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民俗文化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教育

第1篇: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民俗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51-02

民俗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语文教师应该挖掘并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民俗文化教育,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增强语文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

散落性与渗透性是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最大特征。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一般包括节日、民居、服饰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再现了民风民俗,蕴含着为人处事的准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传递着人们朴实的审美观念,彰显着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无不渗透着民俗教育的意义和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实施民俗文化教育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民俗文化教育实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切实提高对民俗文化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东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人受西方思潮影响,社会责任感缺失,文明礼貌失范,这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一个民族如果在文化传承过程中遗失了自身优秀文化的DNA,造成“民族记忆”的断裂,便会丧失自己民族历史的根脉,“这个民族很可能就会逐渐演化为无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民俗教育的特殊功能。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受到民俗文化教育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民族文化。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1.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存在具有零散性,而且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在考虑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兼顾文本中有关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如《刷子李》一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均需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析方可获得。《刷子李》语言朴素,使用天津方言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单口相声的风味,冯冀才在塑造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时,充分利用“天津味”的语言来显现人物的形象与技艺的高超。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的关键,是要寻找到教学主要内容与民俗文化结合点,这需要教师对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组合、归类,并非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都要讲解,应根据课文实际内容,参照课堂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做出合理安排,把握全局,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2.抓住时机讲解民俗知识,切身感受民俗文化。中国的节日大多都有来历,遇上民俗节日的日子,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民俗知识讲解的时间。这样不仅抓住了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良好时机,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还可以根据节日和学生开设民俗活动,如举办民俗主题班会课、民俗欣赏课等。节日习俗非常贴近生活,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节庆活动事项,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深的民俗认识。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又充分体会到了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智慧,切身感受到了百姓执着追求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厚情感。尽管这些制作工艺有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乐于相互切磋手艺。

3.作文教学中,书写民俗。在小学语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两次习作课是关于书写民俗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抒写民俗。如在上《说说端午节》这一习作时,可先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等手段来激趣导入话题。也可让学生说见闻、讲风俗、谈过节感受等手段,激趣,引发想写动机。然后阅读课文素材,自选资料构思起草。本课没有“例文”,可以准备“下水文”,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何筛选需要的资料,怎样做到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说写法,议写法,明写法,接着让学生仿照,或是模仿,对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馈、评价,鼓励那些灵活模仿有创意、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的习作。这样既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学目标,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民俗。

三、在课外教学中延伸民俗文化教育

课外教学主要是在延伸性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延伸性阅读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读基础上的迁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作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①《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卷”和“风俗宝鉴”,其中包含的民俗文化内容包括游戏、酒茶、婚俗、丧葬、节庆、戏剧、建筑与园林等,内容之丰富堪称社会百科全书。学习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可鼓励学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去阅读《红楼梦》,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人物及表达内容的理解。在汉文化中,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生,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每逢此日,民间有登高的风俗,又称“登高节”,是我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主要有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登高等活动。如今,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历来被称为是吟唱重阳节最脍炙人口的诗章。学完此诗后,可让学生课后收集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或文章,也可参加登高望远活动,既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印象,又受到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使学生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此外,学校还可适当布置一些关于民俗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民间,收集、调查民风民俗,把调查到的结果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探究式学习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四、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②它是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民俗校本课程意义重大。小学语文课包罗万象,涉及知识多,根据小学生心理的特点,所能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材不能花太多篇幅来宣传民俗文化,所以各个小学应根据地方特点,开发有关民俗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在教师方面,校本课程民俗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可不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加深教师对民族文化、文化认同等的理解,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学生方面,可让学生在民俗选修课的学习与实践中,拓宽民俗文化知识,更深切地体悟民俗文化的魅力,感悟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使其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学校方面,立足于当地资源的校本课程民俗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有助于改变“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校本课程建设模式,促进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开发与编写民俗校要课程时,必须关注民俗的地域性、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差异性。课程内容宜就地取材,贴近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可以涵盖当地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根据区域文化特色及授课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编写原则与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总目标的第2条中明确表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中华文化”不仅指汉文化,还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即尊重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所有的文化。在校本民俗文化课程中,增加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既可弥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内容的不足,又可通过民俗教育使学生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识和认同。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旨在使学生在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教育中获得对本“民族的记忆”,进而健全学生的人格,达成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目标。

注释:

①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6

②引《高中语文中的民俗文化教育》谌业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cn.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秦水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太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3]王彦章.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2篇: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众所周知,中国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可从中不断的挖掘出民俗文化资源的教育性能,将其逐渐融入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当中。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并且可拓展学生知识范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与此同时,还能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教学成效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民俗文化走进校本课程

我国的每一个节日都具有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及独特的乐趣,并且展现出日常生活的节日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励起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为此,不少学校相继开展各类传统文化学习活动。而我们的校本课程不但需要对民俗文化做出全面的讲解,并且要深挖民俗文化的精神意义。

(一)提高课程目标的具体定位

日常生活当中,传统节日是非常多的,但不能让广大学生仅仅停滞在对民俗文化的外在形式的理解上,需将民俗文化的实质性精神挖掘出来,将提高广大学生对民俗节日文化的深层次认识及浅析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为此,作为教师不但要增加学生对节日的认识,并且要利用多姿多彩的活动深挖民俗节日文化的真正意义,促使学生能够在身心上感悟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为学习丰富的民族文化创造良好的前提性条件。

(二)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拓展学习广度与深度

1、对节日的理解对节日的理解主要是针对节日相关知识的认识,譬如:节日的来历、相关传说、节日习俗、地区特色、节日歌词。同时可有效的利用网络知识、书籍、家中老人的口述等方法来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之间及时的沟通,或者通过教师来进行课堂传授。2、对节日的探究可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对习俗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譬如:纪念、美德的颂扬、祈福等等,进行相关的归类整理。并且,节日习俗也存在不同的利弊,可让广大学生针对传统节日进行讨论,组织学生对移风易俗来表达自我认识。譬如,一些家庭在过年的时候选择全家外地出游、一些家庭选择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学生可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同时探讨的过程当中教师可进行相应的专业性指导。3、对节日的体验节日民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可让广大学生去体验一些地区的节日,这样才能够从中感受到节日的独特之处,感受到节日的真正内涵。譬如:端午节、元宵节到来之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包粽子、包汤圆,即便在手艺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可是能够激发起学生非常大的兴趣,还可以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请教,传授给其他的同学。这样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去体验到民俗节日文化带来的乐趣。

(三)配套校本教材的编订为课程教学供应借鉴指导

具备配套的校本教材是做好校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校本教材一定要与学生的基础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水平相吻合,具备显著的趣味性与知识性,图文并茂,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校本教材当中包含了节日知识的相关介绍、拓展性知识问题等,侧重于让学生对民俗节日文化的思考、提问、研究,同时为学生供应相关学习材料,并且校本教材能够为教师今后的素质教育教学供应借鉴性指导。

三、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文化活动

(一)教师作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参与者

学校负责人要举办各类节日文化校园活动,为广大学生供应良好的平台及做好相关服务。学生与教师作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同时还可邀请一些家长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并且做好表演与观众的划分。

(二)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民俗文化活动包含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在集中式文化活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可编排舞台剧、节日诗歌朗诵,由师生自导自演,同时可利用节日知识趣味问答,邀请师生与家长一同参加;在分散式文化活动的过程当中,可进行现场比赛。譬如:包粽子、艺术剪纸。亦可进行现场趣味游戏,猜灯谜。将民俗节日活动与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有效的综合在一起,令广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民俗文化所创造而来的乐趣。并且这种师生、家长一同参与的方式能够增进师生、家长相互间的感情。

四、结语

第3篇: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民俗文化 教学 开展途径

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日渐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逐渐被忽视,特别是中学生,民俗文化学习观念日渐淡薄,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文化认同感的提升。初中语文教材具有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天然优势,而语文课堂是渗透民俗文化,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故教师应重视民俗文化教学,不断更新策略、创新方法,以推动民俗文化教学的开展。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元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诸多与民俗文化相关的课文元素。这些元素有的是显性的,可以通过阅读文本直接获得,有些却是隐性的,需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系统研究后间接获得。因此,在开展民俗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用教材,尽可能挖掘其中蕴含的或显性、或隐性的民俗文化元素,以指导教学的开展。例如,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社戏》等中均蕴含着很多民俗文化细节,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要能够重点去挖掘、去开发。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中有几句话是描写过年热闹气氛以及当地过年习俗的,如下:“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关习俗,例如:“同学们,该文章中有很多阐述当地习俗的句子、短语或者段落,你们能找出来吗?它们分别说的是什么习俗?尽量全面一点”问题一经下达,学生们必定会大范围内仔细寻找。毋庸置疑,学生寻找的过程,便是挖掘教材民俗文化因素的过程。在学生探索行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探索进行归纳补充,将那些学生找不到的隐性因素呈现出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二、营造相关教学情境,多途径渗透民俗文化

渗透民俗文化,除了要通过挖掘教材文本之外,还可以通过营造与之相关的课堂教学情境,以多途径渗透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有必要将挖掘出的文化因素在课堂上进行拓展性讲解,以强化学生认知,加深学生印象。那么,以何种形式营造民俗文化情境,渗透民俗文化呢?笔者认为主要可通过多媒体方法、合作讨论法、网络搜寻法以及友情粘贴法等等来实现。

例如,为了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活跃、民俗文化气息浓厚的学习环境,教可以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墙壁上粘贴民俗传统文化相关的小图片、谚语、诗句、歇后语等。这种方式较为灵活,可根据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节日风俗话、诗句等。重阳节时,可粘贴诗句“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春节时,可粘贴俗语“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等。再如,在《安塞腰鼓》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安塞腰鼓”的民俗特征,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索出增长见识,感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形式搜集陕西省的其他民俗文化,至少搜集三个方面。很显然,这需要发挥网络搜寻法的重要作用。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民俗文化教育。

三、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内、校外民俗文化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除了在课堂之外,还可以在课下进行。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内、校外民族文化活动。诚然,语文教材确实存在许多可取的民俗文化教育素材,但并不全面、系统,为了拓展民俗文化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走进社会,去感受更加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风景。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设立校园民俗文化宣传台、论坛。校园民俗文化宣传台是教师开展民俗文化宣传活动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中国众多民俗文化,江南的、东北的、中原的、西北的等等,不断拓展学生的民俗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民俗认同感,强化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为中华传统文化广泛传承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引领学生走进社会,亲身参与民俗活动。例如,在清明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去扫墓,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体验,让学生在亲身践行中更深刻地了解与认识民俗文化。再如,在端午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赛龙舟”、“包粽子”等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多彩龙舟和甜蜜粽子的包围中亲身感受端午传统节日的无穷魅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具有相当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作为初中语文课堂组织和指导者的教师,理应担负开展民俗文化教学的责任。各地方民族风情发展和汇总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体系,它是传统文化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民俗文化元素、营造相应教学情境、开展多彩民俗活动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唯有如此,民俗文化才能逐渐深入人心,发挥其重要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梁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6,(16).

[2]李阿利.浅谈中学语文教学渗透民俗文化的可能性[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第4篇: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在日常生活中,人民能够通过民俗文化来丰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体现出世代相传的文化习惯。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着民俗戏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音乐文化以及民俗歌舞文化等。而幼儿作为我国未来的希望,就应该从小班开始了解我国的节日民俗文化传统,从而能够在将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我国的节日民俗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方式,从而对我国节日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

一、挖掘民俗内涵,还原民俗特色

每一个节日背后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我内心世界的和谐。虽然每个民俗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但是节日中承载的文化底蕴与传承的理念和意蕴都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春节要吃团圆饭,主要是体现出合家团圆的理念;给长辈拜年与发压岁钱,能够体现出互敬互爱的美德;而在清明时给先人扫墓和祭祀,都能够体现出对于生命的颂歌等。在进行幼儿的节日民俗教育时,只有抓住了民俗内涵,才能够更加深入的让幼儿了解节日的意义,从而达到节日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在今后起到传承与保护节日民俗文化的作用。

首先,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应该先突出以人为主体的节日,充分的了解到不同节日的民俗文化内涵,才能够找出更多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的素材,从而能够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形式来帮助幼儿更加深刻的理解节日的内容与习俗。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春节拜年作为教学内容,先让幼儿模拟日常拜年的方法,再创设一个情景教会幼儿怎样拜年才是正确的,教会幼儿多种表达祝福的方式,比如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贺卡、给长辈打电话或者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

其次,由于现在的节日民俗都是经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传承,每个节日中间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幼儿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就不能够脱离这些节日民俗本来的文化内涵,应该把传统节日的文化还原出来,体现出节日中原有的民族特色。例如,在元宵节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制作灯笼、猜灯谜等活动,在中秋节让家长带着幼儿一同赏月,能够在幼儿学会了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节日的民俗乐趣。

二、丰富民俗形式,体验民俗趣味

由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民俗都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有很多节日当中都包括着特定的活动与饮食,例如,在元宵节应该吃汤圆猜灯谜、在冬至时吃饺子、在端午节划龙舟等,通过带领幼儿领会到这些具有趣味的民俗活动,不仅能够在民俗节日中增添更多的色彩,也能够让幼儿真正的体会到节日民俗中的乐趣,促进节日民俗文化更好的传承。

首先,由于幼儿的天性比较爱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把节日民俗改变成为适合幼儿参与的趣味游戏,吸引幼儿积极的参加游戏。例如,幼儿教师在讲解端午节的民俗活动时,可以先给幼儿讲述划龙舟的具体操作规则,然后把游戏改编成为用长木板绑住五个幼儿的腿,通过五人两足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合作精神。

其次,在为幼儿讲解节日民俗习惯时,最直接、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幼儿真正地参与到情境体验当中,从而获得更加真实与全面的认识。但是因为真实的情境一般都比较随机化与生活化,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创设更加适合体验民俗活动的情境,使幼儿更加真实的体会到节日民俗的特点与乐趣。例如,在讲解元宵节时,教师就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猜灯谜的情境,虽然幼儿的知识还不够全面,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而在讲解春节时,教师就应该创设一个与春节相关的情境,比如教会幼儿贴春联、挂鞭炮等,真实的还原出过年喜庆的氛围。通过营造这些活动,能够让幼儿体会到更加丰富的节日民俗内涵,提高对节日民俗的喜爱度,从而从更深的层面理解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

三、寻找民俗传统,传承民俗魅力

我国传统的节日民俗往往具有非常丰富的仪式,具有传统性、多样性与群体性相结合的特点,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外来文化与时尚流行文化的冲击,加之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很多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都已经淡化。例如,传统春节中晚辈需要当面给长辈拜年,现在都逐渐被短信、电话或者外出旅游所替代;原来在春节需要放烟花炮竹,出于对环境保护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考虑,也逐渐的被禁止;而在传统的清明节中,出了扫墓还有放风筝、踏春等活动,都已经逐渐的被人们所淡化。这些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的消失,也会造成后人对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理解,从而逐渐的丧失对于节日民俗文化的尊重和敬爱之情。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或者是询问当地的老人、专家,对当地的节日民俗习惯做出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这些节日当中选择一些有意义的、便于场景模拟操作的节日民俗活动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真正的感受到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意义。例如,幼儿教师在清明节可以组织幼儿去烈士林园扫墓,并且组织踏春和放风筝的活动,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到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文化内涵,传承淡出的民俗文化。

结束语

第5篇: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民俗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5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推进,高职语文教学越来越多地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人文教育的重任。民俗语言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高职语文教学中导入民俗语言文化对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民族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俗语言文化的涵义

有关民俗语言学的概念,曲彦斌在其著述《民俗语言学》(增订版)中进行过阐述:“简而言之,所谓民俗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中的民俗现象和民俗中的语言现象,以及语言与民俗相互关系及运动规律的一门实证性人文科学。”民俗语言文化是对民俗语言及其民俗语言文化现象的总称。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民俗语言文化导入主要指的是在语文教材中讲述涉及的民俗事项以及在教学中运用民俗语言或民俗文化现象以达到直接或间接传承传统优秀民俗语言文化并进行人文教育的目的。

导入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高职语文课要通过民俗语言文化教学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并进行文化创新。

课程导入引用民俗语言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性质作了明确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学生接受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过程。现今语文课面临诸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知识储备相对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匮乏。语文教师不可能面面俱知,但可以在某方面突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语文课的课前导入一定要仔细研究,事先设计。由于民俗语言文化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可以利用进行课前导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讲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纶巾”这个民俗语汇时,可以给学生延伸讲解纶巾文化。纶巾即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汉典》解释其为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头巾,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故名。《三才图会·衣服一》:“诸葛巾,此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可见,纶巾在当时是一种很流行的佩戴物。通过给学生讲解,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运用民俗语言文化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学生的记忆规律,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民俗语言文化进行辅助教学。当前,语文课逐步成为很多班级的学生一起上课的大课,教师讲授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和效果。单一的“独角戏”讲授模式必定与教学改革相违,导致学生消极对待甚至抵触。所以,语文教师可根据时间为学生合理安排讲解内容,使课堂的学习气氛浓厚、热烈,富于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学生在感受民俗语言文化,受到人文精神熏染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喜欢祖国语言文化。网络语言文化也是民俗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一般都喜欢上网,在网上运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传递信息,深深受到网络语言文化的影响。上课时可以讲解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网络民俗语汇及文化知识,吸引学生兴趣。如与“门”有关的新词,与“最美’有关的流行语等等。这些与学生生活很贴近,容易引起共鸣,起到积极的效果。

课外导读选择民俗语言文化 高职院校学生因职业的定位取向,其所学的知识绝大多数是与技能相关的,所以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学生中除了爱好者之外阅读人文性教育读本的相对很少。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给学生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民俗语言文化方面的课外书籍,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扩大视野。图书馆要适量增加一些民俗语言文化类书籍,便于学生借阅。语文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参考读物,如《民俗语言初探》(肖建华著)、《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黄涛著)等。

开展学术讲座论述民俗语言文化 语文教师除进行上述民俗语言文化导入外,可以通过学术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学术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进行专题讲述。由于讲座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很强,学生可以更进一步深入了解,对于学科的知识和前沿问题进行初步感知和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可促进语文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民族精神。由于部分职业院校学术氛围相比普通高校不浓等因素的影响,学术讲座开展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在高职院校中建立讲座长效机制,使语文教师积极参与讲座,加强教学研究。

高职语文教学传承

民俗语言文化的策略

语文教材需开设民俗语言文化赏析专题 高职语文课的教学要融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价值取向等教育为一体,因此,高职语文教材的开发要积极体现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在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上可以开设民俗语言文化赏析专题单元,促进学生民俗语言学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传承。

语文教师需积极学习民俗语言学理论新成果 高职语文教师是民族文化的传授者和指导者。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和魅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课堂教学效果。高职院校语文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于其基本素质的要求不同于其他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相关的历史、哲学等知识以增加自己的能力储备,并以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熏陶。

学生要努力学习传统优秀民俗语言文化知识 民俗语言文化涉及知识面很广,包括语言中的民俗现象和民俗中的语言现象,以及语言与民俗相互关系及运动规律。学生虽不必作深入研究,但有必要对社会上经常用到的民俗语言自觉学习,比如常见的一些含有民俗事项的成语、歇后语、俗语、流行语以及网络民俗语言等。通过学习,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扩大,知识底蕴自然会增加,无形中会受到教育,这是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

高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民俗语言文化受到普遍重视的今天,高职语文教师更应该担负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探讨和研究与民俗语言文化结合的切入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修订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闫晶.高职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6]艾娣雅.语言与民俗[J].语言与翻译,2000(4).

[7]龙生祥.民俗文化与汉语教学[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1).

[8]李菲.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第6篇: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在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许多课文涉及了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如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茅盾、巴金等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古代四大名著等,记录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事象。在历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都指出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卷第19题:“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二、民俗文化对人文教育的影响

德国伽达默尔说:“语言与文化具有一种镜象关系,即语言如同镜子一样,总是可以反映出一种文化的各种特点,其中包括一个民族在数千年文明史上的各种追求与追求的结果。”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更多地呈现“民俗”,呈现群体社会心理,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规范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博大的文化现象入手,去发掘潜藏在方块字背后的审美和诗意价值,无疑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

1.从汉语词汇的演变了解民俗文化的演变。纷繁的民俗事项,必然会促进汉语言词汇、词义的丰富与发展。例如:“冠”是最常见的服饰词之一,“冠”指的就是帽。由“冠”衍生出来的词也为数不少,“冠带”一词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古代贵族男子因为在20岁时要行加冠礼,结发加冠以示成年,由这一习俗而产生了“冠礼”一词。

2.正确理解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事象。实际上,民俗文化作为人的“生活文化”,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文学作为人学,实际上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映和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与民俗、文学与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古人分别时的折柳相送习俗,在唐宋时期是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如果不了解这一民俗,那我们对柳永的《雨霖铃》中所抒发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酒醒后的心境及作者飘泊江湖的感受,就无法做出更深层的理解。

3.人文教育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作品的民俗描写,展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中的民风世相、人间真情、、道德准则和民间艺术生活等,引起学生对人类社会生存状况的关注,并且在展现上述内容的过程中找到人类精神生活“真善美”三大样式。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所反映的湘西以歌求婚、兄弟让婚的独特恋爱婚姻方式——“走车路”和“走马路”,表现了湘西神秘而浪漫的婚姻习俗,描写了湘西一带美丽古朴的自然风光和淳厚质朴的民风民俗,表现了普通劳动人民的人情、人性之美。

三、民俗文化在中学人文教育中的功能

1.重视民俗文化的德育作用。①充分发挥民俗文化中爱国思想的教育作用。我国众多的古代典籍都充溢着先贤们的爱国思想,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让学生接受爱国思想情感的熏陶。我国古代著名文人大多是崇高的爱国主义者,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文章著作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屈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创作的《楚辞》包含着强烈的爱国思想。②坚忍顽强的意志力教育。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年代,人生道路相对平稳,经历的事情太少,这使他们承受外来压力的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磨难。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有目的地加强意志力教育。

第7篇: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人们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许多都反映在民俗上,民俗蕴藏着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挖掘有关民俗的教材内容,将语文教学与民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语言、礼节、历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目标成为可能。古代礼俗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在古代,人们见面行礼方式主要有“揖礼”和“拜礼”,“揖礼”又称“拱手礼”,分为“天揖”、“时揖”、“土揖”,属于日常之礼,礼节较轻。

“拜礼”则用于祭祀或者是非常郑重的场合,《周礼•春官•太祝》中说:“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小学语文一些课文中也写到礼仪习俗,如人教版的《孔子拜师》,“拜”是古时候常用的礼仪,课文中也出现了“行礼”这一词语,在授课时讲解这些礼仪民俗知识,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孔子的品行,也能让学生获得礼节知识。我国古代的历法知识也大都以民俗的形式保存着。干支纪年法是现在我国农历仍然沿用的古代纪年法。它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依次组合,六十年为一个循环。一般来说,夜半12点(24点)就是子时,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依此类推有丑时、寅时的卯时。在小学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套教材中都有关于十二地支的历法知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给学生讲解这些民俗知识,那么学生将可以积累到这些民俗知识。

2民俗文化有利于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民俗内容的篇目有很多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素材,如苏教版的《安塞腰鼓》、语文出版社S版的《雪顿节看赛牛》、人教版《草原》等等,这些课文展示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俗,这些民俗文化各式各样,让人赞叹,可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群众的遗风遗俗,一个社会风范和道德的产物,总和一定的社会思想氛围相联系,积淀了人们的思想、志趣、道德规范等诸多思想元素。”小学语文教材关于民俗的文章涉及到民间故事、传说、风俗习惯、民间技艺、口语等民俗风物,这些在德育方面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8篇: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1、民族音乐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我国民族音乐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这满足了大学生不同审美情趣的需求。例如古琴的韵律美,其音乐中透露出飘逸、深邃、不可捉摸的意境,让人产生悠远的情思。古琴的苍古美和文墨美可以使人变得厚重,并拥有诗人的气质。故而,大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鉴赏和了解,可以领略到民族音乐积淀的深厚历史风韵和凝重的历史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2、民族音乐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深化,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措施

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需求,开设各种艺术课程。很多学校也设置了包括民族音乐在内的公共艺术课程,例如戏曲欣赏、民族音乐鉴赏等课程,以此来加强普通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首先,民族音乐教育的范围要广,目的要明确。民族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家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艺术积累,树立大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愿意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民族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数量和质量上的保证。例如高校要合理安排民族音乐教育课程,给大学生提供足够接触音乐教育的时间和机会,这样既可以不让民族音乐教育流于表面,又不影响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高校要选择合适的民族音乐教材,遵循循序渐进、浅显易懂的原则,增强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易于大学生接受和理解等,真正做到将民族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其次,民族音乐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核心,以传播民族音乐文化为宗旨来提高和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更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品位,便于大学生更好的汲取民族音乐中的精华,体会到民族音乐作品中的韵味。例如在欣赏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是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体会这首意境深远的乐曲,宛如缓缓展开一幅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春天静谧的月晚,江面荡漾的小舟,岸边轻轻摇曳的花影等大自然迷人的景色……给人带来以至美的感受。最后,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组织各种音乐社团,让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演出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演欲望。高校也可以与音乐院校加强沟通联系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发挥各自的专长,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同时,高校也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让大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积累和沉淀,增强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拓宽大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全面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结束语

第9篇:民俗文化教育范文

一、民俗文化在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之本。世界各国都在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并以民族文化彰显国家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精髓和各地的人文底蕴,展示文化内涵,以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有的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有的体现在精神方面。中华民俗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源流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民俗文化,能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本身就具有歌颂和倡导真善美的内质,从中发挥出健康向上的文化效应,通过文化社会教化作用,对学校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低级趣味的民俗文化作品,必然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优秀的民俗文化对提升人们的思想、智慧、道德、伦理、审美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文化具有熏陶作用,民俗文化能有效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将人文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学校语文教学合理引入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好地充实语文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人生百态,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知识,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中国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渴求、、人文素养、地域特色等,民俗文化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渊源,经过一代代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民俗文化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中国民俗文化记录了几千年中国劳动人民智慧,中国民俗文化为后人了解古人留下了历史证据。民俗文化真实反映了56个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文明面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二、学校语文教学民俗化的渗透

(一)透过经典篇目教学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学校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篇目的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这些经典篇目传达出的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例如《端午的鸭蛋》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着力强调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其中文章对“乐土”和“赵庄看戏”的描绘体现出了浓浓的绍兴的乡土气息。

(二)通过古典诗词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清明》一文,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此刻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起他的心事。

(三)通过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中国传统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最早的风俗活动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一些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然淳朴的优秀美德,清明时的祭祖、中秋时节的赏月、重阳时节的赏菊、大年三十的守岁等等,反映出人们健康的生活情状和心态、美好的理想和人际关系。传统节日对学生的陶冶教育是不可低估的。如“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总之,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关民俗文化内容,可以起到激发民族自豪感、扩大视野的作用。同时,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语文资源开发利用的宝贵“矿藏”。恰当地运用好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