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上课总结范文

大学生上课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上课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上课总结

第1篇:大学生上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一年级护生 上课瞌睡 调查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96-03

上课打瞌睡是课堂中常见的现象,它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师的授课热情。护理专业学生今后将肩负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责任,这就要求其有扎实稳固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状态对学习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年级学生刚进入专业学校,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接受新知识?这些都成为学习的压力,如果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而上课打瞌睡就属于不良学习行为之一。为了解护理专业学生上课打瞌睡的真正原因,本研究通过量性和质性的研究方法,对一年级护生上课瞌睡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1.量性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生350人,其中护理本科生20人,护理大专生237人,护理中专生80人,平均年龄(18.08±1.49)岁。共发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7份,有效率为96.3%。

2.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从量性研究已确立的研究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护生9人,其中男2人,女7人,学历包括本科2人,大专3人,中专4人,平均年龄(17.89±1.62)岁,受访学生的一般资料见表1。研究样本量的决定以资料信息达到饱和为标准。

表1 9名受访学生一般资料

学生编号 性别 年龄 学历

1 女 19 本科

2 女 19 本科

3 女 20 大专

4 男 19 大专

5 男 19 大专

6 女 17 中专

7 女 16 中专

8 女 16 中专

9 女 16 中专

(二)方法

1.量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参考周益斌、Ching-Feng Huang等设计的调查问卷并加以修改。问卷内容包括护生的一般资料、对所学专业的态度、上课瞌睡情况、上课瞌睡原因等,并采用匿名的方式填写问卷。调查前与调查对象进行沟通并取得配合,说明问卷的内容及要求,填写完毕当场收回。

2.质性研究。以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面对面、半结构性、深度访谈方式收集资料。访谈内容包括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对所学专业的态度、上课瞌睡情况和原因、平时睡眠情况等。访谈前向受访者解释本次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方法,按照访谈前设置好的提纲,对每一位受访者进行20-40分钟的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同步录音,做好笔记。

(三)资料分析

量性资料分析采用SPSS 17.0 软件,百分比的比较选择PearsonX2值。质性资料分析方法为:将录音整理成文字,并进行分类、编码、分析总结、提炼主题。

二、结果

(一)调查结果

1.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生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情况比较。67.3%的护生对护理专业持喜欢的态度。不同学历护生所持态度不同,中专组和大专组持喜欢、比较喜欢态度所占比例较高,而本科组持不喜欢态度的比例相对较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生上课瞌睡情况比较。92.3%的护生都有过上课瞌睡的经历。不同学历护生上课瞌睡情况相同,依次为有时、很少、经常、从不,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3.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生上课瞌睡原因比较。护生上课打瞌睡的主要原因为听不懂、疲劳和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本科组以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为主,大专组和中专组以疲劳为主。以上三个原因在不同学历护生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三个原因在护生中普遍存在。结果见表4。

表2 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生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情况比较[n(%)]

分组 例数 喜欢 比较喜欢 不喜欢 不知道 X2值 P值

本科组 20 1(5.0) 9(45.0) 7(35.0) 3(15.0) 13.516 0.036

大专组 237 61(25.7) 99(41.8) 30(12.7) 47(19.8)

中专组 80 23(28.8) 34(42.5) 6(7.5) 17(21.3)

合计 337 85(25.2) 142(42.1) 43(12.8) 67(19.9)

表3 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理学生上课瞌睡情况比较[n(%)]

分组 例数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X2值 P值

本科组 20 2(10.0) 9(45.0) 8(40.0) 1(5.0) 0.914 0.989

大专组 237 30(12.7) 111(46.8) 76(32.0) 20(8.4)

中专组 80 11(13.8) 36(45.0) 27(33.8) 6(7.5)

合计 337 43(25.2) 156(42.1) 111(12.8) 27(19.9)

表4 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理学生上课瞌睡原因比较[n(%)]

项目 本科组

(n=20) 大专组

(n=237) 中专组

(n=80) X2值 P值

学习压力大 2(10.0) 26(11.0) 17(21.3) 5.669 0.059

听不懂 16(80.0) 150(63.3) 43(53.8) 5.230 0.073

疲劳 12(60.0) 163(68.8) 51(63.8) 1.164 0.559

教室空气差 2(10.0) 100(42.2) 20(25.0) 13.976 0.001

教师讲课水平差 6(30.0) 38(16.0) 13(16.3) 2.593 0.274

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 17(85.0) 119(50.2) 37(46.3) 0.021 0.07

(二)质性研究结果

为深入了解一年级护生上课瞌睡原因,对9位具有代表性的护生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提炼出以下四个主题。

1.对专业不喜欢。许多护生透露选择护理专业并不是自己的意愿,而且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学生1:“高考成绩不是很好,被调剂的,当时并不是很了解护理是干什么的。”学生3:“是姐姐建议我来读的,我并不是很喜欢,因为那时考得不好,选别的专业也不知道选什么,我姐就跟我说,我的成绩不是很好,选择三本的话,家里经济负担重,出来也很难找工作。”学生4:“报之前还不是很了解护理是干什么的,报之后才知道一点点。”学生8:“是我舅舅帮我报的,本来想读完高中再来的,但是他们说高中要读三年,中专只读两年,而且读完就可以升大专了。”

大学生的专业态度可以明显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和毕业后的职业行为,对专业持积极态度可以促使大学生采取更积极的学习行为和就业行为,反之亦然。一年级护生对专业持消极态度的深层原因可能与目前护理专业社会地位较低有关。由于历史原因,护理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低技能、低学历、简单而琐碎的服务性工作,这在客观上成为影响学生专业态度的重要因素。据了解,许多护生对护理工作简单地理解为打针、发药和给医生打杂,对今后是否从事护理行业持不明确态度,这种对专业思想的不稳定性,容易使护生产生厌学情绪。

2.听不懂。许多护生反映,听不懂是造成其上课打瞌睡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2:“有些不是很懂,有些几乎都不懂,像免疫学啊,有时听不懂就打瞌睡,其实自己想听,但是听不懂。”学生4:“生理课比较喜欢打瞌睡,太深奥了,听不懂。”学生6:“觉得听不懂吧,像英语,听不懂就容易打瞌睡。”学生9:“听不懂,基础不好,老师以为我们基础很好,就一直讲下去,以为我们懂了,就不会很细的讲,刚开始特别有兴趣的,学着学着又不懂,不懂就开始不想学了。”

护生上课听不懂的原因较多,除医学知识复杂、教师讲课因素外,护生自身的因素占主要原因。一年级护生的年龄相对较小,特别是中专学生,平均年龄为(15.99±0.72)岁,因此他们的理解能力较低,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较差,容易导致上课听不懂的情况发生。学生基础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也是导致听不懂的原因之一,上课听不懂就容易打瞌睡,教师所讲的关键内容没听到,时间长了,问题越积越多,越往后就越听不懂,造成恶性循环。

3.疲劳。睡眠质量差,熬夜都会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造成上课打瞌睡的情况发生。学生3:“我们宿舍是自己控制的灯,平时都不会按时睡觉的,都喜欢熬夜看视频,玩手机。”学生6:“可能是晚上休息的不够吧,大家都是在聊天看电视或者是小说之类的,然后会睡得比较晚,很困,虽然11点关灯,但是还是会玩手机。”学生7:“我们都是提前睡,大半夜起来,那时候网速快。”学生9:“因为困啊,晚上熬夜看视频。”

充足有效的睡眠不仅具有维持大学生生存的功能,还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一年级护生课程多,学习压力大,白天繁忙的学习过后,都会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进行放松,而通过手机上网是学生进行娱乐的主要途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极强的娱乐性,自控力较低的学生常常会牺牲睡眠时间进行上网聊天、玩游戏等,睡眠质量差、睡眠不足会使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厌学、上课打瞌睡现象增加,长此以往,则会严重影响学业。

4.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学生1:“英语课,觉得像初中学的那样,比初中学的还要简单,我们都不想听。”学生2:“有些课太无聊了,比如说数学、英语。”学生5:“生理课,理论多,容易打瞌睡。”学生6:“像病理、护理导论这些专业课,都是比较枯燥的。”

学生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的原因,一方面为学生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可能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护理专业性较强,教材内容枯燥无味、脱离实际或者抽象空洞、过于简单或繁难都容易造成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

三、讨论

一年级护生上课瞌睡现象较为普遍,要改善这一现状,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一)学生方面

1.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和愉快学习的诱因,是牢固掌握知识和提升学业成绩的保障。对专业的认知偏差,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心理特征是护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学校和教师应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加强对护生专业态度的培养,开展“专业导学”、学习经验交流、专业思想教育等活动,以增加护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发现专业的特色及亮点,提高对专业的兴趣,逐步树立正确、积极的专业观,消除厌学情绪。

2.提高学习目的性。一年级护生年龄相对较小,且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自控能力较低,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容易让他们养成懒惰的习惯。部分护生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出现了学习倦怠现象。学校和教师应重视提高护生的学习目的性,让其对自身有充分的认识和评价,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时代紧迫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承担起历史的重任,为我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3.增强健康睡眠意识。此次调查发现,熬夜玩手机已成为护生的一种生活常态,并严重剥夺了护生的睡眠时间,而上课打瞌睡作为睡眠不足的一种补偿形式,极大地降低了护生的学习效率。美国纽约州圣劳伦斯大学的撒切尔教授研究发现,靠咖啡因学习到深夜的学生的平均绩分点(GPA)低于有充足睡眠的学生,这就提示我们,熬夜会降低学习成绩。不仅如此,睡眠不足还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烦躁焦虑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学校可通过开展睡眠相关知识讲座,发放健康睡眠手册等形式增强护生的健康睡眠意识,让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方面

1.提高教学水平。现在高校的青年教师都经历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学习和科研训练,一些人在某些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上都已卓有建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积累并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掌握教学的基本原理,对教学课程精心设计,深入浅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填鸭式教育已不再适用于现代高校教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增加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目前的高校,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机会较少,教师对学生缺乏真正的理解,对学生上课打瞌睡一味埋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增加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找出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真正原因,并加以教育和引导,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学生上课打瞌睡的情况发生。

(三)学校方面

1.合理设置教学课程。此次调查发现,大部分护生上课打瞌睡的原因是听不懂,特别是中专生,由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低,在接受新知识方面感到比较吃力。学校在设置教学课程时,应根据不同学历护生的不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处理,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使护生都能理解教师所讲内容,护生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与进步,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开展多元化校园活动。单调的学习生活,繁重的学习任务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和自由发展空间,使他们感到身心疲惫。学校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适当开展多元化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营造一个让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现在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仅有这点是不够的,学校还应该完善奖学金评价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对学习成绩优秀、工作出色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不仅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也是调动和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吴敏,陈清,聂军,等.大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原因调查[J].西北医学教育,2006(2)

[2]周益斌.他们为什么上课睡觉[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Ching-Feng Huanga,Li-Yu Yangb,Li-Min Wu,et al.Determinants of daytime sleepiness in first-year nursing students:A questionnaire survey[J].Nurse Educ Today,2014(6)

[4]于新红.北京市大学生专业态度调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

[5]王战,陈亦扬,盛祺,等.江苏某高校大学生睡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7)

[6]Hannah G.Lund,Brian D.Reider,Annie B. Whiting,et al.Sleep Patterns and Predictors of Disturbed Sleep in a Large Populationof College Students[J].J Adolescent Health,2010(46)

[7]欧阳和平.技工学校学生上课睡觉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4(23)

[8]郭戈.关于兴趣教学原则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2(3)

[9]张涛.论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及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10]谢寿姣,曾志励,邓秋芬,等.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态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13)

[11]鲁娟,李松,戴阳.医科大学生课堂睡觉现象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4)

[12]赵宏.浅谈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科教论坛,2008(14)

[13]周广西.美国多所大学关注学生睡眠不足问题及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陕西教育,2009(9)

[14]梁朝晖,杨仕云,李静.青少年睡眠不足与睡眠健康问题探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

第2篇:大学生上课总结范文

关于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研报告一

摘要:大学随心所欲的自由生活,就像江湖里的种种传说,大把大把的空余时间,无数的比赛活动,浪漫的恋爱,日上三竿的懒觉,大家似乎只看到大学课外生活的逍遥多彩,却忽视了最重要的是学习。然而,原本应该是学习的上课时间,玩手机,却成为了学生认真听课的一大杀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数据,来了解大学生上课玩手机这一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上课玩手机;调查与分析

引言:大学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我们不能只顾观赏风景而忘记我们的任务是坚持奔跑。我们要始终坚信高科技能够引领我们前进,而不是倒退。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实际派发问卷的方法。发放问卷50份,收回48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48份。

一. 令人震惊 八成多大学生上课玩手机

调查的对象男女性别比率分别为46.6%和53.3%。结果显示,在被访问的大学生中,竟有82.5%的同学承认每天上课都在玩手机,而无心听课;其中,40%的学生经常上课玩手机,40%的学生每节课都在玩手机。由此可见,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上课玩手机原因数据分析

据调查44%的学生玩手机是因为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无聊; 40%的学生是因为上课累了,想放松一下才玩的。 有一小部分学生是受其他同学的影响;20%的学生是因为.需要查阅资料 而39.9%的学生习惯了;在时间上,有24%的学生能玩整堂课。由此可知,寂寞无聊 ,浏览网页打发课堂时间,成为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主要原因。而其中的大多数学生认为上课玩手机互不影响,也不会影响老师讲课。

三.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具体内容分析

42.8%的学生选择聊QQ 看空间;44.6%的学生选择上人人网上微博; 24%的学生用来发短信。33.2%的学生选择了玩游戏看小说看电影,只有5%的学生是用来查资料看书的。由此可见,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的工具,而只有少部分同学学会利用手机。

四.对于大学生玩手机时的上课科目的数据分析

24%的学生选择了在思想政治课上玩手机,32%的学生选择了在公共基础课上玩手机 ,44%的学生选择在选修课玩手机。由此看来,不管上什么课,玩手机现象似乎愈演愈烈,因此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五.对于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心理反应的数据分析

据调查有54%的学生会感到愧疚但还是禁不住会玩,仅有6%的学生不会感到愧疚,有18%的学生认为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56%学生认为虽然觉得不妥当,但还是忍不住; 20%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找点乐子。调查还显示,52.3%的学生上课玩手机并不认为有什么愉快的感受。由此可见,玩手机已经成为学生下意识的习惯性,即使心里有愧疚,但还是很难改正,这种心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上课效率与效果。

六.对于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的分析

(一)大学生购买手机的动机

考虑经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对大学生的手机消费动机明确,消费欲望强化,大学生逐渐形成了具体的购买动机。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可以分为一下几种:

1、求质量与实用的购买动机。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最注重的还是质量与实用功能:多数的被调查者表示,好用与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部分的人认为手机的售后服务质量是关键的。

2、求新款式新功能的购买动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同时,有65%的学生希望拥有为大学生量身订做的手机。其次手机的内部功能,如是否支持中文输入、是否支持WAP、是否支持语音拨号、是否具备免提功能等。且多数被调查者均明确表示,选购时会优先考虑质量可靠、设计轻巧、款式新颖、色彩时尚、功能够炫的手机。

3、求方便的购买动机。调查得知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真正目的在于方便与家人、朋友、同学、用人单位联系。

4、求价格廉价的购买动机。当价格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他们会选择购买他们中意的新款手机。

(二)、大学生对品牌的概念

这也是手机商们最想知道的问题,到底哪个手机商拥有的顾客最多呢?根据我们的调查,最多人使用的手机牌子是诺基亚,调查显示一共有57%的人使用这款手机,耐用是它的一个最大卖点,而不断扩张的功能也使不少人选择它;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爱立信,虽然使用者人数却是诺基亚的三分之一,即总人数的19%,但它的市场份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亮丽的外形与实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选择的重点:第三位是三星,占16%,三星虽然拥有高技术,但价钱却令不少学生消费者望而却步;其他品牌则仅占总数的百分之一二。可见诺基亚这一世界手机销售商果然不负众望,霸占了头位。

80%以上使用诺基亚手机的大学生还表示,下次还选诺基亚。

(三)、大学生对手机价格的敏感程度

64%的大学生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在10002000元之间,11%的大学生能接受的价格在1000元以下,16%愿意考虑20003000元的手机,其余9%则能够接受更高的价格。以上数据表示,大学生普遍接受的价格区间为10002000元。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科技产品的认识与购买不再是盲从,而是自主的选择,随着认识的加深,对于新潮的追随比起改革初期显得理智、透彻,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辨证统一!科技的发展再次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手机这一科技产品在实践中得到人们的认可,而品牌上的选择则是各自需求,品牌的建立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质量与信誉的结合。大学生属于纯消费群体的性质决定了大学生手机的购买与消费。矛盾是发展的动力,由于人们对科技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使得生产产家不断开发新产品,手机的功能,外观在不断的完善。大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也相对提高,为适应社会主流,科技不断向前发展,手机的使用不再是单单的打电话,90年代的手机已经被人们所遗忘。社会发展着进步着,实践证明了手机这一科技产品为人们开发利用,并将随着社会进步而前进。但是殊不知,真是由于对新手机的好奇心,才造成一部分学生利用上课时间进行摸索与研究。

七.结论与建议

(一)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成普遍现象

不管是课业轻松的文科生还是学习紧张的理科生,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已

经成为大学的一种普遍现象,至少有1/3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上网。

(二)听老师上课念PPT,还不如上网打发时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xx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达1.44亿,手机成为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然而更多学生则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开小差。近年来,大学生专业方向和工作不对口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不少学生开始质疑听课的意义。

(三)对于玩手机的利与弊总结

利的方面:

①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②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③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④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⑤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⑥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⑦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同学,老师或警察求助.

弊的方面: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 学生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上完玩游戏,看电影的多,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说明手机必会给学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 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时尚.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

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 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三)决定老师命运的是科研而非教学

为什么老师就很难控制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呢? 在调查中发现,对于上网的学生,多数老师表现得很宽容。很少有老师当场制止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更少有人明令禁止使用手机。大学的功能在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理想状态下是三者的平衡。在外部竞争的压力下,科研和社会服务明显能更快地给大学带来实际利益,教学被大大压榨甚至挤占。可以说,是科研而非教学决定了老师的命运。所以调查显示,67%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上课制止学生玩手机,加强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惩罚。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结语:

手机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并与电脑网络一样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手机的相关使用和消费中,大学生充分体现了年轻人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勇于创新,张扬个性的优点。但是,在某些方面,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还是不能理智的思考,在手机的使用及消费中没有过于详细的计划,在学习与娱乐中并没有找到切合自己的平衡点,结果浪费了自己的精力与财力。在学习方面,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弱,因该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训练,以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总之,手机将成为今后决定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快速、持续、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20xx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

关于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研报告二

手机诞生于20世纪末,从最初的简单的通讯工具,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为多元化的信息载体。截至20xx年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0亿大关,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76.92%。作为全球市场容量最大、最有潜力的中国市场,国内外手机品牌的争夺战也愈演愈烈。在这种大背景下,无收入,却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特殊消费群体学生手机族,已经成为手机消费市场中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报告选取手机使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昆明学院在校学生为目标人群,通过问卷调查和文案收集等多种渠道,就大学生的手机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手机生产企业有所启示。

第一部分 调研内容

一、大学生手机消费需求调研

调研内容:对消费者的手机消费需求以及需求量进行调研。

二、大学生手机消费的消费偏好的调研

调研内容:对影响消费者的价格、品牌、质量、外观、功能等消费偏好进行调研。

三、大学生手机购买行为的调研

调研内容:大学生手机购买的购买途径、购买方式、购买决策等进行调研。

第二部分 数据来源和抽样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报告所用数据来源于《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问卷》的调查数据,调查对象为昆明学院在校学生,调查起止时间为20xx年5-6月。

二、抽样方法

本报告使用随机抽样的抽样方法获取样本。调查点分布在昆明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共完成100份调查问卷的发放,其中回收问卷99份,有效问卷99份,问卷有效率99%。

第三部分 数据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使用行为的基本状况描述

(一)问卷描述统计分析

在利用所调研的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之前,第一步要对样本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所以首先对 通过问卷调研回收的99个有效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考察调研样本的性别、年级、专业等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表:

在回收的99个有效样本中,男性为34个占34.34% ,女性占了66.66%。从专业分布来看,绝大多数(59.41%)被访者来自于文科,19.29%来自于理科。

此外,从调研对象的年级分布看,在我们获取的样本中,大一的有26人,大二的有27人,大三的有45人,大四的有1人,主要年级集中在大三,这与我们研究背景和调研对象有关,因此本报告调查手机使用行为的样本是比较具有 代表性的。

(二)用户使用情况分析

1、消费需求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有100%的学生拥有手机。同时26%的学生将会在近期更换手机。在更换手机情景的调查中,绝大多数被访者实在手机被偷或者损坏的情况下考虑更换手机的,其中也不排除因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攀比心理带来的产品更换。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更换手机的频率,绝大多数集中在6个月到2年这个时间段内。

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了,已开始普及化了。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

2、消费偏好分析

(1)大学生对手机品牌的选择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品牌比较复杂,主要以华为和小米居多,两者分别占被调查者的25.3%和13%,其次三星和苹果也拥有一定数量的支持者,分别占被调查者的11%和10%,OPPO和步步高也拥有支持者,但其占有率不是很高,分别只有8%和4%,其它的小品牌占有率更低。主要因为华为、小米这两大品牌功能强大,品牌效应高,这样的品牌结构呈现为大品牌主导市场,小品牌填补市场空隙。其中国内大品牌占有率比国外大品牌多。

(2)大学生对手机价格的敏感程度

在手机价位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的价位选择集中在500--1500元之间,占调查人数的53%。另外,18%、15%的同学会选择1500-2500元和低于500元的价位,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选择购买高价位的手机。

大学生普遍接受的价格区间是500-1500元之间,同学们的消费观念还是比较接近的,手机的价格指数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品牌,配置和消费者的选择。手机价格的选择侧面可以表明该群体的收入状况和消费状况。

(3)大学生青睐的手机外观

其中,37.37%的大学生认为手机产品设计的美丑对于产品的市场销售量有很大影响,54.55%的大学生认为有较大影响,8.08%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较小。

经过调查,87.88的大学生喜欢直板手机,1.01%的大学生喜欢推盖的,3.03%

的大学生喜欢翻盖的,还有8.08%的大学生喜欢其他的一些外观设计的手机。 主要原因是:在同一档次上,直板机相对于折叠机要便宜100300余元。这是影响被调查者购买此种手机的主要原因。此外,打手机厂商都把低端机型做成直板机,并且此种手机外观简洁、外表美观、功能实用。作为还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直板机自然是首选。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直板机成为了消费者最青睐的产品。

经过调查,43.43%的大学生喜欢3.5-4.0英寸的手机,42.42%的大学生喜欢4.0-4.5英寸的手机,9.09%的大学生5.0英寸以上的手机,5.05%的大学生喜欢2.8-3.5英寸的手机。

经过调查,37.37%的大学生喜欢磨砂塑料的手机外部材质,23.23%的大学生喜欢金属材质的,22.22%的大学生喜欢钢琴烤漆的,17.17%的大学生喜欢镜面材质的。

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在购买手机时,外观设计是他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要性能好,更要外观漂亮,手机的外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吸引力,是时尚,更是个性。同时,在众多的手机设计中,有直板、翻盖、滑盖等,材质也有所不同,这也为手机生产商在外形设计上做出了参考。

(4)大学生对手机功能的期望

在对消费者调查的回馈中可以看出,拍照像素、手机外观、内存容量和电池容量这四个方面比较重视,而这其中拍照像素和内存容量的比重又是最高的,这取决于手机的硬件设施,选择像素和容量是消费者对于选择手机性能的两个个重要标准。

83%的消费者喜欢智能手机,如今的市场已经被智能手机占据,市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智能手机也会有更多的创新和改善,大多数消费者喜欢智能手机的原因是因为智能手机是大家与外界联系沟通的必备工具,可以借助智能手机上网娱乐,智能手机可以说是现在人们的手上电脑,方便、快捷。

消费者平时使用手机功能中的影音娱乐占39%,这和消费者选择智能手机是离不开的,可以进行聊天社交,比如手机中的软件QQ、微信、微博,可以作为一个电影音乐的播放器,也是大家了解社会的上网工具,百度、支付宝、网上购物,作为娱乐的游戏机,而33%的用户主要使用的功能是联系亲友,联系的方式不一定只有打电话,现在可以用手机下载一些软件进行聊天,也就是上面所说的QQ、微信。

对于手机的应用软件,65%的人认为非常实用,方便了自己的生活,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软件更是多种多样,涉及生活娱乐学习的每个方面,比如一些手机助手,91助手、豌豆荚、360助手、App Store等,需要什么样的软件都可以到上面下载,方便自己的生活,所以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软件。

以上数据表明,在除了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等基本功能外,大学生还注重的功能调查中,大家对影音娱乐、拍照像素、内存容量和电池容量这四个方面比较重视,这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手机新媒体的出现是分不开的,所以商家对手机的开发也要注重这四方面。

3、购买行为分析

根据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所使用的手机价格是5001500元,比率高达53.5%。少部分学生选择1500以上。总的来说,大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能力不算太高,属于中等水平。因为大多数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依赖父母,手机消费不可能太高,因此在购买手机时会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国产品牌手机。

二、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特点及结论

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手机消费仍在以跳跃式的曲线增长,消费量趋向在一定时间内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2、手机消费国内产品为主导。

3、品牌手机在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中占据有一定的优势。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科技产品的认识与购买不再是盲从,而是自主的选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欲望增强,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缩短,特别是在通信领域,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多数大学生对手机有极大的心理需求,他们注重手机的款式,注重手机的质量及功能,而且他们也是品牌的忠实拥护者。学生消费者比较喜新厌旧,一旦有推出功能更完善的手机他们就会对自己所拥有的手机产生不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手机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学生消费者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将越来越表现出其巨大的消费潜力。

第四部分 建议

一、经后手机有待增加的功能

在调查中,被访者提出了今后的手机应该增添功能的主要方向:

通过问卷对该主观题的调查,有27%的大学生对此题做出了回答,他们认为手机还应该增加投影,Office, Wps,增加与学习和办公有关的功能,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加人性化,耐摔,网速好,程序明确清晰,具有扫描的功能,触摸记录,可以控制电器,更纤薄,具有双面镜材质,能够刷地铁、公交、购物,地图导航,还要具有防盗功能,防水、防尘、能够进行远程控制,包含电脑的全部功能,内存更大等。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也希望手机最主要的要有学习软件,少一些娱乐的工具,其次虽然现在的大部分手机已经是智能机了,但是要求手机要更纤薄,然后是要具有很好的上网功能,在现有手机的功能上增加一些,最重要的是防水功能有待提升内存有待扩展,最后就是手机的使用寿命要更长,但是手机的使用寿命不仅是手机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使用过程中的保护。

二、建议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大学生群体作为手机购买的新市场,为打破销售瓶颈, 12

脱离困境,为此,我们提出几条营销建议以供参考:

1、利用现有的资源。可以考虑对现有资源或者是系统的再设计利用。当前手机普遍支持 Java 程序和 Wap 协议,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扩展性能和高校市场占有情况良好,具备了支持在线服务的功能以及更大的可能。另一方面公共交通系统便利,个体出租活跃。硬件资源具备良好的可用性。

2、降低流动性。为人们设计短周期的物质流动系统。设计师需要研发一种开放式的体系,使得人口或商品的转移与本地化几率可以相对持平。二手交易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往返购物的问题;拼车服务则可以降低重复路线的能源消耗。

3、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将可持续发展建立在使用再生能源的基础上是实现局部范围自给自足的一个途径。

4、整合与分享。通过整合配套的功能服务来减少对物质产品的依赖。要提倡一种多功效、复合功能的体系,努力在个人需求与群体的需求之间求得一致。找出他们的共同需求点,让产品不再只为一个人而设计。高校的配套功能服务已经在很多方面开始运作,可以根据智能手机特点做进一步的功能拓展,如拼车等。

5、赋予大学生消费群体更多的参与能力。大学生群体的参与是任何一个可持续方案实现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来自他们的建议会有助于解决一些实际中的问题。在进行本研究设计设计提案时,做了大量实地的调查,通过问卷和深度访谈等形式了解目前手机用户的使用方式和期望,以及高校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6、继续推行中低档手机路线,专为学生消费者开发、设计,功能不是很全,但具备一些学生消费群体比较喜欢的基本功能,特别是在款式、造型及颜色等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手机,这对抓住学生消费者无疑是很好的办法。

7、对手机销售商来说,在销售地点选择上,主要将手机放在离学校较近的手机大卖场和自己的品牌专卖店上销售;在促销上,选择赠送学生喜欢的礼物的方式;在定价上,则选择中低档价格。

8、对品牌的广告商来说,强调品牌的情感因素而淡化品牌的功能区别因素,请那些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明星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赋予手机充满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品牌特征。

第3篇:大学生上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隐性逃课动因

引言

所谓隐性逃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引起的学生在课堂上做出的聊天、看小说、打游戏、睡觉等与课程无关的行为。是什么导致了隐性逃课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晰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动因。基于此,本文就国内学者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动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发现隐性逃课受到五个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学生个体因素、教师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制度因素。

一、学生个体因素

(一)逆反心理

张予蜀等人(2006)认为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现代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他们容易对这种“权力”产生逆反心理。王井云(2010)发现学生对任课教师不满,导致逆反心理。王红梅(2011)认为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个性及价值目标渐趋多元化,导致逆反心理。邵士昌等人(2012)认为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发现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产生逆反心理。上述这些学者研究发现,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产生隐性逃课的重要原因。

(二)学习兴趣与课程设置的差异性

吴丽华和卢森林(2008)认为学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学习兴趣和学校开设的课程不一致,部分学生认为要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则产生自学收获大于课堂收获的观点,这就必然引发“隐性逃课”的动机。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

邓建壮(2008)认为在不喜欢某一门课,课程内容较难学习的情况下,而又限于组织纪律的约束,这时,学生会采取“隐性逃课”的行为作为抵抗方式。吴丽华和卢森林(2008)认为学生自律能力偏差,放纵心理强于刻苦学习的努力。王井云(2010)认为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兴趣、动机影响课堂的听讲行为。刘秀艳(2012)认为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同时大学生从众心理明显。

(四)缺乏学习目标

邓建壮(2008)认为有些学生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表现出对将来的前途失去信心,转而对目前的学习毫无兴趣。吴丽华和卢森林(2008)认为学生个人在大学生活中对于建立新的学习动机不适应。王婷(2011)发现学生学习目标的迷失必然导致听课目标的模糊,以致产生“隐性逃课”行为。王云超和李春迪(2012)则认为学生发生隐性逃课的最根本原因是“缺少学习需要”。

(五)微时代导致学生沉迷网络

张慧(2012)发现大学生隐性逃课沉迷于聊天或看电子小说。

二、教师因素

(一)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

周琦(2001)认为教学方式呆板枯燥,不顾学生的学习心理、兴趣,因此,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隐性逃课行为。张予蜀等人(2006)认为教学内容乏味性导致隐性逃课。吴丽华和卢森林(2008)认为教学质量不高,对职业要求认识不充分导致隐性逃课。王婷(2011)认为教师在授课内容安排、授课方式方法、授课艺术等方面存在不足,从而使大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课情绪。刘秀艳(2012)认为教学内容枯燥空洞,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授课多采用灌输式,容易让学生产生隐形逃课行为。

(二)教学管理不力

邓建壮(2008)认为高校的大多数老师对“隐性逃课”现象一般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吴丽华和卢森林(2008)认为教师的不作为助长了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师生存在沟通障碍,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缺乏情感交流。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方面。邓建壮(2008)认为就业压力大使许多学生在学习上充满功利主义色彩,只对涉及职业实用性知识感兴趣,反之,对能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那么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看与上课内容无关的书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王婷(2011)发现一部分学生为了适应社会和就业需要,积极准备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公务员等。综上所述,就业压力带来的这种盲目学习行为,最终成为导致大学生隐性逃课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家庭因素

(一)家庭教育引导方式欠缺

张赛斌(2008)认为家庭教育引导不当导致学生隐性逃课。

(二)家庭环境的差异性

邓建壮(2008)认为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以家庭背景、就业优势自居,这部分学生对于上课任务纯粹是应付了事。王婷(2011)认为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迫于生活压力,做一些校外的兼职赚钱,导致上课没有精力听课。

五、制度因素

(一)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尹海燕(2007)认为高校中相当一部分考试课程(主要为必修课程)仍然没能突破单一的考试手段。考试前划范围、印发习题集等问题仍然存在,许多大学生认为不管平时是否认真听课,只要考试前认真复习,则一般能通过考试甚至考得高分。王婷(2011)认为一些科目的考核方式重课本轻课堂,重期末考试轻平时成绩,而且考试试题难度较小,教师在判分时不严格,只凭印象给分。这些不完善的评价机制是引起学生上课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的原因之一。

(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周琦(2001)认为校规否定“显性逃课”,而“隐性逃课”却不违反校规,使“隐性逃课”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张赛斌(2008)认为教室安排不合理会导致隐性逃课。尹海燕(2007)认为授课班级太大,影响学生听课效果。王云超和李春迪(2012)认为学校的管理对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发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学时间管理、社团组织管理和课程安排管理。刘秀艳(2012)认为高校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这导致学生在学习目标与课程设置不一致时,选择做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

结语

关于隐性逃课的动因,国内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了解决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本文对国内学者研究隐性逃课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隐性逃课的动因包括五个方面:学生个体因素、教师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制度因素等。高校要想杜绝隐性逃课现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学生要摆正学习态度;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养,改善教学手段,完善备课内容,增加教学互动环节,切实把这些工作落到实处;开展就业知识讲座,缓解学生就业压力,明确就业方向;家庭做好学习后方工作,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学校建立完善规章制度、考试管理制度、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03).

[2]黄彬.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矫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05).

[3]杨崇园.关于在校大学生上课出勤率问题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

[4]张予蜀,袁捷,张振玉.“隐性逃课”现象分析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01).

[5]李建铁.高职大学生逃课的背景分析[J].职业圈.2007(05).

[6]尹海燕.大学生逃课和隐性逃课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

[7]张赛斌.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探析[J].高教论坛,2008(3).

[8]王井云.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隐性逃课”现象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7).

[9]吴丽华,卢森林.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老区建设,2008(12).

[10]邓建壮.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动因分析及对策[J].成功(教育),2008(6).

[11]钱沿,王海鹰.系统论视角下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05).

[12]王红梅.大学生隐性逃课动因探究[J].价值工程,2011(28).

[13]王婷.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2).

[14]张慧.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15]王云超,李春迪.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12(03).

第4篇:大学生上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教W 困难问题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F275;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82-03

引言

虽然多年来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高度重视,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说,深度还不够。大量的研究文章,一方面重复党和政府有关的文件精神和词句,以此确立文章的理论高度和依据;另一方面又反复研究常规教学方法的得失,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深度越是不够,就越依赖党和政府关于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作为理论依据,而党和政府关于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和政策反过来也只能依据这样的研究成果,这近乎行成了一个封闭循环,空洞的理论说教导致思想政治课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本课题采取了调查问卷的形式,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诸多困难,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困难的因素有国家、社会背景、教师以及学生各个方面,因此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对策建议主要从教师因素谈起,与国家、社会背景以及学生方面相互配合,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本次调查对象为福建省部分高校2014、2015、2016级在校学生,为了保证本次调研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合理性,此次调查问卷我们均采取网络问卷,采取抽样调查即选取2014、2015、2016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作答。我们项目组老师联合其他学校合作老师要求学生务必用手机点击链接,并以此次回答问卷作为平常考核的加分项目,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很积极配合。本次有效问卷1500份,有效性达100%。

一、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课很有必要,因为它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很有必要

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开设思想政治课很有必要。在回答“思想政治课开设是否有必要”时,回答“非常有必要的”占44.28%,回答“有必要”的占35.01%,二者相加的比例达到了89.29;回答“如果思想政治课是选修课,你是否会选”,回答“绝大多数同学会选”的比例为14.84%,认为“大部分同学会选”的比例为41.85%,二者相加的比例达到了56.69%。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绝大多数还是认同思想政治课开设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大学生,除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高的能力素质外,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因为大学生成才之前先要学会成长,而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发挥起导向作用,而这恰恰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开设的必要意义之所在。

(二)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让大学生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回答“你为什么来上思想政治课”,回答“可以提高理论素质的”人数比例为55.72%,占了绝大多数。回答“您认为思想政治课对您未来有什么影响”时,选择“能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比例为47.69%,“使自己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比例为37.96%。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还是会普遍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使自己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能让自己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大学生是建设未来中国的主体力量,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才能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也才能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会将个人理想和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把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整体上评价为满意居多

在课堂上表现认真的同学占大多数,但也认为思想政治课堂气氛稍显压抑,学生积极性不强,部分同学会逃课旷课。回答“你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总体印象是什么”,回答“非常满意”比例为19.46%,回答“你在思想政治课课堂的表现如何时”,回答“认真听讲做笔记”比例为42.43%,“只听不做笔记”比例为52.38%,二者相加比例为94.81%。在回答“您觉得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气氛怎样时”,回答“学生在课堂没有什么积极性,气氛压抑“比例为43.55%,回答”请假旷课逃课”学生比例为2.68%,回答“学生自做自己的事情的”比例为4.62%。三者相加比例为50.85%,超过了一半。调查数据说明大学生整体还是满意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上课认真的学生也还是占大多数,但同时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能算很高,旷课逃课的现象不容忽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形式有待优化和提高。好的课堂教学通常座无虚席,而成长中的大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都很高,学生都认同思想政治课开设有其必要性,也承认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对学生有积极的意义,但课堂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说明思想政治课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存在不足,也警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要紧跟时代和学生思想与时俱进。

二、大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就是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但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而其根源在于社会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

(一)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教学课程的知识,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

但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你认为什么是教学效果时”选项时,选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教学课程的知识”的占23.84%,“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占31.39%。调查数据说明学生认为开设一门课就是能够通过上课让学生掌握教学课程的知识,并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才是教学效果好的标准。

(二)好的思想政治课课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不是因为是必修课程,要拿学分,被学校课堂纪律约束而不得不上

在“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选项时,“必修课必须上”占到了31.14%,“单纯应付考试拿学分占”4.14%,“受学校课堂纪律约束”占1.46%,三者相加比例达到了36.74%。调查数据说明很多学生上课并非出于对思想政治课的喜欢,而是学校的纪律和学分影响。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思想政治课还远未达到让大多数同学发自内心的喜欢。如果不能学到想学的东西,如果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思想政治课也就很难成为让学生真正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三)大学生上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之所以不够高,其根源在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师教学素质能力的提高,它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选择社会环境问题”占25.55%,“选择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比例分别为15.09%、14.11%、16.79%。三者相加的比例达到了45.99%。上述调查数据说明,社会环境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时效性不高的一个制约因素。社会大环境对思想政治课的忽视,而在高校环境中,是否为教师认真教学提供了足够的激励机制,是否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教学提供了足够完善的条件,都有可能影响到教师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W方法都属于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范畴,它们的比例占到了45.88%,说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影响力,对于学生是否爱上思想政治课,是否是一堂高质量的课,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效性,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抓好教师这一环节。

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老师是学生是否爱上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因素

好的教学效果必然是本门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吸引学生,因为它是关系到一门课是否受欢迎、评价是否高的主要参考标准。教师灵活有趣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关系到学生是否有上课听课的积极性;除教师素质外,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也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一)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课老师是学生是否爱上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因素

在“你喜欢什么样的思想政治课老师”这一选项,这是多选题。从高到低依次是:理论素养深厚、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占77.62%、对时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占76.89%、了解同学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占50.61%、语言风趣幽默占74.45%,激发同学的课堂参与感66.86%。调查数据显示学生遇到理论功底深厚、专业功底扎实的老师,还是会喜欢上思想政治课。如果老师对时事能有独到的见解、语言风趣幽默、能了解同学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这种老师也比较受学生欢迎,由此说明思想政治课上好的关键在老师,而这就需要老师认真研究,紧跟时代,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功底,通过多种方式形成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关心和了解学生,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二)好的教学效果必然是本门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吸引学生,因为它是关系到一门课是否受欢迎、评价是否高的主要参考标准

在“您所希望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怎么样的”选项中,对教学内容要求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教学内容取材于大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或者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教学内容能够时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不要太抽象。它们的比例分别为83.45%、58.88%、53.53%、42.82%。在“您对当前上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何感受时”的选项中,对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的感受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很感兴趣;理论知识过多,不贴近实际生活,枯燥无味;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内容深奥,难以理解。它们的比例分别为:55.72%、40.63%、26.76%、19.22%。调查数据说明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来上课并认真听课。他们喜欢那些大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贴近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引起学生共鸣和思考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内容他们不仅有兴趣,而且有共鸣,能够学到东西,也能让他们懂得如何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思想政治课是紧跟党和时代的,所以要时时更新,与时俱进,不要太深奥,不要太抽象,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疲惫,因为“政治的空谈往往能淹没一切。”{1}

(三)教师灵活有趣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关系到学生是否有上课听课的积极性

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着眼于唤醒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唤起学生的内心共鸣,唯此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主动的行为。{2}在“按优先顺序选择您喜欢哪些教学方式”一题中,选项“纯理论性教学”的只占16.3%,“开展课外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比例为61.07%,“课堂材料分析和案例教学”占到了51.58%,“主题讨论式教学”比例为51.58%,“交流座谈”为37.23%。调查数据说明除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也是能否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重要影响手段。在这些手段中,开展课外及社会实践活动占的比例最高,说明相对于深奥枯燥的课堂教学,学生更渴望走出社会,在社会实践中理解运用理论。相比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老师一言堂,学生更喜欢老师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不管是主题式讨论还是交流座谈,学生都希望能有机会参与进来。能够谈出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启发,能够在和同学、老师的交流探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四)好的社会宣传和教育能够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单纯政策性宣传的工具印象,而更多地关注思想政治课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除社会环境的因素和教师素质决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外,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您认为除教师素质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选项中,“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占到了50.45%,”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占到了47.2%。在“您最喜欢的社会实践方式”选项中,答案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微电影”、“志愿者服务”、“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它们的比例分别为56.45%、53.77%、51.58&、49.88%。调查数据说明,传统的一张试卷定学生成绩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他们认为更科学更合理的考核方式,比如理论考试加学生实践成绩,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深奥的理论只有应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体验,才能让他们有更好的体验和理解。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课和科技化,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采取微电影、志愿者服务、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多种实践手段,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和组织能力,又能在志愿者服务当中感受帮助人的喜悦。在社会考察中了解社会、了解生活,比单纯上课听老师讲述社会现状和社会问题,会让学生更有同感,也让他们更接近社会的本质,以后更好的融入和适应社会。

四、综合调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存在的困难问题

总结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生上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教师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与整体素质在相当大程度上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具体表现:一是师资队伍的人员增加的缓慢,知识结构以及学历机构的不均衡。二是高校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对思想政治课老师的要求,因为本身承担的教学任务量繁重,常年用一成不变的内容与方法授课,只为完成表面的工作量而忽视教学质量。三是部分教师不愿意花时间认真钻研党的文件和理论,认真学习各门学科的知识让自己变的博学,也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学生的现状与学生的需求。久而久之,学生对提到思想政治课几个字就觉得反感,学生的漠视反过来打击教师上课的积极性,继而造成教学效果恶化的恶性循环。

2.学生方面。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更多关注在校期间专业课学得有多好,获得的奖有多少,取得的证书有多少,过分关注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对德与做人的认识,“思政课就是在垃圾的时间上垃圾的课”的流行就是鲜明写照。与成为一个有德的人相比,学生更关心是否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功的人的标准就是实用意义上的能不能成为有钱人。对于思想政治课给予学生“三观”的培养,思想政治课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意义和价值学生认识不到,充其量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思想政治课只是让他们完成所修的学分就可以了。

3.高校管理层面。高校管理层面对思想政治课的相关配套措施也不尽如人意,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未能落到实处,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比如思想政治课的授课时间的安排、授课班级的分配、多媒体设施的质量以及开展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经费,诸多限制导致教学手段只能单一化操作,再加上以课题文章作为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标准,必然导致教师以重课题为倾向从而轻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

4.社会环境方面。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困境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引起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再加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多以实用主义为判断,结果就是不少大学生在学习上,只对主科、专业课程感兴趣,对非专业课不感兴趣,尤其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根本不想学习。

另一方面,W校不良环境和家庭不良环境也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负面影响。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教育的欠缺;社会上的少数领导干部以及个别教师的不道德行为;社会上在暴利驱使下的餐饮、网吧、歌舞厅等学校周边环境恶劣,都让学生的思想深受其害。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1.高校方面:高校思想政治课一般都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对于刚刚有独立意识,对社会有批判思考的学生来说,他们并非天然地讨厌思想政治课单调的灌输,而是这方面缺少环境方面的有效引导。在这方面高校领导必须要明确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建设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而不是上面强调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时候才重视一下,其他时间都把思想政治课教学抛之脑后。对于教师上课的硬件设施,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和激励机制以及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教学所需要的配套措施等环节都有一系列的制度加以落实。

2.教师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学术魅力、人格魅力以及教学魅力,因为这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首先要理解透彻经典理论,能够用接近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需要的语言,深入浅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三观”的培养以及对德和做人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这就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博览群书,要关注社会动态,要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课上的生动、有趣并具有方向性。

3.教育环境方面:第一,优化宏观教育环境,也就是国家和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公平、公正,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要构建良好有序的经济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物质基础;文化环境的优化,要倡导先进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优化微观教育环境,也就是校园环境。高校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环境就是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拥有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更容易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结语

结合调查数据及分析结论可见,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但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其根源在于社会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学生是否爱上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因素,教师必须博览群书,与时俱进,才能把思想政治课上成大学生终身受益、终身喜爱的课程;好的教学效果就是本门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吸引学生,因为它是关系到一门课是否受欢迎、评价是否高的主要参考标准。教师灵活有趣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关系到学生是否有上课听课的积极性;除教师素质外,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本文为2015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研究”(JAS151506)的课题成果。]

注释: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N]人民日报,1978-12-13

{2}林雪原.加强“两课”实践教学研究[J]思想政治研究,2005(1)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福建泉州 362000)

第5篇:大学生上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思政课堂教学;“90后”高职大学生;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277-02

“90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他们的思想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了解“90后”高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思政教师的指引、指导,是改观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加强教学针对性,增强教学效果的迫切要求。

一、“90后”高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一) 对新事物感兴趣,但又过分依赖网络

当今社会信息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涌入中国,各国交流日益广泛。“90后”大学生相对年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与前人有很大不同。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盛行的时代,大学生通过QQ上网、微博、微信、飞信进行交流沟通日益频繁,他们的生活几乎被电子产品所覆盖,“宅”生活逐渐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购物、娱乐等大都在网络中进行,与现实生活中与同学、老师的沟通交流相对减少,对网络形成了依赖。

(二)个性张扬、自信,但心理承受能力差

“90”后的高职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对新鲜事物较敏感,竞争参与意识强,希望被肯定,被尊重。有自己的个性,在个人形象、言语表达等方面奉行特立独行,在课堂上渴望能有表现的机会,同时希望被他人所接纳。他们虽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不可捉摸,但是内心充满信心。由于未经历过大的风浪、波折,心理不成熟,因此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差,一旦生活中碰到挫折,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三)知识信息丰富但目标方向迷失

现代“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来自网络,在网络等媒体中可以轻易地获得各种文化信息,拓展了知识面,同时提高了对社会的关注度。此种“浅阅读”虽然信息量大,但也致使学生只是泛泛而读,缺乏深度理解与思考。在各种信息充斥的社会里,鱼龙混杂,很多学生往往良莠不辨,他们的价值取向相对开放,但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坚定,目标方向迷失。

二、思政课堂中学生主体作用缺失的表象

(一)纪律观念差,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思政课本身理论性较强,一旦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缺失,其学习动力会急剧下降,不但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把学习当成负担。这样一来,学生上课毫无积极性,迟到、旷课、早退现象层出不穷,课堂上似听非听、玩手机、睡觉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学习观念错位,功利性增强

相比专业课,思政课可操作性较差,是意识形态领域内知识的讲授。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就业难,高职院的大学生学历不高、专业水准不能与同类高等本科院校相比,大学生价值观趋于现实,他们的学习活动一切以是否对自己以后工作、生活有利为判断标准。如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不挖掘思政教育的育人动能,激发学生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认同感,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思政课可学可不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学生的学习功利性。

(三)学习很被动,教学无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运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中不发挥学生主体性,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待作业、考试采取应付的态度,对课堂教学活动漠不关心,为上课而上课。

三、思政课堂中发挥“90后”高职大学生主体作用的途径

(一)改进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合班上课,上课人数在60—90之间,甚至也有100人以上的现象。这种大班上课的方式是影响思政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上课人数多,教师在上课时课堂管理难度加大,在实现课堂教学目的同时,无法关注到每位学生。在思政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很多有益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以下两种教学形式对发挥高职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第6篇:大学生上课总结范文

星期二下午,在我睡得不省人事的时候室友狂轰滥炸的手机,电话终于把我吵醒,在我飞奔去学校的途中,她们平静的告诉我:你来不急了。当我赶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发现有人在焊温州师范学院的牌子。因此默哀30秒,为自己的第一次法概旷课,为温州师范学院也为这份检讨。

如果我没午睡,如果闹钟模式不是震动,如果及时听到室友的紧急呼叫,如果那天温师不拆牌,如果我不至于倒霉到第一次法概旷课就被发现.当然这只是当时的想法而不是迟到的借口更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本质在于我的思想意识还不够,觉悟不深。不迟到不旷课是作为学生的基本原则,是对老师劳动成果的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和家长的负责。

我不是逃课专业户,也不是不逃课的稀有动物。界于两者之间也就是那种偶尔逃课还要提心掉胆的所谓的乖学生。有人堂而皇之地抛出:不逃课的学生就不是大学生。我虽对这句话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却也不知不觉小小的贯彻了几次,对自己觉得没有意义的课逃了几次,这是主观上的逃课。而法概和邓论是我在温州大学大一所有课程中唯一让没有逃课欲望的课程,是唯一让我觉得学到些什么什么的课,也只有那两位老师让我有大学老师的感觉,我从心里尊敬敬仰他们(还有一位是数学老师)。而我却旷课了,虽不是所谓的主观旷课我深感内疚和懊悔。

迟到旷课也是不守时的表现。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迅猛,谁能把握住时间的脉搏谁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在竞争中占有有力的位置。我相信时间观念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不论是工作或者学习上只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和严谨的工作计划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把事情做的井井有条。这是习惯问题,而这些决定将来成败的习惯很大部分都是在大学直接表现和养成的,这点绝对不能忽略。马克思说恶习是民族的鸦片。康德说:我用咖啡勺字量走了我的生命。

可见好习惯和坏习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养成珍惜时间和守时的好习惯。坚决不能迟到或旷课。

说到生活作风和学习态度问题,我认为这涉及到一个大学生的素质问题。一个大学生即将面临的是进入社会和工作就业,应当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有意识的在大学阶段磨练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就应该在大学里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为自己的将来未雨绸缪,打好坚实的基础,努力学好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严谨的生活作风和学习态度。而迟到旷课是放任自己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都停留在中学的水平,不是一个大学生、一个即将进入社会添砖加瓦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整顿生活、工作和学习作风,杜绝迟到和旷课现象。

旷课同时也是不尊重老师劳动成果的表现。尊试重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迟到首先打断了老师的教学思路,影响了课堂进程,和其他同学的听课注意力,实在是害人害己的不良行为。旷课是对老师劳动成果的浪费,老师上课前要煞费苦心的认真备课和设计课程,上课时要站着讲上两节课,实不是我们这些小辈现在所能感受到的。而学过来的又是我们自己的知识,我却不负责任的旷课。深感自己的不可原谅。

这其中懒惰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虽说人人都有惰性,但要能有效的克制自己的惰性才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大学是接受教育的大好时机,我在这个时候放任自己,懒惰成性。放着重要的法概课不听在寝室睡觉,是对自己的极不负责,也辜负了父母和老师对我的殷切希望和教导。我深切意识到自己所犯的严重错误。

经过深刻的反省,我意识到迟到旷课的严重性,总结如下:首先是意志力不强,听到闹钟响后,仍关掉继续睡导致睡过头。这主要是因为思想觉悟不高,对迟到旷课严重性的认识不够,对其他老师的屡次教导总是左耳进右耳出,而没有切实

付诸于行动。再者就是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

在写检讨书的时候认识到迟到旷课的危害性。不仅败坏学校的学风,影响学院纪律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任课老师的上课。同学之间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而我这种表现,给同学们带了一个坏头,不利于学校和院系的学风建设。同时,也对学校形象造成了一定损害,在同学中造成了旷课的不良风气。最重要的是放任自己错失一次学习的机会,影响个人综合水平的提高。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思想、作风方面上的培养和锤炼。我忽视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而犯了旷课的错误。

通过对这次旷课错误的深切反思和检讨,我决定重新设立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保证再不无故旷课,尤其是对自己有极大帮助的课。整顿自己的思想错误,提高觉悟性。并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制定学习和工作计划,再不懒散和放纵自己。

经过这次旷课的深刻检讨我总结出了三荣三耻,并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以这三荣三耻为自己的准则。

一、 以迟到旷课为耻 一、以按时上课为荣

二、 以浪费时间为耻 二、以珍惜时间为荣

第7篇:大学生上课总结范文

一、深入课堂,了解学生上课情况。

本学期我听了两次课,分别是###老师的《#####》与##老师的《####》,这两堂课授课方法得当,课堂气氛活跃,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但也有个别同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这样的学生,我在课后与他们进行了沟通,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通过思想教育规劝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双向互动,通过多种形式与学生沟通。

尽管目前本科评估工作极其繁重,我仍然利用有限的时间组织座谈会、交流会等活动与学生沟通,回答学生的提问,并就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交流看法。在交流中勉励同学们要抓住机遇,加倍重视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作贡献。

同时,通过互联网构建了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新平台。###班的同学们经常通过电子信箱,向我倾诉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并与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彼此之间的信任不断的加深。

三、归纳整理,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

1、希望学校可以安排更多的灵活授课,聘请多领域的有识之士开设讲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与学术思维。

2、自习室占座现象严重,找座位很难。

3、丢自行车现象严重,学生对校园治安缺乏信心。

4、食堂开放时间较短,建议学校开设全日开放食堂。

第8篇:大学生上课总结范文

一、课堂讨论在“基础”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1.课堂讨论符合“基础”课教学内容的特点

“基础”课教学,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人生观、道德、法律等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当今社会紧密结合的话题。“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很有必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而课堂讨论是一种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

2.课堂讨论能够提高“基础”课的挑战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基础”课中的概念是人们所熟知的,也很少有难懂的理论。仅仅停留在讲解概念和理论上,会使大学生感到这门课程缺乏挑战性。课堂讨论正好弥补了这一点,能够使这门课程具有更大的挑战性、灵活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3.课堂讨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使大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的信息。大学生在看到、听到现实热点问题时有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一味地回避矛盾和问题,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困惑,甚至走向错误,最终容易引起大学生对社会产生抱怨情绪。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体现贴近学生的要求,就应该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二、以教材和社会热点问题的结合点为视角设计

“基础”课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既要把握教材内容,又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握教材内容是为了避免讨论结果脱离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是为了避免讨论过程陷入枯燥乏味之中。因此,教师要在备课中要反复甄别,在社会热点问题中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找到合适的讨论对象。课堂讨论还需要讨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深度,能够引起学生的探讨。

以“基础”课教材(2015年修订版)中的第一章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为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需要用人物故事去打动学生。这一节可以以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为开端,引导学生去读原著,了解主人公们的梦想与真实人生之间的区别以及主人公们对待人生的信念。教师组织学生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形成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态度。再以第五章第一节社会公德为例,社会公德是大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领域,也是道德体系中的基础部分。这一节的讨论对象可以结合现今的交通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路怒症来进行探讨,给出一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置于情与理的矛盾中,对案例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纠偏,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全面地认识问题和评价问题。

三、实施课堂讨论的几个要点

积极处理课堂讨论中出现的突况。

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突况。突况容易导致课堂失去控制,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面对突况时应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否则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1.讨论偏题

在学生讨论的热情被充分调动之后,学生倾向于发表许多看法。而其中有些看法与讨论的问题没有多大的关联。这种情况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整个讨论偏题。教师发现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时,应该明确提醒学生讨论已偏题,让学生回到正轨上。

2.讨论中出现错误、极端的观点

在课堂讨论中,有些学生会对讨论的问题发表出较为感性、极端的看法,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情绪,给教师出了一个大难题。此时,教师应该迅速思考,有理有据地纠正学生错误、极端的观点,改变整个讨论的风向,使讨论回到较为理性的气氛中。相反,教师回避学生极端的看法,继续让学生讨论,只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偏离问题,整个讨论到最后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第9篇:大学生上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几乎所有高校都开了“两课”的必修课程,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课程教育也应相应作出改变来满足社会的需求。新的教育理念应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一定的作用。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这种要求呢?下面我们就对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必要性做出详尽的分析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在新的时期,社会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复杂的社会形势使得需要培养较高觉悟和能力的人才以谋求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工作的基础。再者,随着社会人才评价标准日趋全面化,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越来越严格,这意味着相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也需加强。这指的不仅仅是传授单纯的思想政治知识,而是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的具体体现。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及人生阶段又正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等思想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而其自身和社会上的很多因素都影响着其健康发展,例如: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像是当今混乱的社会风气,到处都弥漫着为钱是从、有钱就是王道的味道;不稳定的社会发展及意识形态使大学生们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不足。所以,要加强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合理地进行自我认知和判断,帮助其树立及健全正确的价值观念。

3.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慢慢培养成对社会有益的综合性人才,而成才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教会学生们如何做人,这与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人们常说,育才先育德,这为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提供了保证。道德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开始,中国人就很注重道德素质的培养。从一系列事件的经验总结中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与素质,学生才能德才兼备式地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祖国未来栋梁以及保证今后国家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面临的问题

新的时代,大学生们受到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潮流及价值观念的冲击,这使得对大学生们教育的方式及理念也要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种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使得大学生们的观念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来源于社会文化的撞击,也来源于大学生本身对各种文化认知的不足,这无疑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挑战。第二,大学生主观立场变动较大。由于大学生们不能准确地判断每天数以亿计的信息孰是孰非,因此,他们的思想立场会随着自己感性认识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思想变动无疑对教育工作提出了难题。第三,优越的家庭及社会环境使得这一代的大学生懒于操作和实践,对看到或听到的事物盲目否定或认同,对不了解或者极难具体化的事物不愿深思或者动手验证。这是当前中国教育一个比较失败的地方,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接受、领会知识,也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无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立场坚定、独具风格、有思想、有抱负的有为青年。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1.突出“两课”的主导地位,延续传统政治教育内容。目前,“两课”还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在进行改进和加强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是得坚定不移地确定“两课”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如同传统的“两课”教育一样,首先必须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着重突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并让学生们了解民族的发展史与血泪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巨龙从任人宰割、被人践踏到走向腾飞之路的过程。其次在进行教育的同时,要结合每个时代的特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爱国热情付诸行动,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再次,必须重视系统化的科学理论教育。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导地位,将其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相结合,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最后,引导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冷静分析,用科学的观点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核心,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增强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学质量。①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上发生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了解国家出台的政策及国内外的重要新闻。比如说建立相关的政治教育网站,统一组织观看红色影片以及国内外所记大事。②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与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否则陈旧的“半衰期”理论将使政治课的观念变得闭塞,思想也逐渐僵化。所以,必须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使其观念与知识能得到不断地更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及时地掌握党和国家的动态方针。而且,教育工作者们也应在强化自我的同时,注重掌握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技能,具备较强的独立获取网上信息的能力,汲取社会上的新技术、新理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优化教学方式,可以借助课件、影视等教学手段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尽量活跃课堂上的气氛,可适当运用小组讨论、竞赛抢答、上台演讲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其在思考讨论中掌握真理。④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由于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因素,每个人思考的方式与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考虑到对象,区分层次。就好比刚进大学时学校注重学生由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情况,而当毕业时就灌输其良好的择业观与价值观。同时,我们也要做好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比如对待学校经济困难生,我们就应告诉他们要自尊、自立、自强,不要被当前的困难所打倒。

3.注重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认知及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使其在不断服务大众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可开展有关道德教育的各种文艺展和体育赛事,鼓励学生们支援贫困山区、帮助灾区重建。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将文本化的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们的思想中去。

总之,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件任重道远又复杂的任务,必须各方面通力合作,以人为本,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阮学云.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

[2]蔡桂生,刘幸春,陈丹芸.努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