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2数学范文

初2数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2数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2数学

第1篇:初2数学范文

(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证明,较为顺利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刚才的问题,大家解决的非常好!利用该问题背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绝大多数学生很安静,面对教师的眼神时有些躲闪,少数学生蹙着眉,成思考状。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始终没有人举手,我有些着急,刚准备做提示,有学生举手。)

生1: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矩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听到他的问题,我很欣喜)

师:你是如何想到提出这个问题的呢?(高兴之余,我没有忘记追问这位学生)

生1:前面提到的是任意四边形,所以我就想假如是特殊四边形,结论又是什么呢?然后我在特殊四边形里随便挑了个矩形。(学生的语言很朴实,也很可爱,却体现了不一般的数学思想意识,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已渗透到他的思维方式中去)

他的这个“头”一开,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生2: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菱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生3: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正方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生4: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一般梯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生5: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等腰梯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生6:如果把“任意四边形”改成“直角梯形”,此时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

(很成功的,学生提出了教师原先预设的问题,当然第一个学生的问题很关键,虽然后五位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思维价值远不及第一个学生,但他们已勇敢迈出了第一步,而且,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希望得以解决的欲望很强,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每每解决一个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特有成就感)

师:刚刚大家提出了一组很有价值的问题,而且通过自己的探究,也一一解决。你们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原本活跃的课堂又一次陷入沉静)

师:刚才我们都是已知原来四边形的形状,来推断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那我们能不能……(由于这种逆向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是不易想到的,所以在等待一段时间后,教师作了提示,但并不把话说满)

提示之后,很快有学生举手。

生7:如果中点四边形是矩形,那么原四边形是什么形状?

(这个问题提出后,大家又活跃起来,纷纷自主探究起来,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原四边形一定是菱形,有人认为只要满足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都可以。对于这一矛盾冲突,我只是笑而不语,并不裁决谁对谁错。我只是让意见相左的两方自行辩论,结果正确答案自然生成。同时,在此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很快又提出了下一问题“若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原四边形满足什么条件?”从问题的问法上就不难发现学生对于此类问题的理解已深入了一步)

课进行到这儿,我已经很高兴,因为预期的几个活动均已完成,下面只要总结归纳出一般结论即可。我正准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却发现一名学生犹犹豫豫的举着手,我虽有些意外,但还是叫起了他。

生8:老师,我能不能提一个关于周长和面积的问题?(学生显得有些不自信)

师:当然可以,说不定会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呢,赶紧说来听听。

生8:我总觉得中点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一定与原四边形有关系,但具体是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

(这个问题是我未曾预设要解决的,但学生却因我的“留白”,想到了我所未想,而此刻其他学生的思维因这个问题再次活跃起来)

师:这位同学的分析过程大家认可吗?有无错误?(对于该学生的分析,我依然没有在第一时间作出肯定或否定,我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并自己作出判断)

师:没有同学有意见,我也非常认同这位同学的想法,他不仅证明出中点四边形的周长等于原四边形对角线的和,而且还大胆的作出判断,中点四边形的周长是与原四边形的周长无关的,只与对角线长有关。那么,面积上又存在什么关系呢?大家继续探索。

生10:老师,如果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就好了。

(他的话一说完,我还没来得及评价,底下就吵开了,“又没告诉你对角线互相垂直,你不能用特殊情况代表一般情况!”对于学生的争吵,其实我很喜欢,课堂上要的就是这种思维碰撞的声音)

师:如果对角线互相垂直,这位同学的分析有没有错误?

生:没有!(学生齐答)

师:如果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它们之间的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呢?

(短暂的沉默后,有数学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举手)

生11:还是有二分之一的关系。

师:哦?不会吧!说来听听。(我欲擒故纵,学生显得有点激动)

第2篇:初2数学范文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教学分析

重点: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公式变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试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2.什么叫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

二、新授

1.公式变形

引例:汽车的行驶速度是v(千米/小时),行驶的时间是t(小时),那么汽车行驶的路程s(千米)可用公式

s=vt①

来计算。

有时已知行驶的路程s与行驶的速度v(v≠0),要求行驶的时间t。因为v≠0,所以

t=。②

这就是已知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求行驶的时间的公式。

类似地,如果已知s,t(t≠0),求v,可以得到

v=。③

公式②,③有时也可分别写成t=sv-1;v=st-1。

以上的公式①,②,③都表示路程s,时间t,速度v之间的关系。当v、t都不等于零时,可以把公式①变换成公式②或③。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公式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叫做公式变形,公式变形往往就是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例3在v=v0+at中,已知v、v0、a且a≠0。求t。

解:移项,得v-v0=at。

因为a≠0,方程两边都除以a,得。

例4在梯形面积公式S=中,已知S、b、h且h≠0,求a。

解:去分母,得2S=(a+b)h,ah=2S-bh

因为h≠0,议程两边都除以h,得

三、练习

P92中练习1,2,3。

四、小结

公式变形的实质是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要求的字母是未知数,其余的字母均是字母已知数。如例3就是把v、v0、a当作字母已知数,把t当作未知数,解关于t的方程。

五、作业作业:P93中习题9.5A组7,8,9。

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3篇:初2数学范文

(一)知识教学点:认识形如x2=a(a≥0)或(ax+b)2=c(a≠0,c≥0,a,b,c为常数)类型的方程,并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准确而简洁的计算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两边同时开平方,将2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向学生渗透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往往由未知(新知识)向已知(旧知识)转化,这是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化未知为已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1)认清具有(ax+b)2=c(a≠0,c≥0,a,b,c为常数)这样结构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适用于直接开平方法.(2)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也可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也可能无实数解.如:(ax+b)2=c(a≠0,a,b,c常数),当c>0时,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c=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c<0时无实数解.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初二代数“数的开方”这一章中,学习了平方根和开平方运算.“如果x2=a(a≠0),那么x就叫做a的平方根.”“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运算”.正确理解这个概念,在本节课我们就可得到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x2=a的解法,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解符合形如(ax+b)2=c(a,b,c常数,a≠0,c≥0)结构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从而达到本节课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化未知为已知是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本节课引进的直接开平方法是建立在初二代数中平方根及开平方运算的基础上,可以说平方根的概念对初二代数和初三代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直接开平方法又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解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法可以说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深刻领会数学以旧引新的思维方法,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整式方程?举两例,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异同?

(2)平方根的概念及开平方运算?

2.引例:解方程x2-4=0.

解:移项,得x2=4.

两边开平方,得x=±2.

x1=2,x2=-2.

分析x2=4,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4,这个数x叫做4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据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所以这个数x为±2.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由此引出上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直接开平方法的实质是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

练习:教材P.8中1(1)(2)(3)(6).学生在练习、板演过程中充分体会直接开平方法的步骤以及蕴含着关于平方根的一些概念.

3.例1解方程9x2-16=0.

解:移项,得:9x2=16,

此例题是在引例的基础上将二次项系数由1变为9,由此增加将二次项系数变为1的步骤.此题解法教师板书,学生回答,再次强化解题

负根.

练习:教材P.8中1(4)(5)(7)(8).

例2解方程(x+3)2=2.

分析:把x+3看成一个整体y.

例2把引例中的x变为x+3,反之就应把例2中的x+3看成一个整体,

两边同时开平方,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便求得方程的两个解.可以说:利用平方根的概念,通过两边开平方,达到降次的目的,化未知为已知,体现一种转化的思想.

练习:教材P.8中2,此组练习更重要的是体会方程的左边不是未知数的平方,而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而右边是个非负实数,采用直接开平方法便可以求解.

例3解方程(2-x)2-81=0.

解法(一)

移项,得:(2-x)2=81.

两边开平方,得:2-x=±9

2-x=9或2-x=-9.

x1=-7,x2=11.

解法(二)

(2-x)2=(x-2)2,

原方程可变形,得(x-2)2=81.

两边开平方,得x-2=±9.

x-2=9或x-2=-9.

x1=11,x2=-7.

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较简单,不易出错.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方程的结构特点,进行灵活适当的变换,择其简捷的方法,达到又快又准地求出方程解的目的.

练习:解下列方程:

(1)(1-x)2-18=0;(2)(2-x)2=4;

在实数范围内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求出满足这个方程的所有实数根,提醒学生注意不要丢掉负根,例x2+36=0,由于适合这个方程的实数x不存在,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原方程无实数根.-x2=0,适合这个方程的根有两个,都是零.由此渗透方程根的存在情况.以上在教师恰当语言的引导下,由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精神.

那么具有怎样结构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比较简单呢?启发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方程的结构:(ax+b)2=c(a,b,c为常数,a≠0,c≥0),即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实数.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节.

1.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一个非负常数,便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如(ax+b)2=c(a,b,c为常数,a≠0,c≥0).

2.平方根的概念为直接开平方法的引入奠定了基础,同时直接开平方法也为其它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两边开平方实际上是实现方程由2次转化为一次,实现了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由高次向低次的转化,是高次方程解法的一种根本途径.

3.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也可能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也可能无实数解.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15中A1、2、

2、P10练习1、2;

P.16中B1、(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五、板书设计

12.1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二)

引例:解方程x2-4=0例1解方程9x2-16=0

解:…………

……例2解方程(x+3)2=2

此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直接开平方法

形如(ax+b)2=c(a,b,

c为常数,a≠0,c≥0)可用直接开平方法

六、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P.15A1

以上(5)改为(3)(6)改为(4),去掉(7)(8)

第4篇:初2数学范文

1.下列四组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一组是().

A. 和2B. 3和3

C. 和 D. 和

2.要使代数式有意义,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5 B. <1或≥ 5 C. ≤1或≥ 5 D. <1或>5

3.以线段 = 13、 = 13、 = 10、 = 6为边作梯形,其中、为梯形的两底,这样的梯形().

A. 能作一个B. 能作两个C. 能作无数个 D. 一个也不能作

4.In Fig. 1,ABCD isaquadrilateral, E is a pointon thediagonal BD,EF∥AD,EM∥BC,then the value of+is ( ).

A. greater than 1 B. equal to 1

C. less than 1

D. variable depe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E

(英汉词典:Fig.figure 的缩写,图;quadrilateral四边形;diagonal对角线;value数值;variable 变量;to depend on 取决于;position 位置)

5.若 = 20062 + 20062×20072 + 20072,则 ().

A.是完全平方数,还是奇数 B.是完全平方数

C.不是完全平方数,但是奇数 D.不是完全平方数,但是偶数

6.将任意一张凸四边形的纸片对折,使它的两个不相邻的顶点重合,然后剪去纸片的不重合部分,展开纸片,再一次对折,使另外的两个顶点重合,再剪去不重合的部分,然后展开,此时纸片的形状是().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菱形D. 等腰梯形

7.若、、都是大于1的自然数,且 = 252,则的最小值是().

A. 42B. 24 C. 21D. 15

8.Thereisatow-placednumber = 10 + satisfyingthat + is a complete square number, then total number of those like is ().

A. 4B. 6 C. 8D. 10

(英汉词典:tow-placed number两位数;number数,个数;to satisfy 满足;complete square 完全平方(数);total 总的,总数)

9.下表是某电台本星期的流行歌曲排行榜,其中歌曲J是新上榜的歌曲,箭头“”或“”分别表示该歌曲相对于上星期名次的变化情况,“”表示上升,“”表示下降,不标注的则表明名次没有变化,已知每首歌的名次变化都不超过两位,则上星期排在第1、5、7名的歌曲分别是().

名次 12 3 4 5 6 789 10

歌曲 A BCD E FG HIJ

变化情况 新

A. D、E、H B. C、F、IC. C、E、ID. C、F、H

10.设(≥2)个正整数1、2、…、,任意改变它们的顺序后,记作1、2、…、,若p = (11)(22)(33) …(),则().

A. 一定是奇数 B. 一定是偶数

C. 当是奇数时,是偶数 D. 当是偶数时,是奇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消防云梯的长度是34米,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它只能停在离大楼16米远的地方,则云梯能达到大楼的高度是________米.

12.分式方程 ++= 的解 =________.

13.当>0时,= ,则代数式 + 的值是______(用表示).

15.从凸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所有对角线把这个凸边形分成了个小三角形,若等于这个凸边形对角线条数的,那么此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

16.某种球形病毒,直径为0.01纳米,每一个病毒每过一分钟就能繁殖出9个与自己同样的病毒,假如这种病毒在人体中聚集到一定数量,按这样的数量排列成一串,长度达到1分米时,人就会感到不适,那么人从感染第一个病毒后,经过_______分钟,就会感到不适(1米=109纳米).

17.方程 += 有_______组正整数解.

18.设 = 350、 = 440、 = 530,则、、 中最大的是___,最小的是____.

19.如图2,等腰ABC中,AB = AC,P 点在BC边上的高AD上,且 = ,BP的延长线交AC于E,若SABC= 10,则SABE=_______,SDEC =______.

20.一个圆周上依次放有1、2、3、…、20共20个号码牌,随意选定一个号码牌(如8),从它开始,先把它拿掉,然后每隔一个拿掉一个(如依次拿掉8、10、12、…),并一直循环下去,直到剩余两个号码牌时停止,则最后剩余的两个号码的差的绝对值是______或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其余两题各15分,共40分,要求写出推算过程.)

21.如图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点E、 F、 G、 H 分别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已知EF∥GH,EF = GH.

(1)若AE = AH = ,求四边形EFGH 的周长和面积;

(2)求四边形EFGH的周长的最小值.

22.已知A港在B港的上游,小船于凌晨3:00从A港出发开往B港,到达后立即返回,来回穿梭于A、B港之间,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6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4千米/小时,在23:00时,有人看见小船在距离A港80千米处行驶,求A、B两个港口之间的距离.

23.在2、3两个数之间,第一次写上 = 5,第二次在2、5之间和5、3之间分别写上 = 和 = 4,如下所示:

第0次操作: 2 3

第1次操作: 25 3

第2次操作: 254 3

第3次操作:……

第次操作是在上一次操作的基础上,在每两个相邻的数之间写上这两个数的和的.

(1)请定出第3次操作后所得到的9个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2)经过次操作后所有数的和记为,第 + 1次操作后所有数的和记为,写出 与之间的关系式;

第5篇:初2数学范文

目的:建立突触可塑性随Ca2+浓度振荡变化而改变的数学模型。方法:用微分方程分析Ca2+浓度振荡变化对NMDA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的作用,并用数学函数描述了突触可塑性的相应改变。结果:该数学模型深刻阐述了Ca2+浓度变化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结论:用数学模拟和电生理实验相结合,为深层次研究学习记忆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 Ca2+浓度振荡; 突触可塑性; LTP/LTD ; 数学模型

1 引言

细胞外的刺激信号,如激素、神经递质、某些特异性的化学介导因子,以及某些外界因素,如光照、电刺激等,大多能被膜受体识别后,通过信使物质和信号级联放大系统转换成胞内信号。其中,Ca2+是细胞内重要的一类信使物质,控制着细胞从受精到分化的全过程,同时调节信息传递、学习和记忆等各种生理功能[1]。Ca2+对这些截然不同的过程和功能的调控作用取决于刺激方式、信使物质下游通路和离子通道的多样性[2],表现为钙动力学行为在时间(ms~h)、空间(小至细胞内单元,大到整个细胞及组织)和幅值(μMol~m Mol)上的多尺度特征[3]。

细胞在不同的刺激条件下,生成调节特定过程的钙信号,从而触发信息的传递和生理功能的实现。大多数细胞在不受刺激时,胞液钙浓度往往比较低( < 0.1μMol) ,而胞外空间和胞内钙存储单元的钙浓度通常都比胞液钙高几个数量级(~1mMol) ,它们之间的浓度差通过活动钙泵(通过消耗能量实现逆浓度梯度的钙运输)来维持[4]。当细胞受到特定的条件刺激,如:HFS(High Frequency Tetanus Stimulus)/LFS(Low Frequency Tetanus Stimulus)时,胞浆膜上的钙通道打开,细胞外钙流入胞内,导致胞液钙浓度升高,从而触发细胞内的内质网、线粒体或钙结合蛋白等钙存储单元中钙的释放,胞液中浓度升高的Ca2+一方面通过钙泵重新被钙存储单元吸收,一方面作为信使物质触发邻近的钙通道向胞液中进一步释放钙,即钙触发的钙释放(Calcium induced calcium release,即CICR),从而出现Ca2+的非线性振荡行为[3,5] 。

在中枢神经细胞中,当钙释放时,往往引起神经细胞信号传导的改变。尤其在海马SchafferCA1区的神经突触联系中,Ca2+的变化极大地影响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即突触联系。NMDA(NmethylDaspartate)受体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一种亚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变化,如:LTP(Long Time Potentiation)/LTD(Long Time Depression)。而LTP/LTD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重要生理模型[6]。其中,LTP/LTD是由于突触前神经细胞受到HFS/LFS后,NMDA受体通道中的Mg2+被移开,大量的Ca2+迅速内流通过NMDA受体通道,从而触发了改变突触传递效能的生化机制。本研究将从数学的角度探讨Ca2+内流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突触可塑性奠定基础。

2 建立数学模型

2.1 建立Ca2+内流的数学模型,以此模拟钙振荡的过程

神经细胞胞液与胞外空间的Ca2+流交换经由胞浆膜上的钙流入通道和钙泵实现,而与钙存储单元-内质网之间的Ca2+流交换则通过钙释放通道和钙泵实现。结合Somogyi 和Stucki 在1991 年提出的细胞钙动力学数学模型,我们认为,神经元Ca2+内流满足以下数学模型[7]:

=M-(a+b)x+(α+β xhKh+xh) (y-x)

=bx-(α+β xhKh+xh) (y-x)

F[Ca2+]i=U()+W(1)

其中x 为细胞质Ca2+浓度,y 为内质网钙库中的Ca2+浓度,M 为细胞外介质中由于浓度差导致的跨细胞膜Ca2+内流,a 是细胞膜上的钙泵对细胞质Ca2+的主动外向输运速率系数,b 是内质网上的钙泵对细胞质向内库输运的速率系数,α是由钙库向细胞质泄漏的速率系数,β是细胞质中第二信使三磷酸肌醇(IP3) 的浓度参数,IP3 与Ca2+共同控制内质网上钙通道的开关状态。内质网上钙通道的开关状态对细胞质Ca2+浓度的依赖表现出Hill函数(xhP(Kh +xh ))性质,参数K等于通道开启概率为其峰值一半时对应的细胞质Ca2+浓度,h > 1 体现了钙离子对通道作用的合作性。当参数{A , b , c ,α,β, h , K}的组合满足适当的条件时,系统将表现随时间振荡的行为。按细胞发生Ca2+浓度振荡的一般条件,方程中浓度参量x 、y 、K以100 nM 为单位,各个速率系数参量b 、 c、α、β以s-1为单位,流项A 以100 nM·s-1为单位。 模型方程的时间标度,随细胞质体积与细胞表面积比值及细胞质缓冲效应的不同。F[Ca2+]i表示受到刺激后的Ca2+在细胞的最终浓度,U()和W()分别表示受到刺激后Ca2+在突触前和突触后细胞的最终浓度。可以知道,Ca2+浓度在神经细胞内呈非线性振荡变化。

2.2 建立Ca2+振荡变化后致突触可塑性随之变化的数学模型

当Ca2+浓度发生振荡变化时,会引起下游蛋白诸如CaMKⅡ和CaN这两种酶的变化,从而引起级联放大效应,引起神经元的突触联系产生相应的变化[8,9],这里我们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设任意神经元Ni和某一神经元Nj形成特定的突触联系Si j。其中,Si j表示从神经元Ni到Nj的信号传导强度。

其中,Si j=Eij+ Dij

Eij表示兴奋性突触信号传导,Dij表示抑制性突触信号传导。

设突触连接系数为λ,信号强度为Ri,则M=λRi。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海马LTP/LTD主要是兴奋性突触传递。故其可塑性变化即为ΔSi j=ΔEij,当时间dt变化的时候,其兴奋性发生了变化。即dEij=dSij。

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dEijdt=UEij+λRi

Ri=Ni+Nj

Ri=f(Ni)+f(Nj)

f(Ni)=δ(xi)

f(Nj)=φ(yi)(2)

其中,U为兴奋性传导系数, Σδ(xi)和Σφ(yi)分别表示突触前细胞和突触后细胞对应的总的信号输出情况。

如前所述,Ca2+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物质,Ca2+浓度的非线性振荡变化对突触可塑性(LTP/LTD)有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学习和记忆的过程[10,11]。现在不妨假设:①Ca2+是突触可塑性的最初原始信号;②主要的Ca2+都是通过突触后进入NMDA受体的;③NMDA受体主要是由Ca2+流入突触后树突棘。当突触前激活并去极化时,NMDA受体电流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转贴于

则建立模型如下:

Sij=λF([Ca2+])i-μJ(λRi)(3)

其中,λ是突触联系系数,F([Ca2+])i 表示突触i下的Ca2+浓度水平。显然,F([Ca2+]i)∈[Fmin([Ca2+])a),Fmax([Ca2+]b)],并且F([Ca2+]i)一般为非线性函数。故不难理解,ΔSi=Fmax[Ca2+]b-Fmin[Ca2+]a当dt时间内,Ca2+浓度发生变化,钙信号必然通过NMDA受体通道,即而引起下游蛋白级联反应。那么我们认为在时间内,NMDA受体电流会发生如下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12,13]如下:

INMDA(ti)=U0GNMDA[Ifθ(t)e-t/τf+Isθ(t)e-t/τs]M(V)(4)

Ca的动力学方程即可以表示为:

d[Ga(t)]dt=INMDA(t)-(1τCa)[Ca(t)]-D(t)(5)

其中,θ(t)表示随t时间变化的函数,τf和τs分别表示时间常数,D(t)表示电流通过NMDA受体衰减的部分,M(V)是电压依赖性的可塑性变化。由上述方程可知,在一定刺激条件下,当[Ca2+]随时间发生振荡变化时,INMDA(t)必然发生变化,从而引起M(V)的变化。导致Si j在[Smin,Smax]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依赖于刺激前后不同的时间间隔,可能导致LTP,也可能导致LTD,而这正是电生理中STDP(spike timing dependent plasticity)的数学理论基础。

2.3 建立Ca2+振荡变化后致BCM理论可塑性变化的数学模型

设θr=Smax-Smin,即θr是突触后活动的阈值,由它决定突触联系系数是增加还是减少。则引起已有的BCM理论[12]的数学模型中的可塑性发生变化:

τdλdt=YX(Y-θi)

X=δ(xi)

Y=φ(yi)(6)

其θi中表示突触变化情况。Y是突触后神经元的信号输出,X是突触前神经元的输出也是突触后神经元的输入,τ是常数,λ是突触联系系数。当θi=θr时候,即达到了突触活动的阈值,由它决定突触联系系数是增加还是减少。如果θi是固定的,BCM学习律也是最不稳定的。反之,θi若是可以调节的,情况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BCM学习律中假定θr可变,而且比输出值Y还快,则BCM学习律会很稳定。

综上数学模型,Ca2+浓度的振荡变化和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当突触前或突触后受到刺激时,Ca2+浓度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振荡变化,通过信号级联放大,从而引起突触活动的巨大改变,甚至引起LTP/LTD发生反转,进而对学习记忆产生重要影响。3 讨论

突触后钙信号是LTP 和LTD 的共同重要诱因,CaMKⅡ和CaN是突触后直接感受钙信号的两种酶[11]。而CaMKⅡ特有的结构特性和自身磷酸化反应机制决定了其对钙频率和钙浓度的双重依赖性:在CaMKⅡ与Ca2+和CaM发生反应的的起始阶段依赖其浓度,之后由于CaMKⅡ特有的自身磷酸化反应机制使得它在强钙信号消失后仍继续保持活性,使得继续进行的磷酸化过程伴有部分的非钙依赖机制。这样就会导致突触联系增强/减弱后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

可见,Ca2+浓度随时间振荡变化的特性对突触联系产生巨大影响,引起神经细胞突触可塑性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对学习记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用数学模型模拟了这种变化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尤其是阐明了对电生理实验中STDP和BCM理论中的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从而深刻理解Ca2+浓度变化和下游受体信号的关系,为进一步从分子角度研究Ca2+如何在细胞膜和细胞内部运动变化;钙信号在下游通路通过NMDA受体后如何改变其门控性质;钙信号同其他调节信号的相互作用;下游的信号通路如何反馈影响钙信号调节等提供新思路[14]。同时,综合运用数学模拟和电生理实验技术也为深层次研究学习和记忆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新视角。

参考文献

1 Berridge MJ.Elementary and global aspects of calcium signaling.Journal of physiology,1997,499(2):291~306.

2 Berridge MJ.Neuronal calcium signaling.Neuron,1998,21(1):13~16.

3 郜志英,陆启韶.神经元钙振荡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5(2):97~104.

4 Pancea CS.Theoretical aspects of calcium signaling. Ph.D Dissertation,Emory University,2001.

5 Meldolesi J and Pozzan T. The heterogeneity of ER Ca2+ stores has a key role in non muscle cell signaling and function. Journal of Cell Biology,1998,142(6):1395~1398.

6 Robert C.Malenka and Mark F.Bear. LTP and LTD:An Embarrassment of Riches.Neuron,2004,22:5~21.

7 Somogyi R,Stucki J W. Hormone induced calcium oscil lations in liver cells can be explained by a simple one pool model.J Biol Chem,1991,266:11068~11077.

8 欧阳楷,邹睿,刘卫芳.基于生物的神经网络的理论框架-神经元模型.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7,16(2):93~101.

9 应阳君,黄祖洽.细胞钙振荡对周期信号的相应和胞间同步.计算物理,2001,18(5):412~416.

10 王开发,樊爱君.学习记忆的数学模型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6):474~475.

11 董爱荣,苏永春,谭小丹,等.介导LTP和LTD的突触后生化网络建模与仿真研究.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5,22(2):456~459.

12 Bienenstock,E.L.,Cooper,L.N.&Ebner,F.F. A physiological specificity and binocular interaction in visual Cortex.J.Neurosci,1987,2:32~48.

第6篇:初2数学范文

【关键词】 逐淤化痰汤 脑出血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effect of edaravone on the cell apoptos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protein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in rats, and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edaravone on the cerebral injury induced by hemorrhage. Methods Ninety SD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3 groups: Zhuyuhuatan oral liquid group, ICH group and sham group(n=30).The rat model of ICH was established by injection of autologous blood into the caudate nucleus. At different time separately neuronal apoptos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protein were monitored by Hoechs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respectively. Results Apoptos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protei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ICH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e sham group(P<0.01). Treatment of Zhuyuhuatan oral liquid markedly reduced apoptosis ahd the expression of Bax protein in comparison to the ICH group(P<0.05 or <0.01),while the expression of Bcl-2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the Zhuyuhuatan oral liquid group than that in the ICH group(P<0.05 or P<0.01). Conclusions Zhuyuhuatan oral liquid inhibits the neuronal apoptosis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hich might be relative to the alleviated oxidative stress, up regulated Bcl-2 protein and down regulated expression of Bax protein.

Key words:Zhuyuhuatan oral liquid; cerebral hemorrhage; apoptosis; Bcl-2 protein; Bax protein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脑出血继发性神经细胞损伤[1,2]。现阶段中药方剂在脑出血的治疗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观念认为有引起出血加重危险,故多应用于脑出血恢复期。最新研究表明,脑出血急性期应用逐淤化痰药物疗效更好[3]。逐淤化痰汤(Zhuyuhuatan oral liquid)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一般用于脑出血恢复期。本实验观察大鼠脑出血急性期应用逐淤化痰汤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内细胞凋亡及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为逐淤化痰汤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SD大鼠共90只,体重200~300 g,3~4月龄,(由辽宁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1.2 药品和试剂

逐淤化痰汤(钩藤、生大黄各15 g,水蛭、三七、郁金各10 g,红参12 g,丹参20 g)由锦州医药公司购进,取液250 mL按1∶1浓度水煎,于辽宁医学院中药制剂室制成含生药1 g/mL,冰箱冷藏备用。Bcl-2,Bax测定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试剂盒(购自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

1.1.3 主要实验仪器

立体定位仪:(美国STOELTING公司),微量进样器(上海安亨微量进样器厂)。

1.2 实验方法

1.2.1 分组及给药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ICH)组及逐淤化痰汤治疗组,每组30只。每组又分为术后1、2、3、5、7d,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6只。逐淤化痰汤治疗组于造模后6 h开始灌喂给药,用量为每次1 g/kg,2次/日(用量相当于70 kg人相同体表面积用量的3 倍)。脑出血组:造模后1 d开始灌喂等量生理盐水,2次/日。假手术组:除不注入自体血外,其余条件同ICH组。

1.2.2 脑出血模型的制备

参照Xue[4]和Yang[5]方法将大鼠称重后给予10%水合氯醛(3.3 mL/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俯卧位,头部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脑立体定位仪定位大鼠右侧尾状核(前囟后0.2 mm,矢状缝向右旁开3.0 mm,深度6.0 mm)[6];切开顶部中线皮肤,以前囟后0.2 mm,中线右侧旁开3 mm处,在颅骨表面钻孔,将微量注射器调整至钻孔处。取血前将鼠尾放在40 ℃温水中5 min,消毒后距末端0.5 cm处剪断,让鼠尾血自然滴下取血,用微量注射器取大鼠自体不凝血50 μL,在立体定位仪引导下向尾状核注入自体不凝血;缓慢进针6 mm,以25 μL/min速度2 min内注入50 μL血液;留针10 min,缓慢出针,用骨蜡封闭颅骨上的钻孔,缝合皮肤。以上均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假手术组除不注血外,其余操作同ICH组。

1.2.3 取材

各组大鼠分别按实验设计于造模后1、2、3、5、7d取材。每组动物每个时间点各取2只大鼠麻醉处死后迅速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剪开右心房,于心尖部剪开左心室,插管至主动脉,快速注100 mL生理盐水冲洗后,再以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断头取血肿周围直径5 mm厚脑组织,以4%多聚甲醛固定24 h。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连续冠状切片,切片厚度5 um,切片贴附于预处理的载玻片上,用前脱蜡至水,行细胞凋亡检测、Bcl-2与Bax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1.2.4 指标测定

在高倍物镜下, 每张切片中随机选取出血灶边缘相互不重叠的5个视野,计数高倍(400×)镜下细胞凋亡、Bcl-2和Bax蛋白的阳性细胞数。

1.2.4.1 细胞凋亡检测

采用细胞凋亡-Hoechst[7,8] ,具体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剂由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荧光显微镜下正常细胞呈正常蓝色,而凋亡细胞为细胞核呈致密浓染,或呈碎快状致密浓染,颜色有些发白。

1.2.4.2 Bcl-2及Bax蛋白检测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具体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鼠抗Bcl-2和Bax多克隆抗体,工作浓度分别为1∶100和1∶75,均为公司武汉博士德公司产品。Bcl-2和Bax蛋白以细胞胞质呈棕黄色着色为阳性细胞。

1.2.5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均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全部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完成。

2 结果

2.1 细胞凋亡

假手术组凋亡细胞在各时间点均有少量表达,ICH组凋亡细胞第1 天开始明显增多,第2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少,第7天仍有凋亡细胞存在,逐淤化痰汤组与ICH组比较凋亡细胞数各时间点均有显著降低(P

2.2 Bcl-2与Bax蛋白表达的变化

在假手术组Bcl-2与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较低;ICH组与假手术组相比,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

3 讨论

细胞凋亡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其过程受一系列相关基因的调控。其中Bcl-2家族在凋亡调控基因中位于重要地位,Bcl-2蛋白是一种膜合蛋白,为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神经保护性蛋白,它存在于细胞的线粒体、核膜等处,主要生理功能抑制细胞凋亡、延长细胞寿命;通过阻止细胞凋亡的早期环节而发挥作用,能够阻止或降低染色质浓缩和DNA裂解的发生,它的表达是抑制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Bax蛋白是Bcl-2的同源蛋白,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具有抑制Bcl-2的效应。在正常细胞中存在着Bax与Bcl-2微量表达,细胞胞浆中Bax- Bax同源二聚体可促进细胞凋亡,Bcl-2- Bax异源二聚体则抑制细胞凋亡,细胞是否发生凋亡,依赖于这些分子的相对浓度。Bax/Bcl-2比值增大促进凋亡,而Bax/Bcl-2比值减小抑制凋亡。

本实验结果显示:ICH组Bcl-2、Bax蛋白表达均比较高,这可能是出血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作用相互拮抗的一种表现,Bcl-2受到某种抑制因素的作用,使Bax促凋亡作用最终占优势而导致细胞凋亡。而在逐淤化痰汤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说明逐淤化痰汤有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表达的作用,并因此而减少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研究表明,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的高峰在48~72 h,这种高峰与临床上病情的继发性加重的过程一致,故认为凋亡可能是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迟发性损伤的重要机制。

综上所述,逐淤化痰汤作为中药制剂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具有上调Bcl-2、下调Bax蛋白表达以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本实验再次证明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淤中药是安全、有效的,为今后临床上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淤中药提供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Matsushita K, Meng w, Wang X, et al. Evidence for apoptosis after 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 striatum [J].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00,20:396-404.

[2]Gong C, Boulis N, Qian J, et al.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duced euronal death [J]. Neurosurgery,2001,48:875-883.

[3]李如奎,谭宏.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9):513.

[4]Xue M, DelBigioM R. Intracerebral in jection of autologous whole blood in rats: time course of inflammation and cell death[J].Neuroscience Letters, 2000, 283: 230.

[5]Yang G Y, Betz A L, Chenevert TL, et al. Experiment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in edema, blood flow, and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in rats[J]. J Neurosurg, 1994, 81: 93.

[6]包新明,舒斯云.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1.

第7篇:初2数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对未来人生的规划思考是现代高中数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强调的是数学课程的选择性。相对而言,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只是注重教学基础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一、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的不一致性

初中的数学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知识层面涵盖很广,而高层次、深层次问题则显得比较单薄。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结合实际应用,以简单的运算为主,代数式的运算方法几乎没有,学生很容易接受和掌握。在理解内容方面也单纯的从感性认识旋转式的上升到理性认识,简单容易达到。相比较而言,高中的数学则更加具有深度和难度,考察知识方面也较专业。

2.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差异性

初中的教师只需全面了解初中教材中的内容,将知识点归纳详细,在上课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详细的讲解,学生们则只需熟记概念及公式,考试时取的好成绩的概率非常大。然而,高中教师则相对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不光是高中课标教材中的知识,还包括初中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心理状态等各方面信息,再加上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教材体系和以往大不一样,而教师如果对此都没有很好地了解,还是死搬硬套的按照以往大满灌式的教学习惯和方式来教授学生,毫无疑问的会导致学生听不懂。

二、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1.全面掌握初、高中课标教材的异同点

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教材为基石,老师是教材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员,所以老师要先做到全面的认识和掌握高中教材和初中教材的内容,其次要明确教材所要达到的学习目的,最后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整合包括学生和教材在内的所有资源。教师要想处理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不顺的问题就要将初、高中课标教材和大纲版教材的内容、结构进行梳理和对比,明确其培养学生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有针对性的研究。第一,可以对不同地域所配套的初、高中教材进行的系统、全面的了解,充分把握两者之间的异同点。第二,把熟练驾驭教材作为全面了解、分析各种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异同点的目标。

2.系统了解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变革

高中教师要适应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全面理解和掌握初、高中课标教材的理念、实质、结构、目的和教学方法变革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初、高中各阶段数学教学的不同点、学生的各种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变。

3.关心理解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需要

高中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应更具有针对性,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适应。首先,在授课前向学生强调高中数学在整个中学阶段的重要性和其学习的目的性;其次,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基本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知识空白区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区域进行攻克,对初、高中内容的衔接点和异同点进行专门的梳理和连接;再次,通过对比的方法向学生明确介绍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特性以及在授课时的难易点;最后,联系高中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学生介绍一些先进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初、高中数学新课程体系在学习方法上的实质差异。

4.贯彻落实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1)着重将知识产生和方法探究的过程讲授给学生。相对于初中数学知识的生搬硬套,高中数学则更多的是灵活应用,它的抽象性较强,这就需要学生能融会贯通。要想学生能全面把握这些知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实质,就要求教师将新知识的产生和解题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讲解,探究其背景原因、产生过程和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质疑和提问的思维方式对待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2)重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阶梯式教学。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时间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比如映射、集合等内容都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教师可以在刚开始的一个月内,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改变教学进度和深度。在可以完成学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适当的缩小课堂讲解内容,将难度减小,进度放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层次的内容,用“低起点,小跨度,多练习,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从慢到快依次递增的速度进行。而在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重难知识点的讲解上,则需要教师先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解析和对内容的铺垫,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向学生举例说明知识的重点和实际运用情况,并对其做出归纳总结。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使新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尽快的熟悉和进入该阶段的学习,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整改措施,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尽快的融入高中数学的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第8篇:初2数学范文

关键词:鸭梨;花期;预测

山东阳信是著名的鸭梨产地,鸭梨栽培面积1.33万hm2,鸭梨已成为该县现代农业的一大亮点,预测预报好梨花花期和开好梨花会,已成为历年4月份全县关注的重点。作者多年来承担了梨花花期的预测预报工作,得出了阳信鸭梨花期数学公式预报法和物候预报法,经验证与实际花期基本吻合。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数学公式法

以1999~2007年,3~4月上中旬0℃以上的平均气温积算值为材料,进行测算,得出了数学公式法:Y=31.9-0.0839X,其中X为3月份的平均气温积算值。Y为鸭梨盛花期,再向前推3 d(天)即为鸭梨初花期。

鸭梨花期的早晚与3月份的平均气温积算值有显著的相关。3月份平均气温积算值越高,花期就越早。假如鸭梨的初花日为4月1日则需要计算3月份的平均气温积算值,于3月下旬预报鸭梨花期。例2005年:X=180℃代入公式Y=31.9-0.0839×180-16.8。因起始日为4月1日,2005年的盛花期应在4月17日,初花期为4月14日。

1.2物候法

以1999~2007年3~4月上中旬0℃以上的平均气温积算值及每年榆树初花后的平均气温积算值为材料,得出了物候期预报方法为:榆树初花后3月份的平均气温积算值为275℃时,即为梨树初花期。一般梨树初花期=(275-3月份平均气温积算值+榆树初花前3月分平均气温积算值)÷12(4月份按每天平均温度为12℃计算)。但应注意每年测榆树初花须为同一株树。

2结果与分析

9a(年)的研究资料表明(表1,表2),有8a(年)两种方法均吻合。2002年公式法不吻合。因为2002年为明显暖春,2月27日、28日两天积温就达16℃,2~3月份平均温度均高于正常年份,榆树初花期早,故用公式法不吻合。

2007年2月份温度偏高,2月下旬8d(天)平均气温积算值为57.5℃,小气候的榆树2月28日盛花,而观察的榆树上是3月8日初花,3月中下旬温度继续偏低,梨树初花期偏晚,且花期长达10 d(天)(鸭梨花期一般为5~7天)。而两种算法均吻合,所以必须保证每年观察树为同一株榆树方能正确测报。

第9篇:初2数学范文

一、分析形成因素

1.学生层面分析

(1)“双基”不扎实。带着这样的阴影学生到高中碰到函数和立体几何等内容的学习就感到恐惧,还没有学就产生畏惧情绪。初中数学教学同样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复习迎考,就挤压新课学习时间,删、减那些未列入考试的内容或自认为考试不重要的内容,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基本训练不能到位。如:初中对函数和平面几何等内容的新课学习时间不够,学生感到困难。

(2)环境与心理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其次,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总算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以上这些因素都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3)学习习惯和方法的不得当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生遇到新的问题不是自主分析思考,而是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能力。

2.教师层面分析

教师对新课改和减负下的数学教学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学生参加了三年新课改实验,适应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而高中教师是初进课改,还不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因此需要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因此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就更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更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尤其是青年教师和老教师。

3.对初、高中教学内涵差异的分析

初、高中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有着强烈反差。随着初中课改的实施,“普九”工作的不断推进,初中教学内容在不断刚减,要求在不断的降低,而高中教学内容,就是现使用的实验修订本教材却新增加不少内容。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限于平面几何证明,知识逻辑关系的联系较少,运算要求降得较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得不到培养,至于立体几何,也只能依靠要求较低的零散的立体知识来呈现,想象能力较差。相对来说,高中对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的运用要求比较高,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着重突出四大能力,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这些虽然在初中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在高中教学中才能充分反映出来。因此这种定位的不同必然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这也是高一新生感到很不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分析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的情况,要解决学生进入高中后遇到的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1.抓住衔接知识点,注重“双基”的培养

初、高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应等。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该讲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适当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重矫正”的原则,编制适量习题,抚平初、高中数学习题的台阶。使学生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加强师生交流,注重心理辅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初上高中的同学们在心理上大都没做好准备,需要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做好沟通,加强心灵交流,让他们及早的适应高中生活,打消他们的恐惧心理,与此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好数学这一学科的一个有力保障,喜欢数学老师,自然会喜欢数学。

3.全面地理解和学习新课标

教师要想全面了解教材,明确各知识点,全面掌握新课程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就要加强对高中新课标的学习,深入研究教材,排查“盲区”,这样讲起课来才会游刃有余。

4.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初高中教师的学术交流为高、初中教师提供相互听课、评课、座谈的机会。加强学法指导的教学,并时刻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请初中参加过课改的老师就初中课改情况及初中学法特点进行专题讲座,为日后教学作参考。

5.深入的研究教法,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由于初中生习惯较慢的教学进度,因而若从一开始进度就较快,学生势必不能很好适应,极易影响教学效果。所以,高一起始教学进度应适当放慢,以后酌情加快,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节奏。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数学知识的讲授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高中数学教学尤其如此。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新知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的提出过程,例题解法的探求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6.不断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