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地理教学 课堂提问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正文: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一问”。一堂好课往往开始于一个好问题。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课堂提问是上任何一节课教师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同样,课堂提问,在地理教学上中也是地理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检验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教学手法,同样也是教师采取的一种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精心的设计课堂提问,讲究地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同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师生在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快乐的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的事情。下面就Y合自己的实践,就地理课堂提问的艺术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薄的观点。
一、地理课堂趣味性提问的艺术
兴趣是学生学习一个新知识的前提,怎样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来学习你这节课中的新知识,我认为兴趣是最主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产生好奇,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中设置有趣味性的问题,让你的提问有趣味性,让学生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的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是有趣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例如,在讲授地球自转产生时差日界线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小问题:有一对双胞胎姐妹,为什么妹妹却比姐姐大了一天呢?在讲解地球公转的时候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近日点的时候我们不是烈日炎炎的夏季而却是寒风凌冽的冬季呢?在讲解热力环流的时候为什么空调要安装在房屋的上面,而暖气却要安装在下面呢?等等一系列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通过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知道了其中的缘由,帮助学生分析,这样学生学的愉快,教师教的也轻松。
二、地理课堂中图解式提问的艺术
地图或者说是图形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图的地理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那么地理教师怎样利用课堂上的这些地理语言来进行提问呢?怎样让学生在这些图形中认识到自己要掌握的知识呢?例如,我在上内外力作用的时候没有先来讲解什么是内力和外力,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出一些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产生的地形地貌,例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比斯山脉、安第斯山脉,我国的黄土高原、干旱地区的风蚀蘑菇、河流出口处的河口三角洲地貌等等一些很美丽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要学生自己先来说一说然后教师在进行内外力知识的讲解,这样学生掌握的就更好一些。在例如讲解水循环和洋流知识的时候,都利用简单的箭头的形式来表示,这不仅仅简单而且很直观,让学生更容易记忆。
地图是地理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够利用好图来进行艺术的提问,比更多的语言讲解更有用。教师利用一图多问,多图连问,带问看图等多种形式,让地理课堂在形式上更灵活,这样的课堂也会更受学生的喜欢。
三、地理课堂中启发式提问的艺术
什么是启发?所谓启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能够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的,并且能够充分调到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接受新知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
在地理课堂的提问中采取启发式提问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状态下主动接受知识,科学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启发式提问的一个前提。例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这一内容的时候,我根据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启发式提问:首先通过我对一些资料、图片的展示尽可能多的提供了目前我们的环境问题所出现的种种表现,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现在全球气候会变化?在通过电影《后天》中最后一个片段的展示,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带给人类的却是气温的急剧下降。然后在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气候变暖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如何去治理?问题的层层递进,教师的不断启发,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掌握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而且学生的知识面也有了一定的拓展,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了,对问题的分析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课堂上的启发式提问,使教师做了一回“甩手掌柜”,让学生自己根据相关内容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是地理课堂提问中一种很不错的提问方式。
课堂中提问的艺术性是多方面的,多样化的,课堂提问,它就犹如一粒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面上,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课堂提问中的艺术性又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问,恰如其分的提出问题,适时作答,及时反馈,能够优化课堂,并与此同时也能够展示教师自身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要求,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更有效,更高效,让我们从课堂教学的提问中开始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的提升自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键词:地理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很多学生都感到这门学科学习有难度大,遇到的问题多,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地理学科不是中考科目仅在七、八年级开课,学生对这一学科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我们就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一、将知识融入生活,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用性的认识
“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其积极意义之一也是有利于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一部分时,通过一个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人们生活的一个短片,将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欣赏美丽服饰、各异的住房、丰盛的美食、不同的交通工具等,引导学生从中寻找南北方的差异,再运用地理知识探究解决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体会不同区域的人文活动与当地自然条件之间的密切联系,渗透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通过五彩缤纷的南北方的生活景观,各式各样的南北方社会生活现象与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是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二、化难为易,增强学习的生动性
1.采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
地理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多为三维空间、大范围的,很多地理事物是学生不容易见到、难于理解的。如“锋面雨”的形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魏格纳的“板块构造学说”等,仅靠书中的文字叙述和图像,讲解起来会既费时又费力,学生学起来也是感觉枯燥无味难于理解。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强大的模拟演示功能,将上述地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制作成课件展示出来。特有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不但降低了学习难度,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2.编写歌诀辅助学生学习
歌诀的特点是语句连贯通顺,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学生记忆掌握。因而在教学中尝试将学生要掌握的地理名词和事物通过歌诀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教学“辽阔的疆域”时会感到学生较难掌握一是四至点;二是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三是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简称。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将这些内容加工一下,编写成下列歌诀:四至点:“头上顶着黑龙江,脚下踏曾母暗沙;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高原摆摆尾。”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简称:“两广两湖两河山,西四二宁青陕甘,五江重内北上天,云贵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采用这些歌诀不但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学得还有趣、记得牢。不仅记住了名称而且还按歌诀的顺序记住了他们相应的地理位置,从而给学生增添了几分学习的乐趣。
3.绘制板图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板图是地理教师的一项基本功,现在伴随着教学手段的革新,课堂上的板图已经很少见了,尤其是教学设备先进的学校,取而代之的是教学挂图和大屏幕。其实板图在教学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加吸引学生。例如板图“一笔画世界”,通过教师在黑板上的几笔简单勾勒,就将七大洲四大洋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顿时就会眼前一亮,原来这么简单,这么有趣,便兴致勃勃地将板图悄悄地记在书上、记在心里。如果板图出色的话还会激起学生对老师的赞赏,获得意外的收获。当然也可邀请学生参加你的板图或放手让学生去做,所收到的效果是其他手段根本达不到的。
三、开展活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的学生好动,喜欢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建议将一些新、奇、趣的地理游戏以及动手实验的活动等引入地理教学中。如,“拼图”“猜谜语”“地名接龙”“制作地球仪”“用土豆自制等高线模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的安排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巩固了所学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王之凤.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J].甘肃科技,2010(13).
[2]杜宝林.浅议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效率;有效性;提高
课堂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初中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少,绝大部分地理知识的获取都来自于课堂。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学习的乐趣,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探讨,以使地理教学效率切实提高。
一、教师的教学态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保障
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媒体、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体现课程的载体。新初中地理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 就是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 正确阐明人地关系。
例如, 新教材的世界地理部分, 打破了“总论─分论─总论”的旧体系和以大洲为单元的框架, 分为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世界上的自然资源、世界上的人类以及自然、资源、人类三结合的分区地理等几个大单元。这样, 便形成了“环境─资源─人类活动”这一主线。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首先应通读课本, 熟悉掌握各部分内容;其次, 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 吃透课时教学内容的目标,对各知识点的具体掌握程度要求和基础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的要求。然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智力因素、班级情况, 精心编写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优秀教案。
(一)用巧妙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因而,教师要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一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多民族的大家庭”时, 教师可以用图片导入法,通过展示少数民族的景观图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那些能够刺激学生强烈学习需要与兴趣的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形成新课的教学。
(二)用灵活多变的多媒体增强学生的感知效应。由于初中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同时受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也难以在感知上形成完整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模拟运动现象和过程,为学生创设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既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愉快学习,又可使学生达到感知清晰、思维活跃的境界,并使记忆更牢固、更深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用易诵易记的谚语、古诗、歌曲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最怕的莫过于记忆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谚语、古诗、歌曲来帮助学生记忆。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 可以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这些谚语、诗歌犹如“味精”,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课堂活动是沟通教与学的渠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探究、分析、讨论等方法,开阔学生视野, 丰富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34 个省级行政区”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拼图练习, 自主展开比赛, 探究拼图技巧,巧记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轮廓。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 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而且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办地理小报,创办地理兴趣小组,特别是利用乡土教材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这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充分实现自我,展现才华,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精神,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这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二、学生的课前预习是实现教学效率的必要补充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课前预习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尤其作为初中地理学科来说,因为初中地理为非中考学科,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如果要学生拿出一定的时间去预习这一科目的可能性可以说非常小。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要求学生预习时,在不脱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一些趣味性或实践性较强的地理问题,要学生去完成。这样,不仅使学生有兴趣去完成这些问题并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同时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听课就更有目的性,带着问题听课,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将课堂还给学生,打造“生动课堂”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探究
一、努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尤为重要。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中生比初中生独立性强,自尊心也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尊重。作为教师,应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同时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激情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选用合理的教材处理方法
上好一节高效的地理课除了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分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分析教材,艺术地使用教材,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例如,正确对教材进行重组,选取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不符合的删减;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时间紧,课外自主获得知识的机会少,应增加一些相关的最新的科研信息,或者是和生产、生活密切相连的素材,结合恰当的例子,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能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对于教材的重点描述不易表述,即使是能表述也是简单的文字描述,我们可以把文字描述转变成表格的方式予以呈现,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同时也加强了知识间的比较,起到了强化知识的作用;对于实例不太多的可以进一步的拓展,而对于有些教材的安排不太利于学生认知的,可以进行调序。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创设新颖多彩、丰富生动的问题情境进行提问,能够诱导学生全面打开思维,迸发求知的欲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学习地理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教师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地理知识进行结合;在新课讲授前,教师可以回顾已知知识,寻找原来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比较,再提出问题。
2.增加提问内容的趣味性
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学习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3.寻求最佳的提问时机
教师结合学生心理反应和教学内容,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寻找最佳的提问时机,这样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宜过多,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哪些地方学生易于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有疑惑,何时旁敲侧击令其去疑解惑,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提问对象要讲究学生的层次性
教师在新授课前,要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为了高效提问,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提问得不合理,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的效果,正确的处理是: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差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学生积极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优化课堂的教学气氛和学习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增强课堂的高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已逐步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高效地理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单纯地去接受知识的灌输,多媒体可以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关键词:地理教学 兴趣培养 教学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283-01
目前中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不浓,不想学、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地理学科对高考文科的重要性。事实上,学习地理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祖国、世界的环境,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那么,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这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有如下四点体会。
一、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上课。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例如,高中第1节课时,可以在初中的基础上,讲南极洲以烈风、暴风、严寒为特征的气候时,可以这样讲:人去南极之前,身体从里到外必须穿上汗衫、衬裤、薄毛衣、外套裤以及防风农。脚上套上衬袜、薄毛袜和半寸多厚的毡袜,然后再穿上高到膝盖的足有八斤重的防水靴,头上还得戴毛绒线帽,手上戴上厚毛线手套。在南极大陆,周围常吹强劲的极地东风。屋外强风呼啸,屋内声震如雷。眺望冰原,天空上乳白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冰雪,哪里是云天,平时自由飞翔在海湾上空的海燕不见了,听到的只是呼呼的风声及二、三厘米犬的“冰雹”随风翻卷打在建筑物上的“咔咔”声,令人感觉身处在枪林弹雨之中。生动的讲解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情趣。这是激趣的第课。
二、控制调节地理课堂气氛。显然,课堂乱七八糟的气氛学生千涩无味,这对地理教学是不利的。因此,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控制、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们对地理的学习情趣,使教学做到活而不乱。例如,讲到世界人口问题时,引导学生看“苦难的母亲”漫匾,请大家议论这幅漫画的含义。学生一看到这幅画就哄堂大笑,产生了各种议论,这时疲碉厕}指出铎球出生这么多人,个个都要“母自尹来照顾饮水、吃饭、穿衣等,学生对这样的“说教”感到很自然很容易接受,于是便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学习巾。
三、适当补充教学材上课。嶷味佳肴,全靠调料。这个道理在地理敬擎过程中也同样适用,即教学巾应适当补充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教学材料。比如,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全球陆地的海平面基准,平均高度为840米,高大的山脉构成陆地地形结构的主要框架;陆地上海拨500--2000米的低山和高原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4.6%;海拨在5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522%;由于各大陆的地质构造不同,影响其地形结构也各有特点。在讲这些内容时就可以加人“佐料”:平原和高山的高度各有不.同,有的较高,有的较低,但其平均高度达到840米,由于其高度各有不同,因此也影响了人的性格……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加深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课堂上的“佐料”要适合教学的需要,否则会喧宾夺主。
四、充分利用地理漫画上课。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地理教材注重了教学图象使用的改革和创新,把具有“新、活、美”特点的漫画引入了新教材,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智能,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实施美育,都起到了其他语言材料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新”,就是形式新颖。这些漫画以其寓意深刻、幽默诙谐受到学生的青睐。图中夸大和变型的形象,增加了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特别适应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漫画中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反映了当代人类共同关心的各种问题,如资源、人口、环境问题。这对于提高未来公民的索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活”就是活跃思维。地理漫画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科学的理论形象化,架起了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创造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看一看”,输入地理信息;再通过“想一想”,引起思维冲突。如“飞来的山峰”,“钓鱼者的困惑”等带有启发性的漫画,特别容易激起学生猎奇、探索的心理,使学生从被动的受灌输转变为主动去吸纳知识。
关键词:社区地理课程资源;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279-01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为了落实这一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立足于教材,更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参与生活,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又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的活力。在种类纷杂的地理课程资源中,社区地理课程资源是最贴近学生、生动直观的一种教学资源。那么,什么是社区地理课程资源?这种教学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又是如何应用的?
社区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的社区环境中蕴含的具有地理教育教学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主要包括社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景观、民族风俗、语言文化、地理教育场馆设施(天文台、气象站、科技馆、博物馆)等。社区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有助于教师将地理教学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找到地理教学融入社会的突破口,增强地理教学的开放性,而且社区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学生校内地理学习的延伸,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优化地理教学的实效性。社区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发应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引进来”,将社区地理课程资源与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整合
所谓“引进来”,就是开发社区中的各种未被利用的地理教育资源,结合教学的实际,将这些资源纳入课程资源的范畴,并引进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
1、引进社区地理课程资源,整合初中地理教材
新版初中地理教材虽然文字精简生动,图片丰富直观,但在信息时代,初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学生个体认知差异很大,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仅仅运用地理教材中已有的这些知识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善于钻研和筛选与初中地理教材内容有关的社区地理课程资源,比如学校周边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地域景观、民俗节庆等,并对其进行优化、合并、精简,与地理教材进一步整合,把那些学生熟悉的地理生活情景作为教材中地理案例的补充,把社区生活中富有地理知识的图片作为教材图片的延伸,把社区活动中出现的含有地理元素的影像视频作为无声教材的拓展。社区地理资源与地理教材的整合,可使地理教材更贴近生活,更具有趣味性和时代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引进社区地理课程资源,优化初中地理课堂
在地理教材整合的基础上,地理教师更要将这些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或有一定联结的社区课程资源引入到地理课堂中,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地理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使学生的地理学习更贴近生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
此外,通过引进社区地理课程资源,还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空间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难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出现的疑难知识点,由表及里,化难为易,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比如学习《季风气候显著》一节,我国季风气候的冬夏风向和特点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学校操场上树立的国旗在冬季和夏季飘向是否一样,结合西安冬、夏季风吹拂时的感受,从而理解冬夏季风的风向和特点,像这样引入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生活环境,降低了教学难度,激起了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
二、“走出去”,利用社区地理课程资源构建开放性地理课堂
所谓“走出去”,即让学生走出地理课堂,走出学校,利用社区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和地理研究性学习,构建“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环境观,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新课程要求教师构建开放性的地理课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生活实践,探究身边的地理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理念,构建开放性地理课堂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采用观测、调查、参观、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发利用社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地理教育场馆、地域文化等资源,让学生尽可能的走出课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自主探究身边的地理现象,亲身体验身边的地理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天气、河流资源等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和水文观测,自主研究身边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游览社区内的自然风光,参观社区名胜古迹和博物馆、天文台、气象站等场馆,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社区水资源、土地资源调查,社区民俗调查、社区灾害调查等调查研究,通过搜集资料、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或地理小论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邀请社区的地理专家、学者、环保达人等开展地理科普知识讲座,丰富学生的地理课外生活,使地理知识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心中。
综上所述,社区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合理开发应用这些课程资源不仅能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提高学生地理探究能力,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由于社区地理课程资源繁杂,涉及面广,在开发应用中,地理教师还要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校内地理资源与校外地理课资源的关系,更好地整合社区地理课程资源,为初中地理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关键词】高中地理 理想课堂 构建 创新思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代替过去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这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一次挑战。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过去固有的创设“有效课堂”升级为创设“高效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设计凸显新课程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对原有地理课程的更新主要不是在地理内容上,而是在课程理念上。对于同样的地理内容,课程理念不同则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凸显新的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维目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为核心,相互渗透构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制定三维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整体把握,统筹安排。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我们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过程、掌握了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
例如“工业区位条件”一课的教学,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白银本地工业区的发展,以乡土地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的条件以及对白银工业布局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区位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发展变化。
二、创设活动氛围,构建教学和谐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以地理课为例,课的起始阶段:可用疑问启思、练习启疑等方式激趣,使“课伊始,趣味生”。课的发展阶段:可用揭示矛盾、比较对照、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方式激趣,使“课正行,趣正浓”。课的结束阶段:可用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等方式激趣,使“课已尽,趣犹存”。教师呈现信息技能有意义,学生对上课富有亲切感,怎能不激起内心的涟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平时,我们常常看到“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课堂的现象,这种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做法是缺少意义的,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须创设条件,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努力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图片、模型、实物、自制教具等传统的直观教具的作用;另一方面,努力创设条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多元组合,以生为本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师通过自己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多激励、活氛围;多用图、建联系;多引导、促探究;多设疑、创情境;多归纳、显规律;多训练、辅方法等多种教学方式的选择使用,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多元组合教法。例如关于地球公转意义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地理教学特色的图式法,还可结合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来总结各种日照图的解答方法。同时还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等,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分析:(1)地球公转方向;(2)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3)总结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并让学生拖动鼠标,将二分二至及相应地理现象送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巩固练习。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使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效益优先
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为学生开展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而且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最深刻影响在于能提高学生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抽象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高,而多媒体技术正好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且可以声像并茂和动态模拟地球转动、大气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等,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展开。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有效性
随着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已经成为初中地理教学中重点研究的课题。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低效制约了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结合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进行重点研究。
一、制约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的教育素质
不可否认,教师的教育素质是影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因素,一方面,有的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在课堂上主要是采取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贯彻与执行。另一方面,有的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如教学语言表述以书面语为主,语速滞缓,语调平淡,缺乏幽默;板书形式单一,板书内容结构不合理,难以集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注意力;对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等。
(二)地理课堂上的互动性差
初中地理课堂上的有效反馈与互动,是教师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现状、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然而有的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如在课堂上很少针对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提出问题的针对性不强。此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并没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如很少在课堂上组织合作性学习,或者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秩序比较混乱等。
(三)地理课堂的探究性不足
为了充分调动初中生在地理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地理课堂上需要有足够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和积极思考,但是由于很多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导致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不积极、思考探究不主动等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关于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因此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学习与创新,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新要求,教师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目标发展性、教学形式的新颖性。以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教学为例,如果采用传统的单向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初中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多样从教学方法创新的角度出发,初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好奇、好动、贪玩的学龄特征,尝试巧用游戏法教学,将中国的不同区域随机划分给不同的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学生结合中国特定区域内的交通、资源等情况,就区域内的工业、农业发展等相关知识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对比式的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二)重视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树立“生活地理”的教学概念,这是因为地理学科涵盖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理论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性本来就非常强,与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存在很多交叉的环节。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可以降低理论知识教学的抽象性、枯燥性,引起和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借助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事物帮助学生去理解地理知识和问题。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将生活中天气变化的素材引入课堂,让学生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天气现象和气候现象,将地理知识的学习与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充分结合起来。
(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的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地理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非常问题,教师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初中地理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更是要主动和他们去交流,注意维护学生在学习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激活初中地理课堂活力,点燃学生主动学习与求知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初中地理课堂的各项教学活动,进而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就自身在生活中用的自然资源以及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进行总结,并谈一下个人的理解,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此时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可以减少地理课堂上的板书数量,增加地理课堂的知识容量,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使初中地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因此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重视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此来吸引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仍旧存在很多值得改进和探索的环节,初中地理教师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段臣修.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语言幽默[J].现代阅读(教育版)
[2]模.谈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地理课的趣味性往往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如果地理课不能吸引学生,或学生不感兴趣,那一定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地理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这是由学科的特点决定的。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把握好地理课自身的特点。因为,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质应该是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来解释地理现象、认识地理事物、解决地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这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首要。“听不如看,看不如做”,因此,我认为在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中要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让学生“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进来。例如在《中国行政区划》的趣味游戏设计中,我采用了以下动手动脑环节:
1.示范:教师将拆分的各省轮廓还原到相应的黑板上(我校具有磁性的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拼图)。
2.想象:先展示拆分的各省拼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省区的轮廓,启示学生与生活中的一些实物相联系。然后,教师出示一、两个省的轮廓图片,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加以适当的描述:云南省像骆驼;青海省形似一只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宁夏回族自治区象一只飞鸟;山西省像一本书;黑龙江似展翅欲飞的天鹅等。)
3.准备:学生强化记忆各省区的轮廓和相应位置。
4.竞赛:由记时员记时,各组选派两名代表上台表演拼图,一分钟内看哪组拼得又快又准。该活动通过读图、拼图,让学生在“玩”中形成我国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运用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使学生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图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
巧借古诗教学。诗词歌赋,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教学过程增辉添彩。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用“风雨交加”;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讲海陆间循环用“百川归海”。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则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宇宙)。
三、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直观教学,就是利用挂图、标本、模型、投影、幻灯、录像、电影乃至电脑等媒体,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优化组合而成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其图、形、声、色吸引学生,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等优点,极大地活跃课堂教学活动,以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经过实际教学,发现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更大的发挥,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学生的兴趣也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且在课堂上老师在解决地图等方面更轻松更有效率。
四、实行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自主学习的作业应该是多样化、开放性的,除了传统的读图填图之类的作业以外,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经常布置一些游戏类、制作类、调查类、展览类的作业。比如,学完中国的行政区划后,分组进行省级行政区的拼图游戏比赛;学完经纬度以后,用乒乓球制作一个小地球仪,标出北京的位置;学习世界区域地理过程中,可结合世界环境日举行一次手抄报展览;学完中国的土地资源以后,布置一份调查作业,调查本乡土地利用和保护状况。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常常保持着新鲜感,也保持一份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对于地理教师来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简而言之就是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能让学生在课堂内掌握本节课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并能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会创造性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布置适当课后作业已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