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杜甫的诗有哪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透过语言,看到生活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没有想象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
如阅读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第四节中的一段文字:“你一个人漫游的时候,你就会在青草里坐地仰卧,甚至有时打滚,因为草的和暖的颜色自然的唤起你童稚的活泼;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的狂舞,看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笔者设置了几个问题:①这一节中描述人的活动有哪些文字?②描述自然景物有哪些文字?③人与自然是如何交融的?尽管多数学生并没有在这样的山中闲居过,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人漫游时,逍遥自得,心神愉悦,青草和暖的颜色,道旁树木的阴影,林中欢唱的莺燕,僻静漫长的山径……凡此种种,或静或动,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歌或舞,一个意象就是一幅画,一个意象就是一首诗,一个意象就是一曲歌,众多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深邃幽远、欢快明朗的意境,这一意境能启发读者的无限想象,增添散文的诗情画意,深深地感染着、感动着读者。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之中。
二、架设桥梁,走近作者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要运用想象在其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读杜甫《蜀相》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联时,教者为学生架设桥梁,让学生走近“英雄”。师问: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学生讲出了诸葛亮的故事: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等等。师问: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学生有的说是成功的英雄,有的说是失败的英雄。师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师问: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有,这英雄也包括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杜甫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标,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见解。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令人欣喜的。
有关春天的诗句
1、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2、击罢泥牛物候新,一鞭分与万家春。
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菜丝生叶落雕盘,欲去春衣怯晓寒。
7、上林宫馆好,春光独早知。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九重天子去蒙尘,御柳无情依旧春。
10、冰丝玉缕簇青红,已逗花梢一信风。
1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2、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徐俯《春游湖》
1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5、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16、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17、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18、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9、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20、绿暗红嫣浑可事。——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21、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2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3、旧历年光看卷尽,立春何用更相催。
24、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25、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26、还欣好景平生事,赢得旬余分外春。
27、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28、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古诗中多用“颜色”这个词,如汉乐府《上山采蘼芜》“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和高适《燕歌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颜色一词在这两句诗中意思大不相同。唐代杜甫和白居易是中用“颜色”一词较多的两位使人,下面我以他们的诗为例,探讨一下颜色一词在古诗中有哪些不同的含义。
杜甫《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表城》诗中有“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伏,霜露在草根”,结合上句可知这里颜色昏是指天色苍苍,昏暗不明:在《虎牙行》中“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这首诗是写三峡景色的,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里的颜色意为天色昏暗。可见颜色的第一种含义是指天色。文天祥在《一拍》诗中还直接引用了杜甫的句子“风尘澒洞昏王室,天地惨惨无颜色。”
第二种含义,我们来看下面的诗句,杜甫《秋雨叹》中“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哀江头》“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花底》“深知好颜色,莫做委泥沙 ”《园人送瓜》“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棕拂子》“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这个颜色是指棕拂子的外形、外貌。这里颜色分别指决明、苑中的花草,花朵、瓜、棕拂子等植物花草瓜果外表的光泽和色彩。由此可以推断出颜色的第二种含义是用来形容植物的生长状况、外形和光泽,意思大多形容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欣欣向荣。《病柏》中“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是指植物的气色。在白居易诗中具有相同含义的诗句也不少:如《白牡丹》中“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这里颜色引申为植物供人欣赏的、美丽的外形,在答《桐花》中“况此好颜色,花紫叶青青。”在《东城晚歇》中“绕冢秋花少颜色,细虫小蝶飞翻翻。”颜色都是这种含义。《秋槿》“正怜少颜色,复叹不逡巡。”这首诗是说槿花到了秋天天冷黄昏时,开后落下的一种萧索状,结合上句“”结合上句“秋开已寂寞,夕陨何纷纷。”还有下句说男儿和女子“头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这里颜色是指植物花草的美丽外形。
第三种含义如在《柟树为风雨所拔歌》中“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这首诗是说柟树被风雨吹倒了,草堂上的亭亭一青盖也没有了,让草堂也黯然失色了,不好看了,我们把好看的地方叫做风景,这里的颜色暗含风景的意思。《南池》“独叹枫香林,春时好颜色”这首诗一大半是写景的,这里的颜色由外表的美好引申为使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比较明显,比上个例子更加明显。《解闷十二首》的第十首“忆过泸戎摘荔枝,青枫隐映石逶迤。京华应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这里的颜色根据上句“青枫隐映石逶迤”也是风景的意思,意为京华见此也黯然失色。白居易《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我们从诗歌题目‘“同游曲江”,以及此句后的“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两句写景,还有作者的明确表示“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可以断定这里的颜色是景色的意思。白居易《和武相公感韦令公旧池孔雀同用深字》“索莫少颜色,池边无主禽。”这里颜色也作景色解,意为池边没有了主禽-孔雀,就没有了景色。从以上的分析可知,颜色的第三种含义指风景、景色,美丽的地方。
第四种意项,我们先看《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句子“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南北朝.何逊《与苏九德别》“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 这里颜色很明显意为面容。在杜诗中这类诗句有《梦李白》中“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这句是说杜甫梦到李白,醒来后看到屋梁上的月光,还疑惑在照着李白的面容。《百忧集行》“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这种颜色是指人相貌、面容。与《寄岑嘉州》中“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 的颜色意思相同,都是想见一面的意思。南北朝.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意项,在魏晋.曹操《塘上行》“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和江淹《古离别》“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中颜色均为面容的意思,意为想见一面。 唐.曹唐有句:“騄耳何年别渥洼,病来颜色半泥沙”这里颜色很明白指面色的意思,意为病中面如泥沙,面如死灰。《贻华阳柳少府》“柳侯披衣笑,见我颜色温。”颜色温是面熟的意思,这里颜色也是指面容。杜甫《赠李白》中“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这里的颜色稍微引申为面色。白居易《伤唐衢二首》“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这是颜色是声色的意思,意为大动声色,大悲失色。《虢国夫人》“却嫌脂粉涴颜色,澹扫蛾眉朝至尊”这里的颜色由人的面色、面貌引申为美色、姿色、美丽的人。汉代无名氏的《陇西行》中即有“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意为这好妇拥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姿色。汉乐府《上山采蘼芜》“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朝来暮去颜色故”这里颜色指姿色,意为琵琶女年老色衰。只落得“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下场。《长恨歌》中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古冢狐-戒艳色也》首句“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很明显这里颜色是指姿色。白居易《寄元九》“三年不放归,炎瘴销颜色。”,这首诗是白写给在外贬官的元九,结合上句“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可知这里颜色是指面色,确切地讲是指好看的面容,憔悴谪南国,三年不放归,使得好看的面容也越来越失去了光彩。可见颜色的第四种含义为人的面容,由面容引申为好看的面容,女人的姿色、美色等含义。另《陵园妾》中形容她“颜色如花命如叶”,很明显这里颜色是指女子的姿色。
关于第五种含义,我们来看一下的诗句,《送韦讽上阆州録事参军》“当今豪夺吏,自此无颜色”这是面容的一个引申义,是没面子的意思。《可叹》“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嵝” 这里的颜色指功名的意思。《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胡为困衣食,颜色少称遂。”意为困于衣食,功名未遂。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里赐颜色意为赏面子,赐予光荣。这是由人的面容引申为面子又引申为荣耀的意思。白居易《伤友》“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这句颜色低和志气高相对,结合下句“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可以推断出这句颜色是指功名、地位、官职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颜色的第五种含义是功名,地位、荣耀的意思。
在杜甫诗中颜色用于本意的很少。如《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这个颜色用的是本意,意为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白居易诗中颜色用于本意的却 俯仰皆是如《大嘴乌》“物老颜色变,头毛白茸茸”这首诗是讲一种大嘴的鸟—乌鸦,根据下句可以推断,这个颜色用的是本意,是指大嘴乌羽毛的颜色。白居易《和元九悼往》“馨香与颜色,不似旧时深”这首诗是说物是人非,“尘埃日夜侵”的“缬纱幌”,香味和颜色也不如从前了。《京兆府新栽莲》中“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这句是讲东溪莲上面扑满红尘,颜色不鲜了,用的是本意。
当然,以上的引句,不可能包含杜诗和白诗中所有关于颜色的诗句,只是引些代表性的诗句,由此可见颜色的不同含义。本文的逻辑顺序是由天色的明暗到植物的色泽的鲜艳到自然风景美丽的地方,由人的面容又引申为美色,由引申为光彩的面子,直到功名官职地位,颜色一词的意思由自然的本意步步引申以到表示人间的官职功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想象;审美;创作;功能
一、想象的含义
想象对作者文学审美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知道想象在作者审美创作中有哪些功能之前,我们应该先去了解什么是想象?知道何为“想象”对我们去分析想象在审美创作中的有哪些功能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什么才是“想象”呢?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它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在文学审美创作中,作家的想象力表现在:一方面,凭借想象调动起储存在记忆中的具体的感性的表象,用以承接审美情感;另一方面,又通过想象对调动起来的表象进行补充、分析、集中、概括,并加以整合,以创造出最能表现自身审美情感的形象。
二、想象在作家审美创作中的功能
对于作家来说,其“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因为 ,“想象是创造性的”。我们所熟知的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得益于作家的非凡审美想象力。正是想象使得这些文学作品变得魅力十足,流传千古。下面就来谈谈想象在作家审美创作中有哪些功能。
(一)想象是作家审美创作中塑造典型的重要手段
文学艺术典型人物大多都不是照抄生活的原型,而是根据作者生活真实经过集中、概括、虚构而创造出来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因而在文学人物创作中的典型化的过程离不开作者的想象。作者在文学审美创作中的想象不是简单的叠加、拼凑,而是作者通过想象虚构将许许多多分散的、零碎的、具体的、个别的物象加以提炼、概括、补充、熔铸到某一物象中,重新创造一个完全崭新的,富有具体性、生动性和丰富性的艺术典型形象的过程。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通过想象就塑造了不朽的典型人物阿Q,阿Q是鲁迅先生通过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真实经历,根据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性格特点通过自己的想象虚构出的一个可以反映中国底层劳苦大众精神面貌和性格的典型人物。阿Q是个受压迫者,农村的雇农,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经济上一无所有,政治上深受压迫剥削,思想上麻木不仁,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屈辱时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承认自己失败,而是用虚假的胜利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自我麻醉。他是受剥削受压迫、愚昧落后民众的代表,他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的劣根性的集大成,阿Q是鲁迅先生在文学审美创作通过想象刻画出来了一个典型人物。通过想象创作出来了典型人物不仅具量的普遍性,而且具有质的必然性,更充分表现作者的审美意图和审美情感,体现出了想象在文学作品审美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二)想象对审美对象的生命化
在作者创作文学作品时,作者通过想象能够深化和强化审美情感,将作者的情感与生命意识转移到这些审美对象上去。将那些不具有生命和情感的审美对象通过想象化为作者自己的心理和情感感受,以用来更好的反映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如在诗人杜甫的《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里,“花”、“鸟”本来就不具备任何人的情感和意识,只是大自然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生物,但在诗人杜甫笔下,“花”、“鸟”已被伤感、悲戚的情感所侵染,诗人通过想象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花鸟上面来,把诗人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伤感离别之情借用花和鸟的和鸟惊心和溅泪表现出来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未老先衰,愁容满面的诗人正含泪眺望长安的断垣残壁的遍地草木,一种难以排遣的忧愤袭上心头,不由得对山河依旧,物是人非的荒凉景象发出沉重的感叹,大概花、鸟这种本无人情的自然之物着实被诗人的绵绵愁绪感染,也禁不住为感叹时事,痛恨离别而哭泣、惊心。花鸟尚且如此,更何况诗人呢?因此,通过作者的想象可以使审美对象情感化、生命化,可以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三、总结
想象在文学审美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作者运用想象,在审美创作中,不仅有利于塑造文学人物的典型形象,更可以使审美对象生命化,从而创造出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蕴涵丰富,生动精美的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马白云,想象在作家审美创作中的功能[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5).
思及原因,许多教师致力于丰富而忽略了课堂的结构和方法的传授,于是课堂上教师的展示多于学生的表现、教师的结论多于学生的思索。对学生而言,良好的思维习惯难以形成;对教师而言,教学水平多维持现状而难以纵深。而线性课堂的提出就是希望能够集中一点,深入研究,训练学生也提高教师,最终使课堂起效。
好的问题设计,一般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问题的设计有由易至难的梯度
例如讲杜甫的《咏怀古迹》,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本诗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记叙)
2.记叙就是讲故事,诗中讲了什么故事?(昭君出塞和皇帝凭画选幸女子的事)
3.写第一个故事的诗句中最有表现力的字是哪几个?(学生会说“一”、“去”、“独”、“留”,引发学生对此的讨论,正好借此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4.第二个故事中最有表现力的字是什么? (空)
5.这两个字表现出昭君什么样的形象特征?(孤独、凄苦、无奈)
6.咏史多借古讽今或借古伤今,联系王昭君与杜甫的情况,你认为本诗属于哪一种?(借古伤今,即借古自况)
这样的方式,从表达方式入,从诗歌的主旨出,课堂进程极为流畅,学生活动比较充分,尤其是学生的思维线条十分清晰。
二、问题的设计有科学的逻辑
例如杜甫的《蜀相》教学。一般讲法总是由前往后。先讲前两联,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感。但是这里就有不合逻辑的地方,因为学生读完几遍之后尚未明白作者抒发的情感。所以设计抒发了什么情感为时尚早。但如果变换一种思维设计如下的问题,效果会好一些。
1.本诗题目为《蜀相》,诗中写到蜀相其人的诗句是哪几句?(学生会答出后两联,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明白其中“三顾频烦天下计”是用刘备三顾之事来侧面表现诸葛亮的智谋,而“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正面写其的功业和忠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是写其功业未竟,而“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写别人对他人生的惋惜之情。这一句是得用别人的反应来写诸葛亮的。)
2.这三句诗写出了一个怎样的诸葛亮形象?(他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建立赫赫功业且一片赤诚之心但却未能完成一生事业的人。)
3.联系杜甫的时代背景,谈谈末句“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泪”应当包含什么样的情感?(对诸葛亮的敬仰、对其未能完成事业的惋惜、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
4.本诗除了写蜀相之外,还写了祠堂的景色,请同学们读诗并思考景与情的关系如何。
通过前三个问题的铺垫,诗中情感既明,第四个问题的提出就显得合乎逻辑。
设计遵循以上原则,教师需要做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1.尝试分解有难度的问题
例如《拿来主义》一课中,比喻论证的理解和应用是一个难点。如果能尝试分解出几个小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方法。
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这些青年获得的“大宅子”中有哪些事物?(鱼翅、烟枪烟灯、鸦片、姨太太)
(2)这些事物分别代表“大宅子”中的哪类事物?(有用的事物、有害的事物、有好处也有害处的事物、使人的精神腐化堕落的事物)
2.教师假设自己是学生来回答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最终都将交给学生去解决,教师如果能把自己当成学生来做一遍,问题科学合理与否、问题的质量也就检测出来了。
这个道理与教师写下水作文是一样的。只有亲自去做,才甘苦自知。而教师尤其能够敏感地发现学生的困难会在哪里,既可以在授课时,有意强调,也可以在问题设计方面有所调整。这样的课才会更适合自己的学生,课堂也会流畅有效。
3.教师在脑海中假想上课。
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能看到的读文本、查资料、写教案,还包括在脑海中对课的设计,更有脑海中讲这节课!比如导语说什么,这个导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个别读,齐读可以吗?第一个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会怎样回答?下一个环节怎样过渡,结尾说什么,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这些问题不停地在涌现,脑海中这节课会因此不停地中断、修改、连接。直到最后有一种思路会渐渐地清晰起来。最后熟悉一遍。那么,一节具备线性的课堂就要诞生了。
一、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量的积累,“课标”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以400万字以上。学生是最可塑的诗人,教师要着力发现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而非麻木冷漠之人。他不一定像林黛玉那样望月垂泪、见花生情,但也是一个内涵厚重,情感丰富的人。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由于古诗短小精悍,有好些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如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日一诗”活动;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大加褒扬;采用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开展诵诗擂台赛,评选背诗小能手。
二、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三、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古诗词讲究格律,字斟句酌,值得推敲,通过品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如有表现诗人才情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美感,这和杜甫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分不开的。也有体现诗人字字推敲、锲而不舍的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的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四、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青少年阅读名人传记,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文学知识,而且对激发志气、培养健康的人格、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增长应事接物的智慧、提高写作水平都会有一定的借鉴启迪作用。
知名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推荐的“榜样的力量”名人传记读本中,有一组包括《屈原》《李白》《杜甫》《鲁迅》《托尔斯泰》等小学生比较熟悉的12位中外文学家的传记读本。丛书以人物的标志性年代为切入点叙述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且富有文采,是适合六年级孩子阅读的优秀人物传记。
本设计旨在以《杜甫》为例,教给学生:阅读文学家传记时应关注人物的经历、作品等方面的内容:要善于把人物的作品跟经历联系起来、把阅读前后不同的体会联系起来,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物。
【活动目标】
1.了解杜甫坎坷的一生及其创作成就,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初步学习文学家传记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引发阅读系列作品的欲望。
【活动准备】
1.阅读前——阅读课上简单导读,重在激趣,明确阅读时重点关注的内容。
2.阅读中——阅读课上与课外时间自由阅读全书;阅读课上读读杜甫的诗,挑选最喜欢的一首,写写读《传记》之后新的了解(写在贴纸上,贴在书中相应位置)。
3.卡纸、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草堂”图片,引读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明确本次活动内容:聊杜甫,吟杜诗,感受千秋诗圣的风采。
二、画一画,写一写
1.出示李白和杜甫的画像,说说哪一位比较符合你心目中的杜甫形象。
2.回顾:本书的编者把诗人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分为哪四个时期?
3.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
(1)一个小组带着作品上台展示,并派代表发言。
(2)其余小组发表不同的看法,进行补充。
5.小结阅读方法:阅读文学家传记,要关注文学家的经历和他的创作。
(设计意图: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是阅读传记最基本的要求。画经历图、写人生大事这项小组活动内容,不但可以让杜甫一生的经历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更加清晰、立体、丰满,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把握整本书内容的能力、思考辨析的能力。)
三、吟—吟,聊一聊
1.做游戏:“杜诗”对对碰。
(1)学生自定游戏规则。
(2)师生互动对诗,并把诗题贴到相对的创作时期上去。(板书附后)
2.体会杜诗“穷而后工”。
(1)观察黑板上共同完成的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图,说说发现了什么。
(2)小结:人生的最低谷,却是诗人创作的最高峰,经典诗作层出不穷。感谢苦难磨砺了杜甫,给人间送来了好诗。
3.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回应,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交流氛围。
(设计意图:学生原本就有所接触的杜诗,在杜甫的传记里又重新读到了。学生在备觉亲切的同时,也读到了诗歌背后的故事,品到了诗句蕴含的情感,自然就会产生与人分享的需求。这种分享必定是有感而发、真情流露的。)
5.总结提升。
(1)说说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有哪些。
(2)阅读此书编者对诗人的评价。
总的说来,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6.小结阅读方法。
把人物的作品和经历结合起来,把阅读前后不同的体会联系起来,对作品会有更深的了解,对人物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设计意图:《杜甫》这本书在叙述上的显著特点就是用讲述诗歌创作的一个个故事来铺陈人物的经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学生有所接触的诗歌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将作品和经历结合起来,把阅读前后不同的体会联系起来,在“吟”和“聊”中了解诗人的经历同诗风的关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阅读传记作品的意义。)
四、延伸拓展
1.聊题外话。
可是,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施展才华、实现报国之志。我很遗憾,你们遗憾吗?那就让我们聊个题外话,假如杜甫穿越到了现在,你会建议他从事什么工作7为什么?
(设计意图:基于书本阅读,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杜甫,丰富学生对杜甫的认知,体会到班级读书会的魅力。)
2.推荐阅读。
(1)出示古今中外文学家传记读本:《屈原》《李白》《苏轼》《冰心》《鲁迅》《老舍》《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高尔基》《海伦·凯勒》。
(2)说说最想读哪本,想了解些什么,打算怎么读。
(设计意图:实现读法迁移,引发学生对阅读文学家传记的兴趣。)
板书:
【整体思考】
一、制订“共读一本书”的整体阅读计划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共读一本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这是一个美妙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合理安排、耐心引导的过程。因此,师生共同制订了《杜甫》的整体阅读计划:导读课——粗略浏览读本,发现人物传记的文本特点,谈谈最想关注的内容;自读课——自由阅读,挑选一首最喜欢的杜诗,在贴纸上写写自己阅读之后新的了解。通过谈话了解学生阅读时存在的疑惑;班级读书会——围绕几个话题组织全班性的交流讨论,感受千秋诗圣的风采。逐步推进的阅读计划,促使学生深入阅读思考,变“浅阅读”为“深阅读”“慢阅读”,更加有力地保证了班级读书会的活动效果。
二、设计开放式的提问促进学生的思辨
一本厚厚的书读完,可供交流的话题有很多,必须从众多的内容中筛选出最具价值的内容来实施,聊书时才能聚焦重点,以少胜多。“杜甫曲折的人生经历”“你对诗歌的新了解”“假如杜甫穿越到了现在,你建议他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这些话题基于传记的文本特点,立足于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背景知识,答案也不是唯一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展开了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聊书的过程就成了发展思辨能力、历练心智的过程。
三、鼓励小组开展协同分享的交流活动
小组分享是贴合阅读交互理论的、深受学生欢迎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拥有平时跟伙伴聊天一样放松的心情,能给予每个孩子均等的与同学交流的机会。课堂上安排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活动的内容简洁明确,便于操作;活动后有展示有交流。组际间的竞争与共赢,牵动着每一个孩子的心。我惊喜地发现,在讨论“杜甫人生经历曲线图”的画法时,小组的每个成员边用手比画边说明理由,为形成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而努力着。在自由的分享过程中,观点不断融合、碰撞,使思想走向深刻,走向发散,不同的小组所画的杜甫人生阶段线条走向大体一致,但对于各个时期的画法,却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到的想法。尊重而不偏执,共识与个性同在,人性中这些高雅美好的种子在学生心田悄然萌芽。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策略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诗歌鉴赏;答题策略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一:写景部分的答题策略
景物描写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有“凡景语皆情语”的说法,所以诗歌的各种题材中,无论是抒发感慨的抒怀诗,还是依依惜别的送别诗,甚至是咏史诗都少不了景物描写,那么诗歌鉴赏中关于写景部分的题型有哪些?又将如何解答呢?下面试做简单探讨:
对于诗歌中写景部分的考查总体上有如下三种:
一、直接考查意象类
意象就是熔铸了作者感情的物象,也就是构成画面的景物。
1.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2.答题思路:景物特点+主要意象
例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问题:诗的最后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写了无边无际的碧空、渐远渐逝的孤帆、奔流天际的长江。
二、考查意境类
意境就是整个画面的氛围、基调。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2.答题思路:
(1)抓主要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图景画面。
(2)用简练的词语概括这些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3)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感情。
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问题: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写了一片孤帆在碧空之下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天边,眼前只有一望无际的长江向天边奔流而去的情形(抓意象,绘画面)展现了一幅壮阔孤寂(概括氛围特点)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目送友人远去的惜别之情(感情)。
注:这类题的答法也适合景情关系的题
三、写景技巧型
写景技巧也就是在景物的选取上、景物的安排上、写景的手法上等方面的特点。具体可包括:视角层次(远近高低等)、感官(视觉、嗅觉、听觉等)、色彩(鲜明、暗淡等)、动静结合、工笔细描与粗笔勾勒结合、虚实结合等
1.提问方式:
(1)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或是怎样写景的?
2.答题思路:
(1)明确特点
(2)特点的表现
(3)概括氛围特点
(4)表现的内容感情
例如: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问题: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这首诗既写了桃红、柳绿、落花等静景,又写了莺啼的动景,动静结合,红绿色彩鲜明(特点和表现),描绘了一幅幽静优美的春景图(氛围),表现了山客闲适恬静的心情(感情)。
以上只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题型,希望能够做到抛砖引玉,对同学们的做题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二:“描写景物的特点”或“描写的景物特点”问法的细微差别
审题向来是做题的关键,而同学们往往在考试或做题的过程中急于做题而忽视了对题干的审查,殊不知,有时一字之差,答题的方向却是截然不同的。每一届的学生在诗歌鉴赏时做到类似于:请简要谈谈本诗“描写景物的特点”或“描写的景物特点”时,都会混淆,认为这两种问法是一样的,为避免出现错误。下面,我们就简要谈谈这两种不同问法的答题方向与方法。
“描写景物的特点”意即描写景物时用到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感官方面的视觉、嗅觉、听觉等,色彩方面的鲜明、绚丽、灰暗等,观察角度方面的仰视、俯视、远看、近观等。
“描写的景物特点”则主要就所描写的景物营造的情景的氛围特点而言,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优美宁静,或萧瑟凄凉,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概括得出。
下面就举例来具体看一下这两种题的答题方向与区别:
例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苏轼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价王维的诗,其实,杜诗中也有不少“以诗为画”之作,这两首绝句就是如此,请简要赏析这两首诗在写景上各有什么特点。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分析:这道题属于“描写景物的特点”型。第一首中前两句作者从整体上写了春日温暖大地、春风吹拂、花草飘香的景象,三四句具体写了春暖泥融、飞燕衔泥搭巢,沙滩变暖、鸳鸯在上酣睡的情景,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相结合。其中“迟日江山丽”与“沙暖睡鸳鸯”是静景,“泥融飞燕子”整体上是动景,做到了动静结合。第二首写景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色彩上,绿、白、红色彩对比鲜明。
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待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诗歌首句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
一、在产生问题中有效生成
问题从学生中产生,还要把问题还给学生。当堂解决问题是教学务实的具体表现,是对学生发展成长负责的体现,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刻意避开,要敏感地抓住那些有价值的、以语文素养为归依的生成性问题,作为一个来之不易的课堂资源,吸引其他学生也参与其中,将一个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全班同学共同思考的问题,将其引向纵深。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先由介绍杜甫在成都建成草堂的背景导入,然后让学生熟读。我让学生思考:你从诗歌中知道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侃侃而谈,他们说知道了当时战乱,秋风秋雨,天气恶劣,很凄凉;知道了“诗人贫困交加”;知道了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常彻夜难眠;知道了诗人记挂着“天下寒士”,感受到了诗人“兼济天下”的胸怀。诗人高大而伟岸的身影矗立在师生面前。
学生正朝着我希望的答案一步一步深入下去。“可他也不该骂人家小孩是盗贼啊,不也挺没爱心吗?”一个学生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全班同学都怔住了,但我观察到有些学生好像对这位同学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就让学生讨论。课堂很热烈,有学生说:“我认为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你看他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是大家高兴自己才高兴的诗人。”有学生说:“我不同意,他把自己的孩子说成是‘娇儿’,骂别人的孩子是‘盗贼’,说明他后面的那种愿望是虚假的,他不是个真正有爱心的人。”有学生说:“几把茅草也不值得他如此大动肝火呀,还‘唇焦口燥’地呼喊,我想他肯定还追了好一会,呼天抢地的,没必要嘛!”
看到这种白热化状态,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带动学生走进文本,更能延伸到杜甫的其他作品,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为深入,使课堂更有厚重感。要了解一个人,不能离开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也不能光凭他的一首诗歌。不如趁机让学生真正走进杜甫,形成一个专题阅读,课后让学生写写有关杜甫的作文。
这是个典型的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有效生成,教学设计中根本就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课后令我们师生最快乐的恰恰是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里我看到了个性化的、独立的学生!试想,如果我将教案进行到底,但也只是解决了我想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到底是解决学生阅读时碰到的问题重要,还是让学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重要?答案肯定是前者。这样的教学犹如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有意外,有惊喜,师生都获得了创造的满足和发展。
二、从语言品味处有效生成
诗词语言是凝固的音乐,语言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有效载体。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训练,使之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加强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品味中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吟咏成诵、富有节奏和音律感的诗词名篇。在教学这首词时,首先让学生熟读成诵,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中秋之月,最后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从诗词中所悟到的景和物。
学生有了熟读后的语言基础,很快就勾勒出与文本几近相符的图画:无垠的天空作背景,一轮孤独的圆月独悬高空,在人间,一张桌、一壶酒、一个孤独的人端着酒杯向孤独的中秋之月发出深沉而矛盾的询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大多数学生画完后,我让学生试着揣摩诗人的心情,然后带着诗人的心情去朗读。学生明白诗人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情绪很低落,应该用低沉的声音去朗读词。尤其在读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时,学生能从字里行间读出诗人那种矛盾的心理,声音低沉而伤感,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读到词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时,学生紧锁的眉头稍微松开了,能从学生的朗读声音中感知到学生已经进入词人的情感世界,并且能够理解词人所要表达的复杂而矛盾的主题。最后,我让学生在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的背景音乐里再次品读文本。朗读节奏、情感的投入以及对主题的理解,我没有进行任何的解说,学生都能准确把握。学生在抽象的文字里,在语言的品读中,找到了词人的情感和内心的真正依托。在品味语言中,学生获得了许多。
这首词的教学,我只是让学生在词人的语言而不是我的讲解语言中,获得对词人的全面认识,达到了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三、在描绘诗境中有效生成
古诗词的精妙之处就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在简短的字里行间留下许多的艺术空白,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所谓描绘诗境,就是用美的语言扩充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展开想象,去填补诗歌的艺术空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轨迹。苏轼曾评价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每一首诗或词不都是一幅幅画卷吗?画面有直观的视觉效果,学生更容易接受。
在教学《山坡羊・潼关怀古》时,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品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潼关?学生根据诗句踊跃发言,在明确了是一个雄伟壮观的潼关、一个萧条的潼关之后,我又提出了下一个问题:文本给我们展示了两个潼关,如果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给诗文配一些画面,你们觉得应该有哪些景物和画面出现?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相互补充,这堂课在描绘画面中达到了,学生也很好地理解了主题。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我先让学生自读此诗,找出诗人描写的景物,在脑海中描绘出大致的图景,然后在这些景物前加上修饰语,如“藤”的修饰语“枯”,学生就想象到藤是枯萎了的样子,而不是郁郁葱葱的样子。完成以上两步,画面已经基本形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晚秋夕阳图跃然纸上,许多学生在经过自己的想象后,对诗中之景、诗中之情有了新的生成。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的理解。
其实描绘法是依托于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有声有色的画面组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想象和联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备的一种能力。
四、借他山之石有效生成
诗词不是孤零零存在的个别文学现象,它有很强的包容性。我们知道,古代的诗词是可以配乐歌唱的,带有很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现在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大量的古诗词记忆和背诵真的很难,我一直在帮助学生寻找好的方法来学习和记忆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