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安全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看点一:不得出售个人信息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的《2019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从2019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近年来,警方查获曝光的大量案件显示,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收集、转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网络安全法作出专门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并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表示,网络安全法作为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聚焦个人信息泄露,不仅明确了网络产品服务提供者、运营者的责任,而且严厉打击出售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对于保护公众个人信息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
看点二:严厉打击网络诈骗
个人信息的泄露是网络诈骗泛滥的重要原因。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后,再实施精准诈骗,令人防不胜防。今年以来舆论关注的山东两名大学生遭电信诈骗死亡案、清华大学教授遭电信诈骗案,都是因为信息泄露之后的精准诈骗造成。
除了严防个人信息泄露,网络安全法针对层出不穷的新型网络诈骗犯罪还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与实施诈骗,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无论网络诈骗花样如何翻新,都是通过即时聊天工具、搜索平台、网络平台、电子邮件等渠道实施和传播的。这些规定,不仅对诈骗个人和组织起到震慑作用,更明确了互联网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看点三:以法律形式明确网络实名制
垃圾评论充斥论坛,一言不合就恶意辱骂,更有甚者唯恐天下不乱传播制造谣言一段时间以来,种种乱象充斥着虚拟的网络空间。随着网络实名制概念的提出,有人拍手称快,也有人表示担忧。
网络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对网络实名制作出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即时通讯等服务,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王四新表示,网络是虚拟的,但使用网络的人是真实的。事实上,现在很多网络平台都开始实行前台资源、后台实名的原则,让每个人使用互联网时,既有隐私,也增强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这一规定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于,网络服务提供商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审核把关。
看点四: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物理隔离防线可被跨网入侵,电力调配指令可被恶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窃取这些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不出问题则已,一出就可能导致交通中断、金融紊乱、电力瘫痪等问题,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
网络安全法专门单列一节,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进行明确规定,指出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表示,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使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社会运转的神经系统。保障这些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不仅仅是保护经济安全,更是保护社会安全、公共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保护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国际惯例,此次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和强调,非常及时而且必要。
看点五:惩治攻击破坏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境外组织和个人
2019年国家网信办曾披露数据显示,我国一直是网络攻击的受害国,每个月有1万多个网站被篡改,80%的政府网站受到过攻击,这些网络攻击主要来自美国。
网络安全法规定,境外的个人或者组织从事攻击、侵入、干扰、破坏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国务院公安部门和有关部门并可以决定对该个人或者组织采取冻结财产或者其他必要的制裁措施。
左晓栋表示,网络空间的主权不仅包括对我国自己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保护的权利,同时包括抵御外来侵犯的权利。当今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防范自己的网络空间不受外来侵犯,采取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保护其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网络安全法作出这一规定,不仅符合国际惯例,而且表明了我们维护国家网络主权的坚强决心。
看点六:重大突发事件可采取网络通信管制
现实社会中,出现重大突发事件,为确保应急处置、维护国家和公众安全,有关部门往往会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网络空间也不例外。
网络安全法中,对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制度专门列出一章作出规定,明确了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关部门需要采取的措施。特别规定:因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处置重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需要,经国务院决定或者批准,可以在特定区域对网络通信采取限制等临时措施。
关键词:网络安全;信息;法律
网络技术的持续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方面我们对于信息的掌握,通过研究可以看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极大的促进了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现阶段我们国家安全战略明确了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一、信息经济时代的特点以及网络时代的特点
(一)信息时代的新趋势信息经济是将产业信息化以及信息产业化进行有效的联系,金额促进两者之间的互动以及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以及共同发展,这把高新技术当作物质基础,进而推展出高新经济。信息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及农业经济有着一定的联系,信息经济表示这个国家或者是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中和信息有着紧密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比重,比重超过生产总值的一半的时候,信息经济将会占据一个主导的地位,这样也就显示出进入了信息社会。(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网络经济的发展由于全球一体化的持续深入,信息化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广,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信息化的发展。在国际上以及在我们国家内部,数字化技术、宽带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以及综合化技术和网络化技术的持续进步,使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电视技术进行了有效的联系,通过互相作用进而进行融合,通过融合以及综合,进而产生一个较大的信息网络,这个比较大的信息网络涉及到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因特网。
二、信息时代以及网络时代所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网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现阶段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思维以及日常生活,并且对于企业来说也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由于企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持续进步,进而使得企业效益持续增加。不过,信息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经济的发展存在差别,通过对于计算机技术以及电信技术的联系进而成立一种新型的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网络、通过分析能够看出,网络安全对于信息产业来说是特别重要的,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宏观经济环境。
三、成立一个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战略需求的法律体系
(一)成立有效的立法框架,建立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法,对于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框架的建立,需要政府部门以及有关的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这样的网络安全管理主体,不仅需要确保人们的人身权、隐私权以及知识产权,并且需要充分分配相关的网络经营管理机构。进而落实相关的责任以及权利,这样也有助于对于信息的获取、传输以及处理。现阶段管理和发展联系比较密切,所以通过对于现阶段法律法规的研究,进而确定出比较完整、比较全面的网络信息安全法,不仅可以确保信息的安全以及网络的安全和知识产权的安全,也可以确保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服务。(二)增强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法的建设力度,补充法律法规体系中所存在的不足,并且需要及时的改善现阶段我们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于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及对于法律法规的补充,进而使得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整。在法律方面需要增强对于所存在问题的完善立法,在制度方面,需要增加对于网络安全的监控,并且需要重视通信协助、信息安全产品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以及网络信息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三)增强法律体系中的管理和技术的联系。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的基础,管理可以使得网络信息安全法律能够有效的被执行。技术和管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就是安全立法需要高于技术,如此才可以防止出现网络犯罪。当建立我们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立法依稀的时候需要明确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且需要建立有着高技术含量的网络安全体系,现阶段在建立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时候计算机网络安全标准是特别重要的。
四、结语
在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时候,现阶段所存在的东西以及还在理论之中的方案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确保是完美无瑕的。由于时间的流逝,即使解决了现阶段的问题,还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所以,对于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这会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经济时代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杨咏婕.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3.
电子商务是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和传统的商务模式不同,电子商务是集安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字通信技术与一身的新型商务模式,它具有信息性、互动性、传播性等特点。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形势不容乐观,网络安全问题现已成为了阻碍电子商务继续前进的重要障碍。因此,对当前的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可行性的处理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当前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探讨一种安全的、可行的实现电子商务的途径。
[关键词]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环境;网络安全;发展对策
一、电子商务概念及特点概述
电子商务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贸易活动,电子商务是指借助信息网络的方式来完成商务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服务行为,电子商务以其成本低、方便、快捷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且发展速度十分快。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逐渐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甚至是国际消费市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电子商务具有时效性强、成本低、方便等优点,所以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总结电子商务的功能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广告宣传、商品买卖、意见征询、在线支付等等。其中广告宣传指的是电子商务可在Internet广告宣传信息,消费者可通过检索工具找到其所需的商品广告信息。相较于其他的广告手段来说,电子商务的广告宣传方式成本更低,且形式自由、更为方便;商品买卖是指商家及消费者可通过电子商务在线完成商品买卖活动;意见征询是指商家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来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及对销售服务的反馈意见;在线支付是指消费者和商家可通过信用卡帐号进行在线支付,在线支付能够有效帮助买卖双方节省不必要的手续开销。
总结电子商务的特点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安全性、商务性、服务性等等。商务性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特性,同时也是电子商务的本质;服务性是电子商务活动是否可以正常、有序进行的关键,目前很多的电子商务公司均能为消费者提供系统性的服务;安全性是电子商务活动的核心特性,若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活动缺乏安全性,则他们就会放弃网上购买行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更应该得到重视,这也是本文的选题意义所在。
二、电子商务的网络安全性要求分析
1、身份认证的要求
为确保电子商务的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系统首先应建立健全的身份认证系统,同时确保此类身份认证信息均为有效。当前的电子商务市场存在信息失真的现象,致使很多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失去信心,因此进行身份认证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健全的身份认证系统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增强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市场的信赖感。
2、交易信息的保密性要求
为进一步确保为确保电子商务的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系统还应及时对消费者的信息做严格的保密处理。以免消费者的信息泄漏,使消费者蒙受损失或遭到骚扰,此外,还应注意避免信息恶意攻击。
2.3 数据完整性要求
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完整指的是数据库的原有数据及当前数据应保持统一。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完整能够使电子商务活动的公正性得到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数据资料不允许被篡改。
三、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1、信息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正规的手段非法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致使用户的信息被泄漏,从而使用户蒙受损失。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通过非正规的途径对其截获的信息数据进行随意的更改,使信息失真从而致使用户无法正常完成电子商务活动。
2、服务器的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的服务器存储了很多商家及软件的信息,甚至一些服务器上还存储有一些商家的重要的保密信息资料,因此加强对服务器的安全监管刻不容缓。当前电子商务的服务器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不法分子通过向服务器传送大量的无效请求来损耗服务器的可用资源,从而使服务器瘫痪无法继续正常工作;通过一些安全漏洞如操作系统、网络服务、软件等等,借助特定的网络数据请求来阻断服务器的正常工作,使之奔溃、瘫痪。
3、安全协议问题
虽然电子商务已经实现了全球化的发展,但是安全协议问题却未能得到同步的发展。电子商务安全协议还未拥有全球性的统一的标题,这样就易导致区域、甚至国际性的电子商务活动受到限制。除此之外,电子商务的安全协议问题还表现为防御黑客的攻击的能力薄弱等。
4、病毒防御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病毒也随之增加,十多年间的时间互联网新型病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新型的病毒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甚至许多病毒还可借助网络进行快速传播,给用户和商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5、平台的自然物理威胁问题
电子商务是借助网络环境进行传输的,因此一些电子商务也会受到一些来自平台的自然物理问题的威胁。如因网络设备自然老化致使传输速度变慢等自然物理因素难以预料,此类问题将直接威胁到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问题。除此之外,一些人为因素如恶意删除信息数据、恶意破坏商务系统硬等等也会使电子商务企业蒙受损失。
此外,不法分子还可以通过串音、搭线以及电磁辐射等方式来获取商家的信息,而这些行为都会对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6、交易身份认证问题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技术盗取某些用户的数据信息,利用合法用户的身份来进行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借助虚假的用户信息来骗取资金。上述的这些案例均为不法分子通过盗取某些用户的数据信息来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可见交易身份认证问题为电子商务网络系统中的重要性。
四、电子商务网络安全问题对策研究
1、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致使一些网络犯罪行为未能及时被定罪。为规范电子商务市场,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就显得至关重要。相对于其他的法律法规,网络犯罪行为由于具有取证困难等特点致使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难以立法。所以,相对于其他的法律法规来说,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立法需要更多的时间。
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要求有关部门要依据网络犯罪行为的特点,建立起一个制度完备、协调统一的网络犯罪法律法规处理体系,从而为网络安全犯罪行为的处理提供法律依据。
此外,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我国的电子商务信息基础设备投入存在明显不足的现象,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致使很多电子商务企业丧失应有的机遇和挑战,使网络安全问题未能得到良好的保障,除了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还应加强对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2、加强对网络病毒的查杀
网络病毒的存在无疑给电子商务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对于计算机网络病毒,应以预防为主,查杀为辅。加强对病毒的预防应从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系统检测入手,借助相关的杀毒软件来进行病毒的查杀,对于重要的数据文件应及时做备份处理,已经感染病毒的文件应做隔离处理,以免造成病毒的二次感染。
一旦计算机感染网络病毒,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查杀病毒同时恢复系统,查杀病毒的过程中应尽量找出病毒的来源,应避免在清除病毒的过程中误删重要的文件。
3、防火墙的应用
众所周知,防火墙现已成为重要的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应用防火墙的目的是通过设立一个控制关卡来控制用户访问,最终达到阻止不法分子侵入网络的目的,防火墙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内部网络设备免遭破坏,从而保证电子商务网络的安全性。
4、引入数据加密技术
电子商务中引入数据加密技术也是保证其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当电子商务中引入数据加密技术时,一旦有不法分子恶意攻击,由于对方没有密钥,就会因为未能得到文件的原始数据而无法实现获取文件的目的,除了违法分子外,其他人可通过密钥解密而获取真实的数据。数据加密技术有效地增强了电子商务网络的安全性,使不法分子即使窃取文件后也无法正常使用文件,然而数据加密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不法分子可能可以凭借破译密钥的方式来获取密钥。
因此,为使数据加密技术的安全性得到更有力的保障,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密钥管理体系。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同时适当地增加密钥的长度。通常来说,密钥的长度越长,其安全性也越高,然而加密和解密密匙所花费的时间也就相对比较长,这样一来就会使数据传输的速度受到影响,因此密匙的具体长度应依据具体的电子商务的内容及安全级别来进行具体设置。
5、企业加强自身管理
企业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是解决其网络安全问题的另一重点。企业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要求电子商务企业应将网络安全问题作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个部门安全工作的展开均应以电子商务安全问题为基础。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其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素质锻炼,通过系列的培训工作来唤起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虽然说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在某一方面来说能够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网络的安全问题,但是成熟、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管理还需要通过企业自身以及有关的操作人员来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因此电子商务网络安全实现的关键仍然是人,电子商务网络安全得以保证需要有大量的熟知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应加强对此类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形成一支专业素质强的电子商务队伍。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从某一方面来说为全球商务发展的趋势指明了方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给世界的政治、经济及法律到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电子商务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愈加重要。成熟的电子商务一定有可靠、安全的网络系统,只有安全的电子商务网络才能获取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加强电子商务的网络安全管理应从多个方面出发,尽快完善成熟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强化电子商务系统的完善及行业的稳定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安全、稳定的环境,使电子商务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洋.电子商务安全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2]张兵.网络经济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其对策[J].财会研究,2008,(22)
[3]王越等.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
[4]甘悦.浅议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2)
[5]刘锦萍.电子商务环境中的ERP[J].商业经济,2005,(01)
[6]李艳.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策略研究[J].甘肃科技,2005,(6)
[7]姜火文.电子商务安全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36)
[8]常连定,赵刚.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0)
[9]成卫青,龚俭.网络安全评估[J].计算机工程,2003,(2)
[10]王滔,刘亚铮,陈浩.湖南移动手机支付系统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07,(02)
[11]周明,黄元江,李建设.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技术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1)
[12]肖德琴.电子商务安全保密技术与应用[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9)
[13]张丹.电子商务中安全问题的分析及其安全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05)
[14]张娟.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技术探究[J].甘肃科技纵横,2005,(4)
[15]胡明.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2)
[16]赵乃真.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17]牛荣.电子商务信息安全[J].商场现代化,2008,(1)
[18]袁红清,黄惠琴.面向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模型的构建[J].经济师,2000,(10)
关键词: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网络安全风险概述
1.1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最大的特点便是自身的灵活性高、便利性强,其能够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传输以及网络服务等功能,网络安全主要包括无线网络安全和有线网络安全。从无线网络安全方面来看,无线网络安全主要是保证使用者进行网络通话以及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其能否保证使用者的通话不被窃听以及文件传输的安全问题都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无线网络在数据存储和传输的过程之中有着相当严重的局限性,其在安全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预防直接关乎着使用者的切身利益。想要对无线网络安全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单纯的定量分析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本文更推荐将层次分析法和逼近思想法进行双重结合,进一步对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分析到每一个定量和变量,进一步计算出当前无线网络的安全风险值。而对于有线网络,影响其安全风险的因素相对较少,但是依然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尽最大可能得到最准确的数值。
1.2网络安全的目标
网络安全系统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便是安全。在网络漏洞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对网络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漏洞安全排查便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安全检测的各个方面均有着不同的要求,而借助这些各方面各个层次的安全目标最终汇集成为一个总的目标方案,而采取这种大目标和小目标的分层形式主要是为了确保网络安全评估的工作效率,尽最大可能减少每个环节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从而保证网络的合理安全运行。1.3风险评估指标在本论文的分析过程之中,主要对风险评估划分了三个系统化的指标,即网络层指标体系、网络传输风险指标体系以及物理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在各个指标体系之中,又分别包含了若干个指标要素,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而避免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最终达到网络安全的评估标准。
2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如何对网络风险进行评估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笔者结合了近几年一些学者在学术期刊和论文上的意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合网络动态风险的特点以及难点问题,最终在确定风险指标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最终能够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2.1网络风险分析
作为网络安全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风险分析的成败直接决定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成败。对于网络风险进行分析,不单单要涉及指标性因素,还有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考虑在内,全面的彻底的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之中,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入手分手,最大程度的保证将内外部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对网络资产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并借此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
2.2风险评估
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之中,可以说整个活动的核心便是风险评估了。网络风险的突发性以及并发性相对其他风险较高,这便进一步的体现了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我们主要通过对风险诱导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运用逼近思想法进行全面的验证,从而不断的促进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以及安全性。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要充分结合当前网络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将工作思想放开,不能拘泥于理论知识,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最终完成整个风险评估工作。
2.3安全风险决策与监测
在进行安全风险决策的过程之中,对信息安全依法进行管理和监测是保证网络风险安全的前提。安全决策主要是根据系统实时所面对的具体状况所进行的风险方案决策,其具有临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借助安全决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当前的网络安全系统的稳定,从而最终保证风险评估得以平稳进行。而对于安全监测,网络风险评估的任何一个过程都离不开安全检测的运行。网络的不确定性直接决定了网络安全监测的必要性,在系统更新换代中,倘若由于一些新的风险要素导致整个网络的安全评估出现问题,那么之前的风险分析和决策对于后面的管理便已经毫无作用,这时候网络监测所起到的一个作用就是实时判断网络安全是否产生突发状况,倘若产生了突发状况,相关决策部门能够第一时间的进行策略调整。因此,网络监测在整个工作之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且完整的系统工程,其本质性质决定了风险评估的难度。在进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之中,要有层次的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确保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又要保证安全决策和安全检测的完整运行,与此同时,要保证所有的突发状况都能够及时的反映和对付,最终确保整个网络安全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程建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评估与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
[2]李志伟.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3]孙文磊.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辅助管理软件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12.
[4]刘刚.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控制和预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关键词:网络;安全;数据包;防火墙;入侵防御;防病毒网关
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
目前我们使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保护计算机网络,以降低恶意软件和各种攻击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使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 数据包层保护:如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和无状态防火墙;
2. 会话层保护:如状态检测防火墙;
3. 应用层保护:如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
4. 文件层保护:如防病毒网关系统。
在表-1中对四类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了比较,并且评估各种技术涉及的协议,安全机制,以及这些技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表-1 网络安全技术的比较
数据包过滤保护
数据包过滤保护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控制网络访问的一种方式。这种技术的原理很简单:通过比较数据包头的基本信息来确定数据包是否允许通过。Cisco IOS的访问控制列表(ACL)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包过滤工具。Linux操作系统中的IPChains也是一种常用的包过滤工具。
对于某些应用协议,在传输数据时,需要服务器和客户端协商一个随机的端口。例如FTP,RPC和H323.包过滤设备不能保护此类协议。为了保证此类应用的数据包通过包过滤设备,需要在访问控制列表上打开一个比较大的"漏洞",这样也就消弱了包过滤系统的保护作用。
状态检测防火墙
会话层的保护技术通过追踪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会话状态来控制双向的数据流。状态检测防火墙记录会话状态信息,而且安全策略是也是对会话状态的允许或拒绝。对于基于面向连接的TCP协议应用程序,状态检测防火墙提供更丰富的安全策略:
1. 直接丢弃来自客户端/服务器的数据包;
2. 向客户端,或服务器,或者双方发送RST包,从而关闭整个TCP连接;
3. 提供基本的QoS功能。
状态检测防火墙能够监测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动态端口的协商,从而能够控制动态协议的数据流。 例如,对于FTP协议,状态检测防火墙通过监测控制会话中的协商动态端口的命令,从而控制它的数据会话的数据传输。
应用层保护
为了实现应用层保护,需要两个重要的技术:应用层协议分析器和内容匹配技术。应用层保护技术通过应用层协议分析器分析数据流的,从而过滤掉应用。目前,安全设备厂商提供多种安全产品提供应用层保护技术,其中部署比较广泛的产品有:入侵防御系统、Proxy防火墙。
1.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主动保护自己免受黑客攻击的一种新型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不但可以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而且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苦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看看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它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此外,它还可以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为网络安全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是网络安全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入侵防御系统根据网络流量的IP地址,网络协议和应用层的分析和检测决定是否允许或拒绝网络访问。入侵防御系统接受数据包后,需要重组数据包,分析应用协议的命令和原语,然后发现可疑的网络攻击的特征码。如果监测到网络攻击的特征码,则执行预定策略的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是入侵日志,中断连接,或者禁止特定的应用协议的某些行为(例如,禁止使用MSN传输文件)。
2. 防火墙
防火墙也叫应用层网关防火墙。这种防火墙通过一种技术参与到一个TCP连接的全过程。从内部发出的数据包经过这样的防火墙处理后,就好像是 源于防火墙外部网卡一样,从而可以达到隐藏内部网结构的作用。这种类型的防火墙被网络安全专家和媒体公认为是最安全的防火墙。它的核心技术就是服务器技术。
防火墙在网络中客户端访问网络服务屏蔽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直接通信。首先客户端和防火墙建立连接,并且防火墙和远程服务器建立连接。然后防火墙转发双方发送的数据。
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都需要具有分片重组和TCP包重组功能,并且能够丢弃异常网络层数据包。这些异常的数据包可能被用于隐藏网络入侵。应用层安全产品具有理解应用协议的命令和原语的能力,这能够使应用层安全产品监测到异常的应用层内容。然而这些产品却受限于它们支持的应用层协议。对于常用的防火墙,仅支持一般的互联网协议,如HTTP,FTP,EMAIL,TELNET,RLOGIN等。入侵防御系统支持更广泛的应用协议。
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通过分析应用协议,可以监测某些病毒和木马。例如,入侵防御系统通过分析EMAIL中的主体,附件文件名,以及附件的文件类型来监测某些已知的病毒。但是应用层安全保护不能进行文件层面,更深入的监测。文件层的安全监测可以发现更多的恶意代码。
现今有许多应用程序是以网页应用服务(Web Application)方式呈现的,所使用的HTTP端口。此外,许多软件开发人员已经懂得在开发应用程序时透过这些端口,以规避状态检测防火墙的阻挡。状态检测防火墙把透过这两个端口传输的服务?当成WWW服务,因此无法?解并控制在网络上使用的应用程序。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正变得日益重要,已经渗透到各行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因此,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存在的潜在威胁,并采取强有力的防范措施,对于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对网络安全建设造成威胁的诸多原因,并在技术及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全球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现实。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互连性等特点,致使网络易受攻击。具体的攻击是多方面的,有来自黑客的攻击,也有其他诸如计算机病毒等形式的攻击。因此,网络的安全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或攻击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1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目前网络存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1.1非授权访问
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看作非授权访问,如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扩大权限,越权访问信息。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
1.2信息泄漏或丢失
指敏感数据在有意或无意中被泄漏出去或丢失,它通常包括:信息在传输中丢失或泄漏(如"黑客"利用电磁泄漏或搭线窃听等方式可截获机密信息,或通过对信息流向、流量、通信频度和长度等参数的分析,推出有用信息,如用户口令、账号等重要信息)、信息在存储介质中丢失或泄漏、通过建立隐蔽隧道等窃取敏感信息等。
1.3破坏数据完整性
以非法手段窃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信息,以取得有益于攻击者的响应;恶意添加、修改数据,以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1.4拒绝服务攻击
它不断对网络服务系统进行干扰,改变其正常的作业流程,执行无关程序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影响正常用户的使用,甚至使合法用户被排斥而不能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或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
1.5利用网络传播病毒
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大大高于单机系统,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2网络安全建设方法与技术
网络具有访问方式多样、用户群庞大、网络行为突发性较高的特点。网络安全问题要从网络规划阶段制定各种策略,并在实际运行中加强管理。为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网络信息的安全,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对策。攻击随时可能发生,系统随时可能被攻破,对网络的安全采取防范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常用的防范措施有以下几种。
2.1计算机病毒防治
大多数计算机都装有杀毒软件,如果该软件被及时更新并正确维护,它就可以抵御大多数病毒攻击。定期地升级软件是很重要的。在病毒入侵系统时,对于病毒库中已知的病毒或可疑程序、可疑代码,杀毒软件可以及时地发现,并向系统发出警报,准确地查找出病毒的来源。大多数病毒能够被清除或隔离。再有,对于不明来历的软件、程序及陌生邮件,不要轻易打开或执行。感染病毒后要及时修补系统漏洞,并进行病毒检测和清除。
2.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控制两个网络间互相访问的一个系统。它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能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构造起一个"保护层",网络内外的所有通信都必须经过此保护层进行检查与连接,只有授权允许的通信才能获准通过保护层。防火墙可以阻止外界对内部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也可以控制内部对外部特殊站点的访问,提供监视Internet安全和预警的方便端点。当然,防火墙并不是万能的,即使是经过精心配置的防火墙也抵挡不住隐藏在看似正常数据下的通道程序。根据需要合理的配置防火墙,尽量少开端口,采用过滤严格的WEB程序以及加密的HTTP协议,管理好内部网络用户,经常升级,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防火墙保护网络的安全。
2.3入侵检测
攻击者进行网络攻击和入侵的原因,在于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着可以为攻击者所利用的安全弱点、漏洞以及不安全的配置,比如操作系统、网络服务、TCP/IP协议、应用程序、网络设备等几个方面。如果网络系统缺少预警防护机制,那么即使攻击者已经侵入到内部网络,侵入到关键的主机,并从事非法的操作,我们的网管人员也很难察觉到。这样,攻击者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
基于网络的IDS,即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提供全天候的网络监控,帮助网络系统快速发现网络攻击事件,提高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IDS可以分析网络中的分组数据流,当检测到未经授权的活动时,IDS可以向管理控制台发送警告,其中含有详细的活动信息,还可以要求其他系统(例如路由器)中断未经授权的进程。IDS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它能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对网络进行监听,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2.4安全漏洞扫描技术
安全漏洞扫描技术可以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上的弱点,让网络管理人员能在入侵者发现安全漏洞之前,找到并修补这些安全漏洞。安全漏洞扫描软件有主机漏洞扫描,网络漏洞扫描,以及专门针对数据库作安全漏洞检查的扫描器。各类安全漏洞扫描器都要注意安全资料库的更新,操作系统的漏洞随时都在,只有及时更新才能完全的扫描出系统的漏洞,阻止黑客的入侵。
2.5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最基本的网络安全技术,被誉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最初主要用于保证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它通过变换和置换等各种方法将被保护信息置换成密文,然后再进行信息的存储或传输,即使加密信息在存储或者传输过程为非授权人员所获得,也可以保证这些信息不为其认知,从而达到保护信息的目的。该方法的保密性直接取决于所采用的密码算法和密钥长度。
2.6安全隔离技术
面对新型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出现和高安全网络的特殊需求,全新安全防护理念"安全隔离技术"应运而生。它的目标是,在确保把有害攻击隔离在可信网络之外,并保证可信网络内部信息不外泄的前提下,完成网络间信息的安全交换。隔离概念的出现是为了保护高安全度网络环境。
2.7黑客诱骗技术
黑客诱骗技术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通过一个由网络安全专家精心设置的特殊系统来引诱黑客,并对黑客进行跟踪和记录。这种黑客诱骗系统通常也称为蜜罐(Honeypot)系统,其最重要的功能是特殊设置的对于系统中所有操作的监视和记录,网络安全专家通过精心的伪装使得黑客在进入到目标系统后,仍不知晓自己所有的行为已处于系统的监视之中。为了吸引黑客,网络安全专家通常还在蜜罐系统上故意留下一些安全后门来吸引黑客上钩,或者放置一些网络攻击者希望得到的敏感信息,当然这些信息都是虚假信息。这样,当黑客正为攻入目标系统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他在目标系统中的所有行为,包括输入的字符、执行的操作都已经为蜜罐系统所记录。有些蜜罐系统甚至可以对黑客网上聊天的内容进行记录。蜜罐系统管理人员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记录,可以知道黑客采用的攻击工具、攻击手段、攻击目的和攻击水平,通过分析黑客的网上聊天内容还可以获得黑客的活动范围以及下一步的攻击目标,根据这些信息,管理人员可以提前对系统进行保护。同时在蜜罐系统中记录下的信息还可以作为对黑客进行起诉的证据。
2.8网络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对于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和措施进行防范。在多种技术手段并用的同时,管理工作同样不容忽视。规划网络的安全策略、确定网络安全工作的目标和对象、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制定书面或口头规定、落实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定有关规章制度等等,对于确保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将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指定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
参考文献
[1]张琳,黄仙姣.浅谈网络安全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1)
[2]卢云燕.网络安全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0)
【关键词】SDN;网络安全;OPENFLOW;虚拟资源池
引言
在传统网络安全的设计思路下,网络安全设备作为一个富功能设备,往往部署在网络的边界节点,防火墙实现基本的包过滤机制和状态化监控,另外为了防止应用层的攻击和渗透,往往在防火墙之后还需要部署入侵防御系统、VPN设备、抗DDOS设备等多个不同的功能实体,以网络边缘进行安全加固。该方式虽然较为可靠,但增加了网络部署的难度,同时减弱了网络的灵活性,不利于现有业务的调整和业务的迁移。
1传统网络的缺陷
(1)多种安全设备采用不同模式接入网络边缘,如防火墙[1]往往采用二层透明模式桥接在三层链路中,或者采用三层旁观的方式实现引流对流量进行过滤;而IPS/IDS设备则往往采用流量镜像的方式旁路部署于网络边缘链路,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则采用二层透明模式对WEB协议报文进行过滤或者采用的方式对内部员工流量实现HTTP/HTTPS流量重定向和,多种不同类型的安全设备的部署大大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同时也不易于管理和配置。(2)另外一方面,在部署安全设备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网络的冗余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考虑多种不同类型安全设备的高可靠性技术,比如防火墙的主备冗余切换、串联设备的硬件BYPASS功能等,以及实现这些功能和性能的协议设计。而不同厂家的设备实现这类功能的协议往往不一致,这也增加了网络设计和维护的复杂性。
2SDN架构介绍
2.1SDN技术南向接口控制层是SDN的思想所在[2],控制层负责对网络所有的物理资源进行探测、监控和管理,包括对物理层的设备资源进行探测和向上层应用提供抽象化的网络资源调用。在整个SDN的网络架构中,控制层作为物理层和应用层之间的枢纽,南向需要对整个网络的物理资源能够发现、管控、查询,对转发器进行调用;北向则需要对物理设备抽象化,为应用层提供网络的整体资源。南向接口的核心技术就是对网络物理层设备的探测和调度管理:包括从链路探测、遍历全网的资源信息;通过对网络拓扑的监测发现、控制网络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的变化,以及变化产生的信息更新;根据业务需求制定流表的转发策略,并对转发器的转发进行控制;控制器对转发器的实质控制是通过表项下发实现的。图1展示了SDN交换机[3]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2SDN技术北向接口控制层北向接口的核心技术是将网络的物理资源抽象化,使得业务只能请求抽象化的网络资源,而不必对使用的网络资源的物理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业务的申请和网络资源的调用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利用编程向控制器发出请求,从而对全网络的资源进行分配。控制器通过北向接口获得业务请求,接口的形式与业务需求应该是强相关的,不同的业务种类导致了种类繁多的接口标准。一个成熟的、标准化的泛用性接口必须面向全网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业务,满足各类应用的需求,实现对网络资源的统一调度和高效利用。目前比较主流的接口标准是RESTAPI[4~5],而RESTAPI为发挥其优势应该具有可寻址性强、接口无状态、注重关联性、接口统一特点。2.3SDN业务资源编排层SDN的应用层通过控制层感知抽象化的网络资源,并根据业务需求用软件编程来调度控制器,从而获取资源并对资源进行编排。SDN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软件来辅助实现现在网络中部分硬件系统的功能,如防火墙、负载均衡等。以“硬件虚拟化”的方式使得网络结构更清晰:将应用与物理资源之间,因为效率低下需要通过硬件辅助的软件完全软件化,提供网络的快速部署、智能化感知、自动化运作等特性;通过控制器南向接口感知、调度网络;通过控制器北向接口获取业务需求;通过编程实现网络的虚拟化,构建业务和物理资源的关联,实现业务的全面开放。
3SDN应用方向
3.1流量控制SDN通过开放的接口使用户能够对综合数据网、调度数据网等通信承载网络的流量直接进行管控。管理员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流规则,以对不同的流量进行差异化的控制、管理和监测。3.2集中控制控制器可以感知全网资源信息,提供网络的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信息,根据集中的业务需求对资源调度进行全局优化,实现流量工程和负载均衡等高级应用。3.3QoS设置SDN基于业务需求定制流表的转发策略,能够为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提供不同的Qos策略,对网络资源的编排进行全局优化。同时也能够基于不同于传统数据网架构的方式实现流量调度和QoS功能,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和业务连续性。3.4可编程性控制器提供开放的接口,允许动态的网络编程,通过业务资源编排和控制层的北向接口实现业务的扩展和二次开发。3.5应用设置通过软件编程将防火墙、负载均衡等设备虚拟化,SDN可以对网络服务重新定义。应用程序通过控制器感知全网资源信息,并利用编程实现灵活的系统调用,提供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
4基于SDN的网络安全实现
SDN架构可以通过南北向接口实现更为简洁高效的流量调度和安全防护,通过北向接口和业务资源编排层完成业务与网络功能的逻辑生成,通过南向接口完成流表的下发和流量的转发,从而实现传统的网络功能。采用SDN架构可以完成网络安全防护功能实体的上移,将防火墙、抗DDOS设备、IPS、WEB防火墙等功能实体采用SDN控制器内的内置功能模块实现相应的功能,该部分内置功能模块采用软件方式部署在Linux服务器或者基于x86架构的服务器上,采用软件图形界面的方式实现安全策略的制定和生成。而在网络边缘的交换机上,通过采用混合式设备(支持传统二三层功能及OPENFLOW协议栈),可以灵活地区分需要多种不同的流量,包括可以直接穿越网络边缘的可信任流量、需要通过安全设备进行过滤的流量,同时采用这种网络架构,由于各个功能模块集中部署在SDN控制器内,针对不同的业务流量,可以灵活地定制需要使用那些功能模块对流量实现过滤,在传统网络架构下,实现针对不同业务流量分类分级地进行流量过滤需要涉及到大量的网络配置和变动,部署周期长且配置难度大。本节中将展示其中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出口的业务场景,并采用SDN架构实现业务的过滤和流量调度。如图2所示,内部局域网核心交换机作为内部局域网的核心交换机,通过静态路由或者动态路由协议将出口流量上传至出口核心交换机,出口核心交换机采用混合式交换机,同时支持OPENFLOW协议和传统的二层、三层协议栈,包括以太网协议、VRRP、生成树协议、802.1q等以及OSPF、BGP等路由协议,出口核心交换机作为边界设备,负责把需要进行流量过滤的业务通过OPENFLOW的安全隧道引流至SDN控制器内,由SDN控制器对该部分业务流量进行安全防护,实现防火墙、IPS、抗DDOS设备等各种安全功能,SDN控制器再将通过过滤后的流量转发至互联网出换机。该图中的边缘路由器用于OPENFLOW安全隧道的建立,同时该路由器与出换机建立BGP邻居,通过BGP路由灵活地实现过滤后流量的路由选路。
5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高校网;网络安全;解决办法;防火墙
网络目前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高校网目前在各大院校中均已建设并且得以使用。可以说高校网的应用为工作效率的提高、信息处理速度的提升以及资源的共享起到了无法比拟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高校网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就高校网的现状做了浅析,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确保高校网的安全运行。
1.现阶段高校网的网络安全问题
1.1各种计算机病毒的侵犯。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网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其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程度是不容忽视的。病毒主要是对计算机文件系统以及系统软件进行破坏,对网络进行不同程度的侵犯和破坏,一般情况下会影响到网络的运行,但是重则则可以影响整个高校网的教学以及办公环境,会对部分设备进行破坏,从而致使整个高校网处于瘫痪状态。病毒将网络传播作为载体,其在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以及破坏程度上与以往的单机病毒是不能相比的。
1.2未经过授权的访问。一些人出于某种原因对其未经过授权的信息利用非法手段进行访问。高校网内对存在的诸多系统(如食堂卡管理系统、教学档案管理系统、考试成绩管理系统等等)是实行用户凭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的,这样的运行方式主要是为了确保系统中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然而有些人处于不同的目的,利用高校网操作系统、网络设备以及管理上的一些漏洞,对访问权限进行非法的获得,从而进入高校网的管理系统,对信息进行恶意修改、删除、信息等可耻的行为。这使得高校网内部数据招到了恶意的修改,从而很难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1.3网络中硬件设备存在的隐患。在大型网络建设中,计算机硬件数量庞大,单位个体较多,计算机个体、交换机、UPS、办公设备等诸多元素存在质量隐患,如果单独个体出现死机或者出现故障,损失不会太大,一旦服务器、交换机、UPS等出现故障,那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
1.4安全防护软件的设备隐患。当今的网络安全防护软件种类众多,但要是提及比较好的软件,那费用也是可想而知的,每天必须的病毒库升级让人很是反感,不过不这样安全又得不到保障,即使是天天更新,日日提防,也难免百密一疏。计算机就是计算机,软件也就是一款软件,肯定要有它不完美的地方,万一漏洞出现,被病毒或是黑客利用,打击也是毁灭性的。
2.高校网络安全解决办法
2.1软硬件安全的解决办法。在整个网络中,网络环境、网络设备和设施、网络介质等的安全是最为基本的。应该使其免受自然灾害、人为失误、人为破坏、计算机犯罪等的损坏。机房或系统中枢的组建和搭设应该遵照:GB2887-89《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2887-89《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以及GB50173-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要求。
2.2登陆访问权限安全的解决办法。网络安全的保护和防范主要对策即为安全访问控制权限,是指网络资源不会被他人非法访问和使用。其中包括:人为访问控制、网络登录安全权限控制、目录安全级别高低控制、文件属性安全控制、服务器安全级别控制、计算机端口控制、计算机节点控制、病毒的消杀控制、信息日志的控制以及不良信息过滤的控制等。出于对高校网络的特点的考虑,网络安全权限访问的控制极为重要,比如对VPN的访问的控制要尤为加强。VPN即为虚拟专用网,其是VLAN和远程工作站的集成体。说白了就是在IP通道中实施加密,然后实现网络协议包和私有包在INT网上的传输,从而实现在WAN上的各个LAN的不同协议的虚拟连接。这种连接是处于操作系统的防火墙的保护之外的,其对内网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应该避免分配VPN用户访问的全部权限,可以针对登陆控制权限列表来限制VPN用户的访问级别,只分配给用户所需的登录权限级别就可以了,例如登陆邮件服务器或自动化办公服务器等的网络资源权限,如此就可以有效地保护网络的安全。
2.3防火墙在网络安全解决办法中的作用。众所周知,防火墙是网络安全非常奏效的安全模式之一。防火墙是一种把内网、外网隔离的技术手段,普遍应用在计算机安全领域。在高校网络安全建设中是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更是一道网络安全的保护网,防火墙往往被安装在内网和外网连接的节点上,它把外网和内网隔离开来,在两者之间搭建一道检测过滤的系统,这样只有安全且被选择的协议包才能经过防火墙,不但加强了网络安全,也使内网的结构隐藏起来,从而达到不使信息外露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追查日志等信息提供详细的网络状况的报告,以便确保网络环境更加安全。
2.4安装病毒防护系统并且定期更新病毒库。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病毒传播已经从单一形式向多元化发展,集木马、攻击系统、攻击内存等为一身的“超级病毒”。它不但会变种传播,而且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依赖载体也是变化无穷,如电子邮件、互联网页、下载文件、U盘、光存储等,真可谓是防不胜防啊。在网络中只要有一台单机中毒,可能病毒就会在全网中迅速传播,致使整个网络瘫痪。这会给高校网络带来极大的麻烦,结局可能会不可收拾。所以在网络中建立病毒防护系统是非常必要且刻不容缓的,还要定期对服务器和传输终端进行检查。如能实现定期升级病毒库、远程安装及报警、集中规划管理并查杀等多功能一起进行,这样会使病毒无处藏身,也会使整个高校网络的安全系数提高。
2.5建立用户认证体制和上网管理系统。用户认证系统必须让用户实名制注册,当用户上网时,网络随时可以检测到用户的身份,这样会避免人为的刻意滥用网络资源和故意毁坏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系统则会通过认证方式来确认用户是否安全登录和认证,区别于计算机系统中自带的登录系统,安全性更高,更可靠。
2.6数据备份及恢复。高校网络中,每台计算机中的信息都非常重要,针对这个事实,我们要做到有备无患,防范于未来,一旦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数据恢复会带 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7用户安全知识的增强。高校网络应用的主体为学生和老师,他们普遍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较高。在高信息化时代,发送E-MAIL、网络聊天、下载文件和歌曲等行为非常普遍,也比较时尚。不过,网络知安全防范意识的薄弱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样,就需要对网络的主体使用者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使整个主体人群通过培训在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方面有所增强,提高安全防范技能。还要及时病毒预警,督促大家修补安全漏洞,防患于未然。
2.8在校园内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体制。在校园网中的用户相对较多,人群也比较集中,在实施了硬件网络安全技术的前提下,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也是不错的办法,切实可行的网络安全制度会约束每个人的上网行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较高,黑纸白字的规章制度对其规范和管理的力度不大不小,会加强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道德规范。从而使高校网络的安全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3.结束语
综合了以上对高校网络安全的现状、看法以及解决方案。校园信息化、校园网络的建设都是基石,建立和谐的高科技化网络环境和信息化的教育体系是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高科技的技术手段相结合,才能实现及网络资源共享、远程教学、网络教学与一身的高校网络系统,而网络安全是重要保障,为其保驾护航。最后,高校网络应重视安全策略,增加组织管理及人员的培训。共同搞好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董学森.多校区校园网络的资源共享与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5);200-202
[2]金琦.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J]。网络应用,2007(7).
[3]孟祥宏.浅谈高校校园网的安全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7(11).
[4]陈文冠,曹亮,陈兴华.高校校园网信息安全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2).
一、防守技战法概述
为了顺利完成本次护网行动任务,切实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XXXX设立HW2019领导组和工作组,工作组下设技术组和协调组。护网工作组由各部门及各二级单位信息化负责人组成,由股份公司副总裁担任护网工作组的组长。
为提高护网工作组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对不同重要系统进行分等级安全防护,从互联网至目标系统,依次设置如下三道安全防线:
第一道防线:集团总部互联网边界防护、二级单位企业互联网边界防护。
第二道防线:广域网边界防护、DMZ区边界防护。
第三道防线:目标系统安全域边界防护、VPN。
根据三道防线现状,梳理出主要防护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梳理对外的互联网应用系统,设备和安全措施,明确相关责任人,梳理网络结构,重要的或需要重点保护的信息系统、应用系统与各服务器之间的拓扑结构,网络安全设备及网络防护情况, SSLVPN和IPSECVPN接入情况。集团广域网、集团专线边界,加强各单位集团广域网、集团专线边界防护措施,无线网边界,加强对无线WIFI、蓝牙等无线通信方式的管控,关闭不具备安全条件及不必要开启的无线功能。
结合信息化资产梳理结果,攻防演习行动安全保障小组对集团信息化资产及重点下属单位的网络安全状况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排查,确认薄弱环节以便进行整改加固。
二、 防守技战法详情
2.1 第一道防线--互联网边界及二级单位防护技战法
2.1.1 安全感知防御、检测及响应
构建从“云端、边界、端点”+“安全感知”的防御机制。相关防护思路如下:
防御能力:是指一系列策略集、产品和服务可以用于防御攻击。这个方面的关键目标是通过减少被攻击面来提升攻击门槛,并在受影响前拦截攻击动作。
检测能力:用于发现那些逃过防御网络的攻击,该方面的关键目标是降低威胁造成的“停摆时间”以及其他潜在的损失。检测能力非常关键,因为企业应该假设自己已处在被攻击状态中。
响应能力:系统一旦检测到入侵,响应系统就开始工作,进行事件处理。响应包括紧急响应和恢复处理,恢复处理又包括系统恢复和信息恢复。
2.1.2 安全可视及治理
l 全网安全可视
结合边界防护、安全检测、内网检测、管理中心、可视化平台,基于行为和关联分析技术,对全网的流量实现全网应用可视化,业务可视化,攻击与可疑流量可视化,解决安全黑洞与安全洼地的问题。
l 动态感知
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建立了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为所有业务场景提供云端的威胁感知能力。通过对边界网络流量的全流量的感知和分析,来发现边界威胁。通过潜伏威胁探针、安全边界设备、上网行为感系统,对服务器或终端上面的文件、数据与通信进行安全监控,利用大数据技术感知数据来发现主动发现威胁。
2.1.3 互联网及二级单位的区域隔离
在互联网出口,部署入侵防御IPS、上网行为管理,提供网络边界隔离、访问控制、入侵防护、僵尸网络防护、木马防护、病毒防护等。
在广域网接入区边界透明模式部署入侵防御系统,针对专线接入流量进行控制和过滤。
办公网区应部署终端检测和响应/恶意代码防护软件,开启病毒防护功能、文件监测,并及时更新安全规则库,保持最新状态。
服务器区部署防火墙和WEB应用防火墙,对数据中心威胁进行防护;汇聚交换机处旁路模式部署全流量探针,对流量进行监测并同步至态势感知平台;部署数据库审计系统,进行数据库安全审计。
在运维管理区,部署堡垒机、日志审计、漏洞扫描设备,实现单位的集中运维审计、日志审计和集中漏洞检查功能。
2.1.3.1 互联网出口处安全加固
互联网出口处双机部署了因特网防火墙以及下一代防火墙进行出口处的防护,在攻防演练期间,出口处防火墙通过对各类用户权限的区分,不同访问需求,可以进行精确的访问控制。通过对终端用户、分支机构不同的权限划分保障网络受控有序的运行。
对能够通过互联网访问内网的网络对象IP地址进行严格管控,将网段内访问IP地址段进行细化,尽量落实到个人静态IP。
开启精细化应用控制策略,设置多条应用控制策略,指定用户才可以访问目标业务系统应用,防止出现因为粗放控制策略带来的互联网访问风险。
对所有通过联网接入的用户IP或IP地址段开启全面安全防护策略,开启防病毒、防僵尸网络、防篡改等防护功能。
通过对全网进行访问控制、明确权限划分可以避免越权访问、非法访问等情况发生,减少安全事件发生概率。
护网行动开始之前,将防火墙所有安全规则库更新到最新,能够匹配近期发生的绝大部分已知威胁,并通过SAVE引擎对未知威胁进行有效防护。
攻防演练期间,通过互联网访问的用户需要进行严格的认证策略和上网策略,对上网用户进行筛选放通合法用户阻断非法用户,同时对于非法url网站、风险应用做出有效管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流控策略,最后对于所有员工的上网行为进行记录审计。
攻防演练期间,需要将上网行为管理设备的规则库升级到最新,避免近期出现的具备威胁的URL、应用等在访问时对内网造成危害。
2.1.3.2 DMZ区应用层安全加固
当前网络内,DMZ区部署了WEB应用防火墙对应用层威胁进行防护,保证DMZ区域内的网站系统、邮件网关、视频会议系统的安全
攻防演练期间,为了降低用从互联网出口处访问网站、邮件、视频的风险,防止攻击手通过互联网出口访问DMZ区,进行页面篡改、或通过DMZ区访问承载系统数据的服务器区进行破坏,需要设置严格的WEB应用层防护策略,保证DMZ区安全。
通过设置WEB用用防护策略,提供OWASP定义的十大安全威胁的攻击防护能力,有效防止常见的web攻击。(如,SQL注入、XSS跨站脚本、CSRF跨站请求伪造)从而保护网站免受网站篡改、网页挂马、隐私侵犯、身份窃取、经济损失、名誉损失等问题。
2.2 第二道防线-数据中心防护技战法
总部数据中心从防御层面、检测层面、响应层面及运营层面构建纵深防御体系。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解决通号在安全建设初期单纯满足合规性建设的安全能力,缺乏完善的主动防御技术和持续检测技术带来的风险。主要解决思路如下:
1、基于安全风险评估情况,夯实基础安全架构
通过持续性的风险评估,进行安全架构的升级改造,缩小攻击面、减少风险暴露时间。包括:安全域改造、边界加固、主机加固等内容。
2、加强持续检测和快速响应能力,进一步形成安全体系闭环
针对内网的资产、威胁及风险,进行持续性检测;基于威胁情报驱动,加强云端、边界、端点的联动,实现防御、检测、响应闭环。
3、提升企业安全可视与治理能力,让安全了然于胸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提升全网安全风险、脆弱性的可视化能力,大幅度提升安全运维能力,以及应急响应和事件追溯能力。
2.2.1 边界防御层面
原有的边界防护已较完善,无需进行架构变动,只需要确保防御设备的策略有效性和特征库的及时更新。针对目标系统,通过在目标系统接入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之间透明部署一台下一代防火墙,实现目标系统的针对性防护,防止服务器群内部的横向威胁。
下一代防火墙除基本的ACL访问控制列表的方法予以隔离以外,针对用户实施精细化的访问控制、应用限制、带宽保证等管控手段。通号业务系统中存在对外的网站、业务等,因此需要对WEB应用层进行有效防护,通过下一代防火墙提供SQL注入、跨站脚本、CC攻击等检测与过滤,避免Web服务器遭受攻击破坏;支持外链检查和目录访问控制,防止Web Shell和敏感信息泄露,避免网页篡改与挂马,满足通号Web服务器深层次安全防护需求。
根据现有网络,核心交换区部署了应用性能管理系统,攻防演练期间,需要对应用性能管理系统进行实时关注,应用出现异常立即上报,并定位责任人进行处置,保证网络性能稳定,流畅运行。
核心交换机双机部署了两台防火墙,物理上旁路部署,逻辑上通过引流所有流量都经过防火墙,通过防火墙对服务器区和运维管理区提供边界访问控制能力,进行安全防护。
攻防演练期间,核心交换区防火墙进行策略调优,对访问服务器区和运维管理区的流量数据进行严格管控,对访问服务器区内目标系统请求进行管控;防止安全威胁入侵运维管理区,对整体网络的安全及运维进行破坏,获取运维权限。
攻防演练期间,在各分支机构的边界,通过对各类用户权限的区分,各分支机构的不同访问需求,可以进行精确的访问控制。通过对终端用户、分支机构不同的权限划分保障网络受控有序的运行。
专线接入及直连接入分支通过广域网接入区的路由器-下一代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核心交换机-服务器区的路径进行访问,因此通过完善下一代防火墙防护策略,达到安全加固的目的。
通过对全网进行访问控制、明确权限划分可以避免越权访问、非法访问等情况发生,减少安全事件发生概率。
攻防演练前,需要对下一代防火墙的各类规则库、防护策略进行更新和调优。
2.2.2 端点防御层面
服务器主机部署终端检测响应平台EDR,EDR基于多维度的智能检测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引擎、行为引擎、云查引擎、全网信誉库对威胁进行防御。
终端主机被入侵攻击,导致感染勒索病毒或者挖矿病毒,其中大部分攻击是通过暴力破解的弱口令攻击产生的。EDR主动检测暴力破解行为,并对发现攻击行为的IP进行封堵响应。针对Web安全攻击行为,则主动检测Web后门的文件。针对僵尸网络的攻击,则根据僵尸网络的活跃行为,快速定位僵尸网络文件,并进行一键查杀。
进行关联检测、取证、响应、溯源等防护措施,与AC产品进行合规认证审查、安全事件响应等防护措施,形成应对威胁的云管端立体化纵深防护闭环体系。
2.3 第三道防线-目标系统防护技战法
本次攻防演练目标系统为资金管理系统及PLM系统,两个系统安全防护思路及策略一致,通过APDRO模型及安全策略调优达到目标系统从技术上不被攻破的目的。
2.3.1 网络层面
在网络层面为了防止来自服务器群的横向攻击,同时针对业务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通过部署在目标系统边界的下一代防火墙对这些业务信息系统提供安全威胁识别及阻断攻击行为的能力。
同时通过增加一台VPN设备单独目标系统,确保对目标系统的访问达到最小权限原则。
子公司及办公楼访问目标系统,需要通过登录新建的护网专用VPN系统,再进行目标系统访问,并通过防火墙实现多重保障机制。
系统多因子认证构建
为了保证攻防演练期间管理人员接入资金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接入资金管理系统时,需要具备以下几项安全能力:一是用户身份的安全;二是接入终端的安全;三是数据传输的安全;四是权限访问安全;五是审计的安全;六是智能终端访问业务系统数据安全性。
因此需要对能够接入资金管理系统的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屏蔽有风险访问以及不可信用户;使用专用SSL VPN对资金管理系统进行资源;为需要接入资金管理系统的用户单独创建SSL VPN账号,并开启短信认证+硬件特征码认证+账户名密码认证,屏蔽所有不可信任用户访问,对可信用户进行强管控。
对接入的可信用户进行强管控认证仍会存在访问风险,因此需要边界安全设备进行边界安全加固。
系统服务器主机正常运行是业务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服务器可能会面临各类型的安全威胁,因此需要建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覆盖防护体系:
l 事前,快速的进行风险扫描,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安全风险并智能更新防护策略;
l 事中,有效防止了引起网页篡改问题、网页挂马问题、敏感信息泄漏问题、无法响应正常服务问题及“拖库”、“暴库”问题的web攻击、漏洞攻击、系统扫描等攻击;
l 事后,对服务器外发内容进行安全检测,防止攻击绕过安全防护体系、数据泄漏问题。
同时,为了保证安全威胁能够及时被发现并处置,因此需要构建一套快速联动的处理机制:本地防护与整体网络联动、云端联动、终端联动,未知威胁预警与防护策略,实时调优策略;深度解析内网未知行为,全面安全防护;周期设备巡检,保障设备稳定健康运行;云端工单跟踪,专家复审,周期性安全汇报;通过关联全网安全日志、黑客行为建模,精准预测、定位网络中存在的高级威胁、僵尸主机,做到实时主动响应。
在业务系统交换机与汇聚交换机之间部署下一代防火墙,根据资产梳理中收集到的可信用户IP、端口号、责任人等信息,在下一代防火墙的访问控制策略中开启白名单,将可信用户名单添加到白名单中,白名单以外的任何用户访问业务系统都会被拒绝,保证了区域内的服务器、设备安全。
2.3.2 应用层面
下一代防火墙防病毒网关的模块可实现各个安全域的流量清洗功能,清洗来自其他安全域的病毒、木马、蠕虫,防止各区域进行交叉感染;
下一代防火墙基于语义分析技术提供标准语义规范识别能力,进一步还原异变的web攻击;应用AI人工智能,基于海量web攻击特征有效识别未知的web威胁。基于AI构建业务合规基线,基于广泛的模式学习提取合规的业务操作逻辑,偏离基线行为的将会被判定为web威胁,提升web威胁识别的精准度。
下一代防火墙以人工智能SAVE引擎为WEB应用防火墙的智能检测核心,辅以云查引擎、行为分析等技术,使达到高检出率效果并有效洞悉威胁本质。威胁攻击检测、多维度处置快速响应,有效解决现有信息系统安全问题。
目前通号服务器区安全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边界防护为核心,缺乏以整体业务链视角的端到端的整体动态防护的思路;二以本地规则库为核心,无法动态有效检测已知威胁;三是没有智能化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无法感知未知威胁;四是全网安全设备之间的数据不能共享,做不到智能联动、协同防御。
在保留传统安全建设的能力基础上,将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按照“业务驱动安全”的理念,采用全网安全可视、动态感知、闭环联动、软件定义安全等技术,建立涵盖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终端安全等的“全业务链安全”。
为了保证访问资金管理系统访问关系及时预警及安全可视化,需要将访问目标系统的所有流量进行深度分析,及时发现攻击行为。
在在业务系统交换机旁路部署潜伏威胁探针,对访问资金管理系统的所有流量进行采集和初步分析,并实时同步到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进行深度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可视化界面呈现。
2.3.3 主机层面
下一代防火墙通过服务器防护功能模块的开启,可实现对各个区域的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FTP服务器等服务器的安全防护。防止黑客利用业务代码开发安全保障不利,使得系统可轻易通过Web攻击实现对Web服务器、数据库的攻击造成数据库信息被窃取的问题;
下一代防火墙通过风险评估模块对服务器进行安全体检,通过一键策略部署的功能WAF模块的对应策略,可帮助管理员的实现针对性的策略配置;
利用下一代防火墙入侵防御模块可实现对各类服务器操作系统漏洞(如:winserver2003、linux、unix等)、应用程序漏洞(IIS服务器、Apache服务器、中间件weblogic、数据库oracle、MSSQL、MySQL等)的防护,防止黑客利用该类漏洞通过缓冲区溢出、恶意蠕虫、病毒等应用层攻击获取服务器权限、使服务器瘫痪导致服务器、存储等资源被攻击的问题;
针对系统的服务器主机系统访问控制策略需要对服务器及终端进行安全加固,加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帐户的默认口令,删除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中过期或多余的账户,禁用无用帐户或共享帐户;根据管理用户的角色分配权限,实现管理用户的权限分离,仅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加强终端主机的病毒防护能力并及时升级恶意代码软件版本以及恶意代码库。
通过终端检测响应平台的部署,监测服务器主机之间的东西向流量,开启定时查杀和漏洞补丁、实时文件监控功能,限制服务器主机之间互访,及时进行隔离防止服务器主机实现并横向传播威胁。并且通过攻击链举证进行攻击溯源。
2.4 攻防演练-检测与响应技战法
2.4.1 预警分析
通过7*24小时在线的安全专家团队和在线安全监测与预警通报平台,即可对互联网业务进行统一监测,统一预警。云端专家7*24小时值守,一旦发现篡改、漏洞等常规安全事件,即可实时进行处置。对于webshell、后门等高阶事件,可以及时升级到技术分析组进行研判,一旦确认,将会实时转交应急响应组进行处置。
监测与相应组成员实时监控安全检测类设备安全告警日志,并根据攻击者特征分析入侵事件,记录事件信息,填写文件并按照流程上报。
若同一来源IP地址触发多条告警,若触发告警时间较短,判断可能为扫描行为,若告警事件的协议摘要中存在部分探测验证payload,则确认为漏洞扫描行为,若协议摘要中出现具有攻击性的payload,则确认为利用漏洞执行恶意代码。
若告警事件为服务认证错误,且错误次数较多,认证错误间隔较小,且IP地址为同一IP地址,则判断为暴力破解事件;若错误次数较少,但超出正常认证错误频率,则判断为攻击者手工尝试弱口令。
2.4.2 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组对真实入侵行为及时响应,并开展阻断工作,协助排查服务器上的木马程序,分析攻击者入侵途径并溯源。
安全事件的处置步骤如下:
(1)根据攻击者入侵痕迹及告警详情,判断攻击者的入侵途径。
(2)排查服务器上是否留下后门,若存在后门,在相关责任人的陪同下清理后门。
(3)分析攻击者入侵之后在服务器上的详细操作,并根据相应的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措施及操作手册展开应对措施。
(4)根据排查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溯源。
(5)梳理应急处置过程,输出安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