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关论文范文

公关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关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关论文

第1篇:公关论文范文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管理起步较晚,随着改革的深入愈来愈面临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具体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

1.政府危机公关的认知误区

政府公关关系的主体是政府,目前各级政府尚未充分认识到政府危机公关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不够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以及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缺乏回应性;二是政府缺乏公共服务的热情以及动员公众参与的意识;三是政府缺乏对于大众媒体的合理引导,抱有排斥畏惧心理,过于谨小慎微,单纯依靠政府单方收集信息。

2.公关客体的复杂化

社会公众是政府公关的客体,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公众的利益诉求多样化,政府面对的社会公众是以一定利益关系为基础的利益集团,这些团体的利益既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别性。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步发展,公众参政议政积极性的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活动更为敏感,对政府的要求和期望进一步加强。

3.现代传媒对政府危机公关的冲击

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先进移动终端塑造了一个人人皆媒体的传播环境,社会公众信息获取传播能力大大增强。新的传播媒介使得传统的政府公关手段效用逐渐减轻,传统上政府在信息上的不对称优势也进一步丧失。

4.危机公关体制机制的缺失

由于我国政府公关主体意识的缺位,各级政府鲜有将公关活动定位于持续深入构筑与社会公众平等和谐关系的一个过程。因此无论部门机构的设置还是制度设计上都没有就政府公关做出专门的安排。具有公关性质的机构分散于政府的宣传、调研、民政、等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沟通机制。

二、公共危机下政府公共关系的重塑

1.转变管理理念培养

政府公务人员的危机公关意识与能力第一,政府工作人员应树立全员公关思想,把政府公关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管理哲学应用于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政府公共关系的成功有赖于组织各部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协同努力。因此,政府公务人员是国家和人民之间关系维系的纽带,代表着政府和国家,其言行举止都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在日常工作中应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公众的理解和认同。第二,政府机关营造组织内部浓厚的公关文化。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内化的最高形态,是政府公关有效进行的内在动力。公关文化作为一种内生机制能够促使政府转变管理理念,更加关注政府的外部形象和声誉,更加注重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从根本上增强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第三,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危机公关能力。现代政府公关作为一门管理科学,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这就特别需要推进相关培训工作,加强典型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演练,增强每个公务人员的危机应对能力。此外应合理安排政府公关人员,根据公关人员的知识、年龄以及性别结构层次进行合理分工,提升整体公关能力。

2.公关客体的培育和组织

我国目前已经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不同群体、阶层的利益也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在一个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公民的个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渐增强,我国的公民社会发展迅速,社会阶层结构日趋多样。民间组织在利益表达、权利维护、政治参与、协调互动等方面作用更加明显。有限政府的价值取向使得政府不再是危机治理中的唯一主体,政府需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努力扩大公民参与。政府应该认识到民间组织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假如没有一个组织化的参与,可能形成的就是公意、公愤或等,这些很容易造成秩序的混乱。在公民社会发展、参与性日益增强的环境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有利于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危机带来的危害。政府危机公关主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危机过程中促使利益表达的规范化,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一是充分调动各类社会力量如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共同治理公共危机。政府开展危机公关一方面培养群众的政治参与知识和能力,积极进行交流沟通,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非政府组织作为切入点,通过非政府组织积极介入凝聚和提炼公众的利益诉求进而与政府进行有效的对话加快问题的解决。在危机治理过程中,由于非政府组织独特的自身定位以及专业化的职能,使其能够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实现对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

3.现代政府公关媒介的运用

首先,以新闻发言制度为中心,全面整合传统的政务信息渠道,完善危机信息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请、真实性和时效性。目前我国的新闻发言制度并没有作为一种通畅社情民意的常态化途径而存在,而且常常出现部门间口径不一的现象。文章认为应将新闻发言制度与传统信息渠道有选择的进行整合,同时加强内部协调和管理使其成为政府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流反馈、政策咨询、政务公开、问计于民的常规化平台。此外还应健全新闻发言制度的监督职能和权限设置,明确其法律效力和责任以保证信息的权威性有效性,加强政府内部以及大众传媒之间的上下沟通与反馈,特别是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促使各部门通力合作提高效率。其次,提升政府网络公关能力。网络高效的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充分交流与整合,大量网络虚拟社区如微博、微信、博客等为公众构建了新的沟通平台。面对网络社会的冲击,政府应主动出击,积极利用网络与社会公众进行广泛沟通交流,把握信息的主动权,及时准确权威信息遏制流言的滋生和传播,增强政府活动信息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合理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疏导公众情绪理解其利益诉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引领公众参与决策,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新型传媒网络,公众将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参与政府的危机管理,因而政府应以积极的姿态,有效引导公众参与危机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网络普及使得信息的透明度、传播力大大增强,政府积极开展网络公关能够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充分利用网络的先导作用进行疏导和解决。

4.加强政府危机公关的体制

第2篇:公关论文范文

(一)专业的知识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公关人员”方向学生应该具有社会科学、心理学、人文学,自然科学和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公共人员”的知识结构全面,具有处理应急事件或公共事件的能力,能及时处理各种公关关系问题。当然这其中专业的公关理论和公关技巧是作为“公关人员”最核心的知识储备。

(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

良好的公关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公关人员是代表企业传递和表达企业的公共信息。公关人员一头是企业的利益,一头是公众的利益。一个优秀的公关人员,能够利用自己的良好沟通能力,传递和表达企业和公共的各自利益,展示个人的公关魅力。同时,公关人员又应该具有非常果断的判断能力,沟通企业与公众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紧急状况,公关人应该非常迅速、果断做出决策,及时控制情况。另外,媒体沟通、语言能力等都有助于进行公关活动。

(三)乐观的心理承受能力

良好的“公关人员”应该心理豁达、态度乐观。公共关系维护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出现,有时甚至阻碍重重,“公关人员”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从容应对,重新审视事情的发展状况想好对策。“公关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公关活动的实践锻炼,通过真实的公关活动来锤炼。一个优秀的“公关人员”应该具有胆识能够处理好每种突发事件,能够自如面对公众媒体。

(四)过硬的职业道德

“公关人员”最终的目的是解决公众对经济活动中的某些误会或错误理解,以便进一步创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公关人员”在这种公关活动执行过程中应该具备过硬的职业道德,为企业客户保守秘密,不得违背职业操守,真诚对等公众、公正对待竞争对手等等。不断巩固公众对公关从业人员的信任度,保守自己的职业操守。

(五)坚定的意识品质

坚定的意志品质指的是在逆境中,面对困难和挫折所表现出的持之以恒、百者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状态。这是公共人员为达到既定的公共目标,克服困难的重要保证,也是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心理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公关任务往往艰巨而复杂,意志软弱者往往打退堂鼓,使工作受到损失,只有具备坚定的意志,才能以充沛的精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寻求破解困难之道,实现既定公共目标。

二、提升“公关人员”素质的培养策略

第3篇:公关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现象,如“广告新闻”、“制造新闻”等。这些现象直接促进了另一种事业的发展——公共关系事业。现代公关事业与新闻传播事业联系紧密,尽管它们之间存在差异。现代公关事业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不忘自身优势,兼具发展与个性化。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关事业将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越来越大影响。 

“公关”是公共关系的简称,译自英语的“public relation”。在公关学中,公共关系是指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信任与合作,从而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在现代社会,搞好公共关系很重要。有西方学者总结,判断一个国家发达与否有三大标志,其中以公关能力为代表的经营管理效能就是其中之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公关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它已经成为一种衡量国家发展程度的标志。 

一、公关的起源与发展 

早期公关的雏形,要追溯到古代。就我国而言,从商周时期开始,统治者就十分重视调整、巩固各种重要的关系。同样,在古代的西方国家,先民们也十分重视建立各种关系,探索巩固和改善各种关系的方式,如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公民要定期参加“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城邦的重大事件。 

伴随着16世纪以来出现的科学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关系也经历了由“身份到契约”根本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在1690年,哈里斯创办了《国内外公共事件》,这标志着北美殖民地报刊业的兴起,公关关系开始在美国萌芽。 

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公关诞生于美国。这一时期,美国大的垄断企业胡作非为,遭到工人阶级和社会公众的抵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公众利益的存在以及企业与公众搞好关系的重要性,现代公共关系事业由此而迅速兴起。享有“公关之父”之称的艾维·李是这一时期颇具代表性的人物。 

二、公关与新闻传播的交叉互动——新闻传播策划 

公关事业同时带动了另外一种事业的发展,这就是新闻传播事业。从理论上讲,新闻、公关属于不同性质的传播形态,具有各自规定性,但在实践中却又联系紧密。 

从传播行为角度来看,公关与新闻传播等不同的传播行为交叉产生了某些新的传播行为,董天策先生称之为“传播交叉”。这一行为主要包括“炒作”和“策划”,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制造新闻”和“媒体策划”。近年来,“炒作”这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其实,炒作就是一种夸大新闻事件的手段,通过反复宣传给公众传递信息。说到底,也就是一种新闻制造。那么,新闻真的可以被“制造”出来吗?对于新闻界来说,这可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公关做到了。 

越来越多的公关人员开始将“制造新闻”作为一种“出奇制胜的奇招”。当然,这里说的“制造新闻”其实也就是“新闻策划”。我们先来看一下公共关系学教材上是怎么对新闻策划定义的:新闻策划,也叫“制造新闻”,是指组织为吸引新闻媒介报道并扩散自身所希望传播开去的信息而专门策划的活动。 

那么,新闻是如何通过公关策划而达到好的效果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有一天,在联合碳化钙公司刚刚竣工大楼的一间房子里,发现了大批无家可归的鸽子。公关人员发现这一情况后,灵机一动。他们关好窗户,不让鸽子飞出去,然后通知了动物保护协会。随着动物保护协会人员赶来,大批新闻界人士也被惊动了。于是他们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许多美国人民的关注。公司首脑也借机频频亮相,纽约联合碳化钙公司也因“鸽子事件”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 

这本是一件小事,可是通过相应的公关活动,并利用新闻媒介的传播与扩散功能,成功的将新闻“放大”,制造了轰动效应。这是一起成功的新闻策划事件,用威尔伯·施拉姆的话讲,它“主要是制造来供媒介作报道的事件”。 

三、公关新闻的兴起与个性化 

“公关新闻”是我国公关界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概念,它不是新闻。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直接将“公关新闻”等同于新闻,这是不对的。需要强调的是,“公关新闻”作为一种新闻而存在,是有前提和条件的,即真实合理和具备新闻价值。所谓真实就是事件必须是真真正正存在的。所谓合理必须是符合自身组织发展和社会利益的。再来谈一下新闻价值,就是说这个新闻事件必须是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的,而不能仅仅是没有价值可言的单纯事件。既要符合客观真实性又要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这就是公关新闻。 

公关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具有一定的特征。首先,它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公关是为一定的组织或企业做宣传的,相应的就具备了一定的功利性质。第二,它具备巧妙地传播策略。像我们上面有提到,公关是有策划的,讲求策略。第三,它具有客观的信息形式,即在形式上是完全真实客观的。 

现代公关仍处于发展之中,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关事业将对新闻传播事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克非. 公共关系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西奥多·格拉瑟. 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9. 

第4篇:公关论文范文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结构拱桥桥梁制造施工方法

1前言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与应用在我国仅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发展很快,已遍及全国广大地区,目前已经建成的就达20余座,在建的也有20余座。这主要是因为钢—混凝土组合材料的优越性决定的。关于钢管拱肋的加工、拼装和成拱工艺,对此类结构的施工技术、施工规范、质检和监理程序与指标、施工定额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经验虽然有所积累,但仍不多见。广泛交流施工经验,研究制定和完善该类桥梁统一可行的规范规程,探讨其施工经济技术指标,是目前建造此类桥梁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结合秭归龙潭河大桥的施工实践,主要对钢管拱加工与现场预拼施工工艺和技术作简要介绍,以期能抛砖引玉,供同仁参考。

2工程概况

秭归龙潭河大桥位于湖北省秭归县,是三峡工程秭归移民区交通复建工程蒲(庄河)文(化)公路上的一座特大桥。全长280.40m,孔跨布置为(20+20+208+20)m,桥幅布置为净-9m+2×1.0m人行道。该桥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设计,湖北省公路建设总公司(湖北省路桥公司)施工。

本桥主跨为208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拱为双肋桁式无铰拱,矢高40.530m,矢跨比1/4.935。拱轴线采用以悬链线为基础的三次样条曲线。变截面主拱肋上下弦管中心间距拱脚处为4.439m,拱顶处为2.2m。两条主拱肋横桥向中心距为11.60m。全跨共设11道横撑和6道X形撑,且均为空钢管构成的桁式梁。每条钢管拱分19节段加工制作、预拼和空中焊接。每节段一般长度为12m(拱脚段14.4m,合龙段4.297m),重量为20~30t。全桥钢管拱总重928t,其中主拱管重785t,横撑(X形撑)重128t,其余约15t。主拱架设采用缆索吊装法施工,最大设计吊装重量为30t。

3钢管拱工厂加工制作

钢管拱的加工制作和现场安装质量直接决定着桥梁的功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应选择有资质、有能力、有经验和有条件的生产厂家在工厂内加工制作。当工厂内拼装场地和运输条件受到限制时,也可以选择工厂加工与现场预拼相结合的办法。

3.1选材

钢材质量是钢管质量的基础。本桥设计采用16Mn、16Mnq、A3钢材,其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指标应符合文献[6]的标准。施工采用武钢生产的优质钢材。由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对每批进场的钢材作质量检查,验证出厂合格证书和材质试验报告单。其它焊接加工材料应满足设计和文献[3]中的要求。

3.2钢管卷制

根据施工图设计线形、座标表、预拱度表等文件资料,在工厂内预拼台座上将钢管拱(包括主拱管、缀板、腹杆、斜撑、横撑和X形撑)以1:1比例放出施工大样,量取各构件的设计下料尺寸,并对部分单元构件制作纸样。然后对主拱管2.0m设计基本管节进行卷制。基本管节必须是整块钢板沿钢板压延方向卷制而成,采用半自动氧割机下料、滚床卷板机卷制。卷制前,应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将与钢管纵缝和环缝相对应的板边分别开好坡口,采用纵向氧吹双面坡口。纵缝在设置的专用夹具上分3次焊接。成形的钢管,要采用纠圆机整体校圆。在无应力状态下管口椭圆度控制在3mm误差以内。

3.3焊接

焊接施工以文献[3]的规定为标准。焊缝均按设计要求全部做超声波探伤检查和X射线抽样检查(抽样率大于5%)。焊缝质量应达到二级质量标准的要求。焊接施工前,必须做焊接工艺试验评定,可参照文献[4]附录15-2的要求进行。通过试验评定,确定各钢材焊接所需合理的焊条、焊剂、电流、电压、焊接方式及速度和焊缝的层数、平焊、立焊、仰焊的运条手法等,确定温度影响对构件几何尺寸及变形形态的影响程度,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与工艺规程,指导实际生产。

基本管节制作时,在卷制成管后先用手工电焊打底,然后焊接管内4.5mm厚,再用自动电焊机对管外自动焊接。纵缝略高于母材1~2mm。制作主拱管12.0m安装节段时,在加工胎架上先进行平面放置组装。胎架在竖直面内按施工拱轴线起拱。胎架长度不小于30m,用于钢管对接、上缀板和下缀板的组装焊接。钢管对接时,纵缝布置相互错开,环缝分布与管轴线严格垂直。环缝采用人工电焊打底,自动电焊成形。焊缝经检验合格后才进行缀板焊接。

单哑铃形钢管拱构件制作时,先焊接桁拱拱轴线内侧的缀板,然后焊接其处侧的缀板。在施工内侧缀板之前,须先将外侧缀板安装到位并手工电焊打底和定位。焊接过程中应注意胎架及构件自身的临时刚性定位和对称交错施焊,防止结构变形,减少初应力影响。

3.4腹杆、横撑(X形撑)单件制作

根据厂内1:1比例放样及纸样,结合焊接工艺试验评定参数,进行φ400×10mm腹杆、φ500×12mm横撑(及X形撑)、φ299×8mm横联撑杆和隔板等构件的放样与下料。本桥所有钢管构件均在工厂卷制成型。

3.5防腐处理

全桥钢结构在出厂前均采用长效复合防护涂层技术进行防腐处理。处理方案为:1~3号节段喷砂等级为国标Sa3级,4~10号节段喷砂等级不低于Sa2.5级;防腐结构1~3号节段第1层为200μm热喷锌,第2层为75μmSZ-1G无机富锌,第3层为30μmSA-1面漆,第4层为20μm881聚胺脂饰锌面漆;防腐结构4~10号节段第1层为100μm热喷锌,第2层为30μmSZ-1G面漆,第3层为20μm聚胺脂铝粉装漆(注:1~3号节段将被三峡工程库区蓄水淹没)。

构件经运输进场、现场预拼、起吊安装及最终成拱之后,对运输和施工过程中被损伤的防护层,应进行现场防护处理,确保钢管拱在25~30年内不受腐蚀(30年后应进行第2次防腐处理)。

3.6半成品构件的运输与存放

由于该桥钢管拱安装节段外形尺寸和安装重量均很大,这给工厂制作后的运输问题带来较大困难。该桥地处中低山区,水陆交通不便,施工环境较差。大型构件从武汉至香溪走水路很方便,但从香溪港起吊上岸,转运现场困难较大。大桥所在的新建蒲文公路,两岸引道尚未施工。设备、材料和钢管拱构件进场,只能依靠沿龙潭河南坡新修的施工便道。因此,通过与钢管拱生产厂家、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第六工程公司协商,并征求业主、监理和设计等方同意,最后决定将原定方案中要求在工厂预拼的工作量转移到施工现场进行。在工厂内将原材料依设计与施工要求加工成半成品的组合单元构件,并作长效防腐处理之后,再运入现场完成剩下的整体桁式拱结构的预拼焊接成型工作。如此出厂的构件一般为12m长、重约8.35t的单哑铃形钢管拱分片和组拼用单元杆件。

根据施工安装顺序,统一对全桥钢管拱各半成品构件进行顺序编号、标记和存放。在转运、堆放过程中,严防构件被碰撞、挤压而变形或损伤。

4钢管拱现场预拼

经过工厂加工制作、进到施工现场的钢管拱半成品组合单元主要有:单哑铃形2-φ900主拱管84分片、φ400腹杆(及斜腹杆)420根、φ500横撑158根、φ299横联撑杆225根以及隔板、拱脚连接板等。这些单元构件进场后应按照拼装顺序分类堆放,逐一进行现场预拼与安装。

4.1预拼台座制作

现场预拼按卧式组拼方案施工。预拼台座平面布置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坐标换算后的控制参数来进行施工放样的。主拱管预拼台座纵向可同时制作相邻两节段(2×12.0m标准安装节段)。横撑(X形撑)预拼台座布置一组,先制作横撑,再改制X形撑。

台座为条凳式底座。在25m长度范围内设置有5条横向条座。条座宽80cm。12.0m钢管端口支承处条座长12.5m,每节钢管中部条座长7.0m。台座采用7.5号浆砌片石材料,表面用水泥浆抹平以便测量放样。台座埋入地面10~30cm深,要求地基密实、稳定。台座顶面高出地面50cm,并呈水平。施工时,按制作需要预埋定位钢板(位置依测量放样而定,为500mm×600mm×12mm钢板)、胎架支承钢板以及备用锚环。

4.2胎架制作

在预拼台座上制作稳固的刚性胎架。按施工大样尺寸并预留工作调节空间,用钢板(厚10~16mm)、型钢(Ⅰ180~220、∠100~160)焊拼成预拼构件的水平支承杆、垂直定位立杆和稳定限位斜撑。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控制胎架的水平与垂直精度。钢管拱预拼台座及胎架示意见

4.3主拱管定位

采用经纬仪按换算坐标在台座上放出主拱管的对接口投影线。采用场地龙门吊机将主拱管2个分片吊入胎架。在留有余长的主拱管两端放出对接口环缝样线。通过调整定位,使2个分片的管轴线水平间距为设计坐标值,单个分片上下主管中心线所在平面与胎架水平底线垂直,对接口环缝样线与台座上的对接口投影线重合。精确定位后用限位撑杆焊接固定在胎架上,再用仪器复查一遍。当几何尺寸精度控制合格后,割除端口长度余量(长度的确定应考虑焊接影响),打好坡口并打磨光顺,保证对焊能顺利进行。

4.4现场预拼焊接

将已制备好的接头支撑杆准确焊拼到主拱管端口附近,距对接口约30cm。并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保持主拱管端口的对接几何尺寸。腹杆焊接按从下到上、先直腹杆后斜腹杆的顺序组拼,焊接时采取对称交错、分段反向顺序。组拼过程中,严格监测钢管拱的组拼尺寸误差。

由于现场焊接仰焊难度较大,为保证焊缝质量,在完成整个节段的平焊与立焊后,利用龙门吊机将预拼节段整体翻身,再焊接另一面焊缝。在翻身前的施工中要注意按要求对仰焊缝作手工电焊打底,并先组拼焊好隔板,翻身过程中要轻柔、平缓,设置必要的支垫或拉绳,防止冲击和集中受力。翻身后对原仰焊进行平焊之前,抽样检查钢管拱截面的主要控制尺寸,预防变形。

预拼好的安装节段,起吊前要在地面焊接好各类吊装辅助构件,设置横联位置和测量控制标记,安装焊接检修通道。

4.5相邻标准安装节段对接口地面处理

为了减少空中对焊精确对位的工作量和施工难度,预拼成型的安装节段必须作对接口的地面预接和必要的技术处理。由于钢管拱在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拱管的椭圆度误差客观存在,且两相邻节段接口的椭圆形态不一致。施工对接时,对接口钢板(管壁)相互错位现象普遍存在,错位值一般有1~5mm、甚至可达到20mm以上。为此,预拼现场每组台座上的两节钢管拱要在起吊前进行预接整圆,相互对应着设置夹具和记号,使每道对接口的4根钢管、8个接口端面钢管圆环的对接错位误差限制在±1mm内。起吊时,相邻节段解体后先吊走安装节段,再将后安装节段移位到已经吊走节段的原胎架位置上,再进行新一节段的预拼。这里,随着节段的推进,主拱管节段尺寸亦在随之变化,胎架上限位撑杆的位置亦需作相应的调整。

4.6空中对焊

本桥钢管拱采取分节段焊接成拱。这对钢管拱的加工制作、现场预拼和空中对焊以及缆索吊装-扣定系统都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增大了整个安装工程的难度,同时大大延长了安装工期。钢管拱安装节段经缆索吊装就位后用预设接口定位钢筋(或钢板)进行初定位,根据经纬仪和水准仪(或全站仪)的线形控制指令,利用缆索吊机、横向稳定风缆和手拉葫芦对它进行竖、横、纵及旋转四维调整,使对接口两两吻合。对失圆误差和中心距微小误差,可利用钢质夹具空中整形,必要时可以采用千斤顶配合。对变形或错位较大,超出规定要求的接头,应采用钢板衬板(或预制备用的钢管环形箍)进行加强处理,确保成拱质量。

4.7横撑(X形撑)现场预拼

横撑(X形撑)进场单元构件利用场地龙门吊机组拼焊制成安装桁式单片,利用缆索吊机安装。其现场预拼施工流程为:横撑(X形撑)通用台座和胎架制作、放样划线、弦管吊运定位、撑管组拼定位、焊接、检测、起吊外移、下一单元预拼。

5钢管拱预制质量控制

5.1焊缝质量

焊缝质量符合国标二级质量标准的要求[3]。

5.2几何尺寸允许误差

(1)钢管拱轴线:2.0m基本管节取直线,起弧方向允许偏差1mm,起弧反向允许偏差0mm;12.0m单哑铃形管节允许偏差±2mm;12.0m标准安装节段允许偏差±3mm;成桥后拱轴线允许偏差±10mm或≤L/15000。

(2)横截面外形:钢管椭圆度±3mm或≤3/1000;整体长和宽允许偏差-0mm、+5mm;四肢主拱管两条中心对角线长度允许偏差±3mm。

(3)长度:2.0m基本管节为±2mm;12.0m单哑铃形管节为±5mm;安装成拱的各接口桩号(即拱跨纵坐标)允许偏差±20mm(限制安装节段的误差累积)。

(4)断面安装垂直度:单条拱肋断面安装垂直度±3mm。

(5)缀板焊接位置:±2mm。

(6)腹杆、斜杆组装:杆中线(管中线)与主拱管竖直对称面之间的偏离距离为±2mm;杆与主拱管连接的沿弧长方向的位置为±5mm。

5.3防腐处理

防腐处理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3][4]办理。

6施工体会

秭归龙潭河大桥钢管拱加工及现场预拼施工经检查验收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通过该桥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现行规范对钢结构的加工制作要求,针对工厂内施工和外场螺栓联结结构的施工是适当的,针对现场制作和钢管拱桥分节段空中焊接成拱则要求甚高,难以达到,需采取一定的特殊措施方能满足。空中直接对焊成拱方案的合理性值得探讨。因此,在施工精度的现场及空中控制客观难度与施工误差对拱桥承载能力的影响方面,建议设计部门予以充分考虑。

(2)秭归桥址所在山区谷口,四季风力强劲,每天下午和晚上风力可达5~7级。其气候特征带有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雨天、雾天、大风天和夜晚占去该桥大量空中焊接时间(占总工期的40%~50%),严重影响施工。若只计算钢管拱现场组拼及安装纯占用时间,一般为3d预拼一节段、4d安装一节段。该桥实际施工4~5d预拼一节段、5~10d安装一节段。

第5篇:公关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职业活动;伦理;道德

工业革命使社会治理活动成为一种职业活动。历史进入19世纪中期,由于英国政府采纳了东印度公司的管理经验,因而出现了文官制度,使得政府中的公务活动成为正式的职业活动。到了20世纪,政府中的行政管理作为职业活动被世界各国迅速地接受。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把行政管理当作专门的职业化的社会治理活动加以看待。然而,在社会治理活动职业化的过程中,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曾经影响行政管理活动主要从属于科学化、技术化的原则,导致这一职业的伦理规定丧失了生长的空间,行政伦理学的研究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美国出现“新公共行政运动”这一要求变革社会治理方式的思想运动,行政伦理的研究才引起人们的关注。由此可见,关于社会治理的伦理思考是与人类追寻后工业社会治理方式的进程一道启动的。现在,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对象。其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应当是怎样的。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是建立在伦理关系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治理活动都更加依赖伦理的引导和道德的规范。

一公共管理活动的职业体系

公共管理的职业体系是职位和岗位的结构体系。与以往的管理体系一样,职位和岗位指明了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具置,规定了公共管理的权力、职能及责任和义务。职位是就公共管理的纵向关系而言,岗位是就公共管理的横向关系而言。无论是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都是由职位和岗位构成的职业体系,直接从属于管理的原则。以往的社会治理体系在行政管理的名义下所形成的职业体系也从属于管理的原则。但是,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公共管理却发生了根本变化。它在管理的意义上告别了以往治理体系的权力定位或法律定位,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科学化、技术化原则的职业体系,而是在伦理原则的基础上科学构造职位和岗位的职业活动体系。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同样由职位、岗位构成的公共管理职业体系不同于以往的行政管理。对于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来说,“命令—服从”的行为模式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协作”的行为模式所取代。

职位和岗位都是职业体系的形式方面。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不同不仅在形式方面,而且在内容方面。对于内容来说,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关系。虽然在一般的意义上,这些职业关系可以归结为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三大类。在现实的社会治理过程中,这些关系总会以极其具体的形式存在于公共管理活动之中。公共管理的职业关系越是具体,就越是包含着道德的内容。比如,当职业关系表现为公共管理者与其职务、岗位之间的关系时,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忠于职守、忠实地履行职务以及岗位上的责任和义务;当职业关系表现为公共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时,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和睦共事、互相支持;当职业关系表现为公共管理者与其对象之间的关系时,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平等待人、公正处事、真诚服务,以求得广泛的合作……这样一来,公共管理在形式上是分工—协作的体系,在内容上则是道德行为的表现。尽管都是在管理,但传统的行政管理是失去了实质性内容的管理,而公共管理则把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拥有了伦理本质。

由于公共管理中依然存在着权力关系,所以,权力关系赖以生成的等级系列依然会存在。当然,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已经实现了对等级关系的根本性改造,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等级关系改造成以组织层级为前提的等级系列,从而使个人之间在人格、权利等实质性方面达致平等。尽管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以组织层级为前提的等级关系只是形式上的,却反映了权力关系的本性。在一切存在着权力关系的地方,都会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等级。只要公共管理还需要权力,它就不能消除这种“等级”。因此,作为个人的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这一合作体系中也会遇到处理上下级关系的问题,并且会成为他进行日常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比如,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体需要执行上级命令和维护政府利益;政府外的公共管理组织需要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服务于社会和维护社会利益。无论是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体,还是社会中的公共管理组织,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都会出现偏差,特别是如何把握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必定是一个时时都会碰到的难题。公共管理中存在着无法完全解决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尽管如此,公共管理者却不能无所作为。事实上,在公共管理的服务定位中所派生出来的一切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外化为公共管理者自主地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实际行动,进而使公共管理者不同于以往各种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治理者。做到这一点,从根本上说,就是充分发挥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意识。只要公共管理者能够对自己的职业表现出充分的自觉,按照自己对其职业特殊性的正确理解去处理上述各种矛盾和冲突,他就会无愧于公共管理这一职业,并且总会达致最佳的从业效果。

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对于官吏的要求长期存在着争论。“官本位”文化的思路在终极追求中是要无条件地“忠君事主”;“民本位”文化的思路则反复申述“民贵”“君轻”的主张。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以制度的形式消解了所谓“贵”与“轻”的争论。但这种社会治理方式往往是通过间接的、迂回的途径来认识和了解公共利益的,往往在公共利益的要求与实现之间存在着“时滞”。特别是那些已经实现了职业化的社会治理者,缺乏积极回应公共利益要求的热情,往往表现出我们称为“”的那种对于公共利益的冷漠。所以,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的过程中,在人们期求更为进步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过程中,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方式需要由更加灵活的、积极的和主动的公共管理取而代之。

对于公共管理来说,新型的社会治理体制和制度是其赖以展开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与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不同,治理者的职业并不只是简单地充作体制和制度的构成因素和实现途径,而是体制和制度的必要补充。由此看来,统治型社会治理倡导官吏忠“君”爱“民”。在君民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要么要求盲目忠君,要么要求理性地贵“民”轻“君”。这两种选择都要求官吏在“君”与“民”之间作出选择和取舍。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得以发生的历史背景中,“君”“民”的矛盾和冲突是无法调和的。所以,矛盾之中会出现上面两种对立的主张,要求官吏在两者之间择其一。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官员和公务人员以体制和制度作为行为选择的终极标准,被动地接受体制中的程序驱使,对人民、对公共利益表现出极度的冷漠。他们在公共部门中工作,与在工厂中工作一样,都具有工业社会特有的色彩,属于形式化了的职业活动。与此不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发生在合作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文化的时代。在这种条件下,社会在整体上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因为,一切矛盾和冲突主要来源于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如果通过交谈和讨论能够取得共识、消解矛盾和冲突,那么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就是运用权力促进交谈和讨论。

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角色

人的道德生活来源于人的社会角色。只有了解和确定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判定他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是道德的。比如,一个公务员做出的某件事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是不道德的,但是,一个普通公民做出同件事却不被人们认为是不道德的。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判,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我们先行对他的社会角色作出了定位。我们说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为与他的社会角色偶尔不一致,也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为与他的社会角色经常不一致。在一般情况下,偶尔不一致能够得到理解和原宥,而经常不一致则会招致他人的批评和鄙视,甚至遭到他所在群体的排斥。

人在社会生活中可能会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有些角色是与生俱来的,如血亲关系中的角色;有些角色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如做学生等;而更多的角色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职业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社会角色形式,正是人的选择的结果。就是说,普通的社会角色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自然生成的。一个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能够理所当然地形成应有的角色意识,并且准确地扮演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则不同。它需要人们通过自觉的选择和主动的学习,才能够获得准确的定位。

人们选择职业有着复杂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人们选择某一职业,可能因为生活的需要,可能来自生存的压力,可能出于兴趣爱好,也可能属于理想追求……当人们定位职业角色时,会在职业导师的引领下进入职业角色,也可能会在职业活动的实践中逐渐找到职业感觉。但是,所有从事职业活动的人,都需要借助于自觉的职业选择和积极的职业学习,才能够使自己融合到职业中去,成为真正的职业活动者。这个过程,就是从业者在职业序列中准确地找到他所从事的职业位置的过程。职业活动的舞台是职位和岗位。职位、岗位是人的社会角色的明确化、具体化和固定化,是职业化了的社会角色。同时,明确化、具体化和固定化的社会角色,在每一职位和岗位上都会有着明确的责任和义务。人类社会活动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更多地表现在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地规定职业活动中职位、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即通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活动程序等等方式,为每一职位和岗位确立起明确的、具体的责任和义务。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无论是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只要是职业活动和组织行为,都会通过职位和岗位来明确界定人的责任和义务,有效地配置权力。这也是近代社会“理主义”组织行为模式中最为典型的形式,但该行为模式没有注意到人的职位和岗位直接地构成人的多元社会角色中的一种。就是说,任何一种职业,任何一类专业化社会活动,任何一个组织行为体系,都不仅以整体的形式构造组织化的人的社会角色中的一部分,而且在组织成员个体那里担负着社会角色,甚至首先在个体那里成为社会角色中的一种。对于人来说,每一个职位、岗位都不仅是特定的组织行为体系中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直接地根源于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职位和岗位具有二重性,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有同样的二重性。一方面,责任和义务属于特定的职业和组织行为体系;另一方面,责任和义务又属于整个社会。对于每一职位和岗位上的从业者来说,他的职位、岗位及其责任和义务,在职业活动和组织行为体系内会以职务的形式出现,在面向其直接归属的行为体系之外时,则以职业的形式出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职务与职业在从业者这里只是社会角色的二重归属。在从业者与他人的联系中,职务与职业都是直接的。因此,当管理主义组织行为模式成为职务—职业—社会之间的单线联系模式的时候,责任和义务便被片面化、形式化和缺乏道德的内容。我们在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中,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社会治理者只对社会治理体系负责而不对社会治理活动的对象及后果负责的情况。比如,就政府而言,下级官员只对上级官员负责,政府所有的官员都只对政府负责。只有政府才对社会负责,政府官员丧失了直接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和义务的向度。政府对社会负责,却很少对它的官员负责。因为,政府的官员仅仅是政府的“雇员”,以至于政府的官员在政府中也时常会感到“不平”。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把单线的责任、义务模式改造成双线的甚至多线的责任、义务模式。还以政府为例,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要求政府官员一方面对政府负责,另一方面直接对社会负责;同样,政府既对社会负责,也对其官员负责。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官员不仅仅是雇员。他们在直接对社会负责的过程中获得了在政府体系中享有自主性的资格。如果说,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政府视其官员为雇员的结果就是使他们成为政府行政执行的工具,那么,公共管理条件下的政府则使政府官员成为拥有自主意识的人。这就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若把这种区别变成革新现实社会治理模式的动力,不容置疑的起点则是在理论上把握职位、岗位及其责任和义务的双重直接关系。

三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行为

职业活动规定着人的行为。一个人从事的职业和开展的职业活动,决定了他会有某种定型化的、重复的和连续的行为。他的行为总和构成了他的职业活动的基本内容,进而证明着他的职业角色。从表面上看,人的行为与职业的关系是被决定或被规定的关系,即职业决定和规定着人的行为。但是,这种决定与被决定、规定与被规定的关系,仅仅具有行为形式方面的特征。从实质上看,它是反向决定和反向规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决定职业。特别是在充分自由地选择职业的情况下,人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就是人的行为选择的结果。考察人的职业角色可以发现,有的人选择了某一职业后能够迅速地进入角色,而有的人虽然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相当长时间,却始终游离于这个职业角色之外,并不是合格的从业者。这种与职业角色的“和合”与否体现在人的行为中。所以,正是人的行为决定了他是否是合格的从业者。对此,笔者认为是“行为决定职业”。

在职业活动中,人的行为形式可以同一,但人的行为实质却会各异。对于那些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无法量化的职业活动来说,在同样的职业行为之间会存在着天壤之别。这种情况在社会治理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得尤为典型。因此,当人们选择了社会治理这种职业的时候,还只是获得了形式上的职业规定,实质上的职业规定则涵育于他在社会治理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就是说,社会治理者的职业角色主要由他自己的职业行为所决定。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正是通过人自己的行为选择了自己的存在形式和存在内容。人愿意做什么样的人,不只是由自己的愿望决定。只有当自己的愿望转化为行为,他才能成为自己愿望中的人。相对于做人来说,既然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选择做什么样的人,那么人就更能够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自己能否成为某个职业的合格从业者。

自从有了职业活动,人的职业角色就开始由人的职业行为来决定。然而,在近代以来的整个工业社会中,职业活动的形式方面总是受到制度性的强化,使人的行为更多地表现出被决定的特征。同样,在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社会治理职业活动由于治理者自主性的丧失,也使治理者的行为主要显示出受决定的一面。这种现象并不能否证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存在、人的社会角色和人的职业角色的决定意义。相反,它证明了人的行为的受动性、被决定性和被规定性是由于历史造成的,是工业社会的历史条件限制了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存在、人的社会角色和人的职业角色的决定性作用。随着工业社会的结束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的职业活动在形式方面的规定开始弱化,在实质方面的规定受到强化。人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选择日益显示出决定性的作用。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公共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突出地反映社会治理职业活动的主体—公共管理者的行为选择的意义。

公共管理职业的一切实质性的内容,都是由公共管理者的行为直接决定的。如果说选择公共管理职业的行为决定了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形式的话,那么当一个人成为公共管理者的时候,怎样扮演自己的职业角色,怎样证明自己是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则取决于他的职业行为。公共管理者在职业活动中的某一行为或许多行为,都不能决定其职业角色。决定其职业角色的,只能是贯穿着服务精神和体现着服务原则的、稳定和持续的公共管理职业行为。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行为是公共管理的服务本质得以实现的途径。公共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制度安排无论怎样贯穿着服务精神和体现着服务原则,都不是服务的现实。只有通过公共管理者的具体行为,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才能够转化为现实。对于公共管理者来说,他的职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律的规范,他的岗位服务和任职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由权力结构决定。当然,一些特殊岗位和特定职务也会由法律作出规定,但对于公共管理体系而言,却不是基本现象。职业和岗位、职务方面的法律规定与权力规定,在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中将以综合统一的形式出现。这一点也是公共管理行为区别于以往社会治理行为的基本特征。

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社会治理行为主要体现着权力意志;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理想的社会治理行为应当主要反映出法律精神。公共管理行为既不是权力意志的作用,也不是法律精神的显现。公共管理者把他在职业和岗位、职务上的权力规定和法律规定统一起来,作为公共管理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的支持力量灌注到自己的行为中去。所以,在公共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权力和法律都是公共管理行为的前提和依据。权力和法律所支持的和试图达到的是实现服务的精神和服务的原则。这样一来,我们在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中所看到的,就是以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为旨归的、权力和法律的综合统一。它在根本上结束了“权力归结为法律”或“法律受权力统驭”的争论。

尽管公共管理者在其职业行为中用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统一了权力和法律,但权力和法律在他的职业行为中毕竟是一种客观力量。无论行使权力和执行法律或受权力支配和法律制约,这种客观力量都会对他构成压力,使他的行为选择受到约束。公共管理者怎样才能超越这种被动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状况呢?应当说,在一切存在着权力和法律的地方,社会治理者都会遇到这种被动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状况。对此,以往的社会治理者往往不得不加以接受。公共管理者采取的则是积极应对的态度。他们把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所拥有的、作为制度力量和体系力量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力量。这样一来,公共管理行为便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行为,而是发生在公共管理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就是说,当公共管理体系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仅属于制度和体系的时候,还只是相对于公共管理者的“客观精神”,公共管理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秉承和尊奉。一旦这种服务精神转化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标准,公共管理者也就获得了自由和自主。这时,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不再是受着某种外部力量驱使的行为,而是由他自己的意愿主使的行为。在人的一切行为中,只有道德行为是最自由、最自主的行为,职业行为亦然。

第6篇:公关论文范文

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要求就是依法行政。我国是法制国家,随着法律的不断发展健全,法制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依法行政。

(一)要把握市场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

应用法律来规范我国经济市场的主体条件,用监管的意识加强和改进对各类工商户的登记管理制度和年检制度,要严格登记和管理许可证等,从准入的方向上规范指导工商业的发展。对完全符合规定、达到条件的主体应给予一定的帮扶和指导;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涉及的企业要实行绿色通道等支持。同时,应对市场的退出机制进行完善,对不符合规定和条件的非法企业进行整顿和取缔,从源头上为工商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要规范经济市场的交易行为

对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市场,工商行政管理首先应做好市场监管的工作,推进市场流通机制的改革,根据我国有关政策的规定,对各行各业的市场秩序进行监管和整顿,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其次应当规范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深入打假,反对不正当的经营模式和竞争机制,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及其他商户的诚信积极性,使市场稳定良好地发展;最后应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支持良性的文化方式,规范广告传媒市场,并且维护好各个企业的商标权。

(三)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

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执法,以此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要切实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使各类商户有法必依,达到规范经济市场交易行为的目的。首先,要对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不断更新。执法首先要懂法学法,只有自己学好了法律规范,才能更好地约束他人。其次,要加强工商管理立法,不断研究当前市场上新出现的情况和新问题,对其进行调研,在恰当的时机提出立法的建议,完善我国工商管理的法制体系。

二、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要求

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要求就是深入研究当前的工商理论,要在态度、内容、方法、风气上深入研究,要特别重视理论的研究,加强实践,推动发展。

(一)深入推进理论的研究

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就是为实践指明道路。我国的工商管理发展历程反复证明:工商行政管理永远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要想深入发展,必须增强对理论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从零起步,至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然而,从指导实践的层面来看,这些理论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扩充,对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应当永无止境。要认识到理论的创新对实践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不断地用研究的成果丰富工商管理的理论,促进工商事业的发展进步。

(二)破解工商行政管理的改革难题

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永远不能割裂脱节。当前应把握好工商业方方面面的特点和环境,发现其亟需解决的各种难题,提出好的解决方法,结合实际,运用试点到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更应当深入对群众的了解,深入市场内部,把握好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研究,针对不同的难题提出攻克的方法,使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更有深度,更具现实意义。

(三)研究工商管理现象的内涵和规律

工商管理理论的研究是一个严肃的课题,要求我们要时刻端正态度,形成良好的研究风气。开展真实有效的社会调查研究,切实反映当前的社会情况,不能止于表面的了解,要深入问题内部,事无巨细,方方面面地对各种工商管理的现象进行归纳整理,从中找到一定的规律与研究的思路,防止走马观花的研究,要使研究的成果朴实有效,关于工商管理现象的内涵和规律的研究要能够深入人心,使基层的工作人员有认同感。

三、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根本目的

(一)用理论提高工商人才队伍素质

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最大目的就是使理论的研究能更好地为工商管理的队伍和相关人才所用,即武装干部的思想。理论直接关系到管理水平的高低。根据现实情况形成的管理理论要不断地灌输到工商管理队伍中去,使队伍中的干部能及时了解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使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真正惠及大众。在此过程中更要保证干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断深入实际,不断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更应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人才骨干来领导整个工商管理队伍,使工商管理事业更好地发展。

(二)用理论引导实践,推动改革

第7篇:公关论文范文

(一)顶层设计存在短板

在我国文化馆事业发展中,一直没有设立国家文化馆。这与同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文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不同。缺少国家级文化馆,尤其是在今天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机构设置问题,其根本性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文化馆(站)建设出现断层。没有国家级文化馆,公共文化馆(站)这个庞大的体系建设中,一是缺少国家层面的政策实践平台,使全国文化馆(站)建设的标准化引领和示范性带动缺乏载体;二是国家在制定文化馆(站)发展政策中的“智库”作用缺位;三是缺乏系统性的资源信息“数据中枢”和推广平台。与我国同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图书、文博事业发展建设是从中央、省、市、县一体化设置不同,无论是在政策设计,还是在发展建设中都呈现出区域化现象,我国公共文化馆(站)设置则是以省级为“龙头”,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是典型的“地方团队”,自身发育存在先天性不足。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事业发展参照系,文化馆(站)发展建设容易形成条块分割、区域阻隔和地区差别。比如全国文化馆的名称长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称谓,有的叫艺术馆,有的叫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如此杂乱的称谓,表现出文化馆(站)系统一体化连接不紧密的行业特性。

(二)政策导向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体量最大、涵盖最广,深入社会最底层、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大众最直接的服务平台和重要载体。然而,庞大的机构阵容政策却显得长期助推乏力。在计划经济时期,文化馆曾经走过了一段“以文养文”、“以文补文”的弯路,这段经历给文化馆(站)的功能发挥和职责履行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即使在回归公益过程中仍在遭受着历史阴影的困扰。当下,有些现象尤其值得关注:有的公共文化馆至今仍在实行自收自支的财政体制,在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已经整体退出体制之外的当下,这种现象确实让人匪夷所思;还有的基层公共文化馆至今没有财政户头,资金受上级主管部门完全控制,单位经费缺乏自主,公共资金(如免费开放经费)被随意截留、挪用,极大地影响到公共文化单位的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这些现象对公共文化馆(站)的定位和业务的有效开展均将产生负面效应。

(三)公共文化理论建设严重滞后

理论建设长期滞后,学术氛围逐渐缺失,将制约公共文化馆(站)事业的更大发展。公共文化馆(站)领域缺乏开展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尤其是对公共文化馆事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走势、存在问题以及典型经验等缺乏常态化调研机制和有效的应对策略。在国家层面没有权威性核心刊物,缺少开展理论研讨和学术争鸣的学术阵地。没能造就一支稳定的专业化高端理论研究人才队伍,以提升文化馆事业的理论品格和学术气质,成为制约文化馆事业建设发展的最大短板。

(四)从业人员心理准备不够充分

当下公共文化领域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群众文化向公共文化发展转型。公共文化馆(站)的功能定位、服务方式与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式,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都发生着颠覆性的改变。这种转型,对文化馆(站)充分履行职能职责形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现实挑战。特别是在政策环境还尚未发育成熟,基础性资源配置还没到位,文化体制改革刚开始起步的现实条件下,外部环境给文化馆(站)的职能发挥和工作开展形成的压力正在迅速扩大。

(五)传统工作方式亟待调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践,切实改变了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模式,极大地扩展了公共文化的空间意识。过去所习惯的以阵地活动、馆舍服务为主的活动方式已经成为制约功能发挥和服务面向的巨大障碍。公共文化对文化馆(站)发展是一次巨大革命。要求加快自身发展转型,从闭门办馆到把门打开,从固定馆舍服务向社会扩展的方向迈进,这是对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新的定位,要求公共文化馆(站)的工作面向和服务领域要从“点”调整为“面”,在服务方式上也要由面向“小众”而转变为面向“大众”,形成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社会发展提速,文化建设需要积极地调整应对

(一)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

当前农村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矛盾已从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到文化服务对象的参与缺位。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迅速减少,社会结构正在失衡,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留守人员中老人、妇女是目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负责农业生产劳动和养育后代的主要责任和繁重任务,享受文化服务和参与文化活动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相对缺乏,传统建设模式、集中活动方式,难以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基于农村分散居住、相距遥远的地理环境,农村文化建设标准和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基本文化需求,无法适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

(二)城市社区人口不断“膨大化”

当前城乡的变化深度交织,传统欠账和新增问题不断迭加,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担负压力在逐渐加剧。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使城市人发式增长,过去由农村担负的文化发展压力正在向城市转移。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相对农村而言,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社区文化功能和作用还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中。近年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极不平衡,特别是中心城市尤如大海中的“孤岛”,领跑社区文化建设标准和发展走势。总体上来说,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中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市社区比农村面临着更大的建设和发展压力。

(三)新城市群体进一步被“边缘化”

人口的流动不断加速,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形成新的城市群体,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特殊社会现象。随着新城市群体的出现,对制度设计、公共服务模式、文化权益保障等都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城市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为城市创造财富,是事实上城市人口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庞大的“城市群体”在城市资源配置中却被长期边缘化。新城市群体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中还没有被广泛纳入保障范围,文化权益没有得到应有保障,这是未来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最关键、最紧迫、最直接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发展规划上,具体措施上加以研究和应对,促进全社会共享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的政策落地生根。

三.文化馆(站)服务功能要从“关注脚下”向“服务天下”强力转型

(一)要创新服务模式

一是阵地服务标准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面对海量的公众需求,文化馆(站)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固定设施水平,提升服务理念,优化内设环境,推动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固定化、规模化、标准化、阵地化作用。切实将阵地建设成为区域协调“联络点”、规划统筹“大本营”、指导服务“中心站”、人才资源“信息库”。要加强阵地化建设和服务,在公众“进得来”、“留得下”、“受熏陶”上做文章,使阵地建设成为众望所归的文化乐园。二是流动服务常态化。转变服务方式是当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档升级的主题,要将单一的阵地服务转变为阵地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点状布局与面的结构相一致、纵向流动与横向配送相衔接的立体化服务模式和全覆盖的服务格局。流动文化服务应该成为当下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服务方式。积极探索建立“文化自愿者”服务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激活民间文化活力,吸引觉悟高、技能强、有专长的社会骨干力量参与文化传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流动文化服务,需要科学拟定规划,编制活动项目,配置优势团队,有计划、有目的、常态化地开展流动。

(二)要优化服务内容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转型升级,必须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服务品种的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定位与当下社会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唱歌跳舞的基础阶段。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充分履行服务职能,需要切实创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优化配置结构、拓展服务领域、增加产品要素。在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上要采取内容广泛、门类齐全产品输送样式;在载体上要开展多种门类培训活动,积极储备社会文化活动人才,满足公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在容量上要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档次,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建立数字化传输和体验平台,打造文化信息快捷化、便利化的传输方式,充分满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建设需要。

四.加快推进文化馆(站)自身建设的提档升级

文化创新发展是优胜劣汰的加速器。面对当下自身建设和未来发展的种种任务,文化馆(站)需要加快转型、发展起跳,以补齐由于社会发展所牵引出的文化需求提升和时代进步所留下的建设短板。

(一)加强学术引领

理论建设是加强文化馆(站)建设的引路航标。理论建设滞后,学术氛围淡漠己成为制约文化馆(站)建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学科建设缺失,使公共文化专业人才正规化培养通道阻塞,人才建设缺乏机制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群众文化事业的“升级版”,是传统文化方式向现代社会文化服务理念转型的着力点,在这历史当口,对文化馆(站)自身建设和服务功能需要切实有效的科学引领。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提升理论品格、强化科研水平、增强学术氛围、构建科研队伍,是推进公共文化馆(站)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二)强化政策制导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彰显政府对公共文化政策保障十分关键。从制度设计上,公共文化馆(站)是承担政府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和载体,其资源配置、运行机制都需要政策措施来调控和推动,政策的科学性和措施的有效性是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运转的基础,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保证。尤其是在事业发展、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产品供给和经费扶持等方面需要政策的强力支撑。

(三)完善层级示范

虽然我国文化馆(站)均是按照层级设置,但业务建设和运行机制缺乏实质性的工作衔接和机制保障。文化馆(站)的功能定位和业务工作的有效运转,需要构建一套标准明确、科学有序、操作性强的层级业务示范体系,在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应该明确各层级文化馆(站)之间的业务关系和各自职能。通过业务指导、样板示范、交流学习,形成一套运行有效、操作便捷的示范带动机制,推进文化馆(站)自身发展和业务建设的规范性、有序性发展。(四)开展馆际交流开展文化馆(站)馆际交流,促进相互往来,推动彼此借鉴吸收,不仅增进友谊,更重要的是对发展理念的提升和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通道和有效方式。开展馆际交流是文化馆(站)事业健康发展不可惑缺的一种有效载体。交流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股活水,通过交流学习,交换彼此的建设经验,借鉴对方的创新模式,分享发展建设中取得的经验成果,使之成为取长补短,规避风险,提速发展的倍增器。

(五)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第8篇:公关论文范文

1.1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必须贯穿园林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施工过程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工程验收阶段和后期养护阶段,而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员工、原料、设备、施工技术和施工环境等,组织并协调好这些因素,能够有力地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1.2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1)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首先,研究和分析图纸及技术,了解设计图纸、施工技术、施工难点;其次,合理设计施工组织方案,确定整体的施工技术文件,使园林项目工程满足设计要求;最后,要充分准备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2)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按照施工项目质量目标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施工作业计划和科学的质量计划,对施工流程、施工操作人员、原料及环境等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目标管理,以确保工程总体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加强实际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定各项作业活动和各个工序的操作规程、操作规范要点、工作次序、质量目标等。在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作业,应对其作业人员、原料、施工环境等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并做好处理突发问题的预案。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并且加强对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视程度。(3)加强施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工程施工完成进入验收阶段,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收尾工作的整理,找出遗漏工序和需要修补的地方,并及时完善。严格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说明及完工验收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和验收。(4)加强后期养护管理。一般情况下,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时间为一年,即规定苗木的一个生长周期为绿化养护时间,是为了确保绿化苗木基本成活,生长状况稳定。苗木灌溉是苗木养护的一项重要工作,灌溉一般依据植物的吸水量大小决定。夏季是树木生长较为旺盛的季节需水量一般较大,但由于阳光直射,炎热的中午不能给植物进行浇水。灌溉时尽量做到适量,最好使用少灌、勤灌、慢灌的方法进行合理灌溉,确保树木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土质较差、树木缺水量大以及气候较为干旱时,则应适量延长灌溉量。

2园林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方法

2.1加强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以技术优势来增加经济效益,是降低施工成本的一个主要方法。大多数情况下,工程进行施工之前要根据施工情况制定技术组织计划,并将其作为减少成本的主要方法之一纳入施工组织设计。

2.2加强质量管理,降低返工率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政策。各级质量检测人员必须做到定点、定位、定责的进行施工工序的质量检验和管理工作,真正把质量检测落实到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切有效的防范手段,解决质量问题,尽量做到工程施工一次合格,杜绝工程返工现象,避免因不必要的人力、资源的投入而产生的施工成本。

2.3控制合理的施工速度一般按时间计算的施工成本,如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薪资、办公费用、施工场地临时设施费和水电费用、设备周转费用及施工器械的租赁费等,在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时间的情况下,都会出现明显的降低。但是为了加快施工速度,就会增加一定的其他成本的支出。因此,要控制合理的施工速度,使施工成本支出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3结束语

第9篇:公关论文范文

问题的提出源于一次小规模的调查,在一份列有30个与公共管理有关的概念的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这些概念进行性别联想,比如“政府”这一概念,性别联想是男性还是女性?参加本次调查的人员共77位,其中男性41位,女性39位,全部是机关干部,大部分是科级干部,文化程度多为大学,其中半数为在职研究生。表格设计非常简单,共四栏,第一栏是30个概念,二、三两栏分别是“男性(父亲)”和“女性(母亲)”,第四栏为“不清楚”。要求根据第一栏的概念,在二、三两栏里选择划勾,如不能确定,则在“不清楚”栏划勾。刚拿到问卷时,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填,不是表格看不懂,而是从来没有考虑过公共管理与性别有什么关系。应当说大多数人的填写态度是认真的,尽管一再强调不要分析,凭直觉填写,但很多人还是慎重思考了以后才划勾。剔除了废卷,(废卷有两种:一是没有填完,二是在一个栏里填到底,如全部选择“男性”或“不清楚”。)共得到75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39,女性36。以下是根据问卷数据形成的曲线图:

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1、公共管理与男性性别高度相关。图表中的蓝线表示30个概念与男性的相关性,红线表示与女性的相关性,可以看出选择30个概念与男性相关的要远远超过女性,两者相对集中的区间之间存在较大距离。观察填答时的情况,还可以发现,同样的选择,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公共管理的权力“应该是男性的”,另一种认为公共管理“实际上是由男性主导的”。

2、与传统政治权力相关的概念也与男性性别高度相关。图表中的蓝线有两个峰值,一个是1-3,相对应的概念分别是:国家、政治制度、政府。第二个是13-14,相对应的概念分别是:领导、决策。这些概念中显示的权力含义,被认为当然地属于男性,一位女孩自言自语说“国家、政府是有权力的,当然应该是男性的”,有人说,“这又不用说的,肯定属于男性”。也有少数人选择了女性,理由是“祖国,母亲”、“人民政府爱人民”等,这些话语中的情感成分,使他们觉得更接近女性。

3、与现代政府职能相关的概念与女性性别相关程度加大。图表中蓝线有两个低谷,一是8-10,相对应的概念分别是:社会公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第二个低谷是28,相对应的概念是:服务承诺。与男性相关性的低谷相反,女性相关性在这几个概念上形成峰值。这些概念所对应的是现代民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基本职能,传统男性特征的权力和威严似乎与此不相宜,因而出现了以女性取代男性的倾向。当然这并不表明是一种实际已经发生的过程,可能更多只说明这些职能与传统政府的权力统治发生了认知上的不相容。

4、转型的公共管理逐渐减少男性相关性。观察蓝线的走势,有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所涉及的概念大多是与公共管理的专业化、法治化、现代化相关的概念,这说明随着政府的现代化转型,公共管理的男性性别倾向逐渐减弱,对女性在管理中的作用的认同缓慢上升,同时,选择性别不清楚的人也多了。公共管理的转型是一个从集权向分权、从统治向治理、从管制向服务的转变,其中不断发展的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既不是男权的,也不是女权的,“不清楚”是恰当的。

上述调查虽然规模不大,但能够说明问题,因为被调查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些干部平时从事管理工作,具有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正在进行管理理论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他们没有接受过社会性别知识方面的培训,也不清楚调查者的目的和用心,不知道如何配合调查者。在接到问卷时,很多人感到奇怪,无论是实际工作中,还是学习的理论中,几乎都没有过把公共管理事务与性别相联系的考虑,所以在选择时没有可以凭借的经验和理论。这正是调查者的目的所在,因为机关工作的经历可能使他们会选择比较“正确”的,而不是实际存在的。当没有“正确”标准的时候,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来选择了,而这种感觉的背后,往往隐含着实际存在于公共管理中的性别结构与文化,以及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

二、公共管理的性别倾向对两性的不同影响

公共管理一般被认为是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如果说政府管理具有性别倾向,可能是一个不被承认的问题,因为中国政府历来提倡男女平等,所有政策对待两性都是一视同仁,至少在管理者的思想上没有明显的性别歧视。由于政府管理的普适性和工具性特征,很多管理者特别是男性管理者往往认为,“我们对女性已经很平等”。

但公共管理的性别倾向又是显而易见的,上述调查反映的决不是个别地区的局部现象。中国党政干部负责人中女性比例从上到下都不超过10%,反映的是公共管理“实际是由男性主导”的性别结构倾向,而支持这一结构的是公共权力“应该是男性的”这一文化倾向。公共管理的性别倾向对两性的社会平等会产生深刻影响。

第一、誰可以代表“公共的”?政府管理是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形成公共需求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实际问题、表达渠道、政府认可。男性的经验和愿望往往被当成全体社会成员的经验和愿望,更容易成为全体的、公共的,而女性的经验和需求则被“妇女化”。当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问题,首先会表现为女性问题,尽管女性也会提出要求,但不会被认为是公共需求,只不过是“妇女问题”,不是“公共的”问题。只有当男性社会成员也遭遇权利损失时,需求表达才会变得强势起来,政府因此作出反映。比如下岗,首先是女性下岗,但被认为是“优胜劣汰”的结果,90年代男性大量下岗,政府看到了问题的严重,迅速启动再就业工程。当再就业形势相对缓解,尽管下岗女工再就业率远低于男性,且多为非正规就业,但政府的视线已经转移。也就是说,“妇女问题”不能成为“公共的”问题,只有男性的才是“公共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引起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二十年后将有几千万男孩无法婚配”。农村出嫁女的土地权益问题难解决,因为这个问题在男性中几乎不存在,政府不会把它当成公共需求来对待。

第二、誰可以成为“重要的”?当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妇女问题”,与其他问题放在一起时,政府如何安排优先次序?公共管理中的性别倾向不能保证女性获得强势表达,话语弱势造成了女性的表达不能有效传递给政府决策者。政府决策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倾向于强势表达的意见。这些强势话语就会因为强势而成为“重要的”,被优先考虑和安排。特别是当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越来越是一个博弈过程,强势表达是达到利益目标的重要手段,女性因为缺少这样的手段而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不能不边缘化。“妇女问题”的次要性还在于它经常被视为妇女自身的问题,“提高素质”经常成为政府应对妇女问题的主要措施:妇女参政不足,女干部被要求“提高素质,增强竞争能力”;下岗女工再就业困难,被要求“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扫黄打非形势严峻,要求教育女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道德素质”。如果妇女问题是因为素质不高造成的,当然不需要政府作为“重要的”问题进行政策调整。其实社会问题的重要与否,有时并不是由问题本身决定的,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建构过程,而建构是需要话语权的。男性拥有话语权,有能力建构“重要问题”。“妇女问题”如何建构,很大程度上不取决妇女的态度,而取决于男性如何看待女性以及女性问题。政府的性别倾向不能保证它能充分考虑女性的意见,而政府强大的社会问题建构能力,又使这种“偏听偏信”忽略或扭曲了妇女问题的社会意义。

第三、誰可以作出“决定的”?女性在公共管理中的结构性缺席,不能不由实际主导公共管理的男性来考虑性别平等问题。虽然不少男性是主张性别平等的,但文化规则造成的社会性别差异已经深刻地内化,在理论工具缺乏,理性认识不足的前提下,光有对性别平等的一般愿望是无法识别性别不平等的,所建立的平等规则,很难保证不是对女性的另一种不平等。所谓“男女都一样”为什么对女性是不平等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从“照顾”女性出发的规则考虑,也很难避免不是对女性权利的歧视性对待,比如女性提前退休的规定。一旦权利实现的条件资源紧张,女性首先被考虑权利缩水,这种考虑有可能在是“关爱”的名义下展开的,比如阶段性就业的政策建议。也就说,决定平等规则和事务的,恰恰是在不平等中享有好处的人。当主要由男性来代替女性发言,安置女性权利,决定女性事务,尽管他们的平等愿望可能是真诚的,但很难保证所达到的平等是真正的,可能更多是一种男性想象。同时,当平等主要是一种由男性给定的权利时,女性成了自己权利的客体,只能接受被给定的相关利益,无法自主地决定自身权利,无法实现赋权。这样一种权利关系,仍然是父权的,只不过在形式上从家庭父权转变为公共父权了。

三、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性别公正

一直以来政府被认为是具有公平精神的公共机构,代表着公共利益。这种假设使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政府会平等地对待所有人。但是公共选择理论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该理论从人的经济理性出发,认为在公共领域也和私人领域一样,人们受利益驱动而选择自利,这种行为选择会导致政府偏离公共立场,“政府失效”就是这种偏离的表现。公共选择理论在研究方法上有三个突破的地方:一是把对政府的研究从整体的研究还原到具体的研究,即个人主义的方法,强调个人动机与选择对整体行为的影响;二是从人的自利本性而不是从利他主义原则出发研究政治行为,指出利他行为的出现,只是因为体制和政策是好的,而不是因为领导者道德高尚;三是用交易原则研究政治领域的行为,主张用改变交易规则的方法进行政策的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理论最大的启发在于,让我们明白了政府并不具有天然的公共性,政府行为也是受利益关系支配的。

进一步我们可以思考,社会关系中不仅存在着利益关系,也存在着性别关系,组成政府的个人不仅是经济人,也是有性别的人,在现有的性别关系中,性别身份是如何影响政府行为的?公共管理中的男性性别倾向,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性别身份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是存在的,至少有两种情形表现了这种影响:一是政府管理对现有的性别关系不干涉。现有的性别关系不是平等的关系,不干涉也就意味着维持甚至放任性别不平等。就业市场中存在排挤女性的现象,而政策干预始终不到位,就是属于这种情形。二是如果一定要改变性别关系,也要按照男性的意愿改变。比如女性可以作为“伟大的人力资源”大规模参加社会劳动,但不能作为优秀的管理者,大规模进入管理领域,所以在录用公务员时,要规定女性的比例。性别身份既与文化规定有关,又与现实利益相连,不管是否意识到,它都真实存在,并且发生作用,男性的性别利益和性别特权总是与他们的性别身份有关。当一些男性管理者在私下里漫不经心地表示“女人应该回家”时,我们怎么指望他们会在制定政策时立场公正?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