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建设规划范文

生态建设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建设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建设规划

第1篇:生态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新区景观生态规划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用地 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理解空间结构如何影响生态过程。土地利用规划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协调性,自然保护思想在这一领域日趋重要。因此,景观生态学可以为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个亟须的理论基础,并可以帮助评价和预测规划和设计可能带来的生态后果。而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实践可以用来检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假说。如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和空间模型方法与遥感技术结合,可以大大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景观生态规划概念与内涵

景观生态规划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欧洲及北美景观建筑学中分化出来的以综合性应用科学领域,起源于园林设计和景观建筑,是以人为中心,将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构成和谐并且有效的地表空间的人类活动方式。景观生态规划尚无确切的定义,但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解,其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1)景观生态规划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的规划活动,其理论涉及景观生态学、地理学、土地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经济学等多种学科,具有高度的综合性。(2)景观生态规划建立在对土地和景观的自然特性、景观生态格局和过程及其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充分理解基础之上。(3)规划的目的是调整或协调土地利用过程中的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4)景观生态规划强调立足于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潜力,形成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及社会经济功能的协调与互补,同时具有开放性,考虑与更大尺度上景观生态系统的对接与协调。(5)规划侧重于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配置和布局。(6)景观生态规划不仅协调自然过程,还关注文化和社会经济过程的协调发展。

3城市新区景观规划的内容

城市景观的基本构成相当于城市特色的基本影响要素,包括自然景观和由历史文化古迹、城市结构、街道空间、建筑群体、天际轮廓线、乡土风情等组成的人文景观,它们之间相互交错融合,构成了城市自身特有的景观风貌。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是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协调配合,以维持城市基本的生态设施为前提,以满足人们的生存、生产、生活和休闲审美的要求为目标,创造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的空间环境为目的的工作过程。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情况和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作出客观的分析评价是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对构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各个构成要素的实质、特点和所具有精神内涵。因此,在城市新区景观规划前,必须全面了解各景观要素的构成。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工作领域覆盖从宏观城市整体环境规划到微观布局的环境设计的全过程,可分为城市总体景观、城市区域景观和城市局部景观等三个层次。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为补充。

3.1城市新区道路网络系统景观规划

道路网络系统的规划时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规划思想是:在新区内应减少过境公路对城市新区的干扰,在区内寻求最合理的道路配置,尤其应注意路网对新区内乡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统一协调考虑,合理规划设计道路的形态结构。

道完善道路网络的生态功能应加强道路绿化体系建设,行道树和防护林的景观规划建设是减少道路对城市环境和生态平衡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道路绿化带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绿色走廊,对改善城市生态功能十分有益。道路与道路绿化应视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是道路网络形态规划中永远适用和应该遵循的原则。

3.2城市新区绿地系统规划

一个生态稳定的城市植被景观,其结构和功能要高度统一和谐,不仅外形符合美学规律,内部和整体结构更应符合生态学原理。要从空间异质性程度、生境连通程度、人为活动强度、物种多样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合理的规划设计指导下进行建设的同时,还应为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说的生境条件。

城市新区的绿地系统应具有反映地方乡土特色和城市特色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新区绿地系统景观规划时要把建造自身特色放在重要地位。城市特色是评价城市规划和建设最基本的标准之一,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市民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城市景观规划应以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地理位置特点为基础,融合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现代生活需求,反映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价值观念,给绿色景观赋予人文内涵,这样的绿地系统才具灵魂、生气和活力。

4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方法

规划的要义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生态设施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是可以不断变化的,而由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湖泊湿地所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需,是需要恒常不变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论,以不变应万变。即在区域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维护城市居民内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的安全的空间格局。为此,提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5]:

(1)保持城市自然景观格局的连续性

(2)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环境系统,维持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

(3)维护和恢复河道、湖泊、堤岸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

(4)保护和恢复城市的自然和人工水体、湖泊和湿地系统

(5)将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机结合

(6)规划设立行人、自行车专用的非机动车绿色通道

(7)规划绿色历史文化遗产廊道

(8)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单位制是中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围墙中的绿地往往只限于本单位的人员享用,特别是一些政府大院、大学校园。开放专用绿地应作为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建设的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来对待,这不仅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位领地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新的扩建的每一个地块中落实。

(9)分散和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或斑块。 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城市新区的建设,开放的城市绿地空间将取代传统的公园。孤立、有边界的公园正逐渐成为城市内各类地块的基质和斑块,并以简洁、生态化和开放的绿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产业园区,并与城市自然景观基质相融合。

(10)保护和利用特色优质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农田斑块布局于城市斑块和基质之中。

(11)绿地应充分利用乡土植物,降低营造和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

[1]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措施与途径 [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4期

[2]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

第2篇:生态建设规划范文

(一)总体目标

到2018年,在全市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型的产业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明体系,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枣庄市基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市。

(二)阶段目标

与生态市建设和提前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步骤相衔接,枣庄生态市建设主要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1、近期阶段——启动和推进阶段(2004~2007年)

到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9%;总人口控制在373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45%;初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全市基本实现平水年水资源的动态平衡;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95%的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基本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5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森林覆盖率达到28%,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6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0%;建设3~5个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试点、2个生态示范区、5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成10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5%的行政村建成生态文明村。

2、中期阶段——发展和提高阶段(2008~2013年)

到201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8.5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2%;总人口控制在386.9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50%;水资源紧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全市基本实现枯水年水资源的动态平衡;基本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00%的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森林覆盖率达到30%;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8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5%;扩大循环型经济园区试点范围,基本建成3~5个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2个区基本达到生态县标准;建成20个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

3、远期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14~2018)

到201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41.3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总人口控制在398.6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5%;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保证主要河流的生态用水,战略储备地下水;全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所有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所有城镇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9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8%;5个区、市达到生态县标准,80%的乡镇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

二、建设指标体系

为客观反映枣庄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突出循环经济理念对生态市建设的指导作用,重点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短缺、森林覆盖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重等关键问题,依据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结合我省生态省建设的实际,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3个方面,确定具有代表性的41个指标,其中有32个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9个是针对枣庄特点而设立的指标,构成了枣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详见附表1。

第二章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形地貌

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地跨东经116°48′30″至117°49′24″,北纬34°27′48″至35°19′12″之间,属于黄淮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东与临沂市的费县、苍山县接壤,南与江苏省铜山县、邳县为邻,西濒南四湖,北与临沂市的平邑县和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全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165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36.3%,平原面积2450平方公里,占53.8%,涝洼面积450平方公里,占9.9%。

二、气候

枣庄市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兼受海洋气候影响,具有年均气温高、热量丰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的特点。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夏季多东风,冬季多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3.5米/秒。年平均气温在13.6℃~14.2℃。年光照时数2300~2500小时,无霜期达200天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0~950毫米,年均值为799.8毫米。

三、水文及水资源

(一)水文

全市河流按汇水去向分别流入南四湖、韩庄运河和苍山县境内的西泇河。滕州市的全部和山亭区、薛城区的大部流入南四湖,流域面积258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6.8%,主要河流有城河、郭河、十字河、薛城大沙河、北沙河、界河等;峄城区、台儿庄区的全部,市中区的大部,薛城区、山亭区的小部流入韩庄运河,流域面积为182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2%,主要河流有峄城大沙河、陶沟河等;市中区和山亭区的小部流入西泇河,流域面积为13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现有岩马、马河等5座大中型水库和130座小型水库。枣庄市水系情况见附图2。

(二)水资源条件

枣庄市属于淮河流域运河水系。境内韩庄运河为大型河道,其余均为小型河道。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2亿立方米,人均392.8立方米,是全省人均的1.2倍。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开采量为4.343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2.82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039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0.149亿立方米,农村人畜用水0.33亿立方米。平原、沿湖、沿河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良好,为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丘陵山区水资源相对缺乏,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因素。

四、土壤

本市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12个亚类,29个土属,80个土种。土壤总面积为521187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6.37%,。

五、生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

枣庄市有农作物类植物13科32种;瓜菜类植物10余科50余种;林木果树类植物42科104种;水生经济植物20余科50余种;观赏植物50余科260余种;其它栽培利用植物及野生经济植物80余科300余种。

(二)动物资源

枣庄市有驯养家畜家禽类动物19种;水生经济动物78种;野生经济动物149种;农作物害虫天敌139种。

六、矿产资源

全市境内已发现的地下矿藏有46种。主要有煤、铁、铜、铝土、石膏、石英石、稀土、陶土、黏土、蛭石、大理石、花岗石、磷矿等。煤炭探明资源地质储量16亿吨,石膏探明资源储量4.2亿吨,石灰石探明资源储量8.3亿吨,石灰石预测资源量35亿吨,大理石探明资源储量9.6亿平方米,白云石地质储量1.5亿吨。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见附图4。

七、旅游资源

枣庄市有形的旅游资源点(含已开发的景区、景点)70处,其中:以人文资源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点38处,以自然资源为主体旅游资源点32处;另有12种旅游节庆活动和地方主题旅游活动。

除有形的资源外,枣庄市还有许多无形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名人、文学艺术和民间传说等。

第二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综合实力明显增加。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45.75亿元、162.2亿元和105.95亿元,分别增长4.0%、16.4%和12.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14.6:51.7:33.7。

二、社会发展现状

(一)人口现状

2002年,枣庄市年未总人口3622467人,年增加人口19310人,人口增长率为0.53%。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879268人,女性人口174319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9%和48.1%;其中:农业人口2476611人,非农业人口1145856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8.45和31.6%。全市总户数为1047850户,平均每户3.46人。年末全市人口密度为796人/平方公里。

(二)教育

2002年全市教育经费投入86718万元,比上年增加7001万元,增长率为8.78%。2002年全市教育经费支出85292万元,比上年增加7860万元,增长率10.15%。2002年,全市共接收师范类毕业生1638人,其中本科233人,专科764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46072人,其中普通高校584人,普通中专1117人,成人中专1059人,技工学校917人,职业中专1031人,中小学38691人。在中小学中,专任教师33543人,其中普通高中2979人,初中11457人,小学19107人,特殊教育134人,幼儿园1584人。

(三)科学技术

2002年,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共安排实施各级各类计划项目145项,总投资99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计划成效显著。扶持项目21个,专项资金250万元,拉动总投资6225万元。全市取得科技成果109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科技成果93项,申报专利13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7.56亿元,同比增长27.3%,比年初的3.39%增长2.1个百分点。

(四)卫生

2002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53处,病床10114张,卫生人员1684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107人。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种2275例,均为乙类,总发病率为62.42/10万人,较上年同期下降26.41%。孕产妇死亡率为15.88/10万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7.09‰。

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现状

一、环境保护现状

(一)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废水排放情况

1、地下水水质现状

据2002年环境质量年报资料,全年对六处地下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监测,21项监测项目全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2类标准,水质较好,地下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2、地表水水质现状

(1)主要河流水质现状

据枣庄市环境监测站2002年监测资料,主要纳污河流有北沙河、城郭河、新薛河、薛城小沙河、小泥河、峄城大沙河、小季河等,水质主要指标C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浓度除峄城大沙河外其它河流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主要水库水质:2002年监测的周村水库、岩马水库的主要指标COD浓度分别为36.9mg/L、29.9mg/L,均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3、废水及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

(1)废水排放量

2002年枣庄市共排放废水13590.14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8111.14万吨,占总排放量的59.68%;生活污水排放量5479.0万吨,占总量的40.32%。

(2)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

2002年枣庄市废水中COD排放总量39768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19832.8吨,占总量的49.87%;生活废水COD排放量19935.2吨,占总量的50.13%。

(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废气排放情况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002年枣庄市城区监测结果: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为0.04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为0.023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为0.098毫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废气排放情况

2002年枣庄市工业企业废气排放量1288.51×104万立方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60504.3吨,粉尘排放总量为11.73万吨,烟尘排放总量为12184.66吨。

(三)固体废物

2002年工业固废产生量424.5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0.11%。生活垃圾30.3万吨,生活垃圾处理量28.5万吨,处理率为94.06%。

(四)面源污染现状

2002年枣庄市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398.3平方公里,地表水土流失主要污染物COD模数为3.3吨/km2·年,水土流失COD的流失量4614吨。2002年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COD排入河量4685.8吨、氨氮770吨;农药、化肥、地膜的污染也较重。

(五)声环境

1、区域环境噪声

2002年枣庄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昼间为51.6分贝、夜间为46.5分贝,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标准。

2、道路交通噪声

2002年5月份对市驻地30条主要路段的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监测道路总长度21.98千米,平均路宽20.7米。经监测,平均车流量1169辆/时,市驻地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6分贝,无超标路段。

3、功能区环境噪声

2002年枣庄市城区功能区昼夜平均等效声级61.6分贝。2002年枣庄市城区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总体夜间好于昼间,夏季好于冬季。

二、生态环境现状

(一)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现状

枣庄市矿产资源开采历史较早,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截止2002年,全市采矿塌陷面积为47.73平方公里,露天采矿场面积3.84平方公里。

(二)林业生态建设及森林资源现状

枣庄市林业用地990.8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21.78%;非林业用地3559.16平方公里,占78.22%。

(三)水土保持现状

全市山丘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36.3%。据调查,2002年枣庄市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39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

(四)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目前,峄城区已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滕州市为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县。

在全市生态农业建设中,初步建成了低山丘陵粮、林、果、牧、渔生态农业示范区;沿湖沿运稻、渔、藕生产示范区等。建成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猪——玉米——淀粉”种养加生态农业模式;“草——羊(猪)——粮果牧”生态农业模式;“藕——鱼——鸡鸭——松花蛋”生态农业模式;“三水农业”生态种养模式等。

(五)保护区、风景区现状

目前,枣庄市保护区、风景区主要为抱犊崮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顶莲花山风景区、熊耳山大裂谷国家级地质公园、龟山地质公园。其它的自然景观有莲青山、文峰山、青檀峡谷、薛城石海等。

园林主要有峄城万亩石榴园、山亭万亩梨园、阴平枣园、洪门葡萄村、坛山森林公园、木石省级森林公园等。

第三章生态市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民经济增长预测

按照《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本世纪头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后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则预计到2007年,枣庄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550亿元,实现翻一番目标;到2013年预计达到1028.5亿元,到2018年,枣庄市GDP将达到1656.4亿元。

二、人口预测

按照《纲要》要求,枣庄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预测到2007年,枣庄市全市人口将达到373万人,到2013年,全市人口预计达到386.9万人,至2018年,全市总人口预计达到398.6万人。

三、能源需求预测

根据《山东枣庄市实施合成气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出不同水平年枣庄市能源消耗量,详见表3-1。

表3-1枣庄市能源消耗指标预测

项目2007年2013年2018年

GDP(亿元)5501028.51656.4

终端能源消费量(tce)736.24963.441193.84

万元GDP终端能源消费量(tce/万元)1.340.940.72

四、水资源需求预测

根据《21世纪初期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报告》,在战略储备地下水的前提下,按照50%保证率,到2005年枣庄市将缺水2.857亿m3;到2010年缺水3.444亿m3;在75%保证率条件下,2005年枣庄市缺水5.318亿m3,2010年缺水5.909亿m3。

第二节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年9月26日,省十届人大第四次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年9月29日,省委、省政府在烟台召开了全省建设生态省动员大会,省政府于*年12月26日印发了《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纲要》的出台为枣庄市的生态市建设指明了道路。

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市的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市计委、市环保局组织牵头的《枣庄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小组,决心通过实施《枣庄生态市建设规划》,全面启动枣庄市的生态保护和恢复重建工作。

二、区位优势明显

枣庄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南北过渡地带,又是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重要结合部。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206国道、京杭大运河和设计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枣庄具有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进行经济、科技领域广泛交流与合作的优势,同时,由于自身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首选目的地。

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改革开放20年来,枣庄市国民经济取得显著成就,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市人民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外向带动、发展民营经济、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和科教兴市”六大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重点地区、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逐年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为生态市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四、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关联度高

枣庄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20余种,主要有煤、铁、铜、铝土、石膏、石英石、衡土、陶土、粘土、蛭石、大理厂、花岗岩、石灰石、磷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高度发达,使枣庄市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天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共生、伴生资源开发产业不断兴起,为产业间的横向耦合,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创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五、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枣庄市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能源供应充足,金融、购物、文体娱乐设施体系健全。全市客运线路发展到303条,通车里程达49660公里,客运班车除通达省内所有地市和市内所有乡镇外,还可通达京、津、冀、豫、沪、皖、苏、浙等8个省市的中心城市和商品集散地。境内铁路全长288.5公里,京沪铁路纵穿枣庄西部,枣薛支线与京沪铁路相交于薛城。京杭大运河境内航道68.5公里,境内共有港口53个,年吞吐能力达500万吨。邮电通讯已采用现代化的光缆、微波和数字程控交换设施,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4.1万门。电力拥有坑口发电厂10座装机总容量186万千瓦,年发电量150多亿度。城市供水、供气、供热配套设施齐全。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星级宾馆涉外服务功能日臻完善。

第三节生态市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生态承载力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一)生物资源匮乏

经生态足迹分析表明,枣庄市的生态赤字高达1.24ha2/人,生态赤字主要表现为耕地与林地面积的欠缺,主要原因为:

1、耕地面积不足

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枣庄市的农用耕地持续减少,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6公顷。由于枣庄市范围内人类耕作历史久远,尚未开发的适宜耕作土地几乎已不存在。因此,枣庄市的耕地面积不足问题应主要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外部输入来解决。

2、林木质量差

枣庄市的现状森林覆盖率为26.5%,除少数地区的植被生长状态较好之外,多数地区的林地以中幼林为主,林分质量差,效益低,致使均衡因子低,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少。

(二)水资源承载力较弱

枣庄市是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92.8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7%左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已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排污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其他水环境问题。

(三)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严重

(1)微度侵蚀面积1928.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2.4%;

(2)轻度侵蚀面积1221.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6.9%;

(3)中度侵蚀面积651.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3%;

(4)强度侵蚀面积39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7%;

(5)极强度侵蚀面积256.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6%;

(6)剧烈侵蚀面积9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1%。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能力不强

煤炭、水泥以及石膏等行业在枣庄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和支柱产业的地位。由于支柱产业结构单一,加上煤炭、水泥、石膏等行业本身条件所限,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环境污染严重,防治任务艰巨

作为资源开发型城市,枣庄市面临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远比其它城市为大。工业生产特别是造纸、化工、煤炭、水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最为突出,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气对土壤、空气和水体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主要河流水质均超过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大中型水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较重,距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保证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四、城矿关系不顺

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枣庄市政府和城市中煤炭、水泥等行业企业,特别是煤炭业之间的关系有待理顺。枣庄市既是城市、又是煤炭业工业基地,既承担一般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服务功能,又承担发展工业的产业支柱功能。地方财政力量薄弱,市政建设欠账过多,城市功能发育不全,对煤炭城市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五、人口密度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枣庄市的人口密度已达796人/平方公里,过高的人口密度不仅导致了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构成了巨大压力。同时,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每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和科技人员数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民基础文化水平不高,人才匮缺,也是制约枣庄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素之一。

第四章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要点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它是研究和编制区域生态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参考各种专业地图、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对区域各种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以各个区划要素或各个部门综合的区划(气候区划、地貌区划、植被区划、土壤区划、农业区划、林业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地域区划、生态敏感性区划、生态服务功能区划等)图为基础,通过空间叠置,以相重合的界限或平均位置作为新区划的界限。综合分析确定并选取反映生态环境功能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标志或指标,作为划分区域界限的依据。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编制景观类型图,在此基础上,按照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在不同尺度上划分景观区域。不同的景观区域其生态要素的组合、生态过程及人类干扰是有差别的,因而反映着不同的环境特征。枣庄市生态功能区分为:低山丘陵生态农业与生态恢复区、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区、平原生态农牧业区、滨湖沿运生态农业与湿地保护区。

枣庄市生态功能区划图见附图1。

第五章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科学规划,可以达到各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能源和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合理、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强、国内市场占有率高的循环型、网络型、服务型和进化型的高效持续生态经济体系,把枣庄市基本建成循环经济型城市,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向净化、绿化、美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

一、生态型农、林、牧、渔业

按照总体协调、循环发展、再生利用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为基础,以提高生态效益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为支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林、牧、渔业。

(一)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

1、目标、任务

目标:经过15年的努力,到2018年,在全市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农业经济体系,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竞争能力、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达到全省较发达地市水平;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省较先进水平,生态复合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可再生能源不断增值;农民文明程度、综合素质达到较高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任务:通过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建立具有枣庄特色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加快产业化、信息化、生态化进程,努力建设具有农业现代化标准和环境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布局与区域划分

1、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布局

遵循非均衡发展规律,以乡、村为基本单元,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生态农业建设区域,以此为重点,搞好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不断带动经济总量扩大和发展水平提高。

2、生态农业建设经济区域划分

根据枣庄市资源、环境和经济地域差异及自然状况,将全市划分为五种类型的生态农业经济区。

(1)平原林网立体种植生态农业区

(2)山区立体开发生态农业区

(3)低山丘陵生态农业区

(4)滨湖沿运地区水体、林、粮、渔等立体开发生态农业区

(5)庭院、园林生态农业区

在五种生态农业经济区域中,可根据当地地理和资源条件优势,重点推广以下八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即“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村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

(三)生态农业建设重点

改组改造传统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优化提高龙头支柱产业,高起点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进行精准农业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生态农业旅游工程六大工程建设。

(四)生态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循环链接体系构建

第3篇:生态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德胜岩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01603

1引言

义乌德胜岩省级森林公园,位于义乌市西北部的后宅街道境内,地处后宅街道西北面,由德胜岩、湖西塘和黄檗山3个相邻区块组成,总面积2586.28 hm2。森林公园境内峰峦稠叠、山翠水碧、风光旖旎、胜景天然,是一处以独特的峰岩景观和丰富的宗教文化为特色,集游览观光、森林休闲、康体健身、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具有“奇、幽、秀、古”的特色,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赏景游玩。根据义乌德胜岩省级森林公园资源分布状况、地理位置及规划性质、定位等特点,遵循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为便于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便于旅游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将义乌德胜岩省级森林公园划分为六大景区进行分区建设,分别为湖西塘管理服务区、德胜岩登高揽胜区、天公山森林休憩区、石剑坑古道游览区、黄檗山宗教文化区和朱高尖生态保育区。

2义乌德胜岩省级森林公园生态文化资源分析

2.1源远流长的登高文化

森林公园境内的德胜岩,因其山峦稠叠又称稠岩。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义乌称稠州,就由此岩得名。稠岩海拔高383.0 m,岩虽不高,但登岩远眺,群山连绵不断,景色蔚然壮观,是古往今来登高揽胜的好去处。德胜岩是义乌的开端,也是义乌精神的象征,每逢重阳佳节,方圆百里的义乌人都会登上德胜岩,开展登高活动,登高文化源远流长。

2.2古老厚重(底蕴深厚)的宗教文化与古道文化

森林公园内有胡公庙、济公寺、上岩禅寺、红云禅寺、净居禅寺、西崮寺、乌龙殿等10余处古刹寺庙,寺庙景观集聚,宗教文化源远流长。除了古老厚重的千年古刹,森林公园内还有历史悠久、环境清幽的杭金古道、戚宅岭古道。

2.3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生态文化

德胜岩森林公园植被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皖山丘青冈、苦槠林栽培植被区,浙西山地青冈、苦槠林分区。枝叶茂盛的常绿阔叶林、挺拔苍翠的松柏类针叶林、满山遍野的花草灌木,形成了层次丰富,生机盎然的森林植物景观。据统计,森林公园内木本植物有66科33属202种,其中,花榈木(OrmosiahenryiPrain)、香樟(Cinnamomumcamphora (L.) J.Presl)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森林公园内既有苍松林海,也有茂林秀竹;既有山花烂漫,也有野果飘香;有经人工大面积种植可观赏而又能养生的南方红豆杉林,也有古老苍劲、郁郁葱葱的古樟树、古榆树和古罗汉松等。绚丽多彩的森林景观,构成了丰富的森林生态文化。同时,清幽宜人的森林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的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繁衍,游人在此可经常看到飞鸟翔集,松鼠跃枝的景象,充满灵性的野生动物在森林里自由穿越,为森林公园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森林公园内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有4纲16目25种,其中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Unnaeus)、草^(Tytocapensis Smith)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森林公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人文风景资源,这些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璀璨迷人的人文景观,是特殊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历史资源,富含独特的、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生态文化建设开发潜力巨大。

3建设原则

3.1教育为先,社区共建原则

在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以教育为先,联合本地社区居民、相关利益群体和游客一起,共同参与生态文化建设。森林公园可通过导游材料、标识牌等对游客进行生态文化宣传,提高游客生态文化意识,以降低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森林公园还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对附近社区,特别是街道范围进行生态文化教育,以确保各生态保护措施得到群众的支持,通过社区协作发展,保证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成果不被破坏。

3.2特色化发展原则

义乌德胜岩省级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本身生态文化特色,开发独特的生态文化产品,树立与众不同的生态文化形象,打造能反映自身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化产业效益,进一步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发展。

3.3产业化发展原则

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产业化发展。生态产业本身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产业化发展能够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和物资来源,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林业等生态产业,以此促进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艺术等其他生态文化要素发展。

3.4持续滚动发展原则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森林公园保持持之以恒的关心和投入,因此必须遵循持续滚动发展原则,不断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和创新,才能保证生态文化不断发展,跟上时代步伐。

4建设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布局主要是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形成以尊重自然、关爱生物与生命的生态伦理与道德为核心的生态精神文化;构建“人―社会―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文化;核心是建设繁荣与健康的生态物质文化,形成大量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健康愉悦、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产品。规划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在德胜岩登高揽胜区、黄檗山宗教文化区和石剑坑古道游览区,按照“一心,两区,多点”进行布局。

一心:以“登高文化”为中心的德胜岩登高揽胜区。规划建设登高民俗文化馆、登高游览步道、久久亭等生态文化设施,将其打造为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的核心。

两区: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建设内容的黄檗山宗教文化区,规划建设养心廊、佛教文化游览步道、佛教植物园等生态文化设施;以“古道文化”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石剑坑古道游览区,在区内设置休闲长廊、古道交通民俗馆,修复剑门亭,重塑石剑,展示古道文化。

多点:规划建设森林浴场、湿地养生馆、药用植物园等展示森林“养生文化”;建设农耕体验园、农耕民俗展览馆、戚宅岭古道等展示“农耕民俗文化”;建设竹林幽居、隐逸轩等展示“森林休憩文化”;并在石剑坑古道游览区建开展湿地生态文化建设;建设湿地科普馆、植物生态科普中心等进行科普宣教。

5建设内容

5.1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5.1.1森林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规划在黄檗山宗教文化区建植物生态科普中心,使森林公园成为后宅街道及周边主要的生态科教场所之一,结合湿地科普馆、药用植物馆建设,将森林公园发展成为义乌市重要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重点建设佛教植物园、药用植物园、水生植物园等项目,突出森林生态多样性文化。

5.1.2民俗文化展示基地建设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过去,融合于现在及未来的动态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规划依托义乌市及后宅街道当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结合森林公园现有人文景观资源,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建设登高民俗文化馆、古道交通民俗馆、农耕民俗展览馆等民俗文化设施,组织开展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将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当地民俗文化展示基地。通过传承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促进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5.1.3户外休闲基地建设

规划建设森林休憩、休闲游览小区,开辟森林浴场、森林野营基地、登山步道、休闲长廊,建设红豆山庄、上岩寺服务点、大方服务点等设施,发展生态康体文化、生态休闲文化和生态宿营文化,培养人们热爱自然,体验自然的兴趣。

5.1.4生态宗教文化设施建设

结合森林公园黄檗山宗教文化体验区内现有的净居禅寺、乌龙殿、西崮寺开展宗教文化体验,建设香市服务中心、养心廊、佛教文化游览步道、山坞茶苑等设施;同时依托德胜岩登高揽胜区内的济公院、红云禅寺、上岩禅寺、岩南古寺、圣岩寺及赫灵行庙等宗教文化设施,整合发展丰富的宗教文化,打造森林公园的特色。

5.1.5生态保护建设

规划实行林区植被保护,珍稀物种和名木古树保护,森林公园内水域治理等生态保护工程,并在旅游开发中实行生态环保教育与监控,通过导游材料、标识牌建设和生态保护工程实效等形式让游客感知,体现森林公园以生态为本,注重生态文化建设的精神,进一步改善森林公园景观环境,增强森林公园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5.2深化生态文化旅游项目规划

森林旅游是发展生态文化的载体,生态文化是开展森林旅游的必要条件。森林公园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森林文化、登高文化、古道文化、禅宗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湿地文化等文化内涵,并将其开发成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提升森林公园的品位,扩大森林公园对社会的影响。规划组织开展地方特色的登高、斗牛等节庆活动、各种义乌特色美食大赛、寺庙生活体验、户外徒步探险等生态文化活动;举办森林文化节、森林摄影展、登高文化节、佛家文化节等;根据季节不同,推出森林公园“春之约、夏之梦、秋之韵、冬之情”系列旅游活动,按游客需求不同,推出“养生之旅”、“生态之旅”、“禅宗之旅”、“科普之旅”等主题旅游项目。

5.3注重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培养

加强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关键在人才,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首先要进行全员的培训和管理,定期对管理人员、讲解人员、接待人员及环保工作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森林公园内管理队伍与从业队伍的生态文化素质及管理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环境观念、环境意识、生态情感、生态美感、生态道德的,由“生态文化人”组成的生态文化人才队伍,让每位森林公园员工都认识到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应担负的责任,使他们自身成为生态文化的传播者;其次加强与外部合作,聘请一些专家、教授等担任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顾问、讲解员;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进行生态文化人才的交流和合作;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作为公园的生态知识义务讲解员、普及人员。要在森林公园内逐步建立起一支生态科普教育的人才队伍,普及生态知识, 弘扬生态文明,增强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化的建设。

6结语

和谐的生态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生态文明、社会繁荣的标志。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有强大的林业生态建设为先导,森林公园是林业面向社会、联系社会的主要窗口,也是人们接触生态文化的重要窗口,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必须以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为先导,有发达的林业产业为基础,有各种文化为底蕴,有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但新球,但维宇.森林生态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2]李健,罗芬.森林公园生态文化解说―基于花岩国家森林公园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3]唐建兵,黎忠文. 反规划理论视域下森林公园综合体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4(11).

第4篇:生态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生态保护 衡水湖 建设

衡水湖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总面积达187.87平方公里,目前蓄水面积75平方公里,2003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华北明珠。衡水湖湿地是比较特殊的湿地类型,一是因为它是华北平原最为典型最为完整的淡水湖泊湿地;二是衡水湖湿地位于平原人口密集区,是距离城市最近的保护区。人类与自然、湿地与城市的关系非常密切,衡水湖的建设要考虑生态保护和衡水的全面发展。

一、衡水湖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衡水湖湿地沿京九铁路,处在环京津、环渤海的位置,是京津冀的生态敏感地带。衡水湖湿地是由沼泽、林地、滩涂等多种环境组成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改善环境质量、涵养水源、舒缓水体污染、补给地下水、稳定调节区域小气候等作用,对整个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气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衡水湖湿地拥有庞大的生物链和食物网,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如珍稀鸟类等在华北平原中南部的理想繁殖地和栖息地,是多种珍稀鸟类资源的避难所,其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衡水湖与白洋淀及京津冀其他湿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圈,对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衡水湖在调节气候、维护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蓄水防洪、控制污染等许多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基于生态保护和衡水湖建设规划

(一)环湖植树造林,建设森林公园

为了改善湖区周边的生态景观,也为了使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干扰减少,在衡水湖周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建立人与自然的一条缓冲区。在建设次序上要坚持先造林、后造园。衡水市植树造林重点放在衡水湖东西两侧,进一步突出环衡水湖区域。在东湖大道以东,盐河故道北段建设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分为花卉展示区、水生植物区、彩叶林区、苗圃区、经济林区等,秉承“生态恢复,环境更新,文化重建”的建设理念,打造集旅游、健身、观光、养生为一体的湿地森林公园,形成娱乐度假、休闲疗养的城市后花园和以体验田园风光、农业采摘等为特色的农耕文化。通过建设森林公园,通过种植各种植物和花卉,形成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负离子高的休闲区域。森林公园让人们走向森林,走向大自然,体验返朴归真,领略野趣风采,回归自然的真谛。

(二)西湖湿地恢复建设

衡水湖湿地的修复按照其天然洼地的范围进行,对湖区及周边进行生态修复,从而为保护区内的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并综合提升衡水湖湿地的系统生态功能。西湖库区建设通过生态绿化工程和库区移民迁建、建设库区进水枢纽、东西湖连通工程等,把西湖库区建设成为调蓄水库和城市水源地。为了扩大保护区的水域面积,为保护区的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进行湿地恢复。西湖缓冲区建设指建设西湖缓冲区北关进水闸和整修原西湖围堤,用于从东湖向西湖缓冲区补水,扩大湿地恢复面积,填筑生态岛,为湖区适当发展旅游创造条件,为衡水市旅游和人文资源开发提供更适宜的环境。

(三)湿地生态公园基础设施建设

衡水湖湿地公园东至东湖大道,南至冀衡农场,西至湖边,北至滏东排河大赵桥,绿化面积304亩。该园是来宾和游客最为集中的区域,连接大、小船登船区并且衡水湖管理委员会也在其中,因此,做好公园内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首先是公园内道路的建设,要分出人行道路和行车道路,既要方便行人,也要考虑园区景观,达到既实用又美化园区的效果。再就是给排水设施的建设,为避免重复建设,在进行造林绿化园区美化的同时,推进公园给排水设施的建设,力求科学合理、一步到位。然后是服务设施的建设,考虑在园区建设休闲体验区(比如,建设民俗农耕场所)、拓展活动区、采摘区、垂钓区等,统筹建设供游客休息的具有文化特色的亭台楼阁及长凳、公厕、管理中心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四)保护区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

为降低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强度提升后可能的负面环境影响,在保护区有组织地建设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旅游区域沿线的截污管道建设。条件允许的在社区建设排污管道,无法建设排污管道的对社区生活污水考虑进行集中排放定点处理。在保护区各村有组织地进行生活垃圾处理,指定垃圾存放地点,定期收集并集中处理,对区内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设施建设,有组织地进行回收和处置。通过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示范村和新民居建设,做好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的示范工作。

三、衡水湖湿地保护的基本对策

一是限制保护区内的游览船只及游人活动范围,从而有效地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二是合理进行引水蓄水工作,定期清除底泥和及时收割水生植物,有效地抑制植物生长,特别是藻类的过度生长。可考虑在植物生长密集区放养对植物食量较大的大型水生生物,既可消耗大量的水生植物,又可起到旅游观光的目的。三是加大水质监测力度,提供准确可靠的水环境资料,为衡水湖的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湿地保护不能只依靠衡水湖管委会,还要协调衡水市水务局、水文局等部门,需要多部门配合和帮助。

实践证明,为保护而保护的生态总是孤立和脆弱的,只有人类参与其中、发展其中的环境,才是完整和谐的生态圈。自从2012年举办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以来,衡水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游人日益增多,对衡水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衡水湖的建设要以生态保护为基准,保护与发展并重,走出建设与保护相协调、湖城共生的生态建设之路。

第5篇:生态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ity construction is more and more quickly,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s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s also very serious. So how to solve thes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Key words: city planning;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而建设生态型城市现在也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接下来,我们就对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做一些简单的介绍。以此来让大家了解到,生态型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环境质量优秀发展科学的城市,更重要的是要对生态的保护和设计。在建设生态型城市时,还要在设计和建设时对自然的生态基础进行充分的利用。

1、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及现状

1.1 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按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生态规划。它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模式,即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人类住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2 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

2、城市生态建设中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

2.1城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任何城市都是在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城市在任何发展时段都存在着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而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的差异,这种城市中“人类与其周围环境”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可称为城市的“生态和谐度”这种城市生态和谐度应包括:城市人类的健康;城市环境的持续,两者和谐发展。

2.2创建城市生态管理系统

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系统,以及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的高水平管理系统,是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有力保证。

2.3做好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是在对城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功能区等的用地规划。

通过土地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对城市生存、运行和发展具有关键制约作用的生态因子及其所在的空间区域;通过对城市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弹性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的用地性质、建设项目、建设强度等规定、管理和控制的区域;通过对人类聚居地生态健康分析,确定聚居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区域或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景观区域等等。

2.4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这些森林对于保证城市的发展及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城市生态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3.1 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3.2 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他是地球的净化机。它是由地球表面上的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要注重对湿地的保护。对已经破坏的湿地要进行积极地修复。

3.3 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城市中不仅要有先进现代化的建筑和工业集散地。还应该有一部分空间作为紧张生活的缓冲。这部分地带可以用于休闲和绿化。我们不能只对城市中那些广场公园作出合理的规划,而对城市周边的环境置之不理。我们应该加大对城市周边环境的合理规划,建立绿化带,使这一地区可以成为城市忙碌氛围的一种缓冲剂。这样可以使城市的建设更加完善,更加整体。而且在与乡村的接壤地带增加合理的建设和规划,对农村建设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4、生态城市规划管理对策

4.1目前,从城市环境管理的角度看,我国已有9项有关规定,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目标责任制”、“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企业环保达标制度”。国家有关部门自1995年开始又陆续颁布了有关生态示范区规划建设的文件,这些法规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实施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基础,但各地在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中,仅有这些国家的有关法规条例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补充规定,并建立健全执法机构:如“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有主管市长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密切配合。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案经多方论证、比较后,提交政府决策部门作为决策的科学依据,并运用政治、经济、立法、计划、管理等综合手段提出实施对策,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促进城市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

4.2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谢十,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

5、结语

建设生态型城市,是我们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建设模式适合人类生存和可持续的发展。但是要是实现这种模式的建立,我们就要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在这一规划的合理指导下建设生态城市。我们要坚持和谐发展这一基本思想,通过对城市结构的调整,和功能的划分,使自然与人类密切结合在一起。并且实现共同发展。还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生态建设规划范文

主题词:生态规划环境

我们洋口镇自98年以来,先后四次由四镇一场合并而成,随着洋口闸的下迁,洋口渔港的启动,洋口镇镇区和洋口开发区合二为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中,我们认识到有否正确的指导思想很重要。过去,我们往往采取比较单纯的想法,只重视建筑的设计。随着人类对于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如何以生态的方式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协调统—起来,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镇自然景观,已成为城镇建设规划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从实践体会到:

一、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相互依赖,必须同步发展。

过去,我们国家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加上政策上的原因,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是管经济、抓生产,对小城镇的生活环境管理重视不够。党的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的时期,小城镇建设也相应起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洋口镇是全县唯一的新兴城镇。新型的农业区沟、渠、路、闸、桥、站等工程配套,形成净增耕地6535亩;工厂化养殖区绿树成荫,形成养殖水面1295亩;一条宽48米的洋兴大道不久将建成通车;匡围800亩的生态食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舒适、优美、整洁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还规划发展了南黄海生态旅游区,配套和建设了水厂,改造了敬老院等,绿化、美化工作亦同步跟上。一个开放繁荣、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富庶的小城镇的雏形已在洋口港初步形成。

实践证明:如果不注意生态城镇的建设,就难以实现社会总产值的高速度增长,也不可能有客商来我镇投资兴业。如果我们只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城镇建设的综合规划和同步建设,势必削弱城镇功能,影响经济的发展,企业还得各自搞基础设施配套,出现重复建设,以致造成非生产性投资大量增加,必将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就说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是与发展生产力紧密联系着的。

二、创造最佳生活、生产环境,是我们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要本着这个宗旨,充分发挥小城镇多功能作用,从而使人们感受到城镇文明进步,环境优美舒适,服务周到热情,文化娱乐丰富健康,生活美满幸福。这些应是我们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规划的内容要全面协调,而现代的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哨阵地,示范之点。因此把小城镇规划好,建设好,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

那么小城镇的社会综合发展,以什么为前提来进行规划呢?我们认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应当坚持围绕提高人的素质来考虑,而我们人类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理想、情操的提高和身体的健康。这两者都离不开环境条件的影响:而环境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人体健康素质的提高,就要求我们考虑居住、工作、卫生、交通、食品等方面的需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坚持规划的起点应该高一些,目光远一些,建设一个生态型城镇。日前,美国一客商出巨资在我镇工业园区内新上“铝轮股”项目,但又舍不得在环保污染处理上花大钱,镇党委、政府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合作。在生态城镇建设中,尤为重要的是城镇绿化,我们利用比较理想的模式“环状+楔状”绿地系统。在镇区各功能环状布置绿化,以利于改造城镇生态环境,而且对镇区有一定的装饰性;楔状绿地沿渔港两侧及洋口大道分布,这样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形成,保护镇区环境,为城镇造一个最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规划应在发展中逐步完善,进而继续指导发展。

规划是建设的依据,是一段时期发展的目标。过去我们搞规划是为了防止布局不合理、不科学和盲目建设、重复投资等情况的发生,强调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这是必要的,也是应该遵循的原则。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农村的社会发展还很落后,要赶上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需要较长时间。为此,我们的规划要适应较长时间的需要是困难的,但也不能随心所欲、朝令夕改,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必须切合实际在不违反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经过调查、总结,定期进行检查、修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版权所有

第7篇:生态建设规划范文

围绕**区建设生态大区、旅游大区、文化大区的目标,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三条主线,依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经济学原理,使发展农村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逐步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推进农业由数量速度型向结构效益型、由资源外延型向产品系列开发型、由传统城郊服务型向城市生态观光型转变。

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向生产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围绕“乳品、禽蛋、蔬菜、林果、粮油、肉类”六大产业扶优扶壮,调大、调强畜牧业,调优、调特种植业,调新、调增林果业。

1、2003-2005年

以蔬菜、畜禽、花卉等主导产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中心环节,逐步实行种、养、加一体化,农工贸相配套的生态农业体系,将资源优势通过生态农业建设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使区内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业商品率、农产品创汇率和农民人均收入都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彻底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基本解决农村生产用水,发展以沼气为中心的农村新能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业总产值达到3.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0元,为社会提供100万人次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景点。

秸杆综合利用率>80%,农村畜禽粪便处理率达90%,化肥施用强度折纯<280公斤/公顷,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65%,农用薄膜回收率>85%,受保护土地面积>10%,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80%,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30%。

2、2006-2007年

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基本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农业主产区和部分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并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与管理体系。

秸杆综合利用率>85%,农村畜禽粪便处理率达95%,化肥施用强度折纯<260公斤/公顷,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70%,农用薄膜回收率>85%,受保护土地面积>12%,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85%,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35%。

3、2008-2013年

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4、2013-2020年

农业生态环境从整体上显著改善,重点区域进入较高水平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阶段。

建设重点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建设三个特色区域,即鲜活农副产品生产区、开发性农业区、都市观光农业区;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并突出五个方面的调整,即种养业上品种调优,养殖业品种比重调强,经济作物比例调高,商品基地规模调大,产、加、销产业链调长。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农户建设,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推广沼气为中心,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推动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观光农业等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建设。

1、特色农业

根据市场的需求,围绕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立**辣椒、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种植业。

2、生态畜牧业

创建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把畜牧产业化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突破口,重抓“草(果、粮)-畜(牛、羊)-沼气-水-电-路”六位一体的循环生态模式;搞活生态草业和乳品业;强化良繁体系、防疫体系和饲料体系。

将畜、禽、渔有机地结合起来,连接种植业,巧用食物链,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主导产品,创立名牌,逐步把**建成贵阳市的重要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并把草地畜牧业和草地旅游业结合起来,作为**区旅游的又一景观。

充分利用现有水面,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型养殖、立体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通过优化养殖群落结构和改善饲养技术,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

3、建立农业科技园区

建立持续、高效的新型农业技术结构和生产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持续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使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展示窗口,现代高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贵阳农业科技示范中心,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先进信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和城市农业观光园;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工程”,在良种繁育、农业科技攻关、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农科教结合上有大的发展。

4、农业加工业产业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如制药、蔬菜加工、辣椒加工、乳制品加工、粮油加工等,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5、生态观光农业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多层次、多内涵的农业,它是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村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实现农村经济高效、持续、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并与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相结合,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环境,提供观光旅游,形成农业与旅游项目、服务设施相配套的格局。

6、生态能源、沼气综合开发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沼气、电热、液化气、太阳能热水器、节柴灶、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大力开发利用农村新能源,这是一项环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

通过实施以户用沼气综合利用模式为重点的农村能源改造,对农村人畜粪便和农用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形成以农户为基本生活、生产单元的生态良性循环,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综合效益;实现农用废弃物资源化、农户家居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公害化、农民生活文明化,降低农民生活用煤用柴造成广泛低空的空气面源污染及生态破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农村沼气普及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建立多种模式,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沼气池建池模式以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并结合改圈、改厕、改灶及村寨公路、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7、加强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

在改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条件的同时,积极推广以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为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增施有机肥,科学使用化肥,积极推广秸杆速腐、高温堆肥和生物肥料,逐步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用量,加强农膜回收,防治农田污染。

重点工程

1、2003-2005年

(1)贵阳市**优质辣椒示范基地

以**区党武乡、湖潮乡133.33公顷优质辣椒生产示范基地为核心示范区,带动全区形成1333.33公顷优质辣椒生产基地。本项目总投资2136万元。其中拟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86万元,企业和农户自筹550万元。可带动农户4000户左右。

(2)特色蔬菜商品生产基地

绿色、有机食品等蔬菜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建在**、青岩、孟关、石板等乡镇的蔬菜专业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色菜、野菜及香细破季蔬菜。

建设专业优质蔬菜商品生产基地400公顷;建设粮区蔬菜商品生产基地1333.33公顷;在**、青岩、孟关、小碧、石板、党武、久安等乡镇,大力推广稻—菜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粮闲地种植大路蔬菜;在青岩、久安、马铃、高坡、石板、小碧、湖潮、孟关等乡镇中具有适宜发展特色蔬菜小气候的村寨;建设特色蔬菜商品基地666.67公顷;在青岩、燕楼、黔陶、党武、湖潮等乡镇建设大头菜商品生产基地1333.33公顷;建设无公害次早菜批发市场10000平方米,总投资1265万元。申请中央

财政资金519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85万元,申请银行贷款89万元,企业和农户自筹372万元。可带动农户5000户左右。

(3)优质粮油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主要建在**、青岩、孟关、小碧、湖潮、燕楼、马铃、党武等乡镇的主要坝区,播种面积达到3333.33公顷,投资250万元。

优质油菜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建在全区14个乡镇最佳适宜种植的地带,投资350万元。

(4)花卉商品生产基地

**是贵阳市的城市片区之一,农业由城郊型向城市型转变,利于观光农业的发展。发展花卉种植业,有利于美化环境、净化环境,吸引市民参与观光,既能解决城市居民对花卉需求量的增加,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花卉种植商品生产基地以**河两岸的14个村镇为主,贵溪大道、十里河滩花卉(包括麦翁花卉苗木场、麦达花卉示范场)示范园等示范点,主要辐射带动**、青岩、湖潮、石板、麦坪、党武等乡镇,花卉种植面积666.67公顷、园艺基地266.67公顷。项目总投资2618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58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82万元,企业和自筹433万元,银行贷款545万元。可带动农户2000户左右,从业人数4000人。

(5)奶牛、肉牛、兔、鹅为主的特色养殖商品生产基地

**区可利用草坡面积较大,近几年来实施人工种草达133.33公顷,有条件发展绿色、有机、草食畜禽养殖,特别要扩大**奶牛及特色动物的饲养,用科技含量高的畜产品与加工企业配套发展,形成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提高其附加值,并以新西兰克尔索公司种羊基地、麦坪种草养畜快繁基地、**奶牛基地为基础,加强畜牧业的品种改良和快繁技术推广工作,发展以奶牛和商品牛、羊为主的生态畜牧业,使养殖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达到50%左右。

①奶牛产业化建设

奶牛基地建在**镇、**乡、湖潮乡、麦坪乡;奶制品加工厂建在**乡板桥村。总产量为6000吨/年。可带动农户2000户左右。

该项目投资264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32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68万元,企业自筹4460万元,银行贷款560万元。

②肉牛基地主要建在高坡、黔陶、马铃、燕楼等乡镇;养兔基地建在青岩、小碧等乡镇;鹅基地主要建在湖潮、马铃等乡镇;特种动物养殖商品基地建在**镇、**乡、石板镇、青岩镇等,投资500万元;牧草种子基地建设,投资520万元。

(6)特色中药材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位于药用生物资源丰富的黔中经济带中心,以生物资源为基础的制药业发展迅速,**的中药材种植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中药材商品基地建在高坡、马铃、黔陶、燕楼、小碧、孟关等乡镇。计划天麻、银杏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333.33公顷;黄莲、柴胡、大黄、党参等种植面积666.67公顷,努力实现中药材种植、加工的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及高附加值。

生产基地总投资2841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27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700万元,企业自筹505万元,银行贷款361万元。可带动农户6000户左右。从业人数1.5万人。

(7)农业科技示范园

①高校科学园区建设

高新农业科技成果展示,教学实验与实习基地,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观光农业旅游服务等,与高校和科研所共同建立实验室,充实仪器设备和实验经费,在良种繁育上有大的进展,并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建立入境动植物检疫和新品种引种繁育制度,建立农业病虫害防治系统。针对现代农业科技重点工程,进行农业科研攻关,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培养农业科技与各类管理人才体系。占地1170亩。

②生态农业核心区

分为生态农业示范区(含水田示范区、旱作农业示范区、果园示范区、沼泽示范区、儿童科普教育区,占地34.9公顷)和蔬菜科技示范中心(育苗工厂具有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组培技术,占地9公顷)。

③示范区建设

绿色食品优质辣椒、蔬菜、优质果树、草种、生态农业观光的实验基地。占地133.33公顷,项目总投资7822万元,省、市、区级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80%,其余资金通过招商引资获得。

(8)水产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鱼食水稻害虫排除粪便转化为促进水稻生产的有机质,利用能量转换的生态生物链,高效产鱼。发展333.33公顷稻田生态养鱼,投资150万元。

(9)中低产田良与基本农田建设

主要治理**乡、青岩镇、孟关乡、党武乡、湖潮乡境内的中低产田,计划改造中低产田、土666.67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66.67公顷,发展节水农田66.67公顷,投资400万元。

(10)农产品加工业,见生态工业规划。

2、2006-2007年

(1)建绿色食品蔬菜基地266.67公顷,投资120万元。

(2)奶牛产业化经营项目

第8篇:生态建设规划范文

主题词:生态规划环境

我们洋口镇自98年以来,先后四次由四镇一场合并而成,随着洋口闸的下迁,洋口渔港的启动,洋口镇镇区和洋口开发区合二为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中,我们认识到有否正确的指导思想很重要。过去,我们往往采取比较单纯的想法,只重视建筑的设计。随着人类对于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如何以生态的方式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协调统—起来,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镇自然景观,已成为城镇建设规划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从实践体会到:

一、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相互依赖,必须同步发展。

过去,我们国家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加上政策上的原因,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是管经济、抓生产,对小城镇的生活环境管理重视不够。党的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的时期,小城镇建设也相应起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洋口镇是全县唯一的新兴城镇。新型的农业区沟、渠、路、闸、桥、站等工程配套,形成净增耕地6535亩;工厂化养殖区绿树成荫,形成养殖水面1295亩;一条宽48米的洋兴大道不久将建成通车;匡围800亩的生态食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舒适、优美、整洁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还规划发展了南黄海生态旅游区,配套和建设了水厂,改造了敬老院等,绿化、美化工作亦同步跟上。一个开放繁荣、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富庶的小城镇的雏形已在洋口港初步形成。

实践证明:如果不注意生态城镇的建设,就难以实现社会总产值的高速度增长,也不可能有客商来我镇投资兴业。如果我们只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城镇建设的综合规划和同步建设,势必削弱城镇功能,影响经济的发展,企业还得各自搞基础设施配套,出现重复建设,以致造成非生产性投资大量增加,必将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就说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是与发展生产力紧密联系着的。

二、创造最佳生活、生产环境,是我们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要本着这个宗旨,充分发挥小城镇多功能作用,从而使人们感受到城镇文明进步,环境优美舒适,服务周到热情,文化娱乐丰富健康,生活美满幸福。这些应是我们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规划的内容要全面协调,而现代的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哨阵地,示范之点。因此把小城镇规划好,建设好,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

那么小城镇的社会综合发展,以什么为前提来进行规划呢?我们认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应当坚持围绕提高人的素质来考虑,而我们人类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理想、情操的提高和身体的健康。这两者都离不开环境条件的影响:而环境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人体健康素质的提高,就要求我们考虑居住、工作、卫生、交通、食品等方面的需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坚持规划的起点应该高一些,目光远一些,建设一个生态型城镇。日前,美国一客商出巨资在我镇工业园区内新上“铝轮股”项目,但又舍不得在环保污染处理上花大钱,镇党委、政府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合作。在生态城镇建设中,尤为重要的是城镇绿化,我们利用比较理想的模式“环状+楔状”绿地系统。在镇区各功能环状布置绿化,以利于改造城镇生态环境,而且对镇区有一定的装饰性;楔状绿地沿渔港两侧及洋口大道分布,这样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形成,保护镇区环境,为城镇造一个最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规划应在发展中逐步完善,进而继续指导发展。

规划是建设的依据,是一段时期发展的目标。过去我们搞规划是为了防止布局不合理、不科学和盲目建设、重复投资等情况的发生,强调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这是必要的,也是应该遵循的原则。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农村的社会发展还很落后,要赶上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需要较长时间。为此,我们的规划要适应较长时间的需要是困难的,但也不能随心所欲、朝令夕改,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必须切合实际在不违反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经过调查、总结,定期进行检查、修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版权所有

第9篇:生态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生态;建筑;设计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城乡建设也呈现出了日新月异的态势。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运用生态环保观念,构筑绿色生态建筑,成为城乡规划设计的主要趋势和必然选择。实际上,现代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是非常复杂的,如何确保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发挥最佳效果,是市政部门和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生态建筑概念

生态建筑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概念。主要是根据建筑所处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建筑技术科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使得建筑与环境可以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具备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使得人与建筑、自然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与机械的带动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难以估量的成就。同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终于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生态建筑就是其中的一种。运用生态建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城市和乡村进行规划和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城乡生态危机,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1]。

2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2.1城乡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设计是指相关建设部门针对城乡发展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其发展进行安排和规划,对有限的空间和自然资源进行布置和利用,从而改善城乡现有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做好城乡规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要想对城乡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就必须立足全局,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进行统筹,使得其均能够为城乡整体发展的大局服务,实现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事实上,城乡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同时满足城乡居民在物质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规划建设部门应该立足实际,不断更新理念,从全局层面做好各项工作。

2.2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兴概念,简单来讲,就是在建筑的规划中引入生态环保理念,通过自然环境的协调、人文环境的营造以及各类绿色生态材料的应用,实现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运用自然的调节能力,对建筑进行生态层次的改造,在保持建筑原本功能的同时,对环境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2]。而想要将生态建筑合理应用到城乡规划设计中,需要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制度观念的革新。一方面,要针对现有的城乡规划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摒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构建合理、完善、高效的规划体系,将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融入的城乡整体规划中,对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确保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例如,可以结合城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在现代建筑中融入生态理念和人文观念,提升空间的利用效率,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环境效益的良好发挥;另一方面,需要不断进行观念和方法上的创新,确保生态建筑设计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例如,设计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对一些优秀的设计理念以及经验进行学习,结合城乡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一个相对更高的层面上去理解城乡规划,改变传统建筑设计中死板的理念和僵化的方式,通过多种设计思路的有机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对生态建筑设计进行完善。

(2)自然环境的协调。生态环境的主旨就是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也是设计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具体来讲,应该将当前的建筑建设放在区域的整体环境中,结合专业的生态建筑知识以及自然的调节能力,对建筑进行生态改造,实现建筑与环境的一致,在不破坏原本建筑环境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更加有效的利用。

(3)人文环境的营造。人文环境主要关系着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体验,涉及建筑以及环境所能够带给人身心方面的体验内容。一个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可以给人更加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进而使得其更好的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应该强化对于人文环境的营造,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轻松舒适的环境,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3]。

(4)绿色建材的应用。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各类绿色环保建材不断涌现,也为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撑。在资金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选择新型生态建筑材料,在维护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进一步减少建筑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构建绿色生态城市,实现和谐发展。3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城乡建设意义重大,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从建筑、环境和人三个方面出发,寻求和谐共融的良好局面,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相关建设部门应该从城市自身出发,将生态建筑设计合理融入城乡规划设计中,更好的完成现代城乡的建设规划。

作者:张娟 单位:北京世纪中天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兵.花桥新城生态单元制图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