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祝老师的教学设计对教材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造,他通过提出问题、启发诱导、探究新知、巩固新知、拓广探索、解决问题、总结归纳七个环节,完整地展示了―个简单的数据处理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条形图、扇形图在描述数据时的直观性,形成对条形图与扇形图的特点和用途的认识,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应用,整个设计关注情境创设,注意动手操作,重视经历体验,其中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然而,在我看来,在吃透教材上该设计还有几个值得反思和商榷的地方。
一是该设计没有“使学生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这一教学过程,人教社中数课程教材研发中心八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上这样写着:“……,通过‘探究归纳’两个栏目的学习,应使学生对条形图和扇形图的特点有所认识,并应使学生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会读出扇形图中的信息,至于画出扇形图,并应用扇形图描述数据应是下一节的任务,”该设计给人的感觉是学生回答空气质量的级别个数可用条形图表示后,教师直接用投影或小黑板给出条形图;且也没有说明是否改变了教材设置的顺序,把条形图的画法及用条形图描述数据放在下一节与扇形图的画法一起完成,但在设计中的教材简析中却有:“本课属于第一节第一课时,……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会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画图)……”,这里的“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画图)”到底是条形图还是扇形图也不明确。
二是设计的导人注重了情境的生活化,但缺乏知识间的联系,且导入的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提出问题环节是为了导入课堂主题,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空气污染图片和空气质量日报图后,提出问题:(1)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据?(2)根据数据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这种提问虽然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但看不出提问的重点和能达到的目的所在,实际上,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接触了条形图和扇形图,在前两个学段对条形图和扇形图有了初步的认识,只要先展示两三幅生活中常见的用来描述数据的条形图及扇形图的课件,让生活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再展示生活中相关空气污染图片及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就能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猜想和探索。
课堂导人得好,一节课就成功了一半,我认为课堂导入应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科学系统性、启发趣味性、操作简洁性以及关联时效性,具备上述特征的导人才能激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言
教学设计是老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目标、过程等的一个大的总体规划,是一种比较系统的教学手段,具有一定的预设性。虽然说好的教学设计不能保证一定会有好的教学成果,但是不好的课堂教学设计绝对无法上出好的课,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我们实行新课改的情况下,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以学生为本也更加凸显出来,这就需要老师联系实际,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教学设计的真正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把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贴近实际,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生活氛围中培养数学意识。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学习探究,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真实的探究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了“克与千克”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做一个小调查,看看家里每天要买多少千克的菜,每千克菜是多少钱等等,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秤,称一下手边的东西,熟悉克与千克的用法和转换规律,再比如,学习了年、月、日以后,可以让学生制作年历,在年历上把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都标出来,看看自己制作的年历,跟家里的年历有什么区别,有没有错误的地方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运用,而且能够把数学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逐步发展的,从简单到复杂,但这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形成的,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的起步阶段,在小学数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时候,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教学设计:第一,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出问题。现在有一个高20厘米的圆柱形水杯,它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它的侧面积是多少?让学生先来进行自主探究。根据课本上的公式,学生会解出答案,圆柱的侧面积是底面周长×高,已知它的半径是5,那么底面周长根据公式是底面半径×2×兀,也就是10兀,再根据侧面积公式计算也就是10兀×20=200兀。那么,为什么说底面周长乘以高,就能得出侧面积呢?第二步就是要解决问题,要证明圆柱的侧面积是底面周长×高,我们首先要把圆柱的侧面拆开来看,一个圆柱状的纸筒,如果拆开的铺平的话我们会发现它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面积=长×宽,再把它折起来会发现,原来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体的高,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也就印证了前面的分析推理,经过再次类比推理,多进行几次验证,最后可以进行归纳,统一公式,也就是S侧面积=Ch=2πrh。这个推理验证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通过一步一步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课堂教学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师生互动性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复杂而且比较难的心智活动,由于数学本身逻辑性就比较强,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觉得无聊,不想学习,这个时候轻松的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的一句鼓励、一个微笑都会给学生带来轻松的感觉,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积极地投入学习,而且这种轻松的氛围还能够融洽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师生的互动性。
例如在学完“统计与概率”之后,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题目,一个商店里有蓝色、黑色、白色还有花色四种衬衣,假如老师是这个商店的老板,想要调查一下几种衬衣的销售情况,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收集数据,以某一天为例,看看那天哪种衬衣卖的最多,哪种卖的最少,假如这天蓝色卖了15件,黑色25件、白色27件、花色10件。为了更加直观的比较四种衬衣的卖出的数量,我们最好是做一个扇形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可以明显看出哪一种卖的好,在下次进货的时候就可以优先选择那一种。紧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道题目,要求必须要用到统计的知识,要有统计图,题目表达要清楚,要有创意。老师可以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进行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四、重视德育的渗透教育
新课改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也要注意德育教育的渗透。例如给学生讲讲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数学成就,如秦汉时期著名的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数学成果比西方国家领先一千多年;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在刘徽的基础上,利用割圆术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也就是在3.1415926?c3.1415927之间,比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再比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数论、典型群上做出的卓越贡献;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等等,通过这些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确定小学数学的课程总体目标是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整体发展与实现。新课标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同时,突出强调要进一步促进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目标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数学本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和定位是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实施的灵魂所在。小学数学新课改以后,究竟如何将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呢?在对部分数学教师进行访谈后发现,对于某些具体课程大家并不能十分确定将哪一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便是教学目标相同的课,由于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不同,导致教学效果可能千差万别,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也不尽相同。
那么,如何确定小学数学课程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哪些数学思维,如何以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又如何按照教学设计来进行课堂实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操作?本文以小学数学六年级《扇形》一课为例,系统展现了如何明确某一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思维能力,如何设计与完善教学问题,如何组织教学任务的研究与实践过程。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扇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相关内容的调整,“扇形”由选学变为正式教学内容。扇形的内容是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必要基础,是学生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认识学习的,属于图形与几何的范畴。学好扇形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本节内容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图1)。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教材首先呈现了名称中含有“扇”的物体,引出问题:什么是扇形?然后结合图示,以直接介绍的方式,把扇形这个数学名词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而台湾部编版的教材则是在介绍“弧”“扇形”“圆心角”等术语的含义以后,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弧长或圆心角的计算。通过对几个版本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设计考虑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扇形,通过圆和扇形之间的转化关系来促使学生掌握扇形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四年级已经掌握了角的度量,比较熟悉平角、直角等知识。在六年级(上)第五单元里已经认识了圆,学会了用圆规画圆,掌握了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和掌握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同时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设计了下面的问题:
图2中涂色的部分,哪些是扇形?
通过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在课前都了解扇形会有“两条直的边,一条弯的边”,说明学生对于扇形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扇形的认识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极少数学生能感觉到扇形与圆心角和半径相关,而扇形的大小与半径和圆心角怎么相关,学生全然不知。
(三)设计思想
在“扇形”的教学中,更多的教师在课堂中是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出现的类似“扇形”的物品,然后直接介绍“扇形”“弧”“圆心角”等术语的含义。《几何原本》中这样定义扇形:由顶点在圆心的角的两条半径和这两条半径所截一段圆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但是如果这样按照定义直接介绍扇形的各个组成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扇形和所在圆的关系更是难以理解,学生也不知道扇形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因此,在充分研究学生认知特点和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遵循从猜测、探究、验证、结论到应用的规律是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
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出扇形的概念与特点,我们设计三步探究活动来突破难点。活动一:通过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关于扇形灌溉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圆规画出扇形,初步感知扇形的特点。活动二:求出扇形相关的面积,理解扇形与所在圆、圆心角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活动三: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扇形的定义和各组成部分。
三个探究活动的设计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然地利用扇形和圆的关系来探究扇形,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化归”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扇形的定义,能够计算一些简单的扇形相关的面积。
思维能力:能够利用扇形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够自主探究发现扇形的定义和扇形与所在圆、圆心角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会细心观察、大胆猜测、有序操作、抽象概括;能了解推理问题的一种思路,即猜测、探究、验证、结论、应用;理解“化归”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感悟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计算简单扇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活动探究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并能利用结论解决问题。
(三)教学实施
1.情境引入,问题准备
师:同学们,见过这样的喷灌装置(如图3)吗?
生:见过。
师:谁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种喷灌装置是怎样工作的?
生:那个喷嘴转的时候,水就浇灌,喷嘴转多少度,水就一直浇灌多少度。喷嘴浇过水的地方应该是个扇形。
师:很好,既然大家都见过类似的喷灌装置,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和喷灌有关的问题。
2.问题探究,自主发现
(1)初步感知扇形
师:某小区有一块草坪(如图4),现在B点处安装一种喷灌装置,喷头可旋转120°,最远喷射距离为10米。哪些地方还需要人工浇灌,请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来?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图中哪些地方是自动浇灌,哪些地方是需要人工浇灌的?
生:喷射距离为10米,就先在将圆规两脚的距离量成AB那么长,然后以B点为圆心画个大圆,图中在圆里的部分是自动浇灌的,剩下的是人工浇灌的,就涂成阴影。
(2)理解扇形与圆的关系
师:你们能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赶快把你的思路写下来。
学生交流汇报。
生:阴影部分面积=梯形面积-扇形面积师:你们是怎么求出扇形面积的?
生:扇形这个角是120°,是圆360°的1/3,所以扇形的面积就占所在圆的面积的1/3(如图6)。
师:那大家说说扇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出示半径不同、圆心角相同的扇形和半径相同、圆心角不同的扇形。
学生讨论汇报。
(3)认识扇形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了新的图形——扇形。谁来准确描述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是扇形,或者说扇形有哪些特点?
学生汇报交流,认识各部分名称。
教师板书:扇形、弧、半径、圆心角。
3.观察比较,联系巩固
师:请判断,图7中的阴影部分是不是扇形?
学生汇报总结。
师:求图8扇形的面积。
生:扇形的圆心角是60°,占所在圆的1/6,所以这个扇形的面积是所在圆的1/6,所以扇形的面积=3.14×6×6÷6=18.84。
4.拓展提高,解决问题
师:你能求出图9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生:用大扇形的面积减去小扇形的面积。或者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再除以4。
5.课堂小结,感知收获
师:同学们,这堂课大家觉得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扇形,扇形是由顶点在圆心的角的两条半径和这两条半径所截一段圆弧围成的图形。扇形有半径、圆心角和弧。
生:我们还知道了利用扇形的圆心角占所在大圆的几分之几来求扇形的面积。
师:很好,大家收获了这些知识,还有其他的吗?我们是怎么研究扇形的?
生:我们就是先画图,然后比较扇形和所在圆的圆心角,在求扇形面积的时候,都去找圆心角,看它和所在圆的关系。
师:总结一下同学们刚刚说的,在今天的扇形的研究过程中,动手画图是我们的第一步,我们确实经历了猜想、探究、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联系旧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把不会的知识转化成之前学习或研究过的知识。那么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习的开心吗?
生:开心!因为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
师:数学知识很有趣,他们之间的联系很有规律,只要去探究,就会有发现。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的落实为依据进行设计和实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探究观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适当提示、启发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关注学困生的发展,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正确评价与引导。学生利用圆规画图,找出扇形和所在圆之间的关系。
练习拓展:在学生做练习拓展题目时,巡视指导,对解题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教师巧妙利用学生的现场生成,捕捉到良好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遇到困难听取他人意见或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对新知进行再思考、再创造。
课后交流:教师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后交流,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推理、化归等数学思想的体悟和收获。
思维能力教学一学年前后测对比试验结果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四所小学的四个班级参与实验,两个为实验班,两个为对照班。实验班实施为期一年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对照班按照常规讲授式进行教学。为排除前测中各班级的瑞文成绩差异性对结果的影响,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前测与后测的瑞文成绩进行处理。首先使用K-S检验验证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的正态分布性,结果如表1所示。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瑞文成绩的K-S检验结果表明,这四组成绩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性(Sig>0.05),且这四组成绩间没有关系,相互独立,可以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瑞文量表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前测时,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瑞文成绩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96,Sig>0.05);经过一个学年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瑞文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F=2.63,Sig<0.05)。
虽然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成绩在差异,但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可排除这种差异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前测两组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后测时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且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经过处理因素(即思维能力教学)的影响,学生的推理能力比常规的讲授式教学取得更好的发展。
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实效性 教学策略
“实效性”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吴正宪老师在《数学课堂实效研究(精简)》中指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主要指课堂教学整体的效果。它包括:教学内容和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是否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节是否进行了有效地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是否通过有效地评价与调控,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课堂教学是否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为学生的发展注入了后劲。具体说来,就是我们老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授课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使每个上课的学生能在上课的四十分钟内最大限度的理解知识,并在情感和方法上有所收获,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1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好课的开始
有“备”而来,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在以前的教学中,强调“备学生、备内容、备教法”的课前准备,放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兵法中强调“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首先应该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生活经验以及个性特点等等,甚至包括兴趣爱好。我们对学生了解的越多,越能帮助我们设计好一个能被学生所接受甚至产生共鸣的课前预案。
另外,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写呈现出新的特点,内容的编排也有较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拿涅好教学难度。以数据的统计来说吧,旧教材是统计表(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统一编排,集中学习。而新教材则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把这些内容安排在不同年段里学习。在低年级段就让学生先接触一下,体验一下统计的思想,然后再逐步深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能对新教材有整体的了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吃不完”的学生,又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孩子。学生不同,教学内容在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就应该合理选择。几千年前,孔夫子就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只有针对不同学习的内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灵活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效率。
2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 运用好传统的实物教具。实物教具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形象等特点,课堂教学中利用实物进行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善于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能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具有较高的优越性。
3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想学好数学得掌握方法:在学习新知识前,先预习,把不懂的找出来,做到老师讲课时能有的放矢;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老师讲了一遍后,觉得自己还没听懂,下了课主动去问老师;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认真完成,不能随便应付;晚上睡觉前,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把今天学的再想一下,并问自己:今天我学到了什么?而且,学习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才不会过久了就忘了。另外,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甚至异想天开。正如牛顿所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对学生回答问题不要苛求过于严谨全面,让他们发现什么说什么,想到多少说多少,说出表象的理解或猜想也可以,不一定要说个所以然。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有些学生可能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影响,会猜特征是“个位数是3、6、9的数。”接着出示一组个位是3、6、9的数,如13、16、19、23、26、29……学生发现这些数都不能被3整除;而另一组数,如12、15、18、21、24、27……学生发现这些数反而能被3整除。这样,通过猜想揭示矛盾,造成学生认知上不平衡,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为什么后面这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呢?学生又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猜测探索,最后发现原来特征是: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参考文献
一、理念的整合
(一) 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首先具有综合性特征。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数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综合性。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熟悉了数、式、图形、表格、图像等表达方式后,形成对数学知识整体认识。二是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二) 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一方面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开放性,从时间上讲既可以是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外的闲暇时间,空间上指的是活动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校园或社会上。另一方面是活动的内容与方法可以是开放的,内容可以是数学课程内容的拓展,可以是数学问题的探究,可以是生活问题的研究;还可以是数学故事的讲述、数学谜语的竞猜、数学猜想的验证、数学实验的操作。
二、教学方式的整合
在《标准》中,综合实践活动已进入数学学习的范畴,它反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从教学角度讲,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深入自然情景、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验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 “实验操作化”的教学丰富数学内涵
《标准》指出,“要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关注数学与现实世界、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这种新型的学习形式已在新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现在的教学不再仅是“耳朵听,脑子想”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二) “生活情境化”教学设计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建模能力
《标准》在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提出了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数学教学不但要完成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思维的任务,而且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情感体验。“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得情感、能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互动中学习,在思考和参与中学习,在问题和发现中学习,在过程的生成与发展中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我在教“扇形统计图”时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现有米饭、水饺、炒面和其他食品可以作为你们今天的午餐(每人只可选一样),请大家思考一下,选取自己喜欢的食物。
(1) 选择各种食物的人数统计;(2) 计算各部分占总人数的百分比;(3) 根据这个百分比请你们作出相应的扇形统计图。
该题选用了几乎每个学生都熟悉的吃饭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方式的整合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要改变过去那种轻人文教育,重知识结果获得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偏重认知领域的认知性学习以及受教材左右的机械的决定性教学等方面。而综合实践活动则让学生改变了数学学习方式,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一) 经历探究学习,扩大数学学习领域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将学生与生俱有的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上升为由探究而获得新的体验、获得结论以及对其承担责任的需要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表现出更多的开放性、问题性、实践性和学生参与性的特点。
一、评价内容,透视素质多元内涵
比起单纯的纸笔测试,多元评价更关注学生的思想的渗透与方法的领会,同时关注到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它不仅涵盖“学科发展”,也包括“人文思想”和“人格和谐”。在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中,重视学生思维的个体化、学习的创造性、思想的深刻性,以及学生与同伴合作,阐明个人意见,发表个人作品的能力。例如,通过对学习《年、月、日》后的数学素养做一次评价:“2015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相差几天?”不仅要求学生写出结果,还要求学生具体说明解题思路,以考查学生的数学洞察力,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首先看学生是否能列出各月天数,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然后参照下面标准逐级评价:水平1,将上、下半年的总天数求出,再求天数差;水平2,将上、下半年天数相同的月份“一一对应”,再比较天数“差”;水平3,“移多补少”将上半年中的两个“31天”的月份分别各移一天给二月份,直接比较上、下半年各有几个“31天”和几个“30天”得出天数“差”。
二、评价主体,构筑视角多元标准
评价主体是评价的“话语权”问题。过度集中的“话语权”,阻碍了对评价对象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对教师评价方式的过度倚重,常常失之偏颇。班组成员、家长及校方的认识与评议的介入,使评价得以从多方视角、多元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鼓励自我评议,更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利于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对评价行为的接受。例如,在第二学段《统计》教学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调查同学的一天运动时间情况,想出可行的方式记录数据,并绘制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所呈现的数学信息与数学结论,向全班师生发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有价值的健身倡议。数学实践活动后,评价者可以通过量化方式,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展开全方位、多层面的评价:通过社会人士、家庭成员等,评价学生的数学调查、数学语言交谈能力与数据采集能力;通过小组成员,评价学生组间协作能力、发言的积极性与建设性;通过教师、全班同学,评价学生的数据观念及图表的制作说明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反省能力的提升。
三、评价方式,展示成长多元模式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其成长模式是多元、多维交互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呈现富有个性特征的发展方式。多元评价不仅创造性地改进纸笔测试,更采用与学生面谈、课堂观察、学科节活动、成长记录袋等形式。从不同侧面,来反映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例如,在评价学生时,借助“数学学科节”形式,在班级开展具有数学含义的《对称・旋转・美》的手工创作活动。借助“对称、旋转”等数学规律,开展个性创作。作品有生动形象的几何造型、精美的图案和装饰花边……通过在汇报中展示、发表个人作品,使得学生的数学才华与艺术表现得以交融,并获得升华。教师再组织班级学生全员量化、互评,并将学生的作品作为过程性资料归档、保存。由此,不仅可以评价学生数学概念的理解水平,还能从数学文化素养、数学美的艺术创造力、数学概念应用水平等方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现状。多元评价,旨在立体、多维地体现学生数学学科综合能力发展轨迹,从而客观地理解、尊重学生的成长方式。
四、评价过程,体现人文多元关怀
对话与协商,是后现代主义指导下的评价模式新主张。教育多方关系的平等、和谐组成“学习共同体”,使评价更富有“关怀、鼓励、协助”的人文意味。让受评价者具有安全感,参与到评价中的讨论。应让学生感受到,其实这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往方式。例如,在教学《找次品》时,探索“9个零件中有一个次品,天秤需要至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它?”的数学问题。当学生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研究:有一个一个称的、两个两个……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称法。教师顺势评价学生:“同学们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先大胆猜测与尝试,这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能进一步比较不同方法间的差异,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是很有帮助的。”指导学生进一步把各种称法记录下来,并比较所需的最少的次数。如9(4,4,1)与9(3,3,3),前者需称3次,而后者才需2次。发现把零件总数“尽可能”地平均分为三份,是缩小“怀疑范围”的良策。评价中,既激励了学生思考的热情,同时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体现人文关爱下的理性指导。
五、评价结论,涵盖功能多元取向
评价结果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区分受评价对象课业的优劣,更在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指明方向。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反省能力的提高;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信;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借由各方评价,为学生搭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的发展平台。例如,在一年级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数数能力进行观察、分析与评价。设计《数数能力评价表》,评价学生数数时,是否能有节奏地“唱数”,手与口是否能配合,是否能正确地数数;并记录学生独特的数数方法(如手指、默数,或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等)。还可以在十以内的加法中,应用类似的方式,记录并分析学生的“个性算法”(如掰手指、继续往前数等),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计算及其发展水平。这种居于“促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个性成长,避免打击教学对象。为教学设计,获得“第一手”材料,为预案的实施与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体现了多元评价功能的多元取向。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1】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一、绿色数学课堂中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是课堂提问的基础,是课堂提问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绿色课堂教学的提问应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
1.从关注学生的经验背景和现实角度出发,问题应具有现实性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所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只有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才能带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问题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学生的“现实”。这里的“现实”,既可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即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是他们在数学或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即思维层面的现实。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联系学生已有的“现实”,将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扇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熟悉的过生日“切蛋糕”,提出“如何把蛋糕切成相等的几块”。这是大多数学生过生日时常有的经历,他们对此有着内隐的、非系统化的生活经验。而且,学生小学时学过“几等分圆”“扇形”及“扇形的圆心角”等数学知识,所以当教师以“简单描述一下每块蛋糕的形状”与“每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这两个问题进行启发点拨时,学生们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等分圆即等分圆心角”。教师再深入一个层次,提出“不等分蛋糕”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意义上认识到“按比例分圆即按比例分圆心角”。
2.从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问题应具有启发和探究性
课堂提问有不同的水平,低水平的问题只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重复记忆,只有高水平的问题,才能有助于学生去思考。其中理解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就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需要使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信息加工,通过思考得出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了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后,可以让学生思考“频数和频率的关系是什么”“在何种情况下使用频数这个概念较好,在何种情况下使用频率这个概念较好”,在对概念的比较与鉴别中,学生巩固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理解性问题既要求学生能够识别、辨认事实或依据,又要求学生能够说明、解释问题的特征及原因。例如在学习了零指数之后,让学生思考“指数为零时,底数有什么限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限制?”找到问题的根源有助于学生深入地掌握知识。
探究性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尤为常见,在此类问题中学生需要分析已知信息,辨别所需概念,抽象出知识的内在联系,最终得出解决方案。探究性问题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很高,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再认识和简单应用,更需要对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如“利用相似的知识设计测量旗杆的高度”等。探究性问题特别适用于学生的操作实验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很大作用。
3.从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问题应具有生成性
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有生命的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中会有动态的生成,“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美丽的图景出现后,教师应用自己的教育底蕴、教学智慧及时捕捉并灵活驾驭”。叶澜教授道出了生命课堂的内涵。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注意问题的生成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有一个预知,应先预见到学生可能的答案,估计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尽可能地敏锐捕捉学生回答中错误的或不确切的内容,并事先准备好应对措施。如在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后,有的学生提出质疑,提到教材中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分类是不正确的,不应分为三类,应该分为两类,即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及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又分为有一个公共点和有两个公共点。面对如此问题,教师要有一个应对的策略。教师提的一些问题,也要考虑到课后的一些学习需要。比如,让学生探索、发现圆周角和圆心角之间关系时,根据两个角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证明其中的一种情况,并提出其他两种情况的证明,让学生课后去完成。
4.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问题应富有情感性
学生不仅仅是有生命的人,而且也是富有情感的人。在数学课堂提问中,应注入生命的元素,关注问题的“善”和“感情”色彩。
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体验。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与数学问题直接相关的图案迅速唤起学生的注意,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美丽的图案是怎么样画出来的?”“图案里的奥妙是什么?”[1]
其次,教师在提问中,应注重情感激励的策略。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应给予充分的表扬,回答不上来时,要停顿一会,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如果学生仍然回答不上问题,教师要进行耐心的帮助、引导,要体现出宽容、理解并接纳他们,帮助他们搭建起由低谷迈向成功的桥梁。
二、绿色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问的现实性应体现问题中的“数学本质”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一语道出了现实问题对数学学习的作用。在教学中,为了体现现实性,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寻找现实世界中能够撩拨学习情怀的生活素材,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中,促使他们以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悟数学知识的规律内涵和应用价值,进而激发学习数学的持久热情。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如何体现“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璞归真”,呈现数学特有的“教育形态”,因此,联系实际,应该围绕着课堂中的“数学本质”进行。
2.注重问题的启发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当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时,教师进行启发、诱导、传授知识,才会收到最佳效果。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寻找知识的情境,使学生经常处于“愤”和“悱”的状态,形成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课堂上,任何问题都要带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对回答问题有一定的兴趣。问题的难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要学生跳一跳能摘到,一方面要保证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一方面避免学生对简单问题的厌烦。
例如,在讲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的知识,这时可以从四边形的内角和、五边形的内角和方面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
3.基于学生和教材资源,引导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
首先,教学中应基于学生和资源引导出课堂中有价值的问题。如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人和旗杆的影子”“旗杆在镜子中的影子”“用标杆测量”“用三角板测量”“用测角仪测量”等测量旗杆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评价,从测量的精确性、适用性等方面分析不同方法的优劣,为学生真正开展测量活动提供前提。
其次,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由特殊到一般等方式进行变式生成性设计。在生成性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以制度性的方式相遇,而是“以一种相互交融的方式相聚”。有的专家指出“现代教育的目的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然会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在互动的教学中,由于每个主体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尊重,所以“新话题”(也就是新教学资源)就会不断喷涌、生成。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这些“新话题”来设计问题,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
4.注意问题的适宜性和层次性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尽可能设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水平。如“测量旗杆的高度”可以设计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1)在同一时刻,两个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有什么关系?(2)旗杆的高度与人所在的位置有关系吗?为什么?(3)还有其他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吗?为什么?(4)在没有影子(阴天)的情况下,还能测旗杆的高度吗?为什么?
此外,数学课堂中提问的内容,应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问题都服从课堂教学目标。在一个小的知识点上,教师可以围绕中心问题设置问题串,问题串中各个问题相辅相成,配套贯通,环环相扣,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在设计中,尽量使得问题具有启发性,为此,应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和理解性的问题。比如在讲授“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时,研究者对课堂实录进行分析,发现[2]一节课教师提了近110个问题,其中多数问题,如“得到什么”“等于多少”等,大都属于事实型、判断型、结果型的问题。这些短、平、快的问题,不需学生深入思考就能很快回答。而对为什么要研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如何建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缺乏必要的认识。教学过程被教师分解得过细且有些琐碎的问题所牵引,缺少引发学生进行持续思考和深层思维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也未能从如何入手研究问题的角度给学生以启发。
5.注意问题的针对性、简约性
首先,在课堂提问中,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因此,在提问问题时,可以考虑如下两方面内容:一是针对教学内容。问题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紧扣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设计的问题要指向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核心内容。二是针对学生实际。由于学生的来源不同,背景不同,设置的问题应该是有区别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知识基础以及教学内容与目标,恰当地设置问题,突出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有助于学生顺利地获取和领会有关信息,并积极做出反应,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日本学者佐藤学说:“教学改革应是静悄悄的革命,是在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单位进行的革命”。换言之,关注学生,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民主的一种体现。
其次,课堂设计的问题应符合简约性原则。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可能持续较长或很长时间。因此,要从关注生命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一般而言,学生一节课只能集中25~35分钟左右,所以教师应该把一节课中最需要提问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形成紧凑有效的问题链,让学生有兴趣参与思考、讨论。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切忌过滥。
总之,绿色数学课堂提问应基于学生的实际和数学的本质,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设计具有现实、深层次的、发展性和情感性的问题,使数学课堂绽放生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綦春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小学数学 预学 数学思维 学习方法 基础知识 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9-011、
“预学后教”,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预学单预学,进行自主学习和亲身尝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新范式。实施“预学后教”教学策略,能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是,预学绝不是课前简单地进行预习这么简单。预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学习习惯的养成,强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多维度学习。那么,为什么要预学?预学学什么?预学怎么学?预学改变了什么?下面,我结合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预学――为什么?
1.从教师的角度看
“预学后教”,其实质是基于学生的教,基于现实的学。教师在批阅、查看、分析学生预学作业的基础上,要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能力水平、思维状态等方面,从中发现一些典型的错例。这样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重新调整教学设计,使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学生通过预学,已经会的,在课堂上花较少的时间进行交流反馈即可;对于有多种方法解答的习题,可以组织学生辨析;学生还不能学懂的内容,需要重点讨论探究;有错误的,应该帮忙纠正……正是通过学生的预学,教师才能全面地了解学情、读懂学情、顺应学情,给予有效的引导,构建出真实而充满生命力的数学课堂。
2.从学生的角度看
学生对比较熟悉的学习内容更有亲近感,所以预学可以让学生对课堂学习更充满信心和动力。此外,从数学思考的需要出发,学生学习与理解数学有时需要较长的思考时间,而预学则弥补了课堂内学生独立思考时间的不足,让学生能更充分地进行交流与互动。
3.从课堂的角度看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应放眼国际、着眼未来,不应仅仅停留在所谓高效的层面上,而应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那么,怎样让学生乐学、会学、能学呢?怎样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我认为,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参与、学生的主动探究,才可能实现学生学习的转变。
二、预学――学什么?
1.预学――做好准备体验
教师可以安排准备体验式的预学,让学生围绕概念,积累一些感性认识,通过解决问题,初步感知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积累的感性经验进一步提炼,真正构建数学概念。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安排了以下的预学(如下图):先在情境创设中复习比,积累学习经验,再反馈交流,逐步探究,引出概念――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最后练习拓展,巩固学习成果。
准备体验式预学,充分发挥了预学的功能,使不同的学生在预学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的学习体验,为课堂交流讨论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同时,学生在交流讨论过程中逐步感知概念,提炼概念的本质。
2.预学――学会基础知识
在预学环节中,对于一些课时的基础知识,教师期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力争学会。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时,主要有以下教学任务:(1)通过画圆、剪圆、折圆的操作实践,引导学生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2)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3)让学生通过画、量直径(半径)的操作与思考,发现圆内有无数条直径(半径),且同一圆内都相等;(4)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知道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5)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以上教学任务中的知识点,有些是基础知识,如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等。基础知识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了解和学会的,所以是预学的主要内容,这样就可以把教学的主要力量用在突破教学难点上。
3.预学――启迪数学思维
“预学后教”课堂,教师应充分利用预学,尽量设计多种启发方式,在关键步骤上放手让学生猜想,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出结论,真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用同样长的绳子围成平面图形,哪一种图形的面积最大”这一内容时,我安排了以下的预学。
数学学习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这一过程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学生预学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征自己的思维,不求精准、统一,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即可。
4.预学――导引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如何“授人以渔”,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有教师认为“我们把学习方法告诉学生,学生便会自己学习了”,其实不然。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实践、去感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这并不容易做到,而“预学后教”课堂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能让时间、空间、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等呈现出开放的态势。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一课时,我安排了以下的预学。
这样的预习不仅能让多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如找一找、看一看、拆一拆、比一比、理一理等,而且可以放手让学生尽情研究。一些学习方法要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才能悟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预学――怎么学?
1.问题导航策略――有方向地预学
六年级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能力还不强,如果课堂上教师简单地让学生独立学习,学习效果往往不理想,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不允许学生漫无目的地进行探索。因此,预学阶段,教师应给学生设计一份以问题串为主线的预学单,让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开展预学。这样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训练,又保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效果。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一课时,本课旨在对工程问题进行系统教学,引导学生建立一种数量关系的模型,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总路长,答案相同,说明合修时间和总路长没有关系,理解可应用抽象的“1”来解决问题,感悟数量关系的共性。为此,我让学生进行如下的预学。
该预学导的航性强,同时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使学生有了明确的预学方向,预学时就不再盲目了。
2.激发兴趣策略――有趣味地预学
开展预学活动,既要趣化预学材料的呈现形式,将知识蕴含于数学游戏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又要凸显预学的作用和价值,展示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预学活动的成效更好,数学思维的含量更高。如:“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你觉得怎样介绍,同学们才会给你鼓掌?”“用你喜欢的方法来概括一下本单元的知识点。”……这样学生的个性化想法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当然,教师也可以这样设置预学:“请找一道好题,明天与同学交流。”“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有其他解法吗?”“能画个图或举个例子吗?”……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预学。设想一下:学生一边对预学饶有兴趣地进行钻研,一边想象自己将要在课堂上的精彩展示并赢得同学们叫好、鼓掌的场景,怎能不全身心地投入到预学中去呢?
3.指导阅读策略――有方法地预学
教材是学生预学的主要载体,数学阅读是学生预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掌握所学知识,完成一定量的练习,从而习得知识。当然,对于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师一定要有适度的指导。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时,根据本课的知识点,我安排了以下的预学。
阅读教材后完成相应的预学题,这样的预习既能指导学生看书预学的过程,又是检测学生预学质量高低的“试金石”。
4.评价学习策略――有激励地预学
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提升预学活动效果的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的预学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对学生预学活动的积极性、动手操作的能力、查阅资料的数量等方面进行表扬评价,尤其是对后进生在预学活动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甚至是夸张式的表扬,学生就会信心满满,享受预学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教学“扇形统计图”一课,预学交流第1题时,学生小组抽签上台汇报,最后有一位学生问道:“这是我们小组的发现,大家有什么补充或质疑吗?”一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觉得还是应该说一下整个圆代表什么。”师追问:“代表什么呢?”这个学生马上脱口而出:“代表六(1)班全班的总人数。”师给予充分肯定:“你的补充十分到位!”……像这样的正面评价,能让学生伴随着正能量一路前行。
四、预学――改变了什么?
1.预学――改变了教师
“预学后教”课堂,强调教师的教围绕着学生的学来设计,强调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预学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搭建好学习的平台,但学习却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让学生去研究、去探索,只有在学生探而不得、探而有疑、探而难行时,教师才给予点拨和启发等帮助。
2.预学――改变了学生
预学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生的角色,让学生像“小侦探”那样去探索新知,像“小记者”那样学会提问,像“小老师”那样学会讲解,像“小辩手”那样学会为真理而辩……这样使预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学习”的状况,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使学生的学业水平得到提高。
3.预学――改变了课堂
传统课堂的教学程序是“先教后练”,“预学后教”课堂的教学程序是“先学后教再练”。下面,我用表格的形式,将传统课堂与“预学后教”课堂中的各要素作对比分析。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