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购销合同管理制度范文

购销合同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购销合同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购销合同管理制度

第1篇:购销合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合同管理;经济管理;重要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056

[中图分类号] F71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115- 03

1 引 言

合同是买卖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洽谈磋商,在意见达成一致后双方共同签订的一种契约,使得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按照约定的条款进行经济活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合同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做好合同管理是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在合同洽谈、合同条款拟定、合同审批、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变更解除、纠纷处理、合同档案管理等环节中进行管控的行为总称。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良好的合同管理能够为企业获取利润,而不良的合同管理将为企业带来经济纠纷,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所以合同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过程,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石。

2 合同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2.1 合同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转移标的物用益权的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完成工作的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给予信用的合同(借款合同);提供服务的合同(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转移智慧成果的合同(技术合同);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保密合同等义务类合同。由此可见,合同涵盖了企业外部所有经济往来事项,也涉及了企业内部所有人员。而各项经济往来是企业是否获取利润,是否能够存续的主要依据;企业内所有人员是完成企业各项生产的根本元素,因为没有哪个企业可以“无人驾驶”。所以任何一家企业都离不开合同,企业若想正常运转也离不开良好的合同管理体制。

2.2 合同管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影响

首先,一份合同代表了一项经济活动,合同从洽谈、拟定到落实执行的过程即是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企业双方围绕合同产生一系列的竞争博弈,在达成一致后并肩合作,所以合同落实的过程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能力,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内控能力,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L公司从事合同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在公司系统建立了合同管理制度,始终贯彻、坚持了依法签约和依法履行的原则。不仅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目前公司已连续十三年荣获S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和守信企业称号。其次,在合同使用日益广泛的环境下,能够诚实守信的履行各项合同条款不光能够维护本企业的各项经济利益,还能促进双方的合作关系,使合作能够长远、共赢。而稳定的合作关系也是企业减少开支,节约成本的一项有力保障;最后,严格落实合同条款,能够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任何的违约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赔偿损失,在企业失去信誉的同时也失去了利益。

3 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签订合同的前期准备不够

由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合同签订责任人的不专业等原因,导致在合同签订之前所作准备工作不足,比如对对方的资格审查、信誉度调查、企业运转情况、企业内控能力以及资金能力等了解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草率签订合同会使本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甚至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3.2 签订合同的严谨性不足

由于责任人的责任心不足、经验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合同条款审查不严谨,合同签订双方都希望本企业利益得到最大化,有些企业甚至使用“暗度陈仓”的方法,打起文字战,比如使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词汇,或者故意将合同文本写得很长,或者采用数字陷阱等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对合同文本咬文嚼字、反复研究就会很容易落入到对方的陷阱之中,合同一旦签订,木已成舟,若不遵守合同条款就要承担违约责任,若遵守了合同条款,就将使本企业的利益蒙受损失,就使企业处于了两难的境地。

3.3 档案、合同章管理不到位

M公司不久前接到了法院的传票,内容是未履行与Z公司购销合同,Z公司一纸诉状将M公司告上法庭,而盖有M公司合同章的购销合同是Z公司的主要依据,更讽刺的是在M公司并未找到已经生效的购销合同!无论是M公司合同章被盗用还是合同原件遗失,这都是又低级又致命的错误,而这种错误在广大企业中存在的几率相当大,由此可见,无论合同谈判如何成功,合同文本如何字斟句酌,若是在合同章和档案管理上出现了问题,所有的功夫都将白费,还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4 法律意识薄弱

许多企业出于情面等原因,热衷于“君子协定”,认为在合同上过于纠结难免有失大气且伤害了彼此的感情,于是就出现了口头协议、未盖章的书面协议、盖了章但不规范的合同等无用的“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所谓的合同并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本来是想实现共赢,结果导致了“共输”的局面。合同本身是用来保障双方利益的,而企业的第一要务就是获得利益,所以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万万不可草率行事或受人情限制。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范来签订合同,比如何处应有盖章,何处该有签名,何处该划线,明确的合同时间,明确的责权利等。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合同也不过是废纸一张,待企业蒙受损失之时再来追究已是悔之晚矣。

4 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对策

4.1 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员工培训

现今企业普遍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归根结底是企业管理层的合同管理意识不强,企业领导者应就合同管理组织专门会议,并在日常工作中反复强调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再结合奖惩制度,上行下效,以保证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深植于各级员工心中,以此来杜绝意识上的不重视或者懈怠。再者,光有管理层的耳提面命是远远不够的,在提高重视意识的同时,应当教会员工做好合同管理的方法,这就需要不断的对员工进行合同管理的培训。既有主观上的重视,又掌握了合同管理的方法,这样才能切实落实合同管理。

4.2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制

一份合同从开始到结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双方谈判合同条款拟定审查批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变更解除纠纷处理,而合同的档案管理贯穿始终,所以企业在建立合同管理体制时应从以上几个阶段着手,各阶段同等重要,制度必须完善。在双方谈判阶段应要求责任人提前了解对方情况,制定谈判计划,做好谈判记录等;在合同条款拟定阶段要求责任人态度严谨、字斟句酌;在审查批准阶段在提交管理层逐级审查之后应再交给企业法律顾问做法律评估;在合同签订阶段应保证合同签订过程公开透明、规范严谨;在合同履行阶段应充分沟通,有理有据;合同档案应交由专人管理等等。

4.3 增强法律意识

由于中国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国内企业中的合同管理和索赔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企业法律意识薄弱的体现,针对这项问题,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法律意识,并配备专业的律师团队且有效利用,企业并不需要完全懂得合同管理中的各项法律,但必须具备使合同在法律下执行的意识,并且在利益受到损害时能够有效的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其次,企业应具备基本的合同常识,比如合同格式、行文要求、签章要求、签订方法、签订份数、有效时间、权利义务等。并且要在合同正式签订生效之前,将合同文本交予企业法律顾问做最终审核,使得企业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第2篇:购销合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合同管理 问题 原因 解决对策

市场经济就是合同经济。一个制药企业的经营成功离不开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全过程的,由洽谈、签订,到合同履行终止。本文围绕制药合同管理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加强制药企业的合同管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一、制药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同签订阶段的主要问题

1.合同主体不适格。合同法规定,适格的主体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合同当事人没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合同自始无效。例如在安徽太和县的医药市场就存在大量无证经营户。

2.合同当事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与合同标的金额不相称。有一家医药流通企业与某制药企业签订了60万元的购销合同,但流通企业注册资本只有50万元,并且合同约定是货到付款,发货存在资金回收风险。

3.质量条款文字不严谨。合同质量条款只写“国标”。医药原料硫酸二甲酯95%含量和98%含量都是“国标”标准,但价格相差很大。

4.合同诉讼管辖地。当今的法治环境和诉讼成本使合同约定由供货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5.涉外知识产权合同还是请专业中介机构提供服务。2008年印度一家制药企业在美国申请与我企业有利益冲突的专利,我方经过权衡聘请了美国一家有专利特长的律师事务所,一纸异议轻而易举地使美国专利受理机构驳回了印度公司申请,花费比国内费还低。

(二)合同履约阶段的主要问题

1.合同实际履行的变更与合同管理。在中药材和化工原料采购过程中,送货数量往往以过磅为准,与合同数量不一致。送货数量少于或多于合同约定数量,必须重新确认。

2.医药商业流通企业习惯在合同上后盖合同专用章,有时再加盖一枚蓝章重新约定“代销”,“滞销退货”,“销完后结帐”,“ 诉讼管辖地在收货方”等等内容。该合同应拒绝。

3.应当追究的注意诉讼时效。医药行业是买方市场,半年没有回款的,要及时对帐,被拖货款一年时间没有回款的,必须发法务催款函,情况严重的在两年的诉讼时效内诉诸法律。特别注意铁路和物流企业特殊的诉讼时效,我公司发石家庄商家2万元药品,因假日商家休息,提货单被退回铁路,公司业务员没有及时跟踪,药品丢失。6个月后铁路和保险公司都免了责。

二、制药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制药企业以生产和营销为重,法务只是补充辅助部门。

(二)企业管理没有围绕合同管理这个核心而开展

很多制药企业还没有办公自动化,没有通过流程审批化解合同管理风险,一些小企业甚至没有专职法务人员。没有把合同的权利义务按职能分工分解到各部门,由各部门去履行属于自己职能范围的权利义务。

(三)制药企业部分管理人员法律素养不高

比如,有家破产企业拿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来主张债权,某制药企业有的管理人员居然确认了,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

三、解决制药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提高企业法务人员素质

1.选好人员,树立好做好工作的信心。通过公开考评和竞争招聘方式选拔人员,把优秀人才放在这个岗位上。企业法务人员地位是由作用决定的,企业法务人员不但要防范好法律风险,还要主动帮企业去监管供销价格。

2.组织企业法务人员在职学习,进行短期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使他们既有法律技能又有技术或管理技能。某地发生一起医疗纠纷,起因是某医院因输液配伍沉淀被消费者索赔,医院为转嫁损失,发现该配伍制剂中有一种液体药物澄明度不合格,于是消费者要求该制药企业赔偿,制药企业非常重视,聘请了两名律师应诉,由于律师在药学知识方面缺陷,法庭上律师未能阐明药物澄明度与输液配伍沉淀没有因果关系并没有要求原告出示配伍沉淀输液瓶这一关键证据而败诉。

(二)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

主要是建立和健全企业合同管理的组织和制度网络。

组织网络,是指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包括专职机构和兼职机构),使企业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企业应当设合同管理部门,配专职法务人员。

制度网络,一是指企业要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这些环节包括:合同的洽谈、草拟、评审、签订、履约跟踪、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等。二是指企业各部门都应有自己的合同管理责任。

建立和健全制药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

(三)齐抓共管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第3篇:购销合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1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1.1类型不同的合同存在的法律风险

在公司商业经济活动中因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类型也比较多,分类的不同时代所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也不一样。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司合同存在的法律问题。

1.1.1物资采购

在现阶段的物资合同中经常存在着不合理和问题不明确、不全面的问题,比如说在物资合同中物资设备的型号、商标、规则、品种和等级等没有具体明确的进行标记。或者是关于买卖双方的名称登记不全,个人的信息和证件的信息不一致等,又或是在合同中对于相关的价款和酬金没有进行具体的说明,物资设备的产量质量问题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和介绍,一旦发生违约问题,相关的责任不明确等[1]。

1.1.2分包合同

在分包合同管理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法律风险问题:第一是关于分包合同的签订问题,有的存在不签订分包合同的现象,或是签订的分包合同不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第二是关于分包、转包的相关流程不合乎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随意的进行多次分包,分包的单位不具备标准的资质等;第三是在验收计价和结算的过程中,相应的工作流程不规范,这些都会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责任不明、企业款拖欠和工资拖欠的问题,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2]。

1.1.3担保合同

在公司合同当中的担保合同一旦发生相关的法律问题,所涉及的金额就比较大,因此要加强对担保合同的重视,避免出现问题对项目企业施工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说在担保合同管理中出现合同本身不具有相关的法律效力问题、实际担保的金额和项目和签订担保合同中的项目金额不相符、项目企业的项目部随意的对外进行担保以及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双方的责任没有明确的进行划分等[3]。

1.1.4劳动合同

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劳动合同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是和作业人员之间的问题,比如说短期企业内没有签订相关的雇佣协议或者是说协议的条款不规范、不合法;其次是在劳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存在相关的条款不合理的现象,双方之间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的划分,没有将每一项条款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最后是相关的劳动合同的内容不符合我国的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等。

1.2合同执行的不同阶段存在的法律风险

一般来说,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合同的签订,第二个阶段是合同的执行,第三个阶段是合同的终止,在这三个阶段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问题,给项目的施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2.1第一阶段:合同签订

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充分造成在招标的过程中对承建单位的资信状况、资质等级、经营范围和相关的履约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了解的不规范,审核的不到位。其次是关于合同中的内容,相关的条款不规范和不全面在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方面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对于基本的条款内容不具备相关的法律效力或者是和相关的法律内容不相符,造成了内容不具有相关的法律效力。最后是在签订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公平公正性,存在暗箱操作和漏标的问题。

1.2.2第二阶段:合同履行

合同履行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落实执行的基础上,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在履行的过程中,业主出现的违约情况而施工企业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造成的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第二是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施工单位由于自身的原因属于对合同的控制和制定,导致合同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落实到位,对同类的合同文件和资料没有进行仔细的保管,出现了在不经债务人统一的情况下对债务进行第三方的转让。

1.2.3第三阶段:合同终止

在现阶段,有很大一部分的企业认为合同管理的风险只存在于当前的签订和履行阶段,忽略了在合同终止之后的相关风险问题的防范,为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也要加强在终止阶段合同的管理。比如说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施工企业对合同资料和档案没有妥善的管理,对合同中相关义务的履行没有执行彻底等都会造成相关法律风险问题的发生。

2合同管理风险问题表现

通过分析公司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风险的主要部位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合同签约主体方面。主要表现为,合同承办部门未留存对方主体资格、资信等基础材料。第二,合同审核程序方面。通过抽查部分合同发现,合同签署日期在法律审查流程结束之前,明显存在合同倒签的情况。第三,合同内容不全面。主要表现为部分合同文本中存在空白条款,合同要素不齐全。第四,合同档案管理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档案管理要求不统一,相关的资料不齐全,存在有的合同原件没法查找的情况。

3合同管理风险的控制关键点

合同管理风险把握关键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设置合同管理岗位。负责专门的格式合同,并负责非格式合同的编号及资料的收集归档,实施合同经办人的全流程管理。第二,严格审核合同主体资格。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核,主要从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资质、授权资料、履约能力和商业性方面进行审核。第三,注意合同条款的完备规范。形式上要注意是否有无空白的合同条款,是否有无任意涂改,签章日期是否完整;在内容上要注意主要条款是否明确,具体内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第四,合同的履行有全面细致。要注意保存好收集完整的资料,对补充、变更协议要固定并进行及时储存,注意购销合同中的货物要做产品验收,同时注意传真,电子邮件的恰当使用,必要的合同要做好交底工作。

4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的相关防范策略

4.1构建和完善合同管理机制

在项目公司合同签订之前,相关的项目企业和施工企业要对施工的项目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规划,通过一定的掌握和了解对相关的公司合同内容进行详细审查,针对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要明确进行划分和协商,对缺失的条款进行详细的补充说明和完善,针对公司合同的内容进行审批和登记,对于整体流程要不断的完善和规范,并以此构建相应的制度和标准,才能更好地确保公司合同的法律效力。

4.2提高双方法律意识

无论是在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都要从自身出发,提高双方的法律意识,针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定政策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针对内容、标准、流程进行明确的划分,才能有效地增强公司合同在内容上面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严密性,有效地减少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合同的问题产生的各种纠纷,确保项目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正常有序顺利的完成相关的施工建设。

4.3推动动态化监管机制的实施

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监督是确保合同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工作,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企业和范围要确保监管工作的合理实施,针对施工建设的进程按照合同的条款内容进行定期或是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加强对合同执行落实情况的审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采取有效的措施督促双方履行自身的义务和责任,确保合同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合同纠纷应急处理机制的构建,一旦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相关的法律纠纷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损失以及产生的影响及时的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的处理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法律风险对公司项目造成的影响。

4.4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水平

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针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加强他们的职业培训,针对在内容、标准和管理上面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不断促进业务技能水平的提升,提高对合同人员能力水平的要求,要求持证上岗,规范公司合同的管理人员。

4.5严格合同管理操作规范

合同承办部门代表公司对外签订各类合同,负责调查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并收集相应资料,严格按程序履行合同报送审批,跟踪合同的履行,及时解决履行中出现的问题,按照合同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合同档案。在签订合同时注意必须经法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对外签署,签署合同前承包人应再次核对对方当事人的资质及授权,注意签合同时约定的生效条款,盖章要注意施印部门,应核实法务审计的审核意见,授权材料并确定签订日期后,方可施印。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合同生效前不得履行,如特殊情况,报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审批合同生效后全面履行,经办人明确己方义务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履行中与对方的往来文书资料,履行中发生的情况应及时处理或报告。在合同发生变更时,建议形成书面变更协议,注意签署过程中发生变更情况。注意合同终止的相关事项,以及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合同的归档要注意,合同正本至少两份,归档合同的材料要符合合同管理制度。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司合同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双方人员的法律意识,构建和完善相关的合同管理制度机制,加强在施工过程中合同履行进度的监督,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有效地提高合同管理的工作质量,有效避免相关风险问题的产生,确保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林佳.招标公司合同订立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8).

第4篇:购销合同管理制度范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切实加强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燃放等各环节安全管理和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促进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形成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烟花爆竹事故明显减少。

二、加强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

(一)从严把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准入关。科学制定烟花爆竹产业发展规划,严格烟花爆竹行业准入条件,合理控制生产企业数量。积极推动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安全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严格把好安全生产许可关,对不符合当地烟花爆竹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要求的,一律不予许可。到“十二五”末,全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比“十一五”末减少20%。

(二)严格控制礼花弹等高危产品生产。开展礼花弹类产品专项治理,严格礼花弹等高危产品的安全生产标准和生产条件,严格控制礼花弹生产企业数量,禁止生产药物敏感度高、药量大、燃放无固定轨迹等危险性大的产品,淘汰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建立礼花弹生产企业国家备案公示和统一产品标识登记管理制度,对礼花弹生产、销售、运输、燃放和进出口全过程实行严格管控。礼花弹等A级产品由生产企业直接向经公安机关批准燃放的单位销售或供出口。

(三)加强烟花爆竹药物和半成品安全监管。严格管理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生产、销售和运输,黑火药、引火线原则上不得跨省际长距离运输。禁止销售、购买烟火药和含药的烟花爆竹半成品,严禁使用退役双(多)基发射药或直接使用退役单基发射药生产烟花爆竹。依法将氯酸钾纳入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监管范围,严格销售、购买和使用流向登记,严禁使用氯酸钾生产烟花爆竹。

(四)加强烟花爆竹产品质量标准和包装标识管理。质检部门要会同安全监管、公安等有关部门,及时组织修订有关产品质量技术标准,科学进行产品分类、分级,从严规定产品种类、规格、药量等重要安全技术指标,取消个人燃放的小礼花类、摩擦类、烟雾类和内筒型组合烟花等危险性大的产品品种。产品包装必须对药量、等级、生产日期、燃放要求等做出完整清晰的标志。

(五)加强烟花爆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质检部门要加强烟花爆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对监督抽查发现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责令其认真整改,限期复查,并及时将抽查不合格产品和企业情况通报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不合格产品和相关生产企业的处理工作。

三、规范经营环节的安全管理

(一)严格烟花爆竹市场准入。合理布局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和零售点。对从事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的企业和经营者,必须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证后,才能核发营业执照。对已被取消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或经营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取消许可证后5个工作日内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登记注册或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当事人依法办理变更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市场检查力度,依法查处无照经营、假冒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完善烟花爆竹购销合同制度。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购销合同管理,生产和批发企业在买卖烟花爆竹时必须签订书面购销合同,并认真查验相关资质,严禁销售、购买假冒伪劣烟花爆竹产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不得从其他生产经营企业购买烟花爆竹产品后出售或加贴本企业的标识进行销售。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和零售点不得销售礼花弹等A级产品。

(三)加强烟花爆竹流向信息化管理。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要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完善购买、销售登记制度,登记记录至少要保存两年备查。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对礼花弹的生产、销售、运输、燃放、进出口流向实施有效监管,并逐步实现对所有烟花爆竹产品和黑火药、引火线以及重要危险性原材料流向的信息化监管。

四、加强运输和出口环节的安全管理

(一)严格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管理制度。凡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必须持有《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运达地县级公安机关在开具《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时,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时限、条件等,严格审查托运人提交的材料,查验供货单位从事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的资质证明。对不符合条件的,不得开具《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强对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监督检查,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运输行为。

(二)加强烟花爆竹运输车辆和相关人员管理。道路运输烟花爆竹,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并加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系统,实行运输全过程监控。承运人、运输车辆及驾驶员、押运员,必须持有交通运输部门核发的相关资质、资格证明。交通运输部门要严格对烟花爆竹承运人、运输车辆及驾驶员、押运员的监管。

(三)加强对烟花爆竹出口安全管理。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对出口运输港口烟花爆竹装运、临时存放等环节的安全监管和船舶适装审核。质检、海关部门加强出口烟花爆竹的产品质量检验、装箱监督和通关查验。商务部门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加强烟花爆竹出口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对经执法部门认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从严处罚。

五、加强燃放环节的安全管理

(一)完善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分级管理制度。公安部门要制定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分级管理办法,依法加强燃放活动的安全管理,严格审批大型焰火燃放活动,严格审查燃放作业单位资质、作业人员资格,并协助主办单位做好安全保卫、消防救援和警戒工作。大型焰火燃放活动所需烟花爆竹的临时存放场所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并尽量缩短存放时间。对违规燃放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对群众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群众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燃放知识的宣传普及,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中小学校教育等手段广泛宣传有关烟花爆竹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燃放常识等,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六、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一)健全完善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工作机制。各级公安、安全监管、质检、工商、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开展执法检查。烟花爆竹传统产区和问题突出地区的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以下简称“打非”)工作的组织领导,由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牵头,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组织开展“打非”行动,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

(二)严厉打击涉及烟花爆竹的非法违法行为。对组织从事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运输、燃放、进出口烟花爆竹的单位或者个人,要依法依规严格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查出的非法生产经营窝点,要依法予以取缔,并追根溯源,查清斩断非法生产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经济链条。对因“打非”工作职责不落实、工作开展不力引发事故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各地区要研究制订相关政策,鼓励烟花爆竹产业集约化发展,支持经济落后地区配备爆炸物品探测仪等必要装备,强化“打非”能力。新晨

七、切实落实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

(一)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建设完善安全防护屏障、防雷防火防静电等重要安全设施,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各类隐患。严禁超范围、超人员、超药量和擅自改变工房用途,严禁分包转包企业或生产线,严禁使用童工和学生,强化危险生产工序持证上岗制度,杜绝“一证多厂”和擅自以转包、倒卖、出租等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违规行为。

第5篇:购销合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经济合同;合同管理;合同签订;合同结算

合同管理的好坏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在工程项目的合同中,有关该项目的质量、资金与工期等内容均有体现,双方的责权关系也被明确指出。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也就是对工程所包含到的采购物资、勘查施工等合同的签订、实行、更改、截止、违约和赔偿处理等进行的管理工作。

一、经济合同的含义和种类

(一)经济合同的含义

所谓经济合同,简单来说,就是在正常生产运营中,企业为了明确利益双方的责权关系,而进行签订的协议。其中包含企业内部责任合同,企业与外部单位签订的合同关系。合同的双方都应严格按照合同中所定的数量、价格、地点、时间、运输、包装、质量和结算等所有的条款进行全面准确地执行。

(二)经济合同的种类

按照合同的内容来进行分类有工程承包合同、购销合同、供用电合同、货物保管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借款合同以及财产租赁等其他经济合同。

二、工程项目的经济合同管理原则

(一)经济合同的各项原则

1. 授权制度

现场工程项目企业与外部单位签订经济合同,在企业负责人的授权范围内,不能越过权限签订合同。超越权限、未经授权或者在截止后,未经追认所签订的合同,企业不给予承认,现场负责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2. 合同审慎原则

企业现场与外部单位进行合同签订时,应对合同所包含的所有项目、合同起效的要求以及相关负责人的信誉、资历等安排系统性的调查,通过走司法路线,针对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可行性、严密性以及经济效益性,进行一系列审议及核实。

3. 统一管理总则

企业建立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将企业现场和外部单位所签订的合同作出统一管理,现场应严格根据企业所定下的管理规定来执行。

(二)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制度

1. 合同档案的制度

现场与外部单位签订的合同,应在建立起有关档案后,将其交到现场经营部门进行统一化管理,现场在相关负责人的授权范围下所签订的合同都应在企业经营部门备案。

2. 责任的追究制度

现场项目的企业和外部签订的合同都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若违反法律、法则与企业制定的合同管理制度,应对其进行经济、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若严重到触碰刑法,必须交由司法机关来处理。

(三)合同管理的监督

在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在企业领导者的授权范围内,负责对内部与对外部的合同签订、管理与履行的相关工作。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部门是企业经营部,其职责主要是指导、检查以及监督各个部门、各个现场经济合同的签订和管理问题。

三、工程项目合同的签订工作

在履行企业的合同管理规则的基础上,现场项目工程要结合现场情况,制定并执行更加规范化的合同谈判、竞价、会签和签订程序,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竞价选择中标单位

1. 标书的制作

标书的内容包含工程图纸、评标准则和合同条款,合同规定双方责任、工期、质量要求、违约责任以及合同的中断和终止条件等。

2. 邀标书的发送

一般情况下,邀标的单位数量不应少于三家,并且所邀标的单位都必须是企业筛选得出的合格供应方。

3. 发出招标文件

向那些达到要求和对标书有良好反应的专业队发出招标文件。

4. 标书的收集

按照规则,应该将标书密封,即采用邮递递交或者专人递交,对资金较少的项目,可以采用传真进行明传,而对一些过期的改标书,应作废标处理。

5. 评标

由现场经营部门、主办部门、竞价小组组长与财务管理等相关评标人员组成评标小组,并且严格根据制度来进行评标工作。

6. 中标通知书

通告合适的中标单位,对其发出中标通知书。

7. 合同的签订

合同双方根据招标文件来签订合同。通过公开竞标而中标的单位,即项目部门所选中的施工专业队,必须承担标书中所规定的施工任务。

(二)竞标结果的审核

在完成竞标选择工作后,交于企业竞价小组进行审核,并且要详细描述竞价的过程,表明选中单位的理由。

(三)合同的洽谈

在企业执行部门的统领下,现场与其他相关部门相互合作,与中标单位开展合同的洽谈。在谈判时,对谈判的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应包含:会谈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谈判事项、谈判结果、记录人员和记录时间等。

(四)起草合同

签订的经济合同应包含:标的、价格、数量、质量、工期、方式与地点、违约责任等,且应明确以下三点:第一,对受托方的授权范围;第二,委托方的介入深度与决策权力;第三,说明变更设计与工程签订管理应遵循的依据与原则。除此以外,既要防止委托方的介入过甚和不合理放权,又要防止受托方的管理失职和越权行为。

(五)合同的审批

把合同交到企业经营部审批,相关资料必须附上。在企业会签审核后,即可完成合同的签订。最后,经营部门还要在现场把合同的相关资料进行复印,分发至有关部门。

(六)保修及其他约定

主办方应与业主事先声明:其一,必须严格执行我国规定的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时长,但是在经过双方协商之后可适当延长局部或全部保修期;其二,协助业主确定好保修期和最终工程尾款约定。

四、工程项目经济合同的结算

项目部执行企业定下的合同结算程序,有关合同结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收集整理

经营部和有关部门需认真收集与整理有关的合同结算资料,主要包括:合同文件、电文消息和来往信件,确保进行合同执行时有关凭证、单据的完整性。

(二)相关凭证的处理

为加强经营部的熟知合同的履行状况与进行合同管理的工作,在合同支付初期,执行单位需持相关凭证或者发票到经营部门,经过经营部门审核之后制定支付通知文件,再由项目负责人审核;执行部门要将已付账的其他凭证或发票进行备份,并把复印件交于经营部门作存档用。

(三)验收结算

在合同双方完成任务后,执行单位需及时带领经营部与其他相关部门对所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结算工作,在没有差错的状况下,双方进行签认、盖章,进而宣布合同的终止。

五、经济合同的纠纷处理

(一)合同履行以及纠纷处理

在签订好经济合同后,需全面履行,若无法完成合同中的要求,应及时进行补救,降低损失。由现场经营部对合同的履行状况进行监督,定期将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汇报给企业经营部门,尽早反映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那些履行终止的合同,应该予以归档,然后同样要向企业经营部门进行上报。每当现场项目终止时,合同管理者应将所有合同进行整理,详细报告合同的实际履行结果,且将整理妥善的档案上交企业经营部门。一旦发生合同的纠纷事件,现场人员应尽快通知企业经营部门,积极参与事件处理,找到相关负责人,配合负责人的工作。

(二)XA项目中两个合同的纠纷处理

1. 造桥机的施工合同

因为在该项目中,造桥机被频繁使用,而造桥机在当期还属于新型工艺,在施工的初期阶段,工程进行得并不顺利,造成施工进度较慢。再者,承担单位在与项目部洽谈合同时,对施工的难度、工期没有做到合理预估,造成团队已完成的工作量度无法完全支付工人工资,进而无法对合同进行履行。为了解决该纠纷,造桥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的办法。在经过项目部门的测算分析后,造桥机团队确实因为自身原因与整体施工进度无法正常履行合同,在报请企业同意后,没收造桥机团队的履约保证资金,并将项目由原先的合同单价结算向工班计时结算转变。

2. 锚具的供应合同

该合同中的供应方是由业主通过招标而选中的,在箱梁预应力的施工过程中,却意外地出现了安全事故。经鉴定得出,除了施工原因之外,造成事故发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锚具的质量问题,经几方协商之后,锚具供应商同意赔偿15万元,最终供应合同被解除。

六、结语

经济合同管理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项目,要求合同管理者有很强的责任心,对业务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并且掌握经营管理以及经济合同法的专业知识。要全面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对于合同方来说,选择最合理的合同方,相对而言,对于未来的合同履行成本和监控控制是有帮助的;在合同条约方面,合理完善的合同条款利于避免很多风险;在合同的履行监控方面,做好监控工作可以帮助合同条约的准确执行;在合同终止方面,为了规避一些未知的风险,可以采取终止合同的措施。总而言之,加强合同的管理工作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水平与目标成本管理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韩立萍.关于合同管理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建筑,2012(29).

[2]谢凯中.由工程合同纠纷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J].建筑界,2012(09).

第6篇:购销合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 项目成本管理 实践与创新

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建筑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具体的目标要求,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强化施工生产管理,完善施工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核算水平等管理活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产管理过程。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实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企业积蓄财力、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人结合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安装分公司近几年施工管理经验,浅析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实践与创新。

一、完善三评一审制度

(一)标后初评

工程项目通过招投标程序,建筑企业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企业机关合同管理部应先与甲方签订《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再签订《劳务承包合同》、《物资购销合同》、《技术服务合同》、《设备和周转材料租赁合同》和其它施工协议等,再由企业机关成本控制中心核算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企业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应根据本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和初评项目部人员设置情况,按年人均管理费核算到项目部。企业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竞争上岗机制选定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及其他班子成员。项目班子确定后,项目评估领导小组与项目班子进行面对面地标后初评,根据初评结果,企业确定该项目上交企业利润指标,同时企业规定项目班子成员按照工程投资一定比例交纳年度风险抵押金;项目经理与项目书记同企业法人与书记签订以“质量、安全、工期、效益”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企业、项目部、项目班子成员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和权力。在标后初评中,项目评估领导小组应对本工程的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费用、税金、利润等指标进行全面测算,并指导该项目的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

(二)中期评审

随着工程项目的建设推进,施工中的可变因素基本成为固定因素,企业为了更准确地测算到该工程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应依据该项目在施工管理中施工内容的变化、管理人员的增减等诸多因素,进行中期评审,进一步确认《政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各项指标。

(三)综合评审

工程项目全面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后,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应依据本工程在施工生产中施工内容变化、管理人员的增减、物价变化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评审。

(四)最终审计

企业机关成本控制中心应对该项目的工、料、机、税金、利润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结算审计,并出具结算书,与甲方共同递交双方认可的审计单位,进行最终审计。

二、严格执行物资采购和设备租赁招标制度

企业制定的《物资管理实施细则》中规定: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实行企业、项目部、劳务层三级共同管理机制。物资采购应遵守:“合格供方名录中采购的原则”、“阳光招标采购的原则”;“五比(比质、比价、比付款、比服务、比信誉)采购的原则”。建筑企业物资设备部、项目部物资部门负责人,应广泛收集物资的质量、价格信息,掌握主要物资的信息变化规律,为阳光采购提供第一手资料。在物资采购中,企业招标采购领导小组应根据以上信息,对具备招标条件的主要原材料和大宗物资的采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组织招标采购。设备租赁与物资采购的办法相同。

三、积极推行成本定期分析和项目单独核算制度

(一)推行项目成本定期分析制度

企业为了掌握各个项目部的项目成本管理情况,应要求项目部成本管理负责人每月进行一次本月项目成本分析工作,重点分析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和管理费等实际发生情况,找出费用节约或超出的原因和存在什么问题,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提出下月改进措施和降低费用的重点,把握好关键环节。确保企业法人、项目经理与企业成本控制中心都能牢牢掌控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动权。

(二)落实项目单独核算制度

从近几年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项目单独核算制度——应对工程项目所发生的施工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进行项目单独核算。核算应计入施工管理的各种成本、各项费用,每月应进行月度核算,每季进行季度核算,每年进行年度核算。核算已完工程成本转入“工程结算成本”的情况,核算结转期间费用。企业定期对本工程项目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管理费用的开支是否合理?查评项目管理者管理水平高低?查评《政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各项指标落实情况等。

四、完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制度,推进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

(一)完善项目管理效绩目标责任书制度

在工程项目单独核算的基础上,企业应持续完善《项目管理效绩目标责任书》制度,即实行项目部上交企业利润与个人工资、奖金挂钩机制,承担风险与奖罚对称机制等。根据近几年的企业管理实践,形成如下见解:对超额完成《项目管理效绩目标责任书》指标的项目部,除风险抵押金全部返还外,超额上交利润中一部分奖励给该项目部,其中大部分奖金奖励给该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多交多奖,上不封顶;对足额完成《项目管理效绩目标责任书》指标的项目部,风险抵押金全部返还;对完不成《项目管理效绩目标责任书》指标或造成亏损的项目部,除扣除全部风险抵押金外,还要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根据情节的严重性,分别给予降职、降薪、免职、罚款等处罚,严重处罚该项目的项目经理。

(二)持续推进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

在建筑企业号召推进“法人管项目”的同时,应持续推进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企业应坚持以法人直管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直管劳务作业层的组织结构模式,项目经理及项目班子成员按岗位分工集体对企业法人负责,企业法人授权项目经理部具体负责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竣工结算等全过程管理。企业制定的《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实施细则》中推行项目经理分类制,每季度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按类别发放每季度项目经理岗位补贴。为避免项目经理岗位补贴发放流于形式,强化约束作用,根据近几年的管理实践,建议如下:在建工程项目若工程款拨付未达到总承包合同约定比例(每季度考核一次),停发该项目经理的岗位补贴;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工程项目最终结算亏损,该项目经理的岗位补贴逐月全部扣回;由于项目经理休假、工作调整等各种原因不在现场项目经理岗位的,不发放项目经理岗位补贴。

五、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全员意识

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全员意识,是组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组织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组织降低、控制或保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有力保证。建筑企业必须加大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树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全员意识,应要求项目部统一思想,提高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认识,从项目经理到普通施工人员,都要进行全面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教育,灌输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理念与意识,把“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益为先”的意识深深地印在每位员工的脑海里。应建立激励机制,运用“成本考核”和“成本否决”等手段从严管理,使员工意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严肃性;应建立“资源节约型”、和“低成本管理”的企业文化。

六、细化管理费用审批程序,严控管理费用支出

根据近几年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管理费用的审批与支出形成如下管理制度:在项目部管理费用审批与支出的管理中,项目部管理费用小额支出,由该项目部项目经理签认后列销;项目部管理费用大额支出,由企业法人签批列销;小额低值易耗品购置、个人小额借款等,由企业总会计师签批办理;项目部各项奖金发放、个人大额借款等,由企业法人批准;项目部必要的大额支出,必须事先报请企业法人,企业法人签字认可后,才可确定办理。项目班子成员不得借宴请质监站、安监站、甲方、监理等名义随意吃请送礼;不准抽公费烟、喝公费酒;不准自己驾驶项目部配备的公车,不准驾驶公车回家办私事;不准在项目所在地以外的地方消费等。

七、坚持季度对口业务督察,强化机关职能部门作用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全员意识,企业应坚持每季度的对口业务督察。督察组组长应由企业法人担任,企业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企业机关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督察组每季度对在建项目和部分收尾项目进行对口业务督察。督察内容主要包括:对工程总承包合同、物资购销合同、劳务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租赁合同、其它协议等的管理与学习、技术资料编制、安全与质量管理、物资购销审批,工程预算编制、工程计价上报、阶段性材料计划提报、项目效益分析、财务基础工作、财务制度执行、项目劳保返还、季度进度款拨付考核,劳务层管理等。督察结束后及时下发督察通报,限期整改。充分行使企业机关的“检查、监督、指导、服务”功能,从不同的管理层次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企业法人、项目部及企业各职能部门共同实施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目的。

随着建筑市场的环境日益复杂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入了战略管理的新时代,需要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作适应性变革,制定科学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目标,积极采用科学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手段,实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多元化格局,拓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领域,增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活力,促进、改善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主编张彦宁.《现代企业管理最新理论和案例精选》.2008年版.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

[2]主编李佩山.《管理与服务》.2012年11期.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编

第7篇:购销合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合同审核 商业企业 成本 费用

一、面临的现状

某商业企业的合同大致分为两部分,即行政类合同和商品购销合同。行政类合同是指除经营类商品购销合同以外的各种经济活动所签订的合同。行政类合同按性质主要分为工程改造合同、媒体广告合同、宣传品制作合同、店堂布置合同、促销及积分返礼礼品合同;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采买合同;设备维修合同;水电费、空调费、物业管理费合同;财产保险、审计、评估、咨询费等十余类。

行政类合同主要附件包括:立项申请、资质证明、三方比价单、律师意见、价目表或项目清单及其他合同附件等,制作类合同还应附上效果图。以上资料,按主次顺序依次附在合同文本之后,并在会签单上将附件名称填写齐全,防止资料丢失,无法查证原始资料。

某商业企业经营品牌三百多个,每年签一次合同,合同期限大多数为一年,合同到期日分别为每年3月31日和8月31日。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段时间以来,纵观合同的审核及签订过程,存在一味强调抓结果,忽视中间管理环节和过程控制,主要表现在:先履行,后签订合同,事后补签,缺少了价格审核、立项审批环节,造成管理漏洞,同时造成合同管理失控;合同签订前未办理立项审批。目前存在以合同的签订代替立项的现象,使得控制环节脱节,管理环节疏漏,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危害;签批程序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企业总经理已签批,合同才传至财务部或其他部门补签,价格审核失去了意义、签字成了例行公事,使签批程序形同虚设,违背了合同签批程序;本应由下属企业签订的采买合同,大多由上级企业大包大揽。为了确保一致性及有效降低费用,存在多个下属企业采买相同的促销礼品、工服及其他办公用品等现象。此类业务大多由上级企业与供应商签订合同,货款也由其代为支付,但发票由供应商直接开给下属企业,各下属企业需将货款支付给上级企业的混乱现象;合同附件不全。合同签批经多个环节,会出现附件不全、附件丢失现象,给日后查询和审计带来极大不便;三方比价存在虚假行为;合同签订的金额与实际付款金额不一致;商品类合同扣率、单产低于公司标准;合同费用的收取方式违背合同约定。

三、解决的措施与办法

针对以上诸多问题,某商业企业经过反复调查和研究,认为加强合同审核是确保降低成本费用的关键。要抓好合同审核,必须关口前移,强化过程监督和管理,切实发挥财务部门审核监督作用,有效降低成本费用。为此,某商业企业制定并实施了《行政类合同签订与审核、评价管理办法》,修订了《商品类合同签订管理办法》。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⑴先签订、后履行。任何行政类合同的签订,都必须由主办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按照“先签订、后履行”的原则,严禁先执行后补签合同的行为发生,更不能以实际履行代替签订合同。

⑵先立项、后签订。只有立项成立后,才能办理合同汇签。

⑶制定了合同签批流程:

⑷为了确保企业形象、氛围装饰的一致性,为有效降低费用,各下属企业应分别与供应商签订协议,注明采买数量、金额,分别开具发票支付货款。避免造成下属企业未签约却履行合同的不规范行为、同时在付款环节造成发票的取得单位与货款的支付单位不一致现象,违背财务结算规定。

由上级企业统一发行的广告、短信等不可分的合同,按照上级企业确定的分摊比例进行费用分摊。实物类采买数量可分的合同需由各下属企业分别签订合同。避免在付款、验收、提供发票等环节出现不一致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⑸合同附件,尤其是招标会议纪要、三方比价、立项申请、企业资质、行业资质等重要信息的附件,必须妥善保管,按主次顺序附在合同文本之后,装订成册,便于传递,以防丢失。其他合同附件资料主要包括:a、基建、大修类合同必须提供项目申请报告(或检修报告)、预算书等有关资料。b、 户外广告类合同需提供经营许可证证明、模拟效果图、方位意识图、价目表等有关资料。c、报刊杂志广告类合同必须提供媒体资质证明、样稿、类似版本、价目表等有关资料。d、电视广播广告类合同必须提供宣传的主要内容、安排播放时段、价目表等有关资料。e、以上b - d类主题营销、新闻等广告宣传类合同必须提供经企业领导批准的策划方案、预算方案及其他相关手续。

⑹三方比价即应在同一内容、同一规格、同一标准、同一材质下进行比价。为确保三方比价的真实有效,三方比价单应提供报价单位联系人姓名及联系电话,便于合同主办单位进一步核实。

⑺合同签订的金额与实际付款金额不一致的解决办法:

a、采购数量增加,因采购数量增加,使付款金额大于原合同金额,且不超过原合同金额的20%时,经办部门需要提供情况说明(视为对原合同的追加),并经各级领导审批。增量后的价值超过原合同的20%时,需重新办理合同汇签。

b、采购品种增加, 在原采购品种的基础上增加采购品种的,经办部门完成立项后,再签订补充协议。

⑻商品类合同的审核

a、品牌续签合同的审核品牌续签合同是指品牌已经引进,因到期,需重新签订的合同。审核时抓住以下几个因素:扣率与到期合同比较有无变化;该品牌保底单位面积产出(以下简称单产)与到期合同、与企业单产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指标的升降情况;简述合同期内该品牌已经实现的月均销售、月均毛利、月均单产情况,列举相关数据,提出合理化建议。

b、新进品牌合同的审核,新进品牌合同是指商业企业之前没有经营该品牌,与供应商协约在企业某区域内将要经营某品牌的约定。签约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核:新进品牌的扣率与合同约定区域内企业经营上一品牌(以下简称前品牌)的扣率进行比较;新进品牌保底单产与前品牌、与企业单产标准比较,有无差异。

⑼商品类合同相关费用如何收取。审批商品类合同时还应关注相关费用(物业费、水电费、信用卡费、价签费、货架使用费、大型活动的赞助费等)的收取方式。费用收取方式一般分为现金(或银行转账)、抵账、帐扣,帐扣会减少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因而优先选择前两种方式收取,并在合同中注明。

临时场租合同、静态展及灯箱广告位租赁合同,属于下属企业收入,如合同传递不及时,不利于相关部门准确掌握租金收取情况,甚至造成漏收租金。因而要求经办部门及时传递相关合同,确保合同的实施及监督管理。

为确保两个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某商业企业及时举办了培训班,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内勤、行政秘书、合同管理员等相关岗位人员参加。

四、取得良好效果

卡住源头是根本,盯住审核是关键。只有控制源头,卡住合同审核,才能有效降低成本费用。实施两个办法以来,某商业企业合同审核工作质量有所提升,检查发现平均每周20多个问题(事后补签合同、缺少立项、合同附件丢失、三方比价虚假等)降到了10多个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成本费用;商品类合同的扣率、单产不符合企业标准的现象大大减少,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了确实可靠的保证。

加强商业企业合同审核,从源头降低成本费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完善。某商业企业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落实合同审核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探求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合同审核有效管理,成本费用有序可控。

参考文献:

[1]肖太寿.有效降低成本的策略与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5月

[2]高立法,曹云虎,殷子谦.现代企业成本控制实物[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8年8月

第8篇:购销合同管理制度范文

一、完善施工企业管理制度

新一代施工企业制度是以“适应市场需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企业制度。施工企业的制度更是要求立企业有法人财产权,这样产权主体就会多元化、社会化,促使资产所有权和经营者分离,经营层和作业层分离,引进职业经理人,能让施工企业做到市场经营、规范制度、自负盈亏、自我进化。水利施工项目管理的主体项目经理部及其核心项目经理应该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项目经理为职业经理人的标准要求对项目进行全面控制管理,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二、培养和选拔项目经理

水利工程的专业性强,项目经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核心,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项目经理是接受企业法人的委托、是代表公司负责该施工项目管理的指挥人物,是施工项目实施的核心管理者,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施工公司在选拔和培养项目经理时,应引入竞争机制,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在公司内部需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项目经理竞争上岗是市场的需求,否则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承担了一个施工项目后,或在投标过程中,凡符合担任项目经理条件的人员都可参与竞争,公司或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业绩考核,根据管理的水利施工项目的特点和难点,公平公正公开地挑选合适人选担任项目经理。

三、施工项目全过程管理

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投标承包、签约、施工设备、施工组织、交工验收等内容。项目经理要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管理,项目经理从该水利施工项目有意投标的时候就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让项目经理在投标工作中通过了解招标的文件、去考察拟投标标的施工现场、参与制定和编制项目的投标书等,这样在工程施工的开工前基本对该工程有所了解,也能掌握该施工项目的性质、规模、周边情况以及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有针对性地形成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在该项目施工中实现“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责任目标,进行有效主动地全面的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

1、施工生产要素管理

1.1、劳动力管理

劳动力是水利项目施工中生产要素最基本、最基层,往往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一般而言,建筑业特别是水利工程是劳动密集型的施工行业,因此,劳动力管理的好不好将直接关系到改工程能否取得责任目标。作为项目经理部,要重视他们的劳动能力和生产技能的培养,建立有章可循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劳动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材料管理

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是建筑产品费用的最大的组成分项,一般占总成本的60%~70%,因此,全过程地加强材料管理是水利工程项目取得经济效益比较重要途径之一。从本人施工的几个项目总结而言,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产品的寿命,用于水利工程建筑上的材料要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原材料自身的质量标准要合格;二是要按施工合同或设计要求的标准施工。

(2)保证主要材料的供应要求

水利施工中,施工进度紧张,水泥、钢材等主材供应配送必须满足进度要求,管理上供应及时。在施工前要做好材料的采购供应计划,不能用到才查,做到全盘考虑,适时进货,减少库存压力。

(3)制定材料采购和使用计划

材料采购特别是主材的采购应根据施工项目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建立和不断改善材料使用制度,避免铺张浪费和减少损耗,提高一些辅材以及周转性的材料利用率。

1.3、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企业会考虑到承担的项目大小,特别,自身的实力等等购买一些施工设备,利用自身购买减少租赁机械设备的成本,提高经济收益。购买时应优先考虑先进的系列化机械设备,不要购买后期使用效率不高的设备,会给零配件采购、维修、操作等带来很多不方便。

1.4、资金管理

项目经理部要制定项目资金利用计划,对每笔资金要有预算,资金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工阶段,需要大量铺底资金,对已有资金应合理规划,合理使用;二是结尾阶段,工程收尾阶段多为装饰性和缺陷处理性工作,用工量大而计量支付少,另外,竣工验收和撤场所需资金等等,都应事先做好计划;三是施工过程阶段,对于预付款、材料款、设备租赁费、劳务工资款等资金合理储备,有计划的支付。

1.5、工程技术管理

水利项目有其特殊性,施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也是一个施工企业的技术实力标志,在其他相条件下,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有利于加快施工的进度,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很多成本。技术在机械设备、材料、工艺等方面中均有体现,技术可以通过同行引进或者自主开发获得。因此,企业要加大对人才的投入,为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过硬的优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2、目标管理

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的工程要做到的目标是“优质、高效、低耗”,因此,最基本的责任目标管理就是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

2.1、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按照施工合同要求的工程开、竣工日期和重要分项的里程碑日期制定的施工进度计划,按计划的目标控制工程施工进度。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等相关资源均以进度计划为参照来制定。计划的制定要按工程总工期统筹计划安排,做到总体综合平衡和调配,这样可以保证各方面均衡进展,减小施工高峰与低谷之间的高低,平衡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

2.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是创造企业良好信誉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质量管理以质量体系为依托,因此,要取得优质工程,必须建立完整的质量体系。

2.3、成本管理

费用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上的进出费用管理。费用管理的实质是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经理部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多少。成本管理的直接表现为提高劳动效益,降低材料消耗,减少故障成本等等,因此,成本(费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焦点。成本管理的方法一般是对合同价进行分解,根据施工方法和资源配置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的预期额,以利于成本控制。

3、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法律纽带,承包商作为施工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必须加强合同管理,维护合法权益,履行法定义务。项目经理部不仅要加强与业主的合同管理,还要加强工程分包合同、材料购销合同、劳务合同等合同的管理。

3.1、合同履行

为了更好的履行合同,首先要办理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各种手续,创造良好的工程施工外部环境。再者,是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合同规定,安排好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中应以工程全局为重,配合业主做好工程以及其他辅助工作,同时做好施工日志和变更记录,为统计资料做好准备。

第9篇:购销合同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财务监控机制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当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其面临着日益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为此企业要完善财务监控管理机制,以此来更好规避财务风险。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企业自身;另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财务风险的到来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一、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是将价值运动形式作为主体的,并且该项管理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综合性的特点。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好与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财务控制乏力,容易造成财务风险;虚假的财务信息隐藏了财务风险;较低的理财技能导致无法及时化解财务风险等等。

(一)财务控制乏力,容易造成财务风险

所谓财务指的是企业资金流入、资金流出的阀门。通过有效的控制财务,不仅可以将财务风险化解掉,还可以达到预防财务风险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此时财务控制是毫无意义的。比如:在办理资金流入、流出手续的时候,由于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再加上法规资料不够完整,这就会给企业带来资金上的浪费;用报销来代替管理,管贷款不管收款,这种不及时回收资金的现象会出现很多的呆账以及坏账。除此之外,财务控制力度不够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自身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上级财会部门不能及时的管理下属单位的财务,这就导致中央的政策法规无法被贯彻落实下去,严重削弱了的企业的集中管理,从而加快了财务风险的产生。

(二)虚假的财务信息隐藏了财务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必须要遵循真实性这一原则,将真实的财务信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真实的财务信息既可以将企业当前的业务发展状况反映出来,又可以了解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以及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风险以及问题寻找相关的对策,以此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然而在财会工作中,有很多会计人员会加入虚假因素,这一行为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三)较低的理财技能导致无法及时化解财务风险

一直以来,有一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的工作任务就是日常记账、日常算账、编制会计报表,这些财会人员每天将时间花费在这些琐碎的工作事务中,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因此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较为落后,业务水平较低,理财技能较低。鉴于此,企业的财会人员无法帮助企业缓解债务负担,也无法帮助企业重组资产等,这就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始终存在。

(四)不规范的内部财务组织制度

由于企业的制度不够完善、企业的管理较为落后以及企业中的少部分财会人员挪用公款等,这就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从中可以发现,如果企业缺乏完整的内部财务组织制度,那么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的内部财务组织制度较为完整,那么企业就可以长远发展下去。企业要想预防财务风险,那么其要设计好、建设好内部财务组织制度,真正将审核监督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

(五)对购销合同审核监管不力所引发的财务风险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总会出现买与卖这两种行为,很多企业往往安排业务部门来管理这两种行为,并没有让财务监管审核,因此在合同中经常会出现损害到企业利益的潜在风险。比如:在销售过程中赊销缺乏担保、缺乏抵押,当对方无法支付款项的时候,那么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强化财务监控机制,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为了能够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财会部门要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财会人才的理财意识,构建一套与企业发展情况相符合的理财管理机制,以此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完善财务决策机制

在企业决策中,财务决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借助财务特有的决策手段来确保自身决策的合理化。首先,企业财会人员要树立新的决策意识,比如:综合决策的意识、风险决策的意识等。其次,组建一支财会咨询队伍。通常情况下财会咨询队伍往往是由高素质、经验丰富的财会人员组成起来的,然后让财会资讯队伍定期分析财务报告,根据报告中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关的决策。再次,不断完善约束机制。企业的总会计师要管理好资金,防范财务风险。最后,企业的财会部门要构建投资、融资、信用管理制度等,真正了解到企业的业务状况。

(二)强化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第一,强化制度的控制。企业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相关的规定,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制定财会制度。同时在财会制度中要明确规定会计核算、成本费用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企业还要定期举办培训班,通过培训财会人员来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在培训中还要让财会人员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学习企业的财会制度,只有考试合格的员工才可以上岗。对于那些考试不合格的员工要继续学习,直到考试合格为止。

第二,把好审核关。在办理每一笔资金进出、资金变动手续之前,财会部门要了解情况,要求提供真实的信息、齐全的资料以及齐备的手续。在办理手续之前,如果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那么要中止手续的办理。等弄清楚了这些盲点才可以继续办理手续。

第三,采取跟踪控制。企业要安排审计等方面的人员来进行评价,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

(三)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

企业为了能够规避财务风险,其要管理好货币资金,制定管理、控制资金的方案,实施合理的监控方法。通常情况下,企业要重视对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定完整的融资方案,合理配置资产负债,保证财务的安全性。同时企业还要 严格把控好现金的收入、支出预算,把握好资金支付风险。在集中管理资金的过程中,要动态监管、控制存量资金,将资金的整体优势都发挥出来。如果企业并不重视对资金的管理,那么资金并不能得到最大化的配置,也会造成资金的浪费。

(四)强化审计监督

企业的审计监督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内部审计;第二部分,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借助会计控制来减少的行为。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往往要将其与外部审计结合起来,如果发现违反了会计制度的财会人员,要严格处理该人员。外部审计对防范财务风险具有明显的作用,具体如下:第一,借助外部审计可以控制企业内部所发生的的行为,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可以将实际的财务状况反映出来,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二,外部审计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起到公证的作用。社会利益关系人往往会认可真实的财务状况,并且他们也会支持企业的各项发展。

(五)构建财务风险预警评价组织

一般往往是由财会部门带头构建财务风险预警评价组织,在构建该组织时他们会尽可能选择优秀的、专业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财务风险预警评价组织要定期将相关的分析报告、建议提供给相关负责人。在整个预警体系中,通过分析财务指标可以准确了解到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从而为企业领导进行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最终避免了风险的发生。

三、结束语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企业要想防范财务风险,其必须要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将财务的管理职能、财务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将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参考文献:

[1]尹馨.建筑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监控影响因素及监控机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

[2]郑玉玲.浅谈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