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间故事范文

民间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间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间故事

第1篇:民间故事范文

【关键词】东北民间故事;叙事策略;叙事时间顺序;倒叙;插叙;预叙

【中图分类号】I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005-6

民间故事属于叙事文学的初级形态,相比于文人创作、尤其是小说形式及理论成熟后的1 9、20世纪的中外小说那种精心构设而言,其叙事策略有明显的单纯和重复特点,但却不能因其单纯或重复而得出其文学价值粗劣的评价,它不仅作为文化现象,就是在叙事策略方面也存在着值得研究的诸多问题。

俄国理论家普罗普1928年发表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首开叙事学研究先河。在当时,俄国形式主义之风大盛的总体形势下,他在思想资源上与形式主义同出一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而选择的研究对象却意外地朝向与俄国形式主义研究材料距离很远的民间文化,这种选择的原因虽未能见到普罗普自己的说明,但可以推测,就是因为他看到这块土地上有可耕之处。

就普罗普看好民间故事作为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说,我们起码可以从中发现几个问题,作为我们研究东北民间故事叙事策略的理由:其一,中外民间故事都有着互相沿袭和影响,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改写现象不足为奇,也就存在着结构主义最感兴趣、最容易解释的“规则”。普罗普是从“功能”角度人手并得出结论:民间故事只有7种角色、31种功能。这恰恰就是因为民间故事的重复现象明显,“规则”也容易总结析出。而到了后经典叙事学那里,已经发展为解构主义学派的希利斯·米勒还是着眼于“重复”在做文章,这说明了,重复这一现象,本身就应该是叙事学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从而民间故事在普罗普之后也不应该因其叙事策略单纯而不被叙事学注意。其二,民间故事的生命,与其叙事策略密切相关。民间故事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长久流传,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叙事策略单纯,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值得从叙事学角度研究。其三,普罗普对叙事学理论的首建之功已成定论,但他的民间故事形态研究只着眼叙事功能,存在一个被保尔·利科尖锐指出的缺陷,就是忽视时间问题:“普罗普从不考虑他的功能在什么时间中接续。”利科的观点启发我们,应该注意民间故事的叙事时间研究。

现在我们回到本题——东北民间故事。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民间故事一样,东北民间故事文本海量,与中原文化有明显的承袭关系,又有东北文化的独特性。它故事形式比较简单,适于口头流传,但同时也具有叙事文本所应具有的诸多叙事因素,并表现出独特的一面。尤其在叙事的时间顺序方面,它以其相对富于变化的行文方式反映出特定的东北地域文化,具有鲜明而丰富的内涵,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长期以来东北民众对所处地域环境的生态适应与文化选择。本文旨在对东北民间故事的叙事时间顺序及其主要分类进行阐释,以彰显其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蕴。

一、叙事学的时间理论及术语

叙事文本在对事件描述的进程把握上,属于一种时间艺术。叙事时间在更多注意人物经历和命运的一般读者那里容易被忽略,但从叙事策略角度看它有重要意义。对此,甚至有叙事理论家断然说:“情节变形就是在新颖的体裁、类型和单部作品中一再贯彻时间塑形的形式原则。”

因为叙事学理论是从法国兴起的,许多术语都来自法语词的翻译。在法语中动词有明显的时态标示,其时态划分比英语还复杂和细致一些,所以导致叙事学理论关于时间的术语翻译成汉语后,有明显的简化,也给我们的理解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但也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三个时间表述区域。

叙事学理论对时间的研究说法纷繁,如保尔·利科等学者将其分为讲述时间、被讲述时间和讲述/阅读虚构经验时间三个维度,热奈特和查特曼则都主张,将叙事时间的讨论限定于两个维度里展开,即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辨析这对概念,是对故事文本进行时间维度分析的前提。所谓故事时间,指故事(底本)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呈不可变易的顺序时间序列形态,是一个常数;而叙事时间是它们在叙事文本(述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长短、先后均可重置,是一个变数。长久以来这两种时间之间的差异为作家提供了施展其叙事才能的天地,而这两种时间的距离,也是造成情节张力的主要原因之_。

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关系可分为顺序、时距、频率三个方面。热奈特说:“研究叙事的时间顺序,就是对照事件或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的排列顺序和这些事件或时间段在故事中的接续顺序。”他将顺序又分为两种:一是叙事时序,是文本展开叙事的先后次序,是事件和时间在文本中的实际排列顺序,它潜隐于文本之下,可以变化不定;二是故事时序,是被讲述故事的自然时间顺序,是故事从开始发生到结束的自然排列顺序,是固定不变的。热奈特主要以“倒叙”和“预叙”来涵盖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根据东北民间故事的文本从倒叙、预序以及它所具有的另一种特有的叙事时序——插叙等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东北民间故事的倒叙:“已完成”性叙事时间标示

从叙事学理论而言,所有被叙述的故事都是已经发生的,否则无法叙述。“叙述只能在被叙述的事情发生之后进行,这是不言而喻的。”在小说等叙事文本中,尤其是19世纪现实主义体式成熟后的小说中,时间的“已完成”性质经常不被明确标示出来。而民间故事作为叙事文本,其“已完成”的故事时间性质却经常被标示。东北民间故事与所有的民间故事一样,对事件在时间“已完成”这一点上不回避标示,故事的开端无一例外的都是“原先”、“从前”、“相传”、“在早儿”、“很久以前”、“这是早些年的事儿了”、“不知是哪辈子的事了”等等。这种以一两个词或短语构成的故事引导语,简要地实现了“话语的现在时”与“故事的已完成时”的巧妙结合。这种叙事方式,透露出的是经验主义的训导口吻,造成一种“亲历”(不是讲述者亲历,而是他人亲历)意味的真实性效果,让听者(年轻人或孩子)知道,这不是讲故事的人编造的,而是真实的。这种特点符合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教育文本特点。同时,又狡猾地留有听者的自我选择余地,即,我是听来的,你可信可不信。

除了整个故事叙述上所采用的这种引导语倒叙的特征,在许多东北民间故事的具体的叙述过程中,可以看到某些故事段落间也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这种整体倒叙方式内部的倒叙被称为双重倒叙。

倒叙是对时间上“已完成”往事的追述,是“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一切事后追述”;无论倒叙还是预叙,相对于它们所跻身的叙事而言,在时间上都构成第二叙事。为了进一步辨识倒叙的种类,热奈特还引入了两个概念,一是“时间倒错的跨度”,即倒叙和预叙部分的时间与“现在”的时刻,即故事中断插入倒叙或预叙的时刻之间的一段距离;另一是“时间倒错的幅度”,即倒叙和预叙本身所涵盖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故事时间。借用这两个概念,根据倒叙与第一叙事之间在时间跨度和幅度上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倒叙分开阐述:

外倒叙:倒叙的时间起点和全部时间幅度都在第一叙事时间起点之外且与第一叙事时间的起点不相连续。各种倒叙在叙事中的功能亦不同,外倒叙通常用来回顾补充人物的历史或经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发生在第一叙事中的事件。

例如《牧娃和他的黄骠马》,故事开始讲述了在大草原上有一个牧娃和阿妈相依为命,牧娃有一匹骏马,很想骑着它去参加那达慕大会,但是阿妈不同意。接下来故事讲:“原来,牧娃的阿爸是草原上有名的猎人。就在头一年……”牧娃的阿爸为了保护黄骠马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阿妈不让牧娃骑着这匹马远走。这段叙述中,事件发生的起点和全部时间跨度都在第一叙事时间之外,并且与第一叙事时间的起点不联系,属于典型的外倒叙,并表现出阿妈对阿爸的思念、对牧娃的牵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内倒叙:时间起点发生在第一叙事的时间起点之内,整个时间幅度也包含在第一叙事时间以内;其主要功能一为补充,即填补故事的空白,另一为重复,即对过去事件的意义加以改变或补充,或在新的方面加以强调。

例如《狐仙妻子》,讲述小伙子赵勇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只白狐报恩做了赵勇的媳妇,后来暴露了仙术,县官派人去抢她,发现她已经死了。接下来,故事开始了-一段倒叙:“原来,胡金花料到了官府会来抢她,再说她和赵勇的缘分满了,就对赵勇说:‘我要走了,给你留下一把伞。……一百天后,我们还能团聚。’说完就躺下不动了。”这段叙述发生的起点和幅度都在第一叙事时间之内,填补了故事的空白,同时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混合倒叙:倒叙的事件发生在第一叙事开端之前,延续并结束在这一起点之后。

例如《金牛下凡》,从故事开始进入叙事的第一时间:在很久以前大山中有一户人家,天天上山开荒。一天,“只见从东南方射来一道耀眼金光……山下金光闪闪,站着一条像小山一样的大金牛。”到此,都是故事的第一叙述层。接下来进入了对大金牛来历的倒叙:“原来,大金牛是太上老君的心爱物……大金牛到了人间,就落到夹皮沟这座大山下。”这段倒叙的事件时间发生在第一叙事开端之前,却延续并结束在这一起点之后,属于混合倒叙。往下故事的叙述又回到了第一叙述层:“打那以后,王宝经常看到金牛,有时耕完地,王宝就跑到大金牛身旁,一边摸它,一边和它唠嗑。”在这段中的倒叙对第一叙述层有一定的影响,即交待了大金牛的来历,而这事实是读者在一般情况下难以了解的,这样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下面的叙述,对于王宝和大金牛结下的的深厚隋谊以及大金牛的神奇本领便欣然接受了。

运用了倒叙的叙事文本,必然在宏观上打乱了故事时序。倒叙在西方的叙事传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开端一节即为典型的倒叙。中国古典小说理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叙事时间的概念,但也从另一角度涉及到了这一问题。如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文中说:“《三国》一书,有添丝补锦,移针匀秀之妙,凡叙事之法,此篇所缺者补之于彼篇,上卷所多者匀之于下卷,不但使前文不拖沓,而亦使后事增渲染,此史家之妙品也。”他举到了许多例子,实际上这些例子也都是倒叙的一个种类。中国古典小说中所谓的“倒卷帘”法,指一件曾经发生的事在前文没有交代,而在后文叙述相似的事件时顺便带出,也依然是一种特殊的倒叙技巧,只不过力求表现上做到自然无痕。

由此可见,东北民间故事虽然是一种民间的初级形态的叙事文学,但是在叙事时序上却天然地承接了我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技巧,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整体的共同特征,说明其在艺术手法上并非简单而粗陋的,相反是丰富而多样化的。

三、东北民间故事的插叙:对另一空间故事的零度时间引入

如果说倒叙是对往事的追述,那么对同时发生的两件事甚至多件事的处理便涉及到了插叙。托多洛夫认为,叙事的时间是一种线性的时间,而故事发生的时间则是立体的。在故事中,几个事件可能同时发生,但是话语必须把他们一件件叙述出来;一个复杂的形象就被投射到一条直线上。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截断这些事件的“自然”联系,即使作者想尽量遵循这种接续。这在主故事叙事时间上是停顿,或称为“时间零度”。为了摆脱这种以线性叙事展现立体故事的困境,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者采取的方法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按下不表。且说……”即放下正叙述的一件事,掉头去叙述另一件事,称之为插叙。插叙也是叙事顺序的一种类型。对于插叙,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评点《水浒传》时称之为“横云断山法”,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称其为“横云断岭”、“横桥锁溪”。

插叙往往是以全知叙述两个事件的知晓和随意调度为前提的,因此在民间故事中也多有运用。东北民间故事的情节并不十分复杂,但或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了引入其他的人物,或便于读者了解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使用插叙的作品数量众多。

例如上文提到的《金牛下凡》讲述大金牛下凡的第三年发生了大旱,王宝到处给它找水喝,大金牛可不白喝而想着报答乡亲们。接下来又讲述了一件事:“太上老君骑惯了牛,用别的坐骑觉得不爷台,骣屁股,耽误采药。他找到玉皇大帝,请求把金牛赦回来。……”这段插叙就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使读者清楚了金牛面临的处境并为之产生担忧,而且领起了下文情节的继续,对于后面大金牛宁死不回天宫的选择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类似的例子还如《一只金鞋底》,在叙述了一个姓秦的因为想独占刨沙子刨出的半截金鞋底而打死了姓迟的弟兄,被关在了县衙的大狱里而案子未破后,暂时放下了这个情节,“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接着讲述另外的故事情节:“再说,和筒子沟挨着的海龙县有个叫香炉碗子的地方,也有两个人淘金,叫张老三和李老四……”用“再说”将故事情节从主要情节链条上一笔宕开,讲述了他们俩也挖到了半截金鞋底却互相推让,谁也不肯要,直至遇到了微服私访的县太爷,与前面那半只惹出人命案的鞋底对成一只完整的金鞋底。这段插叙首先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为后来案情的破解做了铺设;同时引进另外两个人物,并与前两者的道德品质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民间文学奖善惩恶的道德主题,凸显出东北民间故事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

又如《鸡蛋石沟》,故事前面叙述了财主的女儿山音喜欢上了长工小猪倌,偷偷把自己的私房钱借给他去采参。小猪倌进山发了大财,给山音买了好多东西就往回赶。接着插叙山音的经历:“再说山音姑娘,自打小猪倌一走,她就得了一场大病……”全知叙述者以这种方式告知了主人公命运的发展,使读者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关注着故事的进展,并意在表现山音对小猪倌的情深意重。而且通过财主前后态度的鲜明对比,也达到了一种叙事的喜剧效果,体现了东北民间故事所具有的幽默、诙谐、讽刺的艺术风格。

总的看来,东北民间故事中的插叙的功能一,是使故事的线索更加丰富,便于引进其他的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二是使得叙事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避免行文冗长累赘,调节了阅读心理,使行文富于变化,一波三折。通过插叙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表达了人物较为丰富的情感世界,表现出叙述者对于丰满多样、摇曳生姿的叙事风格的追求,这正是其意义所在。同时,在运用插叙的手法时,多会使用一些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标志性的词语,如“再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等。

四、东北民间故事的预叙:对未来时间的预知讲述

与倒叙相对应的叙事时间还有另一种形式——预叙。

预叙是对未来事件的暗示或预期,是指“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它以对故事时间的局部调整而不是整体上的倒置而区别于倒叙。从叙事效果来说,预叙事先揭破了故事的结果,破坏了读者急于发现最终结局的阅读期待,但它却造成了另一种性质的心理紧张,即询问这样的结果是如何会发生的而更加关注故事的进展。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预叙运用得极为普遍,几乎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大都在入话之后、正话之前点出故事梗概,使用的目的已经不在于设下悬念而在于以“结果如何发生”来吸引阅读、推动情节了。

东北民间故事中预叙的例子并不太多,但有的故事也体现了运用预叙的独特效果。如上文所举《狐仙妻子》故事中胡金花对赵勇说:“我要走了,给你留下一把伞。……一百天后,我们还能团聚。”即是在倒叙之中插入预叙的例子了。

再如《尤素福》中尤素福给国王圆梦一节:“尤素福开始圆梦了,他说:‘你梦见的七头肥牛,预示我国要连续七年大丰收。这个结论对不对,需要用七年的时间来验证。七年后,我在来圆第二次梦。’接着故事讲真的一连七年大丰收,验证了尤素福的话。到了第七年最后一天,尤素福来到王宫,对国王说:‘七年歉收、大灾大难明天就要降临了,后七年王位暂由我来坐,等度过七个灾年就好了,那时,王位仍然属于你的。’国王同意了。多灾多难的年代到来了。尤素福想尽一切办法拯救穆民。……”

这段预叙发生在第一叙事时间以内,它的作用是填补了后文对“七年间”发生事情的叙述上的省略,目的不仅仅交代了故事情节,还引起读者对下文故事的兴趣,使阅读的目的集中于“如何想办法拯救牧民”了。另外也改变了一般民间故事的相对单调的叙事节奏,使行文富于变化。

结语

综上所论,东北民间故事中叙事时序的特点是:整体上以倒叙为主,但不乏使用了插叙及预叙的手法的作品,往往是几种叙事顺序穿插交替地进行,使读者不会因节奏过快或单调而感到疲劳,展现出了多样的行文方式。它们在文本中起到了特别的作用并具有特别的意义,或者对所讲述的情节具有强调的意味,或者显露出人物的某种性格,或者表露出叙述者的某种情感态度,或者有意造成某种特殊的氛围,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些叙事时序的交错使用就形成了东北民间故事独特的微观叙事节奏。

第2篇:民间故事范文

一、幼儿园民间故事教育资源库开发

(一)民间故事归类整理

我们首先依据“思想内容、故事情节、语言特点”来遴选民间故事。“思想内容”是指选择积极向上、能引导主流价值观的民间故事,避免带有迷信色彩的故事产生不良的影响,如选择《无锡排骨的来历》中所反映出的“帮助、感恩”品德教育价值对幼儿社会认知经验的积累有促进作用。“故事情节”指结构简单、主线清晰、有重复情节的民间故事,如《阿福阿喜》《老鼠嫁女》等民间故事都是适合幼儿学习的短小故事。“语言特点”是指语言结构工整,对话简短,反复、排比、拟人等手法运用的民间故事,如《金饭碗》《勤劳是金》等故事的语言都有反复的特点。

(二)民间故事改编加工

是指在不改变原故事框架、寓意、人物等基础上,对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加工。比如“妈妈语”的运用更适合初次接触民间故事的小班幼儿。所谓“妈妈语”,是孩子在0-3岁阶段学习语言的时候,妈妈经常用的、特有的语言,叠词的使用是妈妈语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妈妈语出现在故事中,幼儿会觉得非常亲切,很快就进入到故事情境中去,幼儿对民间故事的兴趣也提高了。另外,可遵循“儿童故事”的一些要点进行改编。很多民间故事都是以叙事的方式讲述故事原委,故事中的对话、心理活动等都是比较贫乏的。因此,在改编时可加入儿童化的对话,突出对话的反复、工整等。在不改变故事结构的前提下,将复杂的情节简单化、反复化,对过于繁杂的篇幅进行删减加工等。

(三)建设民间故事资源库

我们开展了“民间故事资源库”建设,共收集筛选了100多个吴地及外延民间故事;制作、搜集了民间故事教学视频20多个;整理民间故事教学活动歌曲20多首;制作民间故事教学PPT100多个;整理民间故事主题成果汇报课本剧视频20个左右;搜集民间故事教育的相关图片若干。具体包括:

文本资源:建立了民间故事文本化资源,100多个民间故事,30个左右的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为教师开展民间故事教育活动提供了便捷的前提条件。

信息化资源: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制作了影像资源。我们对民间故事进行了现代化包装,用视频编辑软件设计制作了很多现代化的“民间故事视频课件”,用图片、动画、音乐等多种元素立体呈现民间故事内容。每年的民间故事课本剧表演视频,也被整理在信息化资源库中。

实物资源:在实施民间故事主题活动中,许多的头饰、头套、服装、道具,装饰的纸艺形象等实物,都整理收纳在幼儿园的“主题资源库”中。

二、民间故事主题的选择与设计

(一)园部引领大方向

园部结合时事、季节、节日等元素,引领主题选择大方向。如新学期开始,存在入园焦虑的现象,就选择“勇敢、坚持”思想系列的民间故事做主题,鼓励幼儿能以“勇敢”的心态克服心理上的害怕,开心、愉悦地迎接新学期新环境。当母亲节、“三八”节来临之际,选择“感恩、爱”思想主题系列的民间故事,让幼儿更真实地去体验和感受与亲人之间的情感。

(二)教师确定具体内容

民间故事实施主体是教师。同一个思想主题系列中的民间故事有多个,教师可确定选择适合本年龄段幼儿学习的民间故事。例如“勇敢”系列的民间故事中,大班选择《一幅壮锦》为主题线索内容,展开主题教育,中班选择《野人婆婆》、小班选择《阿福阿喜》为主题线索。在实施中,教师根据年龄及本班幼儿特点对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内容的最终确定权交由教师,教师成为主题选择、建构、实施的主体,促进教师对民间故事深入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主题实施方案。

(三)“多元智能”理论支撑主题

民间故事主题设计是以民间故事为中心,外延各种领域,挖掘多种途径,培养幼儿对民间故事活动的兴趣,发展其多元能力。民间故事是设计主题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将民间故事内容多元化地呈现给孩子,让幼儿通过听、看、讲、演、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将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与日常活动相结合,对幼儿的认识和表现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民间故事主题设计中,考]“民间故事主题可以给孩子什么经验?”“为什么给这些经验?”“怎么给这些经验?”然后从民间故事切入,整合各领域的发展目标来设计主题网络。例:大班《清明桥的来历》这一民间故事主题可以给大班孩子以下经验:对无锡有名的古桥“清明桥”的了解、它的具体地点在哪;对“清明桥”传说故事、现代故事、将来的故事有全面的了解;获得开展感恩主题“帮助别人”“小小志愿者”公益活动等社会性经验;设计“将来的桥”等创造力的培养;还可以获得收集、调查等实践性的经验;课本剧表演的前期准备、排练、表演等整个过程中,获得动手创造能力、语言表现、舞台表演及社会性能力。“为什么给这些经验?”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分析主题活动的契合程度。“怎么给这些经验呢?”通过开展多形式的活动,《清明桥的故事》《各种各样的桥》《不倒的纸桥》《小小志愿者》《我搭的桥》等集体教学活动、探索实践活动、表现表演等活动以及游戏活动、日常自由活动和环境的影响来获得各种经验。

三、民间故事活动设计

(一)民间故事活动设计“游戏化”

游戏化注重的是“自由自主愉悦创新”游戏精神的体现。在民间故事教学活动设计中加入游戏的环节,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听一听、看一看、讲一讲、演一演、画一画”,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民间故事。在区域化学习中为幼儿设计丰富的游戏材料,幼儿动手做民间故事表演道具,佩戴上服装道具在“表演区”中演一演民间故事;在“阅读区”中投放立体故事谱,幼儿边摆边讲故事;民间小游戏的加入为区域化学习增添了趣味性。

(二)民间故事活动设计“故事利用充分性”

在民间故事活动设计中,一个民间故事是否被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发挥其教育价值,故事是否能打动幼儿,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民间故事的教育价值不仅仅是幼儿听了这个故事后会讲一讲这个故事,更多的是让幼儿能被故事中人物的品德所感动和吸引。所以在民间故事活动设计时,目标定位在“通过活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乐意学习故事中人物的精神”。

(三)民间故事活动设计“结构适宜性”

民间故事活动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而设计。小班幼儿的民间故事活动设计结构简单,环节比较少,以欣赏故事和师生一起在故事情节中做小游戏为主,提问简单,以“他是谁?这是什么?”等问题为主。中班幼儿的民间故事活动设计结构完整,从故事引入、分析故事、学习对话、游戏设计几个环节设计,提问以理解分析故事的内容为主,如“故事中有谁?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等。大班幼儿的民间故事活动设计注重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以拓展实践活动、操作性活动为主,猜猜或创编故事结尾,延伸表演故事,提问比较开放,注重理解人物的品德、内心。民间故事活动设计结构适宜性,还包括幼儿主体地位体现是否充分,幼儿有较多的自主性,而不是对幼儿进行高度控制,教师一言堂。

第3篇:民间故事范文

一、东北民间故事中品德优良型的女性形象 

东北人民生活在开阔豁达的大平原之上,恢弘大气的环境造就了坦荡、真诚的性格特质。由于早期的东北,自然环境恶劣,人类必须紧密团结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东北人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乐于助人,大方仗义的性情和重情义,尚道德的品格。东北人民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呈现在寓有审美和教化功能的民间文学作品之中。民间故事中有很多承载民众道德观念或道德期望的女性形象。他们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质,贤淑温婉,仁慈善良,为人妻顺,为人媳孝,为人母慈……同时又表现出具鲜明东北地域文化特性的社会文化心理。 

(一)温婉贤淑,谦卑忍让的女性形象 

这种品格的女性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她们具有顺从和贤惠的特质,行为举止乃至思想观念高度符合纲常伦理的规范,能够满足家庭和社会等对女性的角色要求。女性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在家庭中,他们是丈夫的辅助者,是子女的抚育者,也是家庭关系的调节者。在东北民众的思想观念中,温婉贤淑的女性也是营造美满幸福家庭不可或缺的,这在民间故事对女性人物形象地塑造上得到很广泛的体现。在东北民间故事中塑造此类女性形象的故事有很多,如《贤媳妇得吉事》、《河郎》、《木头婆婆》[1]等。这类故事以贤惠媳妇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最后得到好运的情节,宣扬了民众对作为妻子的女性在德行上的规范和要求。 

(二)善良仁爱,无私奉献的女性形象 

善良仁爱被看作是源自女人天性的优秀品质。在寓有教化和审美功能的民间文学中,人们通过许多女性艺术形象表现了对于女性善良和奉献品格的赞美。东北民间故事更是极具东北人民丰富的想象和浓烈的情感。在东北生活故事、幻想故事、乃至鬼狐精怪故事和人参故事中都有具备仁爱等优秀品质的女性身影。较具代表性的故事有《蟒神下凡》、《玉叶姑娘》、《巴丽德艮》、《金梁玉柱》、《彩虹姑娘》、《火参》、《一对玉镯》、《刻薄财主的善良女儿》[2]等。这类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仁慈善良的可贵品质。故事的主人公最后都善有善报,这体现了东北人民对于善良的人性的褒扬。突显出重情尚义的东北女性自然朴素的审美观。 

二、东北民间故事中人格独立的女性形象 

“受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东北女性形成了有别与其他地域的心理特点,进而形成附和东北女性气质的独特形象风格。”[3]在白山黑水之间生活成长的东北女性既具有勤劳、善良、仁爱、宽厚、大度的优秀品格,又表现出豪爽、刚毅、强健的独立人格追求。东北民间故事中塑造了许多刚健奋发,追求人格独立的女性形象。她们追求纯真朴实的爱情,对待爱情忠贞不渝,维护自己的婚姻自主。或是自尊自信,具有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意志。敢于抗争,维护自我,信念坚韧执着。 

(一)追求真爱,忠贞不渝的女性形象 

许多民间文学中都有以歌颂真挚爱情寻求自主婚恋主题的作品,东北也是如此。同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东北婚恋爱情题材的民间文学作品中,女性更为积极,富有斗争精神。在东北民间故事中,追求真爱,忠贞不渝的女性形象有富家小姐,山野村姑,甚至有多情的女鬼和狐仙妖魅。流传较为广泛的主要有《狐仙女》、《狐狸姑娘》、《三放山》、《德力格尔玛》、《九扣还阳草》和《侯三与鸟仙》[4]等作品和其所塑造的狐仙女,地主女儿,德力格尔玛,鸟仙等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女性敢于追求真爱,对待爱人坦白率真,热烈主动。当爱情经受考验时,她们藐视金钱和权势,更加注重情郎的品德和才气,“她们能用不含任何杂质且率真的爱情来维持这个世界的感情。”[5]故事中的女性敢于抛开贫富和门第差距的观念寻求真爱,对爱人包容大度,富有耐心,并且积极用行动促进婚姻的实现。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东北民间女性的爱情自主意识和淳朴的爱情观。 

(二)自尊自信,坚韧执着的女性形象 

东北粗犷开阔的地域环境造就了女性自强自立,刚毅不屈的精神品质。在东北民间文学中,女性还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诉求,还努力实现自身精神和形体上的独立和解放,表现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充满了坚韧执着,自尊自信。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伸展着被备受压抑的女性潜在力量,甚至为了人格尊严不惜牺牲生命。女性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不得不对男人有从属的依附关系,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权。但她们却通过各种方式宣布自己对权威的蔑视和不妥协,坚韧执着地进行着反抗。许多故事中的这类女性形象个性突出,注重维护尊严,当她的棱角受到打磨时,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执着地进行抗争。相对于其他地区,东北女性拥有更独立的个性,更坚韧的精神。东北女性更注重人格的独立,更在意个人的自尊。 

三、东北民间故事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 

东北民间故事作为东北人民生活真实的“备忘录”,是民众集体意识和社会生活地反映,具有深广的文化意蕴。 

(一)地域文化下女性特质的体现 

妻性和母性是女性作为人最本质的性格特质。东北民间故事中关于女性智慧和道德的表述主要围绕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进行建构的,并且表现出独具东北地域风格的本初生命力。在东北民间故事中的女性身上,有着很多源自本初生命力的诉求愿望,精神品质,如向往纯真而美好的爱情,争取幸福的婚姻。身为妻子,她们对丈夫温婉贤淑,谦卑礼让,同甘共苦;作为母亲,她们对子女宽宏大度,仁爱慈祥,百般呵护。东北民间故事中的女性身上,不仅用着共性的性别上的表征,还富有东北地域环境特质。温婉贤淑的妻性之中还有着东北女性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谦卑忍讓的品质饱含坚韧执着的精神。在东北民间故事中,有许多典型性的东北妻子形象。作为妻子,她们首先具有妻性所赋予的完美品质,温顺体贴,柔情似水。但是她们并不是一味无原则的顺从,还有着自强,刚毅等东北妻子特有的性格。善良仁慈的母性之中还隐藏着果敢坚毅的性情,宽厚大度,又具有善恶分明的理性精神。如《路明旁人踩》和《老秋莲》就塑造了两个典型的东北母亲的形象。在东北地域环境下,女性的性别特质不仅有着共通的妻性和母性的精神原型,又显现出鲜明的东北地区的社会意识和文化心理。

       (二)集体意识之中传统观念的遗留 

“民间文学作为集体智慧的创作,它必然表达着历史的集体意识。”[6]正如社会心理学家荣格所说“每一个意象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我们祖先的历史中,无数次重復的悲欢的残余。”[7]东北民间故事中还渗透着许多传统的烙印。在东北民间故事中,女性拥有相对较高的地位,在社会和家庭中有着较多的参与度和话语权,这源自东北社会中残存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记忆。 

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在以自然为基础的原始生产活动中,因承担物质生产和人类再生产的双重任务,其作用远超于男性,因而享有崇高的社会威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父系氏族,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庸。但是在许多处于相对原始的地域或部落之中,女性还居较高的社会地位。在直至明末“逐草,习涉猎,忘君臣,略婚宦,驰突无恒”[8]的原始蒙昧状态的中国东北地区亦是如此。东北人民的集体记忆里残留着原始时代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流风遗韵。从而在民间故事中创造出寓有传统思维的,凝聚着朴素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女神或神性的女人形象。从民间故事中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在东北社会中女性受到尊崇的集体无意识。 

(三)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定位 

东北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有着显著的东北女性的形象风格和精神特性,这源于独特生活环境中的角色定位,生存方式和生产条件。东北地区曾经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态。在渔猎和粗放农耕的生产方式下,“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并不明显。东北女性也同男性一起参与采摘,打猎,放牧,养蚕,耕作等生产活动。长期的劳动使得东北女性体格健硕,坚韧执着。有着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外向的性情。由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承担重要角色,其生活和活动范围十分广阔,早期的东北社会,所谓“男女之大防”的观念十分淡薄,男女在婚姻问题上较为自由,甚至女性常常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至于近世,随着闯关东移民的涌入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女性在生产生活中的角色作用不断弱化,又加之礼教的浸染,使得女性性格趋于保守,活动范围遭到压制。这反映在民间故事中就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现象,处于婚姻关系中的东北女性既具有娴熟温婉,谦卑忍让的女德观念,又有着忠贞不渝的追求,自尊自立的人格。 

参考文献: 

[1][2][4]文中民间故事作品引自《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吉林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黑龙江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3]刘微.东北女性形象风格初探[J].石家庄: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4).170. 

[5]任悦.玛拉沁夫小说女性形象论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4.35 

[6]万建中.民间文学的再认识[J].北京:民俗研究,2004(3).47. 

第4篇:民间故事范文

早先,龙井是个荒凉的小村庄。山岙岙里,稀稀拉拉地散落着十来户人家。人们在远山上栽竹木,在近山上种六谷,一年到头过着苦日子。

村边有间透风漏雨的破茅屋,里面住着个老大妈。老大妈没儿也没女,只孤苦伶仃一个人。她年纪大了,上不了山,下不了地,只能照管照管屋子后边的十八株茶树。这些茶树还是她老伴在世的时候栽的,算起来也有几十年啦。老茶树缺工少肥,新叶出的很少,每年只能采到几斤老茶婆。

老大妈是个好心的人,她宁愿自己日子过得苦点,每年总要留下一些茶叶,天天烧镬茶,在门口凉棚下摆两条板凳,给上山下岭的过往行人歇力时解渴。

有一年除夕,天落大雪,左邻右舍多少都办了点年货,准备过年。老大妈家里实在穷,米缸也快空啦,除了瓮里剩的几把老茶婆,别的什么也没有了。但她仍旧照着老规矩,清早起来,抓把茶叶在镬里,发旺火,坐在灶前烧茶。

这时,忽听“咿呀”一声,茅屋的门推开了。进来一个老头儿,身上落满雪花。老大妈忙站起身来招呼:“老大伯呀,这山上风雪大,快进屋里坐。”

老头儿掸掸身上的雪花,走进屋里,一面向灶洞烤火,一面跟老大妈搭话:“老大妈,你镬里烧的啥东西呀?”

“镬里烧茶里!”

“今天除夕,明天就过年啦。人家都忙着汆三牲福礼,你家怎么烧茶呢?”

老大妈叹口气,说:“暧,我孤老太婆穷呀,办不起三牲福礼供神,只好每天烧镬茶给过路人行个方便。”

老头儿听了哈哈笑道:“不穷,不穷,你门口还放着宝贝哩。”

老大妈听了很奇怪,伸出头去向门外看看,仍旧是松毛搭的凉棚底下两条旧板凳,还有墙角落头一只破石臼,破石臼里堆满陈年垃圾——一切还是老样子。

老头儿走过来指指那只破石臼,说:“喏,这就是宝贝!”

老大妈只当老头儿跟她寻开心,就笑着说:“一只破石臼也算宝贝!你喜欢,就把它搬走好啦。”

“哟,我怎么好白拿你的宝贝!把它卖给我吧,我这就去叫人来抬。”老头儿说完,就冒着大雪走了。

老大妈望望破石臼,心想,石臼这么脏,叫人家怎么搬呀!便把里面盛的陈年垃圾扒在畚箕里,埋到屋后那十八株老茶树的根头。又到龙井拎来一桶清水,把破石臼洗刷得干干净净,洗下来的污水也泼在老茶树的根头。

她刚把破石臼弄清爽,那老头儿带着人来了,他到门口一看,竟大声叫起来:“哎呀,宝贝呢?哎呀,宝贝呢?”

老大妈弄得越发湖涂了,指着破石臼说:“这——这不是好好摆着吗?”

“嗳,你把里面的东西弄到哪里去啦?”

“我把它倒在屋后的老茶树根头了。”

老头儿绕到屋后,一看果然如此,不禁连连顿脚道:“可惜,可惜,这破石臼的宝气就在那陈年垃圾上,既然把它埋在茶树根下了,就成全这十八株老茶树吧。”他说完话,便领着人走了。

过了除夕过新年,很快,春天到了。这年,老大妈屋子后边那十八株老茶树,竟密密麻麻地生出一片葱绿的嫩芽来。采下的茶叶,又细又嫩又香。

邻居见老大妈的茶树长得这样好,大家就砍掉竹木,收了六谷,用这十八株茶树的子,在远远近近的山头上发起茶树来。一年一年,越发越多,越发越旺。到后来,龙井这一带地方漫山遍野都栽遍了茶树。

因为这一带地方出产的茶叶又细又嫩又香,吃起来味道特别美,所以“龙井茶”便在各地出了名。

第5篇:民间故事范文

关于中秋节民间故事篇【1】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 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 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关于中秋节民间故事篇【2】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 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 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关于中秋节民间故事篇【3】玉兔入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第6篇:民间故事范文

关键词:《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汉译问题;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77-02

The Folktale,是由当代国际著名的美国民俗学家斯蒂· 汤普森(Stith.Thompson)(1885-1970)所著。该著全面而又详尽地阐述了民间故事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为了解和研究世界民间故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一本很具世界影响力的巨著。该著的汉译本《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是由郑海和郑凡等人完成,于1991年2月首次出版,译著的完成对于我国民俗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然而译本中也存在有漏译,误译等问题。译著的第四部分《民间故事的研究》,是民俗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了解和研究民俗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第二章《研究民间故事的国际组织》更是基础,因此有必要对此部分进行汉译讨论。本文以页码为序,列举译文,并附原文,再对误译略加分析,最后提供参考译文,本文力求避免吹毛求疵,误导读者。

一、《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471页,原文392页

这四种已经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重要观点,实际上已沦为一种没有根基的研究。

原文:None of these four important ideas, so widely taken for granted, had really been submitted to an unbiased study.

“unbiased”意为“客观的”。 “none of…”意为“都不”。

参考译文:这四种已经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重要观点,实际上没有一种付诸于客观性研究。

二、《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471页,原文392页

他们是卓越的法国人,他们并非处处被人接受,但是他们每一个人走过的道路都有助于法国民俗学研究的黄金时代的出现。

原文:Being the good Frenchmen they were, they did not always agree, but each in his own way helped produce a golden age of folklore study in France.

“they did not always agree”意为“他们的观点并非总是一致”。 “in his own way”表示“用他自己方式”。

参考译文:他们都是了不起的法国人,然而他们的观点并非总是一致,虽然如此,但他们每个人都用各自方式有利于创造了法国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黄金时代。

三、《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471-472页,原文392页

这一嘲笑是对其整个学派显现出来的那些建立在薄弱基础之上的思考而发出的。

原文:This bit of laughter was all that was needed to show the insubstantial base on which the speculations of the whole school was founded.

句子结构为“This bit of laughter was all……”。汉译不通。

参考译文:是需要这一点嘲笑来表明整个学派的推想是建立在薄弱的基础上的。

四、《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472页,原文392-393页

尽管对某些现论有轻微的影响,故事作为一个气象、星辰或天体神话蜕变物的古老观点仅仅为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所理解——解除了这个巨大包袱,才会有关于民间故事的描述性和健全的研究。

原文:Though not without remote influence on some modern theorists, the old idea of the tale as a disintegrated myth of the weather or the dawn or the heavenly bodies and only to be understood by the methods of comparative philology——this was discredited and the sane study of the folktale was relieved of a great incubus.

“remote influence”意指“深远的影响”。“discredited”意为“不足信的”。“this”指破折号前句内容,意指“关于故事的古老观点”。“a great incubus”原意是“沉重的负担”,此处指对故事的古老观点不信任“这个大问题”,是比喻的说法。

参考译文:尽管并非对某些现论学家没有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故事作为一个气象、星辰或天体神话蜕变物的古老观点仅仅为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所理解——此观点是不足以信的,也只有对民间故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才能消除这个巨大的谬误。

五、《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473页,原文394页

在法国,大约在1930年兴起了有效的新的民俗调查,民俗学家成功地建立了一个正式的机构和博物馆,并且成了1937年国际民俗学大会的主持者,当然所有这些民俗调查的主要兴趣不是短篇故事,而是民俗的其他方面。

原文:Even the active new generation of folklorists which arose in France around 1930 and succeeded in establishing an official department and museum and acted as host to the International Folklore Congress of 1937 has been mainly intersted in other aspects of folklore than the conte populaire.

第7篇:民间故事范文

一、结合静态式图片的讲述方式

民间的一些服饰、建筑、风俗,大多都来自于源远流长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给了这些有地方特色的人和物合理的解释。而恰恰是这些美丽的故事让我们能够去理解和感受民间文化中蕴藏的魅力。以黑白线描画《惠安女》为例,如何让幼儿也能理解并接受,而不是和以往单纯地模仿老师的范例作画呢?我想通过传说中李小姐的故事可以解释,于是我采用结合静态图片的讲述方式,边看图片边讲述。我让幼儿收集了很多惠安女的照片,幼儿对惠安女的服装特别感兴趣,他们一下子就议论开了,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惠安女为什么衣服那么短?”“惠安女为什么裤子那么宽?”“惠安女为什么要围围巾戴斗笠?”“惠安女为什么腰和手都要挂银链和银手镯?”“惠安女的头发为什么要插那么多的花?”等等,而这些问题,正好能体现惠安女的独特之处。我让幼儿猜为什么,可是猜了半天也得不出一个令大家都能接受的答案。这时,我把图片展示出来,给幼儿讲述了李小姐被迫远嫁,后来设计服装来表达心情的这段情节跌宕的民间传说。我发现幼儿对故事中提到的一些彩色布、手镯、银链、头上的花很有兴趣,观察也更仔细了。有的孩子惊奇地说:“我都没发现她的袖子是接起来的。”“原来她们是为了让海风尽快吹干不小心弄湿的裤子才要那么宽呀!”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幼儿边画边说:“包头巾是为了不让太阳把脸晒黑。”有的幼儿在惠安女的腰间画了很宽很宽的链子,说:“她很有钱的!”总之,幼儿把惠安女服饰中一些很细微的特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体验到了惠安女勤劳善良的本质。

二、结合动态视频的讲述方式

有些民间文化富有动感的美,而上述的静态图片远远不能很好地展现它的美。这时,我就考虑到用结合录像资料、视频的方式讲述,效果很好。以《拍胸舞》为例,拍胸舞的民间故事《郑元和和李亚仙》没有惠安女故事精彩,但是拍胸舞的表演十分精彩,夸张的表情动作极富动感美,所以我采用比图片更直接的方式――观看视频让幼儿感受动态的美。幼儿一下子就被视频中拍胸舞的古朴风趣给吸引住了,有的幼儿边看边模仿动作,还有的幼儿发现拍胸舞有节奏地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其每个动作都在讲一件事情。幼儿发现的这些都是拍胸舞的特征,但是我想如果想把所有的特征都重点讲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选择了动态的方面进行深入的引导。第二次观看,我采用了定格式观看方式。引导幼儿观察边提问,于是有些幼儿说了:“为什么他们头上不戴帽子要带草绳?”“绳子的头为什么是红色的?”看到幼儿已经能够观察很细微的细节,我继续启发:“你认为这个草绳像什么?”幼儿的回答真是丰富极了:有的说像龙,有的说像蛇,还有的说像孙悟空的金箍棒等等。这时,我又非常简短地讲述了关于古代闽越人崇拜蛇的故事,当我讲完时,幼儿张着嘴说:“哦!原来是这样哦!”接下来,我又借助《郑元和和李亚仙》的民间传说,解释了为什么拍胸舞的人光着上半身,且它又叫作“乞丐舞”的缘故。最后在幼儿的作品中,我看到他们都能用自己觉得合适的线条去表现自己的理解而脱离了单纯的模仿,把拍胸舞表现得特别富有动感的美。

三、结合连续性情节图片的讲述方式

有的民间文化表演特别富有情节性。以《火鼎公婆》为例,在闽南,火鼎公婆这对丑角是家喻户晓的,这对活宝的表演经历了好几个情节,比如:肚子饿了没法过年、想办法穷开心、抬大锅摔倒、吵架、和好等等情节都很有趣。我想如果把这些情节利用连续性的图片展示,再结合故事讲述,让幼儿关注到不同的情节人物的表现也就不同。在活动中,我把火鼎公婆的故事分成几个情节,画成不同的图片,然后逐一出示图片并讲述故事内容。幼儿在倾听过程中理解了火鼎公婆的诙谐装束和其动作要表达的意思,体会到了丑中见美。此外,我还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那一图边看边模仿动作和表情,幼儿发现了更多的细节,有的幼儿说:“火鼎公婆在做有趣的动作时,摆动了身体的不同部位,比如腰、头、手等”;有的说:“两个人吵架时嘴巴都变形了”;有的说:“两个人互相埋怨时,手伸得特别长”等等。同时,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找到了不同的情节表现。有的说:“我画火鼎公婆肚子很饿了”;有的说:“他们在想好办法”;有的说:“他们吵架了”;有的说:“他们开心地跳舞”,最后我还提议幼儿把每个人画的内容组合成连环画。

第8篇:民间故事范文

战蚩尤天下一统

相传黄帝即位的时候,蚩尤有兄弟81人,号称是神带的后裔。这81人全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不含五谷,只吃河石。他们不服从黄帝的命令,残害黎庶,诛杀无辜。又制造兵杖刀载大弩,与黄帝为敌。黄帝遂顺民意,征召各路诸侯兵马讨伐蚩尤,但历经15旬后,也未能打败蚩尤,只好退兵。

为此,黄帝忧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贤哲辅佐他,以灭蚩尤。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大风吹走了天下的尘垢,接着又梦见一个人手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醒来后,心觉奇怪。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吗?千钧之弩,是希望为能致远,驱羊数万群,是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

于是黄帝便派部下在天下到处访寻这两个人,结果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开始大举进攻蚩尤,在涿鹿郊野,两军摆开阵势大战。

战阵中,蚩尤布下百里大雾,三日三夜不散,致使兵士辨不清方向,黄帝便令风后造指南车,与此同时,西王母也派玄女前来,教他三宫秘略五音权谋之本,风后据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此后,双方在冀州又重新开战。

蚩尤率领魑魅魍魍,请风伯、雨师纵风下雨,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而黄帝则请来天下女魃于东荒止雨,北隅诸山黎士羌兵驱应龙至南极。最后,杀死了蚩尤,但因蚩尤有不死之身,所以又分尸葬于四处,使之不得完尸。

第9篇:民间故事范文

【关键词】兄弟 代偿 第三者

【中图分类号】I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46-02

俗话说“兄弟如手足”,但在民间故事中手足之亲却常常被外在的利益所疏远,并且常常会伴随着妒忌、陷害、阴谋、残杀等。如《牛郎和织女》《两兄弟》等,虽然也有歌颂兄弟情谊的故事如《十兄弟》等,但数量极少,且主要反映的是兄弟们共同对外,而同胞之情表现较少。兄弟故事是我国各类民间故事中通过对兄弟这种血缘之亲的种种纠葛的讲述而直接表达人们同情弱小者,鞭挞不合理的财产继承制度,从而突出人们的价值取向的故事类型。这类故事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和普遍的现实生活基础而在各地、各民族中广泛流传。在文学作品《水浒传》中李逵对宋江可谓是肝脑涂地、至死不悔,而与其亲兄李达关系却形同陌路,甚至差点因其而送掉自己的性命。文学作品正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在各大地方台的新闻节目(如齐鲁台《拉呱》节目)中这类兄弟反目的事例比比皆是。兄弟相争型故事之所以大量流传,必然是有人爱讲、有人爱听、有人爱看,从接受美学的思路来看,正是因为接受者有这个需求,这样的作品才会出现并传播。在众人看来,应该得到某些利益的人尤其是弱小者在现实中往往是失败者,而大部分接受者在很多时候也在与别人攀比,弱者小之所以值得同情,并不仅仅在于他们可怜,而是人们通过这种情感的表达来达到自我心理的满足,在讲故事和听故事的过程中自身的心理压力得以释放,这实际上是一种“代偿机制”。

一 兄弟相争结局的代偿

兄弟间发生此种矛盾冲突,一般将原因归结为财产的分配不均和妻妇(嫂子)的挑拨离间两个方面。我国封建时代,基本上都实行长子继承制原则。上至皇位,下至宗族、家庭,继承者一般都是长房长子长孙,在继承祖辈财物时他们占了绝大部分,而很多同母兄弟或庶出的兄弟则只能分得一点赖以维持生计的粗薄之物。为了争夺政治权利、王位,兄弟之间反目成仇、互相伤害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玄武门之变”在历朝历代都不胜枚举,而在民间文学中这种兄弟相残更多的是因为生活中的事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民间故事中人物命运的一个通则,一开始占尽上风的往往会受到惩罚,而受欺负者则会获得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代偿机制”最典型的表现。

在山东境内流传的“牛郎”型故事,比较著名的异文有《牵牛郎》和《黄牛分家》等,在牛郎故事中,一般都提到兄弟二人感情本来不错,但哥哥或因在外收债长期不归,或因出外砍柴而大部分时间不在家,嫂子对弟弟非打即骂,并在衣食中虐待弟弟,甚至尝试要下毒药害死弟弟,起因只是弟弟渐渐长大,怕其结婚分家时平分家产。在故事中生活气息浓厚,尤其是戏剧形式的《黄牛分家》充满了俚语俗话,如吃的肉“合合沙沙的”,“喝酒喝的吱吱哩,吃的哞甜哞甜的”等。因为弟弟只是在吃喝上受到虐待,并未真正在生命上、身体上受到伤害,因此结局里也重点关注弟弟过上好日子,如《黄牛分家》中是弟弟在老黄牛的帮助下驾着祥云飞向空中,《牵牛郎》中是弟弟在老黄牛的帮助下娶了仙女做妻子并生育一双子女,虽然最终与妻子分离,但毕竟可以每年七月初一至初七可以相见,也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对弟弟受苦和分家时占弱势的一种代偿。而对兄嫂的结局则仅限于傻眼了、晕了。在这两则故事中,如果排除“黄牛”的神性,更像是农村常见的兄弟分家故事,分家觉得吃亏的一方用来安慰自己的一种精神胜利法。而人们则在这种故事胜利的中重新找到了心理失衡的支点,建立起一种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

在山东民间故事《图小利赊大本》中,哥嫂因为贪图“小利”而和弟弟分家,弟弟在道人的帮助下得到宝贝“小利”后过上衣食丰足的好日子,哥嫂又想霸占“小利”,结果家里着了一把大火,无论是“小利”还是“大本”都随之而去。《谁砍我的高楼大厦》中,哥哥因过于贪心,在曾经帮过老雕的携带下去妖怪国装金银,弟弟上一次只装了一口袋就回去了从此过上了好日子,而哥哥非要装满三只大口袋,结果不但金银一点也没得到,反而丢了性命。《挖弟弟的眼》中哥哥在嫂子的胁迫之下将弟弟的眼睛挖去放逐深山,结果弟弟在阴差阳错之下不但治好了眼睛,还娶得美人归,而哥嫂则眼睛双盲靠乞讨度日。求财者失财,求利者失利,而被迫害者则过上了好日子,这样的结局实际上是人们在接受故事时最乐意接受的,这也是“大团圆”结局在我国戏剧中大量出现的民间基础。

二 第三者的代偿

在兄弟相争的故事中,一般会出现独立于相争双方的“第三者”,“第三者”的情感基本上是站在弱势一方的,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弱者转化为强者,这里“第三者”的出现我们可以理解为广大接受者的心理投射。因此“第三者”可以是动物,可以是宝物,也可以是人。

在“狗耕田”型故事里,狗能耕田,小鸟拉下来的是金子,料豆吃了可以放香屁甚至还可以卖,这些也都可以看做是志在帮助弱者的“第三者”,而它们在被大哥运用时,效果则恰好相反,增添了故事的喜剧色彩。

遍布我国各地的“牛郎”型故事里“黄牛”是人们生活中常见之物,而在放牛时弱小者往往有很多心里话会跟牛讲,久而久之牛自然具有了“人性”甚至“神性”,牛最终帮助主人过上了好日子,老牛即是“第三者”。而有的异文,如前面提到的山东牛郎故事《牵牛郎》和《黄牛分家》里,又出现了老舅这一人物形象,弟弟分家的目的是通过老舅实现的。这实际上说明了在山东各地老舅身份作为娘家人的特殊威严性,当然在其他省也有这样的例子,往往老舅的话一言九鼎,尤其是外甥们闹分家时,老舅的话比父母的还管用,在很多时候人们认为老舅是站在外甥的立场上是比较公允的。在山东的这两则“牛郎”故事中,老舅在弟弟提出只要老黄牛和破车而不要房屋和土地时,都同情地追问弟弟是否想清楚,他们虽然没有老牛的神力,但在分家时又是不可缺席的,这实际上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山东的故事《小铜锣》和《小铜人》中,兄弟分家后,弟弟一贫如洗且还要赡养老娘,只能放弃读书,开始上山砍柴,在砍柴过程中,弟弟因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件宝贝(小铜锣、小铜人)帮助他和母亲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哥嫂听说这件事后,也去仿效弟弟,在《小铜锣》故事中哥哥被老虎等野兽发现,鼻子被罚拉至很长,回到家弟弟想用小铜锣帮助他将鼻子恢复原状,因为嫂子贪心想抢夺小铜锣,结果“一气把老大的头都缩到腔里去了”,只能“放在门后做个蒜臼子”。在《小铜人》故事中,哥嫂将小铜人据为己有,将所有家财喂小铜人,想让小铜人帮他们吐金子,结果家财全都耗完小铜人也踪影不见,哥哥羞愧之下自缢而死,嫂子只能依赖小叔子和婆婆过寄人篱下的生活。这两则故事中小铜锣和小铜人作为“第三者”,虽是宝贝,但也深通人性,极大地符合了人们的期待视野。

三 称谓的补偿

山东人民间在称谓上有很多讲究,虽然现在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人们的开明,已经逐渐消失了其禁忌性,但结合兄弟相争的主题来梳理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在山东称呼男性时,称“老师儿”一般没错,而因为对方比你年龄大就亲昵地叫“大哥”或“二哥”可能会让人不高兴。

一说老大为鳖。民间对鳖奉若神灵,而内心则是厌恶的,以为其寿百千年,必有灵,但民间一般将“鳖”和“王八”不分,“王八”可不是什么好词。二说因为武大郎。《水浒传》和《金瓶梅》故事的发生地主要在山东,其中潘金莲、西门庆、武大郎、武松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武大的猥琐,令人羞耻。三说因为老大憨,俗以为,弟兄同胞,一般是老大憨厚甚至有点“傻”。四说山东人谦虚,不愿被人视为“大”,凡事不想争出头,故而不喜欢被人称为“大哥”。

鲁西南地区一般禁忌人家称自己为“二哥”。一是在有的地方“二哥”是傻子的意思,有的电视节目中也引用说“二到家了”“忒二了”即是此意。二是“老二”在民间指男性生殖器,外人称为“老二”,难免有污辱之嫌。三是“二”字在鲁西南传统文化中,不是堂堂的数字,以它为称谓,总含有蔑视、贬评的含义,如:“二皮脸”、小二哥(酒店伙计)、二大爷(横行乡里者)、二流子(地痞)、二杆子(鲁莽之人)等。四是“二”常用来形容品质恶劣低下,有“二虎八蛋”“二性”“打二五眼”“二百五”“二不愣登”等。

虽然有以上各种原因山东人对“大哥”“二哥”有点不对付,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与“老大王八老二鳖,只有老三是好人”的说法有很大关系,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正是来自于兄弟相争型的民间故事。上文中也提到作为一种代偿机制,人们普遍对于受欺负者有好感,且最初的弱者最后也会得到完美的结局,而欺负人的“大哥”“二哥”则不是“好人”,自然没人愿当。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鲁西南地区除了不喜“大哥”还不喜“二哥”的原因:正是因为鲁西南地区尤其是近年来相对于其他地区一般兄弟姐妹较多,家丁兴旺,除了“大哥”外“二哥”也不少,而在鲁西南的民间故事中兄弟人数一般也较多。

四 结束语

民间故事中也有反映姐妹关系的,如“蛇郎”型故事,姐姐一般刁钻、狡诈、虚荣、懒惰,而妹妹特别是最小的妹妹,往往都善良、勤劳、仁慈、懂事,她总是被大姐虐待,尤其是在嫁夫这件事上,更是无法自己做主,但最终姐姐以为嫁得好的反而不好,嫁得不好的反而过上了好日子。也有的如“灰姑娘”型的故事,最小的妹妹借助神仙的帮助而嫁得“金龟婿”,从此之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国民间多“呆女婿”故事,往往最小的女婿或者是出身不好,或者是智力有缺陷,总是受欺负。这些也可视为兄弟相争型故事的异文,在很多方面尤其是“代偿机制”里有不少相通之处。

在兄弟相争故事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占据强势的通常是兄长,弱势的一方往往是弟弟,尤其是最小的弟弟,他总是被虐待和迫害的对象。如果有哥仨,那老二往往在虐待和欺负最小的弟弟时,他总是站在老大一边,充当老大迫害小弟的帮凶。有时,哥哥对弟弟也会有一份同情心和手足情,但嫂子一般为恶妇,不断地挑拨离间,兄长又多是“妻管严”,因此对妻子虐待弟弟不闻不问,任其为恶,更多的则是夫妇联合起来迫害弟弟。这样的情形造成了极大的不平衡感,于是便会出现第三者来主动帮助弱者,并最终使弱者成为强者,而一开始的强者则沦为弱者,这种“代偿机制”实际上是民间百姓期待视野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

[1]刘守华、黄永林.中国民间故事精选[M].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张玉萍、王新等.曹州地方戏获奖剧本选[C].菏泽地区艺术研究所,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