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

第1篇: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在各行业中;计算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工作模式,将其应用在经济管理中,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对此,笔者根据个人观点,就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经济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创新;经济管理

现代化经济管理模式下,计算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其应用在经济管理中,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也能够实现企业透明化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引领时代潮流已经成为发展共识,是企业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保障。

一、现阶段经济管理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科学成就举世瞩目,时展迅速。但是从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情况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较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传统观念影响

21世纪发展下,计算机得到了发展并应用在各行业中。特别在经济管理上,计算机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现阶段经济管理观念上看,经济管理观念较为落后,有待转变。新形势发展下,企业想要在竞争中长存,首先需要打破传统观念,创新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下赢得主动权。

(二)经济管理方法滞后

经济管理模式的增长,需要有创新型的工作方法;但是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中,相对国外经济管理模式,我国经济管理较为单一,缺少创新;企业管理意识不足;管理概念模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管理方法的落后必将会对企业发展造成制约。由此可见,经济管理方法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根据当前企业经济管理情况,想要实现彻底创新具有一定的困难,还需要从根本问题上入手,打破传统管理方法限制,尝试新的方法。

(三)管理制度不足

现代企业管理中,制度缺少完善造成经济管理各项工作不能有效的展开,进而造成经济管理方法的落后;管理制度的不足甚至会造成企业破产。

二、搭乘计算机技术网络发展下的经济管理优势

(一)驱动经济管理走向规范化

新形势下经济管理中,计算机得到了应用,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经济管理的动态跟踪,达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也可以对企业经济状况进行调整,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可行性方法,提升经济管理质量,推动经济管理走向规范化发展模式,使经济管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二)实现经济管理的运程控制

计算机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大数据时代,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经济管理扩大了办公业务范围,实现了远程监控。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技术管理模式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

(三)经济管理趋向透明化

计算机网络发展下的经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解决管理人员提升工作效率,更准确的了解企业资源发展形势;在经济活动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分享,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更为模式化、透明化。

(四)提升工作效率

日常管理是现代化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经济管理的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缓解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能够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实际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经济管理风险降到最低,确保日常经济管理的正常进行,

三、计算机网络发展下的经济管理方法

(一)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经济管理服务

随着现阶段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成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在现代经济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企业想要在计算机网络发展下实现经济管理,还需要主动融入计算机技术,加大应用力度,实现创新管理技术。

(二)利用计算机构建数据库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经济管理处于初级阶段,虽然从现阶段来看计算机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经济管理水平,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而言,我国还需要加大应用力度,构建数据库为基层部门工作提供前提保障,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科学合理化分配;培养复合型人才模式,进而推动计算机数据库的构建。

(三)实现计算机与经济管理的融合

计算机发展模式下,企业经济管理想要实现创新发展,需要将经济管理与计算机相融合,相互协调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弥补传统经济管理的不足;制定科学完善的统筹计划,总结经验,创新发展,跟上现代化发展步伐,确保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进行。

四、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下,对现代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方法。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应当运用一切手段积极进行计算机学习,掌握足够的知识,进而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作者:耿笠博 单位:邢台一中

参考文献:

[1]王金平.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维护措施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1).

第2篇: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上虞 管理 发展

上虞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与上虞城区隔江相望、八桥相联,是上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 年11月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面31平方公里,实际已建成 13.8平方公里。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上虞经济开发区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综合园区,是集科、工、贸、娱乐公建、居住于一体,以产业集聚为主要载体,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区。

开发区作为城市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城工并举的新城区,历经十几年的开拓创新,已经成为吸引中外客商纷纷入驻、四海英才创新创业的沃土,成为经济总量增长的主力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一、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状

上虞经济开发区与老城区仅一江之隔,既是老城区的拓展和延伸,又是上虞市未来发展的新城区和工业新区。区内各类市政、公用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已实现"八通一平",完全适应各类投资项目需要。

(一)上虞经济开发区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实施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区域环境。十几年来,先后投入20多亿元资金,用于交通、电讯、供水、能源等基础设施,区内基础设施配套达到“ 七通一平 ”,饮用水达到国家一级水标准,能适应各类投资项目的需要。同时建立了完善的配套服务机构,成立投资服务中心,竭诚为外商进行全程“ 一条龙 ”免费代办服务。同时开发区已建成 2 平方公里的生活区,集聚人口6万余人。

(二)以机电一体化、环保节能、轻工纺织、建材工业、光伏产业等产业的积聚充分体现着加工制造业基地的优势。其中,机电一体化产业主要生产各类电机、空调、制冷、汽车配件、数控机床、轴承等,占园区总产值的49%;环保节能产业主要生产节能灯、环保器具、环保设备等,占园区总产值的 20.7%;轻工纺织产业主要生产高档色纺、纱、袜子、手套、服装等,占园区总产值的11.8%;建材行业主要生产水泥、新型墙体、塑钢制品等,占园区总产值的5%。世界500强之一的松下、菲利浦等公司已在开发区投资发展。

(三)交通优势更趋显现。上虞经济开发区地处苏州、上海、杭州、宁波、温州五大城市中间,东距宁波 62 公里,西至杭州 70 公里,北到上海、苏州各 220 公里,南离温州 250 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已经建成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大桥的全线通车,使得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迈入了重要的一刻,也给上虞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已经动工兴建的杭州湾绍嘉跨江大桥起于开发区内的上三高速和杭甬高速交接点,终于嘉兴的沪杭甬高速和乍嘉苏高速的枢纽互通处,全程 67 公里,建成后, 使上虞到上海的路程缩短约 130 公里 。

二、开发区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站在新的起点,开发区既面临着众多加快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

(一)未来发展的机遇:

1.国际国内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为开发区带来了发展机遇。从国际上看,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经济持续不断增长,吸引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港台地区也对大陆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这些为开发区引进大企业、培育大产业提供了重大机遇;随着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增大,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生存和发展环境受到了很大影响,跨国流动成为常态,这为我们招才引智提供了更多选择;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如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通讯设备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都有数量可观的扶持资金,而这些都是我区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国家支持和保护的重点。

2.政府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开发区将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获得政府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政府要求开发区成为全省、全国开发区的模范,成为城市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样板,提出要举全市之力支持开发区跨越发展,并且在经济管理权限、行政审批、财政税收、生产要素配置、发展环境和组织人事等方面都给予了开发区前所未有的支持,这为今后开发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开发区自身具备的比较优势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开发区大企业多、人才多、整体素质高、科技含量高、企业管理水平高,这是开发区的独特优势,最容易让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后发优势。近几年,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建成投产了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了一批优质企业,这些重大项目和企业的能量正逐步释放,将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

(二)开发区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1.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尤其是全球市场需求低迷可能成为常态,必将导致我国外需市场萎缩,内需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尤其是经济增长下行与物价上涨的压力并存,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

2.区域竞争十分激烈。各地开发区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西安、无锡、苏州、成都等高新区已经率先实现了转型,不仅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好、质量高,而且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也堪称一流,已成为当地最亮丽的新城,其影响力、吸引力十分强劲。

3.开发区自身发展面临着诸多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发展的理念、思路与现代开发区发展的趋势要相适应。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往往更加重视产业的发展,而忽略城市的发展;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未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而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却稍显落后。二是规划有待完善,现今规划与优化产业布局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再加上招商引资对规划管理的“倒逼机制”,往往是项目选址跟着客商的意愿走。三是功能补位需要加强,与建设宜业宜居的现代新城要求不相适应。四是融资平台需要夯实,与开发区大开发、大建设的需求不相适应。开发区现有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挖掘,要争取改变资源分散,融资方式单一的现状。

三、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开发区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更多的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综合考虑自然资源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区位优势等因素,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立足区位发展、突出特色产业优势考虑,建立有各自特色的产业定位。“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呼应大绍兴、实现大发展”是上虞市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总体目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一轮的竞争,开发区提出了“乘势而上、错位发展、注重特色”的发展思路,抢抓新的发展机遇,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再创新的发展优势。

(一)拓展发展空间。建设具有江滨特色的现代化中等新兴城市是上虞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开发区作为上虞现代化城市的主要一翼,必须充分体现城市工业园区的特点,提高规划的品位及档次。开发区要努力提高规划建设的品位,使江滨生活区与上虞具有江滨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成为上虞城市发展的新亮点。18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块在规划设计上要体现城市工业区的特点和要求,努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以机电一体化为主导、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

开发区未来的发展要以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眼光,按照“改革开放先行区、体制创新实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现代化新城区”的定位,全面编制开发区未来5-10年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政府的要求,争取聘请国际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机构,对开发区进行统一的全域规划。调整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功能分区,编制好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规划指导建设,减少项目安排的随意性,不断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

(二)完善开发区功能。要高位对接城市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体要求,完成园区的规划建设,尤其要加强城镇和村庄规划,为规范农村建房,查处违法建设创造条件。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国际化产业园区。同时,可以按照产业分工,在建好现有工业园的同时,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

开发区在城市建设上要成为示范区,园区内不仅要有一流的企业,一流的工业园,还要有一流的社区、一流的商业服务、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要在区内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和物流、云计算、物联网、服务外包、商场、酒店、酒吧、金融、保险、工业旅游、医院、双语学校等配套服务项目。大力引进校企合作研发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总部和分支机构,加快建设高档居住休闲社区。通过以上措施,加快开发区国际化、都市化、现代化和生态化步伐,使之成为环境最优、品位最高、客商最向往、宜业宜居的现代新城和都市新区。

(三)培育发展优势。根据城市工业基地特点和开发区实际,在发展规模上,开发区要引进投资额在亿元以上及投资密度大、科技含量高的大型企业。在产业结构上,首先要突出机电一体化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其次根据城市工业园区的特点,注重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无污染的生态环保型的轻工业,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再次,借助杭甬运河穿区而过的交通优势,在运河码头周边适度发展重型机械制造业。为营造成良好的城市工业区氛围,提高工业区的品位及档次,在区内禁止发展重复建设、工艺落后、浪费能源、环境污染的产业。

(四)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环境。开发区一方面将加大机构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力度,以理顺管理职能来提高办事效率,以激发干群的工作热情来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构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聚集人才的高地。开发区如果没有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就不能称其为开发区。人才是高新区的第一资源,是经济腾飞最关键、最紧缺和最核心的战略资源。开发区要进入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必须广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要认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引进人才的重点。即着力引进和留住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研发人才,特别是行业领军人才;携带项目、技术、资金的创新创业人才;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具有实战经验和高超操作本领的技能人才。

二是要为人才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批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政策优惠、服务专业的孵化器和产业园,让他们在这里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三是建好企业家队伍。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家是企业的主心骨。我们要实施“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开发”的人才工程,突出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发展眼光、拥有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本领、充满干事创业激情的企业家团队。在人才引进上,我们要把“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把公司、企业、资本、资金引进来,更要注重把先进技术、先进文化和先进人才引进来。

以发展为主题,创新开发区功能,提高开放水平,是上虞经济开发区新一轮的发展目标。我们相信,通过未来的发展,上虞经济开发区一定能够建设成为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区,为城市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3篇: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数字网络环境 图书馆 图书馆危机 危机管理

[分类号]G250

1 问题提出

危机是任何对象实体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的现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都试图找出对危机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法策略,但真正意义上的危机管理理论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在管理学领域建立起来。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唤起了人们对危机管理的高度重视,使危机管理研究延伸到了经济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领域也开始大量引入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到20世纪90年代,伴随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剧烈变化,危机管理开始走进社会研究领域,尤其是9,

1.1 事件后,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在公共管理领域得到迅猛发展。

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这种危机事件不仅来源于环境的各种变化引发的图书馆与环境间的不适应性,也包含图书馆自身矛盾运动所引发的各类问题。当前,随着信息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人类信息获取方式正发生前所未有的突变,人们的信息意识也空前提高和觉醒,人类正面临“信息爆炸性增长与知识贫乏”的悖论困境。社会信息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图书馆自身矛盾运动引发的各类问题,都要求我们强化图书馆的危机意识,加强对图书馆的危机管理研究,促进图书馆适应环境的发展要求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图书馆危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从总体上探讨图书馆危机的产生根源和主要类型以及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为后面的系统具体研究奠定基调与基础。

2 图书馆危机与危机管理的相关研究

2.1 国内外图书馆危机与危机管理的相关研究

文献调研表明,国内图书馆危机的研究最早始于1982年,而危机管理的研究最早始于2002年;国外对图书馆危机的关注始于1968年,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始于1984年。因此,国内外发展历程表明都是先注重由图书馆自身矛盾引发的各种常态性危机的研究,然后才是与具体灾难、灾害等相关的突发性危机事件的相关管理研究。

常态性的“图书馆危机”和“危机管理”研究方面,基本上都是基于系统思想与方法,从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出发,分析图书馆当前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就国内来说,主要是针对某种具体的图书馆危机类型展开讨论,分析其成因、表现以及应对的策略,如图书馆经费危机、图书馆藏书建设危机、图书馆期刊管理危机、图书馆服务危机、图书馆人才危机、图书馆形象危机、图书馆版权危机、图书馆安全危机、图书馆生存危机及图书馆学教育危机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北京大学刘兹恒主持的有关图书馆危机管理项目的研究,李丹、潘梅、陈家宝等的学位论文,上海图书馆“管理创新与图书馆服务一第三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收录的部分论文。国外关于图书馆的常态性危机研究也是如此,主要涉及各种类型图书馆(如公共图书馆、学术图书馆、音乐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医院图书馆等)在技术进步的大环境下或者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如采访、编目、典藏、参考咨询服务等)所遇到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其中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经费危机、图书馆学教育及人才危机、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期刊价格上涨带来的期刊订购危机等成为关注热点。总之,国内外都充分认识到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存在当前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生存问题随着社会信息环境的变化而岌岌可危,因而如何重新界定与设置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确立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成为当前图书馆领域的重要课题。

突发性的“图书馆危机”和“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国内研究更多的是综合、全面地介绍图书馆危机或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其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的基本概念、图书馆危机的类型划分、图书馆危机的解决途径以及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内容、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等,尤其是通过分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图书馆的危机案例(如图书馆遭受水灾、地震、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或人为造成的火灾、恐怖活动等安全危机),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得出解决此类危机的原则、方法、步骤等,典型的如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图书馆建筑问题、国图事件、苏图事件,等等。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图书馆制订灾难计划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介绍灾难计划的各组成部分和制订要点、步骤以及提供灾难恢复的方法,如英国图书馆关于灾难预案编制及评估的研究等。比较而言,国外研究更注重实际案例的分析,而国内更多是一股意义上的论述。

另外,国外较之国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图书馆专业协会、学会在图书馆危机管理(灾难管理)研究与实践中的突显作用。这些专业学会通过召开相关的学术会议、组织大型的研究项目、传播相关的研究成果、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以及编制实用的图书馆灾难管理手册等来积极推动图书馆危机及危机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2.2 当前图书馆危机及危机管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多是注重预防由图书馆自身发展在社会环境激变过程中的不适应性引发的生存危机或由于自然灾害、疾病、人为破坏、偷窃等突发性事件和公共关系问题造成的危害,对这些危机与危害的解决办法大多通过移植企业危机管理理论、参照建立社会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等方法来解决;对于社会环境变化、网络通讯技术、数字化信息环境变化引起的图书馆面临的新挑战则很少涉及,对网络时代关系图书馆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管理存储、服务创新、组织变革等方面的危机研究多有缺失。而这些深层次危机问题往往才是导致各种表层性突发危机事件爆发的根源,亟需加强对这些深层次的研究。

・现有的国内外有关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框架性强、理论色彩浓厚,有利于树立图书馆危机意识,但可能无益于图书馆实践,有些仍缺乏实地考察,实证研究不足。切实需要对图书馆系统进行剖析,深入地分析图书馆系统中各层面的危机机理,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针对性强的危机管理策略。相对来说,国外在实证研究方面较国内要好,但由于环境的差异,国外的经验与理论不一定能适合我国的实际需要。

・对中小型图书馆生存危机关注不够。中小型图书馆因为自身的结构功能简单,抗击危机的能力相对较弱,很可能在突发的或自身的矛盾运动中被扼杀,而它们却是整个社会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新的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中小型图书馆不仅面临突发性自然灾害和事件的危险,更主要的是会面

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急需对中小型图书馆危机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中小型图书馆危机管理策略,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这不仅对强健图书馆系统机体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丰富与完善社会信息共享的基础实施有现实意义。

・国外有关对灾难预警的编制评估等对我国图书馆灾难预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显然应针对我国图书馆的特殊性进行专门的设计;已有的国内研究成果如一些预警系统的设计等还缺乏可操作性。因而,我们不仅要分析研究事物的成因,更应该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其中,提出对危机识别、预测、管理与控制的技术方法并形成有良好操作性的预警系统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3 数字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危机

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信息处理系统(见图1),它一方面表现为一个信息资源体系,另一方面表现为一个信息服务体系,都受到社会信息环境的深刻影响。图书馆系统内部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人员、服务及资源,无论哪个部分都受到具体信息环境的影响。如外部环境中信息的存在形态、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信息的流通渠道与载体形式等,都深刻影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体系;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状态、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形式与方法、用户的信息行为模式与范式等,直接决定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构成。图书馆系统作为开放的非线性系统,要从环境获得各种物质、能量与信息,系统功能是利用自身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为相关用户服务,环境的各种变化引发的各种涨落与扰动都将影响图书馆系统的生存及发展演化。

当前,图书馆系统面临的最大变化是信息交流环境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以及基于此环境变迁而引发的用户信息需求满足的数字化、网络化依赖和各种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提供商的涌现。因而产生了以下一些矛盾:①图书馆资源、服务、人员素质水平与用户需求满足的不适应性;②图书馆与信息交流环境的不匹配性;③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提供商的竞争博弈关系。所有这些矛盾的任何微小危机都可能引发雪崩式的放大效应。

那么,应该如何来认识数字网络环境下各种可能因素引发的图书馆危机呢?我们认为,图书馆危机是由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运动产生的对图书馆系统造成严重威胁或破坏、需要图书馆人立即反应的高度震荡状态以及对图书馆系统发展有深刻长远影响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积累涌现形态。基于此,图书馆危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①由于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快扰动,需要图书馆人立刻对之进行处理,解决的是突发性矛盾问题,可称之为突发性危机;②由于图书馆系统自身矛盾运动引起的慢涨落,需要图书馆人持续长久的关注,它是决定图书馆系统发展演化的基本动力,可称之为常态性危机。

图书馆系统的突发性危机是指那种不可预测的、破坏和影响比较大的、发生概率比较小的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各种灾难或灾害,如水灾、火灾、兵灾、地震、飓风、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危机,以及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物关系矛盾引发的危机(如国图事件)。

图书馆系统的常态性危机是由图书馆系统自身的矛盾运动引发的发展演化过程过的不适应性,主要涉及图书馆系统自身的组成要素及与之紧密关联的环境要素,如图书馆人才危机、资源危机、服务危机、制度危机与网络安全危机等。

4 数字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危机管理

针对图书馆系统存在的各类危机,应如何进行相应的危机管理呢?我们认为,首先要认识清楚图书馆系统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其次是要开发危机管理的技术方法。

4.1 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

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探讨图书馆危机的产生机制,并依据产生机制的差异制定危机管理的策略方案。根据前面对图书馆系统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图书馆系统危机的产生机制是图书馆各要素结构及相互作用导致的系统远离平衡而形成的与环境不相适应的过程与状态。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下,主要的危机有:

・资源危机。资源是图书馆系统的基础,没有资源的图书馆也就不成其为图书馆。通过调查当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的资源状况,分析图书馆资源建设(资源类型、资源结构、资源比例、资源布局、资源获取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有可能引发的危机,如资源长期保存危机,通讯网络新技术、著作权法等环境变化引起资源建设危机,资源国家保藏危机等,分析危机产生机理并提出应对方案。

・人才危机。人才是图书馆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关键,数字网络时代对图书馆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需求。从人力结构、工作业绩、薪酬福利、岗位培训、工作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对图书馆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测量考察,归纳出影响优秀图书馆员缺失和离职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一套核心馆员的评估识别机制、防范和应对优秀馆员流失的危机管理机制。

・服务危机。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信息产品提供制度,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是其核心功能。通过调查和分析数字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方式,研究新的交流方式下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需求与资源供给方面存在的矛盾,探索现有的服务方式对未来发展存在的可能风险及预防体系和应对方案。调查国内外图书馆外延服务方式、服务功能、服务对象的变化对图书馆存在的潜在威胁,分析威胁的类型、程度,研究可能的解决方案。

・制度危机。图书馆制度设计是保障一个社会的信息公平的基本措施。通过分析现有图书馆制度机制上存在的利与弊,从制度研究、管理视角和经济层面分析图书馆现有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对图书馆未来发展可能造成的危机,改进和提出合理的制度设计,完善制度的执行机制和评价体系。

・网络安全危机。现代图书馆系统是基于网络的数字资源体系与服务体系,因而网络安全是整个图书馆系统的技术基础设施与支撑条件。通过调查掌握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中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提供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与变化、存在的主要危机,分析危机的主要类型以及对图书馆功能实现的影响程度,制定出危机解决的基本策略与方案。

4.2 危机管理的技术方法研究

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执行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危机管理也必须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

首先,应该开发一套危机管理预案生成的标准方法。关于危机预案的生成方法在国内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做法(尤其是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图书馆领域可借鉴相关的国内外危机预案生成方法,开发适合我国图书馆领域需求的危机预案生成方法。

其次,应开发一套有实用价值且操作方便的危机管理系统。该系统能灵敏、准确地揭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信息的预警系统,能够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危机于未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危机爆发所造成的图书馆各种资源的损失。一般来说,该系统应该包含危机信息的搜集、监测、危机诊断与预报功能,通过危机评估指标系统的计量,辅助生成危机报告,帮助决策者有效进行危机管理决策。

第4篇: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之一,近几年,国家相继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为运政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武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经济运行的一种生产形式,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件制下运输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运输市场经济管理摸式也发生变化。本文为此具体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一些变化与改革。

1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建立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运输市场,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并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法律化的轨道,这是当前及今后一项较为突出的任务,那么市场化改革是其最重要的一条出路。

1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生产社会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必然产物,只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无论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必然要求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交通运输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因此,交通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现代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2是教育运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

交通运输市场是进行道路运输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及交换双方经济关系的总和。而运输企业则是运输要素市场的一部分,要落实企业的经营自,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必须要有健全的运输市场做后盾,只要有了健康的运输市场机制,才有可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促进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推动整个运输行业的发展。同时随着市场体制的逐渐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逐步发挥,必将导致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市场经济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和公平自由竞争,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经营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同时还有有利于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特别是通过税率、费率、价格等经济参数的调节来调控运输市场,从而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均衡发展。

2市场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措施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多年积累的先进管理经验,它是建立在责、权、利相结合基础上的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体系,通过其监督、激励及分配功能,解决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管理者只有广泛采用现代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不但懂得如何科学地编制全面预算,而且善于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使企业真正成长为现代企业,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交通运输企业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应着力解决的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要与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控制为核心。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的功能,才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二,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积极依靠全员降成本和科技降成本,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以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

2实行合同运输

交通运输实行经济管理,依法尤为重要。认真贯彻执行《合同法》,在运输业户、货主中推行合同运输,就是依法管理运输市场的有效途径。新颁布的《运输进款及运输收入管理规定》新增了各级收入管理部门有权对客运售票系统、行包制票系统、货运制票系统生成的原始信息进行稽核、检查,并对客票信息、行包信息、货票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准确性进行检查与监督的条款。随着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采取内部审核、会计核算、实地稽查的方法,对运输进款的资金运动及运输收入实现的全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对发挥稽查的职能作用提出更高要求。收入稽查工作重在防范和纠正运输收入核算中发生的差错,查处运输收入领域违法犯纪和贪污舞弊行为,维护运输收入的正确与完整。新形势的工作要求我们的收入稽查人员既要帮促基层收入部门提高运输进款的核收业务,防止多少收款或漏收款,减少收费上的差错,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强化稽查力度,准确分辨违纪行为的隐蔽化、多样化,严肃运输收入纪律,尽可能挽回国家运输收入经济损失。

4加强路车综合管理

因为交通运输市场的主要场所是路。交通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没有路便没有交通运输劳务商品的交易,也就没有道路运输市场。因此,离开路来进行运输管理,路子会越来越窄:而路车综合管理,才能保证运输市场管理的生命力。可以设想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将养路费稽征机构与运输管理机构台并,设置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实行分级管理。中央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管理特级和一级市场。负责这些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省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一级和二级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市级(地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二级三级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县及县以下重要乡镇可以设立市(地)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担负市(地)级管理机构所赋予的职责等。

5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在现代化市场的大潮中,交通运输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改革是出路,管理是关键。一是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成立经理办公室、企业科、经营科,组成经营决策中心。职能是进行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内部管理的制度,岗位工作标准和进行市场信息管理,克服人浮于事,办事托沓互相内耗、效益低、适应市场慢的弊病。二是管理人员要最佳化加强企业管理主要的因素是企业领导,管理人员要专业化,培训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三是企业管理制度化。市场具有规范性平等性、条理性的特点,运输事业要克服“以包代管理”的弊病,制定科学的可操作性岗位工作标准,工效挂钩奖罚分明,责权分明,完善企业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内容,控制运行机舸,以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行为和经营行为,作到依法经营依法管理。

积极应用现代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也逐步向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发展,许多新的现代经济管理方法都会相继问世。企业要尽快的掌握市场动态、对经济信息进行快速模拟分析,就必须重视广泛不断运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采用现代化市场的一些数字模式和理论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结语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运输市场将不断探入发展,运管部门当致力于探索研究,同时运输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是各级收入部门都要积极面对并探索。我们既要培育、完善和发展运输市场,又要采用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

参考文献

[1]张辉;适应市场经济-提高运输收入管理水平[ J].铁道财会, 200(6)

第5篇: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

本文从武警部队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这一问题入手,利用委托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找出了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并根据博弈论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武警部队;资产;委托;博弈论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武警部队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警部队赖以生存、发展以及形成战斗力的基础,是武警部队履行职能使命的重要物质保证。当前,武警部队正处于职能任务拓展期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期。而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财力有限,人均GDP还很低。国防和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与经费供应相对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求武警部队各级各部门要增强使命责任意识,切实将有限的经费物资管好用好,统筹好经费和资产资源,在挖掘资产潜力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资产保障效能。

笔者于2011年寒假到武警某支队进行调研,并于2012年4月对在武警某院校进行短期培训的后勤干部进行了座谈及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出,武警部队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2相关理论

1.2.1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现代新契约理论,授权者为委托人,被授权者为人。在理想状态下,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依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委托人的目标是实现股东的利益、利润最大化;而人的目标则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两者追求目标上的差异,为保证委托人的目标尽可能实现,就要求对人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约束。如果激励和约束不当,就很容易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1.2.2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任何一个博弈都具有三个基本的要素,即参与人、参与人的策略和参与人的支付。根据参与人的支付情况,可分为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区分的标准是在每一个支付组合中,所有支付相加之和是否恰好等于零。当参与人都不再单独改变策略时,达到了博弈中的均衡――纳什均衡。

2.资产管理委托问题分析

武警部队资产管理实质上就是国家委托部队对其所属的资产进行管理,而这种管理是通过多层委托来实现的。全民作为资产的所有者,将资产委托给国家,国家又将资产委托武警总部进行管理;武警总部再通过委托关系委托给部队各部门分级管理。具体来说,武警部队各级财务部门履行所有权代表的职责,事业部门履行资产占有、使用权职责。图1表示武警部队资产管理中多层次的委托关系。

图1 武警部队资产管理中多层委托关系

由于资产所有者与人的目标并非总是一致,再加上链越长,委托问题就越容易发生。但是,目前武警部队资产管理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资产管理不善,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2.1激励不强

由于部队在资产产权管理上存在一定盲点,资产的处置权和收益权规定不明,对于资产管理好坏的奖惩力度不够,造成资产管理好坏一个样,管理效益高低没区别,不能达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难以调动各级资产管理者用好管好资产的积极性。

2.2约束过弱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人(部队)资产管理的全部信息并不能完全被委托人(国家)掌握,资产分配到事业部门后,常被视为部门“私有财产”,财务部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调控,资产留存状况如何,使用效益高低,只有使用单位知道。许多资产因为使用不恰当和处置不规范,导致资产的使用效益不高。这些情况委托人均无从知道,不能对人(部队)进行必要的约束。有的时候即使发现问题,由于惩罚力度过小,也难以达到应有的约束效果。

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很容易造成部队资产流失和低效配置,影响资产的合理流动与盘活。这与总部要求的“提高军队国有资产的军事、经济效益,增强部队战斗力”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3.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抑制武警部队资产管理中的委托问题的关键在于依法界定委托人的地位以及人的责任和义务,并完善对人的约束激励机制,使委托者和者追求一致的目标。若想使武警部队资产的管理者和使用者真正以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为己任,就需要把他们的个人命运(不仅是个人收入,还包括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途)与其所管理的国有资产密切挂钩,使资产的管理效益成为影响他们个人命运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管理的后果(有好有坏,而且有些结果要在较长时期才能显示出来)最终由武警总部(代表国家)承担,这就可能造成某些单位和部门资产管理者的败德行为,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因此,每个委托层次都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人按照资产所有人的意图去管理资产。完善武警部队国有资产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做到两点:

3.1加强激励措施

第一,要将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与资产管理效益相结合,对资产管理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从而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管好用好资产的积极性,发挥各项资产的最大效益。第二,每年要对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考评,考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使用寿命、资产日常规范化管理情况、资产调剂使用效率和资产编配标准落实程度等指标,并将考评结果纳入本单位主官和资产主管人员年度考核范围,作为晋升职务、评优评奖、实施奖励的重要依据。

3.2加大约束力度

下面引入博弈理论进行分析,这里以“财务部门―事业部门”这一委托关系为例,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分别充当委托人和人角色。根据纳什均衡理论,财务部门的纯战略选择可以是监督或不监督,事业部门的纯战略选择是提供高效或低效服务。本文所指的低效服务主要表现为人的权利寻租、滥用权力和工作效率低下等人机会主义。表1概括了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对应纯战略组合的支付矩阵。A表示事业部门提供低效服务获得的效用,C表示财务部门对事业部门的监督成本,F表示财务部门对提供低效服务的事业部门惩罚所获得的效用。假定F>C,在这个假定条件下,可得出以下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表1 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对应不同纯策略组合的支付矩阵

令x代表财务部门监督的概率,y代表事业部门提供低效服务的概率。通过博弈分析(具体数学分析论证过程省略)可知,要使事业部门更加努力工作,提供高效服务,就要加大财务部门对提供低效服务的事业部门惩罚所获得的效用,这样才能有效规避委托关系中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人机会主义。因此,必须加强对资产管理监督力度,健全事后惩罚机制,提高机会主义成本,进而加大约束力度。

当出现管理者对资产管理漫不经心、以职谋私等行为时,要追究其相应的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情节严重者还要给予刑事处罚。通过加大约束力度,防止寻租、滥用权力等行为的发生,最终提高管理效益。

综上所述,要针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这一问题,找出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洪章 . 军队国有资产管理学.武汉:军事经济学院,2001.215

[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内部资料,2005

[3]《武警部队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办法(试行)》,内部资料,2008

[4]贾来喜,谢茜,肖彬峰.武警部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5]赵敬瑜,谢茜. 武警部队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2010.3

第6篇: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

污水处理过程所涉及到的设施主要包括污水传输管道、污水收集处理池、污水处理罐等。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量使用污水处理罐,由于污水含有油、微生物、采油注入液等,成分复杂,腐蚀性强,会大大减少净化水罐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净化水罐的正常工作,延长净水罐使用寿命,降低制造和维护的成本,必须选择良好的防腐涂层,延缓净化水罐的腐蚀。污水处理系统整体图,如图1。

二、净化水罐腐蚀特点

含油污水处理设备的内部构件很复杂,焊缝多、拐角多、夹缝多,给防腐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困难,特别是焊缝和拐角的防腐技术一直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现场实践发现,设备腐蚀多发生在焊缝和拐角处,点腐蚀引起穿孔,并迅速扩大,导致净化水罐局部壁变薄开裂,损坏净化水罐。净化水罐工作示意图,如图2。

三、油田产出污水腐蚀因素分析

1、污水的pH值对净化水罐内壁的影响。如果某金属的氧化物溶于酸性水溶液但是不溶于碱性水溶液,则该金属在pH低时易腐蚀,而在pH高不易腐蚀。但是铁在pH值很高的污水中时,铁会溶解生成铁盐。

2、矿化度影响含油污水的腐蚀性。矿化度影响污水腐蚀性有两个方面:一是矿化度越高,污水的电导率越大,有利于电荷转移,导致腐蚀速度加快;二是矿化度高,会减少溶解氧的含量,不利于阴极的去极化,使腐蚀速度减慢。所以矿化度在30000—40000mg/L时,腐蚀速度最高,矿化度继续提高时,腐蚀速度将下降。高矿化度污水的酸性腐蚀,二氧化碳引起的腐蚀,以硫化氢为主的硫化氢与二氧化碳综合性腐蚀及Fe2+存在的同离子效应促进SRB的腐蚀。

3、SRB腐蚀。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密闭隔氧和适当水温利于SRB的生长、繁殖,尤其在净化水罐的板结滤料层中和污泥中,SRB高达104~106个/ml。

4、氧腐蚀。采出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含氧量通常为0.5mg/L左右,去极化性极强的氧引起浓差电池作用,从而引起腐蚀。同时氧还能加剧H2S和CO2的腐蚀作用。

5、离子腐蚀。Cl-对含油污水腐蚀性的影响。工作中发现Cl-会引起设备点蚀。碳钢点蚀的主要是Cl-引起的,当氯离子与氧化性金属离子或氧气共存时,腐蚀会加速,一些非侵蚀性的阴离子可延缓刘冰点蚀的发生。

6、流动介质的冲刷腐蚀。本身腐蚀性极强的各种因素在流动冲刷时会造成更严重的腐蚀情况,更加快了净化水罐的腐蚀速度。

四、污水处理设施防腐方案的设计思路

在设计污水处理设施防腐方案时,防腐涂层选取时必须选择与基材表面有良好附着性的涂料。考虑基材的特性的同时,还要结合工作环境,净化水罐工作环境主要指土壤、大气和腐蚀物不同的污水介质,防腐涂层只有耐住环境腐蚀,才能对水罐本身起到保护作用。根据净化水罐的基材特性,来选择合适防腐涂层。下面简要介绍含油污水处理站净化水罐涂层防腐技术。

五、涂层防腐技术研究

含油污水腐蚀性来自很多个方面,因此选择防腐方法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涂层可以阻止各种腐蚀元素的腐蚀,从而起到保护净化水罐的作用。

1、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是甲基丙烯酸和环氧树脂通过加成反应,用苯乙烯稀释制得的,又称M1树脂。由于其大分子中没有重复的酯键,仅在分子两端有两个乙烯酯基,是自由基型的加成反应,固化过程中不会引入化学稳定性较差的弱键。因此,具有耐酸、耐碱,稳定性好。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在分子结构中不仅含有环氧树脂分子的主链结构,还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聚酯结构。因此,它既具有环氧树脂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粘结性,又具有不饱和聚酯树脂良好的固化特性和成型性能。分子中环氧骨架的醚键和仲羟基对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浸润性,所以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又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力学性能。选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作为防腐主材料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2、E4树脂在含油污水介质中也是耐蚀的,E4树脂是由环氧树脂调配制得,在加入适当填料后收缩率可减少至0.1%,比M1树脂小得多。同时E4树脂成本比M1树脂低,所以结合使用E4树脂和M1树脂,可以降低收缩率,防止防腐层出现收缩裂纹。在介质温度较高的含油污水处理系统中,选用作为防腐材料是不合适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易遭受高温酸碱水解而侵蚀破坏。而采用E4树脂和M1树脂作为复合防腐涂料,采用玻璃布等作为防腐层的复合结构层,对净化水罐保护是较好的。

3、采用重防腐蚀涂料,即环氧底漆,环氧中间漆和面漆。大量实验表明超过平均厚度200μm-250μm膜厚时,基本可保持长时间不生锈。虽然涂层越厚,耐腐蚀效果越好,但涂层过厚,容易引起涂层干燥时固化缓慢、起皱、收缩、裂纹和剥落等现象。因此根据涂层自身特性,确定涂层厚度是很重要的。因此,重防腐蚀涂层厚度即环氧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和面漆的总厚最好控制在250μm左右。

4、综合性防护,是指采用多种系统防护措施相结合,来获得整体性防护效果。含油污水系统通过采用环氧煤沥青、H87、环氧玻璃磷片等涂料结合涂刷,采用天然气密闭隔氧技术,电化学阴极保护技术和化学药剂添加技术等,系统的减缓含油污水处理站净化水罐的腐蚀。

六、结束语

第7篇: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远程抄表;用电管理;解决措施

1 远程抄表系统技术现状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运用电量采集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统,建立了相应的电能表档案,实现对采集电量的分析处理,可监测计算母线电量平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现了对变电站出口计量客户的自动抄表。

目前,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通过光缆、公用电话网、移动通信网3种方式进行通信,可实现主叫与被叫。用于与采集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软件,可监测采集器及相关设备的运行。支持本地、网络多路径存放数据文件,实现数据共享,系统数据安全、可靠。

在应用的过程中,受客观条件限制,还存在着一些影响或限制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

⑴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尚未与系统结合应用,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还存在隐患。

⑵采集终端还不能完全统一,仍存在机械表或机电一体式电能表,对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

⑶数据规约管理还存在差异。部分变电站建成的远程采集电能表或采集设备不符合当前应用系统数据规约,使得数据传输通信受到限制。

⑷采集系统覆盖面还不够,一部分大客户、配变还未完全纳入远抄范围,使得线损计算、电量综合统计分析等管理只局限于变电站层面。

2 远程抄表的技术分析

远程抄表可直接提高抄表到位率,减少抄表人工工作量,大大缓解抄表人员不足的矛盾。它快捷高效,同时解决了抄表不到位的问题。

然而这仅是远程抄表技术的基本应用。远程抄表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计量方式最突出的优点是实现了断面计量,由此带给用电管理的影响将是根本性的。

2.1 断面计量

用户用电是持续的,电能表表底时刻在变化,人工只能抄到不同时刻各表的表底,1个抄表周期前后两表抄表时间相差很长。在理论上,远程抄表可以在几秒钟内抄完全系统所有计量表的表底,可近似理解对系统内电能表的一个运行断面进行了抄表,因此把这种计量方式称为断面计量。

2.2 基于远程抄表技术的线损管理系统

有了断面计量,便可以实现供电系统的断面线损分析:任意两断面间的表计计量差,即是该时间段内各表计计量的电能。同一时间段内各供电结点间的电量平衡结果就是实际计量线损。

因此,基于远程抄表技术的线损分析,需要在远程抄表系统的基础上再建立一套线损分析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有:存储远程抄表系统各同断面的数据;根据需要计算断面间表计电能量;根据需要做结点电量平衡计算;对每监测区域设定线损告警限,定时生成线损统计报表,明确标计越限告警区。

相对于传统管理方式,基于远程抄表技术的断面线损分析管理有以下几个优点:

⑴抄表数据直接录库,减少了再输人环节 提高了数据的正确率。

⑵抄表同时率远高于传统方式。人工抄表方式下不同表计间抄表时间差是以小时、天甚至月计,线损分析结果误差很大;而断面方式下抄表时间差以秒计。因此,基于远程抄表技术的线损分析结果能较真实反映断面间的实际线损情况,可以更有效地作为线损考核的依据。

⑶断面分析方式可减少分析人员工作量。断面分析方式主要是自动计算,分析人员只负责核对报警结果。

⑷断面分析结果易于数据共享,实现透明管理。分析结果可以立即指导线损稽查人员对高线损区域做出快速反应,同时高层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根据共享数据监督稽查人员工作效率。

⑸断面分析范围从购电关口一直到各收费用户,覆盖全系统,彻底清除了线损分析的阴影区域,可以从根本上打击窃电。

2.3 基于远程抄表技术的防窃电管理

利用远程抄表技术可以取消或大量减少抄表人员,节省的人力可用来进行线损稽查和查处窃电。根据基于远程抄表技术的线损管理系统特点,为提高防窃电能力,可以设想对营销管理进行以下调整:取消(或减少)抄表人员;成立线损稽查队,24 h监视“线损分析系统”分析结果,对告警信息及时反映;营销管理部门领导根据分析报表对稽查队进行月度考核。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基于远程抄表技术的断面线损管理是唯一能彻底解决用户窃电,从而降低管理线损的有效途径。

2.4 远程抄表系统在用电管理中的应用

远程抄表技术不仅能改进线损管理体系,在营销管理的其它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4.1 促进基础管理工作

在目前营销计量管理模式下,容易出现基础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比如由于工作量大、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台区改造完成后计量台账不能及时更新,新装用户长时间无人抄表等,不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

在基于远程抄表技术的断面线损管理系统下,若基础计量资产台帐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很快便在下一个周期内得到反映,因此能及时发现基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4.2 规范追补电量程序

追补电量是营销管理中不可避免的,而且常因追补依据不足引起纠纷。在传统线损管理模式下,计量表计出现问题很难及时发现,造成失去计量时间长,需追补电量大,但追补电量时往往仅依据用户历史同时期的用电量,不能反映实际用电状况,造成纠纷。

基于远程抄表技术的线损管理系统能在很短的周期内发现问题,能把损失电量控制在最小程度,从根本上打击了窃电用户破坏计量表计的动机。另一方面,即使发生需追补的电量,通过电量平衡计算,也能分析出让客户信服的追补数据,从而减少纠纷。

2.4.3 有效监督用电职工的职业行为

基于远程抄表技术的线损管理系统在对全系统计量表计高频度监视的同时,也约束了营销职工的行为,有效的监督同样是对职工的善意保护。

3 远程抄表系统的改进措施

针对远程抄表系统的现状,实现全系统主要用户的全新线损管理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3.1 完善配备考核表计

考核表是指只用来做平衡计算,而不用于电费核算的表计,如公共变台的计量表。目前,还存在对考核表配备不足或考核表检修不及时的问题。在基于远程抄表系统的线损管理系统中,如果缺少了1块考核表,1个考核单元的自我平衡便不能完成,需与上一级表共同平衡,扩大了平衡计算区域,不便于问题的准确定位。因此,必须首先保证考核表完善、健康应用。

3.2 确保高线损台区、线路全范围实现远程抄表

由于资金原因,短时间内实现全系统的远程抄表是不现实的,因此可暂时把重点放在解决高线损供电台区和高线损线路的远程抄表问题上,使高线损单元首先具备完整的远程抄表功能。另外,一些投运时间较早的负控投备、通讯设备需要进行更换,以保证运行可靠。

3.3 连接负控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

建立负控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的连接,把负控终端的电能量数据采集过来,实现数据综合分析。而且,连接通道必须具备双向通信功能。

3.4 电网运行状态数据采集及网络拓朴分析

其实,电网运行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如配网线路的供电方式1天内可能出现几次变化,这就要求线损平衡分析时的平衡量必须根据网络的变化随时更新。这部分工作单依靠手工操作是不可完成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获取电网开关量实时信息,然后通过网络拓朴分析自动分析出计量表计间的平衡关系,生成平衡计算公式。电网开关量可以从SCA―DA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获得如未实现配网自动化,可考虑从配网模拟盘获得。

3.5 线损分析计算系统建设及管理模式调整

按以上分析内容,完善软件、硬件系统及管理体系。

3.6 培养远程抄表系统维护人员

为保证远程抄表系统充分发挥作用,远程抄表系统的维护必须得以保证。远程抄表系统不仅涉及计量技术,还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

紧密相关,需要培养出一支综合能力较强的队伍。

第8篇: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

通过通过静态数据库管理方法的研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一是确保数据唯一性;二是研制相应的维护管理平台;三是研究网上静态数据在油田开发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静态数据库 唯一性 应用方法

1 静态数据库现状

我厂油田开发数据库从建立到广泛应用已经多年,但静态数据在网络化管理及应用上还存在很多问题。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发现阻碍静态数据广泛应用的主要症结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数据库本身的维护问题。由于静态数据的产生流程来源多样,我们只能通过对数据的定期转换来实现网上数据的更新维护,造成了网络数据与单机版数据的不一致,数据之间的参照完整性也无法及时得到维护,使得网上数据不被专业技术人员认可,利用率和更新频率很低;二是网络数据配套软件的研制开发跟不上应用,水驱控制程度、钻遇厚度分级、有效厚度分级等常用数据的统计计算没有针对网络数据的版本。三是由于受一些应用软件(如:沉积相带图、等值图,及CAD所绘制的一些图幅)等数据格式的限制,仍然采用DBF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所以数据的存储格式仍然采用微机版数据方式。这样,我厂的静态数据以网络和微机两种方法并存管理方式存在。

1.1数据质量难以控制

静态数据,经过多公司、多手续、多人参与,数据质量很难控制。

1.2工作量加大

静态数据如果采用微机的存储形式,需要人为因素的参与。初步统计,录入一口井的小层数据需要(按150条记录计算)需大约一小时;录入一口井的井斜数据需30分钟等。如果静态数据全部都需要人工录入,这样地质大队相关室就要抽出大部分人力来对静态数据进行数据的进机工作。

1.3 数据库管理维护受到制约

由于数据存储在相关室,如果数据有改动,那么相关人员只能改动本机所存数据,而网上的数据没有一起改动,势必造成数据的不统一。而且计算机管理人员无法对每个数据进行跟踪和维护。

2 解决途径

(1)做好数据流程,对数据采用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从数据的源头抓起,采用数据直接上网的方式,减少数据经过步骤。

地质室:负责小层数据库、精细地质数据界限数据库、断层数据库、地层数据据库

开发室:负责射孔数据、补孔数据

动态室:负责井号连通数据、单井基础信息

计算机室:负责井斜数据、井位坐标数据,并负责对所有网上的静态数据进行监控。

(2)对现有静态数据网络录入、格式转换程序进行优化、整理,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数据产生源头,实现源头控制,确保数据唯一性。

(3)用统一的静态网络管理平台统一对数据进行管理,减少数据流程,避免手工操作,达到数据统一,及时更新新井,对数据加以控制。

小层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实现数据的数据检错、批量加载、单井小层数据查询。

地层分层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地层分层数据单井数据录入及数据查询修改。

断层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断层数据的单井录入、数据查询及修改。

精细地质数据库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本机的精细地质数据的管理、维护。分三步实现数据的批量加载。

井号连通数据库管理模块: 主要实现井号连通关系数据的维护管理。

界限数据库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本机的界限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并分别加载到油层组界限数据库、砂岩界限数据库、小层界限库中。

单井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录入人员分两个组分别运行一组软件和二组软件同时录入数据,相同的井一组二组都录入完毕后,对比库中出现此井的井号,可进行数据对比,发现有错后出现错误提示,修改后,存入到相应的数据库中。

(4)做好应用软件的接口,使网络数据能及时快捷的得以应用。

(5) 对静态数据编制查询功能,实现对数据的存储。

3 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对静态数据库整改、补充、完善,建立合理的网上静态数据管理体系及网上应用系统,使静态数据真正在网上应用起来,为地质工作着提供详实、可靠的静态资料。经过对部分模块的应用,效果很好,例如做南一区数模必须用精细地质小层数据,从地质室导入此区块的精细地质数据(493口井,86027条记录),经过数据转换,已经存入到oracle中。解决了生产的急需。

由此可见通过对静态数据管理方法的改变和静态数据管理平台的应用,减少了工作环节,静态数据库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并且实现数据统一,规范、共享。

4结语

静态数据管理方法的应用主要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数据库本身的维护问题,本着数据谁产生谁维护的原则,避免了数据经过多道工序传输而造成的错误,达到数据统一、标准,提高了数据质量,从而提高网上数据的利用率。二是从应用的角度来考虑,所用的信息来自同一数据源,避免了数据不对扣现象,并且数据库之间建立了相关连接,使网络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数据的统计查询等。

参考文献

[1] 罗晓沛.《数据库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08.

第9篇: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

高中数学课程中很多教学内容和经济管理类数学很多内容有重合,作为一名高中生,如何在高中阶段将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和高中数学课程有机衔接起来,为以后更好的学习经济管理类的课程打下基础。笔者从自身的学习经验出发,对如何衔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其他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

经济管理;数学;高中

《经济数学基础》是高等教育中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概率、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其实和高中数学中的很多内容是重合的,其区别就在于高中数学学的浅,很多深度的内容并未涉及或是一带而过。如何做好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和高中数学的衔接,夯实自己的经济数学基础是我们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

一、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与高中数学课程的衔接的意义

高中数学课程中对于概率、统计以及代数的一些教材内容学的很浅,不深入,在考试中这部分内容的占比较少,因而导致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对这方面的内容不甚重视,在进入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学习之后,由于新加入了极限、无限分割以及逼近思想等,教材内容更加抽象和难懂,我们在学习时比较吃力,很多时候无法实现两门课程的过渡。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和高中数学的内容重合,如果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和衔接,我们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二、对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与高中数学课程衔接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由于经济管理类数学内容更加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通常从实际的经济问题出发,运算量大,相比较高中数学更加抽象和辩证,很多同学起初进入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的学习时感到很困难,容易对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产生畏惧和挫败的心理,学习效率不高,学习信心大受打击。如何做到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和高中数学的衔接,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在高中数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吃透每一个教学难点,梳理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和高中数学课程的课程大纲,抓住高中数学和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的学科交叉点和内在联系,并发现和探索二者的不同之处,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对比,了解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课程要重点掌握。

(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和高中数学课程相比,经济管理数学课程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多,进度相对较快,很多同学在学习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很明显的发现自己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或者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不好。除此之外,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通常采用的是大班教学,相较于高中数学的小班教学学生多了,老师很难每个人都照顾到,单独辅导的机会也少了,因此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学效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课前预习,在课程开始之前要做好预习工作,提前了解课程内容,自己要提前对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带着疑问去学习。二是课后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多、量大,因此一定要及时进行课后巩固,在课余时间对自己不理解的难点内容要及时请教老师,进行单独辅导,务必要使当日的课程理解消化。同时要做一定的专项习题,提升自己的知识点应用能力。三是发散拓展,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的很多教学内容其实在高中数学中就已经学过,因此,我们在学习高中数学课程时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要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学习,并结合实际的经济管理类的问题来看待,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我们看待问题的视野。

(三)选用合适的习题进行大量练习

数学学习就是大量习题累加的过程,不管是经济管理类数学还是高中数学,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知识应用分析能力都需要大量的、不同类型的练习题。我们在学习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时应该先了解课程基本内容,回忆高中数学的有关内容,并进行合理的嫁接,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学习,在习题选择上也要如此,习题选择从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攻克。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在教材大纲基础上有一定拓展的习题,这并不是“超纲”,有的同学在遇到这类问题往往认为考试不会出这种题,因而不在意,这是错误的想法。对于这种“超纲”的习题更要重视,这种有一定难度的习题其实是基于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和知识点的整合,我们吃透教材就能够解决。

(四)重视阶段性测验

对于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测评方式就是考试了,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学校和班级组织的阶段性测验,因为这种阶段性测验的试卷质量比较高,往往能够比较真实的反应我们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我们要在每个单元、章节的学习内容结束之后自行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评,这种阶段性的测评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我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由于在高等学校中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文理皆收的学科,因此有的学生数学基础好,有的数学基础差,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经济管理数学时难度较大,这也要求我们要做好经济管理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以上是笔者的一些学习经验,希望对其他同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作者:宋春雨 单位:衡水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