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句话概括自己范文

一句话概括自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句话概括自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句话概括自己

第1篇:一句话概括自己范文

把握一句话的意思。

把握好一句话的意思,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薄弱,整篇阅读能力就提不高。

把握一句话的意思,要正确理解关键词语,正确理解含义抽象的语句,正确领会含蓄的语句。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正确理解关键词语是基础。

理解关键词语。

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在语境中起重要作用的词语。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 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就是两个关键词语。注意体会这两个词语,就可进一步理解这句话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这两方面强调马克思所起的作用是无人能够取代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这句话在结构上有领起下文的作用,下文 37段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如果对这两个关键词语的顺序略作推敲,又可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作者强调的是革命实践,这与文中第 6段的理论观、科学观完全一致。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到,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语不一定只有一个,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常常是逐步加深的,而对关键词语保持稳定注意,确乎是深入理解一句话的“关键”。

词语一般都具有抽象概括的性质,关键词语也不例外。所以,要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就必须注意它所概括的具体内容。这可以算是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一种方法。上面的例子就用的是这种方法,这是偏重于深入理解概念意义的方法。

但也有许多词语,不仅是某种含义的抽象概括,还具有很强的感彩或形象性。所以,善于体会感情、补充形象,可以算是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又一种方法。

例①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例②他对她多么温柔多么体贴: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

――《守财奴》

如前所说,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往往不止一个,这两例中值得注意的关键词语都很多,我们姑且就“答复”和“差不多”“很慈祥”来谈谈。例①的“答复”,是在敌人的攻击已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情况下,马克思所采取的做法,这里作者没用“痛斥”,更没有“反击”,但却表现了马克思从容不迫的气度,举重若轻的斗争艺术,也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钦敬之情。当然,对这句话的思想感情,从“蛛丝”的比喻也可以得到类似的体会。例②的“差不多”“很慈祥”也是极有表现力的,这是点破葛朗台卑鄙灵魂和欧也妮极其单纯、善良的重要一语。对亲生女儿,老父亲本应很慈祥,这是人的天性,但老葛朗台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具备这种天性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他的眼睛里,顶多也只能闪过这种“差不多”――其实是与真正的慈祥大不相同的古怪神气。而欧也妮对此却全无觉察,不折不扣是一头任人宰割的羔羊。这里对父女两人的形象刻画,的确是力透纸背,仅以极简省的话语便勾勒出两个然相反的灵魂。

这两个例子所谈的,就是用体会感情、补充形象来正确理解养分词语的方法。这是偏重于深入体会表达效果的方法。

以上两种方法的运用,大体都要遵从联系语境、反复筛选和稳定注意、逐步深化这样两个原则。

联系语境,就是联系上下文;反复筛选是就是对一句话中哪个词语更有助于把理解导向深入要经过筛选,而且有时要多次筛选。这也就是说,孤立地只看到一句话,是难以确认关键词语的,只有对上下文形成一定的综合了解以后才能真正把握住关键词语,而且随着综合了解不断深入,对关键词语的把握也可能有所调整。

稳定注意,就是要对某个关键词语专心致志地进行思考,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必得让这个关键词语真正在头脑里打上很深的烙印,不仅通过它唤起上下文中有关内容的印象,而且有时还要唤起某些前景知识的联想,这时对它的理解便会不断深化。

第2篇:一句话概括自己范文

第一句话(不包括称呼)的作用有二:

一是吸引对方阅读你的信件;

二是引导对方自然而然地进入你所突出的正题而不感到突然。

归纳起来,求职信的第一句话有以下几种形式:

(1)概述式。用一句话概括你具备的最重要的求职资格和工作能力。

(2)提名式。提及一位建议你到用人单位求职且为用人单位所熟悉和尊崇的人(记住连名带姓写上,后面可称呼其职衔或官衔,也可以称“先生”或“女士”)。

(3)提问式。针对用人单位的需要和目标,提出一个设问,然后表示你真诚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4)赞扬式。赞扬用人单位近期取得的显著成就或发生的明显的变化,然后表示渴望为其效力。但记住语气不要过度热情。

(5)应征式。说明你通过什么途径看到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并肯定自己的条件基本满足广告提出的要求。

(6)独创式。用一个新奇的、能表现你在某些方面才华的句子开头,但申请的职位必须是那种需要丰富想像力的类型,如广告文案、平面设计、装横设汁、工业设计、艺术总监等。

下面一些实例是较为成功的“第一句话”,可供参考:

1) 贵公司营销部的欧阳先生告诉我,你们需要一位能干的市场调查员。

2) 如需要每分钟能打75个字和速记125个字的秘书,请来电。

3) 在完成了四年的机电课程以后,我自信自己能够卓有成效地为贵公司服务。

4) 本人的经历和教育程度符合贵公司在《××日报》上刊登的招聘广告的条件。

5) 在贵公司任职是本人的愿望,我所学的专业是国际金融。

6) 贵公司近期公布业绩,盈利之高为同仁所津津乐道,本人渴望为贵公司效力。

第3篇:一句话概括自己范文

一、教学生分清一段中有几句话

每个自然段都是由一个一个句子组成的。要理解自然段的意思,首先必须分清一段中有几句话。

一段中有几句话,一般可以从标点符号上分清楚。凡是一句话的末尾用的是句号、问号或感叹号,就表示一句话已经写完了,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第1课《燕子》第二自然段共有4句话。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

1.凡是引用的话、所想的内容或对话时说的话,不管里面有几个句号、几个问号或几个感叹号,在段中数句子时,都只算一句话。如第六册《翠鸟》的第四自然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在这里这一段只算两句话。

2.句末用的省略号,这句话的内容已经说完了,也应算一句话。如第六册《珍珠泉》第三自然段: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这一段应算两句话。

二、指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自然段的意思,就要从理解一个一个的句子入手,先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常用的方法有:

1.分析句子结构。首先,可以注意词语的排列顺序。其次,可以分解句子。再次,可以缩短句子。

2.概括句子内容。就是要注意句子中各部分之间内容上的各种关系。有的句子写了几个连续动作,其中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概括这种句子的内容,就要抓住主要的,省略次要的。

3.关键词语。包括生词难词、能突出说明句子意思的词、含义深刻的词语等。

4.联系上下文。有的句子,除了弄清其中词语的意思之外,还要联系上下文,才能更好地理解全句的意思。

三、帮助学生掌握句子间的关系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自然段都是由好几个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是怎样组成一个自然段的呢?句子与句子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同时,有的自然段中还有这样的情况,这几个句子组成一层意思,另外几个句子又组成另一层意思。在这样的自然段里,不仅要掌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还要掌握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自然段中,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基本的包括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解说、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总分等类。下面略举数例:

例1:《和时间赛跑》第四段:“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全段共4句,是总分的关系。

例2:《翠鸟》第1段:“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全段共6句话,是并列的关系,主要写了翠鸟的颜色鲜艳和小巧灵活。

四、培养学生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主要意思。理解自然段,就是要掌握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怎样才能掌握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呢?主要方法有:

1.找到中心句。有的自然段往往有一个能高度概括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叫中心句。在总分关系的自然段中,往往都能找到明显的中心句。如:“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太阳》)这里第1句就是全段的中心句。

第4篇:一句话概括自己范文

在校园里,看见那陌生而冷漠的容颜,你能感到这中深深地寒冷,比我那冻肿的双手还要冷!我真的感慨,在这里真的再也遇不见那个你了!想起了那小说里主角想要找个人谈心找不到一个人时的那种绝望的心情——-“我没理他,只是起身走过窗外看,突然,我感到孤独,几乎希望自己死掉算了。”“我不困,但感觉有点糟糕,很沮丧,我几乎希望自己死掉算了。”还有,他的一句话:“人们老是为不该鼓掌的鼓掌。”是啊,这真的是很真实!所以我不戴眼镜去看清这恐怖的表情,去看见那些污浊自己视野的东西!何必让这些东西影响自己的心情!所以,我还是缄默吧!我想起了汪国真的诗歌,只是觉得自己有什么应该好好坚持一下了!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唤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第5篇:一句话概括自己范文

怎样抓好理解自然段的训练呢?下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五年制小语第五册教材为例,谈谈经常采取的主要 做法。

一、教学生分清一段中有几句话

每个自然段都是由一个一个句子组成的。要理解自然段的意思,首先必须分清一段中有几句话。

一段中有几句话,一般可以从标点符号上分清楚。凡是一句话的末尾用的是句号、问号或感叹号,就表示 一句话已经写完了,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第1课《晨读》第2自然段共有7句话。

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

1.凡是引用的话、所想的内容或对话时说的话,不管里面有几个句号、几个问号或几个感叹号,在段中数 句子时,都只算一句话。如第四册《看月食》的第5自然段:妹妹紧紧地挨着我,轻轻地问:“姐姐,月亮被天 狗吃了吗?”爸爸微笑着说:“不是天狗吃月亮,是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挡住了太阳光。太阳光照 不到月亮上,就叫月食。等到地球转过去,月亮又会亮起来的。”在这里这一段只算两句话。当然,如果专门 具体分析其中说话的内容时,仍然根据其中所用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的数目计算句子的数目。

2.句末用的省略号,这句话的内容已经说完了,也应算一句话。如第四册《黄山奇石》最后一段:黄山的 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 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这一段应算两句话。

二、指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要理解自然段的意思,就要从理解一个一个的句子入手,先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常用的方法有:

1.分析句子结构。首先,可以注意词语的排列顺序。如《师生情》中的“她们还是深情地看着,等着,心 里默默地祝愿着。”这里,“看着”、“等着”、“祝愿着”是有一定的顺序的,如果挪动了,意思就变了, 就与当时的情况不相符了。其次,可以分解句子。如《晨读》中的“铅笔放在身边,两手捧着书,完全被课文 吸引住了,连小鸡在她身边叽叽叫都没有觉察。”可以把这句话分解成两层意思:①“铅笔放在身边,两手捧 着书,完全被课文吸引住了”;②“没有觉察”小鸡在身边叽叽叫。这样,就能很好地掌握全句的意思:读得 多入神哪。再次,可以缩短句子。如《晨读》中的“这会儿,他用书托着下巴正在认真思索,是思索一道难题 呢,还是思索今后应该怎样专心地学习?”可以先引导学生抓住“他正在思索”这个主干,全句的意思就好掌 握了。

2.概括句子内容。就是要注意句子中各部分之间内容上的各种关系。有的句子写了几个连续动作,其中有 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概括这种句子的内容,就要抓住主要的,省略次要的。有的句子并列地叙述了几件事情 ,描写了几样东西。概括这样的句子,就要归类、合并。有的句子也写了几样东西、几件事情或几种情况、几 种样子,但同时进行了概括,有“总”有“分”。概括这样的句子,可以抓住其中“总”的部分,省略其他“ 分”的部分。

还有的句子只具体地写了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或情况,没有直接写出要说明的问题。这就要多动脑筋 ,认真归纳了。如《小摄影师》中的“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 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三句话中,从按小男孩的“吩咐”、“很久很久”地让他“摆弄”以及对着他 “微笑”这些描写中,可看出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尊重、诚心和耐心。

3.抓住关键词语。包括生词难词、能突出说明句子意思的词、含义深刻的词语等。如《师生情》中的“三 位女同学带着全班同学的心意去看望老师”。只要弄懂了“心意”、“全班同学的心意”的意思,全句的意思 就理解了。

4.联系上下文。有的句子,除了弄清其中词语的意思之外,还要联系上下文,才能更好地理解全句的意思 。如《一定要争气》第五自然段有一句话:“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为了理解这句话,就要联系 上下文。上文写到:那位教授“一直”在做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的手术。这种手术很难做,要有“熟练的技巧 ”,还要“耐心和细心”。教授没有成功,同学们都不敢尝试。下文写到: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 。联系上下文,就能真正理解童第周“真行”的含义。同时,教授“兴奋”是由于出乎他意料之外,也是出自 他的内心。

5.搞清句子含义。有的句子包含较深的含义,就要搞清它的含义,才能懂得句子的意思,深入地理解文章 的内容。《大海的歌》中有这样两句话:①“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②“我仿佛听见大海正 在唱着一曲新歌”。要掌握这两句话的含义,一方面要弄清景与情的关系,搞清到底是谁在唱歌。句子表面上 是写“浪花”、“大海”在唱歌,实际上是写作者内心在唱歌。另一方面要抓住关键词语,联系课文的中心, 搞清唱的什么歌。句子中的“新”,实际是写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欣欣向荣和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欢乐” ,则表达了作者欢乐、自豪的爱国之情。

另外,进行句式变换、看清标点符号等,也都是理解句子的方法。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帮助学生掌握句子间的关系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自然段都是由好几个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是怎样组成一个自然段的呢?句子与句子 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同时,有的自然段中还有这样的情况,这几个句子组成一层意思,另外几个句子又组 成另一层意思。在这样的自然段里,不仅要掌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还要掌握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自然段中,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基本的包括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解说、转折 、因果、假设、条件、目的、总分等类。下面略举数例:

[例1]《赵州桥》第3段:“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 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像活的一样。”全段共3句,是总分的关系。

[例2]《翠鸟》第1段:“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 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 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全段共6句话,是并列的关系, 主要写了翠鸟的颜色鲜艳和小巧灵活。

[例3]《手术台就是阵地》第2段:“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 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这一段8个句子,是按 时间顺序写的,是承接的关系。

四、培养学生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主要意思。理解自然段,就是要掌握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怎样才能掌握自然段的主要 意思呢?主要方法有:

1.找到中心句。有的自然段往往有一个能高度概括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叫中心句。在总分关系的自然段 中,往往都能找到明显的中心句。如:“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 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 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 一半是鱼。”(《富饶的西沙群岛》)这里,第3(或第4)句就是全段的中心句。

第6篇:一句话概括自己范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因此,学生的信息汲取与处理已成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苏教版六年级教材上册安排了《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报和剪报》;下册《练习2》中安排了“口语交际”: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这些内容无疑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信息资源开启了一扇门,教者可根据教材、《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大胆尝试“一句话新闻”,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等方面打下基础,给语文教学带来异样的风采和风景,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看,广闻博见

现在的学生课余时间很充裕,如何充分利用好?我引导、鼓励学生中午读报、晚上看央视《新闻联播》、双休日上网浏览网页。看什么?信息量这么大,学生不可能每个都去看,什么都去看,我引导学生有选择地看,根据自己的兴趣看,有重点地看。如《扬子晚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细读一番,如喜欢文学的学生看《美文拔萃》等栏目;喜欢体育的学生看《体育周刊》;关心国内外大事的看《新闻特刊》;等。怎么看?粗看和细看相结合,读报与剪报相结合,有时可以圈画、摘抄。我班学生每人准备了一本“新闻记录本”,每天根据所读所看情况作适当概括、记录,每天5条,每条新闻用“一句话”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句话可长可短,长可达100字以上,短可几个字,只要意思说清楚即可。

二、谈,各抒己见

每天学生了解到很多新闻,怎样提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来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想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让学生充分地说、尽情地谈。

(一)每天晨会、读报课交流介绍

上午的晨会课有10分钟,中午的读报课有20分钟,每天这两个时间段是交流“一句话新闻”的最佳机会。晨会课利用5分钟主要介绍自己每天记录的新闻,照着本子读,也可凭着印象说,让学生广泛交流,新闻信息互动,你一条,我一条,全班就有几十条。中午读报课,就是读报交流,每人一份报,如《新华日报》《泰州晚报》《小学生学习报》《中国少年报》《关心下一代》等,前10分钟自由读、自主读,后10分钟自己组织语言“一句话”概括介绍,并简要谈谈自己的“微观点”或“微看法”。每天的这两节课是我班学生特别活跃的时候,大家争先恐后,都争着与同学们分享。

(二)课前3分钟“重大新闻秀”

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专题时间开辟“重大新闻秀”,将每天了解到的重要的、难忘的、影响深远的、最有价值的一则新闻全班“泛评论”,进行脱口秀。课前先由语文课代表确定“新闻内容”,然后一句话介绍给全班学生,接下来每位学生针对这则新闻进行有深度、有意义、有独特见解的“泛评论”,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20秒。这3分钟是对重要新闻的深度思考和挖掘,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假丑恶,培养学生缜密、敏锐的思维,严密的逻辑,有理、有据、有序的表达。

每到这3分钟,全班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在短短的20秒内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学们不仅妙语连珠、侃侃而谈,有时相互之间还争得面红耳赤,大家就在这样激烈甚至有点“火药味”的氛围中能言善辩、能说会道,提高了语文的综合素养,有了对人生“正能量”的思考。

(三)每周五下午的“一周环球新闻扫描”实践课

每周的新闻很多很多,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利用每周五下午的实践课,进行“一周环球新闻扫描”,要求学生们将一周来的新闻分门别类进行“一句话”简述、回顾,扫描式地介绍。可按新闻发生的地域,如国内、国外,国内分北京、江苏、上海等,国外分美国、英国、法国等;可按新闻涉及的领域介绍,如科技、教育、体育、文娱、军事、财经等等。总之,将一周来的新闻进行提纲挈领的扫描介绍,增加了学生大脑信息量的储备,“温故而知新”,给学生更清晰、明朗的记忆。

三、写,一吐为快

每天发生在学生身边,耳闻目睹的人、事、现象很多,家庭、社会、学校、教室等丰富的新闻信息源源不断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为了让学生一吐为快,我要求学生每天当好“小记者”的角色,在“新闻记载本”上记载2则“一句话新闻”。这个过程前后要经历三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叙述到议论。第一步模仿,由看到的报纸或电视上的新闻,想要求,想注意点,想表述的方式等;第二步写内容,只写耳闻目睹的人、事、现象等,写得有条理、有顺序,正确、客观、真实即可;第三步写内容和感受,不光将内容写好,在后面还要及时写写自己的观点、看法或感受,做到观点鲜明、健康向上。

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们都能有模有样地写出颇有“记者味”的“一句话新闻”了。有来自家庭的,如:“9月13日。我家买了一辆新轿车――北京现代,黑色的,实现了我家多年以来的家庭梦,以后到乡下去看望爷爷奶奶就更方便了。这还得感谢爸爸妈妈,是用他们的整日辛劳所得才买到的,将来我要感恩他们!”有来自学校的,如:“9月10日。今天是教师节,刚到校门口,鲜花朵朵,花香扑鼻,同学们你一朵、我一把、他一捧地带进校园;走进教室,只见老师的桌上放满了花,有几个同学还在炫耀自己买的花有多贵。虽然我没有买花给老师,但我想,给老师的祝福有许多种表达方式,只要能表达心意、诚恳就好,老师是不会在意这些外在的东西的。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是献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教师不光注重学生写的内容,而且还注重学生呈现的方式,不失时机地表扬、激励他们,让他们有成就感、荣誉感,享受当“记者”的滋味,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如我们的黑板报四分之一板块开辟“每日一句话新闻”栏目,每天更换,每天4人轮流誊写上去。教室的墙壁开辟“我是小记者”专栏,每周一换,将一周中写得最好的20名学生的新闻张贴上去。班级办《小荷新闻报》,成立班报编辑部,每月一份,精选一个月来班上学生写的最有阅读价值的新闻,尤其是“微评论”较好的,每位学生发一份,与家长共同阅读,促进学校与家长的“新闻”阅读互动,让“一句话新闻”走进家长的心田。

四、用,彰显智慧

语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自从开展“一句话新闻”活动以来,我班学生在说写中总会不由自主地引用相关“新闻”,让自己理由更充分,举例更真实,说话有底气,写文章有例据,彰显自己的功底与博见、才气与智慧。

第7篇:一句话概括自己范文

此电影讲的是一位伟大而贫穷的父亲为了让儿子念好的贵族学校,不惜在建筑工地上拼了命的干活。晚上,在垃圾在垃圾堆里捡一些儿子用的着的东西。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给儿子捡回了一个外星狗。这个外星狗能将损坏的东西变得崭新,正因为如此。它救了无意间从工地上摔死的小狄父亲一命。可它自己却因此消耗过多能量而牺牲了。

影片给我记忆深刻的地方有不少,当我看完后。我突然意识到,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在写父爱,还在写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恶劣的攀比。一种所谓“贵族”与“平民”的阶层等级!我悟着这一点是因为看到了那个儿子周小狄好心的帮老师捡起掉落的钢笔,老师却大叫:“不要走过来,放下!回去!”这无疑对小狄是一种撕心裂肺的伤害。更可恶的在后面,那个老师没有拿手去捡那只笔,而是从怀里掏出一条手帕,小心翼翼的捡起。这无疑又给小狄纯洁的心灵抹上了一层阴影。

而还有父亲教育儿子的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我们虽然很穷,但是我们有骨气,我们不偷,不抢。不吹牛,不打架,不说谎,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决不拿。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教导,也是告诉儿子了一套最高尚的人生法则,为儿子以后的人生点亮了一盏明灯!

还有一个地方,也就是电影最感人的一处,是小狄的父亲在工地上摔死之后,小狄撕心裂肺的哭泣,而在这之前,小狄曾耍小性子,要父亲不要管自己。原因是因为自己考试作了弊,可想而之这为父亲当时是多么的伤心。他刚刚还在到处给别人说:“嘿,我儿子考试拿了一百分。”为的就是一句“你儿子好棒!”这何曾不是一种父亲为儿子骄傲的真情流露!而后来,父亲因工而死,小狄这才知道,父亲在他心目中有什么地位。没了父亲,他以后将面临怎样的生活?也不敢想象。一顷刻间。小狄的眼前浮现出平日里父亲给予他的爱,父亲的拥抱,父亲的关心,父亲的背影都将消失不见,他将失去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想到这,泪水再也忍不住,汩汩流下……当外星狗救治了父亲,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父亲的第一句话便问:“你昨天为什么不换衣服睡觉?”第一句话便是关心儿子的,这让儿子怎能不感动?

第8篇:一句话概括自己范文

1、结合语境,理解推测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准确应用;

2、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重点探究松脂球形成和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体会科学家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激发我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并体会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1课奇异的琥珀,这一节课有三个学习目标(幻灯出示)什么是琥珀?想必大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有所了解,咱们再来欣赏一下琥珀的图片然后说说你对琥珀样子的描述。琥珀有什么作用呢?咱们接着看琥珀的相关资料。简而言之用一句话概括琥珀是什么?你可以用资料中的哪句话来说明。(资料:琥珀是化石)

琥珀这种化石是什么样子的?琥珀是怎么形成的?让我们带着这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去阅读课文同时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顺,读完后老师要对大家的自读情况进行检测。

二、字词检测(幻灯出示)

三、学习新知

1、探究尾段 理解“推测”

通过阅读,谁找到了描写琥珀样子的语句在文章的哪一段?这一段最后一句话是写什么的?这一句话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是?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猜测,两个词语能互换吗?为什么?咱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该用哪个词语更合适?(幻灯出示)

2、探究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课文第1至12段)

科学家正是根据这块奇异琥珀的样子,进行了合理的推测为我们想象了这块琥珀形成过程,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1至12段,想一想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两个阶段?

(1)、这个特殊的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必要的条件呢?

请同学们仔细地阅读课文1至9段,尤其是找到描写太阳的语句好好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地强调太阳呢?除了太阳,还有哪些必要的条件呢?自己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

A、小组交流讨论

B、全班展示汇报

C、练习:谁能用一句话把这四个条件用关联词“只有……才会……”或者“如果没有……就……”说完整

(2)、探究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10至12段)

A、地壳的变化(书上是怎么说的?挑学生读)

B、时间的漫长(书上是怎么说的?挑学生读)

C、练习:(幻灯出示:用“如果没有……没有…….就……”或者“只有……只有…..才…..”把琥珀形成的所有必要条件陈述完整 )

3、探究琥珀被发现的过程(13至17段)

这个奇异的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呢?咱们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13至17段。挑两个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和孩子课文的15、17段,其它同学读13、14、16段的旁白。

4、总结

幻灯出示:(1)这篇说明文写了哪些内容?先写 再写 最后写 ,这样课文就可以分为三部分了。

师过渡语:科学家正是依据琥珀的样子进行了合理大胆的推测,这个推测是非常严密的,这也体现了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科普说明文的语言还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琥珀的形成这一部分内容用笔找出描写生动传情的句子仔细品读,要读出感情,一会儿咱们比一比看谁读的有感情。

(2)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A、准确严密

B、生动传情

四、拓展延伸 课外练笔

第9篇:一句话概括自己范文

我有一个闺蜜,毕业时候选择了远嫁,后来她特别后悔的发微信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留在父母身边。”

我还有一个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哭着对我说:“老师,我们就要走了,而你还要留在这里,这么辛苦!”在那一瞬间,我忽然间想起,连续好多年了,我的学生在毕业前,都给我说过这句话。

这样的事用一个词概括它叫做伤感,用另外一个次概括它也叫做人生。

我想告诉你的是:你做的每一张卷子的选择题都是可以涂改得,但是人生的这道选择题是无法涂改的。

那么就不要在最该拼搏的年龄,而选择了安逸。

如果,你不想在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上,谦卑的奉承的仰着脸陪笑。

不想你心仪的女生因为你的贫穷和低微而转身离你而去。

不想在父母老去的时候,给他们撑不起一个安享的晚年。

那么,你还等什么。

同学们,时间诚有限,拼搏价更高。第一个青春是老天给的,第二个青春是自己挣得。我知道,你想看看那个更大更好的世界,也想看见那个更优秀更成功更完美更强大的自己。

最后我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

十年铸剑,只为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