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劳动保障范文

社区劳动保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劳动保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劳动保障

第1篇:社区劳动保障范文

一、“三个到位”打基础,为网络平台建设提供扎实的硬件保证

一是建设资金到位。市委、市政府对社区平台建设从资金上予以保障。去年以来,我市先后拿出2850万元改造新建社区工作场地,专门拨付150万元专项经费加强社区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市政府按每个服务所(站)每年1万元的标准,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安排工作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市政府每年还拿出部分资金,视各街道社区平台工作的实效给予奖励及经费补贴。

二是网络设备到位。首先为5个街道(乡镇)、15个社区配置了电脑、电视、触摸屏等信息网络设备,采用宽带方式与市劳动力市场联网,实现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在社区同步。经过两个月的运行,在社区设立的劳动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为此,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又出资100万元,为100家社区配置了电脑、彩电等信息设备,社区配备了信息查询触摸屏,使我市基本搭建起了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化平台。

三是操作人员到位。我市面向全市下岗失业人员、退伍战士、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公开选拔社区专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特别是将微机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考察。全市1588人报名竞争,经过业务笔试、微机操作考试,择优选拔录用129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98,并全部熟悉微机应用操作。工作人员上岗后,劳动保障部门还专门组织了三期微机操作知识、社区就业信息网使用等内容的培训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二、开发应用软件,为四级网络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一)形成四级网络组织体系。市劳动保障网络体系的组织形式分为四级,即以市中心劳动力市场为主,四城区劳动力市场为辅、182个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服务所(站)为延伸,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劳动保障城域网。

(二)通过城域网实现互联。由我市中心劳动力市场提供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一台VPN(虚拟专网)服务器,数据库作为全市的数据中心存储全市的社区就业信息,VPN服务器通过光纤连接到互联网,乡镇、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通过ADSL宽带或拨号上网的方式连接到互联网,然后通过市中心的VPN服务器认证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网。

(三)开发社区信息平台专用软件。我市开发了社区平台专用信息管理软件。各级劳动部门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网进入社区数据库,查询了解所属社区每一个人的相关信息。各社区可通过市劳动力市场的VPN服务器进入劳动力市场内部网,运行软件,将相关信息录入存储到市劳动力市场的数据库中。同时可以从劳动力市场网站下载最新的就业信息和政策法规,通过彩电或触摸屏向社区居民公布,或者由社区信息员将劳动保障信息送到居民家中,以实现全市信息的共享。同时,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的应用整合了分散的信息资源,促进了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加强。

三、“五项服务”进社区,使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功能

(一)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基础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库。从去年开始,我市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情况进行了普查、登记。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逐门逐户将18.5万份调查表分送到辖区每户居民手中,一户一表一卡,对社区居民的就业状况、培训就业愿望、经济状况以及享受城市低保情况等进行了登记,并建档建卡,纳入市劳动力市场信息数据库统一储存,全市共享。

(二)实现对失业人员社区网上服务。去年,我市将花园西路和青山湖两个社区确定为失业人员社区管理服务试点,将失业人员的管理、享受失业保险的按月审核、党团关系、计生服务等职能交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经过试点很受失业人员的欢迎。今年,利用社区就业服务网络将市直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开始全部移交到各社区,这样做既方便了失业人员,又强化了社区的服务功能。

(三)及时传送相关信息,促进岗位信息与求职者实时对接。一是及时传递最新劳动就业政策信息。今年以来,市网络向社区居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101个,每天滚动播放10次,社区居民有5万人次收看了政策。二是充分发挥社区资源共享作用,及时提供市内外就业信息。截止到10月底,全市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共开展各类“社区就业招聘会”活动281次,3.3万人次参加,推荐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786人,登记免费培训2142人。各社区组织下岗失业人员集体参加今年9月28日全市劳务集市,就帮助2006余名下岗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用工协议。三是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办社区就业实体112个,家政服务队16个,治安联防队32个,社区卫生保健站12个,各社区还通过承包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保安、保洁、家庭护理、搬运、装修、清运垃圾等服务性岗位,使5000多人实现了就业。

第2篇:社区劳动保障范文

2019年,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在坚持以人为本,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下,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各项硬件、软件设施基本完善;进一步努力扩大新增就业岗位,多渠道的开发就业岗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劳动者合法权益等各种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完成长效管理机制。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

1、以扩大就业为中心,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岗位16个,新增就业人员18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人员2人,“4050”人员8人,城镇新增登记失业人员13人。

2、再就业培训。培训下岗失业职工人4次,创业培训2人,培训合格6人。

3、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我社区有下岗失业人员129人,其中下岗人员57,失业人员72人,我社区2019年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0本,累计发放62本,有 5名下岗失业人员凭借《再就业优惠证》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从事个体经营,劳动、工商、税务、卫生、防疫等部门累计给予减免税费,累计减免税费金额3.5万余元。

4、社会养老保险是保障广大居民群众晚年安定、幸福生活的前提,我们大力向社区内的经营业主宣传社会保险扩面知识,督促经营单位和个体户者参加养老保险,促进社会保险的扩面工作现阶段,经我社区督促、代办,社会养老保险人员有54人。

5、对辖区内600名(含外地)离退休人员进行了分类整理,造册建档,帮助他们较早的完成2019年度退休核查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庆“七一”汇演、重阳节手工艺品展等活动,使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是劳动就业压力大。大龄就业群体、农村劳动力和新增加的应届毕业生,使我社区就业问题难度加大,特别是年龄偏大的“4050”人员就业困难,我们感到压力很大,前景不容乐观。

2、是劳动力培训力度不够。我社区劳动力本来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又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对劳动力培训尚不普及,致使外出务工人员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

3、是择业观念有待改变。有些如送报纸、送水、送煤气等工作不愿意做、不想做,劳动者自身又无技能特长,致使就业渠道变窄,加大了再就业工作的难度。

三、今后得主要任务是加大力度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2019年,要以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和社会保险援助为重点,促进再就业、努力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

1、是扩增就业岗位。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可以鼓励支持辖区有创业精神得下岗失业人员,实现项目带动就业,还可以通过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

2、是加强就业服务。要以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通过对下岗失业人员多层次、多类别的培训,真正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素质和再就业能力。要以方便求职者为宗旨,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一步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各类求职人员及时提供 “一条龙”、“一站式”综合系列服务和上门服务、即时服务、跟踪服务、承诺服务。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结对帮扶就业、能人带动就业等多种方式,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

劳动保障工作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面推进我市劳动保障工作,为全面创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第3篇:社区劳动保障范文

一、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2010年虽然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产生了很严峻的影响,但是在黑河市政府的积极政策的引导下,鹿源春社区的就业情况基本保持稳定。

1、2010年全年共新增下岗失业人员388人,去年截转88人,共有384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完成年度任务的 1.48 %,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1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3%,控制在规定目标以内;其中有128人实现了省内、国内和国外的劳务输出,比2010年增长2.41%。

2、领证人员就业285人,比2010年的223人增长1.28%。

3、2010年公益性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8人,2010年增长到52人,增加了4人。

4、积极采集用工信息302条,提供岗位个数522人次,切实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有效服务,全年本社区有311人办理了求职登记,309人在社区的帮助和指导下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5、建立就业困难对象动态管理台帐、下岗失业人员档案,将就业困难人员及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录入电子台帐,实行一户一卡动态管理,定期跟踪走访或电话回访,及时更新资料,掌握他们的第一手资料,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

6、小额担保贷款是帮助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现自主创业的有效手段和政策支撑。为确保贷款真正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帮助,在工作中,我们仔细审核贷款人员是否符合贷款的资格以及证件是否齐全,向不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详细说明情况。市直单位有40人,区直单位有20人由社区推荐参加创业培训,为小额贷款能有效促进创业增强知识基础和动力源泉。今年我社区黑河市共有60人,爱辉区有31人取得了小额担保贷款,为他们创业及扩大创业规模提供了资金支持。

7、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工作是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实现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关怀,使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为了更好地落实这项惠民政策,我们在10月6日开始办理这项工作之前就做好了详细的准备工作:首先利用社区优势通过社区宣传栏和社区博客通知;其次制作领取社保补贴时间的便条,方便下岗失业人员掌握准确的领取时间。在办理的过程中,我们两名工作人员本着对下岗失业人员负责的态度仔细审核,认真填表,耐心告知领钱时间、地点、需携带证件等注意事项,并录入电子台帐,全年共为517人办理了社保补贴。

二、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1、以十六大提出的“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目标,在2010年2月份开展了“劳动保障政策宣传月”活动。我们针对社区“4050”人员多、失业人员多的特点,此次宣传活动主要面向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帮助他们释疑解惑。我们为此次活动精心准备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资金扶持政策》、《国家新的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知识问答》等若干法律法规。向前来咨询的人员免费发放宣传单,并为其解答疑问。对有就业愿望的人员我们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同时,为提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充分做好再就业准备,我们还向他们推荐免费培训,积极鼓励失业人员转变观念,克服“靠、等”思想,努力增强实现再就业的本领。

2、2010年7月30日,社区在关于宣传落实“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的工作会议结束后,马上行动起来,共印制宣传单310份,张贴到社区各个门幢及社区各个宣传栏、宣传窗口上积极宣传政策。由于前来咨询人员普遍是年龄偏大的老年人,我们又将宣传提纲放大复印张贴在政策宣栏内,方便老年人观看。每天积极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向他们耐心宣传政策,发放宣传提纲和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单,我们争取将这项惠民政策宣传到家喻户晓,让“五七工”、“家属工”老有所养,体会到国家对他们的关怀。

三、做好零就业家庭的统计、走访和认定工作

我们积极开展对“零就业家庭”的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和援助工作,建立了翔实的台账和数据库,对零就业家庭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入户走访或是电话回访的方式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了解。2010年认定的三名零就业家庭由于各种原因现已无就业愿望,并且都已办理了低保,保障了基本生活的正常进行。2010年新产生零就业家庭5户,其中已有2人被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公益岗位就职,有1人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手续实现了创业,还有2人待安置。我们会继续加大对零就业家庭的安置工作,努力消除零就业家庭。

四、积极开展大学生情况调查工作

根据2010年3月12日黑河市政府出台的《黑河市政府出台“两创”工作补充意见》要求,为了能更好地配合就业部门宣传政策,我们对辖区内的大中专毕业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据调查掌握的情况看,社区内现有有就业愿望且尚未实现就业的黑河籍大专以上毕业生13人,其中通过政府安置机关事业单位见习6人,自主创业2人,自考特岗教师1人,劳务输出1人,目前还有3人尚未就业,我们会继续跟踪走访他们的就业动向,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1》

五、“两创”工作

积极宣传《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创造就业岗位和鼓励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对辖区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主动上门送政策,对符合“两创”工作意见范围内的保安、保洁、门卫等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安置零就业家族成员和持《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岗位进行统计,并积极帮助有需要的单位招用人员。目前已有黑河市交通局和黑河市图书馆聘用2名就业困难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工作。

六、“迎国庆就业援助进家入户”专项活动

为了积极响应黑河市政府的《关于印发黑河市迎国庆就业援助进家入户专项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鹿源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在详细研究了本社区的就业形式,制定了援助活动工作方案并按照援助方案进行援助活动。

一是积极利用社区各个宣传栏、社区博客进行政策宣传,做到将黑河市的这一惠民政策宣传到家喻户晓。

二是积极利用社区优势采集适合未就业困难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成员、其他就业困难人员的用工信息。

三是采取居民主动报名和社区进家入户调查摸底的形式确定需要援助的困难对象9人,并帮助其中的5人实现了就业,将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建立台帐,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

七、企业年检推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2010年10月下旬,按照黑河市劳动监察大队和爱辉区就业局的部署,我们利用一周的时间对辖区内的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进行了劳动保障情况年检,对其中的用工人员在10人以上的18家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年检情况进行了检查登记,并将年检情况及时上报。

通过开展劳动保障年检,有利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税务机关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管理状况,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管理行为,对推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解决漏报、瞒报、拖欠等问题,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功能等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八、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对小额担保贷款人员的回访、跟踪服务。

2、继续加大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税费减免政策,调动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积极性。

3、积极开展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推荐培训,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

第4篇:社区劳动保障范文

台,安置就业工作不断向社区延伸,有效的实现了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一、基本情况

南昌市辖四县八区(含开发区)、29个街道、80个乡镇、3个管理处、281个社区。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从200年开始,我市在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同时,把社区就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点抓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并在条件具备的西湖区十字街街道建设桥社区、西湖区广润门街道惠民们社区和万寿宫社区进行试点,创建了全市首个"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桥社区。以此为典型,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目前已具备创建条件的社区29个;即将达标的12个。今年,我市将按照社区总数的30%,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二、主要做法

在实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过程中,我们始终牢记"人本服务"的理念,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手段,强化社区安置就业措施,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把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狠抓了社区就业岗位的开发和社区就业安置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处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把开展"创建"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再就业政策,关心人民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大事来抓,及时出台了《南昌市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实施办法》。该《实施办法》就指导思想、创建标准、实施步骤、工作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可操作性强。并多次召开市局各部门、区级(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要领导会议,强调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创建"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并把"创建"工作纳入《2006年南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目标管理推进方案》,作为年终评先考核依据,使我市"创建"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为确保"创建"目标任务完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再就业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关键是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为使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85%以上,我市根据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作用,以城市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就业为支撑点,结合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开发了托老托幼、配送快递、修理维护、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岗位;结合驻社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剥离部分社会化服务职能的需要,开发了物业管理、卫生保洁等社会化服务岗位;结合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需要,开发健身娱乐及老年生活照料等岗位;结合社区组织建设、公共管理和公益的需要,开发了社区保洁、保绿、保养、保安岗位及车辆管理岗位,形成了我市社区就业"四保"(保洁、保绿、保养、保安)、"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服务"(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二管理"(物业管理、车辆管理)的就业格局,为缓解我市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落实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我市把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一项重要保障措施,狠抓落实。首先是通过"家访式"普查,在摸清辖区内劳动资源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数量基础上,认真做好辖区内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工作,确保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社区就业工作,可享受各项优惠政策。通过落实减免费优惠政策,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鼓励辖区内各类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落实小额贷款政策,帮助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解决创业起步阶段的资金问题;通过落实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鼓励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鼓励辖区服务性企业新增岗位新招下岗失业人员。由于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就业环境得到改善,对推动"创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做好岗位开发、政策扶持、营造好的就业环境的同时,依托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把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再就业服务工作延伸到社区,并通过社区平台分门别类建立了台帐,形成了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的包括窗口服务、基础管理、信息网络、求职登记、技能培训等在内的劳动保障服务体系,使下岗失业人员不出社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及时便利的就业服务,就业与再就业机率提高了。

(四)实施就业援助,突破就业难点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难点是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我市把开展再就业援助作为"创建"工作的攻坚难题来抓,力求突破难点,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一是建立承诺服务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承诺,只要工作不挑不捡,24小时之内就可上岗;二是建立再就业援助服务,规定社区平台工作人员每人负责若干名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再就业援助,并采取跟踪服务的方式,随时掌握就业动态,根据援助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就业援助方案、并进行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及提供岗位信息,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三是建立了就业困难人员档案。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负责收集人员基本信息,输入电脑进行动态管理,根据用工单位需要,及时提供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四是结合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单一,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的实际情况,多次在各社区举办了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有效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五)坚持创建标准,认真评估验收

为确保我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顺利进行,严格把好审批关,杜绝不符合"创建"社区"入内"。根据申报社区提供有关资料,层层审核把关,做到成熟一个,上报一个,审批一个。为了对已"创建"的社区进行动态管理,我们制定了《南昌市"充分就业社区"评估考核表》,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估,确保"创建"工作质量,不走过场。

三、取得的成效

1、摸清了家底。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过程中,我市首先在城区开展了动员和调查摸底工作。对辖区尚未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调查摸底工作,基本上做到了"五清",即:家庭情况清、就业愿望清、技能水平清、收入情况清、求职需求清,使"创建"工作有了针对性。

2、建立了台帐。通过调查摸底,我市在社区劳动保障平台都分类建立了统一台帐,输入了电脑,进行了动态管理,对今后进一步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有了较清晰的思路。

3、得到了优惠。通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惠及了千家万户就业困难人员家庭。据统计,有921名就业困难人员家庭(含双下岗失业、单亲、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了再就业;513名"4050"就业困难人员在社区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4、减少了失业。通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市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少近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4%。

四、存在的问题

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下:

1、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仍然陈旧,如"重国营、轻集体、藐视个体",追求长期合同工、正式工的择业意识较强,认清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在困境中重新寻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意识较弱,更不愿意从事社区服务性工作。

第5篇:社区劳动保障范文

新华网北京8月19日电(记者贺劲松 李江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近日提出,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托街道社区开展再就业援助,努力帮助100万困难对象再就业。

郑斯林在劳动保障厅局长座谈会上说,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通过岗位开发特别是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今年年底前,各地应把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下决心抓出成效。

郑斯林要求,各地劳动保障部门抓紧建立政府有关部门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社会和群众自下而上的监督举报制度,认真检查岗位开发计划的落实、实现再就业的人数等情况,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资金到位。(完)

第6篇:社区劳动保障范文

一、1-3月份工作基本情况

1-3月份,全区安置城镇就业212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892人,困难群体137人,分别完成全年总任务的29%、38%、29%,城镇登记失业率4%;劳务输出1129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35%。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4229万元,征缴失业保险费389万元;清欠社会保险险费43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336.13万元,社会保险扩面1120人。征缴机关事业社会保险费2530万元,征缴率97.02%。收缴农村养老保险费38.6万元。

(一)强化目标管理,加大考核力度。一是区委、区政府将净增就业岗位、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开展劳务输出、作为重要工作目标,进行量化分解,纳入了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的全方位岗位目标考核,引起了各乡镇领导的高度重视,这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原创:同时,及时召开了全区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并由区劳动局局长与各街道(镇)分管领导分别签订了2006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责任目标,为做好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强化目标责任的考核。坚持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通报,强化督促指导,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再就业。一是强化就业服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于2006年2月6日上午在我局新落成的“xx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大型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集中招聘专场洽谈会,前来求职者达到3000余人,有50家招聘单位提供2100个就业岗位,现场达成求职意向1335人,为进城求职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免费发放“春风卡”、宣传材料,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免费提供洽谈交流、职业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等服务。深入开展了再就业援助周活动,使再就业援助活动逐步走向深化。同时,紧紧抓住招商引资的机遇,主动上门走访企业,广泛收集企业用工信息,拓宽了就业渠道。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手段,保持了再就业绿色通道的畅通。积极开发非全日制就业、弹性就业等灵活的就业方式,多形式的促进就业再就业。二是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作用。完善管理,加强指导,积极搜集用工信息,多渠道、多形式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努力吸纳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逐步形成了步调一致、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广泛搜集、充分考查、及时用工需求信息,指导督促乡镇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结合历城劳务输出工作的现状,将劳务输出与劳务派遣有机结合起来,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向外输出相结合,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同时,紧紧抓住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东区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富余劳动力走出去,加快了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四)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巩固两个“确保”。一是将社会保险扩面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同时,实行区劳动保障局局长分片包乡镇制度,加强对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坚持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通报,进行督促落实。二是发挥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的龙头作用,坚持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并举。利用劳动保障年检、专项监察、联合执法等方式强化监督检查。为此,我们与xx区公安分局积极取得联系,安排专人、专车与监察大队联合执法,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依法督促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促进了工作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第一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1373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劳动力近2700人,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我区正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又加上今年是高校扩招第一个毕业高峰,大批大、中专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与富余劳动力交织,使得就业市场的压力骤增,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二)劳务输出转型难。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本身的要求随之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市场需求和劳动力素质低下形成矛盾。二是部分劳动者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给转变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劳务输出成功率不高。三是劳务输出及就业信息不通畅,不能广泛的被及时。

(三)社会保险扩面存在一定难度。第一季度的社会保险扩面人数与全年任务差距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参保意识还有一定差距。社会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不是很了解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基层单位职工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程度、参保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远远不够。二是在当前的操作和制度上看,用人单位的职工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还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由用人单位领导决定的,这与用人单位领导自身的行为方式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四)劳动者维权意识不强,部分用人单位诚信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劳动力的条件要求过于刻薄,待遇和劳动的付出不成比例等,就全市来说也是一大难题。另外,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从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上还需要加强。

(五)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由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局限性,失地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与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在缴费比例和基数及享受待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二者的衔接有一定难度。

三、几点建议

(一)由于土地出让金的拨付渠道不同,对资金的使用监管力度不强,建议各级政府能否从土地出让金中直接扣除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资金,以保证失地农民充分参保。

(二)建议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原创:虽然出台用土地补偿金为失地农民缴纳农村养老保险费的办法,农民的认识毕竟有限,应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强制性推行,必须依靠发动群众和行政推动相结合的办法实施。

(三)目前各地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政策不统一,省里的政策也是各市、县自己研究解决的办法,建议全省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政策能否尽量统一。

第7篇:社区劳动保障范文

一、认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二)加强日常工作管理

1、及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认真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今年以来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8件,已结案17件。

(七)加强对区劳动保障系统计生与流动就业人口管理,对计划生育实行目标考核。

二、积极实施劳动保障民生工程

(一)开展城镇居民医保宣传和参保登记工作 (二)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费发放及时 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面加强再就业园区建设和管理 (二)成立淮上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第8篇:社区劳动保障范文

1998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做好灾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1998〕138号)。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现将《切实做好灾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一并贯彻执行。

切实做好灾区劳动力就地安置和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要点

一、尽快组织各地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灾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意见的通知》(〔1998〕138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做好灾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工作的指导思想统一到《通知》要求上来。

二、指导受灾地区和非受灾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分别制定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的具体方案,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对今年后两个月和明年前三个月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督促、指导灾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灾后重建的规划工作;配合农业生产的恢复、水利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以及移民建镇等,统筹安排农村劳动力;结合开展以工代赈和生产自救,制定鼓励优先使用灾区农村劳动力、开辟农村就业门路的政策措施,并抓好组织实施。

四、指导劳动力输出地区在做好就地安置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劳动力素质结构和劳动力输入地区的实际需要,制定劳务输出计划,并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劳务协议,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充分发挥县(区)劳动部门及乡镇劳动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管理、服务和政策宣传,防止灾区劳动力盲目外流。

五、指导劳动力输入地区通过制定或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对外来劳动力的宏观调控;结合年底对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和清理整顿,严肃查处私招乱雇行为;把在今冬明春不再招用零散农村劳动力,返乡民工不得携带新民工的要求宣传到用人单位,并要求其严格执行。

六、督促、指导各地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1999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预案,适时做好动员、部署和工作安排,抓好各环节的组织落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以往民工流量和交通运输情况,提前确定春运期间的重点监控地区,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客流疏导的应急措施。

七、开展对《通知》精神的广泛宣传。今年12月,将在全国开展民工有序流动宣传周活动,春运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的政策,灾区农村劳动者积极参与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活动的典型事例,以及输出、输入地组织民工有序流动的措施和要求。

第9篇:社区劳动保障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入开展,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二、目标任务

从2011年起,力争5年内我区所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站硬件设施功能基本完善,工作程序规范到位,成为三星级以上劳动保障工作站。

三、评选对象

全区所有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

四、评分标准

(一)平台建设(15分)

1、设立村(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并正常运转。(2分)

2、落实劳动保障协管员,并参加了就业再就业政策培训。(2分)

3、设有固定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3分)

4、制定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并上墙公布。(3分)

5、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纳入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目标管理。(3分)

6、开展文明服务、公开服务、承诺服务。(2分)

(二)业务工作(70分)

1、及时掌握辖区内劳动力基本情况并进行动态管理,负责采集辖区内就业岗位信息,掌握失业人员的就业需求,积极做好城乡劳动力推荐就业工作,切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分)

2、开展“零就业家庭”认定工作,协助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和《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管理,参与组织实施各项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工作。(10分)

3、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初审、推荐和跟踪服务,协助镇(街道)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及时办理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初审工作。(10分)

4、做好辖区内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动态管理及扩面工作。(6分)

5、协助做好辖区内被征地农民的动态管理工作。(4分)

6、及时掌握辖区内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与培训后就业创业情况,并组织参加各类就业培训。(10分)

7、做好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5分)

8、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做好调查研究和政策咨询工作。(10分)

9、承办上级劳动保障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5分)

(三)台帐管理(15分)

1、对辖区内劳动力资源情况和失业人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涉及人员的基本信息,并输入计算机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7分)

2、《失业人员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零就业家庭认定和就业援助》、《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领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情况》、《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情况》、《就业培训人员情况》等基础台帐建立完整并实施动态管理。(8分)

五、评定办法

(一)评定机构

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星级评定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区就业局、各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具体组织实施,区财政局给予资金支持。

(二)评定等级

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星级评定按照评分标准考评分数,并根据分数评定等级,给予挂牌管理;所评定等级五年内有效。考评分数在85分以上并通过社会测评的评为“三星级劳动保障工作站”;考评分数在90分以上并通过社会测评的评为“四星级劳动保障工作站”;考评分数在95分以上并通过社会测评的评为“五星级劳动保障工作站”。

(三)评选步骤

1、自评。每年底,由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对照评选标准进行自查,认为符合评选条件的可以向所属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提出星级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评定申请.申请材料包括:星级劳动保障工作站申报表(见附件)、自查报告等各一式三份。

2、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审核推荐。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在受理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星级评选申请后,要按照方案的考评内容及评分标准进行初审,得分85分以上的可推荐参与星级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评选。

3、社会测评。由区就业局召集组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社区代表组成星级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评定社会测评小组,对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推荐的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进行综合评定,具体标准另行制定。

4、区就业局认定。区就业局根据考评得分、社会测评评选出星级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并颁发奖牌。对授予“三星级劳动保障工作站”的,给予5000元实物奖励用于改善社区信息平台硬件建设;对授予“四星级劳动保障工作站”的,给予7000元实物奖励用于改善社区信息平台硬件建设;对授予“五星级劳动保障工作站”的,给予9000元实物奖励用于改善社区信息平台硬件建设。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行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星级化管理是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的新举措,各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务必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开展星级工作站评选活动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