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处罚通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禁止员工抽烟通告范文一
为了美化工作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杜绝火灾隐患,公司车间禁止吸烟,如要吸烟,请到吸烟区吸烟,吸烟完后,请把烟头丢入烟桶内,不准乱丢,请大家认真遵守。
另: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因为吸烟有害健康。
1月15日
禁止员工抽烟通告范文二
各部室:
为加强安全生产,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公司的整体形象,经研究决定,在公司区域内实施全员禁烟。违规者,第一次发现,给予50元/次的罚款处分,其直接上级领导给予100元/次的罚款处分;第二次发现,违规者直接予以辞退,其直接领导月薪扣除30%,连扣三个月。举报违规者,按照罚款总额的双倍给予奖励,并且为举报者保密。本通知总监督部门为企业管理办公室,直接监督部门为各部室。
望广大员工积极配合公司的管理,共同塑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企业管理办公室
20____年____月____日
禁止员工抽烟通告范文三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的安全生产的方针,确保员工的人身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不受侵犯,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经公司研究决定厂区内禁止吸烟及违规使用明火,各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禁烟的制度。对违反禁烟制度吸烟者罚款50-100元/次;对违反禁烟制度而造成火灾事故者除赔偿公司经济损失外还将追究刑事责任。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人人有权监督和举报的权利;对举报者经公司核实后予以奖励。
海宁强润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年10月
禁止员工抽烟通告相关文章:
1.关于严禁吸烟的通告
2.办公室禁止吸烟通告
3.公司禁烟通知范文三篇
4.关于禁止吸烟的通告
一、本通告所称的渣土(即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构)筑物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从事建筑垃圾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等处置活动,必须依法办理审批手续,使用密闭车辆,经清洗后按照规定的路线、时间行驶,在政府指定地点卸放。车辆在行驶中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得遮挡车辆号牌,不得超速、超载行驶,不得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
三、严厉处罚渣土处置违法行为
(一)建设单位未经批准处置渣土的,由城管执法部门依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25条规定处罚3万元。
(二)施工单位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城管执法部门分别依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22、25条等规定处以罚款:
1.未经批准处置渣土的,处罚10万元;
2.将渣土交给无证运输企业处置的,处罚10万元。
(三)运输企业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城管执法部门分别依据《**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第32条、33条,《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23、25、26条,《**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办法》第12、15条等规定予以暂扣,处以罚款,并责令运输企业限期清除渣土:
1.未经批准运输渣土的,处罚3万元;
2.运输过程滴、洒、漏的,处罚5万元;
3.未按指定地点卸放渣土的,处罚5万元。
运输企业未在期限内清除渣土的,记入渣土管理“黑名单”。
(四)运输企业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公安交警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95条等规定予以处罚、记分:
1.运输车辆未悬挂号牌、未按规定安装号牌或者遮挡号牌的,处罚200元,记12分,对驾驶证予以降级;
2.超载行驶,超载30%~100%的,处罚500元,记6分;超载100%以上的,处罚1500元,记6分;
3.超速行驶,超速50%~80%的,处罚500元,记12分;超速80%以上的,处罚1500元,记12分。对驾驶证予以降级或者吊销;
4.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的,处罚150元,记3分。
四、实施渣土管理“黑名单”制度
对运输企业、运输单位、驾驶员的严重违法行为,记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失信主体记录,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采取行政性约束和惩戒措施。
(一)运输车辆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该车及驾驶员记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失信主体记录,公安交警部门不予办理市区临时通行证,城管执法部门不予办理渣土处置核准手续:
1.发生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
2.一个月内因遮挡号牌、污损号牌、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超速50%(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超速20%)以上、驶入二环路高架桥、在学校门口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占用非机动车道行驶、遇人行横道线不避让行人(或者非机动车)、非法改装车辆或者人为屏蔽(破坏)GPS被处罚2次以上。
(二)运输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记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失信主体记录,失信惩戒期半年,在此期间公安交警部门不予办理市区临时通行证,城管执法部门不予办理渣土处置核准手续:
1.所辖运输车辆单车月累计受到公安交警部门处罚3次以上,或者城管执法部门处罚2次以上;
2.所辖运输车辆有3辆以上记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失信主体记录;
3.所辖运输车辆因遮挡号牌、驶入二环路高架桥、在学校门口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占用非机动车行驶、遇人行横道线不避让行人(或者非机动车)被公安交警部门处罚的。
(三)运输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记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失信主体记录,失信惩戒期一年,在此期间公安交警部门不予办理市区临时通行证,城管执法部门不予办理渣土处置核准手续:
1.所辖运输车辆单车月累计受到公安交警部门处罚5次以上,或者城管执法部门处罚3次以上;
2.所辖运输车辆有5辆以上记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失信主体记录。
(四)运输企业有下列情节特别严重违法行为之一的,记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失信主体记录,由市城管执法部门直接采取禁入措施,取消该企业渣土准运资格:
1.所辖运输车辆有2辆以上发生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
2.具有50辆以下车辆的运输企业,有3辆以上单车月累计受到公安交警部门处罚5次,或者城管执法部门处罚3次以上;
3.具有50辆以上车辆的运输企业,有5辆以上单车月累计受到公安交警部门处罚5次,或者城管执法部门处罚3次以上;
4.所辖运输车辆有10辆以上记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失信主体记录。
五、市、区城管执法、公安交警、交通、建委等主管部门应当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互通执法信息,共同严厉打击渣土处置违法行为;对执法人员、的,由效能、监察等部门依法给予问责、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近年来,我国猥亵、儿童事件接连见诸报端:安徽某小学校长杨某9名四年级以下女学生,海南某小学校长陈某带4名女学生开房等。猥亵儿童罪这一罪名开始为公众所熟悉。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猥亵儿童的,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的,则在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但是与《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的罪的从重处罚情节的对比来看,猥亵儿童罪的“从重处罚”显得过于单薄和苍白无力。这就导致了法官在作出判决时难以保持较为统一的量刑标准,从而出现“同案不同判”,罪责刑不相适应的情况。
为了明确并完善猥亵儿童罪的从重处罚情节,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对案件进行分析,找到这一类案件的所有量刑情节,并对这些量刑情节进行系统的提取与评判,以达到对猥亵儿童罪从重处罚情节设计的目标。笔者以“北大法宝”上的298份已经宣判的猥亵儿童案件为分析样本①,对其中的量刑情节进行统计分析。
二、量刑情节分析
量刑情节是指法律直接规定或授权审判机关决定的,量刑时应当考虑的决定量刑轻重或者免予刑罚处罚所依据的各种主客观事实②。由于量刑情节对于犯罪分子所要接受的惩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两方面入手,对案例样本进行细致的整理分析。通过对案例分析,笔者发现,猥亵儿童罪的量刑情节主要有案发地点、受害儿童人身损害、侵害事实以及是否取得被害人及家属谅解、是否为累犯与自首坦白6类。前三类主要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后三类主要反映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
(一)案发地点
在所分析的298份样本中,有44起案件是发生在公共场合的,但是这些公共场合在案发时都普遍存在人员流动性小的的特点,所以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这些案发地点是否属于公共场合而应从重处罚存在一定困难。在这44起在公共场合猥亵儿童案件中,仅有3起案件是在法院判决书中明确指出属于“在公共场合猥亵儿童”,对犯罪分子从重处罚的。
(二)受害儿童人身损害
猥亵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但是由于猥亵行为的特殊性,一般不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害。从分析得样本中,我们看出,受害儿童无身体伤害的比例最大,近70%;仅描述受伤状况的占近20%;明确等级的有10%左右。在有伤害等级的统计中,轻微伤最多,近90%,轻伤及以上的比重较小。数据表明猥亵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身体伤害程度总体来看并不大,但不排除个别恶性事件的存在。
(三)侵害事实
比照罪的从重处罚情节,笔者同样对犯罪分子的猥亵行为的发生次数和猥亵人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样本统计结果显示,一次猥亵一人的比例为65.4%,而猥亵多人或多次猥亵同一人的案件的发生率高达34.7%,其中犯罪分子多次猥亵同一人的比例达14.0%,并且一名犯罪分子猥亵多名儿童的情况也高达20.7%,足以证明这一部分犯罪分子主观恶性大,社会危害性高,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视法律为无物,情节恶劣。
(四)取得被害人及家属谅解与自首坦白
在298份样本中,经过统计共有22起案件中的被告人取得了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从而获得了对被告人的从轻处罚,通常获得谅解的方式为向被害人及家属道歉,积极赔偿。也存在部分被害人及家属不接受被告人的道歉和赔偿,但这并未影响法院作出判决。有64起案件中的被告人主动坦白案件事实,自愿认罪,其中12起案件中的被告人选择自首。这一部分犯罪分子能够积极获取被害人及家属的谅解,主动坦白,自愿认罪,人身危险性较小,法律的规定从轻处罚。
(五)累犯
在样本中有12起案件的被告人系累犯,约占样本总数的4.4%,这一部分被告人不思悔改,仍犯前罪的行为,按照我国《刑法》关于“累犯”规定,从重处罚。
三、猥亵儿童罪从重处罚情节设计
通过前文对猥亵儿童罪量刑情节的列举分析,对犯罪分子适用从轻处罚的量刑情节不再讨论,主要针对引起对犯罪分子从重处罚的量刑情节进行分析。通过对样本的分析,结合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考虑到我国司法实践情况,将猥亵儿童罪的从重处罚情节设计如下:
聚众或在公共场合当众猥亵儿童的,应从重处罚;
猥亵儿童致其轻微伤的,应从重处罚;
猥亵两人以上或猥亵同一人两次以上的,应从重处罚;
(一)聚众或在公共场合当众猥亵儿童的,应从重处罚
在我国刑法中,猥亵儿童罪参照猥亵妇女罪以聚众或在公众场合当众猥亵儿童作为从重处罚情节。这样的从重处罚情节是具有合理性的,但在“公共场合”“当众”猥亵儿童”的认定标准仍然难以确定,存在较大争议。在统计的298份案例法院判决中没有对于这些地点是否属于“公共场合”的相关认定,这对于法条及量刑的适用是否正确有较大的影响。
第一种是对“公共场合”“当众”认定模糊的。例如,在铁路法院(2012)呼铁中刑初字第1号判决书中,法院认为:被告人吴某无视国家法律,公然在旅客列车上当众奸不满14周岁的幼女并猥亵多名儿童,其行为构成罪、猥亵儿童罪。人民检察院呼和浩特铁路运输分院指控被告人吴某犯有罪、猥亵儿童罪罪名成立。被告人吴某猥亵、奸幼女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未成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她们的正常成长,给铁路部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依法应予以从重处罚。但有人却认为,卧铺车厢空间相对封闭,且犯罪行为实施时间是在凌晨1时至3时30分,旅客都在睡觉,不符合“当众”情节。由于法律的模糊主要来自构造法律的文字本身可能存在的模糊性,故不同人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第二种是在判决书中直接回避了这一点,对发生在教室、公园、商铺等地点是否属于“公共场合”“当众”则不予回答。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具体分析“公共场合”和“当众”。
首先,公共场所是与私人场所相对而言,是指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通常具有人员相对集中,相互接触频繁,流动性大等特点,如车站、公园、商场。上述案件犯罪地点是在火车卧铺车厢,是服务大众的活动场所,符合公共场所的特点。
其次,关于“当众”的认定。2013年10月24日的《关于依法惩治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合理扩大了“当众”的内涵,没有将在场人员实际看到作为“当众”的成立要件,规定“在校园、游泳馆、儿童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对未成年人实施、猥亵犯罪,只要有其他多人在场,不论在场人员是否实际看到,均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认定为在公共场所‘当众’妇女,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猥亵儿童”。新《意见》的出台有助于对“当众”这一情节的认定,也是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所以,应当保留“聚众或在公共场合当众猥亵儿童”的从重处罚情节,也应在此基础上明确对“公共场合”及“当众”的认定标准。
(二)猥亵儿童致其轻微伤的,应从重处罚
由于猥亵行为的特殊性,一般对受害儿童的身体造成的损害并不十分严重,能够明确伤害等级的样本的10%左右。我国《刑法》中对轻微伤及轻微伤以下的身体损伤并无法律规定,仅在伤害等级构成轻伤时通过故意伤害罪来进行规制。这对于并不是重罪的猥亵儿童罪来说,无疑是一个漏洞。
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及儿童最大利益保护原则,应当将猥亵儿童致其轻微伤这一情节作为从重处罚情节,既填补了漏洞,又明确了猥亵程度,便于区分猥亵儿童罪与猥亵违法行为。
(三)猥亵两人以上或猥亵同一人两次以上的,应从重处罚
这一类案件犯罪人主观恶性明显,社会危害性大,社会影响极差,极度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问题,首先,这一情节并不是法定从重处罚情节;其次,各地量刑标准不统一,往往出现罪责刑不相适应的情形,甚至同一地区的量刑标准也相差很大,如下所列的对比表格:
猥亵多人或多次猥亵同一人,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同时,也在挑战着道德和法律的底线。针对上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只有在法律明确的情况下,才能正确的适用法律。刑法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对这样的行为不能纵容,应当让犯罪人承担相应的责任,起到足够的威胁作用,才能真正实现量刑均衡。
四、结语
儿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其自身保护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弱,由于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所以法律要对儿童的权益给予最大的保护。本文基于对样本的分析,结合我国司法实际,对猥亵儿童罪的从重处罚情节作出如上设计,希望能给予儿童最大的保护,保护我们的未来。
1)单线经营阶段。由于各个城市的首条线路基本上是该城市的核心线路、黄金线路,因此该线路广告的单位里程价值高。但考虑到地铁广告在所属城市是新生事物,其在市场认知度、广告客户接受度、受众群体满意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摸索及提升空间,运营初期处于培育期。2)多线经营阶段。随着线路的增加,广告资源的供给体量呈大幅度增长态势,但囿于城市广告总体投放量、居民消费水平等的相对稳定,广告经营收益却呈边际递减态势,不随线路里程的增加而同比例增长。3)网络经营阶段。城市地铁广告经营经过培育期,迈入成熟期。地铁企业的广告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均有较大提升,地铁广告资源成为城市广告市场中的“宠儿”。同时,随着地铁线路的继续延展,广告经营开始受益于规模效应,但非线性增长。
开发经营的难点
1)规划设计———资源规划设计让位于建设工期。地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三大板块的齐头并进,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起步建设期,往往存在着重建设运营而轻资源开发的情况,易于留下一些难以弥补的遗憾,或导致后期改造升级成本的骤增。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广告灯箱为例,因初期规划设计经验不足,出现灯箱安全隐患、画面效果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灯箱广告价值的实现,造成后续花费巨资改造升级的局面。2)招商方式———非理性中标影响持续经营。持续稳健经营是各项地铁资源业务所寻求的目标,但基于比较优势分析,地铁广告业务大多采取委外经营或联合经营模式,能否持续稳健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取的合作方的优劣。在选择合作方的过程中,囿于体制等因素,多采取“密封报价、价高者得”或“多轮竞价、价高者得”等招标方式,而投标方基于非经营层面战略考虑或对市场竞争环境、自身经营素质评估偏差等情况,易于导致非理性报价或恶意报价的出现,进而带来合同执行风险加大,这与地铁企业所追求的持续稳健经营理念背道而驰,导致经营的断续性。3)经营过程———广告服务受制于地铁运营。地铁广告作为地铁线路的衍生产品,其经营是以运营安全为前提的。出于安全性考虑,地铁轨行区广告灯箱的画面更换需避开列车运行和调试,时间上的紧张和时间段的限制导致了地铁广告应对市场需求及变换的反应速度滞后,服务水平难以有效提升。此外,地铁广告需要一定的消费空间来“辗转腾挪”,而在现阶段,其实施空间仍基本限于地铁车站及列车内,且需以地铁运营需求为前提,空间上的紧缺和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告业务的发展和创新。
地铁广告经营在各发展阶段的着力点
各个发展阶段的规划设计侧重点又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各个城市地铁最初建设的单线贯穿于城市的黄金经济轴,该单线绝大多数的站点在建成或网络化运营后大多成为关键站点,但各地铁公司在此阶段也大多面临着广告资源规划设计的专业力量不足等问题,心有余而力略有不足。鉴于此,有必要集中人力物力、借助内外部力量,对该单线各个站点进行较为精细的规划设计。单线运营后的各阶段,随着线路延展和站点的激增,各站点广告经营价值的高低优劣凸显,有必要选取某些重点站点进行重点规划设计,力争使其在投入经营后即可彰显经济及社会价值;而对某些商业氛围淡薄、经营价值暂不高的站点,应主要做好预留等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再依托前期规划及预留,着力实现其价值。广告经营合作方的选取及衔接地铁广告经营是以稳健持续经营为目标的,应高度重视单线至多线、多线至网络、网络至可持续等各个阶段发展过程中的广告业务衔接问题。线路增加后,新增线路必然要寻求合作方,若与原线路合作方直接谈判,面临难点很多;若重新招商,则有“一线多家、一网多家”局面出现的可能,在城市总体广告投放量相对恒定的前提下,这样不利于有限资源的有效整合及规模效应的充分发挥。因此,结合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建议在单线阶段合作方选择时设定多线经营阶段的经营条件,待进入网络经营过渡阶段时再就整网重新招商,以发挥规模效应。同时,在招标时,可尝试采用综合评估法或合理高价法(如次高价中标法),以保证选取到注重长期效益、可持续合作的经营合作方。广告经营的总体战略规划考虑到地铁广告各发展阶段的时间跨度及衔接等问题,广告业务的发展战略规划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企业发展规划,应基于更长的时间范畴、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明确各发展阶段的经营侧重点。在进入网络经营过渡阶段之前的各阶段,广告业务的经营重点应落位于2方面:一是理顺地铁各广告细分业务之间的关系。深圳地铁广告业务即是在单线经营阶段,确立了以广告灯箱等平面媒体为经营主线、电子广告媒体和其他广告业务共同发展的经营方向,避免了各类型媒体间的恶性竞争,维持了各细分业务间的平衡发展。二是地铁企业应协同合作方致力于培养广告客户,使其充分认识到地铁广告的独特价值,逐步培养其广告投放的信心和偏好。此项战略举措的地位应高于该阶段经济收益的追求,因其直接关系到网络化经营后更为巨大的经济效益的有效实现,值得各家业主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深圳地铁为例,单线经营阶段的站内广告承包商,虽因多种原因未能继续经营而与深圳地铁提前解约,但不可否认,其在5年的经营过程中,有效协助深圳地铁完成了深圳地铁广告市场的培育工作,使众多广告客户了解并认同了地铁广告的独特价值,为深圳地铁后续广告资源的整合及有效实现经济价值奠定了前期基础。在进入网络经营过渡阶段后,地铁企业广告业务的盈利模式已趋成熟。此时,一方面应致力于地铁广告品牌的构建,依托成熟客户群体,推行地铁整体品牌、差异化营销策略,打造地铁广告品牌;另一方面,应致力于借助广告资源的联动性和品牌溢出效应,协同构建地铁商业品牌乃至地铁资源品牌,追求并实现品牌溢价。同时,地铁企业在制订企业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时,应树立“全局一盘棋”的理念,强调广告经营收益对弥补运营亏损的意义和贡献,向地铁运营部门提出有效协同广告经营的具体要求,通过建立责任共担和利益分享机制,形成企业内广告经营部门和运营部门间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广告经营和地铁运营间的冲突。不同阶段创新模式的选择相比其他竞争性行业,因为存在相对垄断,地铁广告经营的创新动力和竞争的态势是相对较弱的。坦率而言,成就地铁广告事业的不是创新,而是地铁广告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属性。但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地铁广告事业需要创新。根据地铁传媒的特点,创新是个渐进的过程,而非变革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创新点是不尽相同的。在规划建设阶段,应侧重产品、工艺创新,应注重创新性地学习其他地铁公司和媒介的做法;在单线及多线经营阶段,应侧重经营管理创新,模拟实行营销创新、模式创新;在网络化经营及以后各阶段,应注重价值创新,注重为乘客、为广告客户、为员工、为城市文明提供独特的价值,通过推行价值创新来保持行业的领导地位和优势。
结语
云南高原湖泊属淡水湖,处于低纬度、高海拔亚热带地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基本特征见表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高原湖区所承受的因经济规模和土地利用扩张造成的生态压力巨大,不断出现水质恶化现象。九湖综合治理从未间断过,但效果堪忧,滇池前后治污20年,污染源仍未完全控制;异龙湖已逐渐干涸见底,杞麓湖、星云湖变为劣Ⅴ类水质。究其原因,除综合管理问题外,与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的特点也不无关系。
1.1高原湖泊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云南高原湖泊以构造断陷湖为主,湖体狭长,南北向伸展。湖泊多处于水系分水岭,流域面积小,具有封闭与半封闭的特点,加之受降雨季节性及人类活动双重影响,生态系统表现出很强的脆弱性。以抚仙湖为例,湖体南北狭长,污染物多从南北端注入湖内,出水河流海口又位于东岸中部,该结构决定了抚仙湖具有特别高的污染物滞留率,易发生营养盐累积而导致富营养化。抚仙湖流域面积(463km2)小,仅为湖泊面积的2倍,同时地处干旱缺水区,来水量少,作为典型的高原深水湖泊,水生植物分布面积不足湖面面积的0.1%,整个流域森林覆盖率仅为27.2%。目前湖区水土流失较严重,水生态系统已逐渐衰退,一旦发生全湖污染事件,极难恢复。
1.2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的易受胁迫性
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是多级生态系统综合体,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若某个子系统遭受外力扰动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链的功能,甚至引起生态系统的失衡。湖区内的人类活动对湖泊造成直接影响,如沿湖周边的采矿、旅游等开发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湖泊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的完整性。较之湖滨区开发,湖泊流域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及基础建设对湖泊保护与发展的约束更为重要,也间接反映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易受外力胁迫的特性。九湖流域人口最为密集,是云南粮食的主产区,汇集云南7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不甚合理及管理不善,给湖泊流域带来的污染风险会更大、影响更为深远。
2高原湖泊流域总体发展形势
2.1高原湖泊保护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省开始重视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但治理不及污染速度,导致新问题不断出现,流域人口较多、开发较大的湖泊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湖体萎缩加快,水位下降。气候影响及因湖区开发挤占湖泊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是湖泊水体空间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以抚仙湖流域为例,2011年末,流域内澄江、江川、华宁3个县总人口39.5万人,95.5%的人口居住在湖盆区,人口密度高达238人/km2;三产中农业仍占有较大比重。根据抚仙湖2001—2013年的平均水位统计,水位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自2009年云南连续干旱以来下降趋势尤为明显,2012年甚至低于法定最低运行水位,说明抚仙湖已经处于亏水状态运行。b)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随着流域人口逐年增加,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农田施肥强度增加并形成面源污染。此外,湖区生活污水直排加剧了湖泊水质恶化,尤其是近岸水体污染更为严重,造成目前滇池、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都是劣Ⅴ类水质。水质的污染也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减少,部分底栖动物随着环境的变化已趋于衰落,反而出现了典型富营养型的蚊害;鱼类种类也日趋减少,甚至濒临灭绝;浮游植物中,喜营养种类渐渐增多,清水性种类渐渐减少;耐污水生植物分布面积、频度和优势度在不断增加,湖泊整体的水生态系统正处于衰退过程中。c)湖泊承载力已不能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湖泊的水质下降,出现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流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与水环境承载力之间存在矛盾,发展模式粗放带来结构型污染,人口密度超过承载力限制;城市化高速发展,总体规划不甚合理,土地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严重,都导致了湖泊的污染压力剧增,直至超出其承载力。如抚仙湖,按水资源的承载对象,从水量、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几方面,得出流域的综合水资源承载指数已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尽管目前水量能够保证区域未来的发展需求,但水质存在下降趋势警示,若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水质将难以满足未来需求。d)综合管理不到位,各方保障措施不力。当前,湖泊综合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多个环节:一是对湖泊的基本机理及监测预警、分类评估等支撑技术研究还不够深入;二是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域存在交叉,体制机制需要有针对性创新;三是在管理手段上尚欠缺具有针对性的标准体系、管理目标及分类指导策略,即还未形成湖泊与治理的模式;四是流域环境监管、执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2水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形势分析
自党的十报告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以来,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得以牢固树立,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方针,高度概括了最新的治水理念。与此同时,水利部开展并进一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地方积极践行治水的新内涵和任务。水生态文明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以及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之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总体方针。湖泊生态系统作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中的重要环节,其综合管理既是云南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关乎区域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形势下,云南高原湖泊综合管理应牢固抓住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针对保护、治理等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明确各高原湖泊流域的特点及任务重点,总结并建立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适宜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构建云南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模式
云南高原湖泊环境问题多具有“问题在水体,根源在流域”的特征,流域内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综合多学科、多系统、多部门、多目标、多手段进行分析评估,以形成管理策略。为此,现运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建立具有自适应调节性能的云南高原湖泊流域的综合管理架构,探索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的模式。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和方法,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运用系统工程手段和生态学原理来研究综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协调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来解决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以达到多元惠益的目的,其讲求系统性、整合性、进化性、平衡性及组织性。该方法目前在人文和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系统管理、生态安全管理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3.1总体框架
按照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结合云南省高原湖泊的特性,提出高原湖泊流域系统发展的总体框架。a)现状认知。重点界定研究范围,并完成现状评估。首先,从高原湖泊复合生态系统的组成出发,综合理解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等三大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并按研究尺度初步界定三方系统边界,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管理条件、认知条件等;同时划定各子系统的研究对象,明确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其次,收集子系统基础资料,以水资源和湖泊生态系统为重点,对流域各子系统进行现状及价值评估,同时针对子系统之间互相响应结果,梳理出矛盾关系。其中,子系统内部及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湖泊生态子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气候之间的关系、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②流域经济社会子系统中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各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生产—消费—循环利用之间的关系等;③子系统之间关系,包括经济发展与环境约束的关系、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等。b)目标设定。根据现状及价值评估结果,按水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云南高原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思路初探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分别设定三大子系统的管理目标,总体上确保生态与经济的双位发展,即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健康性及完整性,并具备一定的自适应能力,能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并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系统构建。按子系统范畴,结合现状及管理目标,分别构建生态系统模型和流域生态经济模型,并对子系统模型进行耦合。其中,生态系统模型可包含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如PSR、SVM等)、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等。d)自适应管理。在自适应控制思想的基础上,以流域复合系统为对象,划定资源、生态环境承载阈值范围,形成以“辨识—决策—调节”为主要内容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机制,确保流域内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高原湖泊自净能力,并引入风险识别技术,在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因人类活动影响导致不相协调之时,能采取相应措施使之恢复稳定、持续发展的状态,完成整个管理模式的自适应调控。
3.2高原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思路
考虑到云南高原湖泊现状问题,要使其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问题着眼点不能仅局限于高原湖泊的单一保护与治理,而应跳出湖泊治理的惯有思维,从全流域角度统筹考虑山、水、林、田等与湖泊生态系统相关的生态要素,秉持复合系统观,寻求高原湖泊良性发展之对策。现从水生态文明视角,针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总体框架的关键环节提出相应对策。a)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统一行政管理。优化流域的生态经济结构和产业时空布局对流域生态系统恢复、使湖泊得以休养生息至为关键,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适时进行产业转换,避免出现污染风险产业,同时积极开发绿色农业、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生态工程。充分考虑流域统一性和连续性,积极推动行政区划管理,使高原湖泊流域划定在同一行政区内,利于强化城市及重点区域的规划与管理,也可促进资源管理一体化,更有利于促进高原湖泊流域保护与发展。b)深入基础技术研究,探索湖泊保护模式。鉴于目前高原湖泊基础理论研究薄弱,需深入开展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影响机理、污染演变驱动机制、富营养化治理、动态监测预警等基础性研究,并侧重于揭示湖泊—流域系统调控机理等方面的普遍规律,探索研发高原湖泊生态发展的关键技术。从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出发,综合山、水、林、田等生态要素,在系统控源、生态修复、产业结构调整、水体保育、机制创新等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并开创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的新模式。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规划,按规划研究、论证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及措施。c)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共建共管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为湖泊立法,针对抚仙湖此一类的战略水体,从国家到地方都应制定相应保护法律,并制定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文件。建立高原湖泊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水权转让机制、保护与开发互动机制、社会参与共建共管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系统自适应调节等管理机制,以保障管理体系能进一步完善。d)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共建共管合力。利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持续开展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并积极倡导健康环保的生产、生活习惯,对民众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增强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全社会对于水资源保护的意识,以形成共生存、共促进、共建管、共治理的合力。
4结语与展望
关键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瓶颈;出路
收稿日期:2007―07―27
作者简介:董庆宁(1959―),男,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管理和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普通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高学历人才的场所,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一度辉煌蓬勃发展之后似乎走入了一个被喻为“瓶颈”的困境,笔者试图以此为切入点,论述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并尝试提出对策,指出其今后的出路。
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瓶颈”
1.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生源紧缺
从整个社会背景来看,1999年以来,全国高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使成人学历教育的生源市场面临着萎缩和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态势。据统计,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52万人,增幅高达48%。在此后的2000年、2001年,扩招增幅也分别达到38.16%和13.3%,到2002年,这一幅度下降至相对平稳的10%。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为65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招生335万人,比2002年增长5%,扩招人数达15万多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达到400万人,比2003年实际录取的382万人增加20万人。由于社会上一些传统观念的偏见,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学历含金量不如普通高校学历教育高,相比较成人教育文凭,他们更愿意获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因此,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生源不断流失,有关方面不得不采取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办法,留住生源。可结果却使生源质量下降,成人高等教育走入新的困境。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紧密,国外发展成熟的教育和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地走入中国市场,他们在带来先进办学理念的同时,无疑也给国内成人教育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
2.普通高校成人学员学习动机匮乏
学习动机是指能引起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学习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来自内部的学习需要和来自外部的学习诱因都能引起人们学习的行动,而且往往是外部环境的学习因素,转化为人们内在的学习需要,从而形成的学习动机,更能激发起人们学习的行动。从笔者对76名函授学员的问卷调查来看,73%的函授学员学习动机匮乏,参与学习是受社会和环境的压力所驱使;仅有27%的学员是成长动机。根据鲍歇尔等人的成人教育参与动机理论――一致性理论,匮乏动机与内在自我不一致甚至退学相关,这种不一致越多,主动参与学习的可能性越小。
3.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成人性”不够突出
首先,从学校层面看,目前各高校成人教育教学计划均由各高校相对独立制定,绝大多数的成人教育教学计划,从课程设置到课时安排,都近似于同等学力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成人教育教学所采用的教材几乎都是普通高校同层次使用的教材。成人学员出于对实际的需要,他们希望获得那些可以马上应用于实际当中、产生立竿见影的实际意义的知识,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成人教育教师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师生互动交流较少,成人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从成人学员自身来看,他们对于这种参与成人学习的方式本身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导致他们仍然以一种完全被动的方式参与学习,即成人学员对于自己学习者的定位不够准确,比如函授学员对于面授往往抱有过高的期望,指望在为期较短的集中面授期间就能获取足够的知识,而对于面授以外的学习环节重视不够等等,他们对于自己学习者角色的定位也反映出了成人教育“成人性”不够突出。
4.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考核方式单一化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因此其考核方式以书面考核为主,长期以来采用的大都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试办法,考试形式单一,内容偏重理论知识,虽然偶尔会涉及到实践考核,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几乎形同虚设,这种考核方法一方面不能很好的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另一方面对成人学员的学习也起到误导的作用,不能有效地激励学员学习。
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发展出路
1.“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指明发展方向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目前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阻力,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相继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笔者认为“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其基本理念正是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既然已被认为走入了一个“瓶颈”期,我们就应该拓展新的生存发展空间,笔者认为应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多方面获取生源。从目前看来,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仍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为主,而非学历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比例很小,高校成人教育不应该一直坚守学历教育阵地,而应转变观念,紧扣市场,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学历教育。与此同时,应该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科研力度,保证成人教育的质量,帮助成人有效学习,更为其今后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多方面获取生源
(1)转变观念,将外来务工人员作为高校成人教育生源之潜在新生力量。众所周知,我国正由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而要完成转变,必须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这个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已达11300万人,在今后的几年中,每年将以600万人的速度递增。从现在起,到2010年前后,全国范围将有2亿左右的原“农业户籍”的农民工改变户籍身份,成为新一代城市居民。有关调查表明,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的为技术含量低、收入待遇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外来务工人员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仅仅依靠政策支持、国家财政投入来增加这样一个庞大群体的整体收入,使他们尽快适应城市新的生活,显然困难重重。根据国内外的调查研究表明,个人收入与所受教育程度高度相关。农民工若要获得长期的职业竞争力,仅仅依靠几个月的技能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情况下,适合农民工长期职业发展的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为成人高等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潜在生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2)走进社区,将社区居民作为高校成人教育生源之不竭力量。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区域市场化、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区”日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区发展离不开教育扶持,社区建设对于教育的要求日益剧增,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基地发挥多种功能培养各类人才,由于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相比国外尚不成熟,因此,笔者认为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就可以走进社区,扮演这一角色,为促进社区的经济建设、丰富社区居民闲暇生活、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3.加强成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目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普教化比较严重,比如教学计划的安排、课时的安排、成人教育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的使用等等都不同程度上暴露出了该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成人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成人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改革,探索出适合成人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应以成人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策略,从而创造一种弹性化的学习制度,以满足不同对象的学习需求。应根据课时长短,立足学员现有的学习基础以及他们希望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同时注重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目前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教师大多来自高校自身师资,他们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水平,但是对于成人教学理论却不一定熟知,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规范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成人教学理论的指导,以便更好地完成成人教育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扩招15万人部属重点院校全不扩招〔EB/OL〕.新华网,2003.2.20.
〔2〕教育部.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拟招生655万人〔EB/OL〕.新华网,2003.2.19.
所谓双语教学,通常的理解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母语和第二语言授课的一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师应用两种语言讲授及师生应用两种语言交流。加拿大的 W・F・麦凯教授与西班牙的M・西格恩教授在《双语教育概论》一书中写道: “就世界范围而言,双语教育对加强各民族相互理解是我们所能够做的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国家范围而言,它是促进各个种族群体和少数民族和平共处的最佳途径。无论开展双语教学的代价多么昂贵,总比不能开展双语教学所要付出的社会代价低廉得多。”, 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品质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特别强调应在金融、法律等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法学专业中开设双语课程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中的普遍选择。虽然各高校都在教育部的倡导下积极地开展双语教学,但实际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一、高校法学专业双语课程开设现状
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的法学专业所开设的法学课程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育部规定的 14门主干课程;另一部分是各学校根据培养计划而开设的选修课。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各高校会根据本校的情况做相应的教学安排,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在选修课中开设双语课程。这种课程安排通常是在主干课程以外设立与本学科相关的选修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优点在于师资灵活,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在必修课中开设双语课程。这种课程安排则在主干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有的学校会全部实行;有的学校会在主干课程中有选择性的实行双语教学,如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课程,优点在于与专业结合更紧密,但对教师与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
二、普通高校法学双语教学的困境
教师队伍薄弱。教师队伍状况对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现阶段,教师队伍薄弱恰恰成为了普通高校开展法学双语教学的软肋。主要表现在质与量两个方面。
教师的知识储备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出于国家政策、教学评估等种种原因,许多高校在并未完全具备条件情况下将教师推上了双语教学的讲台。教师不具备足够的英语水平或法学专业知识,造成了“目前大学会英语的教师并不缺乏,但能用英语讲授法律专业课的教师则寥寥无几。外语老师搞法学双语教学往往存在着专业知识面窄、专业知识讲解不深、不透的毛病;而法学专业的老师搞法学双语教学又往往出现英语发音不准、口语表达不流利、说出的英语学生听不明白等问题。”[1]
教师的数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2006年在苏州大学召开的高校双语教学研讨会上,全国70多所高校的150位教师、学者和教育部有关专家一起就推进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召开了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高校双语师资短缺是制约高校推进双语教学最大的障碍。[2]这个问题同样出现在法学双语教学中,严重制约着普通高校法学双语教学的发展。
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性大。由于经济、地区等差异,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仍是参差不齐。受到我国传统英语教育应试模式的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虽擅长阅读、语法等书面知识,但语言沟通能力较弱。而且法学英语由于存在大量法语和拉丁语词汇尤其晦涩难懂法学英语的规范性又决定了其语言的严谨规范,以至于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法律英语也被称为是“外语”。[3]因而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接受力相较于纯中文教学必然大打折扣,使得最终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质量的法学双语教材缺乏。教材在任何现代教学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阶段,高校法学专业中开展的双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三类:
英文原版法学教材。这类教材的优点是“原汁原味”,可以让学生获得国外第一手专业知识。但是缺点是无法和国内的教学、应试系统很好地结合,内容、体系与我国国情及法规不符。
自编法学双语教材。为了开展双语教学,很多高校都组织编写了自编双语教材,但这些教材由于文献有限、编者专业水平等原因质量参差不齐。
国内出版的法学双语教材。这类教材相较于自编教材,质量要好一些,但是数量较少,不能涵盖整个专业内容,选择性小。
三、普通高校法学双语教学的出路
合理设置法学双语课程。普通高校应结合本校法学专业的教学定位及师资力量合理的法学双语课程。现阶段,进行课程设置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法学课程之间本身的差异。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应针对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知识产权法等国际性强的科目开展双语教学。
年级差异。高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左右的高校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英语水平相较于低年级学生都有更大的优势,更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课程类型差异。必修课、选修课、限选课等不同的课程类型的选择和课程本身的定位与教学要求密切相关,灵活、合理的运用好不同的课程类型进行课程设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而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因此在师资建设方面建议从以下两点入手:
引进高素质的双语教学人才。高校应根据本校开设课程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引进有国外学习、交流、教学或律师工作背景的法学专业人才,以满足教学需求。
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培训的途径可采取以下三种。一是整合校内英语专业和法学专业的资源,制定培训大纲,培训的内容既包括英语知识也包括法学专业知识,以此优化法学双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二是校际间的交流,一方面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另一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三是出国培训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针对性的从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人才,为其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
一、基本情况
本次统计共对我州13个县和1个省级直属国家粮食储备公司进行统计。主要数据指标有:仓储设施占地面积376677平方米,库区数53个,从业人员188个,粮油保管员76人,粮油质检员11人,有效仓容合计92898吨,需大修仓容4694吨,待报废仓容11166吨。总体来讲,我州仓容相对紧张。2013年度粮食仓储项目建设完工后,将新增仓容1.17万吨,仓容紧张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二、全州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我州汶、理县、茂县、小金、黑水、九寨沟、松潘县的粮食流通仓储设施在灾后重建后,各项目实施县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其新建的粮食仓储设施均配备了无线数字式粮情测控系统、移动式环流熏蒸系统、机械通风系统等专用设备,各粮库功能日趋完善。这些项目的陆续建成,为缓解我州仓容紧张状况和确保我州粮食的安全储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未实施过灾后重建的县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学校管理
目前,高职院校改革不断深入使得高职院校英语师资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因此变得至关重要。国内外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经从注重教学知识和技能转向探讨英语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要求的研究上。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进行自我发展,以适应英语教学的新变化,使自身素质达到既定兴趣、能力和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这其中学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确保英语教师的长期兴趣和专业发展得到学校的保护,使其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力,即实施职业管理。管理的重点是使英语教师能力最大化,并且为他们创造一个不断成长及挖掘潜力和职业成功的机会,因此必须建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系统。
一、高职英语教师的现状与特殊性
1.高职英语教师的现状。据调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中35岁以下人数占比例最大,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仅占20.8%,高级职称与初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1:6,结构失衡。显然,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学历和业务进修方面进一步提高任务繁重。92.5%以上的英语教师周课时在12-16节以上,76.8%的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教育教学研究。94.2%的教师对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持认同态度,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反思,表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希望进一步提高水平。这正反映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教育与发展必要性。调查还发现,93.2%的教师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法的融合。在实行具体教学理论和原则方面,被调查的教师根据自己形成的教学经验和掌握的教学理论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相当一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是科学有效而且切合学生实际的,某些方面具有创新意义,但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近50%的教师在科研上未能有所建树。教师们对优秀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素质抱有相同态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英语知识储备丰富;具有创新思想意识、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独具一格的教学方法、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等。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素质和能力,语言环境,教学设施,以及学生学习自主性”是影响英语教学的主要因素。总体上,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基本能够胜任教学需要,但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差距,急需进一步提高。
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特殊性。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学生水平等方面与普通本科院校均有差异,其语言知识触及的领域广泛,语言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更为明显,这决定了高职院校英语师资的教育和发展与普通高校的师资教育具有共同性外,还具有一定特殊性,即不仅要体现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而且要反映特定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要求。高职英语教学实用性和实践性要求更高,对于专业相关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在完成《基本要求》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既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可使所学的英语得到实际的应用。”高职院校以实用性专业为主,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向学生灌输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如电子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英语和有关经济管理方面的英语知识。教师不可能依靠个人努力掌握相关知识,学校介入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学校管理的内容
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提高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把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视为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性工作。学校应建立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鼓励教师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教学模式。
1.教师发展档案管理系统。教师档案是记录教师教学行为,能最集中代表教师教学成果的材料的集合。Kilbane和Milman将档案分为两大类别:“一类叫做工作档案,内容包括日常教学各个方面,以及对其的思考与自我评价。另一类叫做展示档案或材料档案,主要用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描述一门课程或班级,展示教师优秀的工作等,因此教师往往发挥创造性,丰富档案袋中的内容,例如学生作业、教学计划、观察记录,甚至是教学录像等。”[1]“教师档案的建立一般经过四个阶段:资料搜集,包括文件、图片等;精简归类,按照教师个人的成果、学生成果、学习成绩表等归类,一定要确保选择的档案材料具有典型代表意义,以证明教学的真实状况;反思评价,对档案内容进行优缺点分析和评估,对纳入其中的每个档案文件进行反思或评价;成果展示,按照统一标准形式装订或以网络、软盘等形式呈现。教师档案的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总结教学中的宝贵经验;获得成就感并增强信心;便于同事交流与合作;学生间接受益”[2]。
2.校本培训管理。所谓校本培训管理,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的在职培训模式,也称“以学校为定向”的培训模式,它区别于以校外培训为本的模式。“校本培训的初衷在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离,强化教师专业的实践性,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它以任职学校为载体,在形式上强调任职学校所在的空间。学校应提高对增强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认识,并成为增强英语教师职业能力的组织者”[3]。首先,学校要对英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获得英语教学的客观实际。如学校的专业优势、特色和发展方向对英语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学生入学的英语水平及变化特点,学校开展英语教学的现有模式及存在的差距,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背景及教学能力水平状况,影响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等,都是调研的重点。其次,了解情况、掌握问题后,应制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规划,并且配有相关的资源投入、实施计划。重要的内容应是:一要为英语教师创造必要的发展条件;二要根据英语教师的专业背景,提供和鼓励有利于增强发展能力的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三要组织教学团队进行合作学习,实现发展经验、方法的扩散和共享,使英语教师的能力发展成为组织行为。最后,要制定激励和管理机制,并保证机制的有效进行。激励和管理机制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制度保障,是英语教学工作的政策导向和发展战略的具体实现,必须设计周密,使之有可操作性、实践性和前瞻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执行。
3.在职培训。在职培训是“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在职进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教师教育改革中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进修,建立教师终身教育体系”[4],而这也应当成为学校努力的方向。因此学校要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多层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关注,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英语教学形式和英语教学改革的精神。一是脱产进修,包括出国深造到更高层次院校或机构继续学习,这是教师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直接而迅速地获取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但由于如资金、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脱产进修会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可能满足每一位教师。二是积极参加各种机构提供的短期进修和培训,目前主要形式有英语教学年会、各出版机构提供的教学研究会,以及各教育部门和高校组织的短期培训等。教师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应持有开放悦纳的姿态,拓展视野,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4.加强英语课程理论与教学实际相联系的培训。在教师培训中,理论学习虽然十分重要,但理论学习必须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第一,应对英语教师必须掌握英语的词汇、语义、语言、语用等方面的知识及整个语言体系进行具体理论培训,夯实基本功。教师只有在专业上有一定的造诣和较深功底,才能从整体上驾驭教材,把握好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实现学习英语的目的。第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它所传承的是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使用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唯此才能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英语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三,促进英语教师掌握一定的非英语专业知识。目前,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教师只有对相应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使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5.建立教师合作联盟。教师联盟旨在寻求同事、同行之间的合作,倡导团队精神,通过相互间的分析观察、建议与评价来丰富并改善自己的专业视域。教师专业团队的形式多种多样,学校应发挥其组织功能,建立长期的、集中的、内部的或跨区域的同盟等。在同盟中专业引导者或学科专家在教师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另外,“同事互助”的教师发展模式在实质上与教师联盟的作用是相一致的。“如果具有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教师能够开放自己,与同事进行专业研究、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提供相互支持,就能实现共同发展。例如通过英语教师之间的听课、示范教学、教学研讨、课程研究等来实现互相之间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或改进教学策略,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达成教育目标”[5]。
6.社区教育模式的借鉴。社区教育模式是指以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利用社区资源,对教师实施的以丰富社会阅历,增强社会问题意识,提升社会参与能力为主的教育模式[6]。社区教育模式是使工作与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教师群体积极参与本地区的各种教育与研究活动,了解本地产业结构、经济情况,以及发展趋势,了解社区内各种群体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态度,获得更多的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过程知识与背景知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
随着我国高职英语教育的快速发展,英语教师的专业教育与发展也必定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而学校管理系统的建立,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Kilbane,C.& N.Milman.The Digital Teaching Portfotio Handbook[M].Boston:Allyn and Bacon,2003.
[2]Murphey,T.&Chen Lin.教师发展档案与业绩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崔允郭: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9.
[4]宫雪:国际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模式述评及其启示[J].职教通讯,2006(8):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