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暑的急救措施范文

中暑的急救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暑的急救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暑的急救措施

第1篇:中暑的急救措施范文

关键词:道路工程;技术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1、市政道路施工特点及现状

1.1、开工急

很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都没有做好充分的施工调研,资料搜集等工作,但是为了赶工期,不得不提前开工,从而导致设计图纸脱离实际施工情况,施工队伍人员层次参差不齐,甚至某些工程实施边施工边设计,从而导致施工质量、工艺流程不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要求。

1.2、工期紧

城市道路施工为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通常会缩短施工周期,提前完成施工作业。但这也导致另外一个问题的出现,市政道路工程为了盲目的追赶工期,不分施工环境外在因素影响的变化连续作业,尤其是在雨水季节里进行路基压实施工作业,进而导致密实度及强度都不符合规范标准,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

1.3、利低料减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某些市政道路工程为了获取工程建设施工的主动权,对此在投标过程中故意压低价格,一旦投标获得工程施工权时,因其利润太低就采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作业,或是以次充好,好坏参半,进而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

1.4、建设、监理、施工部门各自责任不到位带来的质量问题

1)建设单位在协调工作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处理,导致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先松后紧”的现象。不仅如此,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人员管理等不能及时处理加以解决,从而为安全隐患埋下伏笔;2)监理部门在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时,不能做到认真负责,严格按照相应地规范标准进行,甚至是走“形式”,缺乏深度研究与实际监察行为,这也将对工程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3)在大多数市政道路施工中,很多市政道路工程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比较陈旧,或是工程材料与实际要求的相差甚远,完全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进而为整个道路施工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

2、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2.1、城市道路施工结构

市政工程中,道路施工要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改造,对一些地下水管道会出现全部迁移的情况,为此,地下水管也要进行配套建设。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施工中交通的合理组织非常必要,城市道路施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对现有的交通产生影响的情况,对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可以实行分半幅施工的方法,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行。城市道路施工中会出现很多的意外因素对工程的进度产生影响,因此,制定预防方案能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及时进行解决,保证工程正常进行施工。城市道路施工还要对城市用地情况以及城市的美观问题进行考虑,对经济性问题也要进行重视,为城市发展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2.2、管道和道路的施工

道路施工的必要基础措施是路基挖方,然后根据施工填方的步骤进行,施工过程中对挖方的深度和路槽宽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路基施工上应根据准备材料的调配方案以及施工的程序步骤,选择合适的开挖路面,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再施工。路基施工时应采用分层挖掘的方式,将规定区域的道路进行分区段平行作业,施工中运用的设备应结合道路施工的环境使用,短距离的运输距离可以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施工,长距离的运输应使用装卸货车施工,结合机械挖装、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等必须的机器设备完善市政工程道路的施工质量。遵循先浅后深的施工顺序,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顺序的错乱,会给工程带来意外的损失。所以在城市道路的路基施工之前,结合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做出相关施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可对方案做出调整,保证城市道路的地下管道的设施安全,再对路基进行施工。避免路基施工中的管道问题导致市政工程道路的返工现象。对桥梁道路的主机动车道施工时会影响正常交通的通行而试通,在工程尚未完工情况下,应做好相关安全措施保证交通的安全通行。

2.3、路基施工的工程方案

路基施工是对道路地表进行处理施工,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合理地制定施工的步骤,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与其他因素产生矛盾。路基施工应对柱桩进行标注,测量实际挖方深度,标记实际坡脚桩数值以及施工的正确高度;选定填方内的所需材料进行路基填筑施工,用滚压机将路基地面滚动压实;对选取的材料应根据工程师的批准使用;对挖方后的地面进行维护处理,避免路堤的滑动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路基填土时按路面的平度分层给挖方区域进行填土,应严格控制好路基施工区域内的路段填土厚度;在对路面整平情况下应使用推土机先将土地推平,保证路基两旁流水管道的排水流畅问题;碾压路段时用振动机对路面两侧先行碾压,然后再对中间路段碾压,保证碾压区域内的无漏压现象。

3、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措施

3.1、加大技术管理力度

加强对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力度,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其具体做法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工作监督,制定合理、完善的施工方案等。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制定一定的施工责任制,将施工内容明确到个人,以便在工程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地查找出错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按照预定施工计划完成工作内容,施工单位定期派检查人员对施工进度进行确认,确保工程有序、高效的实施。

3.2、强化施工过程技术管理

1)在进行市政道路各个分项工程施工之前,有关人员要提交一份详细的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机械配备以及人员组织给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根据提交的情况进行开工申请,当开工申请批准后,施工单位才可以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2)在施工环节,必须要加强工程的试验和测量工作,然后根据试验和测量的结果进行施工工艺、机械配备以及人员的配置选择,并且还要检验这些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质量的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3)在对市政道路的每一项工程和工序进行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规范和监理工程师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查,并且还要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质量检验表格,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一道工序都可以检验合格。然后还要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4)市政工程的施工全过程都要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抽样质量检查,通过检查不断的改进施工工艺,从而不断的提高工程的施工水平;5)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中,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对工程进行合理的检验和测试,在对市政道路中比较重要的环节进行质量检测时,就必须对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工程项目的有关负责人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此外,还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风险措施,并且将措施落到实处,责任到具体的岗位和人,从而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3.3、道路路基施工防护技术管理

道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对路面进行一定的挖掘,为了保证施工后路面的平整,必须做好路基的防护工作。路基防护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防止路面受到雨水的冲刷,防止温度、湿度变化对路面平整度造成破坏,防止强风对路面造成侵蚀等。随着现代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现在的路基防护还应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许多城市越来越注重对道路的绿化设施,使得城市道路的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相结合。

总言之,城市道路的建设极大地影响着城市交通运输的秩序,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提高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道路施工质量,从而保证道路的使用年限和功能。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处理所出现的技术问题,灵活的运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的一些施工工艺和技术,但是施工过程一定要按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来进行,以此尽量提{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切实提高我国道路建设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措施的探析[A]..科学中国人(人文社科版)[C].:,2014:1.

[2]王海艇.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10,16:339+342.

[3]丁林虎.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94.

第2篇:中暑的急救措施范文

关键词: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特点

深基坑,一般情况下是深度在6m 以上或者有支护结构的基坑。深基坑工程,为了确保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深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其周围环境不受到损害,进行基坑支护、开挖、降水,并进行相应的设计、施工和检测等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一项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的工程就是深基坑工程,其特点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 基坑深度不断增加。为了节约土地、提高用地率,房屋建筑正在向高层化、复杂化趋势发展,建筑的不断增高,基础承受的压力也会不断加大,基坑深度就要不断的加深,这样才能符合管理规定与防护安全的要求。

2 周围环境影响大。高层、超高层建筑一般集中在交通密集、建筑物众多、比较繁华的地带。因此,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就要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地上与地下的管线错综复杂,要注意其正常使用与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

3 区域性强。由于各个地方的地质条件不同,所以,不同区域所设计的深基坑工程也会随之不同,即使在同一城市其差异也会很大,地下岩土的性质复杂、不均匀,千变万化,在深基坑开挖的时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学会变通、勇于创新。

4 随机性与风险性。深基坑工程一般施工周期较长,期间会遇到降雪、降雨、振动等不可预料的状况,其随机性大,事故往往发生突然。而且,深基坑工程属于临时工程,施工技术复杂,涉及方面广。一般施工单位也不愿意投入较多资金,其安全储备不充分,风险性与不安全系数较高。

二、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法

在深基坑工程作业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准确的支护方法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对于当前的基坑支护施工,建筑施工单位需要顾及到的内容是多个方面的。根据基坑支护方法的现实运用状况看,其主要分为了下面几种结构方法:(1)加固支护。水泥土挡墙+基底加固,这类支护形式不仅操作快捷,且施工作业的难度较小,不会导致成本造价上升,而对基坑边坡的深层滑动和抗隆起作用更加明显。该方法的缺陷在于,会给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且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2)复合土钉墙支护。对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主要结合了水泥搅拌桩等超前支护装置,共同构建出一道防渗帷幕,以此来处理好整体结构之间的粘结状况。通常,基坑深度在5m~10m,与附近建筑物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这就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操作工艺。该结构操作方式简单,能维持正常的结构性能。(3)悬臂桩支护。这类支护结构的基坑深度较小,与附近建筑物之间的间隔较大。此支护方法的结构工艺复杂,施工操作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且施工作业要投入较大的成本。(4)土钉墙支护。这是通过基坑开挖后把较密排列的细长杆件土钉置于原位土体中,同时把钢筋网混凝土面层喷射在坡面上。利用土钉、土体和喷射混凝土面层之间的协调操作,构成相对复杂的结构体系。通常基坑深度5m~ 10m,与附近建筑物可搭配运用。该支护形式的施工操作便捷,且工程造价成本相对较低。(5)桩锚支护。这种方法主要把桩体当成一种防护结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布置相应的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再使用土层锚杆增强围护来保证足够的稳固性。土层锚杆能够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保证挡墙上的水、土压力处于均衡桩体,同时还能避免支护结构造成的位移变化。早期传统的方式是运用钻孔灌注桩作为支护体,这种方法的施工操作难度大,且需要消耗过多的成本投入。(6)喷锚网支护。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是先进的技术,对于周围的建筑结构影响甚大,这种一种支护方法运用于岩土土质、高边坡和大跨度地下工程中,对于地质情况复杂的工程运用较多。

三、深基坑施工的有效方式

深基坑开挖操作有各种不同的方式,但经过长期施工经验看,最为有效的方法集中在:(1)参数指标。结合基坑工程在规划当中制定的参数指标,结合相应的坑规模、几何尺寸、支撑模块等采取必要的处理方法。掌握详细的资料之后,则可根据设计方案提供施工程序及施工参数,保证深基坑施工的有序进行。在这一环节的操作力,尤为关键的是要做好分层开挖的层数、每层开挖深度方面的处理,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调整深基坑内部结构状况,避免基坑开挖之后出现异常情况。对大面积且不规则的高层建筑深基坑中,基坑挡墙被动区土体在基坑中间的开挖处理时,应该将相应的支撑体系构建起来,然后将此土堤断面尺寸根据相应的挡土墙需要确定结构形式,最后才能把握好相应的设计标准。(2)施工工序。深基坑施工操作环节里,必须要把握好相关的操作秩序,这样才能满足各类施工条件的要求,而引发的时空效应与实际操作标准也较为相符。例:在长条形地铁车站深基坑中,基坑开挖和支撑的关键为:根据相应的总长需要,对开挖或浇注结构实施调整,每段开挖之后需进行参数记录;接着分层、每层分小段地开挖和支撑,保持足够的支撑压力为基坑施工创造更大的空间。选择分层盆式开挖法操作,对每一层先挖中间需安装或浇筑处理,最后把支撑两端所留支承挡墙的土堤加以处理。

四、深基坑施工需关注的重点

(1)施工前期。在施工操作开始之前要做好相应的资料调查,对工程相关的情况实施必要的分析处理。结合挖土深度内各种物质的具体情况制定开挖方案,对支护结构、降水方案进一步分析。按照当前采取的方案规划好人员分配,将各个施工人员布置在理想的工作岗位上。(2)基坑开挖前。利用降水提高坑内土体的水平抗力,降低基坑的变形量。施工降水操作需保持均衡的速度,降水时应该对附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地表沉降等相关指标严格监测。这一操作环节里需对坑外地面设回灌井,需要时可实施回灌措施,这是为了维持附近建筑的稳定性。基坑开挖操作时,出现监控数据超出标准范围后,需尽快查找原因且作必要的处理。这样才能对基坑变形严格控制,维持正常的基坑安全。(3)清除荷载。完全施工也是深基坑操作需要关注的问题,考虑到防止边坡失稳等问题,在施工之前要把基坑边堆土等荷载彻底清除,有效避免因荷载超标造成的基坑坍塌等事故。(4)分层开挖。在基坑开挖操作时要保证分层进行,一般由上到下逐层实施开挖,不得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且在开挖过程中要保证各项操作的持续进行。开挖段的长度应结合深基坑的实际情况处理调整,最好不要超出标准范围内。发现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刻浇筑垫层混凝土,以尽可能控制基坑变形值。底板混凝土施工时间范围5d~7d,对内部结构采取严格方案控制,以维持正常的施工操作步骤。(5)选择拱圈墙方案时,拱墙本身需要运用水平分缝及垂直分缝的逆作拱墙方法施工,这不仅可以维持正常的施工操作,还能保证各项开挖工序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综上所言,对深基坑工程实施操作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先进的施工方法,根据先进的施工方案保证深基坑质量。工程单位要掌握过硬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既可满足现代化施工需要,也能创造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朱康.关于深基坑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6).

第3篇:中暑的急救措施范文

关键字:建筑节水;给排水设计;超压出流;热水循环;节水器具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之一,是既有限又宝贵的自然资源。人们工作及生活活动都离不开水。面对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房地产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建筑节水已成为我国节水环保的重中之重。

2.目前存在水量浪费的现象

2.1超压出流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巨大

通过规定给水配件额定流量的方法,使配件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满足使用要求的规定出水量。给水配件阀前压力大于流出水头,给水配件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超过额定流量的现象,称超压出流现象。给水配件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对用水工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因超压出流量未产生使用效益,为无效用水量。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我国现有建筑中,给水系统的超压出流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是比较严重的。

2.2热水循环系统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水量浪费巨大

随着建筑功能的日趋完善,建筑中热水的供应已成为建筑供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热水循环系统的不合理造成水量浪费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用户开启配水装置后,往往要放掉大量冷水后才能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

2.3给水设备材料的质量及维护等问题造成的浪费巨大

管道锈蚀、阀门的质量等导致大量的水资源的白白流失。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给水管道在管子接缝处及法兰、阀门连接处往外冒水。据资料显示新加坡,存在着8%的管网漏耗率,美、英两国管网漏耗率均为12%。还用那些水箱马桶的浮球阀的损坏、漏水,直接导致大量水从溢流管流出。

3.为发展节水型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可采用的几点措施

3.1强化公民节水意识

要加强节水型建筑的建设,必须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3.2控制超压出流减少水量浪费

控制超压出流的有效途径是控制给水系统中配水点的出水压力。首先,应遵循规范,合理分区。《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措施(给水排水)》第2、3、4条规定,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材料设备性能、维修管理、建筑物层数等条件,结合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合理确定。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住宅、宾馆、医院宜为0.30~0.35MPa;办公楼宜为0.35~0.45MPa。其次,供水方式建议采用水箱供水方式。各配水点的压力波动很小,有利于节水。再次,设置减压装置。除浴盆的流出水头为5-lOm外,其他各用水配件的流出水头不超过5m,进户压力lOm、最不利点压力为5m即可满足各住户要求,超过lOm即形成超压出流。可在进户管处,水表前装设调压孔板或节流塞实施减压,减少超压出流量。

3.3控制热水供应系统中的水量浪费

而为了尽量减少这部分无效冷水的量,首先要对现有定时供应热水的无循环系统进行改造,增设回水管,同时对新建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应根据建筑性质及建筑标准选用支管循环或干管循环。因为同一幢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选用不同的循环方式其无效冷水量是不相同的就节水效果而言,支管循环方式最优,立管循环方式次之,无循环方式浪费水量最大,干管循环方式次之。而对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在设计住宅厨房和卫生间位置时除考虑建筑功能和建筑布局外,应尽量减少其热水管线的长度,并进行管道保温,以保证热水使用过程中的水温,减少水量浪费。除此之外,还应选择适宜的加热和贮热设备,在不同条件下满足用户对热水的水温、水量和水压要求,减少水量浪费。

3.4控制管网渗漏减少水量浪费

针对我国目前在供水管网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建设节水型建筑时,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正确选择管材

对于新建设的供水管网工程,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管材特性。如:铸铁管虽然成本低,但其强度也低,较易爆裂;球墨铸铁管虽然成本较高,但其可延性较好,一般爆裂的几率很小;PVC管抗腐蚀性和抗震性强,但如将其直接敷设于干硬的原状土沟底时,易造成管道受力不均,局部过载,从而使局部管段承受过大应力而发生爆管事故。选材时,应兼顾经济与技术,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对局部异常地基要做处理后再进行敷设,以免不均匀沉降导致管材断裂。

2.控制接口漏水

在我国,接口漏水一直是造成管网漏水的重要原因。在设计、施工时应尽量减少管线上的接口数量,这样可降低漏水的概率。由于接口处易发生应力集中,所以接口应尽量避开地基软弱或易发生震动的地带。当温度下降,管道收缩或管道受其它外力影响发生收缩变形时,如接口刚性过大,管道收缩变形,易被拉断。然而,若采用柔性接口,其允许一定的纵向位移和扭动角度,可缓冲管道受力。

3.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

由于我国许多城市供水管网老化严重,因此应根据各城市具体情况,尽快对薄弱管段和年代已久管段进行改造。

3.5大力推广使用新型的节水设备

1.推广使用优质的管材、阀门

新型管材不仅在外型上美观,而且在性能上明显优于传统的镀锌钢管。如今,钢塑复合管、PP-R管、铝塑复合管、不锈钢管等的出现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阀门是建筑给排水中最常见的配件之一,其类型和质量的好坏也能对节水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设计中,应优先选用性能好、关闭严的阀门。

2.选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

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对整个建筑的节水效果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在选择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时,应把节水性能放在重要位置来考察。在设计中应大力推广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给水水嘴应采用陶瓷阀芯等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流率并经国家有关质量检测部门检测合理的节水水嘴。大、小便器采用节水型产品,坐便器冲洗水箱的容积不大于6L。公共卫生间宜采用红外感应水嘴、感应式冲洗阀大便器、小便器等能避免长流水的水嘴和器具。公共浴室及设公共淋浴器的场所,宜采用系统设安全可靠恒温混合阀等阀件或装置的单管供水,有条件的地方宜采用高位混合水箱供水。

3.合理设置水表等计量装置

合理设置计量装置可以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并且检查出漏水的隐患,在水表的设置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在建筑物的引入管、住宅入户管及公共建筑需计量的水管上均应设置水表,合理的设置水表,有利于进行水量平衡分析,从而找出漏水隐患。

2)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性。首先,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其次,在水表选型上,要选择与计量范围相适应的水表。

3)大专院校、工矿企业的公共浴室,大学生公寓、学生宿舍公用生间的淋浴器采用刷卡用水。

4.总结

总之,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资源。推行节水型建筑建设很有必要。建筑给排水下程中节水潜力很大,在设计上运用各种节水技术、节水措施,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不仅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

5.参考文献

[1]郭光,陈中文,陈磊.浅谈给水排水设计几种节水措施.煤炭工程,2005(2):17.

[2]刘叶冰,i射峰,曾维嘉.建筑中水和雨水回用技术应用探讨.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l.

[3]唐楚丁,镇祥华.建筑给排水节水与环保.西南给排水,2004(24):3l~33.

[4]陈本梅.从给排水专业角度浅析节水途径.给水排水,99-100.

[5]马金.建筑给水排水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68.

第4篇:中暑的急救措施范文

关键词:旧房;拆除;管理;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房屋征收工作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城市房屋征收工作中的旧房拆除工程又是房屋征收工作中的必要环节。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旧建筑拆除工程也日益增多,被拆除房屋也越发复杂,尤其是中小城市,从原来的单一对新区进行开发,发展到在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危房、旧房同步进行的趋势。拆除工作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需要专门的管理理念与安全措施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与制定。近年来,拆除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由于管理理念与安全措施的落实没有到位,只追求拆除工作的效率与速度,而忽视了旧房拆除管理与安全措施的落实。为了进一步完善旧房拆除过程中的管理手段与安全措施的制定,应根据拆除工程的技术特点,制定有效的拆除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施工的工程步骤,做到管理与安全防范的双落实,进而保证旧房拆除工作中的旧房拆除管理与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

一、旧房拆除中安全工作的现状

旧房拆除不仅比开发建设新区成本高,还会遇到在房屋拆迁过程中对原住居民的经济补偿和安置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城市地方政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目标及开发商利益目标等诸多方面问题;另外,城市危旧房区经常是各种城市问题与矛盾及利益冲突的交汇点,涉及城市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等等。

1、旧房拆除的特点

1.1 旧房拆除大体上由机械拆除与人工拆除来完成。在通常的状况下,由于机械拆除的破坏性较强,所以拆除手段一般会选择人工来进行,目的是能够对旧房的经济价值进行有效利用。

1.2 旧房的多样性。从建造的时间上来讲,有长有短;从房屋的高度来讲,也有小高层、多层、平房;从建筑结构来讲,有框架、砖混、砖木、木结构等多种建筑结构。

1.3 地点分散。 需要拆除的房屋的地点并不可能集中在统一地点与区域,所以所需拆迁的旧房具有地点分散的特点。

1.4 临时观念强。旧房拆迁的时间多数情况在一到两个月之间,甚至有需要在几天内进行拆迁完毕,因而施工的临时观念比较强。

1.5 拆迁专业知识欠缺、流动性强。在旧房拆除过程中,进行拆迁工作的大多数都是农民工,对拆迁方面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或者根本就不了解,且工作流动性比较大,今天干完了明天走人了。

2、旧房拆除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 对旧房结构特点的不了解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年久失修的旧房在进行拆除时一定要注意房屋的结构特点,旧房很容易因为老化问题而产生动一而影响十的连锁反应。有的砖混结构旧房,由于建筑材料的老化问题容易发生断裂倒塌的危险,势必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

2.2 在对临街房屋进行拆除的过程中,产生的碎砖很容易对过往行人造成安全危害。

2.3 房屋拆除过程中掉落的砖块非常容易掉落

由于电线、电视、电话网线没有及时迁移,拆房时砖块坠落砸断电线,造成电线短路,危及生命财产。

2.4 作业违规,穿拖鞋,不戴安全帽。

2.5 作业工人工作流动性比较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二、旧房拆除中安全工作管理措施

1、在进行拆除工作之前,要对所拆除的旧房屋的强度加以细致的调查,进而指导精细的旧房拆除方案,在得到审判后,需要进行安全方面的规划与布置,在拆除中要做到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则,以保证施工安全进行。

开始施工之前应该熟知施工场所内的各种管道,应首先切断或者迁移高压线、电缆和水管。并且对被铲除的建筑物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发现隐患要及时排除,这样才能够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于被拆除的建筑物,要有顺序的安装步骤自上而下进行拆除,绝对禁止掏挖和强行推倒以及同时在数楼层间一同拆除的工作方式。保证工人的工作安全,高处作业应该注意脚手架支撑的稳固,对于已经拆除的地方应注意是否有倒塌的危险,最后应该注意的是在全部承重结构都拆除之后再对梁支柱进行拆除,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超载而发生的倒塌。对于以及拆除掉的材料,应该及时运走,不可随意堆放。

2、严格执法,加强管理。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许可、依法处罚、依法强制、依法赔偿、依法救济、依法复议等。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强监管,信息共享。

拆除企业要对安全生产负总责,狠抓项目部;项目部也要责任到班组、到人,分层管理分级负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实行从实施项目到直接责任单位,再到直接责任人员 捆绑管理。要实施“一岗双责”考核,签订责任书(状)。编制各项拆除方案,坚持班前会、技术交底,重要拆除部位,坚持技术论证,坚持“政府抓监管、专家查隐患、企业抓整改、个人做落实”并接受社会监督,所有拆除机械要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无病”上岗,杜绝三无产品进场,并建立专人逐日检查记录制度。制定并组织演练应急演练。 严格单位、个人资格准入。严格资质管理、个人持证上岗管理,坚持各类许可手续齐全。个人入场一定要通过三级教育,特殊工种一定要持证上岗,并和项目部签订安全生产目标 责任书。工人要熟练掌握房屋拆除技术技能,自觉接受公司三级教育,技 术交底,参加重要拆除部位论证会、班前会,不违章违规作业,坚决抵制违章违规指挥作业,合理谏言献策。拆除操作中,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伤害自己。若遇发生安全事故,除按制度及时上报外,切实保护现场,迅速救人,减少人财物损失,并尽量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3、从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利用仿生学原理、新材料、新技术等,在房屋设计建造之初,就从结构上和满足居住的前瞻性理念等考虑,能够将房屋在微创情况下整体移到某地,继续发挥其使用功能,尽量避免破坏性拆除。政府引导房屋拆除机具的研究推广,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制定拆除计划,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修改和完善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严格依法行政, 坚持职能法律赋予的原则,政府要从拆除建构筑物安全生产的具体事务中退出来,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监管和服务的作用, 调动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主体作用。政府要依法授权、适度授权,发挥政府对房屋拆除宏观决策的监管作用。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 社会监督,扩大社会知情权。

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房屋使用年限;严格制定优质工程标准,禁止随意拆除被评为优良工程的建构筑物;依法评选一批区域性、标志性、纪念性、有特别价值的建构筑物,抢救性保护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社区,避免破坏性建设和建设性破坏。 同时,对于房屋拆除的破除工具,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标准和规范,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结束语

城市旧房拆除工作是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进步。而旧房拆迁中的安全问题又是城市房屋征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关乎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可见,旧房拆除工作中的管理与安全问题对城市房屋征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沈开举.城市房屋拆迁法律规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09.

第5篇:中暑的急救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措施

引言

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这是一个网络的社会,信息技术已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这也是社会对每个学生的要求。新课标的推广也把信息技术提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需要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科学改进教学方式,最大限度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

1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已经改进教学安排,以配合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然而,并非所有教师的教学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信息技术非高考考查内容,不易受到重视

目前的教学大纲虽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提起了重视,然而却仍未把信息技术的教学列入高考考查内容,这就造成了认识上的不重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不愿把时间过多的“浪费”在这些非考试内容上,即便信息技术有再多用处,那也是高考之后学习的内容。学校方面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不足,一个教师带好几个班,安排上机实践时间不多,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语数外、文综、理综的学习上面,这些无疑都为信息技术的教学设定了难度。

1.2教学内容偏专业化,学生理解困难

目前的信息技术教材,教学内容与大学信息技术教育接轨,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向学生展示实际操作,而目前的教学安排并没有给予教师充足的时间。再加上学生在上机操作时,电脑上的QQ、网游等都对学生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对于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学生更加难提起兴趣。

1.3学生信息技术起点不同,教学不能统一进度

如今信息技术早已普及,有的学生家里就有电脑,很早的就对信息技术有些认识,然而对于一些农村学生来说仍旧是一种新鲜事物。这就造成了学生信息技术多起点问题的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使用单一教学方案则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

1.4课程考核不够严谨,考试往往易走过场

由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性质往往不能够引起充分的重视,教师在期末的年终考试中,往往也是随意走走过场,让学生打一段话,或者是上网简单的搜索一些东西便草草了事。这也使得部分学生,虽然已有过信息技术的学习经历,然而对信息技术却并不熟悉,甚至是十分陌生,就连最基础的word、excel操作都难以熟练掌握。

2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措施研究

2.1转变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思想

如果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那么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应该具有善于引导、善于沟通的能力,通过将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于生活、学习,使学校、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树立正确的认识,排除对它的偏见,努力为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氛围。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其成为他们学习的一个工具,而不是负担。

2.2改革教学内容,侧重学习兴趣培养

现阶段的教学大纲内容繁多、涉猎较广,而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时间又非常有限,很多教师的教学中就常常出现“教到哪算哪”的情况发生。其实信息技术的教学是一项有着多种窍门的课程,基于其内容丰富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可以巧妙使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网络、实战操作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学习会使其感到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动用其他一些有效的方式来缓解这种“尴尬”。笔者就曾在活动时向学生推荐“美图秀秀”这一软件,主题为我秀我型。学生们利用这个软件对自己的照片进行美化,不仅熟练了鼠标的操作,也对一些快捷键的使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产生了兴趣。

2.3分层分组管理,提升学生技能

由于学生的多起点问题的存在,在教学中就不能使用同一套教学大纲来进行学。笔者比较推崇将班级分层分组的教学方式。通过访谈、问卷、测试等方式对班级学生的个人能力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按照学生能力的高低将学生分为A、B、C三层。然后再将各层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以3至4人为宜。每层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有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2.4强化考试力度,重视教学反馈

对于学生的最终考试可以采取小组考查的方式。当然,考试内容也不尽相同,应根据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将试卷分为A、B、C三种,小组各成员的平均成绩即为每个成员的成绩。没有人愿意给别人拉后腿,这样的考试安排可以使学生产生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时常让学生对于教学进行不记名评价反馈,以便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更改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结语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仍处在不断地探索与完善之中,它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尝试。为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在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同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加以不断完善与创新,以最终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6篇:中暑的急救措施范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措施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紧跟技术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步伐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将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将操作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作为主要特征开展相关教学。

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校未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学校相继设立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该课程在初中的普及时间较短,有部分学校的领导没有形成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中考升学率,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立不够重视,有的学校的机房设备十分的简陋,还有的学校为了迎接评估和评优,经常花费大量的资金购置诸多的硬件设备,而日常中这些硬件设备一直闲置,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因为学校人员的不重视,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发展速度缓慢,同时,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与体系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性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从小学到初中连接的不紧密,经常会有重复内容的出现,加之课时设置的不合理等原因的存在,致使教育者无法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最后造成各学校、各环节的教学内容大相径庭。而由于学生之前所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内容都不相同,所以,当学生年级越高,信息技术能力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比如,有的学校学生来自于一些城区和农村,由于在小学时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以及信息技术课内容都不一样,在上了初中以后,教育者上相同的信息技术内容时,部分来自城市中心的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与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而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因为基础水平较差,对于相关内容的掌握速度很慢。有部分学生表示以前就读的小学对信息技术课不重视,很少真正有上机操作的时间,用电脑的机率微乎其微,更有部分学生甚至连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由于学生基础能力和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加大了教育者教学活动的开展难度,严重阻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1.3师资力量薄弱

在学校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很少,并且,不会面临升学的压力,再加上学校领导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缺乏一批专业的信息技术课教育者,现有的人员要么是兼职,要么是改行任教,就算有专业的教育者,但经常会因为课时少,工资、待遇低而另寻发展,造成专业队伍流动性大,难以稳定。信息技术课专业教师很少有相关的培训活动,并且,大部分的教师也从未受过正规的培训。有的仅仅对电脑常识了解,而在课件制作等方面总是与标准相差甚远,没有充分掌握基础的网络知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极其低下。

2.应对措施

2.1提高认识,树立新观念

学校的领导者与教育者必须形成良好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意识,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步伐,全面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首先,要转变观念,注重信息技术学习,将信息化作为增强教育质量水平的核心载体,应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日常教育教学为一体;其次,学校要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纳入到正式的考试科目中,同时,还要构建一系列高效、完善的考核标准及考核制度,以此调动教育者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促进师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形成,从而推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有效运行。

2.2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共同发展

教育者实际备课时,应针对班级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以将以往的统一标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个性化教学模式。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学生间信息技能的差异。结合学生技术的实际掌握情况,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要让每位学生在之前的基础水平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教学中,可将学生按程度分组,实施异步教学的方式,一部分学生根据教育者的引导逐步的完成课堂任务,另一部分学生则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更高层次的课堂任务,同时,可要求信息技术基础水平高的学生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朝着更高的学习目标上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原本一无所知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个基本的了解,进而产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能够让原本学习速度慢的学生提速前行,实现教学进度要求。并且,还使得基础水平高的学生找到了与自己实际相符的教学目标。

2.3加强师资培训力度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除了要具备基本的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信息时代下的新型教育者应有的素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更新速度也较快,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育者要在已有的知识与教学能力水平上加强学习新知识、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会与信息时代共同发展。学校应加大信息技术师资队伍,不断增强教育者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吸收更多的专业人员来校就业。另外,对于本校信息技术教育者,应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利用培训学习使教育者产生一种紧迫感,提高自身意识,然后,自觉地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运用先进高效的教育手段,提升教学效率,确保信息技术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由于计算机学科中部分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与接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求教育者用简单的方式对深奥的理论进行讲解,让学生们一听就懂。比如,运用生活实例,通过形象的比喻法导入教学,或者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综合数据、文字、图像、声音,制作课件播放给学生看,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可设置相应的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充分采用了发现学习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的清晰化。实际教学时,教育者应注重学生信息意识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的解决与表达能力,全面调动他们的探索欲望,从而实现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作为信息技术教育者的我们,应不断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思想,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与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目的,促进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运锋,朱庆峰.信息化社会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王红,沈玉红.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漫谈[J].成才之路,2009年28期 .

第7篇:中暑的急救措施范文

【关键词】足球;运球过人动作;教学训练;错误与纠正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观众,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足球在高校中已经成为大学生普修课和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在足球世界杯赛中,以南美、欧洲等强队的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熟练的运球过人技术让人眼花缭乱,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从而使同学们去盲目模仿。但是,由于没有经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同学们在练习、训练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针对同学们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和训练。

一、运球过人动作分析

运球过人是在运控球的基础上,根据临场需要,准确判断和把握对手的防守站位和重心变化情况,利用速度、方向或动作变化,获得时间和空间位置优势,从而突破防守的一种技术手段。

运球过人从动作过程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逼近调动阶段

当运球逼近对手时,重心应下降,步幅要收小,触球要轻,在控制与保护好球的同时,利用各种假动作诱使对手上当,使对手在忙乱中出现防守错误或漏洞。

(二)运球超越阶段

在相持情况下,运球队员应通过有效的假动作诱惑对手,以期创造出有利于突破的时间差和位置差,并不失时机地迅速突破,动作应突然,具有爆发性。

(三)跟进保护阶段

在进行突破动作的同时,身体重心应积极向球侧倾移,以保证超越后身体重心能随球跟进,有以利于加速拉大与对手的距离。这一阶段,为了防止对手的逼抢,要注意利用身体护球,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攻势。

二、运球过人在行动上应注意的问题

运球过人从实战意义上讲,是创造机会和利用机会的有效手段,要达到运球突破的目的,在行动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突破时机

突破时机是指在突破的瞬间,由于攻防队员在意识与行动上的不同步,而出现的一种有利于运球突破的时空差异。这种时机极为短暂,稍纵即逝。因此,突破队员首先要有创造机会的主动意识,其次要积极预测这种机会的出现时机,最后应能不失时机地把握住这种机会。

(二)突破距离

突破距离是指在突破前的瞬间,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相互间存在的距离。合理的突破距离应是使对手感觉他能抢到球,但实际上又不可能先于自己触到球的一种距离。这种距离上的错觉,往往会诱使防守队员盲动而陷入被动境地。

(三)速度和方向变化

速度和方向变化是调动和超越防守队员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变速或是变向突破,其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变化的突然性、灵活性和多变性,只有这样才能令对手猝不及防和防不胜防。在运球变速和变向时,身体重心的良好控制和灵活转换具有实际意义,是人随球走,人球合一的技术保证。

三、运球过人的动作方法

运球过人从动作方法上可大致分为强行突破、假动作突破、变向突破、变速突破和人球分离突破几类。

(一)强行突破

指利用速度优势,以突然快速的推拨球和爆发式的起动,加速超越防守队员的动作方法。实施强行突破时,通常要求防守队员身后有较大的纵深距离,从而使速度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二)假动作突破

指运动员利用各种虚晃动作迷惑对手,如假射、假传、假停等。使其不知所措或贸然失去重心,并乘机突破的动作方法。实施假动作突破时,要真真假假,真假结合,假动作要逼真,真动作要快捷,在控好球的同时,能够有效调动对手,利用其重心错位进行突破。

(三)变向突破

指队员利用灵活的步法和娴熟的运球技术,不断改变球路,使对手防守中心出现错位,并利用出现的位置差乘机突破的动作方法。实施变向突破时,运球队员脚下控球要娴熟,步法要灵活,重心变幻随心所欲,变向动作要突然,变向角度要合理。

(四)变速突破

指队员通过速度的变化,打乱对手的速度节奏,并利用产生的时间差乘机突破的动作方法。适时变速突破时,节奏变化要鲜明,做到骤停疾起,要充分利用攻防的先决优势去支配和调动对方,真正做到你快我慢,你停我走,使对手无从适应。

(五)人球分离突破

指运球队员利用对手站位过死或重心移动过猛时,突然推球从其胯下或体侧越过,自己却迅速从另一侧超越对手实现突破的动作方法。实施人球分离突破时,运球队员要能够有效地把握和利用对手的重心变化,并能够利用其身后的空间,推拨球动作要快速隐蔽,跑进路线要合理。

四、运球突破时用于控制和支配球的基本动作以及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一)拨球

指利用脚踝的动作,以脚背内侧或外侧触拨球的动作方法。用脚背内侧的拨球称 “里拨”,用脚背外侧的拨球称“外拨”。

1、易犯错误

(1)球部位或动作不合理,难以控制和支配球;

(2)拨球时重心跟进慢、动作的连贯性差。

2、纠正方法

(1)用脚的内、外侧部位触及球的两侧部位,要采用推拨球的方法控制球;

(2)重心要跟随脚的推拨动作进行相位移动。

(二)拉球

指用前脚掌触压球,并向某一方向拉动的动作方法。在拉球到位后,通常要连接一个推拨动作使球离开原地。

1、易犯错误

(1)掌部位不正确或压球太紧,拉动不灵活;

(2)髋关节带动转动不够,影响拉球变向。

2、纠正方法

(1)球用前脚掌以触压而非踩压的方式拉动球;

(2)通过髋关节的转动可加大拉动距离和角度,同时保证身体的同步转动。

(三)扣球

指通过快速转体和脚踝的急转扣压,将球控制至反方向的一种动作方法。要用脚背内侧的扣球称“里扣”,用脚背外侧的扣球称“外扣”。

1、易犯错误

(1)“里扣”时,支撑脚选为不合理,挡住球路或影响扣球变向的角度;

(2)扣球脚不能“包”住球,控制不好扣球方向;

(3)扣球腿膝、踝关节扣压不紧,变为拨球动作。

2、纠正方法

(1)“里扣”时,支撑脚要在转体的同时做同侧转动,脚趾要指向扣球方向;

(2)扣球脚膝、踝关节的反向扣压要快而紧,确保扣球效果。

(四)挑球

指利用脚背或脚尖将球向上撩挑,使其从空中改变方向或超越防守的动作方法。

1、易犯错误

(1)球的部位不正确,影响出球的角度和方向;

(2)挑球后重心跟进迟缓,影响控球和快速先接下一动作。

2、纠正方法

(1)要将脚尖插入球相应部位的底部作勾挑动作;

(2)身体重心要跟随跳球动作同步移动。

拨、拉、扣、挑、推球既是运球过人的基本动作方法,又是技术教学中用做熟悉球性的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在比赛中,这些动作既可单独运用,也可有机地组合使用,但切忌僵化的套用概念模式,而应视比赛需要,以娴熟的球性为纽带,通过合理有效的技术组合,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力。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足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年维泗,麻雪田,杨一民.足球.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3]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第8篇:中暑的急救措施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测技术 问题 措施

前言:

近些年,岩土工程的发展更加迅速,人民对建筑风格、空间结构、使用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给岩土工程勘探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挑战。然而,传统的岩土工程勘探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技术效率低下、耗资巨大,已经无法跟上时代潮流,不能满足工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和专业人士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校、总结,以找出解决方法,不断改善岩土工程勘探技术,进而提高勘探的专业水平,提高工程质量。

1、岩土工程勘探简述

岩土工程勘探史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其目的市全面调查、了解当地基础地质、岩土情况,对工程项目的可靠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而地址状况复杂多变,需要对岩土的基本参数、地质地形、矿石形状等各项项目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一个详细的评估报告。一个基本的岩土工程勘探工作要有数个环节组成,包括室内试验、现场钻探、现场原为测量、现场土样实验等等,每个环节都要求严格、缜密,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工程项目的失败,进而影响后续的工程建设。此外,工程勘探的科学性和得出的数据要求一定的精确度,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由于种种原因,在勘探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其技术应用产生了严中的影响,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岩土工程勘探中的一般环节

2.1测绘

测绘工作一般是在岩土工程勘探的前期进行,市岩土工程勘探的基础工作。测绘一般是指地质测绘,就是指通过相关的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地质存在现象进行科学的描述,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地址性质及其规律,分析地下地质的基本状况。地质测绘能够为岩土工程勘探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好的测绘工作市岩土工程勘探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对于那些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测绘工作就更加重要,同样的,难度系数和技术要求也更高。需要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士具有丰富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工作经验。

2.2取样

现代的工程勘探一般是采用深坑、深探、钻探等方法来取样,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例如深探具有快速、低成本、操作简单等优点,能有效弥补工程地质测绘中出现问题。而钻探的范围广,取样快,效率高;深坑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兼具了以上两种勘探方法的优点,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全面、详细的了解地质情况。

2.3室内实验

室内实验也是岩土工程勘探的重要工作环节,它能为工程提供各种参数支持,是各种突发问题的评价和分校的重要依据。室内实验具有周期短、易于控制、不容易受外界条件因素干扰等优点,实验高效、准确,还极大节约成本,减少试验时间。

2.4现场检验

现场检验市勘探工作的审查环节,关系到勘探工作的质量和科学准确性。现场检验工作非常复杂,包括对环境影响的检验与监测、对施工和运营中结构物的检验与监测,还包括对岩土反映性状的检验与监测等等。无论哪项工作,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都是极高的。

3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岩土工程勘察就必须具有详细的不知和分析,而且勘察范畴也要严格遵照整个现场条件和结构。但是,在现实中,和整个工程费用相比,勘察费用具有很小的占比,而且其还受到工程工期、工程师判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导致勘察数据不足,降低了勘察资料的精准度,更为严重的是,因为没有考虑岩土参数空间的变异性,这样所得出的勘察范围的有效性就受到了莫大的威胁。在实际中,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为了获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土工参数,例如地址、强度等,根据这些数据,想人员可以进行不同环境下土层的状况,对于地基基础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的原因

引起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4.1勘察市场的不规范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缺乏完善的市场规范,特别是对勘察工作的收费和业务划分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出现了不正常的竞争,导致了勘察工作的粗糙,进而使手段选择不合理和布孔不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没有真正达到规范的要求,所以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4.2权债不明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必须要确保勘察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勘察队伍中,出现很大一部分的非专业人员,不具备专门的技术便承担起重要工作,降低了勘察的准确性。进而引发原位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诸多野外作业的不规范,难以保证勘察质量。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必须经专业培训和教育,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4.3人才的缺乏和技术的落后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对岩土工程争取分校评价的关键。未经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搞勘察,就会导致地基评价力度不足,基础设计参数偏于保守,造成工程的浪费。因此勘察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审计人,审定人,国家也应划定门槛,让真正懂行的人员担当,这样才能提高勘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使岩土勘察工作满足规定的要求。

5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5.1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

针对上述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各种问题不难看出,现阶段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基本问题就在于勘察和设计的分离,而且设计软件的功能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建立一体化的体系成为当前的首要问题。一体化体系主要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其主要特点就是利用计算机完成勘察、设计等不同程序的作业。进行工程的勘察阶段,即为设计阶段,每一道工序都要为下一道工序提供接口数据文件,而且各种专业工种之间数据要保证传递流畅,这样就能够实现现阶段的数据共享,加快勘察设计周数,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换句话来说,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一体化,其实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整个操作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因此,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岩土工程建模技术、随机场理论等这些都属于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理论基础。

另外,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勘察方案的有效性。针对这一问题,大多的外国学者利用一种概率方法进行研究,衡量岩土工程现场勘察是否足够,其中,最为著名的为Whitman提出的搜索理论,指在合理已知条件下,通过概率估计的方法进行计算土层内的瑕疵或者缺陷。另外,还有一些学者首先根据地质统计学进行取样,然后再根据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取样,然后两者对比进行土体特征能力的探索。诸如此类的方法还有许多种,但是上述方法均忽略了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问题,例如仪器的不确定性、土工参数计算模型的误差性等,最终严重降低了测量资料的准确性。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勘探方案中都有专门的考虑岩土特性空间变异性的问题,例如,现阶段被广泛使用的估计土工参数计算方法。此方法主要是利用原位测试配合经验公式,这样增强了测试程序的标准化,降低了土体扰动,可以获取大量数据,其实有效的反应场地状况。

5.2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单位的问题对策

对岩土工程行业来说,其本质上的技术问题解决了之后,影响其发展的就是行业自身的问题,然而对与岩土工程勘察单位来说,一方面要不断的改善内部机制,提升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也要不断的进行信息化建设,扩展业务范围,进行科技研发工作。

(1) 岩土工程勘察单位要坚持立足于服务领域,紧抓工程建设,同时结合城市建设,分析多年的工程勘察资料,对主城区的城市进行勘察工作,在第一时间段内为各种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例如,城市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以及城市防灾灭在问题等。

(2) 伴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要及时引进到岩土工程勘察行业,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单位的信息系统建立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信息系统,然后综合管理各种勘察信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相关资料的调研分析,帮助相关部门提升工作效率和决策准确性,强化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近十几年来,电磁波理论在工程物探专业被广泛应用。在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其利用电波理论结合电学原理和弹性波理论发展了许多工程物探探测设备,这些设备结合计算机技术,软、硬件相结合,具有信息量大、高速、低成本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勘察行业。

(3) 在解决了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技术问题和单位自身问题之外,工作人员也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强化各种知识素养,实现全职或者专职的职业能力。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一方面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尽快实施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职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设计水平的提高。勘察审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

6 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很多相关部门特别重视,很多商人也将目光转移到房地产建筑行业。但是,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建筑的发展。而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基础设计就会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影响一个建筑物的关键因素。所以为了让建筑行业的不断顺利发展,也是为了国家以及经济利益的不断增加,就要对建筑中的问题特别重视。基础设计可以影响整个建筑的稳定性,也会对建筑的造价成本有很大的影响,要加强重视,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莫廷满.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0(17)

第9篇:中暑的急救措施范文

大跨度门型轻钢结构厂房施工中所采用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大跨度;门型轻钢结构厂房;施工;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迅猛发展,钢结构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尤

其是跨度大、高度大及荷载大的工业厂房,采用钢结构形式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轻钢结构的优点是节材高效,耗钢少,自重轻,制造安装运输简便,工期短,可

拆迁,定型批量生产易于实现商品化等,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门式刚架轻钢

结构工业厂房应用日益广泛。

为达到进一步减少钢耗,降低成本的目的,还可以采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

如引入预应力技术以加强结构刚度和承载力,提高结构稳定性,若能在檩条中张

拉板材可以防止风吸力下的局部失稳和提高弹性受力幅值,将可大大减少檩条的

用钢量,因此,对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工业厂房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与探讨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轻型钢结构概念、结构特点以及结构形式

1.1轻型钢结构概念

通常情况下,轻型钢结构指的是由小角钢、圆钢、薄钢板或者是薄壁钢焊接

成的结构,它和普通的钢结构是有区别的。普通钢结构通常是由组合柱、钢屋架

和大吨位的吊车梁等组成,比较适用于有抗震要求、荷载或者是吊车起重量比较

大的结构。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普通的钢结构不断减少,但轻型的钢结

构在逐渐增加。

1.2轻型钢结构的特点

轻型钢结构的特点包括以下内容:①经济指标好,节省投资,用钢量少,结

构自重轻。其中单层轻钢的仓库用钢量是16~30kg/m3,低于同条件下钢筋混凝

土结构用钢量,还能减少大量的水泥、木材等其他的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同时轻

型钢结构能大大降低自身重力,节省建设资金。②无需打桩,大大缩短工期。由

于轻型钢结构厂房自身轻,通常情况下只用柱下的混凝土结构就可满足承载的要

求,因此,大大缩短建设的周期。③由于材质均匀,且结构杆件的应力计算很准

确,因此安全度可靠。又因为钢材是延性材料,所以抗震性能好。另外大部分的

钢结构杆件都在工厂制造加工,检测手段完善,且加工质量有保障。④供货速度

快,安装比较方便。轻型的钢结构所需材料都是常规用料,生产厂家很多,运输

安装方便。通常一座大约1万m2的厂房从设计到交付使用仅需要三四个月时间,

施工速度快。⑤内部空旷,外观美观。轻型钢结构厂房可根据需要选择、随意组

合和任意调整颜色。特别是墙面的彩色压型板,造型美观、色彩鲜明,厂房完工

后无需装饰。另外建筑的结构形式可根据业主要求和生产工艺性能设计,内部空

旷,其利用率高。

1.3轻型钢结构的结构形式

轻型钢结构的结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钢架形式、屋架形式、格构式、实腹

式、网架形式、混合式的钢架结构、拱形框架、悬挂式的框架结构、悬臂式的框

架、悬索结构以及折线形框架等。

2工程概况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主体结构为双坡门式刚架轻钢结构。主厂房建筑面积5.2

万m2,由长928m的厂房两座和长324m厂房两座组成。每个厂房跨度为27m、

柱距6.4m、檐口标高16.8m,屋面及围护墙为彩色压型钢板,玻璃钢带形侧窗,

屋顶设有通长的成品天窗通风器,室内有钢筋混凝土平台及设备基础。

主厂房结构形式为钢结构门式刚架:焊接H型钢柱,工字型变截面屋面梁,

工字型钢吊车梁C型钢檩条和墙檩。厂房安装主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3采取的技术措施

3.1变截面H型构件制作

3.1.1工艺流程

二次设计及放样、号料下料:多头火焰切割(包括平直、矫正)自动组

对(包括缘加工、制孔)焊接:埋弧自动焊构件矫正涂装编号。

3.1.2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中采用“H型钢自动化生产线”,在该公司金属结构厂加工生产,等截

面H型构件在“H型钢自动化生产线”上能够顺利完成。但是变截面H型钢屋

面梁制作难度大,采用“H型钢自动化生产线”不能一次到位完成全部工作,因

此,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保证了工程质量:

1)首先进行放样:根据设计提供的施工图纸状况,对厂房钢结构的部分节点

进行二次设计,主要部位采用计算机进行放样,同时作业层对简单的零件采用常

规的方法放样。

2)焊接工艺试验:试制一榀门式刚架,确定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经过总监

理工程师签字认可,然后编制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确定先进合理的焊接操作工

艺,由项目部组织编写主要构件的制作工艺作业指导书。

3)保证熔透焊的措施:设计要求H型钢腹板和翼板为熔透焊,钢柱翼板厚度

25mm、腹板厚度14mm,吊车梁翼板厚度20mm、腹板厚度12mm,为了保证

H型钢腹板和翼板能够焊透,采用腹板开双V型坡口,埋弧焊双面焊,背面清

根的方法。清根采用碳弧气刨与角向磨光机相结合的方法。开坡口使用刨边机以

保证坡口精度和质量。

4)变截面梁腹板切割下料措施:先用多头切割机将板切成长方形,其中长方

形的宽为变截面腹板小头加大腹板的宽,再加上一次切割余量。然后用小车切割

机从中间断割,冷却后将连接点割开,以防止变形。

5)垂直度超差矫正措施:垂直度超差指H型钢构件腹板和翼板的垂直度超过

要求,需要进行矫正。采用矫正机配上自制卡具进行矫正,局部加上火焰矫正的

方法。

6)变截面组对措施:变截面H型钢也在H型钢组立机上组对,在压紧轮上

增加弹性适当的弹簧就能自动组对。

7)提高焊接速度的措施:龙门焊机的焊接速度是制约H型钢生产线流程的唯

一环节,为了提高焊接速度,在两条H型钢生产线上分别采取以下措施:在第

一条生产线上增加1台龙门焊机;在第二条H型钢生产线上增加1个焊接平台

采用小车埋弧焊机焊接,提高了生产线焊接速度。

8)节约材料的措施:根据本工程同类型构件数量多,钢材用量大的特点,并

且按照不同构件要求的材料尺寸在生产厂家对钢材实行定尺订货。减少了钢材用

量和施工中的部分切割工序,降低了工程成本。

3.2高强螺栓制孔和连接

本工程厂房钢结构主要构件都是用10.9级、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数量多、

工程量大,是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之一。施工中采用“一专、二追溯、三

固定”的方法,即高强螺栓连接构件钻孔采用专用钻模,连接时采用专用样板工

具,对构件钻孔和高强螺栓安装要具备可追溯性。在高强螺栓安装中要定人、定

点、定工具。

3.3屋面施工方法

因为设计图纸中屋面板无规格型号,无檐口、屋脊等细部大样,正式施工需

做二次补充设计。

3.3.1施工流程:搭安装平台檐口屋面板吊装安装檐口板(搭接)安装

中间屋面板(横向搭接)安装屋脊板安装收边条打密封胶。

3.3.2压型板吊装:为防止压型板在吊装过程中变形或破坏板面涂膜,采用

专用吊具进行吊装,分安装单元一次多块吊到屋面后再铺开拼装。

3.3.3压型板铺设与固定:主厂房单坡最大斜长13.8m,有天窗通风器处斜

长10.8m,生活间夹芯复合板斜长5.3m,均按配板设计定尺寸生产,故顺坡方

向仅与檐口板搭接,搭接固定在钢檩条上,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用自钻螺

丝与檩条固定。横向搭接采用补偿固定架,用自攻螺丝与钢檩条固定板面不钻孔。

3.3.4咬口:顺坡度方向,屋面板搭接处三合一360º咬口连接。

3.3.5安装收边条及异形配件:包括中脊板、檐口收边、泛水板、堵头等波

峰用螺丝固定,波谷用拉铆钉固定。

3.3.6细部处理:板与板搭接及外露螺钉头、螺帽,均涂密封膏,堵头板、

收边条与屋面板之间均加密封条带。

4结束语

随着轻型钢结构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轻型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和安装精度

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将会更加关注钢结构的施工质量问题。在轻型钢结构厂房

的施工中,首先是施工人员要充分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同时要加强施工全过程

的质量控制,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掌握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艺,

有效地管理施工工序,重视过程控制及成果检验,从而能够确保轻型钢结构厂房

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东.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要点的探讨[J].甘肃科技,2005,(10):

[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3]郑文中.浅谈钢结构厂房施工工艺及安装质量通病[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