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半期总结范文

地理半期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半期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半期总结

第1篇:地理半期总结范文

人教版7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1-2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3、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4、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6、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8、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2、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

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熟记一些常用的图例符号。

3、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相对高度: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

5、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2)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A、山顶:闭合等高线的中心; 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 D、鞍部:两个山顶之间; E、陡崖:等高线重叠。

(3)几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判读: A、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 丘陵: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

D、高原:边缘陡峭,地面坦荡;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8、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7、赤道横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大陆。

8、巴拿马运河划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苏伊士运河划分亚洲和非洲;白令海峡划分亚洲和北美洲;丹麦海峡划分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家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第二节 海路的变迁

1、海路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3、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板块间的基本运动方式: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

5、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7、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8、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9、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人教版7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3-4章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的特点:时间短、经常变化。

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3、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4、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6、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7、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2、能绘制气温曲线图。

3、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4、气温的分布: (1)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第2篇:地理半期总结范文

(一)、思想工作

1、班风、学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胜利的保证。全体师生都应高度重视班风、学风建设。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带头、榜样作用,切实搞好班风、学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要求:

树正气,以讲政治、讲纪律、讲学习为德;以关心集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乐;以积极向上,勤奋努力,成绩优良为荣。整个班级体班风正,显得朝气蓬勃。

良好的学风要求:

有理想,能够持之以恒的努力学习;有毅力,能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钻研学习,有方法,能抓紧时间,讲求效率,毫不懈怠地学习;有竞争,能你追我赶,人人争上游。整个班集体学习风气浓,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2、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领路人,班主任的工作直接相关一个班的班风、学风建设,至关重要。

班主任的工作做到“五要”:

班主任要深入教室、寝室、操场等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多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搞好班风

班主任要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每学期至少找每个学生谈话一次,对学生进行鼓励、鞭策和心理疏导,让学生“自知之明”。

班主任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班主任要适当组织主题班会,周末晚会等人人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调适学生的心身。(每周至少一次)

班主任要带领全班同学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每周二次,每次半小时),增强学生的体质,消除学生大脑的疲劳。

3、科任老师配合教育

全体教师均是教育工作者!科任教师在做好教学“六认真”的同时,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状况,通过学生课堂精神状况、作业质量、考试成绩等问题的表象,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诱导;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困难,让学生精神饱满来学习,斗志昂扬去竞争。

4、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培养

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对学习的成功、人生的辉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心理培训和心理疏导。

开设心理咨询室,请大学心理学毕业的教师尹超和邵成俊作心理咨询教师。

开展“对‘逆反心理’的认识和修正策略的教育”。

开设“克服心理焦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专题讲座(第五期半期后)

开设考试“应考策略”的专题讲座(“一摸”前)

开设“人际关系谈”专题讲座(第六学期初)

开设“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专题讲座(第五期半期前)

开设“如何填好高考志愿”的专题讲座。

5、学生身理的调适

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保证学生的饮食、住宿的安全和舒适。

家长为高三学生提供经济保障,适应改善高三学生的伙食

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适身心,消除大脑疲劳。

全体教职工均应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家长座谈会:

学校要积极寻求社会、家庭对学生教育培养的支持,高三拟开三次家长座谈会。

第五期半期后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明确对高三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特点及方法,明确子女升学应奋斗的方向,教育家长鼓励子女升大学,为子女提供精神鼓励和经济保障。

第六学期初(第五期一摸考试后)家长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抓保对象,了解学生状况,积极配合老师给学生添活力,增措施促效果。

第六学期高考填志愿前家长座谈会,指导家长明确对填高考志愿的认识,让学生填好高考志愿。

二、教学工作

思想工作的落脚点是搞好教学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搞好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教学工作。

1、时间安排

整个高三年级各科在第五学期半期前结束新课,半期后进入全面系统复习阶段。

各科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余地。

为了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教学,教师在解答近十年的高考题的基础上,在第五学期半期前解答四套“新课程”卷的高考试题。

2、做好“六认真”工作

教师要切实做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检测、评讲”六认真。

教师要有具体、规范的备课本。

要备好、上好复习课、练习课、评讲课。复习课要注重知识的条理、系统化。练习课既重知识、又重能力训练,题目的设计要有梯度。评讲课要统计采样,对错得多的题详讲,不平均分布力气,不管学生是否能做均讲一遍;对典型的错误要进行个案分析;要注意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引导,不照本宣科,这个题就是这个答案、就这样做或把重点放在运算过程式的讲评;要作“试题评讲”,对试题特点,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对试题的不足作概要介绍;对错误多的题类,要重新设计针对性训练

作业要批改,几尽力全批全改。要有错题本。做好学生错题记载,以便评讲或重新设计针对性训练。作业不能不改或很少批改、只作评讲,这样,没有针对性,无法提高效率。

辅导要落实到位,要定出“辅导对象,辅导时间,辅导内容”。加以落实,并做好“辅导对象、时间、内容、效果”记载。

检测要认真组织,严格监考,认真阅卷和评析。

要进行仿真性考试和训练,要锻炼学生的解题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计算机的准确性;特别要锻炼学生读懂题、发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努力钻研和分析题意,建立起条件和结论联系,解好综合题的能力和“韧性”。

半期考试后开始组织月考。师生均应把月考和三次模拟考试当作高考来对待进行心理素质、应考策略等全方位的锻炼。

3、集体备课

发挥年级教师集体的优势,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各科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做到同科“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进度、教学策略、教学检测”五统一,确保该科全年级的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4、办好“两类”辅导

为了遵循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原则,各班在狠抓基础的同时,以年级为单位,办好两类辅导班:尖子生班、中等生班。根据高考改革的方向,要达到辅导班应有的效果,实现高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辅导班应提升辅导教学的重心。

尖子生班,把他们全体作升本科大学的对象加以培养,主要培养他们解中高档综合题的能力。理科尖子生班(1——7班)由拟升本科以上的65名学生组成,此班命名为辅导一班。文科尖子生班(8——11班)由拟升本科以上的66名学生组成,此班命名为辅导二班。

中等生班,把他们全作升专一以上的对象加以培养,此班既重基础又重能力。主要培养他们解综合题的能力。理科中等生班由70人左右组成,命名为辅导三班,文科中等生班由60人左右组成,命名为辅导四班。全校本科按现状前130名,专一按前300名分类。辅导班具体安排如下: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化学

历史

生物

地理

时间

星期日晚

星期日下午

星期日下午

星期二晚

星期三晚

星期四晚

6∶20—7∶50

2∶20—3∶50

4∶00—5∶30

6∶00—7∶00

6∶00—7∶00

6∶00—7∶00

地点

辅导一班在初中部旧楼底楼第一间

辅导二班在初中部旧楼底楼第二间

辅导三班在物理实验室

辅导四班在化学实验室

教师可分工负责辅导内容,可适当复印有关辅导资料。(辅导教师按补课给待遇)

5、补拜科

确定补拜科的对象。找对象谈话,指出其拜的科目及其方面,分析原因;鼓励对象树立信心,确立奋斗目标;落实时间个别辅导,切实帮助。

6、增时间

学习的竞争,是时间、智力、体力、情商的竞争。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学习时间,是提高教学成绩的重要措施。

由于本年级使用新教材的过渡教材,同以往年级比,缩短了半个学期的总复习时间。因此,拟于第五学期后的寒假补课12天。

第五期半期后,通校生晚上一律上3节晚自习,于晚上9:40下课时离校回家。

中午强化学生休息睡觉,以饱满的精神来迎接下午和晚上的学习。

第五期半期后,住校生晚上从9:50至10:40加上一节晚自习。

三、教学管理

良好的管理是落实教育教学措施,超额完成升学目标任务的保证。通过管理出质量、出效益。、

1、认真填写教育局《高中毕业班工作手册》

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填册,来督促鞭策教师落实有关常规工作。

2、开好调研“五会”

(1)、班主任会

高三拟召开四次班主任会工作研讨会。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交流班级管理的经验,年级负责人提出对班级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2)、科任教师会

分科召开科任教师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和解决科任教师提出

的问题,指导科任教师搞好学科教学。

(3)、班科教师联系会

高三各班拟召开四次班科教师联系会,第五期半期后,一摸、二摸、三摸后。交流学生的表现情况和管理措施,协调各科间的教学;班科教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4)、年级学科负责人会

高三拟召开三次年级学科负责人会。

第五期初召开一次,了解各科教学进度等教学实际,对新课教学时间,年级集体备课,教辅资料的选用等提出要求。

第五学期半期后,召开一次落实各科复习计划及其相关工作措施。

第六学期初召开一次,听取各科复习进度、复习计划的修订及其相关工作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5)、学生座谈会

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收集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建议。

3、检查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通过听课、查资料、听取学生意见等形式检查教师落实教学“六认真”的情况,完成教学计划的情况,教学质量的情况。

4、督导

通过表扬、批评等手段,督促教师勤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学科的调查研究,具体指导教师搞好学科复习计划。

5、奖惩

第3篇:地理半期总结范文

一、古生物学和地史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及其演化的科学,它以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为研究对象,对古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生态、地史分布和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古生物学对了解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充实和提高生物进化理论;对确定地层的形成时代,恢复古地理、古气候,寻找沉积矿产和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地质问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史学是研究地壳发展历史的科学,它以地层为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下面三大方面:

(一)沉积发育史

地史学要研究地层沉积的过程和顺序,也就是要弄清楚地壳中的岩石,哪些是先形成的,哪些是后形成的,哪些是同时形成的,恢复岩石形成的历史。根据长期研究,人们发现沉积物按沉积的先后,上下有序:先形成的埋藏在下面,后形成的覆盖在上面,一层接着一层。据此,地质学家总结出:岩层在未发生倒转之前,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即下伏岩层较上覆岩层老。这一简单实用的规律称为地层层序律。但是,地层层序律只能确定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而不能确定岩层形成的具体时代,也不能解决不同地区地层的对比问题。古生物化石对解决这些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进化原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的。因而,不同时代就生活着不同的生物,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就含有不同的化石。年代越老的地层,所含化石的构造越简单,越低级,和现代生物差别越大;年代越新的地层,所含化石构造越复杂,越高级,和现代生物越相似。因此,同一地区不同层位所含化石各不相同,不同地区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则属于同一时代,这就是生物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和地层层序律是确定地层形成时代,研究地层形成过程的重要理论依据。

地史学也要研究地层沉积的环境,也就是要弄清楚地壳中的岩石,哪些是在大陆中沉积的,哪些是在海洋中沉积的,沉积时受到哪些地形、气候的影响。根据长期研究,人们发现化石和岩性能确定岩石的沉积环境。例如:某地层为深灰色石灰岩,含大量海生底栖动物化石,这套地层应是在浅海中沉积的;另一套地层为紫红色砂泥岩,含淡水双壳类化石和少量植物化石,这套地层则是在较干旱炎热的强氧化条件下的大陆环境中形成的。应用这种分析方法,可弄清地层的形成环境,确定各地史时期的海陆分布范围和古气候状况,重建当时的自然地理面貌。

(二)生物演化史

地史学要研究生物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中发生、演化、迁移、绝灭等现象及其原因。即从地壳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生物的演化史。在研究这些问题时,地史学与古生物学的侧重点不同,地史学强调生物出现、绝灭与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关系。故地史学在研究生物演化史时,具有严格的时间、空间概念。

(三)构造运动史

研究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分析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的时空分布规律,推断其形成时的构造条件,划分出不同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恢复地壳的构造发展史。

通过生物演化史、沉积发育史和构造运动史的研究,最终弄清地壳的演化史。这就是地史学研究的内容。

二、古生物学与地史学的关系及其分科

(一)古生物学与地史学的关系

地质工作中,要确定岩层的形成时代和沉积环境,就必须用到古生物化石;要分析地层剖面的沉积发育史,也必须用到古生物化石;要弄清地史中生物的出现、绝灭和演化规律,就必须充分了解古生物各门类的

转贴于

分类、构造、生态等。可见,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是地质学中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分支学科,古生物学是为地史学服务的。

(二)古生物学与地史学的分科

古生物学分为古动物学和古植物学,古动物学又分为无脊椎古动物学和脊椎古动物学。近几十年来,为了获得更多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寻找石油和煤炭,必须进行地质钻探,在有限的岩心标本中,要得知地层的地质年代和沉积环境,就需对形体微小的古生物门类或古生物体某些微小部分进行研究。因而,形成了古生物学的另一分科——微体古生物学。它包括微古动物学如有孔虫、介形虫、牙形刺等;微古植物学,如孢子、花粉,微藻等。此外,还有研究古生物与古环境关系的古生态学,研究古生物活动时留下痕迹的古遗迹学。现代海洋地质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古生物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十九世纪上半期,美国人史密斯(w.smith)及法国的居维叶(g.cuvier)建立了生物地层学,使地史学从一般地质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分支学科。但在十九世纪绝大多数时间里,地史学的研究内容偏重于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地史学的研究范围几乎没有离开地层学的范畴。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地史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下列一些分科。

地层学:主要研究地层的形成过程及沉积顺序,根据化石确定岩层的相对年龄,对地层进行划分和对比。这是早期地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沉积岩相学:根据化石类型,埋藏情况,古生态和沉积物的特征,来重建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沉积环境。

古地理学:根据各个地区古生物的生活环境,沉积物的性质及分布范围,分析各时代自然地理面貌和气候变化,确定出海陆分界线并绘出古地理图。

大地构造学:根据地层的接触关系,地壳运动的性质和规模,岩浆活动的特点,来划分地壳各个部分的演化类型及演化范围,以确定其构造性质及大地构造分区。

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地壳历史中最新阶段演变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对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和研究农业地质较重要。

岩浆活动史:研究地史中各种岩浆活动的先后顺序,岩浆岩的产状及形成时代。

从上述各分支学科可以看出,地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

三、研究古生物学和地史学的目的

第4篇:地理半期总结范文

第一: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间关于高考重要性的舆论压力的增加。一方面这强化了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的心理暗示,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尤其是“差生”)对于提高成绩的心理负担。

第二:高三阶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逐渐成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这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家长和老师教育的目的,生存竞争的压力和学习的意义,同时成熟刺激和独立的愿望与其自身不足的生存和负责能力的矛盾也会影响学生成绩的提高。

第三:社会和书本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判断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成绩,应对高考的挑战提供了可能,但现实社会中多元生存选择和学习本身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又使学生陷入困惑。对于学习基础原本薄弱的学生来讲,可能会走向厌学、弃学的极端。

如何发挥高三这特殊学期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不断的增强自信,提高学习成绩,是每一个高三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进入高三以来,我在学生的教育转化方面有两个阶段性失败的案例:

案例一:栽花成柳,学科学习方法指导缺位

学生刘X,女,父母离异、但性格温和大方,是我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学习一直很努力。高一、高二成绩却平平:语文、历史、政治总体在及格线上下,英语、数学、地理长期不及格,总分在420左右徘徊。

进入高三后该生更加发奋刻苦,积极主动,除生病外每天都是最早到班,晚自习后最晚离去,城区的她周末还留校学习,时间的利用非常充分但学习没有计划性而且效率也不高,并且该生在高三上期出现了失眠和间歇性头痛等症状,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针对刘佳在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我找她多次谈话,给她制订了较为科学的作息时间表,鼓励并监督她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同时分别与她的父母联系沟通,建议他们平时多关心她的生活和心理,要让她感受的家庭的温暖。

四次月考和“一模”、“一诊”考试总结分析,该生成绩的数学(总平均110分)有了很大的进步,语文、历史、政治平稳发展,地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英语却没有起色(总平均75分)总平均分470。这50分的进步主要来自数学成绩的提高,这和数学老师的教导以及原班长在课余时间在数学上给她的指导有关。但该生的教育和转化总的来看是失败的,因为学生的刻苦努力并没有实现较大的进步,而且在该生弱势的科目,英语和地理的提高上依然困难重重,因为据我的观察她在这两个科目还没有入门,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中她并不知道如何在这两个科目实现成绩大幅度的提高,时间和学科间的冲突也决定了她不可能为了提高弱势学科而放弃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过多的知识漏洞,使得她需要有该学科的老师悉心亲自的长时间指导,给她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需要来自家庭和老师更多的鼓励与关心让她感到温暖,学习充满自信;需要老师指导她更加理智的处理学习和感情的关系,实现更大的进步。尽管这在客观上有很大的困难,这对老师的要求非常苛刻,但是教导这样认真刻苦,懂事且有礼貌的学生对于每一个老师来讲再大的困难和付出都值得!

案例二:家教缺位,积重难返

学生邓×,学习基础较差,父母长期在外经商,除了给予充足的零花钱外,很少关注其发展。该生算是我班很“棘手”的学生了,除了对学习不感兴趣外其余的都很感兴趣,所以成绩很不好,很难有及格的科目,经常跟老师作对,破坏班级纪律,但他热爱劳动,热爱唱歌、电脑游戏、打架,但跟班级的同学关系还不错。

高一、高二几乎有一半的精力花在四处找他,与他谈心,跟他的父母联系上了。但他始终不为所动,进入高三依然我行我素,经常请假,即使在上课大多也是睡觉,或者在班级最后的角落里听歌、看杂志。

半期考试过后,该生申请退学,告别时的谈话让我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失败。他说:“这些年给你添了很多麻烦,很对不起,其实我不是针对你们和学校的,是我自己根本不想读书,小的时候是害怕父母打骂所以才在学校学习,现在大了,我是怕我妈伤心,所以才在学校忍着,可我很痛苦不想忍了,我老爸也没有读过很多书,现在照样是董事长,那些博士、硕士还不是要给我爸打工,我读不读书都能当老总,再说了不就是一张文凭吗,只要有钱,我想要什么文凭随时都可以……”我还能再说什么,道理我可以跟他讲很多,但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对一个家庭殷实的学生看来,今天我们为了升学而对他们进行的应试技能教育对于改变和提高他们今后生活并不会有什么帮助,反而在影响他当下的享受,让他感到生活的痛苦。

对该生所有的付出,看来都是白费,就提高成绩来讲是彻底的失败,但责任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担,该生各阶段老师的努力都应该有其意义和价值,但大多不是知识上的,比如该生敢于竞争,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也很关心父母等。该生以后的生活应该不会比他的同龄人差多少,尽管这可能跟我们今天的教育没有多大的关系。

案例一的情况,带有普遍性,案例二,很特殊,现在班级内不会再出现,也不希望再遇见。离高考还有115天,在新的学期要实现班级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升,从失败的教训结合现实班级的情况,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团结班级的5位科任老师,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细致分工,科学的制订学科复习计划;对学科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关心鼓励,耐心指导不放弃任何愿意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生活的学生。

第5篇:地理半期总结范文

教学调查――实施全面有效的评价

为了全面地掌握科任教师、班主任各方面的教育教学情况,除使用常规的教学调查,如单双周教学日志记载与上报统计;召开学习委员大会进行有关数据统计;召集各类学生代表座谈等外,每学期还单独针对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各设计了五个方面(教师测评:教学准备、课堂纪律、教学效果、作业批改、师生关系;班主任测评:到岗到位、班风学风、班级建设、管理成效、清洁卫生)的近20个小问题,考核评价科任教师及班主任教育教学情况。引导学生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公平公正填涂机读卡,由教导处通过电脑对学生填涂的机读卡进行统计工作。这些经过统计得出的数据,一方面为学校全面评价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教育教学情况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及时返回给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让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对存在严重问题的班主任和教师,由教导主任、分管副校长、校长进行个别谈话,给他们提出其整改意见或建议,让他们快速调整好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其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网上评卷――实施高效有序的评价

我校地处四川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条件相对滞后,为了实现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先进的设备和强大的技术支撑。为了把学校做大做强,在短期内上一个新台阶,能够跻身于四川省一级示范学校之列,学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每个年级的各类型班级之间,开展有序的评比竞争。从2010年开始,我校引进了四川省高考网上评卷系统,顺利实现了期中期末及月考的网上评卷。网上评卷系统具有公正、公平、高效等优点,达到准确全面分析、科学评价、快速决策的考试目标,备受大家欢迎,但是其中的操作技术难以彻底掌握,所以又让很多学校望而却步。而我校坚决接受这一新事物,从而加大了网评硬件的投入,由教导处牵头,组织那些年轻而具有一定电脑知识的领导和老师进行认真的学习研究。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摸索出一套适合康定中学的科学、高效的网评方法,确保了网评工作顺利进行。于2012年我校正式成立了“网评中心”,由专人负责网评工作,制定了《网评室制度》和工作流程。现有3台高速扫描网评机、120台专用高配置的教师阅卷机和可扩容1间可容500人的多功能教室。每年级配备1名年级教务员和1-2名一般教师,这些人员完全熟练掌握了网评工作流程。网评室能顺利实现高初中6个年级同时网评的工作需要,从而使各年级各班的月考、半期、期末、高三诊断性考试的公正公平,同时很方便地获取了各年级、各班级、各学科、各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分析报表。这不仅为每次的考试分析会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撑,为学校快速掌握各年级、各班级、各教师的教育教学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为考试的各题、各知识点的得分指标给教师们带来评讲试卷的方便,还为取得教育教学最终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的网评工作,已深入人心,爱不释手,真正实现了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目标。

绩效考核――实施全员参与的评价

每年的绩效考核工作,很难操作,更是令各学校校长们头痛的事。自从我校实施了绩效考核的改革之后,这一难事就迎刃而解了。我校的绩效考核除考虑一些硬性的量化指标外,还认真考虑了全员参与评价打分的重要因素。这一评价打分举措,要求所有学生给相应的教师和班主任评价打分、同年级教师间评价打分、学科同行之间评价打分、行政领导间评价打分、后勤职员间评价打分、行政给教师和后勤职员评价打分的全员打分方式进行高效量化。使用《绩效考核系统软件》进行快速准确统计,算出总分,由总数进行裁定,获得公平公正的考核结果。这种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充分调动了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班主任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了教育教学的高效率,收获了中考、高考不断刷新纪录的高效益。我校的《康定中学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在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评价上实现了量化考核、电脑统计,居于全省领先水平。

工作量核算――实施精准细化的评价

以月为核算单位,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工作量的精细化评价。主要表现在:1、毕业年级和非毕业年级的评价系数不同;2、晚自习课与上下午课评价系数不同;2、不同学科评价系数不同;3、同学科又分高考和非高考的每节评价系数不同;4、班额人数、住校生与通校生人数评价系数不同;5、行政人员、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兼职人员评价系数不同;6、网课班每节与非网课班每节评价系数不同;7、上课教师每节与代课教师每节评价系数不同等。我校制定的《康定中学教职工岗位工作量核定方案》,由于该方案涉及面广,人工难于操作,所以设计并运用《康定中学工作量核算系统》进行工作量的量化计算,实现了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

督学观课――实施高端水平的评价

为了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评价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除加强常规的教研组活动、师徒的帮带活动、新教师赛课活动、优质课大赛活动、示范课和展示课活动等外,学校还建立了学校《康定中学督导工作制度》,成立了督导室,实施了督学观课活动。督学由校级领导、特级教师、调研员、教导主任组成。每次观课不得少于3名督学和1名专业教师(部分教研组长、帮带师傅等),对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高端水平的指导、检查、评价;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改革发展目标,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好评价工作,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以“督教、督学”为工作定位,以严格要求、细致认真、实事求是为原则,以把握现状、控制过程、反馈结果,咨询参谋、评价真实为工作目的。督学观课活动采取了常态化、随时随听的观课方式,高效化、即听即评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涉及了课前准备、教案设计、多媒体运用、教学情感、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建议等各个环节,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班级设置――实施潜在竞争的评价

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基础相差较大的客观实际,我校实施了高效的班级设置模式,实现了分层次教学的管理模式。我校是成都七中的对口支援学校,现有15个高中直播教学网络班、6个初中录播式网络班。在直、录播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学到了成都七中的课堂教育教学经验,激发了教师自身的内驱力,加快了教师成长的步伐;也为学校构筑了强大有力的师资队伍,实现了文科或理科网络班内、重点班内、平行班内对照班对垒的教学评价模式。如高二年级文科网络班(2个)、重点班(3个)、平行班(3个),理科网络班(3个)、重点班(2个)、平行班(2个)。学校实现了“每类对照班的师资,采取老中青结合、师徒结合、同类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同类班不同教师上课但综合力量均衡的师资搭配;每类对照班的学生,在新生入学时以中考高考学科文理成绩和学生意向性文理科为标准,采用各科成绩相差最小、各班总分相差最少的正反s型模糊模拟分班的方式,运用了《康定中学均衡分班系统》进行电脑相对均衡分班”的班级设置和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无形中凸现了对照班班主任间、科任教师间的教育教学的竞争性评价目的。在每次综合性考试结束后,从各类指标中可以看出老中青竞争、师徒竞争、同类教师竞争、同类班主任竞争后的效果,形成了“差的,反思后想下次赶上;好的,总结后想下次更好”的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潜在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了竞争的评价目标。

年度表彰――实施多元全面的评价

我校每学年定期召开了常规的全校学生表彰大会。在本年度,表现突出的个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州级优秀学生干部、州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创三好积极分子、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优秀少先队员、特别奖、成绩优秀奖、学习进步奖、校内学科竞赛优胜奖等),表现突出的集体(省级先进班集体、州级先进班集体、校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进行了多元全面的表彰。尤其在每年级的大型考试如月考、半期、期末和诊断性考试等中,实施了学生多元全面的“龙凤成祥、领头羊、进步就是优秀、璀璨的明珠”4大板块的光荣榜表彰评价办法(将考试成绩、名次、学生相片等重要信息彩色打印成光荣榜,分发到各班级张贴表扬),充分体现了“适时跟踪、及时反馈、榜样示范、进步优秀、高效激励”的学生评价方式。

此外,我校还在年度教师考核中,采用了年级无记名投票统计、年度考核领导小组审核裁定等主要方式,实施了教师榜样引领的评价;在教师职称竞评中,采用了多级(学科同行、年级组、行政)打分统计、职称竞评领导小组审核裁定等主要方式,实施了教师优才优胜的评价,等等。当然,这些只是我校在教育考试评价中的一点新尝试,还有诸多急需纠正和改进的地方,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深入改革,教育考试评价体系会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塑造学生人格魅力、培养精英人才的良好教育考试评价体系。

第6篇:地理半期总结范文

最近很多学校进行了其中考试,有的的人考得不好,失败乃成功之母,经历一次失败,就要懂得去反思,去找弊病。这样才有充足的动力去迎接下一次的挑战。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期中考试的总结与反思初三5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期中考试总结反思初三1时间似流水,学期已经过半,期中考试也已来临,而就是短短两天,期中考试也结束,我自信满满的走进考场,却垂头丧气的走出了考场,可这是为什么呢,为了能让下次的考试考好,我做了一次小结。

我数学一向很好,可是这次却考了那么点分数,翻开卷子一看,红红的大叉一个接着一个,看的我额头直冒汗,再仔细一看,这些题目没一道不会做的,不是计算错误就是审题不清,犯的竟都是低级的错误;而语文在基础题上居然扣了好几分,这让我心痛不已,下次考试之前一定要好好复习基础知识,而作文也扣了不少的分数,整篇文章苍白无力,像是在打流水账,可是我也很无奈呀,肚子里啥都没有,想写也写不出来,我不由暗暗后悔,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坚持每天写日记并增加阅读量;再看看英语呢,我就更是对自己无语了,这儿没加“S”,那儿忘记了问号,分数毫不留情面的被减去了,可是没有一题是我不会的,这都是粗心大意的结果,即使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我告诫着自己下次一定要认真检查,绝能再这么浮躁。

我知道这次考试老师和家长都对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却让他们失望了。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通过这次考试我也发现了自己不足点,俗话说的好,有失必有得嘛。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认真读题不仔细的坏习惯。我做题时总是只看了前面一半后边的要求还没看到呢,答案便已近写了上去,往往会使我失分。这也许和答题技巧有关系,但总之我在以后的考试过程之中一定要审题认真,仔细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此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习题强化。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旦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只怪自己平时上课听得不够认真,练习题做的太少。我绝不能允许自己再这样继续下去,因此,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汲取教训,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与生活之中。考试之前我要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问题,多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并且下次考试时一定要倍加仔细,绝不能再犯低级错误,绝不能让会做的题目再做错了。

期中考试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我还是有机会的。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加努力,一定不让老师和家长失望。而对于各科科目,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下一次考试,我一定会努力的考好的!

期中考试总结反思初三2经过一番努力过后,期中考试终于考完了,而我的期中考试成绩并不是很不理想。考过之后才发现自己错了很多不该错的题目,现在真有点后悔当初复习时没有找到方法。在班里面的排名也不是很理想。

考试过后的几天,我总结自己这次没有考好的原因:

一、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做作业的时候,我的字也很草,可以看得出我的心没有投入进去。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没有看清题目的“字眼”,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二、我准备不充分。无准备之仗很难打赢,我却没有按照这句至理名言行事,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例如说政治、历史、生物、地理就没有背好,有很多题目我不会做,都是乱写的。

三、没有解决好兴趣与课程学习的矛盾。自己有很多兴趣,喜欢打乒乓球等。作为一个人,当然不应该同机器一样,让自己的兴趣被平白无故抹煞,那样不仅悲惨而且无知,但是,如果因为自己的兴趣严重耽搁了学习就不好了,不仅不好,有时候真的是得不偿失。所以要合理安排娱乐与休息之间的关系。

以后我要养成以下几种习惯: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首先,在考试的时候,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爸爸曾对我说过:“考试时先找简单的做,难的先空在那儿,因为如果先思考难的题目话,简单的题目就没有时间了。”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我想:如果做到了这些,考试一定会考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决心:平时锻炼自己,强迫自己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做家课作业时,字要写的规范;并学有余力地积极发展兴趣爱好;考试前做好充分准备,有一句话说的好,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这次失败了,并不可怕,只要总结方法,准备充足,我相信,在下次考试中一定能取得辉煌成绩!

期中考试总结反思初三3这次考试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或许是期中考试考得太好的缘故吧,毕竟那样的成绩,整个初中阶段到目前为止只遇到过两回,仿佛中了彩票似的。期中我足够幸运,但期末就没有那种运气了,甚至运气还更糟糕一些。这次期末考试,由于我已经初三了,所以初三的期末考试提前了一个星期。原本就没有多少复习的时间,现在时间就更少了。我个人认为,初三的学习就好比一列火车,一旦开始行驶,就以很高的速度一直向前奔去,来不及回头,看窗外的风景。我个人本不是一个很迷信的人,但这次的预感却出奇地准确,这是巧合吗?考试前,爸爸出差去了,要等到考试后才回来。这意味着我只能孤军奋战,如果有不会的题目就再也没有人教我了,我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在我考试的那天早上,妈妈做了一个噩梦,她梦见我们家的房子全都倒塌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钢筋混凝土造的房子,怎么可能倒呢,何况我们又不住在一楼),但她没有告诉我,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而我考试那两天,突然发了急性肠胃炎,饭都吃不下去,每天饿着肚子去考试,而等我考试考好了,这种症状却又奇迹般地好了,实在有点诡异。以上的只是客观原因,主观上的原因影响的成分应该更大。我被期中的成绩所麻木,没有提早复习,等到我意识到的时,为时已晚,连学校的作业都应付不过来,更别提花时间去复习了。我在考场上头昏脑胀,不会做的错了,会做的也错了,所有考试考下来,除了第一门数学考得好之外,其他几门都挂了红灯,有点甚至创了历史新低。考完试后,我只是很麻木地看着小说,玩着电脑,无所事事。我尽力不去想考试,但我最终不得不去面对。比以往有所改善的是,我这次并没有过分伤心,我甚至没有哭(当然,我没有抑制自己想哭的欲望,只是心里已经麻木)。我问妈妈这算不算是一种堕落,但她却告诉我这表示我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我只能对她苦笑。考试并不是说每次都要取得好成绩,当然这也不是说成绩不重要,而是通过每一次考试,我们都能有所收获,在考试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期中考试总结反思初三4期中考试结束了,我也该对本次语文考试做个分析和总结。

我的语文成绩是78分(全班最高分81分),这个成绩非常不理想,是我期中考试7门课程中唯一一门没上80分的。

首先是选择题。共10分,我扣了4分,出错率是很高的。错的是“病句判断”和“成语是否用得恰当判断”。期中“成语是否用得恰当判断”一题是自己看错题目了;另一题“病句判断”是真的没弄懂,不会做。本来是不要加“事迹”两个字的,我把这个病句错认为没有病句的一项选了。看来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靠、不扎实。

第二大题默写。我因为有一个字不会写,导致最后丢分1分。下次要多看书,多默写,保证每次默写都要过关才行。

第三大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也丢了1分,原因是我的建议提得不够好,没有理解。

接下来是阅读题,分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两部分。

现代文阅读错得比较惨,总共扣了6分。主要原因是我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够,理解不到。以后要多做赏析,多阅读。

文言文阅读丢了3分,主要丢分在“翻译句子”和 “翻译词语”上。也是基本功不扎实,平时没真正理解。

最后是作文。这次作文我被扣了7分,算是扣得比较多的了。问题可能主要出在:一,我没有把格子写满;二,文中的好词好句不多;三,开头、结尾也不够精彩。

通过以上分析,我觉得以后自己要朝以下方面做好,成绩才有可能提高。

1、要多读书。

语文的学习主要在于多读书、多积累。通过读书可以多积累许多好词好句,这对我的作文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2、要对读过的文章反复赏析。

哪些好词好句用得好,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抒发了怎样额思想感情,这些读完书后都要思考。

3、对文言文要多翻译,现在考文言文阅读,很多题目都是翻译,每看一句文言文都要知道它的意思,要真正理解。

4、要细心。

有的地方因为看错题目而丢分真是太可惜了。

我相信,只要我按照上面所说的要求做了,下次考试一定能比这次考得好。

期中考试总结反思初三5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九年级的第一学期大半时间已经过去了。本学期进行了几次考试,基本上考查初三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情况,难度与升学考试试题相当,知识点比较全面,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几次考试,让我较为准确地掌握了本校初三物理教学的整体情况,为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指明了方向。为此我对我的前半期教学工作总结反思如下: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

2、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差。

死记硬背是学生的通病,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运用不够,致使有些开放性题、信息类题,学生不敢放手做,失分严重。

3、计算题的训练程度不够,导致本次考试失分严重。

4、上课语速太快,部分学生跟不上,没听懂。

5、教研活动参加的不够积极,没有充分发挥集体办公的优势,由于今年政教处安排的活动多我的课量相比较大没时间和其他同科同级科任老师交流,以自为政单打独斗,导致成绩相差很大。

二、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

上新课时要让学生确立正确的基本概念,有很多概念要举一反三,单元复习和总复习时也要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

2.重视物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

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发生过程。听了会忘记,看了能想起,只有做了才有可能真正理解。

3.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流畅,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解题步骤混乱。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叙述物理问题,必要时让学生当堂表达和交流。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的口头作业要检查。

4.进一步重视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挖掘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生产实际和相关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改变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资源包。

5.进一步重视纠错和补缺补漏教学。

对于某个问题,学生能够发生几次甚至十几次相同的错误,其原因在哪里?学生在第一次就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和方法。要重视学生原来曾经出错的题的复习,经常对表面上跟原来的题差不多,但实质上题目的意思已经有所改变的题进行适当练习,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定势而造成错误。

三、今后工作及打算:

1、多向教学成绩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惠老师学习请教。

2、多挖掘教材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多和其他同级同科老师多交流关注中考的最新动态等。

3、认真上课,做到每节都要有学案或教案。

认真批改作业,关心后进生的学习,及时做好教学总结和反思,增强教学的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责任意识。

4、做好自己所任教学班级的日常教学管理,三分教七分管,切实管好学生。

第7篇:地理半期总结范文

一、东亚发展模式概括

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东亚发展模式是指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方式和特点。在20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上半期,东亚国家的经济处于高速增长之中,东亚发展模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是,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东亚国家接连爆发金融危机,没有爆发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也存在与爆发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相似的问题,东亚发展模式似乎又变得一无是处。总结东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显然有助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人们对东亚发展模式已作了多种概括,大致有以下几种论点:

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是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体制模式”。即认为东亚模式是指近几十年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整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其最显著的特色是强力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和强大的导向作用。

3、“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现代化模式”。即认为东亚模式具有许多要点,包括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升级和调整的产业政策、温和极权主义与市场原则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强有力的政府公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合作,以及政府同企业界的密切联系与协调、技术引进及其特有的企业文化、较高的国民教育水平、倡导文化多元和民族文化的复兴,等等。

4、“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模式”。即认为东亚工业化地区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儒家传统是保持东亚工业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决定意义的天生本性。

5、“东亚模式”是一种“制度模式”。即认为“东亚模式”作为一种制度模式,其特征表现为东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是它们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政府理性地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并有效地予以实施的结果,制度是其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取得巨大成效的根本原因,但并没有指出东亚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东亚发展模式具有下述特点:

(1)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东亚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政府与企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例如,韩国政府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扶持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的发展,给予这些产业在国内市场的垄断特权,促使这些产业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企业集团,以实行规模经济的效益并与外国跨国公司展开竞争。

(2)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政府十分重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东亚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一方面通过优惠贷款、出口补贴等方式扶助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推动这些企业出口产品,以支持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另一方面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实行优惠的税收制度等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同时还从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或商业银行取得各种形式的贷款,以弥补国内投资缺口,加速国内经济的发展。

(3)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东亚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第3个共同特点就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东亚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起飞前都是较为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他们有着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但缺乏资本资源,科学技术水平也较低。在东亚国家或地区大规模地引进外资以发展国内经济时,伴随着资本而来的不是最新的技术而是发达国家即将淘汰的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不是高新技术产业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东亚国家或地区依靠劳动和资本的高投入来实现产品的高增长,从而走上了粗放型经济增长的道路。

二、东亚模式值得借鉴的经验

1、后发优势。东亚经济落后国家(地区)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后发优势,引进并模仿先进国家的技术,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这不失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理想选择。后发国家因其落后,劳动力价格低廉,已消耗掉的自然资源较少,可以引进先进国家大量的过剩资金,以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的稀缺。充足的资金与后发国家充足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相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的起飞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先进国家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阶段所难以具备的。后发国家通过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与装备,不仅可以替代有关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使工业技术进步过程大大加快,并避免有关风险,而且可能使其在相对更高的技术层次上开始工业化进程。

2、政府宏观干预经济。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世界经济中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使世界各国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防范风险的任务重大。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发展尤其需要政府的参与,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以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以我国香港特区为例,在东亚金融危机中,当国际金融大炒家袭击时,特区政府采取了果断的措施,不惜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汇市进行干预。这种举措似乎与香港实行的“积极不干预政策”相背离,但是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就没有金融市场的稳定。

3、对世界市场的积极参与。虽然美国市场对东亚各经济体的优惠具有个别性和冷战特征,但是不能否认出口导向战略所带来的重要意义。只有对世界市场的积极参与,才能了解市场的需求,并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获得本国无法在短期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4、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如“四小龙”中的新加坡,是个“海岛式”小国,没有发展农业的基础,缺乏自然资源。但是,新加坡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时就充分发挥了其地理优势,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使新加坡这个“袖珍国家”竟成了世界瞩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四小虎”与“四小龙”尽管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并非照搬某种发展战略,如印尼凭借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优势,实行“石油生产出口推动”战略,在20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能源危机期间,获得了巨额石油美元,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泰国则坚持“农业工业化”发展道路,实行以农业为依托,推动工业化的方针,用丰富的农产品换回建设所需的外汇资金,为经济起飞奠定基础。

三、东亚模式留给我们的教训

1、对外依赖不能过分。东亚后发展模式过分依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少数发达国家。一是出口依赖。东亚发展中国家 (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龙头是出口业,因此其对外贸易对后工业国家的依赖必然成为其重要的政策选择。可以说,20世纪八十年代韩国和台湾经济增长中的42%和74%完全依赖于美国的工业产品买主。“四小龙”和“四小虎”虽然都大力鼓励出口,但是产品较为单一,相互之间在产品结构上互补性较弱,带有明显的“依附性发展”的内在缺陷,因此不仅在个体上,而且在集体上容易受到世界市场变动的冲击。二是投资依赖。对后工业国投资的依赖成了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唯一来源。从战后至八十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的资金90%以上来自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从八十年代起,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只能依靠新的借贷来支付高额利息。三是技术依赖。东亚国家和地区对外引进技术的依赖性极强。东亚国家技术引进的来源是日本、美国、欧洲,其中日本是主要来源。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东亚国家对日本的技术依赖增强,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受制于日本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以信息技术开发为主的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而制造业生产出现过剩,使东亚国家日益膨胀的制造业面临出口竞争压力。四是教育依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从1995年以来,发展中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外流达到70%,无疑严重地阻滞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东亚国家(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本国科技和教育严重滞后,长期无法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结果,无论是高级技术人才还是熟练技术工人都严重缺乏。

2、外延式增长,生产力水平提高有限。东亚经济增长普遍依靠投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过度引进资金,普遍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工业化道路,而不是走依靠科技进步,以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道路。1970~1990年的20年间,“四小龙”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0%,而同期美国为53%,相去甚远。时至今日,这条工业化道路已经日渐穷途。

3、发展速度过快而造成“泡沫经济”。快速发展并不一定必然产生“泡沫经济”,只是在脱离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而过快发展时,才会出现“泡沫经济”。东亚一些国家(地区)在六十至八十年代曾先后出现快速发展,例如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中期的日本及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前期的“四小龙”的高速发展,还有八十年代东盟“四小虎”的高速发展。这些快速发展当时并未立即造成“泡沫经济”,而是后来某些经济领域或部门发展过快而出现不平衡发展时产生了“泡沫经济”,并发展到相关经济领域或部门难以承受时开始破裂,导致经济的某些领域或整体经济出现紊乱或衰退。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基本原因就是由于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的“泡沫经济”破裂,特别是“虚拟经济”膨胀、金融业不健全造成的。

4、国际市场的狭隘性与国内市场的开拓问题。酿成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最直接原因在于东亚国家国际市场的狭隘性,未能形成自主的技术工艺战略,以及对国外投资的单一依赖性,而外债偿还困难加之无法保持本地区大多数国家汇率稳定,最终成了引发金融动荡的根源。东亚国家(地区)长期以来忽视进口替代战略,忽视国内市场的工业发展,过度倾斜地发展面向国外市场的出口导向战略。

5、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与发展传统产业的关系。科技落后、人才不足是落后国家的主要原因。但作为落后国家,其比较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高科技产业对一国国际竞争力的贡献愈加明显。如,何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就成为东亚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但传统产业的发展与提高国际竞争力之间应当是循序渐进的,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只能埋下危机的祸根。如韩国为了早日跨入高科技阶段,大规模进行科研投入发展高科技风险产业,大量收买人才,但高科技又不能一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致使企业面临困境,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制度遭受重创。

第8篇:地理半期总结范文

班级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班级需要由班主任通过大量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培养而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集体。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年初中班主任年终工作总结_初中班主任班务工作总结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初中班主任年终班务工作总结一初二年级是整个初中教育承上启下的时期,也是学生各方面发展最迅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成人感日渐增强。但他们那依然比较幼稚的、不成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又往往易于导致其行为出现偏差。在这一时期,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控能力,使他们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并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通过各种途径给每位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增强其自尊、自强、自信的心理,避免因轻微受挫

或受外界消极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不求上进和学习下滑。

我在这一学期的班级管理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重申规章制度,对学生明确从严要求,对班级加强严格管理

本学期中始终坚持不懈地抓《中学生守则》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还结合本班特点,组织学生完善了一套有班级特色的规章制度。如《班级管理制度》、《班务工作承包制度》、《教室卫生和生活管理制度》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特别要求班干部要严格执行班级制度,要高标准、严要求。这样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就能有条不紊,便于对学生进行管理,促进学生自觉遵守校规。

二、常规管理有实效,班干部队伍建设有成效,学生的能力有提高

加强班级常规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培养班级核心;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制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加强了班内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实施,充分利用班团课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抓好学习、劳动习惯教育,端正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由班干部轮流负责填写“班务日志”,全体学生监督,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管理之中,提高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三、建立班主任与学生的双向信任

相互的信任为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与学生以诚相待,在教室里的双边活动中,在寝室里的关顾了解中,在办公室的谈话中,和学生畅所欲言,坦诚相待,使他们知道班主任处处在为他们设想,充分取得他们的信任。信任他们,则有益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

四、褒奖和斥责相结合,全面发展地看待学生。

表扬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使学生有成就感。批评对学生有鞭策和鼓舞作用。一旦发现好人好事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一旦发现一些不守纪律的人和事,及时进行批评,也进行小评论,激励学生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我们班主任必须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天空并非只有赏心的湛蓝,树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所以在教学管理上也要“百花齐放”。

2021初中班主任年终班务工作总结二一个学期很快结束了,在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顺利走过了一学期。现在就把一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一下。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对初一新生,必须先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素质,与其他班主任一样,经常性地加强对学生的集会,晨读、课间操,卫生清洁保持工作等督促检查,经常性、随意性地观察其他任课教师上课时学生的学习和纪律状况在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及时了解,关心、教育并且督促其良好的习惯养成。

我当班主任力争做到两点:

一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承认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努力克服固执己见,偏激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愉快的心理运动空间;

二是善待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对于优等生,不掩饰他们的缺点,积极引导他们扬长改过,努力使其达到卓越。我班的周琦同学各方面表现相当不错,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就是缺乏胆量,上课时很少积极发言。针对这一点,我找她谈心,帮她找原因并鼓励她大胆发言。在我上课时,有意找她回答问题,并适当给以鼓励,锻炼她的胆量。通过这样的锻炼取得了一定效。

二、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与班风,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活动。

班里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要件件落实如果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的话,就会力不从心,这时候就要发动班干部的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班级管理的主体,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值日班干部每天轮流等级考勤,维持纪律等,并利用班会或业余时间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另一方面,我自己也以身作则,努力做做事的榜样,勤跟班,使班风正,学风浓。

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如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各项活动,积极报名参加校运会,拔河比赛取得了第二名;20乘50接力第三名;广播操比赛第四名;语文课本剧表演三等奖,等等。这些集体活动都要学生齐心协力,一起来完成。

三,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爱心中与学生一道成长

老辈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所以平时我注意与学生交朋友,谈心,在学习上给予关心与爱护,在精神上给予鼓励与支持,使学生感到老师的温暖,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培养他们同学的友爱之情,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同学们之间亲如手足。

1、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打下良好基础。

2、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课业学习,而且要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良好习惯,增加社会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增长实际才干。

四、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学生。

学生与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的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为孩子在家里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做好榜样。

五、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如纽带作用。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意见,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道多教育学生,要有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六、存在的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

1.期末复习阶段后进生状态很不好。

以后要多注意复习阶段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思想教育。

2.学生尽管上课看起来似乎很认真,但是听课效率仍然不高。

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要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使班级更有凝聚力,把班级工作做的更上一层楼。

2021初中班主任年终班务工作总结三这一学期,从带文科实验班212班,到带地理平行班202班,经历了一个天上地下的变化,212班文采斐然,班级日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班干部工作主动,两个月里共举办六次成功的主题班会,班级基本实现了立班之处提出的“书香班级、自治班级、诚信班级”的目标。202班,基础分在全级26个班级中倒数第二,再加上13位音体美特长生的加盟,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面对弱班,怎么办?还敢提“书香班级、自治班级”吗?还能象带212班一样,把管理权放手交给学生吗?当我面对这61位难弟难妹的时候,心里充满了疑虑,坚持了一年多的日记也中断了。当然除了班级管理难度加大以外,教学压力也大了很多,由原来一周两、三节新课变为六节新课,天天上完课就得马不停蹄的备课。

弱班,弱在哪儿?成绩弱,不良习惯多,心理素质较差,认知水平较低。

弱班管理难在哪儿?现在深有体会:纪律难管,课难上,班干部难当。

怎么办?我们没有彷徨的时间,必须立刻行动。半学期来,思考未停,现在总结如下,且名之“弱班方略”:

一、仁者无敌:

管理弱班、乱班,软硬兼施者有,乱世重典者有。我的性格,妈妈早已给我下了结论,“对谁都好”,所以还是一贯的“仁者无敌”。我也知道,这些孩子(也已经17、18岁了,但我还是喜欢叫他们孩子)早已习惯了批评,习惯了冷落,最渴望理解、信任和交流,所以我不愿呵斥他们,即使是纪律很差的时候。我选择轻声慢语,选择理解和谅解的方式。第一天晚上我和学生们交流时说,“大家都不容易”,体育生一下课就得去训练,练的一身臭汗,美术生一下课就得去画画,画的满身油彩,音乐生也一样辛苦,我们一般同学,基础又弱,许多科目学习起来都很困难,我理解。不知道是不是这句话的缘故,第二天教导主任就打电话来,说有四个体育生一定要转到我班来,已经和主任磨了很久。还是我的性格,我立刻答应了。

体育生,这些一进班就把我们某些女生吓坏了要求转班的体育生,经常迟归教室、个别还上课睡觉、自习讲话的体育生,我也是一样的欣赏他们,鼓励他们,丝毫没有偏见。召集到办公室开个小会,解决一些问题,从没有大张旗鼓的批评过他们。

平时的管理,如果叫真起来,令人生气的事情就多了,所以有时候也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信每一个心灵都可以感化,相信我们的付出不会似水东流。在今年我的生日那天,202班的学生早已得到消息,在我走进教室时,一齐唱起了《生日快乐》歌。这已是今年第二次学生给我过生日了,上一次提前了20天,212班的学生弄错了日子。

二、干部循环:

进行干部培训,把在学校学生干部培训时的讲话又拿过来,给班级学生干部讲,讲当班干部的好处:一,提高能力:组织、协调、表达、策划;时间管理能力,统筹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储备管理经验,为未来的工作储备才能。二,训练思维:全面;全局考虑;周到细致,有条不紊。考虑到不同同学的感受,组织自己的语言。三,培育气质:领导气质,培养大气。四,提高修养:气度胸襟、包容理解,宽容,自信,责任心等等。讲当班干部的要求:热情、主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带头学习、维护纪律;公平对待同学;和谐相处,团结一心,形成合力。

干部循环,是我一直坚持的方法。寝室长每月一轮,宿舍卫生检查由各寝室长每人一周,班干部每学期一轮,给每个学生一个锻炼机会,让每个人都参与管理。当然,大家都做班干部,对于班级的管理和发展也是有长效的。一届干部轮换后,我就会给他们开个会,鼓励他们继续做班级的带头人,继续象干部一样严格要求自己。

三、培养习惯:

基础太弱,根源是学习习惯不好。因此从习惯入手,提出“慢慢培养好习惯”。

“慢慢培养好习惯”之一:课前准备。告诉学生,从现在开始,上课前先把书拿出来,笔记本、草稿纸、练习册等都拿出来,拿出来之后就预习。过了一段,基本能拿出来了,但预习还是很多人做不到,于是再强调。

“慢慢培养好习惯”之二:控制三闲。纪律方面最让人担心的就是自习,爱讲话。不能理性的控制自己的言行,就只能在低级的智慧层面上发展啊。

“慢慢培养好习惯”之三:早读。平行班的早读很艰难,通过调查可以说不读的原因个个不同,什么不会读啊,没有人带头啊,怕读错被人笑话啊,没睡醒没精神啊,反正就是没想到不读书学不好就更不好啊。于是专门开一个班会,讲早读、讲读书,好像后来好了许多,一早来听到有人读书了。但现在又不行了,又得科代表带领才能读了。高二的学生啊,唉,一声叹息!

现实告诉我:习惯的培养是漫长而艰难的,明白了道理不等于就会行动。习惯的培养还会有所反复,但我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下学期,继续坚持,“慢慢培养好习惯”!

四、观察记录:

平时做班级情况记录,早读、晚修记录谁来得较早,谁来得较晚,谁讲话等,默不作声,不厌其烦,相信时间一长,结论就出来了,再说谁怎样就有根据了。好的现象也要及时记录。这些记录还是有学生会看的,本子就放在讲台上。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心里有数,谁谁怎样,有记录呢。有时也会根据科任老师的记录找学生谈话,该批评的批评,对待不足之处还是要及时指出才好。

五、亲自动手:

言传身教嘛,有些事亲自动手做一做,说服力强。比如宿舍检查,已经交代生活委员和轮值寝室长负责的,但有时我自己也去,每周至少会去查一次,也别是月初寝室长换届的时候。查出了问题,就有话说了。实际上等于告诉学生检查应该注意那些方面,同时给干部们一个警示:工作要到位啊,老师会看的。手把手的教如果能教好,我也愿意。

六、学生先行:

更多的事情还是交给学生先做。班干部不是谁一开始就会当的,不放手给他锻炼怎么能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同时解放自己呢?于是大事小事还是愿意先让学生来做。运动会报名,体育委员去做,但是就是找班长、副班长一齐帮忙还是报不满名额,女生差了很多啊。没办法,到了最后还得亲自动手。家长会的准备,正好赶上我要去外地开会,于是就安排学习委员准备“成绩分析”、体育委员准备“体育艺术节汇报”、团支书准备“老师介绍”,我自己则只准备“问题与建议”。回来后把学生的准备一整理,再请班长来个“班级概况”,于是家长会的准备齐了。开会也是学生打头,几位班干部把准备的内容一讲,一个半小时的家长会就

留给我半小时了。家长对于我这种锻炼学生的做法还是给予了认同和赞赏。体育特长生的管理让一位同学做体育小组长,有些事情、要求我就跟他说一下,请他传达,也避免总是自己罗嗦。

七、连接链条:

成绩弱的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有的学生,说实话,连我自己都信心不足。那是怎样的一种成绩差啊,语数外几科都在年级里数一数二啊。哪里是从高中开始的,也许小学就欠帐太多了。通分、配方还不会,英语最基本的语法也不会,单词记的十之二三,一句话,难啊。怎么办?只好提出连接知识链条。提议把初中的书,数学、英语和地理找回来,放在桌头,经常的看一看,把断掉的知识链条连接起来。加重语气说道:我知道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谁能够做好,谁就会受益无穷。提是提了,有几个人听进去我就不敢说了,但还是看见有些同学已经把初中地理书找回来,并开始读了。

八、目标激励:

让学生定个目标,期末考试的,未来的大学梦之类的。但有些学生不写,发下去的座右铭也是空的,或者根本就不往桌上粘。是怕实现不了吗,还是没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有些我也就不强求了,怕伤了自尊。给学生回复总结、目标时,我有的会写道:你有希望考上本科,努力啊。应该会有作用的,我自己揣摩着。

九、肝胆相照:

谈话的时间明显多了一点,有时甚至利用地理课前的一点时间(这本是我不赞成的做法),谈话的语气和内容可以说是掏心窝子的,虽然偶尔也较为严肃。长篇大论估计都没有用的,所以我尽量是片言只语。鼓励学生读书,鼓励屡战屡败的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鼓励内向的学生做做运动,和朋友倾诉交流,提醒天气转凉注意加衣,提醒树立高考意识,微笑着批评上课睡觉的学生,拖延返校的学生,尽量的掩藏我的生气和无奈。实在气不过的时候也发发脾气,多是纪律上的事情。

虽然辛苦,半学期还是过去了,月考还是取得了进步,尤其是地理、语文、综合进步较大,都正了十几分,数学也正了四分。艺术体育节上硕果累累,几幅美术作品参展并获奖,歌手比赛获奖,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和精神文明奖两面红旗,给班级增添了自信和活力。

弱班管理,一言难尽,方略有九,终难十全。心力不足,权做起点。敬请各位,给予指点。

2021初中班主任年终班务工作总结四本学期,我担任初一(25)班主任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政教处的配合下,尤其是在王小宁校长跟王诗江主任的指导帮肋下,在各课任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我较好地完成了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从事德育教学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半年来,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阶段:我做了如下工作。

1、开学前对学生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沟通。

与学生接触前,我认真查阅学生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做到初步了解。

平时还经常以电话方式加强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2、进行了校情、校史、校规的学习与教育。

开学第一个月,利用校会、班会对学生进行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德育目标的实施。

3、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寄宿生活。

一是从生活上的帮助,教他们如何整理内务,如何与同学相处,二是学习上的帮助,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进行各学科的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生活独立性,人际关系的处理,学习方法的掌握都有很大进步。

4、确立班干部。

开学第一个月,我根据小学的资料定了一些临时班干部,一个月后,老师对同学,同学对同学之间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确立正式的班干部。

第二阶段:我所做的工作。

1、班干部队伍的培养与完善。

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讨论班级管理情况,让他们自己制定班规班约,发现他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及时给他们指出,使他们逐步熟悉班级管理工作,自己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2、习惯的培养与规范。

我常与学科老师配合,与班干部配合完成良好习惯的培养和良好方法的培养。包括学习的习惯、卫生的习惯等等,比如我要求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准带食品和饮料进入课时,不准乱扔纸屑,读书时要立起书本,双手捧书,大声朗读。这样既对他们的眼睛有好处,又避免了他们一遍看书一边做小动作的坏习惯。如此等等。

3、适时的德育熏陶与心理辅导,进行以人生激励为主的励志教育。

我使用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制度规范人,以理念激励人的教育管理态度与方法。我常给他们读一些励志的故事,或者援引一些案例来对他们启发,有时还引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加深他们的认识。我常以真诚、正直、善良、宽容、大度作为对他们品行性格的目标来要求他们做人的规范。遇到同学间发生矛盾,我会跟他们讲道理,让他们很快握手言和。

4、以班级环境的布局美化、图书馆的建立、读书活动的开展来营造班级文化。

开展各种活动如演讲、朗诵、辩论、书法赛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校园、班级生活。

第三阶段:我所做的工作。

1、适时的学习态度与方法的引导。

刚来时很多同学都很放松,也不知道怎么适应初中的学习。为此,我们多次开展了以学习为主题的班会和学习报告会。比如“如何学好每一门学科”“如何适应新老师”等主题班会,学生很快掌握了学习方法,适应了初中多门功课的学习。

2、学习态度的激励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总结。

在月考中考前后,开班会主要由班上前10名学生介绍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心得体会,讲解他们的学习法宝,我们让每个同学明白,在初中里,要求他们不禁要勤奋学习、更要有技巧地学习,我们还充分利用黑板报,加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目的性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仅学好文化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各项技能培养。

在这半个学期以来我总结的不足与反思:

一、一开始的工作做得不到位不扎实,以致于内务的管理方面比较差,前半期综合评比比较落后。

二、自己的争强好胜心不强,所以学生对学校年级的各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竞争性也不足,以致于一开始各项活动成绩平平甚至落后。

三、对班干部的培养管理还不够,对他们的要求比较放松。导致班干部尤其班委的工作不够主动负责。

四、管理不够科学化,规范化,比较缺乏理性,靠灵感创意的居多,有些好的想法、举措不能坚持到底。

五、部分男生言行举止不够文明,在班里形成不好的风气。

下学期改进的思路:

一、加强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一批负责能干的班干部。

二、抓尖子生的培养,树优等生为榜样,让他们发挥带头作用。继续辅导学困生。

三、关注中等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方法,形成一大批乐学好学的群体。

四、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做到进一步细化量化。

五、大力整顿男生间说“粗口”的不良风气,使男生展绅士气质,女生显淑女风范。

总之,这个学期的工作使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能力得到加强。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有些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还做得不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今后,我将再接再厉,总结老班主任的经验教训,不断充实自己,争取做得更好。

2021初中班主任年终班务工作总结五本学期,为了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课程标准。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五个班,学生比较重视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生物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生物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第9篇:地理半期总结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及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带动了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然而,近10年来(“九五”和“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超出了正常的城镇化发展轨道。

自1990年代以来,在我国城镇化的背景、进程方面,主流的观点和主张是: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过度城镇化,而我国是“工业化超过了城镇化,城镇化滞后了”;②我国“农村人口太多,需要尽快解决城乡不合理的二元结构问题”。我国需要实行“快速城镇化”方针;③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在30%-60%之间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中国正好是处在需要“加速”和可以“加速”的时期。

1.“九五”和“十五”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我国城镇化以每年0.6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也就是说,当时每年城镇人口增加在1000万人左右。1993年,全国设市城市达到570个。应该说,这是大发展的结果,也是大发展的态势。1990年代中期,在大规模增加开发区和开发区建设空间失控的同时,大量增加了设市的数量。1993-1996年间是全国设市。

在“九五”计划中,部分省区市已经将大幅度提高城镇化率作为发展战略方向之一了。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2003年修订后的数据,1990-1995年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0.52-0.53个百分点,而1996-2001年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43-1.44个百分点。其中,1995年全国城镇化水平29%,1998年城镇化水平接近34%。这三年每年增加1.7个以上百分点。也就是说,每年全国城镇人口增加2100万人以上。这样的规模对于城镇就业、产业支撑、城镇基础设施供应以及资源环境有关因素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00年全国市镇人口达到4.56亿,城镇化水平达到36.2%。修订后的数据虽然存在争议,但是,1990年代后半期的城镇化速度应该是明显快于前半期。

2001年开始的“十五”计划又强调“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经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使本来已经高速行驶中的城镇化列车进一步“加速”。在“不失时机”战略的指引下,2000-2005年五年间,城镇人口又由4.56亿增加到5.62亿,增加了1.06亿,每年2100多万人。

“加速”已经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进程,使近十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出现了冒进态势。

2.出现相当程度的虚假城镇化和贫困城镇化

我国1亿多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根据2000年的五普和200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我国流动人口分别高达1.21亿人和1.47亿人,占总人口的9.55%和11.26%。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以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或农民工为主体,约占85%以上。据此推算,2005年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已高达1.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这群规模巨大的农民丁虽然在统计上已被计算为城镇人口或被城市化了,但他们在户籍上仍是农业人口,也不能享受政府为当地城镇居民所提供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显然尚不能算是真正的市民或城镇人口,更不用提他们仍在农村老家的家属了。因而,从城镇化质量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含有较大的虚假成分。

除了上述提到的1.3亿“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没有被城镇化外,43%的城镇化率也是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大量的撤乡并镇)、城镇辖区面积扩大而带来的结果。这些“城镇区域”的产业结构并未转型,缺乏产业支撑力,也基本上没有城镇的基础设施供应,实际上仍然是农村。

城市化水平应该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岗位的增加来决定。超出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能力的过快、过高的城市化,并不是由于工业化来推动的,而是由大量的失去土地的农民和人口的失业所造成的,是虚假的城市化和贫困的城市化。

在阿根廷等拉美国家,4.98亿总人口中有3.8亿人居住在城市,城镇化高达75%以上,与经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但是其经济水平只及发达国家的1/4,失业和从事非正规经济的人约占全部劳动力的1/2,超过1/3为贫困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住在“贫民窟”中,有约2000万人流浪街头,出现虚假城市化的“拉美病”。

我国农民工目前一般以非正规就业为主,收入水平低,居住条件简陋,存在“贫困化”现象。据2004年在武汉的典型调查,农民工一般是在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无医疗保险、无社会保障、无升迁机会的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从事城里人不屑干的“脏、累、苦”的工作为主。如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巾,农民工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农民工大多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区的“城中村”、简易房、建筑工棚或地下室等,居住环境简陋恶劣,与“贫民窟”相差无几。在其他一些发达的城市,如南京、杭州,外来人口或农民中有45%的人住在低矮阴暗的工棚或简易房内,在城市郊区边缘地区形成了新的“贫民窟”。

这就是说,在我国也出现了相当规模的过度城镇化。这是现阶段需要努力逐步解决的,更需要防止这种态势的进一步扩大。

3.城镇化的蔓延式发展和空间失控

近年来,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与“人口城镇化”出现大量水分因而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过快,城镇发展空间严重失控。这是“冒进式”城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与三次城镇化快速发展相对应,城镇建设用地也出现三次大规模扩张。自2001年开始的第三次过度扩张到了空间失控的严重地步。根据建设部门专家的数据,1991-2000年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每年平均增加1000km2,2001年在2000 km2以上,2002年上升到3334km2左右。沿海各省市2010年的土地指标在2001年已经用完。根据国土资源部门的数据,在1997-2000年期间,平均每年建设占用耕地为1800 km2;而在2001-2005年期间,该数量已增加至2187km2。因此,在过去10年间,我国各类建设滥占耕地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冒进式城镇化导致城镇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过度侵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各类建设占用的大多是优质耕地,而开发整理补充的耕地质量大多较差,占优补劣的现象极为严重。2004年度各项建设占用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72%;补充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仅占34%。建设占用的耕地大多数是平原地区或居民点周围的优质高产良田,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福建省、辽宁省、山东省等9个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地区;而补充的耕地主要多来自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其中大部分是旱地。我国光热水土条件好的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缺乏,再加上开发受生态保护的限制,补充耕地尤其是优质耕地的难度越来越大。耕地面积大幅缩减,将会引起我国粮食产量与消费量的缺口逐渐加大,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我国城市人均占地曾经长时期偏低。但10多年来城市人均占地已经很快达到1l0-130m2。这是大多数人均耕地资源比我国多几倍乃至十多倍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不能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城镇化。然而,由于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这个高指标并没有给大部分市民带来生活空间的普遍明显改善。

4.就业岗位的增加和资源和环境的支撑能力不能适应冒进式城镇化

城镇化进程需要与产业结构及其转型的进程相适应。我国这样发展中的大国,取得了20多年的高速和超高速经济增长。今天,我国基础原材料生产规模和部分制造业生产规模已经超过或大幅度超过10多年前世界上的生产大国。这是世界上没有过的奇迹。即使这样,近10年来我国城市的就业形势还是越来越严峻。其原因很简单:产业发展规模无法支撑这种冒进式城镇化对就业岗位极其巨大的需求。即城镇化大大超出了现阶段经济发展和产业的支撑能力。

我国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已经拥有庞大的基础原材料产业。经过若干年的快速增长,依靠这些产业的继续扩张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空间已经不大。这些产业的调整与重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城镇化和就业岗位的增加越来越依赖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巨大,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就业岗位就要求增加800-1000万。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也很难持续提供这么多的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国城市就业问题突出,表明城镇化速度和规模已经超出了产业发展及其规模的支撑能力。

众多的资源型城市的存在是我国产业结构的长期特点之一。据2002年的初步统计,全国有110个资源型城市,估计2030年将达到200个左右。这些资源型城市多数是有生命周期的,在今后某个时期将出现资源枯竭,城市规模不但不可能大幅度扩大,且会逐步缩小,少数还会衰亡。而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一般是不能逆转的。

经济全球化对城镇化过程的推动作用也将会逐步减弱。过去这些年,我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过程十分迅猛,特别是外商投资的大量进入成为许多地区快速城镇化的一个主要因素。然而今后,外资不可能持续地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外部市场对于城镇化的作用会下降。

近年来的出现的城镇就业问题,表明城镇化速度和规模超出了产业发展及其规模的支撑能力。有人以为“工业化超过了城镇化,城镇化滞后了”的主要理由是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中第一产业已经下降到10%左右。但是,在评价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时,不应该做出过高的估计,因为从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来看,第一产业仍然占45%。这表明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仍然有限,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虽然从主观上希望尽快解决城乡不合理的“二元结构”,城镇化速度越快越好,但快速大规模城镇化的实际障碍已经突显。

城镇基础设施供应以及资源、环境等,无法适应和匹配。城市要求大规模的电力、优质的能源和大型的集中水源作为支撑,人均能耗、水耗以及垃圾集中排放量都要比农村大得多。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缺水,大部分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垃圾围城现象突出,无害化处理率很低。近十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在给排水、环保等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但资源和环境的缺口并没有相应缩小。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过快,背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5.各国城镇化大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各国城镇化大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英国经历了120年(1720-1840),法国100年(1800-1900),德国80年(1785-1865),美国40年(1860-1900),苏联30年(1920-1950),日本30年(1925-955),中国22年(1981-2003)。苏联和日本在城镇化率增加方面是比较快的,除了在城镇化从20%发展到40%这个期间的总人口比我们国家现阶段少很多以外,他们都不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在达到40%的城镇化率后,又经历了50多年、10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到今天达到70%-80%的城镇化水平(率)。

上述国家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总人口规模小。而我国现阶段13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所要求的新增就业岗位比发达国家相应进程的要求高出10多倍到几十倍。城镇化率达到40%的主要发达国家,他们当时全国的人口数是:英国0.267亿(1840年),法国0.4068亿(1900年),德国0.4315亿(1865年),美国0.7599亿(1900),苏联1.1209亿(1950年),日本0.8831亿(1955年)。我国2003年城镇化率达到40%,全国人口12.84亿。也就是说,如果各国都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个百分点,那么城镇人口的增加规模:中国是英国的48倍,法国的32倍,德国的30倍,美国的17倍,苏联的11倍,日本的15倍。它们当时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镇化率需要提供就业岗位量仅仅是我国今天的几分之一、几十分之一。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的起步阶段平均每年增加只有0.16-0.24个百分点,加速阶段每年增加也仅达0.30-0.52个百分点。欧美各国城镇化的进程值得人们认真的总结。了解它们这些国家城镇化的背景、驱动因素和进程,再比照我国今天的具体国情,可以清楚大大超过它们的发展速度是不可能的。

6.中国需要循序渐进和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

6.1城镇化速度不能很快

上述已经强调,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然是长期的积累和长期发展的渐进式过程。何谓渐进式发展城镇化?就是根据城镇产业的吸纳能力,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城镇管理水平提高的程度,逐步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

总结以往城镇化进程的问题,有利于人们确定今后合理的城镇化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高需要长时期的努力。体现社会财富的城市在公用设施以及“软件”建设各方面要赶上发达国家的程度,对于人口特别众多的我国,难度是可以想象的。

根据前几年有关专家的计算,今后城镇化率按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预测,2020年将达到57%,城镇总人口8.28亿。年均增加城镇人口1811万人。农村人口只有6.22亿了。他们还计算了在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下城市发展的巨大压力。根据上述分析和总结,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已经不是“压力”问题,而是不可能了。

与此同时,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应该有所差异。各地区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发展目标,不能在城镇化率和有关城镇发展指标方面进行盲目攀比。

6.2城镇人均占地必须实行低指标

我国城镇人均综合用地标准应该符合国情。我国不能走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那样蔓延式城镇化发展道路。2000年,中国的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7%,是澳大利亚的1/30,加拿大的1/19,俄罗斯的1/9,美国的1/8。近年来,这个比例在进一步下降。

1980年代末,我国人均可持续发展财富(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下列国家的比例:澳大利亚的不到1%,日本的1.2%,美国的1.6%,韩国的5.4%,巴西的14.0%。“财富”包含三个因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这是世界银行当时的数据。当然,现在中国人均可持续发展财富当然成10倍地增加了。即便如此,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是相对处于较低水平。当然这个计算指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说明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

东京、香港等城市的经验值得人们宣传和参考。东京、香港均采用高密度、集约型发展道路。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和国际大都市,虽然承担国家政治功能和国际性机构服务的功能,其人均用地也才只有78.7m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土地总面积1068km2,760多万人,地形多山,城市建设用地大约210km2,人均建设用地才35m2。而在这样的标准下,它们依然保持了很高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城市。那种认为用地不气派,城市就没有竞争力,就不能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的决策者和规划者,需要转变理念和标准。建议以人均60-100m2作为我国城镇综合用地的适宜区间。需要根据人口、经济密度和人均耕地等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划分若干大区并确定它们的适宜控制指标。

6.3在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建设好广大农村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一方面是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城镇就业岗位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享受城市文明;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建设好广大的农村,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来缩小城乡差异。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是我国最适宜的选择。鉴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城镇人口就业压力巨大,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饱和的基本国情,城镇化率的目标不一定非要像发达国家一样达到70%-80%或更高。

也许,我国城镇化的进程需要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即使我国建成了发达的现代社会,城镇化是否能够或者说是否应该达到发达国家的比例,也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的。

6.4一定要实行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原则

在城镇化的资源占用和人均资源消耗方面,中国无法效仿西方发达国家!也就是说,在我国,在社会发展的资源占用方面,相对于当今发达的西方国家,永远要过相对节俭的日子,即使到了高度现代化之时。

各个不同区域还应该有很大的区别。考虑这种差别,划分大区域的原则是: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演进的速度,经济全球化的规模和发展潜力以及在全国功能区划中的地位(是否优化开发或者重点开发,或者是限制开发以及禁止开发)。那些产业规模大且演进升级快的地区,或是优化开发或者重点开发的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当然可以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