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第1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

【关键词】提高;农村;课堂;有效性

新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向自主、探究、合作式的转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因此,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点体会。

1 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第一阵地,特别是数学学科更是如此,可以说数学知识有90%是在课堂获得。可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除了课前要花好几个45分钟钻研教材,弄清知识的点和线,知识的结构和分析数学的难点与如何突破,解决难点外,更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建立和谐和的课堂气氛。同样的课,有的老师上起来轻松愉快,效果又佳,有的老师整堂讲得沉闷,为什么?因为他们关于和谐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他们不单是演讲者,观察者,更是发现者,不断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观察,上课有激情,用感情去点燃学生的智慧,激荡学生的情感波澜。后者老师也用心备课,教案无可挑剔,目的明确,内容完备,方法科学,上课有条理,但学生却没有反映,老师只是一个现场播音员,把教案中所写的从头到尾讲一遍,与学生无关,甚至似乎与学生有仇,整节板着脸,是为了上课而上课,然后上完课大叫“学生不配合,没办法教”,而事实上是教师本身没有努力,去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而前者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走进教室,做到入课堂则情满课堂,登上讲台则情溢讲台,达到开人心智,启人思维的效果。对课堂偶发的不良现象不气恼,对待调皮的学生更是如此,不在课堂上大加批评,有问题的学生,而是留待课后先指出他们不对之处,再耐心给予讲解,用行动与情感去改变他们,从不放弃他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和的师生情感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数学知识,完成了学生任务。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知识的学习,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的主题;或为学生提供有趣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构筑学习起点,为展开数学探究作铺垫;或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入手,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知识等。数学问题情境可以是包含与数学知识相关的信息,或相关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学习情绪,更乐与学习。

例如:在“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中,教师做了这样的导入。

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1次、2次、3次、4次、5次,列式并计算纸张的厚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纸张厚度所发生的变化是在成倍的增长. 折叠一次:0.1×2=0.2毫米;折叠两次:0.1×2×2=0.4毫米;折叠三次:0.1×2×2×2=0.8毫米;折叠四次:0.1×2×2×2×2=1.6毫米;折叠五次: 0.1×2×2×2×2×2=3.2毫米。

进一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投影上显示高高的楼房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使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它们的高度.然后提问:如果一层楼有3米高,把足够长的0.1毫米的纸连续折叠20次会有多少层楼高?折叠几次就会超过珠穆朗玛峰?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连续折叠20次大概有35层楼高,连续折叠27次就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而折叠30次就有12个珠穆朗玛峰了.这一惊人的答案令学生非常惊叹和兴奋,并集中精神,进入思维活跃的最佳状态,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主动学习的关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提高有效课堂的途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传统教学中缺乏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的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有理数的加法

一开始老师就提出一个问题:小明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5米,又走了3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

师:如何回答?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得到首先应确定小明走动的方向,综合起来有以下四种走动的情况:两次都向东走;两次都向西走;先向东走,再向西走;先向西走,再向东走。

师问:如果把跑道看作是一条数轴的话,原点是什么?如何把这四种情况在数轴上画出来?

能否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每一小组至少画出两种分析的情况。

先做好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讲解。最后,老师教师多媒体演示四种不同的情况。

师:(1)若小明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2)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生:(1)回到原地。(2)在原地西面5米处。

师:根据上面六个数学式子中两数的符号,两数相加如何来分类?

生: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互为相反的两数相加,一数与零相加。

师:根据上面的六个式子,谁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第2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

平常我们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向科技要效益,就是这个意思。课堂教学科学化的程度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归纳起来,一定要符合四个规律:第一个规律,是学科体系的规律性。第二个规律,是学生认知的规律性。第三个规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第四个规律,是大课堂教学的规律性。

第一个规律:学科体系的规律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应该把握教材,有明确目标,抓住基本环节,重视联系,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前准备具目标性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备课不光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标,联系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例如: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准备齐“三棱锥、正方体、长方体、六棱柱、球、圆柱、圆锥、圆台等等”,课上让学生从实物去理解,胜过用语言去抽象说明这些立体图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新授知识具突破性

一般说来,初中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授知识时,教师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设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以有:

1.课前自主练: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对新授作铺垫的。例如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时,可先复习自然数加法法则;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可先复习正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

2.课中针对练:新授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重难点作文章。例如:教学较复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可先通过分步单项运算,后综合运算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

3.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学于实践中,即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通过学生用自制的正方体剪切开,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展开图,或者将一些平面展开图,通过剪、拼,看是否能折叠还原成正方体等操作手段来达到掌握展开与折叠立方体图形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4.口述性训练: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用分析法或排除法讲解过后,可以让学生说出每一种方法的思想,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问题推算到条件,对可能性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巩固知识具强化性

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分化,一般的有:

1.巩固性练习:对知识驾驭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定律的运用。

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学习“角的比较”时,可以通过寻找这些角的共同点及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变式练习:摆脱学生一昧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例如在学习教育储蓄问题时,可以加强变式练习,可出现“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除了掌握所教的几种常见几何体的截面图形,还要启发学生发现剩余几何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和其他特殊立体图形的截面图形,把普通的,特殊的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四、课堂小结具反馈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时会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应采取措施,及时调节,或评价,或回授,或纠错,教师更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组织下一课的教学。

五、课后作业具系统性

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必须将新授知识全面的体现出来,作业难易结合,循序渐进,随时从作业中发现课上的不足或缺漏,反馈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及时补充加深,及时讲评纠正,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知识,牢固掌握知识。

第二个规律性:学生认知的规律性

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这里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要。一是注重启发的策略。不要搞那么一些不大不小、不深不浅的问题不断地问学生,没有任何思考价值。我主张策略,你就有意地设置一些知识陷阱,设置一些知识墙,对学生进行激疑,引起学生深入地思考,带动整个的一堂课。

二是要遵循思维的规律。我们很多老师总是埋怨学生启而不发,不配合,实际上这些老师是忽视了思维的规律。第一,打好思维的基础。第二,建立思维的层次。第三,是教给思维的方法。第四,要体现思维的发散。第五,要建立思维的结构。

第三个规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

第一,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摸准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倾向,并极大地给予满足。第二个,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譬如说课堂教学的流畅,课堂教学中语言有魅力,整个课堂教学中驾驭活而不乱,等等。艺术能够引起对人的心灵的震撼,一堂课学生上了以后久久不能忘怀,除了你那堂的科学性以外,不可或缺的是你那堂课有很高的艺术性。

第四个规律:大课堂教学的规律性

大班级怎样驾驭好课堂?我给大家提个建议,驾驭课堂是分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微观就是老师自己的教学,组织教学的能力,等等。宏观是指课堂教学的结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的效益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心理活动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数学(七年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第3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方法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88-02

在我们数学科组多次教研探讨下,我们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操作如下:

一、备课

新课程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数学课前准备充分,可以直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主要还是备学生,联系学生实际。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育生学。”例如:教学“三视图”时,可让学生自制多个立方体学具,课上用来拼一拼、做一做,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不同的经历、知识构成和想法。如果真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的生成将是丰富多彩的。

二、敢于突破

一般说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授时,教师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以有:

1.基础性练习: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减法时,可以先复习一下有理数的加法,而学习有理数的除法时,可先回忆乘法运算,每一种运算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心理上有一个过渡,更好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2.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学生用自制正方形纸对折成二个三角形或把小三角形三个内角对折,拼成一个平角,或者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桌上拼成一个平角等操作手段来达到目的。

三、巩固知识要强化

数学既能锻炼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对问题作整体分析,构建数学思维模型,再由表及里,揭示问题的实质。以对应用题的训练为例,教师要善于从横向、纵向、逆向、系统等多层次、多方向上进行演变、扩展、加深,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我的做法是:

1.巩固性练习: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对运算定律的运用。

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在合并同类项这一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自我发现,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变式练习:摆脱学生一味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勾股定理”时,除了掌握书本上的四种方法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寻找多种解法,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充分调动起来,可用学生找到的解法把新知、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四、小结作业有特色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数学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当然,能从浩如烟海的数学题中精选作业,确实是数学教师功底的体现。这不仅要选配适当的模仿性训练题,以达巩固记忆、熟练应用之效,还应从更高的观点审视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具体的概念教学而言,应力求牢牢抓住与概念体系中环环相扣的“环”相应的习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些习题分配到每次的作业中。另外,最好每次的作业题都呈现一定的梯度,教师可以根据作业题的构成,适时选配一些反映概念深刻、解题方法灵活的习题,甚至还可以编纂一些错解辨析、悖论质疑及无定解的开放式问题,以便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对于那些不合上述要求的习题,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只有这样,每次作业才能体现出“精选”二字。

参考文献:

第4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

关键词:兴趣;效率;提高;方法

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索,但无创新;有回答,但无质疑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具体表现。那么怎样才能让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千万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针对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这个现实课题,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自己的教学方法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如果教师讲授过多,那么教师将成为教学的主体,课堂将变成名副其实的一堂课,学生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障碍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造力的发挥,同时也降低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这样他们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乐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下面我就结合数学这门学科来谈一下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增加一些兴趣,减少一些强制

捷克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一旦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心理上就会处在一种亢奋状态,学习起来便感到其乐无穷。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创造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习有理数加减法的时候,通常是老师把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告诉学生,然后学生就反复地做题、练习,直到能够熟练地运用有理数加减法法则。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学习数学的心理,影响学习效率。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运用了这样一个例子:学校前面有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一位同学从学校门口出发,先走了8米,又走了5米,问这位同学现在位于什么位置。这个题目很形象,也很简单,但是这个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从这个问题情境中可以得到这些答案(设向东为正):(1)先向东8米,再向东5米,现在位于学校门口东13米,列式为8+5=13(米)。(2)先向西8米,再向西5米,现在位于学校门口西13米,列式为-8+(-5)=-13(米)。(3)先向东8米,再向西5米,现在位于学校门口东3米,列式为8+(-5)=3(米)。(4)先向西8米,再向东5米,现在位于学校门口西3米,列式为-8+5=-3(米)。从而引出同号两数相加及异号两数相加的加法法则。从这个问题情境引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则,并能够正确地运用。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率也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正确预习数学

“教学”即“教”与“学”的结合,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比如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也会预习,但是效果很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学生预习只是把书本看看,没有一定的目的性。我每次在学生预习之前,都出示预习提纲,出示预习要求,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理解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例如:我在上“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章的时候我出了这样一道预习题“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纸盒”,我让学生在制作的时候思考下列问题:(1)用一张正方形纸片,怎样剪、怎样折才能制成一个无盖长方体。(2)剪去的部分是什么形状?(3)剪去部分的边长与折成的无盖长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去预习就有了一定的预习目标,避免了盲目性。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方法达到了很好的预习效果。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怎样预习数学很关键的。

三、自主探究,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主动获取知识,进而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学会合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这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和学习潜能。下面我就以“钟面角”问题(求m时n分时刻,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作为案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已经知道,钟面角是指时针和分针在某一时刻所成的角,钟面数字从1到12共有12大格,60小格,而1周角等于360°,所以钟面上每大格对应360°÷12=30°的角,每小格对应360°÷60=6°的角,这样时针每走1小时对应30°的角,分针每走1分钟对应6°的角。

师:你能求出2:2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吗?

(学生都没有很快地想到一个很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师:钟面上哪一个整点时刻时针与分针重合?

全体学生脱口而出:12点。

然后,我在黑板上出示一个钟的模型(图1):

图1

师:要求出此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即求图中哪个角的度数?

全体学生:∠AOB

师:∠AOB可以看成哪些角的和或差呢?

全体学生:∠AOB=∠BOC-∠AOC

师:但是我们能求出∠BOC和∠AOC吗?

小组讨论片刻后,生1:∠BOC=120°,∠AOC=70°

有一部分学生回答的稍微慢些,我就接着提问:有同学有补充吗?说说具体的求法。

生2:∠BOC=30°×4=120°,∠AOC=30°×2+0.5°×20=70°

生3:∠BOC=6°×20=120°,∠AOC=0.5°×140=70°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而且从不同角度考虑的,那么如何来解一类问题呢?

接着,我就进行了分析:∠BOC即分针从12:00到2:20转过的角度,由于分针1小时转一周,所以分针转过的角度相当于旋转20分钟转过的角度,即:∠BOC=6°×20=120°,而∠AOC就是时针旋转2小时20分钟转过的角度,此时时针除了转了2大格外还又转了20分钟,即:∠AOC=30°×2+0.5°×20=70°。

其他同学都略有明白,便齐声回答:∠AOB=120°-70°=50°

接着,我又出示了求8:12时针与分针的夹角。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解决什么?

生:画示意图。

(引导全班一起画示意图:图2)

图2

师:∠AOB可以看成哪两个角的差呢?

生:∠AOB=∠AOC-∠BOC(学生有意识地模仿第一题来回答。)

师:我们如何来求呢?

生:∠AOC=30°×8+0.5°×12=246°,∠BOC=6°×12=72°

∠AOB=246°-72°=144°

师: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AOC可以看成时针旋转8小时12分,即8大格加12分钟转过的角度,即:∠AOC=30°×8+0.5°×12=246°,∠BOC可以简单看成分针旋转12分钟转过的角度,即:∠BOC=6°×12=7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师:我们能知道m时n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吗?

生1:夹角为6°n-(30°m+0.5°n)

生2:夹角为30°m+0.5°n-6°n

生3:夹角为30°m+0.5°n-6°n

(全班表示赞同生3的回答。)

师:我们设时针与分针m时n分的夹角为α(0°<α<180°)那么α=30°m+0.5°n-6°n

师:请大家计算一下9:05时刻时针与分针的夹角。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

α=30°m+0.5°n-6°n=30°×9+0.5°×5-6°×5=242.5°

(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很快做出了这个答案,但有几个同桌在讨论是不是错了?)

师:按照提出的公式,做到α=242.5°的同学举手。(部分举手)

师:那其他同学做到多少度呢?

生1:360°-242.5°=117.5°

师:补充说明:当α>180°时,夹角α′=360°-α

师:总结方法:①理解公式,并利用公式求m时n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②自己画示意图,通过12点这个特殊时刻来计算。

我认为我上这节课还算成功的:首先,这个题目来自于现实生活,同学们比较容易理解;其次学生学会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再次,培养了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事实也证明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注重教学反思,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重新认识,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思考,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回顾教学过程进行自我评价的方式,给予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从教师自身角度看,每位教师都有备好课上好课的愿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无论我们备课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现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某种失误。就需要我们要通过教学反思来弥补这些不完美的地方,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教育水平。老师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需要老师在不断的课堂教学中汲取经验,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心灵的门户。”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技巧、现代教学媒体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认真听讲,从而以提高堂效率。通过多次的思考,我找到了一些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我在讲重点时,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强语气,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主要通过突然沉默或变换语调来提醒学生注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反思是一份完美教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

[2]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

[3]王玉一.怎样开展探究性学习.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文选.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第5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

一、多媒体在数学教学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多媒体能将数学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直观化、趣味化、多样化,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乐趣。

2.直观展示数学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交互性,所以如能加以适当应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把死知识变活,使得在教学中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这样理想的条件。对于这些问题,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突破,而多媒体恰恰能弥补这一缺陷。

3.再现思维过程,启迪思维方式

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可以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如教七年级《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一课时,我设计出一个走路的小丑,他每走动一次,都会在数轴上方留下痕迹。教师先演示其中的一种走法,学生看到这个小丑及其走法,马上来劲了。教师趁热打铁,问学生还有没有其它的走法呀?如果有的话,请上来操作电脑。这时,学生都被吸引住了,积极开动脑筋,争取上台操作。学生想出走法后,由教师点出设计好大按钮,再由学生操作大按钮,这时,动画又动起来啦!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了成功,不用说,会有多么高兴!

4.扩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益

通过多媒体的动画、音效、色彩等信息刺激学生的器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数学概念。如进入七年级第一节数学课《走进数学世界》我根据书本中提及的事例搜索相关素材,来充实这堂课,从而向学生展示现实世界中各种与数学相关的实物,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如书本上所说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数、数的运算、数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形状、图形的位置有关,这就是数学”。

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应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多媒体的应用不能走向极端化

在应用过程中,应该避免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走向极端化。现在一部分教师甚至认为“无多媒体不是优质课”,“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因此滥用多媒体。先进的教学设备有时只起到了传统教学中的小黑板功能或幻灯片功能,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又使得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成为花架子。

2.要讲究多媒体应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应用多媒体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本中的具体内容,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制作多媒体课件,不必拘泥于一堂课中多媒体应用时间的长短,而是要根据课堂内容灵活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以收到画龙点睛之效。

3.不会制作多媒体,不等于不能使用多媒体

有些老师,由于对多媒体不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少用,甚至不敢用多媒体。我的观点是,不会制作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怎样去寻找已有的素材,借鉴他人的成果,为我所用。只要能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多媒体课件,不管是自制的还是“拿来”的,都可以照用不误。

4.过分依赖多媒体,影响教学效果

(1)一些老师习惯了用多媒体教学,每节课都设计好多媒体教学方法,教案也写在电脑上,遇到停电或者机器故障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我们平时备课除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之外,也应该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备而无患。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看到图就看不到文字小结,这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又不便于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记忆。所以我认为,一些重要的板书依然应该写在黑板上,便于和幻灯片中的图片相对照。

以上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一些体会,虽然多媒体教学是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在数学教学中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应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作好最充分的课前准备,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钧鹤《对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的几点看法》《中国电化教育》99.5

[2]李华《中小学教育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探讨》《中国电化教育》2000.2

第6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

我区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课堂。在数学教学中,关注课堂生成资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课堂教学生成具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具有动态的特征。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静下心来对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效性作一番审视。我们先看现在的生成教学中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老师出示问题情景:AD是入射光线,DB是反射光线,CDEF,此时∠1=∠2,请同学们分组探索以下两个问题:①有几个角?②这些角与∠1有什么关系?

学生整理回答如下:

生1:有9个角

生2:∠ADC=90-∠1

生3:∠1=∠2

生4:∠EDC=∠1+∠ADC

生5:∠1+∠ADC+∠CDB+∠2=180

……

教师发现,学生没有观察探究出两个角和为90和180的结论。于是,再次引导:哪个角与∠1有什么关系是指一个角与∠1的关系。

生6:∠EDC比∠1大。

生7:∠ADB也比∠1大

师(明显急了):还有哪些角具有与生2的结论类似?

生8:∠1+∠ADC=90

师:还有吗?

学生沉默无语,教师只好自己上阵,得出:

∠ADF+∠1=180

∠EDB+∠1=180

然后,由老师给出互余和互补的概念……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教师预设的出发点与预设目标之间空间太大,虽然学生在这空间中自由生成,但这些生成是无效的。

误区一:要生成就不要预设

既然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强调教学生成,那么我们的课堂预设就要少些,在教学环节之间、起点到目标之间,留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让学生自由生成,我们的课堂才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

误区二:摒弃没有预设的生成

诚然,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老师一般都希望能按课前设置的程序顺利进行,不希望出现波折,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但需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千差万别,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可能整齐划一,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教学现实。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没有预设的即时生成,教师心中固守教案,为了使教学流程不偏离预设的轨道,而视这种即时生成为“洪水猛兽”,一味地摈弃这种可能成为课堂精彩的教学资源,只在表面上敷衍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展示,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

二.有效生成的策略

(一)有效生成的环境策略:在人文的课堂中营造生成的氛围

(1)尊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的伙伴,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心理上容纳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为自己辩解,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物理”环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在教学中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是有效生成的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得到相当的满足,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2)善倾听。在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 “学情”鲜活而灵动,但稍纵即逝。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练就一对机敏的耳朵去倾听学生的“有声语言”,一双睿智的慧眼去倾听学生的“无声语言”,一颗敏感而慎密的心去 “倾听”学生心中的涟漪。教师具备善于倾听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机智地把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即时的学习情绪、认知需要、独特的学习体验等。同样,学生也应该养成善于倾听的意识、习惯。

(3)共互动。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只有互动的对话才是真正的对话。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学习,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多变性,只有互动的课堂才能满足师生发展的需要。互动的课堂,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得到学习结果的过程;互动的课堂,更有利于实施新课程的“三个维目标”。

(二)有效生成的适时策略

1.在情境的创设中预设生成

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践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他们愿意也能够体验的情境,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积极自主地去体验。

案例:师:(展示一张月历)这是一张我们常见的月历

现在你们只要在月历上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把和告诉我,那我就能马上说出这三天分别是几号?

生:我圈出的三个数的和是24。

师:这三个数是1、8、15

……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马上说出来吗?

生:想。

师:那么请大家观察日历上的数字,尽可能多地发现其中数字间的关系,然后看是否能发现老师是怎么解决上面问题的?你还能解决那些新问题?

(学生在观察、讨论后开始发言)

生:月历中的每一竖排的几个数中,下面的数总比上面的数大7,我想老师是设其中一个数为x,用方程来解决的。

师:是的。你觉得我是设哪个数为x的呢?

……

在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摸索、去创造、去感悟,课堂不再是固定、呆板的知识和思想灌输,需要教师、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孕育出无限生机,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新的数学课堂。

2.在概念的辨析中预设生成

概念学习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命题构成的。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笔者进行概念教学时,注重概念的多角度理解,抓住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作比较,在这两个环节中,可以预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我辨析,自我生成。

3.在结论的拓展中预设生成

学生在取得一个结论时,往往马上去解决另一个问题,没有意识去对结论进行拓展、反思。这时我们的教师切不可放过生成的时机,通常可以对结论进行纵向提升和横向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生成。

如在学生得到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即“在ABC中,

D是AB的中点,E是AC的中点,则DEBC ”。教师可以这样引发生成:

纵向提升式:如果AD AB,AE AC,那么DE BC成立吗?

你能得出一般的结论吗?(证明如图)

横向拓展式:在梯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F是CD的中点,那么,

EF与AD、BC有什么关系?(证明如图)

这样的拓展生成,不仅能加深对结论的理解,同时也应用了刚学到的结论,一举两得。

(三)生成的有效处理策略

1.教师要做生成资源的鉴别者。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曲解了生成的含义,往往不辨优劣,不问好丑,只要一有课堂生成,就如获至宝,紧抓不放,急急忙忙抛弃掉预设的教案,顺生而变,就事论事,随声附和,似乎只有这样,才是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结果十分令人遗憾,课堂变成了“牧羊场”,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宝贵时光,而且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面对课堂生成资源,我们做教师的要学会取舍,善于扬弃,方能有效防止两种极端倾向的产生。

(1)防止因小失大――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有抓住那些有利于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生成资源,才能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课堂要着重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生成资源,过滤掉非重点难点的生成资源,免得全班学生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

(2)防止因少失多――抓了一个,丢了一群。教师在利用生成资源时,应努力抓住全体学生的共鸣点,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求,智慧点拨,艺术引导,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出情感的共鸣,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因此,课堂要着重利用学生整体需求的生成资源,过滤掉非学生整体需求的生成资源,免得大多数学生既无兴趣又无欲望学习。

例如,在学习《数轴》这节内容时,有这么个练习:点A在数轴的原点,我们把A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然后向右移动3个单位,请问最后点A的位置表示的数是多少?

正当学生们要画数轴,准备操作时,一个同学说:“不用画数轴,只要(+4)+(-7)+(+3)=0,表示的数是0”。(明显,这位学生预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所以能用这种方法)

如果这时,教师抓住这种解法去拓展,让学生理解掌握,我想没有多少学生能产生共鸣。笔者认为,这样的生成,不必大做文章,只要对那位同学进行情感上的激励就可以了。

2.教师要做生成资源的促进者

(1)善于捕捉“三类点”

①善挖“错误点”,点化困惑。我们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判断时的一个错误,有效的组织学生对本课的难点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得到结论,学生也学得轻松自在。有时教学中的一些“旁逸斜出”的不顺,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一定是孩子们的共同兴奋点,课堂更是呈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

【案例】 如图1,点A,B,C在同一直线上,以其中两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几条?

由于题目简单,学生很快“数”出共 条线段。为让学生把握其内在规律,在图2中继续探索直线上标有(A,B,C,D)4个点的情况。 个点, 个点哪?

结果一语刚出,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数呀,数呀!“ 条, 条,不对 条, 条”,回答之中,混杂着错误答案.这时我不失时机让学生静下心来,“直线上标有 个点, 个点,同学们的答案就这么不一致,要是标有 个点哪? 个点哪?大家可怎么数呀?本题数线段的条数有没有规律可寻呢?”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经过启发诱导,学生立刻兴趣盎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数”的规律探索之中,通过合作交流,终于豁然开朗,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得到结论:直线上取一个点时,有 条线段,取两个点时,是 条线段…取 个点,有 条线段。

这时,我又问:“若题目中的点不是排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散落在一个平面内,问题的结果有变化吗?”学生又陷入了沉思…

②善捕“闪亮点”,激活思维。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③善抓“分歧点”,引发辩论。在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老师可以巧妙地采用让学生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正确引导了价值观,还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的先进理念。这样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关注了学生的心理现实性和儿童认知兴趣,才是教学艺术。

案例:圆锥的俯视图

师:请大家画出锥尖朝上的圆锥体的俯视图

有的学生画出了两类图形

师:我先说明一下,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也有不同的意见。 建议大家在自己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多渠道验证自己的观点,上网查证,向父母、亲戚朋友请教都可以,我们学的这部分内容,和机械制图有关,如果你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亲友那就更好了,关键是要能说明你的理由。明天的课上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

第二天课上

生1:我做过试验了,从上往下看圆锥时,除了看到一个圆外,还会清楚看到中间的一个点。

生2:我觉得之所以会看到一个点,是因为圆锥体不够规范,如果圆锥体的锥尖只有很小的一个点的话,是不会觉得中间有个点的。

……

(2)善于处理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是调动、顺应、扩充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学生没有进入课本、教师的预设轨道时,我们教师决不应该阻断他们的思维,而是应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轨道,允许他们用已有的经验和背景来解释世界。“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是在解释现实”是建构主义最核心的观点,教师的预案、课本的方法只是思维过程或结果的答案之一,并不能替代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

3.教师要做生成资源的反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