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管理范文

安全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运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铁运营的根本任务就是将旅客安全及时地运送到目的地。地铁运营的目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地铁运营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与运营安全有关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四类:人、机器、环境及管理。以管理作为控制、协调手段,协调人、机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反馈作用将系统状态的信息反馈给管理系统,从而改进安全管理方法,最终得到更为安全的系统。

安全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可包括:总体管理、重点管理及事后管理

一、总体安全管理

在运营管理工作中,一切服务于安全生产的各管理部门,为确保运输安全所做的工作都应纳入总体安全管理的范畴。

包括:安全组织、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信息、安全资金等。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1.安全组织管理

是安全管理的实施主体,负责安全的组织领导、协调平衡、监督检查工作,使安全管理体制有效地正常运转,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2.安全法规管理

任务是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轨道运营安全的法律、法规等条文规定,对各种运输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进行研究、制定、修改、完善、贯彻和落实,使运营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3.安全技术管理

任务是正确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标准、规程和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政策,为运营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和技术措施,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不断吸收现代科技先进成果,促进运营安全管理科技含量日益提高。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4.安全教育管理

为了实现运输安全,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对广大干部和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的教育。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5.安全信息管理

安全信息是指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对一切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指令和系统安全状态的描述或反映,它既是安全管理的对象,又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持。

从某种意义上说,运营安全管理就是准确、及时、经济地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索、输出安全信息。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6.安全资金管理

包括对保证运营安全所需资金的筹集、调拔、使用、结算、分配等,并进行安全投资的经济评价与经济分析,实行财务监督等。

二、运营安全重点管理

运营安全重点管理包括对人的安全管理、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环境的安全管理及对作业的安全管理 。

对人的安全管理

在地铁运营工作的每个环节、每项作业中,都是由人来参与并处于主导地位的,人操纵、控制、监督各项设备,完成各项作业,与环境进行信息交流,与其他作业协调一致。正是由于人在运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营安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运营安全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影响运营安全的人的因素,是指人的安全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技术业务水平,生理、心理素质,群体素质等,且对不同人员有不同的素质要求。

人员的安全管理就是通过建立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奖惩、劳动组织等制度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

大力进行员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违反作业标准、规章制度的人与事,应实事求是地予以批评教育,对事故责任者根据损失和责任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 全面强化员工业务培训。重点提高全员实际操作技能,特别是非正常情况下作业技能和设备故障应急处理能力,落实作业标准化。

人员安全重点管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安全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业务和身心素质是运营安全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安全技术、安全工程和安全管理得以推行和落实的重要基础条件。 构建运输人员生理心理安全保障体系。对主要工种建立并逐步完善人员生理、心理指标体系及其标准,以便对人员管理更加科学可靠。

设备安全重点管理

设备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加强对设备的养护维修,加快设备更新改造速度,保证安全技术装备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等。 主要提高基础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技术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基础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设备质量,加强设备管理,必须坚持定期检查制度,建立各种检查记录台帐,立卡建档,定期保质保量地做好维修保养和病害整治工作。对设备的惯性故障、重点病害、严重隐患要集中力量加以整治,采取严密的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杜绝简化检查、检测、维修作业程序的现象发生,确保运营安全。对设备的养护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检修与保养并重、预防与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设备维修与运输生产的关系,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提高操作技术和保养水平,防止超负荷、超范围、超性能地使用设备,使设备质量可靠稳定,逐步形成“修、管、用”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环境安全重点管理

对人――机――环境系统而言,环境对运营安全的影响可分为内部环境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影响两个部分,前者包括作业环境和由管理行为营造的内部社会环境,后者指自然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作业环境和内部社会环境是可控的,而外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不可控的,但企业管理可通过改善可控的内部小环境来适应不可控的外部大环境,其作用就在于保持良好的工作、作业和生活秩序,保障员工身心健康,保证运营安全。

运营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现场作业控制,对现场作业重点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标准化作业、非正常情况下作业、系统“结合部”作业。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实践活动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运营标准化作业是对既有作业标准,从学习标准、对照标准到达到标准(学标、对标、达标)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只有在组织、制度、措施和监控等方面严格管理,才能使标准化作业得以实现并持之以恒。

非正常情况下,由于部分作业标准无法得到实施,不得不执行特殊规定,稍有不慎极易造成事故。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控制,主要是研究解决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控制问题。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应严格遵守有关作业标准和原则,此外,还必须根据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三、运营安全事后管理

运营事故发生后,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如减少事故损失和防止事故扩大的抢险、救援及事故定性定责,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防范措施等,以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对于导致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实事求是、深入细致的分析,形成有利于改善安全状况的共识和对策。

运营安全事后管理主要有两个处理阶段:

运营事故调查处理

主要工作包括:事故通报、调查处理、责任判定、统计分析、总结报告等。

运营事故应急处理

各种事故应急中立均应及时与调度指挥人员取得联系,听候指示办理。

第2篇: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安全 管理 文化

一、完善HSE体系,实施HSE文化管理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完善HSE体系和安全文化推介。HSE管理体系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灵魂。

一个完整的HSE管理体系,应该是由一个管理机构、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构成的一个循环渐进的管理体系。一个企业,从最高管理层到基层车间(队)、班组,都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班组是管理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每一个层次都有自己的结构和控制文件,文件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因为一个完整的HSE管理体系是否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要看是否能够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HSE管理格局,是否能够构建安全与生产和谐、员工与管理和谐、企业与社会和谐、环境与发展和谐的安全环保机制,是保证体系运作连续和持续性的关键。

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安全活动文化。它包括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危害识别与评价、安全标识标牌和个体行为。

完善HSE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是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树立员工HSE理念的基础,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对危害的识别与评价,逐步实现员工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树立科学的HSE价值观,实施HSE文化管理。

企业安全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是企业在组织、管理、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是积淀于企业及其员工心灵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是企业的安全理念、行为和表现在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宣扬和推介,是企业员工应遵循的安全行为方式,是安全管理的准则和灵魂,贯穿于企业安全活动的全过程,是企业各阶层安全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的基础。

二、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的内在联系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对人的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起主要因素的是人。人是国家和企业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六大之后,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安全生产管理上,首先是要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健康权和生存权。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价值,把尊重人、关注人、关心人作为中心内容。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环境的改变、机器设备状况的改变、设备的操作与管理,都是靠人来实现的。环境、设备状况的改变,不仅要有必要的安全投入,还要靠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来制约,管理与操作要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来实现。

精神文化是用以规范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增强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的追求。河南油田以“诚惶诚恐知敬畏”,使员工在安全观念上确立了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的行为标准,使员工知道自己该敬畏什么。所谓敬畏,就是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法律。员工一旦违背了行为标准,违背了安全生产理念,就会自责,会受到共同意识的压力和公共舆论的谴责,使其自动纠正错误行为。

物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企业通过对工作环境的优化、劳动条件的改善、文化设施的建设,来满足员工追求的安全生产的需要,以合理的安全奖励机制,来满足员工追求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激励员工安全生产的工作积极性。

制度文化是对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规范进行约束的规则。《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来明确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来明确员工从事生产经营过程的操作规范。只有形成责任明确,责权一体,在安全管理才能做到敢抓敢管,才能落实执行力度,使员工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行为文化是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中个体行为的文化。在管理学上有一个“海恩法则”,讲述了安全管理的金子塔原理:每10000起不安全行为,孕育着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300期可记录在案的隐患、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和1起安全事故。要想消除这一起事故,就必须从细节上把这10000起不安全行为控制着。要通过安全活动、预案演练、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等,并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列入日常安全管理和生产运行中,提高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能力,使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自觉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

三、安全管理、安全文化与执行力的辩证关系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对人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是要靠文化,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安全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基础上,责权分明,在执行过程中,要“责权一体”,强化执行力度,使安全生产理念在员工心灵中逐步扎根,促进精神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以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做好自我安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3篇:安全管理范文

乙方:____________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79号《物业管理条例》、《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国家、地方有关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甲方委托乙方对实行专业化、企业化的物业安全管理订立本协议书。

第一条 物业基本情况

座落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面积约:________________平方米;

物业类型:____________性物业 。

第二条 委托管理事项

1.房屋建筑本体共用部位(由装饰公司装修完毕并已通过聚富房地产地产公司验收的楼盖、屋顶、外墙面、楼梯间、走廊和逃生通道、门厅、电梯、强弱电井、管道井、天花板等)的成品安全管理,由乙方看管。

2.房屋建筑本体共用设施设备(共用的上下水管道、落水管、垃圾道、共用照明、电梯及电扶梯、消防设施的外表面等)的成品保护管理服务,由乙方看管。

3.地库已安装完成的电缆、上下水管道、排风管道、消防管道设备房的各种设备由乙方看管。

第三条 合同期限

本合同期限为 ____ 年。自______年____月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第四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与物业管理公司议定年度管理计划、费用概预算、决算报告。

2.对乙方的管理实施监督检查,每月全面进行一次考核评定,如因乙方管理不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管理失误,经重庆市政府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认定,有权终止合同。

3.甲方有权对乙方的安全管理工作及质量进行监督,若发现问题及时告知乙方,并有权要求乙方改善,直到达到甲乙标准。

4.甲方有权监督乙方员工的工作。甲方不认可的乙方员工,可以要求乙方随时更换。由此产生的责任甲方可要求进行赔偿。

5.甲方应向乙方提供要求所需的非管理和建筑机密的有关资料,支持乙方工作。

6.甲方依据实际情况向乙方无偿提供安全有效的取水、用电资源。

7.甲方有义务教育甲方员工遵守现场安全管理要求,服从有关管理,共同安全环境。

8.甲方允许乙方使用乙方公司的工作证件在甲方施工现场配戴使用。

9.法规政策规定由甲方承担的其他责任。

第五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本合同的规定,制订该物业的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实施细则,自主开展各项安全管理活动,但不得损害甲方的合法权益。乙方制订安全管理的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实施细则等制度条文严格实施。遵照国家、地方物业管理服务收费规定,按物业管理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深度,测算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并向甲方提供测算依据,严格按合同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不得擅自加价,不得只收费不服务或多收费少服务。

2.负责编制重庆国际贸易中心范围内的季度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经双方议定后由乙方组织实施。

第4篇:安全管理范文

1.1护理安全概念的界定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4]。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看,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5]。本文主要是从患者的角度讨论护理安全。

1.2安全管理概念的界定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控制[6]。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

2护理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

2.1我国护理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

目前,我国护理安全工作多数由医院护理部和各科护士长监督管理,缺乏专职机构[7]。席淑华等[8]提出建立以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安全员组成的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体系。项伟岚等[9]建议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委员会制,委员会制能充分体现护理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让护理管理更具客观性、公正性、主动性、实践性,充分调动了广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季晓鹏等[7]也建议各医院建立护理安全委员会,领导机构由护理部人员组成,实施机构由各科护士长组成,执行机构由各科室部分护士直接参与。由此可见,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在我国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中势在必行。

2.2国外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

多数发达国家设有护理安全专职机构,全面负责安全管理。如英国建立了患者安全质量管理系统,成立了名为“全国患者安全处”的组织,英国政府高级医疗顾问委员会的专家在《质量世界》杂志撰文,专题阐述了这一机构成立的理论意义[10]。澳大利亚成立了“医疗安全与质量委员会”,其任务是监督医院和医护人员,旨在将事关患者生命安全的意外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点[11]。美国患者安全管理机构包括了医疗管理立法联合委员会(JCAHO)、国家质量论坛(NQF)、美国健康照护风险管理协会(ASHRM)等,其机构较完善且各自分工职责明确[12],比如国家质量论坛自2002年起每年都会就医疗照护领域中应避免的严重事件进行公布,以引起各州医疗机构的重视[13]。另外美国退役军人卫生管理局(VA)专门成立了国家患者安全中心(NCPS),主要负责美国退役军人医院的安全管理事务[14]。此外,WHO于2004年10月成立了“世界患者安全联盟”,该联盟从督促医护人员洗手工作入手,致力于改进患者的安全状况,取得良好的效果

[15]。

3护理安全管理新理念

3.1护理经验技术化与安全护理的关系

日本护理专家提出[5],护理技术是以含有技术要素的护理学知识为基础,从初步的实践返回到概念,再进行实践,提高到更高的水平。护理技能是螺旋上升的,护士经验的积累也是如此,即来自客观规律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望而知之是一种感知客观的本领。感知是在过去积累的知识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受观察出的某种感觉、表象的启发,根据病情的发展规律,联想到其他相关变化而得到的,是由已知推导出未知所作出的科学性的预见。它既有客观性又有现实性,属于护理技术的范畴。一般说人们更信任年长的护士工作,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技术经验与安全有其内在的联系,技术向经验转化,经验提高了技能,成为防止护理事故发生的宝贵经验。由此进一步提示我们,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充分调动和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作用,发挥她们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比单纯护理部或护士长监督检查可以更全面地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3.2“近似命中”(nearmiss)的概念

谈到患者安全的问题,英国引入了“近似命中”的概念。这个概念来自20世纪40年代一位工厂事故的研究专家。他的研究结论表明:在每一个重大事故之前,总会有300个(次)左右的偶然因素使这个重大事故没有发生。例如一位护士在给一名患有糖尿病的男孩注射胰岛素时,男孩的妈妈注意到注射器中的药量,就向护士询问,结果护士把7个单位的胰岛素当成了70个单位。这个事件是典型的“近似命中”,护士没能准确理解“单位”的含义。它至少告诉我们两个道理:首先“近似命中”是发生重大事故的前奏,它向我们提供改进的线索,其次患者在发现事故隐患和提高安全性方面有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世界患者安全联盟于2005年11月底在伦敦成立了患者参与的安全工作室[15],该联盟认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应充分发挥患者的主体参与性,患者能够发现护士发现不了的危险因素,为护士提供大量的改进意见。这对目前我国护理安全管理体制中还未引入患者的主动参与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也进一步证实了护理服务是护患(包括家属)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的互动行为。

3.3合法化的安全事故自愿上报系统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都设有医疗护理差错的强制性报告系统,严重的医疗护理事故要求必须上报,以分析事故原因。但是针对一些并未或轻微引起患者损害的差错或危险因素,医护人员会因为担心受到惩罚而采取隐瞒的态度,同时因如等级医院评审等各项管理检查指标均把护理安全事故率列为评价指标,很多护理管理者均存在为难情绪,这样不仅无法避免差错的再次发生,而且可能会为更严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2005年7月,美国议会通过了“患者安全和医护质量行动”提议[16],目的在于鼓励美国各级卫生系统人员积极主动的上报医疗护理安全事故,营造合法化、自愿化的安全事故上报氛围,构建高效的网络化的上报途径,并在第一时间内给予信息反馈。同时,自愿报告系统具有非惩罚性、保密性、独立性、时效性、专家分析、针对系统等特点[17],充分体现了护理安全管理中科学、人性化的特点。

3.4构建“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的概念是由Singer等于2003年首先提出的,可以理解为将希波格拉底的格言“无损于患者为先”(firstdonoharm)整合到组织的每一个单元、注入到每一个操作规范之中,就是将“安全”提升到最优先地位的一种行为[18]。安全文化就是将文化的所有内涵向以安全为目的的方向推进的一种统一的组织行为。构建“安全文化”首先需要管理者和整个组织系统懂得关注患者安全的重要性,能够公开对待缺陷并及时报告,采取少个人惩罚多系统改进的方法,同时创建学习型组织,要让当事人及其他所有成员都能从差错中得到警示,其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针对系统+非惩罚性环境”[19]。由此可见,“安全文化”的提出畅通了护理缺陷的上报途径,使被动性的事后分析护理差错的模式转变为主动汇报潜在隐患,有利于尽早发现护理不安全因素,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参与护理安全管理,从根源上防范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4护理差错的分析系统

护理差错一旦发生,为了能准确地查找差错发生的原因,尽早发现不安全因素,更好地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根据本地实情均有较完善的临件分析系统。

4.1日本医疗事故调查委员会提出的事故分析法

日本医疗事故调查委员会,提出了SHEL事故分析法[5]。S:软件部分,包括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具体包括医德素质、专业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等以及技术才能,是分析事故的核心。H:硬件部分,指护士工作的场所,如治疗室等。E:临床环境,狭义上通常是指护士执行临床护理最多的地方,是以患者为中心,半径为10尺以内的范围;广义上是指医院环境、治疗环境、物理环境等。L:对相关人员及当事人的分析,即从管理者及他人的素质(患者的违医行为等)分析,找出管理者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该方法将医护素质及能力问题作为分析事故的核心易导致分析的片面,忽略了从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以真正达到使全体护理人员受益、避免发生类似差错的目的。

4.2Vincent临件分析系统

该系统对事件的分析包括6个方面:①组织或管理因素,包括制度、工作流程、组织结构等;②团队因素:合作交流;③工作任务因素:包括工作负荷、人员数量、人员组合等;④环境因素:包括设备、布局设置等;⑤个人因素:包括知识、经历等;⑥患者因素:包括患者情感状态、理解能力等。将护理差错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原因统计学分析,得出造成护理差错的量化数据,为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4.3优先处理系统———安全评估规定(SAC)矩阵系统

美国退役军人医院采用SAC矩阵系统,通过分析上报事件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决定需要优先分析和改进的行为。SAC矩阵分两类表格,一为严重性分类,二为可能性分类。严重性分类表分别从受伤程度、住院日延长时间、恢复所需的护理等级及医疗成本方面进行分析,并据此将上报事件的严重程度分成4级。可能性分类表将上报事件或潜在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分成4级:经常(1年内可能发生),较少(1-2年发生),偶尔(2-5年发生)和极少(5-30年可能发生)。可能性分类对分析者的要求较高,分析者必须熟悉该类事件,掌握医院安全信息资料,并具备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完以上项目,再将两分类表组合成矩阵进行综合评价,以评定上报事件或潜在因素的危害程度。建立优先处理系统是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步骤之一,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优先处理系统快速、准确地辨别事故处理的轻重缓急,从而采取及时恰当的处理措施。但应注意的是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同时有代表公众的明确的审查标准,优先处理系统才能有效发挥其辅助决策的作用。

4.4系统化观点检测或评估系统

中国台湾财团法人医院评鉴暨医疗品质促进会(TJCHA)提出对临件采取系统化观点检测或评估,从5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医疗人员互动方面,包括医疗团队人员之间沟通不良;病例记载不完整、不确实;医疗团队领导及整合不佳;医疗团队成员组成不合理等。②医疗人员与患者、家属互动方面,包括医患沟通不足;医疗人员态度不佳或技巧不良;家属个性与社会状况;突发疾病产生的压力。③医疗人员与环境互动方面,包括医护人员休息空间不足;患者就医安全性不佳;视线、行动路线设计不良;工作容易中断、环境嘈杂而分心;排班型态,如夜班、长时间班、连续班。④医疗人员与软件系统方面,包括工作缺乏指引与流程手册;工作设计太复杂;电脑资讯系统功能不足、自动化程度低;电脑资讯系统缺乏决策支援系统,如药物交互作用报告;检验服务品质不佳,速度慢、项目少或可靠度低;放射科报告服务不佳。⑤医疗人员与硬件设备互动方面,包括仪器设备不足;仪器设备摆设混乱,不符合人因工程原则;医疗耗材、药品的供应不足;仪器功能不佳、维修服务不完善。该系统从保健制度、医院安全文化与系统、社会文化与民众意识、专业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充分体现了经由事件分析进而改善系统,达到预防事件发生的目的,同时也保证了不良事件的自愿上报率。

第5篇:安全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的关系,指出安全评价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前言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安全是指全民、全社会的安全,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的安全。现代安全的核心是系统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就是围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这三个基本环节开展风险防范工作,其体现在熟练地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或削减生产领域的各种危险,有效地防止灾害事故,避免损失。这已经完全不同于以事故为中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事后型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复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进行管理决策,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安全评价工作向纵、深方向的开展,其作为安全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对于安全生产所起的技术保障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善,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的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各层次领导及技术人员补充现代安全管理的知识,了解系统安全工程的精髓所在,从被动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模式向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系统化安全管理模式迈进。

二、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开展安全评价与预评价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即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使因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优选有关的措施和方案,提高建设基础上的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拟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首先取决于安全设计。预评价作为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它将找出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的主要条件后果,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主要条件的最佳技术、措施和方案,为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预评价改变了“先建设、后治理”的被动局面,使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的管理、监察工作沿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深入地开展。

三、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为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当代人对安全生产问题的新认识、新观念表现在对安全本质的再认识和剖析上,把安全生产基于危险分析和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在对事故的本质揭示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安全生产建立在预防和控制基础上。在新世纪人们逐渐修正和广泛应用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heinrich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危险源理论、事故原点理论等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现代安全管理具有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故处理为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只顾经济效益的商业管理为效益、环境、安全与健康的综合经营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管理程式为主动、本质、超前的管理程式,变外迫型目标为内激型目标等特点。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对象,内容和方法已发生重大变化,整个组织的安全管理理念也要因此作出相应转变。此时,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就尤显其必要性。

近年来,安全评价工作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它作为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体现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的理念,是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实践证明,推行安全评价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兴安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6篇: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 创新

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在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出很多符合中国企业特点、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在此,列举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安全管理模式。

1.企业安全管理

1.1安全与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

1.1.1安全――各种事物对人、对物、对环境不产生危害。

安全管理――是指国家应用立法、监督、监察等手段,企业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控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1.1.2我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为改变我国的安全生产现状做出了空前的努力。先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紧接着又提出了安全生产责任制,随着近些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又逐步向西方企业学习了许多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方法,渐渐使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得到了提高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1.2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弊端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几百年的安全文化相比,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1.2.1口号多于行动。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口号,并且也讲“人人讲安全”,可是具体怎么落实这个口号,却并没有多少实际行动,往往以例行的安全检查和安全评比来体现。

1.2.2忽视个体员工的重要作用。现在面对企业的重要组成分子-员工,大多数企业往往用各种安全教育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操作,避免安全事故,却忽视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所起到的绝对作用。

1.2.3轻视安全管理,资源配给不足。尽管高喊“安全第一”“,安全重于生产”等口号,可是多数企业在生产利益的驱使下,仍本着“侥幸心理“”不一定发生”的思想,对安全问题轻视怠慢,并且该配备的安全设施不足,可配的不给配,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2.管理模式

2.1“0457”管理模式

由扬子石化公司创建。

其内容是: 0――围绕“事故为零”的安全目标;

4――以“四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为对策;

5――以五项安全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即安全法规系列化、安全管理科学化、教育培训正规化、工艺设备安全化、安全卫生设施现代化;

7――构建七大安全管理体系,即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体系、规章制度体系、教育培训体系、设备维护和整改体系、事故抢救体系、科研防治体系。

2.2“4321”模式

从1995年起,晋城矿务局在安全生产中不断总结、完善,创建了“4321”管理机制。其内涵是:

4――四化管理,即安全制度法规化、现场管理动态化、岗位作业标准化、隐患排查网络化;

3――三项基础,即狠抓现场质量达标、岗位作业达标和隐患排查到位;

2――两个机制,即完善安全生产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机制;

1――一个目标,即走以法治矿之路,以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为目标。

“4321”机制的基点是突出人的因素,增强职工的整体素质;它的核心是坚持预防为主、超前防范,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它的内涵是强调“软件组合”与“硬件开发”同时并举,一手抓以人为本,一手抓现场基础,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见成效;它的结果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一人一岗、一岗一责,在岗守责,失责受罚;它的目的是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人自为安、班自为安、队自为安、矿自为安、局自为安,保证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在创建和完善“4321”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中,晋城矿务局的做法和体会可以概括和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2.2.1建立企业领导责任自我约束机制,逐步形成内部法规系列化。

2.2.2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法规教育,努力把内部法规变为职工的行为准则。

2.2.3动态监察,执法从严,把内部安全法规落实到安全生产全过程。

2.2.4明确安检人员的权利与责任,形成内部法规监督检查网络体系。

2.3“人基严”模式

此模式由长城特殊钢厂创立。其内涵是:

人――以人为中心。

基――练好基本功、做好基层工作、抓好基础建设。

严――严字当头、从严治厂。

2.42S安全管理模式

2S安全管理模式是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矿创立的安全管理模式。

“2S”即:代表硬管理的方和代表软管理的圆。

该模式是以“方圆”论为主导理论,以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和安全需求层次论为辅助理论,运用“正、学、联、标、预、纠、故、精”八种方法或思想,构建了协庄煤矿独具特色的“圆”管理;形成了“控、估、制、设”四个字代表的安全管理的“方”型世界,做到方圆结合、“圆”中递进、“方”中支持、“方”“圆”互动,使管理刚柔相济,软硬兼施。

正――开展正向引导教育

学――创建安全学习型企业

联――实施岗位区域联责,职工安全联保

标――四个标准化管理,即思想标准化、语言标准化、行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

预――超前预防,用脑管理

故――开展向事故学习活动

纠――纠正岗位责任管理中的“错位”

精――推行精细化作业,创建精品工程

控――实施计算机安全全息监控

估――安全评估

制――制定、执行内部规章制度

设――加大以设备(装备)为主的各项安全投入

2.5“三三”机制管理模式

柴里煤矿在安全管理实践中逐步提炼形成了以“三严、三高、三移”为内涵的安全管理模式。

三严――严干部、严流程、严小事

三高――思想高境界、工作高标准、落实高效率

三移――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到区队、安全生产防线前移到班组、安全教育亲情自移到个人

3.PLS安全管理法

山东泰山能源公司翟镇矿2003年全面推行PLS安全管理模式,促进了安全生产,提高了矿井的核心竞争力。

P――以人为本,激活员工的内在动力。企业通过动态管理形式,通过实行差异管理,逐级聘任,建立一种员工合理流动、富有弹性的劳动用工制度,从而激活人的内在潜力,其核心是使人人工作有动力。

L――纵向制定岗位工作程序。企业要具备行之有效的工作操作流程,以及各项管理办法来规范各种管理行为,从而达到规范运作的目的,其核心是事事行为有程序。

S――水平横向分工管理内容。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制,达到职责划分清晰,针对性强,其核心是样样责任有人担。

4.安全“三维”管理

“三维管理”是指人员上的参与,时间上的覆盖,空间上的闭合。即全员参与管理、全过程控制管理、全头面全方位执行管理。

在全过程管理上,注重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控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每项工序的全部过程都有明确要求,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推行程序化工作法,把安全要素串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流程。

5.结束语

对于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企业是社会经济组织,是构成社会组织的重要部分,企业内的从业人员应当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企业管理首先树立的管理观念。

参考文献

第7篇: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管理

石油开采的钻井工作是一个特殊工种,严重受当地的环境限制,使钻井工作的过程存在着高危险性,特别是突发事件较多,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做好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石油钻井现场工作的特点

1.露天高空作业较多,存在危险性。在石油钻井工作中,大部分的工作都要在钻塔上完成。例如,安装钻塔,下管和提钻等。使工作的难度加大。2.受当地的气候条件制约。所有的石油开采钻井工作在每个季节都是露天作业,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在进行作业时,管理人员应当时刻注意当地的气候变化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变化,以免在工作中出现意外事故。3.钻井工作涉及的工种繁多,经常形成交叉作业。提钻,下管,搬迁设备等工作都需要多人的参与与配合,一旦一方出现问题,就会使整个的作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事故。4.体力活多,劳动强度大。钻井施工需要很多工作对大型的设备,铁管等进行搬运,工作强度很大,容易致工作人员疲劳,从而分散注意力,加大了事故的发生率。

二、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石油钻井是一项繁琐的,工程量比较大,人员比较多的工程项目。而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农民工。相关企业对于石油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没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管理制度。没有一个明确的分工体系和责任分配制度。导致整个管理系统,分工不明确,工作人员不了解自身承担的责任,从而使工作混乱,出现问题好没有清晰的责任划分,没有有效的奖惩依据。

2、忽视了环境保护管理。在当前的石油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中,大部分的管理规范都是针对人的,而对现场环境的管理重视度不高。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施工环境。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工作现场的环境要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控制,对于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没有做到良好的监督和检查,增加了事故发生率。同时,石油开采本身就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因为没有严格的要求管理,导致一些事故后会加剧对自然环境和海水的污染程度。

3、安全管理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薄弱。钻井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都不是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没有专业的知识做指导,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高,不能认清自身的责任。另外,即使有刚毕业的高材生进行管理工作,由于其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不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安全管理工作很难进行。同时,安全管理人员学习能力低,对于一些高科技技术不能进行很好的掌握与学习,使管理系统传统化,僵硬化。

三、提高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管理的建议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由于石油钻井的高危险性,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工作人员的日常人员行为规范,劳动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等。把钻井的现场进行整体规划,要求每个部门的负责人要配合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并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事项,把权利和责任进行下划,使各个部门能够独立的进行安全管理。例如,每个部门可以根据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合同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险。

2、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分工。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在遵守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前提下,确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对企业的各级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和责任落实。如果任何部门或者个人出现问题,要追究相应的责任并予以处罚。遵从有功必赏,有过必究的原则,从而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调动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分配到钻井队队长身上,而指导员和技术员也要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督责任。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把危险扼杀在萌芽中,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3、建立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体系,做好安全检查的工作。在石油钻井现场的工作人员中,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钻井现场的相关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工作人员清晰的认识到细微的安全隐患会引发的事故后果。同时,提高安全生产的专业知识,对于企业提供的安全措施要正规佩戴,以免发生事故时导致的人员伤亡。同时,宣传违规操作和误操作给作业带来的严重后果,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减少违规操作引起事故的可能性。

4、加强作业中的防火管理。石油钻井现场出现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火源引起的火灾,也是环境风险中风险最大的因素。在安全管理制度中,应明确禁止使用火源的规定,并设定予以处罚的条例。由于钻井现场是露天的,外来地火源也是一项重要隐患。所以,现场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协调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周围予以封闭。如果因为条件限制不能封闭的,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巡检,并在合适的距离之外标有明显的禁止烟火的标识,以免外来人员误用火而带来事故隐患。另外,树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火意识,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培训,从而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结束语

石油钻井工作是石油开采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石油开采的质量如何和工程的进展情况都受其影响和制约。所以,做好石油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安全管理监督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石油钻井工作的效率,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宗浩.石油钻井现场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06)

[2]刘强.探析石油钻井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及监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1)

第8篇: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字】:中职学校;校园安全;安全管理

1.校园安全管理基本内涵

1)定义

个体人身不受伤害、财产不受损失,精神不受威胁的一种客观状态是安全最基本的含义。根据安全的含义,由此可以引申出,在中职院校校园范围内,个体个体人身不受伤害、财产不受损失,精神不受威胁的一种状态,这是校园安全的具体内涵。校园安全管理的的基本概念是指学校的管理者,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准则,在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防控危险隐患,妥善处理事故,是以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保证校园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为目的,全校师生共同实施的安全维护的活动。

2)必要性

最近几年,国家重视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方式,促使全国各大中职院校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技能素质的养成,但也造成中职院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与外界的联系和互动逐渐增多,导致了校园的不安全因素骤然增多,校园的正常教研秩序遭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对师生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构成重大胁。2012年,党的“十”报告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秩序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首要条件。简而言之,安全是和谐的有机构成部分,身为学校的一员,必定要发挥主动性,为构建安全的校园环境出一份力量。

2.校园安全形式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猛,人民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国家加大了对学校教育的投入,学校校园规模建设扩大,中职院校扩招人员,校内外的沟通交流增多,但也渐渐带来了中职院校安全问题。广大的中职院校师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期望能拥有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能使自身素养得到提升。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是主要影响校园安全的形式。

1)财产安全

在不同校园地点,犯罪分子针对不同的情况,利用多种作案手段窃取师生的财务。比如在学生宿舍,犯罪分子主要作案手段是溜门盗窃。即多半乘机利用寝室无人、大门未锁或者学生对自我财产的疏于保管而实施盗窃行为。盗窃案件以“顺手牵羊”为主要作案手段主要发生在图书馆、教室、操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在食堂,以混入校园内的外来人员为主的犯罪分子利用师生在食堂就餐时警慑性不高,人员拥挤,实施扒窃行为。

诈骗案件发生时间多在开学新生报到时期,人员流动频繁,校外推销人员也借此时机混入学生寝室实施各种推销活动,导致学生被骗。特别是新生离开熟悉的环境,刚入校园,学校安全现状了解不深入,特别容易盲目轻信他人,受骗事件时有发生。现在诈骗次数越来越多,诈骗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有关新闻曾报道过,以学生安全为威胁,诈骗学生家长的金钱等诈骗新趋势。

在校园里,影响师生财产安全的主要隐患是盗窃和诈骗案件,这是校园安全隐患的不容忽视的一类案件,故必须增强对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的培养。

2)人身安全

学生寝室人员密集,部分学生违法规定乱搭网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不安全使用电器设备,这样易导致火灾的发生。俗话说水火无情,一场火灾的发生不仅会导致财产损失,也有可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青年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栋梁,若是学生不注意安全隐患,将会使家庭失去欢笑,少了为建设祖国的一份力量。因此,要着重强调时刻关注消防安全,任何的消防事故都是大事故,在心中留一盏警钟。

3)心理安全

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让人们不满足于简单是吃穿住行,迫切需要追求精神世界的精彩,这就体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近年来,中职院校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发生的自残、自杀、伤害报复性案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些案件的发生,正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结,没有得到正确的对待和有效的梳理,必然导致心理问题堆积,压力过大而无法得到有效疏导,长此下去,出现了一些过激的行为,或者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因此,学校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注重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积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心理问题,避免心理问题引发一系列恶性事件的情况发生。

3.校园安全管理举措需改进

根据校园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综合我国的国情,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围绕法制健全、管理机制更新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提出了改进我国中职院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对策。

1)校园安全管理法制建设

通过考察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校园安全立法实践,我国要结合当前应试教育占主流的实际,制定符合中职院校实际的校园安全法,同时,要注重校内人力、物力的资源整合,还需依托社会力量共同治理。校园安全法应该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该法的适用以对校园内适用为主,但不局限于校园内的师生,如果校园以外一定范围的人、事已构成学校的不安全因素,或者可能严重影响校园安全,也可适用。在宪法的指导下,依照法律程序,各地方政府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确立中职院校安全保卫管理部门的执法地位,授予校园安保管理部门一定的执法权限范围,整合中职院校安保队伍力量,明确安保工作人员为校园警察,统一校院警察的编号,有利于校园安全管理活动正常执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明确校园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依据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在开学之初,学校管理者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校内各学院及行政机构签订相关责任书,将安全管理的目标责任落实在各个部门,再具体细分到个人,做到层层落实,层层把关。全校师生及职工自发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分工明晰,发挥主人翁精神,促使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得到飞速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和奖惩制度。在实践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及职工,需给予适当奖励,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让校园能一直处于和谐的氛围中。但是,对于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个人或是集体,必定要严格追究其个人或是集体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惩罚。

参考文献

[1] 王文湛.《全国学校安全工作指南》,光明R报出版; 2005.

[2] 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06.

第9篇: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燃气,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不是一个独立工作。它是技术工作、管理科学和人员素质在实施安全预备方案的过程和结果。安全是企业所有管理和技术工作的综合效果,是企业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动态状态。为安全抓安全是无的放矢,因为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安全工作。而是要确保企业管理规范、技术完好的状态下得到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可见,安全是企业在严谨管理、技术完好的运作中,保持无事故运行的动态状态。因此,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保持企业无事故运行。要使这个目标得已实现。必须也只能是管理严谨、技术完好缺一不可。(技术设备完好还反映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来提高和完善技术设备上)而这两条的落实在人员素质这个根本因素上。

一、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

燃气安全管理的指导方针: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隐患大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就明确提出了预防不是针对出现火灾。而是强化责任来保证无事故状态的连续性。由此,企业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应这样表述:以保证无事故的观念来审查企业在管理活动、技术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薄弱环节,并监督和落实改进,达到严谨管理,完善技术,实现企业安全的整体效果,保持无事故运行的动态状态。这也是安全工作的定义。

燃气安全管理是一个技术性、管理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工作,作为燃气工作人员在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服务活动时,还要清醒地记住“气体的性质”这一技术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因为气种不同,管理方法和采用的技术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比喻,在燃气设施维修保养时,气体不同其采用的放散方式就大相径庭。

二、安全管理的范围

根据燃气设施、器具使用的不同区域,可分为对厂(站)内部、外部和用户的管理。这三个范围的管理,实质是对设施器具使用环境和条件的管理。无论在什么范围内,安全工作的核心是牢牢抓住“不泄漏”这个关键环节。

安全工作的核心,只要有连接和密封,漏气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出事故是完全可能的。要发生燃气事故,必须具备条件,除了不可抗拒的事件。能引发燃气火灾的条件只有两个:漏气和明火。而且漏气要达到浓度极限范围内。能造成泄漏也与设备状况、工艺过程、操作水平、维护保养等有关,更与管理有关。因此,燃气企业安全工作首当其冲的核心任务是对密封的管理,或者说,实现无泄漏。

三、安全管理的责任

安全是企业的某种动态状态,是此时此刻全部管理工作系统良好运行的结果。因此也是企业整体质量,按照企业管理理论,管理的责任在最高层。而不是第一线的执行者。要实现安全目标,关键在于如何调动企业的全部系统落实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在安全检查中常出现外部来的检查人员发现隐患要求整改,对此,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本单位管理者没有发现、为什么外部人员会发现、现场人员为什么不能发现或报告、操作人员能否发现、为什么你的下级没有发现或向你报告、为什么没有解决、企业的制度有没有规定、为什么没有贯彻实施等。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个突出现象,安全管理的责任、职责和义务未能落实。

燃气现场操作者操作环境平凡,条件简单、工艺过程单调、重复性反复性频繁、技术要求低、更换工作机会少、创造性低,因而心理上不易紧张,无新意,易疲惫,很难敏感地发现问题。管理者不同,他们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使他们应能完成安全管理目标所赋予的职责。从管理理论讲,质量管理责任不能下移,管理人员制章监作,操作员按图索骥。图画不准,马不合格,只能是管理者的失职。可见,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实际是管理目标、管理职责、管理岗位、管理层次、管理技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很明显,这是企业最高峰的责任。

四、安全工作的核心基础建设-预案

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所有因素的对策和管理工艺过程的规定。是对管理要素的针对性细分到源头后的逆向控制和改善。而不仅仅是发生火情的处置措施。制订预案通常采用“故障树”方法。具体地说,在执行过程中,燃气企业的人员应掌握以下内容,气体的物理性质、正确地工场设备操作、火灾抢救控制的基本原理、主要开关的位置和使用、各类阀门的位置和使用、火警系统、抢救设备在紧急状态下如何使用、监察系统如何运作等等。特别要强调预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从全面环节而不仅仅是火灾火险,从所有程序而不仅仅一个部门。它是企业管理和技术工作的细化到防止事故这一具体范围内的系统工程。

五、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方法

既然安全是动态状态,就有时间空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有影响力的事件成为当时工作的关键环节。这些环节都不是孤立的,牵涉一系列链节,任何一个链节不完好,就不能保证企业无事故。因此,抓住关键环节,可牵一发而动全身,较系统地解决问题。

信息的、要有一个严谨的程序保证;信息的处理要有一个严肃的过程;信息的反馈要有一个严格的控制。保证在管理活动中得到真实,可靠,及时的管理信息,使安全工作始终保持受控状态。

虽然责任在最高峰,但企业全系统要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每一个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心理素质对此项工作有直接意义。

1)经理意识,如果我是经理,我会怎么办;我在现场时应做什么;要实现什么,为此要解决哪些问题;现场对我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异常,如果你是如此思考,你就能每天都用不同的眼光来考查身边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从中找出你必须解决的问题。

2)察微知著,敏锐力来自心态的求异,求新,来自对工作的精和勤,对技术和管理的熟悉,与责任感的结合。这会使管理人员能从别人不能找出弊端的地方发现事故苗头,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预防。