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第1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关键词】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 原因

一、引言

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鄂尔多斯地台上的一个典型区。该黄土堆积区,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气候特殊,降水稀少而且分布不均,加之人为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该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陇东黄土高原现存的三个面积较大的塬面――董志塬、枣胜塬、长武塬的面积均明显缩减。严重的水土流失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第一,造成了农田的跑水、跑土、跑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形成“三跑田”;第二,大量的泥沙被冲入河流,淤积河床,而且还加大了黄河下游的含沙量;第三,水土流失对该区的生态环境、居民日常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而研究水土流失的现状,探讨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气候

该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各气候要素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或递增,同时兼具垂直气候变化特点。该区大部分气候干燥,旱灾频繁;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冷热季节明显,气温温差大,日照时数较长。

(一)光照

该区光照充足,太阳年总辐射为460.5―586.2千焦/厘米2,年日照时数1600―2700小时,作物生长期日照时数1300―2100小时,大于0℃的有效辐射在188.4―211.9千焦/厘米2。

(二)温度

该区属于暖温带,但是由于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实际温度低于同纬度地区,年均温在4.0―11℃。随海拔变化,气温呈递减趋势。在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8.0℃以上,六盘山区年均温在4.0℃左右。冬春时节多大风天气,气温随之降低。

(三)降水

该区年降水量为184―637mm,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都极不均匀。具体分为两点:①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呈规律性递减,但是沿河谷、川道向山地随海拔升高而呈增高趋势。年均相对湿度在46%―71%之间,变化规律与降水量变化规律一致。而干燥度则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在0.7℃―3℃之间。根据该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可以将全区由南到北划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干旱三个地带性气候区。②时间上,该区年内分配不均,冬季降水量很少,仅占年内降水量的1%―3%,而7―9月降水量占到51%―68%。通过对平凉纸坊沟流域1995―2003年的降水资料分析,该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29.6mm,降水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71.5%。年降水量变差系数为0.21,偏差系数为0.357。

(四)植被

该区处于农牧交错地带,地表景观主要为稀疏草原。由南向北随气候条件的变化呈现为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带。天然林植被较少,分布零散,且多为旱生型和中生型,主要分布在陇山和子午岭等部分地区。大部分地区为近年来新植的人工林,面积较小,次生林造林率还较低。本区植被稀少,与水土流失严重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地区已经草原化,主要树种有辽东栎、白桦、山杨等,灌木有柠条、枸杞、黄蔷薇等;草本植物有本氏羽茅、闭穗、白草及蒿类。

(五)土壤特性

本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土。黄土有着自己特有的性状和特征,在土壤中明显有别于其他土壤。黄土在该区的特性主要表现有:①黄土具有多孔性和多洞性,孔隙度大,在40%―50%之间,具有很强的吸水和透水能力,故有“海绵体”之称;②黄土的透水性在连绵阴雨的情况下,有所增大,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可达2cm3;③黄土垂直发育,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④黄土具有沉陷性,由于黄土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因而使黄土遇水不断地失陷、崩塌。

三、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水土流失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在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因子和人类不合理开发等人为因素的交织下,该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在自然因子中,黄土的性质和特殊的气候是主要因子;在人为因素中,过度垦殖和滥牧滥樵是主要的因素。具体可以在两个大方面来看,在自然方面:①表层土壤多为黄土和沙地,由于黄土性状特殊,易导致沟头延伸,沟岸扩张;沙地松散、植被稀疏、干旱少雨等,都使得黄土极易被侵蚀;②该区大部分地区,沟深坡陡,地面起伏大,也易导致水土流失;③植被稀疏,覆盖率低,而且降雨集中在7―9月,多暴雨、强度大,是造成侵蚀的直接原因。 在人为方面: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陡坡开荒,乱砍滥伐森林,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形成恶性循环;②工矿建设与油田开采、传统的生产观念等,都是其原因。特别在畜牧业中,传统的养畜观念和习惯盛行,导致采食过度,践踏严重。现在该区植被覆盖率不足10%,而且破坏严重;③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高达65%,林牧业脆弱。

陇东地区水土流失由来已久,其危害和后果主要有:①流失地区生产力下降,导致贫困,加剧了人地矛盾,水土流失使土地肥力下降,农业用地面积减少,是其客观直接原因;②淤积下游河道,引发水旱灾害;③严重危害工况、交通、城市安全,影响农业生产;④导致生态系统恶化,环境问题突出,破坏生态平衡,自然承载力下降。

【参考文献】

第2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1 概念

黄土地貌:发育在第四纪黄土(或黄土状土)地层中的各种地貌形态的总称,具有一系列自己特有的特征。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面积40万km2。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80m。

2 黄土高原的现状

2.1 黄土高原地貌现状

中国黄土高原素有“千沟万壑”之称,多数地区的沟谷密度在3~5km/km2以上,最大达10km/km2。沟谷下切深度为 50~100m。沟谷面积一般占流域面积的30%~50%,有的地区达到60%以上,将地面切割为支离破碎景观。

2.2 黄土高原的水土现状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本身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不合理,植被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植被从古代到今天的巨大变化,更主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总的趋势是面积越来越小,植被的结构也渐趋简单化。

2.3 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显著的特征。

2.3.1 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受长期内外合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2.3.2 气候差异比较大。黄土高原气候受系统中岩石圈和大气圈相互影响。大气系统中降水量具有很明显的地域和季节性,降水年际变率大,时间变化上降水呈减少趋势。就气温来看,黄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热、寒暑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2.3.3 水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面蒸发是降水的2倍多,而且降水集中,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3.4 山地丘陵面积大。黄土高原地区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整个地区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0%。这种起伏的地貌构造不适合农耕。

2.3.5 植被覆盖率低。在黄土高原上,30%~40%左右的地方都是荒山秃岭,给人留下满目疮痍的景象。人工草地很少,有的地方由于过垦山坡,表土流失严重,显露出基岩。

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一些人为因素共同造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强度大,面积大,速度快的现状;导致了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严重、农田破坏严重、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泥沙淤积河道,旱涝灾害不断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由于该现象会破坏耕地,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以有必要采取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提高黄土高原土壤的生产能力。

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

3.1 综合治理措施

从目前国内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统一体,缺一不可。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引洪灌地。植树种草可以有效的减轻水土流失。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应以乡土林种为主体,合理利用外来树种。在林种布局完整的基础上,要慎重选择经济林树种。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来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根据旱坡地坡度大小,提出一套适合于坡度大小的耕作制度。

3.2 生态旅游开发

加强黄土高原的道路建设,建设成以黄土地貌景观为特色,千沟万壑的立体环境生态景观体系。充分利用地形特征,开发陕北地区的民土风情,利用本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

3.2.1 制定生态旅游方案。生态旅游资源规划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纲领和蓝图。黄土高原地区地域广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依照统一规划、循序渐进的开发方式。 同时,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要制定严格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法律、法规,并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法规的执行,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法律保护,真正做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

第3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是什么吸引了荷兰王储来到了黄土高原,来到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韭园沟小流域?是这里的石油,还是煤炭?答案都不是。还是王储自己说出了谜底。“我这次到榆林来参观考察非常值得,看到了著名的黄土高原,看到了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看到了当地农民群众通过治理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没有治理的石家沟与经过治理的韭园沟小流域相比,治理与不治理大不一样。”

亚历山大站在韭园沟小流域高高的大坝上,望着山顶层层梯田,沟坡成片的林草,沟底座座相连的淤地坝,淤咸的坝地上长满了丰收的玉米、高粱,赞叹不已。他忘记了旅途的疲劳,不顾淅淅沥沥的小雨,兴致勃勃地向陪同的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周月鲁局长问这问那。

据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省长陈德铭在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介绍:自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加大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先后启动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其投资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效果之显著,都是前所未有的。黄土高原地区的干部群众,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大规模地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六年间,黄土高原地区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8万平方公里, 建设基本农田1861.7万亩、淤地坝16592座,水土保持林草9399.8万亩。

这是一组多么令人鼓舞的数字,也是吸引亚历山大殿下来到黄土高原参观考察的真正动因。

古老的黄土高原,如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淤地坝,农民喜爱的“粮囤子、钱袋子”

跳进黄河洗不清,是说黄河的水质浑浊,泥沙含量高。在黄土高原上,大大小小的沟壑有27万条之多。一场暴雨,沟道内成千上万吨泥沙流入黄河,造成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群众贫苦;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形成“地上悬河”,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民群众在同水土流失斗争的实践中创造了淤地坝这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这是黄土高原地区广为流传的新农谚。农民形象地称淤地坝是“粮囤子”、“钱袋子”。

淤地坝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真正原因是其显著作用和效益:一是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二是淤地造田,促进农业增产;三是蓄水利用,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四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五是促进退耕,改善生态环境;六是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保护下游安全;七是以坝代路,改善交通。据测算,建设一座大型淤地坝,每淤一亩坝地平均可拦泥8000吨,中型淤地坝平均拦泥6000吨,小型淤地坝平均拦泥3000吨,可见淤地坝对减少黄河泥沙和保护下游安澜具有重大作用;淤成的坝地,平均亩产300~400公斤,有的高达900公斤,是坡耕地的6~10倍,是梯田的2~3倍,是农民喜爱的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淤地坝建成后,前期能够有效地拦蓄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解决水资源缺乏地区的农民生活生产用水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调查,黄土高原地区建成的淤地坝,已解决了10007人和几千万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淤地坝可连接沟壑两岸,以坝代桥,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交通条件,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黄土高原地区以坝代桥的淤地坝占20%,相当于建设了2万多座乡村公路桥。

淤地坝显著的作用和效益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水利部把淤地坝建设列入2003年水利工作“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并组织编制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正式启动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

按照规划,到2020年底前,黄土高原地区将新建淤地坝16.37座,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坝地750多万亩,拦泥能力400亿吨,蓄水能力达到170亿立方米,可发展灌溉360万亩,可促进退耕还林还草3300万亩和封育保护6000万亩,年减少入黄泥沙7亿吨。

这是一幅多么宏伟壮丽的规划蓝图 它昭示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世行项目,世行农业项目的“旗帜工程”

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站在黄土高原的高坡上,延河世行项目区尽收眼底。他心情十分激动,不是因为看到了巍巍的宝塔山,听到了高亢激扬的信天游,而是赞叹这里的世行项目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他说:这是我所见到的最出色的项目区之一,在许多国家都有过同类项目,能取得这样大成就的只有中国。他称该项目是世行农业项目的“旗帜工程”。

世行项目,全称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该项目以扶贫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基本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各项治理措施,增加项目区植被覆盖度,建立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减少入黄泥沙,为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它是我国首次利用外资开展的大型水土保持项目,到目前开展了两期项目,共引进世行贷款3亿美元,加上国内配套资金,总投资为42.6亿元人民币。一期项目于1991年开始前期工作,执行期8年。项目区涉及陕、甘、晋、蒙四省(区)的7个地(盟)22个县(旗),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4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7.59%。二期项目于1999年启动实施,项目执行期6年,项目区涉及上述四省(区)的12个地(市)37个县(旗),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4.7%。

一期项目竣工验收时完成治理措施面积48万公顷,其中建设基本农田10万公顷,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17公顷;营造林木297公顷,人工种草10万公顷;修建治沟骨干工程149座,淤地坝1140座,有效地控制了项目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年减少泥沙3800万吨。项目区农业总产值由项目实施前的8.97亿元提高到9.49亿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由361元增加到1263元,人均粮食由378公斤增加到532公斤。

二期项目经过6年时间的实施,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积43.8万公顷,其中基本农田8.87公顷,造林24.3万公顷,人工种草5.7万公顷,天然草场封育5.7万公顷,建成治沟骨干工程116座,淤地坝232座。项目区农村社会总产值由1998年的29.6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7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581元提高到2004年的1608元;人均基本农田由0.11公顷增加到0.15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116.57吨,人均544公斤;各种治理措施新增减沙2695万吨,有效遏制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减少了入黄泥沙,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世行项目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令来考察的世行官员们惊叹不已。

当世界银行委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组成项目验收团,对一期项目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时,验收团一致认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贷款项目以其扎实细致的前期准备,科学严密的组织实施与管理,高起点、高质量、快速度地建成了一大批综合治理典型。项目的成功实施,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减少了入黄泥沙,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验收团在给世行执董会的ICR报告中,对项目建设内容、产出效益、可持续发展、机构建设、借款方表现等五项指标都给予了“非常满意”的最高评价。

为此,世界银行还专门组织多家国际新闻媒体赴项目区采访报道,向全世界宣传推广项目管理经验。一期世行项目荣获了世行行长“杰出成就奖”,这是世行从全世界3000余家世行项目中遴选出的,也是我国水利行业中唯一的一个获奖项目。

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好路子

如今陕北农民唱起了新的“信天游”:“山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羊羔羔养在家门中;草棵棵赛过粮苗苗,禁牧带来好光景。”靖边县一位参与了40年生态建设的农村干部颇为感慨地说:“与吴旗相比,吴旗造林没我们多,可是人家封禁保护比我们力度大,靠自然本身恢复了植被,效果比我们好。”

半个多世纪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防治靠的是人工治理,靠天治理谁都不敢想,认为这是懒人的做法。如今人们已经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一些专家学者还从理论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生态修复符合生态演替的基本规律,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和最有效、最经济、最科学的选择。两院院士石元春说:生态建设既要人为治理,更要重视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后者更为快捷有效,也最省钱。

各地在生态修复方面纷纷亮出大手笔。陕西省榆林、延安所属的25个县(区)现已全部实现了封禁;内蒙古围封、休牧、轮牧、禁牧草场面积达到1.56亿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6.35%;山西、青海、陕西、宁夏政府先后出台了封禁治理、三封两禁和全境禁牧的决定。目前国家开展了128个生态修复试点县和“三江源”区预防保护工程,各省(区)也开展了一批地方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据统计,水土流失年防治速度是20世纪末的3倍,封育保护面积接近人工治理速度的2倍。黄河上中游七省(区)的54个地(市)294个县(市、旗)实施封禁保护工程至今,封禁保护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驱车走进黄土高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荒山秃岭变绿了。陕西吴旗县封禁3年,林草覆盖率提高了24个百分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毛乌素沙地的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40%~50%。特别是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林草覆盖率平均提高了2个百分点,先期开展退耕还林的地区,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明显减轻。该工程已使黄河上中游七省(区)1400多万农户6700多万农民直接受益,每年人均获得生活费补助40元、粮食补助494斤,被广大干部群众称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生态修复促进了经济发展。陕西吴旗县在实施生态修复后,大力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培育草、羊、杏三项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兴办绿色企业,国内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与实施生态修复前相比均翻了一番多。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实施封禁治理、舍饲养殖后,牲畜数量比禁牧前增加8.1%,良种及改良种畜平均达到87%,羊的出栏率由28%提高到44%,平均出栏时间由21个月缩短为9个月。

生态修复不仅使土地、草场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农牧业生产方式。许多地方的农牧民已经逐步走出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超载放牧,越牧越荒”、“自给自足,广种薄收”的怪圈,树立起市场效益的新观念。

牧民们说:草原才是我们的命根子,草场已经破坏了,我们必须给它休养生息的机会。封育保护促进了草场植被的恢复,也为今后畜牧业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水利部曾组成联合调研组,先后对10个省(区)的18个地(市)、33个县和54个镇进行广泛调研。最后调研组得出的结论是: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它不仅促进了植被恢复,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粮多、草多、肥多、钱多良性循环的致富之路。

高原嬗变,警示人与自然应和睦相处

2004年一场秋洪,使沉寂多年的西安灞河再现了当年的如虹气势,但洪水过后,人们惊奇地发现,湮没河底千年的古灞桥露出“峥嵘”。

灞桥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比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赵州石拱桥(公元605~618年)还要早20多年。大桥总长约400米,桥墩有40~50座。如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多孔石拱桥,不仅在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是罕见的,而且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灞水东南来,逶迤绕长安。想当年,在波涛汹涌、河面宽广的灞河上,一座巨型大桥凌空托起,其恢弘气势和壮观景象怎不令人惊叹。唐代诗人王昌龄在《灞桥赋》中赞叹它“若长虹之未翻”,这是对隋唐灞桥恢弘气势的真实描绘。

隋唐灞桥为何湮没地下,时隔千年后又再现人间?这其中既有自然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也有人为的因素。自隋开皇二年建桥以来的1400多年间,灞河源头的秦岭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尤其是灞河上游的蓝田,至汉代时人口大量增加,开荒种地,滥垦滥伐,结果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流入灞河,使河床抬高了8米之多,致使大桥淹没于水下,最终被废弃。

隋唐灞桥的湮没,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大自然进行报复的典型范例。古桥沉浮,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人与自然应和睦相处,否则,隋唐灞桥的今天就是人类的明天。

第4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关键词] 有效提问 能力培养 课堂实践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以技能培养和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形成学生终身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为最终目的。“善学者,必善问”,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从问题意识开始的,而教师的有效提问必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进而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笔者在多年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有效提问进行了一定的实践研究。

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有效提问的前提

教师要充分分析教材,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要求,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有效的设计问题;同时还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问题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区域地理》教学过中,在讲到北方地区时,针对我所担任的高二不同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提问方式。对于普通班级的学生,主要侧重强调对地理思维的培养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过程中设计了3个问题:(1)你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从地理角度应该有哪几方面?(2)近些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我们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有何异同?这3个问题由浅入深,逐步使学生学会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善于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对于音乐班学生思维较活跃,对事物感性意识较强,则先播放黄土高原的景观片,然后提出问题“你看到的黄土高原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千沟万壑的景观?是哪种外力作用的?”“你认为这种外力作用的自然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这样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掌握。而对于美术班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对图像的观察更细致,特别是对剖面图、透视图更容易理解,因此在播放完黄土高原景观图之后,又加了一张黄土高原的剖面图,在学习小流域综合治理时也增加了剖面图,进而提出“从两张剖面图对比,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什么?”相同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不同,教学要求就产生差异,提出问题的深浅、角度必然不同,这样才使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得以保证。

二、调动学生兴趣――有效提问的途径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捷径。

以时事热点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讲到板块构造理论过程中,提到地球表层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板块之间是相对运动的,因此在板块交界处往往形成火山地震,于是就联系学生熟知的2008年我国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秘鲁大地震,让学生分析原因。原因很快找到,这两次地震都是在板块交界处形成的,这是我预料之中的,但我预料之外的是,这一热点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强烈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立刻就有人提出,2009年的海地也发生了强烈地震,而那里也不是两个板块交界处,这与板块构造理论不矛盾吗?新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更大的积极性,于是,我又介绍了板块内部只是相对稳定,又被小的断裂带分为若干个小板块,小板块之间又有相对的运动。通过这一热点问题,不但将重点难点知识很快突破,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探求知识的欲望。此外,印巴冲突与中东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突破口。

地理课堂教学中,恰当引用诗文、谚语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时,可以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讲到梅雨天气特点时,引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借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水的循环运动,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胜有情”来解释对流雨的特点,等等。在地理课堂上用适当的言语讲述有关的地理知识,既生动形象,又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地理现象、规律等。

三、把握问题的启发性、关键性――有效提问的特点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的水平。高质量的问题应该是既使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压力,又使学生感到有解决问题的信心。问题的难易程度正好介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在讲到《矿产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时,在学生了解了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过程后,要求学生学会分析鲁尔区的经验对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有何启示。如果直接提出这样的问题,很显然超出绝大多数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无从下手,必然失去信心。我将问题分解为以下4个问题,(1)分析辽中南工业区、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2)辽中南工业区、鲁尔区工业部门有何相似之处;(3)辽中南工业区地位下降与鲁尔区的衰落原因各是什么;(4)鲁尔区的崛起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有何启示,学生很容易理解。

真正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必须提高设问的质量,优选问点。所谓问点,就是指讲授教材时提出问题的切入点。一般地说,问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例如,在讲解《季风》这一内容时,学生对于海陆不同季节气压中心的形成很不理解,于是,我就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作为主要问点,首先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提出如下问题:“夏季,海水和海岸哪一个更热?”“夏季,海陆上空分别形成哪种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夏季形成什么方向的风?”这样,抓住内容的关键之处,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设疑,步步深入,就能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不断地深入思考,从而使思维不断向知识纵深发展。

第5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回顾五年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努力实践新时期治黄新思路,调整水土保持发展战略

经过半个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黄河治理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黄河情况复杂,治理难度大,目前洪水依然威胁下游两岸;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已成为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为此,水利部党组提出了“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黄河治理目标。黄委通过对《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确立了水土保持在实现“四大目标”中的基础地位,把治理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作为实现“河床不抬高”战略目标的根本措施。并结合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和规律,确立了“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基本思路。这一基本思路的提出,对今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总体部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这一基本思路,认真总结流域水土保持几十年经验,黄委提出了“围绕两大目标,抓住两个重点,实现两个转变”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的发展战略。“两大目标”即实现千方百计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两个重点”即以黄河中游7.86万平方公里多沙粗沙区为治理的重点区域,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沟道坝系为建设的重点措施;“两大转变”即由分散治理向集中规模治理,由低标准平均安排向高水平重点扶持的转变。围绕这一新的发展战略,黄委组织编制了《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步骤;完成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近期正组织编写《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启动实施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形成了由重点支流治理、示范区、治沟骨干工程专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等构成的相互支撑的工程格局,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步入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发展的新局面。

在这期间,各省区积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把水土保持作为振兴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狠抓精品工程建设,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面驶入西部大开发的快车道。

二、以“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宏观决策水平

“数字黄河”工程是黄委为全力推进治黄现代化建设而启动实施的一项宏伟工程,它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新时期治黄理念和技术创新。作为该项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水保”工程,是全面实现水土保持管理现代化,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程。黄委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数字化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编制完成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纲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规划》,提出了监测网络建设和数字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关键技术,为今后全面建设现代化监测系统和数字水保工程提供了总体框架和宏观指导。目前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第一期)已正式在水利部立项。为了全面摸清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基础信息,历时三年,顺利完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遥感普查及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农业技术引进项目(948项目),获得一系列基础数据和成果,信息总量达206千兆,初步建立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库,为“数字水保”及“数字黄河”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据水利部要求,流域各省区也圆满完成了第三次遥感普查工作。山西省还启动了“数字水保生态”工程,完成了《山西省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总体设计》。该工程目前已投资80万元,完成了硬件的配置,整个数字化输入工作已开始进行。陕西省在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规模上继续扩大,覆盖面更广,已建成市县级监测分站31个,泥石流滑坡预警监测点3个。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全面提高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宏观决策和监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大力实施封禁治理,充分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

为贯彻落实中央治水方针和水利部党组的治水新思路,黄委在黄河流域和黑河、塔里木河等12个县率先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2002年共完成封育治理面积79900公顷。同时在青海、四川两省启动了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有序进行,已完成了人为水土流失普查和“三区”划定等前期工作。水利部也在全国106个县(市、旗)启动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各地为了使封禁治理真正做到封得住、绿起来、能致富、不反弹,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山西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利益,采取了“以建促封”等五项举措,保证了封山禁牧、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省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在水土流失防治区实行封禁治理的规定》。陕西吴旗县1998年在全国率先作出了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的决定,经过四年多时间,境内林草覆盖率从1998年前的18%增加到49.6%,水土流失逐步减少,农民收入稳中有增,创造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奇迹。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积极实施“进一退二还三”战略,全盟有一半耕地退了耕,林草覆盖度也由原来的20%提高到40%,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31%,贫困人口提前两年基本解决了温饱。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全流域全面开展生态修复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加快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以全面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推行了水土保持“三项制度”改革

一是在黄河水保生态工程等重点项目中全面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成立了西安黄河监理有限公司,对黄河水保生态工程项目进行了全面监理;颁发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对监理的有关程序及实施细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山西省有11个地(市)成立了水土保持监理机构,在湫水河重点治理区、国家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汾河上游项目中实行了工程建设监理。宁夏、内蒙、河南等省区也在一些国家重点项目水土保持项目中推行了工程建设监理制。

二是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建设中进行了招投标试点。山西在项目执行中,对于较大投资的治沟骨干工程大都采用招投标的办法,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选定施工队伍。青海西宁市对谷坊、淤地坝、沟头防护工程实行招投标,选择技术力量强的工程队进行施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青海互助县对水保治沟骨干工程还实行了议标制。

三是为强化项目管理,明确项目责任,首次将黄委的西峰、绥德治理监督局作为示范区项目的建设法人单位。五年来,通过推行“三项制度”改革,流域内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设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五、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为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黄委和流域各省区业务部门在规范工程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要求,全面规范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要求水土保持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四个前期工作程序进行操作。并按此开展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等一批水土保持项目。二是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定,从项目的立项、审批、设计、施工、验收和管护等都有严格规定。出台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建设和管理规定》、《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年度检查办法》和《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三是改革资金管理办法。为管好用好中央资金,黄委下发《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央财政资金报账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设立专门的资金报账账户,明确了资金报账程序。耤河示范区在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建设中率先实行了报账制;山西省在总结世行贷款项目和汾河上游重点治理项目报账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水土保持项目中全面推行了报账制。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促进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从计划经济和行政指令的管理方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

六、水土保持关键科学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开展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及产沙输沙规律研究》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确定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为下游防洪减淤、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还组织开展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坝系相对稳定及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山坡地生态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技术研究》、《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键措施与组合研究》和《水利水保工程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等一批水土保持科研课题。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基础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在完成流域性宏观规划的基础上,先后编制了《黄河上中游多沙粗沙区治沟骨干工程建设规划》和《黄河流域坡耕地治理规划》等专项规划和《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窟野河规划》等11条支流的规划报告。完成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窟野河榆林项目区可研报告》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些前期工作开展,储备了一批项目,提高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

七、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在流域机构统一协调和督促下,流域内300多个县组建了监督执法机构,组建率达92%。230多个县(市)制定和完善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规和政策,基本实现了预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目前,全流域县级预防监督规范化建设已经完成,并于2001年进行了全面验收。同时黄河上中游6省区开展规范化建设的10个试点地(市、盟),174个国家重点防治区的规范化县(市、区、旗)也全部验收合格。城市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也逐步深入,兰州市西固区、太原市、韩城市三个全国水土保持城市试点顺利通过国家组织的验收。各级人大也加大了水土保持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

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一是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治理难度愈来愈大。

二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公路、铁路、能源等基础设施都在大规模地进行建设,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增加,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明显加大。

三是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虽已开始启动建设,但还不能满足流域水土保持各项工作的需要。还存在信息的时效性得不到保障、信息的准确度难以核实、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程度不高,尚未建立规范的信息机制等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为依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方略,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加快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采取封山育林、封坡禁牧等措施,加快林草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的改善;通过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由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土保持转变,调整产业结构,节约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区域经济,减少入黄泥沙为目标,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屏障,为治理开发黄河,实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支撑和保障。

在治理的战略布局上,将以水土流失最严重、对下游淤积影响最大的黄河中游7.86万平方公里的多沙粗沙区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加快治理。在治理的措施安排上,把沟道坝系工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近期将认真落实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前期工作座谈会精神,抓紧完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积极组织协调流域各省区完成本省区淤地坝建设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后,全面启动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工程。同时启动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安全稳定、效益突出、管理规范的示范小流域坝系,为黄土高原大面积进行沟道坝系建设提供示范和样板。组织淤地坝建设管理体制研究,在广泛调研黄河流域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要求,探索淤地坝建设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大规模淤地坝建设做好准备。

在生态建设中,继续抓好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围绕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项目前期工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测、机制体制运行等方面作进一步加强。近期着重抓好黄河水保生态工程重点支流治理项目的中期调整、耤河示范区建设和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

在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同时,继续推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组织搞好监测系统设计工作,尽快建成水土保持监测系统西安中心站和郑州终端站,积极协调流域各省区开展省级监测总站和重点监测分站的建设。通过5~10年的建设,在全流域建立自上而下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使水土保持监测基本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和现代化。

第6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关键词】大气科学;雨滴运动;浮力;粘滞阻力;科里奥利力

近十几年来,由于意识到水土流失的严重危害,使得雨滴最终速度、动能指标和下落的影响因素在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中倍受关注[1-2]。但是详尽的实际雨滴运动特性研究几乎没有,仅有一些低精度、理想模型研究[3-7]。因此,实际雨滴运动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其计算机模拟不仅可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动力学模型研究和试验提供一种理论支持,而且从理论上和实验上丰富和完善准实际雨滴谱数据资料,进而根据降水云系的不同特征提出更加详尽的对流云和层状云降水云系的划分标准,在统计学方法的基础上从动力学的角度创新了一条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对地球大气中准实际雨滴下落的影响因素(万有引力、浮力、粘滞阻力和科里奥利力)进行分析,建立雨滴运动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将数值解与水土保持动力学试验数据的比较,给出雨滴运动的详尽模型和图像,获得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权重。

根据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雨滴降落速度的数值模拟[9]得出的结果,对本模拟结果的分析评价(采取t检验中的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方法),得到两泊松相关系数为0.79326,显然此误差不是很大,可见本研究中大雨滴模型准确性很好。

4 结论

粘滞阻力是影响雨滴运动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雨滴在到达地面之前必然达到一个收尾速度,下落时间也大幅增加,此收尾速度的大小与雨滴的直径成正比,雨滴的直径越大,收尾速度越大;由于惯性离心力尔引起的的重力加速度的微小变化,对收尾速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也就是说将重力加速度按照常量来分析几乎不影响雨滴运动结果;浮力大约为重力的1/1000,基本不会对收尾速度产生影响。科里奥利力是使雨滴下落的发生东偏和南偏的唯一因素,不会对雨滴运动速度大小产生明显的影响,东偏远比南偏显著,下降高度越大,下降时间越长,偏移量越大;雨滴直径越大,下降时间越短,偏移量越小。

【参考文献】

[1]钱允祺,陶士珩.黄土高原降雨雨滴最终速度的分布律[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6(5):20-24.

[2]仇盛柏,陈京华.我国西部高原山区降雨高度模型[J].电波科学学报,1998,13(1):88-92.

[3]宋海珍.微扰法求解落体偏东[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6):701-704.

[4]王红梅,李海彦,李丽欣,等.自由落体偏离问题的一种精确计算[J].德州学院报,2003,19(6):39-41.

[5]于凤军.谈落体偏南问题研究中的疏忽[J].力学与实践,2001,23(1):68-69.

[6]刘大为,阎爱玲.雨滴运动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9):1266-1269.

第7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关键词:地理;师生关系;语言

教学教学,既有教又有学,我们的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过程。情感教育是我们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之纽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用情感动学生、用趣激励学生,使我们的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探究精神。新课程标准中也曾要求地理教学应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地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充分地意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渗透情感教育的前提

我们大家都知道: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上好课的基础。在我们的地理教学中,学生能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关键是看我们的课堂教学气氛。如果教师表情严肃,动不动就严厉呵斥学生,那么他们就不会表现出灵气与个性,也不可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更谈不上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了;如果我们教师态度亲切、和蔼、不专横,那么学生就会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就能有效地调动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课时,我这样创设学习氛围:“同学们,你们知道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吗?假如你是一名地质探测队队长,你将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同学们听了后是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必要性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是渗透情感教育的条件

世界上有众多地理景观、地理事物,我们的学生却往往不能直接感知,虽说在新课改下多媒体教学技术已深入课堂,多少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是九牛一毛,很多的时候还是靠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把学生带入神圣的地理课堂。例如,在学习《水土流失的危害》时,我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给学生朗诵了下列一段文字:“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美丽富饶,自然景观更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有雄伟高大、绵延不绝的喜马拉雅山脉;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神秘莫测、郁郁葱葱的热带丛林;有深陷千丈的东非大裂谷……”这段洋溢着满腔热情的引言,加深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8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学习兴趣 巧用教学方法

一 现代媒体教学法

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这些媒体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结合,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如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可使反映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如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抽象难懂,因时间和位置的局限,学生对天体的观测又不可能是完整的。多媒体教学通过模拟、分解宇宙天体的运动规律,将浩瀚星际空间浓缩于咫尺屏幕,分秒之间直观立体地表现了四季更替、昼夜变化的复杂过程,使学生能“飞”离地球,从宇宙空间的各个不同角度俯视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图像,变难为易,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乐看、乐听、乐学、乐思,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优美诗句

古诗词、成语中蕴藏地理知识还有很多,对地貌、地形、月相、地球运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描述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它们与相关课本内容的联系,上课就能应用得当。把古诗文中的优美的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水土流失是现在植被破坏地区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环境的影响深远,既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还能淤塞河道、湖泊,加剧洪水的危害和少雨时干旱。水土流失最典型的地方莫于黄土高原。其实在古代的成语中就有了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描述―泾渭分明。

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森林美化环境时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丘陵时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这些诗犹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

泾渭分明有几种解析,唐宋之前是渭河浊泾河清;唐宋时是泾河浊渭河清;到了清代又成了渭河浊泾河清。但不管是那种情况,都是有一条河流的泥沙含量要大很多,因为古代工业污染对环境几乎没什么影响,生活污水也很有限,所以只有水土流失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才产生河流之间明显的水质不同。泾河和渭河的流域范围都是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它们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水质的转换,既反映了古代黄土高原出现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了,还出现过植被恢复了又被破坏的现象。这就是很好地理教学案例。为什么有时是渭河浊泾河清,有时是泾河浊渭河清,这就是植被对河流含沙和对水质影响的经典故事。也符合现代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高,能保持水土,河流水就清澈;反之则河流水浑浊。

三、巧用趣味故事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气候"一节时,可讲《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而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

讲"西亚"一节时,讲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白色长袍。讲完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西亚气候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故吸热少。从而使学生对西亚气候形成长时记忆。

四、巧用通俗歌曲

歌词通俗流畅,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在讲“长江”时,让学生先听《长江之歌》,从中理解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利用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点明河流的源头在地势很高的唐古拉山脉;“你向东海奔去”得出长江是外流河,顺地势自西向东流入东海,同时可以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二节"长江"时,我借来电子琴边唱边弹《长江之歌》,一段唱下来,有的同学已能跟着唱起来,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歌曲以它独到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

在学习“亚洲地形和河流”时,让学生先齐唱歌曲《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使学生脑海中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然后结合课本讨论: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哪座山?“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请在地图上找出亚洲主要大河,亚洲河网分布有哪些主要特征?从河流的流向归纳出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

五 动手操作

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时比教师讲解效果好得多,因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如在讲日、月、地三者的运动关系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三球仪,然后用三球仪演示,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这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地理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才能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枯燥”变为“主动、有趣”,为祖国培养新世纪新型的地理人才。

第9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关键词:模型黄河 工程

“原型黄河”或“自然黄河”,是我们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对象,其目标是实现“四个不”,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最终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要建设好“原型黄河”,还必须建设另外两条黄河,一条是“数字黄河”,另一条是“物理模型黄河”(以下简称“模型黄河”)。“模型黄河”可对“原型黄河”所反映的自然现象进行反演、模拟和试验,从而揭示“原型黄河”内在的自然规律。“模型黄河”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可系统联系黄河的一系列零散因素,并直观看出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可使黄河各种抽象的现象具体化甚至量化,三是可直观呈现黄河不同治理开发方案的结果,使科学决策便捷、准确。建设“模型黄河”,一方面直接为“原型黄河”提供治理开发方案,另一方面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提供物理参数。同时,“模型黄河”还应成为“数字黄河”通过模拟分析提出“原型黄河”治理开发方案的中试环节。通过“数字黄河”与“模型黄河”的联合运用,确保各种治理开发方案在“原型黄河”上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目标。

一、构建完整的“模型黄河”体系

针对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模型黄河”体系的构建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黄土高原模型、水库模型、河道模型及河口模型。

(一)黄土高原模型

黄土高原的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重力侵蚀。因此,抬高侵蚀基准面措施(如修建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系)的治理效果最为明显。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三门峡以上一般年份来沙量减少了3亿吨,其中淤地坝及水库减沙占90%以上。同时,淤地坝形成的坝地,由于它拦蓄了径流冲刷坡面的表层土壤,水肥条件优越,亩产是坡耕地的10倍以上,因此,深受当地农民群众的欢迎。

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系建设的理论依据是“相对平衡理论”。即随着坝区淤积逐渐增加和坝体逐步加高,抬高了沟道侵蚀基准面,使沟坡相对高度和坡度逐渐减小,当坝地面积与控制流域面积的比例足够大、沟坡相对高度和坡度达到某一值时,重力侵蚀和沟蚀量变得很小,一定频率洪水及其挟带的泥沙平铺在坝地上,且水深和泥沙淤积厚度不影响坝地上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目前,坝系“相对平衡理论”尚不成熟,尤其是对坝系相对稳定的前提条件,以及如何确定建坝座数、最佳拦沙库容和滞洪坝高等问题,尚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只有解决了坝系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由此指导广大群众的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大大提高其安全性,避免农民群众自发建设的坝系工程被洪水冲毁的现象,使其真正成为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同时又收到拦蓄泥沙的良好效果,并最终实现遏制沟道重力道侵蚀的“相对平衡”目标。

特别指出,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不同的区域,由于其小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土壤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区域建立坝系“相对平衡”的条件是不一样的。

基于以上考虑,可以分别就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的某一条小流域或其中的某一条支沟建立物理模型,首先对其侵蚀的机理进行分析模拟,找出其侵蚀的基本规律,然后将其治理的治沟骨干工程或淤地坝系摆进模型里,本着最终实现“相对平衡”的目标,对各种可能的治理方案进行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某一支沟的治理方案,并将试验研究推荐的治理方案付诸于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如此,一条沟一条沟地进行试验研究,治理的生产任务也对应着一条沟一条沟地进行安排,把试验研究成果变成现实。长此以往,我们就可以建立起黄土高原治理的“相对平衡”理论,并用以指导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

不可否认,目前我们规划的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系的总体布局以及对未来某一水平年的减沙效益的测算都带有经验性,如果建立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物理模型,就可以通过反复的试验研究将工程布局的规划及其减沙效益进行量化分析,大大提高治理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对减沙效益预测的可信度。

但是,也应该认识到,此类模型的构建具有相当的难度。截至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建立类似模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力侵蚀现象的物理模型,现有的模型均是针对模拟面蚀、浅沟流失等现象的。如比利时地理实验室、希腊雅典农业大学实验室建立的物理模型,主要是研究耕地水土流失与水流、土壤质量、坡降、土地空间变化等关系。美国研究水土流失的部分机构有:密西西比泥沙实验室、中南地区水土管理研究室、印地安纳国家水土流失实验室、东北流域研究实验室、得克萨斯草地水土研究实验室等,这些机构基本上都是利用大型实验室,试验研究坡降、地表水径流量、地下水、泥沙粒径、土壤结构、表层覆盖、表层糙率、降雨等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我国中科院杨陵水土保持实验室,主要是模拟黄土高原面蚀、浅沟流失现象,对于重力侵蚀则多是分析研究原型观测资料。由此看来,建立试验研究黄土高原重力侵蚀现象并提出治理措施的物理模型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二)水库模型

在黄河上修建水库,将会使天然河床的边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对水库上游来说,抬高了侵蚀基准面,对水库下游来说,改变了来水来沙条件。河流环境的改变,将引起上下游河道及库区河型的转化和河床的变化调整。水库模型的建设,就是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试验研究,探索其变化和调整的规律。黄河水库模型至少应用于以下方面。

1.提出三门峡库区治理方案

试验研究在不同进库水沙条件、不同运用水位及不同出库水沙条件下,三门峡库区的冲淤变化规律。从而提出潼关以下库区河道河势变化及其治理的工程布局、潼关高程变化分析及其改善措施、潼关以上库区的治理方案等。

2.确定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

试验研究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库区纵向与横向发展调整及其影响范围、库区淤积形态,异重流排沙、明流排沙、相机降低水位冲刷水库的条件及其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在不对下游河道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优化塑造库区淤积形态,论证确定不同时期小浪底水库科学的运用方式。

3.拟建水库的淤积形态设计

拟建的古贤、碛口水库,均位于黄河干流上。可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水库特征水位及其泄流规模、水库运用方式、库区干支流形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范围,提出满足水库设计需要的一系列物理参数。

4.优化中游水沙调控体系的联合运用机制

现状条件,中游水沙调控体系包括三门峡、小浪底、陆浑和故县水库,远期还有河口村、古贤和碛口水库加入。对于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都将由上述调控体系联合运用来进行控制,如何根据不同的来水来沙条件,科学确定调控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责任分配,需要通过模型试验进行研究确定。近期可就三门峡水库与小浪底水库的联合调水调沙运用,特别是通过三门峡水库的调水调沙人工塑造小浪底水库库区的异重流进行试验研究。

(三)河道模型

20世纪30~40年代,德国H.Engels利用河道模型试验研究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的演变,这是世界上首例关于黄河的河道模型试验,H.Engels因此被誉为水利科研界的卓越先驱。在此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开展了大量的黄河河道模型试验,取得了极其宝贵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黄河问题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我们对黄河自身固有的自然规律的认识还很肤浅,再加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迫切需要我们无论是在范围和规模上,还是在试验研究的深度上去建设和运行黄河的河道模型。

河道模型主要应用于分析研究河床演变规律、确定河道整治方案、提出适宜黄河下游河道排沙入海的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方案、河道沿程洪峰流量及洪水位预报、滩区淹没范围预报等。

1.分析研究河床演变规律

着重就不同历时、不同流量、不同含沙量及其组合的各种水沙条件对河床演变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探求河床变形、河势变化及河型转化等情况发生的主要边界条件和规律,对河床下切、展宽或淤积、斜河、横河、滚河、工程着溜或脱溜等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2.确定河道整治方案

目前,黄河下游还有299公里的游荡性河道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河槽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斜河、横河、滚河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尽早确定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的整治方案并付诸实施,显得十分必要。

要通过河道模型试验,研究确定各个河段具体的整治方案、控导工程布局、结构型式及其它有关参数(如设计流量、排洪宽度、治导线等)。

3.提出适宜下游河道排沙入海的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方案

首先通过对黄河下游河道输沙特性的模型试验,找出黄河下游河道排沙入海的最优水沙组合过程,这种水沙组合,在排沙入海的过程中,既不使河床发生淤积,也不致使输沙水流的能量过剩。然后,就此向小浪底水库提出调水调沙的具体要求,即要求小浪底水库下泄的流量大小及历时、含沙量、泥沙级配等,符合黄河下游河道排沙入海的最优水沙组合要求。

4.河道洪水演进、洪峰流量及洪水位预报

利用河道模型对不同量级的洪水进行演进并对沿程洪峰流量和洪水位进行预报,对防洪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操作时,河道模型可与小花间洪水警报预报系统相结合,当洪水预报系统提出花园口断面可能发生的洪峰流量时,可把这一流量在河道模型上进行演进,从而可对沿程各个断面的洪峰流量及洪水位做出预报。美国建立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露天模型(面积达14.67万平方米),范围包括密西西比河干支流及墨西哥湾,试验的目的就是预报洪峰流量和洪水位。如1952年,支流密苏里河大水,模型预报了洪水演进。1973年密西西比河大水,模型预报了干支流的水位及流量,为防洪决策提供了很好的服务。

5.滩区淹没范围预报

利用河道模型试验进行下游滩区淹没范围、淹没深度、淹没历时等情况的预报,将对滩区安全建设和洪水期滩区群众的安全撤离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数字黄河”工程的建设,将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洪水演进和风险决策支持系统,而这一系统的建立,则需要河道模型的反复运行为其提供下游滩区洪水演进的诸多物理参数。

(四)河口模型

黄河河口水流宽深比很大,流态多变,泥沙既有径流挟运,也有潮流从海域带来,并因径流与潮流比值不同而形成口门处的拦门沙。经过长距离运移,黄河河口地区的泥沙大都为细颗粒泥沙,且具有往复流特征,其絮凝沉降和启动特性十分复杂,这些都将使黄河河口的模型设计尤其是模型沙的选取具有相当的困难,而且加沙方法及其设备还将大大增加试验的难度。正因为如此,相对于河道模型试验,黄河河口的模型试验做的很少,到目前为止,仅进行过一些小尺度的物理模拟研究。

黄河河口的治理,在确保实现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堤防不决口”的目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建设并运行黄河河口模型是必要的。

黄河河口模型,主要用于分析研究河口演变规律,提出科学合理的河口治理方案。

1.分析研究河口演变规律

模拟分析清水沟流路不同阶段历史流路的发生条件和发育过程,重点研究淤滩成槽阶段、冲刷扩展阶段和淤积延伸阶段,找出各阶段流路形成及变化的内在机理。

模拟不同水沙条件和不同边界条件下清水沟流路沿程的冲淤变化、形态变化、河势摆动、流路历时、行洪排沙能力变化、造陆速率等,找出河口淤积延伸与水沙及其边界条件之间的关系。

试验研究海洋动力对河口输沙的影响,分析海洋动力与河口排沙能力的关系,并以此反求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的时机。

试验研究拦门沙的发生条件、发展模式、发育地点和过程、对河口输沙的影响,重点分析拦门沙的产生、发展与上游河道来水来沙及海域来沙的关系,研究减少拦门沙淤积的途径和措施。

2.提出河口治理方案

在分析研究河口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可能的治理方案,比如,疏浚尾闾河槽、截支强干、加大行洪排沙能力的方案,建导流堤将河口泥沙直接送入渤海的方案,现行入海流路的改道方案,引海水冲刷河口的方案等,将这些方案摆到模型里进行试验研究,本着“降低淤积面高程,有利于河道行洪排沙入海”的原则,结合考虑河口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河口治理方案,供决策参考。 二、“模型黄河”建设与运行的保障机制

建设“模型黄河”,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工具,而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在于借助它更好地研究黄河,认识黄河,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因此,只有将其付诸运行,才能充分发挥这一重要手段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确保“模型黄河”的运行呢?

1.做好“模型黄河”工程建设的总体设计

要以“分析研究黄河自然规律,提出黄河治理科学方案”为目标,以“科学、系统、先进、便捷”为原则,进行“模型黄河”工程建设的总体设计。全面规划,分步推进。要特别重视提高“模型黄河”工程建设中的高科技含量,试验设备(特别是各种观测设备)、运行操作、成果形成及显示等,要由一套高效、准确、快捷的自动化系统来完成。彻底改变以往由人工观测和操作的方式,避免误差,提高试验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率。

2.建立稳定且顺畅的投资渠道

要充分认识到,“模型黄河”的最终用户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因此,黄委要建立使“模型黄河”正常运行的稳定的投资渠道,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是“模型黄河”的建设和运行单位,黄委直接而不是再经第三个单位向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拨付专门供“模型黄河”运行的资金,“模型黄河”的试验研究结果直接对黄委负责。

3.各级领导及业务部门要树立科学决策的意识

这种科学决策的意识,反映在黄河的治理开发方案付诸实施之前,一定要有“模型黄河”的试验结果,而且要充分尊重和利用试验结果。例如,某一游荡性河段的河道整治方案的确定,不能仅仅停留在各方不同意见的相互争论之中,一定要在“模型黄河”上对拟定方案进行运转,凡是模型试验不成功的方案必须放弃。对于黄河下游的挖河方案也是如此,在没有经模型试验的情况下,决不可盲目实施,以免造成决策失误。只有各级领导及业务部门树立了科学决策的意识,对“模型黄河”的需求才能源源不断。有了诸多需求的牵引,“模型黄河”才会不断地运行起来。

4.“模型黄河”的运行需要多部门的协同配合

“模型黄河”的建设与运行,需要大量的相关基础资料,如河道地形条件、来水来沙条件、工程布局条件、库区测验资料等,而这些条件及资料的提供分布在不同的业务部门,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协同配合机制。

5.培养和造就一流的科研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