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基础养生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信息技术 问题意识
问题是创造的源泉与起点,是激发思想火花的导火线。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从心理学角度讲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问题意识是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思维习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基石。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很强,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解决的策略组织教学,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校学生问题意识现状
笔者在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通过在所教的四个班(146名)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发现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具体表现为四种情况:第一种是学生虽然发现问题,但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提出问题;第二种是学生有问题,也很想提问,但担心教师看不起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敢问;第三种是有一部分学生很想问问题,但由于上课时间太紧,每节课教师都安排得满满的,没有机会问;第四种是学生由于思维惰性较强,依赖性大,不想思考或者不善于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可问。
图1 中职学生问题意识情况调查
二、中职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原因分析
1.学生层面――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的基础普遍较薄弱,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一些学生虽然有问题要问,但由于自卑心理,导致本来有问题要问,也不愿意主动向老师提出;还有一些同学,由于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太简单,会被同学讥笑,或被老师批评等心理顾忌,导致学生不敢发问;还有一些同学,学习上存在惰性,根本不愿意思考,课堂上,只是被动的听讲,没有听懂也不去问,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无疑可问。
2.教材层面――答案配套
现在中职学校的大部分教材,习题后面都带有现成的答案,部分学习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的学生,碰到问题时根本不去思考,直接就去找到答案,一抄了之。这些过分依赖教材和答案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意识。以《信息基础》这本教材和配套习题册为例,里面的习题答案都已经给出,上课的时候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是通过自己动脑做题目,而是照抄后面的答案,客观上导致一部分本来就学习不用心的学生没有机会思考问题。
3.教师层面――时间紧迫
课堂上由于时间的紧迫,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大部分教与学的时间都由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占据,导致大部分学生得不到发言提问的机会。一直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使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另外,在信息技术上机实践过程中,留给学生自由上机的时间太少,大多数学生都疲于应付。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非常强,常常以理想自我代替现实自我,盲目自尊,虚荣心强,心理防御意识强,且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宽容对待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对学习上有些困难的学生。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平等与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实现师生、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形成合作讨论的民主学习氛围,积极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2.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有问题可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能独立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是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前提的,尤其是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想学习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并不难。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更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因为问题往往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3.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洞察力,训练其批判性思维,使学生会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入手,创设能引起学生好奇心又超出学生现有的知识范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有效的认知冲突或碰撞,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主动提出疑问,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同中见异,平中见奇,能够从司空见惯,不易察觉的地方看出问题。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是方法多样性,教师应将各种方法途径尽量全面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有选择和思考的空间,这样不仅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培养了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批判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4.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使学生愿意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因素
在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不同层面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多元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师生、学生互动之中,在加强学生自评以及生与生互评的同时,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评价,并且引导学生自我评价,逐步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引导学生在课后反思时,要关注课堂的问题资源:如这节课设计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在这一堂课上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处理的。另外,有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不起精神,但上机实践却操作得很好。可考虑在期末考试时,给这些上机操作较好,能够提出有创意问题的学生适当加分,以鼓动这些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要注意的问题
1.强化知识,提高教师解答学生问题满意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和方法都不断推陈出新。这就决定了教师一方面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教育新理念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新时期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同时,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提出的问题将会越来越难,这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另外,信息技术教师也要明确,即使有些学生的问题教师一时间回答不出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要敢于向学生说“这个问题我也没有遇到,课后找到答案再跟你交流”。
2.恰当设计,引导思考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设计问题,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知识层次等差异,注意向学生发问的角度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随着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形成。
3.提供材料,助于解答
信息技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开放性问题的材料,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引导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慢慢学会质疑。
4.走出课堂,延伸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堂之外,学生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其实,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使他们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问题意识,积极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同时,应教给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应意识到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知识和技能建构的前提,学生只有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才能为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养生康复保健越来越受到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各种养生保健场馆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也引起了越南留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要求将《中医养生学》纳入其人才培养方案。这无疑为中医养生保健在越南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医养生学内容丰富,既有古代哲学的思想精髓,又有现代科学思想;既有中医基础理论,又有极其丰富的养生技术及疾病的预防康复手段。这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越南留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调动起越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适当弥补其中医基础不足的缺点,使学生系统地学好养生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精彩开篇,引发热情
“良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用精彩的开篇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极其重要。若一开篇就讲诸如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等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毫无学习兴趣。相反,用十几分钟给他们讲中国古今的长寿名人的故事,现代人的养生误区及生活中的陋习等让学生认识到中医养生学跟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自然地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每次课开始的几分钟,都尽可能的多举相关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针灸养生时,举艾灸足三里延年益寿的故事;又如,在讲睡眠养生时,举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大观园中,被众姑娘们戏弄,每天给好吃好喝就是不让其好好睡觉,结果刘姥姥跪地求睡觉的故事,教师在讲“求饶”的时候,适当配上夸张、戏剧化的表情及动作,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接着引用一位生理学家剥夺狗睡眠的实验,解剖后,发现狗的中枢神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形态学变化,从而引出睡眠养生的重要性。
2 精选内容,专题授课
根据越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实际,精选讲学内容,将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篇中精神养生、食药养生、经络养生、运动养生、娱乐养生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以“专题讲座”方式授课。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实用性。
3 夯实基础,温故知新
中医养生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的发挥,要运用好中医养生知识必须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这正是越南留学生的短板。如何弥补这一短板,对上课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教师必须在上课的时候准确的、言简意赅的补充相应中医基础。比如,在讲针灸、按摩保健章节时,先回顾一些重要的养生保健穴如足三里、关元、气海、肾俞等,再讲保健方法。在讲精神养生时,教师须先介绍中医理论中“七情”的概念和相关脏腑关系以及七情如何导致疾病等,然后再接着讲精神致病。如此便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 恰当举例,激发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恰当举例,可帮助学生理解中医养生精髓。以精神养生为例,讲到情志致病时,可举《儒林外史》中范进因中举而发失心疯癫狂,如此为“喜伤心”,后其最惧怕之岳父给了他一巴掌,反而将其治愈,此为“怒胜喜”。这是典型的情志过激导致疾病和利用情志治疗疾病的病例。愤怒伤人可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暴怒之下口吐鲜血而死。悲伤人可举《红楼梦》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伤心哭泣,最后伤肺咳血而死等。又如,三国时期一太守因思虑过重致病,华佗诊之,收重礼不施治反而咒骂太守,太守大怒后其病自愈,此为以怒胜思等等。以这些案例强调情志与疾病的重要因果关系,突出精神养生的重要性。
5 实践教学,动手操作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技术实践课程,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教学。比如,在食药养生章节,可以让学生亲自制作药膳,自己选择搭配食材,体验制作过程。运动养生章节,可以增加传统养生体育教育,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使其掌握导引、行气运动的本领。在娱乐养生章节,如在介绍音乐养生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音乐,如《春江花月夜》、《梁祝》、《二泉映月》、《第三交响曲》等,使之在现场能切身体会到音乐在消除病人心理障碍上特有的心理、生理功效。在介绍舞蹈养生时,播放中国好舞蹈、舞林大会、中美舞林大会等电视视频,让学生认识并欣赏古典舞、现代舞、群舞、独舞等舞蹈,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有更加深刻的视觉感受。
【关键词】 中医药; 知识库; 知识工程; 知识共享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Base System/YU Tong,YANG Shuo,LI Jing-hu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8):142-14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knowledge base systems became an innovative technology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knowledge asse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domain.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base system from 3 aspects such as constructing methods,coverage and applications,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researchers in TCM informatic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base; Knowledge engineering; Knowledge sharing
First-author’s address: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8.047
构建中医知识库系统是指用人工智能技术把中医药理论和专家的经验按规范化、标准化的格式,组建成知识库,达到资源查询和共享[1]。本文从构建方法、覆盖范围、应用情况等3方面对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供中医药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1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构建方法
1.1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中医药知识库系统 王连心等[2]提出以关系型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中药知识库的方案。据此方案,中药知识库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事实数据层,包含存在于文献资料中的原始数据;第二个层次是知识本体层,其内容是领域概念和领域规则;第三个层次是策略层,其内容是策略性的结论和规则。在中药知识库的构建中,可将关系型数据库作为事实数据层,在其基础上建立准则层和决策层,使中药数据上升为中药知识。陈国宁等[3]在构建中医咳感症诊断专家系统的过程中,采用关系数据库作为知识库的存储组织形式,并实现了知识的增添、删除、修改等操作,以支持推理机制和咨询模块。
1.2 基于本体技术的中医药知识库系统 本体(Ontology)是一个源自哲学领域的术语,探讨世间万物如何存在。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本体是针对一个概念体系的正式而明确的规范[4]。本体一般针对特定领域和议题而建,它使交互各方对特定领域内共用的概念、词汇以及概念分类等达成一致,从而支持知识的共享和重用。近年来,本体技术逐渐成为构建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主流手段[5]。
徐彬锋等[6]将本体技术引入到医学知识组织当中,构建出包括中医本体和西医本体两大分支的医学本体框架。该本体定义了医学领域的类、类间关系以及它们须满足的约束。其中,中医本体包括中医疾病类、中医证类、中医舌诊类、中医脉诊类、中医病案类;西医本体包括疾病属性类、化学物质类、疾病类、诊断类和器官类。Protégé工具被用于构建和展示这一本体。这项工作展示了本体知识库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
谷建军[5]基于本体技术构建了一个中医古籍知识库。中医古籍所蕴含的知识相当丰富,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错综复杂,每一部中医古籍都作为一个本体存在,将所有中医古籍构成一个综合本体的难度可想而知[6]。谷建军[5]提出基于中医古籍文献叙词表构建领域本体的方法,该叙词表以一个树状结构表达了中医古籍文献的概念体系,其中的概念来自于中医古籍内容。谷建军[5]使用Protégé 2000工具将该叙词表转换为一个OWL本体,该本体继承了叙词表的概念结构,但对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描述,为建立文献之间的知识关联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开展了构建中医药本体知识库的探索工作。例如,车立娟等[7]以Protégé为工具,构建了用于表达“肺阴虚证”病机规则的本体知识库;李新霞[8]以Jena为工具,构建了中医脾胃病领域本体知识库;孙海舒等[9]从规范控制、构建原则、本体构建工具、系统架构、术语规范化、构建本体模型等诸多方面,探讨如何基于本体构建中医古籍知识库;易钢等[10-11]基于本体,构建了一个中医知识库系统,其中包括中医概念、关系、推理及中医诊断等大量知识。这些工作初步验证了将本体技术用于构建中医药知识库的可行性,为中医领域内的知识组织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构建全面、完整、实用的中医药学本体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1.3 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医药知识库系统 中医诊断学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等特点,需要能够充分模拟症状与证候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的数据模型。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是由大量处理单元(神经元,Neurons)互连而成的网络,是对人脑的抽象、简化和模拟[12]。ANN具有非线性映射功能,其通过对输入输出样本的自动学习,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因此很适合模拟中医诊断的推理过程。
吴芸等[13]使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面向中医舌诊八纲辨证的知识库。该项研究基于“舌象”与中医“八纲”(包括表、里、寒、热、虚、实等)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了“概率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等3种类型的神经网络,并尝试将其用于中医诊断推理。另外,周金海等[12]也利用ANN算法构建了中医舌诊知识库,它所预测的舌像与八纲辨证的关系与临床诊断结果基本一致(个别属性存在误差)。这些工作说明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中医诊断知识库是可行的。
2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覆盖范围
2.1 中医人体知识库 赵静等[14]初步建立了一个“三维可视人中医知识库”,将经络腧穴学等中医知识融入三维可视人模型中,构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人体三维医学影像图谱。该知识库使用语义网络方法,描述腧穴与经络之间的归属关系,以及腧穴与解剖结构(包括肌肉、骨骼、内脏、血管、神经等)之间的对应关系。它还包含腧穴标准定位、功能主治、针刺方法、进针层次、毗邻结构以及针刺意外等针灸临床知识。这项工作为今后开发基于“中国虚拟人”的腧穴和经络三维可视化模型提供了支持。另外,郑雷[15]在三维人体可视化模型上对中医腧穴进行了系统定位,并开发了能够显示中医针灸针刺过程的三维影像浏览器。
2.2 中医疾病和证候知识库 在医学知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识是关于疾病的知识[1]。徐彬锋等[6]以冠心病知识为例,建立了中西医知识相结合的本体知识库。该系统定义了“冠心病”及相关疾病的中英文名称、定义、发病率、病因和主要治疗方法等信息,并进一步定义了诊断学公理。这些公理是医学元知识(即关于医学知识的知识),比一般的医学知识具有更高的抽象层次。例如,发病率大于0小于1;疾病的并发症是一种疾病;疾病的人群死亡率小于发病率等。该系统再经完善、扩展后可用于中医辅助诊疗。
谷建军[5]建立以“病证”为中心的本体模型,将中医古籍中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加入本体之中。该本体包括证候、病位、病因、病机、鉴别诊断、治则、治法、用药、处方、治疗禁忌等类型,明确了类型的属性和相互关系,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中医对“病症”的理解和认识。
李新霞[8]以老中医关于脾胃病的病案为基础,建立了中医脾胃病领域本体知识库。该项目对中医症状术语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将零散的中医脾胃病知识组织起来,实现了疾病诊断、证候诊断、治法、方药等方面的推理功能,以支持知识共享和疾病诊疗。
2.3 中医医案知识库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思维活动和辨证论治过程的记录,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应用的具体反映形式[16]。特别是名老中医的医案,对于中医理论和方法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背景下,中医医案知识库的构建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彭笑艳[16]采用本体、Agent等技术,构建了中医医案知识库,其中主要包含中医肝病、胃病等领域的医学知识、材料和医案,为用户提供在线诊疗服务。曹宇峰[17]基于本体技术设计了中医病案知识模型,构建了中医病案的知识库,以辅助学生通过大量病案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4 中药知识库 中药知识是提高中医临床与学术水平的重要环节和文献宝库之一,值得当代医家学习与研究[18]。王连心等[2]提出了一套中药知识库的设计方案,该知识库的内容包括中药的名称、出处、剂量、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药宜忌等信息,以及方剂的处方来源、剂型、药物组成、功效主治、制备方法、用法用量与禁忌等。这些知识通过对古典医籍、学术专著、学术期刊和报纸、各种学术会议论文和报告以及相关指南等进行普查与筛选、分析与整理而获得。该方案还对中药命名、药效和剂量的规范化问题进行了讨论。
2.5 中医养生知识库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其养生理论和方法对中医养生学有着深远的影响[3]。臧知明[19]采用Linux、MySQL、PHP等技术,初步构建了面向网络应用的《黄帝内经》养生知识库。臧知明[19]对《黄帝内经》的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词句的《黄帝内经》养生知识的表达模式,并提出了《黄帝内经》养生知识库的框架。
3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主要应用
3.1 面向中医临床诊疗的专家系统 中医专家系统是指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著名老中医诊疗患者的临床经验,从而使该软件具有专家水平的诊治患者的能力[1]。知识库是专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系统设计的正确与否,也影响系统其他模块设计的难易以及系统运行的效率[3]。马斌荣[1]于1979年研制了“中医关幼波诊疗肝病的计算机程序”。该系统开临床诊疗专家系统之先河,并启动了中医信息化的进程。陈国宁等[3]采用产生式规则来表示专家知识,以知识库的形式对这些知识进行组织,并实现了混合推理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能对中医咳感症进行诊治的专家系统。在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医专家系统、智能化辅助中医诊疗系统的研发工作成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热点,中医药知识库系统作为其中的支撑技术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3.2 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中医药知识库能有效支撑领域知识的检索、浏览和形象化展示,因此对于中医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徐彬锋等[6]将其开发的知识库系统用于《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习者反映,使用这个系统可以迅速定位到系统所包含的概念,从而加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但该系统的内容仅限于知识库构建者所掌握的医学知识,而未覆盖所有的相关知识。为提升该系统在教学中的实际价值,尚需扩展其范围并完善其功能。
4 结语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在中医药信息化和中医药知识工程等领域中都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在中医药领域,关系型数据库目前是实现知识库最为实用的手段;领域本体则在复杂知识建模和推理等方面显示了技术优势,且其实现技术和工具日趋成熟;学者们也在探索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手段来实现知识库,体现出了较大的潜力。知识库系统已被用于中医疾病、证候、医案、中药、养生和古籍等诸多领域,且在辅助临床诊疗、辅助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实际应用。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建设尚不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者们尚需在术语规范化、知识建模方法、本体工程方法、知识获取方法和推理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开展中医药知识库系统在中医药信息化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斌荣.中医专家系统与中医知识库-中医领域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68-98.
[2]王连心,孟庆刚,王志国,等.中药知识库设计浅析[J].世界中医药,2011,6(6):535-537.
[3]陈国宁,陈秋莲.一个中医咳感症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6(2):101-104.
[4]Liu L,Zsu M T.Encyclopedia of database systems[M].Taiwan: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Incorporated,2009:1-60.
[5]谷建军.基于叙词表的中医古籍文献领域本体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2006.
[6]徐彬锋,温志浩,罗小刚,等.基于本体的医学知识库构建及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2,30(6):618-623.
[7]车立娟,王瑾德,,等.基于“肺阴虚证”本体的中医证候知识库构建方法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4):18-20.
[8]李新霞.基于本体的中医学脾胃病知识库的构建[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9]孙海舒,符永驰,张华敏,等.基于本体论构建中医古籍知识库的探索[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3):64-68.
[10]易钢,罗尧岳.基于本体的中医知识库系统的研究[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9):3516-3518.
[11]易钢.应用Protégé构建中医药学本体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2,8(1):223-225.
[12]周金海,杨涛,沈大庆,等.基于ANN的中医舌诊八纲辨证知识库构建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5):1771-1772.
[13]吴芸,周昌乐,张志枫.中医舌诊八纲辨证神经网络知识库构建[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6):188-189.
[14]赵静,庄天戈,刘红菊,等.基于语义网络方法的三维可视人中医知识库[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9(4):517-521.
[15]郑雷.结合中医针灸的三维医学影像学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4.
[16]彭笑艳.基于中医医案的知识库构建[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9.
[17]曹宇峰.病案分析引导下的中医智能教学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18]胡滨.中医药文献检索[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33-45.
作者从独特新颖的视角指明了健康养生的出路,并在传递健康理念的同时,剔除了“补肾就是壮阳”、“女人不需要补肾”等诸多养生误区,详细介绍了食物养肾、时令养肾、运动养肾、养肾和肾病防治与调理等。
本书可谓脉络清晰、评议通俗、内容翔实,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具体的养生方案,还为肾病患者请来了家庭医生和贴心护士。
《冠心病防治与调养细则》
本书系统地分析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阐明科学用药是关键,中医调养是特色,并列举了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诸多的适宜与禁忌,详尽地介绍了对冠心病患者行之有效的保健疗法,旨在使冠心病患者能够科学地生活与养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穴位贴敷治百病》
(第4版)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简要介绍了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作用原理与功用、适应证、用药原则与选穴等。中篇重点介绍了270多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临床治疗经验,精选有效外治方1320多首。每一疾病列方若干个,每方均按“组成、制法、用法、功用、主治、疗效、附记”七项内容依次排列。
《仝小林谈糖尿病中医调治》
作者提出2型糖尿病发展的郁、热、虚、损四阶段学说;首次提出血糖难控因素的概念、成因和治法方药,为中医药降糖提供了新思路;提出脏毒学说及苦酸降糖理论;系统阐释了三消辨证为什么不和今宜,糖尿病伤气伤阴的根源在于胃肠肝肺之热。中药降糖治疗可以让部分糖尿病患者摆脱终身服用降糖西药的苦恼。
《肚脐疗法治百病》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概论,简要介绍了肚脐疗法的适应范围、生理依据和药疗、拔罐、灸疗三法一体的作用机制。下篇为疾病的肚脐疗法,着重介绍了内科、儿科、妇科、男科及伤外、皮肤科、耳鼻咽喉科等14余种疾病的肚脐疗法治疗经验。本书是作者长期临床实践和四代家传师授经验的总结升华,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经络疏通百病消》
编者以经络为主轴,配合腧穴治疗各种伤病的主导思想,详细介绍了按摩、艾灸、刮痧等养生、治疗方法,包括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经络疏通方法,如按摩手法技巧、艾灸方法技巧,刮痧方法技巧等。本书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是一本有利于中医传统疗法推广运用,适合读者家庭自我诊疗保健,以及初级中医师自学提高的参考读物。
《高血压防治与调养》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预防措施、常用药物及其合理应用,以及高血压病治疗的注意事项、紧急就医及特殊情况处理等相关知识,旨在帮助高血压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疾病,通过坚持治疗,科学用药,合理保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徐氏足道》
本书作者是徐氏后裔,从事足疗几十年,不仅得到百年家族足疗真传,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
全书分7章,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介绍了足疗的基本知识、常用工具和方法以及常见病自疗保健等,并附有实例,充分体现了“观足识病、观趾疗病”。
《养好五脏保健康》
编者在分析阐述五脏特性的基础上,指导人们要因时、因地、因人从饮食、营养、经穴按摩、四季养生、日常保健等各个方面,“投五脏之所好”防患于未然,建立一道五脏疾病的防护网。在无病可以强身健体的基础上,使广大养生爱好者以达到五脏通调理,盈实精气神。本书脉络清晰、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适合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朋友阅读参考。
《养好脾胃身体棒》
编者针对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的中医理念,结合现实生活,从病情检测、饮食、经络、运动、药物、日常起居和疾病防治等各个方面对脾胃保健养生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述。本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广大关爱健康、力求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人们阅读。
《寒气何来
中医驱寒养生秘法》
科学研究证明,疾病都与“寒气”有关,若体温下降1℃,机体免疫力也会相应降低。可以说:寒气是万病之始。那么,寒气何来呢?比如,天热吃冷的食物、运动量不够使得身体热能不足、吹空调等。
本书将从饮食、运动、经络、情志等方面入手,教会大家“保持身体温热”的方法,调动起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心脑血管病人平安度四季》
心脑血管病人一年哪个季节更容易发病?一天哪个时间段最难熬?春夏秋冬养生重点各是什么?本书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告诉您春、夏、秋、冬的养生重点和诀窍。
本书语言通俗,一看就懂;方法简便、实用,一学就会;改善病情、强健身体,一试就有效、一用就灵验,让您轻松度过春夏秋冬。
《手部捻穴疗法》
本书详尽介绍了手部捻穴疗法的历史渊源与传承发展概况、独特治疗方法及手法应用技巧、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的穴位配方,以及典型病例和疗效分析等,并附有手部相关穴位图、治疗配穴等,以便读者理解和掌握运用。
《生活妙招防治胃肠病》
本书共分2章。第1章介绍了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胃肠疾病的基础知识,包括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日常调养原则。第2章介绍了能够防治胃肠病的生活妙招,包括饮食、运动、日常调养等方面。其中,生活妙招部分是本书重点,这些简便易行的方法、窍门有助于您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防治和调养胃肠病。
《动一动就治病》
一、康养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现状
(一)康养旅游的产生
康养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墨西哥。目前,康养旅游发展主要来源市场是欧美国家,旅游目的地主要是欧美地区等非传统发展中国家。
(二)发展中医药旅游的背景和养生理论基础
养生理论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或方法来护理人类生命的主观和客观行为,或根据人类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而采取的所有物质、精神和心理护理活动。随着人们对旅游业更深层次的认识,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中医药旅游就是在这种状况下逐渐兴起。
(三)全国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共有450多个景区、度假村和酒店等机构开设中医药康养旅游,90多家中医药机构从事中医、足部护理、按摩、水疗、药浴、美容理疗等中医药康养服务。
二、甘肃省中医康养旅游发展的产业基础
(一)甘肃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
甘肃旅游自然资源丰富,冰川、沙漠、戈壁、绿洲、石窟、文物、草原、马场、森林、高山、峡谷、瀑布、天池、沼泽、梯田、黄土、雅丹地貌、革命圣地、神话传说、魔鬼城、民族风情等等。甘肃是华夏古文化的发样地之一,完整保留了远古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政治文化等多种文化遗迹,系统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八千年历史。甘肃省所拥有优越的中医资源优势,被称为千年医药乡,全省主产将近300种中药成为国家重点医药品种,拥有1600多种药用资源,是重要的药材产区。
(二)甘肃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1.建设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2013年11月,甘肃陇东南地区启动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创建。2015年11月,甘肃省推介五市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品,并与省内外旅行社签署了合作协议。
2.建设养生旅游产业园。甘肃省发展中医药保健养生旅游基地的首要保障就是省内生态环境多样性,中医药历史文化和中草药种植等优势。同时,建设一批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园、产业基地。
3.形成特色的保健旅游品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优势,开发出类型丰富、优势明显、吸引力强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品,形成特色的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品牌。
三、甘肃省中医药康养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与规范
目前,我国中医药康养旅游标准几乎空白,因为没有完善的消费标准作为参考,旅游消费者只能从旅游供应商提供各种旅游产品进行挑选,随之而来的是供应商进行虚假宣传,而消费者跟风消费的趋势愈演愈烈,导致中医药康养旅游行业时常发生消费者投诉,消费争议频发,消费者满意度低,市场价格波动等问题。
(二)产业链不完整导致行业聚集性差
中医药康养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产业完整性尚未达到行业标准,由于前端产品设计的形式相对薄弱,以中医药康养旅游为主题的体验服务,产品推广和营销网络发展跟不上步伐,中医药康养旅游终端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评价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链三端缺乏有机的整合与联结。
(三)基础条件薄弱以及品牌特点缺乏
当前甘肃省的中医药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无法像发达地区一样投入大量财政资源,农业基础薄弱、高寒阴湿的六盘山、秦巴山区等连片贫困地区是甘肃中药材主产区,由于中医药康养旅游品牌效应尚未形成,中医药康养旅游和健康旅游企业的品牌特点不突出,导致旅游消费者对中医药康养旅游的产品差异性触觉相对较弱,缺乏全国性、地域性影响较大的中医药康养旅游品牌。
四、促进甘肃中医药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政府加强康养旅游行业标准化管理
中医药康养旅游标准化管理制度应涵盖中医药康养旅游行业规则、中医药康养旅游标准体系、康养旅游市场准入制度等,形成规范中医药康养旅游自律发展的完善机制。强化中医药康养旅游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的储备;确立中医药康养旅游行业的规则,包括:产品信息公开、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确保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基本要求等。
(二)行业促进康养旅游系列产业链完善
在宏观层面上,行业通过引导技术、资金、人员、信息等元素到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中聚集,发挥产业链的规划和导向作用;在微观层面上充分发挥区域财税政策改革和区域财税政策优惠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康养旅游企业的发展,鼓励外商和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中医药康养旅游项目的投资与支援。
(三)景点挖掘自身特色大力构建品牌体系
景点需挖掘自身特色,建设健康体验观察基地,通过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进行珍贵中草药栽培,发展田园生态和休闲旅游健康体验场地;同时注重中医药养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发展医疗浴、沙疗、泥浴等系列养生项目,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构建属于自身的品牌体系。
(四)推动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
范昕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马烈光:“养生早打算”,其实就是要将养生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实施,这里的“打算”,以一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年初,都要总结上一年的养生得失,并及早对新年的养生加以规划和完善。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过好在公历和农历之间有一个月的差距,正给予了我们足够的时间。
范校长:马教授说的是养生打算在一年之初的“早”,我仅从西医角度谈一下我对“早”的理解吧。恩格斯说,生命就是蛋白质存在的方式。目前有“后基因组计划”一说,基因组计划指的是人体的结构。这就与养生有关系。按照我们现在人体组成是三十万基因,十多万蛋白质,蛋白质的不同组成即构成了生命的多样性。养生就是要尽量维护结构的正常。正常结构是生理状况,异常结构是病理状况。
因为一个生命的诞生是在父母怀胎十月后,从新生儿、儿童一直到中年、老年,有一个从出生到衰亡的过程,这是不可避免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需要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时时维护。而且生命还要讲究质量,生命的质量从何而来,这就需要养护,养生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既然生命有其周期性,那么对生命的养护当然越早越好。
马烈光:范校长说的很对啊。中医养生,贯穿一生,“早”指一生之中及早施行养生,是不言而喻的。另外我觉得养生还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平常的养生知识积累多是自发活动,如果不在适当时候进行总结和规划,很难形成一种系统的养生计划,也很难使养生真正做到个性化、个体化。因此有必要在阴历年末、阳历年初、四季属冬天中期的一月及早进行新一年的养生打算和规划。
范昕建:对。养生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概念。中医养生中“早”的理念从西医的角度而言指的就是预防,是针对亚健康状况的调整。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在70~75%。养生的重点对象就是这群人。
马烈光:对亚健康的关注和疾病的预防,例如“治未病”,确实也是中医养生的一大方向。不过整体来说,中医养生其实是一种以四季为纲,以饮食、运动、情志等各方面保养为纬的维护健康活动,这也就是养生计划的具体内容。如果再加入对上一年养生中出现的收获与不足的总结,就可以比较完善地制定新年养生规划。当然,养生规划必须体现“早”字,不然到了二月份,进入春天,再去制定养生计划,就会贻误时机了,毕竟,“亡羊补牢”比“未雨绸缪”要差了一筹。
范昕建:这一点上,看来中医养生和西医预防确实有相通之处。现代医疗预防体系中讲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实质是防发病,例如发现血压异常,就应该赶紧通过加强运动锻炼、调整饮食结构等方式进行积极干预,以避免高血压病的发生。二级预防实质是防事件,如果患了高血压、糖尿病,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就会发生事件,例如高血压患者易发生脑溢血、脑中风,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肾衰竭。三级预防实质是防后遗症,病患不要致残。所以,一切预防与养护都要讲究早。
例如糖尿病要实现早预防、早治疗,如今有五驾马车的说法,即健康知识的宣传,积极运动,饮食调养,使用口服药,最后才是注射胰岛素。前面三点都是养生的题中之义,后面两点才是治疗层面的方法。我个人主张运动强身,积极有效地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最好做一份完善的运动计划,并且能够坚持。
张玉坤:生于中医世家。28岁开始学习中医。毕业于中国北方理工学院(中医学专业)长春中医学院(实习)。现任:中国医促会、国际医学交流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医促会、治未病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国医科普之旅公益大讲堂“讲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吉林省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吉林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督察员”。发表有(辨证施治:骨关节健康之本)、(调防并举、定型施宜:干预治疗糖尿病)、(中风偏瘫:针刺临床疗效观察)等专业学术论文。2008年实现从祖传临床秘方到现代化生产。张氏风湿骨病,心脑血管等系列产品也走向全国。2010年12月做客央视,受邀CNTV专访。2012年6月受聘于中国医师协会,从事中医养生与科普教育的全国巡回指导工作。
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养生康复领域的消费金额达三千亿。中医药占支出比重近60%。然而:产品单一,功效趋同,规模小,效益差,发展后劲不足等是产业现状。如果说:中医养生产业现阶段是在“跑马圈地”那么随着市场不断成熟与竞争的加剧,拼的就是:“实力”靠的就是“品牌”了。要做大做强就得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您准备好了吗?
为此:我们需要以优势产品与技术的整合为基础,延伸服务为后翼,稳定扩大消费群体,提升口碑传播效应,做好售后跟踪服务,制定个体康复计划,建立完善健康档案,通过养生知识科普教育,逐步树立和发挥品牌功能,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我常年奔波在中医养生指导一线(运营指导、病理诊疗、(理论)体系建设)看到一个个同仁事业蒸蒸日上,康复的患者满眼笑意,欣慰中虽有辛苦。我却收获着:予人玫瑰留手余香的恬淡之美。懂得感恩,才能让满是尘埃的灵魂得以净化与升华!我们的付出或是一种承载与博爱!让他人拥有健康与幸福才是一种获得与圆满!
权威专家表示:近年来,病逝患者中有60%的死因,非疾病本身,而是民众随意就医,盲目用药,产生的“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所致。无知是最大的愚昧。防微杜渐才是“上上之道”!
卫生部部长陈竺2007年10月16日在太平洋健康高层论坛的讲话中指出:中医首先看的是“人”,一个缺乏明确物质基础而相对“模糊”的整体,然后通过疾病相关临床表现特征再寻根溯源,逐层推断病因病机。
中医的“中”即中庸之道!人体的疾病都源于脏腑功能的太过与不及。比如人的肝火太旺(阴虚),人的心就不静,做事就急燥。肾精不足(阳虚):人就没精神,思考问题就不周全,所以做事就会失败。,因此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中国文化一向都强调“从医人道”、“道以医显”,就是说,如果你能把人体领悟了,把医道领悟了,那么你就有可能领悟天下之道。所以全面系统了解中医知识,不仅是事业走向成功,更是我们打开健康之门的“金钥匙”!
(一)知识普及篇:
(1) 医道总纲:健康长寿靠自己。(2)中医的定义(3)中医的要点:人为本、病为标。同病异治、异病同治。(4)上古天真论:人为什么会得病?(5)五行与五脏之象。(6)不可轻视的六腑(7)情志病:情志生克法。(8)五劳和七伤。(9)十二时辰养生法.(10)五味的过度与食物的偏性。(11)护肾三宝:之夫妻篇。(12)(视频)四大名家的养生长寿之道(13)性事养生十诀(14)睡眠与养生之道(15)四季的养生等。
(二)辨证论治篇:
体质辨证的意义:体质偏颇为百病之因,体质平和乃健康之源。及时了解自己的体质?是预防发生重大疾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
(1)平和质: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之人,故能长久。(2)气虚质:表现为元气不足,神疲乏力,机体功能低下、气短自汗等。易患感冒、疲劳综合征等(3)阳虚质:表现为阳气不足,畏寒怕冷、手足不温、低下。易患肿胀、泄泻(哮喘、消化不良、浮肿、腹泻)等(4)阴虚质:阴液亏少、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面苍阴虚之人,其形C者、内火易动。易患失眠、便秘、口疮、慢性咽炎、糖尿病等阴亏燥热病及高血压等阴亏阳亢之症(5)痰湿质:形体肥胖、腹部胀满、口黏痰多等。易患中风、胸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6)湿热质:温热内蕴、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易患疮疖、黄疸等病(7)瘀血质:以血行不畅、肤色晦暗、舌质紫暗等为主要特征。易患脑出血、中风、胸痹等(8)气郁质:以气机郁滞、神情抑郁、忧虑脆弱为主要特征。易患抑郁症、躁狂、失眠、梅核气(咽炎)惊恐、神经官能症等(9)特禀质:先天生理缺陷型。易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易食物或药物过敏。(教材详尽的讲解了各种体质的临床表现、症状、及各种疾病调治食药的选材。配伍、组方,用法等,同时配合国内各领域独门绝学创始人,难得一见的现场指导视频(1),体质辨证与五脏食疗养生(2)面诊断病(3)高血压防治(4)中医体质与养生膏方(5)整脊与骨病调理(6)拔罐诊疗的创新与疾病调理(7)砭石刮痧的经络疗法创新与疾病调理(8)反射疗法与按摩调理疾病(9)手诊断病(10)疾病的灸疗调理(11)(王一丁)河洛推拿,标本兼治(12)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于修成)活细胞治疗技术。您只要掌握所需的那部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无需患者开口,就能准确的诊断其患有何病,会有哪些症状与反应。令患者心悦诚服。并通过食(药)疗膏方或配合技法加以调治,很快就能痊愈。届时可不要抱怨顾客太多,忙的您腿软哦!
(1)男性阳痿、、低下真正的破解之道(平阴阳、补肾气、益气血、生精髓、排肾毒、活细胞增加冠状动脉血液推进量,增粗增大并延时的目的才能实现)。(2)各类骨病久治不愈的根源何在?(治标,更要固本)。颈椎病(分型调治)15天即愈。(3)理疗店制胜法宝(药王止痛与泄血神液的妙用)。(4)(高血压、心脏病,中风偏瘫)必需从源头治起,才能彻底康复。(5)神经衰弱、失眠症(辨证分型15日愈)。(6)延寿健性、活腺体(手法)。重辨证,施标本方能药到病除。从其业,晓其理此乃从医之道。心到、手到、悟道、成功就在身边等你。
声明:本人不售卖药物。
本校美容专业已开办十年,就业情况十分良好。历年来的就业反馈、市场调研等工作,使我们对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和市场就业信息有了清楚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根据应用领域和技术特点等,笔者将该专业的技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①中医美容技术;②生活美容技术;③包括美甲、化妆、纹绣等的修饰美容技术;④美容仪器的使用与保养技术;⑤化妆品调配技术;⑥销售技巧。
1 中医美容技术
中医的优势之一是治病方法的多样性,这种特点也集中体现于中医美容。概括起来,中医美容的技术手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点穴(包括耳穴)、药膳食疗和健身功法等部分。其中针灸、推拿、刮痧、拔罐和点穴(包括耳穴)都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它们的工具和操作技法虽各不相同,但都有明确的认可和规定,且可以协同用于同一项目。
药膳食疗是以“药食同源”为依据,在充分发掘中医药膳、食疗(包括茶疗、药酒等)的养生价值和现代适用方法的基础上,将食物、果蔬的性味归经、营养价值(中医功效和现代营养学的组成成分)等知识和个人的素体特征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为其制定饮食营养配方,在保证膳食营养的同时,全面调理或继续保持体质偏颇状况或健康状态。
大家最熟悉的关于健身功法的记述当属华佗的五禽戏。虽然不少高校早已将太极拳作为必修的体育项目纳入考试课程,但只有少数老年人将中医传统的各种静功(易筋经等导引方法)和动功(太极拳、八段锦等)作为健身运动坚持练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对于养生保健和美容养颜都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以中医气机理论为指导的中医健身功法,应当作为公益的、实实在在的辅助方式,作为中医美容文化的一部分直接应用于市场。另外,虽然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学生不再具有从医的资格,但中医美容技术的应用离不开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那么,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原医学的基础上又该如何调整呢?这将是技术应用过程中必须首要解决的。
2 生活美容技术
2006年,卫生部下达文件指出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将不允许报考临床助理医师后[1],以面部养护技术、芳香美体技术和塑身技术等为主的生活美容技术和以磨削、剥脱、激光、冷冻、抽脂、注射填充等理化美容技术、美容整形手术为主的医疗美容技术的界限就更加清楚了。
鉴于市场上微雕等美容技术的普遍实施,医疗美容技术的学生可以选择在医疗整形机构担任咨询、顾问、术后护理等工作,所以对于理化美容技术和美容整形手术也需要熟悉其基本理论,掌握手术设计和术后护理等内容。
生活美容技术主要指在非医疗美容院实施的专业美容技术。其中,面部养护技术主要包括最基本、最常用的面部清洁、脱屑、按摩、面膜等程序和面部刮痧、淋巴排毒、眼部养护、颈部养护等专项技术,是美容院面部项目必备的基本技术;芳香美体技术一般指芳香开背、肾保养、肩颈活络、卵巢保养、十四经络等常用项目的操作技术;塑身技术主要指健胸和减肥技术。除此之外,还有烫睫毛、嫁接睫毛、脱毛等,也都是生活美容常用的技术。这些都是美容院的基本项目,也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基础和前提。
3 修饰美容技术
修饰美容技术包括化妆造型技术、美甲技术、纹绣技术等,既可以作为独立的美容技术在影楼、美甲店、纹绣店等从事专业工作,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帮助个人提高自信、提升魅力,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确保工作的良好发展和有序进行。
4 美容仪器的操作和养护技术
随着美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美容仪器已经成为美容市场上的一枝奇葩,是美容养护和修复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作为该行业的优秀人才,不仅需要熟悉仪器的原理和功效,能够依据不同皮肤性质及身体状况,指导顾客选用适宜的美容仪器,还要懂得仪器的操作、保养及简单维修等知识,能够及时反馈其优势与不足,从而推动期科学、有效的应用,充分发挥其美容效能。
5 化妆品调配技术
化妆品是美容行业运营的主要媒介,也是美容业实现“服务”的重要保障。掌握一定的化妆品调配知识,一方面可以科学分析其成分和功效,从而结合顾客的个人体质和皮肤性质有针对性地选用适合的产品,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在一些化妆品企业从事生产工作,或深造后进行产品研发工作。对该技术的掌握,使学生更客观、科学地认识美容行业的运营模式和利益链条,也为其正确分析和把握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6 销售技巧
美容业“服务”的工作性质,“专业线”的运营模式,决定了销售是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技术,而其媒介则是其他各种技术的实施应用。
美容销售和其他行业就技巧而言并无区别,所不同的是销售的内容不仅仅是产品,还包含了更多的美容、养生知识和服务。只有使销售融于“服务”, 真正想顾客之所想,解顾客之所需,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指导顾客,用良好的职业素养帮助顾客,才可能取得顾客的信任,进而带动美容行业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
从我校历年来的市场调研和企业反馈来看,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既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对各种技术进行系统的学习,又要引导其进行综合运用,才可能在就业时做到对技术的融会贯通和选用自如。从业后,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现状,对技术进行举一反三的综合应用、评析和完善,必将成为当之无愧的高级技师!而对广大美容教育者而言,如何优化课程结构,有效开设基础课程,在有限的培养周期内彰显技术优势,依然值得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医药养生节目;传播现象;监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026-02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传统医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医药文化,在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支点为养生。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提升,社会范围内形成了养生热,各个媒体中纷纷出现了健康栏目,例如《养生堂》《百科全说》等,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在中医药养生节目传播养生观念的背后,乱养生的现象越来越多,并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类型节目的监管。下面以山东省级电视台频道医药养生栏目为例,对养生栏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读。
1 电视中医药养生节目的传播现象解读
1.1 文化背景
从文化背景方面来看,社会对养生文化的需求促使电视中医药养生类节目兴起。在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中医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提升,并越来越认同传统文化,中医养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也同样受到广泛的认同,由此促使养生节目的兴趣与传播。文化知识并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之后获得的,而在众多的文化传递载体中,电视媒体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由此,电视成为中医文化传播的载体,并促使人们逐渐的了解中医文化,并产生喜爱之情,最终实现中医药养生节目的传播。
1.2 媒介背景
媒体在传播时,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就承担着传播的责任,而中医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媒介同样承担着传播的责任[1]。媒体发展中,除了公益性的特征外,更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是经营性,目前电视节目内容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受众的影响,当前社会中,对养生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电视正是看中这一商机,依据观众需求制作养生节目,并得到良好的传播。
1.3 受众背景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致使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多,再加上生活的无规律性,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大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中。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同时,看病贵、看病难是当前社会医疗领域中突出的问题,这也促使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基于这2个方面的因素,促进了养生节目的兴起。
2 电视养生节目传播时存在的问题
2.1 媒介审查效果差、监管时效低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媒体自身的利益与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冲突,如果媒体过分追求利益,必然会无法履行承担的社会责任。媒介发展的过程中,媒介内容对其传播与发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媒介内容的受众关注度比较小,那么媒介的利益及发展将无法得到有效地保证。由此一来,媒介在审查传播内容时,会存在主观纵容或捏造事实的问题,从而导致养生节目传播时存在问题。针对媒介播出的养生栏目的监管,山东省有专门的广告监管部门,监管渠道的信息来源大致分为2部分:一部分来自电话投诉,一部分来自广告监测人员的后期节目数据监测,其中以广告监测人员的监测数据为主要来源,这2种监管形式都是先播出后监管,这就出现了节目监管的滞后性。
2.2 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媒介传播的目的在于获得高度视听率,并吸引广告商的注意,以此保证媒介正常的运转,并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电视台之所以会制作中医药养生节目,主要是看中了养生节目的商机,然而在制作节目内容的过程中存在过分注重媒介自身的商业利益、夸大宣传、嘉宾不具备执业资质等问题;有的采取植入产品功能介绍、宣传产品或现场观众作证等方式,直接间接为药品、保健食品、等做广告。这些不仅误导了消费者更严重影响了电视媒体形象。
2.3 养生资源过度娱乐化
娱乐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养生节目利用养生资源时,也应该适当的顺应时代潮流,提升节目的娱乐化,然而,养生节目在实际传播的过程,过度娱乐化的想象比较严重[2]。实际上,养生知识属于一种“冷”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实施“热”传播的方法,热传播中要求媒体责任与娱乐化之间保持平衡,但实际操作中,并未良好的保持这种平衡,从而出现过度与娱乐化,传播中医知识时,随意性过大,从而出现误导的问题。
2.4 受众将中医过度神秘化
传统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普通人并无法了解,而对于中医的基本常识,受众也并未掌握,从而导致盲目得听信养生节目中的言论,当言论存在一定的漏洞时,就会导致养生存在问题,甚至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
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对于同一种疾病,可能每个中医使用的药材在种类及剂量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正是因为如此,人们过分的将中医神秘化。
3 电视中医药养生节目的监管对策
3.1 加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各个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时,还需要应对竞争对手,由此一来,媒体充分的践行社会责任具有非常大的难度。但环境并非是媒体摆脱社会责任的借口,媒体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应该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媒体在经营的过程中,要将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坚持在节目中宣传正确的言论,从而成为舆论的引导者,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3]。《养生堂》为北京卫视的知名养生节目,伍立为该节目的制片人,2009年,张悟本的经纪人曾请求让张悟本上该节目,但经过了解之后,伍立拒绝其请求,伍立的行为恰是证明了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同等重要的结论。电视媒体在审核养生节目的内容时,应加大审核的力度,不为利益所诱惑,坚持正确的引导养生,帮助受众养成正确的养生观念及方法。
3.2 完善监管制度
在监管电视中医药养生节目时,仅仅依靠媒体自身是不足够的,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养生节目的制作及传播。首先,建立完善的相关法规,在当前的中医养生市场上,养生书籍也是非常畅销,新闻出版总署为了保证书籍中内容的质量,下发了相关的书籍管理通知,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以此来保证书籍中养生内容的正确性,而这给国家广播电视总结以借鉴,应该建立完善的法规制度,规范电视养生节目的发展,从法规的角度加强监管,对正在媒体上播出的养生栏目要定期进行节目监听监看,对违规栏目及时停播整改,以确保受众能观看到合格受用的养生栏目。
在监管中医药养生节目时,还应加强对受众的引导,提高受众对中医常识的辨别能力,避免受众出现盲目跟风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所如此重视养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提高了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并希望通过食疗来改善。中医药养生节目在传播养生观念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受众的引导,促使受众掌握更多的正确的医学常识,真正的实现养生。
4 结论
在电视中医药养生节目广受追捧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媒体及受众都应该加强对节目的监管,从而保证节目传播正确的养生观念,发挥节目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