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肿瘤影像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盆腔肿瘤;供血动脉;CTA;MRA;DSA
近年来,介入放射学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盆腔肿瘤种类繁多,对于妇产科急性出血、妇科肿瘤、膀胱肿瘤、直肠及乙状结肠肿瘤等盆腔疾病,介入治疗较传统治疗方法有着微创、安全等独特的优势。为了提高盆腔疾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介入放射学医师必须对盆腔血管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以往对于髂内-子宫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学者研究较多,而对于盆腔疾病其他供血动脉及潜在侧枝供血研究较少。本文搜集7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且行影像学血管造影检查的盆腔肿瘤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肿瘤供血动脉显示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行CTA、MRA、DSA检查的盆腔肿瘤患者55例,年龄20~89岁,平均年龄61.5岁。原发性卵巢肿瘤12例,外生性子宫肌瘤11例,直肠癌9例,乙状结肠癌7例,盆腔转移性肿瘤7例,膀胱癌9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方法
1.2.1CTA 使用GE Lightspeed VCT XT 64排螺旋CT 扫描仪,扫描范围从肾上极至耻骨联合下缘。增强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380MA,重建层厚0.625mm,间隔0.625mm。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70mgI/ml)80~100ml,注射速度3.5~4.0ml/s,延迟扫描时间为23~28s。图像后处理:将拆薄后的图像数据传至ADW4.4 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血管生长技术(add vessel,AV)显示肿瘤供血动脉。
1.2.2MRA 使用GE Signa excite HD 1.5T MR扫描仪,扫描,采用对比剂马根维显30ml,注射速度2.5~3ml/s,延迟扫描时间10~15s。图像后处理:将原始图像数据传至ADW4.3 工作站,采用MPR及3D-TOF技术进行神经血管的重建并进行比较分析。将原始图像进行叠加,然后选择不同层厚、间距和方位多方位重建。将1mm层厚的原始图像重建成1~2mm层厚和2mm层距的矢状、冠状和任意斜位的图像。参数的选择主要根据神经和血管的粗细、走行、以及相互关系而定。
1.2.3DSA 使用西门子 AXIOM Artis dBA Detector System,患者取仰卧位,右侧股动脉穿刺引入造影导管,使用5F猪尾导管、5F cobra导管及3F progreat 微导管,分别行腹腔动脉、双侧髂内动脉、卵巢()动脉造影,得到肿瘤供血动脉数字减影图像。
1.3判断标准 动脉增粗,分支伸入瘤体内呈网格状或放射状分布者,称为肿瘤供血动脉[1]。
2结果
2.1原发卵巢肿瘤 共12例。影像学提示提示肿瘤供血动脉为:患侧卵巢动脉、子宫动脉卵巢支共同供血5例,患侧由卵巢动脉单独供血5例,患侧由子宫动脉卵巢支单独供血2侧。卵巢动脉供血发生率为83.3%(10/12),子宫动脉卵巢支供血发生率为58.33%(7/12)。
2.2外生性子宫肌瘤 外生性子宫肌瘤11例16个肿块,影像学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提示:肿瘤均存在双侧子宫动脉子宫支供血,发生率为100%(11/11),3例有患侧卵巢动脉参与供血,发生率27.3%(3/11),表现为子宫动脉子宫支与卵巢动脉分支于瘤体内交通、吻合,构成紊乱的血管团。
2.3直肠、乙状结肠癌 共16例,影像学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提示:乙状结肠癌7例,均为乙状结肠动脉供血;直肠癌9例,其中4例为直肠上动脉供血,4例为直肠上、下动脉供血,1例为直肠上、下动脉以及腹主动脉根部发出的骶正中动脉供血。
2.4盆腔转移性肿瘤 共7例,影像学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提示,3例为子宫动脉卵巢支供血,2例为子宫动脉子宫支及卵巢支共同供血,2例为卵巢动脉供血。
2.5膀胱癌 共9例,影像学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提示病变均为膀胱动脉供血。
3讨论
盆腔肿瘤种类繁多,起源器官包括子宫、卵巢或前列腺、膀胱、直肠及乙状结肠等。一般情况下,肿瘤由其起源器官的动脉供血,影像学上表现为动脉主干增粗,分支伸入瘤体内呈网格状或放射状分布。多支供血动脉时,相互之间可以发生网格状连接。肿瘤侵犯周围器官时,亦表现为受侵器官动脉增粗,分支伸入肿瘤内供血受侵犯区域[1]。采用CTA、MRA、DSA等影像学手段进行血管重建显影,能准确判断肿瘤供血动脉,能观察供血动脉的走行、分别及连接等解剖细节,为介入灌注化疗及栓塞提供依据和指导。
子宫动脉从髂内动脉前干发出,于宫颈部分为上、下两支,上支较粗大,即子宫动脉子宫支,沿子宫侧缘上行途中发出细小分支供血宫壁,行至宫角处再分出较大的宫底支和子宫动脉卵巢支,宫底支供血子宫,卵巢支供血子宫阔韧带及部分卵巢[2]。文献报道巨大外生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显影率100%,由子宫动脉子宫支供血发生率为98.5%,本研究11例16个子宫肌瘤中均显示有子宫动脉子宫支供血,与文献报道相似。
卵巢动脉(男性为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面呈特征性螺旋状向外下走行,正位投影与腰大肌重叠。进入盆腔后正位投影位于骶髂关节内侧,跨过输尿管与髂总动脉下段,通过骨盆漏斗韧带下降,之后向内横行,与卵巢前缘平行,经卵巢系膜发出许多小支进入卵巢门及卵巢实质(常呈逆时针螺旋扭转进入卵巢门)[3]。卵巢动脉可参与妇科多种盆腔疾病的供血。有学者认为在下列情况下出现率较高: ①一侧或两侧子宫动脉缺如、发育不良; ②既往有盆腔或妇产科手术史, 特别是做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后; ③子宫动脉栓塞术后;④位于子宫底部的子宫肌瘤;⑤来源于盆腔结构的任何肿瘤, 尤其是盆腔肿瘤巨大, 浸润范围广泛者[4]。
膀胱的主要血液供应来自骼内动脉前支的膀胱上下动脉。膀胱上动脉供应上侧壁,下动脉供应底部、前列腺及上1/3尿道。次要的为痔中、闭孔、及内动脉等。在女性,除膀胱动脉以外,尚有阴道及子宫动脉供应膀胱。
盆腔肠源性肿瘤主要为直肠和乙状结肠癌,其供血动脉主要来自于相应的肠系膜动脉分支[5]。乙状结肠供血动脉为肠系膜下动脉的乙状结肠支,直肠供血动脉有来自于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来自于髂内动脉的直肠下动脉。肿瘤局限乙状结肠时,供血动脉为肠系膜下动脉的乙状结肠支;局限于直肠时,供血动脉为直肠上、下动脉和骶正中动脉,或为其中某一支;局限于交界区的肿瘤,常表现为乙状结肠支和直肠上动脉共同供血[6]。
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巨大转变,介入技术在治疗盆腔肿瘤性疾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微创、短期疗效显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保全盆腔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挽救患者的生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A、MRA、DSA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筛查盆腔病变的供血动脉,为指导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还可评价介入治疗后供血动脉对肿瘤供血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治疗。
参考文献:
[1]张应和,靳仓正,谭婉嫦,等.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腔异位卵巢肿瘤起源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4):365-368.
[2]谭婉嫦,谢振英,谭树生.MSCTA盆腔肿瘤供血动脉成像及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10(5):64-66
[3]刘竞艳,万业达.卵巢动脉的影像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3,36(1):29-33
[4]刘凤永,王茂强,段峰,等.卵巢动脉参与盆腔肿瘤供血的介入治疗[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28(5):336-338
1影像组学的定义及方法概述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及成像手段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医学图像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对图像获取和存储方面的质量控制,使得规范化、多模态的影像大数据集的建立成为可能。过去处理及使用小样本量图像数据的方法和模式,显然不能对图像的大数据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荷兰学者Lambin于2012年首次提出了影像组学(Radiomics)的概念[9],作为一种新兴的利用医学影像大数据对疾病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可以从医学图像中获得更多客观定量、肉眼难以鉴别的影像学特征,再将其转换为可挖掘的高维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图像到数据的转换[10,11]。通过大量的自动化数据特征化算法的使用,影像组学能有效实现图像的采集与重组、病灶的分割及勾画,并通过对病灶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与筛选,最终完成影像组学模型的建立[11,12]。近些年来,影像组学已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的研究之中,在疾病检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深度学习(Deeplearning)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减少了传统影像组学人工提取数据特征的步骤,极大地缩短了从病灶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到最终影像组学模型建立的时间,进一步促进了影像组学技术在医学图像处理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
2影像组学在肝脏非肿瘤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2.1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评估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过渡阶段,主要是由含大量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过度沉积于肝小叶周围所引起,这些过度沉积的ECM阻碍正常肝细胞与血液间的物质交换,并最终引起肝细胞的的坏死、变性,从而诱发了肝纤维化等一系列的慢性肝损伤的过程。组织学上肝纤维化及部分肝硬化经治疗后可逆[14],因此早期精准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十分重要。作为诊断是否存在肝纤维化和评估肝纤维化分期的“金标准”的肝活组织穿刺检查有创、可重复性差,并且肝纤维化的不均质性、穿刺活检样本量较少等因素,均会影响肝纤维化分期的准确性[13,14]。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方法,可以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程度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Park等[7]回顾性搜集436例不同肝纤维化患者的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图像并构建影像组学肝纤维化指数模型,通过与肝活检结果对比并内部验证剔除相关性较低的特征,最终建立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较高的模型,进行前瞻性验证后发现其诊断F2~F4、F3~F4级肝纤维化及F4级肝硬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78%,79%、82%,92%、75%;表明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肝胆期图像的影像组学分析能较为准确地进行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分期。Wang等[15]搜集12个临床医学中心,398例患者共1990幅超声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图像,采用深度学习算法之一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neuralnetwork,CNN)建立了超声弹性成像深度学习影像组学模型,并以肝活检作为金标准进行模型诊断效能的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可显著提高对肝纤维化分期的准确性,其对肝硬化(F4)、晚期纤维化(≥F3)和显著性纤维化(≥F2)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高达0.97、0.98和0.85,表现出极佳的诊断效能。有研究[16]采用纹理分析的方法对212例不同病理分期肝纤维化患者和77名志愿者肝脏多层螺旋CT图像进行分析后发现,随着肝纤维程度的逐步加重,由纹理分析所获得的峰度和偏斜度是逐步减低的,而平均灰度强度、熵则表现为依次增高,在区分不同分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均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效能,特别是在诊断肝硬化(≥F4)时,峰度和偏斜度的诊断的AUC值分别为0.86、0.87,表明纹理分析不仅有助于检测肝纤维化的存在,还可用于肝纤维化的分期。综上所述,基于多种成像手段所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均表现出较高的评估诊断效能,故影像组学的发展,可能为临床上早期发现、及时准确评估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程度提供帮助,但基于不同成像手段所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间性能差异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2.2门静脉高压及GOV破裂出血风险的评估
肝硬化失代偿期常伴随门静脉高压症的出现,其严重程度与肝硬化所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如GOV、肝性脑病、腹腔积液等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地评估门静脉高压程度十分重要。但是,目前评估门静脉压力变化的金标准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venouspressuregradient,HVPG)为有创检查、且费用较高,不利于临床常规开展[17,18]。GOV破裂出血是晚期肝硬化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显示近50%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可出现GOV,在肝功能C级的患者中,GOV出现概率高达85%,食管胃十二指肠内镜是诊断GOV的“金标准”[19],主要通过观察内镜下GOV的范围、程度及“红色征”等进行出血风险的评估,但内镜检查对于GOV程度严重的患者可重复性差。影像组学的出现,为门静脉高压及GOV破裂出血风险的无创性评估提供了新的选择。Liu等[20]基于222例不同程度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增强CT图像构建了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clinical-lysignificantportalhypertension,CSPH)的非侵入性影像组学模型,并通过4个外部验证队列中163例患者,对该模型的诊断性能进行了前瞻性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不仅在内部验证集中诊断CSPH的AUC值高达0.849,在4个外部前瞻性验证队列中,该模型诊断CSPH的AUC值也分别高达0.889、0.800、0.917、0.827,提示该影像组学模型可作为无创检测肝硬化CSPH的一种准确方法。Yang等[21]通过分析两个临床医学中心共29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三期增强CT图像,从门静脉期CT图像提取出21个与GOV出血关系密切的影像组学特征,并结合了3个临床特征(性别、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栓子有无),建立了用于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继发GOV出血的CT影像组学模型,结果表明该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明显优于临床模型(AUC0.83vs0.64),对于GOV破裂出血的预测,在训练队列与验证队列中,该模型预测的准确率分别为76%、73%,是一种有效预测GOV破裂出血的无创性方法。此外,还有研究[22]基于169个门静脉高压患者的CT图像,建立了一个肝、脾特征联合的影像组学模型,并对62例接受GOV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验证队列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用于门静脉高压的诊断,还可用于GOV出血复发风险的预测,以29.102mmHg为最佳截断值时,相应的AUC可高达0.866,提示该影像组学模型可作为无创、精准预测继发于门静脉高压症的GOV治疗效果的有效的参考指标。影像组学无创、可重复性强,在门静脉压力及GOV出血风险的评估中潜力巨大,但模型预测效能的稳定性及泛化能力,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进行证明。
2.3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
肝脏储备功能状态的准确评估,关乎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癌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23]。Child-Pugh分级评分系统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肝脏储备功能评分标准,但Child-Pugh分级具有高度的变异性,易受患者胆汁排泄、门静脉栓子形成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准确性[24,25]。影像组学通过高通量的提取和处理图像信息,可以对疾病进行更准确、更全面的评估。Simp-son等[26]对12例接受大范围肝切除术后并发肝功能不全和24例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术前CT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发现术后并发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前CT上肝实质的质地明显不同,术后并发肝功能不全者不仅对称性较差,均匀性也较差,并且两组患者纹理特征之一的熵值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故从术前CT图像中提取的纹理特征,可用于预测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概率,可作为提供术前风险分层的另一种手段。Zhu等[27]基于101例患者的术前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图像,使用影像组学的方法从肝胆相图像中提取了61个影像组学特征,并最终筛选出5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建立术前预测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像组学模型,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预测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概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模型预测的AUC值高达0.894,可用于预测肝硬化患者肝大部切除术后的肝功能衰竭。Zhou等[25]通过100例不同肝脏储备功能肝硬化患者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图像所建立的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预测肝脏储备功能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效能,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其预测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B+C级患者的AUC值分别为0.88和0.86。影像组学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不同病因患者间肝脏储备功能影像组学特征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所建立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模型的泛化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4与肝脏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判断,对于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来说十分重要。但部分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良性肿瘤性病变和恶性肿瘤性病变之间影像学表现存在交叉,易出现误诊。影像组学能深度挖掘医学影像图像的影像特征信息,从而降低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误诊率。Suo等[28]通过纹理分析的方法对20例肝脓肿患者及26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增强CT图像分析后发现,纹理特征之一的熵值能较为准确区分肝脓肿与肝脏恶性肿瘤,其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1.8%、88.0%,AUC值高达0.888。Nie等[29]基于55例非肝硬化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和101例肝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从增强CT图像中进行病灶勾画后提取了4227个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降维方法将其缩减为10个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性别、年龄,病灶大小、形状、中央瘢痕征有无等主观评价条件构建了一个用于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癌的影像组学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区分两者的AUC分别高达0.979和0.917,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而钟熹等[30]对31例患者肝硬化结节常规T2WI序列进行纹理分析的结果之中,纹理参数如对比度、逆差距,能量、相关性、熵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能有效进行小肝癌及局灶性增生的鉴别诊断。有研究[31]运用机器学习算法之一的随机森林算法,通过获取动脉期CT图像纹理特征及性别、年龄等临床特征,建立了肝脏富血供病变类别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其诊断肝腺瘤、局灶性结节增生及肝细胞癌的准确率分别为91.2%、94.4%、98.6%。以上结果提示:影像组学对肝脏非肿瘤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有较强的鉴别诊断效能,能显著提高肝脏局灶性病灶的影像诊断准确率。
3肝脏非肿瘤性病变影像组学的挑战与展望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回盲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1.2岁,病程3个月~4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腹胀、呕吐、便秘、便血、乏力、消瘦,23例扪及右中下腹部包块,11例以急腹症收治入院。所有病例病理结果均经手术后活检证实。
1.2设备与方法
采用SIEMENSSOMATOMEmotion16层螺旋CT行常规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前患者禁食、禁饮8h以上,于扫描前1h分时饮水800~1000ml。嘱患者屏气练习后先行全腹CT平扫,经肘前静脉高压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碘含量350mg/ml,总量80ml,注射速率3ml/s。扫描范围膈顶至耻骨联合平面,层厚、层距均为5mm,于注药后25s、55s、120s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扫描,门脉期图像1.5mm薄层重建。
2结果
2.1病理结果
43例中回盲部腺癌26例,多数为溃疡型,以盲肠癌为主19例(5例为黏液腺癌/或部分黏液癌成分),阑尾癌为主4例(均为黏液腺癌),回盲瓣癌为主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7例,弥漫大B细胞型6例,B细胞性套细胞型1例;转移瘤3例,为胃癌、卵巢癌种植性转移;末段回肠胃肠道间质瘤3例,低/中度恶性潜能,伴有部分区出血、梗死;平滑肌肉瘤2例,均呈浸润性生长;阑尾类癌2例,低度恶性潜能。
2.2CT表现
26例回盲部癌呈横向生长为主(Figure1a,1b),CT表现为偏心性软组织肿块15例,肠管局限性增厚11例,肿块直径2.8~12.5cm,受累肠壁厚度2.0~3.2cm,相应肠腔不规则狭窄,病灶密度不均,增强后中度/或明显强化;黏液腺癌大多表现为稍低密度或囊实性的局限性软组织块(Figure2),增强扫描实性成分轻/中度强化。该组病例中肿瘤突破浆膜侵犯周围14例,伴有结肠旁、肠系膜根部及后腹膜区淋巴结肿大9例,腹腔转移伴有腹水7例,肠梗阻4例,肝转移4例。7例淋巴瘤多沿回盲部呈纵轴生长(Figure3a,3b),CT表现为肠壁弥漫性增厚5例,肠腔内息肉样肿块2例,受累肠管长度3.2~14.0cm,肠壁厚2.5~4.7cm,肠腔狭窄或“动脉瘤样扩张”(Figure3c),病灶边界较清,密度均匀,呈轻/中度强化;其中伴有肠旁、肠系膜根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4例,肠套叠2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3例转移瘤CT表现为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伴有肠腔狭窄,周围脂肪层模糊,2例系膜、网膜浸润增厚伴腹水形成。3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CT表现为回肠末段类圆形软组织块影,边界较清,密度欠均匀,增强后周围部分较明显强化;1例伴有肝脏转移灶。2例平滑肌肉瘤表现为回盲区较大分叶状混杂密度块,内液化坏死明显,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邻近组织受侵。2例阑尾类癌则表现为阑尾中、远端2cm左右小肿块,显著强化;1例边缘弧形钙化。
3讨论
3.1回盲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点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对回盲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回盲部恶性肿瘤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右下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且临床多可扪及包块。本组病例中有23例患者扪及右下腹块,以腺癌最多见,其次淋巴瘤,其他类型少见。据文献报道,回盲部腺癌的占该区域恶性肿瘤80%~85%,占全部结肠腺癌的1/4;其中大部分继发于腺瘤的恶变,大体病理分为溃疡型、浸润型和混合型,以溃疡型多见。原发于肠道淋巴瘤相对少见,回盲部及回肠末端是好发部位,占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30%,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59%)。本组数据中最常见的腺癌及淋巴瘤病理、组织学类型与文献所报道相一致。
3.2回盲部常见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
回盲部腺癌多表现为伴有肠壁增厚的肠腔内广基偏心性肿块或肠壁环形、半环形增厚,伴有肠腔不规则狭窄,肿块一般较大,累及的肠管较短。肿瘤易侵犯浆膜层及肠周脂肪组织,致浆膜面毛糙,周围脂肪层浑浊,增强扫描病灶强化不均,多见黏膜层明显强化;黏液腺癌以阑尾多见,多以囊性为主的较大分叶状囊实性肿块,囊内可见多发分隔或出现壁结节及钙化,增强后实性成分强化。本组2例黏液腺癌表现为盲肠壁环形均匀增厚,CT值近似水样密度且周围脂肪层模糊,增强后仅黏膜层轻度强化,但肠壁增厚明显,肠周及腹主动脉旁见数枚相似密度及强化的小淋巴结,应考虑到黏液癌可能性,勿将其诊断为炎性水肿。淋巴瘤主要表现为较长段肠壁弥漫性浸润增厚或突向肠腔内的单发或多发息肉状肿块,病灶密度较均匀,液化坏死少见,增强后轻/中度强化,很少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器官,腹腔内淋巴结受累多融合成团。肿瘤常跨越回盲瓣延伸至回肠末端,而呈横“8”字改变,并易引起肠套叠;当肿瘤破坏肠壁内植物神经丛及削弱肠壁的固有肌层时,导致肌张力下降,引起肠管特征性的“动脉瘤样扩张”。本文2例肿块型淋巴瘤都误诊为腺癌,回顾性分析其表现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均匀且强化较轻,肠旁转移性淋巴结多较大,可资鉴别。转移瘤多有原发肿瘤病史及其他组织恶性征象,由于回盲部周围浆膜组织丰富,肠系膜上动脉血供和淋巴回流特点等,肿瘤易腹膜种植、直接浸润或血行转移到此处;CT表现为肠壁增厚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无特异性,浸润肠系膜、大网膜、腹膜呈局限性饼状增厚及结节状软组织块多提示转移瘤性质。本组1例胃癌晚期患者,初次检查发现回盲部肿块考虑为腺癌,忽略了原发灶已侵破浆膜面发生种植转移的重要征象;仔细观察其他脏器情况,可减少此类误诊的发生。恶性间质瘤多发生在回肠末段,常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较大软组织肿块,密度常不均匀,增强后显著强化且以周边强化模式为特点;肿瘤大于5cm且伴有邻近系膜、组织器官的直接侵犯及远隔转移常为可靠的恶性征象,CD117蛋白表达阳性可确立诊断。平滑肌肉瘤多呈分叶状较大软组织块突出于腔外或浸润性包绕肠管及肠系膜血管,肿瘤密度不均,常见中心液化坏死是其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肿瘤边缘实质部分强化明显,可伴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及肝转移征象。类癌为最常见的原发性阑尾肿瘤,恶性度较低,一般不超过2cm,多表现为阑尾远端不规则增粗的富血供软组织块影,局部管腔可扩大;发生在基底部的肿瘤可阻塞阑尾腔,产生类似阑尾炎的表现;极少数患者可出现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灶。结合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则有助于诊断。
3.3与回盲部常见良性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①回盲部腺瘤为该部位最常见良性肿瘤,单发或多发,CT表现为肠腔内带蒂或宽基底的圆形、菜花状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当出现局限性肠壁增厚伴异常强化时,应警惕腺癌的可能性。本组1例腺癌曾诊断为盲肠腺瘤,原因在于没有仔细分辨肿瘤部位是否出现肠壁的增厚。②脂肪瘤多起源于肠壁粘膜下层的脂肪组织,主要位于盲肠,CT上较具特征性,表现与肠管关系密切、位于肠腔内的脂肪密度团块,密度均匀,相邻肠壁不增厚。③Crohn’s病及肠结核易好发于回盲部,Crohn’s病常引起肠壁全层增厚,范围较广泛,呈多节段、跳跃式分布,活动期肠壁明显强化且可见“梳样征”;肠结核特征性表现为回盲瓣和盲肠壁的不对称增厚,肠外病变蔓延包裹回肠末端,淋巴结肿大伴中央低密度区,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与本文腺癌、淋巴瘤等常见恶性肿瘤的重要鉴别点在于,炎性病变所致的肠壁增厚一般程度较轻,常小于2cm。④阑尾周围脓肿系阑尾炎穿孔后发展而来,CT显示该区域不规则片状略低密度,边缘常模糊,盲肠内侧缘增厚、水肿,病变内有气体及钙化影较具特征性。⑤阑尾黏液囊肿典型CT表现为阑尾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肾形薄壁囊性块影,具有一定的移动性,伴或不伴囊壁钙化,囊内可有分隔,大部分包块无强化或少数囊壁轻度环形强化。而文中4例阑尾黏液腺癌多为较大囊实性肿块,囊壁及囊内分隔不规则增厚,实性部分强化较之明显,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4结语
【关键词】胰腺囊腺肿瘤;影像学特征;临床应用;意义
胰腺囊腺肿瘤为临床上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误诊率相当之高,因而精准、高效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为临床工作者所迫切需要的[1]。我院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了92例胰腺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式,现将此次研究的过程以及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0年3月至2012年3月经本市各医院病理证实为胰腺囊腺肿瘤的患者共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5至65岁,平均年龄为(46.4±3.6)岁,男16例,女29例,病程为1月至两年,患者均无胰腺、胆道炎症和无酗酒史、外伤史等。其中胰腺囊腺肿瘤的患者包括:浆液性囊腺瘤(24例),黏液性囊腺瘤(40例),黏液性囊腺癌(28例)。按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超声检查组(46例)及CT联合MRI检查组(4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嘱患者饮水后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及探头检查胰腺囊腺肿瘤的情况;CT联合MRI检查组:CT扫描前嘱患者口服适量的泛影葡胺以充盈胃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对患者进行平扫后加做动脉期及静脉期这两期的增强扫描。该组患者做完CT扫描后禁食4至5h,然后采用3.0TMR系统,在其腹部相控阵表面绕圈,对患者进行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等多方位扫面,并且增加动态增强连续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及实质期)。
1.3观察指标[2]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金标准证实的结果,评价超声检查与CT联合MRI检查对于胰腺囊腺肿瘤的检出率及误诊率。
1.4统计学处理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目的:分析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诊断中影像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本院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600例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超声检查表现为极低回声或弥漫性低回声;CT平扫肿物密度较附近肌肉密度更低,质地相对均匀;ECT病变部位呈现为稀疏显像。结论:影像学诊断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价值显著。
关键词:
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原发性;影像学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指的是在甲状腺内淋巴组织发生的一类恶性肿瘤,绝大部分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同时伴有桥本氏甲状腺炎。该病早期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患者早期的确诊率较低,导致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对预后会造成影响[1,2]。本研究主要分析影像学用于诊断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效果,下文为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600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男400例,女200例,平均年龄(56.2±4.2)岁。临床表现:伴压气感和呼吸困难患者有300例,120例为吞咽困难,100例为声音嘶哑,80例存在疼痛不适感。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影像学检查方法,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总结影像学对于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诊断价值。其中600例接受超声检查,400例接受CT检查,100例接受ECT检查。
2结果
2.1超声检查
本组600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全部接受超声检查,超声下能够发现单侧甲状腺或双侧甲状腺呈现出弥漫性增大,表面不均匀,回声减低,缺乏丰富血流,内部能够发现多个低回声区,缺乏清晰的边界,且边界不规则,部分能够发现条索状强回声,后方出现回声增强现象。其中有40例患者超声检查显示颈侧方淋巴结受累。根据患者超声表现进行超声分型,其中100例为结节型,200例为弥漫型,300例为混合型。
2.2CT检查
本组600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有400例接受CT检查,结果发现有单发或者极度膨胀性生长低密度肿物表现,存在均匀密度,平扫结果显示CT值在40-55HU之间,增强扫描后CT值在65-80HU之间,全部都低于周围肌肉密度或者与周围肌肉密度相等,肿物边缘或者内部能够发现条索状区域,有明显强化。其中,200例对气管、食管造成侵及或压迫,80例对胸锁乳突肌以及颈前肌群造成侵犯,100例颈侧方淋巴结受累,20例存在上纵膈淋巴结受累。根据患者CT表现进行CT分型,其中300例为弥漫肿大型,250例巨块型或者多发结节,50例单发结节型。
2.3ECT检查
本组600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有100例接受ECT检查,出现甲状腺外形增大,病变处呈现稀疏显像。20例患者接受PDG-FET检查,发现有淋巴结及甲状腺代谢增高表现。
2.4临床及病理表现
本组600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都接受根治术或者姑息切除术,其中400例肿瘤造成单侧腺叶受累,200例肿瘤造成双侧腺叶受累。术中所见颈动静脉、颈前肌群、食管、气管、喉返神经受累的150例患者,和超声、CT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本组600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发现都是甲状腺恶性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其中没有进一步分型的患者有50例,剩下的550例患者中200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50例为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150例为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00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伴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对患者进行淋巴瘤分期,350例为ⅠE期,250例为ⅡE期。
3讨论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在50岁以上的女性中发生更明显,通常会对胸锁乳突肌、气管、喉咽部、食管造成侵犯、压迫以及推移[3]。颈部肿块在短期内出现快速增大或复发是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比较典型的症状,部分患者同时会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4]。对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进行组织学分型,常见的包括滤泡性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侵袭性最强,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表现有低级别惰性。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伴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能不受影响。研究发现,本身有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发展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要显著高于本身不伴有任何疾病的人群[5]。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具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具有罕见的反射和吸收超声波的纤维结构,没有丰富的血流,所以超声波能够轻易穿过病灶因此后方回声会出现增强。对于伴有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即便正常残余甲状腺组织也表现为低回声,和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界限比较清晰,有条索样变化[6,7]。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主要包括:①对腺叶单侧或者双侧造成侵害,有均匀质地,平扫密度较临近肌肉组织更低,基本没有出现坏死或者钙化。②增强扫描后肿物内部或边缘能够发现强化明显的条索状区域,病理学结果显示为受挤压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或者正常甲状腺组织,明显区别于没有强化的肿瘤组织。综上所述,影像学检查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均具有特征性表现,能够为临床肿瘤分期以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彭晓琼,苏新良,蒲大容等.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7):488-490.
[2]梁鹏,王森,陈康兵等.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治及进展[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4):313-316.
[3]彭晓琼,蒲大容,涂波等.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16):2260-2261,2262.
[4]邵萍.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5):2059-2059,2064.
[5]杨栋,王磊,汪颖厚等.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12):903-905,906.
[6]王天彪,朱瑞萍,曹铭谦等.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2例报道[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4,6(3):199-201.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病理;分析;对比
中枢神经细胞瘤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肿瘤,属于神经元肿瘤[1],其临床危害性较大,发病率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1%、原发脑肿瘤的0.25%左右[2],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该肿瘤疾病的发现率正不断的上升。本文为进一步探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与临床病理特征,特选择了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0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0年3月21日至2015年10月25日期间。
1 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的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共3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0年3月21日至2015年10月25日期间,对所有患者的病理诊断资料、影像学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
30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8±5.02)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分布比值为19:11,所有患者均伴随有恶心、呕吐、视力下降、头痛、记忆力衰减等临床症状。
经确认,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知情了解,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
1.2 方法
CT诊断方法:使用由东芝公司生产的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采取横断扫描的方式,将层厚和层距均设置为10mm,矩阵设置为512×512,FOV设置为30×30cm或者40×40cm,常规扫描结束后,行增强扫描。
MR诊断方法:MR检查使用西门子0.35T常导型扫描仪进行扫描,采用T1WI和T2WI两个轴位,矢状位采用SE T1WI,冠状位采用TSE T2WI,层厚均为5mm,无间隔,矩阵均为250×512,SE T1WI的TR和TE分别为500-700ms和15-30ms,TSE T2WI的TR和TE分别为2500-6000ms和60-120ms。
病理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肿瘤全切或者次全切术,使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切除的病理组织,检查项目包括突触素、嗜铬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微丝蛋白、S-100蛋白免疫组化标记等。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以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
1.4 数据处理
病理诊断结果、影像学表现均录入至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病理表现
①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肿瘤主要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或者室间孔附近,呈现透明隔或者宽基底紧贴侧脑室壁状;②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8±5.02)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分布比值为19:11;③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免疫组化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均为阳性。
2.2 CT表现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表现为颅内夹杂多个低密度小坏死灶或者斑片状的钙化灶,分布有高密度肿块;30例患者的肿瘤均呈类圆形或者不规则肿块,且可见不同程度的分叶,边缘较为清晰,患者的透明隔存在不同程度的对侧移位、变形。具体详情如图1所示。
2.3 MR表现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表现为T2WI呈现不均匀稍高信号,T1WI呈现等高或者稍低信号,且增强扫描后肿瘤表现中、轻度强化。具体如图2所示。
3 讨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发病率较低,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1%左右,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40岁左右,患者常伴随着头痛、恶心、视力下降、呕吐等临床症状,导致以上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为肿瘤对室间孔造成了阻塞[4],进而引起颅内高压。
免疫组化是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重要手段[5],神经元标记物Syn的阳性表达具有典型的特征性,该物质可通过突触小泡扩散至肿瘤细胞的糖蛋白,且细胞中分布的Syn染色其特征性分布对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阳性表达是肿瘤周围分布有较多的星形细胞,这预示着肿瘤的起源为星形细胞,并在肿瘤中包绕分布[6]。
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也可以对中枢神经细胞瘤起到较好的诊断效果。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体积较大,边缘不具有规则性,且存在分叶,临床研究认为[7],这可能和肿瘤偏良性、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且长期和脑室壁接触黏连有关。CT扫描显示中枢神经细胞肿瘤呈稍高的不均匀密度影,且肿瘤内存在囊变和钙化[8],但一般认为,MR检查的诊断效果优于CT检查,MR检查可以通过不同的轴位扫描,区分肿瘤的血流信号及坏死情况,一般来说,中枢神经细胞瘤在MR检查中多呈“蜂窝状”的混杂信号。
综上所述,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等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该肿瘤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为中年人,发病部位多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或者室间孔附近,临床上一旦发现该类肿瘤情况,可考虑为中枢神经细胞瘤,进行深入的检查。
【参考文献】
[1]孙剑,李冬梅,朱海波等.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及病理特征观察[J].武警医学,2013,24(11):973-976.
[2]崔华娟,王卓才,陈敬文等.中枢神经细胞瘤及非典型中枢神经细胞瘤12例临床病理观察[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3):287-291.
[3]梁奕,王佳,李贞等.中枢神经细胞瘤3例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6):590-591,632.
[4]廖欣,焦俊,宋玲玲等.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11):1738-1741.
[5]陶杨,王东宁.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3):275-277.
[6]崔军胜.19例中枢神经细胞瘤CT MRI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4):66-67.
【关键词】老年;恶性肿瘤;血液流变学;血小板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048-01
近年来,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改变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全血粘度及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 ,为了进一步探讨放、化疗是否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产生影响,本文观察72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放或/和化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小板计数变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72例,男62例,女10例,年龄均在65岁以上,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65岁,平均74.5岁,均经过临床症状、体征、X线、胃镜、B超、CT及病理等确认,预计生存寿命>6月。其中肺癌30例,胃癌18例,肠癌12例,膀胱癌4例,食道癌3例,前列腺癌3例,其它肿瘤2例。其中经影像学和/或病理学检查证实有全身或局部转移者18例,未发现有转移征象者54例。
1.2 检测方法
放、化疗前空腹抽血,血小板计数为1毫升抗凝血在德国拜尔公司AJVIA型血细胞计数仪上测定,纤维蛋白原为2毫升抗凝血在德国BE公司自动血凝仪上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使用江苏无锡生产的春光BRC-15型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放、化疗疗程结束后1月同法再测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小板计数。
1.3 检测指标
血小板计数(PLT )、纤维蛋白原(FIB)、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系数、红细胞变形系数、红细胞压积。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统计处理均由SPSS10.0软件包完成,以P
2 结果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经过放和/或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
本组72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高于正常, 放、化疗结束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下降,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化不大,红细胞压积下降 。见表2
3 讨论
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处于高凝状态 ,血液流变学呈高粘滞血症[1]。 肿瘤细胞本身及肿瘤细胞释放的凝血活性物质,激活血小板,增强了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同时肿瘤细胞还可以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微循环改变,微循环障碍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生长 。肿瘤表面脱落物质、肿瘤标志蛋白进入血液,增加全血及血浆粘度。凝血系统的改变易使小血管微血栓形成,肿瘤细胞进入血流后血流缓慢、血液淤滞,使癌细胞很容易停留在局部组织,易在身体某一部位形成转移灶。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血粘度及血小板均高于正常健康老年人,且这种改变在有局部和全身转移的病人尤为明显, 提示肿瘤的转移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改变有关,肿瘤导致微循环障碍,微循环改变又促进肿瘤的生长及转移[2]。故对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观察血小板计数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对老年人肿瘤的早期发现及肿瘤转移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从本组对比研究的结果看,放、化疗结束后1月,患者全血粘度及血小板计数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原因可能因为放化疗后肿瘤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减少有关。有文献表明在肿瘤放化疗过程中使用活血药物改善微循环,可以增加疗效及减轻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3、4]。主要由于血液粘度增高,血流缓慢,影响微循环的灌注,抗肿瘤药物不易到达肿瘤细胞内,影响了化疗的效果。高粘滞血症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一个重要的临床表现,高粘滞血症可能导致肿瘤放化疗的效果的降低,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可以指导临床进行抗高粘滞血症治疗,对于老年肿瘤患者来说,临床症状不典型,表现多种多样,故观察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是必要的。且许多人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运用抗血小板、抗凝、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同时,可能对肿瘤的治疗也有好处。
参考文献:
[1] 于俊国. 血小板与肿瘤转移.国外医学肿瘤分册.1992,19(2):65-68.
[2] 黄敏,谭平. 老年恶性肿瘤血液流变性及血小板的变化[J].微循环学杂志,2006,16(3):51-52.
【关键词】 肿瘤;贫血;rhEPO
作者单位: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医院爱民医院肿瘤内科
欧洲癌症贫血调查(ECAS)对超过15000名癌症患者进行了历时6个月的贫血发生率的观察,以Hb低于12 g/dl为诊断标准,经证实贫血的总发生率接近40%,处于持续期或复发期的患者贫血发生率为48%,新近诊断的患者贫血发生率为35%,处于缓中的患者贫血发生率为3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收治84例肿瘤合并贫血患者,本组肿瘤患者男30 例,女 54 例,平均57岁,包括胃癌28例,宫颈癌18例,非小细胞肺癌16例,乳腺癌16例,卵巢癌6例,所有患者均为治疗前的首次血细胞分析情况。
1.2 贫血诊断标准[1] 男性成人血红蛋白(HGB)
2 结果
表1
28例胃癌患者病例贫血情况(均为II期以上)
分期例数贫血例数轻度贫血例数
II期5 22
III期15 84
IV期8 4 1
胃癌患者初诊时,50%患者存在贫血,25%为轻度贫血,II期胃癌患者40%存在贫血;III期胃癌患者53.3%存在贫血;IV期胃癌患者50%存在贫血。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诊时,43.7%患者存在贫血7/16,57.1%为轻度贫血4/7。乳腺癌患者初诊时,31.2%患者存在贫血5/16,60%为轻度贫血3/5。宫颈癌及卵巢癌患者初诊时,83.3%患者存在贫血20/24,60%为轻度贫血12/20。约有25%的患者治疗前需输血。
3 讨论
贫血是肿瘤患者的常见合并症,据统计,大约50%的肿瘤患者发生贫血[2],而在晚期肿瘤及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则高达90%。黄晓东等[3]分析的829例鼻咽癌患者贫血占30.4%,χ2检验结果显示放疗前贫血与分期有显著相关(P
3.1 恶性肿瘤发生贫血的机制 不同系统肿瘤以及病情早晚其发生贫血的机制可能不同。多数情况下肿瘤相关性贫血是低增生性、正常红细胞、正色素的、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而血清铁蛋白正常或升高。经研究表明,①免疫或炎症系统的激活以及诸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和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释放也参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生。这些细胞因子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铁利用障碍,并可能使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而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生存时间的缩短;②恶性肿瘤的骨髓浸润,肿瘤相关性骨髓破坏、肿瘤相关性骨髓纤维化:此类贫血往往有血小板的减少伴或不伴白细胞的增加。可能的机制是:肿瘤细胞恶性增殖使正常细胞减少,导致贫血及血小板减少;肿瘤细胞破坏正常的造血组织,控制未成熟细胞释放的屏障;肿瘤侵犯骨髓,破坏造血细胞,抑制红细胞的生长;③肿瘤相关性造血抑制因子及 EPO 血浆水平降低和 EPO 功能抑制;有报道乳腺癌患者体内存在EPO抗体,致使EPO减少而引起获得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癌可诱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肿瘤患者体内存在抑制EPO生理效应的物质,从而降低了EPO应用的效价;④肿瘤所致失血及营养:肿瘤本身导致出血,如胃肠道肿瘤破溃出血,造成失血性贫血;恶性肿瘤发生前消化道有慢性炎症或溃疡引起铁的慢性丢失、叶酸及维生素B12吸收不良有关,进食障碍引起营养不良,同时肿瘤生长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亦可导致营养不良性贫血。
3.2 贫血对肿瘤患者的影响 贫血对肿瘤患者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症状方面:贫血相关的疲劳,伴随的乏力、气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月经失调等,在呼吸、循环、神经、泌尿、生殖、内分泌等多个系统出现症状,影响着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方面,贫血致肿瘤组织缺氧,降低其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在急性或慢性贫血情况下,HGB减少,降低血液携带氧的能力,结果肿瘤细胞内乏氧,乏氧可以引起基因表达异常,从而活化低氧诱导因子1(HIF 1α),后者可通过基因表达调控细胞代谢和血管生长因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使耐药基因上调,肿瘤细胞产生耐药,从而影响肿瘤放疗及化疗的疗效,由52个单位发表的贫血(低Hb值)对肿瘤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中明确记载,在膀胱癌、支气管癌、宫颈癌、脑胶质瘤、头颈部肿瘤、前列腺癌治疗中,认为贫血降低疗效的占76.9%(40/52);在预后方面:在很多肿瘤患者中贫血都是肿瘤患者生存的不良预后之一,贫血可显著降低肿瘤患者的总生存率,可增加转移率,而且贫血与期别、一般状况有关。因此有必要在放疗或化疗前、中及后纠正贫血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生存率。
3.3 肿瘤患者贫血的治疗
3.3.1 输血是一种迅速有效的贫血纠正方法,尤其是在重度贫血(HB
3.3.2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慢性肾衰性贫血的疗效已众所周知,使90%~95%的贫血患者得以纠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大大减少了异体输血对患者的危害。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rhEPO对肿瘤相关性贫血治疗的研究,其中包括肿瘤性贫血及肿瘤化疗或放疗所致贫血 [4]。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2000 U/次,隔天皮下注射1 次,4~6 周后可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上升,减轻贫血症状,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肯定, 治疗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EPO对于红细胞形成早期的祖细胞有特异性的刺激作用,可促进其增殖及分化,且可以拮抗骨髓对EPO的反应低下,迅速纠正贫血。rhEPO的应用使这种非输血治疗形式促进红细胞生成,减轻患者疲劳感,从而降低输血需要,增加红细胞比积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有少部分患者对EPO治疗无效,原因分析:患者合并感染、出血、铁缺乏、溶血、营养不良、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等等。对难以纠正的贫血患者,进行铁状态评估。铁状态评估指标包括: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等, rHuEPO治疗期间,应该补充足够的铁剂以维持铁状态的以下水平:血清铁蛋白>200ng/ml,且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20%。如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 20%,应考虑给予铁剂治疗。当上述指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时,则可以停止补铁。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贫血与肿瘤预后的关系,且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因此有效控制和治疗贫血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达万明,裴雪淘,艾辉胜,等.现代血液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07-441.
[2] 肖志华于丁肿瘤相关性贫血及其治疗,2008,35:56-58.
[3] 黄晓东,易俊林,高黎,等.放疗前贫血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6,15(2):73-76.
中学生由于受到年龄阶段的特性影响,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非常敏感,既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也想要去猎奇,想要去尝试,但是这个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不成熟。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音乐教育在用它独特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流行音乐指的是情感真挚、形式活泼、内容通俗、结构短小、并被大家广泛欣赏和传唱,被广大群众所接收和喜爱的歌曲和器乐曲。受流行音乐自身的特性影响,它必然是平民阶层的,尤其是针对在校的学生,尽管流行音乐并不像儿歌那样天真单纯,但是它非常贴近生活、有很浓厚的时代气息,再加上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一些新鲜的乐器,例如电声乐器以及迷笛等不断地出现,这些能够起到一定音效作用的新鲜物,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而流行音乐中所表达出来的那些情绪,例如伤感、苦闷、对友谊爱情的憧憬、欢乐,等等,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交融。如果能够将这其中的积极的、健康的、具有正能量的元素恰当的运用到中学生的音乐教学当中来,将会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尤其是促进学生行、意、情、知等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
(一)组织学生对流行音乐定期“采风”活动
教师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换位思考,但是即便是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所以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对流行音乐进行“采风”活动,如果单纯的定义为采风那就大错特错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采风这种形式,来让老师调查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偏好程度,评选出在学生中普遍受到欢迎的歌曲,在充分尊重学生爱好和兴趣的前提下,对流行歌曲进行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对这些流行歌曲进行正确的筛选和甄别,尤其是对流行歌曲中有负面的、消极的因素,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摒弃,只有这样才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丰富课堂上的内容,烘托课堂的气氛,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的插入部分流行歌曲。
(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进行正确的辨析和理解
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虽然喜欢流行音乐,但是可能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喜欢,对其背后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并不能理解,当然这跟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有关,即大众化、通俗化等特点,所以可能在表现形式上会稍显浅俗,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歌曲中的教育意义是需要教师充分挖掘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理解,尤其是针对那些积极向上的,具有正能量的情感,这才是中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例如一首大家众所周知的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里面的歌词尽管简单,但是却饱含深意:“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美丽的白发,幸福中发芽,天使的魔法,温暖中慈祥”。周杰伦的歌曲在学生中青睐度高,类似于这种歌曲必然会对中学音乐教学起到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作用。
三、进入课堂的流行音乐的基本原则
(一)仔细甄选原则
流行音乐这样的音乐类型所表达出来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大众文化生活,其内容不仅比较繁复、庞大,而且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均包含在内,所以必然会有不适合放在课堂上进行授课的内容。中学生的“三观”正处在逐渐培养和建立的过程,尤其是对一些具有负面影响的社会现象,并不能做出正确的主观判断。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对将要在课堂上呈现出的流行音乐的选择是多么重要,尤其是选择一些风格清新别致、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积极向上、格调较高的作品。
(二)恰当适量原则
中学音乐在课堂上能够呈献给学生的内容,大多是经过国家教育部审核的,并且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是具有学科性的,同时也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教材。流行音乐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补充的作用,调动课堂的教学氛围,但是如果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偏重流行音乐的比重,忽略原有基本课程的讲授,这就不利于音乐教学的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表现。
(三)恰当原则
教师需要全面把握的内容主要包括当前流行音乐的趋势、学生心理活动以及中学音乐的教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这三者统一起来,才能够形成以中学音乐教学课本内容、传统大纲为主,流行音乐为辅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