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雪节气的诗句范文

大雪节气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雪节气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雪节气的诗句

第1篇:大雪节气的诗句范文

2.雪中情,翩翩飞舞,纯白真情,雪中意,声声问候,真挚情谊,雪中爱,朵朵雪花,浪漫之爱,雪中信,点点真情,珍爱快信,大雪节气,浪漫真情,亲亲问候,丝丝暖情,祝温暖如春,快乐似锦!

3.最寒季节小雪到;养生贴士又来到,天天保持心情好;早睡早起身体好,健身运动不可少;精神放松别伤脑,食能祛邪安脏腑;悦神爽志补气血,祝你小雪身体好,身心健康直到老!

4.校园里的水池旁几位小朋友正绕着水池嬉戏着,老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坐在水池旁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水波在荡漾着,映着四周的灯显得波光粼粼。

5.雪虽大,有我对你的祝福;风虽疾,有我对你的问候;天虽冷,有我对你的寒暄。大雪节气到了,愿你多穿衣,不得病,身体健,得幸福!

6.大雪养生有门道,分享给你请记牢,冬保三暖头背足,围巾手套也别少,吃点大蒜防流感,醒脑早餐吃鸡蛋,坚果一把补热量,栗子核桃效独到,温馨关怀已送到,快乐安康都围绕!

7.隆冬已至,大雪节气,寒上加寒。问一句远方吾友,食可饱,衣可暖,身心可安?别离数载,秋月春风已看惯。曾记否,携手煮酒论英雄,如今长志仍存无?

8.天气愈来愈冷,相思无从可寄;观赏寒风飘雪,短信传递真情;问候遥送贴心,关怀捎上如意;送颗真心给你,愿你快乐随意;大雪节气到,莫忘添衣帽!

9.青青的菜苗悠悠的心,白白的雪花暖暖的友谊,浓浓的\'思念甜甜的梦,短短的信息长长的祝福:大雪到来天气寒冷,你要注意身体啊!

10.大雪落在松枝头,更显松的挺拔,大雪落在梅枝头,更闻梅的芬芳,大雪落在想念的心头,更怀念远方你的那头,大雪到了,我想你了,愿你健康,快乐常留。

11.我将大雪编制成真诚的音符,我将思念绘制成友爱的歌谱,我将祝福谱写成生命的赞歌,我将欢笑精炼成悦耳的歌喉,请天为证,以地做鉴,为你精彩人生引歌高亢!欣赏时间:祝你赏心悦目,欢笑人间!

12.短信虽短,情意不浅;大雪虽大,心却不寒;有我祝福,你将幸福;有我祝愿,圆你心愿。大雪节气,愿你生活美满幸福,事业大展宏图!

13.大雪进补好时节,秘诀给你道一道,防寒保暖护头脚,白天通风精神妙,枸杞肉丝补肾气,木耳冬瓜除烦腻,闲时常饮红枣茶,补血益气面桃花,温馨关怀已送到,愿你安康快乐绕!

14.大雪节气到,万物要收藏,你也要收藏,双脚穿棉鞋,收藏脚的热量,双手戴手套,收藏手的热量,口罩,耳罩,帽子,棉大衣,一起穿戴藏温暖。再看你,哈哈,变成一只大狗熊。祝你大雪节气温暖快乐,远离感冒。

15.纯洁的雪,终究是白了我的整个世界。今日大雪节气,注意保暖哦~

16.大雪节气万物藏,早睡早起要调养,添衣加被记心上,身心放松别奔忙,适当进步加营养,饮食注意多喝汤,勤锻炼,多运动,常常微笑身体棒!

17.天空飘雪像鹅毛,厚厚一层淹没脚,轻一点啊轻一点,你是否把我的呼唤听到:一层低语想你无眠,一层念你可否安好,一层怀念甜甜的笑,一层眷恋暖暖的拥抱。大雪节,祝你平安健康快乐逍遥。

18.大雪到了,把愁烦被大雪冰冻吧,把悲伤被大雪藏吧,让快乐彻底凝聚吧,让好运开始滑行吧。愿我们的友情如天地一样洁白,让我的祝福如雪花般飞舞到你身边,祝你生活甜蜜,幸福安康。大雪快乐!

第2篇:大雪节气的诗句范文

拍“立春”节气图受追捧

2010年2月4日上午,杭州市西溪湿地。走近时,青简嗅到了梅花的香气,是那种淡淡的香,高贵、典雅。枝丫上,一朵朵梅花悄然开着,不声张、不显眼,粉红的、雪白的,花蕊处留着一抹红,上面还沾着露珠。举起相机,她把这一组梅花傲雪图拍摄了下来。

这组照片,她取名“立春”,是专为记录“二十四节气”拍摄的。

青简是她的网名,她是上海瑞金医院的一名医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小时候,当美术老师的父亲作画,她在一边看。画面里,一条小径,蜿蜒着伸向山里……画完了,青简嘴里冒出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闻听,父亲一脸惊讶:“咋看出来的?”

说对了,青简开心地笑了。诗是从小读的,意境是诗里写的,当然说得出。

工作后,她喜欢上了摄影。开始是按自己的感觉拍摄,后来是随“驴友”边走边摄,边关的雪,江畔的渔火,都在她心中留存着。现在,春姑娘来了,是从西园走来的,迈着轻盈的脚步,衣襟上还沾着露水。她要把这个画面拍摄下来……

在西溪拍的照片,被青简贴在了自己的微博上。枝头上的梅,屋檐上的雪,树丛中的老屋,情与景交融在一起,一派清新。照片一贴出,立即赢得网友一片好评。

受此鼓舞,紧接着,她又在清明、立夏、夏至时节分别去了浙江的余杭、富阳、郭庄等地,连续拍摄了几组照片。并为之写下了六七首“忆江南”词:“杭州好,雨后深山碧,千树烟云千笔画,九弯溪水九张琴,宣做梦中吟……”

9月初时,青简来到了福建霞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一张白露图,成为网友们最喜欢的图片。画面上,白色如银的滩涂间,点缀着3个渔人,脚印、弯曲的河道、桅杆……构成一幅水墨画卷,既体现了白露的节气特点,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般渡入江溪。”这画面,配得上杜甫的诗……

感受雪乡的“大雪”

2010年12月5日,大雪节气的前一天,青简来到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镇北凤凰山一侧的“中国雪谷”。

当天气温为-25℃。人下车了,脚也冻麻了,寒风吹在脸上,像针扎……跺着脚、呵着手,一双眼睛却不够使了。虽然冷,可她心里很兴奋。这是她第一次来东北。眼前,一片白茫茫的雪景,一眼看不到尽头。树枝上、屋檐上、山野里,到处是积雪。踩在脚下,发出吱吱的响声;用手攥一把,冰凉刺骨。

外面很冷,屋里很暖和,桌上更是热气腾腾,是主人端上来的小鸡炖蘑菇,典型的东北菜。鸡是家里养的,蘑菇是山上采的,主人很热情:“多吃点儿,明早要走山路呢!”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青简和驴友们出发了,目标是15公里外的羊草山。山谷里,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着。一行人登上了山顶,是海拔1200多米的羊草山。此时,一轮太阳正从山下升上来,慢慢地与她的肩持平。天气寒,空气清,一望无垠,这才是古人记述的大雪节气。迎着寒风,青简端起相机,把这张大雪节气的照片拍了下来。

2011年7月初,青简走进了最艰险的川藏线。她和几位驴友早约好了,走天路,去。

小心行进了3个多小时,直到天快黑时,车子才到了色达。猛然间,车子撞上了前方的一块石头,“蹭”的一下蹿了出去。司机大喊:“快,把住了!”青简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手下意识地抓紧了扶手。不远处就是湍急的那曲河。人在车里,眼看着滚滚浊浪,正向眼前冲卷过来,越来越近了。想喊,来不及了,电光石火间,车子一下子冲进河堤,又“咣”的一声撞到了水边的一处土堆上……

停了好一会儿,车内有人说:“大伙没事吧?”是同行的一位驴友。闻听,她的眼泪流了下来,是庆幸。逃过一劫,车里有人问:“还往前走吗?”是指去林芝,从那里到拉萨是必经之路。沉默一会儿,青简坚决地说:“往前走!”7月7日上午,太阳在林芝雪山上升起时,青简拍下了小暑节气的图片……

12月13日,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的图片选定后,青简把这组图片结集到自己的博客上,标明为“二十四节气图”。

24个节气,不同的拍摄地点,不同的风情画面。行程上万公里,历时两年。使用的是《康熙字典》字体,图片上分别标注着冬至、立春、白露等节气名称。从图上看节气,各地风俗一目了然。下面是诗配画:“露重霜轻古道斜,秋山爱看暂停车……”

这组图片获得了网友追捧,被誉为年内最美组照。几天之内,被转载了十几万次。

给孩子送一份“免费午餐”

二十四节气图火了,青简的名字也在摄友中相传着。一天上午,一位媒体记者找上门,问:“哪位是青简?”

原来,在报上,青简看到了一个公益项目“免费午餐”,是给孩子们吃的,在筹款。当即,她打电话给对方:“我想把二十四节气图的使用权免费送给孩子们!”想法获得了回应。对方开始操作。一个月后,二十四节气图印出来了,在各地举行的义卖会上销售一空。

500套图片,每套标价100元,一份免费午餐是3元钱。也就是说,她的二十四节气图义卖所得5万元,可以让1.6万个孩子吃上一顿可口的免费午餐。电话里,主办方感激地说:“替孩子们谢谢你!”闻听,青简开心地笑了,能为孩子们做点儿事,值了!

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松岭村。2014年2月3日,农历大年初四,青简来到了这里。在网友们的鼓励下,她决定去拍摄第二季的二十四节气图,再去走24个不同的地域……

“牛爬犁”在雪地上行进着,村子坐落在半山腰,两边是山峦,越往上走,牛越是吃力。到后来,青简索性跳下来,呵着双手,跟着爬犁走。这里地处长白山腹地,海拔1200米。山里气温低,大约在-28℃左右,呵出的气息瞬间化成一缕白烟,飘散在雪野里。是网友推荐她来的,“来这里拍节气吧,能拍到白雪公主”。

傍晚时分,牛爬犁停在一户农家的院门前,是宿营地。这一晚,她胃口大开,坐在炕头上,每样都品尝了一点儿。看得乡亲直摇头:“吃那么少,咋有力气爬山呀?”青简笑了,不少了,这一餐都快撑破肚皮了。

2月4日早6点,穿戴整齐,青简走到一处小山坡上。这里可以俯瞰到人家,端起相机,她拍摄了第一幅照片。今天是立春,山上是雪,房檐上是雪,地上是寒霜。悄然走来的春姑娘,就是她自己……

5月初的一天上午,微博上有人留言:“听说过大港头镇吗?”她知道那地方,800里瓯江,风情集于一地,有好多摄影师在那拍摄呢!

从上海到丽水市大港头镇,400公里的路,她坐船走了一天一夜。 “立夏”时节,她想拍一个牧归的画面。这个画面在江对岸的小村里,在船上时,她看到了……

郊外,一位耕作回来的老者,戴着草帽,手中牵着一头水牛,正慢悠悠地向这边走来。青简赶上前,端起相机,咔嚓一声,把这个场面拍了下来。拍后,她心中涌过一阵欣喜。无意中,她拍到了一幅最想要的照片。见有人在给自己拍照,老者不好意思了,说:“脚上沾着泥巴,能好看?”她忙点头说:“好看!这才是最美的!”

回到上海时,一个精装的日记本摆在了她的书桌前。青简见了,急忙拆开,一页页地翻着看:立春、雨水、惊蛰……二十四节气图,一幅不少,是她拍摄的,现在印出来了……

原来,青简拍摄的二十四节气图后,受到了北京某出版公司的青睐,双方商定出一本日记本式的书,可以欣赏,可以写字,也可以作为收藏。

第3篇:大雪节气的诗句范文

在我们眼巴巴地期盼绿意时,天气却出现了异常的“倒春寒”现象,无意间,一场春雪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雪,乐坏了孩子们,也喜煞了城市里的大人。盼了整个冬季却不见雪的农民更是把串串笑声撒进了村庄、田间地头。此时,一首《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呈献给孩子们,诵读后,所有赞美春雪的言语都显得乏味了。

第一站――惊蛰

我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了24节气的来历。让孩子们对24节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我在黑板上写出了24节气歌,第一次晨诵的内容确定为24节气歌: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问;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家查看日历,记录下令年24节气的具体日期。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了几条有关惊蛰的谚语及韦应物的《关田家》作为诵读内容,使孩子们朦朦胧胧地感悟着农历的踪迹。

正当我们喜度妇女节,诵读《游子吟》的时候,我班同学肖越惊喜地向大家报告:“杏花开了。”我一听,便跑到山上,看着漫山遍野的杏花,真是“一夜春风来,杏花满园开”。回来后,我精心挑选了两首描写杏花的诗供同学们诵读:“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然后布置大家周日和家人一起边观赏杏花,边吟诵诗句。

杏花诗诵后,我们随着春的脚步步入了桃花、梨花诗词的世界,先后诵读了6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两首)《惠崇春江晚景》《千叶桃花》《杂曲歌辞

桃花行》《次韵梨花》和一首宋词《桃夭》。“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天天,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天天,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当时,我带领同学们经过反复诵读之后,问大家读到“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你想到了我们班的谁?学生听后齐声高喊――潘金子。潘金子担任班长兼大队委,在同学们中威信很高。同学们说完,我赶快亮出了她的照片,大家不约而同地“哇”了起来,接下来,我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女子才是最美丽的,然后,大家齐声把词朗诵给潘金子听。其实,这节晨诵已不仅仅是诵读了,孩子们还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同学们,桃花落了,她把美好的光阴留给了果实,春天也总会过去,但是明年的春天再来时,你们还记得我们此时吟诵过的诗吗?还会记得你们此刻美丽如花吗?唐朝诗人崔护已为我们写好了《题都城南庄》,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二站――春分

我给孩子们讲了有关春分的养生、趣事,并让大家搜集了有关春分的农事、谚语,从而使孩子们了解了今年的20日是春分。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所以叫春分。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在这一站,我们诵读了唐诗《早春》和宋词《丑奴儿》。

第三站――清明

4月4日是清明节,利用一周的时间,我们诵读了两首唐诗、一首宋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汨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四站――谷雨送春归

第4篇:大雪节气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主题阅读;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古诗词杰作。这些古诗词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对于处在记忆力发展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大量地阅读、积累古诗词,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情趣、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站在时代的讲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有效引导小学生积累经典古诗词,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古诗词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只停留在教材上,而应该延伸到课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g里,获得更丰富的古诗词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呢?在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我将古诗词阅读活动分为两个相辅相成的阶段:

一、主题阅读进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编者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的诗词,放在同一单元中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这样的主题编排方式给了我们启发:古诗词的积累与学习可以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沟通学生课内、课外的横向学习,连点成线,拓宽学生古诗词阅读的空间。

(一)文本研读定主题

在浩淼的古诗词长河中,有许多诗歌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长或讴歌大好河山……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为例,安排了两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在研读文本之后,继而从主题出发,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拓展阅读《赠汪伦》、《别董大》这两首表现送别之情的诗歌。学生在阅读同一主题下的古诗词时,多角度获取信息,并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

当然,灿若繁星的古诗词,主题的归类也是不胜枚举的,有思乡诗、山水诗、边塞诗、爱国诗等题材。在教学中,如果能以点带面,拓展同一主题教学内容,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需要教师能够以《新课标》为指导,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材,善于挖掘,勇于思考,勤于课堂实践。

(二)传统节日觅诗情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春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浓郁的地方风俗来庆祝这些节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代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和未来的文化财富。然而现今,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对舶来的外国节日趋之若骛,他们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很少能说出秦少游笔下美丽的“七夕节”;他们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却能准确的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可以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因此,我们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的学习与传统节日融合起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学习蕴涵着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同时大力借助古诗的学习,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前后,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古诗词,并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来吟诵,让学生深刻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元宵节前后,吟诵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让学生感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景象;于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中,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带领学生吟诵《清明》,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了解古人扫墓的习俗;七夕节,学生在“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中了解七夕的传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给我们展示了古人在重阳节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中秋节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欢度节日之际,我们亦可以开展丰富的节日主题活动。如端午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等,并重点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同学们在故事中了解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于屈原诗词中体味他那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在这样入情入境的传统节日主题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

(三)春夏秋冬赏诗境

每一个季节都有许多著名诗人留下的经典之作,每一个节气都有每一个节气典型的物候,我们跟着经典诗词的韵律,带领学生开启了穿越四季之旅。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聆听、诵读着诗词给我们带来的一个个春天的故事: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欣赏柳树婀娜的身姿;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聆听春天的歌声;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里,感受在田野上奔跑的快乐。

在热情奔放的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孩子们一睹西湖盛夏的风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让孩子们领略了夏雨的滂沱。

在高远辽阔的秋天,学生读杜牧的《山行》,品王维的《山居秋暝》,诵刘禹锡的《秋词》,吟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陶醉在秋天的意境中,陶醉在动人的诗篇中。

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或者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无需老师再做过多讲解。

二、多种方式促积累

(一)日常活动作保障

1.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诗词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推行每周两诗,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我们的具体方法是:将教室黑板一角辟为诗词园地,每周一抄上两首新的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诵。

2.开展“课前一诵”活动。每节课上课前学生诵读古诗词一首(两遍),课任老师负责。

3.放学路队诵诗词。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各班学生在教学楼前排好队,边诵读古诗词边走出校门。

(二)趣味实践展收获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