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云南大学调剂信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状况 就业质量 提升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过去的“计划分配”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配置模式。自主择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天地和择业自主性,但是,由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不足,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少、层次低,造成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再加上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的连创新高,“史上最难就业季”已持续了三年。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云南省达到13.8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云南省达到15.2万,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云南省达到16.2万;屡创历史新高。日益庞大的毕业生群体见证了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从数量来看,云南高校毕业生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高。据《云南省2014/2015学年初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云南省省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824451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3%。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6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67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30所;高职(专科)院校37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与东部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相比也差距明显。那么,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基础教育、高考招生、高等教育制度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都存在较大问题,社会文化、职业价值导向偏差也带来不少问题。所以,需要从教育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顶层政策设计、文化导向、职业价值等方面着力,通过多条途径形成合力来提升云南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
一、就业质量标准的定义
目前,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的热点之一。就业率作为社会衡量一个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参照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了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但就业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高校及其专业毕业生的市场供求状况,简单反映高校在某一阶段就业人数及其比例,是“量”的概念,无法全面反映毕业生流向、就业结构、毕业生满意度等复杂的就业现状,无法对就业进行“质”的评价。因此需要明确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定义。所谓就业质量应该是一个评价体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从就业机会的获得上体现就业竞争力;从薪资收入、工作环境等指标体现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从工作的稳定率、专业的对口率、职业发展空间等岗位特点体现职业发展趋势。总的说来就是人职匹配的程度。
二、云南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分析
1.大学生就业情况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盲目突出应试能力,在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基本缺失,学生在报考大学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倾向,同时对高校各专业的社会前景缺乏客观认识,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现行的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机制造成大量专业调剂,因此很多大一新生对录取专业不满意,难以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及专业学习。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职业生涯的概念认识粗浅,仅停留在“考证”、“职业热门”“行业收入”等问题上,职业能力准备严重不足。由此造成云南高校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造成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无法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就业行为茫然无措,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而就业之后违约率较高,跳槽、离职率也比较高。
2.云南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云南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多沿袭传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课程和职业咨询仅作为“点缀”,并未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培训和个体咨询。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还有相当距离。云南大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课程仅仅是选修课,甚至几次讲座的水平上,而且关注的焦点是毕业生,较少能从低年级就开始职业生涯的引导和教育。这就造成云南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现状与全国相比处于明显滞后的地位。
其次,云南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上也存在明显差距,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起点低、质量差、理念落后,就业服务基本上是以就业推荐、就业派遣、外联企业、举办校园招聘会等传统形式为主,就业服务质量停留在粗放的就业集市的低水平上。
云南高校尚未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开发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工具,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并建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数据库”。云南高校尚未建立就业反馈招生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缺乏学校与毕业生回访机制。未能充分听取毕业生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3.用人单位未能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用人单位招聘时倾向于聘用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但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贫乏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没有实行实习生制度,这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所欠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基础教育为大学所提供的是应试型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毕业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高校师资队伍存在制度缺陷,高校老师没有在用人单位工作过的经历和经验。由于人事制度、以及学校本身等多方面原因,学校进人条件都是要求博士学历,低于硕士研究生的学历不能入编,使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进不了学校。最重要的是教育管理体制的障碍,大学课程中普遍缺乏新内容,高校教师使用的教材,引用的案例,几年、十几年不变,这些都从机制上面影响了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影响学生与社会的接轨。
用人单位应主动与高校寻求人才培养协作的共识。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是企业和高校共同发展的需要,在有利于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在实践中尽快成才。这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创建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发展的双赢局面。
4.人力资源保障和教育行政主管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1)人力资源保障方面的薄弱环节
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在云南劳动力市场一直非常薄弱。人力资源保障部门首先是加强工作岗位需求信息平台建设;解决就业信息与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对接的问题。其次,创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引导就业方向。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制定政策、制度。目前,制度、政策的调整缓慢,例如:越是发达地区、垄断行业收入越高,与边远基层和落后农村形成强烈反差。应加快清理制约人才合理流动的各类限制性文件,出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保障文件,促进大学毕业生多层次、多渠道就业。
(2)高校发展与布局存在的规划问题
目前,云南高校数量达到69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成果。但是,云南高校在办学定位上存在较大问题,办学定位含混不清,招生缺乏科学论证,招生与就业不挂钩,专业设置盲目无序,学科建设重叠浪费,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对应,培养质量与与行业要求背道而驰等等。例如:全省农林类、师范类院校数量过多,专业重叠,毕业生过剩。而工科类院校数量较少,专业发展不足,毕业生相对稀缺,用人单位招聘比较困难。所以,应该进行宏观调控,统筹协调高校的重组、整合、发展。比如:将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的农林类优势学科合并吸收省农科院、林科院合并建成农林学科优势的特色区域高水平大学――云南农林科技大学;将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的交通、机电、工业、工程类专业合并建设成为培养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区域高水平大学――西南工业大学。
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就业工作考核把就业率作为重要指标。但是毕业生的就业率由学校调查填报,而非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的失业或(待就业)登记制汇总形成,造成高校在就业率上注水的冲动。
三、对策与建议
第一,引导云南高校加强与行业、产业等用人单位的沟通,创建高校校长和企业家例行的峰会沟通机制;建立工程师、教师双向交流、交叉培养机制;建立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实训、实习、见习机制。
第二,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来。用人单位应完成角色意识转换,强化人才开发制度建设,推行规范化人才制度管理。用人单位要创建并不断推动大学生实训、实习、见习制度的形成。
第三,建立权威的就业公共信息的统计和制度。
第四,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搭建创业平台,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第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发展趋势等,研究和制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第六,对省属高校进行宏观调控,统筹协调高校的重组、整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虬,周舟,辛继龙.云南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2)
[2]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尚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实例、解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王宏虬,王璐,汪飞.云南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5)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一、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设计的原则
(一)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灵活性:该系统在设计时既要考虑高职院校规范管理的完整性,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学校不同阶段教务管理软件有机衔接的需求。
(二)教学资源调配的便捷性:使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对教室、实训室、辅导员及教师等要素实施有效的配置和合理的利用。
(三)数据标准的规范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设计应按照高职院校院信息标准规定的学生学号、专业代码、课程编码、教师编号等编码规范,避免编码的随意性和前后不统一等现象的发生。
二、高职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一)系统目标。
教务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此系统对学校的各类信息进行管理,使学校教学信息管理更加地有序,更加现代化,为学校的各个部门提高数据共享,节约资源,实现无纸办公。本系统是面向全校师生,为其提供服务的综合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把各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其主要功能在于完成:对部系信息、专业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学生信息、教材信息、教室信息、教学进程信息等来进行管理。
(二)系统用户需求描述。
教务处的业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对学生和教师有关的信息的管理和对学生、教师的评价和督查。对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管理主要是指对学生的选课信息、成绩信息、实习信息、学籍信息等进行管理,对教师的课程信息、任课班级信息、工作量、科研工作等进行管理。教务管理人员对系统的要求是容易操作,对汇总来的各类数据查询、统计。教师对系统的要求是能及时了解各类信息、方便地进行输入成绩并进行统计查询。学生对教务系统的要求是能上网查询所修的成绩,能通过网络进行选修课的选择。
三、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一)系统的结构。
高职教务管理系统是以教学管理部门等行政职能部门为工作核心,对学校教学中所有的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是以各年级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学籍数据、班级数据等根据学年学期自动生成学期教学任务,并根据课程的性质提交给学生进行选课、根据选课情况生成教学班数据、由部系为教学班级安排任课教师从而产生排课数据及考试安排数据等。考试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录入成绩产生成绩数据,并对教学班任课教师的任课情况进行评价,按照计划在毕业前对学生进行毕业生管理等。
(二)教学计划子系统。
教学计划子系统包括提交课程信息、设置教学计划和制定开课计划等功能:提交课程信息:由各系部负责人员依照教学大纲,通过校园网提交课程信息,经教务处审定,构建成课程信息库。设置教学划:由教务处和各系部通过校园网共同构建各个年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课计划:设置学年学期,读取学期教学计划,并由各系部负责人员通过校园网提交开课学期的教学计划变更申请,包括增开、不开和修改等三种变更类型。
(三)网上选课子系统。
网上选课子系统包括选课控制、选课处理和选课结果等功能。选课控制:设置禁止选课学生,确定学生选课内容和多种限定选课手段。选课处理:确认开设课程及任课教师,并在任课教师之间调剂预选学生;再确认开设课程、上课教师和上课班级的学生。选课结果:按教师查询选课学生名单、按上课班级查看学生名单和学生分布。
(四)课表编排子系统。
课表编排包括基本信息、教学任务、课表编排、课表分析等功能。
基本信息:设置学期内每周排课天数,每天排课节数,各系部按课程确定教师。教学任务:依照每学期的开课计划,设置学期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班级,并确定授课方式、周学时、上课班级人数以及教学场地要求。课表编排:首先设置特殊要求,例如专业不排课节次,教学场地留用节次等,然后融合课程编排的习惯和原则,进行智能编排。课表分析:按容量分析教室使用率、按节次产看上课学生人数。
(五)学生成绩子系统。
学生成绩子系统包括基本信息、成绩录入、成绩查询等功能。基本信息:设置每学期成绩表现形式、综合成绩构成、毕业设计和论文成绩给定形式和补考成绩。成绩录入:正常情况下,由各系部教学秘书负责,分班级录入学生成绩;特殊情况下,由教务处管理员负责。成绩查询:可以分别按班级、课程、重修、补考查看成绩。
(六)教学考评子系统。
教学考评子系统包括评价设置、评价安排、评价结果等功能。评价设置:设置评价主体成员,评价范围等。评价安排:选定评价方式,设置评价类型,与起始和结束日期。评价结果:可以分别按教师、评价主体成员、课程及综合评价结果查看。
(七)系统管理子系统。
课表编排包括控制参数、用户管理、数据库维护等功能。控制参数: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各个子系统中分别定义有关控制点、设置相应控制参数。用户管理:依照系统需要的权限功能,定义若干角色,并设置各个角色的操作权限范围。数据库维护:安装数据库服务器时,设置数据库自动备份。
四、系统实现技术
(一)数据库和开发工具的选择。
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之一,从性能、数据库类型上、价格比上可采用ORACLE 10g。ORACLE数据库提供了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基于WEB开发环境的支持强。对于MIS系统来说,一个好的开发环境可以使得系统开发工作容易实现。Delphi 提供了强大的VCL,编译速度快,DELPHI还提供与BDE、ADO、InterBase的无缝集成,还能很方便地构造出基于数据库的Web页面,通过HTML管理Web数据库。
(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目前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体系结构主要有两种模式:C/S模式和B/S模式,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结合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实际需要,可采用基于B/S和C/S混合结构的设计方案。对于安全性要求高,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地点固定而且需要处理大批量数据的子功能模块采用C/S模式,例如:教学计划、课表管理、考试管理等;而对于使用范围广,地点灵活,功能变得频繁的子功能模块采用B/S模式,例如:学校内部信息、教务信息的查询功能、学生成绩管理等。
(三)安全性的设计。
教务数据库中存放着大量的学生数据和学生历年的成绩,是毕业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由于在系统中,大量的数据通过WEB方式,而系统是架构于Oracle +IIS +Windows 2003之上的,所以系统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在教务系统中,WWW服务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而是访问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该服务器从主数据服务器下载需要的数据,这样,主数据库被隐藏再后台,而主数据库只能被限定的机器访问。在这个系统中,由于WEB不能直接访问主数据库,因此主数据库的安全得到保障,同时,客户程序通过应用服务器来访问主数据库,因此整个主数据库被隐藏在后台,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备份也是维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重要的数据表和内容不丢失,我们对数据库的重要基础表数据进行设置备份时间,备份后采用压缩软件进行压缩减少占用空间,造成浪费。
【参考文献】
[1]陈毓祯.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3.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分析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增长,保障和提高质量不仅成为各高校研究生培养管理的中心工作,而且是实现高校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助推剂。“质量是研究生培养的生命线”,这是样本高校的共同认知,并将其作为深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生源质量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前提
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起点。通过对调研高校生源质量保障措施的分析,发现高校极为重视招生宣传、选拔方式、管理以及复试考核等质量保障环节。其中,招生宣传是生源质量保障的前奏;选拔方式和复试考核是生源质量保障的核心内容;管理与政策是生源质量保障的推动力。
第一,“985工程”大学在人才选拔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探索。从招生宣传看,由于高校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招生政策差异较大,尤其是东北、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采取了推出奖励政策、构建宣传网络等诸多吸引高质量研究生的招生措施。从选拔途径看,这类高校都非常重视选择推免生,不论生源是校内还是校外。有的学校根据国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及时调整研究生招生策略,如中国科技大学确立了“基础学科以招收培养长周期硕博贯通的博士研究生为主,应用学科以招收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主”的总体招生思路,把吸引优秀生源的重点放在了接收外校推免生工作上。对于招生管理而言,除了扩大导师招生自主权外,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在命题、考务、录取等环节不断规范化,完善制度建设。如南京大学对超出院系和导师招生限额、低于录取分数的考生,先将其破格申请书、科研成果、教授推荐信在网上公示,再提交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讨论,通过无记名投票决定是否录取。为了考察生源的培养潜力,这类高校不但加大了复试环节的素质能力及心理测试,还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第二,“211工程”大学结合自身办学传统,优化招生政策,努力开拓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与“985工程”大学相比,这类高校在办学资源、学术声誉等方面存在一定劣势。整体而言,这类高校面临着稀缺的高质量研究生生源,并因地理位置不占优势而越发加重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生源危机,因而走上了独辟蹊径、有其特色的生源质量保障之路,例如东北师范大学与同层次高校建立合作招生关系,云南大学则扩展留学生生源。在选拔方式上,这类高校充分利用推免政策招揽高质量生源。在招生管理上,这类高校推出奖励机制吸引生源,同时采取配套措施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复试考核阶段,这类高校正逐步转向突出培养潜质、注重综合素养的人才选拔理念。
第三,其他类样本高校在研究生生源金字塔中处于中下位置,除利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招收优秀生源,还通过调剂方式进一步筛选优质生源。这类高校在招生宣传上积极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并在培养方式上进行改革以储备有潜质的研究生。此外,这类高校不断规范招生管理机制,理清招生责任体系。
由上可见,各类样本高校已认识到高质量的生源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但是由于资源、条件差别巨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源质量控制机制。
(二)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环节,其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调研发现,高校主要围绕培养方案、课程质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构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从而打通课程教学管理的监控和反馈通道。
第一,“985工程”大学在课程教学质量上坚持树立一流观念、具备国际视野的价值导向。这类高校一方面出台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规定,另一方面适应研究生专业学位发
和规范化,彰显科学性和前瞻性,从而促进各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于课程质量,样本高校不但在理念上倡导国际化、模块化和前沿性,而且制定相关措施支持课程国际化建 设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实施“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研究生课程”项目。为更好地监督课程教学质量,这类高校建立了教学质量检查评价制度,及时监控和获取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信息。对于研究生公共课的教学改革,部分高校做出大胆探索,如中国科技大学对公共外语课重新分层,分类规划安排,突出英语应用能力,并首创了“研究生英语语言实践中心”;兰州大学将思想道德教育和科研素养与学术道德相结合,融人政治理论课程。
第二,“211工程”大学在理念导向上不仅着重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而且极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样本高校按照学术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适时制定和动态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并为此做出专门规定。在提高课程质量上,这类高校一方面建立相关激励措施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注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
第三,与上述两类大学相比,其他类样本高校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基本处于规范化阶段。这类高校一方面加强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制定课程教学管理的相关措施,提高课程体系的质量,并强化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样本高校还把检查评估作为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管理手段。
(三)科研质量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核心
《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研究生培养主要是通过科学研究达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研究生除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之外,学校为研究生提供的激励措施、科研平台和学术交流项目等构成了科研质量保障的基本要素,将直接影响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培育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习得。
第一,“985工程”大学建立了多元化的科研质量保障机制。在科研成果和创新激励方面,这类高校对申请学位的研究生的学术成果和参与的学术报告进行量化管理,如中国科技大学分别于2005年、2008年、2010年对博士生申请学位的要求多次修订,且标准不断提高。南京大学为提高的质量,试行“发表的论文数按刊物的影响因子加权”的考核方法,正在逐步转向《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的“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同时,样本高校还使用包括奖学金在内的创新基金进行物质激励。在学术交流及科研平台建设上,样本高校利用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鼓励博士生出国联合培养和短期学术访问,积极参加研究生暑期学校和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各高校还纷纷制订本校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或个性化培养等项目,如中国科技大学于2009年上半年启动“中国科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涵盖国际学术会议支持计划、高水平博士培养基地建设计划等,累计实施项目400多项。此外,部分高校充分拓展行业企业资源,构建校企科研创新实践平台。
第二,“211工程”大学构建了符合校情的科研质量保障机制。在激励措施上,除考查申请学位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外,这类高校集中有限资源面向研究生提供力所能及的科研奖励。而在提供科研平台方面,样本高校设立了创新基金、项目和基地以供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另外,这类高校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论坛,便于研究生锻炼学术交流能力以及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第三,其他类样本高校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科研质量保障机制。限于办学资源较少,这类高校难以统筹安排有限资源提供整体性的、较高程度的科研激励,这种状况在科研平台方面同样存在。而在学术交流方面,样本高校通过尽可能地组织或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科研经费不足导致 的学术能力培育短板。
通过分析三类高校的科研质量保障机制,可以看出办学资源越多的高校,其科研质量保障机制越完善。科研是一项知识、资本密集型活动,需要大量资源支撑。从样本学校的分析来看,“985工程”大学科研质量保障相对比较完善““211工程”大学科研质量保障基本满足当前需要;其他类大学还远未构建起科研质量保障机制。因此,应该引起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但要加大对科研资源的投人,更要合理配置科研资源,提升弱势高校的科研质量。
(四)导师指导: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深人推进,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中越发占据主导地位,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导师指导的方式和形式影响着研究生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
第一,“985工程”大学都对导师的聘任资格尤其是学术课题及科研经费进行了量化要求。各校都强调研究生导师不是固定的职称或职务,建立了导师动态管理、能上能下的机制。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两年一次的博士生导师登记工作中每次都有导师被暂停招生资格。兰州大学针对导师指导的能力提升采取调整生师比的措施。各校普遍进行新导师的岗前培训,如南京大学从2000年起、哈尔滨工业大学从2001年起每年都开展新导师培训工作。为提高国际影响力,哈尔滨工业大学从2003年开始实施聘任境外高水平专家任学校兼职博士生导师的办法。
第二,“211工程”大学普遍采取较为严格的导师遴选和评聘程序,并注重对导师的培训。北京林业大学根据培训中导师所写的体会,编撰了《耕耘奉献、教书育人一一百名研究生导师谈自身素质要求》一书。东北师范大学探索了导师组集体指导的形式,其组成人员主要是以二级学科为单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为主体。
第三,其他类样本高校则结合学校实际,对导师指导方式进行改革。例如,南方医科大学针对医学学科的特点,施行了三种指导形式,分别是单一导师、导师组和国内外双导师等;青岛大学同样采用导师组形式,并在某些学科开展跨学院、跨学科博士生指导教师合作;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实施导师和研究生双向互选机制,使师生关系更加匹配和谐。由此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高校就导师指导方式和形式进行了各种实践改革,达到了良好的指导效果。
当前,我国已明确要逐步建立以导师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使导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相对等,充分调动起导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将研究生的培养重心真正下移。在此背景下,探索有效的导师指导方式和形式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基本点,将有力推动导师责任制和项目资助制的建立和完善。
(五)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关键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或专业实践的载体,是对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检验,是提升研究生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过程。学位论文质量是学位授予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最后关口,其质量保障方式的科学性和程序的完备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各样本高校主要从质量审查程序和激励机制两个方面开展质量保障活动。首先,三类高校都就学位论文的审查程序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和标准来规范审查机制,主要分为预答辩、匿名评审和 抽查等步骤。“985工程”大学为引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前沿性和创新性,邀请国外相关专家评审,如中国科技大学对部分博士学位论文采用这一做法。此外,“985工程”大学高度重视学位论文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如南京大学建立了学位论文评阅和评议人专家库,根据学位论文研究的专业和方向,按二级学科随机地抽取5位专家作评阅人,按一级学科随机地抽取10位专家作评议人。所有答辩委员的聘请,由导师提交二倍于规定人数的推荐人选,由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从中确定名单;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211工程”大学基本上建立起完备的学位论文质量审查机制,例如东北师范大学不但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检测,还要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随机抽审。其他类大学根据学校学科特色构建了学位论文质量审查程序,如南方医科大学针对医学学位论文的特点采取了统计学审核等。
在激励机制上,样本高校一般采用评选校级优秀学位论文的做法,但是大部分学校的奖项只具有荣誉性质,而非物质奖励。部分高校通过设立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等措施激励研究生潜心论文研究,并为其提供科研条件和经费。这一激励措施激发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六)管理体制机制: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制度保证
为了适应和满足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需要,各样本高校对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做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从而构建起科学、规范、务实和高效的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高校创新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包括研究生奖助机制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都是旨在实现以研究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建立适合高质量、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管理服务平台。
“985工程”大学作为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主力军,在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具有示范效应和标杆效用。通过分析发现,“985工程”大学随着国家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机制,突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针对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普遍以评估作为教育管理的手段,有效调控院系研究生培养质量,其中,中国科技大学专门成立了研究生培养评估中心。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优化管理流程,部分样本高校构建了信息化的公共平台,如中国科技大学建成了三大中心、五大公共实验平台和五大信息系统,集聚研究生培养资源,提升研究生培养的管理效率。
“211工程”大学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以过程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管理规章。部分样本高校已完成奖助机制建设;部分高校还在不断筹措资金,试图建立完善的奖助机制。不论是成立专门的校内质量管理机构,还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样本高校逐渐树立起研究生培养管理的服务理念。对于其他类大学而言,样本高校通过整合既有资源、吸纳社会资源,积极构建研究生奖助机制。而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样本高校都在调整管理权力、明确管理责任以及调动研究生培养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处在研究生培养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阶段。
二、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研究生培养是在既定教育目标下,通过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最终达到提高科研能力和素质,具备解决专业实践问题能力的目的。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只有30多年,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时间短,基础还比较薄弱。纵观调研高校的案例文本,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着 如下问题。
一是优秀生源流失严重,研究生生源质量有逐年下降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国外一流大学的生源竞争,另一方面是由于1999年后研究生规模的逐年扩大,调研高校普遍反映研究生生源质量有逐年下降趋势。各高校都存在着博士生生源不如硕士生生源、硕士生生源不如本科生生源的情况,地域也是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是研究生课程重知识、轻能力,公共课比重大,专业课前沿性、国际化程度较低,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仍多以灌输式授课为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不分文科、理科,不分学术性和专业性,大多一个标准。几乎所有高校都以课程学习成绩和的数量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但几乎所有受访的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都指出了这种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
三是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各高校特别是“985工程”高校,研究生导师已大多改评为聘,导师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岗位。但在导师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高。老导师的知识面需尽快更新,新导师在教书育人、指导方法等方面还有欠缺。有的导师对学生重使用轻培养,有的导师师生交流少,有的导师质量意识淡薄。
四是研究生培养中刚性的管理制度多,柔性的质量文化缺乏。绝大部分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比较单调、沉闷,管理部门喜欢一刀切,服务意识不强。大多数高校虽然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忧患意识,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涵认识不清,把全国优博论文数、研究生在校期间数等作为质量的全部,热衷于昙花一现的项目、工程。
五是研究生的奖助水平不高,研究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不高。虽然这几年国家和各个培养单位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研究生的奖学金、助学金额度,但是和他们的年龄和负担相比,这仍然是影响他们学习积极性和精力投人的主要因素。
为解决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若干问题,结合调研高校的案例文本,笔者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第一,深人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资助制度。《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涉及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和资助制度等诸多方面,可谓“牵一发动全身”。经过几年的实践,各高校积累了经验,发现了问题。下一步,高校应重点围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以研究生为主体的资助制度,加大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和范围,以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解决优秀研究生的后顾之忧,进而增强研究生投人科研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赋予导师更多学术权力,提升导师队伍整体质量。“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导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首要因素。高校应创新导师评聘标准和导向,建立以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为核心、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完善导师队伍的考核监督机制,形成分类管理、动态调控的导师队伍发展态势。高校要明确导师的指导责任,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就业方面赋予导师更多权力,真正使导师肩负起研究生培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第三,实行研究生分类培养,因材施教,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到2015年,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将达到总招生数的50%,各高校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学科学位研究生的要求,从招生、师资、课程、毕业要求等各个环节,切实做好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在我国,课程教学依然是保障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环节,各高校要进 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引进和借鉴国外的先进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第四,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近几年,国家投人了大量经费支持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各高校要利用好国家的建设经费,同时自身也要多方筹措经费,鼓励研究生的国际交流,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走向国际学术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