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评职称工作总结范文

教师评职称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评职称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评职称工作总结

第1篇:教师评职称工作总结范文

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完善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第2篇:教师评职称工作总结范文

随着搬经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快速前进的步伐,校长室运筹帷幄,将我安排到高三担任年级主任,作为年级主任的我更知责任的重大,一年来在校长室的指导之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这一年,我主要负责高三年级的教学常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后勤中的文印、打印及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并担任高三(5)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中,我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恪尽职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作为教师,责任心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良好师德的具体体现。当然个人的能力也非常重要。但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干不好工作的,为此,本人一直严于律已,时刻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鞭策自己,紧记自己是教师的身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格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从不斤斤计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真诚、热情、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严格遵守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能深刻认识到中层干部应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觉遵守学校制度的表率,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努力使自己成为:校长的好助手,教师的好榜样。

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抓教师的思想管理、教学工作管理。因此,注重如下主要措施:

(1)、在分管校长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年级组的职能作用,认真贯彻和落实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常规要求。

(2)、抓好备课组建设,领导和指导备课组长的工作,审查各组的工作计划,检查各组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组织备课组教师每周进行教研活动,确定教研课题,推动教学改革和教改实验,努力积累教学资料,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听课、评课、交流,努力促进我校的教学水平,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几乎每天参与他们的集体备课。能针对不同的教学现状召开备课组长的会议,交流情况和分析得失,总结工作经验,落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3)、能深刻认识“以教学为中心,以课改为先导”的思想,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注重各种教学活动,在校长室的指导下,采取“请进来”的方法,学校邀请兄弟学校中有教学经验的领导和老师来校交流、指导,还先后请教研室教研员多次为年级教师进行指导,以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其次,“走出去”,先后派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学会、南通区市及如皋的各种培训,还派多名老师和徐州沛县县中、二中等学校进行上课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更多的教师直接或间接性地接受了专家引领,全面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在本年里,高三年级多次为来校学习交流的兄弟学校开设公开课,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在高三年级随处可见。

(4)、 负责日常的部分教学后勤工作,包括文印、打印工作,这些部门都能积极完成各项工作要求,有效地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5)、分管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一年来全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体育组参与组织如升旗、跑操等工作,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举办得很圆满、很出彩。

(6)、精心组织学年中的五次大型考试,对学生进行复习动员,对复习工作精细安排。每次考后年级组均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对照各学科组工作,总结得失,及时调整。尤其是一模后年级组反应迅速,对各备课组分工进一步优化,有效整合可用资源;多学科课时设置也因地制宜的调整,使得教学

效率最大化。在一年多的工作中,只要学生在校,我必天天早早的到校,晚上晚归,深入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做到了老师当中有我的身影,学生当中有我的目光。教学是服务,年级组的工作更是服务。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我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加强学习,不断加固精神防线,弘扬正气;二是乐于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务实、高效。

一年来,高三年级学风正,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辛勤耕耘也取得回报。年级组在期中及一模、二模、三模联考中均达必成目标,但年级组不满足于这样的进步和结果,及时调整课时方案,加强教学研究。高考成绩已揭晓,我校605人参考,本二上线402人,上线率达66.4%,这是我校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积极续写着搬经中学教学史的辉煌。

第3篇:教师评职称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体育;小论文;短小;新颖;真实;正确;积累;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86-1

一、短小

选题要小,毕竟绝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不是很高,题目一大你就难以控制和驾驭,这就好比你能够挑100斤的担子,硬是要叫你挑150斤,甚至200斤的担子,你就难以起步,甚至是步履维艰。例如笔者发表在《中国体育报》上《选择和创编体育游戏的原则》这篇小文只有一千字,就是体育课上选用游戏要注意哪些事项,当时笔者选题的时候着眼点就很小,所以写起来就比较轻松。

二、新颖

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创新、减负、新课改等等,这是几年前经常提到的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别人已经在这些方面研究很深了,你再去研究就很难出成果,编辑对这方面的论文一般都是封杀,除非你是大家,或者是编辑约稿。你的文章要让编辑耳目一新,眼前一亮,靠的是什么?新颖,吸引人,让人爱不释手,废寝忘食,吸引眼球。笔者在《中国体育报》的《让师爱回归体育课堂》一文发表之前,当时正值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大力宣传“三爱教育”暨“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开始谋划阶段,笔者便抓住这一契机,选题新颖,完成这篇习作。

三、真实

写出来的东西一定要真实,不能让人觉得你是在无病,立马就产生一种厌恶感,编辑更是不会多看一眼,所以真实就是你文章的生命力。《把坏情绪留在操场下》一文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文中的案例就是自己在上课时的亲身体验、亲身经历的,所以文章很有说服力,下笔更是侃侃而谈,水到渠成,根本就不需要东拼西凑。

四、正确

文章论证的内容、观点一定要正确,错误的观点、理论、思想自然无法逃脱编辑的法眼。那么怎样知道自己的观点是正确与否呢?惟有多看书,多学习,这样才能掌握正确的观点和思想,避免少走弯路。《享受课堂》一文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该文阐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符合当时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动态,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正确观点。

五、勤动笔多积累

及时记录学生的提问,及时记录课堂教学反思,及时记录随感、心得、奇思异想以及教育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定期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定期撰写论文,定期撰写研究报告;摘录好文章,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写热点问题,写最新教育资讯问题等。《农村体育教师出来之我见》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这篇习作就是在笔者给全市体育教师作培训时将自己多年的真实写照和盘托出,后来加以修改成型的。

六、及时反馈

体育教科研是从体育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它源于课堂,高于课堂,又回归课堂。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科研论文、课题的基础;反过来,我们的体育科研论文、课题最终还是要到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得到验证和服务于课堂教学,这样的论文才具有生命意义和研究的价值,而不仅仅就是为了评职称、提干、晋级的时候去造几篇论文,这样的论文是毫无意义的,也不是做学问的本质。《巧练“立定跳远”》发表在《田径》,就是将笔者在上课、赛课、课余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写成的。

七、时时思索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实写作笔者觉得也是一样的道理,可谓异曲同工之妙。笔者常常因为某个主题夜不能寐:这篇文章怎样开头?怎样论证?怎样叙述?如何举例?如何展开?如何结尾?哪样写效果会更好?更能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在走路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甚至在睡觉的时候常常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梦乡,突然醒来,还记得刚刚文思如泉的印象,笔者便翻然下床,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然后继续睡觉。那时经常深更半夜莫名醒来,书房里的灯光伴随着笔者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等到早晨醒来的时候,拿起枕边的记录本,细细品味,有时候真的佩服自己,怎么能写出这样优美的词句。那飞扬的文字笔者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写的。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上《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教科研素养》一文就是这样写成的。

八、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鉴别人的意见、成果来提升自己。《我心目中的体育课》一文发表在《中国体育报》;《我心目中的体育教师》一文发表在《镇江教育》。就是笔者在上室内体育课时,将学生们“你心目中的体育课是什么样子的?你心目中的体育教师是个什么样子?”的讨论稿整理汇编,再而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而完成的。可以说这些习作笔者一点精力都没有花,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笔者动了一点心思,雨天体育课怎么上?你们(学生)希望上什么样的体育课?你们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老师等主题;其外,像什么心得体会、读某某文章有感、某本书有感、观摩了某人的课有感、聆听了某位名师的讲座有感等等,都可以把他的东西“拿来主义”,但不是全盘照抄,得有自己真切的体会和合理的阐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4篇:教师评职称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学校发展

如果说教育是一个坐标系的话,那么,教育质量代表的是教育的效度,而学校文化则代表教育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不重视文化建设的学校,注定是一所没有高度的学校。平度第二中学(简称“平度二中”)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区位和生源均不占优势,这样的学校怎么发展?我们的回答是靠文化。通过文化培育自己的软实力,照样可以使一所农村高中绽放出别样的绚丽。

一、育人文化:让教育回归根本

学校文化提供学校发展的共同的愿景,起到引领作用。农村高中可能普遍感到生存的巨大压力,这与自己目标文化的错位有一定关系。我们是这样给自己一个定位的:“做平民的、大众化的普通高中教育,以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为己任,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基础教育兼顾特长培育,追求合格率,兼顾升学率。”有了正确的目标文化,就不再焦灼,也无须自卑,反倒生出一种悠然的达观心态来经营自己的学校教育。

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有个看似倒置的观点——合格第一,优秀第二。学校文化在人才培养上的核心价值判断决定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计划措施等一切呈现形态。基础教育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而现实是由于“偏追”的影响,整个基础教育坠入一种选拔和淘汰的深渊。高中是决战的前沿,小学和初中是后续梯队。在这种战时机制上,学校无法放松心情来做教育,一切围绕中考和高考的轮子转。在这种高速的旋转中,不断地产生着新的选拔和淘汰,看一看官方数字背后真实的辍学率,可能会让人触目惊心。这一切皆源于核心价值判断的失误。既然是大众化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合格的教育,并把合格教育做为衡量学校教育的基本尺度。具体到高中,但凡通过毕业会考,取得毕业证书,都应算合格人才。以合格教育为核心价值判断,弱化选拔和淘汰,才能心平气和地做教育。开齐课程,培育特长,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实在合格教育中,优秀的产生是自然的事情,甚至由于科学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会有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这样,优秀的成长不是建立在废墟上的成长,而是共同成长中的突出成长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重视合格,鼓励上进,把合格放在第一位,追求优秀在其次。有特立独异的学校文化做主导,我们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流于俗。

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精神。当学校文化充溢于整个校园时,就形成一种氛围,称之为“文化场”。尽管它不可触摸,却是客观存在,浸润和濡染着在场中的每一人,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大家都在读书,个别不想读书的学生倍感无聊,也跟着读书;大家都在说笑,个别想读书的学生也就懈怠下来。作为农村高中,区位上不占优势,全市前2800名学生被城区重点高中一网打尽,而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不足2000人。我校收的是全市2800名开外的学生,而家长和学生对我们怀着和重点高中同样的期待。重点高中是把应该考上大学的学生送入大学,而我们是把原本考不上大学的学生送入大学。在现行的中考招生体制下,我们没法改变体制,只有改变自己。学校确立“一主两翼”的特色教育办学思路,即“以美术为主体,以音体为两翼,带动发展,协调共进”,我们的学生照样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校门。

二、管理文化:让管理提升层次

管理有三种境——人治、法治和“文治”。校长、制度和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学校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靠校长的思想、人格和能力;发展阶段,主要靠一套完备的、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成熟阶段,则主要靠学校文化。学校管理渐次由人治、法治走向“文治”,标志着管理达到文化的极致。在此过程中,校长有义务担当起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把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高度,引领学校的主流文化建设,把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庄严使命。没有文化的意识和文化建设的自觉,总用一种行政长官的心态来领导和管理学校,永远做不成教育品牌。平度二中有三个教学区,从二中自身的管理实践出发,我们确立了“总部统揽,校区自治”的管理模式,提炼出“全”“细”“严”“正”“情”等五大特色。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平度二中的管理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一些看似复杂的得很简单。如评职称,局里给10个中高名额,最终就有10人报,没人争,没人抢;评先进,年度考核优秀,多年没搞投票评议了,都是累计积分制;年度零投诉。这些都是在和谐、务实和重效的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的。学校的管理文化一直秉持着以下两个理念:

第一,以人为本,重视教师。教育即服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第一,学生第二”,这种观念是对传统学生观的一种颠覆,具有现代意义,有利于打破“师道尊严”,转变教师观念,摆正自己位置,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有利于保护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和培植学生多彩的个性,进而催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的萌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从管理的角度讲,从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看,究竟是教师第一还是学生第一?我们认为校长只有照顾好教师,教师才会看顾好学生。当教师身处不公正的环境,工作超负荷运转,心理上又非常压抑时,满腹的怨气就会发泄到学生身上,从而给教育的对象带去师源性污染。究其原因,很多不是教师本身的问题,而是学校管理的问题。所以学校一定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要有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要关心教师生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价值实现,落实教师民利,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当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面对学生时,我们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所以校长在落实“以人为本”上,首先要重视和关注教师,这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前提。

第二,“人性第一,理性第二”。现在学校只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更准确地说只注重管理的量化,把目标分解,视完成情况计分,进行定量评价,这实际上是管理的一种简单化倾向。鉴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诸多因素中,有不少是无法量化、而对教育又是重要乃至关键的东西,像教师的人格、爱心等,它是不可以称量的。当过多、过滥地使用量化管理时,教师往往不是在教育的根本上下功夫,不愿做长远的打算,而是逐条研究应对量化表上的一个个项目,把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变成机械的操作,变成追名逐利的短视行为,因而就有了在教育这片知识密度较大的领地上种种不科学甚至野蛮的行径。这是把教师当做“工具人”而不是“情感人”“文化人”的必然结果。一个充满冷漠的“工具人”,只能培养更加冷漠和颓废的学生。因此,量化管理不是唯一的,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法宝。培养朝气蓬勃的学生要靠生气贯注的教师,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需要学校管理中诸多丰富的非理性因素的培养。这就是我们的人本管理文化。

三、科研文化:让科研渗透思想

平度二中在科研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做科研实际上是做文化”,于是将科研提升到文化建设的高度,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科研文化。“做有思想的科研”,代表平度二中教育科研所达到的境界。平度二中教育科研从自身发展经验出发,认为基层学校科研必然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始阶段,启动研究,生成和积累大量的过程性材料;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在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产生阶段性飞跃,能够提供研究展示现场;第三阶段是高级阶段,过程性材料为规范的和正式的著述取代,生成自己的科研思想,形成自己的科研风格和科研特色。我们将其通俗地概括为“三流科研出材料,二流科研出现场,一流科研出思想”。这一观点在2008年1月份山东省校本研究工作总结表彰暨现场研讨会上一经提出,便产生广泛的共鸣。

在科研上我们还有一个认定,就是“三流教科室主任指挥科研,二流教科室主任带头科研,一流教科室主任服务科研”。科研要重视材料积累和网络利用,提出“材料让科研站起来,网络让科研飞起来”。在科研运作上提出“柔性启动”“利益驱动”。在正确的科研文化引领下,学校科研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壮大。学校从2003年起步,2008年初以校本研究的丰硕成果成为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先进学校。四、校史文化:让古旧烛照今人

我们提出“盛世修史,史为今用,用以育人,人才辈出”,把文化建设最终落实到育人上,避免为文化而文化的文化至上主义。平度二中是1952年建校的,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肯定有很多好的沉淀和积累。平度二中的史志建设从去年在青岛召开的“中国地方教育史志校史工作暨校史与学校发展研讨会”开始启动。

我们让档案室去“存史”,由校史室去“展史”。当师生们徜徉于其间,领悟学校历史文化的真谛,感受老二中人的精神激励时,便是“用史”。“用史育人”,正是校史研究的落脚点。一张老照片尽管算不上是摄影精品,但如果它是1959年抢收本校丰产小麦的照片,那就显得弥足珍贵。40多年前的声光电影自然无法追回,而这张照片,依然倔强地透射着那个年代的信息。一张1959年赴省参加飞行员体检的合影,其背景是学校门前的一座牌楼式建筑,称为“跃进门”,两侧横幅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这个牌楼能保存至今,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些蕴含文化价值的建筑,往往被当做危房拆除了。学校尚存20世纪50年代的一座大礼堂,苏式建筑,我们现在才知道它是历史幸存的宝贝,该好好维护。作为档案室的延伸和外在呈现方式,学校还兴建了碑刻长廊和书画长廊,与一字排开15间规模的校史展室并称学校文化的“三大长廊”。碑刻长廊以40年校庆领导、专家和书画家题词为基础,扩展而成。书画长廊以40年校庆书画为基础,加上师生书画作品组成,这样就从物态层面上,构筑起学校历史文化的立体呈现方式。

校史文化的呈现不是做给外人看的,更不是哗众取宠、博取名利的工具,而是二中人自己的精神家园。当一位老校友在展室里40年前的老照片上找到自己时,高兴地大叫起来,我们也幸福着他的幸福。当人们走进这个贯通历史与现实的长廊时,就会陡然意识到我们正在创造二中现在的历史,因而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

五、课程文化:让甘泉滋养心灵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协同推进。但是,教育理念有相对稳定之时,规章制度有相对完善之时,环境建设有相对饱和之时,活动文化一般也有定例,唯有课程文化建设没有穷期。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文化资源的研发也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度二中近几年编辑出版了《给女儿的39封信》(明天出版社,2006年5月,该书获当年度全国非虚构类图书排行榜第23名,排在霍金的《时间简史》之后);《班主任工作例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4月)等一批课程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学校文化从垂直的角度看是教育文化下的亚概念,从空间的角度看又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把学校文化放在本土文化的时空背景下加以研究。平度二中地处康城文化的背景下。古岘原系齐国下都——康城,田单大摆火牛阵就发生在这里。有春秋以来保存完好的大型古墓360余座,“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指的就是这里。学校据此开发出的校本教材《走近齐国下都——康城》是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走近康城儿女》是对乡土人文资源的开发。近年来,学校共编辑校本教材62种,公开出版13种,涉及道德教育、军事教育、生命教育、环保教育、女生教育和爱情教育等多个方面,形成比较完备的校本教材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形式,文化是教育的内容,而共同承载教育和文化的是阅读。抓住了阅读,也就抓住了教育的关键、文化的根本。平度二中以“书香校园工程”为抓手,以阅读教育为切入点,发动师生全员参与,共同营建,教师以《每周一读》为主,学生则每周一个专题,每个专题12万字,以此为师生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科学素养的提升奠定一个宽泛而坚实的基础,使学校文化、民族文化浸润、滋养人们的灵魂,达到不训而化,育人于无形之效。歙砚中的子砚为什么珍贵?古人开矿的矿碴被山洪冲下,在溪流中浸泡了500年,才那么圆润、亮泽,而教育就是要用文化的溪水浸润人的心灵。

六、终极感悟:文化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