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生调查报告范文

高中生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生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高中生调查报告范文

组长:

组员:

调查对象:xx县高中生

调查范围:xx中学、xx第2中学。

调查目的:了解现代高中生一日三餐状况并提出建议。

调查步骤:

【1】进行问卷调查。

【2】上网查找资料和查阅书籍。

【3】咨询相关人士和医生。

【4】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其调查结果,提出问题并作结论。

调查发现:

【1】大多数高中生是一日三餐,少数高中生是一日四餐,极少数高中生是一日五餐。

【2】有百分之二十的高中生没有因不进行正常饮食而得病,百分之十的高中生因不进行正常饮食而得病,百分之七十的高中生说不知道。

【3】有百分之三十的高中生没有挑食的习惯,百分之七十的高中生有挑食习惯,而没有挑食习惯的高中生主要因为他们为了健康着想和口感好,有挑食习惯的高中生是因为口感不好。

【4】几乎全部高中生说有饿肚子的现象,饿肚子的时候主要在第五节课和下午六点过后,而其它原因有:早餐吃不饱,能量供应不足;口感不好和挑食。

【5】有百分之十五的高中生会经常更换中晚餐的样式,百分之六的高中生说‘无所谓’,百分之七十九的高中生不会经常更换中晚餐的样式。

【6】有百分之五十八的高中生经常吃水果或蔬菜,百分之一点五的高中生从不吃水果,爱吃蔬菜的高中生只占百分之三十五。

调查分析:

【1】高中生的饮食习惯还是很好的,因为一日三餐对人身体是非常有利的,而一日四五餐则表现为吃多,这对人的身体健康

是无益的,所以高中生应适量饮食,充分饮食,对自身健康才有利。

【2】反映了高中生的不正常饮食会给自己带来疾病,也说明了同学们对饮食带来的危害并不了解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关系着

人的身体健康。

【3】说明了有很多高中生还在挑食习惯。挑食、偏食已成为了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4】饿肚子是不可能避免的,因为有时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但是经常饿肚子会带来疾病和一些不良影响,所以要尽量避免

饿肚子,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5】高中生要经常更换中晚餐的样式,才能保持营养平衡。

【6】高中生要多食含氨基酸的食物,以保证精力充沛。如牛奶、鱼、蛋等。要少食含糖食物、高脂肪食物。

调查结论:我们小组通过了这次的调查,是我们对高中生的饮食结构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从此次调查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出现“高中生的一日三餐与健康”问题的答案。其主要有几点:

【1】同学们不了解一日三餐与健康的关系

【2】同学们对自己的一日三餐饮食方面不够重视

【3】同学们对一日三餐的健康饮食的无所不知和盲目性

【4】同学们没有很好的饮食习惯等。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了一日三餐与健康的关系,得到了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出现“高中生的一日三餐与健康”问题的答案,知道了高中生应怎么采取一日三餐的方式才健康。我们小组调查得出的结果已达到了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

医生的建议:高中生一日三餐的饮食原则及科学搭配非常重要,一日三餐,人吃饭不足是为了填饱肚子或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那么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按时吃饭,不吃剩菜剩饭

【2】不吃热量过高的食物和太干燥的食物

【3】早餐吃好一些,中餐吃饱一些,晚上吃少一些以防止消化不良导致胆结石

【4】饮食不要太单一,要吃多种食物

【5】早、中、晚餐饮食要平衡,要多吃一点水果

第2篇:高中生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目的:

时下,高中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高中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调查对象:

在校高中生,而高中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高中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高中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高中生30名,分别分为高一10名,高二10名,高三10名。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高中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高中生都认为兼职是高中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从调查中数据显示,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打工的活动。

调查结果分析:

当代高中生与以往的高中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高中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高中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高中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3篇:高中生调查报告范文

·· 调查表格

对象:

卷数:

时间

一·阅读关注程度

题号

问题

选项

人数

比例

1

你喜欢课外阅读吗

a喜欢

b不喜欢

2

你的课外阅读通常占了多少时间

a较多

b较少

c没有

3

你认为课外阅读

a有意义

b浪费时间

c消磨时光

d影响学习

4

你读一本书大约用多久

a 1~2周

b 1个月左右

c更多

5

是否觉得情节不好就会将读了部分的数丢下

a经常

b偶尔

c几乎没有

d从未

6

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

a 12小时左右

b 8小时左右

c 4小时左右

d 更少

7

为什么喜欢上阅读

a被逼的

b就是喜欢,没原因

c消磨时间

d觉得对自己有益

8

选择书籍的原因

a个人爱好

b情节吸引

c写作手法

d书的厚薄

9

家长支持你阅读课外书吗

a非常支持

b不支持

c不闻不问

10

你认为课外阅读对你学习有何影响

a积极影响

b消极影响

c无影响

结论:

二·阅读倾向

题号

问题

选项

人数

比例

1

你一般喜欢阅读哪类课外书

a武侠.言情.网络等小说

b名着瞎说

c散文.格言类

d推理.科幻类

e报刊类

f漫画类

2

喜欢国内作品还是国外作品

a国内

b国外

c都喜欢

3

获取读物阅读的途径

a书店购买

b同学.朋友.老师等

c学校.图书馆

d网络

4

觉得哪方面的书能更好地调动同学的积极阅读性

a文学类

b习题参考类

c生活常识.美容健身类

d娱乐.科普类

e时事.旅游类

结论

三·随便谈谈

题号

问题

回答

1

谈谈自己喜欢的作者即其作品

2

第4篇:高中生调查报告范文

1. 被试

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美术中学在校高中生共500人进行问卷调查。被试填完问卷后当场收回,共收回问卷489份,回收率97.8%。随后进一步对回收问卷进行筛选,删除无效的问卷,共得到46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5.09%。被试基本情况如表1:

2. 工具

我国学者张淑华等人(2010)将Stumpf等人编制的职业探索问卷大学生版进行修订为职业生涯探索问卷中学生版(CES中学生版)。该问卷共有63道题目,均采用五级计分,得分越高表示中学生职业探索的水平越高。

3. 统计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统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4. 研究结果

4. 1 美术类高中生生涯探索的基本特点。

本调查问卷共有63道题目,均采用五级计分,“一般”计为3分。得分越高表示中学生职业探索的水平越高。对被试在职业生涯探索问卷的总均分及其各层面各维度的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总均分低于“一般”所对应的分数。说明本校学生对职业的探索低于一般水平。分别从三个层面来分析,行为层面得分最低,得分为2.317分,低于“一般”所对应的分数。其次是认知层面,得分为2.917分,接近一般水平。最高的是情感层面,得分为3.176分。具体来讲,行为层面中除了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的维度超过一般水平外,其他维度得分都偏低。情感层面中,我校学生所面临的决策压力和对信息的满意度超过一般水平,探索的压力低于一般水平。认知层面中,对理想职位重要性的认识维度得分最高,得分为3.719分,除此之外,获取信息的方法和外部探索手段的认识超过了一般水平。对职业探索结果的确定和就业前景的认识相对来说得分较低,低于一般水平。

4. 2 美术类高中生职业生涯探索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根据被试的性别、年级、以及是否接受过职业生涯咨询或辅导等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对于性别、年级、是否接受过职业生涯咨询或辅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年级等进行方差分析,各变量的统计结果如下:

4. 2. 1 不同性别的美术类高中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差异比较。

我们对不同性别的美术类高中生在职业生涯探索及各层面各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职业生涯探索的总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认知层面上,男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索的差异显著,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具体来讲,在职业探索结果的确定性,外部探索的手段方面,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性别差异显著。在就业前景、获取信息的方法、对理想职位重要性的认识这些维度上,男生和女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在行为层面和情感层面上,男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

4. 2. 3 不同年级的美术类高中生在职业生涯探索上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年级的美术类高中生在职业生涯探索上的得分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在职业生涯探索的总水平、行动层面以及在就业前景和获取信息的方法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经过多重比较发现,高三学生在职业生涯探索的总水平,行动层面以及在就业前景和获取信息的方法维度上显著高于高一学生。从平均分来看,在高中职业生涯探索的总水平和行为层面、自我探索、对拥有信息的满意度、就业前景、对理想职位重要性的认识、获取信息的方法等维度上,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得分是逐步提高的。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在本次调查的基础上,课题负责人多次组织课题研究推进会,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研究途径来进行课题研究。

实践上,以班会课为阵地,设置生涯规划辅导课程。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目标和内容。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课程宗旨不在于向学生传授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而是通过给学生提供模拟情境或让学生真实参与实践活动,在情境和活动中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并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对比差距,确定努力的方向,规划好自己的高中生活。我们还可以针对个别同学,进行个别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与指导。

方法上,突破以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仅仅停留在学校个别层面的局面,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广泛利用家庭和社区的积极资源,建构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模式,来实现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途径上的创新。通过“寻找校友足迹”等专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斗志。

课题组将进一步学习国内外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理清思路,提出问题。尝试创新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构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模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第5篇:高中生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个性思想和人格修养 公平公正 尊重 风趣幽默

教师在“铸造人类灵魂”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现代的很多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对教师的个性思想和人格修养有着很高的期望,在他们心目中有着一套理想教师的标准。那么,中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是怎样的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德保高中《教师的个性思想与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组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了题为“高中生心目中理想老师”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改革的实施者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那么,哪类教师才能适应当今时代变化的需求?对教师的评价,学生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为此,通过调查,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师各方面的期待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的成员进行数据统计、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形成报告材料,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依据。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1.调查方法。

(1)材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学生发放《心目中的理想教师》调查问卷。(2)分发调查问卷,然后整理材料,最后进行材料汇总,得出结论。(3)和部分学生直接对话交流,从中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各方面的评价。

2.调查对象。

德保高中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共10个班级的学生三、调查结果

在全校选择了10个班级,每班发放了30份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占全校学生的12.36%,收回292份,占发放数的97.4%,有一些调查问卷是多个同学一起讨论填写的,因此调查的可信度较高,能较好的反应学生的观点。总体来说,三个年级的学生在选择理想老师的标准时,最重视的是教师是否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其次是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个人的品行和行为是否良好;再次是三个年级学生都希望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幽默风趣、灵活多变、更利于学生接受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等。

1.高中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设置重点班和普通班,是体现“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一种常用措施。相信很多学校都采用这个分班法。一些教师对成绩好或差的同学态度可能不同,所以学生把“公平、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排在了靠前位置 。希望老师对所有学生一律平等,一视同仁。能够尊重并公正的对待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能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2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诚可信也。据统计,86.5%学生认为: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个人的品行非常重要。教师的高尚的人品和鲜明的个性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的工作作风、学习态度、待人接物,甚至日常板书、服饰、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以影响。而教师的高尚人格、良好行为,往往更容易为学生所效仿,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3. 在教学方面,老师不仅要学识渊博,还要能言善教,循循善诱,以风趣幽默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对所授课程的有关研究和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勇于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乐于听取学生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喜欢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多彩的课件有利于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掌握。调查中63.6%的学生认为教师应懂得电脑操作与网络应用。

4. 在师生关系方面。达92%的学生认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教师和学生相处时的首要条件。希望老师是一位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能够理解自己、尊重自己。教师以和善的态度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愿意接近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态度和善,与同学耐心谈话,话语中暗含批评与鼓励;教师与学生应该保持一种学习中的辅导者、生活中的朋友、课堂中的严师的关系;另外,不少同学属于留守学生,父母长期到广东等沿海地区打工,这些同学更需要更多的关爱。如果得到师长的尊重、信赖与鼓励,他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努力提高个人的品德。这样对他们的德育就事半功倍。

四、一些感想和建议

在新一轮的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

第6篇:高中生调查报告范文

王纬虹 谢华剑

重庆市中小学生上网的状况如何?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在网上做什么?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社会和成人应该怎么看待学生的上网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09年对重庆市中小学生网络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在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永川区、潼南县、铜梁县、万州区、黔江区、秀山县等9个区县、共33所中小学校的小学五年级(不含农村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到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中进行。调查对象根据不同地区、城乡的学生人数的大致比例进行抽样,共发放调查问卷32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97份。调查结果初步反映了重庆市中小学生网络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重庆市中小学生上网的整体特征

(一)上网比例特征:总体比例较高

调查显示,重庆市中小学生上网的总体比例较高,上过网的占调查对象的94.86%,没有上过网的仅为调查对象的5.14%。

(二)上网年龄特征:首次触网时间较早,呈低龄化的发展趋势

调查显示,重庆市中小学生首次接触网络的平均年龄为9.7岁,而2004年重庆市主城区青少年首次上网年龄在12岁左右[1],低龄化的发展趋势显著。

(三)上网时间特征:上网次数较少,上网时间较长

从上网时间看,重庆市中小学生总体表现比较理性,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只在周末或节假日上网,超过七成的中小学生每周上网次数在2次以下,超过六成的中小学生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1小时。具体统计数字如下:

调查对象中的85.63% “即使平时有时间,也只在周末或其它节假日上网”,14.37%“只要有时间就上网,不管是否是周末或其它节假日”。

调查对象中的53.33% “每周上网1-2次”,22.08%每月上网1—2次或更少,15.0%“每周上网3—4次”,5.21%全年上网次数小于10次,4.4%“几乎每天都上网”。

调查对象中的9.79%每次上网在30分钟以内,25.63% 每次上网“30分钟—1小时”,38.96% 每次上网“1—2小时”,14.38%每次上网“2—3小时”,而每次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的为11.25%。

(四)上网行为特征:以休闲娱乐为主

1.上网目的

调查显示,重庆市中小学生上网目的有三个梯次:第一梯次为休闲娱乐类,其中看电影听音乐居首(71.0%),QQ聊天(59.4%)和网络游戏(52.9%)均超过五成;第二梯次为积极正面的网络应用,其中网络教育与网上学习(50.0%)刚好五成,获取信息(39.6%)和写博客日记(35.2%)均超过三成;第三梯次为不太常用的网络应用,其中Email通讯14.6%,网上购物5.8%,其它应用目的2.5%。

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上网目的:

(1)小学生最爱玩网络游戏(66.1%),初中生玩游戏的比例减至53.7%,高中生的比例则锐减至14.6%,显示中小学生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进行网络游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2)随着年龄增长和网络素养的提高,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比例则随之增长,分别为:小学生24.7%,初中生44.2%,高中生54.3%。

(3)在网络教育和网上学习方面,小学生参与度最高(58.0%),初中生超过五成(50.5%),高中生最少(37.1%),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的现状,小学阶段的网络教育资源最为丰富,初中次之,高中最少。

2.网站类型

如果说上网目的反映的是上网行为的主观出发点,最经常上的网站类型就是体现出上网行为的客观落脚点。调查显示,重庆市中小学生最经常登录的网站类型分别为:搜索引擎(49.38%),小游戏网站(14.58%),虚拟社区(13.96%),门户网站(12.50%),教育资源网站(3.54%),论坛(1.87%),其他类型的网站(4.17%)。

搜索引擎既可能是中小学直接获取信息的工具,也可能是通向其它网络应用的跳板,所以它成为中小学生的首选完全在意料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上虚拟社区(如摩尔庄园、开心网、QQ农庄等,24.1%)和小游戏网站(小学生占27.0%)的比例相当高。

3.上网行为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不同阶段(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在上网目的和最经常登录的网站类型两方面都有显著差异,经卡方检验,其差异性在统计学意义上可以确认为非常显著。

成绩好的学生玩游戏的比例(53.3%)略低于成绩差的学生(67.2%),但经卡方检验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不同学习成绩之间的学生在游戏类型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成绩好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单机游戏和休闲类小游戏,而成绩差的学生则更喜欢玩网络游戏(这里是指需要和网络上的其它玩家进行交互的多人在线游戏)。

成绩好的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的比例(57.7%)则明显高于成绩差的学生(34.1%),经卡方检验其差异性在统计学意义上可以确认为显著。

二、 网络对重庆市中小学生的主要影响

(一)重庆市中小学生对待网络的态度(认知现状)

1.在各种媒体中,中小学生最爱网络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中的51.67%最喜欢网络,25.42%最喜爱电视,12.92%最喜爱课外书籍,5.83%最喜爱报纸杂志,4.17%最喜爱广播。显然,网络已经成为我市中小学生最喜欢的媒体。

在实际每日接触时间方面,调查对象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平均值均为“超过30分钟不足1小时”,但电视的均数略大,显示目前重庆市中小学生上网的时间已经相当接近于看电视的时间。

2.绝大部分中小学生能自觉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

调查显示,占调查对象90.63%的中小学生能自觉停止浏览网络不良信息,但不良信息还是有可能侵害接近一成(9.37%)的中小学生。

对统计结果的卡方检验表明,是否自觉停止浏览不良信息,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之间差异性不显著;但是,在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之间,其差异性非常显著,即成绩较好的学生更倾向于自觉停止浏览不良信息。

3.大部分中小学生能积极利用网络

调查发现,接近一半的调查对象(47.29%)会利用网络帮助自己实践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当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求助于网络或在网上搜索的比例(27.29%)超过了查阅教辅资料的比例(21.46%)。见图3。

在网络应用深度(应用的程度、范围)方面,调查显示,重庆市中小学生的网络参与度较高,超过九成的调查对象(91.04%)有包括博客、QQ空间、其它个人空间在内的个人空间,接近三成的调查对象(27.92%)同时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或个人主页。见图3。

4.中小学生对待网络行为管理态度偏向消极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对网络行为管理的态度偏向消极,对于“是否愿意安装绿坝等网络行为管理软件”,74.79%的调查对象表示无所谓,16.46%的调查对象表示 “高兴,愿意安装”,8.75%的调查对象则明确表示不愿意安装。

中小学生在上网和网络行为方面对待家长的管理也比较抵触。一是实际上网的比例高于家长允许上网的比例,同意孩子上网的家长比例为76.67%,但实际上网的比例为94.86%。二是在具体上网行为上对家长的管理存在违背,家长禁止孩子进行的网络行为前三位分别为:网络游戏53.1%、网上购物50.0%、QQ聊天25.9%,而学生在这三项网络行为上的实际比例分别为:网络游戏52.9%、网上购物5.8%、QQ聊天59.4%,显示在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这两种应用行为上,中小学生对家长的管理是普遍的违背。

(二) 网络对重庆市中小学生的正负面影响

把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太符合、非常不符合分别以1至4计数,调查网络对中小学生的在不同方面的影响,结果如下:

表1.

网络的正负面影响

提高成绩

开阔视野

增加交往

娱乐放松

通信联络

降低成绩

运动少了

电视少了

阅读少了

影响身体

均值

2.52

1.74

1.80

1.58

1.77

2.57

2.64

2.69

2.93

2.79

中位数

3.00

2.00

2.00

1.00

2.00

3.00

3.00

3.00

3.00

3.00

标准差

.725

.701

.769

.682

.802

.875

.976

.948

.942

1.040

方差

.526

.491

.592

.465

.644

.765

.953

.898

.887

1.082

数据显示,网络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以正面为主。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对网络的正面影响比较认同,认为网络能开阔视野、增大知识面,增加交往方式、扩大交往面,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掌握快捷方便的通信方式等。在负面影响方面,大部分中小学生否认网络与学习成绩之间相关性,并且认为,网络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运动、阅读时间,同时否认网络对视力等身体状况的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网络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沉迷和不良信息侵害这两方面。高达40.21%的调查对象承认自己的上网时间往往超出事先的预期,显示网络沉迷现象在中小学生中比较容易发生。在不良信息侵害方面,直接调查网络是否给自己带来了不良影响,80.83%的调查对象认为没有不良影响,但近二成的调查对象(19.17%)认为网络给自己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该项数据表明,对网络的不良影响必须充分研究、高度重视。

(三)重庆市中小学生网瘾分析

目前政府和学术界对于“网瘾”的判定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美国匹兹堡大学Kimberly 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问卷(IAT,Internet Addiction Test)在国内外普遍被用作临床诊断问卷,Widyanto[2]等的研究显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在本次调查中参考了IAT,并把测量结果(-5到0)划分为“确诊网瘾”、“高度疑似”、“轻度沉迷”、“沉迷趋向”、“爱好趋向”、“正常使用”等6级,调查结果显示:

2.5%的调查对象上网严重成瘾,可以确诊为网瘾,2.9%的调查对象网络沉迷比较严重,高度疑似成瘾,确诊成瘾和高度疑似共占5.4%,比例虽然不高,但其绝对数量相当惊人。

通过对网瘾倾向性与其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

1.网瘾倾向和上网地点显著相关。主要在网吧上网的调查对象的网瘾倾向性明显高于主要在学校机房和在家里上网的调查对象。调查显示,主要在学校机房上网的调查对象没有确诊成瘾和高度疑似的个案。

2.网瘾倾向和性别显著相关。男生的网瘾倾向性明显高于女生的网瘾倾向性。

3.网瘾倾向和学习成绩显著相关。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确诊网瘾的比例高,确诊网瘾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较差。

4.网瘾倾向和自我满意度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证实,调查对象的自我满意度随着网瘾倾向性的加重而随之降低。

(四)网吧对于中小学生的危害

调查显示,超过一成的调查对象主要在网吧上网,其中近一半经常去。具体数据为:对于主要上网地点,66.5%的调查对象主要在家里上网,13.1%主要在网吧,12.9%主要在学校机房,其它地方7.5%。对于“是否去过网吧上网”,4.79%的调查对象表示经常去,31.67%偶尔去,63.54%从来没有。在去过网吧的调查对象中,2.1%经常在网吧通宵上网,9.58%偶尔会。这些数据都说明,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进入网吧的中小学生网瘾倾向性更高、更易受不良信息的侵害、对家长的教育管理更加叛逆、自我满意度更低。

经常去网吧的调查对象确诊网瘾的比例为13%,而从来不去网吧的调查对象确诊网瘾的比例则为0.7%。经常去网吧的调查对象,其继续浏览不良信息的比例为17.4%,从来不去网吧的调查对象的比例为8.2%。调查显示,经常去网吧的调查对象,当家长禁止上网时,没有人会听父母的话,相反瞒着父母偷偷上网的比例高达43.5%;从来不去网吧的调查对象,当家长禁止上网时,听父母话的比例为40%,瞒着父母偷偷上网的比例为4.6%。经常去网吧的调查对象,只有4.3%对自己感到非常满意;从来不去网吧的调查对象,对自己感到非常满意比例为27.9%。这些数据均显示,网吧的危害作用相当明显。

(五)家长的网络观念对中小学生健康上网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家长是否同意孩子上网,与孩子是否去网吧上网,与孩子的网瘾倾向性都显著相关。家长不同意孩子上网,则孩子进入网吧和染上网瘾的可能性就高三倍。

调查显示,家长同意上网的调查对象进网吧的比例为:3.0%经常去、25.8%偶尔去、71.2%从来不去;家长不同意上网的调查对象进网吧的比例为:10.7%经常去、50.9%偶尔去、38.4%从来不去。家长同意上网的调查对象确诊网瘾比例为1.4%,而家长不同意上网的调查对象确诊网瘾比例则为6.3%。

第7篇:高中生调查报告范文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内的书本阅读,而是渴望从更广泛的渠道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但是,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不足或误区,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我们都发现了,平日里我们中学生是否有时间去读一些课外图书,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据我观察,身边的同学中读课外书的的确是多的,关于他们所读的书的内容是比较让人的担心的,我并不认为看一些言情小说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钻在这种书堆里,我想:从大体上看,是弊大于利,所以在青少年中提倡健康读书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读书很重要,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奇妙。最近几年的“国民阅读调查”也显示,还没有人敢说“读书不重要”,大概是怕别人说自己不思长进、没理想和追求。那么为什么大家不去干重要的事情,而去干不重要的事情呢?读了半天,人也读呆了,工作还成问题,还奢谈什么“黄金屋”、“千盅粟”、“颜如玉”哦!干脆不读了,,打psp去,k歌去。专家们及时提醒,不要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读书,读书能够让你增加智慧,保持尊严;更多的人说,智慧和尊严先免谈,我需要增加财富,保持健康。

管理者和专家们并不认同这种庸俗的观点,还在不断地追问:你们为什么不读书呢?为什么?当被追问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时间读书(盯着电视发傻的时间挺多),没有读书的习惯(上网的习惯有了,还上瘾),书的价格太贵了(比一个汉堡包还贵)。这些当然都是借口。当所有的人都在为不干一件事情而找借口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不是用简单的理由可以解释的了。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分析了中学生阅读的几点情况:

1、读书时间不足

2、缺乏阅读兴趣

3、阅读空间越来越少

4、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

5、阅读的选择类型

调查中引发的思考:

课外阅读无疑是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他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的一条重要途径。从阅读热情和重视课外阅读,语文成绩也相对较好的学生的个例中,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只是苦于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上面,因此虽有对重要性的认识,却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我们应该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安排好阅读时间,也要懂得挑选好合理的阅读材料,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有意识地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健康的课外读物的阅读益于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作为一个中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仍然是其主要任务,课外阅读只是一种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所以,中学生必须摆正主从位置,以便于合理安排时间

通过数据分析后,我小组成员认为当今中学生阅读量是十分大的。同学们都认为阅读对于自身的消遣娱乐和素质培养是很重要的。数据显示,中学生十分喜爱杂志,因为它时效性强、内容更新频繁且迎合了中学生对于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说、中外名着虽然内容充实、文化底蕴颇深,对中学生素质培养有良好的效果,但因为书中所讲内容通常陈旧,离同学们生活甚远,难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但这种忽略经典文学、优秀作品的现象是不容小觑的,中学生是处在一个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阶段,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还不成熟,在文化多样性的现今社会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的。在调查过程中,中学生中男生更侧重于科幻、武侠、军事、体育等书刊。而女生则侧重于言情、少女漫画、时尚杂志、文学杂志等。

通过调查,我们对中学生阅读情况得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阅读目的多趋向自娱

调查中有的学生认为读名着或其他小说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且大多在课外时间阅读。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名着是为了“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且带有极大的阅读向往和兴趣。从文学名着中可以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认识他人、了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义,探索生命的价值,培养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和品质。

2、阅读范围、数量极为有限调查的中学生里,从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着的了解情况来看,读过其中4本的占7%,读过其中3本的占12%,读过其中2本的占21%,读过其中1本的占41%,一本也没有读的占19%。从对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着的阅读量来看,结果只有20%的高中生读过其中5-10本,且这5-10本大多是中国的文学名着,国外的作品极少涉猎。5%的高中生对这30部作品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文学名着的教育意义难以影响到学生和拓宽学生的眼界

3、阅读愿望因课业负担而受到影响

4、阅读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在对名着选择上,仅有10%的学生是独立地按照自己的特定目的去选择的; 17%的高中生是通过父母、老师的指导去选择的;16%的学生是根据报刊推介而作出选择的。从这里看出,老师、家长、各种传播媒介宣介文学名着,对中学生选择作品有很大帮助。在阅读名着时,作笔记的高中生占7%;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会使用相关方面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的高中生有0.8%。偶尔与同学探讨所读过的名着的学生只有占7%。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学生阅读文学名着的指导是多么迫切需要。

此外,被调查的学生当中,经常将时间放在阅读上的非常有限,阅读的书籍大多是休闲性杂志或小说,更多的学生则是愿意去泡网吧娱乐。

(三)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文学名着是历史文化遗留的精品。读一本好的书,就像沐浴在春风中,让人心旷神怡,读者与作者仿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面对面地在交流,在这种感召下,读者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可能会伴随读者一生。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心理、思维等还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啊!它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激励他们去创新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应努力去弘扬这一文化精神,以此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2、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军、潜动力,其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同等重要。所以,学校、老师、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在旁指导、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去选择图书或杂志,学会有自己的主见,多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同时学校还可以多举办一些阅读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开拓眼界。除此之外,学校、老师、家长、还要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阅读行为。

第8篇:高中生调查报告范文

为评估消费者对电信服务的满意度及确定当前北京电信急需改进的因素,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公司于xx年2月策划并实施了“北京市民对电信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该项研究采用电话访问的方式,使用随机拨号技术(RDD),在北京市成功访问了251户拥有固定电话的家庭用户。

一、用户对电信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和进步评价

“对于电信局给您家提供的电话服务,您的总体满意度如何?”在251名受访者中,15.9%回答“很满意”,48.6%回答“比较满意”,35.1%回答“一般”,对服务感到“不太满意”的只有1人,占0.4%,没有受访者认为“很不满意”。在以1代表“很满意”,5代表“很不满意”的5级量表上,北京市的家庭固定电话用户对目前电信服务的满意度均值为2.199,即接近“比较满意”。

受访者对电话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如下:

满意程度

很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

合计

频数

39

141

61

9

1

251

百分比

15.5

56.2

24.3

3.6

0.4

100.0

由于在北京地区,固定电话服务只由中国电信旗下的北京电信提供,消费者无法将其与竞争对手的服务质量进行比较评价,所以在调查中请受访者就目前电信服务质量与其刚装电话时作一对比。数据显示,15.5%的受访者认为服务质量有“很大提高”,56.2%认为“有些提高”,24.3%认为“差不多”,4.0%认为“有些降低”或“降低很多”。说明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北京电信的服务质量确实在改进。

电话服务质量的改进程度如下: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改进程度

有很大提高

有些提高

差不多

有些降低

合计

频数

40

122

88

1

251

百分比

15.9

48.6

35.1

0.4

100.0

在不考虑受访者因装电话的时间不同而导致的比较基础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北京市的家庭用户认为电信局的服务质量相比过去有些提高,在以1代表“有很大提高”,5代表“降低很多”的五级量表中,评价均值为2.199。在考虑不同受访者装机时间不同的情况后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装机时间越早的用户对电信服务质量的改进评价越高,这一方面说明电信服务质量在一个比较低的基础上逐年提高,另一方面亦说明近年安装电话的用户其对服务的要求要远高于老用户。消费者认为服务质量的提高速度在减慢,显示中国电信仍有很多事情要做。

调查显示,在251户受访家庭中,自己出钱装电话占86.1%,单位给装的占11.6%、电话装机时间越早,单位给装的比例越大。说明拥有电信服务在近年已逐步成为家庭必须的消费项目。

每月电话费的交付方式过去曾令消费者很头痛,让消费者在指定时间到为数不多的地点排队交费是电信部门保有的计划经济的重要特征。数据显示,每月到电信局收费处是最主要的交费方式,中选比例为52.6%,选择“每月到银行代收点收费”的比例占30.3%,选择“每月从存款账户上扣除”的比例占12.0%,其它付款方式占5.2%。

受访者的电话费交费方式如下:

交费

方式

每月到电信局收费处交费

每月到银行的收费点交费

每月从存款帐户上扣除

其他付款方式

合计

频数

132

76

30

13

251

百分比

52.6

30.3

12.0

5.2

100.0

调查显示,最近半年受访家庭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95.9元,其中市话比例占15.0%,长话比例占85.0%。研究人员认为,每月的固定电话费和寻呼费、移动电话费一起,已经成为都市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其中蕴含着极大的商机。

本次调查的251户受访家庭中,长途零次用户共93户,占37.1%。相关分析显示,此部分消费者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而其家庭月收入和年龄则无明显差异。由于长途电话的收益在电信服务供应商的利润中占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提高用户对长途电话的消费数量,对于包括中国电信在内的服务供应商都有重要意义。春节期间,中国电信大幅度增加了其对拜年电话的宣传力度,可以认为是其在推出以夜间话费优惠为主的“九洲夜话”服务后的另一重要营销举措。

相关分析显示,对于电信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和改进评价,不同电话费支出的受访者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电信局确实对所有用户都“一视同仁”,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用户的满意度评价也没有差异,说明公众对电信服务的评价相当一致。市场经济环境中服务提供商对大用户的实行优惠的策略至少在目前没有被使用。

二、电信服务绩效分析

第9篇:高中生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高年级小学生 ; 心理健康 ; 家庭状况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77-02

一、调查背景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人际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生态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各种竞争日益加剧,人际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各种心理问题明显上升。实践证明,善于与人交往的儿童身心愉悦,心理普遍很健康。而家庭环境是家庭成员成长、生活、学习的活动范围,它不仅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还会对儿童的智力、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儿童在进入小学后,学习教育的影响在不断增加,但是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并未消失,家庭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可能决定着儿童的成功与否。可见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在我国古代人就已经意识到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外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1966年,美国学者科尔曼发表了题为《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造成学生学业差异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智能与家庭背景。威丝曼(S.Wiseman)在曼彻斯特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小学生的成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儿童的家庭环境。按分量说,家庭是邻居和学校两者影响之和的二倍”。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何等深远的影响。

二、调查目的

中高年级小学生家庭状况调查是课题《中高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探究》研究中的一部分。这个课题于2013年7月被列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本课题组在2013年10月举行开题仪式,完成开题报告后,依照课题的实施计划,进一步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深入研究,并不断完善实验研究方案。于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完成了被研究者家庭状况调查的问卷的编制,调查及统计,现予以分析,形成报告。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成员关系良好,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家长教养方式比较理性。大部分家长能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当然,也有部分家长不太关心子女的教育。我们认为,要想把孩子培养好,使孩子的发展符合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建设学习型的家庭,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提倡理性教育。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是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结合调查内容的具体特点,选取了西隅中心小学和新步中心小学的三至六年级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分发调查问卷320份,收回320份。这些调查对象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群体中具有代表性(不同性别、城镇或农村户口、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留守儿童等)。经调查可知,参与本次调查的绝大多数为8-12周岁;男女生比例为女生略多,占53.4%;独生子女约占49.3%,其中西隅中心小学的独生子女约占64.6%,新步中心小学的独生子女约占19%。调查获取的数据信度较强,获取的信息对课题研究的借鉴意义较大。

本调查问卷共分五部分,15道题目。其中,第1-3题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第4题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第8题调查了解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第11、12、13、14、15题调查学生的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第5、6、7、9、10题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关系。调查结果详见下列各表:

表一:学生基本情况

表(Ⅰ)

表(Ⅱ)

表(Ⅲ)

表二:家庭结构

表三:父母的文化程度

表四:父母养育方式

表(Ⅰ)

表(Ⅱ)

表(Ⅲ)

表(Ⅳ)

表(Ⅴ)

表五:家庭成员关系

表(Ⅰ)

表(Ⅱ)

表(Ⅲ)

表(Ⅳ)

表(Ⅴ)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某些方面不够的地方,,如:这些家长中学历为高中及以下的占77%,学历不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点主要在身体健康方面,对人品、能力、其他方面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较少。大多数时间与自己的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仅占49.1%,将近一半。有50.9%的孩子跟父亲、母亲一方或者除父母以外的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父母和孩子经常进行交流的为58.5%,比例偏低,有5.8%甚至是几乎不交流。孩子的依赖性强,经常进行家务劳动的有46%,偶尔才进行家务劳动的占48.3%,而从来没有进行家务劳动的占了5.7%。这些已经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难以想象,他们中有些人还从未进行过家务劳动。可见,这些平时都是由家长代劳的,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强。

成因分析:

(一)学校原因:虽然在近几年里,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高,加上专业心理教师的缺乏,导致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后。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后学校束手无策,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二)家庭原因:在参与调查的学生家庭中,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有35.6%的家长为初中及以下学历,41.4%的家长为高中学历,仅23%的家长为大学及以上学历。注意:这是指学生的父母的最高学历。有一部分家庭是其中一方学历较高,另一方学历较低甚至不识字。因为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使得一些家长对孩子无心进行辅导,也无力进行辅导,对孩子的心理漠视或无视,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了或大或小的一些问题。有的孩子觉得家庭不温暖,有4.7%的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感到无所谓,有2.7%的学生讨厌自己的家庭。家庭中亲子关系如果失调,也会使子女对家庭产生失望、厌倦、对立和无助感,学生在校受到的挫折不能在家庭中获得理解,不能把家庭作为应付刺激的支持源。这些都当引起家长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时间与自己的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仅占49.1%,而有50.9%的孩子跟父亲、母亲一方或者除父母以外的其他人生活在一起。这些都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不利。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当孩子的主要抚养人不是由父母亲自担当时,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会大大增高。

(三)社会原因:在当前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尚未全面普及,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出于社会层面的关心、理解和疏导也不尽人意。

四、对策

学校:学校应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入课堂。同时建立和完善专用心理辅导室的配置,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发展性的心理辅导上。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咨询辅导,矫正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立、自理、自主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带着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家庭:很多家长的自身文化水平低以及工作、生活的忙碌使他们无法担负起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有的甚至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因此我们建议作为父母要经常看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刊,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困难,给孩子一些引导和帮助,在家庭中构建“安全型依恋”的亲子关系。这些都是提升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的非常好的途径。

社会:学生的心理健康光靠一个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功能,改革教育方法,开辟多种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学校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咨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徐光兴著.2000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