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生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7月2号离开大学校园,正式奔向工作岗位已经近400天了,我也应该总结一下毕业后这一年来的工作、生活,发现自己有哪些成长、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今后应该想那个方向努力。
蓦然回首,清闲而略带无聊的工作。7月2号离开校园,经过简单的入职培训后7月29号工业新区管委会党工部组织科暂时落脚,8月1号到党工部劳动保障科入职,10月中下旬调到经济发展局,经过3周的经发局综合科静坐,11月中旬到统计中心入职至今。每天8:30上班,下午5点下班,一复一日重复性的工作,周末由以前的单休变成现在的双休。长的空闲时间没有,零碎的空闲时间有一大把,除了工作就是漫无目的在网上闲逛。工作虽然有些无聊,但是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没用硬性工作任务,大部分靠自我约束工作,忙的时候偶尔加班,空闲的时候上班时间也可以整天网上闲逛,一半的时间处在边工作边玩的状态。一起来的十多个小伙伴相处非常融洽,新认识的同事也各有特点,诙谐幽默的晓庆“姐姐”、不时来个冷幽默的隋大记者,一心想赶紧找个相爱的人结婚的老黄同志等等,保留一个玩心的科长,工作认真负责体并且贴下属的几个局长,轻松地工作氛围,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生活似乎让我过的有点糟。工作慢慢上手,业务慢慢练。空闲时间多了,每天晚上6点到11点、周末时间,除了在网上闲逛就是闲逛,看电视剧、看新闻,聊天、刷微信,整天抱怨自己过着不该属于自己这个年纪该有的生活,期盼着充实有、有激情的生活,但是至今还未找到应该如何才能过得有意义,也许人就是这样,清闲的时候就希望折腾,折腾的时候又期盼着清闲。
毕业一年多了,你们过得怎么样呢?有的抱怨着工作,待遇低、工作累,准备随时跳槽,有的在继续坚守着工作岗位;有的“我勒个去”一星期只上七天班,有的清闲的学学吉他,计划着向理想的工作迈进,有的干着充实而有意义的工作;有的过着宿舍-办公室-厕所三点一线的生活,生活工作范围可以用半径5公里的圆圈覆盖,有的天南海北,已经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有的还在象牙塔里攻读更高的学历,倘佯在知识的海洋,有的却在抱怨大学学的知识跟现在工作一点关系也没有;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有的正处在热恋之中,有的尚且单身;有的月薪已经过万,有的月薪只有两千。
一、医学生压力源结构分析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提出不同的见解,朱逢九(2001)指出,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有三种:大学生活压力、个人成长压力和社会大环境压力。其中生活压力包括适应的压力、学业的压力和集体生活的压力;个人成长压力包括人际成长的压力、自我完善的压力、与性和爱情有关的成长压力;社会大环境压力包括就业压力、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压力和经济压力。李虹等(2002)的研究识别出15种主要的校园压力源,顺序为: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生活、恋爱关系、经济、社会、考试、家庭、生活及学习环境、未来、能力、人(成长、外表、自信)、健康、竞争[5]。相对于医学生而言,以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经济压力三方面尤为突出。
(一)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一直是国内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之一,医学生的学习压力尤为突出,普遍把学习压力放在诸多压力源的首位。医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表现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包括课程多、科目难度大、要求掌握和识记的内容多、学制长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较非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从基本培育要求、学制、学时、学分、毕业条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广州医科大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学制为五年,必修课和限选课的门数为45-50门,学时3081-3554,学分181-210分,授予非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学制为四年,必修课和限选课的门数为39-43门,学时2493-2772学时,学分233-261分。为了通过相应科目的考试,以达到毕业条件,争取优异的成绩,为就业增加砝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医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在学业上面临更大的压力。压力的主观方面表现为医学生为了保持自己在学习中处于不败之地的一种紧张心态,他们一方面害怕挂科,另一方面又害怕因为成绩不好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辜负父母的期望,更害怕不能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而为以后的工作埋下祸根。
在性别方面,医学院校女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要高于男生,从传统的角度分析,可能由于医学院校大部分专业均属于理科,男生在理科的学习上有相对的优势;独生子女方面,非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经济负担会导致比独生子女有更高的学业压力;生源地方面,来自农村的医学生同样可能由于经济以及自卑等原因,比来自城镇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来争取奖学金等,心中难免感受到更多学习上带来的压力。
(二)就业压力
就业问题也是医学生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主要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医学生扎堆就业而引起的区域性矛盾,医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相适应,造成医学生就业竞争激烈,从而给医学生的就业带来较大的压力。现阶段不断出现“医闹”事件、医患关系紧张等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医学生在选择就业的时候心理不仅仅承受竞争带来的压力,身心也受到外界舆论的压力。
在2013年4月对广州医科大学2013年医学类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随机抽查了428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65%的毕业生希望留在珠三角地区的三甲医院工作;25%的毕业生希望在珠三角地区以外的三甲医院工作;只有10%的毕业生愿意到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大部分的医学生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希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希望到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去工作;即使待业也不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基层、艰苦地区就业。与他们大部分人的意愿相矛盾的现实是,经济发达地区人才需求旺盛,就业渠道通畅,就业环境好,吸引了很多高素质的人才,国家部属重点院校和‘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高学历毕业生、“海龟”都涌入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且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稳定,人才市场趋于饱和,本科医学毕业生在该地区就业时处于劣势。2013年12月对2013届广州医科大学1084名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0.63%的毕业生在三甲医院就业,7.10%毕业生在社区基层医院就业,19%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社会对医学毕业生需求的客观情况与毕业生的主观愿望相矛盾这一实际情况,往往是构成医学生心理压力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经济压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 10%-20%不等,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 5%-10%。虽然高校建立了完善的资助体系,保证没有一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解决这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作为医学生,课程多,任务重,为了可以顺利毕业,医学生的学习时间较其他专业长,因此,医学生较少时间进行勤工助学。值得一提的是,医学生在毕业前需要有长达一年的医院实习经历,在医院实习这段时间中,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生活支出也比在学校多,这样一来让他们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经济压力更加雪上加霜。大部分三甲医院会招收住院医师,但是收入较低,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医学生来讲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大,收入很难维持在大城市的基本生活开支,这让他们在就业时面临的挑战更大。
王道阳(2004)的研究表明,压力源构成成分随着年级增长有显著变化,经济压力增长明显。医学准毕业生经济压力相对于低年级医学生同样呈现增加的趋势。目前,各级政府和高校建立了完善的资助体系,保证没有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这虽然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费用,但是也可能会增加他们的自卑感。所以,经济压力之于医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压力源。
除上述讨论的几项突出压力源,医学生还包括生活方面的压力,医学专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专业,它会让非该专业的人认为医学生会治所有基本的疾病,如一些临床专业的学生曾经和辅导员说他们在与家里通电话时,恰好碰到家里有人生病了,家人问他们应该怎样治,当他们建议家人去看医生时,往往会受到家人的质疑“你是学医的,这些小病应该会处理”。这种日常生活的情况屡见不鲜,而且会让医学生产生一种内疚感和由于家人对自己不理解的愤怒感。医学生还有比较严峻的社交压力。这种社交压力的主要表现除了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往压力外,还表现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交往压力。医学生在进入医院见习或者实习的时候,对于患者而言他们就是医生,他们每一句话都代表专业权威,因此,医学生此时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慎之又慎。
二、医学生压力应对的教育策略及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
作为一名医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其对医学专业的学习态度,乃至影响对将来工作的态度以及生活的质量。学校要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点面结合,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医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讲授大学生心理适应、心身健康、需要与动机、学习心理、人际关系、自我意识、人格发展、情绪与情感、性心理、心理危机问题、网络心理与行为问题、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心理调适、应对挫折和环境压力的能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足学生共性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大学生活、学习、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疏导不良情绪,改变不合理认知,形成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帮助医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
(二)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压力应对的能力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医学生压力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加强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客观环境,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找准就业方向,根据岗位要求,夯实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参加职业培训,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塑造优良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把自己培养成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和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我国就业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医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依然不容乐观,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选择了大城市的大医院,造成大城市大医院的人员供不应求,小医院以及乡镇医院的人员缺乏,这种情况造成了90后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的现状。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分析有助于医学生改善心态、适应社会、准确地自我定位和职业定位,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1]
1 90后医学生就业心理特征分析
1.1 高校扩招
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而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使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录取比例也不断增加,造成每年毕业生的人数逐渐递增。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或医院对应聘者的学历提高了要求,形成了高学历求职者的不断攀升,导致教育过度投资,增加了工作岗位的竞争度和医学生的心理压力。
1.2 医学生自身条件
医学生在面临就业时的心理状态,会因学生的自身条件而有所不同。一些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会产生依赖、焦虑、自卑、自傲、犹豫不决的心理障碍,有学者研究表明,在自卑的心理上临床专业要弱于公共卫生专业;在性别方面,女生在焦虑、自卑等心理方面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在犹豫不决和自傲等方面明显高于女生。本科三表的学生在犹豫不决、自卑等心理方面要高于本科二表;同理,本科二表和本科一表也是如此。
1.3 医学生就业选择倾向
首先,三甲以上的大医院的医务人员待遇和医疗设施水平远远高于乡镇医院,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接触的病例多,能够增加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水平。其次,城乡的经济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上的不同与差异,使得两者在生产水平、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产生了本质上的差别。因此,作为一名医学毕业生大多数更愿意留在大医院,很少有人愿意到乡镇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工作。[2]最后,偏远山区的医疗设施简陋、医疗资源匮乏、医疗人才缺乏、交通不便、治疗体系不完善导致乡村等不发达地区的就医困难,而面对这种情况时,大多数医学生们都不愿放弃舒适的大城市生活,去远离自己家乡的偏远山区,当一名赤脚医生。
1.4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截至2015年,各省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培训包括医疗道德作风、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医疗政策法规等方面知识,使得步入乡镇工作者也能在大型综合类医院学习丰富临床经验,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但这延缓了医学毕业生参加工作的时间,医学学习的年限进一步延长,从而增加了经济条件差的学生的家庭负担。
1.5 医患关系的复杂化
医疗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本应是利益的共同体,可却因为医患沟通的不够、造成医疗纠纷的增加,医院的服务水平、医术水平、医疗治疗费用等因素导致了医患关系的复杂化以及紧张化。[3]由于国家政策导致政府在卫生事业方面投入不够,医务人员人数与患者人数比例较悬殊,医疗资源紧张使得医生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的不信任和不配合。同时由于医疗法制不够健全,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保护力度不足,双方在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能很好的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甚至产生伤医事件。
2 90后医学生就业心理特征的建议及对策
2.1 提高自身学历与技能
面对现在医疗事业环境国家出台了相应政策,90后医学生应努力学习使得自己步入更好的医学院校学习深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而正在全面启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医学生可以在大医院得到更加丰富的资源,充分地掌握临床知识、技能。总结临床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扩展知识面,不断地用临床最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对于90后的在校医学生,各种见习课、实验课以及实习过程中,均有很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以后的临床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医院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也会更加完善,城乡差别过大问题也逐渐解决。即使现在偏远地区的医疗环境相对较差,但90后医学生应克服困难,乡镇、农村地区的人民更加需要专业的医学生。
2.2 成立就业心理咨询机构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即将毕业时仍迷茫彷徨、不知所措、对自我认知不准确,甚至产生焦躁、依赖、从众、逃避、自卑和嫉妒等不良的心理状态。[4]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专业咨询机构,广泛的了解各地方对医学人才需求的最新变化,聘用具有职业生涯辅导能力和就业心理沟通能力的老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对这些学生给予指导和服务。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识别自己的需求和特点,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打破学生心中传统的就业观,鼓励学生尝试参与与医学相关的新兴行业的工作,不要只局限于对口专业和医院的临床工作,以提高自身的就业满意度。同时应重视家庭心理教育,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要注意调整家长的心态,家长不应该过分强调就业层次,以免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2.3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医疗工作需要医务人员之间、医生与病人之间,不断地交流配合的合作过程。作为90后医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在重视医疗技术的同时,也应注重沟通的技巧。积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述说,在对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病情时,应尽可能的做出准确解释,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病情。避免语言过激专业术语过多,同时请求患者的配合以及家属的协助。另外,换位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以病人的切身利益为最优先的治疗方案。考虑患者的隐私,并对其进行严格的保密。
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体系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的时代,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从事临床工作需要以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保证,基础教育在医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分析研究强化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针对社会背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一、研究背景
医学生以其特有的就业前景及医生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必须具备扎实的功底,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牢靠且能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同时,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形势也警示加强医学生基础教育的必要性。我们通过走访调查,分析总结出目前最主要、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医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产生倦怠感
据研究统计,医疗、护理等专业的学生学习倦怠高于计算机、外语等专业,考虑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且医护行业服务的对象是人,也给从业者带来较大压力,且医学专业学生同样也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些都使得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较高。此外,部分医学生只注重临床技能,认为基础知识枯燥乏味,而完全忽略了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2.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匮乏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1)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足,降低其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医学院校不断扩招,医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医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不愿意去乡镇医院,导致基层单位人才缺失。而大中城市三甲及其以上医院却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经济水平以及医疗条件等综合能力吸引着大批优秀的医学毕业生。同时,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型医院已经接近“人满为患”的情形,不再广泛接受医学生,而只重点招收以广博的基础医学知识与灵活的实践操作技能兼备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导致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颇大。
(2)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
现阶段,医疗纠纷不断,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除了患者对医生行业的认识不够、舆论压力、媒体偏激的报道等因素之外,医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部分医生过分依赖高科技,而忽视传统的体格检查,问诊环节缺少,医患沟通匮乏,医生不能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而单纯凭借化验单、检验报告,往往会导致一些患者病情延误。另一方面,部分医生由于知识的欠缺,在选择检查项目上存在疏忽,不能正确选用特异性的检查,患者花“冤枉钱”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诊断结论。
二、医学生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基础课程不仅仅包括细胞生物学、解剖学、遗传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病理学等,还应该包括思想政治、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以及英语等方面的教育。医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优秀的基础知识是医学生思想升华的知识源泉
思想政治、伦理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助于培养准医学生们高尚的人文素养,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2.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奖助学金、评模评优的有力依据
医学生由于其培养周期和成长过程较长,费用昂贵,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大多数医学生可以在上学期间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取奖助学金,来缓解一部分家庭压力。现行大学期间为促进当代大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各项评优评模的文件都明确要求学生的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较强。医学生只有学好基础课程,才能得到较高的学分,在参评奖助学金时具有超强的实力。
3.稳固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医学就业形势严峻,医学生们纷纷选择向更高的学历进修。但是,医学研究生考试与其他考试有所区别,其专业性质决定其考查知识点综合且理解难度较大。本科期间基础课程的掌握有利于医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做到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有机结合,形成以疾病为主干,贯穿各科内容的复线。
4.夯实的基础知识是临床实践必不可少的条件
有效掌握基础医学,首先,增强医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提高未来医生的专业水平,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再次,能够为临床中出现的相关现象和问题做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和研究。同时,可以从病因诱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等方面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积极有效的治疗和预后措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三、强化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途径探究
1.个人方面
(1)提高自我认识
正确认识医学生的身份、肩负的重任以及基础教育对于自身、患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理想。这样,才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
(2)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的重要条件。医学生在学习过程应针对各科目的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勤于归纳总结,巧妙联系前后知识点。
2.学校方面
(1)稳抓“三风建设”
辅导员老师进行严格的日常考勤,合理运用奖惩制度,并将医学发展需要和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指导、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干部在教室学习园地和宣传栏实时更新医学前沿信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院适当安排学习经验交流会或举办知识竞赛、讲座等,以达到知识的共享。班级内部也可成立学习探究小组,以优生带动后进生,共同进步。
(2)深化教学改革。教师应一改往日传统的说教形式,采用更活泼生动的方式,如小组讨论等,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基础课程学习开始及过程中,适当地结合临床内容,由临床问题引出要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对一些基础理论进行精辟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增强摄取新知识的本领。
3.社会方面
实践活动是完善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医院应多开展一些志愿活动或组织生产实习,学生才能把理论知识学得更活,而且记忆持久、巩固。同时,医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参加各种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才比较完善和全面,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
医学生承载着未来医疗卫生发展的希望,应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不断探究创新。只有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将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玲,沈勤,沈梨芳.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199.
【关键词】医学实习生;心理问题;对策
医学生的毕业实习是医学生把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巩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训练基本技能,是医学生成长为医生的一条必经之路。医学生毕业实习时,从熟悉的学校、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到陌生的医院、陌生的人群,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角色,面对复杂的医患关系和即将毕业的压力,许多实习生会出现心理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在实习过程中经受锻炼,有所斩获,才能从“准医生”逐步向一名合格的医生迈进。
1 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1开始实习时心里茫然、不知所措医学生刚进入医院开始临床实习,从一名纯粹的天天听课、做笔记的学生,转变为一名穿着白大褂拿着听诊器的实习医生,可能浑身不自在,思想上茫然,行动上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自己该站在什么位置,坐在什么地方。基本上每个实习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他们对带教老师不认识,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对医院的工作流程没有掌握。
1.2实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临床实习中理论与实践有一定差别,面对疾病的千变万化,感觉再也找不到书本上那些标准的疾病了。经常遇到同一疾病有不同的表现,同一症状又出现在不同的疾病,弄得一头雾水。此时便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没有把基础理论知识学好、学扎实,怀疑自己今后能否当一名好医生。另外,由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不断,电视上多有医务人员受威胁,遭受患方语言上、身体上攻击,甚至致伤致残的报道,使得医学实习生对今后的医疗工作缺乏信心。在客观存在的医患矛盾冲突中,医学实习生有时难免迷失方向,甚至可能产生对立情绪。实习生面对病人怕说错话、做错事,容易产生畏缩情绪,有些实习生干脆采取尽量避免与病人接触,尽量不跟病人说话的消极做法。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医学生刚进入临床实习,没有临床经验,对病情的判断和预后难以把握,缺乏避免医患纠纷的知识,不知道处理医患纠纷的合法程序。医学生大学课程中缺少人文知识、职业素质、社交礼仪的教育,刚进入临床实习时不知道在病人面前怎样展示自己医生的形象。
1.3面对就业压力,内心困惑、迷茫、焦虑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实习生心理压力加大。医学生学制长、课程多、学费高,寒窗苦读多年,消费数万元,给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全家都盼望着其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但是目前的就业形势,想要有一份好的工作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于是许多实习生内心彷徨不安,认为自己无过硬的社会关系,不能找到工作,无法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实习,经常请假外出联系就业单位,从精力上、时间上严重影响了实习的效果。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2 对 策
2.1 做好医学实习生的角色转换,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对刚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医学生,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要让他们加强对其角色转换的认识,调整好自己的位置,要明白医学实习生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医学实习生有接受带教老师指导的权利,也有主动学习的义务;有获得操作参与医疗活动的权利,也有遵守医疗规程、维护患者权益的义务。仅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查房、写病历、开处方还远远不够,这是一种纯粹被动式的完成任务,缺乏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要让他们主动与病人接触,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了解病人的需求。医院的工作流程是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为病人着想,医生工作的目标就是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尽量恢复病人的健康。这就要求医生从临床实习开始就要练好基本功,其方法就是“一看二练三琢磨”,逐步提高。“一看”就是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反应;“二练”就是多动手,练好查体的每一个动作和操作的每一个细节;“三琢磨”就是勤动脑,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2.2培养提高“准医生”的自信心,是临床教学的关键针对医学实习生因多种原因出现的自信心不足这一心理障碍,带教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树立起信心。首先,带教老师要给予实习生足够的尊重,称呼上把他们称为“医生”,特别是在病人面前,使他们能以一个医生的角色面对病人,肯定其成绩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提高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让他们知道医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医生的职业素质要求较高,形体上要有健康的精神面貌和得体的行为举止,思想上要有责任心、同情心,语言上要有礼貌,善于耐心倾听病人的意见。另外,要使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再高明的医生也是从一点一滴的经验和教训中走过来的,医生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辛勤的汗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多大的成绩,取得丰硕的成果。对病情的分析带教老师要适时给予引导,理清思路,强调正确的临床思维来自反复的医疗实践,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还有就是医患矛盾虽多,只要我们尽到一个医生的职责,问心无愧,也就泰然处之,要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和诚恳的态度赢得病人的信任。要知道医疗制度是临床医疗顺利开展的保障,是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法宝。带教老师在医患谈话时要让实习医生体会医学受到法律、伦理、经济等方面的约束,体会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目前国内医学生培养现状
1.1学生的临床技术与专业知识脱节
不同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我国人口众多,医疗系统负担较重,且医学人才缺口较大。因此,我国对于医学生的培养要求更高,必须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规范的临床技术。然而我国医学传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在前期忽略了对学生临床实践的教育,在后期对学生实践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
1.2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欠缺
当下医患关系仍然紧张,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在部分地区并不平等,部分医护人员缺少对患者的同理心。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精神、沟通技巧的培养。但我国目前大部分医学院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或者对相关课程重视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3]。
1.3医学生科研能力不足
大部分医学院校对于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训练不足,或重视不够,因此造成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所欠缺[4]。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本科生在前期缺少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加上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实验课程都是基础课程,因而在培养前期就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部分医学院校教学方式固化,缺乏教育方式的革新,例如前文提到传统“三段式”医学教育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割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此外,大部分院校本科生没有专职的导师指引,对于科研并不了解,也不清楚相关流程,因此对科研的兴趣并不大,自然难以得到科研思维与实践的锻炼。
1.4医学生培养参差不齐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国内普通高校开始实行扩招,其中包括医学生的扩招。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2.77人,远远超过WHO所提出的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1人的目标,可见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因而,我国医学生的培养应逐渐由量的培养转变为质的提高。但从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仍有很大部分的专科医学院在招生,且招生仍有盲目扩大之疑。进入医学院的学生质量本就不齐,且与本科院校相比,专科院校的培养能力较为薄弱。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体制下培养出的医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此外,不同院校之间对医学学制的要求并不统一,对医学生的培养也没有统一评价规范与评估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学毕业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2早期接触临床的意义
2.1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规划
在学生前期缺乏相关临床知识时,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对医务人员形象的整体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规划。国内医学院生源普遍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且几乎均为理科生。但由于现行的教育制度,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对职业认识模糊,缺少对于医学的直观了解与认识。在未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时,学生可能不能理解指导老师的专业诊断,但若提前、有机会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能帮助其对该职业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2健全临床思维与巩固理论知识
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将病例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在诊疗过程中以真实的病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理论知识,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中知识与应用割裂的问题,进而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后期学习。以吉林大学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为例,该校在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求2011级和2012级全体学生参与早期临床接触,即指导老师带领学生进入临床医院进行床边教学。该校相关的调查[5]显示,51.35%的学生认为临床见习对病理生理学知识掌握帮助很大,45.95%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帮助,仅有2.7%的学生认为临床见习会对自己的学习产生影响。由此说明,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有很大裨益。
3早期接触临床中存在的问题
3.1部分医学院校没有条件进行早期接触临床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早期接触临床要求医学院校具有良好的师资条件(一般为综合大学医学院)才能进行。首先,医学院的附属教学医院应该具备一定的实力,否则可能导致供给教学的病例较少或者不典型,失去了教学意义。然而在现实中,除部分底蕴深厚的医学院外,大部分医学院教学医院因高年级学生见习已经占去较大份额,便没有余力供低年级学生进行早期接触临床。其次,早期接触临床对导师的要求较高。早临床见习的导师作为医学生的引路人,自身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由于低年级学生医学专业知识掌握不足,那么早临床见习导师在讲解病例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同时教学经验也必须丰富,如此才能将病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然而在现实中,很大一部分医学院校在承担高年级学生早临床见习时就已派出大部分有经验的带教老师。如果在优秀带教老师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开展低年级学生的早临床见习,无疑会加重医生负担;但若派出经验不足的导师,结果更有可能事倍功半,反而不利于医学生培养。由此可见,早临床见习对学校与带教老师均有较高要求。
3.2早期接触临床的时机难以确定
不同医学院校对于早临床见习的时间要求并不相同。北京协和医学院规定大学三年级学生需进行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并由三甲综合医院承担教学工作[6]。武汉大学则在学生入学时即开始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培养体系中[7]。而部分医学院校却没有早期临床见习活动。由此可见各大院校对于早临床见习的时间安排有所差异。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医学专业知识不足,其早期接触临床的实际意义一般不大。由此,针对早临床见习的具体实施时机尚需建立相对统一的标准。
4早期接触临床的实施建议
4.1将早期接触临床与新型教学方法相结合
早期接触临床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有相似之处。以中国医科大学的PBL教学为例。该校在教学时会提前给学生提供病历资料以供学生研究,经过讨论后再前往病房查看具体病例,并结合问题讨论再次提出诊疗方案。随后由学生总结重难点,指导老师给予修正和补充,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8]。上述教学过程便是早期接触临床与PBL教学的有机融合。学生在早期接触病例后即可同时进行PBL教学,也就是将PBL病例穿插于早临床见习中。老师可以将典型的病例作为教学案例,同时让学生进入医院观察、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二者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并培养临床思维。
4.2拓宽早期接触的临床范围和场所
早临床见习不应该局限于高校附属的教学医院。学校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让学生前往社区医院进行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相较于教学医院,社区医院患者较少,学生近距离接触患者的机会更多,且社区医院患者病情严重者较少,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较低,适合学生进行早期见习。此外,若有条件,学校也可以建立医学见习实训中心,通过模拟医院环境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临床实践教学[9]。在不同学习阶段,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见习课程的调整,灵活设置见习实训内容。
4.3匹配具有丰富经验的带教指导老师
对于低年级的医学生来说,其尚未形成关于医学这一职业的认识,对于职业道德、行业现状的认知和了解还比较朦胧,此时若有优秀的带教老师以身作则、给其树立榜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从而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学校在安排带教老师时应充分考虑带教老师的临床经验与医德医风,遴选资历丰富、德育合格的老师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人生观。
4.4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见习形式
对于早期接触临床,不同医学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尤其鼓励探索创新的见习方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院校可以依托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在线上主持讨论会,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此外,还可以将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引入早期临床接触。VR技术有着天然优势———虚拟性以及即时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训练的时间,并且可以重复练习、熟悉病例。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建立新型数字病例库,让学生提前接触稀缺性病例,有利于提高后续临床实践能力。相信未来还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型技术以用于早期临床接触及医学生的培养。
5总结
早期接触临床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有利于21世纪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10]。早期接触临床不仅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还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规划,为后续学习做启蒙和铺垫。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早期接触临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因此,应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探索、选择适合我国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峻,张荣华,罗林枝,等.美国哈佛医学院课程体系改革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6):865-868.
[2]姜辉,李炎蔚,牟笑笑,等.浅谈早临床对本科医学生的意义[J].中国医学人文,2020,6(1):31-34.
[3]孙孟茹,袁立军,王维庆,等.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路径的构建与实践———基于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课程[J].医学与哲学,2019,40(4):62-64,68.
[4]陆睿,张鹏.浅谈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与路径[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3-5.
[5]刘亚男,赵丽晶,苏静,等.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85-86.
[6]徐薇薇,高小惠,杨萍,等.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协和医学杂志,2015(4):318-320.
[7]赵芳,熊世熙,周斌,等.对高等医学院校“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5):586-588.
[8]李良满,梁庆威,朱悦.P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课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6):435-439.
[9]余珊,杨嘉,缪希松.以“模拟医院为模式,就医流程为导向”建设临床技能实训中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51,125.
【关键词】临床实践能力;标准化患者;医学生
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包括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综合能力除临床实践能力还包含具有人文知识的沟通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也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学校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 同时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医患关系越来越复杂,患者依从性差,造成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得医学生在医院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适应新形势,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一个新课题。因此重新认识和理解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何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临床操作能力,主要通过临床操作来完成,有具体的完成对象,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提高熟练程度和操作水平,包括学生书写常规医疗文件、参加手术及各类医疗技术操作等; 另一方面是临床思维能力,主要依靠人的大脑通过观察、思维、实践等来完成。二者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很大的不同。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更应注意加强医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便于在今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2 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2.1 教学方式的选择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不仅要重视启发式和创造性教学,更应重视临床课的实践性教学,必须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的目的 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临床上的大量经验和知识,必须靠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和掌握,因此医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医疗工作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在新形势下,这一课题又涵盖着许多新的内容和新的使命,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实际,多途径、多方式地采取具体手段来加以实现[1]。
首先PBL(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它是一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创,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经过30多年的完善和发展,PBL在医学教育领域获得较快发展。被国内外医学院校所采用,逐渐成为一种科学的、成熟的教学模式,也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2]。不再是课堂上对知识进行讲解和诠释,而是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找答案,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在问题的各个环节上给予指导,把握方向,更多地与学生一起去发现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去获得作为受教育标志的知识、思辨能力和思维习惯。它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解答问题、总结知识。首先课前发放典型病例,学生根据病例整理归纳以往学过的知识,课堂上根据病例提出相关的学习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课后学生通过各种条件设施(图书馆、资料室、临床调查、网络、教学工具等)查找和搜集相应的文献资料或相关的知识,探索寻找答案,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推理、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然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确立下一步学习目的。通过PBL教学法的实践,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从被动接受型变成主动要求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在一个学习模块结束后,进行客观性临床技能考核,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去如何解决问题,通过编写临床案例,扩大了知识面,也有利于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有机结合。
2.2 标准化患者(SP)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 ) 又称模拟患者或患者指导者,是从事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患者,经培训后,能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师三种功能。目前医院推行的是病人选医生、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新举措。加之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增强,医患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进行相关诊疗操作的比例减少,对临床实习的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SP模拟病人,学生通过对其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提出该病需做的辅助检查、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最后由教师总结的教学方法。如此,学生们可以经历一次从头到尾全过程诊治患者的经历,并做出自己的诊治原则,同时在与教师、同学们的观点碰撞中,得到临床思维的锻炼。这种教学模式开展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自行诊治患者时的紧张和盲目,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们从书本走进临床。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能使学生早期得到系统的问诊内容及问诊技巧训练,促进了医患交流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早期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思维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SP作为教学评估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和反馈指导,更是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如标准化患者克服了以往临床教学或测验中难以找到的具有针对性的病例问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提高了测验的有效性;每个考生都可以面对同样的患者和问题,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标准化患者根据统一标准,对受试者做出合理的评判,保证了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这是以往任何测试手段所不能做到的,也是临床医学生及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标准化患者可以有效规避医学考试中涉及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使标准化患者更接近临床实际,并符合教学要求。
2.3 理论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教学计划
医学生的理论学习一般先是基础科目的学习,然后过渡到临床科目。比如说学生在二年级就基本结束了系统解剖和局部解剖课程的学习,而内外科及妇产科儿科的理论学习基本要到三年级下学期甚至四年级才来学习,如果之前的学习只是个死记硬背的过程,根据遗忘曲线到一年以后能记住的已很少,而局部解剖学在外科学和妇产科学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颅脑的解剖、神经核及神经束的分布是学好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学的基础;另外,当学习内科某个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和治疗时,能同时讲解此疾病的外科治疗,这样能使医学生的理论学习有连贯性及纵向联系,使学生加深对某个疾病的整体认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使学生的学习有个连贯性及一致性。
另外,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一部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就开始复习考研,一部分学生开始为就业操心、奔波,今天去人才交流会,明天又去参加供需见面会,甚至有些学生直接去单位试工等等,都难以安心实习,给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也直接影响了实习效果。因此,要适时地根据市场需求规律来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主动适应社会。为了避免临床实习与考研、人才招聘会相冲突,可将教学计划修改,提前一学期进入临床实习,剩下最后一学期用于选修课、撰写论文、参加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等,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
2.4 坚持理论学习与临床见习相一致,内外科相结合的原则
当一个疾病的基础理论内容学习结束后,学生们对这个疾病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及基本的认识,然后安排学生进行临床见习,带领医学生看病人、问病史、做体格检查,使学生对疾病有个感性认识,再复习教科书的理论内容,这样才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有时学生来临床见习但这个疾病的理论内容都没讲解过,这样就起不到临床见习的作用。大多数学校都能做到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临床见习,但是能做到内外科相结合的教学少之又少,比如说学生学习了肺癌这个疾病,在见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安排学生先去呼吸内科了解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然后或者近期安排学生去胸外科见习肺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这样使学生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也有一个感性认识。再比如对于脑出血这一疾病,我们应该既让学生去神经内科见习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也应同时让学生见习在神经外科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这样更加深学生对这个疾病治疗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到同样一个脑出血疾病,什么样的病人适合内科治疗,何时该进行外科开颅手术,增加他们对疾病深层次的了解。
2.5 严格出科考试制度,不合格者重新回炉
对临床实习学生的入科出科环节的控制,是为医学生提供更多临床实践机会的保证。在这一环节上,主要是抓好学生出科考试和出科综合鉴定。出科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应侧重学生临床实习技能的实际运用,考试成绩应纳入学生毕业考试的总体成绩之中。带教老师、教研室主任在学生出科前,必须将学生在本科实习的综合情况认真填写在毕业实习手册出科考核表上,如学生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及听讲座次数、病历书写份数及操作情况等; 加大考核学生理论和综合技能的力度,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出勤及医德医风诸方面的情况加以总结鉴定,对不合格的实习学生不准出科。全部实习结束后再由学校组织毕业考试,考试成绩分为实习成绩和毕业考试成绩,记入学籍档案,确保实习质量。
2.6 学习沟通技巧,提倡人文关怀,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交谈在医疗中是收集患者病史、协助诊断治疗的主要渠道。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良好的交谈技巧与语言艺术,不仅可促进患者的心理、生理健康,而且还能加强临床防治效果,否则就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因此在实习阶段,学生应注重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与语言艺术,以美好的语言艺术鼓舞患者和病魔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建立良好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医患关系。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培养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提倡人文关怀[5]。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以人为中心,即关心人的健康,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有悖于医学教育的宗旨。
3 结语
总之,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临床教学、实习过程、学校以及实习单位等诸多因素。只有在充分发挥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不断地强化管理,严明纪律,规范制度,经过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共同努力,才能造就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合格的临床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现代医院,2010,4,10(4):139-140.
[2]腾淑文.PBL教学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59-61.
[3]邵晓秋,张星虎,张宁.王拥军医学生作为标准化患者在神经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卒中杂志,2012,10,7(10):822-824.
关键词:模拟诊疗;能力培养;标准化患者
模拟诊疗是模拟临床环境的一种教学与考核方法,采用典型且完整的病例作为临床教学对象,学生以临床医生身份对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扮演的患者进行模拟诊疗的过程,完成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然后提出该病需做的辅助检查、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等,教师参与全过程并进行提问和启发。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个案例的分析,构建诊疗思维框架,培养基本的诊疗技能。目前医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重,模拟诊疗的引入及如何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引起笔者思考。
1 传统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传统医学教育主要是教师讲授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互动较少,学生也很难集中精力听懂老师讲授的知识。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而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校级活动加分)只占10%左右。这种教学和考核方法不能培养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技能,并且会使医学生丧失对医学的兴趣。很多医学生认为期末考试临时突击下就可以应付,只要不挂科就不会影响毕业。很多课程一考完,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而对于实践能力更加不够重视,在校学生普遍认为实践能力在实习的时候可以得到培养,现在只要理论考试通过就可以了。
目前医学院校扩招,本科毕业的医学生普遍很难就业,很少有三甲医院愿意招聘本科毕业生,即使愿意招本科生,也是那些冷门科室,比如儿科和急诊科。面对这么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医学生选择考研,在实习期间复习备考,对于实习则不会花时间和精力,甚至有的学生不去科室实习,一门心思在看考研的书籍。这样下去无非会导致医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差,甚至有的学生高分考上研究生,而对临床实践一无所知,导致死读书、读死书的恶性循环。
2 引入模拟诊疗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医学院扩招,学生人数增多,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和病源相对减少,临床典型病例更少。并且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不能配合临床教学等原因,传统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医师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要求[1]。本科医学生从临床实习中能够获取的知识越来越少了,医师的综合能力不能得到培养,这是传统医学令人担忧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尽快找到一种方式弥补传统医学教育的不足。
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临床技能是每一位医生所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技能。也是评价涉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临床技能的训练尤为重要[2]。如何让医学生早期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是每个医学院校和带教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模拟诊疗在江苏地区医学院校推行以来,收到良好的成效和师生的广泛认可。该方法能有效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并且对临床见习和实习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 更好发挥模拟诊疗的作用
现在医学生在校学习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很少引入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教学方法。模拟诊疗虽然在有的院校已经开展,大部分是在学生实习期间,作为中期考核的一个项目。在实习期间,由于带教老师工作比较忙,有的带教老师对本科实习生不够重视,他们认为本科生再有能力也没用,还是让学生回去看书考研比较好。还有的带教老师则不负责任,把实习生当做免费劳动力,不教授他们知识,而只是让他们干一些杂活。这样的临床实习根本起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模拟诊疗能够开展的机会也很少。更好的发挥模拟诊疗的作用,可以做到以下方面。
3.1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引入模拟诊疗,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临床思维得到培养,在以后的实习和见习中也会对相应疾病的诊疗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
3.2在临床实习期间,科教科要安排好每个科室的带教老师,尽量选择乐于施教、易于相处的老师。科教科安排各科室的模拟诊疗活动,并由带教老师带着学生学习一些典型疾病的诊疗过程。
3.3由带教老师拟定典型病例,让一名学生扮演患者,一名学生作为医生,通过问诊及相应的体格检查,完成诊疗过程,接下来,由带教老师指出诊疗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提问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掌握各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诊疗规范。学生通过扮演患者,能帮助准医生学会换位思考,并提升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3.4统一制定模拟诊疗规范,选择各科室典型病例作为模拟诊疗题目,并把模拟诊疗作为一种考核方式,纳入学生平时成绩,并完善本科实习生的进出科考试制度。
4 结论
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最易受到:①教学过程单调;②教学内容枯燥;③教学手段贫乏这三个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学习兴趣及耐心,并产生学习倦怠[3]。模拟诊疗在教学中可以实现从理论教学和医学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改变理论教学和医学实践联系不紧密的现状,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早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开展模拟诊疗,有利于教师更直观地教学,变抽象的书本知识为具体的实践和操作,有利于学生更系统地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对以后的执业医师考试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在中国,模拟诊疗教学才开始起步,但对不同的临床病种采用模拟诊疗将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主流。当然,这需要我们医学院校和实习医院及广大医学生的共同努力,争取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岳,雷世鑫.重视临床技能培养提高医学教育质量[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6):831.
关键词:医学院校;辅导员;师德;医德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医学院校,医学生秉持“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高尚宗旨,毕业后必须直面病患,担负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因此,培养心理健康、有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具备高尚医德的医学生是高等医学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医学生和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在思政方面有着独特的薄弱环节,因此培养胜任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是非常重要的。
一、医学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重要意义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德师风也是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辅导员的师德首先是指高校教师的师德,其次强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主力军作用。医学院校的辅导员,作为教育管理和引导服务大学生的一线教师,对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医德高尚程度产生重大影响作用。作风正派、品质优良、富有学术涵养的高校辅导员将为医学生崇尚真、善、美发挥好引领的作用,更为医学生勇敢承担起救死扶伤的重任做好铺垫,在帮助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积极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起着不可忽视的间接作用。
目前,对辅导员的基本要求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创新思维灵活、工作认真,尤其需要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随着现代社会给人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社会中国社会的转型阵痛,辅导员的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辅导员的素质提升也凸显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的师德是辅导员素质的核心。
二、医学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现实困境
整体上来说,目前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能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六号文件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本,工作上积极肯干,兢兢业业,具备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但辅导员在素质提升尤其是在师德方面依然面临一些现实困境。
1、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清以及职业倦怠严重影响辅导员的师德形象
高等医学院校的辅导员,直面“救死扶伤”的准医生,面对着对生命更有切身体会和感悟的医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更加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然而,由于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等问题以及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已经严重影响了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崇高师德形象。辅导员的工作全面而具体,然而也就是由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涉及面广,事务繁多而复杂,诸如职业规划与发展、心理辅导与教育、党团建设、宿舍管理、课堂督导、实践活动指导、校园文化活动规划、就业指导、奖惩补贷等等都需要辅导员全程参与和指导。本来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辅导员很多时候成了学生大小事务的全职老师,更有的学校将辅导员沦为无所不能的“全才”,“辅导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绝不鲜见。在辅导员定位上的混乱造成辅导员工作成为最辛苦最累的工作,结果是在降低了辅导员的自我认同感的同时也冲击了辅导员在医学生的积极形象。
2、辅导员学习能力弱和教育培训机会欠缺不利于辅导员师德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师德建设是辅导员素质提升和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辅导员的学习能力获得途径主要通过自我学习、进修培训以及科研水平体现。一般来讲,辅导员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学习了解分管学生专业的能力和学习最新的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人文社科学科的能力。
当前,埋没于沉重事务性工作中的高校辅导员,琐事缠身,很难专门腾出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工作中的得与失以及对日常工作进行理论总结,从而提升科研能力,加上辅导员“责任重大”但经常欠缺有关的理论和工作培训,最终容易造成学习能力低下,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前沿发展,也做不到真正了解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此外,辅导员教育培训有的也存在培训时间短、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等问题。如果不能对日常的工作经验加以理论升华形成课题和论文的话,也将对辅导员自身学习能力和发展空间等产生不利影响。这些现象影响着当前辅导员素质队伍建设和师德持续健康发展。
3、辅导员教育背景与医学院校学生专业不对口现象制约着辅导员高尚师德的树立
事实上,辅导员教育背景与医学院校开设专业不对口现象很早就已经存在,只是时至今日问题更加突出。高校辅导员政治素质强、思想道德修养高以及业务能力扎实是获得广大青年学生信赖和肯定的重要基础。理论上来讲,高等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应该是医学专业出身,具备将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然而,由于医学教育是一种学制长、实践性强、专业知识要求高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教育,加上多元化社会医学毕业生追求的多样化,造成很多医学专业毕业生很少从事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大量非医学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则选择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包括高等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工作。这样使得医学院校的政治辅导员具有专业教育背景但却没有医学教育背景,在医学生的专业指导方面显得无能为力。这让辅导员的师德印象大打折扣,长久下去势必严重制约辅导员岗位的健康发展。
三、医学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对策思考
对症下药需良方,基于辅导员师德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困境,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师德建设应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感,促进辅导员工作的自我认同。高校辅导员,不似老师更是老师,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的神圣职责,是大学生成长的导师,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高校的辅导员,首先需要自身强化辅导员工作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强化辅导员的自我职业认同。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带头增强党性修养和自身道德修养,提升业务水平,利用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发扬艰苦奉献的精神,发挥敬业乐业、爱生乐生的作风,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目标,积极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病人为中心” 执医理念以及救死扶伤的医学服务宗旨。
二是强化辅导员学习动力,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辅导员的学习,不仅关系育人效果,也关系着辅导员的自身发展问题。德才兼备的辅导员,能够在工作中给学生带来更多有益的指导和帮助,更容易得到学生喜欢和爱戴,如果不能在繁琐的工作中解脱自己,加强学习,就不能在学生的交流和管理教育中树立威信。所以,辅导员的学习非常重要,不仅需要学习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知识,也需要了解时事政治、最新资讯等社会动态。此外,还应该在辅导员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方面增加辅导员学习的项目,定期举行辅导员培训,有条件地送到其他高校参观学习,积极将辅导员的外在学习压力转化为辅导员自身加强学习的动力,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是密切关注辅导员的准入、在职以及发展空间问题,建立健全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自身建设制度。首先要在辅导员队伍的入口或源头入手,严格按照高校辅导员的任职资格,尽量选择具备医学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充实辅导员队伍,采取公开选聘的方式和择优原则,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还要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上岗培训和在职进修培训,以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优化辅导员的专业结构。此外,对辅导员的管理和教育应有更加人性化的关怀。辅导员工作不仅事务缠身,而且二十四小时都处于随时的待命工作状态,加上加班值班等工作要求会让辅导员产生一系列的情绪低落、心里不平衡、动力不足以及职业倦怠等问题。因此,对辅导员的生活和待遇应予以充分保证,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不低于专业教师的收入,以此激励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最后,在辅导员的发展空间方面,应在制度上予以明确,在评先评优方面予以倾斜,在职称评定与职务晋升制度上充分考虑医学院校辅导员的专业结构问题,在专业技术资格审核方面应该与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职称评定区别开来,充分尊重辅导员的劳动成果。
总之,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师德建设,关系着我国医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成才和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要结合医学生和医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推动辅导员工作以德育人、以德服人,积极探索和构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