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1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从课程设置看,我区自1999年开设信息技术课以来,信息技术教育曾经红火一时,各校争先恐后地开设信息技术课。至2007年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中小学新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信息技术学科由原来的独立学科被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中。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教材的问题,开课年级的问题,课时的问题,教学管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正常开展。

从硬件配备看,我区于2005年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为每所中学配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及一间计算机教室,小学也初步建成多媒体教室和农远资源接收室。小学计算机教室是自筹经费建成,购置的计算机配置低,数量也不足,现在设备老化严重,不能正常运行。

从教材建设上看,2005年长春市电教馆组织省内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专家编辑出版了长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现已改版两次。

从师资队伍建设上看,我区99%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专业不对口。现有约40%的专任教师参加了吉林省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专业的大专班和本科班在职培训,并获得学历证书。目前,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任教师41人,具有计算机专业学历的有15人。

(二)我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真正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的统一管理之中

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存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调研发现,一些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疏于管理,缺少检查力度。教师的教学相对随意,教案只是用来应付检查,没有实用性。

2.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不统一,版本混乱

从新课改后,信息技术课被纳入到综合实践课程里,教材也发生了改变,导致各学校信息技术教材不统一。

(1)由于我区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全区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不一的局面。初中继续沿用长春市电教馆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但教材版本混乱,更新不及时。同时,部分小学使用综合实践教材,综合实践教材只有五、六年级才有部分信息技术相关内容,而区教育局要求小学只在三、四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因此,导致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难以真正开展。另外一部分小学则使用长春市电教馆开发的教材,但往往版本老旧难以满足学习需要。给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管理、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与教研活动的开展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2)还有一些学校没有为学生征订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教师自编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给学生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3.信息技术开课年级不统一,课时难以保证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前,我区信息技术课开课年级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课时为每周2课时。自新课改实施后,教育局重新统一开课年级与课时,规定小学三、四年级,初中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课时为每周1课时。后来初中信息技术课调整为每周2课时。调研中发现,我区各个小学信息技术开课年级不统一,有在五、六年级开课的,也有在三、四年级开课的,少数学校一、二年级也上信息课,课时为1课时。初中基本按照教育局要求在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但课时又不统一。

4.信息技术课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从整体情况看,信息技术课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甚至没有考试和考评。一是对评价考核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学校对学期末是否组织信息技术考核没有明确要求,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做具体要求;二是全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学学段和初中学段学业结束,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没有一个综合考量。

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信息素养培养现象

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培训班”,学生被培养成仅仅会操作计算机的学生,而不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6.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属于半路出家,对本学科知识缺少系统的认识。还有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打字工作,学校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与管理,以及为其它学科教师做课件等。教师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专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难免会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果。

7.信息技术设备不完善

此次调研的6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有部分学校由于计算机教室建设不达标,不能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设备严重老化。即使有教材,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没法实践,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个别中小学使用的计算机仍是最初建机房时的低配置,或略有升级,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8.学校领导不重视

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对信息技术教育硬件配备标准不清楚,学校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由于部分学校近年来招生速度过快,规模变化过大,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导致校舍高度紧张,信息技术教室建设长期无法纳入建设目标和设置计划。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只重视学校行政科室或教师计算机的配备而忽略学生计算机的配备,导致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建设落后。

二、建议

(一)明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创新,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

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合理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重情境创设和意义建构;立足应用实践,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配备水平,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保证信息技术课正常有效地开展

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配备要达到标准,能满足教学需要。

教学管理要明确到人,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常规管理。首先要明确领导分工,狠抓课时计划、教学常规、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管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要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教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规范教案书写,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狠抓落实,确保信息技术课规范有效地实施。

全区对信息技术教学要统一管理,统一信息技术教材,统一开课年级,统一课时。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坚持发展性、诊断性和激励性的评价原则,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考核。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期末学校要组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考核,考核内容要紧扣教材,考核结果可以以等级的方式呈现;评价的方式要注意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结合、上机操作与电子作品结合、一次考试与学生多次选择考试结合。第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区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将信息技术列入学业考试的考核科目。第三,要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估督导检查,完善对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方案。

(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提高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岗培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建议每两年至少要开展一次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题培训。

(五)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切实提高教研实效

第2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一、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推动自主-合作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去设计、制作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认知结构的科学合理的语文课件,找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结合的最优化规律。推动自主-合作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并达到了先进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语文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学生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得到更大的拓展。通过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师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阅读、写作知识仓库;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给学生创设了好的氛围,学生便不断思考不断提问。达到教学过程与媒体结构整合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通过样板课、展示课、赛课等形式多样的语文整合课比赛,来总结归纳计算机信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规律,同时不断创新教学理念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正确科学地把多媒体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我们在各种语文整合课比赛中设计了评价标准四法则:1、能否围绕教学目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2、必须把多媒体教学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3、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4、要正确处理图形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从中把赛课活动中优秀的课,当做展示课在语文组内展示,展示课中优秀的课再推到全校的样板课中,让全校老师学习。

三、建立语文学科网站和语文课堂教学资料库,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为充分利用网站资源,我校购买了多种教学网站,提供与教材相关的作家简介、作品欣赏、课外阅读、专题研究等专栏。同时还建立了初中三个年级电子教案一体化管理,便于优秀资源的管理,真正做到网络时代下的集体备课。教师不仅学会运用网上资料,还会上传资料,利用网站进行师师交流、师生对话,在交互性的学习环境中,完善课前备课、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延伸、自主探究等教学环节,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四、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料自主学习,通过邮件、qq、空间、博客、电子报纸等形式多样网络阵地来学习和运用语文

第3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电子白板;结合

历史课的教学向来有这样一个特点:如果教师找对方法,就能把历史讲得生动有趣,使得学生爱上历史课,爱听历史课。但如果教师照本宣科,讲课毫无趣味感可言,学生很容易产生“我不用听讲自己看书也能看懂”的想法,导致历史课效率低下。初中时期的历史,在设计上考虑到学生刚刚入门,因而在严肃地阐述历史知识之外,也尽量添加了趣味性。但如果教师仍然采取照本宣科的讲课方式,这种趣味性是难以体现的。而且,不管在设计上如何注重趣味性,历史的知识脉络复杂,主干支线不计其数,学生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仍有很大的困难。而电子白板的出现,很好地填补了普通讲课和板书的缺陷。下面,教师就具体应该如何运用电子白板进行研究。

一、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情景教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的来源。教师要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可以通过白板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历史。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产生兴趣,还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更为牢固。具体以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将电子白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一单元的重点在于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北京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重点,将一些讲解远古人类包括元谋人和北京人的视频剪辑出来在课堂上播放。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人有可能就是在座的学生的祖先,从而将学生置身于远古的情境中。学生在惊奇的同时自然会产生兴趣,想要一探究竟。这时,教师就可以继续接下来的教学,学生的听课效率也会提高很多。电子白板的教学能让抽象枯燥的教科书变得立体起来,学生看到的不再是一本书那么简单,他们能透过这一本书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对学习的兴趣也更浓,记忆知识点也更为牢固。

二、利用白板提高课堂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光靠书、黑板和粉笔,能够学习的内容十分有限。首先,教师不能较多地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而且,如果学生提出了一些拓展性问题,教师如果了解不多,就不能立即给出答案,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其次,教师用板书进行教学,受写字速度、黑板大小的限制,能够呈现给学生的内容并不多,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对于时间的耗费也比较多,拖慢了课堂的节奏,拉低了课堂效率。而且,有时学生光顾着抄写板书,对于老师的讲解并不会用心去听,那么教师讲解的意义荡然无存,历史课也变成了知识点的归纳课。同时,教师一味地讲解书本,使学生对于学习重点的把握不够,这在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为即使学生的归纳能力很强,他们在重点难点的把握上仍会存在很大的偏差,以至于虽然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但效果并不好。电子白板的出现则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传统的教学缺陷。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时间点在电子白板上先归纳出来,在讲解大概的背景后,再根据时间点以主支干的形式进行分类讲解,这样一来,学生的心里就先形成了一个大概的框架。教师之后要做的就是不断充实这一个框架。这样就不用按照课的分类如第一课是讲夏、商、西周的兴亡,第二课是讲灿烂的青铜文化、第三课是讲春秋战国的纷争来讲课。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按时间将知识融合分类,结合起来讲,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不说,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也更为清晰。而且,那些节省下来的时间能够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历史知识水平。

三、运用电子白板需要注意的事情

电子白板的确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的方便,但是教师不能完全依赖电子白板。比如说,在备课的时候,做一个PPT就算完成备课任务,这是不对的。因为电子白板始终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它只是一种呈现方式,对于教师来说教案才是重点。因为教案中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点那么简单,教案中还要包含教师的上课方式、上课的节奏等各方面的内容。所以,电子白板不能完全替代教案,电子白板也不能够替代板书。电子白板是靠屏幕来呈现知识点的,但是屏幕是在不断变化的。虽然电子白板有回放的功能,但是为了上课节奏和上课的效率着想,教师不可能一直回放教学内容。所以,这时板书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教师在黑板上书写重要的知识点和知识框架,这样学生在课程的过程中即使进行了下一环节的学习,依然能够知道上一环节的内容,以进行融会贯通。

四、结束语

总之,电子白板的确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历史教学,但教师也要注意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规避。

参考文献:

[1]林晖.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情境[J].中学课程辅导,2015(17).

第4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本校由于地处山区信息技术学科在以往都是以教师讲授、引导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很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依赖性,无形中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很沉,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方法得到的外出培训及校内培训几乎没有,教材更换也较频繁,这使本人联想到如何更有效的组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做为一个切口,使信息技术课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二、主要教学措施:

(一).任务分解驱动法。

在具体教学中根据拟定的教学环节,给学生若干个小任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践、合作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并能将所掌握的理论去解决类似的学科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间的协作水平和凝聚力。例如:本期在九年级vb菜单制作教学中,由于学生接受vb本身就有难度,在教学中我将菜单制作分解成几部分,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后邻桌为小组进行合作、实践,其间再穿插教师的引导和做的较快学生的相互间协作,一节课下来完成率达到了60%左右,效果非常好。

(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做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种对事都有着一颗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阶段就使他们对计算机本身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因势力导使学生的这种兴趣和好奇变成正迁移,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7课《制作演示文稿》的内容就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切点。首先教师出示一件ppt小课件,其中的一些简单动画效果、幻灯片间的切换效果都会使学生兴趣倍增,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如:这个软件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你想尝试制作吗?紧接着教师利用学生这种兴趣和激情出示学习小任务:对照教材尝试制作一张简单的幻灯片。这样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三).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

做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融洽的学习氛围,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空间。师生间、学生间在平等、民主、理解、关注、赏识的场景中进行教学活动,对于信息技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学习进取信息。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应给予激励机制,在学习活动中给他们有意识设置一定难度,从而使出现掌握较好和基础较弱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在一节课中都能产生成就感。例如本期八年级flash教学第二单元第7课《遮置动画》教学中对掌握较好的学生我让他们制作较复杂的遮置动画,而对于掌握程度弱一点的学生采取制作简单的遮置动画,这样有70%的学生都完成了动画制作,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意识。

做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采取灵活的方法让学生领会,同时更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引着学生寻到知识是一堂成功的课,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真实体现,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参与学习,不断激发和引导学习需要,提供更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具有不同学习特征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励,个性得到张扬。比如本册九年级vb教学中第一章第5课《选项按钮控件》这节教学,教学中本人给予学生小任务:小组合作制作程序界面,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机会,最后绝大多数学生都制作出了程序界面,虽然有许多学生制作的界面很粗糙,甚至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但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制作程序界面的制作方法,这一点我觉的十分重要,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

(五).引导启发学生探索问题的习惯。

在本期八年级flash第二章第6课《引导动画》一课教学中,学生首次接触引导动画,许多学生认为这种动画还是先前的动作补间动画,鉴于此本人给予学生简单的演示,并在教学中提出若干小问题:引导动画的轨迹能否与飘动的树叶位于同一个图层?引导的轨迹在绘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将动画做的更逼真?而后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空间,学生经过实践和探索、研究,不仅制作出了动画,而且对以上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且有些见解超出了教案中预设的问题,这大出乎本人的意料,由此使本人发现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激起学生探索的问题十分重要,这不仅能使教材问题深化,同时也使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能达成共振。

三、存在的教学问题

通过进行小课研究近一年多,本人也产生了许多疑问和困惑:

一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副课,随意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只不过就是在计算机玩游戏的课,这种思想就会导致学生上课不能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而代之以消极应对学生活动,活动质量不高,掌握的效果也不理想。

二是:由于安排的教学时间不够,因此绝大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深入进行,只能进行最简单的实例和活动,这样许多拓展性的知识就只能放在课外,学生练习的时间还是比较少。

三是:在整个研修过程中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法和学法研究的内容几乎没有,因此这个学科的研修中教法、学法的探究就显得十分单薄,整体深入程度不足。

第5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关键词:地理课堂; 多媒体技术; 生动直观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在教育教学领域,多媒体信息技术也成为了一个常态化的教学工具。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学生立体地呈现知识,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吸引力。因此,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参与,可以使教学活动得到进一步优化。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虽然在中学阶段,我们把地理学科归类到人文类学科的范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地理学科也带有一定的理工类学科的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有很多的知识往往表现得比较抽象化,这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多媒体信息技术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适当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多媒体技术为地理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手中拥有的教学资源往往十分有限,除了教材、参考书和一些练习题,手上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教学资源。这样就导致地理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封闭,内容相对较为单一贫乏。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用,则可以有效地打破教学资源的封闭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除了挖掘手中的教材资源、参考书资源,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扩充教学资源。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到互联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教学课件、教案和习题等,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同时,在参考其他教师的优秀成果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及时地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从而迅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可以说,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参与到地理教学中来,就等于整个互联网资源都成为了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资源库。这样,在庞大的资源库的支持下,地理教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呈现知识的方式基本上是以静态的文字化知识为主,最多再加上一些简单的挂图、模型等。这种静态化的知识往往具有理解难、记忆慢、忘记快的缺点。不仅如此,单纯地用静态的方式来呈现知识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降低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来丰富知识的呈现方式,加深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八年级下册的区域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时,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西双版纳的旅游宣传片,在短短几分钟的宣传片中,西双版纳优美的南国风光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在这段视频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还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样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激发出来。这时候,教师再进行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每个学生都显得兴致勃勃,从而使得这节课产生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自然地理,另一个部分是人文地理。其中,自然地理中,有很多的知识都带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些带有一定抽象性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工具下很难较好地呈现出来。例如,七年级地理教材开篇第一章的内容《地球与地图》,其中有很多的内容就带有很强的抽象性,像地球的运动,公转自转的地理特征及形成原因等知识,教师在常规的教学工具的帮助下,很难讲得清楚,并且,学生一进入地理学习的开篇第一章就设置这样抽象性较强的内容,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学这章的内容时,教师就可尝试着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活动。例如,笔者在上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地球在茫茫宇宙中的运动状态的视频,绚丽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来,接下来,我又利用多媒体动画形式分别给学生演示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运动状态,以及公转和自转分别产生的四季更迭和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这样,原本还比较抽象的知识在多媒体工具的帮助下立刻变得生动直观起来,学生理解起来就要轻松容易很多。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用给整个地理教学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可以说,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如此,一些教师也出现了“迷信”多媒体技术的现象。这些教师在看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以后,对多媒体工具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无论教学内容合适与否,都要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一旦多媒体工具遭到滥用,不但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这种常态化的使用也使得学生对多媒体失去了新鲜感,从而降低了多媒体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在地理教学中,对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选用一定要慎重,这样才能够使得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技术,其本身并无优缺点之分,关键是看其使用者对它的把握。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素质,善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地理课堂教学在多媒体工具的辅助下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潘文龙.浅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J].

新课程学习, 2009(8).

[2]张明.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三

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1).

[3]任海刚.地理教学多媒体信息呈现模式研究[J].中学地理教

第6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关键词】英国 语言教育 中小学 课堂 区别

“重视教育”“每一个孩子都重要”一直是英国各届政府的竞选纲领和教育主张,英国政府更提出2020教育实现“个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如今英国的中小学学校课堂上到底是如何组织教学的?这些先进的理念是怎样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的?笔者有幸入选British Council于2013至2014年的汉语助教项目,在英国学校从事了一年的汉语语言教学工作,并多次听取其他语言的课堂教学,通过所闻所感,与中国的语言教学进行比较,从而思考中国的教学改革之路。

一、英国中小学教育的特征与中国的区别

1.学制区别。英国包括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四个部分,在学制上,比如入学年龄等是有所区别的,笔者工作的学校Westholme school 位于英格兰,所以仅以英格兰的学制来进行说明。同时,据了解,英格兰的教育情况应该是足以代表英国总的教育情况的,所以,接下来仅以英国来统称。英国的中小学教育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Nursery,(2-3岁) 类似于中国的托班。

(2)Infant school (4-5岁),这一阶段和中国的幼儿园是一样的,但只到5岁,而中国幼儿园是到6岁的。在英国有些学校的Nursery和Infant school是合在一个学校校区内。

(3)Junior school(6-11岁),小学阶段,年级分为从Year 1 到Year 6。

(4)Senior school (12-16),中学阶段,年级分为从Year 7-Year 11。

(5)Six form(17-18),年级分为从Year12到Year13,该阶段主要是为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而准备的。如果你不准备报考大学,就可以读到year11即可。

2.语言教学的多选择性及选修必修制度。英国的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外国语言,小学阶段主要是学习法语。中国城市的学生如今大多数也开始在小学阶段接触外国语言,学习的唯一外语是英语,一直到高中阶段都是只学英语。英国的学生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可以接触到多种外国语言,比如西班牙语、拉丁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根据每所学校的选择而不同;如果该所中学是以语言教学为重点的,那么在这所学校内学生就能接触到更多的语言种类。在最初接触一门语言时,学校可能采取的是兴趣班的形式(希望学生能通过增加对某种语言的兴趣而选择攻读它),也可能采取的是必修课的形式(希望学生能以深入了解的形式来决定选择哪门语言)。而不论是兴趣班还是必修课、选修课,在正式开班前的一个学期,学校都可能要求教师先上10分钟左右的tester课,即尝试课,以让学生对该门语言有个了解。以笔者工作的学校为例,westholme school 是Independent day school for pupils aged2-18,意为招收2到18岁的私立非寄宿制学校。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为 Nursery & Infant School(幼儿园)、Junior School(小学) 和Senior School+ Six form(中学),是完备的中小学,非常有利于笔者对英国中小学的研究。这所学校在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要求必修法语,课量是一周一节。从七年级,即中学开始,有西班牙语、法语、汉语、德语、拉丁语五种语言供学生选择。七年级必修汉语,每周一节;必修西班牙语,每周两节。八年级在七年级的基础上,增加拉丁文必修课,每周一节。九年级必修西班牙语,每周两节;必修拉丁语,每周两节;汉语、法语、德语为选修。十年级和十一年级除西班牙语必修外,其他皆为选修。可以看出在准备GCSE考试前,学生都有充分接触多种语言,并且自由选择语言是否做为GCSE的考试科目。

3.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创造性。在英国的语言课堂里,很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学生没有教科书,老师也没有教科书,那教科书都在哪呢?其实教科书是有的,在学期开始老师就把书都发给了学生,学生不用把书带到学校来,教师上课早就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教学内容融入了自己制作的PPT,上课时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如果学生在语言阅读中遇到困难(尤其以高年级语言学习为主)要查字典怎么办?没关系,语言教室里都备好了字典给你,学校也不鼓励学生自己买字典在家,拼命扩充词汇量。在英国数学课堂上教材的地位也没有那么“权威”,教师很少拿着教科书带领学生“照本宣科”,学习的内容大都已经教师加工,以活页讲义的形式发给大家,有时在做练习时会用到教材,教室里都备有循环使用的教材,随时可以发给学生使用的。教学的顺序也不是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程度进行调整。所以教师的教案PPT也经常进行调整和修改。有时候,教学内容可能是一张外语写成的菜单,有时是衣服店的宣传广告。教学的手段多样,也很有创意,有时候去餐厅吃饭,(基本外语教师都会组织去该国的特色餐厅,比如,中文课就组织过课后去中餐馆吃中餐),有时候去参观博物馆,参观历史遗迹。反观中国的语言课堂只能呆在教室里学习,课外也较少组织活动,相对来讲,缺乏了活泼的特点。

4.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实用性。英国学校的校舍尽管都是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建筑,但是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校园里:有条件的学校有自己的礼堂,多媒体和现代化的设备一应俱全,相当于现代化的剧院。笔者所在学校的礼堂,平时供学生排演舞台剧、开晨会,到了晚上或周末,甚至可以承接专业化的商业演出,可见其设备的专业程度。教室里:

(1)白板被普遍使用,现在无论是年轻的老师还是年长的老师,都已经能够自然地应用白板进行教学,尽管不同的老师使用白板的功能不尽相同,有的用得多,有的用得少,但是白板已如同“黑板”一样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有机部分。直观展示、过程回放、把手写体变成标准字体,插播课件,画一个格子图,开展一个游戏,教学非常方便,白板已自然融入教学之中。白板能够发挥“黑板”原有作用,还能发挥原有媒体不能发挥的作用。英国学校,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白板的广泛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在中国电子白板才刚刚进入校园,经济条件的制约,很难做到所有的教学都使用到电子白板。

(2)有的学校为了推行无纸化,给所有的学生配备ipad,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而在教师中配备ipad,也已经开始流行。英国的校园越来越重视新的科技,反观国内有些学校,在能使用电脑和PPT的情况下还固守黑板,还引以为傲,在科技方面的意识较落后;而很多非大城市的学校则是没有如此的经济条件。

5.师资配比及师资水平。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7年级、8年级中文为必修课,平均每个年级四个班,每班20人左右,从9年级开始,中文成为了选修课,一个年级才一个班,25人左右,10年级一个班15人左右,11年级一个班6个人,12年级就只有两个人选修中文作为自己的高考项目了。

体现在其他语言科目上也是一样,约到高年级师生比例越高,甚至还有一对一的比例,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即使高三班也是一个语言老师对几十个学生。由于选修课必修课的语言种类多,上课节数多,语言教师基本上(其他老师类似)一周要上到20几节课(每节课一般1个小时时长),而且从7年级到13年级的课都有。英国的语言教师一般都教两种语言,甚至三门语言,主修的语言可以让你教高年级学生,辅修的语言可以让你教低年级的学生。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体力和脑力的要求。

国内中小学教师因为没有其他语言需要教,只需教授英语即可。英国一年分三个学期,每个学期起码有两次考试,每次考试前还有摸底考试。国内考试就是统计分数,而英国的语言考试结束后,除了统计分数,还要给每个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撰写评语。对学生的评估更加全面化以外,对老师也增加了不少负担。

二、国内语言教育的思考

1.促进教材多样化,增强学校自。在英国,语言组的老师自行商议,决定用哪一种教材,学校就用哪一套教材。在每个学年结束时,就由学校发邮件给教师,让教师上报下一年所需的教材或是教学资料;和我们国家选用教材相比,英国学校的教师的权利相对大很多。我国对于教材的限制显得过多。

另外,英国教师对教材处理的自由度非常大,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或者对某些国家带有偏见。在教材的选择上,就可能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而这一切,在英国这样高度给予学校教师自由的国家,由国家层面进行干预,又是不可行的。

针对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对现成的教科书进行加工修改,积极开发其它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重组”教科书,从而更加符合学生要求和课程目标。

综上所述,在教材编写方面建议放宽立项门槛,让更多人的参与到课程资源建设的队伍中来,只要继续执行教材审查制度,就能把好教材质量关。

2.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视和落实。积极准备引进电子白板进入课堂,做好硬件建设与教师培训的同步发展。以省或地市为单位,统筹基于信息技术的语言教学资源,集合软件资源,不受教材版本限制,不受地区限制,以学科教学知识点为纲目,共建语言学科资源平台,方便教师选择使用。

3.多语言模式的选用,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根据各地情况,适当的在英语之外,开展其他语言作为选修课,比如目前在中国社会上非常受欢迎的语言:日语、韩语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充实课堂。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语言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教师送出去培训,也可以引进其他语言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4.文化渗透。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是学生了解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的机会。在英国,学习语言的同时对于文化的因素非常重视。西班牙语课可以介绍西班牙人爱喝的饮料,介绍西班牙明星,播放英国名人说西班牙语的视频;德语课可以全班动手做德国小吃;中文课可以教太极扇、中国结、

第7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一、紧扣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加强自身业务水平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形式以及质量效益等都与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作为信息技术教学更是如此,其本身作为一种其他教学过程中的工具,则更有其利。“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要在每节课前认真、仔细检查好每台计算机,防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机器有问题、不能用。不然教师又要修、又要讲,势必影响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情绪。

根据新课程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自我知识,防止成为知识老化型教师。多向老教师学习授课经验,多学习新课程标准,与其他科目结合,使得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们综合素质提高的好工具。

二、判断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初学信息技术的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学生们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一)重视直观,激发兴趣。

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来进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在给七年级学生上课时,发现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他字符的位置及对于windows系统里的窗口、对话框等一些抽象的基本概念很难理解,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我在教学生认识键盘时利用输入法练习软件中有趣的小游戏让他们练习,这样学生在玩中把平时认为枯燥乏味的指法练习变得轻松愉快,很快就记住了键位,以往需要六到八课时才能完成的内容,现在只需四至五课时。除此以外我还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课件式导课,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在教学中,学生总是对老师的教案、教师机怀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总是想要看看里面有什么,都装了哪些软件或者游戏。我就表扬每次课上完成的比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去用教师机试试,并在里面找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总会有一种“看,我是好学生,老师让我来用他的电脑了”的自豪感。这样,在他们进行操作的时候格外的用心,理所当然的操作水平提高的很快。其他同学羡慕之余也努力地学习,学得好的学生为了延长自己的自豪更加努力,一拨儿带一拨儿,就形成了一个好的循环。

(三)表扬和鼓励相结合,营造民主氛围。

每一个学生的潜在思维都不希望得到批评。而一次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肯定的强化,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成就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捕捉闪光点,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和基础好的同学结成学习小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鼓励他们走出座位互相观看操作。这样学生们在不存在心理压力的同时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解决,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堂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感到束缚和压抑,营造了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驱动教学,告别寄生

寄生,在生物科学上指的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的现象。是一种依附关系。在这里,笔者将其比作传统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在传统课堂上,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双手一背,认真地听着老师的大量讲解并强记在心里。这种课堂教学方式用到信息技术这个新型学科上面显得格格不入,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是需要大量操作性的东西的,古老的传统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科学的变化。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在计算机实例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第8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学,该班共有学生24人。从毕业成绩来看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为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

三、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

针对以往学生中出现的学习习惯不良的现象,本学期我们还要抓好每个学生尤其是新生和学困生的学习常规,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转化学困生,控制学生流失的根本保证。

1、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上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基本要求:①及时预习。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当地提前预习新课。②善于预习。依据知识基础、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等,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习方法。要记录好新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和不懂的问题,以便上课时加以注意。

2、指导并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径。听课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做好听课准备。包括学习用品、相关知识和心理准备。②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③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④要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发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⑤要做好笔记。记住重点内容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教师要定期查看学生的学习笔记,及时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

复习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检查学习效果,防止知识遗忘,提高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下一次新课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过程。复习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及时复习。复习要及时,每天复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也要及时复习,及时巩固知识。②复习要有针对性,要抓住要点,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理解加深记忆。③复习要注意归纳总结,使知识更加条理化、层次化。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当天的学习效果,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基本要求是:①要及时完成作业。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②要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的习惯。③要注意解题方法,总结答题规律,答题要有一定的速度。④要正确对待作业的评价。要及时订正,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要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各教研组每周要及时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案、作业批改、教研活动记录、课后辅导记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备课,做到不求全面,但求突破。布置作业时,做到少而精。全科作业量要控制在1.5-2小时左右。教师的讲课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留下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复习、整理。这样,真正把课堂改革引向深入,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才能主动去接触知识,从而发现知识,去探索知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2)明确目的,产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习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4)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看教师拼、摆,听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5)寻求规律,发展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五、自我提高

首先,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及时形成材料,完成自己的教研课题。在备课、讲课,还是在讲评练习中,发现问题及闪光点要及时进行小结。有机会多到外校去听课,学习其优点及新理念。经常与教研员及三中、安林的老师联系,互相交流信息。

其次,认真学习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应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激励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注意扬长避短,坚持岗位练功。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必然落实于热爱学生。爱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闪光点,理解信任他们,并严格要求他们,勤奋学习。

第9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一、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本学期每月由由教务处抽查一个教研组。检查内容为教师的教案、科计划、听课记录、教育教学笔记、学生的作业以及各组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如语文组的摘抄本、周记本,理化生组的实验教案、实验单等。发现问题由教研组长及时要求相关老师进行整改。 

2、真组织考试,做好质量分析,按教务处和年级组的安排严格监考,狠抓考风、考纪,对违反考试纪律和随便缺考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以警示学生。从考务安排、监考、评卷、成绩统计各环节,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真正实现竞争的公平、公正,以考风促校风。

3、开好教师会、学生会和学生家长会。特别是学生会,本学期,每个年级都召开了二次以上的学生会,九年级召开了四次学生会,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念,克服学习困难,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在表彰会上,请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进步突出的学生谈谈他们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家长代表上台发言,一起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 

4、开展实验和课外兴趣活动。要求科任教师组织兴趣小组、科普活动小组。开展活动有方案、有开展时间、地点。引导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眼界,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音、体、美学科的教学管理,完善体音美的考核标准和评估方案,探索特殊群体成才的策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推进学生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从时间、场地、器材等多方面给予保证,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并注意安全教育,使音、体、美教学体现出新的特色。在本学期美术组组织了多次专题黑板报评比活动,体育组班级篮球赛、学校政教处组织了庆祝2009年元旦文艺汇演,都比较成功。这充分展现了体、图、音的教学水准。

6、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发挥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的作用。加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指导督促检查教师使用现代电教设备,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抓好了理、化、生实验工作,保持实验室和仪器的卫生,为师生服好务。加大图书室的管理、开放力度,加强学生对课外文学名著的阅读,使学生不断扩大了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抓教研,促进质量的提高

1、参加校集体活动、做好自学记录。继续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优秀的教育刊物和教育论著,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提高教师文化底蕴。学校每位教师都有一本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笔记本,大部分教师都能认真总结,抒写心得。

2、听课 。教师之间能互相听课,一般教师听课都在10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在15节以上,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听课都在30节以上。教师每次听课都能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基本上都有听课评议及反思。在听课过程中借鉴别人的经验,以具体的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

3、备课。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采取集体研讨方式,重点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研组、同组课任教师互谈互评,相互借鉴,做好个人第二次备课。

4、公开课教学 。各教研组精心组织好本组学科教师开展公开课、汇报课活动。公开课,课前能集体备课,课后认真分析、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听课后认真参加讨论,做好评课工作,写出听课感受。每次公开课都做好、上课、评课工作,并做好教研组活动记录。学校王永峰老师在县第八届“育人杯”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三、抓好毕业班管理

九年级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切实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提升我校办学效益和声誉。成立中考领导小组,由校长统一指挥,制订详细的复习备考计划和措施,将目标分解到人,层层负责,层层跟踪落实。

本学期召开了六次毕业班教师工作会议,三次毕业班学生会议,做到毕业班工作抓早、抓实、抓细,通过阶段性学学情分析会,用集体的智慧突破教学难点。学生的作业经过备课组集体精选,将学生易错易混的试题存档,再次集中练习。九年级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年级检查督促此项工作,定期召开领导组工作会议,研究、指导毕业班工作。

四、加强普九档案管理

加强对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做到学生既有电子档案又有文本档案。建立了七年级新生的入学档案、学籍档案的填写发放。建立新生学籍卡、新生花名册、辍学生花名册、毕业生花名册,等相关材料。做好变动学生的情况登记,规范借读、休学和转学的有关手续,对已经毕业学生的档案进行了归类和整理,及时地为升学学生转档提供帮助。做到资料齐全、规范、合格。 共2页,当前第1页1

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拼搏,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有根本性好转,上课纪律良好,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我校参加2009 年x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乙组第三名的好成绩,学校获得2009年计算机管理和使用评比三等奖,“壹百分”考核评比二等奖。

五、本学期发现的问题

1、个别教师缺少敬业精神,有上课迟到和早退现象。

2、备课组活动的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的合作意识,教研气氛不够浓郁,教学行为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引导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