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生感悟散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话说三国,久合必分,分久必合。可能是因为认为大刀太烂,或是因为太旧,还是因为看见马超买了一把最新的刀,关云长居然叫他的手下去买一把最流行,最好看,最耐用,最锋利的大刀!他的手下一听,马上遵命。叫上一位小兵和他一同去。
到了刀市,他俩东张西望,目标定在一家叫“流行刀店”的店。他们兴奋的走过去一进店。都瞪大了眼睛,这家店里的大刀真是一把比一把好。他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刀:有的刀鞘上到处镶满了南非的钻石,有的在刀上摆上一排的钻石,颜色各异。他们看着看着,居然忘记了关羽交给他们的任务。这时有人叫他们,他们回过头一看,“噢!鬼啊!!!”那位小兵大叫起来。原来是小乔,她打扮得十分的“时髦”:头发染得黄黄的而且还是卷发,睫毛黑黑的,耳朵上分别戴着白金耳环,手上都戴着各种颜色的戒指,指甲上都是亮晶晶的脂膏。“什么鬼啊?!这叫时髦,懂不懂,老土!”小乔生气的说。“不理你们了!”她生气的走了。他们想:“周瑜可真倒霉啊。”“我们区买大刀吧”“let‘s go!”
他们终于选好了一把刀,那把刀的柄是用金刚做成的刀的上边有一颗钻石,在太阳下金光闪闪。当他们拿回去时,正好看见马超在炫耀他的那把宝刀,看到他俩回来了,高兴的把大刀拿来一看,连连说好:“好,好,真是一把好刀。”说这就挥舞起那把新的大刀来,马超一看,知道自己比不过,只好走了。关羽奖励了他俩。
这时,刘备来了。关羽瞪大了眼睛:adidas衣裤,真皮的皮鞋,身上装着一件名牌的西服,鳄鱼牌皮带,嘴中还叼着一根雪茄。“大哥,你怎么弄成这样子?”“你不知道曹操和孙权有多‘牛’在交战时装得一身名牌。曹操还对喊我做老土。你说可不可笑。我现在才不怕,想和我比?走着瞧!”“哦,原来是这样。三弟最近也赶时髦了,他买了一大堆电器,什么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电饭堡等等。”“哦,我也要去买了,拜拜”
看来三国英豪还要居续赶时髦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熙宁九年十月(1076),王安石变法受挫,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的政治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摘出他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造成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虚职,苏轼心里十分苦闷。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苏轼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泛舟夜游。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安慰。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创作了三篇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正音
壬戌(rén xū) 桂棹(zhào) 余音袅袅(niǎo) 幽壑(hè) 嫠妇(lí)
愀然(qiǎo)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 lú) 旌旗(jīng) 酾酒(shī)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扁舟(piān) 匏尊(páo) 蜉蝣(fú yóu)
无尽藏(zàng) 狼籍(jí) 枕藉(jiè)
2. 辨形
“壬戌”的“戌”,内部是一短横,不是点(戍)。
“桂棹”的“棹”,是木旁,不是三点水旁(淖)。
“洞箫”的“箫”,是竹字头,不是草字头(萧)。
“郁乎苍苍”的“苍”,不能写成“沧海桑田”的“沧”。
“匏尊”的“匏”,不能写成“瓠子”的“瓠(hù)”。
“乌鹊南飞”的“鹊”,不能写成“欢呼雀跃”的“雀”。
3. 解释
(1) 通假字
举酒属客 “属”通“嘱”,读zhǔ,劝人喝酒。
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 “缪”通“缭”,盘绕。
杯盘狼籍 “籍”通“藉”,狼藉,凌乱。
举匏尊以相属。 “属”通“嘱”,劝酒;“尊”通“樽”,酒杯。
击空明兮泝流光。 “泝”通“溯”,逆水而上。
(2) 词类活用
凌万顷之茫然 万顷:数量词作名词,辽阔的江面。
击空明兮泝流光 空明:形容词作名词,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
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 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正襟危坐 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正,整理。
乌鹊南飞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东、西: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向西,向东”。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
顺流而东也 东:名词作动词,可译为“向东进军”。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肴核既尽 尽:副词作动词,吃完。
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形容词作动词,泛白。
(二) 整体把握
1. 了解文赋体裁
【明确】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散文式清新流畅的风格。《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2. 梳理层次结构
【明确】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第一段,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段,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段,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段,随遇而安的态度;第五段,忘情尘世的洒脱。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3. 把握思想感情
(1) 第1节是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彩如何?
【明确】本节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节的感彩以喜悦为主。
(2) 第2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本节的“喜”从何体现,与上节的“喜”有何不同?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本节的“悲”又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本节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1) 本节写作者的歌声、客人的箫声,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2) 本节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本节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3)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4) 本段“悲”通过客人悲凉的箫声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5) 转折过渡。
(3) 第3节主要写了什么?感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1) 本节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2) 感彩甚为悲伤。(3)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有志而无为者,作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4) 第4节主要写什么内容?感彩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明确】(l) 本节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2) 感情变为喜悦。(3)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5) 第5节感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1) 本节感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2) 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3) 这样结尾是对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4. 掌握主要写作手法
【明确】(1) 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再转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头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 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以风物之美,给读者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用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成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作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 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整篇文章的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缝。
(三) 重点研习
1. 问题探究
(1) 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明确】主和客其实是苏轼积极和消极的人生心态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2) 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作者希望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3) 作者是如何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明确】从变的角度说,天地万物和人都是瞬息万变的: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人也有生老病死,所以天地万物和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天地万物都是永恒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该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4) 作者又是如何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论述人生感悟的?
【明确】天地万物,各有各的主宰,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因此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长江之无穷”。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人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进一步表现了苏轼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2. 骈散结合的语言特色
【明确】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特色。
课后检测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属客(zhǔ ) 扁舟(piān) 横槊(shuò) 冯虚御风(féng)
B. 桂棹(zhuó) 壬戌(rén) 蜉蝣(fú yóu) 遗世独立(yí)
C. 嫠妇(lí) 愀然(jiū) 匏尊(páo) 余音袅袅(niǎo)
D. 舳舻(zhú lú) 狼籍(jí) 酾酒(shī) 相与枕藉(jiè)
2.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桂棹兰桨 大淖纪事 卫戍军区
B. 洞萧声声 萧条冷落 乌鹊南飞 欢呼雀跃
C. 郁乎苍苍 沧海桑田 杯盘狼籍 古代典藉
D. 未雨绸缪 山川相缪 鱼樵对话 漏网之鱼
3. 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凌万顷(辽阔的江面)之茫然/击空明(水月辉映的江面)兮泝流光
B. 舞(起舞)幽壑之潜蛟/月明星稀,乌鹊南(向南)飞
C. 正襟危(端正)坐而问客/下江陵,顺流而东(向东)也
D. 肴核既尽(吃完),杯盘狼籍/不知东方之既白(白色)
4. 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B.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C.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洒酒江中,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
D. 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
阅读下面《后赤壁赋》的语段,完成5~7题。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行歌:“歌行”,一种诗体
B. 曾日月之几何 几何:多少
C. 予乃摄衣而上 摄衣:披上衣服
D. 攀栖鹘之危巢 危巢:危险的鸟巢
6.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江山不可复识矣。
② 听其所止而休矣。
③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7. 本文记游于初冬时令,赤壁情景为“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前赤壁赋》记游于什么时令?赤壁下的情景如何?两种情景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流露出什么心情?
参考答案
1. D(A.“冯”应读“píng”;B.“棹”应读“zhào”;C.“愀”应读“qiǎo”)
2. A(B. 洞箫声声;C. 古代典籍;D. 渔樵对话)
3. A(B. 舞,使……起舞;C. 东,向东进军;D. 白,泛白)
4. C(“洒酒江中”应为“面向大江斟酒”)
5. B(A. 边走边唱;C. 提着衣襟;D. 筑在树梢处的鸟巢)
捧读那一本《梦里花开》,犹如一缕清梦,将人牵进了作家的心灵世界,作家那种对乡村的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对苦难人生的悲悯,对人生的感受,对故土的眷恋,都在她的散文作品中表现得一览无余,丰富的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犹如一杯香茗,带给读者绵长的回味。
《梦里花开》收录的散文大体可分为三类:故乡题材、旅游写景和人生感悟。乔星明出生于大宁河畔,也许是她受到了大宁河的滋养,对大宁河怀着深厚的情感,且对那一带的风情感受颇深,对那里的人和事,那里的情和爱,那里的景和物都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大宁河风情》的回肠荡气,才有了《大宁河风情》所营造的幽远的意境,让人沉醉其间。故乡是作家心中永远的情结,她随父母迁徙来到竹溪十八里长峡,并在这里长大。如果说大宁河水滋养了她的诞生,那么十八里长峡则哺育了她的成长,她的成长与水有关,是水赋予了她的灵性,赋予了他的清丽。无论是大宁河的水,还是十八里长峡里的水都是带着灵性的,赋予了她更多的文学灵气,因此她的文章总是带着如梦似幻的感觉,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那种文字的空灵,梦幻的意境。受故乡一方水土的滋养,作者产生了怀旧思想,当从故乡那片土地上走出来之后,故乡对她已是根深蒂固,无论走得多远,心灵依然牵系着故乡,于是故乡在她的文中总是频频出现。《故乡的树》、《故乡三题》、《乡戏》、《小镇风景》、《秋天的旋律》、《游戏的童年》、《故乡的土地》等篇章,无不表达出她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故土的热爱。乔星明的情感是真挚的,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对故土,对故乡人的情感真挚而细腻。
《大宁河风情》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同时也是她散文作品中的代表作。作家虚构出一个六岁孩童,用一个六岁孩童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打量着大宁河畔和舅舅一起发生的人性、人情、爱情、友情、人生等诸多方面的故事,像是写实,却又不完全是写实。用童稚的眼光来反映这个现实世界,从一船工生活反映出大宁河畔那恢宏的史诗。文中不时穿插民歌,更增添了作品的厚度,向读者娓娓讲述了一段故事,一个人物、一段爱情,是散文,却更像小说,给人一种沈从文笔下《边城》意境的再现。作者时常又用景物描写衬托出人物当时的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隆冬时节,他从不畏惧,从不退缩,着铁骨般黑褐的臂膀,高昂着不屈的头颅,迎向所有的风霜雨雪,他的风骨,他的坚强,他的气质,给了所有怯弱者以意志和力量。”“曾经有一段日子,我在外面的世界遭受了莫名的伤害,我的心陷入了无边的苦闷和伤感,我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供我逃逸。我想起了那两棵大树,那父亲母亲般的胸怀,可以接纳我这样的心么。”“就这么永远保持着站立的姿态,不畏惧,不退缩,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迎向所有的风雨,迎向属于彼此的幸福。那一刻,我所有的哀伤,所有的眼泪都随风远去了,我终于明白,我生长的姿势也该如此啊!”(《故乡的树》)
曹 弋,李 娜:《梦里花开》的人文情怀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 第26卷第3期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都一帆风顺,或许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打击和伤害,心情变得灰暗,而作家却将自己所遭遇的伤害苦痛,心灵的苦闷与伤感和树联系了起来,和树相比,给自己以坚强的力量。在《故乡的树》这篇文章中,作者将自己的人生也融入在树的情感中,抒发自己的心境。
“于是,我伸出手去,抚摸那些纤细的枝叶,我分明感觉到那一阵颤抖的回应,谁说我的柳树不懂得情感呢!在那一刻,在我的手与那纤细的枝条紧紧相握的那一刻,我的忧伤已逝,我的烦恼已随风远去。我蓦然明白,我生长的姿态,当是这任凭风吹雨打,千摧百折仍然而立的窗前柳。有佳树惠我,心中常生感激之情,虽食粗茶淡饭,虽整日奔波劳累,可我仍觉在幸福之中。有朋自远方来,禁不住要说起这柳。”(《窗前柳》)作为女性作家,乔星明观察是细腻的,联想也是丰富的,身边的一事一物,一个小小的东西,她都看得十分真切,看到生命,联想得也相当丰富,从一个很小的事物中能够联想到人生,联想到自己,这就是作者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思维。因此,在乔星明写景状物一类作品中都能得到较好的体现。她喜爱游览祖国的风景名胜,每到一处,不像一般的游客走马观花,她则能从那短暂的游览中发现东西,找到感悟,继而倾注于笔端。像《梦里水乡》、《官渡印象》、《九寨纪行》、《当阳,一个美丽的地方》、《武当秋色》、《穿越河西走廊》等都是她细腻观察的结晶。
写人物则是她这本新作中的又一特色,在《常青》一文中,由于单位烧开水的师傅生病,一个年仅十四岁来自农村的男孩接替伯伯的烧水工作。她描写这个农村孩子年龄虽小,但聪明能干,勤劳朴实,不仅将工作干得漂漂亮亮,还爱好读书。作者极富善心和爱心,当看到常青“看见我办公桌上有几本文学方面的书籍,眼睛陡然一亮,恋恋的目光停留在书上,好久没有离开。”作者的怜悯之心陡然而生,毫不怜惜地将书送给常青去看,作者的心同时也感到一阵轻松。但当看到常青抱着书出门时的身影时,作者又感到叹息:“望着那单薄瘦弱的身影,心中酸酸的,十四岁,本该是读书的好时光啊!”作者善良而又极富同情的心灵,在看到农村少年和城市少年的命运差距之后,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撞击,这既是一个作家的责任,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命运差距的忧思。就在伯伯的病好之后,常青来向作者道别,让作者虽感到不舍,但又无奈,直至眼看着这个十四的少年要走进那险情无处不在的煤窑挖煤。常青走了,作者“心里怅怅的,总觉得好重。”第二年了,当听说常青所在的那口井塌方,运回好多死者伤者,作者“对常青的惦念又多了一份担心,不知道他是否安然无恙。”作者对弱者的同情,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母亲,她的悲悯情怀是多么的可敬。在这里作者完全不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在写作,而是带着更多的责任感,对这个世界差距太大感到不满,可又无能为力,农村孩子由于其出身便决定了他们要过早担负起沉重的担子,过早地去品味那些大人才能担承的生活,他们的命运是何等的可怜啊!“与城里的孩子相比,矮半个头。”作者这里写的哪是常青一个人,而是写的千千万万个像常青一样生活在农村,过早品尝人生艰辛的农村孩子。
《梦里花开》中写人物的还有许多篇章,像《我家有男初长成》则是通过写自己的孩子与像常青一样的农村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对待处于艰苦环境中的孩子心生悲悯,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此外,还有《写给先生》、《张玉真给我的思考》、《老师,你幸福吗?》等,都表达出了她这样的情怀。
走过风,走过雨,走过人生四季的变幻,走过纷纷扰扰的尘世喧嚣。一路走来,沉淀到心底的岁月,留给人生画卷的都是写意。无需抱怨命运不公,无需感叹上天给予的太少。一切世事缘由本身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善意的生活是你真正活出的人生价值,恶意的来源是考验你对生活的一种领悟。
经过岁月的风尘,洗礼,慢慢感受生命本身的那份厚重的理解,一些走过,只因一些遇见才惊艳了你的时光,在最美的年华里没有辜负了最美的自己。即便是失落的梦,我也会以一个优雅的转身锁住瞬间的洒脱;即便有泪流,我亦会拥有一个高雅的姿态把泪流得风度些。我一路轻拾岁月留下的滴点,在灵魂里寻找一份安然,给生命完成一个无悔的人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音乐,是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轻松愉快或淡淡忧伤的旋律都是我流淌的心情。浅坐这份安然,享受这片自制的孤独,有音乐陪伴,在午夜的静寂里,在灯火阑珊处邂逅了文字。
那一刻,遇见文字并不是个美丽的意外,而是我蓄谋已久的期待。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和世俗压抑的环境下,遇见文字,为之动容,倾一世之情,洗尽铅华也从容。轻捻一缕文字馨香,感怀心中的悲喜,失去的过往在从容中淡定,仍有暗香盈袖。我想,我等,我期待,未来的路,抑扬都是风景,我终以火热的激情投入,一如我对文字的执着的追求。一路剪切,收藏,并不断刷新自我,缓冲能量,复制一道亮丽的人生在回忆的窗口黏贴,只为在邂逅时光的路口与你分享。
是多愁善感的因素,更青睐于情感方面的文字,喜欢读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喜欢模仿别人写自己的诗句。涂满重重的油彩下面,我也有颗戏子的心。也许,我会用过于细腻的情感去描写内心的世界,用过于敏感的思维去描述人物的动态,免不了会招来不少世俗的眼光和不屑的评论。我就是我,对自己的人生有端正的态度,对爱有一种独到的见解和诠释。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段难忘的过往,但每个人对待自己的情感也有不一样的看法和理解。我也是众多花丛中一颗不起眼的小花,也会拥有温暖的光照,也有淡淡的花香。虽不耀眼闪亮,也拥有自己的花开,也拥有自己的姿态,在特定的环境里唱一曲特定的歌谣。
欣赏【红尘一笑】笔下的爱情散文,给人一种唯美的回味,遇见爱情就是没有辜负最美的自己。相遇很美,一句懂得,便温馨了彼此的世界。邂逅文字,句句思念,无关距离,便感受近在咫尺,《一曲相知,醉梦千年》。
赏识【梦*情*缘】对人生世事的处事态度,大度,魅力地再现人生观,总结岁月留下的絮语。《风尘起落,淡写流年》,《留守一份温暖,给生命一份挚爱》。心存宽容,处处感恩,静默一份坦然。哲理性的文章读来深受感动,值得收藏。
喜欢读【梧桐月】的隐隐约约思念的文字,恻隐的情感像三月的风,六月的雨,听风看雨的间邂逅了一怀想念。情节感人动魄,思念的路上,孤独前行,《红尘零落,勿忘心安》。
【王鹏】诗文《死亡。重生》,《生命中的歌者》字字珠玑,大气势,用灵魂为你写诗,用心灵谱曲,一个坚强的歌者唱响生命的赞歌!
读【凌云】有感,畅游,文字清新悦目,真情自然流露,美文自然有招花引蝶的倾向。与灵魂擦肩碰撞之时,却另有一番《卿似张爱玲,吾非胡兰成》的高雅的姿态。
很多作者的笔迹都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我且慢慢耕耘这片文学田地,学习他们唯美的文字,领悟一种超脱的人生感悟。遇见文字是一种美丽的邂逅,是一种相见恨晚的茫然。为了很好的关注,每天都有更新的文章,便把小家安在这里,每天晚出早归。从此,绵绵的音乐是我最好的陪伴,寻一份宁静的空间,上了的阅读专线。每一次会为诞生的新作而激动,也会为他们所宣泄的情感而领略某种感悟,下意识地写下评语,表示问候。
慢慢地对文字心生爱慕,在《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也是风景》的启示下,在仰望别人的辉煌里,也点亮了自己的心灯。偶尔尝试谢读自己的情感世界,一些浅薄的小字却是真实的自己。意外的发现,也会受到诸多好友的点评,随之而来的欣喜若狂,也会为一点小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
感谢灯火阑珊处的遇见,给了我唯美的精神领域,给心灵一个减压的修复,领略散文的独具魅力,唤起读者共鸣的目的。我把生活搬进了散文里,把生活变成了文字。
诗歌这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共性何在呢?这是指导学生按体裁阅读首要解决问题。诗歌的首要特点就是抒情性,当然这不是否认其他文学作品的抒情性特质,只不过诗歌的抒情比较特别也比较典型。诗歌善于借助于“意象”通过各种“意象”来达到间接地抒情的目的。静寂之夜,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便是游子月夜思乡的名篇之一。诗的前两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月光洁白如霜;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诗人望月思乡,于平谈处见深情。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与其弟的深切思念之情。教会学生抓住诗词作品中的意象就犹如为学生学习诗词打开了一扇门。
小说的教学
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它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通过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感悟。给人以各种启示或是给人以某种生活的智慧。因此,小说尤其重视形象的塑造。作者总是想尽各种办法,试图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立体鲜活的形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作者会通过由内而外的立体对人物进行描写,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个性或特点进行传神的描写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另外,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我们也应该加以关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和其他体裁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异同。还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视角的比较。
散文的教学
??这是我读雁无伤作品的最深的感受。她的诗歌亦或散文,既有感性的篇章,也有理性的思考,大自然顽强的生命力,充盈在天地之间:在阳光下生长、在风雨中向上、在伤痛中奉献、在苦涩中美丽,在童话中飞扬。作者在内敛的笔调中时时透出对生命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知识女性富有幻想和灵性的色彩光辉。
??妈妈曾说过,明亮的东西,大多没有想起过,要做别人的灯。
??而我相信我们都是地面上的零碎小花草,拥挤嘈杂也温暖。
??我们的生活是杂乱的尘土,我们的理想是天上的星星。
??这是雁无伤散文《在小动静里响亮生活》中的一段。这段文字非常圆润、饱满,充满了语言的动感。纷繁的色调,像一幅绚丽的人生,点染出大自然中所勃发的盎然生机。只看这个题目,我很惊讶,竟然被她赋予了如此丰富的美学寓意。其实这样具有语言美感的散文,在雁无伤抒写自然风光、山川风物的作品中,不时可以遇见。对作品的语感、语言张力、语言的色彩与韵律、节奏感,能够自然呈现在作品中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了。毕竟,中国的散文,自秦汉以降,对文采、情韵、辞章、布局,都是非常讲究的。而那些飘溢的灵气是作者知识的积累营养素。
??她的《爱女小札》,语言朴实而细腻,能让读者深深感受到构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肉传承的母爱伟大。那株栀子花,是为了女儿而香的,多么好的美景。每每读到此,一种奇异的感觉总让我心头亲近,仿佛俯下身,将鼻子和手指同时贴向树冠,立刻就有一股未来得及散开的香味迎面扑来,手指也已摸索到了那细密的、小小的花簇,随之而来的,还有孩子天真的笑脸。无伤的童诗情趣盎然,读起来既有小孩子家口语的自然,又有意想不到的睿智,稍带着还有些顽皮。在她的《布布熊找妈妈》里,这么好的夜晚,花的蓓蕾,树的新芽,能让我们怀着纯净喜悦的心情,坐在月下,静静地听布布熊找妈妈的故事吧!让我们静静地体会淋漓欲滴的寓意,能让我们的梦,也在那个月亮上栖落……
??有人说:作品“易实难空”。也就是说,将填得满满,不给读者任何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这很容易;将文章写得疏朗、节制、留出大量的空白,交给读者去完成全篇,甚至升华作品,就不那么容易。有的人,为文一生,至死都写不出超拨脱俗、神思逸飞的文字,症结就在于没有悟出文章之“空”的妙处。雁无伤的诗歌,很有灵性,看似随笔,却能在“空”与“实”的对比中,已经呈现出了舍“实”而留“空”的妙处。在她的《生存百首》,我们不论读他哪一首诗歌,都能从中感受到诗人那颗热爱生活的心博、哲人的思想闪光和探索者上下求索的铿锵足音。透过这些沉思,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未来那充满激情和憧憬、期待和讴歌,我们还可以读到诗人对生命的忧患意识,但这对生命忧患意识的沉重,不是无病,而是在深思,是诗人用微小的身体和生命在对话。从诗歌写作技巧上看,这种淡化处理的哲理诗句,是潜“理”于景、渗“理”于景的技巧。诗歌的思想渗透形象,如同月亮渗透多面体的水晶一样。处处跳跃着诗人情感的乐音,文字质朴光洁。它既是一个实有的广阔画面,又在画面上给读者留出回味思考的广阔空间,让读者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填补作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在这《生存百首》完整版诗集里,我们进入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情、诗韵、诗味里闪烁着诗人审视世事、审视人生、审视生命的目光。经过哲理的启迪,又产生新一轮情感,激起新的情感,犹如深山中连荡回声,由近向远一声一声地荡漾,从而使人获得往复沉思的艺术效果。时光是熟稔的刀片,在每一个白天夜晚,卷带着那些痛,伤,还有美,让我看着你们,想到你们……,但诗人所期盼的是:“记住生活里面,我的你的他的那些相逢,什么样的回想,都几乎是无悔的,那足可以蕴贴心灵……”、“多么希望我在奔跑,跑到半路,时光陪我折回来,看看身后繁衍生息的人们……”、“什么时候,什么境遇,我们都需要学会--用翅膀划水,用鳍飞翔……”她的灵性的语言,总能把诗意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窗上月华明,屏上吴山点点青。谁向江头听逝水,曾经,烟柳长亭续短亭。飞雪太轻盈,飘过朱楼锦瑟惊。弹破孤衾金缕梦,寒生,衣上清霜第几程。温婉如花雁无伤,她早于不经意间星星点点的撒下了一地的碎星。这些细碎的文字就像散落的珍珠,独看,已是晶莹,串起来,更是绝美而富有灵气。南来北往月光下的大地,原本就应该这样美满如月。
如果真是这样,课文两部分惟一的联系就是文章中“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的一句话,许多老师也正是通过这句话从地坛过渡到母亲的。我们知道原文除了写母亲,还写到了在地坛活动过的几个人物:一对夫妇、一个唱歌的小伙子、一位运气不佳的长跑者、一对兄妹等。这样一来,文章就有了两条线索,其一是物,其二是人,而两者惟一的联系是人在物中活动过,实质两者是各自为政,缺少内在联系的,因而活动在地坛中的人物之间也同样缺少内在联系。
笔者认为本文各部分是由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对生命的感悟也是物和人之间内在的联系。
让我们来回想写地坛的那部分。一个活到最狂妄年龄上的青年忽地遭到了人生的重创,这时他与一座废弃的古园遇合了,它带来的是一种生命的共鸣。作者理解了地坛的全部感情和意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在凝重、滞涩、艰难作底色的画面中则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从而作者获得了对生命、对生和死的感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作者终于走出了残疾人自伤的阴影,这时“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有人认为这个问题地坛实际上已帮他解决了,从对地坛六个“譬如”的景物描写中,可知作者明白了生命会有未知的突变,充满沧桑,带着苦难,但绝不能改变生命的本色,那就是热爱生命、顽强地生活,并且活得光辉灿烂。可是我始终认为地坛给作者的只是一些道理上的启示,关于怎样活的问题,作者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身的魔鬼或恋人”。当然作者最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他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这一切主要归功于母亲。“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是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让史铁生明白了怎样活的问题。
对于母亲毫不张扬的爱,我们从母亲送、忧、找他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已经感受得很深了,而对作者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东西,那就是母亲艰难的命运和坚忍的意志。
母亲命运的艰难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生活操劳。她有一个残疾的儿子,生活上必须照顾他。二是精神压力。儿子残疾后常常想着自杀,她时刻处于担心害怕中,还要小心翼翼地维护儿子那可怜的赖以生活下去的自尊。三是病痛折磨。“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而这一切儿子却全然不知,“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为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可是这一切,母亲一个人全都默默地承受住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吭一声。母亲对待命运的坚忍、顽强、不屈不挠的意志在她死后愈现愈明。
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作者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同上)作者在母亲的身上找到了另一个问题――怎样活的答案,母亲用自己的一生告诉儿子“要好好儿活”,即不管命运是怎样的艰难、不公、多舛,也要凭借坚强的意志,勇敢地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同时宽容生命,多给予他人理解和爱。史铁生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做到了,他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作家,他笑对人生,他学会了理解他人(史铁生曾为失利的世界田坛巨人刘易斯作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刘内心痛苦的理解,对此本文不再赘述)。
另外,古代文学的研究大部分是个人行为,但是也与社会现实、文化风尚等因素有关,所以古代文学的研究是个人性与社会性是不可分割的,不过从研究者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可分为个人性研究和社会性研究,个人性研究指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完全属于研究者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自娱自适,仅仅是追求纯学术上的价值;而社会性研究指的是以社会的需要、文化的变革以及时代的精神密切相关,直接或者间接的带有某种社会群体的功利性。社会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有益于现世,而个人性研究则追求的是“传世”。
而古代文学不单单是一个学科,还是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舞台,与此同时,它还担负着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责任。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现如今素质教育的核心,人文素质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人的人格品质逐步完善,逐渐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促使全面素质教育的提高。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凝集了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几点下来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就是那些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统的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播方式,直接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模式,并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纽带。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用其语言艺术生动形象的重现了我国的历史历程,还蕴含着祖辈先进的文化思想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还有丰富的民族精神。为后代蕴藏了无尽的精神源泉,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一座被美所充斥的圣殿,有别致的诗词、骈俪的辞赋、曲折的小说、优美的散文,从《离骚》的语言美到李白诗歌的韵律美,从《红楼梦》的人性美到韩愈散文的格调美……使我们在美德殿堂中穿梭,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人格并提高审美价值取向。
关键词:《故都的秋》 “清” “静”
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选材上着实精巧,作者不写鲜艳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是选择淡蓝的牵牛花、无声的槐树落蕊、衰弱的蝉声和悠长的秋雨,这些不被人注意的普通事物,通过生花之笔,构成了一幅美丽而落寞的风景画。
说它“美丽”,是因为这篇散文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北平的秋,其意境清静、悠远,另人感觉不到秋的萧萧与落寞,只是觉得北平的秋有花、有树、有秋雨、有秋蝉,还有秋天的果实。虽是那么的平常,可又那么充满生活气息,更可贵的是作者用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将其展现在读者面前。
说它“落寞”,是因为文章给读者看到的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是寂寞的秋声。而这冷清的秋色和寂寞的秋声则浓缩到“清”、“静”、“悲凉”上。这也就是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青岛,又从青岛赶到北平要去饱尝的故都的“秋味”,秋有何味?味在何处?还真有点玄妙莫测。然而正是这点“味”,体现了秋之“神髓”,使郁达夫魂牵梦萦,这个“味”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悟性和情感,使《故都的秋》在咏秋佳作中独树一帜。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盛开的牵牛花中,喇叭状的花朵仿佛在无声地向人们叙说秋天的到来。郁达夫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牵牛花的色彩,他自信地认定,“蓝色”最佳,是上乘之色。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带有鲜明的个性,是郁达夫心灵色彩的反映。蓝色属冷色,它与广阔的蓝天形成和谐的秋之基调,给人总的感觉是“清凉疏朗”。作者还嫌不足,又说“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做陪衬,更好”,这更增加了萧瑟的秋意。“碧绿的天色”,“尖细且长的秋草”,加上牵牛花的“蓝朵”,这正是郁达夫特意营造出的一种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不禁让人感到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槐花的落蕊中。像花又不像花的落蕊是北国之秋的“点缀”。早晨起来,脚踏上铺得满地的落蕊,声音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受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而那曾经美丽的落蕊被扫街的扫后,空留下一条条让人心寒的“丝纹”。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衰弱的秋蝉中。郁达夫写蝉从一个广阔的角度,写出群蝉宏大的混声。房前、屋后、草丝、树上,“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秋蝉。长一阵、短一阵,阵阵流响;高一声、低一声,声声惹愁。这悲切的“啼唱”,时时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一切,使你无处躲藏。此情此景,能不让人顿生“悲凉”之感吗?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凄凉的秋风秋雨中。“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来;一阵雨过,乌云卷走,太阳又露出了脸。雨后桥头树底,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话凉声调,微叹的神情,“了”字的长音,却向我们显示了秋雨能触发他们苍凉无奈之情,使读者受到深深的感染,由此我们仿佛可以嗅到秋雨过后,那带有泥土气息的清新空气,耳边仿佛可以听到那悠长悠长平平仄仄的京调,一缕乡愁,一缕寂寞的悲凉,不是油然而生吗?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中外文人的比较中。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读本里又有欧阳子的“秋声”与苏学士的“赤壁”。“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者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样比较的结论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只是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地深,尤其是在北方,“中国秋的深味”更能“感受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