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朱自清散文集范文

朱自清散文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朱自清散文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朱自清散文集范文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第2篇:朱自清散文集范文

无可置否,这本破书与整个书房布局格格不入,我也曾多次把此书拿掉,藏到一个角落,使书房雅观。但每每抬头见,心中便极为不安,所以只能“舍雅取安”。此举,皆因此书与我有着极大的渊源。

这本散文集原是父亲的。父亲有些文化,颇爱读书。以前居住在旧屋地方窄小,出入都觉不便,自然没有什么书房。父亲所有的书本用一个蛇皮袋装着,置于一角。在刚会走路的时候,我就喜欢去翻那个书袋,因为看不懂,也只是翻翻而已。真正开始读这本书还是小学的时候,那时我已识些字,把蛇皮袋的书全倾了出来,除了这本散文集还有一本《鲁迅全集》,这两本书算得上是我对文学的启蒙书籍,在日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创作风格。

这本散文集被我找到的时候已经没有皮,书名至今仍是个谜。犹记得第一次读这本散文集,读到的是的《洪水与猛兽》。从大人的嘴里得知,洪水是可怕的,猛兽也是可怕的。我看到这题目便乐了,迫不及待地往下读。然而那时识字还不多,遇到很多生僻的字,内容也觉得极为深奥,至于文章的主旨更是模糊不懂,远没有读小人书那种乐趣,便撇下不读了。后来上了中学,教材中有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的《我的母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才记起此书中都有收录,便觉得此书十分了不起。再回读《洪水与猛兽》方知此洪水不是彼洪水,此猛兽亦不是彼猛兽,实际上写的是当时中国的新思潮以及军阀,便对此书甚是喜欢。

中学的时候,我把此散文集以及《鲁迅全集》带到学校去,放在床头,成了枕边书。那时我睡的是上铺,还没关灯的时候就倚在墙壁上读书,有时还没看完就关灯了,就打开手电筒窝在被子里继续看,看倦了便置之于枕边,酣睡过去。翌晨醒来,发现书已经掉到了地板上。经年累月,这书的边角竟磨去了不少,甚至脱出几张,乱了页码。暑假的时候放假在家,偶遇停电,百无聊赖时往往也用此书来消遣。那时用的是煤油灯,亮度比起蜡烛还是可以的。一个不当心,煤油灯就倒了,弄得书湿了前面的一部分。就这样,这书经历了各种磨难,变得十分沧桑,不变的是我仍爱不释手。在中学有过一段时间,学校管理不好,宿舍经常失窃,倒也没啥值钱的东西被盗。说起滑稽,丢的竟然是洗衣粉、洗发水、衣架、漫画等,《鲁迅全集》也被顺手牵羊拿走了,而那本散文集却依然还在,我疑心这是书本太过破旧的缘由。因为脏和破旧而没有被盗,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第3篇:朱自清散文集范文

那几日,学校不停考试,天生劳碌的我们只得挣扎、挣扎,最终麻木。结果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可惜自己的成绩只能是愁罢了。于是,几日阴云不散的天空更是平添了几丝阴霾,也笼络在心头,久久难以挥散。

每每回到家中,匆匆的填饱肚子,便又投入到学习中,每日的生活似乎总是重复着:读书、作业、写作。母亲从未干涉我的学习生活,只是在每天夜里帮我添一杯牛奶或是送来一顿夜宵。仿佛看惯了我奋战于书山题海似的,母亲总沉默不言,直至那一日我问及缘由,她一字一句极为认真地说:“这是你的青春,还要由你自己来做主。”思忖了很长时间,我的嘴角终于绽起一丝微笑,轻轻端起杯子将牛奶喝入口中,体会着流入唇齿心肺间的那一缕缕温暖,当混杂着母爱的混合物从喉中顺滑而过,心头似乎是射进了几缕阳光,不再那么阴暗。

好友也是从未闲着,每天的电话催个不停,即便成绩好得难以正视,他也从未自恃聪慧对我盛气凌人。一会儿嘘寒问暖说是明天降温提醒我多穿衣服,一会儿又小声怕被人听见似的告诉我他近来发现的投掷实心球的好方法,我真的很感谢那条绵长电话线上传来的让我温暖的气息。当我告诉他自己有些难过时,他却权作漫不经心的接了一句:“难过?我们的生活,就要用我们的执着去书写,为什么要难过?”是啊,我为什么要难过,我不能气馁,因为我的青春终需要我来做主啊!霎那间,心头的阴霾被阳光刺穿了无数的缝隙,大片大片澄黄的阳光弥散开来,溢光流彩。

第4篇:朱自清散文集范文

关键词:梁宗岱;卞之琳;译诗;写诗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梁宗岱的诗文翻译作品:首先是诗歌,1928年,选译自己的良师益友瓦雷里的《水仙辞》(诗集),译稿和他于次年写的《保罗哇莱荔评传》,刊于1929年《小说月报》第20卷第1号,1931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了单行本,并在1933年出了第二版;1936年,译《一切的顶峰》(诗集),由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发行,其中除布莱克与雪莱等英语诗人,雨果、波德莱尔、魏尔伦、瓦雷里等法语诗人外,歌德、尼采、里尔克等皆为德语诗人;1943年,译英国莎士比亚的《商赖六首》(诗集);1983年,译英国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1984年,《梁宗岱译诗集》,由外文出版社出版;1980年于病中坚持重译完《浮士德》的上卷,译稿于其逝世后在1986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梁宗岱的译作以译诗为主,同时也兼及译文,主要有:1936年,译法国散文作家蒙田的作品《蒙田试笔》(散文集);1941年,译德语诗人里尔克的《罗丹》(译文);1943年,译德国里尔克等著的交错集(小说、剧本合集)和法国罗曼・罗兰的《歌德与多汶》(散文集);1981年,译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歌德与贝多芬》(评论);1985年,译里尔克的《罗丹论》(评论);1987年,译蒙田的《蒙田随笔》。

从梁宗岱所翻译的诗歌及近诗文体,可以总结出如下特点,第一,所译诗作较“广泛”。他所选取的都是国外一流诗人的好作品,多国别,多语言。瓦雷里(Valery)、歌德(Johann Wolfgangvon Goethe)、布莱克(William Black)、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雨果(Victor Hugo)、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魏尔伦(Paul Marie Veriaine)、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这一系列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是在世界文学史上极重要的大诗人,都列在了梁宗岱的翻译名录上。第二,尊重原作,要求译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虽是跨越多重国界,梁宗岱的译诗却称不上十分丰富,这并不是由于他能力不及,或是怠工懒惰。恰是显出梁先生对原作的选择是十分审慎的。他认为只有当译者能够完全体味原作的韵味与意义时,译者才有可能在翻译中传达原作的精神风貌;只有原作在译者心中引发深刻的感触和共鸣,译者才有可能做到与作者在精神上的统一,才有可能使译作与原作达到金石相和的境界,创作出高质量的译品。第三,所译诗作有相当的倾向,较重视诗歌的艺术性。梁宗岱正是将自己的文学世界搬离了时代的主题――政治,他的译诗中没有战斗的标语,没有无产阶级斗争,梁宗岱译诗的目的并不是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另外,在艺术流派倾向上,梁宗岱所译的诗歌绝大多数可列入象征主义范畴,除波德莱尔、魏尔伦、里尔克、瓦雷里这些名字已经近乎象征主义的代名词,从其他诗人中选取的译诗都充满了浓厚的象征意味。

卞之琳的主要诗文翻译目录:1936年,译法国诗人苏佩维埃尔《老套》,译法国诗人瓦雷里《失去的美酒》,译爱吕亚诗《恋人》,译法国阿波利奈尔诗《联系》,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译文集《西窗集》;1937年,译法国纪德的《浪子回家》(戏剧诗歌合集)由文生出版社出版;1940年,译英国斯特莱基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传记);1941年,译英国衣修午德的《紫罗兰姑娘》(长篇小说);1943年,译英国诗人奥登《战时在中国作》五首;译法国纪德的《窄门》和《新的粮食》(长篇小说);译西班牙阿左林的《阿左林小集》(散文、小说合集);1945年,译奥登诗《小说家》,译艾略特诗《西面之歌》;译法国班雅曼・贡思当的《阿道尔夫》(自传体中篇小说);1954年,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七首》和《拜伦诗选》;1956年,译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话剧剧本);1957年,译英国布莱克《短诗五首》;1983年,译著《英国诗选(莎士比亚至奥登,附法国诗十二首:波德莱尔至苏佩维埃尔)》出版;1987年,译奥登诗四首;1988年,译《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话剧剧本)。

从以上译作目录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卞之琳译诗和写诗之间较为密切的关系:第一,卞之琳在诗歌创作上经历了从浪漫主义(新月派阶段),象征主义(现代派阶段)到现代主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发展道路,他的译作也基本上经历了这样的发展道路。他早期翻译过英国浪漫派诗人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1927年),1930年又觉得波德莱尔、魏尔伦和马拉美等象征派诗人“更深沉,更亲切”,三十年代中期以后,又开始译艾略特、里尔克、瓦雷里、艾吕亚和奥登等现代主义诗人的作品。由此可见他在对现代主义诗歌方向的把握上,在译诗和写诗之间是相互支持的。第二,卞之琳的诗作明显借鉴了他所译诗人的创作思想和手法。他在诗集《雕虫纪历》的自序中写道:“我前期最早阶段写北平街头灰色景物,显然指得出波德莱尔写巴黎街头穷人、老人以至盲人的启发。写《荒原》以及其前短作的托・斯・艾略特对于我前期中间阶段的写法不无关系;同样情况是在我前期第三阶段,还有叶慈(W.B.Yeats)、里尔克(R.M.Rilke)、瓦雷里(Paul Valery)后期短诗之类;后期以至解放后新时期,对我多少有所借鉴的还有奥顿(W.H.Auden)中期的一些诗歌,阿拉贡(Aragon)抵抗运动时期的一些诗歌。”①具体的诗作像《长途》“有意仿照魏尔伦一首无题诗的整首各节的安排”,“《白螺壳》就套用了瓦雷里用过的一种韵脚排列上较复杂的诗体”②等等。因此,无论是从诗作还是译作上看,卞之琳对中西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融合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对梁宗岱和卞之琳两位诗人的翻译作品及其特点做了简要梳理和分析,发现他们的异同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

从诗人的翻译历程来看,虽然梁宗岱的诗歌创作早于翻译,但是真正让他为众人所知的还是因为他的翻译。1926年,梁宗岱结识了法国象征派诗歌大师保尔・瓦雷里,并将其诗作《水仙辞》译成中文,寄回国内刊在《小说月报》上,使法国大诗人的精品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并第一个向欧洲文化中心法国译介了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诗作。而卞之琳是在大学时代就开始翻译诗歌并发表诗作的,他的译诗和写诗是同步进行的。卞之琳于1930年在《华北日报》上开始发表选译的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之时,也同时在《华北日报》上发表新诗《记录》等。值得敬佩的是,他们将自己的翻译工作都进行到生命的最后。

从诗歌的翻译成就来看,梁宗岱和卞之琳的翻译在当时都很有影响。梁宗岱的翻译主要集中在法语、德语和英语三种语言上,这三种语言,特别是法语和英语他尤为精通。朱自清在《译诗》(1944)一文中说到诗的可译性,认为好的译作“可以给读者一些新的东西,新的意境和语感”③,在举例说明译诗的历史时说,“不过最努力于译诗的,还得推梁宗岱先生”④。法国文学专家罗大冈还是高中生时,就看到梁宗岱翻译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水仙辞》,事隔半个世纪后,他说:“《水仙辞》原诗高超的意境,梁先生译笔的华丽,当时给我很深的印象。后来,我选择了法国语言文学作为学习的专科,和梁译《水仙辞》的艺术魅力给我的启迪多少是有关系的。”⑤作为梁宗岱的学生,卞之琳对自己老师的译作也给予过相当高的评价,认为梁宗岱 “较早参与引进法国为主的文艺新潮而促使新诗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纯正方向的迈进,作出过应有的贡献”。⑥同样,卞之琳是英文诗歌和法文诗歌的主要译介者,特别是英国诗人莎士比亚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著名翻译家。译作不断的卞之琳,译有小说、诗歌、小品文、传记、戏剧、随笔等体裁形式的作品,其译介作品数量超过他的创作,而且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他的译诗集《英国诗选》和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诗体翻译。戴望舒在1947年由怀正文化社出版的《恶之花掇英》中说到波德莱尔的诗在中国的翻译时说“可以令人满意的有梁宗岱、卞之琳、沈宝基三位先生的翻译”。⑦可见,梁宗岱和卞之琳尽管他们在不同语种不同诗人上各有侧重,但也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把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翻译并大力推介给中国现代诗坛。法国后期象征主义大师瓦雷里和英国现代主义诗人奥登都是通过梁宗岱和卞之琳的翻译对中国新诗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从诗歌的翻译理论来看,梁宗岱和卞之琳都具有比较完整而系统的翻译理论。梁宗岱是毕生追求“诗”与“真”的翻译家,是我国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一人。首先,他要求译者和作者的“心灵融洽”;其次,坚持内容和形式的“光和热”论;在翻译原则上,梁宗岱认为信为第一义,达,雅为第二义;直译才是意译的哲学认识。他认为这直译和意译不能看做绝对隔绝的两件事。翻译要注重译意,即注重原作义理的了解,“意”是根本,它的作用是为了要帮助原作的了解,帮助原意的正确传达,同时也是帮助直译的成功,所以,就翻译的根本原则上说,“我们要的还是准确的直译。”梁宗岱以忠实严谨的译笔取得了极高的翻译成就,钱兆明先生在《外国文学》上著文评价梁氏翻译的莎诗十四行时说: “梁宗岱行文典雅、译笔流畅,既求忠于原文又求形式对称,译得好时不仅意到,而且形到情到韵到。”⑧卞之琳在西南联大时期为学生开过翻译课,当时他的学生袁可嘉回忆说:“四十年代初,我进入西南联大外语系学习,受业于之琳师两年,一年学现代小说艺术……另一年学翻译,听他在课堂上强调‘全面的信’,要求以诗体译诗,形成一套言之成理的以顿代步为核心的格律论,我觉得受益非浅”。⑨卞之琳还写过一些论文阐述他的翻译理论,像《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文学翻译与语言感觉》、《翻译对于中国现代诗的功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论文。它们集中表述了卞之琳“全面忠实于内容和形式”的翻译主张以及用格律体译诗的理论。对比梁宗岱和卞之琳的翻译主张,也是有同有异的,相同之处在于两人都主张以诗体译诗;不同之处是卞之琳要求“全面的信”,而梁宗岱主张忠实于原诗的主要实质,坚持直译。

以上我就两位诗人的诗歌翻译和诗歌写作做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这两位诗人的优秀译作不但对他们各自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译作发表的那个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他们的诗歌翻译,为中国新诗带来了新观念、新结构、新词汇,使得现代汉语重新灵活起来,获得了新的生机。

注释:

①卞之琳:《雕虫纪历》(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6页、第16-17页。

②卞之琳:《雕虫纪历》(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6页、第16-17页。

③朱自清:《译诗》,《朱自清全集》第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71―374页。

④朱自清.学术论著卷Ⅳ――新诗杂话[M];朱自清文集:第七部分,台北:开今文化出版社,1994年,第104页。

⑤罗大冈:《罗大冈文集》第二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⑥卞之琳.人事固多乖――纪念梁宗岱,《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1期。

⑦戴望舒:《恶之花掇英》,怀正文化社出版的1947年。

第5篇:朱自清散文集范文

我爱读书,不论是诗词、散文,还是小说,总那样的吸引我,就像我一直所喜爱的零食一样诱惑我。那本本好书、篇篇美文记录着我成长的足迹。

我对于书从来都是来者不拒的。曾走过了伍美珍、郁雨君的校园友谊,也曾穿过金庸的武侠风,几度花开花落,我依然坚持着我的读书梦。后来,我接触到了《繁星春水》、《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竟有种“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我知道,我找到了真正属于我的好书,从中我真正品味到了读书的乐趣,成长的快乐!

钟爱诗,爱是的婉约,“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花影弄月,让人见落花而伤春,见落叶而怀秋。;爱诗的豪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概。

钟爱散文,“她的崇高磨练我的意志,她的坦荡着舒展我的胸怀,她的严谨启迪我的意志,她的神秘激发我的求知欲。”散文犹如一曲轻柔的音乐,犹如一曲凄凉的民谣。从它的韵脚里,我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钟爱小说,为小说里奇而又曲折的故事情节而叹息,为小说主人公的悲惨身世而哀伤。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这些都是我感叹万千。人或许是从这些冷暖与炎凉中走向成熟的吧!

欢乐的日子,听着“阳春白雪”和着苏轼低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哀伤的日子,把李清照词的哀伤记在日记中。下雨的日子,倚窗而坐,捧着朱自清的散文集,让散文优美的文字敲击我的心扉。夜里则孤灯伴影,独品香茗,心随三毛穿越撒哈拉的沙漠,拜读席慕容的写给幸福,与罗兰交流寂寞的感觉,和冰心一起品味人生的感悟……

第6篇:朱自清散文集范文

1928年4月,出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聘请了一大批著名学者来校任教。沈从文听说后。也向求职,批准了他的请求。此举招致舆论一片哗然,大家认为沈氏虽然发表了一些作品,但其只有小学文化,与登上高等学府授课的要求差距太大。而且沈从文给大家的印象一直是不善言辞的,让这么个人来沪任教,所有人心里都觉得不靠谱。但胡大师慧眼识珠,力排众议,坚持让沈从文过去授课。

此时的沈从文,已经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鸭子》,或多或少有了些读者。听闻他要来上海教书,第一堂课。他的教室被挤了个水泄不通。他抬眼望去,黑压压一大片全是人。他完全没料到自己这么受欢迎——没料到的后果就是在讲台上呆呆站了10分钟没说一句话。好不容易开口了,他又讲得迅速至极:一面匆匆地讲述,一面在黑板上抄写授课大纲。本来一个小时的授课内容,他在10分钟内搞定。讲完之后,又是一片寂静,场面很是尴尬。见此情景,他只好又拿起粉笔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这件事一时传为笑谈。听说后,笑笑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起哄他,这就是成功。”

能够理解他的尴尬自然可以说是沈从文的幸运,而抗战以后,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就没那么幸运了。当时的西南联大教授真可谓是星光璀璨,刘文典便是其中一位。这位以研究《庄子》闻名的大师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满腹经纶,学贯中西。通晓欧美多国语言。有一次防空警报响起,他看到沈从文也在躲避行列,他非常不屑地指着沈从文说道:“我跑是为了《庄子》学生们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希望,可该死的,你干吗跑啊?”沈从文羞得满脸通红,无言以对。

后来沈从文晋升教授时,刘文典坚持不举手,他说:

“沈从文是我的学生,他都要做教授,那我岂不是要做太教授了吗?”

不久以后,刘文典在课堂上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朱自清该拿4块,沈从文连4毛都不该给。”刘文典此话自然是很有戏谑性的,但在民国大师辈出的那个年代,沈从文彼时的学识水准确实还难以跟那些大师们比肩。

第7篇:朱自清散文集范文

此时此刻,我和同学们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天堂。我发现许多人都在坐位上定了格,犹如寺庙的钟。我也找到了一个座位,这个座位里窗子比较近,以便在我看书看乏了时看看窗子外面人山人海的人群。但是我一拿起一本朱自清的散文集是,我也便定了神,犹如寺庙里的大钟一样。从此我们谁也不跟谁说话都进入了书海当中。

时光飞逝,转眼已到晌午,火辣辣的太阳把大地烤得如同沙漠中的沙子一样火辣辣的热。我们拿出了自己带的包子,牛奶和煮鸡蛋。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完然后又沉浸在书海之中。

此时此刻,我感到有些渴了,我便拿出杯子自己泡了一杯浓茶。再看书之时再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浓茶,真是再好不过了。

看书看乏时,我便看看外面,偶尔有几位行人路过他们不时看看只有一片树叶的叶子,而忽视了有茂密绿叶的参天大树。我又到了儿童文学的区域内,里面大多数是五至八岁的儿童。在这里,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谈天说地。也可以无情的指责这位作家写的文章:“你怎么有退步了呢?你没有以前写的好了!”我这是从两位八岁孩子的嘴里听到的。这真是童言无忌呀!

时间过得很快,我再往外面一看又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应该是下班时间了吧。我和同学们便一起走出了图书馆,分享着今天的喜悦。

第8篇:朱自清散文集范文

一、家乡的风情

谁不说俺家乡好!走四方的第一站是家乡。你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动人传说和美丽风光可曾有过实地细细考察?家乡肯定有让人赞叹、引以为豪的景观或风土人情,在这个旅游业日益发达的时代,为何不将自己家乡的独特之处介绍给更多的朋友呢?诗人的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竟成就了传世品牌的“杏花村”汾酒。说不定你的文章也能为你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呢。家乡的风情就在你的身边,能否挖掘出更美丽的故事,那就看你的了!

二、模拟旅游开眼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走四方的第二站是模拟旅游。去外边的世界走走前,可以先神游一番!为了更好地“旅游”,增添更多的“旅程”趣味,我们应当制订一个计划,傣族风情、南海风光、神秘的西双版纳……我们可以参考书籍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经过自己的整理,再介绍给大家。名胜古迹、历史钩沉都在你介绍的范围之内,特色风情、精彩掌故将为你的介绍增色,就看你如何妙笔生花了!

三、实地旅游收益多

江山如此多娇!我们如何描绘“走四方”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呢?

(一)用心观察抓特点。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在走四方的过程中,要做个有心的旅行者,调动眼、鼻、耳,认真观、仔细嗅、好好闻;平视、俯瞰、仰望、近看、远眺,发现景物的独特之美。在发现的基础上,对景物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描写,并借助丰富的想象,赋予笔下的景物以灵动的生命。此外,在对旅游景点的描述上,最好虚实结合,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把历史古迹作为一个触点,思维的触角向与之有关的各个方向延伸,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挖掘出它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写出与众不同的有深度有趣味的游记散文。

(二)巧排顺序条理清。构思游记散文时,一定要巧妙安排顺序:或按“移步换景”的游踪顺序,如《桃花源记》就是按渔人的游踪“发现桃源——进入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顺序描叙的,或按“定点换景”的视线推移为顺序,或按情感的变化为顺序,或按时间的推移为顺序,等等。总之,只要我们对具体的旅游景点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巧妙安排顺序描述,我们的游记散文就会条理清晰,富有层次感了。

(三)一切景语皆情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人墨客为多娇的江山留下《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传世佳作。我们要学习古人“我手写我心”,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写出景观特色和文化蕴涵。优秀的游记散文不单纯是自然风景本身,而是渗透了作者的感情和审美情趣等,或借景抒情,或寄情山水,或托物言志,写法上体现眼中景和心中情浑然一体。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名篇就很好地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水融,从而深深拨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情感琴弦。

游秦淮的感觉真好

浙江省永康三中八(3)班 吕承

游览秦淮河是我近年来梦寐以求的事,特别是寒假里读了王献之迎爱妾桃叶的“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更激起我对这美丽传闻的兴趣和流淌了千年的秦淮河的向往,毅然独自背起行囊开始圆梦之旅。

到达南京已是下午时分。淡淡的阳光在半空中泼洒绚丽,如张狂的泼墨画,在宣纸上细细地洇开点点笑靥。南京,金陵,六朝古都;帝皇将相,才子佳人,平民百姓:多少红尘旧事在这里上演。

我迫不及待地打车直奔秦淮河。司机在夫子庙前叫我下车参观,站在庙前,我仿佛穿越时空,看见王献之与桃叶的卿卿我我,从夫子庙一路经过朱雀桥,徜徉在乌衣巷中,虽没有看见“旧时王谢堂前燕”,耳边却仿佛响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诗句。

傍晚时分,我又来到秦淮河畔。此时,华灯初上,人潮涌动。看着远远近近的画舫凌波,有位男子对着粼粼河面唱着“怨不得,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柳遮花映,雾障云屏,夜阑人静,海誓山盟……”一个从小城来的女孩,从没见过如此繁华的场景,更没听过如此尽情的歌唱。纷至沓来的游人,鼎沸的人声带走了“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朦胧。对岸的龙行霓虹灯将六朝金粉凝成的秦淮河水照得金光闪闪。

随着人群来到船舶的售票口,下意识地踏上最漂亮的画舫。船慢悠悠地行驶在河中央。我举着相机在画舫里拍画舫外的美景,而画舫外的人在拍我,我成了人们眼里的风景。真惬意呀!

“好句有情怜月夜,落花无语怨东风。” 不远处传来了多情的诗句,坐在我身边的像刘欢模样的男士和人们介绍说,这是《西厢记》里的歌词。近了,这才看见一个身着粉衣的小生和一袭红衣的两女子,如花蝶蹁跹,脸上或是泫然欲泣,或是喜笑颜开,煞是生动。欲想多听一下,船却慢悠悠地开走了。沿河能听到悠扬的萨克斯声在夜风里响起,吹奏人穿着单薄的衬衣,不合时的背带裤,西部牛仔帽子,紧皱眉头,风情的长发,忧郁的神情与秦淮的夜色相融合。

忽然,那位坐在我身边的“刘欢”,用带着点南京腔的普通话问我:“请问小姑娘一个人?”

“嗯,是一个人。”

他端着长筒照相机,看看我背上的背包和胸前的照相机,问:“你不是南京人吧!是第一次来这里吧?”

“我到南京走亲戚,已经第N此来这里了。”我说谎不脸红,筑起防火墙。

“小姑娘几岁了?你也喜欢摄影?”

“几岁是不能随便问哈,至于摄影当然喜欢咯。”我的防火墙筑得严严实实。

“朱自清和俞平伯曾共游十里秦淮,你知道他俩游完后相约写了什么传世散文?” “刘欢”先生竟然考起我来。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脱口而出。

“刘欢”竖起大拇指说:“恭喜你,答对了!”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这是谁的诗句?”

我搔头抓耳苦思冥想还是不知道。他热情地介绍起来,说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写的,然后还和我简单讲起了《桃花扇》的故事。

此后我们一起在桨声灯影里游秦淮河,成为无话不说的忘年交。他还帮我拍了许多很好的照片,临别时他还送我一本《朱自清散文集》呢。

第9篇:朱自清散文集范文

的确,对子女来说,父母的目光是一种慈爱、一种力量,会使心中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对父母来说,子女的目光是一种欣慰、一种回应,会使心中有一种满足的感觉。时间无言,却告诉了我们道不尽也说不清的真理。在父母喜悦的目光中,我们大声哭着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于是我们习惯于这道目光,并在他们无数次的目送中,摸索着在这个大千世界中闯出自己的一条路来。直到有一天,他们忽然离我们而去,紧闭着的双眼里再也没有了昔日温暖的目光,此时,我们无声地哭着,不知所措地目送他们离开。蓦然回首,发现没有了他们的世界竟是那么陌生,那么令人不安……

《目送》中,龙应台描绘了她人生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中我也体会到了她那种心情,我会跟着她的文字去思,去感。我觉得很少有人能够目送自己的人生,而龙应台却做到了。她懂得用相机去记录一些用语言无法记录或描述的东西,懂得留住一些难忘或者不能忘的时光。也许正因如此,她才能做到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而我们所缺少的,不正是对生命的目送吗?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外婆还在。每次逢年过节,爸妈都会带上我回乡下去看望外婆。那时候农村还没有拆迁,窄窄的石子路连接着小村和公路,汽车没法开进村去。而我还依稀记得,外婆总是骑着三轮车到路口,等待我们的到来。我很远就能看见有个人影在路口,个子不高,脊背微微弯曲,却仍然坚持着踮起脚,伸长了脖子望着。

终于等到我们,外婆就用她那辆小三轮车载着小小的我进村去。等到时间不早了,外婆又不听妈妈劝说,硬要把我们送到路口,目送着我们离开。每当这时,我都会趴在车子的后座,透过后窗向外婆使劲挥手告别。而如今,外婆不在了。逢年过节,只能在祭祀祖宗时,为外婆斟一碗酒,却再也无法感受外婆那温柔的目光了。

外婆温暖目光中的我们,一去不返。

史铁生在去地坛时,母亲在门口久久伫立,目送着史铁生的离开,满眼心疼:朱自清在坐火车回北京念书时,目送着父亲到月台那边为自己买橘子,满心感动。“目送”二字似乎和“亲情”二字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但人生免不了悲欢离合,亲人是你一辈子要牵肠挂肚的,千百万次的回眸,没有一次是舍得轻易忘却的。记得在你转向离开时,回头给他一个微笑。

在此,我想用龙应台早些时候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中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