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话题志
高考作文二三十年的变迁中,折射出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缩影。通过梳理2003年至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最直观的结论是:“励志小故事”在整个高考阅读理解和作文命题范围中占有65%的高比例。这对应着我们每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如何去选择和规划未来的生活道路,怎样去克服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高中生大多都会感受到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压力以及解决它们的迫切需求。在已经或即将离开父母的庇护而参与到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时,对一个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理智的成熟和精神的独立。只有这样,他才会在不断的历练中,保持自己的方向,面对各种情况时都可以妥当应对,从而稳步地走到他要到达的地方。
关于成长、成功的思考,对高中生的现实生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进而这也成为高考作文一个永恒的话题。2013年新课标卷的“经验与勇气”,“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辽宁卷中“沙与珍珠”,浙江卷的“三句话看青春”,甚至大纲卷的“捡到手机之后”都可划在成长话题的范围内。
在本期中,我们着重从“励志时代”“自我与世界”等方面来讨论。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些讨论不在于为大家提供可以直接用于作文的主题,而是促使同学们开阔和挖深自己的思考,从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从源头处让自己的作文更为充实和深刻。
对话
对话三峡大学副教授刘波老师
新作文:欢迎您参与本期的话题。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关于成长,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刘波:关于成长,我最先想到的是一幅画面:一个孩子站在一条长长的曲折之路的起点,那是他的人生真正成长的开始。每个人的成长之路并不一样,由于先天的基础不同,有的人长,有的人短,但少有捷径可走。
新作文:我记得陈凯歌说过,成长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刘波:陈凯歌这话可能是有语境的,变化的发生或许就是一瞬间,但这一瞬间的变化需要长时间积累,是所谓“从量变到质变”。前期的成长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促成了后来成长的迅速变化。所以成长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过程,很可能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新作文:我在高中岁月里有很多迷茫,常会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将自我封闭起来。您呢?能大致谈谈您的高中生活吗?
刘波:高中阶段我过的是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与外界接触并不多,这是事实。是将自己向内封闭,还是向外开放,这可能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当然,也与环境有一定关系。我的高中生活就是按部就班地交替学习和玩乐,中间穿插着很多人都有过的写作理想和文学梦,以及为了考大学的那种焦虑、艰辛和最后转瞬即逝的成就感。
新作文:每一个人都面临过成长的困局,都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中挣扎过,您也有过这样的挣扎吧?
刘波:相较于很多同龄人来说,我比较晚熟,高中阶段基本属于围观别人谈恋爱的那类“沉默的小伙伴”,不受人关注,但知道自己需要去读书。比如说坚持每个月省一些生活费,花了一年时间陆陆续续去书店将“三言二拍”这套书买齐了。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在高三开始时短暂出现过,是否要由一个理科生转成文科生,确实挺挣扎,很纠结,甚至想放弃。
新作文:那您又是如何突破这种困局的呢?
刘波:困局的最终突破是你必须快速作抉择。我最终选择读文科,现在看来,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从性情上来说我也还是适合这个。我通过大量的阅读文学、历史和其他人文类书籍,让内心变得强大了,它可以促使我不断地去寻找自我的出路。
新作文:找寻自我,需要一个过程。您这个过程很长吗?
刘波:我这个过程其实是从高中阶段开始的,就是由阅读和写作构成,当然,现在仍在进行中。我相信自己逐渐找到了自我,因为这些年,我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情,虽然中间也有过其他工作经历,但我最后还是回到了文学上。如今,我有幸将文学阅读的经验和学生们来分享,更觉得找到了自我实现的价值。
新作文:遇到挫折就需要动力。您是如何解决这个“动力”问题的呢?
刘波:我的成长还是在于一种坚持,而这坚持的动力,就是通过阅读大量经典作品,从别人那儿不断获取人生经验,然后进行转化,最后“为我所用”,写出属于我自己的作品。当你有了一定积累后,回过头来再看那些挫折、迷茫,心里就会释然了,它们才是你成长的“动力”。
新作文:对于随处可见的“心灵鸡汤”语句和励志小故事,您怎么看?
刘波:这种东西不能当作绝对律令。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性格不一样,所以不可能完全去照搬、模仿。最主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路,坚持不懈地往前走,努力,再努力,最后你也可以成为一则励志故事。
新作文:从成长及如何突破自我的角度出发,您对现在的高中生有哪些建议?
刘波:从阅读中突破自我,我相信对很多高中生来说是有用的。将阅读变成一种人生的自觉,除了教科书之外,还可多读些其他的书,多作拓展思考。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涉猎一些经典读物,这样你在精神上会走在很多人的前面。有了好的基础,一旦到了大学,迎接你的将会是另一片精彩的天地。
(刘波,1978年生,湖北荆门人,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观点一
与自我的博弈
成 空
成长,就是一场盛大而永无止境的新与旧之博弈。这不仅仅指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的思想提升,事实上,很久以前我曾在一本科普杂志上看到过,人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更替中,而每过若干年,人体的细胞就会完全彻底更换一次――仅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讲,对自我的否定与再认识也是我们每天见到第一缕阳光后的题中之义。
这些年来,作为一名资深“科黑”,我常常感到困惑。从当初的不被看好到当今的NBA联盟第一人,科比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当年名气比他大的球员有,天赋比他好的球员有,但如今他们早已沦落至联盟的边缘无人问津,唯有科比仍十年如一日屹立在联盟巅峰。我不喜欢科比,是由于他张狂、偏执;但是,拿着数千万美元的收入,每天凌晨4点还准时起来训练,每每在危急之刻挽救球队于水火的科比,实在让人不能不钦佩。
所以生活不是黑白分明的童话故事,即使在不喜欢的人身上,也有很多优点让你必须直视。
在网上常常看到诸如此类的新闻:卖煎饼的月入过万,十年攒钱买了一套房;做木工的五年买房;卖切糕的一年买房,三年为所欲为……然而,在艳羡中,你也明白:每天星月相伴,满身油烟,风吹雨打,冷眼对世情,也是这种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让你换,你愿意吗?
所以生活不是简单的加减题,得失之间的分明,需要在漫长的岁月中去仔细梳理。
我每天坐公交车,常常赶上前面的车却遇上长长的红灯,反倒被后面的赶上;或者由于人太多,前面的公交车必须让后面的空车先行;或者明知道这趟车会绕一段,但由于摸不清楚后来直达的车会不会到而上了这趟,结果不多时便看到后面的直达车在缓缓前进……最终,只能在费尽心力的公交车上看后来者轻巧地超越。
所以,赶早与赶巧同样重要。当然,如果你选择不起运气,还是用赶早来弥补一切吧。
在这些冠之以成长之名的感悟下,每个人小时候瑰丽的梦想,长大后也许都会慢慢褪色。是在沙滩上始终两手空空苦苦追寻最大的宝石,还是让眼前的美好都不遗落?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梦想与现实,选择与放弃,是成长中最大的博弈,但无须与任何人比较,作出最后选择的,肯定是最真实的你。
观点二
为信念找个支撑点
许 锋
励志,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信念。
这是曾发生在我家乡的一个真实故事,与信念有关,是的,确实有关。
在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眼里,灾难是遥远的,或者我们认为它是遥远的。可是,灾难常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时候悄然降临,它如狂风横扫落叶,如海浪击打船舷,如熊熊的烈火焚烧美丽的家园。
那个日子成为我的乡亲们的梦魇。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5日20时41分和48分,甘肃民乐、山丹两县之间先后发生6.1级和5.8级地震,地震造成9人死亡,49人受伤,1.4万余间房屋倒塌。
灾难面前注定有人要流血,有人要失去生命。可是,有时,坚强的信念却能支撑着人活下去。这或许是奇迹,有人还说那是生命的本能。也许吧,但我宁愿相信,信念有时能成为一种坚强的力量。
有3个乡亲在地震来临时正在羊圈旁的窑洞里守卫着羊群。地动山摇的那一刻,他们在发出惊叫之后,离门口最近的那个农民最先向外面逃生,然后是第二个,然后是第三个。但是,当第二个农民被轰然倒塌的黄土压倒时,第三个农民也没能跑出去,而是连同厚厚的黄土同时压在了第一个外逃农民的身上。
最后的那个农民是幸运的,靠洞子里稀薄的空气,他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但是,那点空气显然不够他维持呼吸,他在死亡的边缘挣扎。这时,有一种坚强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那就是他以为第一个农民一定成功逃生了,并且会很快喊来救援人员。
他终于被人们用手挖了出来。在被挖出的那一刻,他彻底失去了知觉。但他终于成功地活了下来。
医生说,在那样的空气中,能够存活半个小时就已是奇迹。
人们问起他时,他说,他以为第一个农民已逃生了,他相信逃生的农民一定会来救他――实际上,第一个和第二个农民都死了。
如果不是靠着信念支撑,第三个农民一定不会坚持那么久;如果他放弃了希望,他可能早就被死亡的魔鬼拽走了。很多时候,信念是什么?信念就是支撑我们生命的力量。
其实,每个人活着,每天、每时、每刻,不都是靠一种信念或类似信念的东西在支撑吗?努力地学习,勤恳地工作,无私地付出,默默地奉献,也许很苦,也许很累,但很多人选择了积极面对。
我在兰州生活时,每天路过的菜市场有一个卖鸡蛋的老人,冬去春来,他都在不停地摆弄那些鸡蛋。在这个菜市场他已待了20年。20年是什么概念?如果每天卖掉100个鸡蛋,20年,从他手里卖出去的鸡蛋大约会铺满整条马路。他的手,已不能完全伸直;他的脸,已像刀疤一样满是沟沟壑壑。难道不是改变生活和命运的信念在坚强地支撑着他?可能是他和老伴儿的生活,也可能是孩子们的生活。
成长需要励志精神,或者说需要信念――别人在你的信念中活着,你在别人的信念中活着,然后,为了共同的信念走到一起,或携手并进。由此,生活才有那么多的阳光,生命才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结语:收集尘土中的金粉
“励志”二字,字典上的解释是:唤醒一个人内心的创造力,是人们获得尊严和自信的途径。平淡生活冲淡不了心底的一些渴望,一旦这种渴望变成为长久的心灵期盼,就会指引你继续行动。少年、青年时期,每个人都受动荡的内心和日新月异的环境的双重影响,塑造着自我的性格、人格。我们需要有励志精神,而不是像老人一样的平静。我们要披荆斩棘,带着信念,带着对前方的渴望上路。我们迎着风,迎着尘土,挥动着双臂,想要一路狂奔。但总有一个瞬间,我们如受伤的小鸟一般第一次见识了世间的残酷,继而收集了一种叫作经验的东西,继续行走。这一次,我们的步履会稳健很多。
4月12日我聆听了刘沛华老师的教师职业幸福讲座。刘老师的“自我认同”、“自我调整”、“自我培养”让我找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之源。刘老师学生时代因为自己老师的一句话而立志要成为自己老师那样的人。当成为一名老师后,也时时以自己的老师为楷模,要求自己。与学生相拥而过,和学生共读同写。生命因初心而精彩。这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而学生的成长,也正是教师的职业幸福的源泉。
教师职业的幸福就像刘老师践行幸福教育的四模式:送一份真爱,享受幸福,送一份宽容,品味幸福,送一份尊重,收获幸福,送一份信任,体验幸福,教师的幸福源于对后进生的尊重,对他们的不离不弃。作为一名老师,要面对自己所有的学生,有聪明的,调皮的,还有不爱学习的,但我们不能放弃一名学生,特别是面对后进生时,更要以教师的博怀去教育他们,当你的爱心转化了一名后进生时,也就是你作为教师最幸福的时刻。所以说,教师的幸福是每一位学生的成功。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幸福职业之路,就要以阳光的心态去教育学生,一个积极,心态阳光的人,才能培养出积极阳光的学生。阳光的心态是教师职业幸福的基础。当工作繁重时,工作困惑时,要想想自己的初心,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把工作中的困难,当作自己锻炼提升的机会,等到困难解决之时,也就是你作为教师的幸福之时。
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像刘老师一样,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当你能够想明白时,也就是你感受到教师职业幸福之时!
学习“三自我”成就教师职业幸福心得体会
小西堡总校侯永良
4月12晚,我在“京师杏坛”公益直播课堂,聆听了刘沛华老师分享的“三自我”成就教师幸福。这次学习使我感触颇深。
刘老师提出“自我调整、自我认同、自我培养”的观点为我的心灵打开了明亮的窗。为我的教育之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的朋友”认同自我,调整好心态,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会充满更多的幸福。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当做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就不会再有抱怨。回忆以往,一次次经历证实了刘老师的观点,当你克服了困难,解决了问题,回过头来,你会感激这些困难促进了你的进步!
作为教师,自我培养,不断提升是必须的,不学习,不进步就无法适应时代,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我会牢记刘沛华老师的建议,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去收获这次孤独之旅中的幸福!
幸福,永远在追梦的路上--《“三自我”成就教师职业幸福》培训心得体会一
南沿村完小 刘美燕
4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刘沛华主讲的《“三自我”成就教师职业幸福》的线上培训活动。2020年是我教育工作的第18个年头,在这18年里,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但是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我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小学教师。我和大家一样,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确实很累。我在忙碌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梦想,并发芽。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我是一个有梦想得人。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在我的带领下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并收获丰富。我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梦想。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要永远伴随自己的梦想,没有梦想,教育也就没有意义,梦想会赋予人们追逐。
刘沛华老师讲了他的五步快乐作文教学法:乐读——给一片静心的天地,让学生快乐读书;畅说——创一个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倾吐心声;言真——留一席倾心的空间,让学生学写真话;悟理——造一个畅谈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怡情——耕一块怡情的沃土,让学生感情升华。用多视角的眼光看待充满生机活力与个性的孩子。我一直觉得:没有博大的爱,就没有所有孩子的教育;没有深刻的爱,则没有成功的教育;没有艺术的爱,则没有幸福的教育。
玫瑰不因枝条长刺而失其色,沉香不因状似朽木而失其香,榴莲不因口感独特而失其味。后进生在他眼里就跟玫瑰,沉香,榴莲一样。他们的调皮捣蛋其实反映了他们的本真。更能让教师找到真实的自己,诚然,后进生是为后进生缝上翅膀的人。在教育教学这快沃土上,他始终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境界要求自己,用青春雕琢孩子年幼的心灵,用示范行为来教育影响学生,用诚挚的爱去教诲学生,用真情去培育学生,践行了教育和教学的完美结合。
他曾写过这样一段话:选择做班主任,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永恒的姿态,一种以爱的名义给予学生一生的陪伴,那是一股飘散着幸福的味道。教师的爱博大无私,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温暖着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些美丽的语言,教师的爱是一条潺潺的小溪。爱学生,要多一份表扬。老师的鼓励,是对学生最大的奖赏。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让学生很满足。爱学生,要多一份尊重。尊重是学生成长的需要,着眼于学生身心需要的发展,学生才能快乐的成长。爱学生,要多一份信任。信任是多么的重要。教师信任是来自学生心灵深处一股强大的力量。他可以拯救学生的灵魂,也可以改变学生的命运。
教育,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智慧。真正的教育,是爱的艺术,也是智慧的结晶。教师只有用充满智慧的爱去呵护关爱学生,赋予师爱以更多的智慧,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美好教育境界。
《“三自我”成就教师职业幸福 》培训心得体会二
南沿村完小 苏凤霞
4月12日晚,观看学习了刘沛华老师讲授的《“三自我”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三自我成就是指自我调整、自我认同、自我培养。在如今一个浮躁的社会,如何在工作中成就自我,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我们要思考而且要践行的实际问题。听完刘老师的讲座后感受颇深,作为有十几年教龄的教师来说,也需要经常审视调整自己,这样才能胜任新时代教师的任务。下面谈几点体会:
关于幸福理解各不相同,但幸福有它的基本特征:幸福应该是在创造中的,幸福应该是在服务中的,幸福应该是在研究中的,幸福应该是与别人分享的。教育,恰恰是具有这些共同的特征,因此,教育是让人们幸福的事业。教师从事着这个让人幸福的事业,自然也应该从中得到幸福感。人的幸福大概有三个重要的来源。
一是人与外部物质世界的关系。人有基本的生存、安全的需要,衣食足而知荣辱,基本物质生活的满足是幸福的来源之一。但是,当人把物质追求当作幸福的唯一来源时,他就失去了真正的幸福。物欲是没有止境的。
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人是一个社会动物,人有基本的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较高的社会地位是人的幸福感的重要源泉。但是,当人把人际关系、名誉地位视为唯一追求时,他也失去了真正的幸福。我们不可能总是为别人而活着。
三是与自己的关系。人是一个精神的动物,人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一个人有宁静的内心生活,他就真正地找到了幸福。
人如何矫正、调和与自己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的工作。教育这项工作,是复杂甚至繁重的,很多人都认为是这个原因让老师丧失了幸福感。因为,他们不但需要照顾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工作之中。但是,有的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幸福指数,往往比一般的老师要好得多。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善于自我调整、自我认同、自我培养。
我特别赞同这样的一句话:“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很多人把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这当然也对,但只是最低层面的意义。从时间看,工作占据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光阴。从结果看,工作最后呈现一个人一生创造出的价值。因此,真正的工作意味着创造自我,实现自我,并因此而幸福。
《“三自我”成就教师职业幸福 》培训心得体会三
南沿村完小 尹建梅
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幸福感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是我们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可以决定我们的心情,心情可以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应该把一种快乐、积极、向上的心情传递给孩子们,感染孩子们!
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我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来源于学生,是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是能够得到家长的认可,能够看到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一点点进步,让自己的工作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仍记得在孩子们一年级的学习快要结束时,家长说孩子在这一年里竟认识了那么多的字,家长惊讶之际内心充满了欣慰。
职业幸福感来源于和谐温馨的团队。教师在人际关系中,为人处事时要始终做到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对于别人的帮助保存一颗感恩的心。在普通的岗位上努力去做,用心去做,不敷衍了事。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尽致,与同事协作,达到1+1﹥2的效果,达到圆满完成任务,高度实践过程的目的。
职业幸福感来源于乐观的心态。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学困生,我们应该用真爱和宽容去对待这些学生,唤醒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做到严爱相持。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他找到自信,让他们在自信中长。带着欣赏、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会发现生活是如此地美好。
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身的提升。我们一直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有一个人生规划。多读书,多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让学生从内心尊敬你、信服你。在作文书写时孩子们经常没有话可写,没有东西可写,大多数的原因是作文题目不贴合他们的生活,他们没有写的欲望。快乐作文教学,孩子们亲身的感受去写作文,给学生的作文题目一定要是切合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们能够在写作中发现乐趣。比如:《我第一次换牙》就是人生的一种生活体验,还有《第一次捉弄人》,引导学生要把自己捉弄人的原因呀,捉弄人即将成功时的心情,以及看到别人被捉弄时的心情,孩子们在写的时候呢,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心理描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与高人为伍,不要做一只井底之蛙,要不断去学习,让自己在教学中更加的从容,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
《“三自我”成就教师职业幸福 》培训心得体会四
南沿村完小 尹改娥
4月12日晚上,我有幸聆听了刘沛华老师讲授的《“三自我”成就教师职业幸福》使我受益匪浅。
要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就像刘老师所讲的,生命因初心而精彩,教师因学生而幸福。君子有三种快乐,和地位名利无关。包括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每一项职业都是一场自我修行,首先是修品德。一个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教师,不关注学生人格培养的老师绝不是什么好老师。希望刘老师爱生的人格魅力能够激发思考,更多的是对自己师德自省。教师的职业价值为社会培养人才,为人生培育沃土,为自己滋养人生。教师如果对教育事业有满满的热爱,那这个工作对于他来说就是幸福的,爱是干好每项工作的前提。我们选择了做教育,那么就意味着一个永恒的姿态,一种以爱的名义与学生一生的幸福。我们要向刘老师学习读书、写作、反思,走上教育科研之路,寻求职业幸福之路。其实幸福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中,通过自我调整自我认同自我培养,刘老师用他的教书育人经历给我们带来了成就幸福的途径,成就学生,成就自己。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认识到我从学生中来。与学生相拥而过和学生共读同写。我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生命因初心而精彩,教师因学生而幸福。
人生应该有信念,做幸福的老师,人生要有好心态:阳光心态。或许那颗清澈纯洁的心灵被社会的浮躁污染,也或许那双纯净明亮的眼睛,被周遭迷雾所迷乱,还或许那个棱角分明的理想,被庸常的生活磨平,曾经的对教育的赤诚与豪情,已在现实面前失去了奋进前行的力量。我陷入了深深地迷失中,教育人生路该何去何从?我茫然不知所措。正如刘老师所说。我庆幸自己还年轻,梦犹在,激情尚存。我更坚信寒冬过去迎来的将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天。那段至暗的时光也只是我今后走向广阔教育人生舞台的序幕。从自我认可做起。再到自我调整修炼为师的从容,最后要自我培养发现最美的自己。人生应该懂得感恩,感恩生命中的所有遇见。
历史典故孙武斩王妃告诉我们目标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人生没有规划,机会不会垂青,成功不会眷顾,幸福不会降临。专业成长路上自知不倦执着追求,有幸与高人为伍,机会总是留给有充分准备的人。
总之,人生要有大目标,要有职业高标准,做好职业规划。做一个职业目标明确、幸福快乐的好老师,一个心中有爱,胸中有才,至高无上的灵魂导师。有你有我,有所有热爱这份崇尚职业的同行,让我们一起努力,守护心灵,助力成长。
《“三自我”成就教师职业幸福 》培训心得体会五
南沿村完小 王想兰
4月12日晚,聆听了刘沛华老师讲授的《“三自我”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使我受益匪浅,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自我认同、自我培养必要性和重要性。
自我认可寻找从教的笃定;自我调整修炼为师的从容;自我培养发现最美的自己;自我培养寻找人生的目标。
在工作中,我感受到教师的幸福感与学生的表现是紧密相连的,学生幸福,老师才幸福。作为一名教师,你尽可能地去关心、呵护、鼓励我们的学生,用我们的爱去感化他们,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温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享受职业的幸福。
人生没有规划,机会不会垂青,成功不会眷顾,幸福不会降临。习惯规划,受益人生。有规划的人生才可能精彩!我们选择了教育,就让爱与阳光永驻心间,幸福着学生的快乐!
《“三自我”成就教师职业幸福 》培训心得体会六
南沿村完小 王凤花
4月12日晚,聆听了刘沛华老师讲授的《三自我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使我受益匪浅。刘老师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新的激情,燃起了斗志。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学会自我认同,自我调整,自我培养,成就职业的幸福。
无数历史的事实和社会的实践证明:挫折几乎伴随着人生命的全部过程,它像埋伏在人生旅途中的顽皮鬼,于不经意间绊你一个或大或小的跟头,使你陷入人生灰色的圈子从而倍感焦虑,甚至失意彷徨,难以自拔。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生战胜挫折初三优秀话题作文,供大家学习。
中学生战胜挫折初三优秀话题作文1在成长的路上经历的挫折,有时就像铅笔经常忍受着刀削般的疼痛。但这些痛苦无法避免,我们接受并且蜕变。
我们是不断成长着的,那些成长经历过的东西就如同是一支铅笔在白纸上留下的痕迹,不可磨灭。似乎我们就是用生命的画笔在属于自己的青春上涂下五颜六色。而“挫折”一词在我们的花样年华里早已不是新鲜的,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它,见过它。它像一把刀,经过必须经受刀削般的痛苦;走过它,却又像是蜕茧一般,清新自在。
从儿时的懵懂无知到今天的多才多艺,我在一点点成熟。当我倚在栏杆上,回眸眺望,看见成长的足迹弯弯曲曲地延伸向这里。不是五彩斑斓却是如铅笔划过般的银灰色,在阳光的照耀下,煞是好看。风吹过残余的视线,忽的扬起一层层笔屑,那怎是多彩的?原来是走过挫折的蜕皮。我伸出手在空中妄图抓住那似蝴蝶的绚丽,却在指尖成了尘埃。
刀让一支铅笔继续存活,削去层层外皮,露出铅芯,乌黑、浅灰的。而挫折让我们可以继续选择,让我们丢下不必要的东西,懂得不明了的道理。虽然使我们的成长盖住一层许许灰色,但谁又看清在那薄灰下是怎样一种灿烂?那么耀眼。挫折使我们可以继续在青春的画纸上涂抹颜色,直至生命消耗尽的那一刻。
在成长的路上,有哪些疼痛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有哪些挫折是我们必须感知的?谁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疼痛必须经历,感知挫折才能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
我们成长着、经历着、疼痛着、感知着。不管心中有多少迷迷漫漫的忧伤,不断接受、不断学会。
中学生战胜挫折初三优秀话题作文2在森林里,鸟儿有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是森林的主人;在大海大河里,鱼儿有着极端的位置,因为它是海河的儿女;在天空中,星星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因为她是天空的眼睛。那么,在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又会谁呢?是快乐、金钱、美貌还是敌人呢?让我们一起探讨生活的主人吧!
在某一书法班中,有着一位右手残缺的小男孩,人人皆知手对于书法是极其重要的,但小男孩却失去了这个的条件,他能练书法吗?他的成就告诉了我们。在一次书法展览会上,他的作品得到了专家的好评,最后在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这个事例不是逆境的写照吗?
没有暗的阻挡,怎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没有逆境的帮助,怎能见到胜利的曙光?没有挫折这把金钥匙,怎能打开通向成功之路的大门?所以说敌人对于人的一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古人言:“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之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不也说明了挫折的重要性吗?
“玉不琢,不成器,铁不练不成钢”人材是在种种困难中磨练出来的,困难是我们的老师,它教我们如何生存,如何面对人生,把我们带到成功的彼岸,它就像一只小舟,我们成功的船帜。
朋友,人的一生总有些不如意,但我们可以怨天尤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假如我们只怨天尤人,那么我们永远走不出低陷的山谷。挫折对于意志坚强的人来说是阶梯,但对于意志薄弱的人来说是深池。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
不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以乐观的态度相对,把一切困难当作我们的朋友。
中学生战胜挫折初三优秀话题作文3人,一生中总要经历一些挫折,这些挫折会让你长大,让你明白许多道理。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这句话在我们的身边是经常出现的,但有些人跌倒了之后就不会再爬起来,那么,这些人就是真正的失败者,因为他们不懂得前进。
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初一的时候,我第一次被叫家长,那时我对英语一点也不感兴趣,所以成绩也好不到哪去,这不,英语老师又要听写单词和句子了,在老师让拿出听写本的时候,我才想起来前一天晚上因为看漫画书把背单词的事给忘了,唉,这下可惨了。
结果可想而知啊。我的听写没过关,老师那天非常的生气,说:“你们这些不过关的,明天上午叫你们的家长来我办公室开会。”一听这句话可就懵了。一直以来,我的学习虽然不太好吧,但是我都从来没有被叫过家长呢。回到宿舍,我在心里打了无数个草稿,明天该怎么和爸爸说。当天晚上,我就有点讨厌英语老师了,就知道叫家长,甚至想过破罐子破摔吧,以后不好好学英语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无精打采的上了两节课,一看表,呀,老爸该来了,我出去一看,老师正和他在走廊上谈话呢,我刚想走开,老爸就从后面把我叫住,说:“第一次参加这么光荣的会议啊,现在你有什么感想啊?”我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该说什么,老爸说:我希望你要好好学习,不要谈玩啊,现在是为你自己学的,将来爸爸不可能会一辈子都养着你啊,总有一天你要自己踏上这个社会的,努力吧,下次可别再教导我了啊。“我急忙点点头,此刻,我已经泪流满面了。
经历了这一次挫折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英语,看英语老师下次叫家长还叫不叫我了,这不,现在的我也喜欢上英语了,成绩也有所提高。
我们的生活需要挫折,在经历了挫折之后。我们才会前进。
中学生战胜挫折初三优秀话题作文4看着那一张张浸透了努力,勤奋的获奖证书,考级证书,欣慰自豪的微笑在我脸上荡漾开来。别人看见,或许会羡慕,或许会称赞,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张张证书都是那么来之不易,它记录着我成长的足迹,成长中的喜悦与无数的挫折。
我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到处都有坎儿,磕磕碰碰,在失败中跌倒,又无数次的在挫折中爬起来,向前走,又跌倒,又爬起,继续向前……
我清楚的记得,我考钢琴十级时,曾无数次希望时间停住,因为太苦了!无休止的练琴,让我厌倦。但音乐的美妙,让我不得不重新将双手放在琴键上,弹,练!每天六个小时的魔鬼式训练,将热爱自由的我困在了狭小的琴房里。
手指练得发烫,泡下冷水,继续练;手上弹得起了水泡,涂下药油,继续弹;双手又酸又痛,休息一下,再继续。刻苦,努力的练习,原本让我觉得没什么关系,只要能考级过关就行了。但是,当我完整地将所有曲子弹给老师听时,一句冷冷地“不行!”彻底打击了我,那一刻,我伤心,我无奈,我迷茫!
老师的打击让我倍感失败,从未如此受到挫折的我,很沮丧。挫折像一座高山,挡住了我前进的路,我知道,只有努力向上爬,翻越挫折这座高山,我才能成功。我喘息着向上爬,跌到了站起来,继续爬。在挫折中,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寻找方法。当我最终爬过“挫折山”时,我知道,我已经成功了。十级的考级证书被我握在手中。
成长是跟自己赛跑,被挫折绊倒并不可怕,只要坚强点,跨过成长路途中的挫折,胜利就会在成长的路上等着你!
中学生战胜挫折初三优秀话题作文5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平平坦坦,风平浪静,在这条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难免会遭受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失败,遭受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遭受过挫折。因为只有经过,才懂得如何去面对,才能感受到战胜挫折之后的那种愉悦。
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我知道如何将眼中的色板调暖。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它是一本书,封面和封底是别人设计的,而里面的内容要靠自己、用心血与勤劳的汗水去书写。挫折也只是书中短小篇幅中的一页,更多的是胜利的汗水与微笑。
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永不放弃”。太阳正是因为永不放弃,才最终冲破地平线光耀万里;小草正是因为永不放弃,才不计星星点点,最终绿满大地。
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不会哭泣。生活如此美好,为什么要让泪水成为它的战俘呢?14岁的花季不相信眼泪,与其让它随挫折而落下,不如化作将来那胜利微笑中闪光的泪花。
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会用一颗快乐的心平静地面对。快乐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它教会我如何去面对每一次挫折所给我带来的痛苦,“痛苦并快乐着”恰如其分的概括了我们的生活,有谁不是在痛苦中寻找快乐呢!有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着坚强呢!懂得了这一点,挫折中的痛苦才显得更有意义,我们才会更好地珍惜生活中的快乐。
关键词: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英语教学 以生为本
据教育大词典的定义,“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可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个人的、内隐的心理特征,既有显著的隐蔽性,又有较大的差异性。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涉及教育、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实验,诸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犹如教育园地的朵朵奇葩,它们为从情感的维度优化教学目标、结构作了先导性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一切引起了教育科学理论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国内外许多教育发达地区已经对此课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的生源并不是很理想,除少数因为中考失利的原因外,相当多的学生在情感心理素质方面表现出失望、脆弱,畏学、厌学情绪较为严重。进入高中后,由于课程增多、学习难度加大,他们在学习方面经受了更多的挫折、失败,因而表现得更加自卑、脆弱、敏感。不少学生认为:“自己不是上高中的料”,“再用功也学不好了”。想要全面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从情感层面着手,培养他们的乐学情绪,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学习的乐趣,并激发其自信心,逐步树立不怕失败、受挫的顽强意志。本校多数教师事业心强、教学功底扎实,但由于付出很大努力后,收效不明显,部分教师常会感到无能为力、没有希望、满怀恼怒,于是在课堂内外发脾气、指责及强制学生补课的现象一度发生,致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非常容易陷入相互抱怨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必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通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加深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树立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在“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一、营造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情感教学氛围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个人的、内隐的心理特征,既有显著的内隐性和缄默性,又有较大的差异性。正是由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这些特点,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人格,没有民主和谐就不可能有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没有自由安全就没有探究可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彻底地敞开心扉,坦诚地进行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具体做法是:
1.教师要用博大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建立师生间的信任。
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曾说:“教育的最高境界便是爱。”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要有爱,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爱护、宽容学生,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还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2.评价激励,树立自信。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春寒。积极的评价能减少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释放心灵的空间,增强自信。例如在英语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不能一刀切,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虑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情况,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对有创意的想象应予以鼓励。比如不少学生的作业虽然是正确的,但缺乏创造性,我就会写上这样的评语:“Well done! It’s excellent. You haven’t made any mistakes, but it’s much better to be more creative.”又如,有不少学生尤其是男生英语成绩还可以,但是书写通常都相当潦草,我常常要在他们的作业后提醒他们注意改进:“What a good job! But would you please try to make your handwriting nicer? ”每个人都十分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成年人如此,学生亦是如此。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新课程强调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只有学生主观上愿意学、有兴趣、有好习惯,才有可能学好语言。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情感态度发生变化,积极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如:在SEFC Book II Unit 3 “Art& Architecture”的教学过程中,我先以“What kind of house do you live in?”导入,然后讨论:“What do you prefer to live in, an apartment or a Siheyuan? ”再过渡到:“What are the 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 of them?” 然后再给学生呈现一张空房子的图片并问学生:“Now imagine that you are moving into a new house, but you to buy some furnitur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buy & why do you prefer them?”这几个问题的设计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觉得有话好讲,因此也就乐意把心中的想法用英语表达出来。并且这几个问题的过渡也相当自然,可以毫不牵强地让学生顺着打开的思路继续表达下去,让学生感到课堂是自由的,纷纷发言并上台展现自我。
三、注重情感的体验过程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是在情感的体验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映,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谈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在教学“The necklace”这篇课文,结束的时候我问了学生这么一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heroine Mathilde?”一个学生这样回答:“ I think Mathilde is an honest woman. Although they are rather poor, they still borrowed money & bought a necklace back to her friend. Before they did that, they knew very clearly that they must work very hard to pay off such a large debt. I admire her.” 这跟我们一贯以来认为她是一个爱慕虚荣、贪图享受、不切实际的女人的想法有点不同,这种思想符合英语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
2.让学生学会共享与合作。
学会共享与合作是我们民族需要提高的一种重要的素质。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往往具有自尊心强、个性强、自私、娇气、傲气、不善与人沟通、难以与人和谐相处、经受不了挫折等特点。新课程和教材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提供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新高中英语第七模块第四单元的话题是“分享(Sharing)”,其中大量的国内外的信息都是有关呵护和关爱弱势群体的。从Friendship,King Lear等单元我们还可以得到怎样处理亲朋之间的关系的启发。另外,书中的许多部分,如Warming Up, Using Language, Tasks, Projects等都必须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这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与人沟通和合作的机会。
3.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高中英语教材跨学科性很强,涉及大量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其中大约有20%以上的单元是有关数、理、化、生及信息、航天、航海等技术的。教科书还设计了一些探究性的活动,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坚持真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如读了“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后,学生要弄清the order of development of life;听了Isaac Newton, Albert Einstein, Stephen Hawking关于万有引力的观点后,学生要弄清三位科学家观点的变化和发展,从而领悟皮亚杰的:“科学观点不是瞬时性的,亦非静止的,它是一个过程。更特别的是,它是一个不断构造和重新组织的过程。”这充分说明了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地、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领域。此外“Robots”,“Cloning”等单元还指出科学应服务于人类,不可做出有损于人类的事。“Inventors and inventions”不仅告诉学生发现和发明的区别,而且强调申报专利权和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等。
四、结语
有人说,我们不能改变生活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生活的宽度。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改变课堂的长度,但是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改变课堂的宽度。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是人就离不开情感,情感态度既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又是促进和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要关注情感,延伸课堂的深度,使课堂教学立体而精彩。每一个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加以培养,不仅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好好学习。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0.
[2]李宝荣.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确定.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3.
[3]高福建.试论英语新课程标准下的情感教学.中学外语教与学,2006,11.
[4]黄慧萍.教并快乐着,学并成长着.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7.
阅读之重要,在现当代社会也已有共识。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朱自清等教育大师都一致倡导并认同“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当代教育家也共同关注,从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教辅的推出可以看到:新课标建议阅读的38种中外经典、必修教材每册设置“名著导读”板块,以及各地出现的各种课外读物。
中学生阅读现状堪忧――多媒体文化带来的“碎片化”的浅表性阅读,导致学生只求感官愉悦,不会深入思考;多元文化背景下,多数学生没有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精神高度,经典意义被消解,思想和写作格调不够,品位不高。
文化传承和理解需要的倒逼――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是重中之重,而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经典阅读的文化传承作用,对当代学生文化信仰的建立必不可少,它与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必由之路,它关乎整个人类社会和人的本性,揭示人生命存在基础的思想和观念,是对人性最根本的见解、领悟和智慧,它从本质上关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永恒的价值和主题――生与死的思考、对情感的认知等。
在目前,语文学习的三个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广泛的课外阅读和深入的社会实践,只有课堂教学尚可部分得到落实。因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我一直把文学经典、文论经典、文化典籍和人文著作类的经典文本,作为自己手中的工具和力量。通过阅读尤其是个性化阅读教学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对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养成更有很大帮助。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秉承“守正出新”编撰原则,选择的课文大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是我们奋力耕作的一片片良田沃土。聚焦课堂,深耕阅读,拓展课外,开阔视野,是每个语文老师的教学使命。
那么,怎么进行经典阅读的教学?它有哪些层面值得探索?
我的探究之路是:
调动已知经验
准确感知文体的特征
首先对经典文本进行粗略的分类:文学类文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实用类文本(记叙、议论、说明、应用)。整理阅读该类文本的经验,把它变成阅读该类文本的习惯,就能准确感知该类文本的文体特征,有助于形成纯正的“文体感”。如记叙文平实写来,以情感人;说明文准确表达,以知教人;议论文逻辑严谨,以理服人。诗歌语言形象,生动感人;小说语言风格多样,以趣引人;戏剧语言个性突出,以典型启人等。
走进文本之中
强化相关知识的积累
梳理阅读文本的相关知识,将知识作为准确解读文本的工具。比如,我在文本研究中发现了“关系词”阅读法。所谓“关系词”,简言之,就是各类文本中普遍存在的关联词和插入语。“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不仅适用于文言文。现代汉语中,关联词常常标示复句(或句群、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在教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通过句群关联词就可以轻易而又清晰地将文章划分层次。
插入语在句中通常是对一句话的一些附加解释、说明或总结(归根结底),阅读抓手是文字或标点(括号、破折号);有时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看法,如“我认为”;有时起强调的作用,如“毋庸置疑的是”;有时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如“你们看”;还可以起转移话题或说明事由的作用,如“至于”;也可以承上启下,使句子与前面的语句衔接得更紧密一些,如“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再如,在经典作品的阅读中,一定要注意当作者用“我想”“我常想”等词的时候,这是他们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朱自清《荷塘月色》);当作者用“我觉得”“我以为” 等词的时候,这是他们在表达独到的体验、感受和审美:“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郁达夫《故都的秋》);当作者用“我愿意”“我希望”“我梦想” 等词的时候,这是他们在表达美好的愿望、期待和追求:“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我梦想有一天……”(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走进文本内核
寻找文字背后的价值
教读《边城》的时候,学生只看到了这里的环境美,风俗美,人情美,却找不到这美丽背后的悲哀(悲剧)。我在引领学生通读原著后,又观看教学电影,在观察学生的反应时发现,每当翠翠对狗自言自语,临行时每次都叫“狗”的时候,学生哄笑四起。我灵机一动,设计了这样一段探究导语:“海子说过:‘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给每一座河流山川起一个温暖的名字……’为什么翠翠没有给她相依为命的伙伴黄狗‘起一个温暖的名字’?甚至是世俗的名字‘阿黄’或‘旺财’?”学生先是一愣,继而沉思。我又启发:“这是一个青春和爱的故事,我们看到青春的热情和爱的甜蜜了吗?沈从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接着我们一起梳理了几组关于爱的关系,翠翠和爷爷的祖孙之爱,质朴的邻里之爱,顺顺与天保、傩送的和美的亲情之爱,天保、傩送兄弟与翠翠纯真的男女之爱等,学生们赫然发现:原来翠翠爱着傩送,而天保和傩送兄弟都爱着翠翠,天保“走车路”――请媒人说媒提亲,傩送“走马路”――唱山歌打动情人。兄弟俩决定唱歌“决斗”追求翠翠,翠翠在梦中听傩送唱了一夜的歌,却毫不知情。天保唱歌失败,出外闯滩死在异乡;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也丢下翠翠远走他乡。祖父为翠翠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却不了解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只剩下可怜的翠翠孤苦伶仃地守望――“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至此,学生恍然大悟:不是所有纯真美好的爱都有美好的结局!这些心灵美好纯洁的人们,都有一个“爱你在心口难开”“表达”困境――都在揣摩对方心理,却不善于交流沟通,只是纯粹以美好的品质对人。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中人们的心灵孤寂导致的不善表达交流,才是翠翠爱情悲剧的主因!这就是沈从文要表达的文字背后的悲哀!
走进实际生活
挖掘文本的隐喻意义
在教读“先秦诸子”时,我用了古代科举考试的一个段子来做“子之武城”一章的导语:一次院试的时候,要求以“割鸡”为题,“代圣贤立意”,阐发儒家“为国以礼”的精神。一考生不明就里,胡乱猜测破题起股:“其为黄鸡乎?其为白鸡乎?其为不黄不白之鸡乎?”惹得考官哭笑不得。那么,“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中,“莞尔而笑”有何意味?“割鸡”“牛刀”又比喻什么?经过文本精读和探究,学生明白了“莞尔而笑”中包含的不完全是对武城人弦歌演礼小题大做的戏谑,还包含着又高兴又怅惘的复杂感情:整个天下礼崩乐坏,实在没想到竟会“礼失求诸野”。而“割鸡”,就比喻治理武城这个小地方;“牛刀”则比喻运用礼乐之道。至此学生茅塞顿开:孔子的理想是行礼乐于天下,但一切都落了空,仅仅在区区武城得以小试,这当然是牛刀割鸡,大材小用。圣人真情流露,不觉失言,被子游抓住漏洞,委婉批评;夫子自知理亏,慌忙回护掩饰,实在有趣之极。
走进当前文化
探求真正的现实意义
一段家史
“我的曾祖父是一位知名的木匠,小有家业。由于爷爷沾上鸦片和赌博,把整个家业输得一干二净,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年轻美貌的奶奶只好求保长将爷爷抓去当壮丁。寒冬腊月,我的爷爷被绑在家乡楼桥头的木柱上,光着脚丫,衣衫褴褛,奶奶让年仅十二岁的父亲送了一大碗肉饭去喂爷爷,爷爷边吃边破口大骂奶奶没良心。两年以后,爷爷战死在长沙,奶奶也一直守寡到死。父亲含恨学艺,成了一个好木匠。
我长大以后一直想当诗人、画家,由于我的天真和浪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近饿死街头,天意不可违,我仍然还是做木匠的命。”
多少企业家成名后,想方设法遮掩或粉饰自己的过去,而“谭木匠梳子”的老板谭传华却在自己的每一个加盟店里,工整地装裱了这“一段家史”。对他而言,没有这些真实的往事,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更没有现在的“谭木匠”。
往事不堪回首。18岁时,谭传华下河捞鱼被雷管炸掉右手;几年后当民办教师,听到一个学校校长为此在背后议论他:“一个人残脚断手,多难看,多可怜,要是我残了,还不如自杀了事!”他被这句无意听来的话深深地刺伤了。
“我的手也许难看,但我的人并不可怜!”谭传华毅然放弃了民办教师的工作,怀揣仅有的50元钱离开家乡重庆开县,踏上了艰苦寻求尊严的道路。
他曾经为了6个馒头给人画过画像,也曾经当过睡在街边的流浪汉,还曾经被人当成小偷抓进了收容所……当时的他不仅没有获得尊重,还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不怕,眼睛还在动,就能活”,在昆明,当谭传华准备以自杀来告别苦难的时候,母亲在他18岁受伤时说的那句话却猛地将他拽了回来。“是啊,我全身都能动,总能闯出一条生路来!”那是谭传华第一次告诉自己要永远直面不幸的人生。
之后,他卖过魔芋,卖过红桔,卖过塑料花,开过预制板厂,最后终于选择了父亲的老本行――当木匠,在自家的猪圈里开起了木梳厂。
“1993年9月14日,李军到三峡商城推销,几位服务员对我们的木梳爱不释手,随即掏钱买了8把。看来我们的梳子有市场、有销路!市场万岁!理解万岁!”谭传华在那个装着自己第一笔销售收入的破烂信封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并至今保存着这笔共十六元人民币的“巨款”。
一段历程
1995年,谭传华正式注册“谭木匠”梳子商标。经历过艰难的推销之旅,烧过价值30万元的不合格产品,搞过无数次技术改革,创办过《快乐的谭木匠》宣传漫画报……1997年,谭传华的小木梳终于获得了较好的市场知名度。就在他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意外的难关挡在了面前:由于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这个靠生产小梳子为生的小企业,谭传华后继乏力。
这是当时中国所有中小民营企业共同的成长难题。1997年8月19日,对银行苦苦哀求没有结果的谭传华愤怒了,在重庆一家报纸上打出整版广告: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招聘银行。在当时的中国,民营企业招聘银行是一件国内外轰动的稀奇事,全国乃至全球1000多家媒体蜂拥而至,争相报道“谭木匠招聘银行现象”,并随后在金融界、企业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银、企关系”的大讨论。
谭传华终于获得了银行的支持,“谭木匠”的知名度也空前高涨。1998年春节,拿到贷款的他在中央电视台打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产品广告,这也是整个木梳行业的第一个广告。第一个孩子再矮小也是排行老大,冥冥中他获得了第一个抢先出头的机会――“谭木匠”毫无争议地成了中国梳子第一品牌。
但市场似乎并不给这个“第一品牌”面子。此刻“谭木匠”的销售模式主要依靠商场铺点。然而,“谭木匠”出名之后,其他木梳企业也开始苏醒,商场终端竞争激烈起来。
就在谭传华发现商场这条路不仅走得慢,而且有日益走下坡路趋势的时候,他无意中尝试建起来的几个专卖店,营业额却节节飙升。 与其深陷于商场肉搏,不如另辟一条蹊径,在专卖店上作文章。谭传华立即请来当时大名鼎鼎的“余明阳专家团”,为公司导入CIS。这一导入,谭传华“斗胆”花去了当年三分之一的利润。同时他重新规划企业战略,撤出各地商场柜台,将商业模式转向专卖店连锁加盟的方向。
1998年3月7日,“谭木匠”与第一家加盟连锁店签约,从此开始了特许经营的发展之路。“是特许加盟令谭木匠公司走上了产销可控、渠道可控、品牌可控的长远发展道路。”谭传华告诉记者。
到2000年初,“谭木匠”专卖店已星罗棋布地开了接近100家。然而就在这年春天,专卖店加盟速度骤降,各地加盟商开始有了抱怨。抱怨的核心是效益:其一,由于产品单一,风格单一,顾客来到店里的选择并不多;其二,谭木匠梳子价格很高,但针对高品味高消费群体的品牌附加值并没有做足。其三,梳子虽好,店堂装修却很一般,常常埋没于商街而吸引不了眼球。其结果,是各地加盟店生意平平淡淡,利润勉勉强强,投资回报率不高,有的甚至亏损倒闭。
这其实是中国所有连锁加盟企业都必须遭遇的一道坎,能否迈过这道坎,既要看企业家的能力,也要看企业家的态度。谭传华能力出众而态度坚决,他说,谭木匠公司有钱了,我们坚决不买高档办公楼,坚决不买豪华别墅小轿车,要把有限的资金花在“一硬一软”之上:硬是好的设备,软是能干的人;硬是产品的质量,软是产品的文化含量。
花了一大笔钱,在绝对一流的“能干人”帮助下,谭木匠既传统又现代、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调的新店面设计方案很快拿了出来。自己试装了一个店,大获成功,销售额比老店竟多了一倍有余。
新的店面设计古朴、典雅,充满个性和传统文化气息,充分展示了“谭木匠,手工造”的悠久韵味,大大提升了谭木匠梳子的品牌文化含量。推出之后,立即在行业内外引起了轰动,高价位的木梳因文化含量的烘托,也似乎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了。口口相传之下,2000年底,要求加入“谭木匠”特许经营网络的人数是1999年的几倍之多。在新店面的形象暗示下,一些消费者和加盟商对品牌的误解令谭木匠人哈哈大笑,他们说:你们谭木匠是百年以上的老字号吧?
2001年,创业不到8年的谭木匠公司有了成为“百年老店”的雏形。
谁能不被超越?
2004年3月,在安徽举行的全国木梳业大会上,在场所有厂商扬言要联合起来打败“谭木匠”;在位于成都闹市的春熙路店开张时,有记者问谭传华:“像你们这样装修一下、开个店很简单啊,为什么全国其余2000多家梳子厂商没有这样做?”一些国外的咨询公司也感到不可思议,觉得一个只卖梳子的小店能做活已经很难,怎么还能一开几百家……
一位朋友喝醉之后点评谭传华:“你身上最可贵的有两点:一是能听反对意见;二是不忘记学习。” 如果仔细研究“谭木匠”,就不难发现,其实谭传华现在做的事很多都是别人做过的。
谭传华清楚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他拼命学习,像海绵一样吸干所有国内外企业的先进思想。他不仅读众多的书,还自创了一门“聊天学习法”,不断找人聊天,对象有博士教授,有文人骚客,也有普通的员工,他总能从不同的人身上得到不同的启发。
学习则得智慧,智慧令人清醒,清醒者不忘与时俱进。
以产品开发为例,“谭木匠”围绕“亲情、友情、爱情、风土人情”的主题,年年滚动推出数百种新款式,如今已有2480个梳子品种,享有12种技术专利,以品种繁多、各店之间不同质化的优势吸引顾客,也令所有的竞争对手望尘莫及。其实最开始,谭传华的梳子只有10来种,在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思考定位后,他很快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想了无数种办法引进高级设计人才,大搞研究开发。
他甚至不惜重金邀请国外的设计师来设计“战略新品种”:“人们往往由于太熟悉而容易熟视无睹,我请不熟悉中国市场的外国人来搞设计中国产品,一是必有独到之处,二是也有利于打入国际市场。”
事实证明,由于产品的快速更新,不仅能不断地吸引新老顾客,也能有效扩大加盟商范围。“谭木匠”一家专卖店最多能陈列300多个产品品种,以前某一区域范围内只能开一家店,如今由于品种丰富,许多地方多开一两家店,生意照样红火。
一把梳子被挖掘出两千多个形象和内涵,在一个人们永远需求的领域、在自己牢固控制的专卖店里畅销着,扩张着。谭木匠这个小产品领域的“隐形冠军”,由此脱离了中国大多数“隐形冠军”受制于人暴起暴落的厄运,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然而奇迹的背后,支撑研发成果落地为实实在在产品的,则是不断的设备更新。
“当一个工厂门口车水马龙,呈现一副需求繁荣景象时,就该考虑更换新设备了,这样你才会不易被超越。”谭传华从日本企业身上借鉴到了这样一个真理。2001年,“谭木匠”全套设备更新。短短4年后,他又将淘汰旧生产线,更换新设备。
谭传华总爱笑称自己是个土包子,卖的是最老土的木梳子。然而,他“土里土气”的背后,隐藏的却正是当今民营企业急需的现代化眼光、国际化视野、以及永不止歇的创新精神。
没有秘密的秘密
“谭木匠公司有秘密吗?没有!”谭传华摇着他特征十足的脑袋,断然否认记者的提问。他指着公司大门的文化墙说:“要说一定有秘密,这个秘密是写在脸上的:‘诚实,劳动,快乐’。这是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也是最不容易被人模仿的企业灵魂。”
在很多城市,很多走在路上的人们可能至今都不明白,谭木匠,这个看起来冷冷清清的小店,却为什么会活得舒舒服服。“因为我诚实啊,诚实就是生产力。”谭传华说。原来开专卖店之初,谭木匠公司就严格定下规矩:产品一律卖价多少标价多少,不降价不打折。顾客来了,选好梳子付钱就走,不必讨价还价争执半天,所以店里始终“冷冷清清”。
这条规矩一直沿用下来,成为谭传华“诚实立企”的标竿。
诚实首先是一种公司行为。比如对于产品质量,因为“谭木匠”梳子是纯天然的,所以容易因为使用不当而发生损坏,于是谭传华干脆将产品弱点直接印在了产品包装上,以昭示顾客,“买者慎买用者慎用”。
所有人都认为“谭木匠”如今能有300多家店,已经是个奇迹了,其实,如果不是因为“诚实”的缘故,还可以多开更多的新店,收更多的加盟费,卖更多的产品。比如仅2004年,全国各地向谭木匠公司递交加盟申请的报告就有700多份,而经严格考核论证准许开张的只有四五十家,考核的重点就是“是否有足够盈利保证”。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谭传华很清楚自己和加盟商的关系。一直以来,他把总部和加盟商之间的利润空间都控制得很好,但他认为这并不就足够了。在“谭木匠”,所有的加盟商都是公司员工,统一叫“店长”。一年之内,凡是店长觉得不好卖的货都可以原价退货。“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地处理总部和加盟商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种企业的诚实。”谭传华认为。同时企业对店长好,店长就对员工好,员工就对顾客好,顾客就对企业好……这意味着,诚实的行为在商业领域,是有着极其长远的商业回报的。
但是既然是研究,结论总是要建立在尽可能客观的逻辑论证基础上的,如此方能给人以信服。假如离开这一点,那么所做的一切,都将是徒劳并且荒谬的。目前学界并存“陆李情”有“恋”与“非恋”两说。这两说是不是都循理性的辩证之路,不过因理解的差异而得出的呢?比而观之,不尽其然。
一类,确实是尊学术正途,中规中矩条分缕析;只是例证囿于狭窄(这是所有研究者都面临的问题),论证过于拘谨,从而结论显得底气不足。但这倘 未构成研究方法的悖离。还有一类,严格说也只存在寇丹先生的两篇文章――《陆羽李冶不相恋》(下称《一论》)、《唐代女冠的个性解放――再论陆羽李冶不相恋》(下称《再论》)(1)这一类,正同一般的研究方法相反:其立论,虽反拘谨却刻意呈现偏狭的“奇谈怪论”(2)――不以理性依托;其行文,虽然恣肆,却率性而作疏漫的“信马由缰”(3)――抛弃一切必要的逻辑性。而以此意欲完成“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他们‘青梅竹马’又进入相恋的观点否定了”(《再论》语)的权威定论。可惜得很,这种研究不幸滑入了唯心论及形而上学的泥淖。仅仅是方法论的失足那也罢了!然而寇君的文章以其一以贯之的风格,再次将建立于主观基础之上的说辞,指向陆羽人格的卑下(后文将论及)。除了他真实意图我不太清楚外,这势必导致人们对陆羽人生动机与其行为本质产生极大怀疑,从而导致渐已清晰的认知再度陷入混乱。
如何正确认识陆羽同李冶的感情,现在看来它不单仅仅是现有研究表现在认识论、方法论上的偏颇,它似乎更成了一个不能漠视的课题。正因此,不仅需要深化对“陆李情”的研究――更详尽、理性、客观的对二人关系构成、反映程度做出辩证判断与分析,更需要对寇丹先生的论理进行比照的剖解、甄鉴。只有这样,才能回归研究的本性,才能求得观念的廓清。本文不敢自是,但试图不揣愚妄一论,求教方家并寇丹先生。
一、陆羽同他人及李冶交往的动因,表现为择友观“游学性”倾向,而非“物俗性”企图
我们知道,无论怎样的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择友观总是表现为前提,它决定是否交往,怎样交往这个结果。因此考辨陆羽同他人包括李冶的交往,我们必须首先辨析陆羽的择友观与其动因。
综观陆羽一生,他与他人的交往,明显表现为梯次渐进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被动式交往时期,主要见于他被抱养龙盖寺后,与抱养人智积大师共同生活上,由于陆羽年幼,不具有行为能力,这一时期的交往便不是自主自发,因而具有被动性。但有一点我们不要忽视:陆羽这一时期已开始彰显出极顽强的个性自醒意识。他表现出的“执儒典不屈”便可视作明证。这个意识,为他日后在“儒学”范畴的与他人自主交往,可谓埋下了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的重要伏笔。第二阶段是半被动式阶段,主要体现在他与太守李齐物、老师邹夫子交往上。因为这些交往活动也不表现为自主努力的结果,却契合了完全具有主观意识的陆羽的追求愿望,因此是有主观一面的半被动式。这个交往对陆羽自身来说,是循其第一阶段中“自醒意识”延伸而来的;否则,他必将是其他主观选择导致另外的人生结果,由此于日后的交往择取与现在我们所知的将大相径庭。第三是主动式阶段。这一阶段当以他学成下山,步入社会,首与大诗人崔国辅“游处三年”的青年时期始计,而至804年故终。这个最重要的阶段,是他在拥有了成熟且清醒的人生观和自主行为能力后所进行的明确交友实践。我们看到,择友观在这里突显着“儒向”特征,反映为交往对象“士人”群体特定性。上述三个阶段的与人交往,为一条始隐渐显的发展轨迹,从起初朦胧的“儒学”概念,为指向清晰身怀儒学的“士子”群。
这样的判断,全部基于人们业已建立的研究成果。最新一部专著便指明,迄今所发现的陆羽交往名录,有名或姓的多达116人(4)。所有这些对象,无一不为士子或士子出身。这当中,不少是名铄古今的大儒,如颜真卿、刘长卿、怀素、孟郊等;更多的一些也为我们耳熟能详,如皎然、皇甫曾、皇甫冉、权德舆等等。当然,更有著名女诗人李冶。陆羽一生交往,自当绝不仅仅限于已知的116人,实际的或许要庞大得多。所谓“天下士子半与之游”,我以为并非全是夸张或溢美之辞。
陆羽为什么有着同“士子”交往的择友观?是因为寇丹君的谋求“借光”、“帮助”,从而实现“争取入仕”进身目的的缘故么?
关于陆羽具有的择友观,寇丹先生的很多论著都涉及并点评到了。仅以“陆羽李冶不相恋”的二论为例,寇丹先生便有相当不同凡响的见解。他这样说:“陆在《自传》中说自己是‘不杂非类’、‘宴谈永日’。就是说和他交往的都是有地位的达官文士并且关系密切。就像今天有人亮出‘×××是我的××’的借光口气一样。”为什么“亮出”还“借光”?表面看,寇君的意思是陆羽出于炫耀而有《自传》中言,而实际他的言下之意,是借此曲笔说明陆羽之交友,完全出以物欲的功利之心,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他还说:“陆羽一生不断争取入仕都没有成功,他要取得李季兰对他的帮助,就变得很合理又自然了。”“对于这样的一个李季兰,陆羽除了希望有利于自己以外,还敢有其他非分之想吗?”(均见《一论》)这样说来,陆羽之交友,纯粹是为了实现其个人政治野心的物欲化行为,与感情问题以及做学问丝毫不相干。我们看到,陆羽在这里已经蜕变为一名善于投机钻营的蝇蝇苟苟之辈了。
恕我浅陋,我的确不知道陆羽还曾患有自吹自擂的毛病;我倒是以为他能作《毁茶论》,能再三修改《茶经》,便谦虚得可以。而且,我更不知道陆羽对这个“入仕”一生在做怎样的“争取”。我只知道:一、以陆羽“九岁学属文”、少年即著《谑谈》三篇、青年就与大诗人崔国辅有唱和集、中年便已功成名就,这样的勤奋、聪明,他若有“入仕”之心,腾出一部分多学科研究的精力,专一地去科考致仕,想来不是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至今都没有见到他有任何这方面的举动迹象。二、即使不走科考之路,所谓以偏门进身,他也还赶上了“两次诏宣”这等毋需“争取”即可“入仕”的绝佳机遇。令人遗憾的是,他又“不就”。三、假使陆羽在“入仕”上不做他想,只横下心思找人帮忙,他完全可以求助地位、名望高得多的太守颜真卿、当朝宰辅杨绾等,大可不必弃简就繁,谋求李冶毫无把握的帮助。陆羽一切都没有按我们设想的进行,由此,只能说不是他本身头脑出了差错,便是寇君的说法太过差强人意。
那么,陆羽择友观表现在与“士子”交往上的原因是什么?唯一的理由,我以为是他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在社会实践需求上的使然。
陆羽在他亲撰的《自撰》(5)――通常所谓的《陆文学自传》中,至少在八处向我们揭示了他的人生主张和追求。以年龄为序,依次有:一、“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予答曰:‘……予将校孔氏之文可乎?’”二、“公执释典不屈,予执儒典不屈。”三、“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四、“因叹‘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五、“著《谑谈》三篇。”六、“后负书火门山邹夫子别墅。”七、“与之(按:诗人崔国辅)游处,凡三年。”八、“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可以说《自传》的通篇,在表明如何习儒、事儒的同时,也传达了陆羽通过“儒学”来展示抱负的心迹。
在我看来,陆羽应该有这方面的诉求。因为一个心智健全之人,一切人类正常的情感他大抵都是具备的;陆羽不能例外,他必然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可以从《自传》中窥见。情绪化的情感既然具备,渲泄当是必然的。除了无声的诗言、有声的“号泣”、动作上的“杖击林木”等形式的渲泄外,向他人倾诉也是方式之一。男男固无不可,选择善于体贴男性的女性未尝不是最佳。具体来说,我个人认为:一、战乱的流徙、茶事考察的奔波、辗转的客居,形成了他居无定所、食无恒炊的漂泊感;二、长期的野外实践与闭门著书,势必让他又产生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三、社会地位的低下、寄人篱下的苦楚、事业遭遇的波折等,也不由得他不生发自卑之感。此外,似乎还鳏居――这可能也是十分重要的――苦涩、悲凉之感;等等。种种情感交汇一起,就使得他的内心必然压抑,从而必然产生强烈地渲泄欲望。皎然是一种选择,其他男性友人是一种选择,最解男人的温情女性也是一种相宜的选择;重要的,女性的作用有些时候往往为男性所不能替代。因此作为渲泄对象,李冶成为陆羽的选择,应该是自然合理的。我们还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陆羽自小缺少母爱。这是否还可以说,他之于与李冶的交往,隐含了他于母爱从来就有的深深期盼与渴望?可能正是上述情感诉求,构成了陆羽同李冶有别于他人交往的深层动因?
对于李冶来说,情感诉求不仅强烈存在,而且还表现在诸多方面。
现在不少的研究者只注重了李冶诗人的一面,而忽略了她同时又是风尘女子的那一面。此是否因陆羽这位尊者讳的缘故?若如此,大可不必,因为客观的历史是勿需避讳的。何况同朝的大成者也都没有讳言讳行――李白“吴姬十五细马驮”,杜甫“佳人雪藕丝”,白居易“五宿澄波皓月中”,它们无一不言狎妓;却丝毫损害不了大家们所取得的成就。同样的,无论李冶具有何等身份,它也无法构成对陆羽的损害;何况他们的交往,并不建立在低趣的享乐层面。关于这一点,向来直率的寇丹先生居然表现出了闪烁其词的羞涩:他不直言李冶身份――作为陆李情的研究,不敢揭示李冶身份,这很让人费解――为,而以“女冠”一词蔽之。但是他的《唐代女冠的个性解放――再论陆羽李冶不相恋》一文,对“倡优”、“妓”、“”、“艳舞”等贯穿全文篇幅的曲婉揭叙,毕竟让人醒悟李冶的真实身份来。老实说,李冶之身,在载有我们熟悉的其被诛一事的《奉天录》中便揭示出来了。文说,“时有风情女子李季兰上氵此诗……皇帝再克京师……遂令扑杀之。”这已是比较明白的了。而我们往往提到的《全唐诗》,载录有19位诗作,李冶便是其中之一。
李冶既然是,可以想见其生存状况是会好不到哪里去的。“人生最苦是女性,女子最苦是妓身。”(10)她们过着“对人前乔做作娇模样,背地里泪千行”的生活。同为唐代的也是诗人的徐月英《述怀》说:“为失三从泪沾频,此身何处用人伦。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即是她们这一群人的心理写照。虽然李冶可能更多地卖艺为主,且交往的多是文人学士,但不能否认她作为青楼女子的地位,以及由此而具有的相应心理感受、情感诉求。对于李冶而言,可能存在:一、家道中落、沦入风尘的严酷现实,致使她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然而潜藏于内心深处的,仍将是无日不在的失落与感伤。二、平日里“日逐笙歌”的生活方式,与她人生早期教育形成的儒学正统思想发生严重冲突,势必由此导致内心因困惑而痛苦无助。三、既是吃青春饭的青楼女子,她对未来必然充满了没有归宿的恐惧感。四、现实之恶带给她心灵可能有太多的无奈和悲哀。她因此也需要一个不假虚与委蛇的忠实友人作平等倾诉,以求得心灵的宣泄与抚慰。与她友好的皎然因是和尚,不便担负这一角色;其他如闫伯均一类,或恐也难以胜任(后文将有剖析)。因此,以陆羽性笃――“以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不愆也”(11),当是李冶诉求最合适的对象。
维系陆羽、李冶交往的纽带,可以说除了“文事”外,可能更多的就是他们各自内心的情感诉求。这里,平等性、需求的双向性,反映出交往的基本属性,而不为其它。由此而发展――长期情感交流的演化,他们双方产生超出友谊范畴的相濡以沫的恋情,当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三、李冶题诗揭示了陆李情“恋”的真实性,而非“非恋”的虚妄性
陆羽同李冶的感情究竟存在于何种程度?是表现为一般的友谊,抑或超出了这一范畴?我以为最有说服力的探求,当是对李冶题赠他人的诗的辨析;这当中,对陆羽的题诗恰恰表现为陆李情研究的唯一线索。因此离开诗的研究,任何的结论都是苍白和虚妄的。
寇丹先生研究陆李情,但他根本无视李冶的诗,说什么“我们对李季兰给皎然、陆羽的诗都不必认真”(《一论》),相印证的一句轻描淡写的说法,是“李冶给陆羽的一首诗只能视作文场上的酬唱而已。”(《再论》)因而他在两篇专论大作中,便只字不析李冶的诗。寇君的这种说法与做法,在我看来是很不足取的。首先,假如寇丹先生的论断成立,那么一切研究者对其占有的研究对象资料,都可以漠视甚至抛弃,从而再进行无资料式的所谓研究。我不知道一旦如此,这个研究行为和它的结果,是不是有些荒唐至极。其次,假如寇丹先生的论断成立,那么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得遵从他的教义:言不一定要由衷,不一定要表现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至少他的“酬唱”将李冶洒向陆羽的泪,注释成了戏子的手段。假定真是这样,那么这类诗文及其作者是虚伪得多么可怕!而文艺一般的创作规律,是无论哪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均是真情实感的结晶;而且,当作家与抒写对象情感愈接近――共鸣愈大,他创作时倾注的自身情感也愈加深切,其作品就愈加真实感人,从而愈能流传广远。反过来亦然。对于李冶其人其诗来说,这个规律同样是适用的。而寇君竟然“不必认真”对待。
李冶的诗,《全唐诗》收16首又八句,补遗2首(近来又有资料刊出新发现的二首(12))。
“她的诗以五言见长……重在表情,出之自然,很见功力。”(13)“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14)纪晓岚认为,“置之大历十子之中,不复可辨。”就是说,李诗的取胜,是以内容的情感真切自然和形式的雄放不羁相结合而达到的;情是目的,其他只能算手段。
在李冶全部诗中,与人交往并点出名姓的题赠诗占到了8首,计7人或6人――《送韩揆之江西》一说是给闫伯均的。这当中,以诗的主题表达情爱论,7人8首便只剩4人5首:陆羽、朱放、韩揆各一首,闫伯均2首。人们一般说李冶的情人是朱放、闫伯均,就是基于李冶对这二人的诗袒露出的明确旨义进行判定的。正因为这样,人们往往忽略了李冶复杂的情感给诗的表现带来的多样性,从而将李与陆排斥于此种情感关系之外。这是认识的角度不一所造成的歧见。我相信李冶对上述4人中的任何一人,所持的情感态度都是一致的;不一致的,可能是在前述基础上表现出了程度的分别――即不仅与朱放、闫伯均、韩揆具有可能的一般情人关系,对陆羽或许更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恋人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判断呢?这当然来自对这4人的诗所做出的比较评价。
先说给闫伯均的《送闫二十六赴剡县》――《得闫伯均书》因无多大深意,不作评析。
诗全文八句:“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归来重相仿,莫学阮郎迷。”这首诗写的是李冶在苏阊门外送别闫伯均时的心理感受,表达了她对刚刚分别的闫伯均的一种依恋与担忧。所谓依恋,表现在颔联与颈联中:所谓担忧,是结尾二句的莫学阮肇迷不得返,一定要重回相聚。很多人以为的闫、李情人关系是基于这首诗张扬的深深恋情,却因此恰恰忽略了末二句表现出的心理关切。我以为,假如闫伯均坚守如一,李冶断不会有这种担心――遭抛弃的危险。这正好说明:一、李冶爱恋闫,但处于从属的受支配的地位,表现出关系上的不对称性;二、由于李冶的担心,反证出闫伯均对李冶缺少忠诚;三、他们的情人关系有爱的成份,但可能只停留在李冶一厢情愿的层面。李冶忧惧遭弃的心理关切,还表现在她另一首诗《春闺怨》的“念君辽海北,抛妾宋家东”中;是不是依然针对闫伯均,我们不得而知。
再看《寄朱放》。
“望远试登山,山高湖又阔。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这首诗表面看来,相思幽远缠绵,有守望,有期盼;但情感聚焦无力,缺乏细腻的韵致。比之于闫伯均的那首,再多的“无限情”,也只是相逢时说;既没有期盼的急切,也无被抛弃的担忧,它的感情浓度淡出了许多。而且多少还弥散出一点不很经心的意味。朱放有一首《别李冶》:“古岸新花开一枝,岸旁花下有分离。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断肠时。”说的是两人分别的情景,看起来都有点依依不舍,“断肠”似乎还含有了很多悲伤,但读来总觉出矫情的意味。
那么《送韩揆之江西》又如何呢?
这首诗同样的也是五言八句:“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我不知道这个韩揆是谁,《全唐诗》说“一作《送闫伯均往江州》”,不知是否因闫曾任江州判官(大历中,772年左右)所致。从诗的表现手法及体现出的感情程度看,的确十分接近《送闫二十六赴剡县》。就诗论诗,这个离情也还是有些味道的:首联表现了离别之“恨”,次联又表示了对行人的牵挂,第三联似乎是对别后音讯稀少的忧虑,尾联则是对此后无奈时日的一种感叹。离情之重,其感伤与无奈也重。可见李冶对这个韩揆还是有感情的。他们大约也是情人,因为诗所表露的正是情人之间应有的反映。
闫伯均也好,朱放也好,韩揆也好,所有对他们的诗,均敌不住一首《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这首诗感情浓烈,奔放酣畅,全然是另一番境界。
诗题的“喜”字,是诗人内心情绪的真实写照,首先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绪感染。再看八句诗:“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全诗意蕴与诗题的“喜”字相反,贯穿始终的却是一个“悲”字。这里,渲染这种悲情的有“苦”、有“泪”、有“强劝”、有“还吟”,还有“偶然”的“醉”,更“此外更何之”。除了悲,还是悲,是大喜之下的悲,是有别于上述三诗的心胸彻底敞开的最直接最生动不带任何矫情、虚饰的情感,酣畅而又淋漓。我们试想一下,为什么只有见到了陆羽,李冶才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因为病人的情绪特性?假定这样,肯定还有其他人探病,她为何又没有类似的文字呢?现在单单给了陆羽这一首,只能表明病的愁苦、郁闷不是根本原因,它最多是一根引线,牵出的是一种心意相通、彼此关爱、相濡以沫的深层感情。否则无以解释。我们看到诗表达出的这种情感真性,既不见之于闫伯均的顾虑,也不见之于韩揆的隐忧,更不见之于朱放的淡然。这种情感为李冶毫无掩饰地配属陆羽,说明他们二人情感基础是相当深厚的,即它不是李冶单方面形成的,陆羽对李冶,亦怀有同样程度的感情。我们现在看不到陆羽有任何这类的文字流传,有可能是他性格的内向而不形诸文字所致。
因此,在针对分析而不是回避抛弃李冶题诗后,我以为陆李二人之间,是存有“恋”情而非“非恋”这种可能的。当然,这个认识仅仅是一孔之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另外,有专家倾向于将他们的感情界定在“姐弟”范畴,这有些不好理解:一者,同龄男女很少可能纯粹停留于这一范围交往,陆李二人止于“姐弟”似乎更少理由;再者,他们也缺乏血缘、亲缘上的支撑。
四、结语:力求辩证而不是刻意“唯心”的“恋”或“非恋”
在对陆羽的人生观和择友观、他与李冶交往本质、李冶题赠诗情感倾向等的辨析后,现在似乎可以对陆李二人的交往做一概括评判,即:他们的交往起初是在陆羽“游学”范畴,并在人格相互平等基础之上进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具有了彼此情感需求的共同基础,使一般“士人”范畴的友谊上升为了心心相印、肝胆互鉴的爱情。也即是说,陆李情的实质为爱恋之情。
在如何看待陆李情,如何分辨他们是“恋”还是“非恋”上,研究的方法是否辩证客观,应该是研究过程与其结果是否正确的试金石。笔者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定正确,但笔者力求尽可能地向辩证的方向探求,力求尽可能少一些主观与唯心,从而最大可能避免孤立、片面。正是基于这个态度,笔者不敢赞同寇丹先生的研究手法,以及“本来就没有那回事”的武断说法、“对于唐代女冠有了认识,对于陆羽与李冶相恋与否的问题就有了正确判断”的莫名其妙的判断。陆李“恋”与“非恋”,也许一定意义上并不重要;但是借此行歪曲与抵毁,抛售主观形而上学的东西,其危害又是重要的。
我期待方家们不同的声音。
注释:
(1)分见寇著《陆羽与研究》、《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2003年第二期。
(2)寇文《陆羽病了》语;载《茶苑》2003年第二期。
(3)寇著《陆羽与研究》之《三癸亭茶话笔记》语。
(4)据童正祥、周世平编著的《新编陆羽与茶经》。
(5)学界对这篇传文呈真伪之辩。笔者赞同朱自振先生《茶史初探》的看法:“与其否定它是陆羽所写,不如承认它是经过后人改动或掺杂的陆羽原作为好。”
(6)上海辞书79版《辞海》缩印本。
(7)引文自邵钰《陆羽•皎然•李季兰――丁文初读》;载《陆羽茶文化研究》第14期(2004年3月刊)。
(8)陈锋、刘经华著《中国病态社会史论》。
(9)《唐才子传》语。
(10)天花藏主人《金云翅传》第十一回。
(11)据《陆文学自传》。
(12)赵天相《读》注四;载《陆羽茶文化研究》第14期(2004年3月刊)。
经历命运的拐点
树下,一个少年踮着脚,伸着脖子,盯着前面不远处的教室出神。教室里正在进行一场紧张的考试――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好不容易从教室里走出来一个老师,少年赶忙迎过去“老师,里面考的什么呀?”“难不难?”或许是他脸上的执著打动了老师,老师停下来,告诉他说:“今天考数学,题目有……”老师刚一说完,少年就一把从树上折了一个树棍,蹲在地上就比画开了,“这个题我会做,你看,你看……”
老师耐心地看着,等王树国写完了,他一脸惋惜地说:“可惜你不能考,要不然,你能考上……”那个场景永远留在了王树国的记忆深处。
1973年,王树国高中毕业,当时的高校都停课闹“革命”,上大学的理想化作泡影。一心想上大学的他回到家,跟父母软磨硬泡地要去下乡,按当时的规定,下乡两年以后,可由贫下中农推荐考大学,这在王树国看来是惟一能上大学的途径。
就这样,刚刚16岁的王树国离家下乡了。在农村,要下田、耕地,还要起猪粪……两天下来,手上就全起了泡……即便这样,他也坚持每周跑几十里路回母校,给中学老师交作业。几个月后,表现突出的王树国被抽调到大港油田当工人,他拼命工作,被评为油田指挥部的先进工作者……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一天,收工回到宿舍的王树国,看到了刚送来的一份几天前的报纸,一条消息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一一高考要恢复了!“对于一个特别想上大学的年轻人来说,看到这消息,就好像是自己已经考上大学了,因为你有希望了……”
考试前一天,王树国赶了100多里路到考点。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宏伟的目标在鼓舞着我》,看到题目,几乎是未加思索,王树国提笔就写,他写对大学的向往,他写在工作中的磨练,他写自己作为一个年轻的石油工人,把石油事业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把高高的石油灯塔上的明灯比作自己人生不断攀登的灯塔……
但数学考试却让王树国有了冰火两重天的感受:“我把一个简单的三角函数题的正弦、余弦弄错了,出了考场以后,我特别伤心……”没想到,考试成绩出来以后,王树国排在前五名。正是这次考试,将他送进了离河北老家千里之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
2007年,在恢复高考30年之际,已经担任了哈工大校长的王树国感慨地说:“那是一次真正的考试,尽管它很简单。它不是考你记住了什么,而是考你的知识积累,考你的学习毅力,考你有没有放弃学习的惰性……那时候的高考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公平,而是一个转折,是人生命运的转折。”“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我们在体验着社会的艰辛,在体验着社会的苦难对我们的磨练。反过来说,也恰恰是这种社会的磨练,让我们这一代人,或者说我们这批人能够磨练出来。这种磨练增长了我们的意志,增长了我们的才干。”
我的大学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由此成为现实,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航天员杨利伟在哈工大演讲时说:“在我工作的周围,有近40%的人是哈工大毕业生。”作为我国航天人才的培养基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哈工大已经为航天领域输送了8000余名毕业生,其中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副总指挥胡世祥,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总指挥栾恩杰,原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元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马兴瑞,许达哲,神舟飞船总指挥袁家军,“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神舟六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南等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哈工大和清华大学被国家确定为我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两所院校之一,哈工大成为为国内各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并以“工程师的摇篮”而饮誉全国,又有“理工科大学师资的摇篮”的美誉。50年代曾任哈尔滨市委书记的任仲夷曾经赞扬说:“厂校协作红旗飘,满城都说工大好。”据不完全统计,50多年来,已从哈工大走出了85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68位两院院士,100余位高等院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
当记忆的胶片回放,重新定格到1978年时,王树国走进了哈工大,这所高等学府在他的眼里充满了神秘,“当我第一次进入哈工大的时候,我觉得对我来说一切都很陌生,一切都很神秘,因为我不知道它楼里面装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样的,教授是什么样的,对我来说一切都太神秘了。”
第一次上外语课,老师问谁会外语,王树国高高地举起手说:“我会,我会……”老师问:“那你说说看都会什么。”“万岁”,这是当时他惟一会说的句子。
那时候的王树国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仅仅会一句外语的他有一天会远渡重洋,去法国留学。
1987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几年的王树国被国家教委公派去了法国,在巴黎国立高等工艺学院和巴黎第六大学开始了留学生活。王树国的专业是研究机器人,机器人技术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多学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尖端而复杂的高技术领域。出国前王树国对机器人技术知之甚少,更没有什么研究,对新技术的强烈求知欲使他毅然选择了这一新领域。
1989年,王树国一回国,就参加了国家重点高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并被委以重任。由哈工大,上海交大、北航,国防科大,华中理工等5所中国著名高校的60多名成员联合承担的我国第一个大型“智能机器人结构仿真系统”软件包项目,王树国任项目总工程师。勤奋,实干,加上智慧灵感使王树国很快在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哈工大新一代“八百壮士”的排头兵,顶梁柱。
当时回国后一直未抽出时间去探望父母双亲的王树国,直到春节前两天,才带着妻儿匆匆赶回河北老家。他不忍心对他们讲,科研攻关工作正处在关键阶段,两天后就要返回学校。大年初二一大早,王树国就要启程返校了,向母亲告别时,母亲看着他,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掉,依依不舍的王树国走出很远了,他回望站在寒风中满头银发的母亲,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1992年,以王树国为总工程师的这项重大科技成果通过部级鉴定,专家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王树国还主持、参加了“空间机器人地面实验综合平台实时仿真系统”等11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机器人研究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多项成果……
科研之外,王树国还坚持授课。他长期坚
持用美国原版教材及最新英文资料作参考书,用英语给研究生讲《机器人动力学仿真》等专业课。他教授的《机械零件》课上常听到热烈的掌声,而那门基础课被公认为枯燥无味。94届的一位同学在听过王树国的课程后感叹地说:“听王老师讲课是一种艺术享受。”
白天,王树国忙于科研事务及行政工作,夜里备课、筹划课题,有时不知不觉忙到夜里两三点钟,第二天不得不匆匆忙忙地拎起包,赶去外地的飞机。一位共事多年的同事说:“树国的兜里,最常见的就是飞机票。有时,他的口袋里有好几张到不同地方的机票。他的勤奋精神真让我钦佩。不论出差到哪里,无论时间长短他总是带着学生的论文,课题的报告或讲稿,一有空就看,批改。我们都特别愿意与他交谈,他经常有新点子,新思想,从他那里能学到很多东西。”
执掌哈工大帅印后的新思维
2002年王树国从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一职走马上任哈工大校长。重回母校的王树国开始从更高的角度思考哈工大的发展之路。
“探索未知世界,传承社会文明”――这在王树国看来是高校最重要的两个使命:“我喜欢用使命这个词,高校应该负有两方面的使命――自然科学的使命和人文精神的使命。这两个使命,决定了高校不仅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而且要有全人类的胸怀……一个大学永远不应该满足,如果满足了我觉得它就失去了大学本身的地位,因为大学是社会文明的倡导者和先驱者,它应该走在社会的前列,所以社会赋予它的职责就是要始终探索整个社会的文明,探索自然界的文明,然后始终带领整个社会、引导社会向前发展。”“作为校长,我最希望看到我们的学生精神状态更好,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理解。”
王树国把自己对于学校的感情也带给一个又一个哈工大的学生。每年8月,哈工大的新生都会收到一张特别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的封面背景为蓝色,印有卫星环绕地球的图案,2004年,哈工大的小卫星研究所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成为中国高校研究制造的第一颗卫星。2006年,哈工大自主研发的小卫星获得了当年国家惟一的一个技术发明一等奖。即将走进哈工大的学生最先看到的,就是通知书上王树国给新同学的寄语:“每年我都为这一刻而激动。看到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云集松花江畔,笃志求学,便感到哈工大的未来有了美好的延续………”“大学培养之人应为渊博之人、高尚之人,引领潮流之人。此为哈工大办学理念之一,亦为作为师长的我对于刚刚考入哈工大的同学们的希望!”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理念,在很多场合,都会听到王树国关于大学发展、关于人才培养、关于文明传承的呼声。2006年,在大学校长论坛上,王树国说:“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按照控制论的原理,在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不能把整个系统的命脉放在一个节点上,因为一旦这个节点崩溃,整个系统全部崩溃。不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让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瞄准考大学这一张卷子。”“同样,高等教育也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从而解放它的生产力。”这样的声音曾经在一段时间占据了有关媒体的显著位置,并引发了很多关注教育的人的思考,其中也不排除争议。
面对记者,王树国坦言道:“大家在探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时候会有一些话想说,但又不敢说,怕犯忌讳,但我希望大家能在讨论中,通过思想的碰撞,把问题找得更准,方法找得更好。关于增加高校自的呼吁,我没指望自己的声音能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我觉得应该把一些问题提出来,并思考怎样去解决。当然,我也希望大学校长们能通过自己努力去解决,并且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另外,我认为,教育应该多元化,要考虑到区域的不同,背景的不同,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等。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阶段我们可能需要不同的办学模式,跨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办学模式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责难。我们的大学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理性地对待它,我们太急功近利了,我们太急于去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我们不是万能者,解决不了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但是我们有责任去解决那些我们能够解决,或者我们力所能及可以贡献力量的问题,比如说环境问题,比如说战争问题,比如说和平问题,比如说民族和谐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关心,并把这些理念灌输到学生的头脑当中去的,这才是我们大学应该肩负的责任。”
在从少年时便经历坎坷的王树国看来,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的心灵养成是当下很多大学生的一大缺憾。在哈工大,为了帮助新进校的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学校成立了基础学部,采用小班授课,每班有一个班主任+所有一年级新生先在基础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主学习。
2008年,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大学校长圆桌会议上,王树国就中国高等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是延续人类文明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其中也包括人类文明当中所涵盖的关于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这只是我们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局部问题,可能在今后的发展当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我们今天所不曾遇到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有能力去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并试图去解决它。在这样一个教育理念的前提下,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密切地结合社会发展的实践,而不应该脱离社会实践。”“我们应该纳入到社会发展的主流当中去,应该在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有我们大学的学者所发出的声音。”
人才引进助力学校发展
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这是哈工大人引以为荣的哈工大精神,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奠定了哈工大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础。
2007年,在教育部对大学所作的综合评估中,哈工大9个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五,工科名列全国第二。王树国说,这样的成绩出乎他们的意料,但对于发展形式,他们依然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没有盲目,没有忘记自己是站在哪一块土地上。虽然我们在一些领域很超前,比如探月、航天等等,但在很多方面我们依然有差距。”
“纳天下英才而善用之”,为了缩小差距,从2002年开始,哈工大大量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2004年以来,王树国还亲自带队到俄罗斯,法国,英国招聘人才,孙和义副校长赴俄罗斯招聘文科人才;周玉副校长在访问日本时面试能源学院引进的人才,各院系海外出访团组积极参与引进人才工作……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共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122人,在实际报到的101人中,海外留学人才有78人,占引进人才总数的77.2%;中国工程院院士2
人,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58人;引进人才平均年龄39.6岁,外籍人才14人,其中包括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功勋科学家1人…… 2002―2005年,哈工大引进的人才共主持“863”课题14项,“973”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项,主持的项目经费总额为9361.5万,与其它单位合作项目获得的经费额度为6155.3万……
2006年,法国驻华大使高毅代表法国总统希拉克,向王树国颁发了法国荣誉勋位团骑士勋章和证书,以表彰他为促进中法两国间科技,教育等方面合作交流所作的努力与卓越贡献。
从1978年进校至今,30年弹指一挥间。哈工大情结在王树国身上已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作为一校之长,王树国并不想对于自己的业绩有太多的评价,他说:“一所大学的发展要能够经得起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检验。一所大学的校长,不能单纯是一个学者,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不是一个稳态的环境。所以中国的校长的压力要比国外校长大很多,有时候跟国外的校长谈话,谈着谈着,我们就谈不下去了。在中国,大到学校的发展策略,申请科研经费,小到水,电、暖,施工基建,职工住房……大学校长都要过问,这些在国外的大学校长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整体上看,中国大学校长是很务实,很优秀的群体,但中国的校长还不够职业化,这边当着专家、学者、教授,那边当着校长。在校长室里坐了3小时,对不起,我要做实验去了。我赞成校长是学者,当过学者,但我不赞同你当了校长后,还以学者身份为主。当大学校长是一门学问,全心全意都未必能干好,三心二意肯定干不好。校长应该是职业化的,应该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识:内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与人性的概念一样广阔,文化的多元定义即是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注: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断精神化,始于哲学家们不断用人性的视野看待文化问题,从而逐渐推论出文化的生命本质。在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表现形态,生命是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叔本华提出著名的生命认识论,把认识活动定义为生命体验,而不是“逻辑统一性”,他说,“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则将这种生命认识论运用于文化的解释之中,新儒家的方东美则直接提出“生命本体”的文化观。在他们的文化视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号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达,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03.)视精神文化为人的内在生活的形式,这就是站在生命立场上的文化信仰。
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文化的确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纯粹限制物质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将其视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单纯从政治目的或伦理意义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设,则可能使我们陷于误区之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许多教师常常只关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确立生命本体的文化观。这种背离生命的学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学生精神发展、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反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处于分裂之中的学校文化,比如,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则仍是传统的规范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和困惑。因为,离开了学生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性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在这里,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因为他用“生命唤醒”来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贝斯在讨论文化陶冶时,认为文化陶冶是“心灵净化”,是使“心灵深处无限开放”。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为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础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让体验在理论上获得教育的名义和身份。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在狄尔泰思想中,哲学对体验的关注,是哲学关注生命的开始,正是体验这一概念,才真正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远离生命的谬误。他的继承者伽达默尔则进一步细化了体验的生命特征,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在他看来,体验的最大生命特征是直接性,这预示着个体认识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关联。”(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7.)叔本华则把生命视为时间性的,因而生命只有在具体的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被证明存在。(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伽达默尔还进一步确证,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经验”,经验中更多显示的是知识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化的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感受力是生命的根本力量,体验作为生命的直接形态,由精神文化的生命本质所规定,只要精神文化以生命发展为本质,体验就必然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因而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
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但体验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体验需要教育的规约和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为体验重新安置价值本质。在生命意识已经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有些研究者对体验的教育价值给予过高的期望,不仅将体验视为基础性的,更视为惟一性的,把体验等同于生命本身。在他们看来,体验是完全自由的,顺从体验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狄尔泰将体验视为教育的基础,但从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本体论转向中,通过“表达”和“理解”进一步展开体验的生命意义,通过与学生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导和规约作用。狄尔泰对体验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体验的教育意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拒绝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另一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对体验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对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学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教育意义。
(二)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1.教育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在一些学者的眼中,生活世界已经被理解为是一个研究框构(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通常成为批判传统教育的一般起点。然而,我们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许多研究者的观念中,生活世界被诗化了。事实上,哲学中的概念仅仅提供了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一个理论起点,只有与教育活动结合之后,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话语。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有哲学概念的含义,但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损害了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内在的生活形式,而不是外在的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其实质是生命的殖民化(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作为主体支配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即便是所谓日常生活,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也只能是被统治、被压迫的生活,没有生命价值的生活。
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还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生活。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强调学校的文化生活,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教师往往为了“文化”而“文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却把学生当作文化或生活的木偶。这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文化,文化不是学生的文化,生活不是学生的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2.学生的心灵生活。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认为精神生活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是独立于物质生活的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精神生活“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心灵不可以被规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灵是一个自由生长的主体。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从心灵的视野看待学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比如,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文化形式,往往不为教师们所重视,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诸如数学、物理竞赛等。但在精神文化的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种文化形式可能比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更重要,更具有文化的精神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专门论述教育的“心灵化”问题,他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教育就在于向心灵的靠近,越是能够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灵的教育,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心灵具有内在性,心灵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同情和理解,心灵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他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问题。他写到,“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在他看来,精神世界就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主张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作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起点,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
三、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文化陶冶理论
文化教育学派的陶冶理论改变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文化教育学派,不仅第一次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独特的哲学内涵,而且还第一次提出了“文化陶冶”的教育观,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雅斯贝尔斯站在文化陶冶观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他看来,陶冶的性质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就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他写到,“人的文化的一个要素就是作为他历史性知识方式的陶冶,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3.)他认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像传统理论那样,将“文化传递”定义为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还是生活作为一种文化,其教育的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学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为学校的惟一功能是对学生的精神陶冶,这就是文化教育学派的教育本质论。
文化陶冶论不仅用生命哲学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义,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本质论。文化教育学派以生命哲学作为自己的坚实基础,以“生命不可规范”这一根本原理作为建立文化陶冶论的基本依据,将这一论点贯穿于以文化陶冶为中心的教育观中,并站在这一论点上,批判传统教育的科学主义教育立场。在他们看来,由于生命的不可规范及不可预设性,因而只有文化陶冶才适用于人的生长过程。因为有了新的哲学基础,文化教育学派得以用新的视野重新考察学校文化理论,从而在本质上使教育从决定论的目的观中得以真正的解放。陶冶论远离了确定性,打开了通向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和开放性的世界。陶冶论的代表德国教育家李特深情地说:陶冶“犹如人们从无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融、天人合一的关系。”(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在这里,陶冶实现了孔子诗教的理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注:论语·阳货.)任何外在的文化和生活,都变成学生心灵自由的力量与源泉。
陶冶论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视野下,学校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和丰富内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使这些资源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理论虽然发现了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却因为排斥文化主体的作用,因而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尽管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始终只限于“业余生活”之中。在陶冶论的立场上,学校文化生活决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生活,只要能真正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价值,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如果课堂能够给予学生真正的生命体验,就应当视为一种真正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精神生活哲学
生命哲学的另一重要代表奥伊肯提出“精神生活哲学”的概念,独树一帜地为生命哲学创立了理解生命本质的一种哲学解释观,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人的感性本质,而是人的精神生活,是超越于感性直观的精神。精神这一概念,不仅解释了生活的本质,而且也解释了陶冶理论的本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不是日常生活本身,它的根本特征是精神生活的陶冶。文化陶冶需要生命体验,但也不是生命体验本身,而是生命体验中的精神内涵,只有在精神生活中才能真正揭示学校文化陶冶的价值本质。
人的生活意义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贵性,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给予关系是不能被颠倒的。“精神产生于一个更高的源泉而不是与感官世界共生,当唯物主义者想要合乎逻辑地表述他的观点时也必须接受这一更高的境界……感官的直接性不断地越来越多地把它的优势让给精神的直接性;外部生活被按内部生活的观点来经历、来看待,而不是相反。”(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学校文化必须回到精神生活中来,生命体验必须在人的精神家园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单纯的生命直观可能会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天的教育无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明显出现差错,把传统教育所引起的教育问题,错误地归咎于教育对精神化的偏爱和重视,因此,以放弃教育的精神世界来寻求学校教育的变革,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制度文化理性
把精神文化建设与整个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整个制度文化上建立起生命本体的价值观,并真正确立起制度优先的教育原则,这是制度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分析道德本性时,将道德的基础立于社会而不是个人,他还批评了人们对卢梭自然主义的误解,认为卢梭自然主义的本质不是“个体本质”而是“社会本质”。在他看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远优先于《爱弥尔》的自然个性,(注: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0.)他首先是期望通过改善社会,然后才期望从这种改善中得到爱弥尔的自然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