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教育均衡发展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调研目的、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工作涉及每一个家庭,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公平,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的核心问题之一。
《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危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实现均衡,基本消除薄弱学校和大班额现象;全省累计有30个县市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永昌县就是这30个县市区之一。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国家、省、市、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省、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好迎接2015年省政府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基础工作,全面分析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特开展此项课题研究。
二、调研内容、要点
调查了解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状况,并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具体调研,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调研。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为主,分析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调查了解近年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举措的实际成效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的意见、建议。
三、调研方案、策略
(一)调研方法
通过数据采集、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全面调研。
<!--[if !supportLists]-->1. <!--[endif]-->考察调研学校,分别召开教师、学生和家长座谈会,要求参加座谈会的教师、学生、家长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if !supportLists]-->2. <!--[endif]-->召开部分义务教育学校负责人座谈会,现场考察以外的学校负责人参加,并有广泛代表性。
<!--[if !supportLists]-->3. <!--[endif]-->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领导、村主任等。
4. 采集义务教育学校8项指标数据,分别计算小学、初中差异系数,评估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
(二)调研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3年9月底完成调研,并上报调研报告。
地点:城关镇、河西堡镇、新城子镇、红山窑乡、焦家庄乡、六坝乡、朱王堡镇、水源镇。
每个调研点选取调研学校:优质、一般、薄弱小学和初中学校各1所。
(三)组织与实施
1. 课题组成员分工。
2. 调研工作开始前,召开调研点有关人员和调研人员会议,统一调研要求,部署调研工作。
本刊讯(郑如发报道) 近日,保山市隆阳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区教育工作会议,明确10条措施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为确保教育“一年见成效、三年有新突破”,隆阳区及时调整充实了以区长为组长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
二是为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指导,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了区级领导挂钩乡镇(街道)学校教育工作制度,每年定期深入学校指导,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区教育局建立相应的挂钩领导联系制度,年终视工作实际予以表彰奖励。
三是在隆阳区属中小学校稳步推进“一校制”、“区域一体化”、“教育协作区”、中学分校制等办学试点,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
四是结合国家、省《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及时调整了教育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即按照“一村一校、片区集中、中心示范”的原则办好乡镇中心学校和片区示范性小学,按照“一乡一校、规模适度、示范带动”的原则办好初级中学,按照“扩容、提质”的原则办好高完中。
五是紧紧围绕选拔优秀人才,增加教师数量,抓好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校外交流培训和进修,建立名校长工作室,打造校长核心团队等重点,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六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控辍提质”双线责任制,区政府与乡镇(街道)、乡镇(街道)与村社、区教育局与学校、学校与教师层层建立“控辍提质”责任制,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加大考核力度,促进质量提高。
七是紧紧围绕“环境育人、安全第一”的目标,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安全工作,突出抓好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不断完善各种安全应急预案,保障师生安全。
八是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建立学校一体化管理模式,签订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和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进行考核,视工作成效予以奖惩。
九是实施教育考核奖励制度。对教育管理考核总排名前3名的乡镇(街道)和考核名次上升最快的乡镇(街道)以及高考、中考、综合考核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小学校,由区委、区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十是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每年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和教育督导室及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督查小组,对各乡镇(街道)、学校执行区委、区政府教育发展工作重大部署和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开展定期不定期督查和督导评估。
江川教育网络平台(升级版)管理应用培训圆满结束
本刊讯 为大力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强化教育网络平台的管理和使用,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日前,江川县教育局举办教育网络平台(升级版)管理应用培训班,对70余名参训教师进行培训。
江川县教育网络平台于2007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县教育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个性网站,学校可以和县教育局、校内各部门、教师实现网络沟通和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此次平台的升级和完善,将OA办公系统与互联网相对隔离,并实现了手机移动办公,这将进一步推动江川县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教师、学生、家长的网络沟通和及时交流,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江川县教育局电教室)
元江县教育局党委多措并举抓实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本刊讯(王江明报道) 为深入推进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县教育局党委以10项措施推进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基础。局党委将继续举办反腐倡廉形势报告会,让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的信心和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和预防工作。各学校要不断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工作,继续规范公开的内容,拓展公开的范围,创新公开的载体,提高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扩大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教师调配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
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要对照责任分工认真检查一次;县直属学校每年要向局党委汇报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情况两次,年终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惩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要继续加强教育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紧紧围绕教育工作重点和重大改革措施,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薄弱环节、重要部位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教育行政监察工作,确保政令畅通,促进勤政廉政。
五是要强化组织协调,整合监督力量。调整充实县教育局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县教育局反腐败工作机制,坚持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做到班子成员人人有责。
六是要在涉及干部选拔任免、项目工程建设、教师选调、新教师招聘、中小学招生、大宗物品采购等方面,纪检监察部门要适时介入,确保有效监督。对着力抓好的学生安全、环境安全、收费安全、财务安全、纪律安全、招生考试安全,要实施过程监督,确保安全。
七是要加强对中央教育惠民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监管制度,建立责任机制,强化规范管理,防止出现虚报冒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问题。加强对学前教育政策落实和校车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
八是要依法办学,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三免一补”政策,认真落实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规范民办学校收费行为,规范各类办班行为,严禁巧立名目乱收费。
一、指导思想
以省级教育强县复查为契机,围绕“科教兴县”的战略目标,持之以恒优先发展教育,毫不动摇地办人民满意教育,全面推进我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使全县教育综合水平列于全省先进行列,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工作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对已命名教育强县进行复查验收的通知》要求,依据《省教育强县复查验收评估要素》和创强评估验收时的意见及建议,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丰富教育内涵为基础,以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核心,统一认识,协同作战,形成合力,确保省级教育强县复验顺利通过。
三、主要任务
(一)围绕指标和要求做好自查自评工作。围绕省教育强县操作标准的板块50项子指标、复查要素中的九条重点要求28项指标、创强评估验收组提出的三条反馈建议和四个方面问题,认真做好全县的自查自评工作,逐条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扎实做好教育强县复查验收的准备工作。
(二)认真完善台帐资料。充实完善原有创强档案,针对复查验收评估要素,整合各项资料,以翔实的依据说明全县上下在创强后发展教育不松劲,努力实现我县教育现代化的事实。
(三)完成柳林、虢王、城关等三个省级教育强镇的创建工作,保证全县50%以上乡镇创建为省级教育强镇(乡)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四)完成灾后重建项目校建设任务,逐步撤销200人以下规模小学,做到布局均衡,资源共享。
(五)积极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规范农村幼儿园办园行为,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改变农村幼儿园规模偏小的局面,促进全县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协调发展。
(六)全面落实教育质量管理。积极推行标准班额化教育,倡导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建立不同学段、不同区域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深化学校发展水平316工程督导评估,稳步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办学层次。
(七)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认真实施《县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培训资源,完成“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行职业教育新模式,拓展办学新路子,加大骨干专业建设力度,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初、高中毕业生培训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为农服务网络体系。
(八)原省认定创强“达标”的指标要有新的提高,复查验收要素中的条款务必实现全面达标。
四、职责分工
(一)各有关部门工作任务
1.政府办:负责省级教育强县复查验收的联络工作;与教育局共同负责对乡镇创强复验的督促检查。
2.教育局:牵头、主管教育强县复查工作,承担统筹规划、协调管理职责;深化“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县、乡镇两级政府的办学责任;统筹发展12年基础教育,确保“四类弱势群体”接受教育,大力提升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水平;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业发展、教育管理、教育改革、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资源整合优化等各项工作,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做好复查自评、复查材料准备和对乡镇、学校的指导、督查工作。
3.财政局:财政对教育拨款依法做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确保教师工资(包括各项政策性补贴)、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学校改造与基本建设资金三项经费全面落实,按规定落实好用于教育的各项专项资金;对预算执行中超收部分的安排,增加对教育的分配比例。负责提供中、省教育经费投入政策落实情况,重点提供转移支付资金、城市教育附加、生均公用经费、“两免一补”资金和县本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落实情况;提供教育经费预算单列、专户储存、封闭运行的执行情况,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提供无挪用挤占教育经费、用教育经费平衡地方财政及教育乱收费现象等资料。
4.发展计划局: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优先审批教育重点项目。
5.建设局:负责把学校(包括幼儿园)建设列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和事业发展的需要;对学校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和检查;对学校项目建设有关费用根据政策予以优惠。
6.国土资源局:负责学校建设用地的报批等工作。在城乡改造和新区建设中,优先安排学校建设用地,有关规费按政策规定予以减免;乡镇、街道、村过去捐赠学校办学的土地、房产等,未办理划拨手续的,帮助补办手续,对已经撤销了的学校国土资源,按照凤政办函[]45号文件进行监督管理。
7.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校长任期制;抓好教育系统的人才管理、使用、培养、引进等工作,对教师的引入、分配、调动予以政策保证,真正落实“中小学校长任免、教师的聘任和调动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
8.公安局:负责会同工商、卫生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杜绝中小学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交警大队、消防部门负责对学校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情况进行重点排查、全面检查。
9.文化旅游局:负责对学校周边的游戏室(网吧)、歌舞厅、台球室等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全面检查,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网吧、台球室;把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纳入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各类文化体育场所要向中小学生优惠,免费开放。
10.工商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校内外商店及学校周边摊点进行清理和全面检查。
11.卫生局:负责对学校食堂、生活饮用水、校内小店等进行全面卫生安全检查,指导和配合学校做好常见病、传染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
12.司法局:设立教育法制工作机构,健全教育执法和监督制度,将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纳入全县普法工作规划;提供三年来反映以上情况的汇报材料。
13.农业局: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推广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并协调解决推广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和协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全县农业科技培训和各乡镇农技校业务培训工作。
14.科技局: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的攻关、星火、火炬、科技成果推广等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对各级科技计划特别是教育科技计划的实施情况定期检查、指导、分析、汇总。
(二)乡镇人民政府工作任务
负责辖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组织协调,对适龄儿少入学、土地征用、校园周边安全、发展幼儿教育、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等方面承担主要责任。
1.巩固发展“两基”成果,确保义务教育的各项工作指标保持省定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
2.积极配合县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教育强镇(乡)的创建和巩固提高工作;
3.认真贯彻省316工程实施细则,规范幼儿教育办园工作行为,促进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协调发展,认真配合县督导室对幼儿园的督导评估;
4.在深入调研,广泛宣传动员,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步推进布局调整工作,年内力争撤销100人以下的非定点规划校。认真贯彻凤政办函【】45号精神,保证撤并资产无流失;
5.坚持学校安全工作属地管理原则,维护好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
6.认真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科技培训和初中毕业生职前培训;
7、努力充实乡镇成技校内部设施,制定乡镇成技校为“三农”服务、实施劳动力转移工程的规划,按期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充实完善乡镇成技校档案资料。
五、迎接复查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时间:年2月至3月
2、主要工作:
(1)对照指标,分析情况,明确重点,制订《县“省级教育强县”复查验收工作实施意见》。
(2)调整充实“省级教育强县”复查验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任务,明确职责。
(3)召开“省级教育强县”复查自评工作会议,宣传发动,统一思想。
(4)拟定复查验收工作责任书和工作推进日程安排表。
(二)第二阶段(自查整改)
1、时间:年4月至5月
2、主要工作:
(1)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自查整改。
(2)研讨解决复查自评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查漏补缺。
(3)各级各类台帐资料初步完成。
(三)第三阶段(资料收集与整理)
1、时间:年6月
2、主要工作:
(1)完善各种资料、表册、档案材料。
(2)在各有关部门自查自评基础上进行汇总,形成自评报告。
(3)在自查整改的基础上,组织对重点指标、重点乡镇、学校进行专项督查。
(4)完成自查申报材料,并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请。
(四)第四阶段(迎检阶段)
1、时间:年7月
2、主要工作:做好迎接省复查评估验收团的有关准备和组织工作。
六、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省教育强县”复查自评活动是县委、县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实现强县教育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紧抓好这项工作,努力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使我县教育再上一个持续发展的平台。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复查自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复查自评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省级教育强县”复查自评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工作任务要求和应承担的职责,主要领导要亲自上手,督促指导,确保复查自评工作扎实有效进行。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广泛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树立起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形成共识,营造浓厚的复查自评工作社会氛围。
2011年工作总结
一、基础教育工作
(一)“普九”工作巩固提高。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11年全县共投入公用经费5517万元,免教科书730.6万元,享受“一补”资金281万元。“三保”政策进一步落实,编制内教师工资都能按时足额发放。投入资金1096万元,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5个,新建面积 13955平方米。
止目前,我县的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儿童入学率101.9%,7—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完成率100%,15周岁文盲率0%,17周岁完成率100%,初中辍学率1.7%,小学辍学率0%。
(二)幼儿教育蓬勃发展。目前我县有幼儿园56所,入园儿童8671人,其中乡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入园率90%。有学前班270班,入班儿童9844人。我县已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7所,各类幼儿办学点22个,幼儿教育初步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种办学模式并进的发展格局。
(三)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了师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师德教育工作网络;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对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2、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对高中教师进行了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并成立了高中新课程培训领导小组和汝南县高中新课程学习中心。进行了初中班主任培训和小学教师班主任培训;并进行了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3、加强了教师的学历教育和高学历教育,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全国成人高招、自学考试等学历深造考试。4、配合省、市教育局进行了骨干教师培训,共培训省级骨干教师20人,市级骨干教师26人;我县有8人被评选为国家级骨干教师,30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50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四)以新课改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强化领导。县、乡、校层层设岗,营造“抓质量、提质量、上质量”的舆论氛围,全员树立以质量生存、靠质量取胜、谋质量发展的观念。二是明确目标。从小学“两率”(及格率、优秀率)、初中“三率一分”(年辍学率、中招录取报到率、中招优秀率、中招平均分),普通高考上线人数到教师素质提升等各项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三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挖掘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新的教学模式。四是组织开展初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乡镇组织初赛,县里组织决赛,并表彰奖励优胜者及辅导教师。五是建立立体式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在原有评价的基础上,县局对初中,乡对所辖小学分别实施质量评估和质量监控。六是强化对教育质量的督导和考评,实行教育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对教育质量年活动中开展的各项活动全部纳入对单位和个人的年终评价,并实行严格的奖惩。
(六)体育、卫生、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工作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切实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下发了《汝南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了责任,分解了任务,建立了晨检制度,建立健全了信息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下发了《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关于在全县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通知》等文件,召开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专题会、预防校园暴力安全工作会,加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大检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和全县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全县幼儿园用车专项整治、全县学校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有效地预防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工作
职业教育工作。多方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统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调整职业学校布局,将马乡职业高中(汝南县第一职业中专)、老君庙高中、县卫校、县农机校、农广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及其它公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整合,总投资1亿元在实验中学原址建立120班规模、在校生6000人的汝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学校2011年6月首期招生1500人。
民办教育工作。一是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校车管理制度,规范了校车管理。二是加强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积极组织民办学校校长参加市局组织的校长培训班,并积极开展民办学校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探索课改新路子,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是加强民办学校的设置、审批及年审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设置审批程序及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审批学校,分五个检查组对全县的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及民办学校进行了排查,取缔了没有办学资格的学校。
三、常规工作
(一)狠抓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主要从三个层面抓起。一是局党组成员实行周汇报制度,党组成员每周五必须在局办公会上汇报本周工作的督导和落实情况。教体局局长以身作则,赵局长从10月16日报到至今,已走访了十一个乡镇,检查了全县200多所学校,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看望教师,慰问教师。二是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要求各股室把每周工作内容公开,写在公示栏上,实行开门办公,并在局办公会上汇报每周的工作落实情况,有效地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三是落实校长吃住在校制度,与学生同吃同住。各校长必须安装固定电话,随时检查在岗情况,现在各中心校、各中学办公电话已安装完毕,汇报工作尽量使用电话汇报;教体局下乡督导,到校必查校长的听课记录和业务活动开展记录,听取校长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工作抓的不实的校长到局办公会上作表态发言。
(二)狠抓校园管理,创建优美环境。以学校校园管理为突破口,狠抓了校园文化建设,此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关系正在贴近,校长的责任心正在加强,广大师生的信心正在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正在高涨,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学生学习氛围更为浓厚,务实重干的风气正在形成,教育形象正在改变。
(三)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狠抓了教学管理。此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逐步规范。各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教学工作计划周全;校长们亲自任主科,以教学领导教学;校长工作更扎实,措施更有力;教师的备课质量逐步提高;过程性检测训练更加扎实有效;校际交流日益活跃;教研机构制度基本完善,校本教研全面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措施得力。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有明显成效,教学质量也相应提高。
(四)精简超编人员,充实一线力量。完成了大王、舍屯和张岗中心校的撤并工作;实现了中心校人员分流,把39名中心校的教师骨干充实到了教学第一线,充实了一线教师队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五)构建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成立了汝南县高中教科研领导小组和汝南县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构建了我县高中教育交流平台,依托学科中心教研组优势,统一组织我县高中开展教学交流和沟通,形成了全县高中教育工作一盘棋,实现了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六)整合农村小学,优化教育资源。在反复调查的基础上,2011年年底计划撤销一批生源少、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小学52所。使教育资源流向集中,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七)建立教育网络,提高办公效率。建立了教育系统办公网络,出台了汝南县教育系统电子公文管理办法,各类规范性文件按照规范格式制成电子文档在汝南县教体局网上进行传输,不再印发纸质文件。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提高了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公文运转环节和成本,切实提高了办公效率。
(八)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为加强人事管理,制定《病退教师管理办法》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为改变校园环境,制定了《中小学校园管理办法》;为加强对校长的管理,制定了《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和《初中校长管理办法》;为加强教学管理,制定了《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定》、《教学评估细则》和《学校管理评估细则》;为创建窗口学校,制定了《示范性初中创建标准》;为加强平安建设,制定了《中小学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这些制度经过酝酿讨论、征求意见,成熟后已经下发。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建立了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进展情况
1、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十五年基础教育基本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个乡镇(街道)都建有上等级中心幼儿园,并在边远贫困山区设立了44个幼儿送教点,幼儿入园率达91%。义务教育阶段有省示范性学校12所,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9%,三类残疾儿童和少年的入学率达97.1%,外来民工子女入学率达100%。中学在省一级重点中学复评中获优秀等第,平桥中学顺利晋升省一级重点中学,育青中学正积极争创省一级重点中学,苍山中学被命名为省三级重点综合高中,今年高考成绩取得全面丰收,上重点线、本科线和组档线万人比均名列全市第二。职业教育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和校企合作,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进一步提高,今年秋季招生在生源锐减情况下,进一步加大招生力度,严肃招生纪律,确保实现1:1的普职比例,职业中专二期工程的设计、报批工作正在进行。电大被顺利升格为电大学院,成人教育体系进一步形成。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工作已进行排摸造册,其中30名初中毕业生已开始培训。
2、城区校网布局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针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校网布局明显滞后的实际情况,今年年初,教育局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校网布局调整专题调研组,历时2个月,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校网布局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新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校网布局调整工作向县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县人大在听取汇报后,于6月份下发了《关于新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校网规划及落实情况的审议意见》(人大[]17号),进一步明确了新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校网布局调整的工作方向和要求。
3、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切实改善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是今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教育局出了一系列措施扶持农村教育发展。一是对农村负债学校实行全额贴息,对小额负债学校实行清债还息,并增加农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农村学校正常运转。二是以实施食宿改造工程为契机,切实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目前全县列入省食宿改造工程的23个项目中,已有21个项目竣工,竣工率为91.3%,另2个项目也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今年秋季可全部完工。平桥镇中中心小学迁建工程已接近尾声,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可投入使用,坦头镇中心小学教学楼主体工程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可投入使用,洪畴镇中心小学迁建工程已投入100多万元,前期的围墙、排水、填方工作已全部完成。三是根据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实际需要,拨专款为每一所农村完小添置2000元体育用具。
4、农村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
积极鼓励新录用教师到山区、农村学校任教,在分配政策上根据学校教师缺编情况,坚持先山区、农村后城镇的原则。深入开展支教帮扶活动,凡直接分配在原老城区任教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参加支教活动,不愿去农村学校支教的教师将调离城区学校,在农村学校支教不满一年的不得评聘中高级职务,今年上半年在农村学校支教的教师共有13人。省特级教师、市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必须参与送教下乡活动,今年上半年组织了2期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另外,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实行了服务期制度,凡分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必须服务5年以上方可进城聘任,评上中高级职务的必须在原学校服务3年以上方可流动。从今年暑期开始,对新录用毕业生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今年新录用毕业生凡分配在农村薄弱学校任教的教师先在城区和平原乡镇的上规模学校挂职锻炼一年,再回原学校任教。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强县评估验收小组对我县提出2条整改意见,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二是加快城区校网布局调整步伐,但是这两项工作都限于资金困难,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职业中专完成一期工程已负债3000万元,每年需支付利息300多万元,学校运转已有一定困难。启动二期工程需再投入3500万元,但目前学校自筹能力已耗尽,政府不投入专项资金,二期工程很难如期完成。
城区的义务教育阶段校网布局调整经过几年努力,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也在于资金困难,致使街道中小学、街道中小学的新建工程和二小、四小的迁建工程无法启动,而这几所学校的新建、迁建工程不启动,城区的校网布局就很难进行重新调整。
三、对策建议
1、按照县人大《关于新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校网规划及落实情况的审议意见》(人大[]17号)精神,加快新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校网布局调整工作。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
尽创强之责务发展之实
(在全县教育强乡镇创建推进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创建教育强镇是建设教育强县的基础工程,是促进辉埠镇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乡镇义不容辞的责任。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直接指导下,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尽心尽责,扎实推进省级教育强乡镇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为首批通过“创强”验收乡镇之一。现将我镇“创建省级教育强镇”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06年,为了确保“创强”目标的如期实现,我们主要在以下“四个注重”上做文章、下功夫、求突破:
(一)注重以教育优先为引领,切实推进教育强镇战略
根据省级教育强镇目标要求,镇党委、政府周密部署,坚持把“创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党委、政府的重大实事工程来进行重点实施。具体做到“四个到位”:
1、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专门建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强”领导班子,组织有关力量,对照省级教育强镇的规定标准,对全镇的教育硬件设施再次进行调整和投入。同时,由党委、政府牵头,多次召开全镇中小学校长和各村支书、主任会议,加大宣传,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学校全力抓、有关人员配合抓”的良好“创强”氛围。在实施的过程中,镇党委、政府还多次听取学校的“创强”工作汇报,积极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努力确保“创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制度落实到位。我们相继建立健全了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学校调研和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制度,一年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制度,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制度,镇分管领导每周现场办公制度等相关制度,使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纳入了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3、资金保障到位。我们辉埠是衢州市经济强镇,教育经费的投入纳入镇财政的预算,并且做到与镇财政增长同步。除了正常的投入外,还针对学校的实际困难,安排镇财政预算外资金予以帮助,2005年、2006年先后拨款4.5万元、5万元帮助学校建操场,为学校添置办公用品和师生生活设施,改善了办学条件。
4、整改落实到位。在创强工作中,我们及时邀请县教育部门专家进行指导,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工作进展,针对预查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镇党委、政府认真研究,明确责任人,派出专人进驻学校,逐条逐项督促整改、落实。
(二)注重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确保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我们围绕创强目标,切实加大调整力度,使辉埠的教育亮点更亮、重点更重,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快速协调发展。具体我们做深了“三个点”的文章:
1、突破点——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小而散的教育布局,是我们农村教育多年积存的一个现实。为突破瓶颈制约,镇党委、政府撤并了原大埂、山背、东乡、杨梅弄等10所村完小,使我镇成为全县第一批“一镇一校”的镇;投资40万元新建镇化技术学校;扶优做强幼儿教育,目前,已形成了1所初中,1所中心小学,1所镇成校,10所幼儿园,13所村级成校教学点的学校布局。
2、关键点——改善优化教育环境。多年来在上级政府支持下已先后投入600多万元用于教育事业建设,使中小学校的教育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为创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着力点——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创强中不断提升幼儿教育档次,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有效推进成人教育。镇成校坚持实地、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三年来,结合“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开设百名大货驾驶培训班等特色课程,培训7096人次,有效促进物流业和本地产业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专业运输户和企业能人,成为辉埠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三)注重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着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创强中加强对学校办学方向、教育理念、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全面提升辉埠教育的总体水平。
(四)注重以队伍强教为保证,积极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目标,造就了一支教学理念深厚、教育水平高超的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增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辉埠教师的良好形象。镇党委、政府十分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积极在全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千方百计为教师排忧解难,近3年来,学校教科研硕果累累,教科研氛围浓厚。
虽然我镇创强工作取得
了阶段性成果,但与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从更高的层面上正视现实,从更深的层次上找准问题,进一步付诸扎扎实实的努力。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进一步做好观念提升的文章。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是我们创建辉埠镇现代化教育强镇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要借“创强”的强劲东风,进一步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用观念的提升来切实加快全镇教育现代化进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提高全镇人口素质。
(二)要进一步做好投入提高的文章。只有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才能保证我镇教育的发展继续超越于经济的发展,最后达到经济、教育发展取得双赢。
(三)要进一步做好教师提质的文章。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工程,培养出更多、更高层次的名优教师,打出辉埠教育品牌。
镇党委、政府有决心、更有信心借“创强”东风,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继续加大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力度,努力使我镇的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在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推进会上的发言》来源于,欢迎阅读在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推进会上的发言。
了阶段性成果,但与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从更高的层面上正视现实,从更深的层次上找准问题,进一步付诸扎扎实实的努力。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进一步做好观念提升的文章。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是我们创建辉埠镇现代化教育强镇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要借“创强”的强劲东风,进一步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用观念的提升来切实加快全镇教育现代化进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提高全镇人口素质。
(二)要进一步做好投入提高的文章。只有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才能保证我镇教育的发展继续超越于经济的发展,最后达到经济、教育发展取得双赢。
(三)要进一步做好教师提质的文章。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工程,培养出更多、更高层次的名优教师,打出辉埠教育品牌。
二是围绕两条主线。
第一条:全面做好“对县教育督导”评估准备。依据细则,按照标准,详细分解,落实责任,全力完成了市教育局自评组、泉州、省级三个层次的检查验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强化认识,统一思想重贯彻。学校多次利用每周一的教师政治业务会议,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全面开展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xx〕15号)、《南安市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南政文〔xx〕348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全体教师要深刻领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在贯彻;要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做好“对县督导”迎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做到齐心协力、统筹配合、创新有为、求真务实,努力为我市高水平通过省和泉州市的教育督导评估多做贡献。
二是强化责任,明确职责抓落实。一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南安四中对县教育督导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把关各项“对县督导”工作的迎检材料,由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分工安排,各处室负责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相互分工、相互协调又能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学校多次召开“对县督导”工作专题会议,准确把握教育督导评估标准,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和计分方法(修订)》要求,有针对性地将各项材料准备工作一一分解,层层分工,目标到位,责任到人。
三是强化自查,完善材料齐归类。学校对县督导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自查自纠工作,力促各项迎检材料做到充实、完整。一是每周四下午定期召开教育督导工作汇报会,相关人员就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报、交流与探讨,采取互查、互检、互纠的方式,对照标准,逐一把关,逐一落实,逐步形成“周周有交流,月月有总结”的良好工作态势。二是要求办公室按照“三个统一”(即统一格式,统一字体,统一打印)的要求,认真抓好各项督导评估材料的收齐、整理、归类、入档工作。
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促发展。一是多次利用校刊、班刊、宣传栏、广播台等媒介,充分利用课间操集会、周一国旗下讲话、班会课等时间,大力宣传“对县督导”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努力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迎检氛围;二是向学生家长印发《南安四中关于做好“南安市迎接省级对县督导评估工作倡仪书”》,进一步加强家校配合力度,增强家长对其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三是配合镇政府,通过张贴迎检标语,组织迎检宣传车,走乡入村,进行宣传造势,在全镇上下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乐,商以助教为善,师以从教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四是继续搞好并扩大 “东田镇乡贤捐资助学活动”的普及面与影响力,努力争取更多的乡贤加入到这项“播洒爱心、流芳百世”的大善大爱的民心工程中来,大力弘扬扶贫解困、捐资助学的良好社会风气;五是配合派出所与卫生、工商等执法部门,对学校周边的“三厅两室”及餐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排查与整治,不断净化、美化、纯洁化学校周边环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履行职责情况
第一,紧扣经济发展,抓推进。
5、强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引领城乡建设。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大框架下,组织完善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详细规划,实施第八轮城建十大重点工程。全年城市建设总投资达到40亿元,城市东扩西进、旧城改造、美化亮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把交通工程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来抓,不断完善“七纵五横”骨干公路网络,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有2个对外通道、半小时以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的目标。高度重视环保工程建设,逐年增加对城乡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基本完成了黑液塘治理任务,建成了朱家垃圾填埋场,城镇规划区全面推行雨污分流,河流水质稳定,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6、强势推进民生工程。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群众关心的上学、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调整教育布局,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学经费实行“以县为主”统筹,全市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认真完善和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政策,大力推进五大保险,努力扩大社保覆盖面,重视劳动保障基础建设,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大力实施健康工程,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参合率,扩大受益面。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城乡特困人群全部进入低保。全年用于民政事业的各项资金达5367万元。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新建经济适用房3万平方米以上,并通过廉租房、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等形式,逐步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近年来,甘肃省永昌县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着力在强化保障上下功夫,在完善机制上见实效,在队伍建设上求突破,在督导评估上出真招,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强化五个保障,
确保均衡教育有效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永昌县委、县政府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优先议教,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教育经费、教师编制、学校建设等重大问题。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编办、发改、人社、教育、财政、住建、国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永昌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永昌县十三五教育規划及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等战略性文件,编制了《永昌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框架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积极探索公共财政长效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向教育倾斜,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
三是强化基础保障。积极顺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充分遵循人民群众的意愿,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全面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通过改(扩)建旧校舍、新建中小学、撤点并校等途径,合并农村小学66所,新建初中1所,改扩建小学5所。目前全县中小学由十一五末的91所减少到目前的28所,基本形成了布点均匀、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学校发展新格局。抢抓国家实施薄弱学校改造的重大机遇,累计投资2.5亿元,完成重点教育项目39个,新(扩)建校舍面积28.52万平方米,消除危房9.7万平方米;投资4493万元,新(改)建幼儿园14所,新(扩)建园舍面积2.13万平方米;完成19所寄宿制中小学食堂新改建任务,实现了乡镇学校食堂全覆盖;投资3996万元,建成塑胶运动场地4个、硬化运动场地16个。
四是强化信息保障。累计投资2651万元,建成多媒体普通教室670间、标准化网络教室37间,配备生用电脑1860台、教师用机1017台,各学校光纤接入率、班班通设备配齐率和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均达到100%,生机比达到8:1,师机比达到2:1,联网计算机达到91%,均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 教育信息化水平领先甘肃省全省。累计投资485万元,新建标准化科学实验室27间、理化生实验室7间、心理辅导室23间,购置图书14.6万册,补充各类实验仪器6万余件、音体美器材7千余件,全县城乡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齐率达到100%。
五是强化师资队伍保障。其一,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三年来,新招聘教师95人,其中研究生6人、本科生77人;建立教师流动机制,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有序地流动,近年来共交流学校领导14名,县域内交流教师858名,选派9名教师到三区支教,通过区域联盟、结对帮扶置换交流教师77对。其二,加强师资培训,近三年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教师有486名、省级培训的教师有214名、市级德育(心理健康)和教育等培训的教师有2275名,培训合格率均达到100%。
二、完善三大机制,
增强均衡教育发展活力
一是健全关爱共享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创建省级留守(流动)儿童之家7个、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4个、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17个。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入学就读,入学率达到100%。切实加大贫困学生帮扶工作力度,着力推进以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和资助金、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资助体系建设,逐步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对困难学生实行应助尽助的原则。严格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和校车工程,将残疾儿童纳入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不断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办法,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6%以上。
二是创新教育改革机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坚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为重点,以教师研究课堂、创新教法、强化教科研为主导,全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初步形成了适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在学生评价体系改革方面,制定了《永昌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和完善了以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依据的招生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全面发展。在德育体制改革方面,注重地方教育资源开发与德育的融合,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缅怀革命先烈、中华经典诵读、道德讲堂、骊靬文化宣传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学生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特色艺体活动,加强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三是建立教师成长激励机制。遵循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评价原则,从师风师德、课堂教学、教研能力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评优树模、职称评聘挂钩。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县域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均享受县政府工作津贴,如今已累计发放班主任津贴近800万元。同时,坚持做到四个倾斜,即在职称评定上向农村教师倾斜,而且规定城区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必须要有两年以上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在绩效工资发放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在评优评先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农村教师所占比例不低于50%;在解决住房问题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加大周转房建设力度,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三、实施四大工程,提升均衡教育发展品质
一是精细化管理工程。先后出台了《永昌县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意见》《永昌县学校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不断推动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实现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来,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强化基础管理,初步形成了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局面,使教育软实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是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按照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的要求,从思想上引领、工作上激励、生活上关怀,注重抓长、抓细、抓常,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特色学校创建工程。严格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原则,以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为目标,强化三风建设,扎实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鼓励学校开发校本教材、开设特色校本课程,使剪纸、种子画、布贴画、麦秸画等民俗艺术进入校园,用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大力组建书画、表演、手工及电脑制作、文学社团、民俗体育、经典诵读、科学趣味实验等活动小组,为每位学生至少培养一种兴趣爱好,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品德教育健康教育和谐教育,形成了一批以快乐校园书香校园和雅校园艺术校园阳光校园等为主题的特色学校。
四是校园安全工程。时刻紧绷校园安全弦,始终把校园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和三防措施,健全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和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全县中小学配备专职保安120名,安装110区域报警系统14套、视频监控949个、安保器械700多套,中小学安保覆盖面、平安校园创建合格率、校方责任险投保率均达到100%。
四、突出一个关键,助推均衡教育发展规格
督导评估是提高義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关键。县政府坚持督政和督学相结合,研究制定了《永昌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方案》,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义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提高了教育质量。
永昌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始终明确:责任落实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政府必须重视与支持教育,把责任落实到位、压力传导到位;科学规划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起点,必须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合理地调整布局结构;经费投入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必须建立和完善经费投入长效保障机制,为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物质保证;学校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必须加大建设力度,完善设施设备,确保优质发展;督导评估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动力,必须建立健全专项督导评估体系,不断推动义务教育沿着均衡的轨道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