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

第1篇: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情况

1、医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标准进行各项工作,年有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检查工作有记录。

2、医院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兼职人员克服了很多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任务。

3、医疗废弃物处理有记录,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记录。换药室、检查室、治疗室、冲洗室配置脚踩式医用污物桶。各科室统一使用了洗手液,手卫生得到进一步规范。

4、各种登记本规范记录,高压消毒物品有记录,消毒包内有指示卡监测、包外有指示胶带监测。

5、能够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及消毒灭菌和医院环境的监测。

三、存在问题

1、在职医务人员掌控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有关法规法律掌握不够。

2、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力,无专职人员,身兼几职,文字资料操作性不强。院内感染监测不到位。

3、重点部门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布局不合理,流程不符合要求。

4、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符合要求:各科废弃物乱堆放、收集运送过程存在隐患,医疗垃圾桶未使用医用垃圾袋放置,各科未使用利器合放置针头。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管理、个人防护、无菌操作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全员的素质,争取全院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

2、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布局及流程,规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以保证医疗安全。

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终要有工作总结。并认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

4、认真对照院内感染控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院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

第2篇: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

感染管理实行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管理监控制,委员会主任由1名业务副院长担任,下设办公室,由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监控工作,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兼职监控医生、护士各1名组成,由此完善了系统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

2 以科室感染管理监控手册为纽带形成了医院感染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标准、考核、奖惩”为一体的有序的管理运作机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重点部门、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重点部门、科室考核标准;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感染管理配套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建立感染管理奖惩制度、临床科室使用感染管理监控手册制度及感染管理监测医生、护士年终评比标准。利用感染管理手册作为纽带规范科室感染管理,加强三级组织信息反馈。其内容包括:感染管理小组工作职责、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名单、年度工作计划、季度会议记录、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抗菌药物使用登记、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记录、紫外线、空气监测记录、锐器刺伤记录等。要求各科室做到各项内容填写齐全、字迹清晰;每季末交专职人员检查并盖章。

3 加强教育与培训

3.1 专职人员的培训:由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具有涉及多环节、多领域、多学科的特点,感染专职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管理能力,所以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及时参加有价值的感染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2 感染专职人员制定各类人员培训计划包括:管理层,兼职人员、医生、护士、全院员工、新入职人员、实习人员、保洁员,力求培训做到“全员、全程、全面”,让预防与控制感染的理念贯彻到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保护工作人员与患者双方都不受感染。

3.3 选派重点部门及重点科室监控小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提高感染控制理论水平,借鉴先进经验,改进不足。

4 做好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灭菌药械管理工作

制定严格质量管理措施,并做好审证、采购、验收、运输保管、使用、处理6个重点环节的把关,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4.1 审证关:确保经营企业及生产产家提供的各证件齐全并真实、有效。必要时对厂家进行考查、确认其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质量可靠。

4.2 采购关:本着“合格、优质、低廉”原则,采购部进行严格质量把关,如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帐号应与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是否相一致等。并有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帐册。

4.3 验收关:查验包装标示与企业名称、许可证号、注册证号、合格证一致性,并对产品质量进行验收,如输液器的胶管要柔软、透明、光滑;注射器光滑、无毛刺、空针与芯杆连接抽吸无障碍、有良好的密闭性等[2]。

4.4 运输保管关:即院内运输流程、产品储存方法。

4.5 使用关:内容包括使用前检查、有效期内使用、按说明书执行、一次性使用、浓度监测等。

4.6 处理关:分类、收集、封闭、登记,全程监控,严防外泄。

5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控

5.1 充分发挥监控员在科室的监督管理作用:只有充分发挥科室监测员的监督管理作用,才能保证医院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正确实施。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督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②监控医生对本科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督促采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细菌室进行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并对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控制感染措施,做好记录;③监测护士每月上、中、下旬分别监测当天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按要求填写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④按时填报科室感染病例月报告表及感染管理手册。

5.2 院感专职人员采取定期不定期相结合方式:重点科室进行感染管理的指导、监督和检测工作,按感染考核标准,用量化指标,按百分制打分、评价,每季度或必要时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将检查结果及监测资料进行反馈,对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5.3 将感染管理考核的结果纳入到科室绩效考核的体系中,对感染管理存在问题性质严重的科室给予警告、通报等方法,并采取质量问题追溯制度。

6 做好医护人员职业防护

在建立职工预防医院感染的防护制度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基础上执行标准预防,加强手卫生的宣传及监督,对利器刺伤事件按规范及时进行应急处理、感染评估,采取阻断感染的措施,即保护了医务人员,又保护了患者。

7 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对医疗废物严格实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加强工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教育,在医疗废物暂存室配备清洁及消毒的设施,保护环境,防止医疗废物的污染。

参考文献

第3篇: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把安全护理做为每周二护士例会常规主题之一,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讨论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到位,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3、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如病人交接、压疮预防、输血、特殊用药、病人管道管理以及病人现存和潜在风险的评估等。

4、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及节假日听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5、加强重点病人的管理,如手术病人、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在早会或交接班时对上述病人做为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8、加强护理人员自身职业防护,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艾滋病防护条例》,制定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职业暴露防范措施及职业暴露后具体的处理措施和程序。

9、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如输血输液反应、特殊液体、药物渗漏、突发停电等,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责任护士真诚接待病人,把病人送到床前,主动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

3、发放护患联系卡,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对出院病人按时进行电话访问,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责任护士每天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人的病情转归、心理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5、认真执行临床处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解除患者的顾虑。

6、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不断修改完善各种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学习,按标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3、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整改,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

4、每月对质控小组、护士长质量检查、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四、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对各级护理人员按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

2、每周晨会提问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3、每月第一周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4、经常复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5、每季度进行心肺脑复苏演练,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仪器的使用,如呼吸机、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第4篇: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1资料与方法

对本市项目实施的全部结核病相关文件,涂阳、涂阴病人登记管理卡、初诊病人登记本、结核病实验室登记本、结核病人登记本、项目季报表、年报表进行分析。

2结果

2.1政府承诺

2001―2005年,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由各部门主要领导参与的结核病项目协调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协调工作。把结核病防治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明确各医院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制定具体任务指标,把结核病防治工作列入年度卫生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2.2资金落实

2001―2005年共落实项目专项经费37.2218万元,其中中央级经费14.4696万元,省级经费1.7522万元,地方经费21万元。

2.3病人发现和治疗管理

2.3.1积极发现肺结核病人通过加大肺结核病人转诊力度,开展学校结核病监测,农村结核病线索调查,服装企业员工体检,实施归口管理等措施。2001―2005年市结核病防治门诊的初诊病人数为2 787人,活动性肺结核及涂阳病例登记逐年上升,并相对保持在较高水平,2005年新发涂阳登记率达到了36.5/10万,见表1。

2.3.2提高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自2001年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以来,紧紧围绕控制目标狠抓落实,严格项目病人的管理和督导。项目病人化疗方案规范化率达100%,70%以上的项目病人在村医(社区医生)督导下服药,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人员不定期下乡督导镇、村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并深入病人家中,了解病人服药情况,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鼓励病人树立信心,配合医生战胜疾病。2001―2005年共治疗涂阳肺结核病人683例,治愈率达到89.02%。其中新发涂阳病人572例,治愈率为90.56%。新发涂阳病人痰菌阴转情况见表2,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情况见表3。

3讨论

结核病控制项目启动后,市政府已将结核病防治工作作为重点疾病防治工作来抓。5年来至少有6 830~10 245名健康者免受结核菌传染(根据结核病流行的自然趋势分析,平均每1例传染性病人年感染10~15名健康人[2]),683例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得到免费治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有效地保护了我市贫困人口和弱势人群,避免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要求各级政府承诺,不但要将结核病作为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更重要的是要落实结核病规划中的人力和财力支持。目前我市仍存在地方专项资金投入偏少的问题,如果没有项目资金的支撑,难以保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DOTS策略的执行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费不足是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3],也是全球结核病负担增重的主要原因之一[4]。因此,必需加大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以确保结核病控制项目的长期有效运行。

我市2001―2005年,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的相关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疑似肺结核病人就诊率达1.03‰,初诊病人查痰率达98%,涂阳检出率为36.8%,平均新发涂阳登记率为21.2/10万,从而获得了较高的“肺结核病人发现系数”(可疑者就诊率、查痰率和涂阳检出率3项的乘积),加上DOTS策略的广泛应用,最终涂阳病人治愈率达到了89.02%。高发现率、高治愈率是现代结核病控制的策略目标[5]。

金坛市的结核病控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为了今后更好地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以下几点建议:①综合医院截留病人情况仍然存在,转诊程序还不够规范。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结核病控制机构和综合医院的协调与合作,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充分发挥结核病控制机构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主导地位。②部分医院的痰涂片检查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痰片制作不够规范,痰片阳性检出率偏低。应加强培训和指导,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痰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③结核病网报工作有待加强,要进一步落实网报责任制,确保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④采取相应措施,加大村卫生室可疑肺结核病人推荐工作的力度。⑤加强结核病科普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传媒,建立广泛、便捷的宣传通道,让老百姓充分了解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建立健全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的结核病防治机制,为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提供动力。

4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S].2002.

[2]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97.

第5篇: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妇幼保健 档案管理 特色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学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医疗卫生的目的由减少疾病和伤残转向积极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因此,作为集预防中、保健、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科性医院,妇幼保健院的发展日益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医院管理的发展,妇幼保健院的档案管理和利用对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具有了更深刻的指导意义。

笔者所在的妇幼保健院是管理去唯一的妇女儿童保健医疗专业机构,执行政府指定职能,为妇女儿童提供保健、医疗服务,并承担着指导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健康教育、科学研究、全区妇幼卫生信息统计等工作。本文将结合工作实际,对搞好妇幼保健的档案管理进行浅析。

1、档案收集应体现妇幼保健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妇幼保健工作与医疗临床工作性质不同。临床医疗服务对象是“患者个体”上门求医、是针对个体患病情况实施具体专门的医疗服务,具有专一性、被动性、非系统性和局限性,而妇幼保健工作是为三分之二人群的妇女儿童服务的,婚龄青年、生育期间夫妇提供摇篮到老年的全过程保健服务和宣传教育、咨询指导,具有普遍性、主动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可以说,妇幼保健工作关系到占人口三分之二的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着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的使命,并通过妇幼卫生信息收集、分析、上报,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妇幼卫生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妇幼卫生行政部门进而用翔实的档案信息支持决策和管理,并且决策的及时正确、管理措施的妥当,要靠完整、可靠的信息和快速的综合分析能力来保证。因此,保证妇幼保健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意义重大。为此,妇幼保健院的档案收集不应仅限于义书文件、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年报等几种资料,而应包括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且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的第一手资料,应着重于收集能全面反映本地区妇女儿童连续动态的生长发育情况的资料,为本机构制定发展规划及上级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更准确、详实的依据。

2、档案编研要体现妇幼保健工作的专业特色

妇幼保健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科学实践活动,其正确、合理的决策往往需要由准确、可靠的信息作前提,由于妇幼保健院档案内容十分丰富,充分利用这些档案信息资源为医院乃至全区的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和建设提供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妇幼保健的档案管理应在编研方面多下功夫。妇幼保健档案的编研应围绕妇幼卫生工作的宗旨和主要业务来进行。妇幼保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开展妇女、儿童病的预防和治疗、优生优育、婚前保健、妇女和儿童营养、孕产妇系统管理、医院感染管理、产科质量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档案人员要熟悉本机构档案利用需求和趋向,确保编研材料能满足单位实际中心工作需要,使编研选题与单位的工作一致。

同时,根据“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业务档案的作用,对一些常见病、疑难病症的保健、治疗过程留下借鉴,通过对业务档案的科学编研,使其在保健医疗过程、科研活动乃至医疗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在编研工作中,要注意统计分析时间跨度要大。在统计分析时其时间跨度越大,才越能揭示出规律性、本质性的信息,有助于认识和总结专业性工作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反之,跨年度短,实用价值少。同时,在档案管理部门根据选题,以院藏档案为依据,在完成数据统计后,交予业务科室。由专业人员作出分析报告,这样的编研材料更为专业。

3、提高妇幼保健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赖于资料的完整性、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随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要打破过去“重管轻用”的陈旧管理方式,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面对不断增多的档案数量和档案种类,档案的利用开发仅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和落后的技术手段,要想迅速准确查找出利用者所需的档案材料,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只有逐步改变原来落后单一的手工操作方式,代之以现代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才能迅速、准确、全面、系统地提供材料,使档案的利用得到充分发挥。当前,最重要、最基本的档案现代化管理手段之一是计算机管理,利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的收集、传递、开发利用的主要功能。将档案内容等分门别类地输入计算机,这具有检索快捷、方便、高效等优点,既节约了人力资源,也避免了人工检索出现的失误,可以使档案信息在现代化机器设备中迅捷,准确、方便地再现,使档案信息的处理、传输获得前所未有的积极效果。

4、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第6篇: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层管理者 医院发展 执行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是管理者探讨的永恒话题,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认识到了执行力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加强执行力是当前管理出效益探讨的重要话题之一。医院的发展要有好的策划或好的信息,而好的策划和好的信息要有好的执行及强的执行力,即好的中层管理团队来实施。中层是团队的管理者,既是具体目标的执行者,又是制定实施方案的决策者,承上启下,是医院管理的中坚力量,决定了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影响中层干部执行力的主要因素

1、中层干部的个人素质影响。

首先,医院中层干部大部分都是来自医院各专业或部门非管理专业的技术人员,其受教育的程度和从事管理工作的经 历、 时间、和管理理论的水平都影响着管理者自身的思维判断能力和管理能力。由此就会决定中层干部对于医院领导层管理的决策的认识、理解、执行出现高低之分。

其次,中层干部个人品德素质影响执行力的好坏。良好的品德、公正公平的处事原则,易于中层干部与基层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便于激发所其工作热情与斗志。

最后,院领导层对于“执行能力”的认识与考核,影响着执行力的好坏。院领导层越是重视培养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选拔中层干部过程中越是坚持“任人唯贤”的标准,就更容易让中层干部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去严格执行上层目标。

2、管理目标的分解的影响。

中层干部在执行院领导层决策时,不能一味追求全一味追求大,而应该将管理目标分解,并对其考核。根据管理学理论,越是目标分解的越细致,考核标准越具有操作性则执行效果越好。因此,中层干部对于年度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进行分解,制订本科室的具体工作计划和推进措施,并签订综合目标责任书确实是提升执行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

3、执行文化的影响。

执行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精髓就是管理人性化。良好的执行文化能够架起中层干部与基层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基层医护人员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对医院发展的意见、建议并能将生活、工作中的困惑与中层干部面对面交流, 让员工感受到重视、关怀,有效减轻工作的压力,激发创新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充分体现医院管理的人性化。

4、制度执行力的影响。

建立健全、良好的制度会使综合目标考核、绩效考核、重危患者抢救流程、医疗纠纷处理流程等,变得更规范、执行起来效率更高。因此中层干部需要去细化自己科室各层面的制度,从而不断完善管理流程,为患者提供快捷、优质服务。

二、目前医院中层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首先,有些中层干部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在工作中靠领导要出路。主动发展意识不强,思路不宽,举措不多。例如:很难挖掘基层科室潜力,很难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医院发展的市场规律相结合去思考问题。

其次,管理粗放,只注重决策与规划的确立,却忽略战略分解、过程控制。许多中层干部对于如何实现计划目标、如何具体提高操作能力缺乏认识。医院的规章制度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与贯彻,管理方式较为主观,随意性强。

再次,中层干部绩效分配与考核体系不完善,不能对其起到充分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导致中层干部不愿努力落实执行院 领导决策。有些科室难以平衡经济利益与分析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的分量。绩效分配不合理,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从而导致了有些中层干部一味追求科室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忽略了医院的积累与可持续发展。

最后,执行文化的缺失。一些医院忽略了执行文化的培育,更多强调的是经济效益来考核中层干部。只有在医院建立追求卓越的执行文化,使医院发展的内部动力最大化,才能让每一位员工都得到最充分的尊重和关怀,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才能让员工有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三、强化中层干部执行力,促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1、领导重视执行力,中层干部提高个人素质。

管理就是要通过别人要实现自己意图的活动。评价医院有效的管理的关键之一,就是中层带动下属实现科室目标。然而提高医院执行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院领导层重视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培养与考核,中层干部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第一,院领导应该从多个方面去重视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培养:首先重视的是中层干部的决策领悟能力,即只有中层干部深刻理解决策的精神实质,才能准确执行,达到预期效果;其次要重视的是中层干部的实践结合能力,即中层干部将院领导的决策与自己部门科室的实情相结合,弄清楚执行的环境 ;最后是重视中层干部的团队领导力,一个中层干部是否能与人团结共事、精诚合作是衡量执行力水平的关键。

第二,院领导对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考核应该从多层次进行,即:首先是中层干部领悟决策到执行完成的时间,其次是执行过程中与科室成员的协作程度,最后是执行过程是否有无创造性。

第三,中层干部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素质,以便提升执行能力。要以才能示人,中层干部应该具备学习新型知识的能力,以感染科室其他人员进行再次学习,从而在执行过程中才可能创新;对广大病人要有“好生之德”,应以救死扶伤的满腔热情予以救治,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行医,大公无私,从而在执行才可能“忠实”而不走样;中层干部应该具备协调沟通能力,中层干部在管理时,思想上要带着一个“情”字,一般来说,医院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比较高、自尊心也比较强,情感比较丰富, 因此中层干部与基层医护人员,更应注意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

2、提升管理目标分解能力。

中层干部对于年度丁作计划和发展目标,应该依照一定原则进行分解。中层干部进行目标分解原则:在医院总目标制订完成后,中层干部分部门、分层次对目标进行分解,并设定标准和权重。注意分解的各目标要与医院整体 目标保持一致,强调执行力、 一致性。目标要定量,还要考虑获取目标的途径,因此,选用的目标不宜过多,应便于获取数据和评价。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不定期对目标进行信息监测和评价已经成为评定执行力的高低常用手段。

3、创建良好的执行文化。

医院执行文化包括精神执行文化和环境文化。首先,培育精神执行文化,有利于中层干部引导基层医护人员的价值取向。它是指导医院团队思想情操、价值取向、工作态度、行为方式的准则,是一种群体意识。一旦这种意识被团队成员认可,并形成一种自觉行为模式,便会激励基层人员,并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另外,医院的环境文化也是有助于执行。它主要包括医院的院容、院貌,医院的技术设备和文化基础设施。医院环境既是给员工和患者的第一印象,一是医院内在素质的外显,二是凝集管理团队爱院的一个条件。医院努力地打造了一支高级别的礼仪队, 以及要求所有在职人员统一着装上岗,所有党员都有统一岗位标示,这一些列文化举措都有助于凝集团队执行力。

4、提高制度执行力。

医院要用科学管用的制度保障执行力制度设计要行得通、 管得住。建立健全一套针对中层干部的量化管理、责任明确、 考核有据、奖罚分明、科学有效的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制度,是提高执行力的根本保证。要用绕提高执行力这个目标,建立健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工作项目专责制、重大项目与重要工作“限时办结制”和严格的责任倒逼机制等,提高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将制度的弹性降到最低、人为操作的空间压到最小。既要重视制度的“立”,更要重视制度的“行”。要大力推进制度公开,让制度的“腰杆”在阳光下“挺”起来;要加强对制度落实的监督,深入开展明查暗访、专项督查和丰十会监督活动;要坚持违规必究,杜绝“下不为例”;要不断强化维护制度的意识,让基层医护人员了解制度、崇尚制度、敬畏制度,使制度执行“ 掷地有声”。尤其是要强化问责制度,实施严厉的奖优治庸罚劣措施,做到有权必问责,问责必从严。

参考文献:

[1]邱伟,张国力.浅析医院管理中的执行力与人性化[U].中国医院管理,2009.

[2]夏昊,徐宝华.试论强化民营医院执行力的有效措施.安徽医学,2009.

第7篇: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涵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力逐步均等化,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和水平,保障辖区内居民的身体健康,我中心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根据山西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优示范评估标准(中心)和大同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标准,对创建指标进行责任分解,对照标准自评打分。现将自评情况分:对照标准自评打分,整改措施,争创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部分逐项汇报如下:

一、机构设置(20分) 

   1.优化中心环境布局。诊查室和治疗室等增加了体现保护服务对象隐私;按无障碍设计要求设置通道;医疗和保健分区布局合理;对各功能科室及服务流程进行规范设置,方便患者。 

2.改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和设施能够做到清洁、舒适、温馨,卫生间设施良好,干净整洁、无异味;挂号、收费、药房、检验等科室均设立开放式服务窗口;有服务等候区,并配备了适当座椅;在机构内全面实行禁烟,设有醒目、规范的戒烟标识,中心人员无人员吸烟、地面无烟蒂。

二、科室设置(10分)

中心设有以下科室  

 1.临床科室: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台) 

2.预防保健科室:预防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健康教育室。健康教育室、免疫接种室分类设室,妇女保健室和儿童保健室。

3.医技及其他科室:检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西药房、中药房、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健康信息管理室、消毒间。观察室、输液室有电视,有躺椅并配备了空调。

三、基本设备(10分)扣1分  

1、无煎药机

2、无中药饮片调剂设备

整改措施:以上两种设备已做计划,准备购进。

四、人员配置(20分) 扣4分

    中心注册的在编人员名单、执业医师资格证、执业注册证、职称证书、资质证书、等相关资料 由中心社区办进行整理归档。

1.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具有国家法定的执业资格,无非卫技人员从事卫技工作,卫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90%;(4分)

2.至少有6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9名注册护士(4分)扣2.5分

2、1中心有1名全科医师、按标准缺5名。

3.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3分)

4.至少有2名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有2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卫技人员中50%以上有大专以上学历。(3分)扣1.5分

4、1中心有1名副高职称医师,按标准缺1名.

4、2中心无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按标准缺2名。

整改措施:以上三项缺项已向上级医院(同煤二医院)打报告, 

          申请调配相关人员。

5.具有与所开展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设病床的,每5张病床至少增加配备1名执业医师、1名注册护士(3分)

6.医务人员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全科医学培训,取得相应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3分)

6、1人员培训。根据中心发展需要制定了中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使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比例≥95% ,继续教育达标率≥96% 。

五、基本医疗服务 (100分)扣3分

1.健康教育:(5分)

(1)有社区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总结及效果评价。

(2)健康教育活动情况

①每年发放不少于12种内容的健康教育印刷资料                                                                       ②每年播放不少于6种的健康教育音像资料                                                                     ③每年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内重点人群或重点健康问题,开展不少于9次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④按照标准设置健康宣传栏,内容每2月更换1次。

(宣传栏标准:至少2个、面积≥2㎡/个,设在明显处,宣传栏中心距地面1.5-1.6m。)

⑤每年举办不少于12次健康知识讲座。

2.健康档案:(8分)扣3分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

①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无随意涂改。辖区居民档案建档率达到80%;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60%,健康档案合格率达80%。

①、1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低

整改措施:中心已更换了网线,确保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标。②妥善保管居民健康档案,保护居民隐私,防止信息外泄。

③健康档案具备真实性、连续性。

④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内容一致(出现三项以上不统一即为不一致)。

④、1个人信息新版纸质个别未更换

整改措施:陆续全部更换完善

3.社区诊断:(3分)

按照社区卫生诊断要求,每3年开展一次社区诊断。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掌握本社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疾病流行态势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做出社区诊断,制定社区健康促进计划,并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状况的建议,有调查资料和分析报告,监测实施成效,做出效果评价。

4.慢病管理:(20分)

①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辖区慢性病管理。

②制定社区慢性病管理制度,建立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的比例≧90%。

③对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而血压增高又不能确诊者,至少进行三次非同日追踪随访,做好登记,记录在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登记本上(跟踪日期,血压值),同时完善电子档案;不能确诊者,建议上级医院诊断,明确确诊时间,做好记录,对确诊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

④掌握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人数,并登记管理,对确诊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每年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并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通过随访掌握慢病控制情况。

⑤高血压病人健康管理率≥60%,2型糖尿病人健康管理率≥60%。登记管理能方便的统计出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

5.老年人健康管理:(2分)

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率≥80%。指导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慢病管理;对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定期复查。

重性精神病管理:(2分)

对辖区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辖区重性精神病病人管理率≥40%。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居家的重性精神病人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计划免疫:(8分)   

①加强门诊管理,掌握辖区7岁以下人口基础资料,做好疫苗领发、使用、异常反应、咨询指导及双签记录;做好消毒和冷链设备管理记录。

②预防接种室布局合理,分苗分台。

③接种人员有接种合格证书。

④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簿)率≥95%。为适龄儿童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进行常规接种,以辖区为单位单苗接种率≥95%。强化免疫接种率和群体性接种率≥95%。

8、妇幼保健:(20分)

(1)设立妇女保健室,配备专职妇女保健人员。掌握辖区育龄妇女、孕产妇的基数及分布(有登记册),开展优生咨询,宣传预防出生缺陷知识,为辖区内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2)为孕早期妇女建立保健手册,规范开展孕期保健及产后随访,早孕建册率≥9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98%。产后访视率≥80%。(3)开展妇科常见病的普查、防治及随访。

(4)设立儿童保健室,配备专职儿童保健人员,掌握辖区儿童数量及分布(有登记册),为辖区内0-6岁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辖区内0-6岁儿童保健册建册率≥95%。

开展新生儿访视,辖区内新生儿访视率≥80%

对辖区内0-6岁儿童进行系统管理。

(5)开展儿童常见疾病防治指导,对儿童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及体弱儿、高危婴幼儿进行转诊及专案管理。专案登记管理率≥95%。访视记录表,填写完整、正确,及时录入存档

9.计生服务:(2分)

具有必要的设施设备,并开展相关服务:                              (1)有专用的计生服务场所及相关设施                                     (2)有药具展示柜及相应的避孕药具                                      (3)有计生宣传资料架及相应的宣传资料                                   (4)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的科普宣传、讲座、咨询、技术指导相关服务记录。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5分)

(1)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病例登记、转诊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

(2)协助专业机构开展疫点处理,排查密切接触者,留观随访,指导病例家庭落实消毒预防等措施。

(3)配合专业机构对辖区内的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规范化治疗管理,开展相应健康教育。

1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2分)

协助相关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及采供血等协查和信息报告

12、基本医疗:(18分)

(1)实行24小时门诊、住院及值班;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

(2)开展社区现场应急救护;

(3)根据居民健康需要提供上门服务、出诊和预约服务,提供连续的跟踪随访,及时主动进行分类干预。

(4)与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有合同、有转诊记录。

(5)组建全科团队,各团队责任区域明确,职责任务明确,服务落实到位。团队覆盖中心所辖区域(团队成员包括执业医师、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等)

(6)治疗室、处置室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设置,分区合理。

(7)社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达到60%以上,基本做到“小病在社区

13.康复:(3分)

(1)有专用场所及相关设备、设施。

(2)对辖区残疾人进行管理登记,开展残疾筛查及诊断。   

(3)全面掌握辖区内残疾人的数量和康复对象的服务需求,建立残疾人健康档案,有计划、评估、康复训练记录

(4)指导残疾人进行家庭和社区康复训练。

(5)开展运动治疗、理疗、传统康复治疗等

(6)为社区残疾人及其亲属举办康复知识与技能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科普读物。

(7)开展躯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评估和训练

14.中医医疗服务(2分)

开展中医医疗、康复、保健服务。

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适宜技术、康复等服务,中心配备不少于50种的中成药;

六、服务质量(20分)扣1分

1、建立质量控制管理组织机构,制定质量管理办法,定期对医疗、护理、院感、医技、药剂、各种医疗文书等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提出改进措施(5分)

2、门诊处方、病历等医疗文书合格率≥90%;(合格率=病历、门诊日志、处方、各种申请单书写合格的文书数/抽查文书数×100%)(3分)

3、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制度,严格各项制度的落实

(1)医疗废物管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相关的资料和记录。(3分)

(2)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落实情况。

(3)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

(4)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情况,医院感染率≤10%;

(5)合理使用抗生素,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输液管理(2分)

5、三年内无无责任医疗事故发生(2分)

6、服务对象综合满意度≥85%。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满意度≥85%。(3分)扣1分

七、内部管理(20分)

1、有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各项规范,并严格执行;(3分)

2、有药品、财务、设备、后勤等管理制度,各项制度执行情况有考核、有奖惩措施;各种抢救设备和仪器保持完好状态。有设备维护和使用记录。有急救药品登记记录,药品在有效期内。

特殊药品的管理,(3分)

(1)购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必须经药品监督部门批准,  

(2)有专人负责特殊药品的采购和保管                                  (3)有特殊药品报废销毁制度

3、信息公开:服务辖区范围和辖区居民基本情况;业务科室名称、布局,门急诊挂号、就诊、取药、交费等事项的流程与服务地点;卫生技术人员名录,服务团队及负责区域;(3分)                                                                          门诊服务内容;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收费价格、药品价格等进行公示;有服务监督电话,有服务预约电话;

4.各类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和奖惩制度。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人员竞争上岗,工作人员职责明确.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有记录,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3分)

5.日常信息管理:根据国家规定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统计信息服务和管理等有关卫生信息,数据准确。(3分)

6.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挂号、收费、取药、疫情报告、健康档案实行计算机管理(3分)

7.中心对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对非所属的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指导、考核,及时、全面收集汇总辖区内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信息 (2分)

以上是我中心经召集相关责任人和科室对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标准逐条进行自我评议初步结论,自评得分191分,

争创“全国示范社区卫生中心"

随着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的逐步深入,我中心近日召开了动员大会,中心全体班子成员和各科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为推动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会上大家纷纷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从人员配置,药品管理,工作制度,医德医风,信息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等各个方面,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中心主任白玉忠提出,创建全国示范卫生中心关系着中心今后的发展,是今年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要进一步树立主人翁精神,加强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针对争创存在的问题,认真仔细研究,加以解决,继续发扬中心团结拼搏的精神,开拓进取,各尽所能,使中心创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推动中心更好更快地发展。

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自评扣分明细表

第8篇: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年5月,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并颁布施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县卫生局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不断加强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规为主要内容的预防保健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并健全了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切实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基本概况

(一)、全县卫生系统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现有县属医疗卫生服务机构30个,其中县级5个(综合医院2所,中医院1所,防疫站、保健所各1所),乡级20个,另有卫生技术培训中心、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红会门诊各1个、预防保健站2个。全县有村医疗站154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有卫生专业人员696名,其中中级及以上专业职称282名。全县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150余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70余名。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

受县卫生局的委托,县卫生防疫站担负着全县10个乡(镇),128个行政村,2个场(厂)矿,62个工矿企业,近26.08万人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执法监督、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任务。防疫站现有职工62名,在编48人,自收自支7人,临时聘用人员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4人,占职工总数的86%;专科以上学历者35人,中专学历者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21人。卫生防疫站的卫生监督办公楼建于年,面积780.72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于年,面积1165平方米;利用国债资金新建的疾控中心综合楼已于年10月投入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80万元。现有万元以上的设备20台(件)。

(三)、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情况

平罗县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体系的龙头单位,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繁重而艰巨的医疗救治任务,于年12月成立了平罗县急救中心,设病床300张,其中:急诊科用房240平米,设置观察床10张,“120”救护车3辆,ICU病房设置床位4张和一些基本医疗救护设备。传染科设置床位20张。县中医院设置病床120张,平罗陶乐医院设置病床50张,妇幼保健所设置床位32张,姚伏中心卫生院设置床位15张,具备一定的基本医疗设备和住院救治能力,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条件简陋,只能解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保健。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

(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和社会各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认识和了解。

为了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材料、宣传标语、设立咨询点等多种形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规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坚持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传染病管理、预防治疗等相关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各类形式的培训班,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据统计,一年多来,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多份,悬挂横幅20多副,刷写宣传标语400多条,接受咨询6000余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7场次,培训人员达1000余人。通过宣传培训,增强了社会各界人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了解和支持,进一步加强了我县公共卫生工作,为顺利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面对突袭而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年5月国务院紧急制订并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根据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县成立了平罗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平罗县卫生局。实行防“非典”工作县级领导分工责任制,制订了《平罗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方案》,明确了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了防“非典”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县卫生局设立了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卫生检疫、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组织。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急为主、平战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专为主、群专结合”的原则,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做好防治“非典”工作的紧急通知》,把贯彻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同其他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县卫生局也把贯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工作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卫生工作计划,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同各医疗卫生单位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并进行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年终兑现奖惩。

结合“非典”和人间禽流感防治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一是制定并完善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工作预案》、《发热病人预警监测工作方案》和《人间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预案》,为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理等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指导依据。二是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队伍,并组成了疫情监测、调查处理、消毒隔离、医疗救治等若干分队,为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为满足“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救治和观察鉴别,筹集资金在县人民医院改造建设了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病房,在原县中医院住院部建立了配备60张病床的医学隔离留验观察站(可随时启用)。四是在县人民医院传染科病房建成了具有30张病床,配备了先进设备的传染病房,配齐了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为各类传染病人的科学、规范救治创造了条件。年全县先后共出动疫情应急出理350人次,组织调查处理传染病疫情26起,对258名可疑症状者和接触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集中医学隔离留观、家庭留观人员3614名。

(三)、强化措施,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认真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认真落实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了以县卫生防疫站为龙头,县乡医疗单位为枢纽,村级医疗站为依托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实行传染病填卡逐级上报制度。自开展防治“非典”和禽流感工作以来,全县上下进一步完善了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相关制度,实行了“非典”和人间禽流感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县卫生局和卫生防疫站设立了疫情室,公布了疫情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开通了“国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专报系统”,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县卫生局还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门诊医务人员对就诊病人进行门诊登记和可疑病人筛查,对传染病依法进行填卡报告。通过实行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确保了发现疫情及时上报,杜绝了漏报误报现象,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完善公共卫生配套建设。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克服县财政困难的实际,不断加大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优先保证了预防保健事业经费的投入,保持对防疫站、保健所正常经费的足额拨款。坚持将农村预防保健经费10万元和结核病控制经费3万元列入财政预算,给予及时足额划拨。加大跑项目、引资金工作力度。自年以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县医院、中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防疫站疾控楼和全县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进行了翻建,使全县卫生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引进和购置了大量医疗诊断治疗设备,为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配备了B超、X光、心电图机等新三件,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医疗诊断条件和诊疗质量,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对于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应激能力。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目前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尤其在年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重大灾害救治工作中,暴露出了全县公共卫生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突发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预警、应急控制处理缺乏统一、科学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尚不完善。

通过“非典”防治工作,我们虽积累了一定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但从“非典”防治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是部分领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工作不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立公共卫生机制的重要性,没有从预防、预警方面去长远考虑,存在遇到突发事件盲目应战的思想;二是部分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工作中存在相互不协调,相互推诿的现象;三是部分农民群众对县委、政府的决定不理解、不支持,有的还持有反对态度。

(二)、公共卫生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配套严重滞后,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缓慢,卫生技术水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低。

目前我县虽已形成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但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工作仍很薄弱:一是各医疗单位业务收入的决大部分用于支付职工工资,无力购买医疗设备和引进新技术,普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技术条件差的现象;二是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受房屋条件所限,均没有设立规范的传染病门诊,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存在医疗隐患;三是县卫生防疫站虽然新建了疾病控制中心大楼,但建设资金不足,缺口40万元,同时由于缺乏设备配套资金,无法配备较先进的检验设备,而现有的检验设备比较落后,无法适应当前疾病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要。四是平罗县医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制约了急救业务的开展和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陈旧,“120”急救系统及车载设备几乎没有,只能应付一般情况的急救和普通传染病的治疗需要,不具备应对较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条件。县医院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条件简陋,设置床位少(仅为6张),一旦发生多例“非典”病人,将无法应对。且县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设在医院内,与其他病员及医院职工家属区较近,无隔离带,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五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能不明确,功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强,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公共卫生科室不健全或形同虚设,村卫生室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等问题仍然存在;六是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七是县、乡(镇)两级政府未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以及村委会的作用,应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寓条于块,条块结合,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预防、预警、控制和处理综合应急机制。

(三)、经费紧缺,限制了公共卫生尤其是预防保健工作的广泛有效开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县卫生防疫站除搞好计划免疫和结核病防治外,还相继开展了慢病防治监测、爱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卫生执法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职业病监督等一系列专项工作,而这些项目所需经费均未列入县财政预算。同时由于工作量的增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但县财政对此实行增人不增支,自收自支的政策,导致医疗单位出现缺人才但又用不起人才的现象,业务经费的投入不足和人才的短缺限制了我县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乡镇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肩负着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工作,承担着大量的预防保健任务,许多工作都是无偿服务。近年来由于县财政经费较为紧张,划拨给乡镇卫生院的经费只是职工档案工资的60%,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30%~40%,而业务收入又无法弥补职工工资的缺额部分。工资待遇低,加上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差,造成乡镇卫生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农村卫生工作的质量。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及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

1、建立健全全县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指挥和组织系统。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重大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明确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职责任务,形成以卫生部门为主,部门乡镇协调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联动机制,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组织保障。卫生部门也将成立相应的指挥协调组织,负责医疗卫生单位的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工作,实行科学分工,分级负责,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制度。

2、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报告制度。建成以县卫生局为中枢,县级疾控、医疗、监督机构为技术依托,以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为延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和预警网络,进一步规范监测、报告和分工协作制度。

3、加强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机制。进一步整合“非典”、禽流感防治、食品卫生安全、职业中毒、重大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修改完善各类应急预防控制措施,科学分工,严格责任,逐步建立起包含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在内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4、建立全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加强对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广大卫生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并对应急救治队伍每年实行专门强化培训和定期演练,努力造就一支名副其实的专业应急救治队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需要,本着业务覆盖全面、技术过硬、组织严密、反应迅速、协调高效的原则,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择优选拔各个相关业务的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配备相应的车辆和设备,并分设各个专业应急工作组,适应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专业需要;同时在各主要业务单位组建应急工作后备梯队,以应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后继处理之需。

(二)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公共卫生工作的硬件条件。

1、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政策、项目支持,加大公共卫生基础建设投入,改善县乡二级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配置,同时确保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相关经费的必要投入,本着协调同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公共卫生投入适度超前,按比例逐年增加,尽快使原本比较薄弱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有效地改善和加强。

2、建设设施配套先进、功能齐全的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借助国家加大公共卫生建设投资的良好形势,积极争取县疾控中心设备配套项目,全面进行技术设备配套和更新,满足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技术检测工作需要。

3、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同时,争取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建设卫生监督执法指挥调度中心,配备监督工作必备的车辆、设施,充实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为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相应的硬件条件。

4、加快县医院传染科病房的建设,积极利用国债资金,按照新时期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治工作需要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平罗县中医院旧址新建一座高标准、高配置的传染病楼,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医疗垃圾焚烧等设备,并对原中医院旧病房进行改造,开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及医技科室,同时应通过多方筹资,购置呼吸机、监护仪、X光机等设备,加强对传染病区的装备。新建的传染病楼将承担全县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收治处理任务。

5、改扩建平罗县“120”急救中心,拟新建业务用房1500平方米,规划建立一个急诊手术室、血液净化室、急诊内、外科病房,扩建临时输液室、观察室、抢救室、内外科诊断室及会诊室。急救中心将新增呼吸机、心脏除颤仪、监护仪、心脏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血透仪及附属设备、手术室设备、救护车及车载抢救设备,对现有部分老化设备进行更新。进一步发挥急救中心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6、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建设。继续实施以房屋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套为主的农村医疗机构“三项建设”,力争在5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诊断急救设备的新三件(心电、B超、X光)的普及配置;在10年内实现急救设备洗胃机、呼吸机、心电除颤仪、麻醉机、尿、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在中心卫生院的普及。

第9篇:医院感染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据记者了解,多年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杨洪涛教授在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疾病方面,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并在其独到的学术理念支撑下,带领他麾下的学术研究团队,在传承中医学精髓的基础上,给予创新、发展,有效拓宽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学术视野,获得了诸多临床经验,并创立了全国中医界唯一一家“全国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为众多的患者带来了福祉。近日,本刊特约记者针对上述话题,对杨洪涛教授和他率领的科研团队,做了深入采访。

传承发展,

创立“温阳化浊治肾法”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在建院初期就已开始,自津门名医柴彭年先生提出“扶正化瘀软坚法”以治疗慢性肾炎的学术观点后,其第二代传人黄文政教授针对慢性肾脏疾病创立了“疏利少阳”理念;曹式丽教授在此基础上总结、整理出了“辛通畅络法”;尤为令学界瞩目的是,第三代传人杨洪涛教授在继承“国医大师”张琪、肾病名家邹燕勤、津沽名医黄文政等多位中医大家学术经验的基础上,以肾脏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衰及感染性肾病,继发性肾病等领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温肾化浊法”。

在采访中,杨洪涛教授对记者详细阐释说,慢性肾脏病的患者群体其症虽然有虚有实,但其主要中医病理基础是肾元亏损、脾气不足;而水湿、湿浊、湿热、浊毒、瘀血等,既是因虚致实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肾脏疾病发展的病理因素。其病变脏腑重点在脾肾二脏,脾肾亏虚,三焦气化失司,饮食不能化生津液精微,反为浊邪,致浊毒内潴,或郁滞化热,或瘀阻脉络;而这些病理因素又进一步损害脾肾二脏,进而损及肺、肝、心诸脏,从而也使得湿、热、瘀、毒之邪更加嚣张,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杨洪涛教授认为,肾为五脏之本,而肾中阳气乃为肾之根本,亦是全身利害之根本。临床以阳虚见证者居多。因此临床治疗上,结合“少阳主枢”及“久病入络”的理论,应紧紧抓住肾阳不足之根本,采用以温肾化浊为大法,佐以清热、活血、化瘀、通络、利湿、解毒等疗法,促使邪毒排出体外,截断病程的进展,从而保护受损的脏腑。就具体疾病而言,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存在肾小球硬化的患者,其主要病机是“瘀血顽痰阻于肾络”,于是,在继承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杨洪涛教授总结并提出了“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治疗法则。

关于终末期肾病的病机,杨洪涛教授认为,肾(脾)阳气亏虚是发病的关键,三焦气化障碍致分清泌浊功能减退,秽浊溺污不得外泄,蓄积体内,阻滞血脉,经络运行不畅,基于此论,杨洪涛教授探索出了“温肾化毒,化瘀通络”法;并对糖尿病肾病提出了“五脏气血阴阳虚损为本,脾失健运,肾失封藏,水液输布失常致痰湿(浊)血瘀互结为标”的观点。杨洪涛教授认为,此证五脏俱病,血脉瘀阻,浊毒内留,表现为纷繁复杂的临床见症,预后不良,治疗当以“温通肾络、化瘀消”的治疗方法。此外,通过对进行长程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的系统分析,杨洪涛教授认为,其发生原因是肾脏衰败延及五脏,属本虚标实证;且以气阳两虚为本,浊毒、瘀血阻滞为标。治疗当振奋心肾之阳,补益脾肾之气,使人体之阳气得到充养,又可通过祛除浊毒、血瘀之邪,使邪去正安,阻断疾病的恶性循环。

杨洪涛教授基于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基础而创新推出的“温肾化浊法”确立之后,迅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目,多年来,在各类肾病领域的学术会议上,受到了同道的赞赏,并很快传播开来,更广泛地施予临床治疗后,令患者受益匪浅。

临证施药,

有关附子的三大应用指征

杨洪涛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尤其是晚期患者,由于其病情复杂沉重,肾阳亏损、脾气衰败,非一般轻灵药物所能取效,而附子药性峻猛,可速达病所,复其阳气,以使阴阳相济,邪去正复,故温扶阳气当首选“附子”为帅。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杨洪涛教授总结出了大剂量应用附子此味药的系统规律。首先,使用附子时应有三大应用指征:一为“附子症”:嗜卧欲寐,畏寒,四肢厥冷,尤其下半身或膝以下清冷,尿清,便溏等;二为“附子脉”:脉微弱,沉伏,细弱,或脉突然浮大而空软无力。其中两尺脉沉细无力为应用附子的鉴别要点;三为“附子舌”:凡舌淡胖苔薄白或水滑或白腻,边有齿痕,或舌虽暗但舌质较嫩,多有津液,即舌无热象者,均为附子的使用指征。运用附子的指征以舌脉最为关键,无论何疾,欲用本品,以此为辨。其次,临证使用附子剂量宜循序渐进,由小量起用――初始计量多在15g至30g之间,随证逐步加量,最大可用到70g至150g。在使用过程中,还应严格规范煎服方法以增效减毒:常规附子用量在30g以下时,一般先煎煮半个小时;用量在40g至70g时,先煎1小时;用量在70g到90g时,先煎一个半小时;用量在90g至150g时,先煎两个小时;而且,煎煮附子时,以口尝不麻为度,给患者少量分服。最后,当在某剂量出现咽干口燥、口舌麻木等症状时,则说明该药量已达到了该患者的用药极量,需逐步撤减附子的用量;另外,附子药性峻猛,不宜久服,若药力已中病所、或出现热象,亦当逐步撤减,不可骤停。

附子,是一味有毒性的中药,但由上述阐述可以看出,杨洪涛教授在准确辨证及总结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基于其总结的“三大应用指征”,大胆重用附子,使其温阳效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有效改善患者阳虚体质;在临床工作中,更是随时叮嘱患者严格遵循附子的煎煮和服用方法,并能准确判断用药极量、规律撤减,不致因附子的大剂量应用而导致过燥伤阴、加重病情,故疗效显著。杨洪涛教授的这一经验,开拓了肾脏病的治疗思路,对于广大同道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奠定基石,

致力打造高校创新团队

据记者了解,由杨洪涛教授领衔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他是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肾脏组织生物学实验室”主任,曾荣获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殊荣。杨洪涛教授还担任了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黄文政教授名医传承工作室”、“曹式丽教授名医传承工作室”的负责人,其中医学术的继承工作,在国内外中医肾病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近年来,杨洪涛教授还一直致力于组建一个高校创新团队,以促进津沽地区中医肾病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

谈及该创新团队,杨洪涛教授介绍说:“我们在正确、科学地继承、系统地整理古代医家治疗肾病经验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着眼于提炼新的学术观点和思想,创新探索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着力解决中医肾病学科基础理论构架与临床诊疗方法等重要问题。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临床优势,尝试建立局部区域内切实可行的患者分级、分层管理体系,针对其多系统合并症,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从遏制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关键因素入手,由多学科中医药研究工作密切配合,使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诊治工作真正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凸显中医药防控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特色。未来,有关肾脏病的中医规范化、标准化诊疗方案的制定,将依托系统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作为其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依托于高校的科研优势,组建一个专业的高校创新团队,可以为中医肾病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平台,有利于中医肾病学专业型人才的学术交流,有利于凝聚所有科研力量全力研究发展中医肾病学,更有利于中医肾病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而不断促进中医肾病学在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

杨洪涛教授继续介绍说:“为了达成组建高校创新团队这一目标,我们做了诸多前期准备工作,制定了专科发展的具体措施,以加强中医肾病学专科建设;如每年详细制定《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与考核;修订、实施和持续优化中医诊疗规范,大力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形成多种成熟的中医诊疗技术与方案并加以推广;开展中医肾病临床路径工作;积极参与中医药管理局肾病协作组临床验证工作;完善专科基础建设;加强学术交流,举办专题学习班及专科学术会议等等。目前,我们团队拥有的研究平台除了‘黄文政名医传承工作室’、‘曹式丽名医传承工作室’之外,还有‘肾脏组织生物学实验室’和‘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

杨洪涛教授接着说:“近5年来,我们依托‘肾脏组织生物学实验室’的优越研究条件,积极参与并承担了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青年基金项目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项目1项;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项;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项;115篇,其中核心期刊98篇,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成果奖2项。目前正在进行的有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了强化中医肾病人才培养,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的学科现在已经形成了以名中医为学术带头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为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为骨干的,在本领域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学术团队,有多人担任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精品课主讲教师,同时作为国家继续教育基地每年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此外,为了增进和加强我们创新团队的学术水平与影响力,近5年来,我们团队举办了5次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5次天津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学术会议。每年派出本学科人员10到15人次,参加全国肾脏病学术交流会议,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我们科室团队作为核心单位,还参加了总医院以陈香美院士为首席专家的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香港大学在腹膜透析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拥有世界一流的肾脏病实验室,我科室已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并选派多名医生赴香港东华医院进修腹透技术及相关临床,未来将合作研究水蛭素对PF的阻抑作用,将中医药拮抗腹膜纤维化成果推向国际。”

杨洪涛教授总结说:“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科室团队被原卫生部授予‘腹膜透析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及‘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学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重点病种,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重点病种,天津市卫生局‘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现在我们科室团队已经具备了组建高校创新团队的实力。我们将继续不断努力,争取为祖国传统中医事业的发展,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协同创新,

铸就中医腹透唯一中心

据记者了解,杨洪涛教授还是天津中医界腹膜透析的领军人物,在其带领下的科室团队早在十多年前的2002年底,就引入了腹膜透析技术。此后于2003年正式成立了腹膜透析中心,并着手组建专业的腹透团队,同时启动了中医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成为全国首家腹膜透析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的临床基地。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于2011年6月被原卫生部认定为全国中医界唯一一家“全国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

杨洪涛教授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腹膜透析中心甫一组建,即面临着重重困境,但经历了创建初期的种种艰辛之后,该院肾病科腹膜透析中心在他的带领下,定向培养腹透专业人才,加强与国际、国内先进腹膜透析中心的联系,跟踪本领域知识前沿,定期组织举办专业学术交流活动,以科研、交流带动科室腹膜透析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津沽地区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当地腹膜透析缔造一个具有学科标本意义的交流平台。在坚定信念的支撑下,该院肾病科腹膜透析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腹膜透析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加,患者生存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