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理论常识范文

政治理论常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理论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政治理论常识

第1篇:政治理论常识范文

一、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国家在出现后,它并不进行生产。然而,为了维持它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又必须从国民收入中分到一块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不可能通过交换的形式来获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它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因此,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能够存在;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财政的存在,只需要国家这个唯一的前提。可以说,财政是国家内生的一种东西。从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到现代的计划经济国家,无不如此。在执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国家仍然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与财政的这种存在必要性相关的是财政筹集收入的职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得到了扩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如果情况真是这样,财政的作用就应该只限于筹集政府收入,它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只是源于国家的存在。但是,我们看到,现实情况并不是这么理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认识还应该更进一步。问题主要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只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具备形成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全部条件。而只要有某一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上就有可能出现失灵。

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的根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如实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具体来说,市场失灵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萨缪尔森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一文中给出了公共产品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总结了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上述特征,市场对公共产品的生产进行资源配置时,就会出现失灵的现象。一般来说,由于“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公共产品的生产量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设法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2、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私人经济主体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外部效应除了影响社会经济效率之外,由于外部效应导致的成本或报酬分担不合理,它也会妨碍社会的公平。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将外部的成本或报酬内部化,使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生产数量改变到合理的水平。

3、垄断

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产品的供给,使其产品的售价高于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形成了垄断。由于垄断者能够操纵市场价格,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产品边际效益等于边际生产成本的水平上。结果是造成市场上该产品的供给量不足,价格偏高,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对此,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干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强迫或鼓励垄断者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使该产品的售价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以避免社会效率的损失。还有一些行业的规模效应很明显,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就会自然形成垄断。对这种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也应该及时加以干预,也可以划归政府来经营。

4、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要获得更多的信息,需要付出“信息搜寻”成本;此外,市场在交易中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一方总是比另一方有着更多的信息或有着更低的信息搜寻成本。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在交易中总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作出决策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偏离帕雷托最优。

5、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在微观经济中表现为上述偏离帕雷托最优的情况,市场失灵同样也反映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对宏观经济领域中资源配置效率的考察所依据的指标主要有: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状况。但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失灵在宏观经济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与失衡。为此,政府也必须对经济进行调控。

但在现实中,市场失灵并没有使市场经济制度崩溃,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在现实中应该有一条挽救市场失灵的途径。其中,除了认为应由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观点之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通过扩大市场覆盖面(即市场完全化)和提高市场效率来挽救市场失灵,但在实践中都是不成功的。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多种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优化资源配置,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又一体现。

于其他手段相比,财政手段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中具有以下优势:

1、财政手段比较灵活,税率和补贴额可以根据外部性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2、财政手段的管理费用低,避免了产权界定和市场交易的巨大费用。

3、财政手段在技术上比界定产权、扩大市场覆盖面更易于操作。

三.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职能的界定

根据上述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所应具有的职能。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经济的调节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在市场机制能够完成资源有效配置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介入。只有发生市场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但政府介入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财政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之一,它的职能也只能限定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上。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难以由私人部

门通过市场提供,只能有财政来进行供给。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还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并解决垄断的问题。

2、收入分配职能。

我们在前面提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初次分配状况极不公平。这样客观上就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再分配机制,只有依靠政府以非市场的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一点上,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进行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强制课税权。这使得财政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分配,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妙安排,如征收累进的所得税,把资金从那些收入偏高的人们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如医疗保险、食品券补贴等,把资金转移给那些收入偏低的人们。

第2篇:政治理论常识范文

[关键词] 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价值;困境;途径

[中图分类号] F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2-0080-03

[作者简介] 王福波,重庆大学2006级研究生,重庆三峡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重庆 400030)

政府资源的配置主要指公务员的任免、升降、交流、回避、辞退和配置的过程,也就是将公务员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即人事相宜的过程。它是政府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市场在我国政府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趋势已成为时展的必然。

一、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价值分析

1.政府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解决人才流动现实困境的时代呼唤。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公务员人才资源配置上主要是由党的各级组织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和组织措施进行分配和调剂的。这种单一配置方式导致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公务员队伍的管理方法僵化,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嫉贤妒能、求全责备、裙带关系、论资排辈、滥竽充数等现象严重,人才机制缺乏动力与活力,限制过多,比如受身份、地域、户籍限制,职称评定等缺乏竞争机制,人才资源的总量严重不足,教育结构不合理,专业针对性差,冗员过多,素质偏低,高、精、尖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人才资源的布局不合理……这些都明显滞后于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愈来愈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在我国政府人力资源配置上必须寻求和建立一种高效、动态的配置机制,来代替计划经济体制僵硬的统包统配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各种资源,推动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政府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实现政府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在人才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政府面对数以亿计的人才资源和数以百万计的用人单位,要达到对人力资源的全面、合理、有效的配置,是一项极其庞大复杂的社会工程。历史上有不少国家企图以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来完成这项工程,但效果并不理想。事实证明,市场机制是一种最为节约、最为有效的人才资源配置方式。这种以供求双方为主体、以人力资源市场中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为调节手段的人才资源配置方式对于政府人才的优化配置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有利于扩大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行政系统可以通过市场获得丰富的人力资源以满足政府职位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另一方面,它可以给予公务员充分的择业自由,有效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用。

3.政府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回应公务员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公务员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除了其有作为组织“政治人”的集体价值追求外,他还有作为“自我实现的人”的个人价值追求。传统的行政配置人才的刚性管理往往只强调“集体价值”而忽略“个人价值”,结果在相当程度上挫伤了公务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政府集体价值的实现。尤其是在新时期,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变迁,公务员个人价值实现的倾向也日益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克服和消除由于“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冲突而造成的内耗,要回应公务员正当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把自由的市场竞争精神引入公务员系统,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来回应公务员通过个人自由流动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也就成为政府必然的选择。

4.政府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适应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指数增长的趋势。科技知识与社会化生产和管理工作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转换加快,人员的结构性变动、转岗培训再就业就成为经常性的事情。在国家政府机关中,公务员作为整个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社会上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样要求公务员结构的调整。加上在管理工作中日益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公务员的精简、流动也势在必行。只要我们稍稍留意把握一下现实生话中科技进步的这根“脉搏”,我们就能强烈地感受到政府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迫切的现实需要。

二、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存在的困境

当前,我国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公务员流动配置的管理机制。十余年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推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务员“单位人”的超稳定性,但审视这一时期公务员的配置与流动,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其仍然问题重重。

1.政府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化率低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C.A.摩尔根曾经提出“一般只要有10%-15%的不同层次的人处于流动状态,就可以达到一切实际目的”。发达国家的公务员人才流动都超过10%,美国达到20%左右,而我国从1996年至2003年之间,辞退的公务员人数不足2万人。按照全国近500万公务员计算,公务员年辞退率约0.05%。粗略估算,公务员的流动率在1.25%左右,这是一个远低于其他行业的数字。

2.政府人力资源配置暗箱操作屡见不鲜。由于我国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还不十分健全和完善,一些领导往往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权操纵人才流动,将自己的子女和亲戚朋友通过“交流”的方式调入行政部门,以避开考试任用的程序和过程。更有甚者,一些心胸狭隘的人正好借交流的机会将那些平时“不甚听话”或对其不够“尊重”的公务员“赶出”本单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地干扰了公务员正常的流动,这样的人才流动既不利于我国公务员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更容易形成“利益网”,给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带来很大的困难。

3.政府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信息系统不完善。人力资本市场必须建立发达高效的信息网络,通过信息网络是政府人力资本供给者和需求者能够全面掌握人力资本的稀缺度,以最低成本实现交易。我国人力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落后,服务水平不高,服务功能不完善。而且我国人力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相当落后,信息在我国人力资本供求机制中还没有充分发挥导向性作用,全国人力资本市场信息联网还没有充分实现。

4.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法规不健全。有效的政府人力资本市场需要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以保障人力资本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两方面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创造一个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实现市场的规范有效运作。在我国,政府人力资本市场的法律和舆论监督力度还不够,用人不公,用人不当的问题仍屡屡存在。虽然我国现在也已经制定出台了《公务员法》等对公务员流动进行了相关规定,但是,我国关于公务员流动的安全保障、市场管理、争议仲裁等都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并且,我国缺乏明确的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对相应的人才产权、社会保障等都没有法律可以遵循。

5.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保障不配套。随着公务员制度的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成为关系全局的“瓶颈”之一,并且远远地超出经济的范畴。只有加快公务员社会保障体制改苹的步伐,使公务员的保障体制与社会、与市场顺利对接逐步实现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才能最终形成一个既能吸引优秀人才走进公务员队伍,又能让已经不符合公务员岗位要求的人心甘情愿、无后顾之忧地走出去的机制。当前,影响我国政府人才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工资福利制度、人事档案制度等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特征,是控制型、管理型而非指导型、服务型的制度,不适应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要求,已经成为推进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大障碍。

三、我国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完善途径

政府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基本功能是要追求政府人力资源的公开配置、公平配置、竞争配置和高效配置。当前存在的各种不利情形与党管干部的原则与市场化之间的关系不明,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人才市场平台需要进一步搭建,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们必须在实行政府宏观调控人才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的同时,加强市场化配置,让竞争择优的市场化机制在公务员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笔者认为,我们应重点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厘定党管人才与市场化配置的关系,破除政府人力资源配置的陈旧观念。市场化配置与党管人才的原则是不相冲突的。推行政府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对党管人才具体方式方法的完善和改进,因此,市场化配置不仅不是对党管人才原则的挑战和弱化,而且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管人才原则的更好坚持。为此,我们应当认清形势,坚定信念,大胆创新,深化改革。一是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在配置方法上实现阳光操作,采取公开空缺岗位、公开任职条件、公开考察、公开选拔、双向选择等方法,以透明保证公正、促进竞争;三是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使群众在政府人力资源配置的各个环节都拥有相应的民利

2.逐步完善公务员人才流动制度,建立开放、竞争、有序、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公务员人才资源必须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借助于完善的人才市场才能实现合理而有序的流动,这样才有助于政府机关形成合理的智力结构。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一个开放、竞争、有序、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当前人才市场建设一是要突出信息化,重点发展无形市场。使人才市场逐步由纯集市型向集市与网络信息型转变,增强人才市场的辐射功能和服务功能。二是引导人才市场包括人才交流、人事、人才培训、人才派遣等走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的经营发展道路。三是加强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规范人才市场秩序,创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大程度地满足政府各部门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资源的实际需要,确保公务员人才资源配置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序化、合理化和高效率。

3.建立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破除政府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体制障碍。政府人力资源实行市场化配置,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同时,实现从组织配置到市场化配置的根本转变,又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们只有从机制、体制、环境、方法等诸多层面革故鼎新,才能积极有效地推进政府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一是机制创新。制度管人、程序管事是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基本要求。当前,我们要参照国际惯例,结合具体国情,加快立法进度,加大执法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必须遵循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的竞争机制,通过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公开选拔范围,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健全和完善干部辞职和降免职制度,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加大对不胜任、不称职干部的处置力度,使竞争公正、有序地进行,使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使干部的升迁调整成为成为公平竞争的必然结果。

二是体制创新。干部人才的竞争择优必须依赖于一个开放有序的政策体制。推行政府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首先,要消除制度壁垒,取消地区、部门间的行政割据,取消行政、企业、事业干部之间的身份差异,改革创新干部的档案、工资、考核等答理制度,实现干部人才的国民待遇。其次,要健全和完善干部能力考核和实绩考核办法,制定一套充分体现能级对应、绩效优先原则的人才激励政策。

三是方法创新。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们带来的国际化的冲击,迫切需要我们适应新的形势,使党管干部的方法与时俱进,要实现由微观、直接管理为主向宏观、间接管理为主的转变,要弱化对个体、局部的直接调配权,强化对全局的综合控制力,要实现由单一的、强制性的管理模式向分层分类的科学管理模式转变,建立各具特色的符合不同类型干部人才特点的管理制度,要实现由封闭式运作向开放式运作的转变,实行阳光操作,自觉接受民主监督。

4.推进相关的配置改革,为政府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供辅助作用。公务员人才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变革需要许多配置的工作。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立法工作。第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日益制约人才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全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人才进入市场的最大的障碍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不配套,使人缺乏安全感。因此,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方面,要根据“低水平、多层次、宽覆盖”的原则来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是个人账户流动性问题,在人才流动过程中保障社会保障个人账户的转移。第二,健全市场经济的相应法规。为了使人才市场的运行能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一方面,国家必须要做好立法工作,制定和颁布一系列人才市场化管理法规,主要包括人才市场的主体制度,制门市场各当事人所必备权利、义务、能力等方面的规定;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人才市场执法队伍,依法进行监督答理。此外,还应建立人才监察体制,建立举报制度,成立专门机构等等。

参考文献:

[1]汪永成.试论公务员流动与公务员流动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1999,(2).

[2]吴勇南.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经济分析与政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2).

第3篇:政治理论常识范文

一、一体化课程的内涵

一体化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情景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工作中的学习帮助学生“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在真实工作情景中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与环境进行整体化感悟和反思,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让学生借此课程不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一体化课程强调“思维”和“行动”统一,强调“情景”和“发现”。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生以行动进行自我管理式学习,“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与职业行动过程的结合,学习过程与外界要求相适应。

二、开发一体化课程的指导

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学习内容的确定及其顺序的排列(也称为课程设计),而且还涵盖了课程的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第一,一体化课程的开发首先必须体现“设计导向型”的职业教育思想。这也就是说,不仅提供职业功能性的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立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尝试初步解决新问题并进行评价。

第二,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课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职业成长要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两个方面。

第三,课程内容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强调“实用、适度”。打破“学科化”、系统化的框架,摒弃“繁、难、偏、旧”的理论知识。技能训练强调科学性与规范化,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构建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第四,教学基于工作过程来实施。学习环境贴近真实的工作场景。学生经历从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的解决专业问题的全过程。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并培养获取处理信息、整体化思想和系统化思考等关键能力。

第五,课程内容涵盖职业资格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一体化的几种教学模式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的教学行动,是一体化课程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模式。它以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索性学习架构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人人参与,并且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性。注重项目的完成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教学中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协作能力以及交际等综合能力。项目是指以生产一种具体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以服务为目的的工作任务,项目能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能运用已有知识及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效和学习过程。

项目开发的关键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迄今为止,对其理论研究还非常单薄。目前多数职业院校采用的仍然是基于DACUM的课程开发方法,由于教学资源短缺和教师经验匮乏,使这种教学模式及其实施与推广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2.“引导课文”教学法

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普遍不高,推广项目教学法难度较大,引导课文教学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发展和完善。

这种教学模式是借助称之为“引导课文”的专用教学文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阐述项目工作和它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完成任务应通晓什么知识、具备哪些技能等。引导课文通常包括:任务描述、引导的问题、学习质量监控单、工作计划、工具与材料需求表、获取信息的渠道(参考文献、期刊、技术资料、安全操作规程等)。在引导课文的帮助下,学生通过研究式自主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从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获得解决未知新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认知与实践学习的统一。

3.四阶段教学法

四阶段教学法是把教学过程分为: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和练结四个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师设置课题情景,说明所学单元(模块)内容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示范阶段,教师让学生知道操作程序,即“怎样做”,同时介绍有关理论知识。在模仿阶段、挑选若干名学生重复教师操作,必要时解释“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最后对学生分组,让每个学生独立练习并总结学习成果。注意每个阶段均要师生互动,进行质疑与答疑。

四阶段教学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学习内容,但仿效教师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简便,常用于实践技能培训中。

4.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

现代工业岗位培训法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行动结合在一起,学生单独或以团队形式在工作岗位或岗位附近完成学习任务。岗位培训的“自然环境”比职业院校的“人工环境”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具备培训的潜力,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在岗学习成为可能。或者职业院校建设一体化教学场所,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的要求,为学生创设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在岗位培训中,学生通过与工作人员的合作与沟通,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获得特定的工作成果,并学习到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必要的工作经验。

5.角色扮演法

第4篇:政治理论常识范文

在证券市场上身为主力之一的基金掌握大量资金,他们的动向的确对市场有不小的影响。而基金的钱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个体投资者,投资者因为上班或者保险等原因将自己的资金交给了基金。但是基金真的能够给投资者安全感吗?真的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收益吗?下面我们看看基金一般到底是如何在市场上进行投资的。

这里我们先要看看基金的类型分为风险型和保守型,保守型的基金以货币基金为首,他们基本上在投资市场上没有出现过亏损,但是缺点就是每年的收益率比较低,只是比银行高出一两个点而已,所以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选择货币基金,因为我国个体投资者以追求暴利为主。不少投资者喜欢选择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此类基金采用风投方式去博取高利润,但是真正能够带来收益的基金非常少,不少基金都是出于亏损的状态。

虽然基金拥有专业性团队,对于市场的分析也的确比较全面而详细,但是基金却也是人在管理,人都存在按耐不住的时候,尤其是看到股票在盘中突然拉升的时候,当中出现的大买单其实有不少都是来自于基金追涨的买盘形成的,个体投资者肯定不可能用大单子买股票的,而股票的主力也不可能制造出全部的大单子。这些市场上追涨的大单子其实不少都是基金的单子,所以基金出现套牢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更有不少基金在高位遭到严重套牢,所以有的时候市场出现生机的时候,在没有实质性资金的支撑下股票会出现强势反弹,其实就是基金等大资金被套牢后采取的自救措施,想通过此种方式降低持筹的成本。

第5篇:政治理论常识范文

对刑法规范含义的理解,关涉刑法的适用,直接决定了行为的入罪与否以及刑事责任的承担及刑罚的科处。然而,立法产生的刑法条文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稳定性,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却是形形和具体的,且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出新。这样,必然产生刑法规范的条文,与现实生活中的危害行为,不能一一对应。此时,该种行为能否入罪,在缺失堵截性法律规范为刑法解释提供指引而存在真正的法律漏洞情形下,需通过立法弥补法律漏洞来解决问题,否则可通过对刑法的解释来解决。进行刑法解释时,基于不同的立场,又产生了不同的理论之间的争议。 

【案例】美籍华人甲,以其出资在美国设立的公司A为股东,在大陆出资设立了B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乙担任总经理经营管理公司。若干年合作后,乙取得了甲的充分信任。甲由于经常不在大陆,出于公司经营上的方便,将个人私章、A公司授权文件等交给了乙。此时,乙获悉B公司名下一块土地,将因城市拆迁而巨额升值。巧合的是,因市场剧变,B公司主业经营利润微薄,乙了解甲已经有意并准备结束B公司主业之经营。于是乙在英属维京群岛,以其关联人名义注册离岸公司C,利用自己掌管甲个人私章、A公司授权文件的便利,先斩后奏,将A公司持有的B公司股权,不考虑土地升值因素,低价转让并过户给C公司,C公司迅速将土地转让给第三方获取巨额利润。同时乙隐瞒B公司名下土地巨额升值之事实,向甲汇报并企图诱导甲接受股权转让价款,在此过程中甲有所察觉,之后案发。后检察机关以乙涉嫌职务侵占罪提起公诉。 

对此指控,乙的辩护人就侵占对象,提出以下辩护意见:根据《刑法》第271条之规定,职务侵占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首先,从“财物”的字面理解看,通常不包括股权等财产性利益。在可能入罪时,对法条解释宜采限制解释而非扩张解释,因此,严格按照罪刑法定原则,不能将股权作为职务侵占罪对象。其次,如果将股权视为广义上的“财物”,乙侵占的是“本单位”(B公司)股东(A公司)的财物,而非本单位财物。也就是说,股东的股权是股东的私有财产,而非单位财物。综上,即使存在乙侵占其他股东股权的行为,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但并不能认定为职务侵占罪,应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这一案例中的控辩之争,表面上是对如何解释《刑法》第271条中“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产生的争议,从深层次讲,它也可以说反映了刑法解释中的以下几种论争: 

一、形式主义和实质主义罪刑法定之争 

从古希腊“无法无罪,无法无刑”的法律格言开始,到1215年《英国大》、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里亚的“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近代刑法学鼻祖费尔巴哈《刑法学教科书》中的“无法无罪,无法不罚”等,再到1810年《法国刑法典》明确以现代意义的罪刑法定原则来概括表示罪刑法定主义等,最终“罪刑法定”成为现代刑法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期间,刑法学界对罪刑法定原则产生过两种理解:一种是强调法律的确定性,强调从技术上追求法律的尽善尽美,并以此限制司法擅断;另外一种理解则反对将法律条文视为教条,主张通过发挥法律适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弥补和缓解法律条文的漏洞与不足。二者,就是所谓的形式主义罪刑法定和实质主义罪刑法定。 

二、是否存在“文本原意”之争 

有学者认为,从法解释论立场观察,文本原意,又可称为“立法本义”,“立法本意”,是指立法者原意在立法文本中的真实反映,它已经获得了刑法解释论的充分确认,并应作为入罪解释时不可逾越的底线,应禁止入罪时过度的客观解释与扩张解释,以杜绝司法擅断。 

反对者则否认“文本原意”的存在,强调“解释者应当懂得,生活事实在不断变化,刑法用语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解释者应当正视法律文本的开放性,不断接受经由生活事实所发现的法律含义,从而实现刑法理念”。据此反对探求文本原意,反对动辄研究修改刑法。 

三、主客观解释论之争 

主观解释论认为,法律解释的对象是主观的,即法律条文所体现出来的立法者旨意,法律解释就是探寻这一旨意。而客观解释论认为,法律解释的对象是客观的,即法律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法律意蕴,它是立法者想表达的,但不以立法者意志为转移。 

具体到本案,首先关于“财物”的解释,考虑到职务侵占与贪污的渊源和类似性,笔者想援引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关于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条的规定,说明司法机关进行刑法解释时的倾向性及立场。该意见第1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出资企业改制过程中故意通过低估资产、隐瞒债权、虚设债务、虚构产权交易等方式隐匿公司、企业财产,转为本人持有股份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即将“股权”明确解释为“贪污罪”的对象,即股权属于“财物”。其次,关于侵占单位“股东”私有的股权,是否属于侵占“本单位财物”,公安部经侦局在《关于对非法占有他人股权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问题的工作意见》明确:“近年来,许多地方公安机关就公司股东之间或者被委托人采用非法手段侵占股权,是否涉嫌职务侵占罪问题请示我局。我局多次召开座谈会并分别征求了高检、高法及人大法工委刑法室等有关部门的意见。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书面答复我局:对于公司股东之间或者被委托人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司股东股权的行为,如果能够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则可对其利用职务便利,非占有公司管理中的股东股权的行为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司法机关在进行刑法解释时,存在下列立场和倾向:首先,采用实质主义罪行法定原则,即通过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弥补刑法条文文字表述的不足,在入罪场合,强调刑法的惩罚犯罪及保护法益功能;其次,不会教条式的强调“文本原意”的不可逾越性,承认语言的辐射功能,将文义区分为“通常文义”和“可能文义”,承认“可能文义”对刑法规范用语予以扩张解释的合法性;第三,在主观解释论和客观解释论之间寻求平衡,承认法律文本中蕴含的意图,同时强调刑法解释应当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 

[2]魏东.从首例“男男案”司法裁判看刑法解释的保守性[J].当代法学,2014(2). 

第6篇:政治理论常识范文

关键词: 自主性学习教育理论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必要性 尝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则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这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阻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而且,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主学习教育理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一、自主性学习教育理论的基本特点

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和机械的学习方式来说的,它不同于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内容,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为进行有效的学习做好准备。自主学习的个体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及时地进行评价,这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自主性学习可以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来看,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没有固定的模式,自主性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学习中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自主能力都得到培养,使学生成为善于思考会学习的人。自主性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首先,学习的主动性。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采取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讲解的知识,不会怀疑,特别依赖老师,但是采用自主性学习方式,学生敢于质疑教师的讲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学习的开放性。传统的学习方式一般局限于课本,但是自主性学习突破了课本的束缚,善于解决遇到的问题,对于遇到的难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努力通过自我的能力积极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习的建构性。自主性学生方式善于运用自身的经验来认识事物,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内化,培养知识的运用技能,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建构,这跟传统的只会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是相对立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运用自主学习教育理论的必要性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高中思想政治涵盖的范围很广,它涉及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及文化生活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联系实际,构建系统的教学体系,把认识事物的本质性作为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主学习的教育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的学习中积极地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分析,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自主性学习理论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调整,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并进行充分的内化,使知识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善于运用自主性学习教育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自主性学习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尝试

(一)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自主性学习教育理论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善于在典型事件中设置问题,并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索分析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学习情境。自主性学习教育理论特别强调“协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合作,要求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进行小组讨论,并共享研究的成果。因此,自主性学习教育理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自主性学习教育理论对于情境的学习尤其重视,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及直观生动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并使原有的知识结构有意识地去同化新知识。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设置问题,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三)重视教学互动

自主性学习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意义的建构。因此,科学知识的学习必须采用对话、沟通的方式,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相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以种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有的疑虑,逐渐形成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1]。因此,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对于内容的调查研究,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同时及时发现偏误并积极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自主性学习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7篇:政治理论常识范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性;能力培养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理想和道德素养的政治人。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按照教育者的意志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塑造的一种活动;它是要使受教育者认可教育主体本身及其所主张的意识形态的正当性,使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及其所代表的政治力量表示服从与忠诚。正因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都是一个单向的、一维的 “灌输”活动,追求的是受教育者对教育主体及其所代表的政治力量的合法性表示认同。[1](68-69)基于此,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强调要坚持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思想政治教育单向、一维的 “灌输”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却是互动式和多样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说服教育,是使主流政治文化社会化的系统过程。这一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教与学的过程。教育者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方法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个方面,同样,受教育者的态度、认知及行为能力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另一个方面,只有这两方面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较佳的教育效果。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以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与发展愿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但是,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远没有得到彰显,填充式教育根深蒂固。教育者更多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所具有的“社会需要满足性”和教育结果的“合目的性”,而忽视教育结果的“个体需求满足性”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合发展性”。尽管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很多,“其根本特征是强制”。[2]在说服教育上完全泛化,其常见表现就是以控制受教育者理解而不是帮助其理解为出发点,从而成为片面的“病理性说服”、“控制性说服”,只能取得暂时的效果,当大学生面向现实的时候,会“使我们尝到了逆反效果与负效果的苦头,它加剧了德育的困境。”[3]

在看来,有效的思想灌输式政治教育,除要反对教条化的政治说教外,还要将这种教育与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使教育的内容易于被他们接收。[4](377)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适应时代、社会与大学生发展的需要,把理论说清楚、讲明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体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应有的政治立场,体现出国家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导向要求。如何贯彻意识形态功能?不是教条主义地重复经典作家的言论,而是将这些理论放到当今中国特定的国情基础和时代视野中。指导中国的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这要求必须讲清经典理论,讲清中国今天的实际,还要讲清经典理论与中国化的的历史演变和逻辑关联。通过整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讲解,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特色,以严密的逻辑和有力的论证来说理,这就需要强调研究和学习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使其具有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禁忌例行公文式的照本宣科,也应禁忌庸俗化的搞笑娱乐。有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党和国家行为,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讲就可以了,用不着钻研理论研究。教学改革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往往把注意力放到课件制作、具体教学法的改进等细枝末节上,教学中学术含量不足,枯燥无味地照本宣科,没有理论论证和学术支撑。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对本学科的相关基本理论缺乏深透理解,概念范畴存在着消化不良、理解有误、运用不当、含糊不清等现象,理论阐述缺乏论据,理论的内在逻辑混乱,不关注学术前沿,不能解释现实,缺乏对其他社会思潮的有力回应。生硬宣传,结论武断,缺乏论证,没有说服力,讲了些大家都明白的空话。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忘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宗旨,在基本信念和立场上失之偏颇,不注重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一些教师为赢得学生的好评,不惜牺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大讲逸闻趣事,迎合学生的感官享受,甚至借某些消极社会现象大发牢骚来吸引学生眼球;或者有部分教师借口理论的学科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转型为单纯的知识性课程,以知识为本位取向,价值取向模糊;有的则表现出“市场化”倾向,大肆渲染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时髦流派和思潮,回避、淡化甚至掩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迷失了自己的功能定位。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育有效性自然是难以保障的。

就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针对目前大学生的特点、现状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抬头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前提性目标。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案例的选取、讲授语言的幽默风趣上下足功夫,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个别老师甚至提出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做法。笔者赞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乐见于学生以愉快轻松的心态接收教育,但不能苟同“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在我个人看来,一时一事的寓教于乐易于做到,但系统的理论教育难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达到。如果仅仅为吸引和赚取学生眼球而看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一味追求授课的生动性、通俗性甚至娱乐性,势必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和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笔者认为,如何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说到底是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让主流意识形态进学生头脑的问题。靠低级趣味的幽默、花哨的课件,是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宗旨的;空洞的说教、口号式的宣传,也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靠深邃的思想、严密的逻辑、深刻的说理、理性的思辨吸引学生,征服学生。只有通过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以理论的系统性和解释力才能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忠诚教育与信仰教育。教育主体通过对教育对象在认知上进行系统政治理论的灌输,实现教育对象在践行中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与维护。这是一个系统的长远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可以说,“忠诚”和“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仅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以培养学生的“忠诚”和“信仰”作为目标,不要期望在一节课中说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任务是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置于教育的前端,从而改变学生纯客体的传统被动地位,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效用的“以理服人”惯常模式。这种“控制性说服”教育剥夺了学生进行探索和反思性思考的权利,因而难以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自觉转换。

要走出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关键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注重能力培养,才能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切实赋予学生主体地位,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实现能力与思想水平的双重提升。因此,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既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在认知能力方面,包括对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质疑,在行为能力方面,则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解决上。根据笔者教学实践的经验,在“概论”课中的具体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增加常识,提升理性,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教师根据“已知”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新知”,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补充完善甚至反驳批判他人的观点,在阐发与争鸣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协作沟通能力;呈现学术界不同的观点,指出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与反差,从而引导培养学生批判反思的能力;分析社会现实存在的重大问题,探讨可能可行的解决之道,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在问题探究式的努力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和自我展示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得到了进一步的自觉,素质能力与思想水平得到了双重提升。

【注 释】

[1] 王俊拴.略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定位的基本逻辑[J].江汉论坛,2008(4).

[2] 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4).

[3] 石鸥.德育困境中的病理说服及其诊治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6).

[4]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9.

第8篇:政治理论常识范文

多年来,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很多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进行了大胆的努力,进行了包括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改革探索。可以说,如今在高等学校的课堂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最为活跃,改革最为积极,所花的功夫最大的课程之一。如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等。加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几乎声、光、电、音乐达到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也比较欢迎,但是效果怎么样呢。往往是课上热闹,课下就忘了,到了期末考试还是要突击背题来应付。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是理论课,讲究的是理性逻辑思维,要通过正确的理论宣传引导来说服人,教育人。教师只有把学科的知识理论体系转化成学生的信仰体系。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而这个目的的实现绝对是一个长期的甚至艰苦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一两次说教,或者浅尝辄止的所谓实践就能够解决的。更不能靠发明发现什么新的方法手段而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所以这种只是局限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上的改革创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政治课存在的问题,更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实效性。非但如此,这种仅仅局限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上的改革,由于其花样翻新,手段新颖灵活,造成课堂气氛特别活跃轻松。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受到一些学生的欢迎。同时在很多学校,也得到一些领导所谓专家的吹捧。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倾向:就是轻视教学内容、轻视理论思想观点,而只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形式主义工具主义。此种倾向的不良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多年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尝试的经验教训。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真正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要求,单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是绝对不可能的。必须对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包括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要对平时的作业、考核;以至于期末的考试考核进行整体的改革。最后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具体分述如下:

一平时和期末紧密结合,重在平时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公共课,同时由于它的理论性逻辑比较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加上社会上及一些同学们长期形成的偏见,往往不够重视。大多表现为平时不学,到期末再来突击背题,而考试过关之后就全部忘掉。这样的教学会有什么成效,哪里会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育人,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呢?为此,有必要必对平时的教学要求包括期末考试在内进行大幅度改革。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平时不学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期末,临时突击,一张考卷决定一科成绩的做法。作为一个正规大学,像对待高考一样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期末考试上,本身就是不正常的。要淡化期末考试,减少期末考试答卷在整个学科成绩中所占的比重。而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平时,加大平时练习,作业,包括课堂提问发言等平时成绩的比重。把功夫下在平时,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多提问,多讨论发言,增加课堂课后作业等。这样,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增强记忆。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此目的,也可以对于思政课的学期成绩比例进行必要的调整。过去我们思政课学期成绩的比重是3︰7(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或者4︰6(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我觉得可以把学期成绩的比重调整为6︰4(即平时成绩占60%,而期末仅占40%)这样,大大加重了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如果学生平时缺席较多,表现不够好(如课堂发言参与不够,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好等),平时成绩就会比较低,就会极大影响整个学期的成绩,即使期末考试的卷子答得比较好。这就可以改变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期末突击,照样能取得好成绩,一张考卷决定整个学期成绩的弊端。既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也使得整个学期成绩的评定更加公平合理。一举多得。

二知识和能力紧密结合,重在能力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突出特点是它的思想教育性,他的育人功能,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运用的基本原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不是放在一般知识的传授,而是着重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从这个前提出发,也要改变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考试的方法。教师要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思考的空间。平时在课堂上要加强练习,鼓励培养学生自学通读教材,主动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参加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同的观点展开争鸣辩论。在这个基础上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出总结性讲解。最后把课程的重点、难点、学生关注的焦点,作为课堂或者课后作业,让学生看书查相关资料写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小论文。教师还可以在适当时机进行点评。并且把它计入平时成绩。教师平时的教法做法本身对学生就是一个示范,而期末考试也要和平时的要求相一致。平时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那么在期末考试也自然应该突出这个基本思想,期末考试也要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不是简单地记忆基础知识,而是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落实到具体考卷上就要多出活题、大题,分析性、理解性的问题。尽量减少那些死记硬背的常识性的基础知识。试想一下,如果平时上课搞得热热闹闹,包括有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等。可是到了期末还是要留大量的复习题,划范围圈重点。考试考的还是那些填空、选择、名词概念、简答题之类的记忆性的死知识,学生平时表现如何并不重要,只要期末临阵磨枪突击复习背一下,就能取得好的成绩。那么平时所谓的改革创新跟期末考试要求不是自相矛盾,所谓教法的改革又有什么意义,不是白做了吗?考试其实除了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督促学生学习外还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期末怎么考,考什么也引导着学生怎么学,学什么。把重点放在什么地方。所以考试的改革是必然的。把重点放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上是理所当然的。除了我上面提到的考试内容的改革之外,考试的形式也可以做大胆的改革,比如开卷考试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既可以免去学生期末突击之苦,也使师生不至于总是纠缠于期末复习时(诸如考试范围、考试重点)种种麻烦。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也会主动把精力放在对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理解和运用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宗旨。

三课上和课后相结合,把课堂向课后延伸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有限,而教材涉及的教学内容又比较多。很容易形成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即忘的局面。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的任务又异常艰巨。事实上想通过短短的几节课或者几十节课就能够转变学生的思想,达到使之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是非常之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为此,除了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之外,就是想方设法把课堂向课后延伸,给学生布置较多的作业,让学生动手,去查资料是一个办法;安排学生搞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然后写调查报告,论文是一种办法。通过向学生介绍阅读书目,参考书,号召动员学生配合教材主动的学习,自觉学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第9篇:政治理论常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评价 体系构建

新课改的行进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那么,高中政治教学中怎样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呢?

一、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1、教学评价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出具体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内容应改变过去偏重政治理论知识的单维评价,应强调对学生基础政治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的多维评价。教师在平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认知态度、行为习惯、情感变化、意志品质、交往与协作能力等,并把这些纳入评价内容。

2、新的教学评价应改变单独教师评学生的状况,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即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这种多元化评价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自评、生生互评,有利于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增加自我意识、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认同评价结果,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发挥评价的作用。家长参与评价有利于家长走近教学,改变观念,可增进对子女了解,也形成家校的教育合力。

二、健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1、领导、专家评教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不是人们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政治”,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参与评估的领导和专家,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学科功底,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从教经验,是评价思想政治理论科教学的权威,他们既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者,也是评价的主体之一,领导和专家的评价应当是综合的、全面的:既要评价教学内容,又要评价教学方法和效果;既要评价教师的基本素质,又要评价教师的业务能力。

2、学生评教

学生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获得对基本原理的系统了解,他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受益者,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好见证人,因而,他们评价政治课教师最有发言权。但是,他们自身的不成熟也制约了其评价能力。学生评价往往只注重形式,对理论的鉴别能力还不高,容易产生偏差,针对上述情况,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学生评价部分主要应侧重于教学形式,如教师是否守纪、守时,教师仪表、教态、师德、亲和力、沟通对话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逻辑性、知识面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师是否言传身教等。

3、同行评价

教师同行之间彼此了解,对教学内容熟悉,应该能够准确地评价他人的课堂教学。同行评价主要侧重被评教师教学准备情况、处理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能力,教学进度快慢、教学内容是否准确、有无错误观点,是否了解学科前沿,教学进度、重点、难点处理能力,治学态度等。其中教学内容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特别需要同行和专家把关。

4、教师自我评价

以往的教学评估,任课教师只是被评对象,没有参与评价的权利和机会,这对被评对象是不公平的,他们会对评教产生抵触情绪,对评估结果缺乏认同,不利于评价的顺利进行。通过教师自评,可以使任课教师明确自己的优势,反省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目标;实现评价者与被评者之间的平等沟通,改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和专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被评者认同评价结果,扬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

三、构建政治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评价要有生成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现在教学要从过去只注重结论转向同时还要重视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探究结论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构建知识、培养能力。所以,笔者认为,教师的课堂点评都是笼统的“好”或者“错”,不符合新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探究问题、熟悉问题、探究结论、构建知识。

2、评价要有灵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的发言教师未“理睬”。究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有两个:一是由于学生距离教师较远,教师根本就没听见其发言;二是不少教师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对学生中的个别发言“视而不见”,故意避开,惟恐让其“扰乱”正常的教学顺序。非凡是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上,教师希望与学生对答如流、配合默契。为了防止“意外”,一些公开课还要事先“演练”一番。

3、评价要有互动

现在教学似乎形成一种模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这样层层推进教学。根据新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学生探究教师设置的问题,或者从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感悟升华来构建知识。学生参与课堂点评,分析点评同学回答的问题,分清对错,评说原由,这也是运用知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是从过程到结论的过程,是学生在课堂发挥主体作用的应有方面。但不少教师还缺乏这样的熟悉。

4、评价要有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