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路基路面论文范文

路基路面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路基路面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路基路面论文

第1篇:路基路面论文范文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先学后做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利用项目和任务教学,精心设计系列任务,覆盖课程,推进学习。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模仿到独立。在课堂上边学边做,让学生通过做来学,强化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把路基路面工程这门课程建设成区别于普通高校、中职、培训班,具有高职特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

2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教材内容陈旧。新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未能在教材中得以体现,课堂教学与实际脱节,未注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授课方式单一。采用“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内容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课经常存在围绕知识不断探讨、不做任务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上课讲,下课练”“先学后做”“讲一半、练一半”“以讲为主,以练为辅”“师讲生做,害怕出错,不善示范”的形式。受学校教学条件限制,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配套足够大的室外实训场及室内实训室,实践教学环所需的实验设备较多,而且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分配到企业去锻炼实习,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多以教材讲授、课件图片、视频录像等方式实现。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学生反馈及社会用人单位需求调查发现,路基路面工程填鸭式的课程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3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学会“工作”作为课程的培养目标。以企业调研为基础,确定工作任务,明确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设计的标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系统化课程设计。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通过多家企业的调研,对道桥与市政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路基路面的工作任务,明确培养学生路基路面设计、施工能力的目标,制定路基路面工程的课程标准(包括教材编写、实训项目、课件制作、教学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课程评价等内容)。以实际工程过程安排课程的教学顺序。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搭建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4课程改革的内容

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链接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训。学:通过路基及路面的设计和施工规范,分析路基、路面结构形式的确定方法;完成路面无机结合料及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做:边学边做,在制作过程中不断深入学习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工艺流程及基本的理论知识。

4.1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采取“以任务为核心驱动、以项目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利用项目和任务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入的情境布置项目或任务,让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以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通过完成任务学习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在课堂上边学边做,课程尽量全在实训室上课,大班改成小班,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将若干个子项目串成一个大项目,将整门课的内容形成很好的衔接。本门课以路基工程设计、路面工程设计两个项目为导向,将项目分解为:路基横断面设计、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基边坡防护与地基加固设计、路面结构层设计、路面基(垫)层设计、沥青路面设计7个子项目。各子项目进行工作任务的设计,设计任务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依照认知顺序,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要求,系统化设计任务,创设工作情境。

4.2多种方式结合,突出工程性

除了校内的课程实训、实践,学校还应建立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真正感受企业的氛围,参与道路放线、设计、施工、检测的工艺流程,这对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熟悉路基路面的新工艺、新技术非常有益。同时,可以邀请校内外的专家、教学名师、一线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开展讲座,结合他们经历的重要案例和当前的国内外形式,介绍本学科在工程领域的成就和重要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社会上对建筑行业各种注册工程师需求量旺盛,根据道桥与市政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的要求,课堂中融入一些考试知识点,增加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4.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想把学生培养好,学校首先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求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也要有丰富的实践技能。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去施工一线企业培训,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和施工工艺,应增加教师到兄弟院校进修和交流的机会,加快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4.4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也应结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方案做修改,制定出符合道桥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新大纲修订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

4.5更新教材

目前,道路与桥梁工程中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应及时更新教材,对于新规范、新标准、新材料、新技术应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更新。

4.6课程考核方案

改变原有的理论考核模式,引入小组过程性自评(各组成员对阶段性成果自评,填写自评表)、小组过程性互评(各组成员对阶段性成果互评,填写互评表,后将各表取平均值,即为该组互评成绩)、教师过程性评价(教师根据每组成员的阶段性完成成果和答辩情况填写教师评价表)、小组总结性自评(各组成员对项目最后的总成果自评,填写自评表)、小组总结性互评(各组成员对项目最后的总成果互评,填写互评表,后将各表取平均值,即为该组互评成绩)、教师总结性评价体系(教师根据每组成员的项目最后的总成果和答辩情况填写教师评价表)。

5结语

第2篇:路基路面论文范文

1.1.1公路设计首先要对线路选择、断面设计、结构层设计和排水设计等进行综合考量,并给出三四个设计方案,然后结合工程造价、经济社会效益等,从中优选出最佳方案。参照的规范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设计规范》等。1.1.2公路交叉口规划与设计公路交叉口设计包括渠化及交通组织设计和竖向设计两种。渠化及交通组织设计应当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来确定是否需要渠化。具体渠化后的交通组织,例如转向和直行车道的划分等,需要根据交通需求来设置。竖向设计可以通过很多软件进行。1.1.3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原则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原则包括分离原则、限速原则、节源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1.1.4公路标志和标线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分类、颜色、形状、线条、字符、图形和尺寸等应符合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中的相关规定。公路标志和标线应在路网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公路的交通状况、交通条件、气象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并根据各种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功能、驾驶人的行为特征和交通管理的需要进行设置。1.1.5公路照明为了使驾驶者能在夜间辨认出道路上的各种情况,且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就要在公路上设置相应的照明设施。公路照明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亮度水平、平均照度、眩光和视觉引导这四个方面。照明灯具一般分为截光型、半截光型和非截光型三种。1.1.6路侧环境管理路侧环境管理主要体现在对路侧植物的管理上。路侧植物主要有美化环境、减缓司机疲劳、吸收有害气体和粉尘、净化空气和减少噪声等作用。1.1.7设计车速与运行车速的选择和控制设计车速决定着道路的几何形状。运行车速则是针对设计速度的不足,避免产生速度突变,保证汽车行驶的连续性而引入的,主要用于根据设计速度初定道路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路段运行速度、用速度差控制标准检查和修正线形和以修正后的运行速度为依据来确定线路的其他设计指标。两者的区别在于:设计速度是一个固定值,用于极限指标的控制;而运行速度则是根据设计速度和测算模型计算所得的线形,用于非极限指标的控制。1.1.8交通弱者的安全措施交通弱者的安全措施包括设置人行道、行人交通信号和安全岛,且路肩要有一定的宽度,并符合质量要求。

1.2公路用户行为规范

在公路安全系统中,人是公路用户的主体。实践证明,在诸多交通事故中,公路用户行为的不规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需要规则,公路交通安全同样需要用户行为规范来保证。不同的人,成长环境、性格和行为习惯不同,这些不同使他们在共用公路这一公用设施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一旦违反交通规则,就会导致公路交通的不畅,甚至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要制订规范的、标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用户行为规范,以规范用户的行为,为公路安全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公路安全检查

2.1主要内容

公路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制度的建立情况,安全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的在岗情况,安全责任制的签定和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的经常性检查和整改情况,特种作业持证上岗情况,爆破器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劳保用品的领用和使用情况,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情况和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情况等。

2.2技术路线

路线:安全检查准备阶段—安全因素识别分析—安全检查单元划分—安全检查方法选择—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检查结论和建议—编写安全检查报告。

2.3实施程序

针对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拟定安全检查的具体细则和考核办法,或按照上级安全生产督察评价标准直接进行安全检查。

3结束语

第3篇:路基路面论文范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大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与其他类型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振动小、噪音低、行车平稳舒适、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但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平整度、接缝处理是质量控制的难点之一。本文探讨了路面施工工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对路面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 路面施工 处理措施 

1.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处理措施 

在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在摊铺过程中离析现象非常严重。沥青面层的离析是混合料粗细集料和沥青含量的不均匀,粗集料集中的部位空隙率过大、沥青含量偏少,在运用阶段容易出现水损害、形成坑槽及松散等现象;而细集料集中的部位沥青含量偏多、空隙率过小,则会造成路面拥包、车辙以及泛油等问题。 

1.1若沥青搅拌机中振动升筛局部发生破裂,会使混合料混有部分超过规格大料径骨料,必须经常检查更换。 

1.2在搅拌场选址时,要尽量使搅拌场地与摊铺现场距离不要太远。同时,应适当平整运输通道、降低行驶速度,使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颠簸;对料堆要采取保温措施,比如要覆盖篷布等。 

1.3在摊铺机熨平板的装配过程中,首先注意熨平板底面接缝处是否平整、前沿是否平齐、底板、夯锤头及叶片磨损变形情况;其次要注意布料螺旋在靠近中间部分和连接部装反向叶片,因为摊铺过程中大多数离析都出现在螺旋连接部和摊铺机中间位置。 

1.4为减少螺旋连接部位产生的离析现象,还有一种做法就是采用一根完整的螺旋,即与摊铺宽度相同的通轴,可以改善离析状况,但仍不能完全解决、消除离析现象。 

1.5导致离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摊铺过程中频繁收起受料斗侧板造成的,在每车卸料结束时受料斗中的大粒径碎石比较集中,此时将侧板上的料送入布料器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离析。最好的措施应该是:一车料将混合料卸完驶离摊铺机后,将侧板余料收到刮料板后停止转动刮料板,待下一车混合料卸入受料斗后再转动刮料板将余料一起送入布料器进行摊铺,既能解决离析问题又可连续进行施工以取得良好的铺装效果。 

1.6对表面离析的处理,一般都采用撒料进行处理,有些施工现场直接撒混合料,造成压路机碾压时产生石料被压碎而发白的现象,甚至影响平整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正确做法应该是把混合料过15mm的筛子,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之前用细料补撒离析部位。 

1.7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双机作业,是目前各地推行的一项措施,但双机作业同时也存在两台摊铺机接缝的处理问题、离析问题以及两台摊铺机拱度的一致性问题,因此需继续进行追踪调查论证。但实际上单机作业也确实存在摊铺机中间和两侧密实程度不一致、稳度差异大、边部离析明显等问题,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在中下面层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时,选用双机作业,上面层一般采用中或细粒式结构,用单机作业也可以达到很好的铺筑效果。 

2.沥青路面施工中平整度的处理措施 

沥青混合料摊铺时,严格控制面层集料最大粒径的含量和级配的准确性,以减少压实系数的波动。检查振动系统、找平系统是否正常,对熨平板预先加热。 

2.1摊铺时,采用“基准钢丝法”找平,即在铺筑边线外20cm左右打入稳固的支撑杆,支撑杆间距为10m,根据桩位处中、下面层顶设计高程加上一个常数为钢丝标高。 

2.2基准钢丝敷设的长度每段为300m左右,一般钢丝长度为200~250m时其张紧力应为100~130kn;钢丝长度在250~300m时其张紧力应为150~200kn;使“基准钢丝”在10m内产生的挠度最大不超过2mm,必要时应加密支撑杆。

2.3在弯道半径较小段及边坡点附近或加宽段前后应加密支撑杆。 

2.4支撑杆和基准钢丝架设标高经核对无误后,才能开始摊铺,在铺筑过程中现场应设专人来回检查,防止车辆、施工人员及机械碰撞支撑杆或钢丝。 

3.沥青路面施工中接缝的处理措施 

路面施工缝分为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纵向接缝主要是针对整个路面不能同时铺筑才会产生;而横向接缝则是因为摊铺机提起并重新归位时才会产生。

3.1纵向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3.1.1要将先铺过的半幅沥青砼路面中缝切割齐整。但这并不是简单切齐了事,而是先要对路面进行考察,调查切割宽度,即切多宽能使路面平整,不出

编辑整理本文。

现坡头等。切割前要求施工员认真放样,恢复中线,用白线或粉笔作出标记,使切割人员能够准确切割。切割时更应注意不要出现犬齿型接茬,保证平直顺,不影响路面表观质量。 

3.1.2涂抹乳化沥青,沥青砼路面的结合需要一种粘贴剂,乳化沥青作为沥青砼路面的结合料,防止渗水。乳化沥青是高温施工时最好的结合料。实际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切缝、清扫干净后,均匀涂抹乳化沥青,切忌敷衍了事,否则过一段时间后,施工缝必将成为水损害的切入点。 

3.1.3选用自动找平式大型摊铺机,找平仪依靠已铺筑路面找平,摊铺机在铺筑时最好是紧邻接缝,但熨平板不能压在已铺筑路面上,采用人工处理接缝,然后压路机碾压成型。整体摊铺过程要求摊铺机匀速、连续施工。 

3.1.4一般来说采用自动找平摊铺机,机械很少出现问题,关键是人工找平处理。摊铺机铺过后,一般略高于铺筑路面,并且重叠已有路面10-20cm,首先用刮平板刮平,略高于铺筑路面0.5~0.8 cm,并需人工铲除干净,而后一人用平锹或刮平板沿施工缝方向成45度斜刮,斜面由内向外,刮底5-10cm。然后一人用竹扫帚(较稀疏的)沿纵向扫净,将骨料扫出,并清理干净,后面直接用刮平板沿纵向铲清,最后一人用竹扫帚将所有散落的混合料扫道铺筑的路面内,特别是已铺筑压实路面1m内的碎石杂物要清扫干净。要求:人工紧凑;否则,等温度降低后再处理,会使接缝形成麻面。 

3.1.5接缝碾压时,钢轮跨已有路面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平整度。通常情况下钢轮跨中行使,来回振动碾压两遍即可。当新铺路面不密实时,应跨已有路面的1/3或更少,才能挤压密实。反之,应从已有路面向铺筑路面碾压,达到较满意效果。为达到纵缝密实,一般要求碾压时起振速度、频率大一些,以便新、旧路面很好的结合。 

3.2横向施工缝的处理横向施工缝通常都是冷接茬,因此在摊铺时无论机械或是人工,其采用的都与纵向没有什么区别。只要符合松铺厚度要求,碾压平整,密实即可,但其碾压方法,却大相径庭。针对实际施工中情况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碾压方法: 

3.2.1平面接缝碾压,正如同施工规范上所讲,从已有路面向刚铺筑路面慢慢错轮,至全轮碾压,但钢轮振动压路机要选择合适的振频,保证不拥挤、不开裂,端头与中央效果相同。当横向碾压完成时,纵向碾压时,退出刚铺筑路面时一定要关闭振动,防止引起在横向处出现拥挤带,从已压实路面进入刚铺筑段时,可以小振进入。 

3.2.2当压实路面明显低于新铺路面,且需要切缝处理时,此时会在切缝处出现一松铺较厚和接茬两个角。碾压时切忌横向振动碾压,否则会出现大的跳车、波浪形。沿路线前进方向关闭振动碾压至平整后,前进可以用小振压至密实状态,后退减速缓慢驶出,才能使接缝顺平。■ 

【参考文献】 

[1]马兰花.浅谈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j].科技信息,2010,(20). 

第4篇:路基路面论文范文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比较常见,逐渐成为首选的路面技术。道路工程施工中,应该掌握混凝土路面技术的要点,才能发挥混凝土路面的优势。结合道路工程的施工实践,分析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技术。

1.1准备工作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中,需要积极安排准确工作,为保障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性能效益,准备工作以基层验收和路面试验为主。基层验收的目的是消除道路基层对路面施工的影响,强化路面施工的规范性,掌握道路基层的具体情况后,再安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落实准备工作的服务性。路面试验用于检验路面施工技术的可实施性,避免其在道路工程内引发安全隐患,根据道路施工技术的需求,在准备工作内安排机械诊断、材料验收、设计复核等试验,排除不利的技术因素。

1.2拌合技术

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合技术,主要是控制各项混合料的配比,配合混合料的拌合工艺,进而发挥混合料的质量优势。首先道路工程企业需要安排混合料的投入,包括顺序、使用量等,全面实行技术规范,现场施工人员可以借助电子计量设备,保障各项混合料的精确度;然后设计拌合的时间,拌合期间严格控制温度,不能出现温度过度的情况,重点防止拌合超时,以免混合料碳化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最后审核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混凝土达到路面施工的标准,针对拌合技术中的缺陷实行弥补控制,避免拌合技术出现质量问题。

1.3铺筑技术

混凝土摊铺前期,需要重新检测路面的状态,特别是路基工程质量,确保其符合路面标准后才能安排混凝土铺筑。摊铺是混凝土铺筑的核心,按照混凝土铺筑试验中的参数,保持一致的混凝土厚度,可以随时调整铺筑的速度,确保现场摊铺的质量。铺筑技术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提高摊铺机作业的效率,铺筑过程中不能出现缺料停工的现象,防止影响混凝土路面的铺筑效果,做好铺筑技术的管理工作。

1.4接缝处理

混凝土路面施工不能一次性完成完整铺设,由此施工技术中面临着接缝处理,而接缝处理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性。例如:某市政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处理,该工程内两段混凝土路面相隔时间较长,接缝处理时还要考虑时间差的影响,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该工程为防止两段混凝土路面收缩,提前遮盖、洒水,提升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接缝处理不选在多风、多雨的气候环境内,以此来确保接缝处理的质量性能,其余按照正常接缝技术处理即可。

2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提升路面施工的质量水平,落实各项施工技术。结合路面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质量控制的内容,如下。

2.1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混凝土是路面施工技术的主要对象,其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道路工程外界环境对混凝土质量有明显的影响,而且温度差异可以干扰混凝土的性能。所以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严格控制温度质量,特别是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温度,保持路面施工中混凝土的标准性,同时应加强混凝土的强度。

2.2控制混凝土的调配

混凝土的调配基本是在室外进行的,调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道路工程应控制混凝土的调配质量,避免出现不利的影响。道路工程针对调配完成的混凝土实行质量检测,评价混凝土的性能、质量,如果混凝土未达到相关的标准,必须重新进行调配。

2.3控制碾压质量

混凝土在路面施工中表现出粘稠的特点,碾压时的附着性强,很容易粘合在碾压设备上,干预混凝土的完整性。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时,着重控制碾压的质量,防止混凝土粘合在碾压设备上,保障路面碾压的有序进行。

3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优化措施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存在影响,应积极优化混凝土路面施工,以此来提升施工技术的水平。

3.1提高工程衔接的水平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衔接工艺是优化的重点,用于规避前后施工中的缺陷,强化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性,同时完善混凝土路面的质量,体现高水平衔接的优势。

3.2选用专业性的人员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选用专业的人员,既可以高效的执行施工技术,又可以落实质量控制的措施,有利于规范混凝土路面施工,而且专业人员可以保障施工技术的规范性,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3.3合理安排养护

养护是优化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措施,养护阶段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如:耐久性、强度等,道路工程单位应合理安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养护工作,发挥混凝土养护的作用。

4结束语

第5篇:路基路面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路路面施工;问题;措施:质量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highway pav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relationship to thousands of families, related to the life of the people to safety. So the practice of effective roa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highway pav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complex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ment to start the discusses, and put forward the including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pavement construction syste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way system,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quality, ensure that materials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optimization, etc.

Keywords: highway pavement construction; Problem; Measure: quality

公路路面施工的涉及方面非常广泛,而它的施工也有着一个复杂无比的过程。在施工中,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许多,比如设计,地形,地质,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设施,管理制度等等,这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如今,我国的公路建设任务非常繁重,许多公路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中,还有很多公路正在等待审批和开工。然而,与这种繁重工作任务不相称的是,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测绘管理方式还很落后,属于粗放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容易因为测量而耽搁工程进度、土石方费用难以精确控制、测量工程事故容易发生。

一、公路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公路路面施工的设计变数多,为路面施工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以某路段为例,该工程的路面施工地段在深山的古褒斜道上,路线沿红岩河和龟川河逆流而上,穿山跨河,地质结构非常复杂,桥、涵、隧施工项目特别多,该路段原工程的设计在很多地方上存在着不完善或者是不尽合理之处,随着公路路面施工的逐步深入,迫切需要变更原来的设计,使之必须符合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还有防洪排水等其他一些设计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能严格遵守路面施工管理程序。第一,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先开工后上报的现象。某些施工单位习惯于传统的做法,路面施工开工前不写开工报告,或边施工边写开工报告,或提交施工报告后未经批准便开工,严重地违反了施工监理的程序。第二,先检验而后有检验申请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承包人没有施工程序的概念,加之有些监理责任心不强、监督管理不严,使得承包人没有预先提出质检申请,监理却做了质检工作,违反了施工监理的正常程序。第三,存在不按规定频率检验的情况。在路面及“三背”(墙背,桥背,涵背)的填实过程中,按要求必须仔细控制填实分层厚度及压实度,每填筑完一层,承包人都必须亲自检该层压的压实度,并上报监理抽检,压实度合格后,才能去填筑上一层。但是,有些承包人却只是强调施工进度,未按规定频率进行自检,监理不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检,这显然也是有悖于施工的监理程序。资料乱,缺,假,技术资料欠缺也是承包人一大通病。由于承包人的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缺乏和经验不足,加之未能及时进行技术整性较差,有些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也不足。企业自检的环节薄弱。企业自检,是工程质量保证关键性环节。凡是没有经承包人自检,以及自检不合格的一些工序,监理工程师是有权利拒绝质检签字认可的。但是,有些承包人质量保证体系并不完善健全,检验人员配备不足,自检机构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效用,承包人不主动先自检,而直接上报监理检查的情况经常发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难度非常大,建设工期短。我国公路建设任务相当繁重,许多公路工程正在紧张地施工建设中,还有很多公路也在等待审批或开工。然而,与这种繁重工作任务不相称的是,我国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测绘管理的方式还非常落后,属于粗放式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容易因为测量而耽搁工程进度,土石方的费用难以来精确控制,测量工程事故较容易发生。公路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由于没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的保证,容易造成一些如质量低下,返工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就影响路面施工的进度、企业信誉与经济效益。因返工造成地工期延误与经济损失等方面的沉重教训也是非常多的。

公路路面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施工的工期较长,难度大,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多。除了以上问题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如防洪设计,路基的压实等方面。尤其是路基的施工,公路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基填料性质和压实的程度。从现有的条件出发,达到要求的压实度也是保证路基质量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当前路面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一些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完善公路路面路基土的压实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规范规定了高速公路和与一级公路路面以下80cm到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则必须大于等于95%,对其他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的时候,其压实度也应按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的标准来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公路路面堤基底压实度最好不小于93%的规定。如在西部的某国道主干线的二级专用公路的施工中,路面设计的标准是高级路面,因而从公路路面路基开始,所有的检验标准必须均采用一级公路的验收标准。

二、保障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

改善路面施工的测绘方式,将粗放型转为精细型测绘。理解线路勘测阶段的主要测绘工作,包括初步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等,要先进行一下导线测量,定好大致的位置及走向,再进行平曲线测量与设计,打好中桩,后面就可紧跟着实行中桩的抄平与横断面的测量,随后再进行结构物的调查,桥梁涵洞调查和标注,最后再进行平面图绘制。完成后可以进行内业出图。也可以首先去设计交桩。水准点,导线复测,出平差的成果,交给监理去签字认可。工程量的复测,计算工程量成果,交给监理去签字认可。在成果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成果点的加密不设,加密数据交给监理检查认可。在完成以上后,方可进行原地面测量,线路中线放样。建立健全公路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公路质保体系的普及程度及运用深度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质得飞跃,但是,依然落后于我国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没有满足我国公路健康稳定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公路质保方面我国质量保证体系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到公路质量的发展,影响了公路质量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注意施工质量的全面管理,要做到全员参与。在公路质量管理过程中,我们要规范过程管理,加快推进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步伐,在体制上要明确政策,重点指导,为公路质量保证体系健康稳定的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公路施工时还需注意要把固化剂拌合,并均匀地喷洒在作业路面上,固化剂拌合和喷洒是否均匀,也直接影响公路路面施工的质量。还要提高路面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路面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的高低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工程师的带领之下,做好规划设计,制定工作计划,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检查安全的措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为了让施工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还要编写是施工注意手册,作为指导不断完善,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教育,促进团队配合协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技能,保障施工质量安全第一。还要注意路面的保养及防洪排水的设计等其他方面,也要加强监督,严把公路质量关,这样才能让公路修得好,用的长。

影响路面施工的因素颇多,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文只对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论述。公路路面施工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施工工程项目的一部分,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及协调。

参考文献:

[1]赵琛,叶志峰.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关键[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4)

第6篇:路基路面论文范文

由于等值反向的激振力不会在作用在同一作用线上,所以两个偏心轴所产生的激振力会在旋转平面内形成激振力偶矩。中心激振轴不断的进行转动,激振力偶的旋转方向也会不断改变,这样的话滚轮上就会不断的承受交变扭矩的作用,形成滚轮的扭转振动,从而对地面产生连续的振荡压力波,压力波会沿着被压层水平方向在碾体的前后进行传播。液压激振马达驱动中心轴进行高速的转动时,由于受到交变激振力偶的影响,碾滚会对地面形成前后方向的高频振荡压力波,而被碾压的材料会受到交变剪切应力的重复作用,从而产生剪切破坏,与此同时,被压层在碾滚静荷载的影响下,会出现垂直位移。在振荡压力波和静载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土粒质点会发生共振并进行重新的定位,在挤压的作用下把空隙消除,排出水分互相嵌进,从而实现了密实的目的。

2沥青路面工程中振荡压实技术的应用分析

2.1对于沥青材料路面的接缝处的压实

第一,横接缝处的振荡压实。碾压的顺序是先从横接缝方向开始,然后循序渐进进行压实,按照这种模式一直到新摊铺的沥青路面已全部的越过横接缝为止。对于没有摊铺的相邻车道的碾压工作在进行时要把供压路机顺利开出的辅助材料铺在尚未摊铺的横接缝一侧,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就是可以有效规避挤压现象出现。第二,纵接缝处的振荡压实。对于公路纵接缝处的压实工作,为了确保压实的顺利,应该同时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梯次摊铺,对于这两台摊铺机之间的前后间隔距离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控制。碾压时先沿着接缝处多次碾压再进行两侧的碾压工作。

2.2振荡压实施工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

从实际的路面压实工作来看,路面的压实工作一般由三个阶段组成,即初压、复压、终压。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很好的衔接性,它们在实际运用中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具体的碾压机械的选择上也不相同。对于最终的碾压效果也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像碾压的组合方式、碾压的次数、压实度等因素。第一,初压阶段。初压阶段的作用就是尽可能的使路面平整稳定,它的开展前提是在温度较高的状态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要在摊铺完沥青混合料后的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具体的碾压步骤要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即由外向内进行,先从路面的两侧开始逐渐的向路中心进行碾压,如果出现相邻的碾压带时,在进行碾压时要保障两者的重合是在至的宽度,这样可以充分的保证碾压工作的全面完整,不会有遗漏点。在开始碾压工作之前,要确定正确的碾压机械,一般是选择轻型的钢筒式的振动压路机器,同时要确保这种压路机器的驱动轮要时刻与摊铺机是相对的方向,而且为了压实的力度均匀良好,碾压机械的运动方向和路线也不能随意的变化。第二,复压阶段。这一阶段的碾压主要是为了巩固上一阶段的碾压工作,可以起到有效减小空隙率的作用。在具体的压路机选用上,要根据路面状况尽可能的采用具有振动性质的压路机,这对压实工作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具体的碾压次数要在经过试验段的铺筑后确定,一般最少的是在5遍以上,具有振动性质的压路机在进行压实时要保证其振动频率在35Hz—50Hz之内,与此同时,也要根据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具体类型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三,终压阶段。终压阶段的目的就是对路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整理,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碾压痕迹进行消除,从而使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性得到提高。在这一阶段的进行过程中,要采用双轮滚筒式的压路机进行碾压,在压实工作过程中,要使碾压的振动装置始终处于关闭的状态,具体的碾压次数最好在1—2遍,这样就会使路面的平整度得到强有力的保证。

2.3振荡压实施工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

第一,要打造专业的具有高素质的队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可以对振荡压实技术有全面的了解掌握,能够对技术的运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高效的处理解决,使这项技术可以有高效的应用。另外,对施工人员也要进行及时的培训工作,掌握并熟练操作振荡压实技术的相关机械设备,这样才能准确的利用振荡压路机来完成路面特别是沥青路面的碾压工序。第二,事前的路面铺设工作。确保振荡压实技术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对于路面的铺设准备工作的安排,对于即将要进行压实的铺设路段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尽可能的确保振荡压实相关机械可以顺利有序的进行工作,同时也要对压实的施工流程和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第三,压实结束后做好检查工作。在施工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施工问题,这在沥青公路路面的振荡压实工作中也是难以避免的。最常见的就是在路面的接缝处压实处治工作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基于此,在运用振荡压实施工技术进行路面的压实后,要及时的对路面的压实效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压实不均、不密实的问题,要及时的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并采取正确的解决处理措施。

3结语

第7篇:路基路面论文范文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与评价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作为基本手段,运用统计性规律,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通过数据分布的特征来判断,纠偏并解决施工控制中的异常问题。将收集而来的沥青路面各项控制指标的数据经过一定条件的数据处理后描绘于控制图上,根据图形上面各个描绘的点的波动情况及波动趋势等来判断是否处于受控状态,若失稳或失控,情况不严重则分析加大监测力度并查找原因,情况严重,停工进行分析研究,尽快确定影响因素,并解决异常问题,在动态的调整和控制之中,完成对于影响路面质量的指标的动态控制。质量控制图样本的抽取就运用到了这一理论,认定所抽取的样本都处在小概率范围外的稳定受控状态,若不是这一状态,就说明过程并非处于稳定状态。数理统计原理研究中,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在正态概率密度的分布中,落在(μ-2σ,μ+2σ)范围里的概率为95.44%、落在(μ-3σ,μ+3σ)范围里的概率为99.73%。受到正态概率密度分布的这个结论的启发,美国休哈特博士利用这一特征,将(μ-3σ,μ+3σ)这一范围作为质量控制的界限并将原理示意图进行顺时针90。旋转进而上下的180。

翻转而形成了现在的质量控制图。事实上,这是在显著性水平=0.0027下的概率统计检验图。质量控制图以μ+3σ作为控制上限,以μ作为中心线,以μ-3σ作为控制下限。并以这三条控制线作为动态控制的控制标准和判断界限。

2实际工程中的工程质量控制

在实际路面工程质量控制中,一般采用休哈特的均值一极差控制图(X-R图)来对沥青路面的各项关键指标进行控制。均值控制图应用于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指标的均值的分析及判断,而极差控制图应用于施工过程很重质量控制指标的极差的分析及判断。均值-极差控制图(X-R图)中心线CL为样本的平均值X,并绘制质量控制的控制上限UCL及控制下限LCL,以确定施工过程中允许的波动范围。

3结论

第8篇:路基路面论文范文

一个工程好坏绝大部分取决于材料的质量好坏。所以材料的选取要非常的严格。对于沥青路面的材料,有2类,一类材料是粗集料,就是最初的公路沥青的原料来源,就是比较传统的碎石,通常是采购者从不同的采石场运输而来,也就代表着它们的规格是不同的,质量也就不同,这也就直接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所以在进行公路的路面施工的时候,它的质量就很难维持一致。还有另一类的材料就是细集料,即矿石粉,这个步骤是很重要的,占所有工序的比例很大,施工前一定要确认这道工序,确认料场的选择正确,还要按照规定配料比,还要保证日后的配料比保持不变。

2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过程

2.1沥青路面施工的准备阶段

2.1.1图纸的设计

图纸是非常重要的,而图纸的优劣也决定工程的施工进度。图纸的设计是沥青路面施工准备阶段的第一任务。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也为工程的施工准备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通道。也为工程的材料预算提供了方便,也为沥青混凝土的需求做出了预算,合理为确定施工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2.1.2沥青路面施工的配合比设计

在沥青路面施工之前,工地的实验室相关工程人员就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比交给了相关的负责部门,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计算统计,并且在实验的计算过程中会有监理人员进行全程旁观,结果的正确性毋庸置疑。随着公路沥青技术的提高,原材料的质量也有了保证,即材料的配合比的正确率就上升了许多。

2.1.3设备的安装调试

工程的施工安全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所以施工的工具的安全因素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所以沥青混凝土拌的设备要选择正规的大厂家的产品,拌和设备也要满足工期的要求以及工作时间的要求。

3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3.1.1沥青路面的施工的准备阶段

沥青路面的施工的准备阶段,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选购和相关制品的采购,同时还要确定科学精确的工艺的参数以及材料组成参数。并按照指定的设计沥青种类和产品标号进行采购料,还要有沥青出厂的质量检验单,对于不同的出厂商的沥青,要知道适宜的沥青不仅能延缓沥青路面的损坏程度、在低温开裂方面,沥青路面因重载和高温作用产生过深的车辙等都是重要为题。所以会有产品的标号出现不同,所以要把沥青分开存放,不同的规格的要按照日期,检验单号进行选择后存放。存放地要通风,避光处。然后通过试验选定矿料场;所进集料应洁净、干燥、无杂质,矿粉要求就显得复杂许多,要让矿粉表面洁净、处于干燥状态、没有结块,不能暴晒,阴凉通风处存放;经常抽查矿料级配,不定期进行调整,不断完善材料的选购标准,让效益最大化,材料的支出预算降到最低。

3.1.2沥青路面的施工阶段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正式施工的阶段,相关负责人要不定期进行抽查和验收材料与制品的实际性能,以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沥青混合料质量的控制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品质与沥青混合料质量更离不开联系。还有就是沥青路面的接缝的处理,这也是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和稳定性的最重要的工序之一,这道工序必须要由有经验的人员来对其进行管量和操作。

3.1.3沥青路面的施工的监工阶段

为了严格的保证沥青混凝土公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就必须从前期材料拌和以及后期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把关。因此还要对公路路面的各个结构层的表面弯沉以及每个结构层的所需材料,都要进行反复的计算其弹模量用来保证施工工程的符合指标;设计师在在进行路面的设计,要细心的反复的验证其参数取值,施工工程的指标都要参考相关的文献所规定的唯一合格的标准。其次的监工重要的就是路面的竣工弯沉是一个重要的参考量,它是路面刚度特性以及整体强度都是工程的主要判断指标。所以,工程监控中,经常用路面回弹弯沉值来评价公路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道路基层和其以下结构在受到不同的力作用时,表现不同的刚度。将材料模量参数以及路面内各结构受力状态相结合,把综合模量指标作为参考标准,来表征公路结构因受力而发生的形变量,是对沥青施工的公路结构组合质量以及刚度的准确的衡量。合格验收制品质量,用来确保制品质量满足相关的施工质量要求,竣工之后验收合格就是一个合格的施工工程。在竣工之前,监工的工作也是非常的重要,监工如果是一个负责人的人,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公路的整体质量,监工要从前期材料拌和到后期的工程实施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把关。

4探讨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

第9篇:路基路面论文范文

关键词: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施工工艺

一前言

现代公路建设中,由于沥青路面的诸多优点而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的质量的好坏,可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增加行车安全,提高路面的通行能力,减轻行车的颠簸和噪音,减少汽车机件和轮胎破坏,降低油耗。由于施工水平及交通荷载,还有自然因素地理位置的影响,公路破损现象经常发生,给社会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目前,尤其是沥青砼路面应用范围较广,无论高级、次高级、低级路面都采用沥青砼路面,所以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尤其重要。

二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

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沥青面层前阶段:第二阶段:沥青面层施工阶段;第三阶段:沥青面层施工后,即工后交付使用阶段。第一、第二阶段可通过一定措施,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和加强现场管理控制对平整度指标加以控制和改善、提高,第三阶段可通过及时养护加以处理或通过路面专项维修恢复其路面使用功能。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主要原因是:下承层平整度不良对沥青路面平整度的传递影响因素,沥青混合料的影响因素,基准面(线)的影响因素;摊铺作业的影响因素:碾压作业的影响因素。

三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控制

(一)沥青混凝土后场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后场是指沥青混合料生产场地,也即拌和楼场地。后场生产控制主要是确保生产成品——沥青混凝土保证施工要求,满足设计规定的有关指标。后场施工应注意:

选拌制设备,从拌制设备上保证后场施工质量。以拌和机为中心的沥青拌合厂,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的性能和生产能力是一个主要方面,保证拌和楼的生产能力与工程规模相互匹配,拌和料必须具备全过程自动控制,能够分析数据、核定生产量,能够进行拌和质量分析,最好具备匹配的二级除尘装置。选好了拌和机,再优选沥青加热设备、矿粉的外加剂、添加设备及装载机等附属设备,从它们的性能和供需能力上确保与拌和机配套,以满足拌和机生产要求为准。

确保原材料质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抓集料检验,从加工性、结构性两大指标狠抓落实,粗集料要注重颗粒尺寸、形状、松软质和黏附性指标,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注意保证粗集料筛分级配变异小,保证石料软弱颗粒、白云石、长石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细集料应注重砂当量和黏附性等指标,应严格控制砂,进场后及时搭棚防雨、防晒。所有集料注意分级存放,不得串混。为防止材料离析,还要将场地硬化,并在堆放时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层堆放,不能锥堆。沥青原材料应从黏度等指标着手,确保沥青指标优良,符合设计要求。

拌制工艺上着手保证成品质量,在生产中,做好生产配合比的设计,保证目标配合比在拌和中得以实现是关键。要保证冷热料供料平衡,拌和楼不待料、溢料少,就要处理好冷料转速与流量关系、筛网孔径选择、热料仓供料比例的确定等方面。先从热料仓供料抓起,采取措施保证各仓均衡储料:保证原料稳定的组成和供料比例。接着抓温度及拌和时间的控制,保证沥青、集料及混合料拌和、储存、出场温度,严格控制每一盘的干、湿拌和总时间。

(二)沥青混凝土前场施工工艺控制(现场铺筑的控制)

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进场施工前,先进行上一道工序的验收,进行高程测量、沉降稳定检验等检查验收工作,检查下封层的完整性,清理基层表面污染、杂物,进行水冲洗。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在水冲洗的时间安排上要尽量提前,确保施工时基层干燥。

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在车辆的安排上必须满足运力要求,车辆载重量应大于15t,运料前打扫干净车槽,并涂1:3油水混合液,车槽侧面打温度检查孔,备覆盖成品混合料的油毡布。混合料装车时指挥驾驶人员前后移动车辆,分三堆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时,运输车辆要在离摊铺机30cm处停车,停车时不能撞击摊铺机。

摊铺时的质量控制。先从摊铺机性能抓起,全套摊铺设备尽量用相同品牌,型号尽量相同,新旧差别要小,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懂得摊铺机的主要构造并能作相应的调整。在供料系统上,受料斗空板不能每一车料收一次,要利用刮板输送器和料斗阀门控制好进入摊铺室的供料量,布料高度一般占2/3,并确保沿螺旋全长布料一致。要选择合适的料斗阀门开度,使其与供料速度恰当配合,进而达到刮板输料器连续、均匀地供料。在预压整平系统上,如振捣梁预先捣实、熨平装置整面熨平,则密实度低;如振捣熨平装置同时进行振实整面熨平,则密实度也低;要利用摊铺机自动找平系统调平路拱;要及时调整熨平板和拱度等结构参数,确定松铺系数,调整布料器高度、夯锤频率及供料系统。在摊铺速度的选定上一般不得小于1,5m/min,以保证碾压温度不致降至低于完成碾压充分的时间(即在80℃以前的时间),但是如摊铺速度过快,则混合料疏度不均、预压密度不一、表面出现拉沟,直接造成预压效果差(小于80),所以上面层最好<3m/min、中下≤4m/min。在摊铺时恒定连续好,不能时停时开,防止混合料冷凝及产生台阶状不平。最后一道工序是碾压,常用的压实机械有静压、轮胎、振动三种。碾压则分三种,分别为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要求整平、稳定;复压要求密实、稳定、成型;终压则要求消除轮迹。初压、用双驱双钢轮7t~10t静压;复压要求提高密实度并揉压以减少表面细裂纹和孔隙,根据其具体要求一般采用lit~13t振和20t~25t轮胎,根据相关报告,25t轮胎施工能达到密实度95,振动设备施工则能达到96~98;终压采用宽幅钢轮2m~2.2m、重16t的碾压设备。碾压要掌握好碾压时间,碾压有效时间是从开始摊铺到温度下降到80℃之间的时间,混合料开始摊铺后温度下降最快,大约每分钟下降4℃~5℃,所以在摊铺开始后要紧跟摊铺机作业,争取有足够的压实时间。

(4)施工中,往轮碾上喷洒水的时侯,要注意控制喷洒量,以防降低混合料温度,要采用雾状喷洒器。在混合料接缝处或冷热搭接处,要采用横缝横压。

四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应注意哪些问题

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应处理好纵、横接缝的外观质量。在纵接缝施工中一定要选用大型摊铺机全幅摊铺一次完成最好,二要双机摊铺作业,搭边碾压热接缝,必须半幅摊铺时,在中间及边缘应设挡板或切齐后再摊铺另半幅。总之都应按施工操作规认真操作,消除不利因素,使其达到质量标准。

横接缝做不好,跳车明显,影响平整度的总体测试值,平整度是直接体现行车舒适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影响路面平整度有机械操作,碾压方法和松铺厚度等诸多因素,但横接缝不好是主要的,在施工中,无论采用斜接缝,还是平接缝都可以,应该说还是平接缝有利。重要的是:认真对待,精心操作,筛料找平,量测修整,跟踪检查,先横压后纵压,采用合格不放过的原则构造物两端的沥青面层连接处产生的缺陷量大,明显,容易被人发现。即影响外观质量,又可造成早期开裂,要配合人工扣锹撒料,填平补齐,采用其它的方法进行补压夯至密实(小手扶振动压或移动式振动夯板都可以),使其达到密实整齐合格。

测定密实度的方法问题,有些路面工程在中间检查时发现,看检测结果压实度达到了,但取芯观察实际上空隙较多,渗水性强,根本未达到密实程度。结果是,采用试验方法不当,试验测定结果有误。测定密实度其方法有三种:一是l型结构,取芯试件密实,不吸收水分,可用水中称重法测定。二是虽是l型结构,但取芯试件不太密实,其吸水率在2%以内,可用表干法测定。三是其他结构取芯试件,表面粗糙,凡吸水率大于2%的,一定要用蜡封法测定密实度,不应一律采用水中称重法测定,否则那就失去了测定结果的真实性,保证不了路面压实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