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食品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聚焦农业园区建设寿光蔬菜已跨入“园区”时代
莘县食用菌产业化生产情况
新城细毛山药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日光温室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丝瓜生产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无公害辣(甜)椒生产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洋葱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大葱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大蒜生产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无公害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陈集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蔬菜秸秆直填槽式栽培技术规程
有机蔬菜的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
西芹及其新品种介绍
黄秋葵的优良品种介绍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推荐使用及禁用农药
健全体系完善制度全面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监管
高山延季番茄越夏新品种
适应现代化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的优势
夏秋蔬菜管理要点
日光温室丝瓜秋冬茬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黄瓜秋冬茬栽培技术
大棚西葫芦秋延迟栽培技术
厚皮甜瓜秋延迟栽培技术
优良地方品种——兖州朱砂红茄子
叶用莴苣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夏秋甜椒大棚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菜豆越夏茬栽培技术
蔬菜新品介绍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栽培
夏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秋延迟马铃薯栽培技术
花椰菜秋延迟栽培技术
大棚莴笋秋延迟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简易大棚西芹秋延迟高产栽培技术
蔬菜节水灌溉技术
青岛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系列新品种
关于苍山县凯华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报告
夏秋季节蔬菜育苗技术要点
夏末秋初蔬菜栽培管理技术关键
日光温室无公害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洋葱生产技术规程
越冬茬茄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棚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寿光青花菜的越冬茬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蔬菜多茬栽培新技术
樱桃番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枫叶2号厚皮甜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淄研”系列西葫芦新品种及大棚秋延迟高产栽培技术
淄博市绿色西葫芦生产技术规程
棚室水果型黄瓜栽培新技术
日光温室苦瓜冬春丰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丝瓜越冬茬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淄博市绿色桔梗生产技术规程
淄博市有机青萝卜的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立足城阳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创汇蔬菜生产
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与生产技术
秋冬温室电热温床育苗设置方法与注意事项
冬春蔬菜育壮苗技术
潍坊市寒亭区拱圆大棚西瓜早熟栽培技术
早春小拱棚西葫芦无公害栽培技术
西瓜新品种德优3号及其栽培技术
佛手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大棚瓜菜寒害的防治
无公害韭菜规范化栽培技术
如何防治冬春保护地番茄落花现象
芽球菊苣无士栽培技术
番茄、茄子、辣椒再生栽培技术
棚室蔬菜生产“四预防”
香椿温室密植囤栽技术要点
日光温室甘蓝与瓜果豆类蔬菜套种技术
拱圆大棚早春西瓜——越夏甜椒高效栽培模式
1.1绿色农业发展将逐步得到更多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当前,我国逐步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政府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要求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切实向三农倾斜,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形成。湖南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注重农产品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培育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在此背景下,绿色农业,尤其是作为龙头企业佼佼者的绿色食品企业,将在基地建设、资金融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
1.2城镇化建设将进一步扩大绿色农业的市场空间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策略是城镇化建设,其理想目标是将工商企业集中在城镇和园区发展,把农民集中到城镇生活,从而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基本农田得到高水平保护,建设用地获得高效益产出,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2012年湖南省城镇化率已达到46.7%,长沙的城镇化率已超过70%,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城镇化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通过支持绿色产品龙头企业,构建绿色农业生产基地,不仅解决农民进入城镇后的就业问题,使农民在城市有长期稳定的生存手段,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条件,而且统一有效的生产基地将代替一家一户的生产,绿色标准化生产将可得到进一步推广。这给湖南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1.3城乡一体化将提升居民收入并扩大绿色农业产品需求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湖南省的恩格尔系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幅度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1980年到2012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57.4%下降到37.3%,下降了2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66.3%下降到43.9%,下降了22.4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恩格尔系数会进一步降低,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将由吃饱向吃好转化,绿色食品的需求会日益增加,从而给绿色农业产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
2湖南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2.1湖南绿色农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在绿色浪潮的推动下,湖南省的绿色农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作为绿色农业发展最直接体现的绿色食品产业也有了一定数量和规模:2003年绿色食品生产企业45家,绿色食品产品数量109个,均居全国第17位,而到2012年湖南绿色食品企业有253家,居全国第11位,绿色食品产品787个,居全国第9位。各地区绿色食品企业数和绿色食品认证数对比见图1。总体而言,在湖南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绿色农业发展较好:长沙无论企业数还是产品数都位居全省第一;株洲在2006年时绿色农业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但经过几年的重视和发展,其绿色企业数和绿色认证食品数都位列全省前列。而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绿色农业发展不太乐观:湘西和张家界虽然有大片的绿色区域可进行绿色农业生产,但因为龙头企业实力较弱,难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销售的一条龙规范经营,再加上绿色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又集中在大中城市,运输困难,所以发展缓慢。
2.2政府对绿色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
就全国而言,不仅先天条件优越的东北三省和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在大力扶持本地区绿色农业的发展和绿色食品的生产,而且一些生态优势不明显、经济发展不靠前的地区也在想方设法推动其绿色食品的生产。黑龙江省早在上个世纪就制定了《黑龙江省2000年~2010年绿色食品发展规划》,2014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推广工作方案》正式出台,决定要在发展十大重点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绿色食品的发展,并且每年拿出8到10个亿的资金专门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江苏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绿色食品认证认定步伐,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广东省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湖北省实施了九大政策扶持绿色产品的生产,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开发绿色产品,并且给予绿色食品企业高科技产业优惠政策的待遇。所以尽管湖北省与湖南省农业资源相近,其绿色食品企业数量却比湖南省多100多家。江西省确立“绿色江西,绿色食品”的发展战略,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为该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之下湖南的发展力度是不够的,湖南省虽然提出了发展绿色农业的目标任务,但尚未制订绿色食品发展的总体规划,政府对绿色食品的申报、生产和发展也缺少引导,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2.3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接受程度不高
绿色农业的直接产品绿色食品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首先,不少消费者不了解绿色食品,不认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其次,在市场调研中,虽然对于绿色产品许多消费者表现出了较大的偏好和购买意愿,但往往很少采取实际的购买行为,也就是产生了所谓的“绿色消费态度行为缺口”。再次,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造假事件降低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认同率。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人们对绿色食品标志的信任度有所下降,而有机食品标志可以通过买卖获取的报道见诸报端后也使一部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认证持怀疑态度。最后,价格因素仍是最大障碍。从中国目前的收入状况来看,绿色食品的价格偏高,且高于消费者的心理接受范围。商务部2008年的《绿色市场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分别约为普通农产品价格的4倍、2.4倍和1.6倍,昂贵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2.4绿色农业产品生产上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科技投入不够,加工水平不高,利润率低。从世界平均水平而言,农业科研投资约为农业总产值的1%,一些发达国家已超过5%,而我国只占0.2%左右。发达国家的绿色食品工业加工程度也较高,其产值已经相当于其种植业产值的3至5倍,利润率可以达到30%至50%,甚至更高。而湖南省目前绿色食品生产的利润率仅维持在10%至20%之间,不少企业在绿色食品生产上还处于亏损状态。二是龙头企业势力较弱,产业链不完善。湖南绿色农业的发展相对湖南农业大省的地位而言仍较为落后。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湖南253家绿色食品企业中仅有7家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居全国第13位,42家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居全国第11位。大多数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小,产地分布广,生产经营者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的分散组织,产供销呈分割状态,外延的产业链还没形成,谈不上规模效益。绿色食品的物流渠道急需改进:绿色食品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产地和消费地的距离相隔较远,对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的要求较高,但目前物流业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绿色食品的运输要求。三是农民素质需要提升。发展绿色农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育具备优势的支柱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与质量,可以帮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从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但目前湖南的农民很多对绿色农业还不了解,与龙头企业合作的形式大多还处在一家一户签订合同阶段。不少农民没有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联合起来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农业合作社等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产业化组织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民的学习能力、合作意识等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湖南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路
3.1提振消费者信心
绿色食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品,就国际市场而言,到本世纪30年代,绿色食品的销售额将占食品销售总额的80%。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和选择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为使消费者放心购买绿色食品,应当加强宣传,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同。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升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和公信度。首先就要消除消费者的购买顾虑。要消除购买顾虑,就应当加强认证,尤其要加强监管,严格保证绿色食品的真正“绿色”。其次,要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从这方面来说就是要帮助企业提高绿色食品的生产效益、适当降低绿色食品的价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绿色食品的消费信心将得到提振。也就是说A级的绿色食品应当批量化生产,提高技术,降低成本,让中高收入甚至更多的人可以消费。而AA级的有机食品可考虑走高端路线,满足高收入群体:目前,长沙的博野有机食品企业已在长沙开店5家,还有浏阳浩博有机公司也已在麦德龙超市,浏阳天野有机食品企业在大润发超市销售,这些有机食品的价格普遍比普通食品的价格高几倍,但市场前景看好。
3.2做好绿色农业发展整体规划
目前,湖南省对绿色食品的申报、生产和发展还缺少引导,应在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制订湖南省的绿色农业总体规划。可考虑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绿色农业产业带。湖南省可根据现实条件和现有的绿色食品企业情况,分片区进行布局和管理,充分发挥不同片区的特有优势。比如长株潭地区因经济较为发达,消费绿色食品的人较多,可考虑以生产绿色蔬菜为主,环洞庭湖地区可考虑多发展水产品。绿色农业的基础是农产品生产基地。所以要集中抓好绿色稻米、绿色水果、绿色蔬菜、绿色油茶、绿色水产和畜牧养殖等优势产业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绿色生产基地标准化水平;抓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等质量管理。实施品牌名牌战略,引导湖南绿色农业向一个行业一个龙头,一类产品一个品牌的方向发展,即学习黑龙江整合五常大米、北大荒绿色食品一样整合品牌。
3.3加大投入
自第一家生态银行于1988年在德国成立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入,美国环保投资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德国、日本等为了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对绿色产业的投融资实施优惠信贷政策。云南、江苏等省对获得绿色证书的产品奖励5到10万元;黑龙江、山东等省每年投入上亿元的资金用于发展绿色食品。2005年,湖南省仅投入100多万元扶持基金到绿色食品产业,而相邻的江西省投入了500万元,云南省投入了1500万元,江苏省的投入则高达5000万元。绿色农产品检测体系、服务体系、营销体系的建立与健全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资金投入不足,绿色农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所以湖南省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绿色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研究开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种或引进特优品种,创出一批具有湖南特色、能够占领市场的名牌绿色农产品,增强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4扶持龙头企业
绿色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兴衰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扶持政策应倾向于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绿色食品企业,根据国际上发展绿色食品的经验,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从市场准入、财税、融资、检验等各个方面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好的外部条件。根据市场需求,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建立自身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并全程提供配套服务;农户应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生产、销售,企业则按合同进行采购、加工,然后将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利润应在各个环节合理分配,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带动绿色农业走好贸工农、产供销一条龙发展的道路。另外,应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建设绿色农产品的“三资企业”,实现龙头企业与国际市场对接,进入蓬勃发展的发达国家绿色农产品市场。
3.5完善绿色食品产业链
在合理规划绿色食品产业带的同时,政府还需要根据产业带分布情况建设一批绿色食品加工区,引导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创业,引进相关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以促进绿色食品加工的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拉长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韩国的农村工业园计划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工业的适当集聚,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及共享问题,并且发展中所需要的技术、信息服务和分工协作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提高了企业的规模效益。长沙的望城高科技食品工业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集约和带动效应。建议湖南省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建设15个左右的绿色食品加工区。加快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储藏、保鲜及运销业,把湖南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也就是说通过物流业的发展,真正建立起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的产业群。
3.6提升农民素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用集成配套技术,建立一批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促进水果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引领水果产业改造升级。
二、目标任务
在全市特色水果(乡、镇)生产区域,选择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果园(苹果、梨、葡萄、石榴、樱桃等树种),建设7个市级水果标准园。
三、标准要求
(一)园区选址及规模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四周方正,边界整齐(坡地果园应建设水平梯田),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二)园区硬件建设
栽植品种统一,密度合理,横竖成行,树形规整,道路路面硬化或铺沙石,围墙(栏)、绿篱整齐无破损,大门入口牌匾美观清晰。
(三)园区管理
1、土肥管理:采用生草、覆盖、清耕等土壤管理方式。施肥应以有机肥和果树专用复合肥为主,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品质量安全产生不良影响,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2、整形修剪:标准园树形合理,树冠大小、高度基本一致,枝组有条不紊,株间无严重交接,冠内通风透光良好,无病虫及枯死枝(树),缺株率小于2%。
3、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档案:记录各类生产资料的名称、用法、使用日期,病、虫及重要农业灾害发生与防控情况。
4、农药化肥管理:由专人负责农药、化肥的采购、存放、使用及包装容器回收处理。
(四)产品包装和质量要求
统一包装、标识,注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企业(组织)。对产品和生产者进行统一编码,以便进行产品质量查询和质量追溯。
四、建设内容
(一)推广生态栽培技术。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防控病虫害,通过杀虫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等减少农药使用。严格执行国家农药使用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及禁用农药。推广果树矮化密植栽培,果园生草和覆盖,果品套袋技术。
(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及应用。推广无公害果品生产实用技术,做好新技术的培训,建立技术培训档案,配方施肥技术,科学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控制农药残留。
(三)引进新品种。建立水果新品种试验、示范区,筛选适合我市推广的品种。
(四)建立投入品登记制度,做好生产资料使用登记建档。
(五)进行园相改造。对果园道路、给排水设施、围墙(栏)、防护林进行统一规划和修整,做到整齐一致,实用美观。
五、计划进度
2月下旬召开会议部署工作;
3月上旬各县(市)区筛选辖区内水果园区并审核;
3月中旬报市园艺站审核汇总;
4月市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现场考核认定;
5月制定考核办法、制定分类别标准园技术规程;
6月至10月,根据标准园建设工作方案抓好各项规定性动作的落实,市、县两级加强技术指导和督查;
11月至12月,成立考核验收组,制定验收程序和规章,对照方案,依据验收办法开展验收工作,待审核结束后上报市农业局、市财政局拨付补助资金。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农业局成立水果标准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园艺站,负责技术督导、阶段性督查,制定管理、考核办法。承担建设任务的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积极参与到标准园创建活动中,加强对标准园建设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二)强化组织认定。水果标准园建设主体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认定程序为建设单位申请,报所在县(市)区水果主管部门初审,每个县(市)区推荐2-3家上报市园艺站审核,市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深入果园现场查看、询问,形成调查报告。通过召开专家组专题会议,综合考评后确定。
(三)加强项目考核与资金管理。标准园建设完成后,市农业局组成专家组验收,并形成报告,报送市农业局、财政局审核,同意后按项目计划拨付补贴资金。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标准园基建完善、新品种引进、果品质量安全措施综合应用、建立质量查询追溯体系、新技术推广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等。项目资金要严格执行标准园项目资金预算,做到专款专用。
(四)强化技术服务。参照部、省级标准园建设技术规程,依托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树种技术规程。各标准园要明确技术负责人,市、县两级均要成立专家组,随时为标准园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市里依据标准园建设进度举办阶段性技术培训班,通过专家组深入到现场巡回指导。同时还要不定期开展现场观摩和技术交流活动。
关键字:农业;地球化学;土地质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S-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21-2
农业地质调查主要是以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水体中元素为调查对象,以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农林牧等广义农业地质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农业地质研究是运用地球化学等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地质环境与农林作物生长的关系,查明有益有害物质的分布范围和富集规律,圈定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生态地质环境,并将地质与发展新型农业和生命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因地制宜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2002年,浙江省率先开展了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在农业地质背景、土壤环境质量、土壤营养元素丰缺、农产品安全、浅层地下水质量、滩涂沉积物环境质量、农业地质环境数据管理和预警系统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成果。目前,在全国正广泛开展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现今农业地质调查的内容主要有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一、农业地质调查执行主要技术标准
(1)《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万)》(DD2005-01);
(2)《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DD2005-02);
(3)《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DD2008-05);
(4)《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技术要求(试行)》(DD2008-06);
(5)《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DD2005-03);
(6)《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DZ/T0011-1991;
(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8)《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水质土壤质量标准》全国农技推广中心;
(9)《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2-2002;
(10)《无公害农产品(食品)产地环境要求》DB32/T343.1-1999;
(11)《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GB2763-81;
(12)《无公害食品系列标准》NY5001-2001-NY5073-2001;
(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391-2000;
(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
(15)《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GB13105-91;
(16)《食品中硒的检测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GB/T 12399;
(1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
(18)《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二、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一)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针对第四纪覆盖区开展的基础性调查工作,主要目标包括基础地质、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等三大方面。调查工作按照1:250000采样网度和采样密度,以系统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近岸海域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和湖泊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为主,水地球化学测量为辅,测定其中数十种无机和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编制地球化学图件及编写相应测区调查报告。
(二)工作内容阶段
1.资料收集与设计书编制。2.野外样品采集(土壤、水、沉积物)。3.样品测试。4.图件编制(元素数据图、地球化学图、异常图)。5.参数统计(基准值、背景值)。6.异常查证(矿产资源、农业营养元素、土壤环境元素)。7.综合研究与报告编制。8.数据库建设。
三、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一)概念对象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基础上,遵循由面至点、由点至面的评价方法,选择重点区域开展评价,总结规律,进而对区域进行评价。
一般按照农田、城市、河流、浅海、矿山等生态系统开展评价,同时也兼顾调查区的特殊生态地球化学问题,开展辐射环境、有机污染物等相关评价。按照评价区域的相对大小划分,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可划分为区域和局部两个层次的评价。
(二)工作手段和方法
1.异常元素来源及迁移转化途径。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自然异常元素来源主要工作方法有面积性土壤测量、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剖面测制、浅井、浅钻,岩石、土壤、重砂样品、农作物及其根系土样品采集等。河流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主要有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剖面测制及浅井、面积性土壤测量,悬浮物、过滤水、原水、水系(河流)沉积物、河漫滩或河流沉积柱、重砂样品采集等。浅海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主要有浅海沉积物、沉积柱、间隙水、底层海水、悬浮物、过滤水样品和生物样品采集。农田生态系统人为异常元素来源追踪主要工作方法有大气干湿沉降、农田灌溉水和农田退水、化肥和农药等样品采集。城市生态系统有大气干湿沉降、降尘、水等样品采集。浅海生态系统有典型饵料、药剂样品采集。
2.生态效应评价。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主要工作方法有面积性土壤测量和农作物及其根系土、土壤溶液、土壤有效态样品采集。浅海生态系统有同站位多介质采集表层沉积物、间隙水、底层海水、悬浮物、过滤水和生物样品。辐射环境地球化学质量评价采用面积性调查和剖面测量相结合的方法,面积性按照一定网度、剖面按照一定点距,现场测量1m高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土壤氡浓度和大气氡浓度、氡析出率,采集土壤、岩石、植物、水样等各类样品。有机污染物调查按照区域控制、重点解剖的方法,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重点控制,一般地区适当控制,大片农业种植区也要兼顾。采集的样品类型有土壤、河流底泥、农产品和水样共4类。
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一)概念对象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量化土地质量、实现动态管理和成果数据的查询、利用为目的的一项综合评估工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依据土地中各项有益、有害元素指标和有机污染物含量水平及其对土地生产功能影响程度进行系统研究和质量级别评定,以服务于土地质量与生态管理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宗旨。
(二)工作手段和方法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分为国家―省级、市―县级、乡―镇级和村―组级共四个层次(尺度)进行。本次调查属大比例尺乡―镇级层次(尺度)。主要工作方法有面积性土壤测量、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剖面测量、浅井和面积性灌溉水样品采集,系统采集岩石、土壤、土壤有效态、农作物及其根系土,大气干湿沉降等各类介质样品。工作方法与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基本一致,主要差别在调查精度和评价要求有所差异。
五、我国农业地质调查的主要成果
我国农业地质调查成果主要有以下18方面:
(1)获得区域54项指标高精度的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和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获得不同成土母质、不同区域尺度的基准值数据;
(3)不同区域尺度的碳储量数据;
(4)土壤污染等级划分;
(5)基础地质(地层、构造、岩体)研究;
(6)资源潜力(固体矿产、液体矿产)评价;
(7)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8)土壤肥力的评价;
(9)异常物质来源与迁移转化途径;
(10)异常元素生态效应(营养元素和毒害元素);
(11)农作物(水生生物)污染程度、适宜性评估;
(12)土壤毒害元素生态风险性评估;
(13)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种植区评价;
(14)特殊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群健康(地方病、富硒土壤、富镓土壤、富碘土壤);
(15)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16)现代农业发展区划;
(17)生态地球化学预测预警;
(18)调查与评价信息系统。
六、结论
我国农业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有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由省、部合作实施的农业地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主要包括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由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出资的农业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由各省出资的农业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农业地质是现代地质工作主动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创新之举,也是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必将哺育出重大的科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万)(DD2005-01).
[2]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DD2005-02).
关键词:洋葱产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087-02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地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城郊,是齐齐哈尔市最大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全区辖二乡四镇,农户3.42万户,现有耕地146万亩。近年来,全区在农业和农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发展以洋葱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使洋葱变成了“金疙瘩”,广大农民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发挥洋葱标准化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洋葱是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栽培面积最大、栽培历史较长的蔬菜之一,被誉为“中国洋葱之乡”,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支柱产业。
一、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洋葱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960年以后,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就开始种植洋葱。种植模式先后经历了一家一户的庭院栽植模式、土地移栽模式、洋葱秋菜套种模式的演变。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职能部门合作+行业协会带动+检验检疫监督指导”的发展模式,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梅里斯区达斡尔族区洋葱产业合作社自2007年10月成立以来,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法律法规规范了合作社的运行机制,积极为广大社员提供各项服务,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洋葱产业专业合作社是以梅里斯区大八旗村农民为基础组建的,现有社员720名,吸纳社员股金50万元。2013年全区共种植洋葱10万亩,销售洋葱48万吨,其中国内销售3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向俄罗斯、蒙古、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洋葱1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并带动了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1 900多万元。仅洋葱一项,就可使本地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1 8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合作社种植的洋葱,2008年梅里斯洋葱喜领奥运会门票,成为奥运会期间进京农产品之一;2010年洋葱示范区又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陆地蔬菜标准园”,被省农委、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定为“全省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同时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八旗牌”洋葱被省工商管理局认定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以区域资源为依托,以培养外向型人才为基础,以推进合作社生产标准化为突破口,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扩大洋葱产业合作社规模,全力打造以洋葱为主的龙江特色第一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梅里斯达斡尔族该区洋葱产业合作社建设存在的问题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洋葱产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洋葱产业合作社自身建设不够规范,缺乏有实践经验、合作理念、市场知识的外向型人才。合作社民主决策、内部控制、利益分配等机制运作不够规范,内部制度执行有欠缺,导致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大。二是带动能力较弱。合作社统一组织采购、供应农业投入品的配送比例很小;合作社还没有根据生产经营和社员的需要,统一开展产品加工、运输、储藏等服务。生产和经营相分离,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经济组织。三是市场信息服务滞后。目前该区洋葱的外销仍以个体商贩上门收购为主,与国内外大市场衔接不紧密,市场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很难发挥,社员由于缺乏供求信息的引导,很难预测洋葱的产销趋势,信息服务滞后明显。四是社员商品意识差。一部分社员还没有完成农产品和商品的转换,没有将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作为生产标准,甚至掺假使假,在取得短暂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对洋葱产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合作社还缺乏对认证认定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方名牌这方面的认识。使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服务层次得不到提升,开拓市场能力很难适应,市场竞争力很难增强。
三、加快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洋葱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培训,为发展外向型农业夯实基础
为了夯实发展外向型农业基础,在区农业局、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指导下我们把培养合作社外向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外向型经济人才。一是举办专家讲座。先后多次聘请齐齐哈尔市商检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农委的有关专家进行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专题讲座,重点讲解国际国内外向型农业发展趋势,国家支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政策,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前景,加大对全区基地内的农民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扶持力度,并通过算账对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经济效益优势,调动农民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积极性。仅2013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5场(次),受训人数达到了3 500人(次),发放农业科普资料8 000余份。二是开展媒体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上开辟专栏进行广泛的宣传。宣传的内容涉及绿色食品的基础知识和各种农作物的生产技术规程、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使基地农民逐步树立了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从而提高了全体社员的整体素质。三是制定操作规程。我们先后制定了《农用化学品管理制度》、《栽培和田间管理制度》、《疫情监控与病虫害防治制度》、《异常情况报告制度》和《产品溯源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使合作社的发展有章可循,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奠定了基础。
(二)推进基地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
2013年,合作社蔬菜出口基地总面积为43 150亩,涉及全区11个行政村。由于生产基地面积大、范围广,所以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基地管理,确保基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一是加强指导,严把产品生产关。按照区技术监督局、农业局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制定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绿色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由区农业部门指派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包扶重点村屯和地块,适时进行技术指导;严把肥料施用标准关,合作社针对不同农作物,按照不同的土壤和产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大量使用有机肥并禁止使用硝态肥料,统一了标准;严把农药使用关,结合区政府统一印制并下发的《致全区农民的一封信》、《常用农药的使用标准和禁用农药名单》,配合区政府搞好农业生产资料执法检查,从源头上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二是加强监管,严把产品质量关。我们加强了基地农产品的全程监管,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了各主体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规范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和销售者的行业行为,坚持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树立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的责任意识,确保了基地农产品质量。2013年,由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对我区的洋葱抽检了一千多批次,经检测农药残留为零,铅、汞、苯、亚硝酸盐4项指标均低于国家标准,洋葱的品质完全符合对外出口标准,是广大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的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大八旗村也被国内外客商广泛誉为“东北洋葱第一村”。三是搞好对接,严把产品收购关。我们积极组织合作社与基地和农户的对接,与每个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用订单的形式保证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每次农产品销售之前,合作社都申请专门的质检机构进行检测,对社会予以公布,依质论价,深受国内外客商的信赖。四是严把质量关。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该区加大了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已完成3条6公里田间路建设;新打机井50眼、上喷灌50套,总计投入资金58.5万元。还通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包扶重点村屯和地块,严把肥料施用标准关和农药使用关,对农产品全程监管,确保洋葱产品质量。
“问题研究”板块深刻体现了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对地理教材的影响: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因此,必须重视“问题研究”板块的教学,并需要通过教学实践达成课标要求,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正确认识“问题研究”板块的重要性
1.“问题研究”板块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问题都是章节学习时必要的补充和拓展。如《地球上的大气》的“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其实就是探究城市的热岛问题,属于对“热力环流”这一知识点的延伸和实际的运用;再如,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就要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为基础,联系社会现实进行分析。
2.“问题研究”板块是帮助学生提高地理素养的有效载体
“问题研究”板块的设计为帮助学生提高地理素养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新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等。从高一起,搞好这16个“问题研究”,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对学生提高地理素养,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3.“问题研究”板块是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最佳切入点
“问题研究”的问题设计从学科领域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学生学习、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单学科的,也有跨学科的;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有偏重于实践活动的,也有偏重于思辨性的;有社会的现实问题,也有学术前瞻的问题,等等。这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在“问题研究”的探究中学生像“小科学家”“小学者”那样搜集、了解、分析、解决问题,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如何对“问题研究”板块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替换
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操作。
1.对于起点比较低的“问题研究”内容――纳入课堂教学的“活动”中
必修1的教学课时比较紧张,不能进行全部的“问题研究”,依据课标要求进行大胆的筛选。如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这个“问题研究”的研究难度较低,就在学完“热力环流”这一知识点后,作为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运用,以“活动”的形式直接穿课堂教学中,将“问题研究”的重点放在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分析上。
2.对于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问题研究”内容――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案例”
如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在《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中,以介绍崇明岛的基本情况引入新课,推测它的形成、未来,在交流反馈环节作为案例引入,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模拟实验,收集、分析资料,从自然和人文两大角度,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推测。
3.对于学生活动量大,或需要课余时间深入思考探究的“问题研究”――提供时间进行研究和交流展示
如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等等。
4.必修3中的“问题研究”――可依据文理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和替换
如《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理科生以阿斯旺水坝研究为例,他们大多肩负着今后祖国规划建设的任务和职责,地理素养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将来他们的做法和决策。对于文科生,则将其替换为长江三峡的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基本地理国情。
三、“问题研究”板块的学习策略
经过必修教材“问题研究”的教学实践,初步总结出如下几种学习策略:
1.主题式收集处理材料学习策略
主要适用于有关区域发展、综合性强的“问题研究”,重点关注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提高。如煤城焦作出路何在?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南水北调怎么调?等等。
具体学习策略如下:确定主题、选择方式――制订计划、调整完善――计划实施、实践体验――总结归纳、成果展示。
确定主题、选择方式: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可以自己探究,也可以以自由组合的小组形式进行探讨。
制订计划、调整完善:学生制订小组的研究计划,如详细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具体方法、研究过程和时间、研究人员的分工以及成果展示方式等。研究计划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计划实施、实践体验:在学生“问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跟踪了解研究进展状况,及时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合作,保持学生持续研究的兴趣。对遇到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
总结归纳、成果展示:学生把研究活动中的心得和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汇总小组成员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在这类“问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合作、竞争与分享,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全面提高。
2.科学探究式学习策略
主要适用于有关畅想式的“问题研究”,关注学生综合的地理科学过程技能的形成。
如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等等。
具体学习策略如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分析反思。
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相关素材,以此设计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进行问题研究的热情。
提出问题:根据学习主题,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分析问题: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提出假设:学生活动,提出科学探究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验证假设:学生验证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价。
分析反思:“问题研究”的过程有可能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地理研究的基本过程,学生的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因果关系与推理能力等都能有所发展。
3.调查访谈式学习策略
适用于有关国家社会的热点或焦点的“问题研究”,关注学生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如: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绿色食品知多少?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等等。
具体学习策略:选择研究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课外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选择研究主题:这类问题研究在必修2中较多,可提供多个生活热点类的问题研究,由学生在学期初自主选择。
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内容,选择调查对象,在此基础上确定问卷内容。问卷的设计需要多角度地设计问题,确保每个受调查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项,以收集到尽可能多的信息。
开展课外调查:收集资料、记录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撰写调查报告: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完成调查报告。
这类“问题研究”的进行,有助于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体会地理学对分析社会问题的作用。
四、“问题研究”板块实践的收获
1.初步形成了不同类型“问题研究”的学生学习策略
2.实现了评价方式的改进
“问题研究”侧重学习过程,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全面而丰富,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3.学生的学习收获
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问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们完成了地理小论文300余篇,演示文稿40多个,规划图100多张,设计了多个调查问卷,制作了多张海报在学校进行宣传展示。
五、结语
新课程是挑战,更是机遇。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指导,释放他们的潜能,是我们实践新课程的着力点。新课程是我们和学生一起交流、对话、传承、示范、反思、新的生成、新的创新……我们和学生都是新课程的创造者。
我国也是一个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表现在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迅速蔓延,正被迫走“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中学处于掌握环境知识、养成良好环境习惯的重要时期,如果今天还不重视解决中小学环境教育这类事关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问题,抓住青少年这段最佳教育时机,明天必将产生大批新一代不知环境保护重要性而干出自毁家园蠢举的“环境盲”来。那将是现代教育的重大失误!我国现有中小学生2.2亿人,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带动社会,必将产生巨大的环境教育的效益,因此,在中小学学生大力推进环境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更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谋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改变过去那种黄色的农业文明和黑色的工业文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发展的方式,让我们的国民特别是年青一代认识到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约束是人类无法摆脱的,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是文明的衰落,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牢固的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在地理教学中应为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
1.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有许多章节涉及到了环境问题,从地理环境的各圈层、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环境等各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环境问题做了阐述和分析。如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现状,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等可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结合教材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现状,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和我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人均资源等人口剧增和城市化所带来的主要问题、人口措施和政策,使学生了解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
2.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课外活动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必须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探索,通过尝试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质量、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并切实提高其环境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全体公民的参与是环境教育的目标,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2.1 举办环境知识专题讲座。
如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环境问题:有关沙尘暴知识、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知识、绿色食品、白色污染等知识进行专题讲座,还可利用校内宣传窗,黑板报、广播站、闭路电视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宣传,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实施问题探究法,举办环境夏令营和环境调查活动。
通过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夏令营或环境调查活动,让学生去开发区、工厂等地考察、参观,去环保监督站调查,听取有关技术人员的介绍和讲课,让学生自己去身临现场,去搜集有关的环境数据和环境资料,学生在整理数据、计算结果、撰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就会将学生平时学到的各种环境知识加以综合利用,并联系当地实际总结出当地存在的环境问题。这样,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得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及探索精神能得到提高。如通过让学生调查于桥水库水质和水污染问题、人民西路大气污染问题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3 实施活动参与法,鼓励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
爱因斯坦说过:“最重要的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活动。”只有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环保中去,树立起学生强烈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例如:让学生去街道捡拾塑料饭盒等垃圾,清除白色污染,让学生明确了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很差,环保的难度还很大的事实,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确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起“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环境道德观。组织学生植树造林,要求每个学生每年义务植树3-5棵,让大家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4 实施游戏法,举行环保知识竞赛和环保小论文比赛。
2.5 建立环保兴趣小组。
2008年11月1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报告显示,在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的背景下,企业投资正在向中西部转移。
那么,陕西将怎样承接这次转移,又有哪些优势能吸引东部中小企业?陕西现有的中小企业又将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呢?就此话题,本刊专访了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赵守国教授。他建议――
为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机遇
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下,国内外投资和东部沿海的中小企业为什么会向中西部转移?
赵守国教授这样分析: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来看,上世纪50年代,像家电和低端制造业的生产中心在美国;上世纪70~80年代转移到了日本、韩国;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逐渐转移到了东部沿海地区;今天,由于金融危机造成各个产业的衰退,导致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这是个大的背景。
之所以向中西部转移,主要源于国际产业的分工和定位因素,尤其是成本因素,中西部的产业成本要比沿海低;另一个原因,就是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后,外需减少,沿海出口型企业逐渐萧条。因此,国家就要扩大内需,就必然向中西部转移,靠近国内市场。
这样,就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一个机会,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就机遇而言,生产能力的转移利用了西部的资源、人口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为西部提供了以现有的能力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的可能,并且这种转移还有利于在西部地区形成集聚效应。同时,在先进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促使产业快速成长。所以,陕西未来新一轮的招商引资的思路就要随即改变,应重点考虑从外资转到内资、以商引商。
作为西部地区的陕西,经济相对落后,从GDP总量来看,还是小的,产业规模也不大,要增加总量,就要扩大产业规模,因而承接产业转移,这自然是一个好机会。令人感到可喜的是,陕西政府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08年8月,出台了第88号文件。可以说,这个文件应对这次金融危机是比较及时而准确的。
陕西2008年第88号文件要求,各地区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经过3~5年努力,全省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达到5000个,引进省外资金突破3000亿元,初步形成20个工业产业集群,100个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协作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的工业园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陕西具有产业转移优势
在这次拉动内需的机遇中,陕西有哪些优势能承接这次产业转移?
首先,陕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陕西处于中国的中心,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等距离的,对国内市场来说,物流成本是比较低的。另一个方面是矿产、电力比较丰富,资源优势明显,煤、天然气、水的供应,都有优势。比如,陕西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为工业生产和再加工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如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话,原材料就不需要运输。
并且,受惠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经过9年的发展,陕西省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消除了制约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诸多硬件障碍。在工业门类方面,陕西有几个支柱产业比较占优势。一个是机械装配制造业,如汽车零部件、机床、高压输变电、鼓风机等等,都是重点扶持产能比较好的大企业。第二个产业优势,是电子及连接器,这些产业中的很多企业,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产品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第三个产业优势是能源化工,这是陕西的后发优势产业。比如说煤、油、天然气,是陕西做强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链的最大优势。
同时,陕西还有绿色产业的优势。陕西的农产品主要在陕南,主要有茶叶、蚕丝、药材等,这些将有利于绿色食品和中药材的开发和加工,是陕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可形成一些优势的产业园区。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陕西各具特色的引资格局已经形成。产业布局大体分为三块:关中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等产业;陕北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打造能源重化工基地,加快推进一些大型企业的合资开发项目;陕南绿色资源得天独厚,重点在中医药、绿色植物等方面吸引投资,建设绿色产业基地。
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转移
在西部的12个省市区中,从经济生产总量来看,陕西并不占优势,并且具有相同竞争条件的省份还有其他。那么,陕西怎样承接这次产业转移,才能有效扩大内需、增加GDP呢?
赵教授认为,这就要根据陕西的资源条件、经济特点来充分结合。因为从全国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基本上走的是低成本、高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路。这种模式带来全国的制造业还有沿海企业大都是低端产业,比较粗放,大量消耗资源,同时造成环境的污染。
陕西要迎接这次产业转移,就要避免这种前30年的生产模式。就要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考虑,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来承接转移;并在承接转移中,把这个科技优势和承接的产业相结合,按照产业升级的新要求来承接,形成一个更好的衔接模式,实现产业的一次升级,而不是照搬沿海那种模式、重复沿海低端制造业和加工业;尤其中小企业更应该在升级的基础上转移,实现产业的一次升级,少走弯路。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陕西一些欠发达地区,比如陕南突破发展问题,因为陕南以前仅仅利用绿色资源产业,很难带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这次就可以利用这次产业转移的机会,为陕南带来新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的发展。比如,陕南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问题,还有中药材、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开发问题等,希望通过这些产业的新嫁接带来产业的新发展。
从政策方面考虑,如何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
对此,赵教授介绍,2009年是西部大开发10周年。如果对这10年进行总结,前10年的西部大开发主要改善的是环境,而不是产业的振兴,比如生态的治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未来新一轮10年的西部大开发,就应为振兴西部的产业、增长经济总量来谋划。因为陕西的GDP在2007年是5300亿,即使2008年的6000亿也是排在全国的第20位;但从陕西的经济地位来看,应该能做到第15位左右,这也就是GDP达到15000亿。
陕西如何才能做到第15位?这就是陕西未来10年要谋划的问题,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配套支持。从国家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策略的“三驾马车”(即投资、出口和消费)来看,作为西部省份的陕西,目前靠出口拉动内需不现实,陕西人均收入比较低,依靠消费拉动内需也不现实,所以未来陕西经济的发展,依靠投资拉动就成了主要动力。这样,陕西就应该在政策上,充分利用国家刺激内需的机会,加大陕西投资,扩大产业规模,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的支持。
承接产业转移需要的第二方面政策,就是产业配套能力的问题。比如,单单一个项目或一些企业不可能形成地方产业优势,但如果一个项目是一种产业链式配合,能够吸引大量相关配套企业,成为产业集群,形成一个个专业化的产业区,那地区的产业优势就显而易见了。因而,政策也要从产业配套、产业链、产业集群方面,来支持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像陕北的能源化工、陕南的绿色产业及新材料的深加工等,都可以利用这次产业转移,吸引投资,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创造产业配套联动效益,为陕西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另外,从政策方面需要强调的第三个问题,就是陕西政府的服务职能转变问题,主要是政府的服务效率要提高。对此,湖南就有比较好的做法,像“限时审批制”、“过时默认制”,以及配套的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等,很值得陕西学习。
有些中小企业倒闭很正常
目前,陕西在承接这次产业转移中,还存在哪些不利因素?陕西现有的中小企业又该怎么办?
赵教授认为,陕西的不利因素主要是经济总量还比较小,再一个就是在中西部与陕西竞争的省市比较多。比如,一个转移项目可以放到湖南、湖北,也可以放到四川、重庆,还有河南、山西,它为什么要转移到陕西来?这就需要体现一个地区的承接优势,这是一种省市间的竞争关系。陕西如何能够体现这种优势,具有竞争力,需要陕西认真考虑。
对此,陕西就要充分展示现有的科教、能源、装备制造业等优势,即现有的产业优势基础。在吸引、承接产业转移中,避免和其他省份形成错位竞争,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因此,政府就应该有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对承接的产业有合理的进入政策,通过规划引导,来延伸产业发展;对现有的产业也要一个统一的合理布局,不能几个市区都做类似的产业,同时,还要做好绿化引导,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而东部沿海企业在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在承接时,还有个“优胜劣汰”的选择问题。对此,赵教授进行了强调。
他说,对于那些不适合转移发展或濒临破产的东部企业,陕西绝不能承接,也没有必要承接它。陕西一定要吸引东部优势企业进入,避免盲目引资招商,要承接高端制造业,不能重复低端产品;要承接具有活力的能够升级的企业,避免将已经淘汰的东部中小企业再转移,这样才能使企业真正有成长性和竞争力。
同样,对于陕西现有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方略,也是这个道理。赵教授说,中小企业要长久发展,一要产业升级。陕西的制造业、加工业必须进行科技升级,不能重复沿海的低端制造业,中国的经济不可能靠小商品产业来支撑,更重要的是未来经济占有率更大的是高端产业、创新产业。像西安“海天天线”,正因为自己有核心技术,才带动了产业整体升级。经过几年发展,它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龙头供应商,产品也批量进入了印度、泰国、美国、沙特、俄罗斯以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二是产业替代。传统的低端产业不行了,就必须用优势资源来寻求替代,即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产业替代,是转变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制造业之外的新兴产业,像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现代农业等,都应该是陕西中小企业转型的方向。
三是产业整合。在金融危机融资难的情况下,同类产业的中小企业应该并购整合、兼并重组,并且与大企业形成配套关系。比如,长庆油田迁到陕西后,就带动了300多个中小企业的配套;而陕汽目前70%的配套设备不是在陕西,如果在这次转移中,围绕陕汽配套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在陕西内地,那肯定不但减少了陕汽的运转成本,还带动了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当然,在产业整合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企业的重新洗牌,许多企业会退出,许多企业会成长壮大,优胜劣汰,这是中小企业成长的必然规律。
这好比经过30年发展,中国的一些产业该缩小的就要缩小、该整合的就要整合,这是时展需要,也是社会的进步。改革初期,全国有4万家电企业,经过20年的产业整合,现生存100多家,仅剩2‰,并且还在优化;像房产业,全国如今有6万家房产公司,在金融风暴面前,必定要倒掉一批企业;像浙江温州有3000家打火机制造厂,实际上有100家就足够了,在金融危机中倒掉一批是合理的,没必要去拯救它。
【关键词】饺子事件 食品安全 影响
一、“饺子事件”的由来
2007年12月,日本千叶、兵库两县先后有11人在食用中国河北天洋食品厂产的冷冻饺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2008年1月30日,日本厚生省通报了部分消费者水饺中毒的情况。接到通报后,国家质检总局迅速与日本厚生省相关部门联系,了解情况,并成立调查小组,同时责成天洋食品厂停止生产和销售,审查该厂从采购到出口的各个环节,询问相关人员,查看监控录像,结果均未查出日方所谓的农药残留甲胺磷。2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组成工作组赴日,通报中方调查情况,并对从日带回的水饺样品进行检测,也未检出甲胺磷和敌敌畏。随后,日方也派出调查团前往天洋食品厂进行调查。日方表示,该企业车间整洁,管理完善,未见任何异常。20日,中国公安部派出高规格的警方代表团赴日,与日本警方交流信息,开展工作。但日方拒绝我方提出的查看现场、物证及检验鉴定结论的要求,也没有介绍物证提取和检验的情况。25日,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对饺子塑料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甲胺磷有可能从袋子外侧渗透进入内侧。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会,介绍事件的进展。我们认为,该事件是人为作案的个案,投放甲胺磷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可能性极小。但日方也给出结论,认为甲胺磷可能是在中国境内混入。双方结论完全相反。《朝日新闻》认为,“毒饺子”可能因商品混放污染所致,至于在哪个环节什么地方受到污染,该报道没有进一步分析。
二、“饺子事件”倍受关注的原因
1、日本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
首先,日本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众多,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动植物防疫法》和《日本农业标准法》等多项法律。2003年又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修改,在农残管理中引入“肯定列表制度”,其中“暂定标准”就有50000多项,涉及农药500余种,兽药和饲料添加剂200余种。其次,日本的进口农产品食品检疫制度非常严格,程序复杂。进口产品不仅要接受动植物病虫害检疫,还要接受卫生防疫检查等,来自发病区的产品则须接受更严格的检验。日本严格的法律和安全技术标准给出口日本的产品设置了极高的门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国农产品食品出口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日本媒体无限放大“饺子事件”
1月30日,日本共同社率先播报“千叶县一家人食用中国产冷冻饺子后中毒”,并连播13条相关新闻。此后,多家媒体竞相炒作,用语由“饺子中毒事件”升级为“毒饺子”。《读卖新闻》则强调“中国产饺子”,把责任全推给中国,甚至在中日官方均未拿出正式调查报告前,就已做出了“‘毒饺事件’是不满厂方待遇的人蓄意作案”的报道。作为公众舆论导向的媒体,其做法是极不负责任的。日本媒体应该具体报道天洋食品公司的饺子事件,而不应使用“中国产饺子”、“中国产食品”、“中国制造”等不恰当词汇把事件无限扩大。这样只会牵连许多无辜企业,损害日中经贸关系,最终受害最大的还是日本消费者。
3、中日之间缺乏有效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
中方曾派出警方代表团赴日,欲与日本警方合作,但日方并未同意我方的合理要求。在我方认为还需进一步调查时,日方也未接受我方建议便过早地下了结论。日方这种不配合和不负责任的态度是很难得出正确客观的结论的,不利于事件的解决。可见,中日双方缺乏有效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致使无法有效沟通和配合。
4、中日双方对食品安全的检验标准存在差异
调查后,中日双方都认为甲胺磷在本国混入饺子的可能性极小。中方认为甲胺磷有可能从饺子包装袋外侧渗透到袋子内侧,日方的结论则完全相反。双方结论存在巨大的分歧,主要是由于在对饺子包装袋进行渗透实验时,双方做法差别较大。主要表现为:第一,甲胺磷的剂型选择;第二,甲胺磷使用浓度和剂量的选择;第三,所选包装袋的形式;第四,样品保存的基本条件。比如,在使用浓度上,我们将甲胺磷农药稀释成60%、30%、10%和1%这4个梯度;在保存方法上,我们将农药置于-18℃保存,更符合饺子在仓储、运输、销售时的冷藏温度。因而,实验结果更科学,更接近实际情况。
5、食品安全可能会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个借口
当今世界贸易中,各国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诸如食品安全等隐性的贸易保护措施。“饺子事件”中,日本的做法虽然是为了保护本国国民的生命安全,但媒体使用“中国制造”大做文章,着实具有贸易保护的嫌疑。近几年,日本还频繁发生中国输日食品农药残留超标事件。一些食品在日被检测为农残超标,而检验均未超标。但是日本有些媒体和经销商却不负责任,大肆宣传,给中国食品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除大肆报道农残超标事件外,日本还实施了许多针对中国农产品食品进口的限制措施。例如,对中国大米的检测指标,由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目前的123项,且要在14天内完成。农兽药残留方面,对中国肉鸡产品实施歧视,对中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实行11种药物残留物质的检测,其种类和最高限量相当苛刻。无论是农残超标事件,还是苛刻的限制条件,无不让人怀疑日本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日本以农产品食品安全为幌子设置较高的技术和绿色壁垒,阻止中国的农产品输入,势必影响到双方贸易的发展。
三、“饺子事件”对中日食品贸易的影响
首先,该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食品的国际形象。虽然“饺子事件”不代表中国的输日饺子都存在安全问题,但由于日本媒体大量使用“中国制造”字样,使得除饺子之外的中国食品受到牵连,严重损害了中国食品的国际形象。据共同社调查,2月28日以进口食品为主的日本花正超市受饺子事件影响闭店甩卖,顾客蜂拥而至,但中国食品却无人问津。原定的“横滨中华街物品展”也被迫延期,理由是中国食品的国际形象下降,吸引不到客人。
其次,该事件影响了中国食品的出口。事件发生后,日本民众对中国产食品产生抵制情绪,需求量下降。据称,2008年2月份日本进口中国的生鲜蔬菜比去年同期减少32.7%,3月份降幅更大,为44.5%。同时,由于中国目前把关严格,只有符合官方要求才获准出口,也影响了食品出口。
再次,该事件损害了日本消费者的利益。目前日本民众对中国食品的抵制情绪很大,但离开了中国食品,他们的餐桌会残缺不全,生活开销也会增加。中国一直是日本的主要农产品进口国。目前日本在冷冻食品方面对中国的依存率极高,学校、医院和老人院等地的中国产食品占有率高达70%至80%。离开了中国食品,日本的一些中小企业、超市、流通行业将遭受沉重打击,日本消费者的利益也将受到直接损害。
此外,在日的中国食品业主的利益也受到损害。名古屋中华街举行的“春节祭”取消了所有冷冻食品的供应。在横滨和神户的中华街,出售饺子的店铺都贴告示表明非中国所产,而那些经营中国食品的商铺却饱受冷落,销售业绩一路下滑。
四、解决中日食品贸易争端的建议
1、充分利用WTO规则处理食品安全争端
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贸易争端中,必不可少地要涉及到WTO的两个协议,即《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协议规定,任何国家可以采取必要的技术和卫生检疫措施来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安全,确保人畜食物免遭污染物、毒素和添加剂的影响;但同时也规定,禁止成员国滥用技术和卫生标准,设置不正当的技术和绿色壁垒,阻碍农产品食品的进口,变相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因此,面对进口国以保护国内动植物及人类生命安全为由的保护主义行为时,应充分援引有利于我们的条款,据理力争,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2、统一中日食品安全的检测标准
在“饺子事件”中,中日双方之所以得出不一致的结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双方在检测标准上存在差异,它直接影响到对饺子事件的责任归咎。因此,双方有必要审核各自食品安全方面的检验标准,以国际标准的法规体系为参考,制定适合双方实际情况的统一的检测标准。
3、尽快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
事实上,多年来我国与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发生过食品安全争端,但都通过有效的合作机制妥善解决了争端。中日双方也应该借鉴中美、中欧的成功经验,尽快签署相关协议,建立食品安全合作的长效机制。主要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构设置,双方应建立固定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交流联络机构;二为人员匹配,应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日方厚生省的专业人员组成;三是建立定期会晤制度,包括定期进行技术交流与信息互换,及时并相互通报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政策措施,以便给双方的进出口商充分的知情权;四是在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上,建立包括警方在内的调查机制,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警方与日本厚生省和日本警方直接对话,及时沟通、磋商,才能最终解决问题。日前,我国在会见日本驻华公使时已正式向日方递交了《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日本国厚生省关于食品安全的合作协议》文本草案。我们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有效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很快会建立起来。
4、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
要完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必须从政府方面努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食品出口的信息服务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收集、密切跟踪并及时通报各国的法律政策、卫生标准等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完善动态的信息数据查询系统,减少信息不对称给企业带来的不便,以便及时应对贸易风险。另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可行方案。对无法达到出口标准的企业,政府要加大投入,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要联合农业、质检、公安等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做好产品召回工作等。
5、加强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
“饺子事件”使人们开始质疑中国食品的安全。事实上,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食品安全,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措施。中国出口的食品也始终保持了很高的合格率。据日本厚生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自中国进口的食品合格率达99.42%,是日本进口食品中合格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07年合格率更是达到了99.81%,而日本输华食品的合格率是99.37%。由此可见,中国食品是安全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尽管如此,充分地利用各种机会,经常性地加强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宣传,开展各种活动提高日本民众对中国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则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可以官方名义在日举办中华食品展销会,或邀请日本民众代表到中国餐馆、食品厂等进行实地考察,这样都有利于提高中国食品的国际形象,带动中国食品的出口。
【参考文献】
[1] 赵苏、刘振宇、李江华:WTO规则下食品安全问题引发贸易争端的分析与探讨[J].商业研究,2006(27).
[2] 王德章、曹继晨:国际贸易新特点与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发展对策[J].商业研究,2006(16).
[3] 邵继勇、苏忻:加入WTO与中国食品贸易[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 叶依广、衣保中:入世后我国对日本食品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日本经济,2004(4).
[5] 孙晓黎、刘正茂、杨旭、崔玉玲:食品安全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环境经济杂志,2004(12).
[6] 吴苏燕: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J].科学决策月刊,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