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珠算实训总结范文

珠算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珠算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珠算实训总结

第1篇:珠算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校;珠算;教学

珠算是中职财会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它对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敏捷力,以及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教学普遍开展,珠算教学面临不被一些教师和学生重视的境况。

那么,如何上好珠算课,让学生喜爱上珠算课,就成了摆在职校珠算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基于上述珠算课学情、教情的变化,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上好珠算入门第一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学第一堂课,学生看我拿了一把大大的教学大算盘就睁大了好奇的大眼睛。我先让学生猜了个谜语:“长长方方一只盘,冰糖葫芦十几串,生来喜欢别人打,加减乘除都方便。”学生齐喊算盘。我又问同学们想不想听歌,学生喊想,我就播放了电视连续剧《算圣》的主题歌,算盘歌“下边的当一劈哩哩哩哩,上边的当五啪啦啦啦啦……一盘小小算珠儿,把世界算了个清清楚楚……”随着歌声的响起,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接着我提出学生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在电子计算机发展的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珠算?为什么美国要把珠算当做新文化引进。”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了珠算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观看算盘博物馆的图片,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观看我校能手级同学打算盘的录像,让学生对打算盘的计算速度有了直观真切的感受,在学生的惊奇声中请两位同学上来和我进行一次计算速度比赛,两位同学用计算器做加减法计算,我则用算盘运算。

通过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珠算的计算功能有了充分的了解下,我又向学生介绍了珠算的教育功能,启智功能。我国“珠心算”,更以它神奇的速度和对脑功能的开发,引起国内外教育科技界重视。通过第一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白搞经济核算需要计算机,也需要算盘,这就像为什么有了飞机、火车、汽车,还要有自行车、步行的道理一样。每一个计算工具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功能。

二、采用四阶段教学法,提高学生训练效果

四阶段教学法是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由准备、示范、模仿、归纳四个阶段组成。四阶段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有效提高珠算课的教学效果。在准备阶段,对珠算的教学内容,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合适的教学内容,例如珠算的乘法,我选了珠算空盘前乘法。课堂上尽可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珠算空盘前乘法定位时,创设情境625×8在算盘是5,125×4在算盘上也是5,但我们知道它们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该怎样进行珠算定位?有小数的题又该怎样定位?从而引出珠算的定位公式。

在教师示范阶段,在我完整地示范一遍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拨珠动作,通过在黑板上演示笔算乘法,然后推导出珠算乘法的运算过程,再让学生观看我的拨珠运算过程,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等,教师的示范分解动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在学生模仿阶段,教师主要巡回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拨珠、自己去运算,发现学生不会做的,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思考,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若还不会的再示范一遍。

在归纳练习阶段,教师布置题目让学生去做,教师在旁边指导,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纠正学生的学习错误。教师通过练习测试纠正再练习再测试,提高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准确率。教师再对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注意的问题。比如,在珠算空盘前乘法的运算过程中,我就为学生归纳出了(1)确定积首;(2)从高位到低位顺次相乘;(3)加积;(4)定位的步骤,并且强调了避免出错的方法是指不离档,0也要占一个档位。

三、采用小先生教学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立的“小先生制”,采用“即知即传人”的方法普及教育,从实践中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小先生教学法。在我的珠算课中,采用的小先生教学法是让学生来当老师,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自主教学法。随着普高的扩招,职校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一些学生接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都很弱。

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教师任教班级较多,不能及时对这些学生全部辅导,并且一些学生往往存在着不懂装懂的现象。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我在班里选拔培养了几个小先生,课后帮助我及时对这些学生强化辅导。比如,在上珠算三指拨珠法时,一些学生经常要犯食指拨上珠离梁,拇指拨下珠离梁的错误。

在加减法运算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口诀拨珠,在乘法运算过程中,一些学生经常犯因数颠倒相乘的错误,除法运算中一些学生存在估商困难。这些问题通过小先生的辅导,被辅导的这些学生都能较快地掌握知识,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小先生要向别人传授知识,自己学得更认真了,动作更到位了,另一方面,被辅导的学生也消除了顾虑,敢于向同学问自己不懂的问题,他们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四、训练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珠算是一门以练为主的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我在珠算练习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定时练

每人一张珠算鉴定卷,在给定的时间完成练习卷,教师记录下每个学生的基础成绩,过几天进行同类题目测试,就以第一次的基础成绩为标准,看哪个学生进步快,就表扬谁。这样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快速练

全班学生每人一张卷,做完即交,交后评卷,老师记录下学生打好的名次、时间,以准、快为标准,成绩名列全班前几名的学生给予表扬,同时也给慢的学生施加了压力。通过快速练,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速度和准确率,并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3.小组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每位学生一张试卷,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试卷,各组交叉改卷,看哪组学生完成最快、最多,哪组同学就为优胜组,优胜组的学生可要求最慢组的同学表演一个节目,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得到了放松的机会。

4.给学生展示成果的舞台

学生的表现欲望是强烈的,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会让他们更喜欢学习。例如,在家长会上,我每次都要选出几个学生在家长面前表演他们娴熟的珠算技巧,和家长进行珠算和计算器比赛,增强他们的自豪感。每次考试结束后,都请学生帮忙去算总分、平均分。每次在做财务会计实训时,也鼓励学生用算盘进行计算,让学生体会珠算的用武之地。

随着信息化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会越来越趋于弱化,但珠算的教育功能、启智功能不会被代替,珠算的传统文化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去传承、发展。

作为职校教师的我们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珠算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斌.浅析如何提高珠算教学实效.学园,2012(05).

[2]马晓哲.珠算教学之我见.科技传播,2010(04).

[3]夏莹.实习教学中四阶段教学法.职业技术,2006(18).

第2篇:珠算实训总结范文

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强调能力的环节,如果教师本身能力不够的话,实践环节一定上不去。而要想学习好会计实践又是一个重中之重,所以进行实践课程环节的教师能力一定要强,最好是做过实际项目的教师,但是目前很多高职的教师都是刚刚大学毕业,自身能力不够,如何去指导学生实践呢?而且最近几年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教师自身一定要进行继续学习和充电,对于实践知识一定要进行更新。

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近年的扩招,学生人数大幅增加,校区面积和其他建设也增加了不少,造成很多高职院校的资金不足。很多学校实验室的电脑都很是多年以前的产品,一些用来进行实践教学的实验室也非常简陋,校外的实训基地虽然挂牌,但是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实践教学设备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院校应该要重视起来,资金到底用在什么地方才是最合适和最有用的。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

(一)基础会计方面的能力训练

这方面的能力培训是在《基础会计》的课程实习中进行的。《基础会计》是学生刚接触会计时的一门课程,是为学生了解会计、掌握会计中的基本操作而设立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重点要培养学生对会计的基本操作的规范化。因此,在实践方面的选题上应该和企业相连,选用一些真实的企业数据和实例,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的仿真样品,最好能收集大量真实的原始凭证,以便学生辨别真伪,这样学生才能和社会及企业真正接轨,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在基础会计中主要培养的能力包括以下。

1.珠算能力。由于现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太快,很多学生只会用电脑而不会珠算,而珠算能力是会计人员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

2.现金收支业务的处理。这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点钞能力及真伪钞的鉴别能力,可以准备一些模拟的钞票让学生锻炼。

3.独立鉴别、分析原始凭证的能力。认知并能处理各种原始凭证是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尤其在工作中会碰到虚假的发票、单据等,会计人员一定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把好原始凭证关。

4.财产的清查盘点,不能光停留在纸面的数字计算上,一定要亲自去现场才行。

(二)熟悉会计流程方面的能力训练

会计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对会计流程非常熟悉才行,会计流程的熟悉主要是在《财务会计》的实习中,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能力。

1.手工方面的能力。要熟练掌握企业会计处理事物的一般流程,要让学生了解企业会计的业务流程,主要是通过个人来完成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这种独立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会计的业务流程,包括从建账开始经过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等业务处理,对账,财产清查,期末处理,会计报表编制等一系列的固定程序,使每一位同学对账务处理的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和企业内部一样进行会计的分岗位实习,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会计业务的流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进一步体会职业的工作能力和对会计业务流程处理的理解。小组成员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进行更换岗位,让每个学生都能熟悉一下各个岗位之间业务流程,这个轮换进行,实践的效果会比较好,可以考量学生对不同岗位之间的理解能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电算化方面的能力。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当中的必修内容,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会计电算化和手工相比融入了很多财务软件的使用,诸如用友和金蝶软件的操作,可以把手工状态下的操作方式通过软件形式做一次。软件的操作相对手工操作来说,对于会计专业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学生手工操作非常熟悉,到了通过软件操作的时候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软件界面看不懂,功能菜单不知道在哪里等等。通过电算化方面的能力提高,可以让学生不仅仅掌握传统的操作方式,同时又掌握了软件操作的现代化操作方式。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从手工转到自动的工作过程,充分理解了两种不同方式的会计业务流程,能够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实践知识和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高职院校应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备

(一)校内的实验室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对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加大投入,不仅仅是配备的问题,是要提高基础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和数量,要和企业进行接轨,同时要配合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会计模拟实验室是学生在校内实践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最多的一个地方,是培训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场所,院校应该对这块加大投入,把会计实践教学场所建设得更完善。会计实验室必须满足各方面的要求,手工的要配备手工的,电算化的要装好各类软件。最基本的全套模拟手工操作的软硬件应该配置:工作台、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点钞机、装订机、每人一套完整的办公用具,图章、各种账册、凭证、表格、报表耗材等。电算化需要配置比较好的电脑和相关的软件,而且学生要每人一台电脑,这样的实践教学才有意义,还原了企业会计的真实场景,通过这种真实的模拟环境可以更好地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教师的课堂也可以搬到这里来,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在一起。所以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一定要建立先进的实验室,不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是很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

(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大部分高职院校不是没有实训基地,而是有很多个实训基地,但是真正用于实践教学的,只有那么一两个。校外的实训基地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基地,是让学生认识到岗位和社会的第一个关口。但是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不重视,很多实训基地是空的,虽然说是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但基本上没有学生去,做了很多形式上的事情。同时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会计类的实习,因为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很多牵涉到企业的内部机密。所以学校一定要重视起来,建立几个真正的能够为学生服务的校外基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要多方面联系各个相关单位,包括提供一些资金支持、订单教育和就业支持等等这些互惠互利的政策来吸引一些企业加入到实践基地里来,这也是校企合作的好处,学校要重点选择一批用工需求大、企业规模大、生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努力建立起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可以长期进行业务上的交流,学生也可以有稳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严格、务实的企业化要求弥补校内试验实习的环境虚拟性的缺陷,使学生充分领略到现实生活中的“职业化”要求的氛围。

四、总结

第3篇:珠算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模块化教学 会计岗位 岗位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以应用为宗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标、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教学强调针对性和适用性。作为实践性很强的高职会计专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面对新的会计环境, 必须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边教边学边做,使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一个或多个职业、若干工作岗位所需的本领,从而更贴近市场和岗位的需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就高职会计专业如何实施模块化教学提出以下构想: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应以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为理论支撑,并以此确立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1.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面向基层企业事业单位一线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中等技能型人才。

2.会计职业岗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1)知识结构。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应定位于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处于会计教育系列的初级层次,主要培养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面向基层企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技能人才。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商业会计、计算机应用、点钞、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等,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又掌握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操作技能,并且通过参加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能力结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职业能力。一般能力主要表现在:政策和法律意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身体健康等方面。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谨慎诚信的职业道德,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具有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效益、市场、竞争、风险等观念。具体能力要求有:

①点钞和小键盘数字录入。能识别钞票真假,并快速准确点钞,能快速准确的通过小键盘进行数字录入。

②记账、算账、报账、理财。能熟练运用会计知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能为有关各方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能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

③计算机操作。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收集和处理信息,进行出纳、电算会计处理,开展电子商务、电子结算等工作。

④交往合作能力。善于协调关系,协同他人工作,富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具有社会活动、处理交际事务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还应有把握政策的能力,能够及时学习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和财税金融政策,并能运用于工作中,还应具有一定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能在外资银行从事相关工作。

二、高职会计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所谓模块化教学模式就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群,将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分解为各项技能,依此建立若干个教学分模块或子模块,从而使每个模块对应有目标能力、课程设置和技能训练,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打破了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将必须掌握的理论融入各技能模块中,而将学生暂时用不到的理论知识暂时搁置一边,从而实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知识为技能服务。笔者根据本专业人培养目标和本专业课程特点,将高职会计专业整个课程划分为以下几大模块,通过各模块的设置真正达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1.公共基础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我们将进行语文、高等数学、英语、政治、德育、体育等公共必修课的课程教学,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构建一个宽的基础平台。在这一模块中将由基础课的专业教师们对每门课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而不再进行小模块化的划分。

2.专业基础模块

这一模块是学习专业模块的基础,主要设置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基础会计,使学生了解会计的主要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会计机构与岗位设置,会计部门的职能,并掌握会计要素、记账方法、会计科目的运用、凭证的填制、账薄的登记、财产清查的方法以及报表的编制方法,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专业技能模块

在专业基本技能模块,设置会计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两个子模块。会计基本技能模块下设置珠算、点钞、POS收银三个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珠算加减乘除基本运算、点钞技术与假钞识别技术、小键盘数字输入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中设置windows、word、excle、计算机网络四个项目,要求学生掌握这四个项目的操作方法。具体内容见表1。

4.会计岗位应用模块

这是培养学生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的课程模块,是直接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是本专业的重点。根据会计岗位,本模块可分为出纳员岗位、资本资金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往来业务核算岗位、工资会计核算岗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岗位、成本费用会计核算岗位、财务成果会计核算岗位、记账员岗位、财务报告会计岗位十个子模块。各个子模块又分成若干个项目,具体内容见表2所示。本模块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手工核算,而且要掌握电算化处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多名专业教师对某一项目进行讲解。例如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岗位,这一模块要求学生掌握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折旧的手工核算,并掌握其电算化处理。这样就涉及到财务会计与会计电算化老师。在授课时,每位涉及到的专业教师都必须了解这个模块中自己要讲授的内容。

学院应该对现行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改革,按岗位设置课程(如出纳员岗位课程、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岗位课程),并按岗位编制相应的教材(如出纳员岗位教材、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岗位教材等等),尤其是这部分课程要注重实践,课时分配上加大实训课比例,理论够用就行。同时编制每一门岗位课程时要把电算化的内容加进去。

5.专业实习模块

在专业实习模块,可划分为校内综合实习模块、校外实习模块。

(1)校内综合实习模块。这是在学习完相关模块后组织的一种集中性的校内模拟实习,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完成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可采用以下不同的形式:

①会计分岗实训:将学生分成若干实训小组,每一小组模拟大中型企业组织将会计分为若干岗位,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 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把它分为财务负责人(兼财务管理)、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计等岗位,定期轮换。会计工作就形成一个团队,既分工、又协作。为了达到实训目的,每组按成绩和能力均分,选好第一任财务负责人,进行岗前培训,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协调作用。

②会计综合实训:它是会计分岗实训在核算程序上的巩固、内容上的更新。它基于小型组织将若干会计岗集位于一人,即多岗一人,每名同学独立完成一套实训资料。第一阶段,我们选用商品流通业的典型业务,以相邻的两个月来设计资料,除掌握分岗实训的基本技能外,还突出期末和期初的核算与结转工作。学生以手工方式用三周时间完成两个月的商品流通业的会计核算。第二阶段,将上述资料带到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进行对比实训,用一周的时间,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掌握系统管理的设置,总账系统的初始化处理及试算平衡,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修改,记账,对账,结账、期末自动转账。熟悉账证表的查询、打印。掌握会计报表的设计与编制。熟悉会计流程,为今后从事会计和会计电算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对比实训中感悟手工账与电算化账的优劣与差别,以达到对会计技能的巩固与提高的目的。

(2)校外实习模块。校外实习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可通过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或自行联系单位进行顶岗实行的方式来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同时通过毕业论文的方式来进行,是对实践教学的总结和提高。

6.专业拓展模块

所谓拓展,就是要增加专业课程的知识量,扩大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外延,加大课程的信息量,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专业拓展模块是对专业基础模块和会计岗位应用模块的补充,这一模块可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内容包括统计基础知识、财政与金融、企业管理、经济法、市场营销、银行会计等。它的建立有利于毕业生适应更宽广的职业岗位以及在一定岗位上适应高层次的技术、管理的要求,也有利于他们在职业岗位上发挥潜在的创造能力。

此外,除了以上的六个模块,学院还应通过强化训练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考证,如会计从业资格、ERP财务应用师等。

参考文献:

[1]刘文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材料类专业课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7.03

第4篇:珠算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35-01

《会计学原理》这门课对于刚入校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由于学生对经营与管理知之甚少,所以学生在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因此我们认为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从而激发出对专业学习的强烈欲望和浓烈的兴趣。

一、教学三阶段的提出

《会计学原理》的学习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这是因为学生除了从未涉猎这一领域的知识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课程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会计学原理》最大的特点体现在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的思考和担心,在《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就很可能使许多的学生对经管财会类专业失去兴趣和学习的信心。

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

(一)讲授准备阶段

1.把教学大纲、实训安排、教学计划揉合在教学目标中

基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由于原理这门课专业性较强,内容较多,但授课时间又比较有限,因此认真做好、精心筹划,不断细化教学大纲、实训安排和教学计划,自然就会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2.把“灵动、活跃、真诚”充分的体现在“第一次”的课堂上

如何上好第一次课,关乎至要。因为它一来影响学生的兴趣,二来确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教师来说必须做到:掌握“交互”,把握“关联”,所谓“交互”就是实现课堂动态的格局,所谓“关联”就是将抽象无味的会计学知识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学生“随风而动”,拓展出会计的逻辑思维。上好第一次课,其实也是一种“有效教学”的开始,第一,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学目标);第二,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三,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了(学习结果价)。用教师的一份职业责任和心语真诚去构建灵动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传递出这门课不管对会计专业还是非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从而使同学们认清本来、理解本课程的作用,有了原动力,才能自觉地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信任感。

(二)理论知识讲授阶段

1.把理论教学课堂的大门再敞开些

课堂的大门敞开些,是要放飞学生思想,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提供的条件,去明确的探讨问题的目标,思考探寻的问题的路径,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敞开探求问题的思路,交流探索问题的内容,总结探明问题的结果,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教学过程是开放性的。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也应该广泛地与他人合作、交流与共享,体现出学习不仅仅是个体,更是一种团队合作的社会。另一方面,在学习活动期间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也很可能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测的瞬间,教室里实际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完全都由教师所预设想象,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这些令教师渴望的美好瞬间无一不衬射出现代教育思想的光芒。

2.把教学内容及讲授时段安排的更合理些

也许是传统理论教学的惯性所致,周围许多教师在讲授《会计学原理》时,按照教材编写的形式和顺序,不断讲解单纯的理论内容,反复的朗诵着那些诲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造成学生在学习了账户的概念后,不知所用;编写会计分录后,不知借贷真正的含义;频繁进行账务处理后,却不知如何编制报表;学习了三大报表后,不知其勾稽关系等等,难怪一些学生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面前也败下阵来。通过多年的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将演绎和归纳结合,用案例和类比旁敲,把讲授顺序和侧重点再行编排梳理,确能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反映和接受程度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课堂模拟实践阶段

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同步单项实训

一年级新生在学习《会计学原理》时,应重视财务工作基本技能的实践训练,侧重让学生掌握出纳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胜任银行和各企事业单位的出纳工作。因此,可设置《出纳工作基本技能实训》课程,首先让学生掌握点钞、计算机数字输入、珠算、现金盘点等基本应用技能,并规范会计数字书写方法。虽然这些内容非常简单,可由学生自我练习完成,但是为了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应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这些基本技能进行考核,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另外,在《会计学原理》的学习过程中,可结合会计凭证、账薄的理论学习,重点对凭证的制作、审核,账薄的登记、改错、查账等基本技能进行实训。至于让学生通过凭证的填制、审核、汇总、装订、登账、填制报表来认识整个会计流程,可留在学习初级会计或中级会计课程时开设《财务会计工作技能》实训课进行,侧重对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我们还可以在学习成本会计时,开设《成本会计工作实训》课程;在学习税务会计时,开设《税务会计工作实训》等实训课程。

2.全部会计专业课程结束时的综合实训

在高职学生进入最后一个学年时,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已全部完成,结合前期已进行了的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同步单项实训课程。所以在最后一个学年,可将前期的分项实训内容全部融合集串起来,进行最后一次完整的大型的综合实训,并可以把此次实训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实践),进行成绩考核。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可由4-5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实践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每个学习实践小组可配备一个专业老师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马骏.谈新形势下会计教学的改革[J].西北职教,2010,05.

[2]蒋中良,周荃,范一.改进会计学原理教学,适应高职高专特色[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3]郝敏.创建《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J].会计之友,2012,(7).

第5篇:珠算实训总结范文

在改革形式的要求下,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学生的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的最高利益,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开发教师的潜能,最终实现师生共赢。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改革目标

1、根据学校办学实际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的途径。

2、根据学校特色和师生潜能开发的需要,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系列校本课程。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和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研究教与学的最佳策略和方式,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4、研究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机制,探究有效的教师培训途径。强化校本研修,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5、改革评价体系,探索学生素质评价的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学生素质发展评价体系。改革教师评价,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6、通过课程改革,促进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深入快速发展,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实际问题,通过课程改革的问题性研究引领课程改革向深层次、深领域前进。

三、《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坚持按如下原则指导实训: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操作为基本形式,以模拟企业实际业务为主线,以能够胜任上岗所需为归宿点。由任课教师和实训教师进行事前指导、学生事后训练。

除采用讲授、提问、教师先列出业务操作流程所注意操作事项的分析,学生练习等方法进行必须的相关的知识教学外,适应高职财会人才培养的要求。能有的放矢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会计人员所具备的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采用以课程体系模拟和岗位技能实训相结合的模拟方式进行。

强化基本技能。强化点钞、珠算技能,认知凭证、账簿,熟练出纳及会计各项岗位及纳税业务。

强化专业技能。填制凭证、建立账簿、成本计算、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财务分析。

开展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财务管理教学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进行案例分析时,既可以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再以书面作业完成的分散方式;又可以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到课堂上全班讨论这种集中形式。

会计模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了解财务流程,练习账套的建立、熟悉会计科目的设置,掌握如何处理日常财务工作,在教学中,将紧密结合高职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自我评估:课程内容结束后,可在课外或课下,由学生进行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自我测试或评估。自我评估是针对所学内容列出几条选择项,供学生自我评估检测。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多媒体教学。本课程可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有的重点案例采取录像播放方式,以增强感染力,并要制作有利于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助学课件,最终建立系统性、立体化的多媒体课件体系。

四、课程改革实施途径: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让课堂焕发活力

不断构建新的课堂运行机制,为学生而设计,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我校落实新课改提出的口号,我们认为“课堂世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促进,共同成长发展的场所。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良好保障

抓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教师的任何学习最终都需落实于教学实践,学校以课堂教学改进工作为抓手,大力开展基于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改进计划的校本研修活动。要求教师每学期有优势、劣势分析,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反思学习对象,从自己最困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不断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切实改进课堂教学行为,鼓励教师撰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每学期至少填写四份教学改进案例,期末有总结。在此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抓骨干带教

充分利用校内研修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进步。以“师徒结对”、“专题合作”等形式,将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紧密联系起来,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以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要求每学期师徒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让青年教师切实感受到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的魅力,尤其是在同一内容的共同研究和备课、上课、反思三个环节的共同合作中,受到即时的、过程性、技巧性的启发和引导,对切实改进青年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骨干教师在“理论提升、案例分析、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经验材料,在教师中进行经验推广,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四)建设学习型教研组

第6篇:珠算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会计专业;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27-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内涵的保证,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高职院校各专业特别是会计专业内涵的重点。

一、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内容未能从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入手,实训内容以教材章节为主。如基础会计课程相关的实训内容主要以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制为主,对于会计人员特别是出纳人员应掌握的如支票填写、票证用印等技能则不涉及,使实践教学内容仍然依学科型的课程体系设置,不能体现职业岗位特点。

2.实训环境以校内实训环境为主,与会计真实环境相差甚远。许多学校因校外实训基地难找而将实训全部置于校内进行,真实职业环境中所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才作出职业判断难以实现。

3.校内实训环境多在教室进行,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真实环境需求,以及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评价体系等不配套,实训教学流于形式,质量难于保证。

二、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目前正处于内涵建设的关键阶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内涵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通过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性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性教学方式、优化实践性教学条件、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理实一体”思想组织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加强了高职会计专业内涵建设。

1.以会计工作岗位技能为导向,调整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对会计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整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了与理实一体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电算化”等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增设了与课程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等实践教学内容,“教、学、做”一体化,加强会计工作岗位高技能的培养。

2.以提高技能为目标,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会计技能,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专业主干课程的集中实训问题。集中实训课程与“理实一体”课程教学在同一学期开设,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中做、做中学”,能够在期末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实务训练,使学生掌握每一相关会计业务的实务操作技能。另外将毕业前进行的综合模拟实训、工作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了“课程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工作能力训练+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

3.以强化训练为手段,探索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方式。会计专业中“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主干课程每周安排6课时进行“理实一体”教学,每学期期末进行为期1周的集中课程实训,使会计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并进,“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毕业前进行综合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综合模拟实训,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进行为期六周的仿真会计账、证、表等会计业务处理,先进行三周手工实训,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周电算化实训以及两周的珠算、点钞、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等训练。在综合模拟实训完成后,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或由学生自主联系的实习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扎实基础。

4.以“仿真”操作为方式,优化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条件。

(1)编写实训教材,提供“理实一体”教学与课程实训相融的基本资料。编写一套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或仿真的“实训资料”的教材,是实现课程实训与理实一体教学相融,将岗位搬进课堂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在实训中所使用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要与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一致,把“真的”资料交给学生使用,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面对这些“真”资料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目前编写的有《基础会计实践教程》《财务会计实践教程》《成本会计实践教程》《会计电算化实践教程》《企业会计实践教程》等实践用教材。

(2)建立专用教室,满足了课程实训与理实一体教学相融的基本条件。由于会计工作岗位具有对工作环境要求较低的特性,多年来会计专业根据会计工作的职业特点,对教室环境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了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物品,使教室基本具备了进行会计职业技能训练和会计业务实训的条件,能够满足学生“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等课程的实训需要。建立专用教室就是将传统的教室改造成为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的学习场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增强了实训的“仿真性”。建立了模仿企业会计工作环境的会计实训室,融手工操作和会计电算化操作于一体,配有多台计算机和“用友”“安易”等专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满足学生进行会计综合实训的需要。学生在“仿真”的会计实训中心,运用真实的会计资料进行业务处理,实现了岗位与课堂的有机结合。

(4)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创造了实现“零”距离接轨的有效途径。为给学生实习和教师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会计专业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学生对单位真实发生的会计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为毕业后直接进入岗位角色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会计理论学习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接轨。

5.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心,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为了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会计专任教师进行社会实践,并通过国家考核获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和中级任职资格证书。教师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得到了实践锻炼,也为仿真实训教学积累了丰富案例。同时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每年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在实际工作单位或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并对实习情况进行总结与交流,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另外还应聘请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实践经验丰富的总会计师、审计部经理、注册会计师、主管会计等实务界专家担任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兼职教师。

参考文献:

[1]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03,(4).

[2]张天俊.关于实践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5).

[3]周竞学,朱红,李庆丰,等.坚持“实践教学一条线”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3).

[4]陈强.高职会计教育中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

[5]吴小蕾.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

第7篇:珠算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解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目标定位不明确。仅单方面重视理论教学或者实践教学。第二,人才规格定位不准确。没有明晰会计人才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岗位,没有突出面向中小企业。

(二)会计教学内容理论化,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程设置陈旧、内容缺乏创新。高职院校盲目开始专业课,部分课程独立开设,各自为政,教学内容出现交叉重复,造成教学效率不高。2、课程体系设置重理论而轻技能。有些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但终究因实训条件受限而无法充分付诸实践。3、实践教学缺乏连续性。一般是针对所开设课程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或集中进行会计理论的讲解,等理论讲完后再集中进行实践,不同课程间的实践教学缺乏连续性。

(三)会计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传授为主,教学过程缺乏立体、形象的感官刺激,学生很难将各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更无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经费紧张

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手段改进的重要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的时候并没有研究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例如,多媒体、教学电视以及ERP实验室等。

(四)实训、实践环节基础薄弱

很多高职院校对专业实训设备投入不够,导致很多实训课程无法开设。此外,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只有少部分院校建立了实习基地,但由于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保密性要求,学生无法直接参与会计处理,使得会计专业的实习流于形式。

(五)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严重不足

会计专业的老师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没有在企业进行实践的经历,在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这些都影响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

二、高职专科会计专业人才的调研分析

(一)调研基本情况分析

1.行业背景分析。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根本保证,而会计人才则是高素质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下发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我省出台的《河南省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这两部行业规划中都对高等职业教育在会计人才培养及会计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2.企业需求分析。安阳是豫北工业重地,工业经济基础雄厚,门类齐全。2013全年安阳全部工业增加值85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9家。我市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已累计入住企业1300多家,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等5个产业集聚区列入省专业示范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名单。安阳及周边中原经济区域内发展迅速的中小企业将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就业情况分析。在人才市场上,本专业近年来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学生就业对口率高,岗位稳定性高。根据智联招聘统计的数据显示:财务会计专业为毕业生就业率最好的五大专业之一,就业对口率超过百分之六十。

4.职业资格分析。目前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会计证书体系,主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或中级会计师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等。调查结果显示,85%以上企业都强调学生拥有会计从业资格与初级会计师证。

(二)调研结果分析

我们通过走访企业、请企业专家进校研讨等方式,由此总结归纳出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的四方面要求:有岗位能力、有职业证书、有岗位经验、有职业拓展潜力。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会计人员国家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贯穿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中,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并以赛促训、以赛强技,多维度地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三、建立“岗课证赛”融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一)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基础,改革会计课程体系

构建“岗位核心课程+认证课程+拓展辅助课程+基础和通识教育课程”的“一核心三支撑”的课程体系。岗位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核心课程,包括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认证课程是让学生取得行业准入资格、使职业岗位能力得以发挥的必要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等;专业拓展辅助课程是专业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包括出纳实务、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评估、证券与投资、银行会计等;基础和通识教育课程则融合了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公共艺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经济学基础等。

(二)重构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四环节渐进式” 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环节渐进式” 实践教学模式把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分为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核心技能训练、综合模拟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并在每个层次中融入不同类型的会计大赛。专业基础技能训练,第一学期进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开展会计基本技能、分岗位会计实训模拟训练,并在学期末举行会计手工模拟大赛。专项核心技能训练,第二、三学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训教学,包括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ERP沙盘等,并举行专项珠算点钞大赛、会计信息化大赛和ERP沙盘大赛。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第四学期开展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并在前期大赛的基础上,举行综合性的会计技能大赛。顶岗实习,第五、六学期通过实习完成工学交替。

(三)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要求

注重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建设,会计专业带头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培训,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更高层次学位、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积极引进企业专家充实教师队伍。

(五)会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一方面加大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增加新的功能。建立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成本核算实训、纳税实训建设方向的财务业务制造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分析各个企业特点,找准合适的合作对象,争取建立多个定点的校外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第8篇:珠算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以赛促训 会计 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教育的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类型,它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一种教育类型。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从精英教育迈进了大众化教育的行列,为我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职教育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是产生于职业劳动实践的技术人员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是以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为导向的。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本科教育。一般的专、本科教育是以理论为主,以实践为辅。高职教育是教授业技能的体系,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以理论为辅,因此,高职的专业教学应当更加注意劳动和职业的关系,更加考虑劳动组织方式及其变化对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

2 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

市场的需要就是高职教育存在和发展的依据,社会需要多少高职生、需要什么样的高职生,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决定的。对学生就业来说,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企业。因此,从这一点上讲,企业需求就是社会需求,即什么性质、多大规模的企业需要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企业需要毕业生在哪些岗位上?做哪些工作?为完成这些工作,企业需要毕业生具备哪些素质、知识与能力?

(1)数量上的需求。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存在经济活动,就需要会计工作。所以,会计学专业的就业对象十分广泛,不仅可在这些单位从事财会工作,还可从事审计实务工作、咨询服务工作,也可经进一步培养,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企业规模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企业构成中,中、小型企业所占比重达90%左右,大型企业仅占10%。58% 的企业表示引进会计专业人员具有专科文凭就足够了(而这些企业基本都是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已成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主体。

(2)岗位上的需求。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选择面广,在就业岗位群上主要有: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监督岗位、会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

(3)专业技能要求。会计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是一个靠经验吃饭的行业,在理论扎实的前提下还要不断地提高技能水平,比如在出纳岗位上点钞、珠算,在核算岗位上电算化、数字的运用能力等等。

3 会计学生的现状

随着市场对会计专业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我院的招生人数从2004年的200人4个班到2012年925人20个班,据调查,各院校基本都开有会计专业,市场的需求促进了学院对会计专业的关注度,在校期间,学校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论学习,更要关注知识的运用能力,每学期我们都安排有项目实训和综合技能实训,此外学校正以更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专业竞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透彻的理解会计岗位的内涵。

4 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措施

2012年6月在山西太原举办了首届国家级会计技能大赛,取得参赛资格的院校由各省推荐,各省市、自制区先进行了淘汰赛,因此形成了校级技能竞赛、地市级技能竞赛、省级技能竞赛、国家级技能竞赛四类级别的竞赛。

4.1 校内技能竞赛

校内竞赛分为班、专业、校三类,从而形成由班到专业到校的三级选拔体制,班级竞赛以专业任课老师为主,选拔出本班的竞赛队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每学期分课程进行,在这一环节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将比赛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检测手段,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选手省、国家级比赛。

4.2 省级、国家级竞赛

省级竞赛基本在比赛程序、规则、内容上与国家级竞赛是衔接,面向全省、全国,组织严密,通过层层选拔,在技能、综合能力方面要求更高,作为从校内选的队伍更注重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训练期间不断进行团队的磨合,相互学习,能更快更好的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

5 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成效

5.1 促进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

知识的应用是人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同类或类似问题的能力,在应用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总结有关经验和教训,从而掌握问题解决的正确方法,避免纯粹机械练习。

5.2 提高沟通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一个专业竞赛,参与者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从小的层面--班级专业比赛看,每个同学首先要清楚比赛内容、比赛方法、比赛目标,进而制定自己的训练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密切关注比赛的相关信息,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指导老师的沟通,进行信息整合,再训再练再学;从大的层面省级国家级竞赛看,无论是学生还是指导老师沟通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提升,首先与比赛机构的联系,会计技能大赛有许多承办机构,如用友、金蝶、北京中教畅想等,通过对比赛机构信息的收集,了解比赛进程,比赛关健细节,及相关比赛指标,准确定位,制定或调整出最优的训练方案。其次与参赛选手的联系,承办机构在比赛前建有QQ群,方便解答一些技术难题,通过与其他参赛者的交流,捕捉信息,提高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收集到的信息通过过滤、筛选,整合到训练方案中,也就提高了信息的整合能力。

5.3 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理论知识容易停留在记忆中,如何将理论知识调动出来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专业大赛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训练方案的制定到执行,都能使理论知识得到应用,而且将各门课程的知识结合融汇,形成系统专业知识,在应用过程中,又能用系统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逐步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中不断收获、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5.4 培养团队精神

会计专业大赛既有个人单项技能比赛又有团队竞赛,在团队竞赛中模拟了实际工作的四个岗位分别是出纳岗位、制单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这四个岗位的分工是不同的,需要相互协助,其中一个岗位出现错误其他岗位的结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遇到困难,借助团队的力量协助突破。

技能比赛作为一种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手段成效是显著的,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用专业技能比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从而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第9篇:珠算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校 会计专业 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F23;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87-03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职业学校的规模日益壮大。会计专业以其社会需求量大、工作稳定、工作环境较优越的优势,一直为各层次职业学校争相开设的、招生较为火爆的专业。然而,与招生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形势却较为严峻。实习普遍找不到会计实习岗位、毕业因缺乏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差而被迫从事非会计专业工作的情况较为普遍。即使有的职校生毕业顺利从事了会计相关工作,用人单位的评价也普遍不高,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究其原因,与会计教学改革、会计实训基地建设较难开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实践教学得不到保证,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深入剖析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为其建设找寻到切实可行、能发挥实效的路径,对会计专业的职业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扬州商校)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二、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为了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很多职业学校都比较重视会计实训基地(会计实训室)的建设,规模较大的职业学校不但有校内实训基地,还积极创建校外实训基地。但从走访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国职业学校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以扬州商校为例,自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以来,经过不断努力,该校已建成由会计仿真实训室、会计从业资格考证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训室、会计岗位业务实训室与纳税申报实训室等五个校内实训室组成的校内实训基地,购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系统、会计仿真软件(会计证考试系统)、会计仿真实训平台软件、用友T3命题系统,金蝶ERP财务软件、金蝶K3教学版软件、金蝶会计电算化软件、用友U8软件以及与银行、保险业务有关的金融软件,这些软硬件的投入,推动了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但实训室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使用效率不高,偏向为从业资格证考试和技能大赛服务的问题,并未围绕增强学生就业所需技能来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实操。总结各职业学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实训基地建设缺乏全局观念。一方面,很多职业学校的会计实训基地建设多以单项实训基地为主,很少建立综合实训基地,有的单项实训基地甚至还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实训内容与挂牌基地名称完全不相干。另一方面,对于同一院校,专业之间实训基地的共享性也普遍不高,各专业各自为阵。这些现象严重限制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学校资金、场地有限的状态下,实训基地建设若无法从建设初期开始形成一体化的建设格局,只凭借想到哪做到哪的热情,实训基地建到后期很容易出现重复建设、混乱不堪的局面,严重浪费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2.实训基地的实训质量不高。很多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利用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表现如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由于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视不够,很多教师尽量回避实训室的授课;有的教师虽在实训室授课,但实训并未从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大多停留在辅助理论教学的层面上,实训室多沦为课后练习之地;有的职业学校为了追求考证通过率和技能大赛出成绩,不断缩小实训室的功能;综合实训多以手工账的形式开展,且整个实训过程多为个人独立完成一整套账务处理流程,未重视学生分工协作能力的培养、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的运用、会计监督职能的理解和相关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实训过程教师灌输过多,学生被动服从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教学与实训脱节,有些职业学校二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实训却被安排到四年级进行,造成学生一边实训一边自补理论知识的现象,实训效果可想而知。

3.实训师资队伍存在缺陷。实训指导教师基本为校内专职教师,这些教师很少具备“双师型”资质,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历年来,国家虽有政策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但在繁重琐碎的日常教学、行政管理任务和科研压力下,教师们基本无暇顾及挂职锻炼,实训指导教师不具备过硬的实操技能,必然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也必然受到影响。

(二)产生的原因

1.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会计工作与普通经济管理类工作的不同之处在于:会计资料的保密性、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和会计人员需求的有限性。学生进入企业实多从出纳岗位做起,接触的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和银行结算票据,鉴于学生实务经验的缺乏和对企业情况的不熟悉,货币资金或结算票据发生丢失或出错的风险较高,企业对此是极力回避的,再加上企业有些原始凭证和财务信息比较敏感,企业不希望为“外人”所知,这使得企业不太愿意接收实习学生;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企业的财会工作所需要的人员都是有限的,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一般只有个位数,因此,企业接收实习生的数量也是及其有限的。这些原因使得会计专业学生的顶岗实多流于形式,很多学生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利用网络资源糊弄一个实习报告,再随便找个单位盖个章,根本达不到实习的目的。

2.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得不到保障。很多学校都深知会计实训基地建设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无论是财政拨款、还是经费自筹的职业学校,在有限的资金供给下,必须统筹安排资金的具体使用。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当学校面临多个专业实训基地待建、招生规模扩大引发的教学常规设备配置需求以及新校区建设的资金需求等问题时,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往往会毫无疑问的被搁浅或所需经费被削减。在建设经费得不到保障的条件下很难要求建设出质量。

3.企业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转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但纵观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状况,企业均很少参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家支持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的扶持力度较弱。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主体,校企合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利益驱动,很难让其产生参与的动力。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的有力协调,或通过立法强制要求企业参与,或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行政特权、奖励、宣传等手段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让企业意识到参与校企合作既是责任与义务,也是企业经营与投资所需。

4.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很多职业学校虽建有校外实训基地,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绝大部分的校外实训基地仅仅起到了提供训练场地的作用,在实训方案和实训计划的制定、实训指导、实训考评等环节很少或没有发挥企业的力量。这使得校企合作仅停留在表层,要促使校企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必须以制度等形式明确校企分工,从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权利、责任、考核、奖惩等环节具体规定企业如何参与日常实训教学和集中实习指导,以及对校外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权责进行界定,以免产生学校认为学生不在校应该归企业管理,企业则认为学生未毕业、不是单位员工应该归学校管理,结果造成学生无人管理的漏洞,万一出现安全事故,会严重挫伤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阻碍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5.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与国外职业教育相比,国内职业学校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学校从技工、中职到高职逐步升格过程中原有的教师和学校逐年从大学校园招聘的大学生、研究生,从企业招聘进来的教师比例非常小,即便是兼职教师也主要以退休教师、在读本科或硕士研究生为主,仍然很少有来自企业的专业人士。这些教师大多没有实践经验,少部分“双师型”教师进入职校后也因各种原因逐渐不参与实践锻炼。让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去指导实践技能为零的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不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这严重束缚了实训基地的建设。

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应对之策

相比较于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更多的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而企业投入职业教育的动力涉及到很多因素,需要国家法律的完善、政府的扶持等宏观条件的支持,这些是职业学校很难左右的。因此,如何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创建好校内实训基地显得更为重要和实际。下面对扬州商校的校内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出笔者的一些想法。

(一)发挥学校财务部门对实践教学的作用

学校的财务部门是一个现成的会计实训基地,但因各职业学校财务业务量有多少、办公场地有大小、财务人员力量有薄弱的区分,该实训基地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别。扬州商校财务处现有8名财会人员,其中3名为教学工作、行政工作“双肩挑”人员,这为财务处成为校内实训基地解决了指导教师的问题。该部门有3间办公室、1间财务档案管理室,合计能同时容纳8名以内的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有财务核算系统、无现金报账系统、收费管理系统、薪酬管理系统等,业务涉及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设置、报表的编制及打印、档案装订及管理、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票据的使用及管理、工资核算及查询、学生收费管理及查询、纳税申报与管理等,学生如果能在这里进行实际锻炼,接触的业务面相对而言还比较全面。

具体操作:以班级为单位、按专业成绩的高低顺序分组轮流进入财务处实践(这样分组便于指导教师把握实操内容的难易程度),每组实训周期的长短视实践教学课时安排和学生人数而定。学生进入财务处,首先从收费工作开始入手,让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收据的开具、收现与POS刷卡的操作、每日下班前的现金盘点等。然后是现金出纳岗位实践,让学生了解报账流程、现金收支规定以及无现金报账系统的使用。第三是银行出纳岗位实践,主要让学生体验支票等银行结算票据的填制、银行转账的操作流程、银行回单的收取与交接以及银行对账工作。第四是记账凭证、账表、合同等财务档案的整理、装订与保管方面的实践。第五是账簿设置和报表编制方面的实践,让学生体会电算化条件下如何自动生成明细账、总账和财务报表,重点解释报表项目如何进行取数公式的定义。记账凭证的编制与财政集中支付业务鉴于实践时间的限制和这两项业务的特殊性质,不拟采用手把手教的形式,而采用让学生现场观摩的方式,把相关要领跟学生交代清楚,让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在会计实训室通过电算化财务软件进行实操。

将财务处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优势在于:实训所需的场地、硬件和软件资源、指导教师都是现成的,随时可以投入使用。但该实训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一是因为办公室空间范围的有限,不可能接受整班实训;二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和原则、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名称和项目都与企业会计有较大的区别,学生在编制记账凭证环节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辅导,这会影响实训的周期;三是有些财务信息相对比较敏感和重要,不适宜让学生接触,如何在实训过程中保护好这些财务信息值得考虑。

(二)利用学生创业园创建校内实训基地

扬州商校学生宿舍区设有学生创业园,学校免费提供场地和水电等配套设施,目前已开的店铺涉及烹饪、人物形象设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动漫设计等专业,全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经营管理。创业园的创建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专业技能,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专业的认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自由组建,没有发挥校内各专业协作的优势,浪费了很好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资源。如果能将创业园区的店铺由学校牵头、专业教师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创建成校内专业共同协作的实训基地,将是非常好的一个综合性的校内实训基地。

具体运作如下:根据校内专业特点选择好店铺的经营内容,并给各店铺分配适宜的场地,学校为各店铺配置基本的办公设备,然后根据管理岗、一般工勤岗、财务岗、信息技术岗等需要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组组建团队开展经营活动,每个专业配备专职实训教师若干名。每个团队定期进行轮换,学校按学期或按学年进行业绩评比,对于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当创业园区的店铺运转成熟后可以逐步扩大规模,借鉴大润发等大型超市的运作模式将创业园与校园超市进行整体规划,打造成综合度更高、规模更大、管理更规范的校内实训基地。超市的日常运营由商务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负责,商品的配送及仓储由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负责,超市的财务工作由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负责,超市的网店业务由电子商务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共同开发和管理,超市的布置和装饰由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超市还可以提供餐饮、美甲、发艺、照片冲洗等服务,将烹饪、人物形象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都囊括进来。

该实训基地的创建优点在于实习岗位相对有保证、学生参与度高、教师指导方便,如会计专业,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到收银、盘点、审核、监督、财务分析、财务软件的熟悉等都能得到锻炼,且所有的环节都是真枪实战。创建的压力在于对学校统一管理、各专业教师协同指导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在相关制度比较完善和管理较为规范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开展。

(三)成立会计服务公司创建校内实训基地

在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和学生实习都难联系到合适企业的状态下,学校可以考虑自行成立会计服务公司。会计服务公司的业务范围涉及不同的行业和不同性质的单位,业务种类包括记账、税务、纳税筹划、财务管理及咨询等,成立该公司一方面可以保证教师挂职锻炼的实现,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巩固其专业知识,并为其日后就业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增加就业竞争力。以扬州商校而言,首先,该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有20名专业教师,其中16名具有硕士学位、5名副教授、2名注册会计师、1名注册税务师,3名会计师、2名审计师、3名经济师,成立会计服务公司具备较充分的人力资源;其次,学校有多个会计专业实训室,场地固定、宽敞,相关设备和财务软件比较齐全,这为设立公司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条件;第三,学校设立公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的专业实训和教师的挂职锻炼问题,服务收费一般低于市场价格,但服务质量却往往会高于校外的很多服务公司,而且教师还可以凭借其税务知识帮助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这对承接业务具有较强的优势;第四,扬州有很多个工业园区,区内有很多小微企业需要记账、纳税申报等会计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业务量。由此可见,扬州商校设立会计服务公司具备可行性,公司的成立对校内会计实训基地建设注入了一股很强的力量。

具体操作:指导教师可选取一家业务综合性高的企业,将相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表等转换成PDF格式(可将企业名称隐去)并做成演示文档用于实训前的要点指导。然后由学生独立开展企业账务处理,教师对于学生有疑问的地方予以指点,每一个阶段的实训完成后,学生要撰写实习小结,教师根据学生实训完成的质量和小结反映的感受进行考评,给出学生过程性实习成绩。待规定阶段的实训都完成后,学生再完成校内实习报告,内容涵盖在校期间的所有实训(学校可从该报告中得到改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些建议和思路),教师根据该实习报告的质量给出学生终结性实习成绩,再根据过程性实习成绩与终结性实习成绩的权重给出学生校内实训的总评成绩。

该实训模式的优点在于:第一,实训业务都是企业真实发生的,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原始凭证,减少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陌生感,这些实训经验的积累,帮其消除了找工作时缺少工作经验的不足,增强其就业的自信。第二,教师通过参与实训指导,尤其是当有企业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情况下,教师的挂职锻炼也落到了实处,解决了挂职锻炼与教学、科研任务的冲突,有利于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三,会计服务公司的有效运转,对学校的发展也是利益颇多的举措,一方面可以帮助职业学校进行会计专业的招生宣传,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职业学校服务当地经济的能力。该实训模式的压力在于:学校对该公司的硬件和软件需求必须给予大力支持,如场地、设备、财务软件、办公用品、人员配备、运作模式、制度建设、法律责任规避等。

(四)小结

以上三种实训模式有各自的优缺点,为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对在校的所有会计学生进行统筹安排,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真正进行校内实训。扬州商校的五年制高职为初中起点的学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刚从中学跨入职校,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学生需要一段时间来逐渐适应,这一年学生刚开始接触会计专业课程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实训内容最好以点钞、小键盘录入、珠算等不需要太多理论支撑的技能训练为主。二年级阶段,随着《出纳实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专业课的开设,学生可以逐步进入实训室进行单项实训操作,如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登记和报表的编制,对于一些基础较好、学习热情高、技能较扎实的学生可分组轮流进入财务处进行实践。三年级时,《成本会计》、《纳税实务与申报》、《T3软件》和《财务管理》开始开设,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创业园实践,按照班级号的先后顺利轮流进行,每个班的学生分组进入不同的店铺,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设置不同的岗位协作实操,并定期轮岗,以让学生对企业会计工作有全面的、感性认识。四年级及五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第二学期学生进行校外实习)则可以进入校办会计服务公司实习,学生可根据日后求职意向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账进行实践,为毕业顺利进入中小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积累相关的经验。

二是要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相关制度建设。如对参与实训过程的教师、学生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奖惩措施等都要做出明确规定;对各层次实训活动的程序、要求和考核也需做出具体的规定;对于实训基地的网络维护、设备维修等技术问题和后勤保障也应明确到负责的部门及具体人员,确保校内实训基地的有序运转。此外,基于会计信息保密性的考虑,实训前可要求学生签订保密承诺书,这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之一。

三是要优化实训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在本校“双师型”教师力量较弱的情况下,及时从企业聘请专业人士以兼职教师等身份充实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共同协商制定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和实训计划,提过实训质量。

四、总结

相比较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突出优势在于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让职校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保持竞争优势对职业教育过程中适时、适量、适法地开展实践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在现有法律法规保障、政府扶持力度和企业参与热情的条件下,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创建适合本校职业教育需要、切实可行的实训基地,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持续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校级课题“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莉.“互联网+”条件下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3):125-128

[2] 李凌.高职院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的路径分析――以会计服务公司的设立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16(03):66-69

[3] 杜青.让职业梦想放飞在会计模拟实训基地[J].现代职业教育,2015(26):30-

[4] 林英法.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基于记账公司平台[J].会计之友,2010(06):114-115

[5] 杨敏,廖良林.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财会通讯,2008(06):58-60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 江苏扬州 225127)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