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支教教师发言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评价目的的发展性。
发展性教师评价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事业发展的角度,注重高职教师个人职业规划发展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工作现状,客观、全面、恰当地做出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分析高职教师教学的优缺点,并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的教学技能水平得以不断提升,最终实现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只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了,学校的事业发展才更有后劲。
(2)评价组织的主体性。
发展性教师评价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作用,教师本人也共同参与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是评价的主体。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商定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以及评价要求等,共同承担实现评价目标的职责。发展性教师评价还强调全员参与,通过教师与领导、同行、学生及校外人员等多层面的交流,使得评价信息的获取、交流及反馈更流畅、科学。
(3)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内容的全面性,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收集信息,以整体掌握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全面客观的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业务水平、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但更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情况。
(4)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为了客观、真实地对反映教师的情况,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综合运用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等多种方法,注重运用分析性的评价方法,并通过当面沟通、随堂听课等多种方式找出教师教学业务工作中需要提高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评价效果的内部导向性。
发展性教师评价结果主要是为教师未来发展服务的,而不与教师的奖惩挂钩。在评价过程中,它不再只关注少数教师的工作业务水平的提高,而是鼓励所有的教师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使全体教师的工作能动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以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因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部导向性十分鲜明。
2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
2.1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出
早在20世纪初,西方教育界就开始探索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模式也于20世纪50、60年代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则越来越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提出:我国的教师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学历达标,而更应注重教师内在专业素养的提升。
2.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
教育理论界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多侧面、多等级层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在逐步地更新、丰富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理念、专业品质和专业技能,教师的内在专业性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其专业结构密不可分。在对影响教师专业结构的内外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后,大家普遍认为,专业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专业服务精神为教师专业结构的重要构成要素。
3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1坚定高职教师的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于教育的理性信念。它决定着教师是否有信心和决心做好教育工作,是否愿意真正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专业教学工作中去,并从中得到快乐。发展性教师评价关注高职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能及时对高职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诊断,及时发现他们专业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并帮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高职教师总感觉到自己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体会到教学工作带来的成就感,高职教师的专业理念也得以不断加强。
3.2完善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高职教师专业结构的本质部分,知识结构包括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能力结构包括行为能力和人格技能。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注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将学生培养成为思维活跃、知识系统、人格健全的有用人才。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宗旨是促进高职教师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评价者与教师之间是一种真诚合作的同事关系,传统评价过程中那种紧张的人际关系不复存在,这有利于高职教师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评价结果不再与奖惩挂钩,使高职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去,并不断地修正、完善、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使他们的科研、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做到高职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有机统一。
3.3塑构高职教师的专业服务精神
专业服务精神决定着高职教师的从教心态,它决定着高职教师是否真正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力量投入到学生的教育中去。高职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年轻的、具有高端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应具有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专业精神。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则会全面地考评高职教师的各个方面,与其他评价制度不同的是,它十分注重对高职教师专业服务精神的评价。良好的专业服务精神是一名合格高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真正体现。
4实施高职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建议
4.1发展性教师评价应体现高职院校教育特点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存在较大的差别,因而高职院校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应体现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鉴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结构,高职院校教师包括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的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传授的是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对于这部分教师的评价,在突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能力水平的同时,要以借鉴普通高校理论教师的评价标准。在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进行评价时,可以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重点评价其实施实践教学的技能和职业经验。
4.2发展性教师评价应为高职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高职院校在实施发展性评价过程中,应处处体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这一宗旨。在制定评价方案时,学校管理者应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高度融合;应注重营造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为教师的愉快工作和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同时,学校应根据每一个教师的个性特点,根据职业生涯理论,为他们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个性化专业发展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另外,对于一些到学校时间不长而处于转型困惑期的教师,学校应及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协助他们做好这一时期的职业发展规划。
4.3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应有专家引领
与传统的奖惩性评价不同,发展性教师评价注重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高职院校在实施发展性评价过程中,一定要有教育专家的引领;否则,会导致教师的专业发展出现盲目性,严重的会偏离学校的发展轨道,甚至会出现教师懈怠自己的专业发展的情形。在专家引领下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科学、实用的信息,更好地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专家和教师的相互发展。
5结束语
名师论坛发言稿:教师要有教育良知 回首教学生涯,我是这样工作的。对学生,不管他(她)是多么的特殊,我更多的采用“换位思考”,如果他们是我的孩子,我会怎样看待,怎样对待他们?对工作,我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此,我常常告诉自己的是:尽最大努力干好每件事,重在耕耘,别盯着结果;在成绩、荣誉面前,我提醒自己:“成绩说明过去,新的起跑线在脚下”;面对失败,我的座右铭是:“不完美是一种突破”。因此,我不承认我是优秀教师,是名师,但我能无愧地告诉人的是,我是一名称职的教师,是一名有良知的教师。下面就结合我成长的经历,以及我的所见所闻,从感悟良知、理解良知、认识良知、实践良知 、共铸良知、重铸良知几方面谈谈教师的教育良知。
一、感悟良知
教师,多么光荣的称呼,多么崇高的职业,承载着多么重大的责任,作为塑造人的工作,它牵动着千千万万家庭的神经,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我的老师对我的帮助教育,不仅让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而且教育了我怎样当教师。
我生在山村,在村小上的小学,小学毕业后以乡前2名的成绩进入乡完小。到初中后,就我这一直受人夸的好学生,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写字是倒划笔,认字靠死记,对拼音的认识是觉得字的读音好象是由两部分合成的,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因小学拼音部分根本没教)。就这样,我的班主任罗老师手把手地教我怎样写字,让我认识了拼音,教了我识字的方法。数学老师彭老师常在巡视时悄悄发现我做题中的错误,一次到了晚饭时,不懂事的我拦住彭老师问题,没考虑老师要回家吃饭的,但因题太难,耽误了较长的时间,也没解答出来,这时彭老师轻声说:“对不起,我暂时解答不出,下去再想。”第二天,一早老师就来找我,告诉我题的解法。当时,我非常吃惊,没想到老师对学生的问题是这样在意,对学生是这样负责,心里感动不已,甚至根本没听进老师的讲解,只是一个劲地点头,但这种对工作的态度,却给了我学习的动力,成了我学习的榜样。读师范时,在人民路小学实习,实习结束时,我的告别讲话就是解答学生问的一道题,当时师生的掌声到现在也时常在我耳边回响。还有送我资料的陈德明老师,让我们住她寝室的黄大芬校长等。我的老师们给了我无尽的关爱,但我却没能以成绩回报。在中考落榜后,觉得无颜见老师,再加上家庭劳动力缺少,经济条件差,我回到了家里。这时的我,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对生活失去了方向,心情灰暗到了极点,从没干过活的我,只得干活了,挑粪,摔倒;挖地,三分钟挖不了一锄,就那么发呆,甚至想到,人活着究竟为什么,活着就为了一张嘴,干吗我要吃饭呢?不吃不就得了。抱着这样的人生观,处于花季年华,本应爱美的我,向父母提出只穿黑色的服装。现在想想,我那时的心情灰暗到了何种程度。这时,老师完全可以不管我,但凭着一个教师应有的良知,我的老师拯救了我。其间,我的原任课教师、我的同学,下届班主任罗老师多次带信到我家,也亲自到家劝我回校复读。一次、二次,我没当回事;三次、四次,我也没动心;直到第五次,罗老师的一句话猛然惊醒了我:“和你成绩差不多的几个同学都在复读,他们升学的希望很大,到时,你别后悔。”就这句话,将我震醒。是呀,我和几个同学差不多,甚至还略胜一筹,到时,如果他们都考起了,我……我不敢再想下去。不行,我也要搏一搏。就这样,我又回到了学校。这时,时间已过去了一期,我的物理因为师资不配套的原因,学得非常差,连书上的例题也做不起,能否升学的关键就在物理。这时是舒老师教物理,在舒老师认真的讲解,精心的辅导下,半年时间,我把两年的内容补上了。在中考时,我以超出录取线13分的成绩被宜宾师范录取,从此,走上了新的人生路。
一个老师对学生真正的关心,不只是在学校,还在走出学校后。我在师范毕业后,被分了一所偏远的小学,我和我师范同班同学,后来的同事是一路哭着去的。那里条件非常艰苦,就说到学校那一段路吧,至少也要走4个多小时,我就因走错了路,迷失在一片崇山中,当时的害怕、无助长久烙在心里。在这里,是我的同事们给了我“家”的温暖,是纯朴的学生和家长让我初识做教师的乐趣。即便如此,孤独无助仍是免不了的,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我,又陷入了人生的第二个低谷。但是,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再次点燃我人生火光的又是本可以不再管我的老师。1987年,在全县“普九”交叉检查时,我的老师向上级提出到许多人都不愿到的地方,原因是他的学生在这里(这是我后来得知的)。当我在毫无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见到舒老师时,我是带泪笑着,带笑哭着,奔跑着去迎接的。老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陪我打羽毛球、谈心,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认我知道了我并没有被遗忘,我的老师、同学们都在默默地关心着我,我的心情渐渐好了,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了。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校园里也不时能听到我的笑声。当老师知道我想回去时,温和地说:“回来吧,到底熟人多些!”可是后来因为多种原因,我没能回“家”,没能回到我的老师身边。八年后的1995年的“普九”检查,老师来到了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泥南乡。当老师从领导的的介绍中得知我工作出色,又看到我生活基本上安定下来,才长长地舒了口气,慈父般地对我说:“我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好好干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敬业与乐业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主要与大家交流我对教师的职业态度的一些肤浅的体验。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百丈禅师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这天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首先,作为教师要有敬业精神。作为中学教师,敬业首先要“勤”。勤于备课,勤于改作业,勤于了解学情,勤于管理,勤于思考,勤于反思,勤于总结,勤于阅读。
勤于备课:教师要教给学生借助于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育教学技巧。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在备课的时候,你要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我们以往说过的备课“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也是这个道理。咱们学校以前有位数学教师王廼祥,他退休的时候,我帮他整理东西,王老师给我看了两本教案,一本是毕业第一年时候写的,一本是最后一年的教案。两本教案都是工工整整认认真真,教法‘学法,学生,旧知识铺垫,在他每一章节的教案上,都清晰明确端正得书写着,每一节教案后面还备有本节典型试题,学生易错知识点与对应试题’。两叠教案,除了新旧的区别,在书写上看不出差别。王老师在职的时候,历届学生成绩都很好。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也是一位无论谁提起都肃然起敬的教师。他推荐贾红虎老师做数学组组长,贾老师在备课上课上也是一样认真。
勤于改作业,作业是学生反馈教学效果的一个方式,勤于改作业,在改作业过程中去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方面我们卢校长就是一个典范,20XX届高一高二年她带我们班生物,每次作业还要给学生下批语,要求学生排队去办公室一一解决问题。我们班王致远就是在她严格要求下,狠学生物,由生物54分最后到高考生物近满分,以658分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8年。中学课堂一半教学,一半管理,如果课堂纪律,作业等缺少管理也是不可能出成绩的。当然课堂管理作业管理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慢慢摸索,但首先要勤于管理,敢于出手。
勤于思考: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信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教学教育是一门有关智慧的科学,思考不是让你做与众不同的事,而是让你做事与众不同。所有的成绩,创新都来源于教师思考迸溅出的智慧火花。
另外,我认为反思与总结很重要,我们每上一节课,每教一遍,都会有得有失,勤于总结,能够事半功倍,也能提高教学效率。物理韩克忠老师,从2005届开始与我合作,他的一个特点就是每天作业不超过三道题。优化设计一周2—3次。他每上一节课,都会自己糅合知识点,编写或者改变几道试题,把本届课的知识点糅合到2-3道试题里面。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这些经典试题他会保存,下一届修改使用。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方法,与韩老师合作的时候,很少听学生说物理很难。
勤于阅读,我自己以为,不管是文科老师还是理科老师都要勤于阅读,阅读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让你慢慢形成自己明确的教育理念,从一个好匠人蜕变成一位有思想的导师。北京著名的特级教师王金战,原本是一名数学老师,但是他热爱阅读,最后成为数学名师,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为人大附中培养了一批批北大清华的优秀学子。现在自己办学校、做教育,出了四五本书,做家庭教育指导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深受一线教师与家长热爱。
第二,敬业要“忠”。忠于事。中国古代有句俗话:“板荡识忠臣”意思是在社会动荡的时候才能见出一个大臣的忠与侫。我们说的忠,不是忠于某一个人,而是忠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忠于一人,容易导致偏颇或小团体,也会造成因人事的变动而导致你职业生涯的颠簸,况且教师这个职业的优劣是由学生来评判的。忠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的意思是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既然选择做教师这一职业,我的原则就是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进班考虑班级事务,进校考虑学校事务,备课就考虑备课的事情。心无旁骛,一心一用,专心致志。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当下的社会,诱惑多多,同学当中有人发财,有人升官,有人生活闲散,有人不用辛苦。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不要过多的羡慕他人的人生 ,教师这个职业包含了辛苦,奉献,忙碌,虽较为稳定,但想发财可能性不大。如果你选择了教师职业,却羡慕他人升官发财,生活清闲,甚至不劳而获,不如早早改行,对于事业的不忠就是大不敬。心里不敬,却要把他当做谋生的手段,未免“心为形役“痛苦不堪,”心里别扭,形神分裂。最后,自己痛苦,贻害学生。
第三敬业要“巧”。这里说的巧,不是投机取巧,而是要善于思考,康德说:“合规律,合目的”。我们做事情要符合规律,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论语·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意思是,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这就是教师形象的最佳呈现。“符合这一形象,才可能做一位真正的好老师。“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这八个字,至今都是教育教学的至理名言,教育教学符合这一规律才可能出成绩。“引而不发,跃如也!”是启发式教学的规律,使用得当,方可有效。要做到 “巧”,首先要实实在在去研究一些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组织心理学,领导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掌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理论与艺术,比如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10条建议》《育人三部曲》《教学的艺术》《56号教室的奇迹》《教育的智慧》“西方近现代教育思想史”等都是很好的著作。其次,要系统阅读学科教学方面的书籍,要研读一些真正的名家的教学实录,去分析他们一个个知识点传授的技巧,以及他们的教学艺术与思想。在教学中去尝试,去摸索,最后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比如语文,王荣生老师的系列研究从理论的层面观照语文教学问题,老一辈于漪老师,钱梦龙老师,孙绍振老师,当代黄玉厚的“原点教学”陈日亮的本色语文,王开东的深度语文,肖培东的浅浅教语文,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可以帮助我们走点捷径。
但是最终,教学没有捷径。教学就是“功夫茶”。咱们学校数学贾红虎老师的“大容量高质量”语文“申振贤老师身后的古代文学积淀。这些都不是靠吹牛吹出来的,我与这两个老师合作过多年,贾红虎老师备课认认真真,每一个例子都是精心挑选,都要端端正正写在教案上。申老师年轻的时候,为了写书研究,夏天把脚泡在凉水盆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巧干是在实干基础上的升华。教学这件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
四、敬业要“责任感”。孔子讲“君子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教学教育都是一件良心活,很多东西是无法量化的。做教师如果斤斤计较,时时将就,事事敷衍,是万万做不好的。所以,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有责任感,工作就会恪尽职守;有责任感,就愿意精益求救;有责任感,就有耐心与爱心;有责任感,才可能有快乐与幸福感,有责任感,才能获得职业的尊严感与成就感。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责任意识第一。不管是“勤”,还是“忠”,还是“巧”,都是建立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之上。没有责任意识的“勤”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意识的“忠”是肤浅的,没有责任意识的“巧”是油滑的。所以,做教师,就要做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
其次,要乐业。
对于职业,最高的要求就是乐业。我们学校提出,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就是希望教师要有职业的幸福感。
首先乐业要“爱”业。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愿意为他赴汤蹈火,我们爱一件物也愿意为之不辞辛苦。爱是教育最大的原动力,也是教育最深刻的哲学。夏丏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他还说:“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有人说,教师是传递幸福的,这句话不假,但内心没有对事业的热爱,教师传递的幸福恐怕就是“虚伪的”,索霍姆林斯基在中学教育实践中,为了帮助一名数学很差的学生,他利用课外时间,为这个学生编写了一本独特的练习册,最终使这个孩子从一名数学差生变成了一位数学优等生。李镇西老师在中学教学期间,遇到一个语文一毛不拔的学生,他给学生买《红岩》《林海雪原》等小说阅读,课外给学生讲历史故事,最终这个学生语文成绩中等偏上。他由此总结“教育是一朵云对另一朵云的推动,是一个心灵对另一个心灵的呼唤”他还编写了一系列书,题名为《心灵的呼唤》
其次乐业要敢于创新。创新并不是单纯的破旧立新标新立异,而是对旧的扬弃。研究旧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明辨其中优劣,从而孕育出新的思想与方法。完全离开旧的,创新就成了空中楼阁,走不出旧,教育就没有未来。所以,我们要阅读联合国教科文编写的“21世纪系列教育书籍,”研究国家十三五规划对教育的设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够立足当下,面对未来。创新的基础是研究,是实践。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是扎实的。好看也好用。比如语文阅读教学创新,首先在于教师对于文本的多方研读,对于已有研究的细致研读,对于名家教学的认真揣摩,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再次基础上的创新才可能有实效,否则会流于形式,失之浅薄。
作为城西小学的一名党员教师,通过前段时间的群众路线教育学习,特别像我有必要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查找自己的思想之陋、行为之垢,以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重点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一、存在的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不积极、不到位,运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太少.
具体表现为:一是政治理论学习自觉主动抽时间去学习很少,一般都是通过学校党支部组织的学习.除参加学校组织学习外,平时自己不会自觉主动地抽出时间学习政治理论.二是学习的深度不足.没有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学习中集中通读文章、看报纸和电视新闻较多,认真坐下来研究很少.三是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去指导工作上有差距,缺乏运用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分析、解决面临的实际工作问题的具体能力.
2、专业业务知识满足于现状,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新的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掌握得不深不全,工作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师要能长期胜任教学工作,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给学生提供新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钻研业务知识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造成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不广泛,不深刻.二是在业务知识方面,对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精.三是在工作中缺乏新思维,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准确.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3、缺乏努力的精神,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具体表现为:最近几年,没有,工作总结都按老套路,应付了事的心理比较严重.工作中缺少探索创新,多了些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实际工作只限于听领导的安排,而在具体工作中如何结合实际进行开拓创新,搞出特色上,没有开拓出自己的工作创新思路.科研能力几乎为零.
4、关心学生,教育学生缺乏耐心和爱心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上好数学课,应该将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相结合,广泛深入的了解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及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我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欠缺,对待这些落后的学生,自己缺少耐心和爱心,总不能站在落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处境.
5、在学校工作中,考虑问题不够周全,与老师沟通缺乏一定的艺术性
来到中心已经一个学期,习惯了在南洋的优越感和无拘无束,老师之间关系融洽,工作中处理问题相对简单,做的时间也长也做顺了.本学期分管音体美的工作,因为新的工作需要新的磨合,有的时候沟通不到位,导致工作中滞后和小摩擦,考虑问题和工作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性,我想我们音体美的老师对于我们城西小学发展来说是一个突破.
二、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教育学习,我将要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克服自己存在的不足,要按照要求来审视自己,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的用政治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我要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有机会一定积极技能培训、外出听课、等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教研工作
作为教导处的一名成员,在业务上不能停滞不前,除了自己要多写论文,还要指导年轻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本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同时,我还积极和领导同事沟通交流学习.
3、勇于探索, 提升科研能力
科研来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说真的平时在这块从不去摸索,落后了,今后,我会积极参课题和论文的撰写,勇于思考,向同行专家学者学习,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学习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平时注重点滴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争取在科研上有一定的提高.
4、深入学生中去,走进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高职院校;税法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进行的是一种职业教育,财会专业需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了。因此,高职院校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改革,税法课程也不例外。其中实践教学的强化是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笔者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分析税法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谈谈如何进行实践教学。
一、高职院校税法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将进有一半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经济类、财会类专业,而税法课程又是这些专业的必修课程,承担者为社会培养优秀财会人才的大任[1] 。但是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深入,社会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调查资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在税收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较低,一旦遇到实际的税收问题便手足无措,无法解决实质问题。学生虽然对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以及税收计算方法有清楚的了解,但是学生的水平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与社会实践脱节。究其原因,主要症结在于高职院校税法教学方法的脱离实际,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
据笔者观察,大部分院校税法课程的教学都采取传统的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固定的教室内听教师讲课,而教师往往以某一本教材为讲述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所接触到的都是专业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机会,很难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处理税收问题的技能[2]。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还会导致课堂的枯燥与沉闷,被动接收知识的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此外,很多教师着重于税法本身的讲解,而忽视了税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其他知识的断裂导致学生在实际中只会孤立地处理问题,对办税流程以及税务处理程序都不了解。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长期存在于税法教学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需求[3],因此,进行税法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十分紧迫。
二、 高职院校税法实践教学的方法
(1)践行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税收工作的典型环境中。
税法课程进行情境式教学就是由教师为学生设计与税收相关的开业登记、发票领购、防伪认证、申报纳税等具体的工作情境,学习相关理论之后,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各项税收工作,从而达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工作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吸收者[4]。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工作情境下的表现,对学生实际技能有清晰的了解,发现问题便可以因材施教,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便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加强校内的模拟实训教学,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实训教学首先要求学校要提供相应的实训设备和环境,财会院校需要在校内建设一个实训基地,提供手工模拟试验室以及电算化模拟试验室。教师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训,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实训。还可以通过举办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分成小组代表不同的企业,各自扮演企业经历、财务总监等角色,各司其职一起来完成某个与税收相关的某个项目,然后教师与其聘请的外部人员一起担当评委。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5],在企业内设置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企业学习,这样更直接也更有效,学生可以学到切切实实的工作技能。
(3)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强化实践在考核中的比重。以往的税法教学中,期末考试往往成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主要标准,这种方式只会促使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要真正地强化实践教学,需要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而创新成绩评定方式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将平时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表现、主动参与实训以及参加各种相关竞赛的成绩都算作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学习的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进行税法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其工作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工学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具备创造性思维,符合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如何进行税法实践教学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本文从践行情境教学、强化模拟实训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这三个方面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参考文献:
[1] 何小燕.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05): 167.
[2] 卢运辉.构建高职《税法》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模式[J].考试周刊,2009(25): 7.
[3] 周宇霞.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税收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J].会计之友,2009(06):80.
关键词:教学发展中心;教师;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4-0091-02
从整个高等教育层面而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发展目标的关键。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更好地贯彻实施“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
程”)》,全面提高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现实需要,在借鉴国外教师发展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具有适合所在学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一、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定位
根据目前各高校所成立的发展中心来看,基本上存在两种组织形态:一是独立实体机构,此类教师发展中心具有独立的实体组织机构,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质量评估与研究工作,属于学术与教学服务机构;二是多部门组织参与、挂靠某一组织部门的“虚体机构”,此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挂靠于某一机构,是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的“虚体组织”,主要职能是从事教师培训等工作。由于高校所处地位不同,导致高校对发展中心的组织定位也有所不同。从目前所成立的机构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定位形式。
(一)学术研究组织
教师发展中心定位于学术与教学服务机构。这种定位主要是在重点大学,具有示范性的重点高校。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并服务于教师职业发展是此类机构的中心职责。通过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此类机构属于学术型机构,也是相对教师发展而言的研究机构。
(二)行政组织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根本任务是“教学服务、教师发展”。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广大教师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实现教育理念的创新;掌握高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并付诸实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有效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形成成果并予以推广。通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为全校教师的各种教学环节提供服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致力于弘扬教学文化,开展教师培训、个性化教学咨询、教育教学研究等多方面工作,利用教学评价结果检验教师的能力和教学效果。
(三)协会组织
这是一个类似民间协会的组织,它既不是一个行政职能处室,也不是研究机构,而是以“教学服务、教师发展”为宗旨的一个服务机构。这种组织主要为发挥教师之间的自由组合与协调,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交流与协作,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组成联盟。同时,也是辅助教师发展的服务性专设机构,为教师教学提供及时的辅导和支持,此种发展中心在于为教师教学提供发展。
二、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职能定位
(一)教师教学培训
组织在职教师教学发展培训,新教师、研究生助教岗前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大学教师专题项目培训;完善教师和管理人员日常培训制度建设。请专业人士为教师提供教学理念和技能、研究能力和方法、学术道德和师德等方面的培训,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帮助教师规划职业生涯,促进教师卓越发展,重点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对其他教师开展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为全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提供条件与帮助,对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二)教师发展研究
组织开展教学发展需求调研,对基层教学组织活动进行调研评估,加强教学效果测评和学生评教信息反馈,以评促发展;完善教学基本状态检测评估制度,提高教学培训、支持工作的针对性。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专题研讨与分享活动,研讨教学问题,交流并分享成功经验;为教师提供合作大学的跨校教学交流。
(三)教师教学服务
通过课堂观摩、录像及分析、微格教学、教与学咨询等,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服务;为学校职能部门和专业学院提供教育教学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价等方面的服务;为需要的教师提供教学咨询、诊断与指导,进行个别辅导帮助;提供教学之外的各种研讨会,帮助教师疏导情绪,解决教学和生活之间的矛盾,如减压、合理安排工作计划等。
(四)教学示范与推广
以带动区域教学质量的总体提高为己任,充分发挥中心的示范作用,向其他高校推介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模式,培训管理人员,向其他高校推广优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推广最新的教学技术成果。示范中心的建设是为了引导高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从而满足高校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
三、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职能分析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从高校人才培养角度而言,教师是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播四大职能是现代大学具备的基本职能,这四大职能的承载主要是高校教师,高校教师是实现这四大职能的直接因素。因此,高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为学生的成功成才创造条件,学生的成才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也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教学发展主要是指通过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现实中,对部分刚刚从高校或是研究院(所)毕业,缺乏从事高校教学实践与能力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培训与学习,让其掌握一定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理论。教师发展中心作为一种组织机构,它的存在能够有效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成立,也是组织在支持教师的发展。教学发展中心可以利用有利的条件建立简历教学档案袋、开设教学研讨班、分析和改进教师教学技巧、运用教学技术等各种与改善教学相关的活动[1]。另外,组织机构的存在也是一种制度保障,组织机构处理教师教学的日常性事物,并且围绕教师的教学开展业务活动,这是机构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基于此,从高校自身因素讲,成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也是一种必然。
(二)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
高校教师是学校得以良性生存之本,没有优秀的教师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优秀教师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基础。作为教学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就是为全校师生服务,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从而有效带动教学效率的提高,进而减少教学管理部门从事检查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上课等情况的精力,为全校师生创造更好的教学工作环境。在学校与二级学院的二级管理中,虽然教师隶属学院的学科,但是,除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之外,新教师的教学成长基本游离于学科之外,归学校一级专门行政机构管理,这就造成教师归属于学院,但是教师的培养游离于学院之外。就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而言,这些新教师基本上未经历过培训直接上岗,缺失中间助课环节,势必造成新教师教学环节的脱节。
(三)推动不同院校之间的教师交流
不同高校之间的教师由于知识背景不同,存在教学方法与方式的不同,这就造成知识接收方式的不同。作为高校教师,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师发展中心这一中间媒体,可以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新教师提供专门的学习平台。比如,师范院校的教师大多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具备从事教学的基本素质,可以为工科学校的教师提供理论学习指导;工科学校教师可以为师范院校的教师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同一学科之间的交流,重点大学的优秀教师教学视频可以供一般高校的新教师分享,从而带动本学科教师研究教学,促进教学。
(四)建立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
从个人角度而言,由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自非师范院校,这些教师当中大部分都是重点大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但是刚毕业就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缺少教学实践;况且部分高校由于教师资源缺乏,青年教师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观摩学习而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存在毕业就上岗的现象。当前高校教师科研压力重,教学意识淡薄;改变了过去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局面,不是为了教学而从事科学研究,而是为了科研而从事科学研究。由于种种不完善的教师培养制度,淡化了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导致教师个人产生厌教、积极性挫伤等问题;引导高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以使教师培训制度化,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从教学管理来看,一线教师从事教学的能力严重不足,不论是重点大学还是非重点大学,教师讲课过程基本就是电影式播放,没有经过扎实、充分的备课过程,从而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吸引力,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形成一系列恶性循环。在部分优秀教师看来,新教师基本不具备从事高校教学的能力。通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能够有效带动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这也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的关键所在。
(五)为教师发展提供现实条件支持
作为一个专门为高校教师服务的部门,其存在有必然性和必要性,也是为高校教师发展提供现实条件,为教师教学的发展创造一种条件,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为教师的生活与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实体性的教师咨询与治疗机构,能够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就无法从实处着手。教师发展应该有专门为教师发展的机构才是关键,没有组织机构与制度的保障就无法实现预想目标。教师发展中心是为教师发展而设置的专门性治疗机构,不但要为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且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这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存在的现实意义。作为实体性机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以经常举行学术交流,让年轻教师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与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又是一季秋风爽,又是一年硕果香。今天,我们满载着教育的丰收喜悦和对新学年的美好畅想,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欢庆我们第二十九个教师节。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我个人及全体生活指导教师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教师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在这喜迎教师佳节的美好时刻,我有幸被评为优秀生活指导教师上台作表态发言,心情非常激动。我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关心培养以及同事们的密切配合、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在此,请再允许我向曾经关注过我的各位领导、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会作表态发言:
学校宿舍是学生的第二个家,作为生活指导教师首先要从宿舍的常规管理抓起,只有抓好宿舍的床铺整理、卫生和纪律等常规,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比安静、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落实学校制定的《住宿生的日行为规范》、《优秀寝室评比》和《群星璀璨揭示板》的争星活动等,有评比有奖励,调到了学生的积极性,实施过程中做到了“三勤”即嘴勤、手勤和腿勤。遇到问题及时与家长和班主任联系,形成教育管理的合力,加之我们每位生活老师精心准备组织的“快乐星期天”活动,丰富业余生活,集体舞成了我们生活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致使宿舍的氛围更加整洁、融洽、富有生机。不仅有一个如家的环境,还培养了学生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做好宿舍的常规工作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任务已完成,用校长的话说,生活指导教师既是保姆又是教师,是学生在教学区生活的继续。我的理解是即关心住宿生的饮食起居又要关心其受教育的成长过程。因此,我们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到有耐心有爱心又要细心,“假如她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她”来鞭策自己的工作。留意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答疑解惑,做到因材施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学会宽容待人,谦恭礼让,惜时守信。同学们之间能够团结互助,建立深厚的友谊。让学生感觉到宿舍这个大家庭不仅有一个如家的温暖,他们的课堂老师还在。不仅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还学会了知识。除此之外,我与同事们能够,一起在生活区的这片天地上打拼,团结一致,奋力进取,经历了风雨,见到了彩虹。做到了确保安全无事故发生。
拼搏与收获同在,付出与回报并存。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得益与过去的一点点成绩,而成绩只能作为对我的工作的一种肯定,它将更加鞭策着我的前进,是我孜孜不倦的不竭源泉。
关键词:高职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计划行为理论
作者简介:阳先荣(1984-),男,江西南康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李红浪(1973-),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4-0005-05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202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使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求扩大高职教师的数量,也要求高职教师有过硬的质量,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持续专业发展旨在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作为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活动,它需要正确处理高职教师行为与态度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此,本研究以经典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为基础,以此来不断探索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行为意愿的因素,有效推动高职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
一、研究理论框架构建
菲什宾(Fishbein,1963)最早对人类行为的决策机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人类行为的态度决定行为的意向,反过来人类预期的行为结果又会决定行为的态度[1]。通过对态度与行为两者进行研究,威克(Wicker’s,1969)认为态度很难预期行为。此后,社会心理学家不断探索行为和态度之间的关系。1980年阿杰恩和费什宾(Ajzen&Fishbein)从预期价值模型的态度研究结果中总结出理理论。该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行为表现合理地推断,而个体的行为倾向又是由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准则决定的。但是该理论在提出后,很多社会心理学家对它在态度和规范之间存在模糊不清的边界问题提出批评。
针对这一问题,阿杰恩引入了感知行为控制变量,在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见图1)。其核心要点是,个体的行为表现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三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行为态度(Attitude),是指一个人对特定事件的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它受行为信念和成果评价的共同作用。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指的是为对个体思考某一行为重要性的感知与预估,它是对准则的认识以及与他人意见保持一致的动机水平。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指对控制因素的认识以及感知的促进因素,表现为个体进行某一行为所感知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这三个因素在概念上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关,共同决定人的行为模式。另外,与个体有关的个人及社会文化因素会通过行为信念来影响人的态度,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取向。计划行为理论是一种衡量人类行为导向的预期模型,在提出后大量的调查数据和研究结果都证明这一理论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为基础来构建高职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倾向的理论框架。
二、实证分析
(一)研究内容
计划行为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视角来分析和预测人类行为,经过实践和不断的调查研究也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并被广泛应用于行为科学的相关领域[2]。因此,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高职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研究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了明确各因素对高职教师的影响,推动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本研究基于以上理论的分析构建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倾向的理论框架(见图2)。
1.行为态度对持续专业发展行为倾向的影响。高职教师专业态度是指教师对持续专业发展所持的赞成或不赞成的程度,是对专业发展行为的总体感知和评价,它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3]。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因此,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中,无论是从情感还是认知维度,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为倾向都容易受到专业持续发展态度的影响。对专业化发展持有积极态度的高职教师,其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行为可能性就越大。相反,对持续专业发展持消极态度的高职教师也不太可能主动发展自身的专业能力来增强个体的职业素养。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态度直接决定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行为倾向的形成。
2.主观规范对持续专业发展行为倾向的影响。主观规范是一个人对某种特定行为后果的信念和对行为后果的主观估计,包括感知的社会压力以及他人和学校对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影响。在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决策中有重要影响的群体是周围朋友与同事以及学校。周围的同事和朋友构成了教师的主要朋友圈,周围朋友和同事在专业和事业上的不断发展会对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另外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也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推动作用。
3.知觉行为控制对专业发展行为倾向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与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指的是个体进行某一行为所感知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以及在实施某一行为时的促进和阻碍因素。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知觉行为控制是指教师对专业发展内外因素进行控制的感知程度,从内部因素讲,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具有条件的自信程度,如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外部因素主要是个体能否有效控制面临的工作压力、同事关系和可用资源等。“知觉行为控制对于个体完成某项行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树立相应的信心,信心依赖于对技能、能力、时间、成本等的感知”[4]。因此,个体所感知的行为控制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实际行为,当高职教师对自身专业化发展能力有极强的自信的时候,那么高职教师就会有强烈的行为倾向。当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有外部资源和自我能力阻碍的时候,高职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会降低,从而不会认同持续专业发展的行为。
(二)数据和方法
本研究使用问卷是在阅读大量与计划行为理论有关的文献基础上,通过征询总结专家意见与借鉴国内外的相关问卷编制而成。问卷除了受访者的姓名、年龄、收入等基本信息外,探究的着重点为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态度、专业发展主观规范、专业发展知觉控制。问卷一共分为20个题目,其中,行为态度8题,主观规范7题,知觉行为控制5题。受访者选项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的方式(1代表非常不赞同―5代表非常赞同),相应选项得分越高,表明该方面越积极或能力越强。
本研究预调查为随机抽取南昌市4所高职院校,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84份,预调查结果的分析为最终问卷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问卷的数据来源为江西省10所高职院校,本研究发放问卷8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752份,有效问卷率为94%。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三)因素影响分析
本研究以752份有效问卷为基础,通过对收集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潜在因素的路径系数和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见表2。
(四)研究结论
基于计划行动理论,通过对江西省高职院校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专业发展态度。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态度对专业发展行为倾向有一定的作用。高职教师的CPD态度分为情感和认知两个部分,从这两个角度看,对自身职业发展有清晰理智的认识,喜欢热爱所从事职业的教师进行持续专业发展的可能性越大。从数据方面来看,态度越积极、情感越愉悦、内源控制能力越强的高职教师越能进行持续的专业发展。
2.专业发展主观规范。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观规范对专业发展行为倾向有很强的影响。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相比于普通院校的教师,高职教师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压力较大。个体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教师都很优秀,科研能力很强,教师会感到较强的竞争压力,迫于稳住自己的现有地位,高职教师也会在这种氛围中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另外,来自朋友的建议和成功经验会比较乐于接受,因此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会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专业发展知觉行为控制。当高职教师认为进行持续专业发展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越丰富,那么教师进行持续专业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个体在社会上扮演着很多重要的角色,高职教师是教师的同时,既是父母也是子女,那么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重担。如果高职教师家庭比较困难,需要照顾子女等家庭琐事,那么就没有多余的精力用于充实自己。每个教师所在的岗位不同,所在岗位工作比较繁重,甚至需要加班,那么教师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消耗在工作上,更不用说专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家庭条件越好,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高职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行为倾向就越强烈。
三、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有关学校的育人大计和教师队伍的稳定,也有关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毋庸置疑,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会对教师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种影响转变为一种激励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为。
(一)培养高职教师积极的专业发展态度,加强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
专业发展并非发生在一个孤立的时刻,它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过程[6]。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把教师的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融为一体,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高职教师要想进行持续的专业发展,首先要对持续专业发展持认同观点,在认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过程的不断摸索从而达到内化,这一过程都需要积极的态度。它表明高职教师真正把自己的岗位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并为之奋斗。为此,学校管理部门在源头上要招聘真正热爱高职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发展过程中要树立榜样的力量,并将榜样的行为转化为教师内在的行为,最终实现角色的认同。
在倡导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趋势下,在知识信息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5]。教师如果坐吃山空,不跟随社会的步伐进行不断的学习,那么教授给学生的也必然是落后的知识,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从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培养教师自我导向学习,教师自己规划促进自我学习的活动,自己制定学习的目标,主动地学习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在专业认同的基础上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会汲取到更多的知识源泉,并不断的激励发展,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和持续化。
(二)培养高职院校持续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
高职教师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高职院校是高职教师的工作场所,来自学校的学习氛围,发展前景和行为指标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创建浓厚的氛围。首先学校的发展应贯穿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这种来自学校的推力会形成群体学习的氛围,推动大家共同学习,进而影响高职教师的行为意愿转化为持续学习行为。其次要创建宽松的心理支持环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发展队伍,因此教师在复杂环境和与压力挑战之下对教师事业保持饱满的精神和对持续专业发展的热情就至关重要,尤其是处于职业倦怠期的高职教师,这就需要学校提供宽松的环境,不仅在硬件设施上如娱乐放松设施,还要在软件上如积极的校园文化等方面做出努力。第三,学校要加强团体合作的氛围。同伴反馈是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当教师与同伴公开分享他们的实践并愿意接受反馈时,教师的学习得以巩固[6]。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和学校合作共同进行,既要从教师的个人需要出发,也要与学校的发展实际相符合。在确定专业发展目标时,教师的主动参与能保障专业发展活动的有效进行,个体总是乐于接受自身参与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或结论。当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转化为教师和学校共同来完成的时候,高职教师的专业学习会更有效。
(三)加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培训
Benner的专业人员发展模式认为一个专业人员的发展要经历新手、高级学习者、胜任者、熟练者以及专家这五个由低到高的阶段。特定阶段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如刚入门的新手因为缺乏经验,这一阶段的学多数是接受性的和获得性的。当发展到专家这一高度时,专家对所在岗位的职责有了自己独特的解读,并能够能够根据情境的转化来自如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通常更多的是采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策略。
基于此,推进高职教师持续的专业化发展,除了从教师自身着手外,也需要对高职教师的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首先要明确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根据教师的所处的发展水平阶段制定相关的专业发展目标。初入职者要尽快熟悉教学环境和进行相关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职业老手则强调教学职责、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新思路等方面,多方面、持续、多元的来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其次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的周期性,而且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教师之间相互探讨教学方法和思路有利于取长补短,相互碰撞思想的火花,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最后,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需要相应保障。高职教师扮演着多重的角色,并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只有在满足了自身生存需要的时候才会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正如Vygotsky曾说的,“当生活的问题解决了的时候,教育的问题也将会得到解决”。因此高职教师在没有家庭的后顾之忧和沉重的工作负担时会能更关注自身的持续专业发展,把学习看做是自身发展的活动。
(四)建立反思性专业发展模式
当前研究的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模式主要有自我指导专业发展模式、发展过程模式、培训模式、工作场所学习过程模式等,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点也会有其不足之处,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重视对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不断反思与调整。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强调反思和行动研究,重视反思是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它需要我们对自身行为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分析。正如拿破仑所说“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从反思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是推动高职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动力。
反思性专业发展模式就是高职教师从教育问题出发通过假设与实验自觉地调节自己的专业发展思想和行为,不断地进行认知理论的自我构建,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通过反思为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发展的内外在机遇。一方面要强化高职教师的专业意识,培养其反思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培养高职教师前瞻性、监控性、批判性的思维,避免僵化和模式化的观念,围绕工作岗位发现需要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要营造反思的氛围,增加高职教师反思的毅力。所谓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揭短”,发现自己的不足,高职教师承担着教师这一角色,社会地位相对受尊重,并且在经过职业的提升发展后获得了一定的声望,因此进行自我反思需要勇气和毅力。同样我们要需要创造一个宽松、信任和包容的环境来激发教师内心自我反思的正能量,帮助教师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定位,使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的突破点与自我发展的上升点,持续的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Fishbein, M. An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beliefs about an object and the attitude toward that object, Human Relations, No.16.
[2]劳可夫,吴佳.基于Ajzen 计划行为理论的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J].财经科学,2013(2):91-100.
[3]崔丽霞,等.青少年抑郁综合认知模型及其性别差异[J].心理学报,2012(11):1501-1514.
[4]Alt, J., & Lieberman, S. Developing Cognitive Models for Social Simulation from Survey Data. In Social Computing, Behavioral Modeling and Prediction.Presented at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Computing, Behavioral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Maryland: Springer.
关键词:高校教师 评价 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与国接轨,步入了正规化、国际化的新时代。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数量不断增加,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建设大规模培养多方面人才,另一方面,也使得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高等学校若要生存并且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优秀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前提,是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实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保证。
上个世纪末,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评价模式被引入了我国,并开始在基础教育领域广泛试行。但由于一些原因,迄今为止,我国高等学校还普遍沿袭着以奖惩为目的的奖惩性教师评价。这种评价体系其自身存在一些弊端,已逐步成为制约高校教师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改革高等学校教师评价体系,以适合高等学校教师的身心特点,更好地促进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
一、高等学校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实施措施
高等学校教师专业的成长是指教师把教学工作看作是一种专业,把获得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改进看作最大的成就,并从中得到满足,而把外在的奖赏当作是外在的推动力。高等学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是要激励高校教师的终身发展、长远发展,而不是追求短期利益。
(一)加强评价过程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该制度强调评价过程的开放性和透明度。所谓开放性,一方面,是指评价主体的开放性,评价的主要参与者除了领导及教育专家之外,也要发动同行教师以及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另一方面,评价工程的开放性是指评价途径的开放性,即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如座谈、听课、说课、评课、查阅相关资料、调查问卷等,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公正。所谓透明度,指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公开化,对评价程序、评价内容、评价手段应该使评价对象知晓,消除评价过程的神秘感,并置评价结果于公众监督之下,有效地进行专业上的自我提升与改进。
(二)强化高校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对于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对于评价的重点和难点了解最为准确。因此,强化高校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同时,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主动收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积累的教学数据,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归纳总结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效果中的反应情况,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反思,从而找到科学的提高和改进方法。
(三)培养高校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
近年来,教育学者研究发现,教师作为个体通常能够主动地从同行、领导和学生那里去寻求而不是消极地坐等反馈信息。通过寻求反馈,教师能够就获得信息进行反思。然后,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自身专业发展方式,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此外,教师评价不应该是单方面的,教师在对同行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过程也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也是把自身的想法真实向对方表达的过程。通过同行互评,教师之间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借鉴。因此,高等学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应当采取教师和大学生民主参与、全员评价、全面评价和共同进步的模式。
二、高等学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主要方法
(一)自我评价法
高校教师的自我评价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根绝高校教师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一般以一个学年为周期。评价过程分为前期准备,自我评价,征求意见和经验总结四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建立教师评价小组,由领导、专家和教师共同制定教师自我评价标准,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共同商定预期达到的评价目标。自我评价阶段,主要是高校教师参照评价标准,通过大量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多种信息和资料,对自身的教学工作做出全面、真实、有效的书面评价。征求意见是指在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发现自己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困难、问题等,领导和教育专家通过同行互评、学生反馈的方面收集大量资料,发现教师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反映出来的问题,就这些问题不断与教师进行沟通,以帮助教师改进缺点和不足,并对评价方案做出相应修订。经验总结阶段主要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帮助教师改善今后的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自身素养,从而实现教师的长远发展。
(二)全方位反馈评价法
全方位反馈评价法主要包括评价项目制定,选择评价者,收集评价信息,制定行动计划,评价结果反馈几个部分。评价项目制定,通过分析教师评价的需求性和可行,制定教师评价方案,手段等。在制定评价项目后,选定相关的评价人员,并对评价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说明评价目的、方法、目标和预期效果等。评价人员接受培训后,对于此次评价项目的信息有了全面的了解,着手收集有关评价对象的各方面信息,评价信息要求全面、准确、深入。信息的收集可以采用调查问卷法、学生访谈法、同行互评法等多种手段。信息收集好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归纳总结出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根据结果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最后,把评价的结果和建设性意见反馈给教师本人,并倾听教师的意见,修改并完善项目方案。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提高高校教师素质,促进高等学校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积极有效地开展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的现实表现与教师的未来发展的融合,从而实现教师个体与学校组织的共同发展。高等学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需要我们将有效的实施措施和科学的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得到科学、全面、深入的评价结果,使高校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内取得不断的进步,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高等学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琼.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成长[J].教育评论(福州) ,2002,(3)
[2]刘玉红.试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09,(4)
[3]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