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融资考察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 中国电影产业转型中的金融资本研究 中国电影资本打入好莱坞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风险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的集中度研究 中国电影动画产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于对中国电影产业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探究 中国电影营销的问题研究 境外资本进入中国电视业的模式研究 权力与资本裹挟下的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浅谈中国电影产业投资的现状、问题以及策略分析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现状和对策研究 面向创意文化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力量分析与对策研究 论新时期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艺术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模式转变与贸易竞争力提升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盈利模式的思考 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模式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3}卞智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业分析》,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4}邹宇泽:《韩国电影配额制度简史:1945―2003》,第44页,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库。
{15}【韩】朴彦珍、胡中:《韩国电影审查、电影法及民族电影》,载于《电影艺术》2000年第4期。
{16}即每家影院一年内播放国产影片不得少于146天,目前已降低到73天,电视台播放国产影片也必须保证达到25%,以给国产电影创造生存空间。
{17}国家广电总局:《韩国、越南、印度电影立法考察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凡.中外合拍片与中国电影全球化战略[J].当代电影,2012,(1).
[2]张燕.一“拍”渐“合”有融乃大――改革开放30年区域合作策略下的内地与香港合拍片[J].当代电影,2008,(11):63.
[3]【韩】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编著.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Research on Issue of Access to Chinese Film Industry for Foreign Investment
Yang Fa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Law,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097, China)
08年10月5日,中国证监会表示,经国务院同意,将于近期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二级市场上,当日券商股出现集体大幅上涨。融资融券的推出对证券行业有何影响,其影响程度有多少,值得探究。
【关键词】
融资融券;证券行业;利息收入;经纪业务
一、融资融券业务概述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卖入证券或出具证券供其卖出证券业务。由融资融券业务产生的证券交易称为融资融券交易,融资融券交易因证券公司与客户之间发生了资金和证券的借贷关系,所以称为信用交易,可以分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两类,客户向证券公司借资金买证券叫融资交易,客户向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卖出为融券业务。
二、融券融券业务推出对证券行业的影响
1、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将会为证券公司带来信用交易的利息收入
进入21世纪以来,信用交易利差收入在美国证券行业的盈余收入所占的比重一直维持在3%-7%左右,尤其是在07年金融市场环境动荡的情况下,信用交易利差收入更是占到了营业收入的7%,成为佣金、资产管理以外的第三大收入来源。截至2008年6月末,证券行业的净资产为3386亿元,净资本为3020亿元。具有创新业务资格的券商净资本合计为2030亿元左右,乐观假设所有创新类券商都有机会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试点,且融资融券推出后,其规模占创新类券商净资本的比例可达到20-40%。按此推算,将为证券市场提供增量资金约400-800亿元。根据下调后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93%计算,预计融资融券在09年为证券行业带来约28-56亿的利息收入。从局部个体的角度,以中信、海通证券为例测算融资业务可能为券商带来的业务收入。根据2008年中报数据,中信及海通证券的自有资金规模(包括自有货币资金、自有结算备付金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分别达到380亿及323亿,假设公司以自有资金的50%参与融资业务,并且融资业务年息差为8%,在此假设条件下测算出2009年中信及海通证券融资业务息差收入将分别达到15亿及13亿,对公司营业收入提升则分别达到6%及13%。由此可以看出,融资融券的推出为证券业带来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
2、融资融券业务将带动市场成交的活跃和经纪业务总量的提升,增加券商手续费收入2007年证券业协会融资融券试点工作小组对日本等国融资融券业务的考察报告显示,近几年来,东京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金额占其整个市场交易金额的比重约为15%。由于试点阶段,券商完全依赖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提供融资融券服务,假设融资融券业务在创新类券商中全面开展,初始阶段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交易额的放大比例为4%-6%。按行业平均的交易佣金费率为0.16%,日均交易额700亿元计算,预计融资融券在2009年,为证券行业带来的新增佣金收入9.9亿-14.8亿元左右。但未来证券金融公司一旦成立后,证券公司资金融通渠道将得以拓宽,融资融券可以将货币市场的资金源源不断引入股市,改善市场流动性供给,这将使信用交易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同时还进一步刺激换手率,增加股票交易额,从而大大提高佣金收入。从国际经验看,融资融券业务推出使得证券公司在获得融资利息收入的同时,对市场交易量放大作用明显,从而推动经纪业务增长。欧洲、美国、日本市场融资交易的成交额大致占股市成交金额的10-20%,而我国台湾市场融资交易量曾在90年代末期达到市场交易总量的40%以上,后虽有所降低,也都维持在20%以上的高位。
3
、融资融券的推出有利于有利于证券公司盈利渠道拓宽及盈利结构改善,降低券商的投资业务风险在试点阶段,券商以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参与融资融券,这将一定程度上增加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的运用效率。当转融通机制建立后,券商在融资融券业务中将更多扮演中介服务角色,对证券公司而言,在资金和证券的融通过程中,承担的是由市场风险引发的客户信用风险,而非市场风险本身,在完善的保证金制度下,这种客户信用风险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盈利渠道的拓宽、新交易模式与资管、自营等业务的结合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证券公司盈利模式。
三、融资融券业务推出给证券行业带来的挑战
融资融券的推出将会加剧证券行业分化,进一步提升经纪业务集中度。在试点阶段,资金实力雄厚的创新类券商将有望率先获得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资格。另一方面,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下,不仅是融资融券业务,包括股指期货、备兑券商在内的其它创新业务也只能经过资格审批和方案审批才能合法推进,因此大部分的利润空间只能由资金实力雄厚、风险管理能力强的优质券商独断享有,笔者认为未来创新业务的利润将进一步向具有融资渠道、创新能力和良好风险管理能力的券商集中,行业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此外,融资融券将对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提出严峻挑战,包括对户信用识别风险,技术性风险等的管理。
四、结论
融资融券的推出虽然会对证券行业带来一定的风险,但是同时却产生的更多的机遇,它的推出是势在必行,伴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将会对我国的证券行业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长远的有利影响。
【作者简介】
关键字:融资租赁 税收政策 加速折旧 风险准备金制
融资租赁自上世纪五十年在代美国产生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融资租赁业都已日趋成熟,且有关立法也逐渐完善。其中对融资租赁概念的界定,无论从形式要件还是交易实质来说,世界各国立法以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虽略有不同基本上大同小异,即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要求购入指定设备,并出租给其使用,定期收取租金,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可选择退回、续租或者以象征性的价款购买租进设备的一种交易行为。融资租赁以"融物"为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其巧妙的制度设计和独特的作用及竞争优势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其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和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国融资租赁业起步较晚,和融资租赁业较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和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符。这一点从如租赁交易额、租赁市场渗透率等和融资租赁有关的数据指标中可以得到直观反映。据《世界租赁年鉴》统计,全球2003年租赁总额达4616亿美元,美国、日本、德国分别以2040亿美元、621亿美元、398亿美元位居前三名,而我国的租赁额只有22亿美元。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提供的资料,发达国家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租赁交易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率)基本保持在15%~20%之间,而我国仅为1.5%左右。这些数据明显反映出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还较落后,因此政府有关部门需给予政策扶持,促进和加快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作为和法律、、会计及监管同为融资租赁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的税收政策,对融资租赁的作用不言而喻,现笔者在对世界各国的融资租赁税收政策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和我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进行比较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国外对融资租赁税收政策概况
西方国家为了促进融资租赁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支持融资租赁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融资租赁法》起草小组对部分国家的考察报告和收集的资料显示,各国的融资租赁税收政策虽然略有不同,但大体上主要包括加速折旧、呆账准备、利差VAT、关税分期等方面的优惠,这些政策也都为促进各自国家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加速折旧
从以上相关国家的有关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规定以及《融资租赁法》起草小组给出的图表可以看出,虽如折旧年限、折旧方式等具体规定有所差别,但加速折旧是各国普遍采取融资租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租赁资产进行分类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加速折旧办法,尤其对于高新技术设备应给与更大力度的折旧加速。
(二)呆账准备
呆账准备是各国政府鉴于融资租赁的高资产负债比的性质给予融资租赁企业在征收企业所得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一项优惠政策,有利于降低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税收负担。
(三)利差VAT
利差VAT是世界各国在对融资租赁征收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时普遍给予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以向承租人收取的租金总额扣除取得租赁物的成本总额后的余额为纳税所得额进行征税。这一规定不但大大减轻了融资租赁企业的税收负担,而且实现了融资租赁各环节合理公平地赋税,避免了重复征税,符合税法精神实质,利好于各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四)关税分期
关税分期是各国政府对跨进融资租赁实施按照每期租金额为税基征收关税以及进口环节流转税的一项国际融资租赁税收优惠政策。在租期届满时租赁物的最终归属权未明确的情况下,关税分期不但减轻了承租人的税收负担,使税负更加合理,而且在可以避免实践中如办理退税等重复操作。
除以上四项主要优惠政策外,各国根据各自经济发展情况和行业环境有针对性地实施其他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
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历史证明,以上所述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作为融资租赁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国的融资租赁发展史上对推动和促进各自的融资租赁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现行融资租赁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租赁的投资税收抵免不够明确
我国虽然也出台了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税字[1999]29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13号)等相关规定,这些规定也有利于鼓励企业对设备的投资,但未对其是否适用于融资租赁业以及如何实施予以明确,一些地方还予以限制,不利于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二)加速折旧折旧政策不够灵活
我国目前法律法规中关于加速折旧的规定主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但这些法律法规中关于加速折旧的规定对加速折旧的适用主体及适用范围都规定得都不够宽泛。
(三)风险准备金制度
融资租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且我国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因此提取呆账准备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出租人经营风险。我国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中虽有出租人风险准备金制度这方面的规定。但是,在准备金提取比例较低及会计上缺少专门的租赁坏账损失科目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出租人的风险防范。
除以上三点外,我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中还存在税收政策不统一、出租人不得计提折旧并作税前扣除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三、关于完善我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明确融资租赁购置设备可以享有投资税收抵免优惠政策
融资租赁其实就是设备投资,融资租赁企业作为投资者购买租赁资产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设备投资,分类实行不同税收减免率的设备投资税收抵免优惠政策,促进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二)实行更加灵活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扩大加速折旧政策适用主体及放宽加速折旧政策适用对象,将符合国家产业政
策要求的机器设备均纳入允许加速折旧的范围;将设备折旧由审核制或报批改为备案制,允许企业按照有关折旧规定自主选择加速折旧方法,从而鼓励企业投资及设备更新。
(三)建立租赁风险准备金制度,提高融资租赁呆账准备金提取标准
针对当前我国规定的风险准备金提取比例单一而且偏低,不利于融资租赁企业风险的防范。建议借鉴银行的做法,按照不同层次计提风险准备金,同时应设置呆坏账损失科目,以便利税务处理。
除以上三点建议外,为了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还建议建议以现有外资和合资租赁企业的税收政策为标准,统一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所有企业的税收规定以及调整融资租赁设备折旧扣除税收政策的适用主体,税法上允许出租人对租赁资产计提折旧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税收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美国税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2]梁飞媛,《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集团经济研究》2005第11期。
[3]李银珠,《西方国家融资租赁税收优惠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涉外税务》2005年第2期。
[4]陈翠玲《完善我国融资租赁业税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年第4期。
[5]屈延凯,《金融租赁公司发展问题研究报告》,。
[6]郝昭成、高世星,《融资租赁的税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8月。
【论文摘要】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次贷款危机的根源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反思。
一、长期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
2000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增长出现停滞之势。2000年以来,为了防止经济衰退,提升企业和个人投资意愿,促进经济增长,尤其是振兴 “9·1l”事件后遭受重大打击的美国经济,美联储又连续11次降息,美元一年期浮动利率从原来的6.5%下降到1.75%,以刺激居民消费和投资的增长。
过去10年的联邦基础利率几乎都在5%以下,减去CPI,实际利率大部分都在2%以下,甚至一度出现负利率的情况。在低利率时代,企业的融资成本低,大肆进行积极的扩张策略,企业财务风险逐步提高。个人储蓄需求低,消费投资需求旺盛,这些在促使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泡沫。投资银行除了经营传统的证券经纪、承销业务的同时大力开发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刺激了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使得其经济泡沫逐步变大,金融风险逐步加大,最终引发了次级危机。
过去10年主要是小布什政府时期,其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1)减税扩支的财政政策是布什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布什政府上台后,为了兑现其大选的承诺,着手进行大规模减税。2001年夏季,美国国会批准了布什政府提出的1.35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和教育改革措施。以减税为内容的财政扩张政策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消费空间。减税措施从心理上对美国消费者产生了积极作用,通过减税刺激了就业,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使美国的消费在经济衰退期间没有出现负增长,消费推动了经济的复苏。
(2)布什财政政策中更多地关注社会福利问题,但局限性仍然很大。布什总统经济政策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社会福利。除了在政策上将此作为一个重心外,在行动上也表现出布什政府将致力于社会保障和医疗改革。如于2001年1月29日向国会提交了一项为期4年、拨款400亿美元的计划,旨在帮助最贫困的老年人购买处方药等。
从上可以看出,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但这一政策的长期实施造成了流动性的泛滥,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股票市场屡创奇高,投资气氛异常火爆,而全球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虚拟经济最终偏离实体经济过大,次贷危机爆发,逐步发展成全球经融危机。
二、信用危机
信用因华尔街的假账而动摇,对财富创造的信仰因CEO的贪婪而堕落。从本质上来讲,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金融企业不顾触犯金融道德风险,非理性放大金融杠杆,令金融风险无限积聚,使泡沫破裂的灾难性后果超出了金融体系所能承受的临界点,进而引发银行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债务危机、美元危机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这一系列危机的背后凸显的则是美国出现了整体性的信用垮塌。
第一波银行危机。信用链条的断裂使更多金融(银行)机构濒临危机边缘。随着贝尔斯登和雷曼宣布破产、美林被并购,华盛顿互助银行(WM),美国国际(AIG)等金融机构日益恶化的财务问题也将对金融市场造成沉重打击,瘫痪整个银行体系。
第二波市场危机。还将引发代表未来预期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作为为固定收益资产提供一种保险形式,信用违约互换(CDS)的违约危机,将带来交易商如何解除价值巨额美元的合约问题。当前信用违约掉期市场交易的62万亿美元的规模,也将整个世界金融市场暴露在一个前所未有和无法估量的系统性风险之下。
第三波赤字危机。政府买单将造成巨额财政赤字。之前有预计2008年美国周期性调整后的预算赤字为4070亿美元,约占GDP的5.4%,而随着接管两房2000亿美元的财政注资以及联邦政府将在公开市场收购“两房”发行的按揭抵押证券的巨额亏空(如按最终损失率5%来计算,接管两房的债券损失在2500亿至3000亿美元之间),美国联邦政府账面上的债务和国债负担将大幅上升,导致经济恶化。
危机考验了我们,也警示了我们。从国际金融发展的历史看,此次次贷危机表明其背后世界经济深层因素正发生悄然变化。危机发生后,人们总要问责于监管。
三、启示
第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模式需要反思,并澄清政府在这一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考虑借款人的不同信用,分离低收入阶层到房屋租赁市场和廉租市场。由于低收入阶层的信用风险一般较高,且对利率和房价较为敏感,严重依赖商业银行获得房屋抵押贷款,无疑将增加系统性风险。一方面,为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居住权,急需发展和健全房屋租赁市场和廉租市场予以配合。而这一目标须与其它制度如个人及家庭财产的申报及登记制度与相应的税收监管制度配合,才可真正得以落实。另一方面,为防范银行系统的风险,则需严格控制商业银行对房屋贷款的发放标准及比例,限制预售期房的抵押贷款及开发贷款。
第二,房地产金融体系需要重新设计,将遏制房价泡沫与控制银行风险相结合。当房地产开发、经营、消费活动都依赖于商业银行贷款时,房地产市场与商业银行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降低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在转变房地产融资模式和加强创新的同时,需注重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严防贷款质量下降和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转移。为此,应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股票、债券进行直接融资;改革各地的住房公积金组织及管理体制,尽快组建政府支持的住宅抵押贷款银行及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机构已经迫
在眉睫。
第三、在设计金融市场体系尤其是发展金融衍生品时,须充分认识到衍生品的两面性。金融衍生品既有分散风险的功能,也有放大风险的作用因此,金融创新仍需继续推动。同时,还应对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加强监管,严控风险,如在制定各种政策时,严格控制杠杆交易的上限,避免利用杠杆效应过度,避免单
一市场风险向其它市场传染。
参考文献
[1]《美国次贷危机考察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部
2010年是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组建的第一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关怀和杨道喜副主席的亲自领导下,在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掀起交通建设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部署,为把广西打造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合作平台,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克服了种种困难,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迅速组建、高效运转
XX年年12月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公司有限公司;2010年7月2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国资委宣布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仅用一个月时间,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集团公司开业和运营的全部准备工作;7月28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荔园山庄举行授牌仪式,宣告集团公司正式成立;8月7日集团公司正式进驻办公楼办公。集团公司的迅速组建,为各项工作的及时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集团公司组建一开始,领导班子就明确了“开好头、起好步、定好位、融好资”的工作思路和“干成事、不出事”的工作目标以及“更高、更严、更好”的工作要求,成为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行为准则。有效地指导了的各项工作,也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集团公司一成立就根据打造高端的投融资企业的定位,设置了精简高效的职能部门,选配了年龄适中、德才兼备、业务精通、作风过硬、事业心强,有开拓精神和团队意识业务骨干,形成高素质团队,并依照各自职能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抓紧管理制度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为集团公司各项工作的迅速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理清思路、科学发展
为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的各项任务,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了公司使命、发展远景、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工作目标。
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核心优势,投资建设重点交通项目和资源开发项目,力争把集团公司打造成为国内及东盟一流的政府投资控股公司,圆满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交通建设任务。
二是明确公司使命,即以实施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为己任,加快广西交通建设,促进广西经济发展,为实现广西 “两新”目标做贡献。
三是明确公司发展远景:服务广西,走向东盟。
四是明确公司发展目标:打造成广西一流,东盟影响力最大,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和品牌的企业。
五是明确公司发展战略: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投融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运营。发挥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引导、集聚社会资本,进行基础性、战略性行业投资;通过上市、股权投资、管理和交易,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六是明确公司战略方针:
1.产业发展:依托集团公司的核心优势,以产业间的内在联系为基础,形成以高速公路为核心的交通基础设施业务、高速公路衍生业务、房地产业务、金融业务、交通类科技开发业务、现代物流业务、资源开发业务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推进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资本运营:通过资本运营,盘活资产存量,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转化,提高资产流动性,提升融资效率,做大资产总量,为政府基础性项目提供资金,发挥国有资本对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的导向作用,实现集团公司价值最大化和资本保值增值。
三、迎难而上、创造一流
作为刚刚组建不到一年的集团公司,在实际运转中遇到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任务重,筹措资金难;资产移交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了融资工作等困难。集团公司不等不靠,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打造四个“一流”:
打造一流业绩:实现半年开工4条高速公路;完成了30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招标工作;与12家银行签订意向额度为1213.5亿元战略合作协议;完成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建设投资25.6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44亿元,其中通行费收入11.80亿元,利润7584.23万元。
打造一流企业理念:追求高效业绩,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断培育“干放心活、办放心事、做放心人”的企业道德观。培育以“管理上精雕细刻、生产上精耕细作、技术上精益求精、经营上精打细算”为内容的精细理念。倡导以“文明建设、文明经营、文明环境、文明生活”为内容的文明理念。不断培育员工的文明竞争意识,促进企业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高。树立以“科学严谨、敢为人先、勇立潮头、争创一流”的创新理念。
打造一流团队:用“热忱工作,追求卓越”、“主动积极,勇担责任”、“公司利益至上”、“平等和谐,和睦共事”、“设定目标,全力以赴”、“注重形象,注意细节,维护(公司)声誉”六个准则锻造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树立团队意识,树立团队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团队的荣辱就是自己的荣辱的观念,亲密团结,协作到位,共创佳绩。
打造一流企业文化:用企业共同愿景统领员工行为,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为集团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以“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为集中点,潜移默化地把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融为广大员工的创业思想和行为准则,使员工自觉遵循,形成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和“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发展观,企业文化理念与个人价值、企业共同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融合,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1】
四、理顺关系、形成合力
一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各项管理和经营工作。遵循《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和要求,相继成立了广西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广西交通实业有限公司等5家子公司;直属各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改制工作正紧锣密鼓的展开。
二是积极与中央有关部委、自治区有关单位沟通,争取支持和帮助;提出了延长5年收费期限等6条政策建议,得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向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和交通厅汇报工作,争取扩大内需投资的支持;初步建立了集团公司与各有关单位的良好关系。
三是积极推进资产、人员移交工作。2010年9月24日集团公司与自治区交通厅签订了资产人员移交协议和债务交接协议后,及时组成交接工作组,就资产、人员、业务的分割问题达成了共识并签订了协议;还就债务划转问题与自治区交通厅进行反复沟通,并协同交通厅、与各家银行多次协商,力争以最快的时间完成债务移交工作。
四是积极开展调研沟通活动。集团领导分组专程走访兄弟省份相关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听取国家、相关省政府和部门对企业政策及资金的扶持政策措施,研讨工程建设模式、项目管理经验,筹融资、新拓展业务等方面,并形成参考价值极高的考察报告,对集团公司今后发展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自治区争取国家给予广西的相关扶持政策提供了参考。
五、成果显著、迭起
(一)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掀起交通建设新以及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部署,行动迅速,措施得当,成为广西经济建设的“引擎”。
集团公司成立伊始,就明确了以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交通建设任务为己任。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掀起交通建设新等重大战略部署,积极落实自治区迅速贯彻落实中央增加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勇当拉动内需的排头兵,使高速公路建设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的强劲“引擎”。去年相继开工了4个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达231亿元,总里程约476公里,覆盖广西7个地级市10个县(市),掀起了一个个,拉动钢材消费25万吨、水泥消费260万吨,创造直接就业岗位4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47万个。在短短4个月时间,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的项目数量、投资金额和覆盖范围,均创广西高速公路建设的纪录。这些项目里程长,投资大,影响大,社会效益大,向社会展示了集团公司的执行力和战斗力,社会效果显著。
(二)努力打造交通投融资平台,融资筹资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搭建广西交通建设投融资平台。10月20日,集团公司顺利完成了中短融债券发行竞争性招标,创下了广西第一次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确定中短融债券承销商和广西第一大中短融债券发行数额的两个广西第一;积极开展信托计划融资,与多个公司达成融资的初步意向;还积极参加多个国家、项目或投资推介会,为今后投融资合作及开发东盟市场奠定基础。
二是积极加强与金融单位沟通合作,取得初步成效。11月19日,集团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等12家驻桂银行签订1213.5亿元人民币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当时广西一次性签定金额最大、合作银行数量最多的的银企合作,为广西的银企合作树立了典范;此外,集团公司已通过8家银行的授信评级,获得了一年期信用流动资金贷款13亿元,三年期信用流动资金贷款10亿元,截止2010年12月底,已到位固定资产贷款6亿元、流动资金贷款1亿元,还取得了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2.2亿元;已落实六寨至河池和河池至宜州2条高速公路的项目贷款57亿元;取得玉林至铁山港和钦州至崇左2条高速公路的项目意向贷款91亿元。
(三)抓好在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第一部分 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可行性研究结论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二部分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二、项目发展概况
三、投资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一、市场调查
二、市场预测
三、市场推销战略
四、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第四部分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一、资源和原材料
二、建设地区的选择
第五部分 工厂技术方案
一、项目组成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四、土建工程
五、其他工程
第六部分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治理环境的方案
五、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八、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七部分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一、企业组织
二、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八部分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九部分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三、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部分 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国民经济评价
四、不确定性分析
五、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第十一部分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二、附件
三、附图
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 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概况(新建项目指筹建单位情况,技术改造项目指原企业情况,合资项目指合资各方情况)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二)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
2.建设规模与目标
3.主要建设条件
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问题与建议
二、市场预测
(一)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1.国内外市场供应现状
2.国内外市场供应预测
(二)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1.国内外市场需求现状
2.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
(三)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目标市场确定
2.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四)价格现状与预测
1.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2.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
(五)市场竞争力分析
1.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2.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
3.营销策略
(六)市场风险
三、资源条件评价(指资源开发项目)
(一)资源可利用量
矿产地质储量、可采储量,水利水能资源蕴藏量,森林蓄积量等.
(二)资源品质情况
矿产品位、物理性能、化学组分,煤炭热值、灰分、硫分等.
(三)资源赋存条件
矿体结构、埋藏深度、岩体性质,含油气地质构造等.
(四)资源开发价值
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指标.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1.建设规模方案比选
2.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二)产品方案
1.产品方案构成
2.产品方案比选
3.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五、场址选择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地点与地理位置
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4.技术改造项目现有场地利用情况
(二)场址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气候条件
4.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5.交通运输条件
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水、电、汽、生活福利)
7.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8.环境保护条件
9.法律支持条件
10.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11.施工条件
(三)场址条件比选
1.建设条件比选
2.建设投资比选
3.运营费用比选
4.推荐场址方案
5.场址地理位置图
六、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
2.工艺流程
3.工艺技术来源(需引进国外技术的,应说明理由)
4.推荐方案的主要工艺(生产装置)流程图、物料平衡图,物料消耗定额表
(二)主要设备方案
1.主要设备选型
2.主要设备来源(进口设备应提出供应方式)
3.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清单
(三)工程方案
1.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
2.矿建工程方案
3.特殊基础工程方案
4.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5.技术改造项目原有建、构筑物利用情况
6.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七、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主要原材料供应
1.主要原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2.主要辅助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3.原材料、辅助材料来源与运输方式
(二)燃料供应
1.燃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2.燃料供应来源与运输方式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
1.价格现状
2.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预测
(四)编制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八、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一)总图布置
1.平面布置.列出项目主要单项工程的名称、生产能力、占地面积、外形尺寸、流程顺序和布置方案
2.竖向布置
(1)场区地形条件
(2)竖向布置方案
(3)场地标高及土石方工程量
3.技术改造项目原有建、构筑物利用情况
4.总平面布置图(技术改造项目应标明新建和原有以及拆除的建、构筑物的位置)
5.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二)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三)公用辅助工程
1.给排水工程
(1)给水工程.用水负荷、水质要求、给水方案
(2)排水工程.排水总量、排水水质、排放方式和泵站管网设施
2.供电工程
(1)供电负荷(年用电量、最大用电负荷)
(2)供电回路及电压等级的确定
(3)电源选择
(4)场内供电输变电方式及设备设施
3.通信设施
(1)通信方式
(2)通信线路及设施
4.供热设施
5.空分、空压及制冷设施
6.维修设施
7.仓储设施
九、节能措施
(一)节能措施
(二)能耗指标分析
十、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十一、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十二、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
1.有毒有害物品的危害
2.危险性作业的危害
(二)安全措施方案
1.采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工艺和设备
2.对危害部位和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3.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4.职业病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
(三)消防设施
1.火灾隐患分析
2.防火等级
3.消防设施
十三、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
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管理机构组织方案和体系图
3.机构适应性分析
(二)人力资源配置
1.生产作业班次
2.劳动定员数量及技能素质要求
3.职工工资福利
4.劳动生产率水平分析
5.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6.员工培训计划
十四、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工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
十五、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二)建设投资估算
1.建筑工程费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3.安装工程费
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5.基本预备费
6.涨价预备费
7.建设期利息
(三)流动资金估算
(四)投资估算表
1.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汇总表
2.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
3.分年投资计划表
4.流动资金估算表
十六、融资方案
(一)资本金筹措
1.新设项目法人项目资本金筹措
2.既有项目法人项目资本金筹措
(二)债务资金筹措
(三)融资方案分析
十七、财务评价
(一)新设项目法人项目财务评价
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财务价格
(2)计算期与生产负荷
(3)财务基准收益率设定
(4)其他计算参数
2.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
3.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和分项成本估算表)
4.财务评价报表
(1)财务现金流量表
(2)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3)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4)借款偿还计划表
5.财务评价指标
(1)盈利能力分析
1)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2)资本金收益率
3)投资各方收益率
4)财务净现值
5)投资回收期
6)投资利润率
(2)偿债能力分析(借款偿还期或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
(二)既有项目法人项目财务评价
1.财务评价范围确定
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有项目”数据
(2)“无项目”数据
(3)增量数据
(4)其他计算参数
3.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
4.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和分项成本估算表)
5.财务评价报表
(1)增量财务现金流量表
(2)“有项目”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3)“有项目”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4)借款偿还计划表
6.财务评价指标
(1)盈利能力分析
1)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2)资本金收益率
3)投资各方收益率
4)财务净现值
5)投资回收期
6)投资利润率
(2)偿债能力分析(借款偿还期或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
(三)不确定性分析
1.敏感性分析(编制敏感性分析表,绘制敏感性分析图)
2.盈亏平衡分析(绘制盈亏平衡分析图)
(四)财务评价结论
十八、国民经济评价
(一)影子价格及通用参数选取
(二)效益费用范围调整
1.转移支付处理
2.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计算
(三)效益费用数值调整
1.投资调整
2.流动资金调整
3.销售收入调整
4.经营费用调整
(四)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1.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2.国内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五)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1.经济内部收益率
2.经济净现值
(六)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十九、社会评价
(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二)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1.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
2.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3.地区文化状况对项目的适应程度
(三)社会风险分析
(四)社会评价结论
二十、风险分析
(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二)风险程度分析
(三)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二十一、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推荐方案的总体描述
(二)推荐方案的优缺点描述
1.优点
2.存在问题
3.主要争论与分歧意见
(三)主要对比方案
1.方案描述
2.未被采纳的理由
(四)结论与建议
附图、附表、附件
(一)附图
1.场址位置图
2.工艺流程图
3.总平面布置图
(二)附表
1.投资估算表
(1)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汇总表
(2)主要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
(3)流动资金估算表
2.财务评价报表
(1)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3)财务现金流量表
(4)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5)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6)借款偿还计划表
3.国民经济评价报表
(1)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2)国内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三)附件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
2.环保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的批复文件
3.资源开发项目有关资源勘察及开发的审批文件
4.主要原材料、燃料及水、电、汽供应的意向性协议
5.项目资本金的承诺证明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项目贷款的承诺函
6.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各方草签的协议
7.引进技术考察报告
8.土地主管部门对场址批复文件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205-02
1999年以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2009、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进一步增加,2009年是610万,2010年是630万。2009年底到2010年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严峻的形势。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的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通过哪些途径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哪些平台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等等,这些都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将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为例,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提出几点思考。
1 将创业内容融入教学体系,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深化创业教育
1.1 开发多门创业课程
课程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学院充分利用宁波“商帮文化”精神和90多年老牌商校底蕴业优势,开发顺应时代要求、结合地方特色的《网店运行实践》、《中小企业经营沙盘实训》、《创业计划书编写实践》、《理财实务》、《宁波帮文化》等5门创业教育公共必修和选修课,通过课程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使他们逐步有意识地开发自身的创造力,掌握一些启迪自身创业思维、升华自身创业人格、培养自身创业精神、提高自身创业能力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1.2 进行创业教学改革
学院从课程教学改革人手,把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各个专业教育中,形成从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活动等诸方面全面融合的一体化的新体系。在原有专业教学计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创业教育课程。学院EPV中心和市场营销专业联合开发创业项目课程《小企业创办》,通过项目课程的形式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开启了学院用项目化教学把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的先河。
1.3 收集创业典型案例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院相关部门注意搜集补充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创业案例,并重点编写《工商学子创业之星》案例集,作为教学辅助用书。案例集收集了学院各个专业历届成功的毕业生创业故事,通过对学长学姐成功经验的吸取,各个专业有志创业的学生对自身今后的发展方向会更明确。这些案例的教学使学生在感受身边学长学姐创业精神的同时,更能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选择。
2 开展创业教育学生活动,将创业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
相对教学而言,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高职学生创业素质与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创业精神注入校园文化能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1 开展创业宣传
我院利用校内外报纸、期刊、橱窗、海报、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改变当代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改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创业观念,树立谁创业谁光荣的意识,营造有利的创业教育校园氛围。通过舆论引导学生感受创业,亲近创业,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2009年,由浙江帮你网络有限公司与我院联合举办的“青川创业班”经国家、省、市各级媒体报道后,得到社会和全院师生的高度肯定,在我院刮起一股创业热潮。
2.2 开设创业论坛
我院通过创业专题讲座和进行案例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专家、企业资深人士、校友等资源,为学生组织高质量的创业论坛,营造创业。用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业斗志,营造创业有为、创业光荣的校园氛围。尤其是让本校优秀毕业生讲授自己如何创业、如何进行创业项目开发、如何进行管理以及创业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创业者成为学生所敬慕的社会角色,使学生从中总结他人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学到比较务实的知识,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为今后创业打下基础。2010年,07届管理专业毕业生李建辉同学回母校做的《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创业专题讲座再次激起了工商学子的创业激情。
2.3 组织创业竞赛
学院结合专业特色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校内技能运动会、创新成果展、以及参与诸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网上开店大赛、营销师大赛、管理案例大赛等国内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既可以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开阔视野、提升素质,集中展示学生的创新成果,又能够通过竞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科学评价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项技能和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2007年我院学生在浙江首届省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荣获一等奖;2009年我院学生在全国高校首届“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中荣获一等奖。
3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促使学生在实战中历练创业技能
实践是创业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对于丰富学生的创业体验、检验创业能力、确立创业方向、提高创业实际本领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建立创业教育基地
学院创业基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验实训室;二是开辟校内创业园。学院在学生宿舍南区有偿提供一些经营场所作为创业教育基地,通过项目申请与答辩的方式确定经营者,让学生完全按照实际运作方式进行经营,自负盈亏,风险自担。目前创业园经营项目涉及驾校培训、快递服务、旅游组织、图书交易、百货经营、票务中介、考证培训等诸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业务。创业学生从寻找创业商机开始,到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融资和创业管理的全过程设计,最终到创业园进行真实经营,学生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将在这个实践中得到具体的应用和体现。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创业的艰辛,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目前在创业园经营成功的企业如:信息快车道、FFB自由空间、风之旅行社等。学生小老板们创业精神和技能明显高于一般同学,同时经营收入也足够他们支付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
3.2 推进校外实践
到工厂去“顶岗实习”,到公司去“挂职锻炼”,到小店中去“充当老板”,这是最有效、最重要的创业实践。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崇尚实践”的教学理念,与众多家企业建立实践基地,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学生通过三至六个月的工学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树立市场意识,学会做人、做事,尝试进入“职业角色”。2009年,组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到03届优秀毕业生郭平创建的拍拍网明星网店――宁波招财猪商贸有限公司顶岗客服一职。3个月下来效果理想,已有同学在赚钱效应的感染下开始自己网络创业之旅。
3.3 开展社会调查和考察
调查、考察是一种探究式的实践学习过程,学生从“观察”、“体验”到“亲身参与”,实现了社会实践活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学院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组建调查小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考察活动。特别是实地考察一些企业,考察他们创业的基本情况。市场前景、效益分析、员工管理、客源管理等,到用人单位请教他们对人才的要求,倾听企业家谈成功的经历,谈创业的感受等。每人或每个调查小组都要完成一份企业创业的实地考察报告,在做法、经验、教训与体会中,形成自己的创业理念,确立自主创业的方向。2010年学院和宁波远东零点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合作,组织学生对宁波市城市文明指数进行测评,提高学生市场调研的实践能力。
4 进一步强化创业教育的思考
4.1 提高认识,促进创业教育全面开展
在全院范围内大力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使各院系、部门领导层次尽快统一思想,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全社会正在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微观调节、个人积极作为”的就业、创业新格局;首先认识到这一点,谁就处于优先地位,谁首先转变观念,谁就在就业、创业中把握主动权。认识到科学研究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创业教育也同样是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认识到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是不亚于某些科学发现的重要成果。要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专门的职能机构具体协调和管理,负责落实和实施创业教育的组织和具体实践,将创业教育深入推进到学院教学、管理、科研等各个环节,促使创业项目、创业基地广泛地在各个院系生根、开花、结果。
4.2 成立专职管理机构,整合校内资源
尽快组建创业教育与管理中心,吸纳各院系、部门愿意为创业教育付出力量的教职工兼职参加,加强对外交流,逐步构成软硬学科结合的创业教育与研究团队。从而做好大学生创业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政策、信息,选择创业方向,为学生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提供咨询和跟踪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资金、技术、人才等),提供创业援助。
4.3 组建学生创业组织,实现自我教育
在学院有关部门的指挥协调下,组建大学生创业协会,使有创业志愿和意向的学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交流组织。让他们可以在组织内讨论有关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利用组织的名称对外进行相关专题的交流,甚至于在此基础上组建一定的创业产业,通过实践,锻炼组织成员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4.4 加强教育引导,树立风险意识
创业是一个整合过程。它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没有社会的支持,大学生创业实际上是“独木难支”。相对于其他背景的创业者而言,学生最大的劣势就是社会经验的严重缺乏。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隐藏着各种风险,尤其是他们开创的小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弱,所以学校应当理解、支持和正确引导学生创业,适当地在平常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一些市场动态、融资、法律等知识,让学生逐渐树立起自己创业风险意识及掌握一些规避技巧。大学生创业时,也应该选择一些低成本、低风险的小项目,改变好高骛远的思路,放下架子,扎实做事。
总之,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依托区域优势,将国内外创业教育理论与地方区域文化结合,整合创业教育资源,注重创业教育的本土化;必须加强项层设计,依托专业,点面结合,确立独具区域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突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必须联系学校自身特点与实际,倡导学以致用,构筑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创业实践与孵化载体,突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绿色产品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手段制订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对贸易实施限制。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制订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拒在发达国家之外。
(2)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其基本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的工艺。
(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也称环境之友包装或生态包装。绿色包装一般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检疫措施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订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由于各国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5)绿色补贴。它是指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因此而提高。
3、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
(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
第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贸易保护主义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保护人类、动物的生命或保护环境与资源为理由,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
第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近年来还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
第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一些国家对某些商品质量、规格、性能和安全等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和特殊的标准,检验手续繁琐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对付和适应。其目的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第四,制订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大多数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则有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如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同时,各国还制订有本国关注的一些法规,如1989年美国实施的609条款。
第五,动态性。发达国家所制订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会随着其贸易伙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进步而调整,从而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近年来,日本对进口大米检验的量化指标已经从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2000年的104项。有些国家规定,当某种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96时,该国对其环境标志的要求就会做出提高的调整。
(2)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条件
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实施壁垒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实施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而受影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①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规定高药残标准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2——0.3ug/kg,这个标准不仅是我国就是欧盟本身也很难达到标准。
②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要具有完善的检测体系。仅有高药残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可以增加应检农药的种类,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限量标准,这样就可以对低检测水平的国家形成壁垒。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我国己经具备相当的农产品竞争力,在水稻、蔬菜、水果和畜产品、水产品、茶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后,良好的制度条件为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走出去”的道路上并非阳光灿烂,作为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首当其冲,频频受挫。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一年比一年高,但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出口总增长速度,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以外,农产品出口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是另一大重要原因。
自1996年8月起,欧盟成员国相继停止从我国进口禽肉和部分水产。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按欧盟法规进行了全面整改,并于1997年接受了欧盟兽医代表团的考察。代表团考察报告对我国的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欧盟只做出了恢复从我国3家工厂进口兔肉的决定。1998年9月、1999年6月和1999年10月,欧盟兽医代表团先后三次来华考察。2000年5月,欧方公布决议,认可我国山东、上海可以对其出口禽肉,但未批准我国加工厂注册。2001年欧方专家来华考察我国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残留物质监控体系,随后向欧委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国残留监控体系的片面的、不切实际的考察报告,导致我国冻鸡出口下降了41%,保鲜蔬菜和暂时保藏的蔬菜的出口分别下降了20%和29%。
近年来,许多进口国更是加大了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检疫力度,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2002年日本对我国青岛的肉鸡产品检疫项目增加了10个指标,对蔬菜农药残留化验检测项目,由入世前的4项增加到46项;韩国对我国出口蔬菜的检测仅农药残留的检测指标最高时就达200多项;欧盟对我国茶叶的检测项目从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检测增加到62种;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以担心输入病虫害为由,自2005年4月1日起,禁止进口中国的人造圣诞树等人工木制装饰品,仅此一项禁令将会影响中国对美国上亿美元的出口。
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使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异常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各种卫生、农药标准也因耕作方式不当而常常不合格,从而使中国成为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大国。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原因分析
①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我国在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尽管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环保意识淡薄,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致使农业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工农业造成的19各种污染,通过周围的环境(土壤、水等)作用于农作物,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问题蔬菜、问题粮食”的产生。此外,由于食品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设施落后,导致食品后续污染问题严重,造成食品生产前期污染未消除,后续污染依然存在的状况。然而,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推出ISO14000标准认证,其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但我国企业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
②我国环境标准过低,农业生产企业认证能力薄弱。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在我国已有的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此外,国外标准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开始制定,而我国的标准制定却相对滞后,周期也长,没有严格的标准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要进入国外市场,就需要获得国际上公认的和特定进口国家的绿色认证,一些企业担心认证会降低价格竞争能力,造成认证不积极,普遍存在侥幸的心理。如在绿色标志认证方面,我国外贸企业要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不仅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等费用,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使用年费,使一些企业望而生畏。
③农产品检疫系统不健全。从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假大米、有毒奶粉、冠生园劣质月饼事件到最近被查出的“苏丹红一号”等事件,“苏丹红一号”在十年前就已经被禁了,为什么在今天又查出它存在于大量食品中,在其他国家关注食品安全之际,我国的卫生检疫系统却还形同虚设,更为可气的是,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开绿灯,使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对其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不高而导致农产品受阻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中国的检疫系统建设势在必行。[论-文-网LunWenNet_Com]
④环保法律规范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正是由于我国法律中有关农产品各种标准的规范不健全,才使发达国家常常钻我国法律的漏洞。目前我国引进外资、进口等环节中的环境条款还不完善,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不严,对外国产品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管制较为宽松。且在事实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原因分析
①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强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态价值观被广泛接受,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卫生食品安全日益关注,追求高品位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衣、食、住、行的要求越加严格,“绿色”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的代言。这促使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立法满足国内居民的绿色需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此,发达国家政府便在国内推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实施绿色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约束和限制国外未达到本国或国际环境标准的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②将同一标准使用在处于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同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它们制定了众多的环保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志,是想利用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科技和相关服务,控制未来的世界市场。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为迫切的经济增长甚至是温饱问题,在环保领域的缺口较大,它们既无雄厚的资金,又无可以利用的高科技手段,其环保水平尚处于初始阶段,在短期内缺乏实施同一环境标准的能力。而在两个发展水平不相等同的阶段适用同一标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环保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发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之外,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步伐的加快。
三、我国应对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1、强化国民绿色经济意识,完善国内环保法规
(1)加大传媒宣传环保的力度。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将是绿色经济,政府应呼吁提高国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环境意识化为公众自觉的环境行为,因而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使其知晓我国经济的“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受益的应是整个国家和每一个公民。同时,政府要注重发挥职能指导作用,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绿色贸易、绿色生活的思想融入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这既可从根本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又可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适应全球一体化浪潮,并与国际贸易体系接轨。
(2)制定和完善国内相应的环保法规。在国内立法方面,应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加环保水平的距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在处理贸易与环境争端案件时,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法和国内环境法往往倍受重视。从已处理的贸易与环境争端的一些案例的裁决来看,只要引用的国内环保法律规定准确、有权威性,维护环境利益的一方往往胜诉,而对环境保护不利的一方则往往败诉。因此,必须加速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
2、改善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外部环境
(1)整治农业环境,治理农业污染。主要是加强对农业环境、渔业水域、草原牧区、特别是土壤环境的监测。一是要定点、定期对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开展例行监测;二是开展对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围等重点区域土壤环境例行监测;三是定期对重要水源进行常规性监测。及时掌握农业环境受污染损失状况,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受污染的土地种植花草等),进行植物修复。
(2)控制农业水源污染,解决湖泊、大中型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首先要纠正或扭转偏施、重施氮肥的习惯,推广节氮施肥技术。调整肥料结构,实行配方平衡施肥,大力发展多元高效肥,推广专用复合肥,积极推行有机无机肥配套施肥体系,同时应加强改善生态环境的新技术的研究。其次,要推进有机肥工程,以减少化肥的用量,采用多种形式使秸秆还田,集中处理加工畜禽养殖基地的鸡粪、猪粪等使之成为商品有机肥料。结合疏浚河道开发利用丰富的河泥资源,大力开展河湖清淤工作,同时实施河湖岸植树,减少水土流失。
(3)加强对农业环境科学的研究。政府应增加农业环保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保护宣传培训,提高各级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模式,引导农业结构合理化,逐步建立起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结构体系,努力做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产品无害化。
3、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
(1)制定绿色产业倾斜政策。一是要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一定时期内,对绿色产业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增值税,对企业新开发的绿色产品也可以缓征所得税。二是要对绿色产业企业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上实行优惠,鼓励其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三是要在工商注册上对绿色产业企业给予照顾,并赋予一些规模较大的绿色产业企业以出口经营自。
(2)建立农产品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大量事实表明,绿色贸易壁垒之所以能起到限制与障碍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对进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了解。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组成专门的机构,收集研究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可能在哪些国家遇到什么样的绿色壁垒,提出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形成预警机制,以改变目前这种遇到壁垒就无所适从的状况。
4、积极推行IS014000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014000系列国际标准己于1996年正式公布。该标准以改善全球环境、促进国际贸易为目标,涉及从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到产品制造使用及报废处理的所有环节和活动。对于任何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任何国家都可以拒绝进口。因此,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保标准的要求,我国应制定和实施与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志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程序把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5、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开发绿色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将有益于我国农产品出口、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方法:
(1)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国出口的部分绿色农产品多为农户零星生产,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降低产品成本,参与国际竞争。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采取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必然选择。只有企业联合起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实力、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应考虑扶持一批绿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和企业集团化效益。可采取“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或者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公司+农场”,实现绿色农产品出口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2)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具有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可以建立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科技成果优势,实现绿色农业加工增值。
美国金融危机如果以次贷危机的爆发为起点至今已经是两年多了,如果以雷曼兄弟倒闭为标志至今也有一年多的时间。在一系列的救助措施下,美国金融业的现状究竟如何,是否重新恢复了活力,美国金融机构是否获得了新生?了解美国金融业的现状不仅可以有助于我们真正把握美国宏观经济的走向,有助于分析美国金融业的可能趋势,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一场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创伤有多深。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一些救助措施,恐怕现在还远不是谈论复苏的时候。为此,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在对美国金融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还系统地回顾了各种救助措施以便读者对美国金融业现状有更加完整的认识。
U.S.FinancialIndustryRecoveryandImbalance
美国金融业复苏中的失衡
陆晓明
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出现意外并令人振奋的“V”形反弹。然而深入考察可以发现,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不和谐状态:市场之间、机构之间、市场和机构之间的发展反差扩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康复状况及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美国金融业复苏中出现失衡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复苏失衡
金融市场在2008年9月陷入深度衰退,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迅速复苏。对金融市场整体健康状况的描述,最有效的方法是选取最能集中反映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信贷市场、银行业、宏观经济、外汇市场、货币政策效果等8个方面的指标,对这些指标以历史趋势水平作为标杆,确定它们的压力状态。在此基础上编制综合指数描述金融市场整体静态压力状态。并且对单项指标和整体指数作环比、同比分析,确定金融市场整体动态发展状态及所处的历史位置。本文选取以下8组12项指标,建立描述金融压力状况的“金融危机风险指标”(ROFCI),作为金融市场健康状况指标。
基于历史趋势水平,将上述12项指标和整体ROFCI指标划归为三个区域:绿色区域(24~40),表明安全;橙色区域(41~60),表明风险上升;红色区域(61~84),表明危机。指标分值越低,表明金融市场压力越小,健康状况越好;反之反是。
采用这一系统,对2007年至2009年9月的12项指标实际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次贷危机以来ROFCI指标曲线图。
从图1可见:美国金融市场健康状况在2008年8月开始急剧恶化,在11月达到峰值,而后开始好转。2009年4月开始脱离危险期,进入康复状态。整体金融压力比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第一季度明显缓解。并且这一过程进展迅速。到2009年8月ROFCI总分降至38,同比降60.5%,指数重返安全区域顶端。9月维持38,同比降79%。表明美国金融市场整体正处在康复初期,并且状态已接近2007年初水平。
但对单项指标细分发现,持续缓解的部分主要是股票市场、银行股票市场、流动资金市场和银行间资金市场部分。公司债券利差和CDS利差与危机前相比依然较高,表明公司债券和银行信贷违约风险虽然缓解,但依然处于历史高位,而且比其他风险主要是流动性风险回落幅度更慢。
银行机构整体尚未康复。在这次危机中,机构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明显不和谐。危机之初的特征是市场因素主导:市场流动性突然枯竭。在市场处于危机状态的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ROFCI指数一直处于高位;而同期美国存款机构破产数增长平稳并处于历史低位。这种状况甚至使人们一度认为这次危机已改变了机构破产传统特征,形成了市场主导新特征。
就在ROFCI从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大幅下降市场开始复苏的同时,破产和被存款保险公司FDIC列入问题机构名单的机构数量却背道而驰大幅上升。其中问题机构数在第二季度达15年最高点。而且破产机构资产额增幅超过机构数量增幅,FDIC支付破产机构的成本和破产机构资产平均比也从危机之初的15%在7月以来上升到30%左右,说明破产机构规模在上升。破产机构数和资产额正双双逼近储贷危机时的水平。市场领先于机构进入衰退又领先于机构康复,正是这次危机的重要特征之一。
资本/资金市场和信贷市场复苏失衡
2009年第二、三季度真正大幅回升的主要是依靠资本和资金市场运作的融资机制。例如,综合反映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健康状况的彭勃资讯美国金融状况指数(USFinancial
ConditionsIndex),在2008年10月达到谷底-11,随后领先于信贷市场回升,在2009年9月底恢复到-0.5,接近2007年8月水平,也接近过去20多年历史均值。
而信贷市场则别是另一番景象。联储反映银行信贷松紧状态的信贷标准指数在2009年第三季度虽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历史健康水平。表明银行业仍采用提高信贷标准的方法紧缩信贷。2008年10月以来,美国银行业消费和工商信贷增量均大幅下降,同时现金资产则大幅上升,使信贷实际净增量处于历史低点,其中消费信贷出现了近40年来最大幅持续负增长。这既是信贷需求积弱不振也是银行信贷供给紧缩的结果。
大银行和中小银行,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复苏失衡
政府鼎力相助,少数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大银行不仅摆脱危机,而且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次贷危机之初,遭受最大损失的是大量从事证券化业务的大银行。大银行资产中市场定价部分占比大,相应地损失暴露快。大银行巨额损失是次贷危机区别于以往金融危机的主要区别。时隔一年,这些所谓系统重要性大机构在经历了死亡之旅后,2009年初以王者归来的气势重返竞技场。其中有些从2008年的净损失翻身为净利润,有些从利润微薄转而为利润丰厚。10家大银行在2009年上半年盈利之后,6月获准向美国政府“问题资产处理项目(Troubled
AssetReliefProgram,TARP)”偿还680亿美元。财政部长盖特纳并预期在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之间,这些银行还会再偿还500亿美元。图4反映出花旗、大通、美洲、高盛、摩根士丹利5家机构2006年~2009年第一、二季度收益和薪酬状况。
大银行在2009年以来大翻身的主要特定原因有:
第一,美国政府的TARP计划7000亿美元救助资金中的2390亿美元已注入金融机构,其中主要是大银行。
第二,财务会计标准机构FASB对市场定价公允价值新规则在2009年4月实施后,大银行交易相关收益可能因此而被夸大。例如纽约梅隆银行根据新规则重新计算第一季度收益,结果仅此一项即使其第一季度增加了3.22亿美元净收益。
第三,这些银行的最大利润来源是曾将它们拖入破产边缘的自有账户交易和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其中债券交易。相应地,盈利增长最快的也是投资银行业务占比最大的机构。这类业务收入的波动性极大,所以从事这类业务可能出现暴利。例如对美国银行业1998~2006年各类业务季度收入增长率考察发现:交易类季度收入增长率最大值可达370%,远高于其他业务17%~46%的最大值。
第四,随着投资者风险偏好恢复,银行有毒资产价值回升。2009年第三季度衡量证券化资产的ABX指数上涨了30%以上。银行业因而可能从减记转而增记这类资产价值,从而有可能推高美国银行业第三季度及随后季度收益。
诸多中小银行风险/损失上升,其中有些在死亡线上挣扎,预期破产数会激增。中小银行主要资产是持有到期类信贷资产,损失暴露滞后。就在大银行度过危机开始康复之际,这些中小银行资产质量开始恶化。它们取代大银行成为金融体系中新的弱势群体,正在经历美国自储贷危机以来最艰难的时期。
就中小银行细分看,资产1亿美元以下的超小型机构相对健康,而资产规模在1亿~100亿美元之间的中小型机构问题更严重。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政府的银行救助项目对于中小银行多具有歧视性。
银行股票市场业绩和会计业绩复苏失衡
银行股票指数V型反弹。从近20年来的历史数据看,银行破产数、银行不良/核销资产率等会计业绩与银行股指之间明显负相关。次贷危机至今,美国银行不良/核销率一直上升,相应地,银行股指也随之大幅下降,并且降幅领先于股市整体。危机开始直到2009年3月6日银行股指跌至谷底以前,银行股指与银行会计业绩之间的关系并未超出历史常规。但自2009年3月9日始,银行股指V型反弹,并且幅度超过股市整体。例如SNL和KBW银行股指从3月初到9月底分别上升了152%和142%,远高于同期道琼指数增幅49.5%,创下过去7年来最大增幅。2009年3月以来美国金融股P/E值也伴随银行股指大幅上升,增幅超过历史平均水平以及危机前高点,并且超过同期股票市场整体P/E值。于是整个2009年二三季度,美国金融市场一反常态,出现了银行股指和P/E值与银行破产、不良/核销率一道大幅上升的不和谐现象。
银行资产负债表依然疾病缠身。美国银行业资产负债和损益表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据FDIC,2009年第二季度存款机构净损失37亿美元;超过1/4的机构无盈利或净损失;不良贷款和核销账率持续上升;全行业资产减少了2380亿美元。
在银行风险依然很高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银行股逆势反弹的主要原因:
第一,银行投资者决策更多考虑的是业务和利润增长潜力。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大银行业务和盈利突然大幅增长,预示银行业盈利潜力改善,刺激了投资者冒险心理。
第二,银行投资者更多关注银行收益而非清偿力、国有化等因素。这反映出市场的短期行为,也反映出市场普遍预期政府会保障银行特别是大机构清偿力。
第三,银行股价跌至超低水平,激发了投资者抄底冲动。
第四,对熊市即将结束的一般预期。
市场风险及相关损失和信用风险及相关损失周期失衡
金融市场结构性变化形成了金融机构损失的特殊路径。而这又对美国金融业衰退/复苏路径产生影响。
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风险/损失的巡行路径及其形成原因如下:
第一阶段(2007年初~2009年初)房贷资产信用质量恶化评级下降,最先的反应是可市场交易的房贷证券化资产市场价值减记(writedown)和市场流动性梗阻恶性循环;相应地金融机构面对的主要是流动性危机。
第二阶段(2009年初~?)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上升加剧了整体资产价值下降,而始于2007年12月的经济衰退又加剧了违约现金流损失,将市场流动性风险和损失进一步转化为信用风险和损失。
信用风险导致的违约现金流核销(writeoff)损失滞后于市场减值损失,是一个相对长期和渐进的过程。随着次贷危机深化,监管机构提供大量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开始降低,但违约风险上升,金融机构损失从市场定价减值为主向信贷违约损失转变。
金融机构风险和损失失衡是前述4方面失衡的基础。
危机之初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定价损失冲击的主要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以及从事市场业务的大银行和投资银行。在市场流动性危机解决之后,金融市场和大银行也随之逐渐恢复稳定。而随后加速增长的资产违约现金流损失主要冲击的则是金融机构,特别是其中的中小银行及其会计业绩。所以出现了金融市场复苏,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机构会计业绩持续恶化的不和谐状态。
未来几年美国的主要金融风险及其影响
银行业的主要风险
由于零售和商业贷款损失暴露滞后于证券资产,所以信贷坏账清理可能取代证券资产清理,成为未来几年银行业主要压力。总体趋势将是银行业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及其损失下降,而信用风险及其损失上升。相应地,银行破产这一金融危机的传统特色将会取代市场闭锁再次成为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来源。以下是支持这一判断的主要论据。
银行违约损失将持续上升
第一,美国四大金融监管机构(联储,OCC,FDIC,OTS)2009年9月针对2000万美元以上大额银团信贷的年度考察报告“全国联合信用审察报告SNC”发现:2009年,美国金融机构信贷质量全面恶化,不良大额信贷从2008年的3730亿美元激增到6420亿美元,不良资产在全部资产占比从13.4%激增到22.3%,其中全部违约现金流损失已达530亿美元,超过过去8次审察之和,几乎达到前一次高点2002年的3倍。由于该报告涵盖了全部金融机构,它比联储和FDIC基于存款机构的数据更全面地反映了美国信贷质量状况。
第二,消费信贷和商用房贷核销目前和未来都将处于迅速上升状态。它们的质量恶化滞后于其他信贷和一般经济周期,延续时间更长。
第三,公司债券信用质量在2009年也迅速恶化,并且根据美国国际金融学会预测,公司债券违约率在2009年第三季度到2010年前两个季度还会大幅上升,并可能超过2002年公司危机时期。公司债券和国库券利差指数在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回落,但仍接近于2003年公司危机时期。
第四,美国信贷质量大幅恶化的原因除了宏观周期因素之外,2008年以前过于宽松的信贷标准也是主要原因。即使没有经济衰退那些年份发放的贷款质量也可能逐渐恶化。同样地,即使在美国经济复苏之后,这些年份的信贷质量依然难以相应恢复。所以美国信贷质量改善可能滞后于经济复苏。
第五,据IMF估算,2007~2010年美国金融机构全部资产损失将达10000亿美元,而到2009年第二季度总共核销了6000亿。这意味着2009年第三季度到2010年底还将有4000亿逐渐核销。
违约损失持续上升的主要受害者将是中小银行
第一,美国中小银行资产中信贷占比更高。2007年资产100亿美元以上银行的信贷占全部资产比重为57%,而资产低于100亿的该项占比为66%。
第二,中小银行商用房贷资产集中度相当高。据FDIC2009年第二季度数据:资产在100亿以下的银行在美国全部商用房贷中占有超过50%的份额。而且资产规模在1亿~100亿美元之间的机构商用房贷在全部信贷占比高达42%,远高于大机构的13.5%,超小型机构的29%和全行业平均数20%。
第三,信贷违约对中小银行冲击更大。2009年上半年消费者和商用房贷不良和核销率在不同规模的银行间大致相当,但影响却大相径庭。据美国国会2009年“8月监察报告”估算:至2010年,19家大银行商用房贷及证券资产潜在损失可能达530亿美元。但基于2009年5月压力测试,这些损失已包含在19家银行资本之内,不会导致银行倒闭。中小银行则脆弱得多。
首先,它们的主要盈利方式是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信贷资产,很少采用证券化或出售来对冲风险。2009年第二季度中小银行证券化和出售信贷资产金额及其在全部资产中占比均远小于大银行。
其次,中小银行的上述赢利模式使它们的损失更主要靠资本和收入弥补。但和大银行相比,这类银行缺乏外部融资能力。并且基于目前和未来几个季度甚至几年的状况,中小银行也缺乏新的收入增长来源。在这种状态下,中小银行若缺乏政府特别关注,一旦出现重大违约损失,资不抵债,则只剩破产一条路。随着违约损失持续上升,美国中小银行破产案在未来很可能有增无减。
系统重要性机构隐患未除,风险特征持续
除了和经济金融周期相关的风险之外,美国大银行的结构患并未消除。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银行股上升反映出这些隐患。
第一,大银行2009年盈利主要来源集中于交易和投资银行等短平快高风险业务线,而其他业务并未明显回升。说明银行业复苏尚缺乏稳定可靠的基础。例如2009年第一季度花旗债券交易收入增长了47亿,但几乎所有其他主要业务收入都在下降。而交易收入一向具有波动性极大的特征。例如,据美国1998~2006年银行业数据:交易收入季度增长率最低值和标准差分别为-67%和52%,远高于其他业务的-46%~1.9%和3.4%~17.3%。
第二,大银行风险意识迅速回升而应对机制却未随之建立。
第三,大银行更大更不能倒――大通、富国、美洲变得更大,这三家加上花旗的市值在29家最大银行中占比从2007年9月的33%在2009年9月上升到50%以上。
第四,信用风险和违约损失同样会重创大银行。消费者信贷占资产100亿美元以上机构的全部资产的15.77%,而这些大银行的消费信贷占金融机构全部消费信贷的87%。而消费信贷在2007~2010年的平均损失率估计高于他资产达到17.4%。这将成为大银行新的主要损失来源。
第五,银行贷款和证券问题资产依然未解决,而且其总值难以估算。这些资产的不确定性很大。例如,2009年5月参加压力测试的19家大银行截至2009年底的全部资产敞口估计仍高达5751亿美元。2008年的TARP计划在实施时一改初衷,从购买银行问题资产到直接向银行注资,结果使大量问题资产继续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而2009年4月关于市场定价会计准则的修改,允许银行更灵活地作资产估值,对未出售交易资产可以不按市场定价,不将损失计入损益表。这样做会使许多资产问题暴露的时间延长,为未来埋下更多隐患和不确定性。资产定价的不确定,又会使净资产以及资本充足率的确定更加困难。银行难以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度过再次出现的市场和经济恶化。
银行业风险和损失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复苏的影响
随着银行业风险和损失继续暴露,金融市场在2009年初出现的亢奋状态可能逐渐平和。例如,2009年9月24日当美国四大金融监管机构“全国联合信贷审查报告”揭示信贷质量恶化的事实后,引发银行股普遍抛售,当日KBW银行股指下跌2%。
中小银行危机依然可能提升系统性风险引发金融危机。美国8195家存款机构中资产规模在100亿以下的占98.58%。如果认为这些非系统重要性机构破产不会引发另一轮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则是对系统性风险的又一次误解,或者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美国在危机以来的两年内,特别是雷曼破产后,高度关注系统重要性大银行,强调“大到不能倒”问题,不惜代价维持它们生存。奥巴马政府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首次提出系统重要性机构概念,并将系统性风险防范锁定在系统重要性机构,这些都是进步。但忽视众多中小机构,以及中小机构破产激增的结果,系统性风险和危机的来源则可能从系统重要性机构转向中小机构,“小到不必救”也可能取代“大到不能倒”成为主要问题。以下是可能的路径。
随着银行核销账增长,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良贷款涵盖率从2006年初的160%在2009年第二季度降到64%,达1991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点。同期,联邦存款保险基金/投保存款涵盖率也随着破产机构增长而从125%降到22%。
这些都预示银行弥补损失的资源逐渐短缺。为此FDIC不得不将负担转嫁健康银行。例如,2009年9月底,FDIC要求银行预付未来3年的保费,以筹集近450亿美元保险金来应对不断上升的银行破产案。而中小银行的收入和融资来源则更加有限。在这种环境下,银行持续破产则更有可能引发传统类型的银行挤兑。
中小机构单个倒闭确实不至引发系统性危机。但若众多“无足轻重”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仍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信贷紧缩直接影响美国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