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正比例教学反思范文

正比例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正比例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正比例教学反思

第1篇:正比例教学反思范文

建构“学为中心”的课堂,是我国当下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取向。“学为中心”的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在“学为中心”的课堂中,学生能动地、自主地学习成为其学习的基本状态,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我想:如果教师不教,先让学生学习,学生会学得如何呢?如果没有教师,只有教科书,学生能不能学习?如果能,那学生能学会什么?能学到什么程度?反思我们的教学,学生能学了,我们放手让学生学了吗?当学生自主学习了,他们达成我们预设的教学目标了吗?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的教学又该如何推进呢?

基于上述追问,我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做了一些尝试:一是将“正比例和反比例”安排在一节课中学习;二是组织学生在课前先自主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三是调整教的方式,进退之间,依学而教。我以为,这样教学,可以更从容地从学生“学”的角度组织练习,关注并处理学生在认识正比例、反比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反思往常的教学设计,往往看到教师却难见学生,关注了“教”却忽视了“学”。过度的“教”的设计,逼仄了学生学的时间与空间,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把“学”放到教学的中心位置,意味着把学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意味着学生可以应用多种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让学习看得见。看得见的学习,不是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而是他们自主地往前走,教师与学生相伴而行。如此课堂,从“为教师的设计”走向“为学生的设计”,进而走向“和学生一起设计”。把“学”放到教学的中心位置,意味着课堂成为基于学生的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习的真正的“学堂”。如此“学为中心”的课堂,是我们所期待并且能够实现的“另一种可能”。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2.在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互依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提高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能力,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活动及意图】

课前,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如下“研究学习”材料:

(1)什么叫正比例?举例说明。

(2)什么叫反比例?举例说明。

(3)比较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和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我的发现――

(4)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我的总结――

(5)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我的疑问――

【在没有组织学生学习正比例、反比例之前,学生对于正比例、反比例不是一无所知。课前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学习,这既是一种学习内容的安排和学习任务的明确,又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即教师在“教”学生思考、研究的路径,也为学生提供了课堂交流的线索。与学生按照有关提纲与问题对相关内容作探索性理解“在前台呈现”相对照的是,教师先进后退,教师的“教”退到了幕后。】

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有关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

二、组内交流学习

继续谈话:在课前,我们已经对“正比例和反比例”进行了研究学习。请大家在小组里,就“研究学习”材料中的问题进行交流,一会儿我们用抽签的方式选择与全班交流的小组。

学生按4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两个层次的交流互动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两轮学习。第一轮是组内交流学习。每位学生在小组内要将自己课前研究过程中的想法与困惑、发现与疑问和盘托出。之后,小组成员商讨,如果我们这个组在全班交流,如何整合小组内各人的想法,如何分工将小组的学习成果向全班介绍。第二轮是全班交流学习。由一个小组在全班主讲,其他小组的学生先听后讲,也就是听完该小组的讲解之后,再陈述各自的想法。用抽签的方式产生与全班交流的小组,其意图是让所有的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都有可能也有能力与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学习

用抽签的方式产生与全班交流的一个小组。

1.组织交流“正比例”。

交流“研究学习”材料第1题。预设:小组中的第一位学生会和全班交流“正比例”。学生可能照搬教材中的例子,然后介绍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相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教师追问:“关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能举例说说其他相关联的量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关例子,学生辨析:

(1)练习本的本数和练习本的总价。

(2)汽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

(3)考试试卷中的得分与失分。

(4)学生的身高与数学考试的成绩。

讨论: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用表格呈现时间和路程的数据(如图1),并说明其比值一定。教师引导学生横着看表格,发现了什么?竖着看表格,发现了什么?横着、竖着联系起来看,发现了什么?

引导小结:通过观察和计算,我们对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有两点发现:一是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也就是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二是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的比的比值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第2篇:正比例教学反思范文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都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当然,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有正确的心态:积极主动地面对学生在学习上所犯的错误。因为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手段。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便是这个道理。如果作为教师能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错误,并且主动利用这种错误,即把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上出现的这种错误,转化为教师教学上的财富,并把这种错误发掘为促进学生正确发展的教学资源,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首先,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探究兴趣。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时,出现这样一道判断题:“当一个圆的周长一定时,那么这个圆的直径和π成反比例。”全班同学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对”,当时,我并没有立即否定,而是提醒学生想想反比例的意义和它的特点。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念道:“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也跟着变化,它们的乘积一定,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就是反比例关系”。“那直径和π是不是相关联的量?”“不对,这两个量不成比例!”立即就有同学举手回答道。“为什么?”“因为直径的长短根本不能影响π值!”“也就是说,直径和π并不是相关联的量。”“那为什么你们最初都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我们只看到乘积一定,被表面现象迷惑了。”“这个同学说得真对!”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而我也向这位同学投去赞赏的目光。“那以后在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注意两点:(1)首先看这两个量是否相关联,也就是说一个量变化,另一个是否也跟着变化,但两者的变化方向是相反;(2)再看两者的乘积是否一定。”正是由于这个错误引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提高了同学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在同学们“欲罢不能”的探究氛围中,我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此题改为:当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时,它的周长与π是否成正比例?”同学们马上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片刻,就有同学举手回答:“不成正比例,和上题一样,感觉像,但并不是。因为三个量中,有两个量是定量。”“嗯,不错不错,那此题可以怎样讲呢?”立即有同学抢先回答,可以这样说:“在同一个圆中,它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为什么?”“因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π,而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所以我们说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对此,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圆的周长一定(或圆的面积一定)时,π和直径或半径(或半径平方)不成反比例;或者当圆的直径或半径一定时,π和周长也不成正比例。”整节课上,同学们主动、积极思考,他们思维活跃,热情空前高涨。

其次,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在解决分数工程应用题时,学生做这样一题:“一项工程,甲独做15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两人合做,几天完成?”有同学列出如下算式:1÷(15+12)= (天)。我组织同学们思考,分析此种列法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何改错,并且让同学们积极讨论。最后,有同学说:“两人合做才用 天,不足1天,不合常理呀!”有同学说:“求合修的时间,应该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呀!”也有的说:“上面这种列式错在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之和。”“那该怎样列式呢?”最后,集体将算式订正为:1÷( + )= (天)。一道错误的算式,引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找错、论错、改错,在这样的反思中,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再次,利用学生学习上出现的错误,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时,就有这样一道题:“篮球场长28m,宽15m,用1:5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求出它的图上面积。”多数同学都是先求篮球场图上的长和宽,再求出操场的图上面积,但有同学列出了这样的算式:(28×100)×(15×100)× =8400(平方厘米)。我请这位同学说出这样列式的理由。他说:“先将球场的长和宽的长度化为厘米,求出操场的实际面积,再将实际面积缩小 ,就得到了操场的图上面积。”我让同学们将自己的算法与这位同学的算法做对比,找出差异在哪里。有同学说:“这个比例尺是将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 ,而不是讲实际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对,它的面积不只缩小了 !”“长和宽都缩小了 ,面积相应地在缩小 × !”我请刚才那位同学重新列式,他很快列出了:(28×100)×(15×100)× × =16.8(平方厘米)。这位同学敢于突破常规,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虽然开始做错了,但通过大家的讨论、启发,最终列出了正确的算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变废为宝。同样,在教学上,学生学习上的错误,一样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资源。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将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转化为教学上的财富,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

第3篇:正比例教学反思范文

年级

设计者

卢靖

课时数

45

课时

课题

比和比例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比和比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能应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

3、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比和比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正反比例关系.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准备过程:

1、解方程:38:X=0.5×19

2÷x3=0.5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①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

②吴刚的身高和年龄.

③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

回忆:⑴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

⑵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

⑶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下表。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式

正比例

反比例

⑷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

通过交流,概括出“一找、二想、三判断”,即:

一找: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二想:两种相关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三判断:根据关系式,看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判断成什么比例。

二、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1.

知识梳理:

①我们小学阶段学到了哪些基本性质?

②有关比与比例的应用题有哪几个类型?

③关于比与比例的应用题你对大家有哪些提醒?

2.

形成网络:(1)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等式的性质。

(2)比与比例的应用题可分为比例尺的应用题、按比分配应用题、正反比例应用题等.

比例尺的应用题:

①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求比例尺

关系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②已知比例尺与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关系式: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③知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关系式: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按比分配应用题:

一般解题方法:①求出总份数----求出一份数-----求几份数

②转化成分数应用题:求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求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正反比例应用题:

解答方法:①分析数量关系。判断题目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②找等量关系。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

③列方程并解答,并检验。

三.巩固练习:

(1)填空:①0.25=2()=(

):12=4÷(

)=(

)%。

②0.375:9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③若A:B=3:2,当A=2时。要使等式成立,B应是(

)。

④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锯成3段需6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6段需(

)分钟。

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1:1,这是一个(

)三角形。⑦如果图上距离4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千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若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4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2)判断:

①在一个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一定成正比例。(

②3:8的前项加上9,后项应乘3才能使比值不变。(

③因为5a=6b(a、b不为0),所以a:b=6:5。

(3)解决问题:(见课件)

第4篇:正比例教学反思范文

课前思考

“成正比例的量”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这是一节概念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并能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本人曾多次执教过这节课,但每次总觉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只是机械的跟着老师完成下面的教学环节:

教师出示例题中的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

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思考一

“为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正、反比例这部分的知识”?在六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正比例和反比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肩负了帮助学生完成一次认识上飞跃的重要任务。学生将从大量对“常量”的认识经验中逐步过渡到认识“变量”,这是函数思想渗透的重要契机。即“学习这部分的知识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更好的实现小学与中学数学学习上的衔接”。

思考二

“是什么?”——这一知识的本质是什么?教材中用了一大段语言(共65个字)描述了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其实它就是学生今后要继续学习的正比例函数的雏形,是研究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之间的一种数学模型。说到函数,老师们可能并不陌生,虽然小学阶段不出现函数这一概念,但在小学阶段始终都渗透着函数思想,因为有变化的地方都蕴含着函数思想。

思考三

“怎么学?”——抓住本质,激活元认知,渗透函数思想。

函数的核心是“把握并刻画变化中的不变,其中变化的是‘过程’,不变的是‘规律’(关系)。”因此要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存在许多变化的量,而这些变化的量又有一定的联系,如一个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而我们要探究的是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实践:

(一)认识生活中变化的量,初步感知相关联的量。

(1)师:同学们,在今年的春晚中有一个节目感动了全国许多的观众,它就是“时间都去哪儿了”。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欣赏一下这个节目。在欣赏的同时,请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5张大萌子成长的照片)

(2)学生观察图片并发现变化的量(年龄、身高)。

(3)把这些数据整理成表格,请看。

观察表格,说说小女孩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

师:(小结)身高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像这样一种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种量的变化,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联系生活,进一步感知相关联的量。

(1)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两种相关联的量,能举些例子吗?

(2)老师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例子,你们能从中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吗?

情境1:(图片形式呈现)

师:看完了春晚,小明领到了1000元压岁钱,正在计划着怎么用。

计划用去100元,还剩下900元。

计划用去200元,他还剩下800元。

计划用去300元,他还剩下700元。

情境2:圆的半径和周长(课件动态呈现画圆的过程)

情境3:行驶的汽车的视频。

师:(小结)只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相关联的量,也就是一个量总是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在变化的过程中他们有什么规律吗?

2.探索相关联的量,研究变化规律。

情境4:书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拿出答题卡1(例1),按照要求,填写表格,并回答问题。

例1:

(1)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填表格。

(2)观察表格,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师:现在,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师:是的,总价随着本数的变化而变化,在这变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是不变的吗?

生:单价。

师:单价真的是不变的吗?谁会用数据来说明?

生:15÷1=15(元),30÷2=15(元),

师: 这个比值15实际上表示什么?(单价)

师:他们的比值都是15,所以说比值相等,也可以说单价是一定的。

师:(小结)现在咱们来回顾一下,刚才是怎样研究这道题的?

(1)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总价和本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随着本数的变化而变化。(2)通过计算我们还发现,总价和本数的比值(单价)是一定的,也就是不管本数与总价怎样变,但单价始终不变。

3.进一步探究,感悟成正比例的量。

(1)同桌合作探究。

师:你会用刚才这样的方法来研究这些例子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以下的问题进行研究?)

①表格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②写出几组这两种量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算一算他们的比值相等吗?

(2)汇报交流(略)

(3)观察比较,揭示规律。(课件:出示下面三个表格)

师:现在老师把刚才咱们研究的三件事放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事情不一样,但它们的意思都一样。

生:都是相关联的两个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

生:他们的比值是一定的。

师:说得真好,事情不一样,但它们却有共同的地方?

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当他们相对应的比值一定时,我们就把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板书课题:成正比例的量)

4.归纳概括成正比例量。

(1)结合以上3个例子说一说谁和谁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么?

(2)不用例子,你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吗?

(3)请翻开书P39页,读一读书上的概念并会用字母表示。

5.用图像表示成正比例的量。

(1)师:(课件出示坐标图)你知道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吗?

师:如果把这些点描在图中,并把它们连起来,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一条线呢?

(2)师:仔细观察,老师画的跟同学们的有什么不一样?(从零开始)

师:是啊,成正比例的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师:想象一下,如果这辆车一直开下去,会是怎样的情形?

(3)师:不用计算,根据图像判断,如果汽车行驶2.5小时,路程是多少千米?

如果汽车行驶了360千米,用了多少时间?

小结:这条直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对数字与它一一对应。

三、巩固应用,判断成正比例的两个量。(略)

教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正比例关系的理解有了质的突破,关键是教师抓住了知识的核心,设计了有价值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数学活动中建构知识体系,感悟函数思想方法。

1.激活经验,直观感知。

激活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相关联的量。学生举例后,教师又提供了4组的例子,这些例子的呈现方式有静态的图片、动感的视频等,从不同的视觉感官上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直观的感知一种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种量的变化。

2.自主探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是“指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2次自主探究的机会,首先在例题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购买图书的直观图和数据填表格,然后同桌交流“你能结合数据说说书的总价与数量是怎样变化的吗?”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习惯比较两个量的增减变化,习惯把两个量进行四则计算。怎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比较“比值”上呢?教师适时的追问很重要,如“在这变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是不变的吗?”“谁会用数据来说明”。通过追问,让学生在思维的冲突中思考,不管数量与总价如何变,单价始终不变,并通过小结帮助学生完善探究的策略和方法。“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研究下面的题目吗?”接着教师再次给足时间让学生探究,学生在探究中进一步感悟相关联的两个量在“变化中的不变关系”,通过观察、比较,突出了“成正比例的量”的本质特征,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体会到数学知识是怎样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且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3.数形结合,渗透函数思想方法。

本节课除了从“数”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还从“形”的角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渗透函数思想方法。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函数图像,在此之前他们甚至都没有见过图像,不知道图像是什么样的,因此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大胆地为学生设计猜想、探究、实验和验证的活动,如:“如果把这些点描在图中,并把它们连起来,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一条线呢?”“你们画的图与老师画的有什么不同?”“如果这辆车一直行驶下去,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教师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它可以延伸,即不断的运动、发展、变化。接着又通过一组的问题,如:“不计算,你能知道这辆汽车4.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吗?”“行400千米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这条直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对数字与它一一对应。在图像的观察、绘制和分析中丰富对变化的认识,让零散的连起来,让静止的动起来,让变量之间的抽象关系显得更加形象、直观,这个过程就是函数思想方法渗透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2]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作者简介】

第5篇:正比例教学反思范文

一、利用“错误”激发兴趣

二、利用“错误”拓展思维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差异会经常出错,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还是不够的,自我否定、自我纠错的过程也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错误”,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复习题第3题:“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5厘米;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千克,求弹簧总长y(厘米)与所挂物体质量 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本题学生由于没审清题意,认为弹簧总长与所挂物体成正比例函数,题中“成正比”是成正比例函数关系,这里是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函数,而弹簧总长y(厘米)与所挂物体质量 x(千克)之间应成一次函数关系。通过本题的错误分析,学生对于下面一题“ 2? y与x成正比,当 6, 1?==yx求y与 x函数表达式。”能够懂得应把“ 2? y”看成一个整体变量,设“ kxy =”来解,结果 y与 x成一次函数关系。让每个学生找准学习的方向,完成在数学学习方面应该完成的任务,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利用“错误”反思教学

错误虽然是不对的,但是任何人不可避免。我们要善于利用学习中的“错误”,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自我内化。

(比计划中的a台多的为正数,比计划中的a台少的为负数)(1)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本星期所生产的彩量的总产量。”由于平时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都是表中的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因此,本道题学生在解题时出现了一种本能反应,误认为这里的正数就表示比前一天多的台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台数,解答为:“(1)星期一:a- 1;星期二:a- 1+3;星期三:a- 1+3- 2??本星期所生产的彩电总产量为(a- 1)+(a- 1+3)+(a- 1+3- 2)+ ??=7a+20,”而正确的答案应为:“星期一:a- 1;星期二:a+3;星期三:a- 2??本星期所生产的彩电总产量为(a- 1)+(a+3)+(a- 2)+ ??=7a- 4,”全班35位学生竟有16人犯同样的错,可见平时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审题的关键,指出特别易错的地方,必要时可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能经常遇到与上面这个教学中的实例相类似的情况,古人云“失败乃成功之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以此为契机,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智慧。

四、利用“错误” 培养创新

通俗地说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例如:“阅读下题及其证明过程:“已知:如图,D是ABC中BC边上一点,EB=EC,∠ABE=∠ACE,求证:∠BAE=∠CAE.

五、利用“错误”积累资源

第6篇:正比例教学反思范文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温习等。

教学:百分数的利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总温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定、用方向和间隔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匀数、解题策略的灵活应用。

二、教学要求

1.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平常生活中的题目。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定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题目;能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量的值估计另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方格纸等按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熟悉圆柱、圆锥的特点,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提取统计信息,解释统计结果,并能的判定或简单的猜测;体会数据产生误导。

6.经历从生活中题目、题目、解决题目的进程,体会数学在平常生活中的作用,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题目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进程,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题目,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系统的整理和温习,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惟能力和空间观念,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题目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爱好,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生活实例使学生熟悉负数,负数在生活中的利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题目。

在空间与图形,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圆柱、圆锥特点和知识的与学习,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统计,本册教材安排了数据产生误导的内容。简单事例,使学生熟悉到统计图表虽便于判定或猜测,但如不分析也有不的信息错误判定或猜测,对统计数据、客观、的分析的性。

在用数学解决题目,教材一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题目;另外一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学生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进程,体会如何对简单的题目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题目的能力。

本册教材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利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题目,体会的乐趣和数学的利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利意图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温习单元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后,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次系统的、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环节。整理和温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的基础;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题目和解决题目的能力。

四、学情份析

本班共有学生29人,大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习还需端正;有学生自觉性,上课留意力不;作业等;还有学生(胡志强、裴玉琴、陈建宏)基础知识,学习数学有。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的,应培养的学习数学的能力,的学习,使学生在中人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找出解决题目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爱好。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鼓励性、自主性、性教学策略,以题目为线索,恰当应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要求,不购买温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课堂练习的多样化,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题目。

4、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好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延续发展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教材的上风,在教学进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基础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留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情境选择方法解决题目的意识。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熟悉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意义来引发和培养学生酷爱数学的情感。

7、对家庭教育的。家长遵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学生对待与失败,英勇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学习:

①预习教材,知识,是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题目的方法。

第7篇:正比例教学反思范文

本节是新人教版第十四章一次函数第三课时的内容,是在前两课时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两点法画一次函数图像的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节主要内容则是对简便画法本身的进一步反思,求函数的表达式。

2教学过程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次函数的定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回顾一下?

学生1: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 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师:在一次函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怎样的?

学生齐答:y=kx+b

师:对,那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形式呢?

学生齐答: y=kx师:通过解析式我们可以画出函数的图像,那么如果反过来,给出函数的图像,你能否求出函数解析式呢?请看图(幻灯片)

师:现在给5分钟时间给各组之间互相讨论一下,等会说说你们的想法。

(5分钟后)

小组1:图1的函数解析式为y=2x,图2没看出来。

师:那你是怎么得到图1的函数解析式为y=2x的?

小组1:就感觉是这样,猜的。

师:呵呵,那你的感觉挺灵的,请坐。有没有同学有解答图1的思路的?

小组2:因为图1中的直线过原点,所以它是正比例函数,那么其解析式必为y=kx形式,;同样由图可知图象经过点(1,2),所以该点坐标必适合解析式,将坐标代入y=kx即可求出k=2。

师:回答的非常好(掌声鼓励),首先我们要得到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根据它经过的点,求出它的比例系数,接下来我们就把过程写一下。

解: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kx

将(1,2)代入y=kx中得2=k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y=2x.

师:那么图2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呢?请同学们再进行思考一下。

(2分钟过后)师:有没有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回答一下?

课代表:图2中直线的函数是一次函数,故其解析式为y=kx十b形式,同样代入直线上两点(2,0)与(0,3)即可求出k,b, 确定解析式。

师:能到黑板上板书一下你的解题过程吗?

课代表(板书):解: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

将(2,0)与(0,3)代入y=kx+b中得

0=2k+b;3=bk=-3/2

解得,k=-3/23=b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y=-3/2x+3.

师:答案是对的,过程有些许不足,因为两点都在函数的图像上,所以两个点的坐标应该同时满足函数的解析,从而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出k,b 的值,(见标注)最后得到解析式。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样一道例题

(幻灯片)1.例题: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5)与(-4,-9).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师:那这道题该如何解答呢?

学生抢着说:把点的坐标代进去

师:代到哪个式子?

学生抢着说:y=kx+b中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做这道题

(作好板演示范)

师:现在同学们观察一下,以上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吗?思考一下

学生2:首先先设出函数解析式,求出解析式中k和b,最后代回去写出解析式。

师:的确是这样,像这种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这就是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也是以后我们求其他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给它分步骤的话,可分为:设(解析式)、代(方程)、解(方程)、写(解析式师:那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3: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里只需一个点,而求普通的一次函数解析式需要两个点。

师:真让我惊讶!看来你的观察能力很强,大家看一下是否如他所说的?

师:其实在正比例函数中,图像一定过原点,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只需要除原点以外的一点坐标即可。

师:那么接下来就来考察你们学的怎样,请看下列题

(幻灯片)1.写出两个一次函数,使它们的图象都经过点(-2,3)

2.生物学家研究表明,某种蛇的长度y (cm)是其尾长x(cm)的一次函数,当蛇的尾长为6 cm时,蛇长为45.5 cm;当尾长为14 cm时,蛇长为105. 5 cm.当一条蛇的尾长为10 cm时,这条蛇的长度是多少?

(当场完成,并讲解)

师: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上到这里,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4:怎样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

师:恩,好的,还有吗?(沉默中)

师:事实上,通过前面的学习以及今天的内容我们发现数与形之间是可以结合互化的。

师:作业:同步学习指导一次函数(三)

3教学反思

第8篇:正比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数学课堂;五分钟限时测试;教师反思

一、概念界定

所谓课堂“五分钟限时测试”,就是一堂课上完后,教师利用课内的后五分钟时间对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测试,通过测试后得到的结果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一种的有效方法。

五分钟限时测试的意义在于:①反馈及时,真实可靠,可信度强;②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组织题型,容易操作;③根据反馈的信息可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简洁有效,针对性强。

二、问题的提出

一次,听八年级一位教师的课,一节课下来感觉挺不错的。等小结完毕,笔者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全班56名学生做,规定时间是五分钟,时间一到就立即收上来。

7.3一次函数测试题

1.下面四个函数哪个不是一次函数( )

A.y=0.3(x+1) B.y=0.4x-16

C.y=■x D.y=■

2.y关于x的一次函数y=-2(x-1)+x中的一次项系数k= ,常数项b= 。

3.若y=(m-2)■是一次函数,则m= 。

4.已知y是x的正比例函数:

(1)若比例系数为-■,则函数关系式为 ;

(2)若x=-3,y=6,则函数的关系式为 。

5.已知y是x-1的正比例函数,当x=-2时,y=9,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x取何值时,得y≤8。

第1、2、4是课堂教学重点的概念题,第3题是一字不改的课堂练习题,第5题是只改了几个数字的练习题。批阅结果统计如下表:

从上面得到的统计结果看,不难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第3、5两题,为什么在课堂上看到的现象与测试的结果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

三、分析问题

第1题错误的有21人,其中选A的有14人,选C的有7人。主要原因是概念不清,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辨析不清。

第2题错误的有14人,k和b全错的有7人,k正确b错误有2人,k错误b正确有5人。主要原因是计算错误和不会方法。

第3题错误的有41人,其中审题不细的有26人(m=±2),概念不清的有11人,其他原因有4人。

第4题错误的有11人,主要原因是计算错误6人,方法不会的有5人。

第5题错误的有33人,因概念不清而出现错误的有23人。错解如下:

解:y是x-1的正比例函数

设y=k(x-1),把x=-2,y=9代入,得K=-3,

y=-3x

另外,方法不会的有6人,其他原因出错的有4人。

从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教师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教学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在设计之前,教师要充分考虑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结构,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在课堂上凭教师的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所得到的反馈是不能说明全班学生的真正掌握情况的。因为:①提问到的学生是否具有代表性?②学生自己举手是否真实地表达了他(她)的真实程度?③课堂上的每个知识点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第二,学生对概念辨析与方法掌握的关系不清。由于许多教师对数学的概念教学一般都不太重视,认为只要多做题,并及时总结方法技能即可。殊不知,学生如果概念不清,讲了再多的方法学生也是无法理解的,更不用说应用了,造成的结果是课堂效率低下。

四、课堂“5分钟测试”给教学反思提供了依据

课堂“后5分钟测试”是反映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平台。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中学数学教师直接置身于现实的动态的教学情境中,能够即时观察教学活动以及相关现象,如果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后,能够依据自己的教学过程自觉地进行反思,那对以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后5分钟测试”的结果,是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1.反思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整体有效性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上课而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积累有关资料、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等的依据,是教师有效上课的重要前提。反思教学设计不是一般地回顾教学设计情况,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反思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设计的各环节进行再思考。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反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不完善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改进。通过教学反馈,检验实际的改进效果。

(4)如果重新上这节课,会怎样准备?有什么新的想法?听课的教师或者专家对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2.反思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知识点的有效落实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那注定是要打败仗的。教学目标中的“学会”、“理解”、“掌握应用”等条目的内涵要清晰,理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之间的关系。内容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否则就达不到预设的效果。

教学目标通常是策略性的,可观察、测量、评价的。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设计教学目标方面除细化目标外还应:

(1)对教学目标应定量描述,如在5分钟内要解决一道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的问题。注意这里的5分钟,仅仅是常态环境下的一个教学假设,它看似一个常量,实际上,这里的时间应该是教学内容、学校生源、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的一个多元函数,应考虑具体情况设定具体的达标时间。

(2)明确设定完成具体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如自主完成、合作完成等。

(3)构建二级目标,弥补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之间的断层,如哪些学生完成什么内容都应明确。

(4)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内容的设置应有梯度的,层层递进。

(5)建立课堂预警备案,对实施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超出预设的行为要有应急方法。

3.反思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增强情感效果

教学设计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将课本中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以转换成输出状态的知识信息。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应具备:

(1)要有章节的整体设计和每节课的整体思考。

(2)要有教法、学法的设计,教法、学法的设计与制定应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如果把确定教学目标和了解学生的初始特征当作医生弄清病理、诊断病情,那么教学方法的制定与设计无疑就是开处方对症下药。

(3)要认真准备小结。不少教师认为小结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事,或者写小结也只是新授内容的简单重复。这样的小结没有起到画龙点睛、承上起下的作用。

(4)要对每节课进行自我总结,加强同教材教师间的集体教学设计。

4.反思对学生初始特征的了解,少走弯路、叉路

在教学设计中除了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学生初始特征的了解。一个不了解学生的教学设计是收效甚微的。

现实中,一些教师虽然知道备学生的重要性,但却疏忽对学生的了解,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知识目标上,使课堂往往出现以下现象:

(1)忽视对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与能力的了解,常听到有的教师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

(2)教师站在讲台上洋洋洒洒,慷慨激昂,学生似沉默的羔羊。

反思现象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应埋怨学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学生不接受这样的讲解方式,还是认识上有差异;是学生不感兴趣,还是教师点拨、引导不到位;是教师制定的难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的难点出现了不合拍,还是教师期盼过高,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千万不能埋怨责怪学生,不反思自己,以致把简单的问题都变成学生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要教给学生需要的数学。

反思现象二:作为教师,必须在设计教学内容前,切实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认知上存在的困难,而不是凭主观想象组织教材,以致出现学生听不懂的状况。或者对那些学生已懂而没问题的内容,教师却反复大讲,令学生感到失望。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学生的知识需求,要突破重点、难点,要做到“挠痒挠在痒处”。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圆”这节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圆吗?能对圆作一描述吗?”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圆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从学生反馈上来的信息确认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并据此设计教案、选择教法、创设问题情景,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第9篇:正比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案导学;新课改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思想逐渐转变为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主。这种转变主要强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将传统的以讲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我们一般称为“研究性学习”。在这种大改革的前提下,“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逐渐地应用到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学案导学”主要是由“学案”和“导学”两部分组成。同以前的教案不同,“学案”主要包括教师的导学以及学生的探究。它主要是以教师的学案为载体,配合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该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学习的能力,该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体现出“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

该模式注重给予学生学习思路,然后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解题,从中发现知识的运用规律,使学生由传统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学习,并在探究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双主动的模式

通过该模式的教学,可以将传统教学活动中的重心从“教”转变为“教”与“学”相结合,学生通过学案能够更好地进行探索性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使学生主体地位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

3.教学中凸显差异化的教学理念

“学案导学”可以按照课程内容的重点进行依次的划分,主要分为基础性知识、巩固强化知识以及拓展创新知识。对学生采用梯度化、层次化的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选择不同的知识进行教学,这样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相应的知识,能力不断地提高,减少了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现象的发生。

4.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性

传统的教学中主要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尤其是对于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设定,缺少思考“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一种新的教学结构,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激发欲望、鼓励自学――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突破重点以及总结升华。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教师的导学形成融洽的发展,打破传统的教学局面,使双向交流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学案导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1.教师设计学案,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对于学案的设计需要严格按照“一课时一学案”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对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以及重点难点进行提前预习,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于每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方向得以明确,这样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课堂中对于学习更有目标性。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授课为例,该内容是学生在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学习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可以举实际情况中的例子使学生生动地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在对知识以及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了解和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理解知识的意义,同时学会判断两种比例的关联性。教师可以先教正比例的知识,然后再教反比例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两种量在变化中所存在的规律,并将规律利用关系式表现出来,这样能够使学生充分地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本质。教师还可以将含有正比例的量以及反比例的量的两个例题整合起来,在课堂中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同一个例子中去感悟和体会,充分地掌握两种比例的应用。

2. 根据学案自学,探究、思考学案的知识

教师设基础学案后,学生可以通过对学过知识结构进行探究,从而自学出新知识,尽量实现知识的迁移,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对于教材中的思考题学生可以尝试进行解答,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适时地发挥出教学主导的作用,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完成教材内容的学习。例如以“公倍数以及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为例,对于学案的探究性学习可以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课前尝试,掌握基本知识。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到公倍数以及最小公倍数,能够在集合图中,正确地表示出两个数的倍数以及它们的公倍数。

(2)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出基础性的练习题,创设情境。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以及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全面地掌握知识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时就能够很快找到疑难点以及重点,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够快速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3)探究合作,解答问题。在学案的自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预习和思考的基础上,成立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对于没有解决或者结论模糊的问题小组内能够形成一个初步的结论,不但能够使课堂氛围得到活跃,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3. 教师进行精讲和总结,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得以完善

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但是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就放弃对学生的教学主导作用。对于学生的探究和讨论的过程,教师需要进行引导,同时对于学生在探究中的争议以及错漏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剖析,给学生讲清讲透,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以及修正,这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才会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得到完善。

4.梯度设置练习题,巩固练习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在“学案导学”的课后巩固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巩固方式,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实施因材施教,实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教师应该设置基础巩固、能力拓展以及拓展探索三个层次的课后练习题,这样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练习题进行课堂知识的巩固,使学生实现自查自纠以及巩固练习的效果。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的效率,教师要找到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性因素,从而有效地规划组织课堂教学。不管是从自身方面还是从学生方面,教师都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精髓主要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精髓,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运用,才能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莫清瑶.体验式学习理论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与反思[J].基础教育参考,2010(2).

[2] 陈占奎.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1(4).

[3] 刘友红.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