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九年级英语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103-02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英语课堂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有利于突出生本理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推动课堂进步等。从目前来看,有的教师所设计的英语任务较为单一,不足以带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对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设计多种任务,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一、设计预习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
信息搜集能力对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课前,教师可以设计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利用一切途径,搜集与即将学习的单元主题有关的背景知识。这样,学生通过提前搜集并学习背景知识,就能初步感知将要学习的内容,为后续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6“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了搜集背景知识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取得了很好的预习效果。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与“music”相关,音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对此,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如下: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并利用各种途径,搜集与各类音乐相关的知识,包括音乐类型、特点、相关的音乐代表曲目等。音乐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因而学生预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借助互联网、图书、报刊等资源,了解音乐的分类,如:pop music,jazz music,dance music,classical music,rock music,country music,并掌握了这些音乐类型的特点。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各个小组轮流展示预习成果,呈现各音乐的特点,以及代表曲目。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这些音乐,教师还设计了“听音乐,说类型”的互动活动,将英语课堂教学推向。最后,教师再设计问题与学生互动,如:Which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Why?由此,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活跃。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搜集信息驱动学生合作完成预习任务,再给学生提供展示预习成果的平台,并通过互动环节,检查成果,逐层深入,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设计绘画任务,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绘画式任务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设计绘画活动,并引导学生借助绘画进行互动交流的一种任务活动。设计绘画任务的主要目的是让英语学习变得更丰富、更有趣味,从而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力,并愿意与人交流、沟通和分享。在设计绘画任务时,教师要充分思考如何将绘画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英语Unit 9“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时,教师设计绘画任务,驱动学生完成,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在的初中生生活条件优越,去过的地方也比较多,如water park(水上公园)、space muse-um(天空博物馆)、amusement park(游乐场)、aquarium(水族馆)、zoo(动物园)等。为了让单调的英语学习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去过的一个地方,利用绘画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再结合绘画内容与同伴展开互动交流。这一任务活动广受学生欢迎,学生开始拿起画笔,以简笔画形式画出自己喜欢的游乐场、动物园等。在学生绘画结束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绘画的内容,利用英文进行介绍,如This is an amusement park.I like it very much.There are many funny things in it.等等。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绘画任务,并让学生运用英文表达画面内容,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当然,必要时教师还必须对学生的绘画进行简单点评,以满足学生喜欢被表扬的心理需要,激发其更强的学习动力。
三、设计比较任务,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比较任务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事物、内容等,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其中的异同点,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比较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比较,以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找出其中的异同点。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英语Unit 8“I’d like some noodles”时,教师设计比较任务,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与饮食有关,众所周知,中西方饮食有巨大的差异。因此,学习单元整体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方饮食差异。比较任务为:What are the diet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Please list as many as possible.在这个任务中,学生经过一番讨论与比较,基本上可以发现中国的饮食重味道,而西方人则重营养均衡搭配,并且讲究调味,注重色泽等。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教师设计了符合学生英语水平以及单元主题的对比分析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认知,交流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从而深化对单元主题学习的认知。
四、设计调查任务,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
调查任务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根据调查主题,利用英文展开调查的一种活动。通过设计调查任务,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在设计调查任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任务是否具备调查条件,以及任务是否具有调查价值。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特别是在大城市中,人们忙于工作,忽略锻炼,身体素质每况愈下。要防止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必须从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强化学生的锻炼意识。为此,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英语Unit 1“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教师可设计调查任务:请学生调查班上的五名学生,运用英语询问被调查者的锻炼情况,并以英语报告形式展现调查成果。教师提供句型: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What kind of exercises do you usually do?等。学生之间要相互配合对方的调查,并如实回答。然后,调查者要认真分析调查结果,总结所调查的运动练习情况,并提出增强锻炼效果的建议,以促进被调查者养成勤于锻炼、科学锻炼的好习惯。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调查任务促进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际,既加深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五、设计辩论任务,培养学生的灵活反应能力
在英语课堂中设计辩论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灵活反应能力。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交互谈论观点,相互辩论,但不追求一致性的意见。为了达到更好的辩论效果,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知道辩论主题,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与辩论相关的信息,为辩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前,初中生对于是否需要穿校服这件事各持己见。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拥有选择穿衣服的权利,有的学生则认为穿校服更符合自身年龄特点。针对此,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3“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时,教师可以设计辩论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如可以设计这样的辩论主题:Should teenagers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并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一方支持自主选择穿衣权利;另一方支持穿校服,但鼓励校服创新,使其更符合初中生特点。先由双方围绕这一辩题搜集资料。然后,教师引导双方推选主辩论手,并引导其他成员也做好相应的辩论准备。在辩论课堂中,学生提出观点,反驳观点,英语课堂异常活跃。
通过设计这样的辩论任务,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反应能力、辩论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极大的锻炼。通过辩论活动,学生还学会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关键词:新目标英语;听力技巧; 学习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对5级听力技能的要求是“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的信息。”教师在听力教学设计上,应根据听力内容和学生水平灵活处理教材,既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打好扎实基础,又要为他们终身学习着想,注重听力技巧的训练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下面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新目标)Go for it! Students’Book 九年级》为例,谈谈初三英语听力教学的设计。
【案例一】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Section A, 1b.
这段听力信息量较大、有一定难度。教材上的听力任务是听并判断正误,比较简单。对于自己任教的英语水平较好的班,我重新设计了比较难的3个问题。
1.Who are the two speakers? (They are Anna and her mother. )
2.Has Gaby gotten her ears pierced? ( Not yet. She is getting ears pierced at the mall. )
3.Why does Anna want to go to the mall? What is she going to do there? (She wants to watch Gaby get ears pierced and also wants to buy a new blouse for herself. )
原以为学生不费劲就能答对,所以一上课,就让学生边听边记,回答问题。没想到,大部分学生需要听四遍,才能回答出来。哪里出了问题?
【案例分析】
一上课教师就带学生进入紧张的英语听力之中,有些突然。这一课堂活动的假设是学生早已对课本进行了预习且普遍听力水平较强。而其实听力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逐步加深。老师应给学生铺好台阶,使之逐渐进入最佳状态,在不断的进步中增强自信。
【案例二】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Section A, 2a.
在做教材2a的听力之前,笔者先花了几分钟时间,带着学生围绕插图进行了讨论。问学生Where are the people? What time is it? 学生们回答可能是在饭店、是晚上。然后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尤其是带着耳环的Larry,并询问他们对男同学扎耳朵眼的看法。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到了讨论之中。这就为听力做好了铺垫。然后老师说: Two students are talking about Larry. What are their opinions? Let's listen carefully and finish the exercises on page 19/2a.
【案例分析】
为什么这一次学生们的学习兴致和做题的正确率都比较高呢?因为在听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预测,学生真正被调动起来并积极思考,降低了难度。
【案例三】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Section A, 3a.
教材3a的内容是两个人谈论家规,设计的活动是让学生阅读对话、填表。而对话内容简短、谈论的是学生们很熟悉的内容,很适合进行听力训练。教师先借助多媒体导入,呈现两个可爱的卡通人物,告诉学生这是Sun Fei 和Wu Yue. 然后设计两项听力活动。
听力活动1
告诉学生“Sun Fei and Wu Yue are talking about family rules. What rules do they have? Listen and write T for true and F for false”. 教师设计了如下几道判断正误的听力题。
1. Wu Yue can go out on school nights.
2. Sun Fei is not allowed to study at a friend’s house.
3. Both Sun Fei and Wu Yue are allowed to go to the movies with friends on Friday night.
4. Wu Yue isn’t allowed to go shopping with her friends on Sunday afternoon.
听力活动2
这个练习完成之后,可以再听第二遍,根据所听内容填空。
(一)Sun Fei’s Family Rules
1. He can’t go out on school nights.
2. He is allowed to _________ at a friend’s house.
3. He has to be home by __________pm.
(二)Wu Yue’s Family Rules
1. She has to ____________ on school nights.
2. She can____ the ___ with friends on Friday night.
3. On Saturday afternoon, she is allowed to _____ _____ with friends.
4. She is allowed to ________her own clothes.
5. She is not allowed to _____ her____ _______.
【案例分析】
这样设计,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了笔头练习,也有利于学生复述对话和培养学生提炼、整理、归纳能力。填空可以根据学生水平调整难易。这也是近年来北京市中考听力常出的题型之一。如果教师在平时授课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相关训练,在考场上学生应对起来会比较得心应手。
【案例四】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Section A,1b.第一课谈论的是学习英语的不同方法。教材上1b 的听力题是这样的:“Listen. How do these students study for a test? Write letters from the pictures above.”
这样的设计比较简单,只需要在听的时候注意一下人名就可以了。如果对听力的处理仅限于此,这段谈论学习方法的对话发挥的作用就不大了。教师可以在这项活动之后,再增加一项听力训练内容:听并填空。
Some students are talking about how they study for a big test.Mei studies by_____.Pierre studies by_______and it's ____.As for Antonio, he likes to study by_______.But sometimes his mother thinks he is listening to _____and then she gets _____.
【案例分析】
这项活动训练了学生“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的信息”的能力,注重了课堂的落实,避免了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同时,让学生感知如何把对话提炼成短文,培养了归纳整理能力。还练习了单数第三人称的用法,在学习新表达方式的同时又复习了以前所学,体现了初三英语教学“讲新带旧”的原则。如果学生水平较高,教师可以把对话内容设计成填表。之后请学生复述“How does Mei study for a test?” 促使学生在使用中巩固单数第三人称的用法。
【结束语】
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十分重要。教师应当熟悉课标,并把课标要求
努力体现在课堂上。同时注重听力技巧的指导和听、说、写能力的综合训练与提高,充分利用导入、图表、表格、多媒体等方式使教学生动有趣、节奏紧凑、突出实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2-0060-04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国家课程标准在全国中小学实施已八年。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学习。国家课程标准的适应性具有双向性,即各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要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同时国家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也要适合各地义务教育的实际。这里我们以重庆市部分区县的调查为例,从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适应情况分析国家课程标准的适应性。
调查于2009年3-7月在重庆市的一个主城区、一个城乡结合区和一个农业县进行,对两所城市小学、两所城市中学,三所农村小学、三所农村中学和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九年一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85名教师和240名学生进行座谈。所调查的学科涉及思想品德、数学、语文、外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问卷调查
教师调查问卷发出515份,收回有效问卷512份,其中初中教师295人(城市68人,农村227人),小学教师217人(城市59人,农村158人)。考虑到学生对问卷调查方式的适应能力,我们仅对四至九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95份,其中四至六年级学生801人(城市280人,农村521人),七至九年级学生794人(城市301人,农村493人)。
教师对实施课程标准是否适应,不仅与教师自身素质相关,也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相关,还与教师所使用的课程教材相关。因此,我们从五个维度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教师的职业受训情况、课程标准的认同、教学内容要求、教学内容呈现和教学内容处理。
实施新课程的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对学生的调查主要从学习的兴趣、每天的作业量、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四个方面进行,以反映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座谈
第一,教师座谈。我们对85位教师围绕学校新课程实施条件、教师新课程培训、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实施进行座谈。第二,学生座谈。我们从被调查学校随机选择240名四至九年级学生进行座谈。座谈主要围绕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包括喜欢学习的理由、学习困难的原因、课堂学习情况、课外作业的内容等。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新课程标准得到教师普遍认同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教育改革首先必须获得教师的认同。人们对某项改革的认同是他们实施此项改革的前提,缺乏普遍认同的改革是难以实施的。调查中有42.4%的教师认为进行课程改革是很有必要的,认为比较有必要和必要的分别为25%和29.1%。对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是否适合现在中小学生发展的需要,有25.6%和54.3%的教师认为适合或比较适合。在这些教师眼中的新课程是什么呢?“教师不能只讲知识还要组织学生讨论”“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多学习,而不是教师多讲”“教学内容和要求有较大的变化”“教学内容更联系学生实际”等。可见,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被调查教师有98.2%接受过新课程相关培训。在区(县)和学校接受培训的教师分别占55.9%和23.6%,接受过国家级和重庆市级培训的分别占3.9%和14.8%。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是教师培训的主要力量。被调查的多数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接受过多次培训,五次及以上的占81.1%,10次以上的占50.4%。可见进行新课程教师培训是重庆市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常态行为,这也是教师能够认同新课程的重要原因。
(二)新课程实施并未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反映学生对新课程的适应情况,我们从新课程实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适应、学生的课外作业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新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喜欢和很喜欢学习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学生谈到喜欢上课的原因有“老师对我们态度很亲切,我喜欢上课”“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上科学课要做实验”“教材有许多图”等。学生喜欢学习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愉悦情感形成至关重要。情感和认知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对学生的亲切态度和鼓励言语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体验是与学习活动密切关联的经历,学生的学习体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中学生学习困难面较大
对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求是否适合学生实际,有53.7%的学生认为学习不困难,分别有41.3%和5%的学生认为比较困难和很困难。
教学内容要求对于学生是否合适直接表现为学生学习是否困难,而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第一,用一个标准要求城市和农村的所有学生。农村小学生多数都未受过学前教育,小学语文的识字量对于他们要求是高了,语文课外阅读材料连许多教师都未读过,且篇目太多。农村许多小学未开英语课,学生进入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英语要求有些高。第二,教科书的题材多为城市题材。学生对问题情境不了解会造成学习的困难。第三,教师拔高了教学内容的要求。城市中学的学生谈到“教师除教教科书的内容以外,还要补充一些内容”。第四,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存在问题。调查发现,初一年级学生学习困难的比例远高于初二和初三年级。而我们调查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初中阶段的三个年级,学生有一定困难的比例大约都在40%-45%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这说明九年一贯的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效果比中小学分离的学校好。
3 城市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
对于学生是否需要布置家庭作业,教师一致认为,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复习功课应该是可以的。被调查的学生平均每天完成作业大约一小时的占61.3%,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每天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也在增加,在九年级只有37.0%的学生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作业,53.8%的学生需要两到三小时,9.2%的学生要花三小时以上。在问及课外作业的内容时,九年级学生反映“教科书上的作业并不多,很多是练习册(复习资料)和老师补充的习题”。调查还发现,城市中学的课外作业量比农村中学多。仍以九年级为例,城市中学的学生需要用三小时以上完成课外作业的占21.2%,而农村中学的学生只有2.7%。可以看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外作业仍然隐含着应试的趋向。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的学习负担仍然较重,较多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是比较高的,这似乎是一个相互矛盾的结果。但把三个方面结果综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总体上表现为较高,但是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与小学生相比有较明显的减弱,小学很喜欢学习的学生占43.1%,而初中则只有29.0%。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仅靠增加愉悦情感和学习体验是不够的,学习的障碍会削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困难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感,而消极情感又会降低学习效果。如果学生产生消极情感,会增加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同时还会增加他们的出错率。
(三)教师还未适应新课程教学
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对原有课程文本的修补,而是对课程文化的重建。体现课程文化的最为重要的群体是教师。教师与新课程教学是否适应,是课程标准适应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从教科书使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利用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分析教师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适应情况。
第一,教科书受到教师欢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教科书来呈现的。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分别有43.9%和50.4%认为教科书较好地体现和基本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普遍将现行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要求与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看成是一致的。有64.8%的教师认为他们是按照教科书进行教学的,有73.0%的教师认为教科书利于实施教学,教科书的内容呈现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线索。82.2%的教师认为教科书的内容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题材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按照教科书进行教学成为多数教师的选择。可见,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这同时也显现出教师有过分依赖教科书的倾向。
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发生变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使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了哪些教学方式?85.2%的学生表示,教师在上课时经常提问;44.9%的学生表示,教师经常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或实验操作;49.6%的学生表示,多数时间是教师讲偶尔有小组讨论;还有5.5%的学生表示课堂由教师一讲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们反映“我也知道,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教学,但不知如何进行”“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或操作,费时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与新课程培训相关。教师认为“新课程培训更多是一些理念,但我们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培训多是专家讲座,针对我们教学实际问题的很少”。第二,与教师的教学基本素质相关。调查中有10.9%的农村教师表示他们不知道在教学中除讲授外还有其他教学方法。第三,与教师教学经历相关。不愿采用除讲授以外其他教学方式的教师,教龄10年以上的占9.3%,教龄15年以上的占14.7%,教龄20年以上的占20.4%。第四,与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相关。教师采用单一讲授教学的比例随着学校教研活动次数增加而减少,每学期低于四次的占11.4%,每月一次的占8.3%,每周一次的占3.1%。
第三,教师教学资源匮乏。教师除了教科书以外还可利用的主要教学资源有教学参考书和网络资源。77.3%的教师有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这是教师的主要教学资源;53.5%的教师备课时会参考教学参考书中的同课题的案例;35.8%的教师备课时会上网查找相关的教学案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有教学参考书的教师只有32.2%,尽管不少农村学校都可以上网,由于计算机太少,教师能够上网查阅资料的不多。
第四,部份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困难。对在现行的课时计划内能否完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问题,有62.7%的教师认为可以完成,有37.3%的教师认为完成任务很困难,且主要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等学科。其原因有四点:一是有的学科减少了课时数,如四年级数学的课时数由原来每周五课时减为四课时,但内容并未减少;二是教师增加了教学内容,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增加一定的教学内容;三是有的学科内容有所增加,如在小学数学中增加了统计与概率;四是教师教学能力不够,教学效率低。调查发现,同一教学任务,有的教师可完成,有的教师则不能完成。
(四)农村学校尚缺乏实施新课程的条件
学校的教学条件是否能够满足课程实施的要求,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也是至关重要的。调查中,有37.3%的初中教师和21.1%的小学教师认为学校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要求。这主要表现为农村中小学部分学科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较差,学校无法提供进行新课程教学的条件。被调查的农村中小学的实验仪器和活动器材是根据“普九”标准配备的,实施新课程后教学内容及要求有所调整,但没有在教学仪器和活动器材的配备方面进行相应调整。这使农村中小学无法开设新课程要求的实验课和活动课。
三、增强课程标准适应的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相关教育管理部门需从增强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求的普适性和提升学校、教师的实施能力等角度来促进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求应该具有弹性。由于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现实存在着一定(或较大)的差异,用同一标准要求,不仅不能使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具有普适性,而且会使一些学生“吃不了”,另一些学生“吃不饱”,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障碍。以英语学科为例,有32.4%的农村中学教师认为他们学校的英语教学条件实施新课程有困难,一是学生进入初一时完全没有英语基础,二是学校除了教科书无法提供其他教学资源。除了上述原因外,农村教师的英语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原因。调查中有10.9%的农村教师自认为还没有实施新课程英语教学的能力,而城市中学教师并不
认为英语课程难,91.5%的教师还要给学生补充一定的学习内容。
第二,按照实施新课程要求改善办学条件。由于课程实施计划和仪器配备与课程要求不一致,所调查的11所学校中有8所学校不能全部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求开齐所有的学生实验课,农村学校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无法达到新课程要求。学校办学条件已经制约这些学校新课程的实施,学校不能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求进行教学活动。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使其达到按照课程标准内容要求进行教学的基本条件,是农村学校增强适应国家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前提。
第三,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建设。调查发现,尽管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度很高,却有高达37,3%的教师认为难以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达到实施新课程的要求。调查中反映出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教科书、缺少多样化的教学以及通过加强学生课外练习来保证教学质量的现象,都是教师教学能力弱的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制度,为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采取多样的教师培训方式,激励教师自觉的发展意识,从外部条件支持和内在动力驱使两个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72-02
一、引言
1.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地推广与应用,并且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思想和实效的学习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是通过小组内的学生的互相配合和互动,对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和协作,以交流的方式,相互激发思维,实现学习的目的。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进行小组的划分以及学习任务的制定,并且给予学生探讨问题的全过程指导,这样能够锻炼初中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初中英语的教学方式应进行创新,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体验,改善初中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指导的作用,这满足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并贯彻实施到了具体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设计了不同难度和内容的学习任务,优化了小组学习的学习任务,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感,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技能问题的提出。在初中英语课堂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和学习进展,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其问题也显现出来。笔者近六年带了二届学生由初一到初三,使用牛津广州版教材教学。六年来我坚持在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经验总结反思中发现,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学。表现为小组合作的过分活跃和空洞的交流,小组讨论脱离了教学的知识点,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学习技能就不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因此,要对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技能进行关注和研究,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初中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技能还不成熟。初中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有效地进行英语语言沟通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样他们在学习中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合作压力,同时,初中生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没有建立小组合作的基础,对于英语课程的难点和重点知识点不能有效把握。初中生团队意识还比较弱,分工与协作能力不强,这样很多初中生不主动表达交流,失去了小组合作者的身份,而常常变成一位旁观者。笔者在教学中就有这样的失败经历。例如:笔者在教授牛津广州版七年级第一学期Unit3 troubles时,小组讨论How to deal with trouble?有的学生词汇量不够,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进行表达;还有的学生没有相关的生活实践经验,对此讨论漠不关心。这样的小组讨论学习效果很差,没有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
2.指导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控制力比较弱。一些英语教师习惯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还不熟悉,缺乏应用的教学指导经验。例如:教师更多地对学生进行Input 输入知识,而缺少学生的output输出知识。笔者在教授牛津广州版九年级第一学期unit5 More practice B1 Cinderella时,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组织话剧表演。但是,很多学生没有表演的经验,对演出的环节和流程也不清楚,再加上时间不够,小组合作就陷入了停滞。因此,对于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往往不能进行有效控制,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理想。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差距大,学习效果也不同。这样的教学效果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推广造成了难度和阻碍。
3.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初中英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给予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这样对开展该教学方式具有推动作用。然而,对初中英语的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评价更多地是对小组最后的讨论结果给予教学评价,忽视了整个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准备和努力。例如:教师仅仅关注了最后发言的学生,而对讨论过程中一些学生的参与缺乏鼓励。这样就不能给予学生以鼓励和热情,不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小组合作活动的情况,不能给予学生差异性的学习帮助,就不能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因此,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评价机制。
三、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实践路径
1.加强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的职能,与学生具有相等的地位,给予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和能力。教师要给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指导,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合作活动进展和内容,并促使小组讨论的内容围绕着主题。例如:教师要能够给合作小组分配合理的学习任务,辅导学生提问技巧和倾听能力,对于出现的小组讨论的内部分歧应进行协调和归纳观点。教师要对小组的划分进行合理分配,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行分组,这样增强了小组的合作能力和竞争力,提高了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掌控能力。例如: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话题教师应更多地设计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培养学生使用提建议句式:You may/should/can和You'd better等,学生逐步有了熟练的掌握。例如,笔者在教授牛津广州版九年级第一学期unit 4 Reading A What should I do?时,就让学生假设,If you were Kathy,James or Tracy,what should you do?指导学生用I should…的句型回答。学生对此类话题很感兴趣,他们分小组进行讨论,不同类型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这些答案都与老师预先设想的一致,都能围绕着主题去发挥,都是传递正能量的,达到情感目标的教学效果。这样,有了教师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指导,激发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对英语课的喜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科学合理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教师要根据小组的学习能力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要体现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能够促进差异性的个体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表达学习,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例如:在教授牛津广州版九年级第一学期unit 4 Reading A What should I do?整合资料备课时,我注意到全文由三个不同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可以起一个标题,这与近几年广州中考阅读题中选最好的标题(the best title)吻合,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小组讨论并为三个不同部分起标题(What's the best tilte),组员讨论,组长要帮助英语较差的同学阅读和找关键词,组织好语言并负责记录下来,这样增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和能动性。然后再抽四个小组长在黑板上写答案。第一部分,三个小组都写了a flower pot,一个意外惊喜是有一个小组长还加了一个形容词a broken folwer pot。在第三部分中,有的小组起the checkout assistant and I,有的小组起an extra ten-yuan。我趁机指导学生,中考时做这一类型的题,标题不宜太长,同时要找一个符合题意、有文学色彩的标题,显然an extra ten-yuan较好。再比如:在牛津广州版七年级第二学期unit 5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C1教学中,我引导小组成员进行探讨:Trees are our friends,but they are in great danger.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trees?同时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写作的机会,就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C1的课文再小组讨论,学生兴致勃勃地整理出答案后,我再让他们围绕如何保护树木这一话题写一段话,组长负责记录,组员共同修改。再每组由一个同学到讲台利用投影展示和朗读小组文章并全班共同修改。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3.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初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好小组讨论的主题进展情况,使小组讨论内容紧紧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并不断提高合作的效果。教师的全程监控能够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首先,能够控制好小组合作的秩序,避免课堂的混乱,例如教师可以出示警告牌、打手势发出信号、摇铃、放音乐等,促进小组学习合作更加专注。其次,教师能够调动小组活动场面,避免小组活动冷场,教师通过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最后,教师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对小组合作成员进行明确责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对于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的学生要进行监控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情感动力,使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
4.构建对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的教学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要对此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基础是教师全程的参与和监控,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学习评价。通常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可采用相互激励措施和外在激励措施。如在单元测试卷上写鼓励的话语“你是最棒的”,或者利用校讯通向家长发报喜短信,每月评一次优秀小组等。侧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习小组的团结性和协作能力给予评价,调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创新性,这样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指明了方向。对于每次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指出优点和缺点,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要建立组内成员间的相互评价机制和组间互评。组内成员间的相互评价机制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更加具体和全面地进行评价。组间的相互评价能够促进小组之间的相互学习,这样以竞争的机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技能水平。
四、结论
通过对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探究,得出了初中英语教学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要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内容,重视对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勇于参与竞争。小组合作学习改善了师生的教学地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的要求,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改的实践和参与的交流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实现优质、高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要设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和任务,要能够体现学生的兴趣,并且结合初中英语的教学难点和重点,让学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以获得更多真实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郭娟.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之教学体会[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冉玉霞.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C).2007.
[3]李燕.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