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苏轼赤壁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又,卷末有“文待诏八十六岁真笔,纯出自《集王圣教序》,且秀润独得,尤为入老境所不能,此其足以千古处。此佳制得于十六年前,今值启框曝照,故补记。庚寅大伏候。七十一叟,天衡。”在这段跋中可知三点:第一,文徵明此卷《后赤壁赋》是从《集王圣教序》取法而来。第二,此跋是庚寅年(2010),即韩天衡先生71岁时所补记。第三,按推算,韩天衡先生早在1995年得此卷。此卷由韩天衡先生收藏后,捐赠予韩天衡美术馆。反观当今书画艺术市场,艺术品贵重万金,更何况是明代大家文徵明真迹,韩天衡先生慷慨捐献,可见其对艺术的一片赤诚之心。
前后《赤壁赋》是由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所作。据粗率统计自苏轼之后,有元代的赵孟、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张瑞图、董其昌分别书写过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这说明明代的书家还是比较喜欢书写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而这其中,尤以文徵明书写的次数最多。在文徵明的传世墨迹中,关于《赤壁赋》的版本就有好几种(一本,嘉靖二十一年壬寅七月十日作,点石斋印;一本,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七月作,有正书局印;一本,嘉靖三十七年戊午二月既望作,原故宫印本,艺苑真赏社复印;一本,嘉靖三十年辛亥四月十六作,日本博文堂印本),这其中还不包括小楷的墨迹版本。这种现象,是值得玩味的。
文徵明多次书写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在一定的程度上讲与其书法取法有关系。文徵明书法初由苏轼入手,后跟随李应祯学书法,经李应祯点拨而逐渐地寻找属于自身的艺术语言。在文徵明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之前,与大部分书家一样经历过博采阶段,更令人称赞的是他不但搜遍尽可能见到的传世的法帖(例如王羲之的法帖),而且能以其过硬的腕下功夫为法帖所丢失部分补书。例如,赵孟的小楷《汲黯传》中缺失的197字是文徵明所补,卷末有其跋文:“此传自‘反不重邪’以下凡缺一百九十七字,余因不得刻本,漫以己意足之。”另外,苏轼《前赤壁赋》所缺的36字,也是文徵明以“苏体”补书。基于此,文徵明多次书写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也在情理之中。
关于文徵明的行书书法,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以王羲之为基调进行书写的行书小品。第二,以黄庭坚笔意书写的大行楷。此卷《后赤壁赋》很明显属于第一种情况。韩天衡先生在卷末的跋中也言简意赅地指出该卷“纯出自《集王圣教序》”。但笔者将此卷与赵孟书写的《赤壁赋》进行比较后发现,两卷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举两个例子:赵孟书写的“十月之朔”四字(如图1)与文徵明书写的此四字(如图1),以及赵孟书写的“之行影”三字(如图2)与文徵明书写的此三字(如图2),无论是字的造型、线条的粗细,还是字组之间的呼应都有如出一辙之感。另外,这两卷《后赤壁赋》中,只要是“有客”两字的地方,也几乎是出于同一人之手(如图3)。赵孟《后赤壁赋》与文徵明《后赤壁赋》,从总体的章法上讲,两幅作品相比较,每行的字数几乎一致,相差不过一二,正文总行数皆为31行,外加题目一行共计32行,更有意思的是,结尾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见图赵孟《后赤壁赋》结尾与文徵明《后赤壁赋》结尾(图4)。基于上述,笔者不敢武断地下结论,文徵明此卷《后赤壁赋》是意临赵孟的《后赤壁赋》,但至少说明文徵明在书法取法的过程中,或是在赵孟的《后赤壁赋》手卷中下过很大的功夫。反过来讲,光凭纯属巧合是很难解释上述现象的。
若将两幅手卷分开来说,赵孟书写的《后赤壁赋》更多的是得力于王羲之的尺牍墨迹的神韵,而文徵明书写的《后赤壁赋》更多的正如韩天衡先生所指出的“纯出自《集王圣教序》”。
关键词: 苏轼 黄州赤壁 复杂情感 心路历程
苏轼吟咏黄州赤壁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篇,人们对它们的欣赏、解读不外以下几种:一是认为苏轼在作品中抒写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对比周瑜、曹操等,自己年华老大、一事无成,发出慨叹;二是认为这些作品虽有豪放之意,但更多的是表露旷达之情,反映了苏轼在经历政治挫折、矛盾挣扎之后寄情山水,达到自我解脱的目的;三是过分强调苏轼悲观、消沉的一面,等等。我认为要想真正理解苏轼彼时彼境的心路历程,应该把这三篇名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更加清楚地探寻到苏轼在经历了政治风雨后百般挣扎、反复曲折的复杂情感。
一
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个重要之地。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几乎丧命,次年春被贬黄州,这对怀抱用世报国之心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重大打击。在黄州,他的政治处境仍很险恶,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就流露出忧谗畏讥的心情;经济上也十分拮据,每月要精打细算才能不至于挨饿。
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释、道三家杂糅,但其思想的主体是儒家的孔孟之道,崇尚人格气节,比较重视现实人生。儒家特别重视善处穷通之际的一种自持的修养,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苏轼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苏轼被贬黄州后,虽形同囚犯,但其报国、济民、建功立业之心并未减退,曾多次表示“虽废弃,未忘为国虑也”。思想和现实的矛盾必然会导致精神上极大的痛苦,这时,佛道思想就成了他求得心理平衡的工具。他在政治上坚持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而在遭遇挫折时,佛老思想又成为他的主要处世哲学。这种逆境中的痛苦、不甘、自我挣扎、自我安慰,终至达观自解但终究有些茫然若失的情感历程,在他三咏赤壁的名作中有着或明或隐的体现。
苏轼被贬黄州后,似乎对黄州赤壁情有独钟,据说苏轼在黄州经常来赤壁游览。在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更是三咏赤壁,先后创作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三篇传诵千古的名作,在缅怀三国英雄、激赏山水美景中,披露自己复杂的情感,显示在困境中艰难挣扎的心路历程。
苏轼为什么这么钟情于黄州赤壁呢?一是因为赤壁在长江边,自然界波涛汹涌、不停流逝的大江,峭拔高峻的江岸,不同时间、季节不断变化的山水景物,更符合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也更适合寄托自己的所思所想;二是因为这处地名更易使人产生联想,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三国时代是豪杰并起、乱世出英雄之际,来到黄州赤壁,就自然会联想起那一场对鼎足三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大战;三是苏轼自己的处境使然,在正是建功立业的壮年却遭此沉重打击、前途未卜,和历史上在赤壁鏖战过的豪杰相比,自然会生出无限感慨,个中滋味“剪不断、理还乱”。
二
古典诗文中,咏史、怀古、写景一类的作品,大都是借对史事、古迹、美景的评论、观赏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感,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不例外。
综观苏轼的《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其抒感有着相近的模式轨迹。三咏中都有景物描写,情景交融,想沉浸在自然山水中忘却现实,结果却勾起心事,经自我宽慰调适、想法摆脱,以达到遗世独立的境界而终究有着深藏心灵的孤独迷茫。
《前赤壁赋》中,苏轼采用赋家的“主客之辩、抑客伸主”的手法,借主客对话表达内心的矛盾冲突。作者先写令人陶醉的美景:清风、明月、江水,产生“羽化登仙”的,但如此美景却勾起作者的联想慨叹。借客人之口,感叹丰功伟业终归虚幻,宣泄备受压抑的苦闷和人生短促渺小的忧患;接着用庄子的齐物思想宽慰自己,在“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中忘怀现实,借主之口传达出从江水、明月中感悟的对宇宙人生的思索,从而在回归自然之乐中求得心灵的安宁与超脱;最后在杯盘狼藉中一觉到天明,“不知东方之既白”,超脱中有一丝落寞。
《念奴娇·赤壁怀古》起头就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体,隐含的急迫和焦虑之情扑面而来,篇中壮阔的景物既是写实更是作者内心汹涌情感的体现。联想到历史长河中的“风流人物”、“三国周郎”,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的无限向往与钦羡;对比自己有志报国却壮志难酬。篇末“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此句有对人生短暂的悲哀和无奈,而更多的是慨叹,是由周瑜联想到自己年华老大却壮志未酬的遭遇,感伤和悲愤油然而生。本词情感起伏跌宕,多姿多彩。先是作者面对时间长河的焦虑、急迫,到对历史人物的羡慕、神往,接着是对比历史人物而感到的不甘、悲慨,再至神游后的自嘲、无奈,最后是寄情山水、邀月同醉的放达。情感起伏变化,由前面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后面俯察一切的清醒,在由热到冷的情感变化中,作者内心挣扎,以放达掩饰痛苦、矛盾的心路轨迹就伏隐在字里行间。
《后赤壁赋》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作者在江岸上的活动,情景交融。先写“月白风清”下,有良朋、佳肴、美酒,似乎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夜晚;接下来的景物却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江岸上更是峭壁巉岩,奇异惊险,景物清幽、寒寂,令人产生忧惧、恐怖之情;最后以孤鹤、道士自比,三位一体,寄托了作者失意后的超脱、旷达;而篇尾却写梦醒后“不见其处”一笔双关,意味深长,表露出本想从山水自然中寻求超脱,结果却反而给心灵带来新的哀痛,不得不回到令人压抑的现实。
三
前面已经分析了苏轼三咏黄州赤壁的情感轨迹,那么在这三篇名作中,作者又是通过哪些具体方法来披露自己内心隐秘而复杂的思想情感的呢?
第一,对比的运用,表达作者内心的焦虑、痛苦、无奈、悲哀等情感。三篇作品或明或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露作者的思想情感。《前赤壁赋》中含有几个对比。第一处是古今对比而且比中有比:一是拿三国时的曹操和现在贬谪一隅的作者比较,想当年曹操建功立业、叱咤风云,而自己却遭谗下狱、政治失意;二是就曹操本身,当年的辉煌功业和如今的“灰飞烟灭”做对比,轻重如此悬殊,给人一种消极虚幻感;三是从结果做对比,曹操称雄一时,结果是“而今安在”,那政治失意的自己未来又是何情形?不由油然而生心灰意冷的情绪。第二处用明月、长江的无穷无尽和自身的生命短促做对比,想共明月、长江长存却只徒增无奈与悲哀。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运用了古今对比。首先用周郎和自己做对比,赤壁之战时的周郎年轻有为、意气风发,而自己却失意遭贬“早生华发”。其次是风流人物的生前身后对比,历史上类似周瑜的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在时间的长河中,在自然的山水面前都是匆匆过客。前面的描写越是豪壮,人物越是意气风发,慨叹越显得深沉厚重,动人心魄。
《后赤壁赋》中首先暗含景物对比,即文中所写之景与《前赤壁赋》所写之景的对比。三个月前还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三个月后就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江山不可复识矣”,寄托了作者对世事转瞬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其次是主客相欢的场景和只身登山的处境相比。在赋的开头作者和朋友在明月下携美酒、佳肴本自快乐,而来到江岸边却只有孤身一人登山,写出了作者被贬黄州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和孤苦无告的精神状态。
第二,时空的运用,表达作者悲慨、无奈、放旷的情绪。苏轼在其作品里很擅长借助时空的描写表现他复杂多变的情绪。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置小入大,描写了苍茫天地间的一个蜉蝣,辽阔浩渺的水域中的一叶小舟、一粒粟米:“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前者用差异很大的空间对比,烘托一种超逸脱俗、出神入化的境界;后两者以之喻指自己命运的孤独、无奈,个人的渺小、茫然。
《念奴娇·赤壁怀古》用无限的时空暗指自己汹涌起伏的情感。起头两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用滚滚东去的大江象征时间的一维不可逆性,这大江既是自然界奔流不息的大江,又是绵渺不停流逝的时间长河。境界阔大,情感急促而迫切。“故垒”、“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公瑾当年”思接千古,将无限时空纳入胸中,正是心中变幻不定的情绪反映。
《后赤壁赋》则以动态的空间表现情感。“断岸千尺,山高月小”,体现人的压迫感;“攀栖鶻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以上下悬殊的空间对比写出了景物的险恶,表现处境的险恶,内心的惊惧;“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则表现了内心的翻腾、挣扎、悲恐。
第三,借景抒情,以多变之景表现多变之情。古典诗文中的写景大都是借景抒情,所写景物都是作者情绪的投射。《前赤壁赋》中作者就是借景抒情、借景言理,借江水、明月、清风这三个自然景物的描写,描绘了如诗如画、清新明丽、悠闲舒适的夜游环境,也寄寓了作者“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快乐;借洞箫声音的描摹表现了悲哀、伤痛的情感;以水之流逝与月之盈虚阐述变和不变的哲理,并以此表明自己超脱世俗的牵累之情;最终的“杯盘狼藉”也透露出一丝不甘、落寞。
《念奴娇·赤壁怀古》先以壮阔的“大江东去”形容内心的波澜;“穿空”的“乱石”、“拍岸”的“惊涛”、翻卷的“千堆雪”更是不断翻涌、矛盾挣扎的内心的写照;被酹的“江月”也含有哀怨、消沉的况味。
《后赤壁赋》中,开始的“人影”、“明月”、“月白风清”等景物表现了踏月之乐,轻松愉快;接下来的冬景描绘就给人清寒、惊惧之感,“危巢”、“幽宫”等阴森惊险的景物是作者现实处境的真实再现,也是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的象征;而只身登山、风起水涌更是自己被贬黄州之后的孤寂、险恶环境的再现,情感也悲哀得无法抑制;至于孤鹤、道士是他孤独苦闷、超凡脱俗、弃世幽情的象征。
总之,苏轼三咏赤壁的名篇在写景、叙事、抒情、说理中,潜隐着他心灵深处的焦虑、无奈、哀怨、悲慨、自嘲、放旷、忧惧等情感,真实地表现了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痛苦挣扎、自我宽慰、不断调适自己的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1]沈祖芬著.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关键词:苏轼;悲底色;梦想
高中必修五册,接触到苏轼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但却都是经典,一是《赤壁赋》,一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是《定风波》,我们深深为他的才气所折服,更为他在磨难中的豁达所折服。但细细品来,豁达的苏轼,其底色却是悲。
一、悲是苏轼的真正底色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看似豁达,实际上却是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悲哀中的无奈之举;《定风波》中“也无风雨也无晴”不仅豁达,而且有超脱之感,可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却也是在对外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的一种听之任之;《赤壁赋》中“客喜而笑……不知东方之既白”看似问题解决了,却在《后赤壁赋》中要随鹤而去。
所以,悲是苏轼从未曾真正离他而去的伴侣。
二、悲色小探
这么一位优秀的人才,为什么悲却成为他的底色呢?
1.人生坎坷
苏轼的一生颇为坎坷,首先从生平上来看,他就是在不断被贬中做官。刚开始不能容于新党,从而被贬。新党下台后,又不能容于旧党,仍然被贬。而旧党下台后,新党对他的打击更重,要把他放逐到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却又死在回来的途中。
其次,从思想上来看,当时执政的都不能和苏轼相合。因在新法的实施上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便被迫离京,看到新法对老百姓的损害而上书,便不容于朝庭。后新法失败,旧党上台,苏轼被召回,但他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谓旧党与新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虽然心因磨炼而变得坚强,但悲的伤痕却清晰留下了。
2.英雄情结
虽然苏轼不被新党、旧党所容,但苏轼的理想却一直不灭。被贬黄州,却借“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来抒发他的执著。建功立业是他永远的追求,他的痛苦也正是在他理想的破灭上产生的,《定风波》如此,《赤壁赋》也如此。若没有他对英雄的执著追求,也便没有他的种种痛苦,在他那看似的豁达中,更透露的是无奈中的自我安慰,可安慰过后,这梦想在心中仍然滋生着。
3.怀才不遇
由于思想的不同,苏轼基本处于被掌权者排斥的境地,因此,是绝对的不遇。普通人的怀才不遇尚悲愤不已,更何况对于才子呢。苏轼绝对是才子,他的才,不仅表现在诗书画等艺术上,更是体现在他的思想上,体现在他支持老百姓的利益上,更何况他还是一位有英雄梦想的执著者呢!所以他受到的伤害更大,所以他的坚守更难,悲伤更深。
4.家庭影响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家庭影响对苏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不仅影响苏轼的思想,还影响他的性格,影响他的品质,甚至可以说,正是家庭的影响,才让苏轼不会成为一个摧眉折腰的苟且者,而是成为一个真实地站着的人。
5.悲天悯人
元丰三年,苏轼在黄州城东开垦了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其子在苏轼过世之后,只有去颍州投靠苏辙为生。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他秉持的是怎样的人生理念。他把老百姓放在心里,他对变法的反对也好,还是对不变法的反对也好,都是把老百姓作为利益的第一位。
三、千古同悲
苏轼不是孤独的,屈原在为梦想悲着,在为民生悲着;司马迁在为梦想悲着,在为民生悲着;甚至“诗仙”李白也在为梦想悲着,在为民生悲着。历史上,优秀的士人,都在为梦想悲着,在为民生悲着,这是中国士人的共同特点,这种悲深深地融入每一个士人的血液里。他们在忧虑中悲伤,他们在忧虑中拼搏,他们在忧虑中传
一、高丽朝诗歌理论对苏轼诗文的消融
高丽朝的诗歌理论十分丰富,出现了多位诗歌理论大家,如李仁老、崔滋、李奎报等。诗论家崔滋(1188-1260),其诗论集中体现在《补闲集》中,该书在高丽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评价本国诗人时,多与中国诗人诗作相比较。《补闲集》有关苏轼的评论有三则,颇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第一则诗话,崔滋指出高丽朝文坛学习苏轼的整体趋势及之所以学习苏轼的原因:“近世尚东坡,盖爱其气韵豪迈,意深言富,用事恢博,庶几效其体也。”第二则诗话,崔滋指出诗论家李仁老(字眉叟)、大诗人李奎报(谥号文顺)的师承渊源:“林先生椿赠李眉叟书云:‘仆与吾子虽未读东坡,往往句法已略知似矣,岂非得于中者訚与之合?’今观眉叟诗,或有七字五字从东坡集来;观文顺公诗,无四五字夺东坡诗,其豪迈之气,富瞻之体,直与东坡吻合。”第三则诗话,崔滋通过转述李仁老的评论,表达了努力学习苏轼诗文后,诗歌创作会取得的成就:“李学士眉叟曰:‘杜门读黄苏两集,然后语遒然,韵铿然,得作诗三昧。’”这三则诗话集中探讨了高丽当世人喜爱苏轼诗文的原因——气韵豪迈,意深言富,用事恢博;李仁老、李奎报的师承渊源——学习苏轼;学习苏轼诗文后的成效——语遒然,韵铿然,得作诗三昧。这三则评论是一脉相承,浑然一体的,喜欢苏轼诗文——把苏轼作为师承加以学习——学习后,收得成效。林椿(生卒年不详),字耆之,号西河,与李仁老、吴世才、赵通、皇甫沆、咸淳、李湛等被称为“海左七贤”。林椿有《西河先生集》传世,其中诗歌174首,文章54篇。林椿在《与眉叟论东坡文书》中对李仁老说:“仆观近世东坡之文,大行于时,学者谁不服膺。”这几句话指出了高丽朝文坛的整体创作趋势,即学习苏轼,与崔滋的识鉴如出一辙,可见当时苏轼对高丽朝文坛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李奎报(1168-1241),字春卿,号白云居士,谥文顺,高丽后半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东国李相国集》41卷流传于世,其《东明王篇》在朝鲜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李奎报在《答全履之论诗文书》说:“且世之学者,初习场屋科学之文,不暇事风月,及得科等,然后方学为诗,则又嗜读东坡诗,故每岁榜出之后,人人以为今年又三十东坡出矣。”从李奎报的话中可以看出,苏轼的诗文成为当时文人应举学习的典范之文,社会风气可见一斑。后世诗家对高丽文坛对苏轼诗文的接受的论述,更具印证价值。李朝初期诗论家徐居正(1420-1492),号四佳亭,其《东人诗话》是韩国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学著作,在朝鲜诗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徐居正说:“高丽文士专尚东坡,每及第榜出,则人曰:‘三十三东坡出矣。’高、间,宋使求诗,学士权适赠诗曰:‘苏子文章海外闻,宋朝天子火其文;文章可使为灰烬,千古芳名不可焚。’宋使叹服,其尚东坡可知也。”徐居正的话,和李奎报的评述都充分的说明学习苏轼已经成为高丽文人的社会习气,权适的诗,更证明了苏轼诗文对高丽文人的影响之大。
二、高丽朝文学创作对苏轼诗文的消融
高丽文人对苏轼诗文不仅局限在理论的消融上,在诗歌创作上更是对苏轼诗文进行了大量的吸收和借鉴,主要表现在对苏轼诗文中个别语句的化用、对苏轼诗文表现手法的借鉴、对苏轼诗文意象、意境的接受等几个方面。第一,高丽文学作品对苏轼诗文个别语句的化用如李詹《韩柳叹》:“君不见韩退之,文章可起八代之衰。又不见柳子厚,天脱马羁高步骤。元和年间共南流,韩为潮州柳柳州。”诗中的“文章可起八代之衰”语出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弱,忠犯人主之怒……”再如洪逸童《任子深邀我游汉江招刚中用洪武正韵》“劝君以苏长公赤壁之游。请君以王佑军兰亭之会。期君以李谪仙园中之宴”、李詹《舟行至沐阳潼阳驿》“一粟沧波上,飘然任此身。楚山遥送客,淮月近随人。”这两首诗都从苏轼《赤壁赋》中吸收了词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洪逸童在诗中将苏轼《赤壁赋》的“游于赤壁之下”改成“赤壁之游”;李詹在诗中把“沧海一粟”写成“一粟沧波”,其借鉴显而易见。第二,高丽文学对苏轼诗文表现手法的借鉴如辛岁《丛石亭》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丛石亭》诗曰:“丛丛壁立四仙峰,晴好雨奇宜淡浓。一面长天白浪接,一边落照青山重。”丛石亭是朝鲜金刚山附近东海边上一处极为优美的自然景观。诗人面对丛石亭由晴转雨时形成的奇特景象所发出由衷的感叹和赞美,不由得令人想起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用比喻的表达方式,赞美了西湖,其景色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有各自的美感。辛岁的诗深受苏轼的影响,亦用比喻手法,抒发对丛石亭的喜爱之情。第三,高丽文学对苏轼诗文意象、意境的接受高丽诗人对苏轼作品的意象、意境有所接受,化为己用。如偰逊《赠薛鹤齐》:“鹤山仙人薛上卿,斋居自受鹤为名。远从小保传真骨,已托杜陵题雅情。赤壁秋高江月小,青田雨足石苔生。何缘许借冲霄翻,之结云松巢大清。”李詹《宿灭浦院楼》:“烟笼杜子清淮夜,月小苏仙赤壁夜。岐路向南通臣镇,征骖时到此中留。”在这两首诗中,前一首诗中的“赤壁秋高江月小”和后一首诗里的“月小苏仙赤壁夜”所运用的意象及展示出来的意境均源自于苏轼的《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意象在前后《赤壁赋》中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苏轼诗文中的“月”意象,意在抒怀,当苏轼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触景生情,不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眼中看到的景观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意象是情感哲理的依托。偰逊《赠薛鹤齐》、李詹《宿灭浦院楼》这两首诗中的“月”也是诗人情感抒发的载体,与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知道,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通过一定的关系联系到另一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按其分类可分为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对联想和因果联想。联想无处不在,生活因联想而丰富多彩,工作因联想而精彩迭出,艺术因联想而焕发光彩。许多艺术,因联想而诞生、成熟,也因联想而气象万千、摇曳多姿。它既是构建艺术不可或缺的心理历程,也是欣赏艺术必备的思维境界。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样需要运用联想。运用联想式思维进行教学,正好体现了新课程个性化课堂教学要求。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整合知识、利于理解记忆。
一、整合知识
教学以知识为基点,而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范畴内,他都与其他知识点有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教学当中,运用联想可以将分散的、凌乱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理与组合,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下面我就以《赤壁赋》为例,谈谈运用联想整合知识的优点。《赤壁赋》作者苏轼,历史上作为一位重要的且很有影响的文人,我们必须讲解。
首先,讲解姓氏与称谓。作者姓“苏”,我们能过相关联想,自然会想到苏洵、苏辙,想到“苏门四学士”。因其与苏洵是父子关系,与其弟苏辙是兄弟关系,他们三人在文坛上并称“三苏”;而与秦观、黄庭坚、晃补之、张末是师生关系。苏轼号“东坡”,人们称其为“东坡居士”,我们由“居士”通过相似联想会想到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六一居士欧阳修、淮海居士秦观、清真居士周邦彦、石油居士范成大、幽栖居士朱淑真、易安居士李清照、后村居士刘克庄、柳泉居士蒲松龄等。东坡死后谥号“文忠”,我们又会联想到欧阳修和元代的散曲家张养浩,因他二人溢号都为“文忠”。
其次,讲解对他的评价。“北宋文学家,‘唐宋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法方面皆有卓越成就。”(《诗歌词典》)既然是“唐宋家”之一,通过相似联想我们立刻会想到其他七位——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通过“唐宋家”又会联想到归有光,因归有光与王慎中是明朝“唐宋 ’派”的代表,是“唐宋家”与清朝“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苏轼又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我们又会联想到其他三位——黄庭坚、米芾、蔡襄。
这样,我们运用了多种联想,将一些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这些知识点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利于理解记忆
通过联想我们整合了知识。整合后的知识不是以点的形式散乱的存在,而是以“块”与“链”的形式耀眼地出现。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就会举一反三,学生学习就会触类旁通。从而有助于理解加深记忆。我们以《赤壁赋》的背景及文体知识为例来看。
《赤壁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是苏轼被贬黄州夜游赤壁所作。要想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就必须讲解“乌台诗案”,因“乌台诗案”与作者被贬黄州夜游灵壁表达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见解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乌台诗案”是理解课文哲理与抒情高度融合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本文的文章体例属于“文赋”,“文赋”是赋的一种。赋,最早见于《诗经》,只是一种铺陈言志的表现手法。所以班固《两都赋序》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而其作为一种文体最早始于战国后期苟子的《赋篇》,文章体物铺陈,分别写了云、蚕、礼、知、箴五种事物。陆机《文赋》中将其与诗作了鲜明的区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基于此,赋作为一种文体,就有了定性:一种讲究文采、体物铺陈、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文体。既然讲到赋,我们马上会想到苟子的《劝学》、宋玉的《风赋》、张衡的《二京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杜牧的《阿房宫赋》。因为它们都是赋,很相似;所不同的是:《劝学》是体物铺陈的“短赋”即“诸子赋”,《风斌》是抒情浓郁、意象瑰伟、声调绵邈、多用“兮”字的“骚赋”,《二京赋》是鸿篇巨制、繁缛富丽、几尽铺张的“汉赋”即“辞赋”、“大赋”,《归去来兮赋》是多用排比、对仗工稳、字句整饬的“骈赋”即“俳赋”、“小赋”,《阿房宫赋》是合诗声律、平仄对偶、韵制和谐的“律赋”,而《赤壁赋》则是富于伸缩、自由挥写、抒情广阔的“文赋”。转贴于
王叔远微雕艺术品的技艺特点在《核舟记》开篇就有介绍,一直以来,各类语文参考书都将其概括为三点:一、所用材料体积小;二、所刻事物繁多;三、所刻事物情态毕备。可是,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其实还有一点,即凡所刻之物都因势象形。
看来,尽信资料所言,将极大束缚读者对《核舟记》所记载的核舟艺术价值的欣赏与判断。只有深入文本,细细探究,才能对核舟艺术有深刻的体会。
探究总是由浅入深的。先看看,核舟是否具备了王叔远微雕艺术品的一般特征吧!其一、用料体积小。一般的微雕艺术品其用料体积都很小,但王叔远的核舟尤为小,文章不止一次提到这点。第二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文末,再次惊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见,用料体积确实小。其二、所刻事物繁多。核舟上所刻事物之多在《核舟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只要读过《核舟记》,都会深有体会:文章从船舱到船头,从船头到船尾,又从船尾到船背,可谓细致入微,一丝不落。为了让大家对这一特点有一个整体感知,作者在文末再一次对所刻之物进行罗列总结。其三、所刻事物因势象形。修长狭窄的桃核其形似舟,其色类舟。为了雕刻核舟,王叔远可是煞费苦心,硬是“简”了这一最佳雕刻材料——桃核修狭者!(“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足见,王叔远对该核舟艺术品的良苦用心!其四、所刻事物情态毕备。《核舟记》中,苏轼、黄庭坚、佛印、舟子,“如有所语”者、“矫首昂视”者、“若啸呼状”者、“若听茶声然”者,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当然,这些通过作者的介绍似乎都一目了然,无需探究。难道阅读只停留于此,就足以让大家对王叔远的微雕艺术叹服吗?显然是不够的。
那么,该核舟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有哪些值得肯定的艺术特征呢?
一、核舟主题鲜明突出
真正好的艺术品是经得起鉴赏推敲的。当一枚明代核舟流传至今,不可能希求雕刻者给欣赏者介绍。所谓主题者,只能由鉴赏者依据核舟所刻来推断。《核舟记》撇开作者直接点明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不谈,单从对核舟的介绍中,如何判定其主题呢?从《核舟记》的细节介绍中不难探究出,最能印证核舟主题的应该就是核舟上的对联。“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前句出自《后赤壁赋》,后句出自《赤壁赋》,而这两篇名文,恰恰是苏轼游赤壁时所作。由此,不难看出,这十六个字所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应该不只是一幅对联而已,它还暗示了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正是“大苏泛赤壁”。
不止如此,王叔远在雕刻过程中,时刻不忘自己在表现这一核舟主题。如:苏轼体貌特征非常明显,“中峨冠而多髯”,一看便可猜测辨认。他与黄庭坚“共阅一手卷”,正沉浸在欣赏画卷之中呢!再如:为凸显核舟主题,印证当时确实是游玩泛舟,不仅借助“舟尾横卧一楫”,来表现小舟并未处于行进之中,而是任意飘浮于水面。还借助舟子的“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的闲适来表明舟子并未撑船,很可能只是在游玩赏月。
苏轼先后两次游览赤壁,时间略有不同,一是壬戌秋日,一是孟冬时节。但游览时心境相仿,都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其内心是痛苦而愤懑的。他正想借游览赤壁之隙,从老庄佛学上求得解脱。这一点,在《后赤壁赋》中有明显体现(文中有道士、仙鹤等意象)。而据《核舟记》所载,同游者中也不乏佛门中人——佛印。其“坦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超然。也许这就是苏轼想求得的心灵慰藉吧!佛学因子在核舟中的渗透让苏轼的心迹悄然流露。
可以说,核舟中雕刻的所有人物都只为对苏轼起陪衬作用,也都佐证了之前的探究,核舟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而探究所得,恰恰是雕刻者匠心所在,也正是这份独运的匠心,才使得核舟成为了一枚主题鲜明的艺术精品。
二、核舟巧用留白艺术
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苏轼泛舟游览赤壁是在晚上,因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然而,各种人物却都雕刻得清楚明白,连人物手中的念珠也历历可数,连细若蚊足的题名也清晰可见。这说明什么?说明苏轼泛舟之时,月光非常皎洁。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可以对当晚月光之皎洁进行印证。比如:苏轼、黄庭坚是在欣赏画卷(没有皎洁之月,画卷如何欣赏?);比如:佛印“矫首昂视”(如此神情,是否在赏月?)再比如:右边的舟子“若啸呼状”时,正是“椎髻仰面”之时(他是否也因仰面见月而“啸呼”?)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给我们留下了颇多的艺术想象空间。核舟虽然没有雕刻明月,可月光如水,沐浴着整个核舟。其巧妙的留白艺术使核舟的艺术价值再次凸显,甚至有了与齐白石之画作《虾》相媲美的资本。
一、万顷“茫然”:似乐实悲之沉重
《赤壁赋》一开始,就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江景,巧妙地组成一幅生动优美的赤壁秋夜图。一般人都认为:作者全身心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尽情领略其间的美景,因美景而生乐情,可谓物我两忘!其实不然。
试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中的“茫然”,从字面看,其固然有浩荡渺远之意,但也有“失意”之意,小舟微似一叶之渺小,大江阔有万顷之广袤,个体何其渺小,人类何其卑微,大江何其广阔,自然何其浩瀚?!人处世间,不正像小舟一样漂泊无依渺小至极吗?!此外,“遗世独立”“羽化登仙”表面上是说游览美景的愉悦之感,实际上也是在说:我多想脱离尘世!如果能够离开现在的这个世界,我宁愿自己的人生之舟“不知其所止”,这其实已经是作者的个人主观情感的浓烈抒发与淋漓呐喊:我厌恶这个黑暗的世界!
因此,看到苏轼写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开阔的美景,就说作者“心胸开阔、舒畅”;看到苏轼写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这样充满想象的句子,就说他“无拘无束”、有着“洒脱的胸怀”,而忽略“茫然”的暗示,明显是先入为主和主题先行的做派。
况且,乐景未必对应乐情,纵观古今文人,大凡寄情山水,把大自然描写得无比美好者,很多恰恰是寄托哀情,或者是寄托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正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因此,作者把赤壁月夜江景写得这么美,是因为这样可以使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的美丽景物里,从而忘却白天的烦恼、尘世的郁闷。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主客二人夜游赤壁,当他们踏上那一叶扁舟,苏轼的心情是很沉重的,但是高明的作者却没将它轻易外露,而是将这颗沉重、抑郁的心深藏在由寂静的夜空、浩渺的江面、弥漫的雾气、习习的晚风、凌空的皓月组成的江天水月奇景之中,因而获得了暂时的欢乐;可是无法回避的沉重现实、不可抑制的郁闷心境却又如影随形,始终在眼前那“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水月奇景中涌动浮现。可以说,景越是美,就越是触景伤怀,哀从中来;情越是乐,就越是乐极生悲,悲由乐起。
二、声“呜呜然”:乐难掩悲之痛苦
要想分析“呜呜然”,就要先弄清声音的来源。如前所述,赤壁的水月奇景让苏轼叹为观止,但是美景并不能消解内心的悲伤。虽托词“饮酒乐甚”,也不过是借酒浇愁,试图以“乐甚”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情,然而,悲伤的情绪又如何能够掩饰呢?也许是无意识的,也许有意识的,作者内心深处的积怨化为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们试着这样来理解:我有着桂树做的棹兰木做的桨,为什么不能操纵自己命运的扁舟,而流落在这大江上漂泊无定?我的情怀悠远又迷茫,思念美人却天各一方!这四句骚体诗不仅分别模拟或袭用了屈原《九歌・湘君》中的“桂棹兮兰,斫冰兮积雪”及《九章・思美人》中的“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等句子或词语,而且由袭貌进为取神,以神为潜台词,传达出来的完全是《离骚》中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一样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怨愤与痛苦。
客闻弦歌而知雅意,于是适时吹箫,“其声呜呜然”,非常切合主人的心理,堪称知音。“呜呜然”一词,明写乐曲开端之呜咽低回,暗传作者内心之忧伤苦痛,借有声之箫音,写无声之心理,令人读来倍感神伤。这一点并不是孤立的分析,在后面的文本中还有印证。“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是“怨朝廷把他贬官,望朝廷能起用他,为贬官而哭泣,诉说自己的无罪”(周振甫语)。一代文坛巨星如今谪居黄州一隅,不就像潜伏在深渊的蛟龙?失去皇帝的信任,不就像妇女失去了丈夫的宠爱吗?“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不单是从侧面写箫声的凄绝,也是作者哀怨痛苦的真实写照。
三、苏子“愀然”:主客同悲之暗示
“愀然”一词,古来分析者未多加注意。若从众分析,开篇为乐景乐情,主赏乐景,客奏哀音,何不用“讶然”以显主人之不解,或用“愤然”以显主人之不满?苏轼独独选用“愀然”,其中大有深意。
客人的吹奏打动了苏轼,深入了苏轼的内心世界,撕去了他“饮酒乐甚”的伪装,点明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政治遭遇:本是蛟龙,却谪居黄州,身潜“幽壑”;本是学士,却零落孤舟,恰似“嫠妇”。因此,苏轼内心深处的贬谪之愁被完全引发,于是“愀然”,忧愁顿生。其实,作者没有选用其它词语,这本身就是一种暗示,他是在告诉我们:客人吹奏的箫音,是反映了主人内心的悲苦的,或者说,主客二人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一样悲苦的。否则,何来“愀然”?同时,这种暗示,文中并非仅此一处。前面苏轼写“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用“和之”而没有用“奏之”,更没有用“闹之”,说明主人对客人演奏的情感表达是认同的,他也认为客人完全听懂了自己歌词中的衷曲,箫声传达出了自己无法明说的“愀然”。
而对曹操这个形象,作者先以“一世之雄”誉之,继而却用“而今安在哉”形成一跌,文气于是直转而下,虽是“一世之雄”,但是肉体还是消失了,说明任何一个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伟大人物总是要死的,点出人生无常这一人类的终极悲哀,因而产生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超脱人世而求得永恒的想法。以上陈述,正是苏轼在经历“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之后,所产生的看破红尘、消极遁世的思想感情的反映,表达了苏轼情感的“愀然”和超脱人世飞升仙界的道教人生理想。友人箫声哀怨的“呜呜然”,作者感情低潮的“愀然”,皆源出于此。
四、说理“俨然”:转悲作喜之无奈
第四段中苏轼先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进行阐述,疏解客人“总想永恒”的困惑,然后又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进行阐述,疏解客人“总想得到”的困惑。苏轼说:你想开点,我们虽然不能“抱明月而长终”,但是只要我们立德立功立言,一样可以不朽,一样可以“物与我皆无尽也”;有些东西本来就不属于我们这些人,我们又何必去追求呢?你且欣赏欣赏“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满江风月不论钱”(《与潘三失解后饮酒》),这些自然美景“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我们就享受这些东西吧!这话乍听起来的确是非常乐观、非常旷达的,非常想得开的,但是,中国的文人历来有个传统,那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越是口头说不想的,在心底里往往越是舍弃不下。在此,我们不妨将这里的“想得开”与贾谊《鸟赋》的“德人无累,知命不优”等“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并看:贾谊是越说想得开,越证明其想不开;越说应该想得开,越是证明其无法想得开。越说祸福不足挂齿,越见祸已大于丘山;越说死生应该齐观,越见死的阴影已经威胁他的生存。而苏轼也是旷达为表而悲愤为里,越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越见其在追求超越、旷达后面的忧患意识,越见其希望善终胜恶,形势变得对他有利;越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来表示自己与往昔生活的决裂,越说明他对未取得的“物”是很在乎的,况且,若真的“非吾之所有”则不取,又何来后来的重返京城?!
所以,如果非要将这些视为苏轼的旷达,那么也只能是“俨然”旷达,其实倒不如说是他“人生如梦”的内心虚空,也不如说是他百般无奈时的长歌当哭。也许,人生必愁情万点而不能消,坎坷历尽而不能得,方可大悟大彻,洒脱豁然。
在当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苏轼正是利用这种说理“俨然”的思想武器,来让自己“俨然”获得解脱。想开点吧,毕竟“满江风月不论钱”,文章结尾的“喜而笑”,只能说无奈的安慰罢了;至于“洗盏更酌”,绝非豪情释放的“畅然”,恰是悲痛宣泄的“愤然”。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作者不过是用其说理的“俨然”,来冲淡其境遇的“茫然”,消解其感官的“呜呜然”,忘却其情感的“愀然”,然而,所有的,都是暂时的,当时空流转,真切的痛苦并不能一去“杳然”,乃至在三个月后的《后赤壁赋》中,依然会“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的心灵深受重创,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愁和抑郁之情。但在这一情形之下,他却又以超然之心态,包容了世间万事万物,提升了道德境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再现了赤壁的平静、和谐的环境,“水波”的平静实则是苏轼当时内心的平静。当诗人和客人荡舟江面上时,心旷神怡,让人不禁联想到陶渊明的“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的情景。
冉冉升起的明月散发出轻柔、皎洁、明亮的光芒,这个特点是与文人的品性相通的,这里的明月折射出诗人洁身自好、纯洁无瑕的品质,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性。
美人,本来是想象中的事物,具有虚无的特点。现实中,遭遇坎坷,所追求的理想无法实现,诗人才以之来满足自己的心境,所以文中的美人这一意象是美好理想的象征,也体现出诗人超脱现实的高远境界。
船桨是船的附带之物,是使船行驶的工具。晋代有祖逖中流击楫发誓收复失地的故事,这说明船桨是划船人思想情感的寄托之物。文中的“船桨”是诗人和朋友抒发不满、发泄牢骚的寄托之物,也是他们释放兴奋情怀的寄托之物。
洞箫,让人产生怀旧的思绪,具有悲凉、忧伤的情感。可以说,洞箫也是一个人看透现实、对现实怀有悲观态度的寄托物。文中的客人心中有无限的矛盾――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无穷之间的矛盾,现实的残酷与理想的美好之间的矛盾,使客人久久不能释怀。不过,他以鱼虾、麋鹿和扁舟作为自我情感宣泄的物象,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的向往之情。鱼虾、麋鹿和扁舟,本是客观事物,但客人赋予它们人的情感,使其成为自由的化身。客人也幻想与明月共存,明月是永远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此时的明月象征了人生的永恒与长久。
从当时的背景看,苏轼和客人的处境相同而各自的心境却不同。苏轼也寻求天地之间的万物为精神寄托,超然而达观地认为自己可以和宇宙合二为一,认为万物有其主,万物有所用,万物是大自然的宝藏,万物是人类共享的事物。
文尾的“清风”“日月”意象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清风看不见,摸不着,来去无踪;日月明亮,反复在日夜重现,体现出了苏轼的超然心境。他把清风、日月都融入自己的心中,达到心与清风、日月合二为一的境界。
1.进行探究式阅读体验,理解作者悠然旷达的人生态度。
2.启发自我人生感悟并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进行探究式阅读体验及表达自我感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态度。(重点为悲伤及其超越的原因)
教学课时
3课时:本设计可安排在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将文字梳理完毕,了解了文章。今天我们再次一起走进文字,走进坡的心灵世界!说到走进东坡的心灵世界,我想起余秋雨《坡突围》中有这样几句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我们来看,这段文字的中心词是什么?成熟!谁成熟?坡!是的,余秋雨则认为,《赤壁赋》是东坡先生生命成熟的体现。在研究东坡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
你认为怎样的生命才是成熟的生命?是长大了就算成熟了?还是结婚了生子了就是成熟了?都不可能是,那么请大家谈谈。(抽学生作答)
教师总结:
生命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成熟的生命归根结蒂包含着两个问题:
(1)清醒认识(清醒认识自己的人生现状——自我现状和处境现状)
(2)正确处理(正确处理自己的人生现状)
《赤壁赋》中坡正是对这两个问题有着理性的认识,他才具备诗意的人生。下面就让我们品味《赤壁赋》中的极富魅力的文字,共同探究坡的心灵,从他诗性的生命中去欣赏成熟的魅力。
二、走进东坡的心灵世界
本文是苏子夜游赤壁之作,请找出显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乐悲(愀然)喜。
那么作者因何而乐呢?
明确:因赤壁美景而乐。写了怎样的美景?
美景: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问:面对如此美景,苏轼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饮酒乐甚”)哪些字词和句子最能传达作者的这种心情?(大声读出来)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赤壁欣赏美景的愉悦。
(一)坡的自我认识
1.然而,苏轼在山水之乐、诗酒之乐中失去了自我吗?(没有,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苏轼,没有迷失了自我而对自己处境有清醒的认识?)
先请大家找出,能隐约反映苏目前人生现状或处境的文字。
(学生容易找到第三段,教师引导,第三段是独立的吗?和第二段有联系,从而进入二三段的解读)
从这些文字里主要写坡怎样的心态?悲(意合即可)
2.作者是因何而悲?悲的原因是什么呢?
(1)生回答,师引导学生
(可能有些学生会回答)“箫声”带来的悲伤:其声鸣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作者是因为“箫声”而引起悲伤之情吗?
不是,因为“箫声”只是“倚歌而和之”,是“和”,说明“歌声本身已经悲伤了”。歌声为什么悲伤?那么有必要理解“歌”的内容。
请齐读关于歌声内容的文字:
“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言为心声,歌声是心灵世界的反映,从歌词中,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作者心情?
明确:“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表现的是作者的失望和遗憾,歌声中唱出的是一分追寻不得的悲伤。从文字看追寻什么而不得呢?
明确:“美人”
这能让你想起谁的诗?(屈原)
“美人”会让我们想起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指君王,当然更指人生理想,壮志抱负。
为什么要模仿《离骚》之辞?(与屈原处境相同,抒写屈原一样的感叹)
师:苏轼自己认为自己的处境是怎样的?
明确:理想不能实现,君王不器重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问:东坡虽遭贬谪却有“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学生回答)
原来不管君王怎样对待自己,作者期盼的还是为朝廷所用,期盼的还是自己能够建功立业;虽然政治失意,却依然没有熄灭在政治舞台上崭露才华的愿望。苏子此刻虽遭贬谪,流放,却吟唱出“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不是野心,是生命渴盼激情表达的体现,用时髦的话语就是为了“人生的价值”!可坡却与自己追寻的“天各一方”,于是山水美景却引出“望美人兮天一方”,可以看出苏轼在遭受贬谪,仍然对生活保持执着的态度,虽处逆境,但不甘沉沦,并不放弃忠君入世的一贯精神。正是这样,即便如诗的夜晚他也内心惆怅!听着像《离骚》一样句式的歌声,透露的是屈子一样的悲凉,引出了与心灵相通的箫声!又在箫声中蔓延成无边的悲愁!
其实这是一个健康灵魂的呐喊,是积极生命期盼自我表达的形式!
曾经有多少伟大的灵魂在逆境中这样唱响: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陆放翁“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徐志摩“撑一支长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无不有“美人”化身!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悲,是因为“壮志难酬”!
(3)问:除了才能无法施展这个悲伤的原因外,在第三自然段里,我们还能发现别的原因吗?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阅读段后明确
步骤:
1.(自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这段文字涉及到什么人?(学生回答)从哪里看出来的?采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谁和谁对比?曹操和自己对比:
(1)为什么要单单写曹操呢?(学生思考)
A.表达英雄不在,人生无常(短暂)的慨叹。曹操的短歌行中已经有对生命短暂的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更何况:站在赤壁口,心想曹孟德!“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当年的英雄已为时间的浪涛洗净!人生不能永恒,人生有何牵挂?人生有何意义?(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此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过渡语:景还在,赤壁还在,物是人非。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第一句也可找到印证。
两个层面,反复表达着自己的伤感和遗憾:壮志未酬之悲、英雄安在之悲、人生短促之悲。
B.除了表达慨叹还有什么作用?(与自己对比)
(2)怎样对比?
回答:曹操如何?(英雄,横槊赋诗,曹操何等气魄,困于赤壁)自己怎样?(渺小,一事无成)
(3)对比后又怎样的心态?
A.哪些文字是表达心态?(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活动?
明确:哀叹人生之短暂与渺小。
B.所以,面对赤壁,更为可怕的是:借对古人的惋惜引出了顾影自怜的伤感,怀古伤今!
为了更能了解作者的心态,下面请给这些文字加关联词语:
英雄尚且如此,我辈又当何如?(况且)“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与英雄相去甚远了!所以,在苏子看来(只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愿)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无奈)托遗响于悲风。”
师语:其实,这已经不只是自己抱负难以实现、壮志难酬的伤感,表面上看起来是人生无所作为的悲观,实际上,是作者对未来无法预知、对前途无法把握的嚎啕大哭。每一个有才华的生命都不会只是在人生的不幸中沉沦!每一个生命都企盼靓丽的绽放!在宁静的赤壁美景下,心灵外在的静默与内在的喧腾激发出的,这绝不是悲观与沉沦,实际上是人生无法掌控的无奈。
请大家仔细思考“知”在这里的意义。(明白、知道,这是经过大脑思考的)
一个“知”字,写得催人泪下,人来到这世上,被赋予理性,最终只能用来感知生命的渺小、短暂,却无可奈何,岂不悲哉。这也难怪,让苏子感受到快乐的徐徐清风到了这里就变成了悲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以悲观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无不是充满悲剧感的。
所以我们这样概括文中之悲:(板书)壮志难酬的惆怅!人生无奈的伤感!
其处境:壮志难酬、仕途无望!
这就是坡的人生!就是这个敏感而聪慧的灵魂在遭遇生命的不幸之时对人生的认识,这是苏轼用诗性的生命,用理性的生命,感悟到了无路可走。这是一种清醒的美丽,但又含有无尽的伤感!但又是苏轼对自我生命的敬畏!这就是一种成熟!
(二)坡的人生态度
1.问:难道就这样悲伤下去?面对这样的悲伤苏子将何去何从?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回答:
读:“苏子曰:………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请在本段中找出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
①变与不变。(学生阐述)从变动的一面看,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停止,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因此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也不必羡慕“长江之无穷”。“人”虽作为个体的生命不过百年,终会走向死亡,但人类生生不息,与天地同在,代代更新。
②取与不取。(学生阐述)天地间的万物,有些我们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取(哪些不能取?如名利,奢求与幻想;哪些能取?清风明月,自然美景),而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天地无私,风月长存,正可享用不尽而自得其乐。
显然作者已经走出了伤感。那么他又是怎样走出了伤感的?
(学生自由阅读第四段)
也就是说哪些词句表明了作者对待现状的态度?
明确:“何羡”(不羡)、“莫取”“共适”,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句的填空:
(1)“不羡”长江之无穷,因为物我皆无尽也;(大我与小生命)
(2)“莫取”苟非吾之所有,因为物各有主;(非我所有不能取)
(3)“共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因为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尽情自然)
2.这些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讨论)
(1)“不羡”(“我”与自然同在)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渺小,将生命置于社会和自然的永恒中,心便有了一份广阔和美丽!超越了空间的限制,超越了个体的悲喜,这是何等旷达的胸襟,何等智慧的思辨。
(2)“莫取”(超越世俗的名利权势)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这种旷达的胸怀大概可以让那些蝇营狗苟争名夺利者、心胸狭窄而思想庸俗者感到惭愧吧!
(3)“共适”(尽情享受自然)
3.放下了心灵的重负之后如何?(用原文回答: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终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他这种对待自己的处境,这不是颓废,而是一种人生高度,这是摆脱了生命羁绊之后的一份超然和旷达,这是一份大度的成熟!正因为这样,一度下狱,三度贬官。命运多舛,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生命是一种过程,而不只是一种结果。
4.综合这节课学到的,以及大家整节课的思考,苏子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请大家用一句话或一副对联把你们的思考写出来;也可写一段感言或给苏轼写一段颁奖词。这个启示,这副对联,可以写对苏的评价,可以发感叹,可以概括苏的一生,都可以。
示例: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
关于坡的这篇赤壁赋,已经有千言万语的解读,以后还有万语千言,我们也许也会有太多的思考。但我认为余秋雨的一段文字也许能够给我们较多的启示:
出示:幻灯片在走进苏轼的心灵为后,再让我们感受余秋雨的文字:
(学生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
精彩总结示例: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意趣,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提出希望)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