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为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能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效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以价格波动为主导的市场经济逐渐形成,如何激发员工潜在能量,提升企业灵活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需要管理部门根据行为心理学等科学理念,根据员工自身特色,发掘员工优势并加以引导,让员工积极为公司做出贡献。行为心理学能根据行为、眼神等方面判断员工心理活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较好的影响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一、行为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行性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不再局限“捉摸不透”的意识上,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人体行为的行为心理学产生,它主要研究外界环境对人体反应的影响[1],当人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身体会不自觉的作出回应,根据这些回应的细小差别,判断人心理活动。用最简单的实例来说:在企业工作时员工创造了营销新纪录,公司按照规定给他现金奖励,行为心理学就是根据员工在拿到奖金时的表情与动作,判断他此刻的心理活动的一门学说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的人力管理效率能帮助公司协调人事关系,更好地统筹企业内部活动,而行为心理学能够根据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状况判断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在熟知员工情绪的情况下,针对性采取措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为企业获取更多经济利润空间。
二、行为心理学影响企业人力效率的因素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如何挖掘员工潜能,需要企业运用行为心理学理念,分析、强化员工自身优势,消退员工消极情绪,引导员工健康发展。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角度分析,行为心理学中重要观点和理念能深刻影响管理层思想和决策,通常在企业面试环节中,管理部门会设置多道“难题”,如延长面试时间或者在企业走廊放置歪倒的扫把和撮箕等,根据面试者的不同反映情况决定录不录取。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来说,每一个企业都追求“以最小的资金人力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行为心理学中通过分析员工语言或动作,能够合理安排员工岗位,给予员工施展才华的空间,帮助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高企业人力管理效率,节省企业人力资源开支,增加企业经济收益[2]。
三、企业人力效率中行为心理学的经济研究
将行为心理学引入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和部门管理,加大对企业人力效率的重视程度,能够促进企业快速成长,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依赖行为心理学中的操作方法,过度的使用行为心理学,员工会抵制企业对其行为、语言或表情进行研究,拉开企业与员工的距离,不利于提升人力效率。
(一)行为心理学提升员工责任意识,增加企业经济收益
员工责任意识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重视培养员工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通过对员工心理活动的研究,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和积极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在运用人才的过程中,应先深入了解员工生活现状和素质状况,如学历、工作经历等,结合员工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行为心理学设置障碍,让员工在克服困难的同时提升心理素质。同时,企业要引导员工发现自身长处,通过团建活动等方式,加强员工企业归属感,强化员工奉献精神,如播放励志电影、户外训练等,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促进建成和谐同事关系,形成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行为心理学帮助企业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高素质管理人才直接决定企业人力效率是否有效,行为心理学能够帮助管理层发现企业管理人才,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为自己谋求更大晋升空间和福利空间,管理层要运用行为心理学综合考察员工素质,敏锐发现公司人才。行为心理学中强调“观察学习”[3],管理层要注意员工日常工作情况,观察员工处理应急事件的反应能力,定时考核员工心理素质,提高员工管理能力。如定期收集员工对企业管理意见,从中发现高素质管理人才。
(三)行为心理学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竞争机制
良好的竞争氛围能提升企业人力效率,企业可以根据行为心理学理论科学的为员工制定发展目标,在为企业选拔人才时,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让能力优胜的员工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公司要拓宽监督渠道,根据行为心理学“操作性条件”理论,按照程序规划公司日常活动,创建平等自由的工作环境。
(四)行为心理学帮助企业建立良好奖惩机制和薪酬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强调“多劳多得”,企业运行过程中应该根据行为心理学的“强化”理念,建立良好的薪酬机制,用阶梯制薪酬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在节假日期间,给予员工相应福利,如红包、假期等。建立健全员工综合评价表,奖励员工表现突出的行为,严厉打击对公司产生不良影响行为,提升企业人力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研究行为心理学能够壮大企业发展规模,在现代化企业建设中,人力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市场份额的大小,公司管理层要不断探索行为心理学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积极影响,结合员工实际情况,针对性分析员工优势,合理安排公司岗位,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培养高素质行为心理学人才,适当运用行为心理学理念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提升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企业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行为心理学成功案例,立足于公司实际,建立健全具有公司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高效率人力管理,用整齐规划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提升工作效率,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范围,建立企业良好品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峰.行为心理学在企业人力效率中的经济分析[J].中国商贸,2013,(12):57-58.
[2]关乐怡.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43-43.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园林设计;问题分析;策略
行为心理学究竟怎样应用在园林设计中呢?就是要通过总结大量的数据及研究成果,分类整理人在空间活动中有意识及无意识的行为,揭示出行为活动的共同心理,并尽量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空间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把整理出来的结论反馈到规划与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1 环境与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
1.1 环境决定行为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外在的因素往往能决定人的反应,给人的行动以特定的指引。在设计实践中,这种思想往往把个人看作是被动的存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其实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要求选择、调整、改变环境。人在对空间进行体验的时候有着能动性,这一点在设计中是不容忽视的。人处在一个环境中,就不可能不和环境产生联系,环境和人的行为心理互相作用,环境会对人的行为心理产生影响,环境因素包括体量、形状、颜色、材质、光线、气味、声音等,这些因素如果符合人的行为心理模式,空间的布置和安排才能被合理有效的欣赏。比如在色彩方面,几乎所有的美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颜色对人的状态有很大影响,颜色能够通过视觉效果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人体荷尔蒙增减,引起人的情绪发生变化。所以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空间颜色对人的心理带来的影响,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颜色,让人们在舒适的情况下生活、工作和学习。
1.2 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 人们经常会对环境产生一定怀疑,或者说是不满。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对于长期摆放的家具有重新摆放的冲动,这就是人对于环境的能动选择。这是在环境决定人们行为之后产生的状态,是人对空间环境舒适度反应。私密性是人在环境中行为心理的重要部分,它是个人对空间的选择性控制,反应的人对环境的依赖。考虑到人对私密性的需要,设计师不能只是设计一个完全闭合的空间,这样虽然说在空间上隔绝了外界,达到了私密性的效果,然而私密性并不是这样的字面意思,私密性是指在空间的属性和功能上有所限定,例如为了提供私密性,可以设置一些布局合理的屏障,或者是打出一些虚实的隔断。
1.3 环境和行为相互渗透 行为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心理对于环境的影响不仅限于修正环境,在可能涉及到改变环境的性质等根本属性。同样,既定的环境又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习惯,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如在庭院围墙的下面种植一些生长茂盛的爬藤类植物,这样既增加了墙围的美观性同时也增加了厚重感使贪玩的儿童不会攀爬,也可在此清净的半封闭空间内静坐冥想、交谈、读书看报、私语。这种绿色屏障与其他庭院分割开,实现空间分割的作用增加了占有者的领域感和归属感。同时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观叶植物还增加了美感,这种开放式空间的设计方法显得空间简洁,但不简单。这就是外界环境与人类的活动在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的想象,因此在设计中既要考虑环境的因素也要考虑到人类的习惯。
2 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2.1 园林景观空间布局中的行为心理学应用 在进行园林景观空间布局的时候,要结合行为心理学,充分考虑空间的私密性和开放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和宜人性。
上文提到,私密性是现代人们选择空间必不可少的要求,为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设计人员在进行空间布局的时候,应多采用围合的方式,在园林景观中创造出全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适当隔绝外部的干扰,以满足人们静坐、读书、交谈的需求。园林总体上来说还是属于一个公共的场所,自然不能顾此失彼,公园的草坪在设计的时候要尽量开放,但也不能一览无余,公共活动场所应该能够提供观赏类的植物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考虑到人的安全感,因此庭院围墙类的设施不能缺少。私人庭院还可以采用合适的屏障来对庭院进行分割,给人以安全感和稳定性。
2.2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行为心理学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根据行为心理学,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注重植物配置的序列性、边界性、标志性、集中性和区域性。
序列性是指植物配置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引导性,在形式上要有方向感,给人以暗示和引领。边界性是指利用植物形成边界意象,引导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进行空间的转换。标志性是指通过植物配置形成视觉焦点,引人入胜,标志性的观赏物可以代表一定的精神和文化内涵。集中性是指在园林空间的某些特定位置,如出入口,道路交叉点等,这些位置往往给人停留感。这些位置的植物配置不宜过于分散,应该集中简洁。区域性是指区域性的生态网络,多用于比较大型的景观布局,在设计这些大型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其区域性。
3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人类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关系,阐述了在园林设计中怎样有效的应用这些知识来设计更美的园林空间,产生最佳的视觉效果。针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构造植物层次、配置景观植物等方面,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个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行为心理学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只要敢于探究善于发现,在行为心理学的指导下,园林设计将会走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传统金融理论在讨论资本市场投资者投资决策过程中对其进行了理想化的假设,认为投资者都是“理性人”,个体依据效用最大化和相机抉择等来进行投资。将投资者的行为抽象化为一个追求主观期望效用(SEU)最大化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由库特纳(Cootner)、奥斯本(Osbeme)和法码(Fama)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EMH)正是这一理论的基石。然而近年来,随着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的兴起,金融学界开始对投资者的具体决策过程和投资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和实证分析后,发现人的情绪、性格及心理感觉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决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对理性决策的偏离主要集中在系统偏差方面,它来自人们的信念和偏好,不能因统计平均而消除。
二、对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实验研究及论述
心理学家阿什(Asch)、杜斯基(Deutsch)及吉拉德(Gerand)通过“判断长短线实验”和“彩色信号灯答题实验”证明人们在决策时具有强烈的受群体成员行为和信息传导的影响而做出错误决策的倾向,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发现人们在制定决策时会因为受到干扰而可能出现认知偏差。克拉克经济学奖得主拉宾(Rabin,1998)将心理学研究与投资者行为相结合,发现投资者行为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修正与调整。此后,热衷于研究投资者行为的经济学家陆续建立了投资者行为模型。巴博拉斯(Barberis)、席勒佛(Shleifer)和威什尼(Vishny)提出投资者行为BSV模型,认为人们在投资决策时存在选择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丹尼尔(Danier)、海尔西佛(Hirsherfer)、和苏波拉姆(Subramyam)提出DHS模型认为获得信息的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和过分偏重信息两种行为偏差。
三、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因素分析
影响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心理学因素众多,目前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为过度自信、事后聪明、损失厌恶、情感依托、从众心理、赌博心理、过度恐惧、政策依赖、框架效应、心理账户、锚定心理等多达10多种。Barberis和Thaler认为,为了做出清晰的预测,行为模型需要指定投资者的非理性形式。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学者们通过大量对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观察和实验,开创了投资者行为理论。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心理特征包括与投资者信念、偏好以及投资决策相关的情感、认知和社会群体心理。下面对其进行分类讨论:
1.情感心理学因素
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力和记忆力,会导致人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反应出现非理性偏差。主要类型如下:
①反应过度。指人们对某一重大事件不能进行理性合理的评价而引起的证券价格产生剧烈变化,超过预期水平,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方式回复到其应有价位上的现象。由于反应过度的存在,会使证券价格暂时偏离基本价值,使得资本市场的波动大于有效市场理论所描述的。2002年中国股市的6.24行情中正是股价对政策信号产生过度反应的典型表现。②反应不足。反应不足是交易者低估了交易者最近获得的信息,交易者正处于保守状态,对某些信息反应冷淡,甚至没什么反应。③过度自信。过度自信主要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知识和未来的预测表现出过分的乐观自信。De bondt和Thaler认为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他们列举了大量的证据表明人们在决策时,会过于自信地估计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过度自信效应来自另外两种偏差,自我归因偏差和事后聪明偏差。自我归因偏差指人们倾向于将任何成功归因于他们自己的才能,将失败归因于坏运气而不是自己不称职。如此反复会使人们得出令自己高兴但却是错误的结论:他们非常有才能。例如,投资者在一系列的投资成功之后也许会变得过度自信。事后聪明偏差是在事先预测的事件发生之后,如果人们认为对过去的预测好于他们实际上所做的,他们也会相信他们对将来的预测好于实际。过度自信可以很好地解释“一月效应”异象,即出于熊市中的封基和股票在一月份得到反弹的现象。当人们把年末视为结算时间,进入新的一年他们认为未来还有满满12个月来挽回,因此不介意在一月份一搏。④损失厌恶。损失厌恶认为相对于收益,投资者更加在意损失。丹尼尔.卡耐曼与阿莫斯.特韦尔斯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损失和收益影响的效用比值大约为2:1。
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很好地解释了股票市场上存在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比如当公司公布利好信息时,股票价格首先在短期内表现出持续的走势,随后在长期出现反转走势。这是因为在前期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不足,过于保守。此时,由于历史信息较为新信息更有显著性,因而对新信息估价过低,因而价格趋势并未因新信息的出现而有所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信息变得更显著,此时投资者对新信息估价过高,表现出过度反应。过度反应所导致的价格偏离不会长久持续下去,偏离的价格最终得到纠正,因而出现反转的走势。
2.认知心理学因素
①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一种趋势,使人们将赌资同其他财富隔绝开来,他们经常会在不考虑其他问题的情况下来评价赌博,就好像他们的世界中只存在这一个赌博。人们考虑这种问题的过程可以被称作心理账户。Kahneman,Slovic和Tversky提出了心理账户的局部组织这个概念,它使得人们从相对值而非绝对值来评价得失。Shefrin和Stat2man提出,个人投资者自然地认为在他们的投资组合中有一个具有最低风险的安全部分和一个能投机致富的风险部分。人们允许自己受心理账户的影响,这种倾向可以解释当某个股票被选入标准普尔指数时会上涨的现象。它还可以帮助解释上述的“一月效应”异象。②锚定心理。人的大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选择一个初始参考点,然后根据获得的附加信息逐步修正正确答案的特性。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人们通常利用某个参照点作为锚定来降低模糊性,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调整得出最后的结论。然而这种调整常常是不充分的,因而也是非理性的
3.社会群体心理学因素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别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不能离群索居。而处于一个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由于经常性的交流所以思维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一旦加入一个群体之中,个体就或多或少会受到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
“羊群效应”。是对权威的盲目服从。投资者一旦不自觉地服从于权威便容易产生非理性偏差。羊群行为很好地解释了证券市场上的“追涨杀跌”现象。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齐涨齐跌”,投资者的一致性极为明显。这种一致性不仅表现在整个市场上,而且表现在单个股票上。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1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末,其归属于美国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全新分支,具有相对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实验方法与手段,能够对人类行为中那些具有创造性、积极性和令情感满足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是对人的美德和发展潜力等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积极心理学中人的积极因素是研究的重点,并以人所具有的固定的、潜在的、建设性的及实际的美德、力量为出发点,尝试着用积极的心态去诠释对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有效挖掘和激发人潜在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2.1大学生个人轻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一定因素上是个人因素,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于行为习惯养成有着不同的看法。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高素质人才,而成为这种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与个人学位的获得,对于道德素质的培养并不重视。并且,当代大学生的自控力非常低,懂得需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却无法付诸行动[1]。所以,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对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2.2家庭当中轻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幼儿时期便有所形成,家庭当中,父母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状态对于孩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总是让孩子利用零散的、完整的时间去学习,孩子的自理能力便被家长所忽略[2]。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性十分强烈,所以这种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
2.3高校教育忽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各个高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为了争取获得较高的优秀率与教学效果,将对学生的培养着重放在知识教学上,在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忽视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将会导致高校学生一味的学习,而没有时间与他人交流和相处,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还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与人际关系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
3.1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
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要想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养成行为习惯意识,需要做好3个方面工作:1)自我定位。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当中,应该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个认知应该是学生个人正确处理自己的优缺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促进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并且也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以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2)提高个人自控力,坚持做事不妥协。提高个人自控力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可以先从一点点的小事做起,然后再慢慢地扩大事件范围,使得大学生意志品质形成并且更加坚定;3)调节好个人情绪。大学生在之前的教育当中是专心学习,并能很好的把握好个人的情绪调整好,大学生能调节好个人情绪,在处理事情时可以做到从容镇定[3]。
3.2家庭帮助学校完成教育
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大学阶段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后回家次数减少,与父母的接触也会减少。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学校想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就需要家长主动和孩子取得联系,并且关心、教导孩子,为孩子的成长给予一定的鼓励。同时,父母也要在与孩子接触的闲暇时光给孩子作出表率,引导孩子思想的发展。
3.3各个高校发挥其应有作用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过多的注重学生分数的获得,而忽视了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但是在大学阶段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大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在大学阶段产生严重的后果,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其发生改变,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变化[4]。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学校心理学 预防和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Juvenile Delinquenc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Psychology
XIE Gehu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Juvenile delinquenc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all countries which is caused by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age and mental development. How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school, reduce youth crime rate, and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school psychology.
Key words juvenile delinquency; school psychology;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学校心理学主要是研究身心有缺陷和学习有困难的5~18岁的“问题”青少年。作为学校心理学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通过心理诊断,把握学生异常行为的原因,为学生身上出现的异常表现进行干预,提供咨询。据统计,在我国中小学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儿童(约占10%左右)学习不良。我们从调查研究中了解到,学习不良儿童不但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顽症”,而且引起了诸多问题(如辍学、逃学、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在众多对学习不良儿童进行的研究来看,学校心理学的贡献是独特且令人鼓舞的。
1 青少年犯罪高峰现象概述
“青少年的犯罪率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犯罪率”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一旦迈入青少年期,犯罪率就飙升至高峰,随后逐渐降低。Moffitt通过对官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对于犯罪青少年而言,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一种犯罪称作终身型行为,具体表现为其一生都会持续犯罪;另一种是仅在青少年时期犯罪,其被称为青少年暂时型行为。这也就意味着,在青少年犯罪高峰现象中的大部分的青少年犯罪只是暂时的,仅有少部分的青少年会选择终身犯罪。
2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青春期的大量行为呢?有几种理论对这个现象进行了解释。Moffitt提出的成熟代沟理论认为: 由于生理成熟与社会角色的发展不匹配而引起的矛盾引起了行为的偏差。而Newman和Ferracuti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说进行整理后,将其分为人际因素论和个体因素论两大类。持人际因素论者认为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为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人际交往问题可能呈现两种情况,要不是与青少年关系密切的家庭、社会团体本身有问题,要不是他们与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出了问题。个体因素论又被分为可变和不可变两种,不可变个体因素论的学者将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归因于青少年的内在特质或一些难以改变的因素,如遗传基因与生理特质。可变个体因素论的学者将青少年犯罪主要归因于少年个体可改变的内在特质。他们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些因素,个体则不会步入歧途。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范式为一般犯罪理论。一般犯罪理论认为所有的犯罪都有共同的特质:为了追求利益。绝大多数会采取犯罪行为的人,只不过是想追寻立即满足,不顾长远后果,行动缺乏计划的犯罪性倾向者。又有人称低自我控制者。Gottfredson与Hirschi认为犯罪人低自我控制归咎于不良或无效的社会化,而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的教养为个体社会化主要途径。
3 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3.1 重视家庭教育
事实证明: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的孩子,由于关爱的缺乏,就难以养成活泼外向热情的性格;父爱母爱的残缺,也必然难以形成健全的性格;家长们尤其是长辈们对孩子溺爱,导致孩子自我中心严重,自私自利;另外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是忽视等,都会对孩子的良好成长造成不健康的影响,从而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抚养子女,教育子女是作为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父母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最基本的要求和体现,同时也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基础。
3.2 依仗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落实抓好学校教育,把学校作为青少年违法犯罪控制的依仗。
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行为上的改变主要源自于思想上的改变,因此,除了在学校进行优秀传统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的教育。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辨别真假的能力及辨别善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下转第231页)(上接第229页)
道德品格的辅导: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前提,不良的行为规范是引发青少年适应不良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格的辅导就是为了使青少年将社会公认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提高其道德境界。不做有违社会公德与道德的行为,从而达到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健康成长指导: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体技能迅速成熟,而他们的心理成熟发展的速度相对于身体成熟的发展较为落后,处于这种矛盾之中的青少年极易引发心理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的必然工作。除了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性与自控内省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多思考,少冲动,多分析的习惯。明确班主任的责任,以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情况的了解,加强班主任与心理老师的沟通与协作。注重对青少年人格的培养,尊重青少年人格,保护学生自尊。
生活方式辅导:由于经历和社会阅历的局限,青少年还难以选择足够正确的生活方式,需要家长或老师等对其加以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正确的生活方式的培养首先要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参与多种文娱活动。学校适当组织开展社团活动,指引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充实学生生活。
日常交往辅导:学校周边往往充斥着游戏厅、KTV、酒吧等,并且良莠不齐。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该适当联系社会力量,整顿周边环境,创造良好的校园分为,适当限制学生的外出。
3.3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青少年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他们的有机结合为青少年提供教育和成长。因而,他们对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对学校教育予以支持,学校也要认真考虑与采纳家长对教育的有效建议。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与家长经常沟通。另外,也不要忽视社区的建设。学生的生活与就业等都与社区息息相关,社区环境深深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因而学校要重视与社区部门的沟通,重视与其合作,争取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要经常与社会有关部门沟通,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罗晓路.学校心理学与学习不良儿童[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9(1):30-36.
[2] 郑红丽,罗大华.青少年犯罪成因心理学研究新进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10-115.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体系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应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提高投资者投资能力。
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割不断关系的学科,在现在越来越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金融学作为经济的皇冠,在这场变革中当然也是产生出了行为金融学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体现就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始终坚持自己是心理学家的Kahneman。但是在现在的行为金融学中,主要的心理学理论还是认知学派的,而且多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本文就是在于探讨用除认知心理学以外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改善投资者投资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
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来源
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此时经济学被定义为对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科学。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那里,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到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的:人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做决策,这一假设就足见对人的重视。为以后经济学在在对人的讨论方面奠定了基础,虽然这里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绝对理性”的否定,经济学对人的认识开始考虑现实的人的实际情况。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 心理学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他们的《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启发式法则和偏差》和《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两篇文章中侧重于研究人们在风险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提出了决策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景理论”。Kahneman也因为在此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对行为金融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提出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真正兴起。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就是以决策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探讨投资者的真实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及心理机制,试图去解释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过程是如何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活动产生作用的。行为金融学将金融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来研究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对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产品的定价的影响。
Hersh Shefrin认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为三部分: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无效市场。启直觉驱动偏差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形成认知和做决策时存在着一些经验规则及与此相联系的系统性偏误, 从而导致个人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赖是指个人因为情景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无效市场是指在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作用下导致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
在这三个主题中,要追究根本无疑前两个是主要讨论的对象,不只是因为无效市场是由他们产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两个方面都是关于人的行为偏差的描述。在此试图用深度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些行为的原因,已达到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能力的目的。
在直觉驱动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响人正确抉择的经验规则:典型性、过度自信、锚定、模糊性规避。在框架依赖中主要指出了:损失厌恶、协调决策、享乐式编辑、认知与情绪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货币幻觉。
三、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以上对现在行为金融研究的陈述,发现在行为金融学还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这些现象是用经典的金融理论所解释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学借鉴过来的实验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作基础来帮助解释。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行为金融学里还是在用基于统计学的研究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那样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即便了解了这些现象但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在那呢?因为这些现象的根源很深,我们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尼要认识自己的这些错误都很难,你说要完全改过那就是更加的难上加难了。所以说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种更加长远的方式来认识这些问题,从而寻找方法来逐渐帮助个人投资者来提高其投资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论体系里,他提出了一种将人的认知过程区分为“直觉”和“推理”,并对二者做出了详细的区分。通过这个行为金融学里重要的理论——前景理论的前提,会发现直觉是很多很多错误的根源。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荣格关于人的意识功能的划分: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在荣格这里,直觉是“直觉这种功能使你看见实际上看不见的东西,这是你自己在事实上做不到的。但直觉能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须处理陌生情况而又无既定的价值标准或现成的观念可遵循的时候,你就会依赖直觉这种功能。”和“但你处于一种直觉的状态,你通常不再注意细节。”,可以看出这和Kahneman给直觉的功能是一样的。
在荣格看来直觉更多的事无意识的表现,它可以无处不在的通过域下过程来影响你。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那就是要改变直觉,就需要深入我人类的无意识当中来认识它和改变它。也就是说,最深刻的变化应该是从无意识的工作进行起。在这种情况下,荣格学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学就是要针对人类的无意识来进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也就是在帮助个人改善投资能力是最彻底和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传统金融学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的,其核心内容是“有效市场假说。”理性人假设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二是能够对一切信息能够进行正确的加工和处理。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中存在着许多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异象,这表明基于理性投资者假设的有效市场假说存在着内在缺陷。赞同这种观点的金融学家认为,投资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金融学研究应采用不同于理模型的其他人类行为模型,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行为研究方法引进到金融学的研究中来。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以研究金融市场参与者非理的行为金融学得以日益兴盛起来。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为传统金融学在解释现实的经济世界中所遇到的难题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行为金融学产生的意义在于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投资者理性的简单假设,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指导意义在于: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目标。行为金融学主要讨论心理行为因素引起的投资者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与反常,它试图通过投资心理因素来解释金融领域中观察到的反常情况,着重解释投资者在判断决策时为何会产生系统性错误。传统的金融理论大多隐含完全信息的假设,但事实上,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据已有的信息,而是依据对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判断来进行决策,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羊群行为”。行为金融学在研究资产定价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因素的重视,无疑与为我们开拓了一片新视野。行为金融学理论着重分析金融市场中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资者的失误偏差和市场的反常。它基于心理学的原则,把金融投资过程视为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往往会产生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情绪过程可能会导致系统性或非系统性的情绪偏差;意志过程可能既可能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又可能受到情绪偏差的影响,这些个体偏差加上金融市场上可能的群体偏差或羊群效应,可能导致投资或投资组合中的决策偏差。投资决策偏差就会使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导致资产定价的偏差。而资产定价偏差往往会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资产价值的判断,进一步产生认知偏差与情绪偏差,这就形成一种反馈机制。如果这种反馈机制受到市场其他因素的激励或强化,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放大的效应。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因素有可能造成主观错误,如过度自信等,这些主观错误会造成投资者在市场中的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是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两种失当反应。投资者所犯的这些心理错误会导致其对未来收益的期望值的改变。行为金融学的目的就是要发现投资者对新信息的过度反应或者不足反应的情况,从而找出适当的投资策略。因此,它不仅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革命,也是传统投资决策范式的修正。
二、金融市场中的心理分析
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上,最受推崇、应用最广泛的金融分析方法是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是以基本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财务数据作为投资分析的基础,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分析法,其核心是市场参与者对资料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估并一贯坚持利用它们。技术分析是指以市场价格、成交量、价和量的变化以及完成这些变化所经历的时间等市场行为作为分析的基础,是一种通过人们的主观经验来判断市场未来走向的分析法。相对而言,心理分析法则是沿用了“从市场心理到价格”的分析思路,它认为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经常受到心理因素的支配。由此出发,心理分析法以市场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变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作为分析基础,通过推测市场主导势力控制者的心理价格定位,分析主导资金的流向来判断未来市场的走向。一言以蔽之,心理分析法基于市场心理分析价格,强调市场心理是影响价格的最主要因素。较之已经完全体系化、理论化、系统化的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心理分析法相对比较薄弱,但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心理分析法在对某些市场重大转折点的心理把握和弥补其他分析方法的不足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按照行为金融学的观点,在参与市场的行为中,投资者总会依据他们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因素做出买卖决定,亦即投资者同时在用感性和理性两种方式对待市场。如果把基本分析视为对客观因素的分析,技术分析视为对主观因素的分析,那么,心理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它以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为基础,既包含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介于客观和主观之间、感性和理性之间;它填补了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的空白,以一个更中立、更平和的态度预测市场方向,使偏理性和偏感性的预期分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对市场走向做出一个更准确的判断。可以这样说,行为金融学的崛起使得金融学家不能再忽视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但心理分析法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心理分析要准确把握市场投资者群体的心态,这隐含了一个假定,就是所收集的市场调查信息和投资者意见代表了整个市场的态度,并且对分析预测市场的转折点能起到帮助作用,但要全面收集市场调查信息和投资者意见来测量市场的态度是有难度的。其次,心理分析法的缺陷是难以对投资者进入或者退出投资场所的时机进行精确把握。
三、改善心理范式与投资判断
行为金融学的崛起,提供给人们另一个思考方向,引发了人们对于投资过程中深层次心态的重视。行为金融学提供了一些可以预见的投资心理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能够帮助投资者改善心理范式,提升投资效率。
(一)重视情商的培育
投资心理范式可以分为理性层次与非理性层次。理性层次主要涉及投资者在投资方面的知识及智慧的高低、对经济状况及股票等投资工具分析预测的能力,可以称之为投资智商;非理性层次主要涉及投资者自我情绪的理解与控制、判断和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及自我激励与自我意识能力,可以称为投资情商。行为金融学更多地是从情商的角度看投资——人们在投资时受到的心理因素的控制,远大于理性的思考,如果不能够预先知道这种情境,事先约束自己,并时时警惕自己,则难免陷入投资误区。在行为金融学看来,情商比智商重要,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由于无法分辨负面情绪并加以控制,使其成了投资成功最大的障碍。
(二)避免被错误信息误导
正确的推断决策取决于抛弃各种错误的金融信息处理习惯,为了避免推断决策中启发式偏差的影响,投资者首先要尽量做到全面理解数据,避免以偏概全;同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投资行为是否被个人偏好或投资大众的力量所左右,这两方面的力量可能会同时发生作用,并且都会受到种种外来信息因素的影响。对于投资要有现实的态度,在投资时要预计到最坏的事情发生;应学会比较正面的和负面的消息,努力找出市场上最乐观和最悲观的判断,注意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倾向;要养成对所有的问题同时看到两个方面的良好习惯,通过自己的正反两方面思考去得出结论,同时应当尽可能地不断根据事态的变化对其进行修正。投资者怎样看待损失和收益,对其投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面对同样一组选择,可以做出不同的决定。在做决定的时候,最好要从各种角度来衡量问题。不仅要全面权衡各种利弊,也要能够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思考眼前的问题。
(三)与投资氛围保持一定距离
金融市场的环境,以及频繁接触、关系紧密的人群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投资经验等,都会影响一个人投资心理范式的形成,进而影响其对市场的看法和投资决策。为了避免产生投资决策中的从众心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学会独立思考,不要深陷于各种投资群体的集体氛围。因此,建议投资者应该设法与投资的情境保持距离。远离投资情境可以分为两大类,首先是要远离所投资产品,想办法让自己不知道手中所投资产品的价格,避免受到所投资产品价格一时波动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其次是要远离市场,也就是离开投资大众,避免受到市场气氛的影响,盲目从众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四)用投资规则与计划约束投资行为
克服人性的弱点并非易事,因此,投资者往往需要有一些规则或计划限制自己,以免被情绪影响投资决策。投资者的情绪之所以那么容易波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金融市场上充满不确定性。因此若想避免情绪的波动,首要的方法,就是要降低投资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型投资提供了一种主要心理机制,投资者可籍此与市场情绪之间保持距离。而投资高风险的投资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风险管理,风险降低了,投资人自然就会心态平和一些,避免屈服于一时冲动的心理倾向,欠理智地做出一些错误的投资决策。从实证的角度看,国外指数基金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在一个中长期的牛市行情中,主动配置型基金由于频繁操作、过分关注市场的短期波动等原因,往往难以战胜市场;而指数基金采用被动式管理的策略,既可以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又能降低交易成本,因而能在经济的总体上升中把握长期收益。性格不同的人,其心理范式往往也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不断提高把握自己情感的能力,从而做出最符合自己心理特点的投资决策。因而,不同的投资者需要制定不同的情绪控制计划,严格遵守,长期按照计划去做。
四、寻找行为偏差中的投资机遇
一、拖延的含义分析
拖延一词的英文为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意为推至明天(puttingforwarduntiltomorrow)。在今天看来,这个概念其实有正反两方面的含义:从正性方面来说,有时人们选择拖延实际上是一种策略,即通过拖延可以争取机会、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冲动。可见,当结果尚不确定时,等待而不是马上行动是更加理性、更有价值的。但是,当个体明知应该做的事情却拖延至最后一刻才做并因此导致负面结果时,拖延就是一种不良行为。本文所指的拖延就是这种负面意义上的概念。
拖延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自愿、逃避和非理性。首先,拖延既不是受他人胁迫的不得已行为,也不是因为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客观延误,而是个体的自主决定,是个体出于某种考虑而做出的自愿选择。其次,拖延行为具有明显的逃避性,拖延者不愿意马上开始或完成已经打算做的事情,这种逃避与简单的回避决定不同,而是强迫自己尽量不去着手某件事情,或者找各种理由逃避某项工作的开始。第三,拖延是个体的非理性行为,选择拖延的个体不是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等到其非完成不可的最后一刻才着手进行,尽管没有适当的理由、尽管延迟会造成不利的后果,个体还是选择了拖延,只是这种行为并不是一种理性行为。
拖延是个复杂的现象,按照拖延的性质可以把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特质拖延又称长期拖延,是一种人格特质,具有这种特质拖延的个体在任何情境中都会表现出一种拖延倾向,并伴随有更多的拖延行为;而状态拖延是指个体在某种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拖延行为,如大学生在写论文、考试复习时更容易产生拖延行为。
也有研究者认为拖延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一种应对方式,并把拖延分为焦虑型拖延和放松型拖延。焦虑型拖延也称紧张恐惧型拖延,这类拖延者害怕失败,也无法承受成功带来的压力,因此希望通过放松来暂时逃避压力,但享乐的同时也伴随着内疚和焦虑;放松型拖延也叫快乐寻求型拖延,这类拖延者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其特征是追求感官享乐、自我放纵,认为努力工作所得的回报小于付出,并擅长对自己的拖延行为找借口。
二、拖延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拖延行为既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也不是个体在时间管理和计划方面出了问题,事实上,一些拖延者对时间估计的能力并不逊于常人,他们甚至更清楚拖延的后果。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任务性质
拖延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人们在众多可供选择的任务或活动中,仅选择了其中某一项而延迟了其他活动,尽管这种选择最终会带来不利的后果。那为什么明知选择这件事情会造成不利后果却不去选择其他事情呢?原因是这与任务的某些性质有关。首先是个体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需要着手进行的某项任务或工作。众所周知,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就像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一样。对于那些给人带来不愉快的事情,人们往往倾向于回避,如果实在无法回避,就会尽量延迟去做。其次是任务奖惩的时限,奖惩的时间安排对个体的行为选择有重要影响,在价值较小但奖赏及时的任务和价值很大但奖赏延迟的任务之间,拖延者更愿意选择前者。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人们是现实而功利的,对眼前利益的关注可能远远超过对未来幸福的关注,因为后者的实现尚不确定,有着太多的变数。
(二)个体差异
任务性质是导致拖延行为产生的情境因素,但拖延行为既然是个体做出的一种自愿选择,因此个体的差异性应该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个体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格差异。心理学基于五大人格特质的研究发现,严谨性与拖延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严谨性降低拖延的心理机制在于:首先,严谨性促使个体在任务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意味着拖延势必会减少;其次,严谨的人执着地追求目标,这种精神也会降低由诱惑或困难导致的拖延的可能性;再次,严谨的人会回避那些无法达成的目标,而拖延常常是因为目标太高,以至于无法企及。
第二,动机差异。有研究认为拖延是一个动机问题,即个体因为缺乏动机,因而倾向于把事情向后一拖再拖。也有学者认为,尽管高成就动机的人给自己设定了困难的目标,但由于他们的投入是对活动本身关注的缘故,在这种内在动机的驱动下,任务带给个体的感觉是愉快的、而不是令人厌恶的,所以也会降低拖延的可能性。研究发现,拖延与缺乏自我决定的动机有关,外在动机对拖延的影响取决于任务是否是由自我决定的,如果是自我决定的任务,即使是外在动机也并不能引发拖延行为。
第三,能力与自尊差异。有学者认为,有些拖延是由于个体低自尊和低能力而导致的一种自我妨碍行为。能力反映的是人们对自己能否取得所期待的结果的一种信念,班杜拉认为低能力会降低个体对成功的期望而损害行为动机,最终妨碍任务的启动(即拖延)及坚持性。可见,能力与拖延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能力的低下或欠缺是产生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尊对拖延的影响类似于能力因素。低自尊的个体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投入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是对自己缺乏价值的进一步确认。因此低自尊的个体会回避困难的任务并避免一切可以对他们能力做出简单推断的活动。如果因拖延导致表现不佳,人们只能归因于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不足。
第四,组织规划能力的差异。组织规划是指做事有条理有计划,而大部分拖延者往往缺乏这种能力,他们不是按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做事的顺序,而是采取“方便”的原则,即先做容易、有趣的事情,结果造成对重要或紧急任务的拖延。拖延者缺乏组织规划的能力还表现在易被特定诱惑所吸引,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在拖延时常常将“有别的事情需要做”作为借口,来掩饰分心或行为控制的失调。此外,正是由于缺乏对任务组织规划的能力,一些拖延者往往认为要完成的任务是巨大并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产生了畏难心理,从而导致拖延行为的产生。
三、克服拖延行为的对策分析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舒适生活的同时,拖延行为也开始日益蔓延。拖延就是腐蚀剂,它侵蚀着人的身体和心理,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的潜能发挥,并最终影响人对社会变化的适应和个体的进步与幸福。要克服这种不良行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端正认识。拖延并非人的本性而是一种不良行为,它并不能使问题消失或变得容易,相反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从认识上清楚拖延的危害,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追求短暂逃避带来的,而是在成功中享受来自心灵的愉悦。
第二,及早行动。良好的条件是等不来的,惟有具体行动才能创造有利因素。要完成某项任务,可建立一个行动计划,列出需要进行的每一小步。然后依据计划及早展开行动,每完成一小步就会带动自己更好地去做下面更多的事情。这样分割目标,设定期限,既有助于增强信心,又便于及时检查督促自己。
第三,自我奖励。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不断强化的。要想养成自觉、迅捷做事的好习惯,就要给自己及早的行动予以适当的奖励来进行强化。每及时完成一项任务,每改变一个拖延的习惯,即使行动的步子很小,也要肯定自己,奖励自己在达到一个适度的小目标后就拥有某项愉悦享受的权力,让努力与享受快乐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SteelP.TheNatureofProcrastination[EB/OL].2003,7,10
[2]QuekT.TheProblemofProcrastination[EB/OL].2004,12,10
关键词:行为主义;学生心理;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78-01
一、行为主义理论
(一)理论背景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在心理学界风行了至少50年。行为主义,作为一个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最根本的是对传统心理学、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反叛。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心理学的主题是意识经验。由于意识经验对有经验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只有采用内省法才能研究人的心理。但构造主义的方法论的脆弱、狭窄和僵化适应不了学科的迅速发展,便随着出现了机能主义心理学。它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人的活动与社会也是一个整体;反对把心理分析为各个元素或部分;心理学不能脱离社会进行独立的研究。
但是,有一位心理学家认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都是心灵主义的,并且都是使用内省法,应该加以大力抛弃。此人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
(二)行为主义的界定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意识感觉,而是应该研究行为,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二、 不同行为主义理论对学生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 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认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把行为而不是把意识当作我们研究的客观对象。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行为的基本成分是反应。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密切观察学生的反应变化,观察是认识人的心理直接途径。
华生认为,思维活动不仅靠言语,还依靠动作和内脏组织。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动作和内脏组织是同时起作用的。思维的高级形式,包括创造性活动,也都是言语活动。
华生特别强调家庭是学生情绪发展的主要环境。孩子的情绪是由家庭造就的,父母是孩子情绪的种植者、培育者。因此他特别重视受褒扬的学生情绪,并且明确反对惩罚。因为在晚上惩罚白天的行为,达不到防止今后再次发生的目的。其次,惩罚学生多半是父母或老师自身发泄情绪的途径,而不是教育手段。最后,体罚有轻有重,轻则不足以阻止消极行为,重则伤害学生的整个内脏系统,不利于学生健康。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学生的行为。他们之所以要做某件事,就是想得到成人的注意。如果孩子的一个行为发生后,成人立即予以注意,如加以赞扬,或加以呵责,都会起到强化的作用。如果其出现了不良行为,如愤怒发作或无理取闹,成人可以暂时不予以理睬,采取“冷处理”,排除对他的注意。
此外,强化还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如果小孩偏食不肯吃菜,对于他的这种行为的矫正,可以用到这两种方法。当其吃一口蔬菜后,立即予以表扬这属于积极强化;反之,如果其坚持不吃蔬菜,就不给他吃其它食物,就属于消极强化。这里的消极强化作用不同于惩罚,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和激励行为,而惩罚是为了消除行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课题是社会化,研究如何教育学生掌握社会规范变为社会所要求的理想的成人。1941年,米勒和多拉德提出影响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模仿。而模仿就是学习。班杜拉进一步认为,学生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