梯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激活思维。学生智能上的差别导致了他们同中有异的学习需求,只有因势利导,才能催生课堂里的异彩纷呈。教师既要有整体意识,又该有局部关照。倘若孤傲地设置高远而整齐的目标,不光会降低课堂的美感,还会阻碍处在两端学生的发展。

为不同学生设计同中有别的学习目标,实施具有针对性、拥有梯次感的教学,才能真正照顾到每一个个体的心灵瞩望。弗莱尼在总结其40年教育经验时曾经说过:“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对于优秀生来说,遇到了挑战,潜能才会得到有力的激发,对于后进生来说,取得了进步,学习信心才会得以树立并不断增强。因此,为学生设计课堂学习任务时,既要讲求效果,又要体现差异,能促使学生在不同学习目标的实现中,思维得到激发,智慧得以启迪。

在教学《背影》一文,引导学生分析四次写背影的文字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时,我设计了三个练习,供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1.找出四次写背影的文字,看看哪一次写得最为具体、详细,并有感情地朗读。

2.比较四次写背影的文字,说说哪一处文字最让你感动,并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3.分析四次写背影的文字,谈谈它们在文章中的不同表达作用,并选择其中的一处加以赏析。

这样的任务设计因为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感知、应用能力,也就有效避免了面对雷同问题时一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的课堂尴尬。而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主选择合适的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做,也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他们的课堂情感。

其次,关注生成中的课堂情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以激励成长。课堂是承载知识的场所,也是情感交流的天地。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期许及满意度均表现在他们的学习情态上。观察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关注学生情绪上的细微变化,辨析学生态度上的微妙差别,才能促使学生精神饱满地学习。

课堂并不总是平稳运行,教师要能预见课堂里会出现的情形,并游刃有余地解决疑难。即使出现了令己难堪的课堂场景,也要以仁爱之心善待学生。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问题简单幼稚,也要用心承领,千万不可漠视,更不该鄙视。要将对知识的单纯关注变为对生命的悉心关照,肯用慈爱之心去体察,能从一个笑靥、一次蹙眉中洞悉学生的心理情状,并及时做出恰切的判断,积极寻求得体的对策,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起他们的课堂热情。

课堂教学没有小事,凡事都须竭心尽力,启智怡情。在课堂上,不仅要看到学生求知的神情,还要想到家长殷切关注的眼神,正视全人类共同注视的目光。要将课堂从知识的“集中营”里解放出来,还原为对生命的体察、呵护与关爱,能给学生的成长以真情赞许,也能对瑕疵的出现给予谅宥。发现学生的浮躁,要借助巧妙的引导,诱使他们沉下心去;洞悉学生的紧张,要营造轻松的氛围,让他们体验课堂的快乐;看到学生的疲倦,要采用新异的方式设疑激趣,鼓励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发现学生的懈怠,可以制造认识上的错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总之,要精心雕琢教育手段,有效选用指导策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真正达成课堂教学中求知、启智、蕙心、养性、温情的多位一体。

第三,实施积极的教学反思,观照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激发兴趣。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终结。如果将思维局限在课堂上,以为上课之后就万事大吉了,那么,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创造出富含诗意的课堂。要想让课堂教学因为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而亮点多多,我们就必须将功夫花在课外,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反思要全面、具体、深刻,而不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要主动回顾学习场景,积极回味教学细节,能在对过程与环节的品咂中,看一看哪些问题的设计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弹性和张力,哪些指导未能达成激发学习兴趣的目标。要辨析哪些地方因为耽于对群体关照的苛求,导致课堂学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事情,而另一部分学生成了课堂里的观众,以致将向往中的“群体关照”目标沦为虚空。要思考提出的问题是不是立足文本,联系实际,沟通生活,瞩目未来,丰富了学生的学养智慧。要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看看是否因为盲目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效,孤傲地注视目标任务,而导致了课堂上的争分夺秒,漠视了知识后面的人的存在。

“以学生为主体”的终极目标是让不同的个体得到均衡、多元、共同的发展。而追求高效是当下课堂里新滋生的傲慢与偏见,它以供人观瞻为目的,以追求虚浮为能事,以牺牲部分学生的课堂体验为代价,其结果也就催生了课堂里新的不公,甚至使得课堂教学跨越了促使个体自由成长的道德底线。因此,富有意义的教学反思,还要关注是不是在习惯性的课堂整体推进中,让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建立在另一部分的成长受到阻遏、趋向停滞上。要思辨自身的课堂行为,看看有没有深层次的追问、想象力的激发和创造力的生成,学生的学习意识是否觉醒,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是否达到了“永不餍足”的饥饿状态,想学、会学、乐学、趣学的场景是否真正得以生成。

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明白事理、提高素养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认知世界、丰富智慧、感悟人生的重要阵地。倘若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而忽视了教师的规范指引,极有可能导致课堂里“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纷乱局面出现,甚至使得课堂丧失了意趣,旁落了魅力。

学生的课堂学习固然重要,但教师的课堂引领同样不可或缺。漫无边际的学不应该“淹没”饶有趣味的教。只有厘清教与学的相互承接、转换、推动关系,才能借助高质量的教,促成有趣味的学,进而构建意味隽永的现代课堂。要想让师生在自由、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快意成长,我们必须实现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

实现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需要教师准确理解课堂的精髓。课堂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不是只为提高考试分数而设,只为培养解题能力而存。当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放到成绩上的时候,课堂意义其实已经丧失了一半。借助有价值的教,催动有趣味的学,课堂才能彰显教育价值,实现心灵润泽。

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研究学生,才能实现关爱生命、呵护成长的课堂追求。不遗弃教育人的职责,完成相机引导、中肯评价、深情激励的课堂使命,才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自由。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做到总中有分,统中设层,有梯度,显层次,利于选择,便于调控。要选用得体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求知,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能优化课堂情感,养成思维品质。要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不同的个体确立恰当的学习任务,设置得当的评价标准,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略,以便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综合衡定。

课堂里有许多年轻的生命葱茏成长,教师的课堂存在也就不能只停留在制定目标、分析教材、设置问题、判断正误的层面上,而应该在达成微观上的知识教学时,实践宏观上的富有激情的生命教育,让学生既有学业上的收益,又有精神上的洗濯。课堂引领要讲究层次,追求新意,既能借助自身的人格素养吸引学生,又能让知识本身展现迷人的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他们的向善自信。

课堂不应该围绕知识转,更不能沦为考试的训练场。要把学生当成独立的人来看,当成有尊严的人来爱,尊重他们的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促使他们精神饱满地研究生活现象,探究生命哲理。要积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态,洞悉他们的心理需求,能在不同的生命体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建立思想交流的渠道,以实现师生的心性相拥,达成师生的灵魂默契。要培养团队意识,通过关注、爱护、信任、引导、欣赏、激励等举措,促成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学问品质,养成他们的思辨习惯,而不能机械图解,简单设问,僵硬评判,更不该粗涉,无情打压,让两个主体处于对峙状态。

实现课堂教学中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不会一蹴而就。发现问题和不足时,要及时、主动做出调整,以实现教学互益,促成生命互动,保证师生都能在课堂里获得长足发展。研究自身的教学行为,不光要看哪些教学方式得当,哪些课堂指导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哪些教学手段推动了学生的主体探究,哪些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求知,还要思考哪些问题设计得有价值,让教学拥有了深度,哪些说教呈扁平化,让课堂失去了立体感,哪些行为是教学生,实现了以学定教的课改愿景,哪些做法只顾教知识,而遗弃了对生命的关照。只要积极辨析,理性审视,积极调整,我们就能借助教学相长这一课堂目标的实现,达成对生命的真情化育。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Double Subjects

LENG Xue-bao

(Ahu Middle School, Xinyi 221413, China)

第8篇: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

[关键词] 中医理论;优化设计;养生健美操

[中图分类号] G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133-02

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培养是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内涵。研究表明,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能起到消除紧张情绪、磨练性格、锻炼意志、促进智力、激发进取的效果,为其他任何教学方法无法代替的手段,其中,健美操项目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效果尤佳[1]。为了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教学功能,根据中医学理论特色,优化设计编排“养生健美操”的教学套路,并进行教学实践,收到良好效果。

1设计背景

现代健美操是西方传入的体育项目,流行不上百年。由于它的整套动作坚实刚劲、充满活力、富有时代气息,起到健身美体作用[2],故深受广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的欢迎。在中医院校开展健美操运动,如何发扬中医学的民族传统文化优势,以获该运动项目的最佳效果,是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分析表明,现代健美操与我国传统保健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存在不少有共性的结合部,表现在锻炼目标、音乐韵律、健美效果等方面[3]。大量的文献资料提示, 代表我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包含太极、易学等我国古典哲学的中医学,具有自然、和谐、统一等美学要素,她以“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刚柔相济” “以和为中”“虚实有度”等审美思想表现出中医学的简洁、对称、新奇等美学特征[4,5,6]。以这样的学术背景为依托,将上述中医学的美学内涵贯穿于健美操学习思想,教材编排,学员组合、社会活动等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融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于一体,是养生健美操教学模式总体设计的基础。

2设计要点及方法

2.1 增强审美理论教育,结合实践讲解

理论联系实际是任何学科教学手段的总体要求,但由于人类社会的特殊背景,对健美的观念和实施健美的方法各有千秋,结果也不尽相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中医学,于具有均衡、对称、和谐、简洁、自然等美学特征,是我国传统保健理论和方法所独具的美学内容[6],更是中医各专业学生独有的公共信息库,因此,在实践练习的每段编排,甚至具体的锻炼动作中,穿插讲解中医的美学理念,强化审美意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理解人作为审美主体所应持有的观念、情感等心理因素,和培养较高层次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2.2教学实践与中医学基础理论有机结合是设计健美操养生机制的创新之点

中医学的整体观原则,阴平阳秘,气血经络的运行理论,不仅与健美操实践中的机制阐述息息相通,面对中医院校的学生讲授,有学科“公共语言”的沟通基础,会产生亲切的教学感情,现代科学研究的结论也为这种方法提供了许多切入点,介绍这些现代信息,会使中医院校健美操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为课程的充分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3 融入其他传统养生健体项目,收取博采众长之效

我国数千年的民族保健文化,传统的民族体育不但姿态优美,而且风格独特,养生理念突出,受到全球的关注。其中太极导引、阴阳和谐、刚柔相济、动静互融、健美宽厚等功理特色[7],可在健美操套路设计中得到体现。因此,不断融入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精髓,力求发扬传统民族风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专业实践的创造力。在设计健美操时还可吸收其他现代体育项目如田径、游泳、射击、举重等的特长, “为我所用”地塑造更多美体形象。瑜伽的“以静养动”和“修心塑体”冥想功法,有引导内心平衡,提升内力的作用,在取材设计时也不乏参考价值。

2.4合理编排课程内容,全面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鉴于健美操教学在全国尚无统一的教纲和教材,因此,院校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创编适用的教纲和教材。填补此项空白,既是教师的职责,更是自我创新的机遇。福建中医学院在数年来的课程编练实践中,除理论部分贯穿上述的设计要点外,动作演练的编排,参照全国各地健美操套路并进行比较之后,根据校学生情况,作全面调整,力求反映我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

2.4.1健美操套路安排,节奏明快,绵延有序,刚柔和谐,阴阳相济,显蓄含宜表现为刚劲时,呈高山伏虎的民族气势;舒缓处,具幽涧潜龙的易学玄机。总体套路,动作循序渐进,无突然起伏的操练习俗,务求促健防损,通达健美;塑型典雅新颖,有自然流畅的太极风韵,显示身心俱美,包揽东方特色;表情真切而含蓄,形与神俱,缘自恬淡虚无;意境舒坦而宽厚,天人合一,实是乾坤气息。

2.4.2选择合适音乐,匹配健美操套路,是成功演练的关键要素我国传统丝竹乐章之韵律,尽备优雅柔情、流连奔放、刚劲和谐、缓疾有度之技巧,能使人精神放松,消除压抑,调节心态,是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心理美感的有效途径。练习者在有感染力的音乐中进行锻炼,不仅心情愉快,不易疲劳,还可排除精神紧张,使人的心灵情操得到净化,身心得到协调发展。不同的健美操套路,可供选择的古典乐曲不胜枚举,其中“彩云追月”的节奏明澈,“高山流水”的优雅绵绵,“平湖秋月”的流连意境,“雪山春晓”的疾缓有序以及“十面埋伏”的刚柔并发,给相应套路提供美妙乐曲,为演者和观者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合适的乐曲还能强化学生的动作记忆,提升演练情趣,甚至起到启发创作灵感的作用。

2.5改变考核考试方式, 鼓励创新和竞争

2.5.1转变师生对考核考试的观念应树立正确的考试考核观,即通过考核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增强教学效果;通过考核还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以获教与学双赢的效果,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具体做法是施行“四变”:①变规定动作的完全模仿为有目的性自编动作创新,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②变教师考核为师生评判,以增强学生的审美力和考核的透明度,确保更佳的学习效果;③变个体应试为集体应试,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及协调精神;④变个体的动作检查为集体的表演竞赛,以展示自我,提高自信心。

2.5.2教师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尺度判定学习的价值,实现课程考核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应强化实践意识,提高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技术迅速地、创造性地运用到编排实践中去,并自觉地通过编排实践检查自己对知识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感悟或演练中的闪光点,在学生练习较为熟练的情况下,让所有同学轮流表演,互相观看、比较和欣赏;或要求同学自行重组已掌握的套路,进行比赛式表演,然后请有创意表演套路的同学作竞赛展示,以提升自信、培育平衡而阔达心态,为学生抒发审美感情、展示创新能力提供平台。另外,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竞赛,或参加社区群众的服务性展示辅导,不断提高自信心、美学鉴赏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强化服务意识。

3效果分析

3.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育人效果

养生健美操经过教学的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并在师生交往和教学互动中,反复修正与优化内容,确实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育人效果。表现在:①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改善,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性和灵活性的体质指标均有提高。②心理素质显著提高,心理承受力、自信度、宽容性、社会交往与主动服务社会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由于“比赛”式的考核方法的实施,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协作精神和能力明显增强;同时由于通过学习使学生内心世界的层次提升,审美观和健美技能得到加强,表现出健美节目自行编排的创新精神。③学业成绩同步提升。由于身心素质的改善,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理解力增强,各科的专业学习成绩也相应提高。在福建中医学院1996级到2004级本、专科学生中成绩均成正态分布,均值明显提高。说明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的素质均有提高。

3.2 课外活动,参与和服务社会意识表现优良

在福建中医学院1996~2004级本专科近千名进行此项教学的学生中组队参加全省高校动感啦啦队的比赛,获得第四名,参加全省全民健身节表演获得社会的认可,在院庆、党代会、校运会等重大场合,健美操表演屡获全院师生认可和学校领导的赞扬。由于健美操教学的新颖和突出表现,健美操教学荣获2004年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此外,有的学生因具备上述优势,在毕业后激烈的择业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4评述

4.1 养生理念是中国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所表达的民族体育之魂,也是留给华夏儿女厚重的文化积淀。与我国传统的太极、周易文化的美学特征密切关联的中医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延续至今,她不仅蕴涵着丰富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医学美学思想。《黄帝内经》中就有人与自然的整体美、阴阳五行的平衡美、脏腑经络的协调美的阐述。中医学从一开始就不但强调人和人的健美,还将人的健美与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和动态平衡加以研究。当我们用现代美学的眼光去审视中医学时,就会发现她具有简洁、和谐、新奇等诗一般的美学魅力。古代医家孙思邈还将“苍生大医”的概念列入中医美学范畴――即倡导心灵美、行为美、仪表美、语言美等全面的医德修养。这“四美”仍是现代医务人员职业修养的重要部分,因此,应用中医学丰厚的美学内容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审美素质,引导和培养现代高素质的中医人才,具有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现实意义。

4.2 养生健美操的教学目标和中心要素是在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保健养生理念倡导下的健和美。依托民族文化的美学背景和学术氛围从事此工作,犹如在郁郁葱葱的大地上建造一座宏伟华丽的大厦,因此,将周易、太极和中医学的美学特征和健美操套路自然结合,创编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健美操课程,不但会受到本校学生的欢迎,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添砖加瓦,也可对“全民健康”和“终生体育与大众体育”的理念产生影响。

4.3 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理念是“健身第一,终身体育”。展望未来,健美操在学校体育的发展可能以养生健体为目标,而非追求高难的竞技比赛之路。因此,养生健美操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杨小林.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9,20(2):104.

[2]周 烈, 侯菊芳. 健美操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13(4): 5-6.

[3]潜沉香,杨 锋,李庆友. 传统与现代健身运动――太极拳与健美操的对比[J].四川体育科学, 2004,(3): 116-118.

[4]庄建国.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25(2):181.

[5]魏艳菊,姚汝良.浅议中医理论的科学美[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l8(1):12-13.

[6]陈明华. 孙思邈中医美学思想初探[J]. 医学与哲学,2005, 26(3):69-70

[7]刘晓华.论太极范畴的自然哲学意蕴[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7-21.

第9篇: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篇【一】

初二的学生们正在从懵懂无知的少年时代迈向青春的门槛,逐渐走向成熟。但是这个期间他们也会展现飞扬的个性和张扬甚至是叛逆,因此这一阶段非常重要,会对他们以后的人生路打好基础。为了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特在开学初制订了如下班级工作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班同学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日常行为规范也日渐走向正轨。一部分同学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卫生和生活习惯,但是八年级是分化的快速阶段,因此对学生应该提更高的要求,用良好的班风正和学风来约束他们。用爱和关怀来引领他们。

鉴于以上各种情况,本学期的奋斗目标制订如下:

二、本学期的奋斗目标

1、努力提高文化成绩,争取各科均分稳定提高,争取在班级评比中名列前茅

2、进一步提高行为规范的执行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最好,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发挥自己。

3、增强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形成良性竞争,培养他们拼搏进取的精神。

4、努力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提升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养。

5、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教育,培养责任心和公共道德感。

三、工作措施

1、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主动与任课老师交流沟通,经常与同学谈心,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

2、加强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开学初重选班委会,建立以班长为龙头的有力团体,带领全班同学在纪律、行为规范、卫生等各方面取得更多进步;另外,开展以学习委员为龙头的“一帮一”学习小组,帮助督促学习困难的学生。

3、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利用班团队主题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理想教育。可以采用观看录像、辩论、文艺表演、征文、演讲等不同形式,为青春期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确定人生奋斗目标,做一个热爱祖国、关心他人、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

4、转变教育观念,健全学生人格;言传身教,以诚取诚;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换位思考,正确引导;拿起表扬的武器;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付出爱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经常与家长联系,建立和学生家长的良好关系;努力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中找到平衡点;加强班级建设,营造科学文明的班级氛围;以班委会为支柱,以《班级量化测评》为形式,以“敬、净、静、竞、进、谨、精、警”为舆论向导,以培养学生“善良、文明、守纪、自律、自主、友爱、理想”为目标,以班会、班务会为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和谐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都能找到成功和自信。从而热爱我们的学校,热爱我们的班级,热爱我们的祖国。

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协调各科关系,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以及方法与过程的渗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吃苦,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5、安全教育

作为班主任,我充分利用时间加强对学生的饮食安全、交通安全、住宿安全、上下楼梯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防火防盗意识教育,加强突发事故处理方法的教育和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的教育,坚决贯彻执行学校的安全责任制。

6、学风建设,至关重要;学法指导,必不可少;兴趣引导,事半功倍。

(1)严肃班级纪律。加强课间纪律、自习纪律、课堂纪律、就餐纪律和住宿纪律以及其它方面纪律的管理,注意教育、引导学生守规守纪,文明礼貌。

(2)深入剖析学习。在班级广泛开展“我为谁学”、“要我学还是我要学”等大讨论,帮助学生清楚学习任务和学习形势,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加强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坚决杜绝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在班级深入开展“我谈学习”活动,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学习方法,教师予以不断的指导,争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

(4)开展目标性学习活动。让每位同学为自己合理定位,为自己树一个榜样,树一个竞争对手,帮助学生创造竞争给予,帮助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舞台,并督促他们完成自我超越。

(5)注意促进中间层学生的正常发展。中等生是班级学生的大多数,上等生的起点太高,他们达不到。中等生大多踏实、上进,以他们为主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比较容易。

(6)严要求,高标准,促优更优。注意抓好优生的学习工作,督促他们向更高目标发展。

7、卫生是形象,是窗口,工作要做好,学生是关键。工作中,我将学生按住址划分为若干小组,责任到组到人,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

这一年的工作中也许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但是我已经从思想上做好的充分的准备,我力争今年的班务管理水平能更上一层楼,班主任的工作更细腻和成功。

八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篇【二】

作为一名班主任,站在这个新的起跑线上,我也该为我新学期的工作及早制定出计划,对全期工作有一个全盘考虑。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将继续担任八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工作,八年级三班共有58名同这,男女生各占一半,我班学生活泼好动,头脑灵活,能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学生知识能力特点是:中间力量好,也就是中等生多,但没有特别出色的学生,所以下学期的一项工作重点是培养出几个出色的优等生。

为了不辜负学校领导的重托,各位家长的期盼,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结合本班特点和上半学期我们八年级三班的班级工作情况,我制定本期工作计划如下

二、工作目标:

1.全班团结一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细化学生常规管理,各个环节都要有考核分量化。

2.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班风,在仍要抓好中间学生的情况下继续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尖子生。

3.转化差生,让其从思想、学习到生活各方面更好地成长。

4.在地理、生物两科上再下功夫,争取学业水平考试取得好成绩。争取期末各方面都有显著进步,为九年级真正打好基础.

三、主要工作:

1、用新的管理理念武装自己,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在本学期中,我要认真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班级管理中要多学习他人的好方法,要有全局意识。

(1)继续加强班级班风班貌的建设,创建和谐向上、努力进取的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一个班集体整体给人们的印象,是正压过邪,还是邪压过正,跟班集体中舆论导向的正确树立不无关系。一个良好的班风班貌,需要班主任坚持不懈地引导,也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配合,特别是需要班干部对同学们的督促。

(2)发挥团结互助的学习精神,促进共同进步。学习好的要切实帮助学习较差的,遇到问题、困难,要努力克服,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发挥共同智慧。

(3)充分利用教室后黑板报。宣传班级的突出事情,促进良好班风班貌的形成和发展。

2、抓好思想教育,重视学生的做人之本。

本学期对学生要加强思想教育。在学期初段,结合学校的安排,整顿班风学风,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利用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有利课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增强责任感和进取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美好心灵,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利于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为思想道德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和谐的家校结合的环境,以利于学生的成长。

3、培优转差,促使班级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把一些有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减少到最少,

对每一次考试成绩做好跟踪,把临界生的名单和人数把握好,及时找学生谈心,了解其思想学习情况。鼓励勤奋好学,树立学习榜样,协同科任老师做好优生的培养工作,争取有较多的同学进入全年级前列,同时做好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采用正面教育,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建设管理小组,由学习委员带头,课代表、组长为骨干,全面负责班级学习工作;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开展“学习结对,共同提高”的互帮互助学习活动;同时联系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与沟通,多角度进一步了解学生。寻求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家长的支持。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关心爱护,安排班干部一帮一的方法进行转化。

4、细化常规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经常性地做好校纪校规的检查督促工作,特别是迟到、追逐打闹、自习课和晚自习讲话等违纪现象,要及时教育,杜绝打架的现象。做好仪表的规范化教育,男生不留长头发,女生不化妆。配合政教处加强学生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依靠班干部管好“三提前”,每天安排一个班干值日管理“三提前”的纪律,抓好班级的室内卫生及包干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