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画龙点睛的故事范文

画龙点睛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画龙点睛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画龙点睛的故事

第1篇:画龙点睛的故事范文

故事内容是:古代,有人名叫张僧繇的画家,画技很高,连皇上都非常仰慕他的画。有一次,梁武帝在金陵建成安成寺后,请他在寺壁上画了四条龙,非常逼真,但却没画眼睛,大家看后都觉得美中不足。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画眼睛,他说:“不能画呀!如果画上眼睛,它们就会马上飞走。”人们不相信,以为他在开玩笑,一定要他给龙画上眼睛。张僧繇没办法,只有拿起笔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忽然之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点了眼睛的两条龙腾云驾雾,摆动着身体破墙飞去了。那两条龙飞走后,人们再看没画眼睛的两条龙,仍然留在墙壁上。从这以后,大家再也不敢叫张僧繇给龙画眼睛了。

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引出了一个叫“画龙点睛”的成语,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艺术创作在关键处或写作,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词语,可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北正街小学四年级134班

第2篇:画龙点睛的故事范文

【摘 要】“乐学”是求知的最高境界,要达到“乐学”的境界,首先要让学习成为一件乐事。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对学生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童话故事,能有效规避学习中所出现的枯燥、乏味等问题。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如何使童话故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抛砖引玉、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 童话故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乐学”是求知的最高境界,要达到“乐学”的境界,首先要让学习成为一件乐事,即“学乐”。数学抽象性、逻辑性、规范性的学科特点,时常让课堂显得枯燥、乏味,而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对学生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中,如能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之中,让枯燥的数字和公式更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本文将谈谈如何将童话故事引入数学课堂,使其起到抛砖引玉、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一、借助童话故事抛砖引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创造“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那便要从课堂导入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最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投入到课堂中。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更直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借助童话故事导入新课,能够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如教学《认识平均分》一课时,在教学开始时先讲一个故事:“孙猴子来到天庭当差,结果发现被玉帝骗来当了个弼马温,一怒之下大闹天庭,然后便回了花果山继续当他的美猴王。孙悟空回花果山时给小猴子们带了很多的蟠桃,你想知道孙悟空怎么将这些蟠桃分给小猴子吗?学习了这一课,你就知道了。”

用这样一个童话故事导入新课,学生们都被其中的情节深深吸引,都急切地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孙悟空到底是怎么来分桃子的。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被这一个带有悬念的童话故事点燃了,由生动的童话故事,引入到了新知的学习中。

二、借助童话故事穿针引线

在教学数学的算理课或复习课时,时常会因为教学内容较多、较分散,或者大部分是纯计算题,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这时,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借助童话故事,将分散的练习内容串联起来,使环节间的过渡更自然、顺畅,起到穿着引线的作用。

比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练习课时,口算、估算、笔算、验算等内容会显得相对枯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

“小朋友们,羊村发来了求救信号!小羊们被灰太狼抓住关起来了,等着大家去解救它们!但是灰太狼在前往牢房的路上设置了重重关卡,大家有信心闯过关卡救出小羊们吗?”“第一关是口算关……大家成功闯关了第一关,救出了一只小羊!还有好多小羊等着我们营救,赶紧进入第二关……”(在每一个关卡设置要复习的不同内容)

通过这样的童话故事,把分散的练习内容自然地串联成一个整体,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并且在童话故事的背景下,学生很容易融入故事情节中去,为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所牵挂,对故事中设置的“难关”也会全力以赴,更积极地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课题教学的效率。

三、借助童话故事画龙点睛

生动的故事,不仅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让孩子融入故事情境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时常能将问题“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故事中的数学信息,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认识米》的课程中,进行带厘米、米的不同单位的长度间比较:

师:嗯,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真棒,为了表扬大家,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不好?(学生很开心,认真听讲)从前有对数字宝宝兄弟1和99,数字宝宝1一直很伤心,因为99比它大了好多好多,而它自己只是很渺小的1,有一天,数字宝宝1在路上遇到了长度单位米,米问它:“你为什么不开心呀?”1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米,聪明的米想了想说:“不要伤心,我来帮你!”于是米找来了它的兄弟厘米一起帮忙,米走到了1旁边,厘米走到了99旁边,米对1说:“现在,你就比99大啦!”唉?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现在1比99大了吗?

生:因为1米等于100厘米,100厘米比99厘米大。

师:小朋友们真棒,看来当数字宝宝和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做不同的组合的时候,长度大小的比较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呢!那下面还有几组这样的比较,你能正确判断他们的大小吗?

(生完成比较,说明判断依据。)

师:通过这几组题目,有没有细心的小朋友想要提醒其他小朋友做这样类型的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什么呢?

生:比较时要注意看清数字后面的单位是什么。

上述案例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厘米与米之间的联系,学会不同单位间的转换和长度比较。而单纯地进行比较,课堂就容易显得枯燥、单调,学生注意力、积极性也不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1米与99厘米的比较设计成一个小故事,借助故事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体会到进行长度比较时,首先要注意到单位,正确地进行单位间的转换后再进行比较。

第3篇:画龙点睛的故事范文

满足精神需求是指满足人们的精神渴望,对信念、精神的执着。“著名心理学家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受尊敬的要、社会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马斯洛认为,产生这种行为的最重要原因是因为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人们想要到达某种层次时,就会不断的采取行动去满足,从而产生更高的需求。《无声的世界》最主要传达的是精神文明,这部公益广告的主要目的就呼唤受众关注智障儿童,给予智障儿童更多的支持和关心,将我们社会的优良传统、社会公德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以此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二、陶冶情操

陶冶情操是指公益广告通过传达积极向上的信息,培养人们的道德,调节人们的心灵。《无声的世界》利用记叙式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智障儿童的生活状态。这则广告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气息,使得受众可以感受到美的熏陶。这则广告极具富有哲理,且寓意深蕴,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着人们的道德,极具富有感染力,使得公益广告集各种美于一身。在《无声的世界》中,恰当的使用了比喻、引用、婉曲等表现手法,极具富有节奏感,把一则平凡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使人们从中获得教益。

三、《无声的世界》的语言特点

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的语言是不同的,商业广告主要目的是营利性,它通过其共同目的营利性把各传播机构联系起来。而公益广告的目的是向受众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其精神理念。在公益广告中语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公益广告创作语言来说,其创作策略是多种多样,如何运用语言来调动受众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一)语言的情感显现

情感显现是要公益广告在语言方面真挚感人。在《无声的世界》这则公益广告中医生告诉爸爸妈妈小宝具有听力障碍,爸爸教小宝说话,爸爸为小宝“报仇”小宝拉着爸爸的胳膊对爸爸说“:爸爸,乖”,这些语言在无形中感召人心,从而激发受众。其实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的不同点在于:商业广告的主要对象是消费者,它的目的主要是营利性,而公益广告反应的是公众利益,它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其精神理念,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价值。

(二)语言的优美生动

在公益广告中,语言的优美生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优美生动可以更好地把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使受众更容易理解。在《无声的世界》中最后一句话“上天对他按下静音键,但他依然能发出最美的生音”,本广告运用艺术表现形式,使其与内容美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发挥了本广告的魅力。在《无声的世界》中,最后一句话点名了本则广告的主旨,并且赋予了全新的蕴含,使得本广告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三)语言的准确运用

语言的准确运用可以使公益广告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有效的内容。《无声的世界》这则广告有1分30秒的时间,这就要求这则广告,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准确。其次,《无声的世界》中,运用短短的几个镜头,要把这则公益广告有效地传达给受众语言也是极其精炼的,除了广告中显示的文字极其简练,表演者们所说的话也是在生活提炼的简洁语言。

(四)语言的画龙点睛

语言的画龙点睛,可以达到一则优秀广告的标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无声的世界》中运用时间的顺序,从2008年小宝百日到2013年小宝与朋友之家争执,按照时间顺序把镜头结合在一起,使得观众感受到了什么,构思巧妙,角度独特,起到了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在公益广告中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公益广告的语言要与画面、音乐、文字等巧妙的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出语言的重要性,才能起到最佳功效,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次,在公益广告中标题也要有画龙点睛功效,就像本公益广告,运用“无声的世界”作为标题,既能点名主旨,紧扣主题,又能让受众看得简单明了。

四、《无声的世界》的表现手法

在公益广告中创作素材其大部分都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但如何将创意变得更为独特,我们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内容。使用这些表现手法可以更好地表达主题,明确广告表达的内容。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将公益广告表现手法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小处体现法

小处体现法是指将生活中的小事通过大的主题表现出来。这样既使广告具有感染力,又可以让受众产生共鸣。“美国著名广告大师奥格威说过‘:越贴近生活的创意,给消费者的影响越深刻,广告达到的效果越明显’”。《无声的世界》采用了一个真实的实例来呼吁受众关注智障儿童,这种方法更能深入受众的心,从而达到这则公益广告的效果,使受众在广告接近中具有意识性和亲和力,同时受众也会认同广告。

(二)字体变形法

字体变形法就是突出字体本地或将各种各样的字嵌入特定环境中。在创作上充分利用观众的视觉语言,让受众一目了然感受到视觉冲击,达到简洁、全面、强烈的视觉冲击效应的影响,让受众能够真正地了解广告所蕴含的内容。《无声的世界》中从开头到结尾运用了众多视觉语言,达到了这个广告的目的,让受众一目了然的明确这则广告所要表达的内容。

(三)添加新元素法

添加新元素法是在公益广告中加入新的元素,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力。《无声的世界》运用了一个真实的实例来进行的创作,并且本则公益广告中的小主人公是真正的智障儿童,虽然在拍摄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给了观众一个视觉的冲击。在公益广告中,添加新元素法是十分重要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受众在事物中看到不同效果。使这种方法的幽默效果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们对公益广告中有不同的认识,在公益广告看到不同的效果,同时产生较强的影响力。

(四)相关联想法

第4篇:画龙点睛的故事范文

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它给人知识、力量,它指导人怎样去生活。选一本好书,用心去品读,静心去品读,细心去品读。这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精彩开头

开门见山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在我内心的深处,曾经有这样一本书,它像一滴清水折射出我心中的阳光,它就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城南旧事》读后感)

内心独白

如果现在我站在生命的终点,生命的火花即将灭亡,我会是怎么想,怎么做呢?是否也会感叹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而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巧用修辞

宁静温馨的夜晚,我坐在窗前,静静地读着这本《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文字优美,插图栩栩如生,向我们讲述了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美丽故事。这些故事如粒粒珍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又如丝丝春雨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

【眉心飞语】

开门见山式开头,直截了当地点出《城南旧事》一书带给自己的直观感受;内心独白式开头,用一连串的假设和扪心自问,引发下文对海伦・凯勒的顽强意志的描写;巧用修辞式开头,将一个个民间故事比作“珍珠”“春雨”,写出了民间故事的璀璨夺目和深远影响。

精彩过渡

联想过渡

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飞啊飞,缓缓地降落在坐在长椅上等9路公交车的憨厚的阿甘脚下,身边是来来往往的人。我想,这是一种暗示,暗示着阿甘的人品――纯洁而美丽。(《阿甘正传》读后感)

顺承过渡

手捧《朝花夕拾》,感受着鲁迅先生对过往的温馨回忆,对那些人、那些事的深情怀念:儿时留下深刻印象的长妈妈,异国他乡给予真诚关怀的藤野先生,人生坎坷、结局令人扼腕的范爱农,曾经无限神往的“百草园”……(《朝花夕拾》x后感)

承上启下

如果,你还只是沉浸在电视剧的情节中,还在反复看着剧中人物的神奇故事。不如关上电视,翻开原著。因为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的想象力可以尽情地飞扬。(《西游记》读后感)

【眉心飞语】

联想式过渡,用一个联想的场景,暗示出阿甘的纯洁善良;顺承式过渡,回顾鲁迅笔下童年生活的一幕幕,每一件往事都寄托了无限的情感,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对鲁迅先生的描写;承上启下式过渡,承接上文电视剧《西游记》的热播,引出下文写原著的文字之美,前后连贯,过渡自然。

精彩结尾

归纳总结

《名人传》这本书,让我们呼吸到英雄们的气息。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应当多想想《名人传》中那些人的精神品质,让我们的人生也充满意义。(《名人传》读后感)

自然收束

待到夕阳西下,采撷一朵晨花,那是一段带露的旧时光;手捧《朝花夕拾》,坐在凉亭的木椅上,任春风梳理秀发,沏一盅香茗,与鲁迅一起去回味一个人,一件事,一座城……怎不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呢?(《朝花夕拾》读后感)

画龙点睛

所以,在稍纵即逝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应像夏花般绚烂地盛放,给自己一个无悔的季节!(《骆驼祥子》读后感)

【眉心飞语】

归纳总结式结尾,点明《名人传》一书带给人的精神启迪,总结概括了名人事例的深远影响;自然收束式结尾,以一幅恬淡的生活画面作结,洋洋洒洒,悠然自得,怡然自乐之情跃然纸上;画龙点睛式结尾,言简意赅,在祥子的悲惨人生中体悟到要珍惜青春,把握人生,让生命绽放光彩。

第5篇:画龙点睛的故事范文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艺术。研究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是提高语言教学有效性的必经之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幼儿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做到表述流畅、语句规范,表达恰当,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给予幼儿间接的暗示和正确的引导。下面,我就从自身的教学语言入手,谈谈自己在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和反思。

一、提问语言注重开放性和互动性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问是贯穿于活动始终的。教师的提问不仅要使幼儿领会老师问的是什么?也要使幼儿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教师语言教学活动的提问要注重措词准确,句式简短,表达鲜明。我在注重提问的层次性,递进性和灵活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强调提问语言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1.提问语言要注重开放性

开放性的提问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幼儿的回答不是局限的,唯一的,而是宽泛的,丰富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讲完故事后,习惯问幼儿这样一些问题:故事好听吗?故事的名字叫什么?里面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些问题答案往往只有一个,幼儿的讲述和思维就有局限性。如果问法不同,就能使幼儿学会多种疑问方式,从多种角度来了解事物。比如大班故事《棒棒天使》,当老师讲述完一遍故事后,提问:“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发生了哪些不一样的事情呢?”这个问题较宽泛,老师不要求幼儿具体说出故事中的内容,只是反馈幼儿听故事的程度,答案没有统一规定,可以让幼儿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如中班故事《三只蝴蝶》,当教师讲述完故事后提问:“三只蝴蝶为什么会被雨淋湿?”这又是个开放性的问题。中班的幼儿可能会结合听到的故事零碎的说出一些内容,教师要抓住机会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学说一些句子。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并不是放任自流,海阔天空,而是当幼儿充分讲述后,教师要通过追问或语句的点拨等多种引导策略,帮助幼儿在运用语言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从而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获得语言的发展。

2.提问语言要注重互动性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同伴间的语言交流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要创设这样宽松的学习环境,老师的提问语言就要产生互动效应。如大班散文《秋天的雨》,当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2遍散文后,老师提问:“有什么地方没听明白吗?”这种由原来老师问幼儿答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由幼儿问,老师答或幼儿答的教学现象,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大激发了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又如:在大班讲述活动《飞呀飞》中,老师说:“小动物们,快找些好朋友,想一想怎样也能让自己飞上天去?”此时幼儿置身一定的角色地位,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与作品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这种互动式的问题重在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在生生互动中幼儿积极搜集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积极动脑,大胆主动地发言,也有效增强了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自信心的培养。

二、反馈语言讲究动态和人文化

反馈语是教师对幼儿发言后的回应和回馈,也是老师们最难把握的。因为教师每一次的提问,幼儿都有很多不同的回答,面对形形的回答,教师怎样回应才能让幼儿豁然开朗?这些又该如何做到?我认为,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还与老师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有直接的关系。我认为,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反馈语应该是灵活变化、合情合理的,要讲究动态化和人文化。

在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嗯,不错。”“好的,真棒!”“是吗?”“请再想想。”等反馈性的词句,这样的反馈语是比较机械的,单一的。其实反馈的形式有很多,语言也很丰富,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情况应情应景进行反馈。举一些在大班绘本教学《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的例子。教师问幼儿:“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当幼儿说:“很好听。”教师可以身有同感的说:“是个好听的故事。”这样的反馈适合一些比较胆怯的幼儿,语言加重一下的反馈,是对幼儿的一种肯定与鼓励。有时候,句子的整理也是一种反馈。如:当教师提问:“你喜欢这个故事吗?”有幼儿说:“这个故事讲的小兔子和大兔子的爱。”教师则微笑着说:“所以你……”,等待幼儿说出喜欢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根据问题把句子补充完整。这样的反馈一方面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不露痕迹的在暗示幼儿把话讲完整。有的反馈是可以来丰富语言的,当幼儿回答:“小兔子拉着大兔子的耳朵在说话。”教师接住幼儿的回答说:“哦,它们在说悄悄话呢。”这是一种自然的问与答,答与反馈的衔接,无形之中丰富了“悄悄话”这个词组。有的反馈是用来点题的,如老师问:“小兔子把手臂张得不能再开,为了表示什么呢?”幼儿回答:“表示对妈妈的爱有很多。”教师反馈:“是呀,小兔子想把它所有的爱给它的妈妈。”这里教师的反馈是有意图的,是有助于幼儿的情感体验的。也有的反馈是暗示要求的,如:当一组幼儿表演了小兔子和大兔子的角色对话后,教师的反馈语是这样的:“你们在对话时脸上露着微微的笑容,多亲切呀!如果能眼睛看着对方,那更像一对父子了。”在肯定这组幼儿表演的同时也提出了下一组幼儿表演的要求——对话时眼睛要对视。诸如此类的反馈,要让幼儿感觉到教师对他的欣赏,而这种欣赏是具体的,是有指向性的,无形之中也为幼儿学说语句提供了机会。

三、小结语言侧重流畅性和提升性

语言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一个环节构成的,每个环节的结束都应该由教师用语言进行小结。然而我们不能小看了小结语,小结语如果说得巧妙合理,就能使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流畅,产生承上启下、概括提升、画龙点睛的效果。

第6篇:画龙点睛的故事范文

最近,我们家经常没电。这天,我们家又没电了,我们家人人都感到很无聊。妹妹不停地吹灭蜡烛,又把它点着;我却坐在一个角落玩魔方;妈妈在那里织着毛衣;爸爸在那里无聊地抽着烟。一点生活乐趣都没有。这时,我建议:“既然大家都没事做,不如我们来举行一个‘烛光故事会’。”妹妹听了,立刻举手赞成,爸爸妈妈也赞成。

我们的“烛光故事会”开始了。首先是由妹妹来讲故事,妹妹将他准备在联欢晚会上表演的节目——《白雪公主》这个节目拿出来表演。妹妹讲得淋漓尽致,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白雪公主的无助•痛苦。

接下来是我的表演,我把我最近看的〈〈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故事讲给他们听,我觉得我讲得蛮好吧!后来,爸爸妈妈也表演了几个节目。

第7篇:画龙点睛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画龙点睛 设置方法

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迅速,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高标准促使教育走创新之路。而大多数教师往往把教育创新神圣化,认为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事。事实上,课堂就是每一位教育者的创新舞台,语文老师要巧用“画龙点睛”之笔,调动学生的感观,打破成规,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进行有效的趣味训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走出书本,合理想象,勇敢尝试,在轻松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物像呈现,吸引注意力

学生学习离不开眼、耳、口、手、脑等器官的密切配合,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常听教师边敲黑板或座椅边大声喊:“往前看,注意听。”而学生虽坐姿端正,但眼神却斜视其他,虽仰面而视,口中却窃窃私语,如何调动学生的多感观,吸引其有意注意,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投其所好”。小学生易为色彩鲜艳的实物、幽默有趣的动画所吸引,教学中,我们不妨多制一些直观的教具,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利用实物,类比记忆。小学低年级的拼音识字识词教学中,单纯采用声音传递,口型模仿,效率会很低。如“e”、“i”、“q”等的发音,如果在教发音“e”音时,配以动物:“鹅”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会发现“e”和“鹅”不仅音似,而且“鹅”转浮在水面的样子跟“e”很像,记起来就容易多了。学“i”出示“衣服”,学“q”又会想到“企鹅”。对于区分形体相近的事物,实物比较会更有说服力,比如“橘子”和“柿子”不仅大小相同,而且颜色相近。但经过仔细观察、触摸,学生会发现它们一个外表光滑,一个粗糙。剥开尝尝,一个果肉浆状味甜,一个果肉似花瓣味酸,可见实物观察可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

2.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活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易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促使他们探索事物的内涵或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媒体,把干涩的文字演绎成活动画,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如把通话或寓言故事《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变成好看的动画片,通过画面,学生不仅能清楚地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还能了解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意志品质,等等,这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揭示的深刻道理。对于描景抒情的文章,如《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当学生观赏姿态万千、险峻挺拔的奇山,碧如翠玉、清可见底的秀水,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茫茫林海,色泽鲜艳、穿梭如云的西沙群岛,怎会没有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插入表演,快乐学习

池水如无清泉注入,日久则浊。同样,沉闷课堂气氛会让学生感到压抑、烦躁或困乏,没有良好的课堂气氛就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影响。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是教师常常深思的问题,教学中不妨多搞些小插曲,既可调节紧张的气氛,诱发激情,又可提高教学效率。如语文教学中的角色对话,故事演讲,知识竞答,才艺展示,等等,绘声绘情的对话能活化人物形象,质疑问难,由发现疑难到思考解答,由争论到达成共识,气氛活跃了,问题解决了,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了。教学中,才艺表演的插入更是锦上添花。如在《蜜蜂引路》教学中,为体现列宁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一幅由房子、山径、花丛、蜜蜂组成的画面,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美术才能。而一段悠扬的笛声,则展现了《艰苦的岁月》中老战士刚毅乐观的精神世界。一段优美的小提琴独奏让学生们感受到贝多芬在清幽的月光下,漫步莱茵河畔,聆听盲兄妹演奏时内心的澎湃激情,学生们惟妙惟肖的高声叫卖《苦柚》会让你仿佛置身于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商易市场。有的学生模仿抓耳挠腮、龇牙咧嘴的猴子,紧张笨拙的黑熊,以及胸有成竹、小心沉稳的山羊,《精彩的马戏》简直让人笑破肚皮,试想,在积极的活动参与中,谁还会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呢?

三、诱发好奇心,让思维自由飞翔

课本内容是前人认知经验的总结,是认知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抛书本知识之“砖”,引学生创造性思维之“玉”。如果鲁班一味重复师傅所教的木工,世上就没有雨伞和锯子;如果爱迪生仅仅满足于油灯的光亮,则今朝城市夜景中哪会有五彩霓虹?如果莱特兄弟仅仅停留于对鸟类飞翔的羡慕,则哪来的飞机,飞船搏击长空……事实证明,人类的好奇心越强,创造性就越高。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明确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这重要的使命,教师具有长信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以书本知识为源,诱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创设广阔的空间,让思维自由飞翔。比如,在教学《画风》时,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文中的李卫、小艺、丹丹分别是怎样画风的。然后,自己动脑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把“风”画出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画了飘飞的黄叶、旗帜、纸片、风筝,有的画出了斜斜的炊烟、雨丝;有的画出了散乱的头发、弯腰的小树……孩子们的想法异彩纷呈。

续编故事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在教学《鼓励和乌鸦》之后,让学生联想:“乌鸦受骗后十分气恼,第二天它又找到了一片更大的肉……它还会上当吗?”有的学生认为乌鸦吸取了教训,任凭狐狸如何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也毫无动摇,有的同学任务乌鸦学聪明了,遇到狐狸后,它先把肉片挂在树枝上,假意唱歌稳住狡猾的狐狸,却通过歌声引来早已约好的猎狗吃掉了狐狸……这些续编的故事,不仅情节生动有趣,而且合情合理,让你不得不佩服孩子的想象力。

第8篇:画龙点睛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速写;速度;流畅;神态,画龙点睛;肌肉;骨骼

速写,通常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快的速度概括地表现、记录生活中所见所感的一种绘画方式。它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速写与素描一样,是绘画艺术的基本功,但速写又有别于素描。画素描所用的时间比较充裕,对象又处于比较静止的状态,画时可以从容观察、深入刻画。速写却相反,画速写所用的时间较短促,对象有时甚至处于瞬息变化的状态中,画速写时须快速敏捷地感受对象的整体关系,捕捉对象主要的特征并简捷概括地进行表现。速写艺术从题材上分有人物速写、建筑速写、风景速写、动物速写等。而人物速写则是速写艺术中的重中之重,是每一个绘画者的必经之路。人物速写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使我们善于捕捉生活中人物美好的瞬间,能培养我们的绘画概括能力,使我们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画出人物对象的特征,能提高我们对人物形象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能探索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能为以后人物绘画的创作收集大量素材,一幅好的人物速写本身就是一幅完美的艺术品。

速写要注意速度。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速写和慢写。二者之间是有着很大区别的。打个比喻,速写像写草书,慢写像写楷书。孙过庭在《书谱》中写到:“草贵流而畅”。流畅是草书的特点之一,流畅与运笔速度有关,速度越快,笔划越流畅,越能造成气势.越能显示飞动的神采。wwW.133229.coM他跟速写的道理是共通的。相传唐代的草书大家怀素和尚以写“狂草”出名。前人评为“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他在写传世名帖《自叙帖》时是这样描述的,“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细品《自叙帖》通篇七百字,一气呵成,运笔纵横,气势逼人,神采飞动,可见其运笔迅疾,一气呵成,迅疾骇人,造就了一种旋风骤雨,神采飞动的气势。速写也同样贵在求速,一气呵成而畅快淋漓,画慢了反倒会出现拘谨不流畅的缺点。我们试举几个例子:史国良是人们熟悉的人物画家,史国良作品中的人物造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流畅,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著名女画家周思聪曾感叹说:“史国良一个星期画的速写比有些画家一年画的还要多”。徐悲鸿先生擅长快画速写,并且多次救了他的“场子”,在他的一本册页中他用钢笔速写画了泰戈尔和甘地,表现的是泰戈尔和甘地会见时的场面,当时台下聚集了大量的记者和民众,徐悲鸿也在其中,在人潮拥挤的夹缝中以极快的笔触将两伟人会见时的场面记录下来,使得这件速写具有了历史的见证意义。在此之前,徐悲鸿也为甘地画了张速写,那是他与甘地第一次会面时所画的,当时徐悲鸿本想让甘地坐在山石上以衬托他的性格,但当他退后几步准备画速写时,不料身后的老百姓很快将甘地包围起来,有的儿童甚至骑在了甘地的脖子上。徐悲鸿不愧为一代宗师,以他敏锐的观察和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在瞬间完成了这张速写。甘地认为这张快速画成的速写为神来之笔,于是亲自为这张速写签了名。

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曾经说过:速写的任务就是捉住描写对象的一刹那,我们必须练出心灵手快的本领。叶先生经常在首都剧场的最前排画舞台速写,那是最见功夫的,当我们欣赏那简略而流畅的线条,微妙而准确的瞬间动态的传达时,是令我们沉醉惊叹的。

第9篇:画龙点睛的故事范文

一、扣题照应 画龙点睛

演讲的标题是其内容的高度概括,演讲中应在适当的时候照应标题,这在演讲中往往能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扣题照应可以使演讲的内容向标题聚拢,指向更加明确集中,也可以使演讲的主题思想得以突出和升华。例如,19xx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纽约勃克莱博物馆公共教育协会的演讲《我也是》,标题设置悬念,引起听众的好奇心理。演讲中,马克·吐温猛烈抨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对中国人民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如果他们都能回到老家去,中国这个国家将是中国人多么美好的地方啊!……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站在一起的。是爱国者,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主张要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因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的国家。在这里,演讲者照应标题,画龙点睛,使听众解开疑窦,在顿悟后的释然中理解了演讲者的深意。

二、首尾照应 大开大合

在演讲中,开头埋下伏笔,结尾再来照应,可以使演讲的结构曲折跌宕、大开大合,而且能使布局巧妙、眉目清楚、重点突出、主题深化,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例如,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演讲《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开头讲了一个故事: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讲到这里,演讲者荡开一笔,讲自己过去对这个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甚少,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季羡林、冰心等世纪老人的动人事迹,感受到老前辈人格的高尚,最后再照应开头的故事: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由于演讲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技巧,前呼后应,大开大合,使整个演讲内容高度集中,结构严谨缜密,浑然一体,使听众对演讲主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引起了听众心中强烈的共鸣。

三、层层照应 一线贯穿

在演讲中,也可以先提出中心问题,然后紧扣中心问题层层进行照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演讲的主旨逐层深化,演讲的结构一线贯穿,演讲的气势在层层排比中逐步推向,还可以使听众在反复照应、多次强调中加深印象,对演讲主题认识更明确、更深入,从而使演讲更具有鼓动性和艺术感染力。例如,在王海滨的演讲《中国人来养活中国》中,为了驳斥外国人的“21世纪中国将丧失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的观点和回答“谁来养活中国”这一问题,演讲者推出以下排比段:“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升起的太阳,我想站在长城上高声呼唤:中国自己能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想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山巅,面对黄河长江传出我心中的呼唤:中国农民能养活中国……

“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想在大水法的残骸前跪倒,抓把泥土,写下我们共同的宣言——我们就能养活中国……由于以上排比段的层层照应,演讲才得以主题更突出、内容更集中、脉络更清晰、气势更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四、随机照应 前后勾连

在演讲过程中还可以随机照应,即前面谈到的问题,后面随时给以照应,使前后勾连,结构缜密,这有利于唤起听众的回味和联想,使演讲显得更自然随意,更容易贴近听众,打动人心。例如,许晓蕾的演讲《最后一片叶子》开头讲道: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人,想必还记得这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接下来,演讲者谈到人类破坏“绿色”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声疾呼要紧急行动起来,保护“绿色”,并以“那时,我们都会明白,最后一片落叶将带走人类的命运,也决不是危言耸听”“你可能问我,这一切还保不住你那最后一片叶子吗”“聪明的作家欧·亨利……那最后一片不凋的叶子,带来的是一个危亡病人的新生”随机照应“最后一片叶子”发表议论,这就使演讲前后勾连,浑然一体,也使演讲所揭示的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更尖锐突出。那寓意深刻的箴言,如警钟长鸣,时时敲击着听众的心灵。于是,整个演讲就因有了一股内在的灵动血脉,而显得新鲜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